精神分析与催眠

精神分析与催眠
精神分析与催眠

精神分析与催眠在治疗大学生网瘾中的联合作用

摘要:网络成瘾是指上网者长时间和习惯性沉浸在网络时空中,对互联网产生了强烈依赖,难以自我解脱的行为状态和心理状态。随着网络的发展普及,大学生上网人数日趋增多。网络在方便大学生学习、生活的同时,也产生了新的问题,如网络成瘾、黑客攻击、人肉搜索等。网络成瘾是指“上网者长时间和习惯性沉浸在网络时空中,对互联网产生了强烈依赖,难以自我解脱的行为状态和心理状态。”精神分析理论产生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奥地利,由弗洛伊德始创,后经阿德勒、荣格、安娜、哈特曼、霍妮、埃里克森等人的发展,成为西方心理学的代表性流派之一。运用精神分析的原理解释大学生网络成瘾的心理机制,用催眠的方法对大学生网络成瘾的治疗具有启示意义。

关键词:精神分析催眠网瘾

一、大学生网络成瘾的治疗中的精神分析与催眠

精神分析理论起源于精神病的治疗实践,是现代心理治疗的奠基学说。从精神分析的病理学原理可知,源自潜意识的心理冲突是心理疾病的根本原因。精神分析疗法致力于挖掘病人压抑到潜意识中的精神创伤、心理矛盾和痛苦体验,将潜意识中的矛盾冲突带到意识领域,然后用疏导的手段让病人在意识层面得以了解和领悟,促进人格不断走向成熟,达到治疗目的。

(一)催眠疗法

弗洛依德在治疗患者的过程中发现,“不少病人在清醒状态下记不得自己发病时的症状,说不清症状的起因,也不明白这些症状与生活中的某些经历有什么联系。但是在催眠状态下,那些事件像最近发生的那样鲜明地呈现出来。”由此,弗洛伊德认为,“借助于轻度的催眠,可以把这些最初没有发泄的作用力引入到正常意识,使其受到联想性矫正,或在伴有记忆缺失的梦游状态下通过医生的暗示而消除。催眠疗法主要是通过较强暗示性的语言或动作等,对患者的感官进行刺激,使其意识范围变得狭窄,逐渐进入一种特殊的放松境界。治疗师在了解症因之后,将其引到意识领域进行帮助,也可以将矫正性的言语或动作整合进入患者的潜意识,如:“你能面对所有的问题,做好想做的事情,顺利从网络中解脱出来”、“你的父母和朋友很热爱你,你喜欢和他们交流相处”、“你有能力赢得老师的器重和同学的尊重”,当这些信息被植入潜意识后,可以有效增强患者的自我控制能力,以正确的方法重新适应社会。

(二)自由联想法

现实生活中,每个人的易受暗示性程度是不一样的,存在许多不易受暗示的个体,这就决定了催眠疗法并不适用于所有患者。弗洛伊德认为,浮现在脑海中的任何东西都不是无缘无的,都存在一定的因果关系,通过自由联想方式也可以挖掘出潜意识中的症结,实现治疗目的,并且这种方式具有普遍的适用性。自由联想法就是让大学生患者躺在沙发或坐在椅子上,心理治疗师坐在侧后的一张椅子上,让患者自由联想、自由诉说,使患者潜意识的大门不知不觉地打开,潜意识的心理冲突和其他内容一起被带入到意识领域。治疗师在仔细倾听、观察之后,找出隐藏在诸多意象中的潜意识的矛盾冲突,然后通过分析促进患者转变认知、化解心理障碍,形成乐观向上、立足现实、能够担当的健康心理。大学生患者在进行

自由联想过程中,必须把浮现在头脑中的任何想法随时报告出来,不应有所隐瞒。这是因为想隐瞒不报的内容,可能正是潜意识之中与症状有关的使其自身感到羞愧、内疚的潜隐动机。治疗师也应敏锐察觉治疗过程中的阻抗,也就是患者谈到某些关键问题时所表现出来的联想困难,如叙述过程中的突然沉默、语无伦次或转移话题等。阻抗的根源是潜意识本能地阻止被压抑的心理冲突重新进入意识的倾向,这也正是患者的心理症结所在。

(三)沙盘游戏疗法

沙盘游戏疗法是精神分析治疗理论同游戏相结合的一种临床心理疗法,由荣格、劳恩菲尔德、卡尔夫等人创建,在心理治疗领域得到广泛的应用。操作程序是:患者在治疗师的静默陪伴下,从架子上自由挑选玩具,摆放在盛有细沙的特制容器——沙盘里,创造出一些场景。治疗师通过仔细观察,分析来访者作品自发呈现的象征意义,将潜意识的内容意识化。在治疗师和来访者共同探索下,来访者的意识和潜意识积极交流,意识领域因此而丰富扩大,带来态度的转变与人格的整合。网络成瘾的大学生由于长期沉迷在虚拟空间里,往往会出现交往和语言表达的障碍,使得治疗师通过语言来理解来访者的行为及其内在心理状况存在困难。沙盘游戏可以不受语言的影响,使成瘾者的潜意识自动流露在沙盘之中,帮助治疗师透视其心灵,为下一步治疗的展开奠定良好基础。运用精神分析疗法治疗大学生网络成瘾,需要注意几个问题:一是治疗的前提是大学生成瘾者能够承认并正视现实,领悟到网瘾的危害而主动寻求帮助,其求治的行为不是在外界的强制下被迫进行。二是精神分析疗法还存在多样的形式,如兰克的“重视患者自己主张和个性化的意志疗法”、弗兰茨的“弛缓疗法”、弗洛姆的“积极的精神分析治疗”、沙利文的“医学会谈”等。这些方法虽各有侧重,但遵循的还是精神分析治疗的基本原理,也就是使患者正视潜意识内的矛盾冲突或症结,把它们在意识领域明朗化并进行合理解释,帮助患者洞悉领悟并形成新的人格。三是精神分析疗法由于存在疗程长的缺点,在实际治疗中可以将精神分析疗法与行为疗法、家庭疗法等其他手段综合使用,以达到尽快成功干预的目的。

二、精神分析与催眠的简单关系

精神分析理论认为,大学生网络成瘾的动因是宣泄个体本能的欲望、缓解人格冲突的焦虑、逃避社会环境的压力、应对自我同一性的危机;预防措施是优化早期经历以形成健康人格、多方教育引导以合理对待本能、构建支持系统以缓解环境压力、通过有效干预以促进自我同一。精神分析一般是通过患者讲述自己的经历,分析者通过这些讲述来了解患者的经历,分析者在过程中会引导患者回忆,从而讲述自己的真实经历和真实想法,尽量发掘患者的内隐记忆。催眠过程中分析者是一个信息的发送者,使患者在催眠状态下接受治疗者的暗示,从而改变患者潜意识里的思维,达到治疗的效果。传统的心理治疗,都是通过患者简单的表述了解患者的表面的情况,而无法获取患者内心的真实想法(因为很多时候患者表达的只是意识层面的思维,而真正引导其行为的潜意识思维、记忆常常被隐藏,只有通过精神分析才能挖掘出这方面)

参考文献:

[1]郝其宏.大学生网络成瘾的行为主义心理学分析[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0,(8).

[2]车文博.弗洛伊德主义论评[H].长春:吉林教育出版社,1992:1 76.

[3][奥]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纲要[H].程小平,王希勇,译.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2000:10.

[4][德]弗洛姆.弗洛伊德思想的贡献和局限[M].申荷永,译.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 986:1 38.

[5]刘春梅.大学生社会支持系统发展特点的研究[J].教育探索,2007,(5).

[6]车文博.弗洛伊德文集[M].长春:长春出版社,2004:6-I 2.

精神分析的起源和发展-弗洛伊德

1909年9月 弗洛伊德为克拉克大学二十周年校庆而作的五次讲座。 马萨诸塞州,伍斯特。 第一讲 女士们,先生们:在新世界的学生面前举办这种讲座对我来说是新的经验,从某种意义上讲也使我感到为难。我有幸使自己的名字与精神分析联系在一起,我的演讲便以精神分析为题。我要对这项新的研究与治疗方法的起源和进一步发展,向你们作一番极其简要的历史回顾。…… 当我还是学生,正忙于毕业考试时,一位维也纳的医师,约瑟夫·布罗伊尔博士〔正在试验治疗歇斯底里病人的方法(1880一1882)〕……布罗伊尔博士的病人是位21岁的姑娘,才智出众。他的病经过两年发展之后出现了一系列身心紊乱,需要认真治疗。她的右侧肢体麻木、严重瘫痪,有时左侧身体也呈同样的病症,还出现了眼球运动障碍,视力也大大减弱。当她想吃东西时,难以保持头部位置,并伴随强烈的神经性咳嗽、恶心。有一次,她接连几个星期丧失了饮水的能力,尽管她遭受干渴的折磨。她的语言能力也减退了,甚至连自己的母语也无法说、无法理解。最后。她处于一种“失神”、混乱、瞻望的状态,整个个性发生了改变。我在后面还要详细论述这些状态……这些病症最初出现在她照料父亲的时候。她很爱自己的父亲,严重的疾病后来导致了他的死亡。但她被迫放弃照料父亲的义务,因为她自己发病了…… 你们不要以为,诊断出病人患了歇斯底里而不是脑组织疾病时,最好采用药物治疗。对于严重的大脑疾病,药物往往无济于事。医生对于歇斯底里完全无能为力。他只能使其保持良性状态,但不知道何时能够治愈、如何才能治愈。因此,确诊一种疾病为歇斯底里,病人的处境没有多大变化,医生的态度却会有很大的变化。我们可以发现,他对歇斯底里病人采取的行动与对待器质性疾患的病人不同。他对前者没有对后者一样的兴趣,以为他们遭受的痛苦远不如后者那样严重,对这种看法有必要重新作出认真的评价……

心理学 催眠术

心理催眠术与催眠疗法 正是对催眠术的研究与实践,使经典精神分析学派代表人物之一弗洛伊德确信:人实际上是知道一些为他本人原以为不知道的东西的。如果用弗洛伊德后来的术语就可以说:“人在意识下并不清楚的事,却仍为此人所知,只不过是为此人的潜意识所知罢了。”所以当我们想知道那些为我们意识所不了解的事情时,就需要用合适的方法深入潜意识,或者用某种方法把潜意识中的东西引发出来。就是弗洛伊德后来精神分析法的实质。 为了进一步研究催眠术及其治疗机制,弗洛伊德于1889年夏,带着一位病人到法国南锡,向那里的催眠术大师们求教。这次南锡之行,李厄保和伯恩海姆作的催眠实验给他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弗洛伊德从亲眼所见的令人惊异的实验中受益匪浅、深受启迪。 心理应激:工作、生活、人际关系的压力造成的心理紧张、焦虑、抑郁。催眠下暗示作用,主要是通过良性言语暗示,帮肋放松、消除紧张不安的情绪,使受试者提高对应激因素的认知,学会应付应激的正确方法使其重新适应社会。对各种神经症、精神病及心身疾病如哮喘、过敏性结肠炎,荨麻疹等都有较好的效果。各种疼痛性疾病如腰背痛、关节痛、偏头痛、痛经、癌痛的治疗可谓是一枝独秀。此外,对治疗男女性功能障碍、青春期焦虑症,解决学习问题及儿童的口吃、遗尿、行为问题也毫不逊色。对戒酒、戒烟,尤其是自我催眠下的戒烟,更是功不可没。催眠治疗在精神科及其它科都有一定的实用价值,其主要适应于神经症,以及胃溃疡、结肠炎、高血压、慢性哮喘、冠状动脉机能不足、癔病、疑病、恐怖病等身心疾病。此外,还可作为镇痛手段,在“催眠麻醉”下施行外科手术。催眠治疗另有催眠药物治疗、催眠曲治疗和催眠音乐治疗。 精神分析由弗洛伊德开创,其后被不断修正与发展,影响力远远超出心理学,所以读者群相应更为广泛。 弗洛伊德所著的《精神分析引论》本书能大致了解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说,无论是对精神分析一无所知的读者,还是颇有研究的学者,都可以从此书中获益。 观点:精神分析学派是弗洛伊德在毕生的精神医疗实践中,对人的病态心理经过无数次的总结、多年的累积而逐渐形成的。主要着重于精神分析和治疗,并由此提出了人的心理和人格的新的独特的解释。新精神分析学派代表人物:弗洛姆、沙利文、卡伦霍妮

社会心理学论文-催眠

记得从小时候就看香港的破案电视剧,当时坐在电视机前,看的非常认真,比上课都认真,其中有一些案子就是通过心理专家观察嫌疑犯的动作、神态、语言,再加上仔细推敲才破解的,当时就感觉“哇,心理专家真厉害啊,什么都能看穿”。还记得有一部电视剧里说“千万不要和学过心理学的人在一起,你在他眼里就是一张白纸,你想什么要做什么,他都知道”,当时感觉好恐怖,不过随着年龄的增长,慢慢地,恐惧少了,倒是多了几分好奇,多了几分兴趣,其实大学填志愿的时候还想学心理学呢,不过还是错过了机会。 大二了,听说选修课有社会心理学,当机立断,就选这个。课上听了好多,其中最感兴趣的就是老师讲的关于催眠的那些事…… 先来简单介绍一下催眠吧。催眠(英文:hypnosism,源自于希腊神话中睡神Hypnos的名字),是由各种不同技术引发的一种意识的替代状态。此时的人对他人的暗示具有极高的反应性。是一种高度受暗示性的状态。并在知觉、记忆和控制中做出相应的反应。虽然催眠很像睡眠,但睡眠在催眠中是不扮演任何角色的,因为如果人要是真的睡着了,对任何的暗示就不会有反应了。 催眠对平时无法控制的潜意识领域很有帮助,物管感觉会变得敏锐,集中力、注意力、学习力也会增加好几倍。美国有位潜能专家博恩·崔西说:“潜意识的力量比意识的力量大3万倍以上。”而催眠正是运用了潜意识巨大的潜能,才能产生对人身心方面的诸多影响。 当提到催眠,估计大家都想密切关注这样一个问题:催眠会让人完全无意识的接受指令,告诉催眠师很多内心秘密,甚至银行密码吗? 据有关资料显示,有一些很高级的催眠骗子可以做到这点,那是深层次的催眠,被催眠者自主判断、自主意愿行动丧失,感觉、知觉丧失,遵从催眠师的暗示或指示做出反应。但是,根据研究,即使在深层次的催眠中,催眠师也很难让被催眠者做出违背个人意志的事情,比如当众脱裤裤子,更别提说出银行密码了。 有一些大家在电视上看到的催眠表演,被催眠者往往会做出平时清醒无法做到或不愿意做的事情,比如学狗叫,把自己当做一只猫等等,身体成了板砖等等。第一这也是深层催眠,第二参与表演的“观众”是极易被催眠者,内心配合意愿非常强烈,并且很可能在表演之前已经被催眠师下了催眠指令,所以可以当场很快进入催眠状态。 深层度的催眠大多用于表演,因为这各阶段被催眠者已经完全失去了自主意识和觉醒能力,完全接受暗示指令,很难进行自我探索与分析。 可见,催眠会让人完全无意识的接受指令,但是发很少发生,毕竟高级催眠师不多见,呵呵。其实大家没必要想太多,因为在我们的身边就总有一些催眠的现象,真的很常见,不妨一起来看看。 比如公路催眠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驾驶员长途驾驶,单调的汽车马达声会诱发催眠状态容易发生事故,所以在修筑公路时会在路旁设置一些醒目的标志,或者有意识地将公路筑成弯道,避免诱发公路催眠。长途乘车旅行也是同样,长途旅行中单调、刻板的车轮转动声也会成为催眠性刺激诱人进入催眠状态,在催眠中似乎能听到列车员报站的声音,而对其他声音则迷迷糊糊甚至一无所知。据说,凡是单调、重复、刻板的刺激都能诱发不同程度的催眠,我们每一个人都有这方面的体会,这是人的正常反应功能。 说了这么多,难免想问一句,难道催眠对我们没有什么好处吗?很多时候,催眠术仅仅在生活中仅仅是出现在电视中,很多人会用催眠术来进入我们的内心,影响我们的心理,那么在我们的生活中,与我们细细相关的地方,催眠的好处有什么呢?请看下面…… 1.消解情绪压力 (消解焦虑、沮丧、紧张、不易控制情绪等情形) 2.调整生理机能 (如注意力无法集中、记忆力衰退、失眠、肥胖、烟瘾) 3.传送正面讯息(例如母亲透过催眠将正面、关爱的能量传送给胎儿等) 4.突破学业/事业瓶颈 (包括学习力、创造力的提升)

曾奇峰--客体关系精神分析学习笔记

曾奇峰--客体关系精神分析学习笔记 1.学精神分析不要用脑子而是要用身体。 2.精神分析是人格理论是探索工具是治疗方法。 3.心理治疗不是治疗一个人,而是治疗一个家族链。 4.每一个孩子都是父母天然的心理治疗师。 5.逆反心理是父母亲的问题而非孩子。 6.催眠是给治疗者以暗示,精神分析是挖掘潜意识的东西。 7.精神分析理论的出现,使西方国家集体意识发作率降低。 8.精神分析是研究关系的学问,研究的对象是爱恨情仇,如果说它不是科学,那么它一定高于科学。 9.精神分析可改为与育儿学。 10.精神分析揭示了父母与子女间的相互残杀的关系。 11.一个人的现实人际关系是他的内心世界向外投射的结果,而他的内心世界又是在早年的时候与其父母亲的关系中形成的。 12.人在六岁之前形成人格,六岁之后的经历是六岁前的强迫性重复。 13.移情就是一个人把他早年与父母亲的关系转移到与咨询师的关系上来。 14.弗洛伊德是把神经症变为移情神经症进行治疗,而自恋性人格障碍不能移情,所以不能用精神分析进行治疗。 15.享受自由的代价是忍受孤独。 16.永远不分析别人,只说自己的感觉。 17.越是本能的越可靠。 18.女人让自己漂亮是吸引男人的,女人让自己皮下脂肪增厚是准备生孩子的,女人让自己肥胖是对性的拒绝。 19.我们对一个人的态度、看法、情感和行为,部分地是被这个人教会的。 20.贫穷的实质是受虐。

21.一个人早年的时候不被人喜欢,就在后来勾引别人不喜欢自己。 22.父母对孩子不好,孩子就越来越离不开父母。 23.移情是过去的重复,是时间上的错误。 24.高考焦虑不是怕考不好而是怕考好,是害怕成功。 25.胃溃疡是内心有孤独和依赖的冲突,是“吃不消了”。 26.晕车船是因为控制性过高。 27.哮喘是内心孤独和依赖的严重冲突。 28.鼻炎是家庭控制太强。 29.乳腺癌是因为与妈妈关系不好,是对妈妈的报复。 30.在一切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心理起了很大作用。 31.回避自己的很多想法,可能是成病的原因。 32.精神化的表达是从躯体-行动-图象-语言的发展。 33.解释无所谓对和错,只要能整合病人的经验就是对的。 34.心理治疗是一种人造的非自然的关系。 35.说出对病人的诊断就是对病人进行贴标签暗示。 36.一切心理问题都是关系的问题。 37.性的需要是追求快乐和繁殖,攻击的需要是证明比别人优秀,这是内驱力理论的两个基本点。38.人活着就是为了寻求关系,是客体关系理论研究的基本问题。 39.一个人宁可在心理装一个对自己的迫害者,也不愿意自己没有关系。 40.一切心理障碍都是关系的障碍。 41.每个人都倾向于活在过去,精神分析是要人们活在当下。 42.性交是用女人的存在证明自己的存在。 43.看到父母做爱留下的创伤是嫉妒和孤独。

精神分析与催眠

精神分析与催眠在治疗大学生网瘾中的联合作用 摘要:网络成瘾是指上网者长时间和习惯性沉浸在网络时空中,对互联网产生了强烈依赖,难以自我解脱的行为状态和心理状态。随着网络的发展普及,大学生上网人数日趋增多。网络在方便大学生学习、生活的同时,也产生了新的问题,如网络成瘾、黑客攻击、人肉搜索等。网络成瘾是指“上网者长时间和习惯性沉浸在网络时空中,对互联网产生了强烈依赖,难以自我解脱的行为状态和心理状态。”精神分析理论产生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奥地利,由弗洛伊德始创,后经阿德勒、荣格、安娜、哈特曼、霍妮、埃里克森等人的发展,成为西方心理学的代表性流派之一。运用精神分析的原理解释大学生网络成瘾的心理机制,用催眠的方法对大学生网络成瘾的治疗具有启示意义。 关键词:精神分析催眠网瘾 一、大学生网络成瘾的治疗中的精神分析与催眠 精神分析理论起源于精神病的治疗实践,是现代心理治疗的奠基学说。从精神分析的病理学原理可知,源自潜意识的心理冲突是心理疾病的根本原因。精神分析疗法致力于挖掘病人压抑到潜意识中的精神创伤、心理矛盾和痛苦体验,将潜意识中的矛盾冲突带到意识领域,然后用疏导的手段让病人在意识层面得以了解和领悟,促进人格不断走向成熟,达到治疗目的。 (一)催眠疗法 弗洛依德在治疗患者的过程中发现,“不少病人在清醒状态下记不得自己发病时的症状,说不清症状的起因,也不明白这些症状与生活中的某些经历有什么联系。但是在催眠状态下,那些事件像最近发生的那样鲜明地呈现出来。”由此,弗洛伊德认为,“借助于轻度的催眠,可以把这些最初没有发泄的作用力引入到正常意识,使其受到联想性矫正,或在伴有记忆缺失的梦游状态下通过医生的暗示而消除。催眠疗法主要是通过较强暗示性的语言或动作等,对患者的感官进行刺激,使其意识范围变得狭窄,逐渐进入一种特殊的放松境界。治疗师在了解症因之后,将其引到意识领域进行帮助,也可以将矫正性的言语或动作整合进入患者的潜意识,如:“你能面对所有的问题,做好想做的事情,顺利从网络中解脱出来”、“你的父母和朋友很热爱你,你喜欢和他们交流相处”、“你有能力赢得老师的器重和同学的尊重”,当这些信息被植入潜意识后,可以有效增强患者的自我控制能力,以正确的方法重新适应社会。 (二)自由联想法 现实生活中,每个人的易受暗示性程度是不一样的,存在许多不易受暗示的个体,这就决定了催眠疗法并不适用于所有患者。弗洛伊德认为,浮现在脑海中的任何东西都不是无缘无的,都存在一定的因果关系,通过自由联想方式也可以挖掘出潜意识中的症结,实现治疗目的,并且这种方式具有普遍的适用性。自由联想法就是让大学生患者躺在沙发或坐在椅子上,心理治疗师坐在侧后的一张椅子上,让患者自由联想、自由诉说,使患者潜意识的大门不知不觉地打开,潜意识的心理冲突和其他内容一起被带入到意识领域。治疗师在仔细倾听、观察之后,找出隐藏在诸多意象中的潜意识的矛盾冲突,然后通过分析促进患者转变认知、化解心理障碍,形成乐观向上、立足现实、能够担当的健康心理。大学生患者在进行

精神分析与催眠论文

精神分析与催眠 1100400226郭潇 一、起源 催眠技术是先于精神分析诞生的,开始是作为一种治疗手段出现的。弗洛伊德在早年的临床治疗中也曾应用过。弗洛伊德观察到,他的方法对于治疗包括一些其他障碍(如强迫症病人)的“神经精神病”的病人(如今称为神经症患者)颇为合适第一阶段的设置常在治疗室内作为诱导催眠的方法而加以使用。与其他同事如夏柯等的公开演示相比,它为私下性质的。病人躺在沙发上,治疗师则坐在其后,诱导其进人催眠的状态。弗洛伊德对通过催眠而获得的效果很失望(他也承认自己对之不太内行)。他尝试用各种方法让病人回忆起过去的事件,其中一种方法如其在描述女病人的病例中所述,弗洛伊德将手以一定的压力放在病人的额头。然后告诉病人,这样会帮助想法浮现。这些技术虽然被由以后对部分病人治疗时采用的“自由联想”的方法所取代。但第一阶段治疗情景的模式被保留了下来。如弗洛伊德以后对之所作的描述:“我感觉到,事实上在催眠状态下,只有当我的病人在‘了解’到所有将要对其所采用的方法,并能从我这儿获得足够的安全感和勇气之后……我想,他们才有能力将所遗忘的事实及联系呈现于意识中。但毫无疑问,此过程要比催眠费事得多,但却有着极大的启发性。所以,我终止了采用催眠方法,而在我的工作中要求病人睡在沙发上,我坐于其后,可以观察病人,病人不能看见我。” 但是弗洛伊德后来发现它是一个不可控的过程,很多出现的东西并非对治疗有帮助的,而且也不是所有的人都会被催眠到一个适当的程度,所以后来放弃了。而是转而采取自由联想的方法。如果把意识想象为是一个警卫在监督着潜意识的警卫,自由联想的方法是绕过警卫,而催眠则是令这个警卫睡着。 精神分析正是开始于对催眠术作为治疗方法的放弃。 催眠一直致力于将病人遗忘的记忆恢复过来,而弗洛伊德认为有必要需求另一种恢复记忆的方法。弗洛伊德意识到只有通过病人自己的能力重构和重新经历那些导致发展他的病症的事情,才能够使症状消失。外来的暗示只有短暂的效果,

详解催眠与精神分析的关系

催眠与精神分析有什么关系?今天为大家分享是催眠与精神分析的关系。精神分析疗法又叫心理分析疗法、分析性心理治疗,是心理治疗中最主要的一种治疗方法。它是一种以改变作为心理障碍基础的潜意识层面的人格为目标的心理障碍根治疗法。 催眠与精神分析是什么关系?精神分析的启蒙者是催眠术的先驱者麦斯麦,在此基础上弗洛伊德创立并发展和完善了精神分析学说。其基本理论核心是:人的精神活动可分为潜意识、前意识和意识。精神分析学说以潜意识的理论为基点,所要探讨的“是一个人为什么是他那个样了”的真正原因,它设法将潜意识的东西进入意识中来(如采用自由联想法),然后通过自我认识,以摆脱心理问题和不良情绪。精神分析的目的和价值在于它能够挖掘出深藏在潜意识中的各种关系(尤其是童年的精神创伤和痛苦经历),使之被召回到意识中来。 催眠与精神分析。患者借助于医生的分析、解释,理解这些关系,彻底顿悟和认识自己;医生再加以疏导,使患者宣泄并消除深藏在潜意识中童年的精神创伤、心理矛盾和痛苦体验,最后矫治不良行为,达到治疗目的。精神分析的奠基不是出于无意识的心理过程,其中包括了诸如抗拒、压抑、性欲、攻击、恋亲情绪等诸多无意识的心理反应。探讨病人的深层心理,识别潜意识的欲望和动机,解释病理与症状的心理意义,协助病人对本我的剖析,解除自我的过分防御,调节超我的适当管制,善用病人与治疗者的移情关系,来改善病人的人际关系,调整心理结构,消除内心症结,促进人格的成熟,提高适应能力。

催眠与精神分析?精神分析疗法最经典的技术便有自由联想法、移情分析法、梦境分析等。以后无论荣格的心理分析法、阿德勒的心理分析法、约翰·罗森的直接分析法和哈伯德的戴尼提回思术,还是认知主义和人本主义的某些疗法等,凡与动力心理学基本观点有关的心理治疗方法,均与弗洛伊德的心理分析理论和心理分析疗法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催眠与暗示现象,自古以来就为人们所熟悉,并在医疗中得到广泛应用。但真正尝试对催眠现象作出科学解释的人,至到19世纪上半叶才出现,他便是英国的外科医生布莱德。布莱德在其《神经催眠学》一书中认为,催眠现象是一种特殊的类睡眠状态。由于被催眠者眼睛的凝视或思想观念上的凝注时间太长,即可进入催眠状态,这是一种生理上的原因,并无任何神秘的超自然力量。而催眠的要素便是暗示。以后许多心理医生、生物学家和教育家都对此产生了兴趣,并提出了种种理论,催眠术也得到了较为广泛的运用。若不是药物麻醉的方法传入欧洲,催眠术的研究者极有可能把它发展得更完备。但是,催眠术作为一种心理治疗方法,因其见效快、费时较短、所需条件简单,因此不少心理医生仍然乐于使用。对采用心理分析疗法的医生来说尤其如此。暗示是个体所固有的一种普遍的心理现象,它不只是催眠的要素,也同样是心理治疗特别心理分析治疗的重要因素。暗示可分为他人暗示和自我暗示。“他人暗示”是指被暗示者从别人那里接受某种观念,使这种观念在其意识中和无意识中发生作用,并使它实现于动作或行为之中,更典型者还可能引起生理上的变化。据说某权威催眠师曾站在受试者后,把一滴凉水滴在其皮肤上,当水滴即将接触皮肤之际,催眠师大吼一声“烫水”,受试者的皮肤马上隆起了一个水泡。在实际生活中,也有被医生误诊为绝症而使身体一落千丈的事例。“自我暗示”

催眠论文

催眠论文 很早就知道了催眠这个名词,但是一直都存在一个严重的误区,而自己还浑然不觉,那就是以为之所以会出现那些催眠的现象,都是因为催眠师的功力深厚所致,就像那些气功大师一样,功夫越高,就越能为他人调理疾病,影响、控制他人的身体、意念和行为。 而在学习了“催眠人桥”后,才突然想到,原来催眠师所做的,只是在唤起、激发他人的自身的潜能而已。正是人自己的潜意识调动了肌肉的更多的收缩力,才出现了如此紧绷的状态,此时就是身上站上两个成年人也能安然无恙。而这其实就是他的肌肉组织原本就具有的能力,只是平时处于意识的控制下,未曾充分发挥出其蕴藏的高度效能。比如已经不算新闻的新闻,时常可见诸报端的“某某人在某某紧急时刻,抬起汽车/跃出大坑拣得一命云云”,便是此类。催眠只不过是有意识地通过一些科学的诱导方法,将这种非常态的发挥置于人为可控的条件之下,从而成为一种简单、方便而高效的人体调控利器。 正好自己这段时间就在研究“自我康复”这个题目,尤其是如何使人能够实现真正的“自疗自愈”,而不需依赖任何药物,甚至也无需服用保健食品或刻意地“食补”,以及现有的各种辅助疗法。因为归根结底说起来,这些种种的方法,都是属于外在的、物质的,是外力、外因,虽然也能起到作用,但就像是主权政府的雇佣军一样,其实是对人体自身康复能力的临时替代和渐渐消蚀。就这方面而言,中医的手段要比西医更加高明,更加接近于自然疗法,留给了人体免疫系统更多的参与空间,但仍嫌不够究竟。(这里是指社会上常见的中医,

那种能够达到“上工治未病”的境界除外)即便如此,繁杂广博而又精深的传统中医术,也不是讲求效率的现代人所能轻易地掌握运用或接受治疗。如何能够汲取古老的中医学最根本的精华所在,再结合现代西方优秀的科技,发展出一套适应当今自然及社会环境要求的保健医疗方法,省时省力省精神,无针无药无痛苦,催眠,就是这样一座贯通中西的金桥。 现代医学已经将心理催眠正式纳入临床医疗范畴,尤其是在神经系统与心理疾病的治疗方面,心理催眠取得了其它医疗手段难以达到的确切疗效,成为药物、手术及物理、化学疗法等不可取代的方法。比如有个成语“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其实已经是表现为一种心理障碍了,要想解除这个敏感的“心结”,只能“心病还须心药医”,从心理学的角度进行化解,这其中最有力的工具便是催眠。心理治疗师让个案进入催眠状态后,利用时间回溯,引导个案回到其心理障碍发生之情境,并指导他如何正确地面对,就能即刻打破原来的扭曲了的心理联结,重新建构正常的认知,回复平和的心理状态。只要心理治疗师运用得法,象这一类的心理疾病都能收到立竿见影的奇效。 人体的神经系统和免疫系统,也都是由潜意识所统辖的。在催眠状态下,通过与潜意识的直接沟通、交流,对潜意识下达各种针对性的正面指令,就能最有效地发挥潜意识的主观能动性,从而更大程度地调动起人体自身的潜能,增强自我调控能力,迅速恢复肌体、脏腑和神经组织的各项正常功能。当人体达到了一个内在的平衡,也就是“中”的状态,各器官系统既没有亢进也不存在衰退,这个人体自然而然地

催眠论文

催眠论文 很早就知道了催眠这个名词,但是一直都存在一个严重的误区,而自己还浑然不觉,那就是以为之所以会出现那些催眠的现象,都是因为催眠师的功力深厚所致,就像那些气功大师一样,功夫越高,就越能为他人调理疾病,影响、控制他人的身体、意念和行为。 而在学习了“催眠人桥”后,才突然想到,原来催眠师所做的,只是在唤起、激发他人的自身的潜能而已。正是人自己的潜意识调动了肌肉的更多的收缩力,才出现了如此紧绷的状态,此时就是身上站上两个成年人也能安然无恙。而这其实就是他的肌肉组织原本就具有的能力,只是平时处于意识的控制下,未曾充分发挥出其蕴藏的高度效能。比如已经不算新闻的新闻,时常可见诸报端的“某某人在某某紧急时刻,抬起汽车/跃出大坑拣得一命云云”,便是此类。催眠只不过是有意识地通过一些科学的诱导方法,将这种非常态的发挥置于人为可控的条件之下,从而成为一种简单、方便而高效的人体调控利器。 正好自己这段时间就在研究“自我康复”这个题目,尤其是如何使人能够实现真正的“自疗自愈”,而不需依赖任何药物,甚至也无需服用保健食品或刻意地“食补”,以及现有的各种辅助疗法。因为归根结底说起来,这些种种的方法,都是属于外在的、物质的,是外力、外因,虽然也能起到作用,但就像是主权政府的雇佣军一样,其实是对人体自身康复能力的临时替代和渐渐消蚀。就这方面而言,中医的手段要比西医更加高明,更加接近于自然疗法,留给了人体免疫系统更多的参与空间,但仍嫌不够究竟。(这里是指社会上常见的中

医,那种能够达到“上工治未病”的境界除外)即便如此,繁杂广博而又精深的传统中医术,也不是讲求效率的现代人所能轻易地掌握运用或接受治疗。如何能够汲取古老的中医学最根本的精华所在,再结合现代西方优秀的科技,发展出一套适应当今自然及社会环境要求的保健医疗方法,省时省力省精神,无针无药无痛苦,催眠,就是这样一座贯通中西的金桥。 现代医学已经将心理催眠正式纳入临床医疗范畴,尤其是在神经系统与心理疾病的治疗方面,心理催眠取得了其它医疗手段难以达到的确切疗效,成为药物、手术及物理、化学疗法等不可取代的方法。比如有个成语“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其实已经是表现为一种心理障碍了,要想解除这个敏感的“心结”,只能“心病还须心药医”,从心理学的角度进行化解,这其中最有力的工具便是催眠。心理治疗师让个案进入催眠状态后,利用时间回溯,引导个案回到其心理障碍发生之情境,并指导他如何正确地面对,就能即刻打破原来的扭曲了的心理联结,重新建构正常的认知,回复平和的心理状态。只要心理治疗师运用得法,象这一类的心理疾病都能收到立竿见影的奇效。 人体的神经系统和免疫系统,也都是由潜意识所统辖的。在催眠状态下,通过与潜意识的直接沟通、交流,对潜意识下达各种针对性的正面指令,就能最有效地发挥潜意识的主观能动性,从而更大程度地调动起人体自身的潜能,增强自我调控能力,迅速恢复肌体、脏腑和神经组织的各项正常功能。当人体达到了一个内在的平衡,也就是“中”的状态,各器官系统既没有亢进也不存在衰退,这个人体自然而然地

语言与精神分析

语言与精神分析 霍大同 第三讲 1999年3月15日 今天我们这一讲主要是讲癔症,也就是专门讲一下癔症的历史和理论。在19世纪末,一个叫沙可的法国精神病学家,他是当时的国际精神病学界是最伟大的专家。在他的影响之下,人们从医学思想和解剖学的方法这两个方面提出了关于歇斯底里的解释,人们将解决歇斯底里的方法集中在两个方面:1.在没有器官损伤的情况下,将歇斯底里的症状与暗示和自我暗示联系起来,并非常注意外部刺激对病人的影响、由此造成了歇斯底里的一个相当主要的原因。2.给予歇斯底里以其它疾病相同的重要性,同时认为它的症状有着一个与神经学方面的疾病那样的确定性,如花粉过敏。 这是在沙可的影响下国际精神病学界对歇斯底里的两个基本态度。相反,弗洛伊德和布劳伊尔在安娜·欧之后则认为,如果患者非常细节化地回忆起创伤的经历和情绪,则症状就会消失。强调了语言的力量。相对于沙可,弗洛伊德更强调词的力量。弗洛伊德说:“词构成了精神治疗的本质性的工具。外行人很难理解精神与身体上的病理性躁动怎样能被简单的词所消解。他有一种被要求去相信巫术的感觉,如果真的如此,则他离真理不太远,因为我们日常所使用的词并非其它的东西、仅仅是弱化了的巫术”。(S.E.,VII,p283) 1885年沙可写了《论癔症治疗中的隔离》一文,认为青春期病人的隔离构成了治愈最复杂的癔症的必要的而且经常亦是充分的条件。他举了一个厌食症的例子。一个13岁的小姑娘的父亲从他所生活的外省给沙可写了一封信介绍自己的女儿的情况。沙可回信说:

“一个简单的将孩子从外省送到巴黎的行动是没有用的,我希望您将孩子送到巴黎后,将她安置到我们的某个水疗机构中,然后离开她或者至少让她相信您们已经离开巴黎,余下的均由我来负责。” 在将孩子送到巴黎的某个水疗机构后,其父母一方面与沙可取得了联系,另一方面又停留在巴黎照顾孩子,并没按照沙可的吩咐去做。几经周折,小姑娘的父母终于同意了沙可的建议、离开巴黎回家乡去了。 在其走后的当天下午,小姑娘不停地哭一个小时。之后,她开始吃东西。十四天后她重新找到了足够的力量而坐了起来,两个月后她几乎完全康复了。 当沙可问小姑娘时,她向他吐露了真情:“在爸妈未离开我时候、换句话说你还未取得胜利时,我想我的病并不十分严重。由于吃东西让我感到恶心,所以我不吃。但当我看到你是这里的权威人物时,我害怕了,所以尽管仍厌恶,但我还是开始吃东西了。” 从我们的立场看,隔离治疗显然属于心理治疗。在这里,起作用的是病人所感到的畏惧与医生所起的权威作用。同时,还有在孩子与其双亲之间的复杂的家庭情结。但是沙可并未从该案例中提取出任何的理论性结论。他仍然坚持自我暗示对神经系统的影响。但我们对于小姑娘的一个深刻印象是,她身上发生的情感平衡的改善是源于医生的在场,同时医生的出现又宣布了其父母的缺席。 弗洛伊德注意到,在这个例子中,是医生给予的命令及其话语的效果才是主要的东西。他将重点移置到词的力量上。治疗的成功依赖于患者自己能否将词放置在一个“恰当的位置”上的能力,正是这一“恰当的位置”的隐喻使弗洛伊德开始与沙可的神经学概念拉开距离。一当患者的词语与他的疾病是不可分离之时,神经系统就显示出它无力满足于这些词语的定位。也正是这一关于词语定位与神经系统结构之间的关系问题上弗洛伊德的关于失语症的研究就显得特别的重要。 癔症作为神经症的典型在临床的名单上代表了五花八门的各种症状,但是它们可以被归纳为两个被很好地确定的主要的症状形式:一是转换性癔症,在该症中心理的冲突被各种不同的身体的症状所象征,这些症状是阵发性的(比如戏剧化的情绪性喊叫),或者持续时间更长的(比如感知缺失、癔症性瘫痪等等)。

弗洛伊德与精神分析心理学关系研究

弗洛伊德与精神分析心理学关系研究 【摘 要】 喜格蒙德〃弗洛伊德(1856~1939年)是奥地利著名的精神病学家,精神分析学派的创始人。他在治疗神经症以及对其病因的探讨中,创立了精神分析,后来发展成为一种潜意识的心理学体系。本文就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心理学的形成与发展、本质内容及其意义予以简要分析。 【关键字】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心理健康教育;本能 【正 文】 一、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心理学的形成与发展历程。 (一)、任何一种学说的产生,都不是偶然的,无论是荒诞的理论还是科学的学说,都不可能是学者的凭空杜撰,而必然是一定社会存在的反映,是一定社会历史条件的产物。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亦是如此。19世纪后期的奥地利,在经济上,已经由资本主义自由竞争发展到垄断资本主义阶段,这在很大程度上导致了社会矛盾的急剧尖锐化,尤其是大资产阶级更加腐化,中小资产阶级随时面临破产,大批工人失业,人们的生活极其悲惨。在政治上,奥地利人民受资产阶级压迫日益严重,广大人民民不聊生。在这种动荡不安的社会制度下,人们精神沮丧,惶惶不可终日。在文化上,奥地利陈腐伪善的道德和华而不实的文风占统治地位,特别是在家长式统治的犹太人社会里,宗教气氛浓厚,社会禁忌严厉,尤其是两性关系禁锢更深,性本能受到极大压抑,造成了人们精神上的巨大创伤和内心的紧张与冲突,神经症患者和精神病发病率越来越高。 弗洛伊德(1856~1939)精神分析理论正是反映这一社会情况,并适应社会需要,在治疗精神病的过程中产生与发展起来的。19世纪以来宗教迷信的影响力逐渐减弱,许多学者把对精神病原因的探寻从肉体转移到精神或心理领域,这种历史背景使得弗洛伊德对人的精神异常研究有了可能。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对西方社会思潮产生了巨大、深远的影响,冲击着人们有关人性、自然、人类文明和社会等问题的根本看法。 (二)、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理论发展历程。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理论是在他长期对精神病人的诊治过程中逐步形成的。弗洛伊德最初就是作为一个神经病学家和精神科医生来从事研究的。他和当时最著名的神经病学专家沙可一起致力于研究女性的歇斯底里病症。在这期间他还首创了被称为“自由联想法”的心理疗法,即让患者躺在床上,通过催眠让患者进入无意识的状态与其进行交谈,把被压抑的并且引起病人异常行为的原因回忆起来,从而宣泄人内在的苦楚,使病人得到康复。在此基础上,弗洛伊德便开始思考无意识存在的可能性,而这种所谓的无意识所起的作用与有意识的思考有着本质的区别,于是对于这种无意识的精神现象的深入研究,成为了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的出发点之一。于是在临床研究的基础上,他提出了无意识和心理结构学说,他否定了传统心理学“心理的即意识的”的观念,把人的心理结构划分为意识、前意识和潜意识(或可称为无意识、下意识)三个层面,并认为潜意识才是心理学的主要研究对象。弗洛伊德还在对临床试验病人的观察中发现,多数精神病的原因是病人在童年时所遭受的创伤经验,大多都与性有关。于是他把潜意识主要归结为性本能,创立了泛性欲学说。 弗洛伊德在结合了无意识理论泛性欲学说的基础上,还找到了一条通往无意识的曲径———梦,并由此开始了他对梦的解析探索。最初,弗洛伊德是为了更好地研究精神病症而开始触及到对梦的关注的,他发现精神病人在接受精神分析治疗时,谈到自己的病症常常会一并提到自己的梦,因此弗洛伊德认为梦本身也具有精神病症的意义,可以成为精神分析的对象。弗洛伊德认为梦就是指那些存在于我们潜意识中的被压抑的欲望以梦的伪装形式出现来得以满足的过程,也就是说,人的各种本能欲望被压抑在潜意识里,平时由于心理检查者的严格把关进入意识领域,而人在睡眠状态下心理检查会处于松弛状态,于是潜意识里的那些本能欲望就会千方百计进入梦中,寻求发泄。弗洛伊德的潜意识理论、泛性欲学说、梦的解析构成了精神分析理论的三大支柱。由此可见,弗洛伊德从事的早期医学实践成为其精神分析理论的形成和发展不可或缺的实践来源。战争的影响及弗洛伊德后期本能论和人格理论的完善。弗洛伊德感到人的本性中可能蕴藏着某种侵略本能和自我毁灭本能,这也就是他提出的死亡本能。于是依据这种看法,他修正了以前的本能学说,提出了具有两极性的两类本能学说,即生的本能和死的本能学说。弗洛伊德认为战争的不可避免是因为它根植于人类的死亡本能,是人体内破坏本能冲动向外界的转移。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和理论的臻于完善,弗洛伊德发表了《自我与本我》一书,从而进一步完善了他早期的人格理论,此时他早期的心理结构被表述为“本我、自我、超我”三个术语,分别对应早期的“意识、前意识、潜意识”。“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到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理论形成发展的历程:他是从最初作为一个神经病学家和精神科医生从事歇斯底里病症的研究开始精神分析的,然后到了无意识理论以及性和梦的研究,随后他的研究进入了后期阶段,随着战争的爆发、加剧,他开始意识到自己的发现具有更加广泛的意义,他完善了前期的本能论和人格理论,此时他的学说对人类问题提供的解释远远超出了神经精神病学的狭隘范围。到了晚期他的立足点越来越高,探讨的问题也日益趋向于一般化,研究的对象由神经症患者扩大到整个人类,开始关注更广泛的人类存在、人类文化文明的范畴,涉及到了社会文化、宗教道德、文学艺术及审美,几乎所有关于人的研究的内容和领域,由此可见,弗洛伊德这位执著的探索者在不断的实践中使自己的精神分析理论日趋完善。与此同时他的研究也最终走向了哲学化,他的理论已成功地上升为一种哲学。 二、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理论的主要内容 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属于心理动力学理论,是奥地利精神科医生弗洛伊德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创立。精神分析理论是现代心理学的奠基石,它的影响远不是局限于临床心理学领域,对于整个心理科学乃至西方人文科学的各个领域均有深远的影响,它的影响可与达尔文的进化论相提并论。它有以下几种基本理论: 一、精神层次理论 该理论是阐述人的精神活动,包括欲望、冲动、思维,幻想、判断、决定、情感等等、会在不同的意识层次

催眠与潜意识

催眠与潜意识--从精神分析到前世催眠 一、内容摘要 (一)人类历史上有两次灵识革命,第一次发生在二次大战后,精神分析 学说成为精神医学主流,也影响到文化及艺术界;第二次始于七0 年代,医学家及心理学家借着前世催眠开始探讨死亡经验,使人 们逐渐了解到物质界之外,还有一个灵世界(又称心灵界)。 (二)潜意识之十项特质 1.遵循数学原理:生活相处一段时间之后,人与人之间会产生互 欠情形,在彼此潜意识皆有记载,经特殊相互间反应,形成因 果业障,亏欠令人不适,负欠要打平衡潜意识才会安,也才能 再发挥能量。循此有正有负有加有减1+1恒=2;2+2恒=4 之原理,人因此有良心。 2.保有记忆:每个人所作所为、所思所言--无论正当与否,都 存记在潜意识里,即使心脏脑波皆停止后,灵识体看到的现象 也会永远留存,今生若不做好事不存好念,就像拉拉杂杂的数 据讯息留在hard disk里,永远洗不掉,成为永生永世的负影响。 3.有计算机化能力:潜意识像一个大图书馆,储藏了每一世发生 的事,直须问跟哪个人哪见事有关系的数据,指令下达一两分 钟,储存档案便被调出来,虽然前代未必能知后代(如康熙年代 的人不会清楚当年是民国前多少年),但因潜意识有计算机化能 力,所以时序前后一下子就十分清楚,几千几百年也不会紊乱。 所以每个人都容易玩上手。 4.全有或全无的特性:潜意识的判读非好则坏、非0则1、非爱 即恨,它没有深浅程度之分,在潜意识中,「好讨厌」=「可恶」 =「可以去死」;一点点就等于全部,在梦中杀了人或自杀,其 实可能只有一点点不愉快。正因潜意识有此极端性特质,所以 有一点点不满情绪都要设法去掉,以免在潜意识中极端扩大。 5.完美性:潜意识里只要有一点点知能或技术,经过暗示就会表 现得极尽完美,如:只要先前有一点点指挥的印象或音乐的知

催眠术论文心理健康教育论文:“催眠”在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应用

催眠术论文心理健康教育论文:“催眠”在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应用一、催眠的含义 1催眠的定义 (1)1965年,英国医学会把“催眠”定义为:“由他人引起被试一时性注意改变的状态。在这种状态下,被试可以自然地产生或由言语或其他刺激产生多种不同的现象,如意识和记忆的改变,暗示性增加,出现一些非同寻常的反应和观念,另外还能出现感觉缺失、瘫痪、肌肉僵直,血管运动变化等。” (2)台湾著名催眠大师廖阅鹏认为,催眠是当我们被某些连续、反复的刺激,尤其是语言的引导,使我们从平常的意识状态转移到另一种意识状态,而在这种状态下,会比平常更容易接受暗示。 (3)1986年出版的《简明大不列颠百科全书》对催眠的定义是:“类似于睡眠,但对刺激尚保持多种形式反应的心理状态。被催眠者似乎只与催眠者保持联系,自动地、不加批判地按照暗示来感知刺激,甚至引起记忆、自我意识的变化。暗示的效果还延续到催眠后的觉醒活动中。” (4)催眠是一种注意力范围被集中缩小的状态,在该状态下,建议性和暗示性可以被极大地提高。 事实上,到目前为止,有关催眠的定义在学术界还没有统一的答案,但毋庸置疑的是,从各种不同的定义来看,我们认为,催眠实际上是一种心理暗示(暗示是个体无意中接受了人或环境以非常自然的

方式向其发出的信息后,作出相应反应的一种特殊心理现象),只是人在被催眠的状态下,更加容易接受暗示而已。 2催眠术的历史简介 催眠术有着悠久的历史,它可追溯到古希腊和古埃及时期,古希腊与古埃及都有催梦中心,中国古代的一些传统宗教,波斯的魔法,都有催眠术的踪影,可见催眠的历史伴随着人类文明的进程而产生和发展。 现代的催眠术开始于18世纪,当时的维也纳医生麦斯麦发明了一种叫做“麦斯麦术”的治疗方法。他认为,人生病的原因是因为体内的磁气失衡,于是,在他的治疗室里,摆着一个装有铁屑的桶,从中通出一些金属棒,麦斯麦让病人手扶金属棒,并告诉他们桶里的磁气可以通过金属传导到人的身体来治疗病症,麦斯麦治疗的方法看上去十分奇特,然而令人费解的是,经过这样的治疗,很多人居然病愈了,但令人遗憾的是,连麦斯麦本人也搞不清楚“麦斯麦术”真正的科学原理。 19世纪中叶,英国医生布雷德科学地阐释了“麦斯麦术”,发现了暗示是催眠治疗中的基本要素,从此,催眠的方法与事实逐渐为医学界与心理学界采纳,布雷德也被称为“现代催眠之父”。 1955年,英国医学会作为官方承认催眠术是一种有效的疾病治疗手段,1958年,美国医学会和心理协会也作出了同样的结论,从此,催眠术被广泛推广开来。

催眠与精神分析的关系

催眠与精神分析的关系 精神分析疗法又叫心理分析疗法、分析性心理治疗,是心理治疗中最主要的一种治疗方法。它是一种以改变作为心理障碍基础的潜意识层面的人格为目标的心理障碍根治疗法。精神分析的启蒙者是催眠术的先驱者麦斯麦,在此基础上弗洛伊德创立并发展和完善了精神分析学说。其基本理论核心是:人的精神活动可分为潜意识、前意识和意识。 精神分析学说以潜意识的理论为基点,所要探讨的“是一个人为什么是他那个样了”的真正原因,它设法将潜意识的东西进入意识中来(如采用自由联想法),然后通过自我认识,以摆脱心理问题和不良情绪。精神分析的目的和价值在于它能够挖掘出深藏在潜意识中的各种关系(尤其是童年的精神创伤和痛苦经历),使之被召回到意识中来。患者借助于医生的分析、解释,理解这些关系,彻底顿悟和认识自己;医生再加以疏导,使患者宣泄并消除深藏在潜意识中童年的精神创伤、心理矛盾和痛苦体验,最后矫治不良行为,达到治疗目的。精神分析的奠基不是出于无意识的心理过程,其中包括了诸如抗拒、压抑、性欲、攻击、恋亲情绪等诸多无意识的心理反应。探讨病人的深层心理,识别潜意识的欲望和动机,解释病理与症状的心理意义,协助病人对本我的剖析,解除自我的过分防御,调节超我的适当管制,善用病人与治疗者的移情关系,来改善病人的人际关系,调整心理结构,消除内心症结,促进人格的成熟,提高适应能力。,精神分析疗法最经典的技术便有自由联想法、移情分析法、梦境分析等。以后无论荣格的心理分析法、阿德勒的心理分析法、约翰·罗森的直接分析法和哈伯德的戴尼提回思术,还是认知主义和人本主义的某些疗法等,凡与动力心理学基本观点有关的心理治疗方法,均与弗洛伊德的心理分析理论和心理分析疗法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催眠与暗示现象,自古以来就为人们所熟悉,并在医疗中得到广泛应用。但真正尝试对催眠现象作出科学解释的人,至到19世纪上半叶才出现,他便是英国的外科医生布莱德。布莱德在其《神经催眠学》一书中认为,催眠现象是一种特殊的类睡眠状态。由于被催眠者眼睛的凝视或思想观念上的凝注时间太长,即可进入催眠状态,这是一种生理上的原因,并无任何神秘的超自然力量。而催眠的要素便是暗示。以后许多心理医生、生物学家和教育家都对此产生了兴趣,并提出了种种理论,催眠术也得到了较为广泛的运用。若不是药物麻醉的方法传入欧洲,催眠术的研究者极有可能把它发展得更完备。但是,催眠术作为一种心理治疗方法,因其见效快、费时较短、所需条件简单,因此不少心理医生仍然乐于使用。对采用心理分析疗法的医生来说尤其如此。暗示是个体所固有的一种普遍的心理现象,它不只是催眠的要素,也同样是心理治疗特别心理分析治疗的重要因素。暗示可分为他人暗示和自我暗示。“他人暗示”是指被暗示者从别人那里接受某种观念,使这种观念在其意识中和无意识中发生作用,并使它实现于动作或行为之中,更典型者还可能引起生理上的变化。据说某权威催眠师曾站在受试者后,把一滴凉水滴在其皮肤上,当水滴即将接触皮肤之际,催眠师大吼一声“烫水”,受试者的皮肤马上隆起了一个水泡。在实际生活中,也有被医生误诊为绝症而使身体一落千丈的事例。“自我暗示”是源于自己,一般他人暗示能起作用也是因有自我暗示的加强所致。如“医生说我患有绝症”(他人暗示),“我患有绝症,难怪身体愈来愈糟”(自我暗示),如此循环,暗示的作用便加强了。据说某人看到耶稣被钉在十字架上的模样后,便常想:“这钉子穿过手心可不是滋味”,这种观念在心头萦绕不散,后来手心果真红肿溃烂了,这也是暗示作用而引发的不良后果。催眠技术是先于精神分析诞生的,弗洛伊德在早年的临床治疗中也蹭应用过,但是后来发现它是一个不可控的过程,很多出现的东西并非对治疗有帮助的,而且也不是所有的人都会呗催眠到一个适当的程度,所以后来放弃了。你可以想象意识是一个警卫在监督着潜意识,自由联想的方法是绕过警卫,而催眠则是令这个警卫睡着。 由此可见,催眠与精神分析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但也同时有着显著的区别,精神分析

第三章 精神分析理论

第三章精神分析理论:弗洛伊德的理论、应用与评价 四、评价:投射测验 1、投射测验的类型 夏普墨迹测验——包括10张卡片,每张卡片上面只有一张墨迹,有的卡片上墨迹颜色不止一种,受测者根据指导语,描述他们在墨迹中看到的东西。多数心理学家依靠他们个人的洞察力和直觉来解释受测者对墨迹测验的反应。 主题统觉测验(TAT)——设计者是亨利·默里。测验由一系列模糊图片构成,让受测者根据情境讲故事,人物是谁,发生了什么事,什么原因导致了这种情境,结果将如何。 画人测验——画人测验的模糊刺激是一张白纸和要求受测者画一幅图画的指导语。它通常被当做评定心理问题尤其是儿童心理问题的指标。精神分析师常把受测者画的人看做是自我的象征。 2、对投身测验的评价 反对者——它更应该是一种高度结构化的访谈 支持者—— 首先,要区别好研究与差研究。好研究目的是在于检验当前的预测,而差的研究把个体对测验的反应与任何一种行为联系起来,当评论家审视那些做出了合理预测的好研究的结论时,他们找到了可以支持测验有效性的证据。 其次,与其他类型的人格测验相比,为投射测验找到良好的效度资料更为困难。 但是很多心理学者提醒人们,不要夸大地解释受测者对投射测验的反应,不要过分依赖这些测验做诊断,采用投射测验获得的信息,应当和访谈、观察、个案材料及其他类型测验所收集的信息同时使用。 五、弗洛伊德理论的贡献和批判 1、贡献:弗洛伊德理论是第一个综合性的人类行为与人格的理论。 被公认为建立心理治疗体系的第一人。 推广了心理学的一些重要原理和概念,并促进了它们的发展。 2、批判: 首先,怀疑其原创性 其次,根据弗洛伊德理论提出的许多假设是不可验证的。例如病人在无意识中强烈地憎恨姐姐,用什么样的证据去证明呢? 再次,主要依靠个案资料证明其理论,存在一定偏差。 最后,忽视或者低估了人格的一些重要影响因素。例如没有认识到生命最初五年之外的经验如何影响人格,不考虑社会文化对人格的重要影响,没有关注日常的心理机能和人格的积极面。 六、小结。 1、在100年前开创了一个综合性的人格理论 2、一个健康人的人格中,自我掌控着我本我冲动和超我的需要。 3、弗洛伊德的心理性欲发展阶段论是他理论中最具争议的内容之一。 4、精神分析家开创了获得无意识内容的各种方法。梦是通往无意识的捷径。同时采用投射测验、自由联想和催眠来获得这中内容。 5、开创了第一个心理治疗体系,称作精神分析疗法。 6、弗洛伊德主义心理学家用投射测验测量他们感兴趣的概念。 7、弗洛伊德对其后的人格理论家具有重大影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