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油机点火系基本电路

汽油机点火系基本电路
汽油机点火系基本电路

电气部分

蓄电池点火系模块九:

蓄电池点火系的基础知识单元一能说明点火线圈及附加电阻的作用。4.一、教学内容:

蓄电池点火系的组成及高低压电路1.能说明分电器总成各组成部分的作用。5.

点火线圈的组成作用2.理解点火提前角的含义。6.

原理结构,分电器的组成、3.了解离心点火调节器和真空点火调节.7

器的工作原理。火花塞和点火开关电容器、4.

掌握火花塞的热特性对发动机工作的.8教学目的及要求:二、会正确选用火花塞。影响,

掌握蓄电池点火系的基本组成。1.掌握并理解点火过早或过迟的危害。9.

低压电路。熟悉电池点火系高、2..理解点火开关的控制原理。10

3.能说明点火线圈、分电器总成、火花塞的内部结构。

课题1:蓄电池点火系的组成及电路

汽油发动机气缸内的燃料和空气的混合气多采用电火花点燃的,为了在气缸中产生电火花,必须采用专门的点火系统。目前应用的点火系统有蓄电池点火系、磁电机点火系和晶体管点火系。蓄电池点火系是以蓄电池为电源,具有电感储能元件,带有触点机构的传统的点火装置。由于其结构简单、工作可靠,长期以来在汽车上得到广65

电气部分

泛使用。蓄电池点火系的命名是因其电源为蓄电池而得名。蓄电池点火系又称为传统点火系。一、蓄电池点火系工作时必须满足的基本要求

为了保证在各种工况和使用条件下能可靠而准确的点火,蓄电池点火系应满足以下三个基本要求:

1.产生足以击穿火花塞间隙的电压

实践证明,发动机在满负荷低转速时需要8000~10000伏的高压才能跳火,起动时需要的跳火电压可达17000伏。为了保证可靠的点火,点火系还必须留有一定的次级电压储备量,使之在所有的情况下均能提供足够的击穿电压。但是过高的次级电压又会给绝缘带来难题,并使成本增高,因此,次级电压通常被限制在30000伏以内。

2.电火花应具有足够的能量

在发动机正常工作时,混合气压终了的温度接近其自燃温度,这时电火花只需要1~5毫焦的能量就已足够。但起动时由于混合气雾化不良,废气稀释严重,加之电极温度低,所需点火能量最高可达100毫焦。因此,通常要求点火系提供的点火能量不得低于50毫焦,而且电火花还应有一定的火花持续时间,通常不少于500μs。

3.点火时间与发动机的工作情况应相适应

因为混合气在发动机的气缸内从开始点火到完全燃烧需要一定的时间(千分之几秒),所以要使发动机产生最大的功率,就不应在压缩行程终了(上止点)点火,而应适当提前一个角度。这样当活塞到达上止点时,混合气已经接近充分燃烧,发动机才能发出最大功率。当发动机气缸的多少、负荷的大小、转速的变化、燃用汽油的品质不同等,都直接影响气缸内混合气的点火时间,基于使发动机能发出最大的功率,点火装置必须适应上述情况的变化,实现最佳点火。二、传统点火装置的组成及功用

传统点火系的组成如图2-9-1所示:

66

电气部分

2-9-1传统点火系电路图 b)触点分开a)触点闭合;活动触点点火开关;7-5-初级绕组;6-配电器的中心电极;2-侧

电极;3-分火头;4-次级绕组;1- 火花塞。10-凸轮;11-臂;8-固定触点;9-电容器;1.电源:电源为蓄电池和发电机,其标称电压为12V。

2.点火开关:其作用是控制仪表电路、点火系初级电路、起动机的继电器电路等。3.点火线圈:其作用是将低电压变为高电压,所以也叫变压器。

4.分电器(断电器配电器):其作用是接通和切断低压电路,使点火线圈及时产生高压电。按发动机各气缸的点火顺序送至火花塞,同时自动和人为地调整点火时间。

5.电容器:减小断电器触点的火花,延长使用寿命,提高点火高电压,它与断电器并联。6.火花塞:将高压电引入气缸燃烧室,产生电火花点燃混合气。

7.附加电阻:串联在低压电路中。其作用是改善点火系统的工作特性,同时提高启动性能。附加电阻为正温度系数的热敏电阻。

三、蓄电池点火系的工作原理极其电路

蓄电池点火系的电路如图2-9-1所示,当发动机工作时,其凸轮轴便驱动分电器轴旋转,使断电

器内的触点不断开闭,接通和切断初级电流,通过电磁感应,产生高达15~30KV次级电压,击穿火花塞气隙形成点火花,点燃混合气。

1.低压电路当触点闭合时,构成了低压回路,点火线圈中的初级线圈5有电流流过,产生了磁场。点火线圈中的磁场能随着初级电流的增大而增强。初级电流的方向如图2-10-1-a)中的箭头所示,即:蓄电池或发电机“+”、电流表、点火开关、点67

电气部分

火线圈附加电阻(在发动机起动点火时则不经过此电阻)、点火线圈的初级绕组、断电器触点、搭铁、蓄电池或发电机“—”

2.高压电路凸轮轴驱动分电器轴旋转,使断电器内的触点分开时,切断了初级电路,初级线圈产生的自感电动势即向电容9充电,出现了初级线圈5和电容器9间的磁场能与电场能交替转化,形成衰减震荡。于是在点火线圈次级绕组4中感应出15~30KV的高压电,经分电器送到火花塞上实现放电。次级电流的方向如图2-10-1-b)中箭头所示,即:点火线圈、附加电阻(起动点火不经此电阻)、起动开关(正常点火时不经此辅助接柱)、点火开关、电流表、蓄电池正极、蓄电池负极、搭铁、火花塞侧电极、火花塞间隙(放电)、火花塞中心电极、配电器旁电极、分火头、配电器中心电极、火线圈。从点火线圈到火花塞的线路被称为高压电路,或叫次级电路,在感应放电阶段,次级电流是经过初级线圈和蓄电池的。

68

电气部分

2:点火线圈和分电器课题一、点火线圈点火线圈是点火装置的核心组件,按冷却方式的不同,可分为油浸式和沥青式;

按有无附加电阻分为有附加电阻式和无附加电阻式;按接线柱的多少分为二接线柱式和三接柱式。按磁路的结构不同分为开磁路式和闭磁路式。点火线圈构造(以三接柱式开磁路点火线圈为例)1.

所示传统的开磁路点火线圈的构造如图2-9-2

绝缘座:(1)由陶瓷或玻璃制成圆盘形状,用作外壳底部与绕组之间的绝缘。

铁芯:(2)由条形硅钢片叠成,各片间利用氧化薄层或涂绝缘漆隔离,以减少涡流,用于加强磁场,进行电磁感应。高压绕组:(3)

匝而成,其作用是产生高压电动势。11000~23000又称次级绕组,由漆包铜线绕

低压绕组:4)(匝而成一般绕在次级绕组的外边,有利于又称初级绕组,由漆包铜线绕300~400 散热,其功能是利用绕组电流的变化实现电磁感应。

69

电气部分

(5)导磁铜套:

用硅钢片卷成桶形,使铁芯形成半封闭磁路,减少漏磁通,提高电磁互感效能。

(6)外壳:

用薄钢板冲压而成,用于封装内部构件并与胶木盖扣合,使点火线圈为一总成。

(7)胶木盖:

用优质绝缘胶木粉在钢模中热压而成,外部中心突起为高压线输出的插线孔,旁边有三个接线柱。其作用除与外壳扣接成整体外,主要是连接高低压电路。

(8)安装抱持:

用薄钢板制成抱箍形状,用于固定附加电阻和安装。

(9)填充物

点火线圈总成的内部空隙用沥青或绝缘油填充,以便增强绝缘性能和有利散热。

点火线圈的型号及规格.2《汽车电器设备型号编制方法》规定,点火线圈的型号编制格式如下:83JB1546—按

—表示“线圈”,QDQ—点火线圈的名称代号,D—表示“点火”

24V。2 代表;(1)分类代号(电压等级)1代表12V 2)分组代号(用途)(1 代表单双缸发动机;用途代号:代表四、六缸发动机 2

;3 代表四、六缸发动机(带附加电阻)

代表六、八缸发动机(带附加电阻); 4

代表六、八缸发动机;5

代表六、八缸以上发动机6 8 表示高能点火。

设计序号3()

)变形代号(4 所列。2-9-1点火线圈的型号、主要参数及适用车型如表点火线圈附加电阻.3附加电阻为具有正温度系数的热敏电阻,连接于开关和“电源—开关”两个接线柱上。两接线柱式点火线圈体不带附加电阻,一般采用外接附加电阻线取代。使用附70

电气部分

加电阻线的优点是冷却性能好,热敏度高,有利于改善点火特性,使用寿命长,便于保修。我们知道,初级电流与发动机的关系是,当发动机低速工作时,断电器触电闭合时间长,初级电流大,所以附加电阻的温度升高,其阻值增大,从而限制了初级电流,使其不致过大避免了点火线圈过热;当发动机在高速下工作时,触点闭合时间短,初级电流小,附加电阻的温度变小,阻值变小,就使初级电流下降的少些,从而改善了高速时的点火性能。为了克服发动机起动时蓄电池端电压急剧下降对点火系的影响,在起动时,利用起动开关上的辅助触点将附加电阻短路,增大初级电流,提高次级电压,改善起动性能。

71

电气部分

表2-9-1 点火线圈主要技术性能

、分电器二72

电气部分

分电器又称断电—配电器、分火器和分电盘,一般安装在发动机的左侧,利用凸轮轴中部的齿轮经传动轴和扁形叉头相连接,多为倾斜式安装。分电器由断电器、配电器、点火提前机构、电容器等构件组成。

1.分电器的构造如图2-9-3所示。

(1)断电器

断电器的作用是接通和切断点火线圈初级电路。它装在分电器内部上方,由断电器底板、静触点及支架、动触点及臂、压簧和凸轮等部件构成。

1)断电器触点:有动静两个触点,俗称“白金”。它是由坚硬耐高温的钨合金制成,最大断开位置时的规定间隙值为035~0.45mm。动触点利用扁形弹簧的压力与静触点接触良好,臂的中部有绝缘胶木顶块,绝缘地套装在轴销上,并伸出分电器壳体外形成低压接线柱。静触点则用固定和偏心两个螺钉拧在支架上,支架经托板搭铁。

2)静触点偏心螺钉:起固定和调整断电器触点间隙的作用。

3)凸轮:上部是正多边形,边数等于发动机气缸数,下部呈长方形拨板,上有两个对称长孔,套装在离心点火提前机构两个重块的销头上,随分电器小轴一同旋转。

4)油毡:用油毡夹插装在支架上。其作用是使凸轮边得以润滑、减少磨损。

5)断电器底板:用螺钉固装在分电器壳体内。

(2)配电器

配电器的作用是将高电压按发动机各气缸的点火顺序配送至火花塞。由分电器盖、分火头和高压线组成。

1)分电器盖:装在分电器的顶端,用两个弹性夹卡固。盖的外面做成管状高压线插孔,中心为来自点火线圈的高压线插孔。孔内有弹簧及炭精触头与分火头的导电片接触良好,周围有与发动机气缸数相等的旁电极与高压线插孔,由高压线将高电压配送至各缸火花塞。

2)分火头:套装在分电器轴的顶端,利用一块弹性片卡紧,与分电器轴一同旋转,分火头的顶面铆着铜质导电片,其端部与旁电极有0.2~0.8mm的气隙。

3)高压导线:一般为耐高压绝缘包层的铜芯导线或全塑高压阻尼线。

(3)离心点火提前机构

它的功能是在发动机转速变化时,自动调节点火提前角。主要由离心重块、拉簧及支架、拨板连凸轮、托板、限位螺钉和油毡等部件组成。

(4)真空点火提前机构

它是在发动机负荷变化时,自动调节点火提前角。它装在分电器壳体的一侧,主要由外壳、膜片、弹簧、拉杆和支架等部件组成。外壳上的管节螺母用金属管子与化油器上靠节气门的小孔相通。

73

电气部分

(5)辛烷值选择器

它是根据发动机燃用不同品质的汽油时人为调节点火提前角的机构,装在分电器的最下部。主要有固定板、调节板、锁止板。

74

电气部分

汽油机的点火系统

第九章汽油机的点火系统 一、教学目标 通过本章的学习,让学生了解汽油机点火系统的作用。使学生掌握蓄电池点火系统的组成及工作原理;掌握电子点火系统的组成及工作原理;掌握磁电机点火系统的组成及工作原理。 二、教学基本要求 1.掌握蓄电池点火系的工作原理及主要组成部件的结构及原理。 2.掌握电子点火系统的类型,重点了解无触点晶体管点火系的组成及工作原理。 3.掌握磁电机点火系统的组成及高压电产生的原理。 三、各节教学内容及学时分配 第一节汽油机点火系的功用与分类,计划0.5学时。 第二节蓄电池点火系统,计划1.5学时。 第三节晶体管点火系统,计划1学时。 第四节磁电机点火系统,计划1学时。 四、重点与难点 1.重点 (1)点火时间对汽油燃烧的影响,点火提前角应怎样随着发动机负荷,转速及油品的性质的变化而变化。 (2)蓄电池点火系的工作原理及主要部件的构造及原理。 (3)磁电机点火系统的组成及工作原理。 2.难点

(1)蓄电池点火系统中影响高压电的因素。 (2)晶体管点火系统的工作原理。 五、内容的深化和拓宽 1.将汽油机点火系统出现故障时与汽油机的故障现象结合起来,使学生能够更好的理解点火系统的作用。 2.在讲述点火系统点火提前角的调节装置的作用时,结合发动机的实际工作,如果真空式点火提前角调节机构中的真空管没有与进气管接上,对发动机的影响怎样。 3.讲述磁电机点火系的原理时应与蓄电池点火系统进行比较,讲解其区别与联系。 六、教学手段及注意内容 1.以教师讲解为主,辅以多媒体中的动画演示,建立学生的形象思维;中间穿插情景教学模式,设置故障现象,引发学生积极思考,适当提问,以加深学生对某些重点知识的印象。 2.在讲解晶体管点火系时,注意电感储能式与电容储能式工作原理的区别。 七、主要参考书目 [1]《拖拉机汽车学》上册(内燃机构造与原理),高连兴主编,中国农业出版社,2009 [2]《汽车拖拉机学》第一册(发动机构造与理论),许绮川主编,中国农业出版社,2006 [3]《汽车构造》,陈家瑞主编,人民交通出版社, 2009

汽油机电控点火系统试题答案

班级电控发动机模块五考试试题 姓名座号分数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45 分) 1.使发动机产生最大输出功率的点火提前角称为最佳点火提前角 2.电控点火系统一般由电源传感器 ECU 点火器、点火线圈、分电器、火花塞等组 成 。 3.对应发动机每一工况都存在一个最佳点火提前角。 4.最佳点火提前角应使发动机气缸内的最高压力出现在上止点后10 5.最佳点火提前角的数值与燃料性质转速负荷 燃烧室的形状等很多因素有关。 6.辛烷值较低的汽油抗暴性较。点火提前角则应 7.日本丰田车系中,实际的点火提前角等于初始点火提前角 基本点火提前角和修正点火提前角之 和。 8.点火提前角的主要修正项目有水温修正怠速稳定修正 空燃比反馈修正爆震传感器 9.水温修正可分为暖机修正过热修正修正。 10.爆燃传感器一般安装在气缸体上

起动开关信号 。 12.点火提前角随着发动机的负荷增大而 减小 13.点火提前角的控制包括 起动时点火提前角的控制 动后点火提前角的控制 两种基本工况控制。 15.汽油的辛烷值越高,抗爆性越 —好—,点火提前角可适当 类型。 及爆燃强度。 有关。 20.发动机正常运转时,主 ECU 根据发动机—转速 ____________ 和 信号确定基本点火提前角。 21.压电式非共振爆燃传感器中,当发生爆燃时,压电元件将 信号转变为—电 _______ 信号输送给ECU 22.点火过晚会造成 发动机性能下降、排气管温度过热 -。 11.起动时点火提前角的控制信号主要是 发动机转速信号 14.汽油机电控点火系统的功能主要包括 点火提前角 通电时间 爆燃控制 .及三个方面。 16.爆燃传感器有—电感式 和 ___ 压电式 两种 17. 一般采用 _____ 发动机振动 的方法来判断有无爆燃 18.点火提前角随着发动机转速升高而 增大—。 19.爆震和—丿点火时刻 有密切关系,同时还与汽油的 辛烷 负荷 压力 23. IGT 为 点火正时 信号,IGF 为___点火确认

汽油机点火系基本电路

模块九:蓄电池点火系 单元一蓄电池点火系的基础知识 一、教学内容: 1.蓄电池点火系的组成及高低压电路 2.点火线圈的组成作用 3.分电器的组成、结构,原理 4.电容器、火花塞和点火开关 二、教学目的及要求: 1.掌握蓄电池点火系的基本组成。2.熟悉电池点火系高、低压电路。3.能说明点火线圈、分电器总成、火花塞的内部结构。4.能说明点火线圈及附加电阻的作用。5.能说明分电器总成各组成部分的作用。6.理解点火提前角的含义。 7.了解离心点火调节器和真空点火调节器的工作原理。 8.掌握火花塞的热特性对发动机工作的影响,会正确选用火花塞。 9.掌握并理解点火过早或过迟的危害。10.理解点火开关的控制原理。 课题1:蓄电池点火系的组成及电路 汽油发动机气缸内的燃料和空气的混合气多采用电火花点燃的,为了在气缸中产生电火花,必须采用专门的点火系统。目前应用的点火系统有蓄电池点火系、磁电机点火系和晶体管点火系。蓄电池点火系是以蓄电池为电源,具有电感储能元件,带有触点机构的传统的点火装置。由于其结构简单、工作可靠,长期以来在汽车上得到广泛使用。蓄电池点火系的命名是因其电源为蓄电池而得名。蓄电池点火系又称为传统点火系。 一、蓄电池点火系工作时必须满足的基本要求 为了保证在各种工况和使用条件下能可靠而准确的点火,蓄电池点火系应满足以下三个基本要求: 1.产生足以击穿火花塞间隙的电压 实践证明,发动机在满负荷低转速时需要8000~10000伏的高压才能跳火,起动时需要的跳火电压可达17000伏。为了保证可靠的点火,点火系还必须留有一定的次

级电压储备量,使之在所有的情况下均能提供足够的击穿电压。但是过高的次级电压 又会给绝缘带来难题,并使成本增高,因此,次级电压通常被限制在30000伏以内。 2. 电火花应具有足够的能量 在发动机正常工作时,混合气压终了的温度接近其自燃温度,这时电火花只需要 1~5毫焦的能量就已足够。但起动时由于混合气雾化不良,废气稀释严重,加之电极 温度低,所需点火能量最高可达100毫焦。因此,通常要求点火系提供的点火能量不 得低于50毫焦,而且电火花还应有一定的火花持续时间,通常不少于500μs 。 3. 点火时间与发动机的工作情况应相适应 因为混合气在发动机的气缸内从开始点火到完全燃烧需要一定的时间(千分之几 秒),所以要使发动机产生最大的功率,就不应在压缩行程终了(上止点)点火,而 应适当提前一个角度。这样当活塞到达上止点时,混合气已经接近充分燃烧,发动机 才能发出最大功率。当发动机气缸的多少、负荷的大小、转速的变化、燃用汽油的品 质不同等,都直接影响气缸内混合气的点火时间,基于使发动机能发出最大的功率, 点火装置必须适应上述情况的变化,实现最佳点火。 二、传统点火装置的组成及功用 传统点火系的组成如图2-9-1所示: 1. 电源:电源为蓄电池和发电机,其标称电压为12V 。 2. 点火开关:其作用是控制仪表电路、点火系初级电路、起动机的继电器电路等。 3. 点火线圈:其作用是将低电压变为高电压,所以也叫变压器。 4. 分电器(断电器配电器):其作用是接通和切断低压电路,使点火线圈及时产 生高压电。按发动机各气缸的点火顺序送至火花塞,同时自动和人为地调整点火时间。 5. 电容器:减小断电器触点的火花,延长使用寿命,提高点火高电压,它与断电 图2-9-1传统点火系电路 a)触点闭合;b )触点分开 1-配电器的中心电极;2-侧电极;3-分火头;4-次级绕组;5-初级绕组;6-点火开关;7-活动触点 臂;8-固定触点;9-电容器;10-凸轮;11-火花塞。

第三章 计算机控制点火系统结构与工作原理

【第三章计算机控制点火系统结构与工作原理】 一、填空题 1 . 在传统的汽油机点火系中,断电器触点的开闭是由__________________ 来控制的。 2 . 点火线圈初级电路的接通时间取决于__________________ 和_______________ 。 3 . 使发动机产生最大输出功率的点火提前角称为_________________ 。 4 . 电控点火系统一般由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 、________ 、点火线圈、分电器、火花塞等组成。 5 . _________________ 是爆燃控制系统的主要元件,其功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6 . 对应发动机每一工况都存在一个_____________ 点火提前角。 7 . 最佳点火提前角的数值与_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等很多因素有关。 8 . 点火提前角的主要修正项目有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 等。 9 . 水温修正可分为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修正。 10 . 随发动机转速提高和电源电压下降,初级电流通电时间需__________ 。 11 . 爆燃传感器向ECU 输入爆燃信号时,电控点火系统采用__________ 模式。 12 . 发动机工作时,ECU 根据_______________ 信号判断发动机负荷大小。 13 . 点火系一般是由__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 三部分组成。 14 . 初级电路包括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及所有相关的电线和接头。 15 . 在点火系统中必须对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 三方面进行控制。 16 . 点火提前角随着发动机的负荷增大而________ 。 17 . 点火提前角的控制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两种基本工况控制。 18 . 汽油机电控点火系统的功能主要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 及三个方面。 19 . 汽油的辛烷值越高,抗爆性越___________ ,点火提前角可适当___________ 。 20 . 采用___________ 系统时,可使发动机的实际点火提前角接近于理想点火提前

汽油机点火系基本电路

电气部分 蓄电池点火系模块九: 蓄电池点火系的基础知识单元一能说明点火线圈及附加电阻的作用。4.一、教学内容: 蓄电池点火系的组成及高低压电路1.能说明分电器总成各组成部分的作用。5. 点火线圈的组成作用2.理解点火提前角的含义。6. 原理结构,分电器的组成、3.了解离心点火调节器和真空点火调节.7 器的工作原理。火花塞和点火开关电容器、4. 掌握火花塞的热特性对发动机工作的.8教学目的及要求:二、会正确选用火花塞。影响, 掌握蓄电池点火系的基本组成。1.掌握并理解点火过早或过迟的危害。9. 低压电路。熟悉电池点火系高、2..理解点火开关的控制原理。10 3.能说明点火线圈、分电器总成、火花塞的内部结构。 课题1:蓄电池点火系的组成及电路 汽油发动机气缸内的燃料和空气的混合气多采用电火花点燃的,为了在气缸中产生电火花,必须采用专门的点火系统。目前应用的点火系统有蓄电池点火系、磁电机点火系和晶体管点火系。蓄电池点火系是以蓄电池为电源,具有电感储能元件,带有触点机构的传统的点火装置。由于其结构简单、工作可靠,长期以来在汽车上得到广65 电气部分 泛使用。蓄电池点火系的命名是因其电源为蓄电池而得名。蓄电池点火系又称为传统点火系。一、蓄电池点火系工作时必须满足的基本要求 为了保证在各种工况和使用条件下能可靠而准确的点火,蓄电池点火系应满足以下三个基本要求: 1.产生足以击穿火花塞间隙的电压 实践证明,发动机在满负荷低转速时需要8000~10000伏的高压才能跳火,起动时需要的跳火电压可达17000伏。为了保证可靠的点火,点火系还必须留有一定的次级电压储备量,使之在所有的情况下均能提供足够的击穿电压。但是过高的次级电压又会给绝缘带来难题,并使成本增高,因此,次级电压通常被限制在30000伏以内。

汽油机点火系

用点火信号传感器取代断电触点 并增加一个电子点火模块, 称为“无触点点火系统” 磁脉冲式点火信号发生器的组成 磁脉冲触发器工作原理 捡拾线圈是在铁心的一端固定有永久磁铁,在铁心另一端的外面缠绕细导线做成的。 捡拾线圈的中心是极靴。 触发轮(reluctor) 捡拾线圈(pickup coil) 磁感线圈向ICM内的晶体管发出切断初级电路的触发信号,这个信号也可以被计算机用来确定活塞位置信息和发动机转速(RPM)。 触发轮的齿使得捡拾线圈周围的磁场强度发生变化 当金属部分接近传感器时,因为与空气相比,金属的导霍尔信号发生器的组成 结构: ?霍尔基片固定在陶瓷基座上 ???

永久磁铁与霍尔组件之间的气隙时,霍,此时不产生霍尔电压,传感器无输出永久磁铁和霍尔基片之间传感器输出电压信号需要经过霍尔集成电路处理(放大,脉冲整形)后,最后输出矩形方波 第二代无触点式电子点火系统 第二代无触点式电子点火系统 真空和离心点火提前装置,在各种工况下的最佳点火提前角试验数据,第二代电子点火系统的原理 第三代电子点火系统的工作原理 四、点火系统的分类 点火线圈上的高压线直接与火花塞相连,系统不再设置分火头机械式的配电装置 点火器 点火线圈 火花塞 爆燃传感器高压线 曲轴位置传感器凸轮轴位置传感器 点火模块和 点火线圈 工作原理:

独立点火方式的优点: 因为每缸都有独立的点火线圈,可以保证点火线圈大 的闭合角和足够高的点火能量。因此,在相同点火能 system ” 又分为两种: 同时点火方式 使用较为广泛,如桑塔纳 2000GSi、3000、捷达 GTX、奥迪Audi200、皇冠等 爆燃是由于压缩比过大,气体压力和温度 过高,在燃烧室内离点燃中心较远处的末 端可燃混合气在燃烧火焰的前锋尚未达到 之前就自行燃烧而导致缸内压力急剧上升, 引起缸体振动的的一种不正常燃烧 爆燃的检测 发动机爆燃的检测方法有: 检测缸体的振动频率; 检测燃烧室压力的变化; 检测混合气燃烧的噪声。测量精度较高,传感器安装方便且输出电压较高。因此采用最广 现在广泛采用的是宽幅压电非共振型爆燃传感器。该类传感器虽输出电压的峰值较低,但可以在较 爆震传感器安装位置爆震传感器作用: 检测特定频率的震动

点火系统的组成与工作原理

点火系统的组成与工作原理 一、电控点火系统的类型 1.汽油机点火系统的类型 汽油机点火系主要有:传统点火系统和计算机控制的点火系统两大类型。传统点火系统又可分为磁电机点火系统和蓄电池点火系统。 (1)磁电机点火系统:电能是由磁电机本身提供的,其结构复杂,低速时点火性能差,一般只用于无蓄电池的机动车上。 (2)蓄电池点火系统:又称有触点点火系统,其结构简单、工作可靠,在汽车上得到广泛应用。 蓄电池点火系统的主要缺点: 1)高速易断火,不适合高速发动机。 2)断电器触点易烧蚀,工作可靠性差。 3)点火能量低,点火可靠性差。 (3)微机控制的点火系统:系统中使用模拟计算机根据各传感器信号对点火提前角进行控制。 主要优点: 1)在各种工况及环境条件下,均可自动获得最佳的点火提前角。 2)在整个工作工程中,均可对点火线圈初级回路通电时间和电流进行控制。

3)采用爆燃控制功能后,可使点火提前角控制在爆燃的临界状态。 2.电控点火系统的类型:可分为有分电器和无分电器式。 二、基本组成与工作原理 1.基本组成 电控点火系统一般由电源、传感器、 ECU 、点火器、点火线圈、分电器和火花塞组成。 电控点火系统的基本组成 电源:一般由蓄电池和发电机共同组成,主要是给点火系统提供所需的电能。 传感器:用于检测发动机各种运行参数,为 ECU 提供点火控制所需的信号。 ECU:是电控点火系统的中枢。 点火器:电控点火的执行元件 点火线圈:储存点火所需的能量,并将电源提供的低压电转变为足以在电极间产生击穿火花的 15 ~ 20KV 的高压电。 分电器:根据发动机点火顺序,将点火线圈产生的高压电依次输送给各缸火花塞。

点火系统试题

1.为使蓄电池点火系在各种工况下可靠点火,应满足以下三个方面的基本要求,,。 2.传统点火系的工作过程基本可分为,,。3.断电器触点间隙一般为。传统火花塞的电极间隙为。电子点火系统的电极间隙可达到。 4.在传统的汽油机点火系中,断电器触点的开闭是由__________________来控制的。 5.使发动机产生最大输出功率的点火提前角称为_________________。 6.汽油发动机的负荷调节是通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调节。 7.辛烷值较低的汽油抗暴性较__________。点火提前角则应_________。 1.转速增加,点火提前角应 A 。 A、增加; B、减少; C、不变; 2.火花塞裙部的自净温度为 A 。 A、500—700度; B、750—850度; C、100—200度 3.发动机起动时反转和加速时爆震的原因是 A 。 A、点火过早; B、点火过迟; C、没有点火 4.点火闭合角主要是通过( B )加以控制的。 A.通电电流B.通电时间C.通电电压D.通电速度 5.混合气在气缸内燃烧,当最高压力出现在上止点( B )左右时,发动机输出功率最大。 A.前10°B.后10°C.前5°D.后5° 6.点火系统的二次侧高压是在( A )时候产生? A、初级电路断开的时候B初级电路闭合的时候 C、二次侧电路断开的时候 D、二次侧电路闭合的时候 7.断电器凸轮的凸棱数与发动机气缸数的关系一般应为(A)。 A.1:1 B.1:2 C.1:6 D.不一定 8.分电器轴的旋转速度与发动机转速之间的关系为(B )。 A.1:1 B.1:2 C.2:l D.1:6 9.传统点火系与电子点火系统最大的区别是(B )。 A.点火能量的提高;B.断电器触点被点火控制器取代; C.曲轴位置传感器的应用;D.点火线圈的改进 10.闭磁路点火线圈和开磁路点火线圈相比,其铁心不是条形而是( A )字形。 A.“日” B.“田” C.“Y” D.“F” 11.拆下火花塞观察,如为赤褐色或铁锈色,表明火花塞( C )。 A.积炭 B.生锈 C.正常 D.腐蚀 12.分电器电容一短路,断电器的触点(C )。 A、火花变大 B、火花变小 C、无火花 13.当发动机功率较大、转速较高、压缩比较大时,应选用(C )火花塞。 A、热型 B、中型 C、冷型

汽油发动机点火系统工作原理

发动机发动机--点火系工作原理点火系工作原理 发动机中促使火花塞按时产生电火花的装置称之为点火系。 汽油机内的可燃混合气是靠火花塞产生的电火花点燃的。为了产生电火花,需要供给高压电。从蓄电池或发电机来的低压电流经过点火线圈,电压骤然升高到1万V 左右,再经过分电器将高压电分配给每个气缸的火花塞。此时在火花之间的隙缝产生电火花,按照发动机气缸的工作按时将各缸的可燃混合气点燃。 汽车点火系和一般家用电器的连接不同,由于汽车的电器设备的电压较低(6V、12、24V), 人体接触没有危险, 所以只采用单根导线连接。即用一根导线将电源的一极与电器设备的一极相连电源的另一极用搭铁线与车架或车身相连。相当于一般电路的接地线,汽车行业称之为搭铁。 汽车的点火系主要由蓄电池、发电机、点火开关、点火线圈、电容器、分电器(断电器和配电器)、火花塞以及高压线和附加电阻等组成。 点火线圈由初级线圈(低压部分)和次级线圈(高部分)组成。与初级线圈相连的是点火开关、断电器和电容器。与次级线圈相连的有配电器、高压线和火花塞。接通点火开关,低压电流从蓄电池流向点火线圈的初级线圈,它的周围产生的磁场因受到点火线圈中铁芯的作用而增强,由于断电器的作用,切断了初级低压电路,初级电流突然下降到零,铁芯中的磁通量也很快消失,与此同时在次级线圈中则感应出高压电流通过火花塞的两极产生电火花,点燃气缸内的可燃混合气。 当某个气缸的活塞到达压缩冲程终了时,分电器内的分火头刚好转到与这个气缸火花塞接通的侧电极上,此时断电器的触点也刚好打开,次级电路在感应出的高压电通过分火头、侧电极和高压线流向火花塞,产生电火花。 在发动机正常工作的条件下,由发电机向蓄电池和点火系供电;如果耗电量大,则由蓄电池和发电机共同供电;在发动机起动时,发电机无法发电,则由蓄电池供电。当汽车消耗掉大量电流后,发电机将发出的电向蓄电池补充,使它恢复原有的电量,以应坟发电机不发电时的一切电力消耗。 蓄电池类似一个能源转换装置。在充电时,将电能转换为化学能贮存起来。用电时,又将贮存的化学能转变为电能。汽车上的用电大发动机的起动机,在起动时要消耗几百安培的电流酸性蓄电池由于在短期内能输出大电流所以它非常适用于起动。

汽油机电控点火系统试题答案

电控发动机模块五考试试题 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座号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____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45分) 1.使发动机产生最大输出功率的点火提前角称为__最佳点火提前角_______________。 2.电控点火系统一般由__电源_______、__传感器________ 、_ ECU______ 、__点火器______、点火线圈、分电器、火花塞等组成。 3.对应发动机每一工况都存在一个____最佳_________点火提前角。 4.最佳点火提前角应使发动机气缸内的最高压力出现在上止点后_10度________。 5.最佳点火提前角的数值与__燃料性质_____、__转速____、_负荷_____、__燃烧室的形状____ 等很多因素有关。 6.辛烷值较低的汽油抗暴性较___差_______。点火提前角则应___减小______。 7.日本丰田车系中,实际的点火提前角等于_ 初始点火提前角__ 、_基本点火提前角________ 和__修正点火提前角_ _____之和。 8.点火提前角的主要修正项目有___水温修正____ 、__怠速稳定修正____、__空燃比反馈修正__、_爆震传感器_____。 9.水温修正可分为___暖机修正____、___过热修正_ 修正。 10.爆燃传感器一般安装在__气缸体上______。

11.起动时点火提前角的控制信号主要是___发动机转速信号_____和____起动开关信号___。 12.点火提前角随着发动机的负荷增大而__减小______。 13.点火提前角的控制包括__起动时点火提前角的控制____ 、___起动后点火提前角的控制___两种基本工况控制。 14.汽油机电控点火系统的功能主要包括点火提前角、 通电时间、爆燃控制及三个方面。 15.汽油的辛烷值越高,抗爆性越好,点火提前角可适当增 大。 16.爆燃传感器有电感式和压电式两种 类型。 17.一般采用发动机振动的方法来判断有无爆燃 及爆燃强度。 18.点火提前角随着发动机转速升高而增大。 19.爆震和点火时刻有密切关系,同时还与汽油的辛烷 值有关。 20.发动机正常运转时,主ECU根据发动机转速和负荷 信号确定基本点火提前角。 21.压电式非共振爆燃传感器中,当发生爆燃时,压电元件将压力信号转变为电信号输送给ECU。 22.点火过晚会造成____发动机性能下降、排气管温度过热-。 23.IGT为___点火正时__________ 信号,IGF为___点火确认

典型电控汽油发动机点火控制电路分析

典型电控汽油发动机点火控制电路分析 摘要:国产车系的电子控制点火系统包括两种形式:电子控制有分电器点火系统和电子控制无分电器点火系统。电子控制无分电器点火系统又包括两种形式:双缸同时点火式和单缸独立点火方式。 关键词:点火系分电器控制电路 Abstract:The electronic control system of the domestic car ignition system consists of two forms: electronic control partakers of electrical and electronic ignition system control no distributor ignition system. No distributor ignition electronic control system also includes two forms: single-cylinder twin simultaneously ignited and independent ignition. Keywords: electrical control circuit of the ignition system 第一章汽车电控汽油发动机点火控制系统现状 (1) 第二章电子控制有分电器点火系统结构及工作原理 (2) 2.1 系统结构 (2) 2.1.1 空气供给系统 (2) 2.1.2 燃料供给系统 (3) 2.2 工作原理 (4) 第三章电子控制无分电器点火系统结构及工作原理.......................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四章电控点火系统常见故障分析................................................... 错误!未定义书签。 4.1. 汽车电控发动机故障诊断基本原则与方法... 错误!未定义书签。 4.1.2 电控发动机故障诊断的基本方法.......... 错误!未定义书签。 4.2 汽车电控发动机常见故障及排除方法........ 错误!未定义书签。 4.2.1 发动机不能发动........................ 错误!未定义书签。 4.2.2发动机失速故障........................ 错误!未定义书签。 4.2.3加速不良故障.......................... 错误!未定义书签。 4.2.4发动机怠速不良故障.................... 错误!未定义书签。 结束语..................................................................................................... 错误!未定义书签。 参考文献................................................................................................. 错误!未定义书签。第一章汽车电控汽油发动机点火控制系统现状 点火系统最基本的原理是通过断电开关控制点火线圈一次电流的大小和断电时间,从而控制点火的能量和时刻,保证发动机汽缸内的混合气彻底燃烧。 在传统的化油器式汽油机中,点火控制系统经过了传统式(触点式)向无触点式发展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系统的分电器仍一直采用机械式离心和真空提前机构来控制发动机的点火提前角。 随着EFI系统的出现和发展,点火控制系统开始采用电控点火装置(ESA)。它可以使发动机在任何工况下均处于最佳点火提前状态,并实现3方面的功能:通电时间控制,点火

汽油机电控点火系统试题

第三章习题 一、填空题 1.点火提前角的修正方法有_________________ 和________________两种方法。 2.在传统的汽油机点火系中,断电器触点的开闭是由__________________来控制的。 3.点火线圈初级电路的接通时间取决于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 4.使发动机产生最大输出功率的点火提前角称为_________________。 5.电控点火系统一般由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 、________、点火线圈、分电器、火花塞等组成。 6.电源一般是由蓄电池和________共同组成。 7._________________是爆燃控制系统的主要元件,其功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电感式爆燃传感器主要由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及外壳等组成。 9.电感式爆燃传感器利用________________原理检测发动机爆燃。压电式爆燃传感器利用_______________原理检测发动机爆燃。 10.对应发动机每一工况都存在一个_____________点火提前角。 11.最佳点火提前角应使发动机气缸内的最高压力出现在上止点后_____________。 12.最佳点火提前角的数值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等很多因素有关。 13.汽油发动机的负荷调节是通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调节。 14.辛烷值较低的汽油抗暴性较__________。点火提前角则应_________。 15.发动机起动时,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对点火提前角进行控制。 16.日本丰田车系TCCS系统中,实际的点火提前角等于___________ 、_________ 和________之和。 17.点火提前角的修正方法有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 18.点火提前角的主要修正项目有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等。 19.水温修正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修正。 20.空燃比反馈控制系统是根据________________的反馈信号调整喷油量的多少来达到最佳空燃比控制的。 21.在传统的点火系中,由____________来控制断电器触点的开闭。 22.在现代电控点火系统中,用灵敏可靠的__________和__________取代了传统点火系中的断电器和分电器凸轮。 23.随发动机转速提高和电源电压下降,初级电流通电时间需__________。 24.爆燃传感器一般安装在_________,其功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5.爆燃传感器向ECU输入爆燃信号时,电控点火系统采用__________模式。 26.发动机工作时,ECU根据_______________信号判断发动机负荷大小。 27.蓄电池点火系统又称为____________点火系统。 28.蓄电池点火系统的主要缺点是: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9.火花塞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0.起动时点火提前角的控制信号主要是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 31.发动机正常工作必须满足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方面条件。 32.点火系一般是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部分组成。 33.初级电路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及所有相关的电线和接头。 34.在点火系统中必须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方面进行控制。 35.点火提前角随着发动机的负荷增大而________。 36.点火提前角的控制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两种基本工况控制。 37.汽油机电控点火系统的功能主要包括、、及三个方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