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教复调音乐的顶峰巴赫教学反思

宗教复调音乐的顶峰巴赫教学反思
宗教复调音乐的顶峰巴赫教学反思

宗教复调音乐的顶峰巴赫教学反思

宗教复调音乐的顶峰巴赫教学反思

在上这节课之前,我对巴罗克时期的音乐及当时顶峰人物巴赫的了解并不很深入,为此我进行了大量的资料搜集,对相关的音乐内容进行了详细的了解。如西方宗教之神耶稣、关于他的预言的产生、耶稣的诞生、耶稣的传经布道、耶稣的受难、耶稣对后世的重大意义等等,关于巴赫曲目的欣赏花了很多时间去挑选。因为巴赫的作品浩如烟海,要选择能有代表性的实在是太多了。经过再三考虑,还是决定以课本上的巴赫之《马太受难曲》第1、72分曲两个乐曲作为主要介绍,以此来感受巴赫音乐世界的博大精深,并在课程后部分检验学生掌握所学时选择的音乐中也穿插了巴赫的作品,有《约翰受难曲》第1分曲、管风琴的演奏《托卡塔与赋格》,从各方各面展示巴赫的惊人才艺。

本堂课通过对欧洲巴罗克时期音乐艺术的感受、介绍、风格的剖析,达到对宗教音乐这一独特的音乐艺术分支的了解、包容、欣赏,整节课以巴赫的音乐为主,将充满浓郁宗教气息的巴罗克音乐捧到学生面前。

另外还有不足就是课程内容安排太多,注意语速要慢一些,讲得太快学生就会遗漏一些,所以,为了更清晰准确地被学生接受,语速可适量慢一些。

一堂课下来,总有这样那样的不足,我会在实际工作中认真研究、解决每一个不足,以一名优秀的人民教师的标准时时要求自己。

《复调音乐基础》课程教学大纲

《复调音乐基础》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编码:151100250 课程性质:学科专业必修课程 教学对象:音乐学专业本科学生 学时学分:48学时 3学分 音乐系 编写单 位: 编写人:张蕾 审定人:杨兆丰 2012年06月 编写时 间: 一、课程说明 1、课程简介 本课程是融复调音乐的写作理论与创作实践为一体的课程。主要内容有二声部对比复调、二声部模仿复调、复对位、复调写作手法的应用以及对复调作品的理论分析,适用于高等师范院校音乐学专业的学生。 2、教学目的要求 《复调音乐基础》是高等师范院校音乐学专业的一门理论必修课。本课程融复调音乐的写作理论与创作实践为一体,旨在培养学生对于复调音乐作品的理论分析能力以及复调写作能力,使学生具有较全面的音乐素质,以便将来能够较好的分析中学课本上音乐作品的复调现象,同时也能胜任中小型歌曲、器乐曲的多 声部编配。 3、教学重点难点 本课程的教学重点部分在于理解复调的写作技法,掌握复调的创作手法。难点部分在于培养学生对于复调音乐作品的理论分析能力,能够较好的分析中学课 本上音乐作品的复调现象。 4、考核方式 本课程是考试课,考试的形式是闭卷,考试方法是书面笔答形式。成绩的合成及评分标准是:平时成绩占20%,期末成绩占80%。 5、学时分配表 本课程的教学包括如下环节:课堂讲授、课堂欣赏课、辅导课、课外作业等。 通过各个教学环节的教学,重点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创新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总学时48学时,具体分配如下: 课程学时分配表

二、各部分教学纲要 第一章复调音乐概论(2学时) 教学目标 1、掌握复调的基本概念 2、了解复调的历史及风格演变 3、介绍复调的类型 本章重点 复调的基本概念以及复调的类型。 本章难点 掌握复调的基本概念。 教学内容 第一节复调音乐概念(1学时) 1.复调音乐概念 1.1复调音乐: 1.2对位: 1.3主调音乐: 1.4支声音乐: 2.复调音乐的历史及风格演变 2.1中世纪:公元9世纪奥尔加农 2.2古艺术:13世纪 2.3 新艺术:14世纪 2.4 文艺复兴时期:15、16世纪 2.5 巴罗克时期:16世纪 2.6 古典主义时期:18世纪下半叶

音乐赏析-从听卡农钢琴曲谈音乐的魔力

题目:从听卡农钢琴曲谈音乐的魔力 【摘要】:好的音乐是拥有引人入胜的魔力,本文从一首名为《卡农》的钢琴曲出发,局部上解读音乐带给人从人生,爱情,成长,时间价值方面的不同感受。 【关键词】:音乐;卡农;人生;魔力 前言 音乐无须懂,它不具有空间造型性,也不是类似于语言的声音符号。但每个人对听到音乐选旋律都有他不同却又独特的见解和感受。就算是同一首曲子,在不同的时期不同的心情,也能听出截然不同的味道和感情。 大乐豪瓦格纳说:音乐所表现的东西是永恒的、无限的和理想的;它表现的不是某一个个人在某种状态下的激情、爱欲、郁闷,而是激情本身、爱欲本身和郁闷本身。 是的,音乐就拥有这么神奇引人入胜的魔力,音乐的这种魔力主要是因为它有一种最高的性能——它能够不求助于任何推理的形式,而复制出任何内心运动来;我们知道,这类推理的形式是种类繁多,而同时又有很大的局限性的,它们在表达人的内心运动时,最多只能说明和描绘我们的感情,但是,它们或完全不能直接表达感情的强度,或只能用形象或比拟来表达一个大概。反之,音乐却能同时即表达了感情的内容,又表达了感情的强度;它是具体化的、可以感觉得到我们心灵的实质。它可以感觉得到的渗入我们的内心,像箭一样,像朝露一样,像空气一样渗入我们的内心:它充实了我们的心灵。 卡农 每个人听卡农,都能听出许多不同的感受。因为卡农里承载的东西太多。悲伤,欢喜,愉悦,关于生和死轮回的不可捉摸。 卡农Canon——复调音乐的一种, 它并非曲名,而是一种曲式,字面上意思是「轮唱」,简单的讲,就是有数个声部的旋律依次出现,交叉进行,互相模仿,互相追随,给人绵延不断的感觉。一个声部的曲调自始至终追逐着另一声部,直到最后……最后的一个小结,最后的一个和弦,它们会融合在一

宗教复调音乐的顶峰巴赫

宗教复调音乐的顶峰——巴赫 第七单元《宗教复调音乐的顶峰----巴赫》 市光明中学赵晓雯 课标分析:

本单元是人民音乐出 版社《高中音乐鉴赏》第7单元第14节,本节课主要探究的是欧洲的专业音乐创作,引导学生探讨巴洛克时期的音乐风格、重要代表人物及其主要作品是关键性内容。 新课标指出“音乐的风格与流派是音乐家在进行音乐创作和音乐 表演中自然形成的一种艺术想象,是人类音乐文化的最终体现。因此,在高中音乐欣赏教学中,对音乐中各种各样与流派的性质、特点及其形成、发展的理解和掌握程度,是音乐鉴赏教学效果的直接体现,它对音乐鉴赏教学以及整个高中音乐教育,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音乐的风格和流派是 一个 较为广泛的概念,它既有多样性,又有统一性。其多样性是由各种客观因素决定的。如社会生活的多样性、主题的多样性、文化思

潮的多样性以及表现方式的多样性等。所谓统一性就是一定的时代、一定的民族在音乐创作中所呈现出来的主导风格。在高中音乐欣赏教学中,对音乐风格的了解是对音乐作品鉴赏的先决条件,因为音乐的风格是通过音乐作品的内容与形式的有机统一而呈现 出来的,它体现出独特的音乐美学特征。如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中提出的内容标准,大多是建立在音乐的风格与流派之上的。 教材分析: 一、巴赫 约翰·塞巴斯蒂安·巴赫是德国伟大的作曲家之一。巴赫生于法国,祖辈都是音乐家,是延续了几百年的音乐家族中的第五代。巴赫生前仅以管风琴演奏家著名,去世近百年后,他的作品才得到应有的重视和尊重。

巴赫是虔诚的信徒,他把这种宗教思想当作自己的创作素材和音 响构思的核心,但他也突破了教会音乐的规范,具有丰富的世俗情感和大胆的革新精神。 二、《马太受难曲》 《马太受难曲》创作与1724-1727年,被誉为“现存宗教音乐的 顶峰”、“最受欢迎的古典音乐作品”之一。“受难曲”是为纪念耶稣被钉十字架而写的大型套曲。因主要用《圣经》中的《马太福音书》词句写成二得名。整部作品分为两大部分,第一部分1-35分曲,描述耶稣被门徒出卖和最终被捕的过程;第二部分36-78分曲,描绘了耶稣受审、被钉十字架和被埋葬等场景。巴赫调动了一切音乐手段描绘耶稣一生中最悲惨的经历:受难前最后几天所遭遇的苦难、屈辱和死亡。该曲演出需要两个大型合唱队、两个管弦乐队、两台管风琴及一群唱“固定旋律”的儿童合唱团,表现出一种立体式音乐音响。

《复调音乐基础》教学大纲

《复调音乐基础》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中文名称:复调音乐基础;英文名称:Polyphonic basis 课程编码:061130 学分:2分 总学时:32学时 适应专业:音乐各专业 先修课程:音乐理论基础、和声学 执笔人:许佳 审订人: 一、课程的性质、目的与任务 本课程的教学目的与任务是使学生能够掌握二声部复调定义,以及复调性多声音乐与和声性多声音乐的区别,通过对二声部复调的学习分析,能基本掌握复调音乐的特征,以及写作简单的对比,模仿复调的作品。 二、教学内容与学时分配 第一章概论(2学时) [讲授] 1:什么是复调?什么是对位? 2:复调音乐产生的历史沿革 3:复调的类型 4:复调音乐的特点 5:主调音乐与复调音乐的区别与联系 6:复调音乐的写作手法及表现作用 [作业要求] 理论上分清上述各种概念,加深理解。 第二章复调音乐中对位旋律写作原则(6学时) [讲授] 1:音高关系 2:节奏关系 3:句幅关系 4:写作示范 [作业要求] 理论上分清上述各种概念,加深理解。正确完成写作。 第三章对位中旋律的类型(6学时) [讲授] 1:对位中旋律的不同类型 2:对位中旋律的组合形式 3:旋律的对比性质 4:写作示范 [作业要求]

理论上分清上述各种概念,加深理解。正确完成写作。 第四章二声部复对位(4学时)[讲授] 1:副对位的基本概念 2:八度复对位的写作 3:写作示范 [作业要求] 理论上分清上述各种概念,加深理解。正确完成写作。 第五章二声部模仿(4学时)[讲授] 1:模仿的基本特点 2:原形与变形模仿 3:卡农的写作(有终与无终) 4:写作示范 [作业要求] 理论上分清上述各种概念,加深理解。正确完成写作。 第六章模进(4学时) [讲授] 1:模进的特点 2:卡农模进与对比模进 [作业要求] 理论上分清上述各种概念,加深理解。正确完成写作。 第七章复调乐曲分析(4学时)[讲授] 1:二部创意曲分析 2:三部创意曲分析 3:小型乐曲分析 [作业要求] 理论上分清上述各种概念,加深理解。正确完成写作。 第八章小型复调乐曲的写作(2学时)[讲授] 1:曲式结构 2:调性布局 3:整体写作 4:写作示范 [作业要求] 理论上分清上述各种概念,加深理解。正确完成写作。 三、教学基本要求

交响乐赏析论文

“交响乐赏析课”的学习总结与心得 第二次课: 交响乐的课程,作为一个不是专业学习音乐的同学,交响乐对我来说,似乎很难去欣赏,日常生活我也只是听流行歌曲。怀着一种认真了解一下交响乐的心情,我开始了交响乐赏析这门课。 世界音乐划分为东亚音乐(中国)、南亚音乐(印度)、西亚北非音乐(古埃及、古阿拉伯)、欧洲音乐(古希腊)以及非洲音乐,以及在它们的传播与交流中形成的拉丁美洲音乐和东南亚音乐。其中欧洲音乐在世界音乐发展史中影响力最大,它建立有系统、完善的技术体系和理论体系,是专业音乐的典范。在欧洲音乐的发展中所孕育出的最高级音乐形式便是交响音乐。 交响乐最早可以追溯到文艺复兴时期的意大利罗马,之后的巴洛克时期,古典主义时期,浪漫主义时期,现代主义时期是它发展的几个重要时期,这节课我们讲述了巴洛克时期的

交响乐。这个时期的音乐以巴赫为典范,马不停蹄的节奏,展现阶梯式的力度变化,突强 突弱,主调与复调结合,其中《D小调托卡塔与赋格》完美的展现了复调音乐的谐和之美。在课上我们欣赏了巴赫的《D小调托卡塔与赋格》,这音乐是一种赋格这一种复杂而严谨 的形式,是复调音乐的一种。管风琴的演奏使他显得神圣而庄严。饱满而有力的引子,为 全曲宏伟的气势作了渲染和铺垫,然后,乐曲奏出音响宏大的和弦,接着呈现出托卡塔主题,带有戏剧性的成分。被尊称为西方“现代音乐”之父的巴赫,同时也是西方文化史上 最重要的人物之一,他的音乐集成了巴洛克音乐风格的精华,欣赏了这首交响乐后,我也 算是体会一下巴赫真正的魅力。 2014.3.3 第三次课: 继续上节课对巴洛克乐风的学习,本节课依然介绍有关巴洛克时期的音乐。 巴罗克音乐发端于意大利佛罗伦萨歌剧(一种深受其国王重视的集绘画、雕塑、建筑、舞蹈、声乐、器乐于一身的崭新艺术形式)之诞生的1600年,止于巴赫去世的1750年。 巴罗克音乐的精华最后集中在德国,以巴赫和亨德尔的作品为代表。为巴罗克音乐作出贡 献的还有意大利的维瓦尔第、蒙特威尔第;法国的吕利、拉摩;英国的普赛尔等。新涌现 的王侯和贵族阶层日渐取得了与教会一样的音乐消费资格,随即又以支持者的姿态改变着 乐坛,音乐不再只专美于上帝,它更是要献给全人类的礼物。 课上,我们欣赏了《小步舞曲》、《诙谐曲》、《G弦上的咏叹调》、《C大调前奏曲-圣母颂》、《哈利路亚》。《小步舞曲》速度中庸,但是风格典雅,有一种音乐的中性美;《诙谐曲》让我们心情愉悦,音乐欢快;《G弦上的咏叹调》的速度不快,但却有一种华

复调讲义与复习资料

复调讲义 一、复调音乐的概念 1、音乐分为单声部音乐与多声部音乐。 2、多声部音乐又分为主调音乐与复调音乐。 3、主调音乐与复调音乐的区别: 1)、从定义上讲,主调音乐是一个或若干个主旋律加上伴奏音型的多声部音乐。而复调音乐是两个或两个以上具有独立意义的旋律线有机结合在一起的多声部音乐。 2)、从声部关系上看,主调音乐声部之间是主次的关系;而复调音乐声部之间是相辅相成的关系。 4、复调音乐发展简况: 专业创作中的复调音乐是由欧洲发展起来的。公元九-十五世纪是它的孕育期和发展初期,教堂的宗教活动促进了这种多声音乐形式的发展和完善,十六——十八世纪复调音乐的重要作曲家有:意大利作曲家帕里斯特列那、比利时作曲家拉索和德国作曲家巴赫。 5、复调也被称作对位——Counterpoint 词的原义为“点对点”,这个“点对点”即是音对音的意思。所以,复调音乐的技术理论就被称为对位法。 6、我们学习的复调音乐,其理论的源流来自哪几个方面? 答:1、以欧洲音乐为代表的复凋音乐理论体系及创作实践, 2、中国民族音乐中流存的自然形态的复调音乐, 3、二十世纪中国作曲家的音乐创作实践。 7、复调音乐的基本特点 1)、音乐展开的不间断性。这一特点主要是由旋律线的流动及多条旋律此起彼伏的呼应和交织造成的。 2)、音乐形象的同一性与多重性。复调音乐在揭示音乐形象方面,具有很大的包含量。它既可以是同一音乐形象的集中展示和层层深化,又可以是不同音乐形象的兼容并置和对应互补。 8、复调音乐的类型:对比复调、模仿复调、支声复调。

二、支声复调 1、支声复调——又称为称腔式复调,即同一旋律不同变体的同步展开,便会产生一些分支声部与主干声部在音程关系上时而分开,时而合并;在节奏关系上,时而一致,时而加花或删繁就简。 三、模仿复调 1、定义与三大要素:1)同一音乐材料2)不同声部3)先后出现。 2、三大环节:起句、应句、对句。应句与起句之间是模仿关系,对句与应句之间是对比关系,而对句与起句则是同一旋律连贯发展的延续关系。 3、模仿分为卡农模仿(连续模仿)与简单模仿(局部模仿)。 卡农——是外来语Canon(英)的译音,原词意为“准则、规律”。在音乐上是指不同声部按一定的时间(和音高)间隔,有规律地先后出现同一旋律,构成连续不断模仿关系的一种音乐形式。 4、模仿的度数可以选择八度和八度以外的任意音程。几度模仿取决于起句与应句第一个音之间的音程关系。 5、精确模仿与不精确模仿 6、变形模仿的方式有:倒影模仿 紧缩模仿 扩大模仿 逆行模仿。 四、对比复调 1、对比复调分为单对位与复对位。 单对位——在复调音乐中,声部之间只有一种结合方式。 复对位——在复调音乐中,声部之间如果除原来的结合方式外,还可以调换声部位置的高度、改变时间的距离和声部进行的方向等条件,产生新的结合方式,称为复对位(或繁复对位、可动对位、转位对位、二重对位等)。 2、复对位分为纵向移动对位 横向移动对位 纵横移动对位 倒影变形对位

钢琴艺术赏析

钢琴艺术赏析 管风琴就是键盘乐器不? 1 【单选题】弦鸣乐器就是由弦振动发音的乐器,与键盘乐器相关的弦鸣乐器包括(C)。 A、管风琴、手风琴、簧风琴 B、管风琴、古钢琴、近代钢琴 C、古钢琴、近代钢琴、现代钢琴 D、古钢琴、手风琴、现代钢琴 2 【单选题】所有形式的管风琴都有( B)。 A、音栓、音箱、杠杆、琴键 B、音栓、杠杆、琴键、供气装置 C、音栓、杠杆、脚键盘 D、音箱、键盘、音管、供气装置 3 【单选题】(C)与钢琴在键盘乐器的演进过程中有着密不可分的血缘关系。 A、簧风琴 B、手风琴 C、管风琴 D、古钢琴 4

【单选题】17世纪末、18世纪初,管风琴音乐在(A)进入鼎盛时期,管风琴音乐成了宗教音乐的代表 A、德国 B、英国 C、美国 D、法国 5 【单选题】(D)的作用使管风琴的音色变得多样化。 A、琴键 B、杠杆 C、音管 D、音栓 6 【单选题】巴赫与亨德尔都就是杰出的音乐大师,她们所生活的时代正就是(A)的盛期。 A、管风琴 B、古钢琴 C、手风琴 D、近代钢琴 7 【判断题】管风琴不就是键盘乐器。× 8

【判断题】管风琴就是依靠音栓发音。× 9 【判断题】巴赫与亨德尔都就是管风琴大师。√ 10 【判断题】17世纪末、18世纪初,管风琴就是宗教音乐的代表。√ 钢琴乐器的前身 1 【单选题】发音比较柔弱、纤细、音量有限就是(B)。 A、古钢琴 B、击弦古钢琴 C、拨弦古钢琴 D、羽管键琴 2 【单选题】古钢琴属于哪个时期的键盘乐器(A)。 A、巴洛克时期 B、古典主义时期 C、浪漫主义时期 D、印象主义时期 3 【单选题】拨弦古钢琴通常会有(B)键盘与音栓装置,来改变力度与音色。 A、一层 B、二层

复调

第一讲绪论 关键词:主调音乐、复调音乐 参考分析材料:高师教材《钢琴》第一册 一.认识主调音乐与复调音乐。分析以下材料,辨别主调音乐与复调音乐的基本特征。 1.活泼的快板(P.13) 主调。上方是主旋律,下方双音起和声支撑作用。 2.小白菜(P.14) 复调。两声部,前半部下方声部是上方声部的低八度模仿,后半部下方平行三度半音下行对位,起填充作用。 3.斗牛士之歌(P.32) 主调。上方是主旋律,下方柱式和弦伴奏。 4.小步舞曲(P.39) 复调。两声部,对比。 5.二月里来(P.58) 复调。两声部,对比。 6.绣荷包(P.61) 复调。两声部,对比,结合自由模仿,十二度复对位。 二.概念 1.主调音乐 多声部音乐中,有一个声部是主要的、占支配地位、具有鲜明的音乐形象,其它声部通过和声起衬托、补充与辅助的作用。 《活泼的快板》、《斗牛士之歌》 2.复调音乐 多声部音乐中,各声部都具有独立意义,通过对位相互结合、相辅相成。 《小白菜》、《小步舞曲》、《二月里来》、《绣荷包》

三.复调音乐的产生及发展 复调音乐最早产生于9世纪的西欧,奥尔加农为其最早形式,发展至15世纪后半期~16世纪达到高峰,其代表人物有帕里斯特里那(约1525-1594)、拉索(约1532-1594)等,该时期复调音乐以合唱风格为特点;十七、八世纪复调音乐迎来第二高峰期,其代表人物有巴赫(1685-1750)、亨德尔(1685-1759)等,复调音乐对位与和声的高度融合是其主要特点。20世纪中复调音乐又得到新的发展,但不是帕莱斯特里纳或巴赫时代的意义,写作技法上,旋律多采取自由的与有伸缩性的发展;主题常作倒影或逆行的处理;在组成对位时,更多地使用复杂的节奏组合,这是现代复调音乐的主要特征。 四.复调音乐的类型 根据不同声部旋律之间的关系及运动状态,复调音乐分为以下三种类型: 1.对比复调 构成复调的多声部之间,在音调、节奏、起伏、句逗及乐思等方面形成对比,就是对比复调。 《小步舞曲》、《二月里来》 2.模仿复调 同一旋律在不同的声部先后出现,就是模仿。采用模仿手法构成的复调音乐就是模仿复调。 《小白菜》、《绣荷包》 3.支声复调 支声复调也称为衬腔式复调,是指由于同一旋律不同变体的同步展开而产生的声部分支。 《长征组歌——红军不怕远征难·遵义会议放光辉》

-宗教复调音乐的顶峰巴赫音乐教案

第七单元《宗教复调音乐的顶峰—巴赫》 第十四节《巴赫》 第_1__课时 教学内容:《宗教复调音乐的顶峰--巴赫》 课型:鉴赏课 目标依据: 1.【课程标准中的相关陈述及解读】 感受与欣赏: (1)通过对音乐家巴赫的介绍,使学生初步了解音乐家巴赫对世界音乐所做的贡献。 (2)通过欣赏《马太受难曲》第1,72分曲感受体验欧洲宗教音乐风格,使学生初步了解巴洛克音乐的艺术风格特征。 (3)通过体验,研究,探究等多样性活动,使学生了解主调音乐和复调音乐的区别,并掌握辨别技巧。 表现: 通过学习,能够体验感受《马太受难曲》以及巴洛克音乐的风格特征。 创造: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能够了解音乐家巴赫以及复调音乐和主调音乐的概念区别。 2.【教材分析】本课是高中《音乐鉴赏》第七单元〈宗教复调音乐的顶峰——巴赫〉之《巴赫》,本单元内容旨在引导学生探究欧洲的专业音乐创作,探究各个历史的流派风格。《马太受难曲》创作于1724-1727年间,被人们称为现存宗教音乐的顶峰。整部作品结构宏大,共有78首分曲,分两大部分:第一部分第1-35分曲,描述了耶稣被门徒出卖和最终被捕的过程。第二分曲36-78分曲,描绘而耶稣受审,被钉十字架和被埋葬等场景。 在巴赫去世的很长一段时间里,他的音乐几乎被人们遗忘。1829年,在著名作曲家门德尔松的指挥下,这部作品在莱比锡获得公演,成为了人们重新审视巴赫的重要转折点。 第1分曲:《来吧,锡安山的女儿们》开场的双合唱曲是这部悲剧的序幕。在管弦乐队伴奏下,气势磅礴的双合唱队一开始就把人们引入一种悲哀的气氛中,确立了整部作品的情感基调。这段合唱共有两个主题交织进行,采用二双重对位法,并且使用合唱团中的低音部分为基本旋律伴唱,达到了相当鲜明的效果。 第72分曲:《主啊,此时不要离开我》是一首众赞歌,演出时要求听众一起演唱。这部分在《马太受难曲》中先后出现过5次。这次是耶稣死去之后出现的,将这部宗教悲剧推向了高潮。

复调音乐基础乐理知识是什么

复调音乐基础乐理知识是什么 【复调音乐】“主调音乐”的对称。多声部音乐的一种,旧称对位。它是以两个、三个或四个在艺术上有同等意义的各自独立的曲调,前后叠置起来,同时协调地进行为基础。在横的关系上,各声 部的节奏、力度、强音、高潮、终止、起讫以及旋律线的起伏等, 不尽相同而且各自有其独立性;在纵的关系上,各声部又彼此形成良 好的和声关系。原指由几个声部构成的多声部音乐,相对于单声部 音乐而言;后指按照对位法则结合在一起的多个旋律性声部的音乐, 相对于主调音乐而言。复调音乐注重每个声部的旋律性,声部间形 成对比或相互补充,没有主次之分。 复调音乐最早产生于9世纪的西欧,奥尔加农为其最早形式发展至15世纪后半期~16世纪达到高峰,可谓其黄金时代,杰出代表 为帕莱斯特里纳的无伴奏合唱;到18世纪,在复调音乐创作在结构、技法上趋于完善的情况下,J.S巴赫将器乐赋格曲形式发展至极, 树立了器乐复调音乐技术的典范;进入18世纪后半叶,复调音乐的 主导地位开始逐渐被主调音乐代替。重要的复调音乐体裁有经文歌、轮唱曲、复调弥撒曲、卡农、复调尚松、坎佐纳、赋格曲等。 ⑵以模仿的方式为基础所写的复调音乐,通称“卡农”,即二部、三部、四部的轮唱或轮奏。如《黄河大合唱》中的四部轮唱曲《保 卫黄河》;德国作曲家,管风琴大师帕赫贝尔(JohannPachelbel,1653-1706)脍炙人口的《D大调卡农》。 ⑶用衬托的方法所写的复调音乐,称“支声复调”或“衬腔式复调”。在民族民间音乐中,常用衬托、填充、呼应、加花等手法, 使音乐更为丰富多彩。最著名的作品集是巴赫的《赋格的艺术》, 这套作品可以称为赋格曲的圣经。我国的作品有侗族民歌《向阳花 开朵朵红》,女声二重唱《遵义会议放光辉》等。

宗教复调音乐的顶峰——巴赫

课题:宗教复调音乐的顶峰——巴赫 课型:音乐鉴赏课 执教老师:熊咏怡 授课对象:高二学生 一、教学内容 (一)听赏《马太受难曲》的第1、第72、78分曲,了解欧洲宗教音乐的风格; (二)初步认识复调音乐、主调音乐,十二平均律及巴赫。 二、教学目标 (一)情感态度:聆听《马太受难曲》感受、体验欧洲宗教音乐风格,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兴趣,拓展他们的文化视野,提高他们的音乐素养并使他们尊重音乐文化的多样性。 (二)过程与方法:在老师的引导下,逐步使学生形成思考的习惯,如思考西方宗教音乐对后世西方音乐的影响。 (三)知识与技能:能分清复调音乐与主调音乐的区别;知道十二平均律的知识、认识音乐之父——巴赫。 三、教材分析 马太受难曲创作于1724-1727年间,被人们称为“现存宗教音乐的顶峰”。整部作品结构宏大,共有78首分曲,分两大部分:第一部分有35首,描述了耶稣被门徒出卖和最终被捕的过程:第二部分有43首,描述了耶稣受审、被钉十字架和被埋葬等场景。

四、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聆听、分析《马太受难曲》,感受、体会宗教音乐风格特征。难点:理解复调音乐与主调音乐的概念。 五、教学准备: 多媒体、钢琴、音响资料 六、教学过程: 教学程序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导入展开深入拓展1、教师先播放一段音 频:巴赫的《二部创意 钢琴曲》第一首。 2、出示课件,简单介 绍音乐之父—巴赫以 及十二平均律。 3、教师弹奏巴赫的《小 步舞曲》。 4、教师让学生用图示 的办法说明主调与复 调。 聆听欣赏《马太受难 曲》第1、第72分曲 片段,试者让学生分辨 1.学生聆听、思 考。 2.学生学习新的 理论知识 3.学生感受思 考 4.学生感受体会。 5.学生讨论、研究 后,得出结论。 6.学生随钢琴视 唱曲谱。 创设课堂情境 走进巴赫,走 进复调音乐。 激发学生学习 兴趣。 让学生对比欣 赏,听辨复调 音乐与主调音 乐的区别。 再次强化听辨 主调音乐与复 调音乐的特 点。 让学生感受体

尔雅钢琴艺术赏析课后答案

钢琴艺术赏析管风琴是键盘乐器吗? 1弦鸣乐器是由弦振动发音的乐器,与键盘乐器相关的弦鸣乐器包括(C)。 A、管风琴、手风琴、簧风琴 B、管风琴、古钢琴、近代钢琴C古钢琴、近 代钢琴、现代钢琴D古钢琴、手风琴、现代钢琴 2所有形式的管风琴都有(?B)。 A、音栓、音箱、杠杆、琴键 B、音栓、杠杆、琴键、供气装置C音栓、杠 杆、脚键盘D音箱、键盘、音管、供气装置 3(Q与钢琴在键盘乐器的演进过程中有着密不可分的血缘关系。 A、簧风琴B手风琴C管风琴D古钢琴 世纪末、18世纪初,管风琴音乐在(A)进入鼎盛时期,管风琴音乐成了宗教 音乐的代表 A、德国 B、英国C美国D法国 5(D的作用使管风琴的音色变得多样化。 A、琴键 B、杠杆C音管D音栓 6巴赫和亨德尔都是杰出的音乐大师,他们所生活的时代正是(A)的盛期。 A、管风琴B古钢琴C手风琴D近代钢琴 7管风琴不是键盘乐器。X 8管风琴是依靠音栓发音。X 9巴赫和亨德尔都是管风琴大师。" 世纪末、18世纪初,管风琴是宗教音乐的代表。“ 钢琴乐器的前身

1发音比较柔弱、纤细、音量有限是(B)。 A、古钢琴B击弦古钢琴C拨弦古钢琴D羽管键琴 2古钢琴属于哪个时期的键盘乐器(A)。 A、巴洛克时期 B、古典主义时期C浪漫主义时期D印象主义时期 3拨弦古钢琴通常会有(B)键盘和音栓装置,来改变力度和音色。 A、一层 B、二层C三层D四层 4根据乐器分类法,由弦振动发音的乐器称之为(A)。 A、弦鸣乐器 B、体鸣乐器C膜鸣乐器D气鸣乐器 5古钢琴和管风琴是同时出现的。X 钢琴诞生了 1近代钢琴的制造模式在(D)年左右确立。 A、1800 年 B、1790 年C 1710 年D 1850 年 2钢琴结构比较复杂?,下面(C)是钢琴最重要的配件甚至可以称之为它的灵魂。 A、琴键 B、踏板C击弦机D琴弦 3钢琴的键盘由白键和黑键按(A)半音关系排列而成。 A、十二平均律 B、纯律C五度相生律D音律 4现代钢琴中的立式琴设有(C)踏板。 A、1个B 2个C、3个D 4个 5钢琴的音域从A2 —(D) A、c4 B、c2 C、c3 D、c5 6立式钢琴中的右踏板命名为(B) A、消音踏板 B、延音踏板C柔音踏板D弱音踏板 7近代钢琴由(C)个琴键组成。

尔雅钢琴艺术赏析课后答案解析最全(仅限借鉴)

钢琴艺术赏析 1.1管风琴是键盘乐器吗? 1弦鸣乐器是由弦振动发音的乐器,与键盘乐器相关的弦鸣乐器包括(C)。 A、管风琴、手风琴、簧风琴 B、管风琴、古钢琴、近代钢琴 C、古钢琴、近代钢琴、现代钢琴 D、古钢琴、手风琴、现代钢琴 2所有形式的管风琴都有( B)。 A、音栓、音箱、杠杆、琴键 B、音栓、杠杆、琴键、供气装置 C、音栓、杠杆、脚键盘 D、音箱、键盘、音管、供气装置 3(C)与钢琴在键盘乐器的演进过程中有着密不可分的血缘关系。 A、簧风琴 B、手风琴 C、管风琴 D、古钢琴 4.17世纪末、18世纪初,管风琴音乐在(A)进入鼎盛时期,管风琴音乐成了宗教音乐的代表 A、德国 B、英国 C、美国 D、法国 5(D)的作用使管风琴的音色变得多样化。 A、琴键 B、杠杆 C、音管 D、音栓 6巴赫和亨德尔都是杰出的音乐大师,他们所生活的时代正是(A)的盛期。 A、管风琴 B、古钢琴 C、手风琴 D、近代钢琴 7管风琴不是键盘乐器。×

8管风琴是依靠音栓发音。× 9巴赫和亨德尔都是管风琴大师。√ 10.17世纪末、18世纪初,管风琴是宗教音乐的代表。√ 1.2钢琴乐器的前身 1发音比较柔弱、纤细、音量有限是(B)。 A、古钢琴 B、击弦古钢琴 C、拨弦古钢琴 D、羽管键琴 2古钢琴属于哪个时期的键盘乐器(A)。 A、巴洛克时期 B、古典主义时期 C、浪漫主义时期 D、印象主义时期3拨弦古钢琴通常会有(B)键盘和音栓装置,来改变力度和音色。 A、一层 B、二层 C、三层 D、四层 4根据乐器分类法,由弦振动发音的乐器称之为(A)。 A、弦鸣乐器 B、体鸣乐器 C、膜鸣乐器 D、气鸣乐器 5古钢琴和管风琴是同时出现的。× 1.3钢琴诞生了 1近代钢琴的制造模式在(D)年左右确立。 A、1800年 B、1790年 C、1710年 D、1850年 2钢琴结构比较复杂,下面(C)是钢琴最重要的配件甚至可以称之为它的灵魂。 A、琴键 B、踏板 C、击弦机 D、琴弦 3钢琴的键盘由白键和黑键按(A)半音关系排列而成。 A、十二平均律 B、纯律 C、五度相生律 D、音律

高中音乐鉴赏高一第七单元《宗教复调音乐的顶峰——巴赫》说课稿教学设计

第七单元宗教复调音乐的顶峰——巴赫 宗教复调音乐的顶峰 一、知识目标:通过对巴赫的介绍以及对于《马太受难曲》的欣赏和学习,使学生能够初步了解巴赫对世界音乐所作的贡献和巴洛克时期宗教复调音乐的艺术风格特征。 二、能力目标:通过体验、研究、创作、探究等多样性活动,使学生了解主、复调音乐的区别并掌握其辨别技巧。 三、情感目标:通过学习,学会理解和尊重不同文化的多样性,并透过《马太受难曲》体味音乐所折射出的巴赫的精神世界,深刻了解这首作品之所以成为巴赫音乐从埋葬走向复活的转折点,是因为音乐中无不渗透出生命的真正涵义即以一种超我的状态坚定自身对理想和信仰不断的追求,永不放弃。 [重点难点] 一、掌握主调、复调音乐的辨别技巧 二、鉴赏《马太受难曲》,了解其隐含的精神实质,并通过音乐加深对巴赫的认识。 [教学策略与手段] 一、现代教学手段——自制的多媒体课件。 二、通过对巴赫人物的分析以及对于作品生动形象的介绍,缩短学生与宗教音乐的距离感,并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三、启发学生通过分析、比较、创编的方法,获取新知识。 [教学过程] 一、导入部分 1、学生阅读课本介绍,老师进行概括和补充。 老师:文艺复兴时期的巴洛克风格直到现在都深深地影响着各个艺术门类,无论是服饰、美术、雕塑 、以及建筑风格都给人以非常深刻的印象。我们都知道每个时期的艺术都会有它的共同点,请你用一个词来形容你对巴洛克这种风格的整体印象? 学生回答:奇特、怪异等等(答案丰富多彩) 2、介绍巴洛克音乐。 老师:巴洛克一词本意是指奇形怪状的珍珠,引申意是指奇特,怪异的事物。由于当时的艺术创作慢慢趋向于打破古典主义的束缚,并且崇尚一种华丽、炫耀,夸张的效果。因此很多保守艺术家和文艺理论家将那时期的艺术风格统一贬称为巴洛克。但我们知道没有创造便不会发展,任何一种事物的革新都必须要经历一段曲折坎坷的过程。而如今,巴洛克艺术也久经时间的考验,成为世界艺术史上宝贵的财富。 介绍巴罗克时期的音乐家并引出巴赫。 老师问:有一位名人曾经说过:任何一个对人类进步有着深远意义的时期,就必定有一些伟大的人物致力于这个时期的研究,努力推动这个时期的发展。巴洛克时期在音乐这一门艺术领域中就涌现出了大批优秀的作曲家,你能例举一些作曲家以及他们的代表作品吗? 总结:巴洛克时期的作曲家层出不穷,并且他们的创作对后世有着深远的影响。例如有我们大家比较熟悉的维瓦尔第、吕利、亨德尔。但是有一位音乐家,他的地位无人可以媲美,他被视为晚期巴洛克音乐的杰出代表,而他的去世也标志着巴洛克音乐的终结。他杰出艺术成就使他成为了人们眼中的“西方音乐之父”。 观看视频来更加深入地了解这位伟大的音乐家的生平。(欣赏一段介绍巴赫的视频) 特点:(一)作品大量化。贝多芬曾说过“他不是小溪而是大海”。就是形容他是一个多产的作曲家。用数字说话,则是对作品大量化最强而有力的证实

音乐赏析_在线作业_1(100分)

音乐赏析_在线作业_1 交卷时间:2016-09-24 10:10:01 一、单选题 1. (5分) ? A. 汉代苏武 ? B. 唐代文成公主 ? C. 唐代高适 ? D. 汉代蔡文姬 纠错 得分:5 知识点:音乐赏析 展开解析 答案D 解析 2. (5分) ? A. 二胡曲 ? B. 古筝曲 ? C. 琵琶曲 ? D. 古琴曲 《胡笳十八拍》据传是( )所作。 《梅花三弄》是( )。

得分:5 知识点:音乐赏析 展开解析 答案D 解析 3. (5 分) ? A. 四 ? B. 二 ? C. 三 ? D. 五 纠错 得分:5 知识点:音乐赏析 展开解析 答案C 解析 4. (5分) ? A. 变奏曲 ? B. 艺术小品 ? C. 奏鸣曲 ? D. 序曲 纠错 巴赫的《F 大调勃兰登堡协奏曲》共分( )个乐章 《牧童短笛》属于钢琴独奏体裁中的( )。

知识点:音乐赏析 展开解析 答案 B 解析 5. (5分) ? A. 贝多芬 ? B. 海顿 ? C. 巴赫 ? D. 亨德尔 纠错 得分: 5 知识点:音乐赏析 展开解析 答案C 解析 6. (5分) ? A. 弦鼗 ? B. 柳琴 ? C. 阮咸 被誉为十七十八世纪复调音乐“百科全书”的《平均律钢琴曲集》是( )的作品。 琵琶是在秦代的( )和西域的曲项琵琶和五弦琵琶的基础上演进的。

? D. 月琴 纠错 得分:5 知识点:音乐赏析 展开解析 答案A 解析 7. (5分 ) ? A. 哨子 ? B. 笛 ? C. 管子 ? D. 唢呐 纠错 得分:5 知识点:音乐赏析 展开解析 答案D 解析 8. (5分) ? A. 民族乐派 ? B. 巴罗克时期 ? C. 古典乐派 乐曲《百鸟朝凤》最显著特征是,用( )模拟了百鸟的叫声。 亨德尔是( )的音乐家。

巴赫音乐赏析

外国音乐欣赏结业论文外国音乐欣赏已经上了半个学期,马上就要结业了。这段时间,在王老师的带领下,我对欧洲古典音乐有了一个大概的认识,所以,我选择了一个非常著名的的作曲家,阐述我对他的了解,作为我的结业论文。谬误之处,还请王老师雅正。 我下面要介绍的作曲家是德国著名作曲家——巴赫。 约翰·塞巴斯蒂安·巴赫(Johann Sebastian Bach)(1685~1750),德国著名的作曲家、管风琴及羽管键琴家,虽然终身未出国门,但却是将西欧不同民族的音乐风格浑然融为一体的开山大师。他萃集意大利、法国和德国传统音乐中的精华,曲尽其妙,珠联璧合,天衣无缝,对后来将近三百年整个德国音乐文化乃至世界音乐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巴赫是一位多产的作曲家。他的作品包括有将近300首的大合唱曲;组成《平均律钢琴曲集》的一套48首赋格曲和前奏曲;至少还有140首其它前奏曲;100多首其它大键琴乐曲;23首小协奏曲;4首序曲;33首奏鸣曲;5首弥撒曲;3首圣乐曲及许多其它乐曲。总计起来,巴赫谱写出800多首严肃乐曲。 巴赫的作品深沉、悲壮、广阔、内在,充满了18世纪上半叶德国现实生活的气息。他谱写了许多充满戏剧性因素的大型声乐作品,其中《马太受难曲》、《b小调协奏曲》是最有影响的作品。在这些作品中,巴赫作为一个虔诚的新教教徒,通过宗教音乐形式(受难曲、弥撒、经文歌、康塔塔等),抒发了对人类灾难、痛苦的怜悯、同情以及对和平与幸福未来的渴望。与前人的作品相比,巴赫这种充满宗教内容及复调音乐思维的作品更为广阔地揭示了人的内心世界,但同时,他的音乐从来没有脱离德国的音乐传统。《平均律钢琴曲集》是巴赫在“纯音乐”领域留下的重要遗产之一。作为一部具有德意志精神的作品,《平均律钢琴曲集》体现出了那种严谨的德国式思维。另外,巴赫的《法国组曲》、《英国组曲》和六首《勃兰登堡协奏曲》等乐队作品,也都表达了作曲家对和平和美好生活的祈求与渴望。这些作品在德意志民族人民的内心深处激起了强烈的共鸣。 巴赫一生的主要功绩:第一,把音乐从宗教附属品的位置上解放了出来,使之平民化。音乐不总是歌颂上帝,也歌唱平凡的生命。第二,他把复调音乐发展成主调音乐,大大丰富了音乐的表现力。第三,他确立了键盘乐器十二平均律法则原则。第四,除了声乐作品外,巴赫奠定了现代西洋音乐几乎所有作品样式的体例基础。此巴赫被后世尊称为“西方音乐之父”。 巴赫的音乐,可以说是构成欧洲音乐殿堂的一根重要支柱。对于整个巴洛克时期的音乐来说,巴赫的音乐成就,可以说是架在这座殿堂上的圆顶;对于其后的欧洲音乐发展来说,虽然直到19世纪巴赫才具有真正的影响力,但是这种影响力一旦产生,便对欧洲音乐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只有当巴赫在新的历史文化背景下具有新的文化意义时,他的音乐作品才对现代音乐具有“启示录”的意义。而对于后人来说,没有研究过巴赫,就不可能理解欧洲音乐;未能深入研究过巴赫的作品,就难以成为一个严谨的、精通其专业的音乐家;若不能透过巴赫音乐纯朴的形式、精练的技巧乃至宗教音乐形式上的“外壳”,体验到巴赫音乐中蕴藏着的很深的思想情感,也就难以透彻地认识巴赫音乐的本质。 从某种意义上可以说,巴赫的成名有赖于他的受难乐。受难乐所表现的耶稣的悲剧性经历,不仅具有某种史诗性,同时也是现实生活情感的表现。这种宗教音乐,所表现的悲哀、沉重、压抑的感情,应当说是只有当时的德国人才是具有感情。这种感情,从我们能够听到的,也只有德国人写的最深。当然,由于巴赫本人是新教徒,而宗教显然是他的精神寄托之处,所以这种情感的表现,就很难与某种宗教感情分开来。只是巴赫在受难乐中创造的宗教气氛,已不是一般意义上的,而是能够体验到当时某种社会情感和心态的宗教气氛。甚至巴

复调音乐的简介

复调音乐的简介 复调音乐拥有漫长的历史,在中世纪的教会圣咏中,就有了最早的复音音乐,僧侣们在唱颂歌的时候各自在不同的声部上吟唱不同 的旋律。其后尼德兰的荷兰乐派进一步发展出复音的理论和写作技术。当中的作曲家杜飞(GuillaumeDufay,1400-1474)在创立了“四 部和声”的写作技巧。为后来的对位法理论开辟出完善的道路。 一、复调音乐(polyphonymusic)简介: “主调音乐”的对称。 多声部音乐的一种,旧称对位。 它是以两个、三个或四个在艺术上有同等意义的各自独立的曲调,前后叠置起来,同时协调地进行为基础。在横的关系上,各声部的 节奏、力度、强音、高潮、终止、起迄以及旋律线的起伏等,不尽 相同而且各自有其独立性;在纵的关系上,各声部又彼此形成良好的 和声关系。 复调音乐分为: ⑴用对比方法所写的复调音乐成《对位音乐》,简称《对位》,即对位式的复调音乐。如中国钢琴独奏曲《牧童短笛》; ⑵以模仿的方式为基础所写的《复调音乐》,通称《卡农》,即二部、三部、四部的轮唱或轮奏。如《黄河大合唱》中的四部轮唱 曲《保卫黄河》; ⑶用衬托的方法所写的复调音乐,成《支声复调》或《衬腔式复调》。在民族民间音乐中,常用衬托、填充、呼应、加花等手法, 使音乐更为丰富多彩。如侗族民歌《向阳花开朵朵红》,女声二重 唱《遵义会议放光辉》等。 二、复调音乐的内容:

原指由几个声部构成的多声部音乐,相对于单声部音乐而言;后 指按照对位法则结合在一起的多个旋律性声部的音乐,相对于主调 音乐而言。复调音乐注重每个声部的旋律性,声部间形成对比或相 互补充,没有主次之分。复调音乐最早产生于9世纪的西欧,奥尔 加农为其最早形式,发展至15世纪后半期~16世纪达到高峰,可 谓其黄金时代,杰出代表为帕莱斯特里纳的无伴奏合唱;到18世纪,在复调音乐创作在结构、技法上趋于完善的情况下,J.S巴赫将器 乐赋格曲形式发展至极,树立了器乐复调音乐技术的典范;进入18 世纪后半叶,复调音乐的主导地位开始逐渐被主调音乐代替。重要 的复调音乐体裁有经文歌、轮唱曲、复调弥撒曲、卡农、复调尚松、坎佐纳、赋格曲等 三、复调音乐主要的三种形式: 对位:即按照严格的对位法来写作的一种音乐形式。 卡农:以模仿的手法来处理不同的声部旋律,形成一种连绵不断的感觉。著名的作品有德国作曲家,管风琴大师帕赫贝尔(JohannPachelbel,1653-1706)脍炙人口的《D大调卡农》。 赋格:一种用多声部相互应答陪衬的方式所写成的复音音乐。当时流传下来的作品中,最著名的作品集是巴赫的《赋格的艺术》, 这套作品可以称为赋格曲的圣经。 四、复调音乐发展简史: 复调音乐约在9世纪左右产生于西欧,其发展情况大致如下: 9~13世纪的复调音乐 这个时期的复调音乐历经了3个阶段: ①奥加农产生于9世纪,它是以格列高利圣咏为固定歌调,于其下方如上新的声部,两者形成平行四度或五度的进行;也可从同度开始,逐渐分离至四度,最后复归同度。这是最古老的复调音乐形式。

走进西方音乐-网课答案解析

如果没找到答案,请关注公众号:搜搜题免费搜题!!! 1. 单选题下列哪位作曲家属于浪漫主义初期()(1.0分) 没搜到哦~ 2. 单选题交响曲的()呈奏鸣曲式,由两个对立主题作呈示、展开和再现,示意矛盾的起因、发展和暂时的结果(1.0分) 第一乐章 3. 单选题下列哪首作品是德彪西根据马拉美的诗进行改编的()(1.0分) 牧神午后 4. 单选题()是罗西尼大歌剧的经典作品。(1.0分) 《威廉·退尔》 5. 单选题强力集团的成员中,写过管弦乐序曲《李尔王》的是()。(1.0分) 巴拉基列夫 6. 单选题()是西方第一部著名的打击乐曲(1.0分) 电离 7. 单选题门德尔松指挥了巴赫的(),使这部巨作重放光芒。(1.0分)马太受难曲 8. 单选题“古典主义三杰”其中不包括()(1.0分) 巴赫 9. 单选题下列是穆索尔斯基交响诗的是(1.0分)

荒山之夜 10. 单选题下列是哪个作品是普罗科菲耶夫的代表作()(1.0分) 没搜到哦~ 11. 单选题下列是穆索尔斯基交响诗的是(1.0分) 荒山之夜 12. 单选题下列是哪个作品是普罗科菲耶夫的代表作()(1.0分) 没搜到哦~ 13. 单选题格里高利圣咏一般为()音乐形式。(1.0分) 单声部 14. 单选题()创用了“神秘和弦”。(1.0分) 斯克里亚宾 15. 单选题这个世界上最早,同时也最为优秀的小提琴乐派是()(1.0分)博洛尼亚乐派 16. 单选题被誉为“奥地利第二国歌”的是()。(1.0分) 《蓝色多瑙河》 17. 单选题以下哪部作品不是莫扎特的作品()(1.0分) 《睡美人》 18. 单选题文艺复兴时期复调音乐发展的第三阶段是()乐派。(1.0分)罗马 19. 单选题贝多芬的()将人声作为一个丰满的“乐器组”引人交响曲,扩大了作品的表现力(1.0分) 《第九交响曲》

《宗教复调音乐的顶峰――巴赫》教学设计

使用教材:人音版教材第七单元第十四节《宗教复调音乐的顶峰――巴赫》 适用年级:高一、高二年级 主要教学内容: 1、欣赏《马太受难曲》72选曲、《B小调弥撒》选曲,了解复调音乐与主调音乐。 2、巴罗克时期的艺术特点(建筑、绘画、雕刻、服饰、音乐)。 3、欣赏清唱剧《弥赛亚》第二幕终曲《哈里路亚》。 4、宗教音乐产生及发展演变的背景。 教学简单流程: 在课前播放巴赫的音乐及介绍巴赫的PPT,营造庄重、祥和、肃穆的气氛;以教师自身的学习经历的动人例子,引导学生一起来聆听“上帝”的声音;介绍宗教音乐的种类“受难曲、弥撒曲、清唱剧、康塔塔、众赞歌”;从油画《最后的晚餐》引向受难曲的概念及《马太受难曲》的赏析;以演唱、比较的方式进行《b小调弥撒》的赏析,并了解复调、主调音乐的特点;引出宗教复调音乐大师巴赫的介绍;从姊妹艺术(建筑、雕塑、绘画等)引出巴洛克艺术风格的探讨;感受管风琴的音色及特点;介绍“清唱剧之父”亨德尔,聆听《哈里路亚》;进入巴洛克音乐风格特点的探讨;小结宗教音乐的作用和在现代音乐生活中的运用。整节课以巴赫的音乐为主,将充满浓郁宗教气息的巴洛克音乐捧到学生面前,在让学生欣赏到巴洛克音乐的多种面貌后,把对人生的信仰提到一个新的高度,并以发展的眼光向学生推介宗教音乐的今天(与流行风格的结合、与其它艺术的结合),使教学的立意既皈依传统,又具有时代感。 教学设计的指导思想: 基于音乐教学是一种美学的欣赏的教育理念,以高中学生为对象基础,通过对欧洲巴罗克音乐艺术的感受、介绍,风格的剖析,达到对宗教音乐这一独特的音乐艺术分支的了解、包容、欣赏,特别是对宗教音乐风格与内涵本质的感受把握,理解宗教音乐的发展与它的积极内涵。本课程教学设计以欧洲宗教音乐为主题,以现代教学理念为指导,以多种方法为教学手段,以经典的宗教音乐代表作为音乐欣赏范例,侧重音乐的时代背景与宗教文化融合的角度理解体会宗教音乐的魅力,为音乐艺术教学提供一个特别的视野。教学过程以直观感受原则、启发性原则为基本指导,同时又以历史的文化的角度与内涵风格、本质的挖掘诱导及宗教音乐的发展与积极意义的把握为主线,让学生在一个课时内感受宗教音乐、了解常识、学会一种理解欣赏的路途。 教学目标: 1、通过欣赏巴赫的《马太受难曲》72选曲、《B小调弥撒》选曲,让学生了解复调音乐与主调音乐,并了解音乐家巴赫。 2、通过对巴罗克时期的建筑、绘画、雕刻、服饰、乐器、音乐等的了解,知道巴罗克的艺术风格及特点。 3、通过对巴赫、亨德尔及现代宗教音乐风格作品的欣赏,让学生感受、体验欧洲宗教音乐的风格。 教学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 教学重点:欣赏、感受、体验欧洲宗教音乐、巴洛克音乐的风格特征。 教学难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