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守恒定律典型例题讲解

质量守恒定律典型例题讲解
质量守恒定律典型例题讲解

【本讲教育信息】

一. 教学内容:

质量守恒定律

二、考点清单

1. 知道质量守恒定律的含义;

2. 能用微粒观点说明质量守恒的本质原因;

3. 能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常见的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关系。

三、全面突破

知识点1:物质发生化学变化的实质

1、从宏观上讲,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生成了新物质,如磷燃烧生成五氧化二磷,蜡烛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但发生物理变化时没有生成新物质,仍是原物质,如水蒸发变成水蒸气,只是物质的状态发生了变化,是物理变化。

2、从微观上讲,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分子分裂成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成新分子,但发生物理变化时,只是分子的间隔发生了改变。

【典型例题】

例:下图表示宇宙飞船发动机内氢气和氧气燃烧生成水的微观过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氢气、氧气和水都是由分子构成的

B.氢气和氧气燃烧生成水的过程中,分子种类发生了改变

C.氢气和氧气燃烧生成水的过程中,原子种类没有发生改变

D.氢原子和氧原子保持水的化学性质。

解析与答案:氢气、氧气和水都是由分子构成的,故A选项正确;氢气和氧气燃烧生成水的过程是化学变化,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故分子种类发生了改变,B 选项正确。氢气和氧气燃烧生成水的过程是化学变化,化学变化中原子种类没有发生改变,故C选项正确。水分子是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故D选项错误。

知识点2:质量守恒定律

1、探究质量守恒的实验

(1)白磷燃烧

实验目的:在密闭容器中,磷和空气中的氧气发生反应,生成五氧化二磷,这一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有没有变化?

步骤:

A、在锥形瓶底部铺上一层薄细沙;

B、在细沙上放一火柴头大小的白磷,用塞子塞紧锥形瓶;

C、将锥形瓶放在托盘天平的左盘上,称量取反应前各种物质质量;

D、取下锥形瓶,注入热水浴或用聚光灯照射锥形瓶,使白磷自燃;

E、冷却后称量反应后各物质质量。

结论:化学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相等。

(2)氢氧化钠与硫酸铜的反应

反应后,天平仍然平衡。→结论:化学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相等。

2、质量守恒定律:

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这个规律叫做质量守恒定律。

注意:

A、准确理解质量守恒定律应抓住几个关键词语:①参加化学反应的;②各物质;③质量总和;④等于;⑤反应后生成的;⑥各物质的;⑦质量总和。

B、质量守恒定律适用范围:解释化学变化。

【典型例题】

例1.将一定质量的镁条在空气中点燃,完全燃烧后,生成氧化镁的质量与镁条相比,是不变,增大还是减小?为什么?

分析:这个化学反应的事实是镁和空气中的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发生的化合反应,即:它也一定遵循质量守恒定律,那么,生成氧化镁的质量,必定等于镁条的质量与参加反应的氧气的质量之和,所以氧化镁的质量比反应前的镁条质量增大了。

答案:增大。为镁条在空气中燃烧,是镁和氧气发生了化学反应,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后生成氧化镁的质量必定等于镁条的质量和参加反应的氧气的质量之和,所以,氧化镁的质量与镁条的质量相比,是增大了。

例2.若24.5gKClO3和2gMnO2混合物加热到质量不再减少为止,剩余固体质量为16.9g,则反应中产生的氧气质量为多少同时生成氯化钾的质量为多少?

分析:在该反应中MnO2是催化剂,其质量在反应前后不发生改变.所以m(KCl)=16.9g -2g =14.9g 又根据质量守恒定律,m(KClO3)= m(KCl)+ m(O2)

所以,氧气的质量为24.5g-14.9g=9.6g。

答:氧气质量为9.6g,氯化钾质量为14.9g.

例3.对质量守恒定律的正确理解是()

A.参加反应的各种物质的质量不变

B.化学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不变

C.化学反应前的各物质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质量总和

D.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质量总和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质量总和相等

分析:质量守恒定律是指反应物与生成物的质量关系,即参加反应的各物质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之间的质量关系。无数实验证明:参加反应的各物质质量总和=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质量总和,这就是质量守恒定律。因此A、B不正确。C中“化学反应前的各物质”不一定是“参加”反应的各物质,故不正确。答案:D。

知识点3:用分子与原子的知识解释质量守恒的原因

1、一切化学反应都遵循质量守恒定律,解释“质量守恒”要从化学反应的实质去分析。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在化学反应中的实质为:

分子新物质聚集成

分子重新组合原子分裂???→???

??→???→? 2、化学变化遵守质量守恒定律的原因: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不变,原子的数目没

有增减,原子的质量没有变化。

3、化学反应前后五个不变,两个一定变,两个可能变。

【典型例题】

例1.某化合物A 在空气中燃烧后只生成CO 2和H 2O ,试判断该化合物中一定含有_______元素,可能含有_______元素。

分析:产物中含有C ,H ,O 三种元素,说明反应物中也含有这三种元素,C ,H 两种元素一定来源于A ,而氧元素可能来源于A ,也可能来源于O 2.

答案:一定含有C ,H 元素,可能含有O 元素.

例2.中世纪,在我国及至世界上普遍流行着一种炼丹术.一些巫师,术士们认为可以用硫磺,硝酸钾,木炭等物质用一定的方法炼出金子来,达到"点石成金"的效果.近年来,社会上也广泛流传着"水变原油"的说法.试用质量守恒的观点来驳斥这些谎言.

答案: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在发生化学反应时,原子的种类没有改变.而术士们所设想的方法中,C ,S ,KNO 3中均没有金元素,因而根本无法做到炼出金来.原油是由碳,氢元素组成的,而水中根本无碳元素,所以"水变原油"也是不可能的,综上所述,这些观点都是错误的,是违背科学规律的.

例3.在化学变化前后,下列各项中肯定没有发生变化的是 ,肯定发生变化的是 ,可能发生变化的是 。

①原子的数目 ②分子的数目 ③元素的种类

④物质的总质量 ⑤物质本身或种类

⑥原子的种类

⑦分子本身或种类⑧原子的质量

分析与解答:从宏观的量的方面去理解质量守恒定律,④物质的总质量是不变的;从微观的方面去理解化学变化遵守质量守恒定律的原因:化学反应前后,③元素的种类不变,⑥

原子的种类不变,①原子的数目没有增减⑧原子的质量没有变化。化学变化的特征是有新物质生成,因此,⑤物质本身或种类,⑦分子本身或种类肯定会发生变化。在下面的两个化学反应中:2H2+O2=2H2O,C2H4+3O2=2CO2+2H2O,有的分子数目改变,有的分子数目不变,所以,②分子的数目可能会发生变化。

答案:①③④⑥⑧;⑤⑦;②

四、本讲小结

1、化学反应的实质

2、质量守恒定律的内容

3、用分子与原子的知识解释质量守恒的原因。

五、应考锦囊

对本讲知识将重点考查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如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一些化学反应现象和质量守恒的原因等。

常见题型基本涉及到初中常见的各种类型,如选择题、填空题、简答题等。

【模拟试题】(答题时间:45分钟)

1.已知A物质与B物质反应生成C物质(用A+B=C表示)。现有12克A与32克B恰好完全反应,则生成C物质的质量是()

A、44克

B、32克

C、22克

D、12克

2.已知A物质发生分解反应生成B物质和C物质(用A=B+C表示),当一定量的A物质受热片刻后,生成56克B和44克C,则实际发生分解的A物质是()

A、12克

B、44克

C、56克

D、100克

3.关于质量守恒定律,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煤燃烧化为灰烬,该反应不符合质量守恒定律

B、24克镁在空气中完全燃烧生成40克氧化镁,实际消耗空气质量为16克

C、一切化学反应都遵从质量守恒定律

D、质量守恒定律只适用于有气体或固体生成的化学反应

4、根据质量守恒定律,镁条完全燃烧后,生成物的质量()

A、小于镁条的质量

B、大于镁条的质量

C、等于镁条的质量

D、无法确定

5、在化学反应中,生成物的质量总和等于()

A、反应前后各种物质的质量总和

B、已参加反应的反应物的质量总和

C、反应物的相对分子质量总和

D、反应物中各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总和

6、在化学反应A+B=C+D中,6gA和8gB恰好完全反应生成9gD。则反应生成C的质量为()

A、8g

B、4g

C、2g

D、5g

7、某物质加热分解产生氧化铜和水。则该物质含有的全部元素是()

A.Cu、O B. Cu、O、H C. O、H D. Cu、H

8、下列各项:

①原子的数目②原子的种类③元素的种类

④物质的种类⑤原子的质量⑥分子的数目

其中在化学反应前后肯定没有发生变化的是()

A.①②③④B.①②③⑤

C.②③④⑥D.①③⑤⑥

*9、动物脂肪通过呼吸作用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反应产生的热量是维持生命活动的能量。则动物脂肪中()

A.一定含有碳、氢、氧元素

B.一定含有碳、氢元素,可能含有氧元素

C.一定含有二氧化碳和水

D.一定含有碳、氢元素,一定不含氧元素

10、某化合物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了二氧化碳和水,则该物质()

A.只含碳元素和氢元素

B.一定含有碳、氢、氧三种元素

C.一定含有碳元素和氢元素,可能含有氧元素

D.一定是H2和CO

11、某同学用在空气中燃烧镁带的实验来探究质量守恒定律。镁带完全燃烧后,称量剩下固体的质量比反应前镁带的质量还轻,联系实验过程,分析:原因可能有_________________,改进措施是___ ___。

*12、为研究化学反应后反应物与生成物之间的质量关系,三位同学分别做了如下三个实验:

实验一:称量镁条,点燃,待反应结束后,再称量;

实验二:将盛有稀盐酸的小试管放入装有锌粒的烧杯中,称量,然后将盐酸与锌粒接触,充分反应后再称量;

实验三:将盛有氢氧化钠溶液的试管放入盛有硫酸铜溶液的烧杯中,称量,然后设法使两种溶液混合,充分反应后再称量。

三位同学得到的实验数据如下表:

(1)从表面上看,这三个实验中发生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填“增大”、“减小”或“不变”):实验一______,实验二_______,实验三______。

(2)造成上述结果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

(3)在三个实验中,实验______正确反映了反应物与生成物之间的质量关系。

(4)由此可得结论:用实验研究化学反应前后反应物与生成物之间的总质量关系时,必须在 (填“密闭”或“敞开”)体系中进行。

13、早在1673年,英国化学家波义耳在一个敞口的容器中加热一种金属,结果发现其反应后的质量增加了。

(1)波义耳的实验结果是否违反质量守恒定律?简析原因。

(2)试从原子的角度解释质量守恒定律。

(3)碘的某种氧化物可以用来测定空气中CO的污染程度。已知该氧化物的1个分子

可将5个CO分子氧化为5个CO2分子,同时生成1个I2分子。则该碘的氧化物的化学式为_______。

11.镁带燃烧时有一缕白烟(为生成的氧化镁)向空气中扩散造成MgO的损失,镁带燃烧时夹镁带的坩埚钳上有一层白色粉末(MgO)也会造成MgO的损失。在密闭容器内燃烧镁带(其它合理解释也可以)

12、答案:(1)增大减小不变

(2)实验一反应前的质量总和还应包括参加反应的氧气的质量;实验二测定的生成物质量中少了另一种生成物:氢气的质量。

(3)三

(4)密闭

13、(1)不违反;金属跟空气里的氧气发生反应生成氧化物质量会增重。

(2)化学反应的过程是原子重新组合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原子的种类没有改变,原子的数目没有增减,原子的质量没有变化,所以,参加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必然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3)I2O5

初三质量守恒定律知识点及练习题(全面)

质量守恒定律知识点总结 知识点一:质量守恒定律 1.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这个规律叫做质量守恒定律。一切化学变化都遵循质量守恒定律。 注意:(1)不能用物理变化来说明质量守恒定律:如2g 水加热变成2g水,不能用来说明质量守恒定律; (2)注意“各物质”的质量总和,不能遗漏任一反应物或生成物; (3)此定律强调的是质量守恒,不包括体积等其它方面的守恒; (4)正确理解“参加”的含义,没有参加反应或者反应后剩余物质的质量不要计算在内。 知识点二:质量守恒的原因 从微观角度分析:化学反应的实质就是反应物的分子分解成原子,原子又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在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没有改变,原子的数目没有增减,原子的质量也没有改变,所以化学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总和必然相等。 化学变化反应前后: 原子的种类不变 微观原子的数目不变 五个不变原子的质量不变 元素的种类不变 宏观 反应物和生产物总质量不变 物质种类一定改变(宏观) 两个一定改变 构成物质的粒子一定改变(微观) 一个可能改变——分子总数可能改变 知识点三:化学方程式 一、定义: 用化学式来表示化学反应的式子叫做化学方程式。 二、意义: 化学方程式“C + O2CO2”表达的意义有哪些? 1、表示反应物是 C和O2 ; 2、表示生成物是 CO2 ; 3、表示反应条件是点燃; 4、各物质之间的质量比 = 相对分子量与化学计量数的乘积; 5、各物质的粒子数量比 = 化学式前面的化学计量数之比; 6、气体反应物与气体生产物的体积比 = 化学计量数之比。 读法: 1.宏观:碳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反应生成二氧化碳; 2.微观:每1 个碳原子和 1 个氧分子在的条件下反应生成1 个二氧化碳分子 3.质量:每 12 份质量的碳和 32 份质量的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反应生成 44份质量的二氧化碳。 各种符号的读法“+。 例:2H2+O22H2O 表示哪些意义,怎么读?

质量质量守恒定律练习题整理

质量守恒定律练习题 1、二甲醚(CH3OCH3)可由一氧化碳和物质X在一定的条件下制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则X的化学式为() A、C2H5OH B 、H 2O2 C 、C2H4 D 、H 2 2、为防止硝酸厂产生的氮氧化物污染环境,通常用NaOH溶液吸收这些氮氧化物,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O+NO x+2NaOH=2NaNO2+H2O,方程式中x的值是() A.1 B.2 C.3 D.任意值 3、下列观点符合质量守恒定律的是() A.煤燃烧后剩余残渣的质量减轻了 B.一定条件下,SO2和O2生成SO3,反应前后分子总数不变 C.8g CH4完全燃烧生成8g CO2 D.某有机物在空气中燃烧只生成CO2和H2O,则该有机物一定含有碳、氢、氧元素 4、右图是某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反应属于分解反应 B、该反应共涉及四种原子 C、该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没有发生变化 D、该反应前后所有元素的化合价都没有发生变化 5、建立一个适当的模型来反映和代替客观对象,可以帮助我们认识和理解观察不到的化学反应。已知某两种物质在光照条件下能发生化学反应,其微观模型示意图如下,图中相同小球代表同种原子,原子间的短线代表原子的结合。下列从图示获得的信息中错误的是() A、图示中共有4种分子 B、图示符合质量守恒定律 C、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 D、说明化学反应中原子不可分 6、建立一个适当的模型来反映和代替客观对象,可以帮助我们认识和理解观察不到的化学反应。已知某两种物质在光照条件下能发生化学反应,其微观模型示意图如下,图中相同小球代表同种原子,原子间的短线代表原子的结合。下列从图示获得的信息中错误的是() A、图示中共有4中分子 B、图示符合质量守恒定律 C、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 D、说明化学反应中原子不可分 A 、C B 、N2C、CO D、O2 7、将一定量的苯(C6H6)和氧气置于一个完全封闭的容器中引燃,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水 物质苯氧气二氧化碳水X 反应前质量/g3.99.6000 反应后质量/g006.62.7m A.表中m的值为13.5 B.该反应属于分解反应

定积分典型例题20例答案(供参考)

定积分典型例题20例答案 例1 求2 1lim n n →∞L . 分析 将这类问题转化为定积分主要是确定被积函数和积分上下限.若对题目中被积函数难以想到,可采取如下方法:先对区间[0,1]n 等分写出积分和,再与所求极限相比较来找出被积函数与积分上下限. 解 将区间[0,1]n 等分,则每个小区间长为1i x n ?=,然后把2111 n n n =?的一个因子1n 乘 入和式中各项.于是将所求极限转化为求定积分.即 21lim n n →∞+L =1lim n n →∞+L =34 = ?. 例2 0 ? =_________. 解法1 由定积分的几何意义知,0 ?等于上半圆周22(1)1x y -+= (0y ≥) 与x 轴所围成的图形的面积.故0 ? = 2 π . 解法2 本题也可直接用换元法求解.令1x -=sin t (2 2 t π π - ≤≤ ),则 ? =2 2 tdt ππ- ? =2tdt =220 2cos tdt π ?= 2 π 例3 (1)若2 2 ()x t x f x e dt -=?,则()f x '=___;(2)若0 ()()x f x xf t dt =?,求()f x '=___. 分析 这是求变限函数导数的问题,利用下面的公式即可 () () ()[()]()[()]()v x u x d f t dt f v x v x f u x u x dx ''=-?. 解 (1)()f x '=42 2x x xe e ---; (2) 由于在被积函数中x 不是积分变量,故可提到积分号外即0()()x f x x f t dt =?,则 可得 ()f x '=0()()x f t dt xf x +?. 例4 设()f x 连续,且31 ()x f t dt x -=?,则(26)f =_________. 解 对等式310 ()x f t dt x -=? 两边关于x 求导得 32(1)31f x x -?=, 故321(1)3f x x -= ,令3126x -=得3x =,所以1(26)27 f =.

中考化学化学质量守恒定律综合练习题及答案

中考化学化学质量守恒定律综合练习题及答案 一、初中化学质量守恒定律 1.某仓库工作人员违章操作,在雨天转运“保险粉”引起爆炸。“保险粉”化学名为连二亚硫酸钠(Na2S2O4),主要用于印染工业。该化学品在潮湿空气中极不稳定,易分解并引起燃烧,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2S2O4=Na2S2O3+Na2SO3+X。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X 的化学式为 SO2 B.连二亚硫酸钠与水能剧烈反应,化学性质很活泼 C.Na2SO3 是一种盐,其中硫元素的化合价为+3 价 D.Na2S2O4 通常要在干燥阴凉处密闭贮存 【答案】C 【解析】 【详解】 A、由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2S2O4=Na2S2O3+Na2SO3+X,Na原子个数前后相等,由S、O 原子个数守恒,则X的化学式为SO2,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B、连二亚硫酸钠在潮湿空气中极不稳定,易分解并引起燃烧,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C、Na2SO3中Na元素为+1价,O元素为-2价,则由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0可知,S元素的化合价为+4价,说法错误,符合题意; D、由该化学品在潮湿空气中极不稳定,易分解并引起燃烧可知,该物质应在干燥阴凉处密闭贮存,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C。 2.在不同时刻,某反应中的甲、乙、丙、丁四种物质的质量如下表。已知甲的相对分子质量为丁的 2 倍。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乙和丙为生成物 B.a 等于 21 C.b 等于 37 D.该反应方程式中甲与丁的化学计量数之比为 1:2 【答案】D 【解析】 【详解】

A 、b =64+10+1+16﹣54=37,根据题目提供信息可知,甲、丁是反应物,乙、丙是生成物,故A 正确; B 、设t 时刻生成乙的质量为x ++64g 54g-10g 64g-48g x →甲丁乙丙 64g 64g-48g = 54g-10g x x =11g a =10g+11g =21g ,故B 正确; C 、根据A 中计算结果可知b =37,故C 正确; D 、设丁的相对分子质量为m ,则甲的相对分子质量为2m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表示为: a + b c + d 26416am bm g g →甲丁乙丙 2am 64g =bm 16g a : b =2:1,故D 错误。 故选:D 。 3.如图是某汽车尾气净化装置中发生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该反应中,Z 是由Y 分解生成的 B .一个Y 和W 分子中均有11个电子 C .参加反应的X 与生成的Z 的质量比为9:7 D .化学反应前后,催化剂的质量和性质一定不变 【答案】C 【解析】 【分析】 由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可以看出,反应物是NH 3和NO 两种分子,生成物是N 2和H 2O 两种分子,所以化学反应方程式为:6NO+4NH 3催化剂 5N 2+6H 2O 。 【详解】 A 、由微粒的构成可知,X 、Y 都含有氮原子,不能确定Z 是由Y 分解生成的,故A 不正确; B 、由微粒的构成可知,Y 和W 分子分别是氨分子和水分子,一个Y 和W 分子中均有10

定积分典型例题11198

定积分典型例题 例1 求21lim n n →∞L . 分析 将这类问题转化为定积分主要是确定被积函数和积分上下限.若对题目中被积函数难以想到,可采取如下方法:先对区间[0,1]n 等分写出积分和,再与所求极限相比较来找出被积函数与积分上下限. 解 将区间[0,1]n 等分,则每个小区间长为1 i x n ?=,然后把2111n n n =?的一个因子1n 乘 入和式中各项.于是将所求极限转化为求定积分.即 21lim n n →∞+L =1lim n n →∞+L =34 =?. 例2 ? =_________. 解法1 由定积分的几何意义知,0 ?等于上半圆周22(1)1x y -+= (0y ≥) 与x 轴所围成的图形的面积.故0 ?= 2 π . 例18 计算2 1 ||x dx -?. 分析 被积函数含有绝对值符号,应先去掉绝对值符号然后再积分. 解 2 1||x dx -?=0 2 10()x dx xdx --+??=220210[][]22x x --+=5 2 . 注 在使用牛顿-莱布尼兹公式时,应保证被积函数在积分区间上满足可积条件.如 3 322 2111 []6 dx x x --=-=?,则是错误的.错误的原因则是由于被积函数21x 在0x =处间断且在被积区间内无界. 例19 计算2 20 max{,}x x dx ?. 分析 被积函数在积分区间上实际是分段函数 212()01x x f x x x ?<≤=?≤≤? . 解 232 12 2 2 12010 1 1717max{,}[][]23236 x x x x dx xdx x dx =+=+=+=? ?? 例20 设()f x 是连续函数,且10 ()3()f x x f t dt =+?,则()________f x =. 分析 本题只需要注意到定积分()b a f x dx ?是常数(,a b 为常数). 解 因()f x 连续,()f x 必可积,从而10 ()f t dt ?是常数,记1 ()f t dt a =?,则 ()3f x x a =+,且11 (3)()x a dx f t dt a +==??.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 5.1质量守恒定律 练习题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 5.1质量守恒定律练习题 一、单选题(共9题;共18分) 1.将ag H2和bg O2通入真空的密闭容器内||,点燃充分反应后||,密闭容器中的物质的质量为( ) A. 18(a+b)g B. 34g C. (a+b)g D. 无法确定 2.镁带在耐高温的密闭容器中(内含空气)加热发生反应3Mg+N2Mg3N2||,下列图中能正确表示容器里所盛物质总质量变化的是() A. B. C. D. 3.小明从化学方程式4P+5O2 2P2O5中总结的信息有:①参加反应的物质是磷和氧气②反应条件是点燃③反应前后分子的总数不变④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⑤反应前后分子种类不变⑥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不变;其中正确的是() A. ①②③⑥ B. ①②④⑥ C. ①③④⑤ D. ②③④⑤ 4.AgNO3固体见光或受热易分解||,故保存在棕色瓶中||,AgNO3见光分解时产生一种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该气体可能是() A. SO2 B. NH3 C. N2 D. NO2 5.为减轻大气污染||,在汽车尾气排放口加装“三效催化净化器”||,可将尾气中的CO||,NO转化为参与大气循环的无毒混合气体.试推测||,该无毒混合气体是() A. N2和CO2 B. CO2和NH3 C. CO2和O2 D. CO2和SO2 6.下列关于化学方程式4P+5O22P2O5的读法||,错误的是() A. 磷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反应生成五氧化二磷 B. 在点燃的条件下||,每4体积的磷和5体积的氧气完全反应||,生成五氧化二磷 C. 在点燃的条件下||,每4个磷原子和5个氧气分子结合生成2个五氧化二磷分子

质量守恒定律应用练习题

九年级化学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练习题 一、选择题(请将正确答案填入下列括号中,每小题2分,共20分) 1.化学反应遵守质量守恒定律的原因是( ) A.物质的种类没有变化 B.分子的种类没有变化 C.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和质量都没有改变 D.分子的数目没有改变 2.下列现象不能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的是( ) A.纸燃烧化为灰烬,灰烬的质量比纸的质量小 B.镁条燃烧,生成物的质量比镁条的质量大 C.100克干冰升华变成100克二氧化碳气体 D.蜡烛燃烧后质量减小 3.在化学反应:4NH 3 + 5O 2 === 4X + 6H 2O 中,X 的化学式为( ) A.N 2O 5 B. N O C. N O 2 D. H NO 3 4.根据蜡烛燃烧后生成水蒸气和二氧化碳的实验事实,可以推断石蜡(蜡烛的主要成分)的组成里一定含有 ( ) A .碳一种元素 B .氢一种元素 C .碳和氢两种元素 D .碳、氢、氧三种元素 5.氯碱工业的反应原理是电解饱和的食盐水,下列物质不可能使氯碱工业产品的是( ) A.H 2 B.Cl 2 C.Na 2CO 3 D.NaOH 6.在化学反应A+B==C+D 中,10克A 物质跟一定质量的B 物质完全反应生成5克C 物质和9克D 物质,该反应开始时,A 、B 的质量比为( ) A. 5 : 2 B. 9 : 5 C. 2 : 5 D. 5 : 9 7.从右边水分子分解示意图中获得以下信息,其中错误的是 ( ) A 、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 B 、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 C 、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原子也可分 D 、1个水分子由2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 8.镁带在容器中密封(内含空气)加热,图中能正确表示容器里所盛物质总质量m 的变化的是( ) m m m m 0 t 0 t 0 t 0 t A B C D 9.下图形象地表示了A(● ○ )与B(○ ○ )反应生成C (○ ● ○ )的反应前后分子及其数目的变化,则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中,A 、B 、C 的分子数之比为( ) A. 2:1:2 B. 1:2:2 C. 1:1:1 D. 2:2:3 10.已知某两种物质在光照条件下能发生化学反应,其微观示意图如下: (说明:一种小球代表一种不同元素的原子) 则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图示中的生成物中有单质 B.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 C.该图示符合质量守恒定律 D.图示中共有3种分子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8分) 1、无数科学事实证明:__________的_____物质___________等于反应后生成的_____物质的_____________。这个规律叫做质量守恒定律。在一切化学反应里,由于反应前后,________种类没有改变,________的数目没有增减,____________的质量也没有变化,所以反应前后各物质的___________必然相等。 2、有化学反应A+B==C+2D ,已知49gA 恰好与29gB 完全反应,生成了60gC ,则同时生成D g 。 3、我国已成功发射的“神州六号”载人飞船,所用的固体燃料是铝粉和高氯酸氨(化学式为NH 4ClO 4)混合物。发射时,点燃铝粉产生大量的热引发高氯酸氨发生下列反应2NH 4ClO 4===N 2↑+Cl 2↑+2O 2↑+4X 。请回答下列问题: (1)NH 4ClO 4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____。 (2)该反应属于基本反应类型中的__________反应。 (3)X 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 (4)NH 4ClO 4由____种元素组成的,是氮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为____________(N:14 O:16) 4、化学兴趣小组对某化学反应进行了探究,并已将实验测定结果填写在下表中,请你分析并填空: 物质 A B C D 反应前质量/g 20 12 2 2 反应后质量/g 0 2 2 待测 (1)该反应的类型是:__________ (2)反应后D 物质的质量是__________g 。 (3)C 物质可能是该反应的__________ (填“反应物”、“生成物”、“催化剂”)。 命题人 审题人 定稿人 答题时 打印时 学生姓名 班级 学号 得分

不定积分的典型例题

例1.計算 dx x x ?++1 1 42 解法1 ).12)(12(1224+- ++ =+x x x x x 而 +++)12(2x x )1(2)12(22+=+-x x x 所以 )121 121(21112242dx x x dx x x dx x x ???++++-=++ . )]12arctan()12[arctan(2 11 )12( ) 1221 1 )12( ) 12(21) 21)22(121)22(1[212 2 22c x x x x d x x d dx x dx x +++-= ++++ +--=++ ++- =???? 解法2 dx x x x x x x x dx x x ??+++-++-=++)12)(12(2)12(112 2242 . arctan 21)12arctan(211212242 c x x dx x x x x dx +++=++++=?? 解法3 ???+-=++=++≠22222421)1 (11111,0x x x x d dx x x x dx x x x 当 c x x x x x x d +-=+--=?21arctan 212)1() 1 (22 ,2 221arctan 2 1lim 20 π - =-+ →x x x Θ ,2 221arctan 21lim 20π=--→x x x

由拼接法可有 .0 2 221arctan 2100 ,2 221arctan 21112242 ??? ? ? ? ?<+--=>++-=++?x c x x x x c x x dx x x ππ 例2.求 .) 1()1(2 2 23dx x x x ?+++ 解 将被积函数化为简单的部分分式 (*)1 )1(1)1()1(222223?????++++++=+++x D Cx x B x A x x x 两边同乘以2)1(+x ,约去1+x 的因子后令1-→x 得 .2 11)1(2)1(2 3=+-+-=B 两边同乘以2)1(+x ,对x 求导,再令1-→x ,施以上运算后,右端得A,而左端为 . 2.24 26)1() 2(2)1(3lim ]12[lim )1() 1()1(2[lim 2232212312 2231=∴=+=++-+=++=++++-→-→-→A x x x x x x x dx d x x x x dx d x x x 在分解式(*)中令,0=x 得,2D B A ++=所以 .2 1 -=D 分解式(*)两边同乘以x ,再令,+∞→x 得 .1,1-=?+=C C A 故有 . arctan 2 1 )1ln(21)1(211ln 2]1)1(1[)1()1(2222223c x x x x dx x D Cx x B x A dx x x x +-+-+-+=++++++=+++?? 例3. 求 .) ()1(2 424dx x x x x ? ++ 解 令 ,2x u =再用部分分式,則

高质量守恒定律经典练习题40道

标准 1、下列图像能较好反映加热高锰酸钾时剩余固体的质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的是() A B C D 2、碱式碳酸铜受热分解成CuO、 CO2和 H2O三种物质,则碱式碳酸铜的组成是() A、只含有碳、氢、氧元素 B 、一定含有碳、氢、铜元素,可能含有氧元素 C、一定含有碳、氢、氧元素,可能含有铜元素 D 、肯定含有碳、氢、氧、铜元素 3、化学方程式Cx HyOz+5O2=4CO2+4H2O, 可知 x 、 y、 Z 的值分别是() A、1、2、3 B、2、4、1 C、4、8、2 D 、4、4、1 4、将 m g 硫在 n g 氧气中燃烧,所生成二氧化硫的质量下列答案中你认为最合理的是 ( m可与 n 相等,也可不相等 ) () A.一定等于 ( m+n)g B .一定小于 ( m– n)g C.可能是小于或等于( m+n)g D .以上答案都正确 5、镁在空气中燃烧时不仅与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镁,而且还有部分镁与氮气化合生成氮化镁(Mg3N2),由此可推知, 12g 镁在空气中燃烧后所得产物的质量为() A.等于 20 g B .小于20 g C .大于20 g D .无法确定 6、质量守恒定律是帮助我们认识化学反应实质的重要理论。在化学反应 aA+bB = cC+dD 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化学计量数 a 与 b 之和一定等于 c 与 d 之和 B. 若取 xg A 和 xg B 反应,生成 C 和 D 的质量总和不一定是2xg C. 反应物 A 和 B 的质量比一定等于生成物 C 和 D 的质量比 D.若 A 和 C 都是盐,则该反应一定是复分解反应 7、关于质量守恒定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专题十三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

专题十三 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 命题点分类集训 命题点1 质量守恒定律的理解 1. (嘉兴)科研人员研发出一种能将二氧化碳转化为甲烷的新技术。该技术以纳米镍粒子为催化剂,将二氧化碳和氢气混合加热发生发应,生成甲烷等物质,从而减少碳排放。该反应前后发生变化的是( ) A. 元素的种类 B. 碳原子的数目 C. 氢元素的化合价 D. 纳米镍粒子的化学性质 2. (2015六盘水)关于质量守恒定律的理解,错误的是( ) A. 宏观:实际参加反应的反应物总质量等于生成物总质量 B. 微观:反应前后原子种类和个数不变 C. X +3H 2O=== 2H 3PO 4中的X 为P 2O 5 D. 煤燃烧后灰渣质量小于煤,不能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 命题点2 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 考向1 化学式或化学计量数的推断 3. (河北)“气体烙铁”是一种以气体X 为燃料的加热仪器,加热温度可达1 300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X +13O 2=====点燃 8CO 2+10H 2O 。燃料X 的化学式为( ) A. C 3H 8 B. C 4H 10 C. CH 3OH D. C 2H 5OH 4. (铜仁)某物质在空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C 2H 5OH +______O 2=====点燃 2CO 2+3H 2O ,在“______”中填上的数字是( ) A. 1 B. 2 C. 3 D. 4 5. (襄阳)AgNO 3固体见光或受热易分解,故保存在棕色瓶中。AgNO 3见光分解时会产生一种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该气体可能是( ) A. SO 2 B. NH 3 C. N 2 D. NO 2 6. (河南)偏二甲肼(C 2H 8N 2)与N 2O 4反应放出的能量能把火箭送入太空,该化学方程式为:C 2H 8N 2+2N 2O 4=== 2X ↑+3N 2↑+4H 2O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X 的化学式为CO B. 偏二甲肼中碳的质量分数为40% C. 该反应属于分解反应 D. 生成N 2和H 2O 的质量比为14∶9 7. (绵阳)程浩同学查阅资料得知:Cu 与稀硫酸不反应,但Cu 可与浓硫酸在加热的条件下反应,化学方程式为:Cu +2H 2SO 4(浓) =====△ CuSO 4+SO 2↑+2R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该反应中涉及了3种类型的化合物 B. R 为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氧化物 C. 反应前后,H 2SO 4中硫的化合价全部发生了改变 D. 该反应不属于四种基本反应类型中的任何一种 考向2 物质元素组成的推断

最新不定积分的典型例题

不定积分的典型例题

例1.計算?Skip Record If...? 解法1 ?Skip Record If...? 而?Skip Record If...??Skip Record If...?所以 ?Skip Record If...? ?Skip Record If...? 解法2 ?Skip Record If...? ?Skip Record If...? 解法3 ?Skip Record If...? ?Skip Record If...? ?Skip Record If...??Skip Record If...? 由拼接法可有 ?Skip Record If...? 例2.求?Skip Record If...? 解将被积函数化为简单的部分分式 ?Skip Record If...? 两边同乘以?Skip Record If...?,约去?Skip Record If...?的因子后令?Skip Record If...?得?Skip Record If...? 两边同乘以?Skip Record If...?,对?Skip Record If...?求导,再令?Skip Record If...?,施以上运算后,右端得A,而左端为 ?Skip Record If...? 在分解式(*)中令?Skip Record If...?得?Skip Record If...?所以?Skip Record If...?分解式(*)两边同乘以?Skip Record If...?,再令?Skip Record If...?得?Skip Record If...?故有 ?Skip Record If...? 例3.求?Skip Record If...? 解令?Skip Record If...?再用部分分式,則 ?Skip Record If...? ?Skip Record If...?两边乘以?Skip Record If...?再令?Skip Record If...?得?Skip Record If...?两边乘以?Skip Record If...?再令?Skip Record If...?得?Skip Record If...?两边乘以 ?Skip Record If...?再令?Skip Record If...?得?Skip Record If...?令?Skip Record If...? ?Skip Record If...? 例4 ?Skip Record If...? ?Skip Record If...??Skip Record If...? 例5.求?Skip Record If...?

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

考点7 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 中考要求 1.认识质量守恒定律,能说明常见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关系。 2.能用原子、分子观点理解质量守恒定律,并能用它解释一些简单现象。 3.认识定量研究对于化学科学发展的重大作用。 考点归纳 一.质量守恒定律 1.质量守恒定律:参加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2.化学反应“质量守恒”的原因:在化学反应中,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没有改变,原子的数目没有增减,原子的质量也没有改变。 二.化学反应中的“变”与“不变” 1.从微观上看不发生改变的是原子的种类、原子的数目、原子的质量;一定发生改变的是分子的种类。 2.从宏观上看不发生改变的是元素的种类、元素的质量、反应物和生成物的质量总和;一定发生改变的是物质的种类。 三.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 1.推断物质的组成 2.确定物质的化学式3.简单的计算 4.简答(解释化学反应中有关实验事实) 题型讲练 一.解释化学反应中有关实验事实 ★我会答 1.镁带在空气中燃烧生成氧化镁后的质量比原来金属镁的质量大,有人说这个事实不符合质量守恒定律,你说对吗?为什么? 答:此说法不对。镁带在空气里燃烧,是镁和氧气发生了化学反应。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后生成物氧化镁的质量,一定等于参加反应的镁带和氧气的质量和,所以生成物的质量比镁带质量大。 2.成语“点石成金”,本意为古代方士的一种法术,即能使石头变成黄金;现比喻能化腐朽为神奇。有人说他能把石灰石变化黄金,请你用化学知识说明石灰石不能变成黄金的道理。 答:在化学反应中元素的种类不变。石灰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它是由钙元素、碳元素、氧元素组成的。黄金是由金元素组成的,因此石灰石不可能变成黄金。 3.如图所示是测定蜡烛燃烧时的质量变化装置,天平是物理天平,左托盘上蜡烛的上方罩着吸收器。如果实验时,蜡烛正常燃烧,生成的气体顺利通过吸收器,吸收器的药品在3min内起吸收作用。试回答:

质量守恒定律练习题

题精选 一、选择题 1.下列各项:①原子的数目;②分子的数目;③元素的种类;④物质的种类; ⑤物质的分子个数;⑥各种原子的总数。在化学反应前后,肯定没有变化的是() A.①②③⑤ B.①⑥ C.②③⑤ D.①③⑥ 2.在A+B→C+D的反应中,5克A和一定的B恰好完全反应,生成3克C和10克D,则B的质量是() A.18克 B.7克 C.8克 D. 6克 3.对质量守恒定律的解释正确的是() A.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种类不变,原子数目改变。 B.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改变,原子个数不变。 C.在一切化学反应里,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没有改变,原子的数目没有增减,原子的质量也没有改变。 D.在化学反应中反应物的分子数等于生成的分子数。 4.充分加热a克氯酸钾与b克二氧化锰的混合物,留下残余固体c克,则生成氧气的质量为() A.(a-b)克 B.(a-b-c)克 C.(a+b-c)克 D.(a-b+c)克 5.某化合物X燃烧时发生的反应为:2X+5O=4CO+2HO,根据质量守恒定律,222可判断X的化学式为() A. CH B. CH C. CH 24422 D. CH 66 6.下列各组物质,在敞口容器里发生反应,容器内物质的总质量在反应前后不变的是() .镁条放入盐酸中A B.高锰酸钾固体受热分解 C.硫酸铜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 D.在空气中加热铜粉 7.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及2Mg+O==2MgO的反应方程式,下列各组数据正确的2是() A.镁的质量2克,氧气质量3克,氧化镁质量5克。 B.镁的质量3克,氧气质量2克,氧化镁质量5克。 C.镁的质量1克,氧气质量4克,氧化镁质量5克。 D.镁的质量4克,氧气质量1克,氧化镁质量5克。 8.已知反应3A+2B==2C+D,A、B两种物质完全反应时质量比为3:4,若生成C 和D共140克,则该反应消耗B的质量为() A. 60克 B. 80克 C. 90克 D. 120克 9.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煤燃烧后剩余的煤渣比较轻,因此不符合质量守恒定律 B.蜡烛燃烧后生成的气态物质的质量之和等于蜡烛减少的质量与消耗的氧气的质量之和 C.一定量的水的质量与全部蒸发后所生成的水蒸气的质量相等,因此符合质

不定积分典型题型

不定积分典型题型 1. 原函数 2.积分公式 3.第一类换元积分法(也称凑微分法) 4.第二类换元积分法 5. 分部积分法 原函数 1. 若F’(x)=f(x), G’(x)=f(x), 则 ?=dx x f )(( ) A. G (x ) B. F (x ) C. F (x )+C 分析:此题考查不定积分和原函数之间的关系。 2. 下列函数中,是同一个函数的原函数的为( ) A.lnx,ln(x+2) B.arcsinx,arccosx C.lnx,ln2x 分析:验证两个函数的差是否为常数。运用对数函数的运算。Ln2x=ln2+lnx 积分公式 1.=? dx e x x 3 分析:运用公式 ? a x dx= a ln 1a x +C , 把3e 看做一个整体,化为x e )3(。 答: C e x x ++3 ln 13 2.=+?dx x x 2 2 13 分 析 : 对 函 数 进 行 “ 加 一 项 减 一 项 ” 处 理 , 则 C x x dx x x x dx x x +-=+-=+-+=+???)arctan (3)11 1(311131322222 3.=? dx x 2tan 分析:运用三角恒等式,1sec tan 2 2-=x x 则C x x dx x ec s dx x +-=-=? ?tan )1(tan 2 2 4. =?dx x x 22sin cos 1 分 析 : 运 用 三 角 恒 等 式 sin 2x+cos 2x=1, 则 C x x dx x x dx x x x x dx x x +-=+=+=???cot tan )csc (sec sin cos cos sin sin cos 12 2222222.

八年级科学质量守恒定律练习题

质量守恒定律与化学计算练习题 班级姓名 1.对质量守恒定律的解释正确的 是() A.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种类不变,原子数目改变 B.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改变,原子个数不变 C.在一切化学反应里,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没有改变,原子的数目没有增减,原子的质量也没有改变 D.在化学反应中反应物的分子数等于生成物的分子数 2.充分加热a克氯酸钾与b克二氧化锰的混合物,留下残余固体c克,则生成氧气的质量为 A.(a+b-c)克 B.(a-b-c)克 C.(a-b)克 D.(a-b+c) 克() 3.下列各项:①原子的数目②分子的数目③元素的种类④物质的种类⑤物质的分子个数 ⑥各种原子的总数。在化学反应前后,肯定没有变化的 是 ( ) A.①②③⑤ B.①⑥ C.②③⑤ D.①③⑥ 4、关于质量守恒定律,下列叙述中正确的 是()

(A)煤燃烧化为灰烬,该反应不符合质量守恒定律 (B)24克镁在空气中完全燃烧生成40克氧化镁,实际消耗空气质量为16克 (C)一切化学反应都遵从质量守恒定律 (D)质量守恒定律只适用于有气体或固体生成的化学反应 5、在化学反应2XY2+Y2=2Z中Z的化学式 为() A、X2Y3 B、XY3 C、X2Y6 D、 X2Y4 6、在反应2Mg + O2 ==2 MgO中镁、氧气、氧化镁的质量比 为() A、 48:32:80 B、 24:32:40 C、 24:32:64 D、 24:32:80 7、对化学方程式2H2 + O2 ==== 2H2O的读法,错误的 是() A、氢气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水 B、氢气加氧气等于水 C、在点燃条件下,每两个氢分子与一个氧分子反应生成两个水分子 D、在点燃条件下,每4份质量的氢气与32份质量的氧气反应生成36份质量的水

初三化学质量守恒定律-知识点-习题及答案

1第五单元:质量守恒定律 一、质量守恒定律: 1、内容: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说明:①质量守恒定律只适用于化学变化,不适用于物理变化; ②不参加反应的物质质量及不是生成物的物质质量不能计入“总和”中; ③要考虑空气中的物质是否参加反应或物质(如气体)有无遗漏。 2、微观解释:在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质量均保持不变(原子的“三不变”)。 3、化学反应前后 : (1)一定不变宏观:反应物、生成物总质量不变;元素种类不变 微观:原子的种类、数目、质量不变 (2)一定改变宏观:物质的种类一定变微观:分子种类一定变 (3)可能改变:分子总数可能变 二、化学方程式 1、遵循原则:①以客观事实为依据②遵守质量守恒定律 2、书写:(注意:一写、二配、三标、四等) 3、含义:以2H2+O2点燃2H2O为例 * ①宏观意义:表明反应物、生成物、反应条件氢气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成水 ②微观意义:表示反应物和生成物之间分子 每2个氢分子与1个氧分子化合生成2个个水分子 (对气体而言,分子个数比等于体积之比) ③各物质间质量比(系数×相对分子质量之比) 每4份质量的氢气与32份质量的氧气完全化合生成36份质量的水 4、化学方程式提供的信息包括 ①哪些物质参加反应(反应物);②通过什么条件反应:③反应生成了哪些物质(生成物);④参加反应的各粒子的相对数量;⑤反应前后质量守恒等等。 ~ 5、利用化学方程式的计算 三、化学反应类型 1、四种基本反应类型 ①化合反应: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生成另一种物质的反应 ②分解反应:由一种反应物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其他物质的反应 ③置换反应: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 ④复分解反应: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

中考专题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带答案

.... .. ... .. 中考专题 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三) 1. 化学反应前后,下列各项中,肯定没有变化的是 ( ) ①原子数目 ②原子的种类 ③分子数目 ④分子的种类 ⑤元素的种类 ⑥物质的 总质量 ⑦物质的种类 A .①②⑤⑥ B .①②③⑤ C .①②⑤⑦ D .③④⑥⑦ 2.氯气是一种有毒的气体,实验室制取氯气时,可以用氢氧化钠溶液来吸收尾气,其反应原 理为 Cl 2 + 2NaOH = X + NaClO + H2O, 则 X 的化学式为 ( ) A. NaCl B. H2 C. HCl D. HClO 3.溶洞中存在的反应:CaCO 3+CO 2+H 2O →Ca(HCO 3)2 此反应属于( ) A .化合反应 B .分解反应 C .置换反应 D .复分解反应 4.下列反应属于置换反应的是( ) A.3NO 2+H 2O=2HNO 3+NO B.2KMnO 4 ? K 2MnO 4+MnO 2+O 2 C.C+H 2O 高温 CO+H 2 D.CO+Cu ? CO+H 2( 5.通过下列化学反应不能达到目的的是 ( ) A .制氯化铁:2Fe + 3CuCl 2 = 2FeCl 3 + 3Cu B .用稀硫酸除去炭粉中的少量氧化铜:CuO + H 2SO 4 = CuSO 4 + H 2O C .用硝酸钡溶液区别氢氧化钠溶液和硫酸钾溶液:K 2SO 4 + Ba(NO 3)2 = BaSO 4↓+ 2KNO 3 D .用氢氧化铝治疗胃酸过多症:Al(OH)3 + 3HCl = AlCl 3 + 3H 2O 6.下列关于化学反应x A + y B = m C + n D (x 、y 、m 、n 为化学计量数)的说法中,一定正确的 是 ( ) A. x + y = m + n B.若生成物中有水,该反应是中和反应 C.参加反应的 A 和 B 的质量比等于生成物 C 和 D 的质量比 D.若 A 和 B 的质量都为 a g ,充分反应后生成物的总质量小于或等于 2a g 7.下列化学方程式的表达一定不正确的是 ( ) A.2Fe + 6HCl = 2FeCl 3 + 3H 2↑ B. BaCl 2+ CuSO 4 = BaSO 4↓+ CuCl 2 C.SO 3 + 2NaOH = Na 2SO 4 + H 2O D. Ca(OH)2 + Na 2CO 3 = CaCO 3↓+ 2NaOH 8.下列对化学反应类型的判断,错误的是 ( ) A.2H 2S + SO 2 = 3S↓ + 2H 2O (复分解反应) B.CO 2 + C 高温 2CO (化合反应) C.2AgBr 光照2Ag + Br 2↑ (分解反应) D.2Mg + CO 2 点燃 2MgO + C (置换反应) 9.下图是四位同学对某一个化学方程式意义的描述,他们描述的化学方程式是( ) A .2H 2O 2 MnO 2 2H 2O+O 2↑ B .Na 2CO 3+Ca (OH )2=CaCO 3↓+2NaOH C .C 2H 5OH+3O 2 点燃 2CO 2+3H 2O D .2NaOH+H 2SO 4=Na 2SO 4+2H 2O

质量守恒定律精选练习题

质量守恒定律 1.判断正误,说明原因 ①卫生球逐渐变小,它不符合质量守恒定律 ( ) ②参加反应的氢气和氧气的体积和,一定等于生成水的体积 ( ) ③8克硫在8克氧气中恰好完全燃烧生成16克二氧化硫。现有8克硫在10克氧气中充分燃烧生成18克二氧化硫。 ( ) ④5克A 与5克B 物质发生化合反应一定生成10克C 。 ( ) 2.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煤燃烧后生成的煤灰质量比煤质量减小了。 3.下列有关质量守恒定律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 ) A .质量守恒定律揭示了化学变化中宏观物质之间的质量关系,与微观过程无关 B .通过化学变化,只能改变世界上物质的种类,不能改变物质的总质量 C .质量守恒定律为定量揭示化学变化的规律,提供了理论依据 D .随着科技的发展,精密仪器为我们定量研究化学变化创造了条件 4.化学反应前后肯定没有变化的是 ( ) ①原子的数目 ②分子的数目 ③元素的种类 ④参加化学反应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⑤物质的种类 ⑥原子的种类 A.①④⑥ B.①③⑤ C.①③④⑥ D.①③④⑤⑥ 5.植物的光合作用可简单表示为H 2O+CO 2→淀粉+O 2,则淀粉的组成中一定含有( )元素,可能含有( )元素。(该题属于定性分析) 6.山茶油是绿色保健品,其主要成分是柠檬醛,现从山茶油中提取76克柠檬醛,将它在氧气中完全燃烧,生成220克二氧化碳和72克水,则柠檬醛中含有的元素是 (填元素符号)。(该题属于定量分析) 7.常用燃烧法测定有机物的组成。现取2.3克某有机物在足量的氧气中完全燃烧,生成4.4 克二氧化碳和2.7克水。对该物质的组成有下列推断: ①一定含C 、H 元素;②一定不含O 元素;③可能含O 元素;④一定含O 元素;⑤分子中C 、H 的原子个数比为2︰5;⑥分子中C 、H 、O 元素质量比为12︰3︰8。其中正确的是 ( ) A .①②⑤ B .①④⑥ C .①③⑤ D .①④⑤ 8. 酒精检测仪中的反应原理为:C 2H 5OH + 4X (橙红色)+ 6H 2SO 4 2Cr 2(SO 4)3(绿色)+ 2CO 2 + 9H 2O ,则该物质X 的化学式为 ( ) A. CrO 3 B. Cr 2O 3 C. Cr 2S 3 D. CrSO 3 9.燃煤发电厂利用反应2SO 2 + 2CaCO 3 + X 2CaSO 4 + 2CO 2来减少SO 2的排放,其中X 的化学式为 ( ) A. O 2 B. CO C. CO 2 D. H 2 10.二甲醚(CH 3OCH 3)可由一氧化碳和物质X 在一定的条件下制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C+4X CH 3OCH 3 + H 2O ,则X 的化学式为 ( ) A. C 2H 5OH B. H 2O 2 C. C 2H 4 D. H 2 11.A 、B 、C 、D 四种纯净物放在一个密闭容器中,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 有关数据如下: 一定条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