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共和国有可能和俄罗斯合并

蒙古共和国有可能和俄罗斯合并

蒙古共和国有可能和俄罗斯合并

2015年,蒙古共和国有可能和俄罗斯合并

2006-11-5

蒙古国位于亚洲的中部,东、南、西三面与中国为邻,北界俄罗斯。面积1 5 6 . 6 5 万平方千米,是世界上面积第二大内陆国家。人口只有200万.

蒙古国以畜牧业为主,曾长期实行计划经济。1991年开始向市场经济过渡,实行国有资产私有化。地下资源丰富。现已探明的有煤、铜、钨、萤石、金、银、钼、铝、锡、铁、铅、锌、铀、锰、磷、盐、石油等80多种矿产,其中煤蕴藏量约500-1520亿吨。此外,萤石蕴藏量约800万吨、铁20亿吨、磷2亿吨、铜800万吨、钼24万吨、锌6万吨、金3000吨、银7000吨、石油15亿桶。额尔登特铜钼矿已列入世界十大铜钼矿之一,位居亚洲同类企业之首。森林面积为1830万公顷,全国森林覆盖率为8. 2%,木材蓄积量为12亿立方米。水蕴藏量为60亿立方米。畜牧业是传统的经济部门,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工业以轻工、食品、采矿和燃料动力工业为主。主要旅游点有哈尔和林古都、库苏古尔湖、特列尔吉旅游渡假胜地、南戈壁、东戈壁和阿尔泰狩猎区等。出口产品主要有铜钼精矿,羊毛、山羊绒、皮张、地毯和其他畜产品等;进口商品主要有机器设备、燃料油和日用品等。货币名称:图格里克(togrog)。

外***以来长期处于苏联沙文恐怖主义统治之下痛受劣等斯拉夫殖民文化之毒害,彻底放弃传统蒙古文字,竟然编制出富有殖民色彩的斯拉夫文字,培植了大批蒙奸,甘心充当苏俄走狗,差点要成为苏联加盟共和国,与内蒙古人民制造了民族文化分裂,公开批判成吉思汗为历史罪人,禁止崇拜成吉思汗的民间活动,时时攻击责骂中华统一大势所趋。外蒙古本来属于亚洲典型蒙古人种,也属于东方东亚文化类型,但是目前严重被斯拉夫异化,变成了非欧非亚的怪蛋,外蒙古经济非常贫穷,人口还没有增长,反而不断减少,现在才200*** 。

据外蒙古有关部门统计,近40余年来,外蒙古土面积的42.5%已经不同程度地荒漠化,而且正以每年13%——18%的速度增长。在蒙古许多地区,即使夏季也难见到绿洲,森林大量减少,草原植被遭到破坏,降雨和降雪减少,土地荒漠化,这一切已在蒙古媒体中得到反映。但是外蒙古经济困难重重,目前还无力治理生态环境荒漠恶化的局面.

而在中国的蒙古族有500万. 内蒙古自治区全区总面积118.3万平方公里,比蒙古国小了那么一点.可经济比蒙古国强很多.

所以啊. 蒙古国再这样发展下去.是和中国合并还是和俄罗斯合并就是一个时间问题了.

俄罗斯与中国已经是完全不同的两种国家

俄罗斯与中国已经是完全不同的两种国家 2016-08-05 ——那小兵与普京总统顾问莫洛夫对话 编者按:俄罗斯人差点就无缘本届里约夏季奥运会,如果不是最后关头271名运动员被放行的话。我们这个爱恨交集的邻居,从来都是在按自己的思路与节奏在前行,但这种“特立独行”毫无疑问在改变,今日俄罗斯,早已不是当初的苏联。我们特地节选了2014年索契冬奥时普京总统顾问莫洛夫对今日俄罗斯、中国的深度解读,或许能有助于我们重新理解很多事情。 那小兵:您如何评价索契冬奥开幕式中的节目?更进一步讲,您如何解读俄罗斯新的历史观? 普京总统顾问莫洛夫:作为一个俄罗斯人,我对索契冬奥开幕式感到非常自豪。可以坦言,俄罗斯终于敢于面对自己的历史了。 这个开幕式与中国2008年奥运开幕式有很大不同,中国奥运开幕式强调"和"的概念,试图把世界放入"和谐框架"中,其中只有中国古代历史,回避了近代和现代中国历史,而俄国此次开幕式突出了"自强不息"的主题思想,从第一个"彼得大帝西征"情节开始,然后进入亚

历山大一世击败拿破仑情节,之后再进入非常表现主义色彩的"红色苏维埃"时代,最后用幽默的喜剧表现手法进入"新俄国时代",搭配着柴可夫斯基的古典音乐。 这充分表现了俄罗斯人的民族文化自信,他们不再纠结于"黑暗沙俄",也不再忌讳"红色恐怖",更不在乎"改革动乱",俄罗斯终于在精神上解脱了沉重的过去。 那小兵:我注意到此次俄国的历史节目确认了"俄国一千年历史",这比过去苏联教科书中的表述减少了近五百年,为何俄国历史学有了这种改变? 莫洛夫:我认为这是俄国价值观改变所引发的改变。 与中国用"文字出现"作为历史开端的旧史学标准不一样,俄国与日本和其他西方国家如今都采用了"国家体制"为本国历史开端的做法。比如,日本历史从天皇出现算起大概约2000年,美国历史从美利坚合众国开国算起,如此等等,更注重政治文化与体制的传承关系,尤其是主权传承关系。 与中国人崇拜祖先的信仰不同,俄国人信奉东正教,这注定俄罗斯最终要走向西方主流意识形态,尽管依然受到西方各国的抵制。从这次表演中可以看到,俄罗斯人把"红色恐怖时代"看成了"工业化奴役时代",这是一种微妙的思想更新,从中与西方工业时代在感情上拉近了。

蒙古国企业法

蒙古人民共和国 企业法 生效日期1991.7.1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法律宗旨 为了协调蒙古人民共和国境内企业的设立、登记、终止活动、撤销,以及企业领导机构、成员、权利、义务、责任有关的关系,特制定本法。 第二条企业 一、从事稳定的生产、服务,并以其全部资产承担经营活动有关责任的独立单位,称为企业。 企业可由国家机关、公民和企业设立。 二、企业可具有下列形式: 1、私营企业; 2、合作企业; 3、公司 按所有制形式,企业可划分为国有、私有和混合型企业。 三、国营工业企业的权利特点,本法第五章中规定。 农牧业社可按任何一种企业形式建立。 四、蒙古人民共和国法规和蒙古人民共和国参加的国际条约中别无其它规定,外国公民、机构和无国籍人士,可依据本法在蒙古人民共和国境内设立企业。 第三条企业的设立、登记 一、设立企业,要依据申请人的建议。 二、私营企业,根据公民申请由地方人代呼拉尔执委会;其它企业,依据设立人的书面合同,章程由国家税务部门(以下“登记机关”)分别予以登记。 依据蒙古人民共和国法规,从事专门技术、特别许可的生产、服务行业,须由主管部门批准,出具证明。 三、合同应具备以下条款: 1.企业名称、隶属、地址、住所;2.成员姓名、专业、地址;3.业务活动,法律依据、期限;4.财产数额,及其筹集期限与方式。 四、合作企业、公司应有章程。章程应具备以下条款: 1.企业的名称、地址、住所;2.经营业务;3.注册资本数额;4.生产、管理机构;

5.撤销、最后清算;6.利润分配、亏损分担;7.成员权利、义务;8.依据本法,应制定的其它条款。 五、在合同、章程条文上发生纠纷,应坚持合同。 六、对合同、章程做增改,应在14天内向登记机关报告。 七、设立人自制订合同、在公证所办理手续、批准章程后30天之内.,向登记机关提出申请。登记机关根据本法,予以企业登记,发给国家登记证书。证书应规定企业法律依据。由登记机关,予以公布。 八、企业自领取国家登记证书之日起,有权开展经营活动。 九、登记机关认为企业的合同、章程与蒙古人民共和国法规不相符时,阐明一定理由不予以登记。企业不同意,可向法院提出申诉。 十、登记机关关于企业及其合同增改的登记情况,在7天之内向有关统计机关报告,并予以公布。 第四条财务检查 一、对企业财务活动,根据蒙古人民共和国法规由国家财务机关进行检查。 二、企业在财力、经济活动中,为了进行技术成果分析和检查,可以合同形式聘用仲裁员。 三、仲裁员要由在国家财政机关登记的专业人员担任。在企业成员、职员直接领导下工作的公民,禁止担任该企业仲裁员。 企业离职人员,在2年之内不得担任该企业仲裁员。 四、仲裁员有权了解企业财务票据、有权要求企业领导和职员出具有关执行自己任务的介绍和说明。 五、仲裁员有权参加全体成员大会提出意见和结论,并有权要求召集全体成员大会。 第五条企业业务活动的终止 具备以下条件,可终止企业经营活动: 1.合同、章程规定的期限届满;2.未向他人转交权利而决定终止该企业业务活动;3.法院决定;4.法律规定的其它依据。 第六条最后清算与企业的撤销 一、终止业务活动的企业,要作最后清算。合同中别无规定,除本法第五条第三款规定以外的其它情况下,最后清算要由该企业领导完成。 二、承担最后清算工作方面的人:

俄罗斯文化对中国的影响

俄罗斯文化对中国的影响 中俄两国无论是在政治、经济,还是文化等领域,都有十分密切的交往。俄罗斯文化在生活、语言、文学、和艺术等多个方面,都对中国特别是东北地区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下面就从几个方面简单介绍下俄罗斯文化对中国东北文化的影响。 1通过俄国侨民。从俄国进入中国东北地区的俄侨以俄罗斯族人居多。俄罗斯文化在中国东北地区的传播也主要与他们有关。哈尔滨是俄国侨民在中国东北的最大聚居地,在俄罗斯文化向中国东北地区的传播中发挥了巨大作用 2.通过旅俄华侨。19世纪60年代,清朝在东北地区开禁放垦,大批来自黄河中下游地区的汉族移民北上进入东北地区。90年代,伴随着俄国移民进入中国东北地区,一部分汉族移民继续北上,越过边界,进入俄境。有的从山东乘船直接进入俄国在远东的天然良港符拉迪沃斯托克(海参崴)。像闯关东一样,中国人管进入海参崴叫闯崴子。据统计,1900年海参崴共有旅俄华侨36700人。中国人进入俄国还有一种情况,即随着西伯利亚的开发,特别是西伯利亚大铁路的建设,俄国政府从中国招募了大批华工。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俄国政府招募华工迅速升温。到十月革命爆发前夕,旅俄华侨已达40万人。生活在俄国的华侨受俄罗斯文化的影响,逐渐学会了俄语,生活习惯也已经大半俄罗斯化。他们中的一部分人娶俄罗斯女人为妻,所生子女的身上更多地体现出俄罗斯民族的特点。十月革命后,旅俄华侨及其子女大部分回到中国,特别是东北地区,由此把俄罗斯文化传入中国东北地区。 3.通过修建中东铁路,兴建和经营工商企业。随着中东铁路的建筑,沙俄铁路当局和沙俄资本家在中东铁路沿线各大城镇设立了许多工厂和洋行。1898年,沙俄根据筑路工程的需要在哈尔滨开设了制材厂和中东铁路总工厂。在满洲里、海拉尔等地建立了铁工厂和机器厂。在大连建立了商港修缮工厂、木材厂以及铸铁厂等。沙俄在哈尔滨开办了7家发电厂,垄断了哈尔滨市的电力工业。还在铁路沿线开办了许多轻工业工厂,如面粉、榨油、酿酒、制糖和卷烟等工厂。 4.由于俄国人在中东铁路沿线所处的特权地位,使俄罗斯文化在这一地区的传播处在十分有利的地位。以建筑为例,除众多造型各异的俄罗斯东正教堂外,另有许多哥特式、罗马式建筑,如哈尔滨秋林公司、莫斯科商场(今黑龙江省博物馆)、铁路局招待所以及哈尔滨中央大街的石头路面、松花江畔俄罗斯式的木制房屋等,构成了早期哈尔滨建筑的独特风格。俄国人将其生活习惯带到中东铁路沿线之际,通过各种途径,或强制、或间接地影响了中国东北人 5 1949年10月至1952年末,是我国国民经济恢复时期,苏联向我国提供援建项目42项,其中有30项设于中国东北地区。在中国1953年开始的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苏联援助我国156项建设项目,其中有57项落户东北。这些项目大多数为新建项目。苏联在中国东北援建的57项重大工程,是以重型加工工业(重型装备制造业)为主,为此,加大了能源(煤炭)和钢铁等原材料大型项目的建设。苏联援建的57项大型建设项目,奠定了现代中国东北工业的基础。 6 20世纪50年代,中国东北出版了许多介绍苏联和翻译苏联的作品。其中有奥斯特洛夫斯基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法捷耶夫的!毁灭?、!铁流?、!青年近卫军?,富尔曼诺夫的!夏伯阳?,科斯捷米扬斯卡娅的!卓娅和舒拉的故事?等,这些苏联作家的作品对中国东北青年 的教育发挥了巨大的作用。苏联现实主义的文学作品对中国读者具有很大的吸引力。奥斯特洛夫斯基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是20世纪50 60年代中国东北青年学习的教材。保尔柯察金的形象教育和帮助成千上万的中国东北青年走上革命的道路,在抗美援朝的战争中,踊跃参军,保家卫国,为了国家和民族的利益,不惜牺牲,前仆后继。

一、中国与蒙古国双边关系简况

一、中国与蒙古国双边关系简况 中蒙两国边界线长4676公里。两国于1949年10月16日建立外交关系。中蒙建交50年来,两国关系虽经历过一些曲折,但睦邻友好始终是主流。尤其是近10年来,两国关系发展迅速,成果显著。1994年,双方重 新签署《中蒙友好合作关系条约》,为两国关系健康、稳定发展奠定了政治、法律基础。1998年12月,应江 泽民主席邀请,蒙古总统那·巴嘎班迪对中国进行了国事访问,双方发表中蒙联合声明,确定建立两国面向21世纪长期稳定、健康互信的睦邻友好合作关系,为两国关系的未来发展指明了方向。1999年7月,江泽民主席又应邀对蒙古进行国事访问,充实和丰富了两国睦邻友好合作关系的内涵。2002年1月,蒙古总理恩赫巴亚尔对中国进行了正式访问,双方发表联合公报。经济上,两国互利合作不断扩大,中国已成为蒙最大的贸易伙伴和投资国。在国际事务中,双方在许多问题上有着相同或近似的看法,相互支持,有效合作。 蒙古是中国北部的重要邻国,地处中俄两国之间,地理位置独特。多年来,中国政府坚定不移地对蒙古奉行 睦邻友好政策。中方尊重蒙古的独立与主权,尊重蒙古人民自己选择的发展道路,尊重蒙古的无核区地位。 二、双边政治关系回顾 蒙古是最早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家之一。1960年双方签订《中蒙友好互助条约》。1962年签订《边界 条约》。60年代中后期,两国关系经历了曲折。70年代,两国恢复互派大使。80年代,两国关系逐步改善。1989年两国关系和两国执政党-中国共产党与蒙古人民革命党相互关系实现正常化。此后,两国友好关系与合作在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军事等各个领域不断得到巩固和发展。1990年中蒙双方发表联合公报,1994 年修订《中蒙友好互助条约》,并在此基础上签订《中蒙友好合作关系条约》。双方确认,两国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基础上加强和发展友好合作关系。 三、双边经贸关系和经济技术合作 1951年中蒙两国建立贸易关系。1989年两国政府成立了经济、贸易和科技合作委员会,迄今已举行六次会议。1991年两国政府签订了新的贸易协定,以现汇贸易取代了政府间记帐贸易。同年,两国政府签署投资保护协定。据中国海关统计,2001年,中蒙贸易总额为3.62亿美元,其中,中方出口额为1.23亿美元,进口额为2.39亿美元。 中蒙两国在平等互利基础上发展经贸合作关系。据蒙方统计,截止2001年底,我对蒙直接投资近700项,累计投资额逾1.35亿美元,占外国在蒙投资总额的约40%,成为在蒙第一大投资国。 1985年以来,两国在发展政府间贸易的同时发展边境贸易。目前,中国的内蒙古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宁夏回族自治区、河北省、吉林省等同蒙古有关地区和部门开展有边境贸易。 四、在文化、科技与教育等方面的双边交往与合作 中蒙两国于1951年起建立文化联系。近年来,根据中蒙两国政府文化交流计划,两国开展了多渠道、多层次、

普京对中国国际局势的影响

不要对普京抱太多幻想 在俄罗斯,对中国存在着相互冲突的认识。那些亲西方的自由主义人士把中国看做是一个不可预测的、可怕的邻居,对俄罗斯的利益和主权构成了很大"威胁";另一些人则认为中国是俄罗斯对抗美国全球扩张的"友邦". 尽管如此,出于现实上的诸多原因,如对中国商品的需求以及遏制北约在东部地区的扩张,叶利钦政府还是采取了与中国建立"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政策。 但在梅德杰韦夫担任总统期间,其实很多做法偏离了普京的路线,在亲西方的同时,有时并不注重中俄关系,甚至为了讨好西方,而破坏中俄关系。在梅德杰韦夫的任期内,中俄关系一直停滞不前,没有什么大的发展。 普京的归来,对中国是机遇,也是一个严峻的挑战。中国和俄罗斯有漫长的边境线,中俄关系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国家的稳定。一个强大的俄罗斯,并不符合中国的利益。因为,俄罗斯的强大,在一定程度上会对中国构成威胁。 中国要分出很精力去应付俄罗斯的强大所带来的威胁,这就削约了中国在其它方面的行动。毫不怀疑,普京的上台,一定会给俄罗斯一个新的发展机遇,俄罗斯一定会在普京的带领下,实现经济的腾飞,进而带动军事的强大,政治和外交的强势,这所有的一切对中国都是一个挑战。所以,中国必须强大,而要强大就必须保持社会的稳定,否则,中国将失去和俄罗斯并肩的机会。 总之,普京的归来,对中国来说是机遇,也是挑战,我们中国自己要好好把握住这次机会,和俄罗斯联手共同抗击西方对我们的挑衅,使我们在国际事务中能占有主动权。 中国必须认清,俄罗斯并非是我们天然的同盟。只有利益,没有永久的朋友。普京需要中国对抗美国,同样需要印度对抗中国,和印度军事合作很明显对抗中国的,当然从它自身安全考虑的。在南海方面,俄罗斯未必象中国想象的那样会毫不动摇的支持中国,而且很可能和越南站在同一条战线上。 丢掉幻想,不要总觉得俄罗斯还占有中国150万领土。俄罗斯人从来不相信你有什么意图,只相信实力。每一寸领土,都需要刺刀和鲜血。 俄罗斯是出尔反尔的国家,俄罗斯曾经多次和最大的对手英国和美国联手(反法战争、一战和二战),而更多时候俄罗斯和英国,俄罗斯和美国都是对手。俄罗斯曾经和普鲁士的德国、希特勒的德国关系都不错,一战和二战却走到了对立面。俄罗斯一直视法国为天然盟友,可是却打败了拿破仑。总之,俄罗斯是个地地道道的大国,和大国打交道,中国领导人必须有大国的成熟思维。 无论怎样,普京将给世界带来一个强大的俄罗斯,我们必须有所心理准备。我们欣喜的看到俄罗斯所能给中国的机会,也应当提防俄罗斯的出卖。中俄的未来,应该是建立全方位的准同盟关系。

国际格局变化对中俄关系的影响

国际格局变化对中俄关系的影响 俄罗斯作为当代世界主要国际战略力量之一,是影响国际格局变化的重要因素。俄罗斯作为中国最大的邻国,又是影响中国周边战略环境的重要因素。中俄关系能否保持良好的发展势头,俄罗斯能否成为抗衡单极霸权的积极力量,对中国的外交战略决策具有重大现实意义。 国际格局的变化是影响21世纪的中俄关系稳定发展的决定因素。冷战结束以来,大国关系的调整一直在不停地进行。中国和俄罗斯作为世界大国,两国关系发展的重大成果,便是建立了面向21世纪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普京就任总统后,影响俄罗斯对华政策的基本因素,特别是国家利益、内外环境、综合国力等最重要的因素并未出现明显变化。因此,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将会实现跨世纪的发展。 那么国际格局具体的变化是什么?美欧日等西方国家集体陷入困境与新兴大国的群体强劲崛起,使国际力量对比日趋平衡。中国快速发展与美国“重返亚太”,推动亚太地区在国际格局中的地位进一步上升。国际力量对比的深刻复杂变化引发国际秩序与规制之争,给地区的和平与稳定以及国际格局演变带来深刻长远的影响。近年来,随着国际力量对比“东升西降”加速发展,围绕国际秩序与规制建设,新老力量展开激烈斗争,这将对国际格局的演变产生深刻复杂的影响。简单地说,就只以下四点:西

方国家遭遇集体性下沉,亚太地区在国际格局中的地位上升,国际秩序与规制之争日趋尖锐,世界面临新的不稳定因素。 从目前国际安全形势的实际情况看,中国和俄罗斯各自的国家安全并未得到应有的保障。俄罗斯仍然面临着北约东扩的挑战,中国正受到日美安全保障体制不断加强所造成的外部压力。以美国为首的北约从西部边界不断向俄罗斯挤压和美国对中国实行的战略遏制政策,必将继续推动中俄两国在建立多极世界、反对单极霸权和新干涉主义,维护联合国权威和国际准则,反对北约东扩等问题上进行联手合作。虽然俄罗斯在经济上有求于西方,但安全利益与美国等西方国家严重相悖,不可能为了发展俄美关系而恶化对华关系。在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问题上,俄罗斯仍坚持“一个中国”立场,坚持不同台湾建立官方的国家关系,并且明确提出了“四不两反”的新的主张。中国则坚持不介入俄罗斯的国内问题,对涉及俄罗斯主权和国家安全的敏感问题予以充分理解和支持。此外,为了维护中亚的稳定和战略平衡,中俄还需密切合作以共同对付伊斯兰原教旨主义势力向中亚地区的渗透和跨国民族问题。至于朝鲜半岛问题,中俄两国都希望该地区继续维持和平稳定的局面,因面也持有更多一致的观点。 新世纪中俄关系稳定发展的另一个决定性因素是经济因素。中俄两国在经济上各具优势,互补性强。两国经济上的互补关系,对扩大贸易和进行经济合作都是极为有利的条件。另外,中俄之间实行经济合作的重要性和有利条件还体现在中俄经济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蒙古人民共和国政府关于中蒙边界制度和处理边境问题的条约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蒙古人民共和国政府关于中蒙边界制度和处理边境问题的条约 中国人大网https://www.360docs.net/doc/379552954.html,浏览字号:小中大打印本页关闭窗口 目录 第一部分关于边界线走向、界标、附标和界线标志的维护 第二部分边界联合检查 第三部分边界水以及跨界铁路、其它道路和通讯设施的利用 第四部分边界附近地区狩猎、生产活动、环境保护和边界事务的处理 第五部分边界工作人员的权利和义务 第六部分最后条款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蒙古人民共和国政府,为保持两国边界的稳定和边境地区的安宁,为使双方遵守边界制度、本着相互谅解和合作的精神处理边境问题,扩大其法律基础,决定缔结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蒙古人民共和国政府关于中蒙边界制度和处理边境问题的条约,并议定下列各条: 第一部分关于边界线走向、界标、附标和界线标志的维护 第一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和蒙古人民共和国的边界由划分两国领土疆界的边界线确定,并依垂直方向划分上空和底土。

第二条 依据下列文件维护两国边界线的走向、界标、附标和界线标志: 一、1962年12月26日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和蒙古人民共和国边界条约; 二、1964年6月30日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蒙古人民共和国政府关于两国边界的议定书(以下简称1964年边界议定书); 三、1984年7月19日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蒙古人民共和国政府关于中蒙边界第一次联合检查的议定书(以下简称1984年边界联检议定书); 四、1984年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和蒙古人民共和国边界地图集; 五、1984年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和蒙古人民共和国界标、附标座标表; 六、两国政府在今后签定的有关边界的文件和地图。 第三条 在实地确定中蒙边界线走向以及界标、附标和界线标志的位置时,应以1984年边界联检议定书第二部分的叙述、1984年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和蒙古人民共和国边界地图集、1984年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和蒙古人民共和国界标、附标座标表以及两国政府在今后签定的有关边界的文件和地图为依据。 第四条

十月革命对中国有哪些影响

十月革命对中国有哪些影响 十月革命是俄国工人阶级在布尔什维克党领导下联合贫农所完成的一次伟大的社会主义革命,以下是本人为你整理的十月革命对中国革命的影响,让我们一起来了解。 十月革命对中国革命的影响 十月革命是发生在俄国的由无产阶级政党布尔什维克当领导的社会主义革命,这场革命无论是对俄国还是对整个世界来讲都具有非常深远的影响,而对于俄国的邻国中国的影响更是异常巨大,毛泽东评价十月革命对中国的影响的一句话说:“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我们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下面就说一下十月革命对中国革命的影响。 十月革命对中国的影响是巨大的,首先十月革命使得中国的先进的知识分子看到了中国获得解放的希望,使得中国的知识分子看到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先进性,使得马克思列宁主义开始在中国传播,可以说是十月革命影响了中国,在中国掀起了新文化运动,也直接促使了五四运动的爆发。 十月革命对中国先进的知识分子的影响是巨大的,使得这些人看到了工农群众中蕴藏着的伟大的革命力量,也使得这些人认识到了积极的组织群众进行斗争的必要性,从而推动了知识分子与劳动人民的结合,推动了知识分子从纯理论到理论与革命实践的结合,同中国的工农群众的结合,从而极大的促进了中国共产党的建党,并且对建党后的革命斗争道路的选择影响非常大。 十月革命对中国革命的影响,毛泽东曾经进行了概括:“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我们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十月革命帮助了全世界的也帮助了中国的先进分子,用无产阶级的宇

宙观作为观察国家命运的工具,重新考虑自己的问题。走俄国人的路——这就是结论。”。 十月革命的简介 十月革命是怎么回事?十月革命是1917年11月7日发生在俄国的一次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由于这一天是俄历10月25日,因此称之为十月革命。这是一次无产阶级推翻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建立起无产阶级专政的第一次伟大尝试,这次革命开辟了人类的新纪元,对俄国和世界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下面详细介绍一下十月革命是怎么回事。 1917年的俄国各种社会矛盾已经变得异常的尖锐,这个时候的俄国处于封建专制王朝沙皇的统治之下,参与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并且在战争中失败,这使得俄国人民的生活处于水深火热之中,国内经济处于崩溃的边缘。这个时候的俄国资本主义经济已经获得了比较充分的发展,无产阶级的力量已经逐渐的壮大起来,同时无产阶级的革命政党布尔什维克党也已经在列宁的领导下变得越来越成熟。俄国国内的革命形势逐渐的成熟,于是爆发了二月革命。二月革命之后资产阶级窃取了政权,建立起了临时政府,但是资产阶级并没有结束俄国的战争,而且也没有能够及时的出台有利于缓和国内矛盾的政策措施。因此列宁敏锐的决定发动十月革命。 于是1917年11月7日,列宁亲自领导了彼得格勒的起义,通过武力推翻了资产阶级的临时政府,成立了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政权。并且发布了《告工人、士兵和农民书》,通过了《和平法令》和《土地法令》。退出了帝国主义战争,同时全国的土地归国家所有,交给农民使用。 十月革命的成功在俄国是一件开天辟地的大事,在世界上也是一件开天辟地的大事,从此之后人类进入了一个新纪

讨论俄罗斯与中国的差异

讨论俄罗斯与中国的差异 俄罗斯,世界领土面积最大的国家,其前身苏联更是称雄一时的超级大国。苏联解体后,继承了其大部分的军队、能源基地、高科技人才,伴随而来的也有大量的债务。近一个世纪的苏联统治,曾经使俄国由弱小变强大。工业体系相对完备,所走的道路与早期的中国类似。社会主义时期,企业主要是公有制,主导产业主要是重工业,农业和轻工业缺乏重视。加之自身气候条件制约,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俄罗斯的农业和轻工业不能实现自给自足,与中国的工业结构不同的是,俄工业生产体系更加有所偏重重工业,而中国作为早期的农业和人口大国,从洋务运动开始,轻工业便成为主导产业。 上个世纪九十年代,苏联解体后,作为十一个加盟共和国之一的俄罗斯,仿佛一下子失去了方向,俄共失去领导地位,社会主义体系分崩离析,长期积累的社会矛盾一下子被激化,居民生活物资严重匮乏,导致一系列的恶性连锁反应。作为俄当时的最高领导人,叶利钦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压力。旋即,叶利钦任命盖达尔代总理,丘拜斯为国有资产管理会主席。同时盖达尔聘请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教授杰弗里·萨克斯为俄罗斯总理经济顾问,着手开始俄罗斯经济的市场化改革。紧接而来的一系列改革措施,便是著名的“休克疗法”。 在“休克疗法”中,政府以极快的速度将计划经济强行改变为市场经济,加速国有资产的私有化进程,借助债券、货币手段在极短的时间内将三分之二的国民财富转移到私人手中。相比较而言,中国的市场化道路,少了一些俄罗斯的市场化过程中的痛楚。中国的市场化,由点到面,循序渐进,总体过程相对平稳。 从2000年开始,俄罗斯着重于发展能源经济,重拳打击经济寡头,农业、轻工业依旧处于次要地位,政府投入不足,加之人口减少,劳动力成本上升,致使俄罗斯的农业和轻工业产品依旧以进口为主。依靠能源推动经济,其中也隐含着危机。2008年,石油价格由每桶147美元降至每桶40美元,给俄罗斯的经济带来严重打击。俄气、卢克、BP石油股份价值减少了三分之一,危机随即扩散到社会各个角落,俄罗斯经济也遭遇8年来的首次停滞。不合理的经济结构,高度外向型的能源发展模式弊端尽显。加之美国重返亚太的大战略,也直接影响了俄罗斯的经济发展,改变产业结构势在必行。 与近期中国的产业结构调整类似,俄罗斯开始注重科技对经济的推动作用。普京在《面向2020年社会经济发展战略规划》中提出,以创新为拉动力,实现经济多元化的目标,推动创新型经济,大力发展核能、信息、电信、医疗领域,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经济对外联系加强,2011年12月16日,俄罗斯加入WTO,进而扩大与欧洲、美国的贸易联系,积极融入全球贸易体系。加强中俄的贸易伙伴关系,中俄之间开始逐渐融合彼此,走共同发展之路。

俄罗斯和中国文化的差异 (2)

俄罗斯和中国文化的差异 一、宗教信仰 俄罗斯文化是深受宗教影响的文化。早期处于欧洲边缘的俄罗斯,基本上与西欧隔绝,"罗斯洗礼"将俄罗斯带入,不久后又被奉成为国教。多元的宗教影响渗透在俄罗斯各个方面,成为其民族精神、民族性格的主体成分。如,主张博爱、宽恕和忍耐,造就了俄罗斯人温顺善良的品质。但因缺乏理性,又容易陷入病态的献身狂热之中。主张苦行主义的自我牺牲和人人得救的群体意识,造就了俄罗斯人具有自我牺牲精神和集体主义精神。 中国是个多宗教的国家。中国宗教徒信奉的主要有佛教、道教、伊斯兰教、天主教和基督教。中国公民可以自由的选择、表达自己的中国是个多宗教的国家。中国宗教徒信奉的主要有佛教、道教、伊斯兰教、天主教和基督教。中国公民可以自由地选择、表达自己的信仰和表明宗教身份。据不完全统计,中国现有各种宗教信徒一亿多人。 二、思维方式的差异 不同文化背景思维方式上往往不同。中俄两国人们在思维模式上是截然相反的两种模式。中国人的思维方式是综合思维和整体优先,

即注重事物整体的关联性。在贸易交往中表现为总是从大的原则出发,从总体上权衡利弊。在具体的贸易谈判中,中国人特别注重总的指导原则。谈判双方在先确定总原则一致的情况下,再去谈具体的条款和一些细节问题。 而俄罗斯人的思维方式属于分析性思维方式,即凡事总喜欢从具体细节出发,先把整体分解成部分,从小到大,从具体到笼统。这种思维模式在贸易谈判中的具体表现是非常注重合同的细节问题而往往缺乏一个总体原则。?? 三、俄汉年龄文化的差异 俄罗斯人无论男女老少都不喜欢谈论年龄。特别是女性,他们常把女人的一生分为六个阶段:婴儿、女孩、姑娘、年轻的妇女、年轻的妇女、年轻的妇女俄罗斯人常对任何暗示年龄的问题都非常敏感,甚至会引起情绪波动。稍微上了一些年纪的妇女通常会流露出困惑,甚至会略带愤怒地说:“为什么您总是强调我的年龄呢?”

蒙古与中国

蒙古独立是一个较长期的过程,中间几经反复,中国错失过了几次机遇,导致独立最终成定局。无可否认,从满清、北洋军阀、国民党到我共都要负一定责任。而俄罗斯(及苏联)是整个事件中的罪魁祸首。 下面是该事件简要的过程: ?1911年辛亥革命,沙俄推动外蒙独立。 ?1919年北洋政府派徐树铮武力收复蒙古。 ?1921苏联再次策动蒙古独立。 ?1924年5月31日北洋政府与苏联签定《中苏协定》,规定外蒙古是中国领土。 ?1924年11月26日蒙古在苏联支持下宣布废除君主立宪制,成立蒙古人民共和国。 ?1945年雅尔塔会议斯大林以对日作战诱使英美承认蒙古独立。 ?1946年蒙古公投独立,民国政府在苏联威胁下认可。 ?1949年蒋介石以苏联违约为由宣布蒙古独立无效,并向联合国起诉。 ?1949年10月16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与蒙古建交,承认蒙古独立。 ?1950年2月14日,中国共产党与苏联签定《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进一步承认蒙独。 ?1952年联合国判定中华民国胜诉,外蒙古属于中国领土。 ?1961年蒙古入联合国,民国政府缺席。 ?1962年中国共产党与蒙古签订《中蒙边界条约》,彻底独立。 1945年中华民国国民政府跟苏联签订中苏友好同盟条约,承认维持外蒙被苏联控制并驻军的现状,同意于1946年举行外蒙全民公投,以决定是否独立,1946年外蒙公投通过脱离中国版图独立,国民政府将外蒙地区移出版图。 1949年,中华民国迁台,中共建政,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与苏联签订1949年版中苏友好同盟条约新约,承认维持1945年版中苏友好同盟条约旧约所规定,承认外蒙独立,自此外蒙不再包括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版图内。 1952年,台湾之中华民国国民政府向联合国提出控苏案,以苏联不遵守国民政府与苏联的1945年版中苏友好同盟条约,支持中华民国的反叛组织为由,要求联合国谴责苏联未履行条约。联合国以25票赞成,24票弃权,9票反对通过谴责。随后,1953年中华民国以控苏案被联合国通过为由,宣布废除1945年版中苏友好同盟条约,并将外蒙重新划进中华民国版图内。 1961年,时为联合国中国席位代表的中华民国国民政府在美国压力下,放弃阻止外蒙加入联合国,使外蒙得以加入联合国,自此,外蒙独立得到国际社会的普遍承认。但中华民国内部仍将外蒙列为自己国土。 2002年起,中华民国不再将外蒙列为自己国土,不再将外蒙地区包括在中华民国版图内。

中俄关系对中国安全环境的影响

XXXXXX大学 军事理论课论文 题目中俄关系对中国安全环境的影响 学生姓名 XXX 学号 XXXXXXXXXXXX 2014 年级 XXXXXX专业 XXXXXX 方向 XXXXXX 大队 2014 中队一区队 教务处制

中俄关系对中国安全环境的影响摘要:近年来,习近平主席与普京总统多次会面,使得中俄合作不断深化,当前的 中俄关系处于历史上最好阶段。中俄互为最大邻国、主要战略伙伴国。中俄关系在两国战略全局中均具有重大战略价值,深化中俄关系符合两国的战略利益。中俄关系发展势头良好,同时也存在这样那样的障碍性因素。面对国际战略格局的剧烈波动和深刻调整,中俄必须不断强化两国关系的战略基础,以新的思维和有力的举措,推动两国战略协作伙伴关系迈上新的台阶。本文就中俄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对中国安全环境的影响做简要阐述。 关键词:中俄关系;全面战略协作伙伴;中国安全环境 I

目录 一、引言 (1) 二、影响中俄关系的主要因素 (1) (一)中俄关系的历史因素................................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中俄关系的地理因素 (2) (三)中俄关系的文化因素 (2) (四)中俄关系的经济因素 (2) 三、中俄关系现状 (2) (一)中俄关系的发展 (2) (二)我国当今所处的局势分析 (3) 四、中俄关系对我国安全环境的影响 (3) 五、结论 (4) 参考文献 (5) II

一、引言 2014年,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出席了在俄罗斯索契举办的冬奥会开幕式,并连续两年把俄罗斯作为首访国。2015年5月,在莫斯科红场举行的纪念卫国战争胜利70周年盛大的阅兵式上,也第一次出现了解放军三军仪仗队的身影。同时,习近平主席也应邀出席了此次活动。随着中俄两国高层领导人的不断会面,中俄合作不断深化[1],当前的中俄关系处于历史上最好阶段。接下来我将从以下几方面阐述我对中俄关系对中国安全环境影响的几点想法。 二、影响中俄关系的主要因素 (一)中俄关系的历史因素 15世纪末到16世纪初,沙皇俄国以莫斯科为中心形成了一个统一的国家。随后其不断向外扩张领土,成为横跨欧亚两洲的军事殖民帝国,渐渐成为了中国邻国最强悍的一股势力。自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至今,中苏、中俄关系的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从友好结盟到紧张对峙,最后实现睦邻友好、逐步建立和发展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六十多年的坎坷促使中俄关系由情绪化而走向务实和理性化。 1991年12月,苏联解体,俄罗斯宣布为其继承国。中国与俄罗斯在1991年12月27日签署《会谈纪要》,完成了由中苏关系向中俄关系的过渡。 此后,1992年,中俄发表《中华人民共和国与俄罗斯联邦相互关系基础的联合声明》,明确把两国关系提高到一个全新的水平,从而把中俄关系推进到睦邻合作的新阶段。 1

欧美对俄罗斯的经济制裁对中国的影响

一、事件。 11月13日有消息称,有部分坦克、火炮以及作战部队进入乌克兰东部,收到此消息的美国和欧盟将考虑加大对俄罗斯经济的制裁。欧盟和美国11月13日在布鲁塞尔召开会议初步确定将在11月17日举行的欧盟外长会议上,针对此消息讨论对俄罗斯加大经济制裁。然而,俄罗斯总理梅德韦杰夫表示,对俄罗斯经济制裁将会令欧盟经济损失数万亿欧元,并表示只有取消对俄制裁才能改善与西方的关系。 二、事件过程。 今年3月16日克里米亚举行全民公投并决定加入俄罗斯,欧美等国随即宣布对俄罗斯实施金融制裁。次日,美国总统奥巴马下令,对11名俄罗斯官员和乌克兰人实施制裁,冻结其在美国的资产,并禁止他们前往美国旅行。当天,欧盟也通过对俄罗斯制裁措施,将对21名俄罗斯与乌克兰籍对克里米亚独立公投负有责任的人实施制裁。20日,制裁措施进一步升级,美方宣称将俄罗斯20名官员和个人纳入制裁名单,实行签证禁令和冻结财产,奥巴马还签署新的行政命令,允许美国对包括能源行业在内的俄罗斯经济领域实施制裁。当日,欧盟也宣称将增加12名制裁对象,同时取消原定6月举行的欧盟-俄罗斯峰会。24日,七国集团在荷兰海牙召集特别会议,决定不参加原定6月在俄罗斯索契举行的八国集团峰会,改为在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举行七国集团峰会。七国领导人还在乌克兰问题上加强了对俄罗斯的警告力度,称如果俄罗斯继续令局势升级,七国领导人随时准备加大行动力度,未来考虑可能追加制裁俄能源、银行、国防等经济部门。

三、事件影响。 欧美的经济制裁措施可能使原本疲弱的俄罗斯经济雪上加霜。受局势影响,国际资本正大举从俄罗斯抽逃。据俄罗斯经济发展部相关官员表示,一季度俄罗斯资本流出规模将达到650亿-700亿美元,从而超过去年全年资本流出630亿美元的规模。各方担心制裁升级将对俄罗斯经济带来巨大打击。3月26日,世界银行公布的一份关于俄罗斯经济的报告称,如果克里米亚冲突升级,在发生大规模贸易制裁的情形下,2014年俄罗斯国内生产总值(GDP)可能会萎缩1.8%,即使克里米亚危机仅造成有限且短期的冲击,俄罗斯2014年的经济增长预计也只有1.1%,将低于2013年的1.3%。 四、对中国的影响。 中俄政治经贸关系紧密,随着局势的进一步发展,中国需要密切关注俄罗斯遭受制裁可能对双边贸易造成的影响。从经济方面看,至少有三个因素可能对中俄贸易构成影响: 第一,乌克兰局势以及欧美制裁是否会影响到俄罗斯对外购买能力? 第二,美国是否会对俄罗斯关闭美元支付体系,从而使俄罗斯的对外贸易往来无法利用美元进行收付? 第三,人民币与卢布汇率波动直接对双边贸易构成威胁。 不过,欧美对俄制裁也为中俄经贸往来带来一些机遇,我国须提前做好应对。 一、俄罗斯对外支付能力是否受限?

蒙古为什么不属于中国人

蒙古为什么不属于中国人 蒙古为什么不属于中国人? 蒙古曾经是中国的一部分,中国已承认蒙古独立,1911年,在沙俄策动下,蒙古脱离中国清朝中央政府管辖。在辛亥革命后,袁世凯时期,在中俄谈判时,俄国承认蒙古是中国领土,条件是中国容许蒙古(指外蒙地区)自治。1921年,苏联红军进入蒙古,蒙古人民党与蒙古上层王公共同建立了「蒙古人民革命政府」。在俄国怂恿下,中国的外蒙地区宣布独立。接着,苏俄不断增加驻蒙军队规模,竭力阻挠中国收回外蒙主权的行为,1921年11月5日,签订了《俄蒙友好条约》。 1924年5月21日正式签订的《中苏解决悬案大纲协定》中,苏联政府承认外蒙是中国的一部分,尊重在该领土内中国的主权。协定规定,在商定撤兵期限和保障边界安宁的办法后,苏联在外蒙的军队全部撤回。 《中苏解决悬案大纲协定》的外蒙条款也未得到执行,1924年11月26日,蒙古人民共和国宣布成立。在二、三十年代,直至四十年代,由于军阀混战、日本入侵和国共内战,中国一次又一次丧失了收复外蒙领土的机会。然而,直到1945年,中国并没有放弃收复外蒙领土的权利,中国没有承认外蒙独立。 1945年2月,在雅尔塔会议上,苏美英三国首脑在关于日本的协定中,秘密规定,将「外蒙古(蒙古人民共和国)现状须予维

持」,作为苏联参加对日作战的第一项条件。 1945年6月30日起,中国外交部长宋子文在莫斯科同斯大林、莫洛托夫举行谈判。宋子文说,《雅尔塔协定》中规定「外蒙古现状须予维持」,应该是维持1924年《中俄解决悬案大纲协定》。斯大林说,《雅尔塔协定》在「外蒙古」后有一括弧,内有「蒙古人民共和国」,这意味着独立。宋子文坚持认为外蒙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而斯大林说,中国与外蒙古已有很长时间没有联系了,中国不可能失掉它本来没有的东西。最后,宋子文根据蒋介石指示,提出战后在外蒙进行公民投票7。 1945年8月14日,中国新任外交部长王世杰与苏联外交人民委员莫洛托夫在莫斯科签署了《中苏友好同盟条约》。这正是日本宣布投降前一天,王世杰声明在日本战败后,如外蒙古公投证实蒙古人民独立之愿望,中国政府承认外蒙独立。1945年10月,外蒙古举行公投。1946年1月,根据投票结果,中国政府承认了外蒙独立。由于1950年2月14日,中国的共产党政府与苏联签订了《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中国的国民党政府在1945年8月与苏联签订的《中苏友好同盟条约》因当事方苏联一方违约而终止,所以后来退居台湾的国民党政府仍然坚持「外蒙古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1949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与蒙古人民共和国建立了外交关系,1961年10月,蒙古加入了联合国。1962年12月26日,中蒙两国签订了边界条约。2000年12月3日,外电报道说,蒙古国的大呼拉尔日前讨论了一项提议,提出把蒙古并入中国,成为中国的一部分,以及蒙古与中国建立联邦国家。在二十一世纪,

浅析俄罗斯文化对中国东北文化的影响

浅析俄罗斯文化对中国东北文化的影响 目录 摘要 (3) 关键词 (3) 0 引言 (3) 1 俄罗斯文化及其传入中国东北 (4) 1.1 俄罗斯的文化特性 (4) 1.2 俄罗斯文化在中国东北的传播方式 (4) 2 俄罗斯文化传入中国东北的原因 (6) 2.1 自然原因 (6) 2.3 人文原因 (7) 3 俄罗斯文化中国化 (10) 3.1俄罗斯文化对中国东北文化的影响 (14) 3.2 俄罗斯文化与中国东北文化的交流与融合 (3) 结论 (3) 参考文献 (14)

题目:浅析俄罗斯文化对中国东北文化的影响 摘要:本文对俄罗斯文化特性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和比较,阐明了俄罗斯文化传入中国东北的主要方式,包括俄罗斯侨民,旅俄华侨,中东铁路修建、兴建和经营工商企业,军事入侵等。同时对俄罗斯文化传入中国东北的自然原因和人文原因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讨论,揭示了俄罗斯文化与中国东北文化交流的必然性。近现代俄罗斯文化对中国东北文化的影响较大,已深入到中国东北人民生活的各个方面。当代中国以及中国的东北文化与俄罗斯文化交流融合需要更进一步加深,并通过两国的经济发展和文化交流增进两国的相互理解、相互信任。关键词: 俄罗斯文化中国东北文化 0 引言 处于东北亚文化圈的俄罗斯文化,是加入到东北文化中最晚的一个类型,并且是东北亚中唯一的一个非东方型文化。俄罗斯文化对于东北亚文化有很大影响,对于我国而言,东北地区特定的地理位置、地理环境和历史发展的进程使其与俄罗斯文化之间有着很深的联系,特别是近代以来,俄罗斯文化通过多种多样的方式传入东北地区,既有文化产品的传入,又有大量的移民和侨民。俄罗斯文化对我国东北地区的影响很深、很广泛,包含了生活、语言、文学、艺术等多个方面。通过研究解读俄罗斯文化对中国东北地区文化的影响更加有利于促进中俄两国的深人交往和发展,因此,一直以来国内学术界都很重视俄罗斯文化对中国东北文化的影响以及二者之间的交融。例如:就文化特色而言,雷丽平[3]在《俄罗斯文化的形成、发展及其主要特征》中强调俄罗斯文化中的“双重性”、“两极性”以及综合东西方文化有点的集体主义,坦诚、淳朴等优良品质是其独一无二的文化特色。就传播途径而言:唐戈[2]、逯忠华[9]等人认为俄罗斯侨民,旅俄华侨,中东铁路修建,军事入侵等是其主要途径。就其影响而言,陶丽[7]在《俄罗斯文化在中国东北地区所产生的影响》中提到其影响包括工业、生计方式、文化语言等方面。安启年[11] 在《现代化视阈中的俄罗斯文化》中论述了俄罗斯文化在现代化进程中的发展历程,以此表明俄罗斯文化特性以及对周边国家地区的影响。王世才[4]在《中国东北文化与俄罗斯文化的交流与融合》中对俄罗斯文化对中国东北文化的影响进行了深刻的讨论,对俄罗斯和中国东北文化的交流融合进行了原因分析,论证了俄罗斯文化和中国东北文化交流融合趋势的必然性。李晓莹在[8]《浅析俄罗斯文化对中国东北地区的影响》中详细介绍了俄罗斯文化的渗入对中俄两国文化关系的发展起了重要的推动作用。由此可见,俄罗斯文化自身文化特性和优秀的文化蕴底深刻影响着中国东北文化,其独特的双重性使得自身具有很强的文化色彩和吸引力,由于其广泛的传播方式,深深的渗透到中国东北文化之中,对中国东北文化的繁荣和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本文对俄罗斯文化的特性进行了深刻的讨论,对其宏观结构,矛盾方面都进行了详细的描述。对俄罗斯文化的传播方式进行了仔细的研究,对俄罗斯文化与中国东北文化的交流融合提出了详细的观点论述。提出了俄罗斯与中国东北文化交流融合的必然性。随着历史的进步,两国之间交流的日益深入,俄罗斯文化与中国东北文化的交流和融合将会进一步加深。因此,我们应该积极地接受优秀的俄罗斯文化,推动东北地区文化的多样性。 1 俄罗斯文化及其传入中国东北 俄罗斯文化对于东北亚文化有很大影响,特别是对于我国的东北文化影响深远,在分析这些影响的同时,我们先对俄罗斯文化进行剖析和探讨,对我们下一

徐翀:近十年俄罗斯民众对中国国家形象的认知

徐翀:近十年俄罗斯民众对中国国家形象的认知 随着中国一跃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全球的目光再次聚集在了这个正在崛起的东方古国身上,不断增长的实力以及日益凸显的影响力使中国以全方位的姿态展现在了世人面前。作为中国的重要邻国,俄罗斯民众对华的基本态度如何? 他们究竟如何看待中国的崛起? 他们眼里的中国是朋友还是敌人? 本文将结合俄罗斯三家主流民意调查机构近十年来的数据对上述问题展开深入探讨,并就如何进一步改善俄民众眼中的中国国家形象提出建议。 俄罗斯民众对华的基本态度 人们对某一事物的基本态度会影响其对该事物进一步判断的方向和视角,俄罗斯民众对中国国家形象的认知亦是如此,其对华基本态度对全面认知中国国家形象有着重要的影响。 首先,从俄罗斯民众对中国的了解程度来看,俄民众更多的是从自己的日常生活出发了解中国,对中国国家形象的认知并不深入,相当一部分观点还只是停留在最表层和对过去事物的了解上。大部分俄民众提到中国首先会想起中国的商品和市场、众多的人口、国家的迅猛发展、质量低劣的商品和廉价的劳动力等方面,对中国的国家形象并没有明确的概念,更缺乏人文等深层次领域的分析。可以说,俄罗斯

民众对当今的中国缺少深入具体的了解。 其次,从俄民众对中国人的总体印象来看,俄民众与中国人接触较少。俄罗斯“社会舆论”基金会 ( Фонд“Общественное мнение”,以下简称基金会) 2007年8 月的一项民调结果显示,仅有26% 的受访者曾有机会与中国人进行过接触。在此基础上,基金会又向受访者提出: “总体来说,您对中国人是有好感,还是反感?”在全部受访者中,有50%的人对中国人持有正面印象,有23% 的人持有负面印象,有27%的人觉得难以回答( 详见图1) 。 图1 总体来说,您对中国人是持着带有好感的正面印象还是带有反感的负面印象? 注: 图数据引自俄罗斯“社会舆论”基金会网站,08. 02. 2007,Опрос населения,Китай и Россия. http: / /bd. fom. ru /report /cat /inter_pol /count_/china /d070624 虽然只有26%的受访者曾与中国人有过接触,但半数受访者对中国人持带有好感的正面印象,可见当今中国人在俄罗斯民众眼中的整体形象并不差。然而,对受访人群进行细化分析后可发现,在未曾与中国人接触过的民众中,对中国人持有正面印象的比例仅为47%,另有高达31%的受访者对中国人的认知是模糊的,正是由于缺乏民众间的直接接触才造成了这种认知上的模糊,可见加强两国间的人文交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