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德_智性直观_概念的基本含义

康德_智性直观_概念的基本含义
康德_智性直观_概念的基本含义

(《

哲学研究》2001年第10期)康德“智性直观”概念的基本含义

倪梁康

在百余年来西学东渐的过程中,德国哲学对东方思想的影响不仅可以说是“广泛”,而且也堪称“深入”。这两方面的例证俯拾即是,从康德、黑格尔、马克思,到尼采、弗洛伊德、胡塞尔、海德格尔等等,他们的思想始终在东方文化的各个层面起着或者显赫或者潜隐的作用。

当然,这些纷繁复杂的作用和影响大都是通过各种概念、观点、口号与问题而具体地得到体现。德国哲学中的“智性直观”(Intellektuelle Anschauung )①概念是其中一个较为典型的例子,它在理论深层所发挥的作用展示着一个文化交流的奇特景观。

历史地看,“智性直观”概念在德国古典哲学中曾一度成为一个富于魔力的口令。人们通常认为,在康德那里,“智性直观”在纯粹理性的作用圈内是作为一个“语词矛盾”而被提出来的,但是现在已经可以确定,在实践理性的领域中,康德已经试着用它来解决“哲学

的最高点”(《纯粹理性批判》,B135②)问题;在此之后,费希特试图依据“智性直观”来证明他

的哲学出发点:“自我”;而在谢林的哲学中,“智性直观”更是被称之为“一切先验思维的官能”(谢林,第3页)。“智性直观”与“先验哲学”在这里得到了有机的结合。

然而随着德国古典哲学的进一步展开,或者也可以说,随着先验哲学在谢林之后的式微,“智性直观”的功能很快便受到了遏制。它首先受到黑格尔的质疑和拒绝:“智性直观”被看作

是一种过于轻巧的方式:“把知识设定在任何偶然碰巧想到的东西上面”

(1981年a ,第347页),是“知识空虚的一种表现”,是“黑夜”,“在黑夜中所有的牛都是黑的”

(1981年b ,第10页)。而在黑格尔的同时代人和对手叔本华那里,它更被看作是“瞎吹牛和江湖法术”的代名

①②中译文参照蓝公武先生译本(北京,1982年)和韦卓民先生译本(武汉,1991年),下同。

这个概念在中文翻译中从未得到过一致的译名:在康德那里被译作“智性直观”或“知性直观”,

在费希特、谢林和黑格尔那里被译作“理智直观”,在西田几多郎那里被译作“知的直观”,在牟宗三那里则被称作“智的直觉”。笔者这里随蓝公武先生将此概念译作“智性直观”。因为“Intel 2

lectus ”一词,在德国古典哲学中既不同于“Verstand ”(康德的“知性”、黑格尔的“理智”

),也有别于“Vernun ft ”(理性),所以这里一概译作“智性”,以区别于前两者。与此相关的形容词“in 2tellektuell ”和“intelligibel ”则分别译作“智性的”和“悟性的”,名词“Intelligenz ”(原意是觉知、明察)则译作“智识”。以下在引用中译本时会据此而作出改动。

词。(第13页)这是在叔本华和黑格尔之间难得听到的几个和声之一。在此之后,卢卡奇把谢林的“智性直观”视为“荒唐的神秘性”,并将它打上“非理性主义的最初表现形式”乃至“前法西斯的非理性主义(第109、168页)的烙印。

而与此形成鲜明对照的是,“智性直观”在东方思想中产生了深层次的影响。本世纪东方文化圈中两位最重要的思想家,即日本的西田几多郎和中国的牟宗三,都在各自的哲学中接受

了这个概念,并附以自己的理解。西田几多郎把“智性直观”理解为对“生命的深刻把握”

(第32、34页);而牟宗三在“智性直观”概念中看到了中国哲学的根本,认为“儒道释三教都肯定人

有智性直观”,他甚至相信这个概念是“构成中西文化差别的一个重要观念”

(第195页)。而在东方思想研究方面素有心得的海德格尔,在这个问题上也表现出对西方哲学的背离和对东方哲学的亲近。他把“智性直观”理解为一种对歌德、胡塞尔等人所提到过的“原现象”(Urph nomen )的把握,或者说,对“存在者的结构”的把握,对“绝对的存在者”的把握(第68页)。

这两种对待“智性直观”问题的态度指明了一个十分值得思考的文化现象。换言之,“智性直观”在东西方文化中所承受的不同命运,实际上在很大程度上代表着这两种思想各自的特质。

由于篇幅关系,笔者在这里仅仅关注和确定“智性直观”概念在康德哲学中原本具有的几个不同含义。关于“智性直观”此后在中西思想中的不同命运,关于当代东西方思想家对这个概念的基本理解以及在这个问题中表现出来的中西文化之间的本质差异与会通可能,笔者将以“‘智性直观’在东西方思想中的不同命运”为题另文论述。

“智性直观”这个概念最早是否由康德所提出,这个问题应当可以说是无关紧要的①。重要的一点毋宁在于,即使这个概念不是由康德本人提出,也是在他这里第一次成为哲学的核心问题。

康德本人对“智性直观”的论述虽然零碎而不一贯,但仍可以从中发现三个基本的内容,这

三个因素最终都可以回溯到康德对“智性的”

(intellektuell )这个表述的理解上。首先,康德所理解的“智性”就是指“知性”

(Verstand ),即在经验范围内对已有直观进行连结的官能②。他认为,“智性的”是指通过知性得来的认识,这些知识同时也达到我们的感性世

界”。与这个意义上的“智性”相对立的一方面是“悟性”(Intelligibelia )。所谓“悟性的”,便是指

“只能通过知性来表象的对象,这些对象是我们任何一种感性直观都达不到的”

(1982年,第88页)。康德把这种“悟性的对象”也称作“本体”或“物自体”(虽然康德并不认为“物自体”、“本

体”或“先验对象”是同义词)。可以说,在经验范围内作为现象的连结原则起作用的是

“智性”,①②但康德原则上区分“智性”(intellektuell )和“知性”(Verstand )(参见《纯粹理性批判》,B313)。

黑格尔指出在康德的同时代人雅可比那里便有关于“智性直观”的论述,它被用来标识直接的宗教启示(1981年a ,第249页)。事实上在德国浪漫派那里就已经在“直觉”或“灵感”的标题下讨论过“非感性直观”或“智性直观”的问题。

超出经验范围而无法为直观所及的本体是“悟性”。①在这种与“悟性”概念相对立的使用上,

“智性”概念在康德那里具有积极的意义。

当然,如此理解的“智性”与“直观”是无缘的,因为一旦“智性”试图提供感性领域以外的直观,即“非感性直观”或“智性直观”,那么这时的“智性直观”对象便是所谓非直观的“本体”或

“悟性”了。所以,在严格的意义上,“智性直观”更应当是“悟性直观”

(intelligible Anschau 2ung )②,而这个概念本身就是一个语词矛盾

,类似于胡塞尔所说的“木质的铁”③。康德在《未来

形而上学导论》中认为它既“毫无用处”,也“毫无意义”(参见1982年,第88-89页);在《纯粹理性批判》中认为它“不是我们所具有的方式,我们也无法明察它的可能性”

(B307)。这是“智性直观”在康德那里所包含的第一个因素。在这个意义上的“智性直观”是康德所拒绝的。他力图使自己有别于哲学自古以来就有的那种传统,即把世界分为感性的存在者或

“现象”(phaenomena )与知性的存在者与“本体”

(noumena );把前者看作是感性直观的对象,把后者看作是知性思维的产物。(参见1982年,第88页,以及

《纯粹理性批判》,B311)他自己认为,《纯粹理性批判》曾对此进行了两方面的“枯燥探讨”:其一,感性直观并不提供“本体”意义上的对象;其二,知性思维只能规定已有的直观,而无法思维经验以外的东西。至于“本体”概念,它

虽然是“必需的”,但充其量只是一个“界限概念”(G renzbegriff ),它被用来“限制感性的骄横,因

而只有消极的用途”

(B311)。后人对康德“智性直观”概念的理解,基本上依据康德这方面的论述,即把“智性”理解为

“知性”或“悟性”(超出经验范围以外的“本体”

)。例如海德格尔在讨论“智性直观”时便指出,“对于康德来说,并不存在什么离开感性直观的东西,只有那些通过感官被给予的对象才是可

认识的。”

(第68页)三

然而在康德那里,“智性直观”概念还包括着第二个因素。这个因素在《纯粹理性批判》中的出场顺序甚至被排在前一个因素之前。与这个因素相关的“智性直观”被康德等同于“对自

身行动(Selbstt tigkeit )的直观”(B68)。这个说法初看起来有些费解,但只要与康德与“智性”相

关的“智识”(Intelligenz )概念联系起来理解,事情就变得清楚了:“智识”在这里就是指“自我”

(Ich )或“心灵”(Seele )。康德在《纯粹理性批判》中对这个意义上的“智识”有不同的表达,例

如,“我是作为智识而存在”(B68,B158,B156)以及“智性的实体”就是“心灵”

(B403),如此等等。他还进一步说明,我们之所以能够把自己称作“智识”,乃是因为我们意识到自己的思维活动具有自发性:“正是这种自发性才使我把自己称作智识”。换言之,我的此在(智识)是通过“我思”

①②③胡塞尔在《逻辑研究》中是针对“普遍直观”这个表述而言:“这个表述对于一些人来说听上去并不比

木质的铁这种表述更好”

(A634/B 2162)。康德本人也的确在这个意义上使用过这个概念(参见《纯粹理性批判》,B836),但他更多的还是用“in 2

tellektuelle Anschauung ”这个词。

至少是从《纯粹理性批判》B 版起,在康德那里,惟有认识才被称作“智性的”,而这个或那个直观方式

的对象则被称作“悟性的”。(参见B313)也就是说,“智性的”与认识活动有关,“悟性的”与认识对象有关。

的行为而被规定的。(参见《纯粹理性批判》,B158)

这样,“智性”的第二个含义便涉及到思维的自发性(同上,A158),或者说,主体的自身活动。简言之,它涉及到笛卡尔以来主体性哲学的基本原理,涉及到“自身意识”这个“最高的哲学点”。康德极为重视这个意义上的“自身意识”,他认为,“所有对智识的使用本身,甚至全部逻辑学,以及先验哲学都必定与这个最高点相联结,其实,这个能力也就是智识本身”(同上, B135)。

而与这个意义上的“智识”相关的“智性直观”主要是对主体自身的“直观”。如果第一个意义上的“智性直观”意味着“以知性方式进行的直观”,那么第二个意义上的“智性直观”还应当是指并且主要是指:“智识对自己的直观”。

这第二个意义上的“智性直观”概念显然也影响了康德以后的哲学家如费希特和谢林,他们把“智性的本质”理解为“观看自己”,把“直接的自身意识”理解为“智性的回返运动”或“智性直观”。(例如参见费希特,S134;费希特,1994年,第761页。还可以参见文德尔班,1957年, S1500)牟宗三以及西田几多郎的“智性直观”概念也含有这个方面的意思,或者是在“生命直

“良知直观”等等标题下。

观”的标题下,或者是在“意志直观”、

然而康德本人实际上还没有走那么远。在他对作为“智识”的“自我”的进一步思考中,他区分对自身活动的意识和对自我的思维。严格地看,前者属于直观,后者属于思维,换言之,自身活动(思)是“感性直观地”被给予我的,但自我(我)只是“知性思维地”被设想,却并未显现出来。这样,在“我思”(cogito)中,作为现象的“自身活动”与作为本体的“自我”便被分离开来。“思”的活动被意识到,但“我”的主体却未被认识到。在这个意义上,康德说,“自身的意识还远远不是自身的认识。”(《纯粹理性批判》,B158)

于是,在外感知中的感性直观与知性思维之对立现在以变换了的方式又被引入到内感官中。自我与世界同属非直观的自在者。用康德的话来说,“如果关于外感官的外感知的确定,我们承认只在我们外部受到刺激的限度内才认识对象,那么关于内感官,我们也得承认只在我们内部受到我们自己刺激时,我们才由内感官直观到自己;换句话说,对于内感官而言,我们只是把自己的主体认识为显现,但却不是根据它自己本身之所是(nach dem,was es an sich selbst ist)来认识它。”(同上,B156)

按照这个说法,对思维的自身活动的直观可以是严格意义上的直观,是对现象的经验,而对这些活动背后的主体自我的直观,即“智性的自身直观”,同样也是一个语词矛盾,它同样也是“悟性直观”(intelligible Anschauung),是对并不显现出来的本体的思维。这时我们便可以理解,为什么康德把“主体”的特征定义为“悟性的”(同上,B566-567),它意味着,就像自在的客体世界不是在感官对象上自身显现出来,从而是形而上的一样,自在的主体自我也不是在感官对象(思维活动本身)上自身显现出来,从而是心而上的(metaΟpsysisch)。所以康德说,“在我思中的自我概念”,即在被我意识到的我的所有表象中的“自身”概念,“并没有告诉我们任何东西”,因为严格地说,“在这个自我表象中的我的自身意识根本不是直观”,它“丝毫不具有直观的谓项”;也就是说,对自我的表象或自身意识所提供的并不是关于客体的知性概念。(参见同上,A401,B278,B407)

但主体作为“思维主体”亦即“智识”在他看来仍还具有“经验的”特征,即我们意识到、直观

到的思维自身的活动,它被看作是属于主体的:思维是我的思维。

据此,自身思维意义上的自身意识和通过自身直观进行的自身认识在康德这里已经泾渭分明:前者是自我的显现的存在,后者是自我的客体的存在。我们还可以说,自身意识只是将一些相关的行为看作是“我的”,而自身认识则涉及“什么是我”的问题。

后一个问题,亦即对本体的认识问题,在康德看来是无法通过人类知性来解决的。但他并不排除解决这个问题的可能性。我们只是无法明察这种可能性。(参见《纯粹理性批判》,B307)而用文德尔班的话来说就是,“(智性直观)这样一种能力的可能性几乎是无法否认的,正

如它的现实性几乎是无法承认的一样”

(文德尔班,S 1470u 1S 1487)。四

康德最终是把这个可能性归给了上帝。这便是“智性直观”在他那里所具有的第三个因

素:“本原直观”①。所谓“本原直观”(intuitus originarius ),是指“本身就能够给我们以其对象的

存在的直观”(《纯粹理性批判》,B78)。与“本原直观”相对立的是“派生直观”

(intuitus deriva 2tivus )。康德认为,无论是内直观还是外直观,在严格的意义上都不是“知性直观”或“悟性直观”,而是感性直观,因而也都是“派生直观”。而“智性直观”是“属于原存在者(Urwesen )的直

观”,是“本原直观”(同上)。“本原”在这里是“本原地构造着的”意思。我们也可以把这种直观

称之为“创造性直观”,因为它一方面并不是一种被动接受的直观,而是在直观的同时也通过直观而确定了被给予对象的存在;另一方面,它也不是主动自发的思维,因为它不像对本体的思维那样仅仅是单纯的预设、并且不告诉我们任何经验以外的东西,而是在创造着它的相关项。这也是牟宗三对康德“智性直观”概念的主要理解:“它不是个认知的能力,而是个创造的能

力”、“是个兴革的能力”

(第195页)。这里还需要注意的是:康德时而也把这种“本原直观”意义上的“智性直观”解释为处在感

性与知性之间的“想象力”(E inbildungskraft ),更严格地说,“创造性的想象力”②。由于“想象力”

的基本定义在于:“在直观中表象一个哪怕不当下存在的对象的能力”(《纯粹理性批判》,

B151),因而它被康德(至少在《纯粹理性批判》的A 版中)纳入到“智性直观”范畴中,它意味着一种将知性概念与感性直观联系在一起的“人类灵魂的基本能力”。(同上,A124)

当然,这里的问题在于:想象力在何种意义上是直观?如果像康德所说,正是通过想象力,知性的概念才与感性的直观发生联系,那么想象力本身就不应当是真正意义上的“直观”,而更多是间于知性与感性之间的东西。它既不是一种知性盲目的“思”,也不是一种感性空泛的“观”。它毋宁说是一种“精神的观看”以及通过这种观看而进行的创造,或者说,一种观看的创

①②“创造性的想象力”不同于“再造性的想象力”,前者是纯粹的,后者是经验的,前者属于先验哲学的领域,后者属于心理学的领域。(参见《纯粹理性批判》,B152)

康德在其他地方也将它称作“本源的知性”(intellectus archetypus )或“神的知性”(g ttlicher Verstand ),

“它不仅表象不被给予的对象,而且通过它的表象,对象自身同时也被给予”(《纯粹理性批判》,B723,

B145)。

造和创造的观看,类似于梅洛-庞蒂所说的“第三只眼”以及相关的“精神图像”①。在这里,

“本原的”,但不再是“神”的活动,而是“人”的活动。

“智性直观”仍然是“创造的”、

尽管康德本人以及后来的费希特都在“想象力”概念上做足了文章,他们的相关阐释都不能说是充分清晰的。但这恰恰为后人提供了解释的余地。到了谢林那里,这个意义上的“智性直观”已经与“艺术直观”没有区别了。在康德那里几乎丧失了的“艺术直觉”与“智性直观”的联系,在谢林这里又得到了恢复。以后的西田几多郎把“智性直观”理解为“美术家和宗教家等所具有的那种直觉”(第30页),恰恰是受到了谢林的影响。

如果我们现在来总结一下,那么康德的“智性直观”概念至少含有以下三个基本因素:

11在外直观方向上对某种非对象的、不显现的“先验对象”的“悟性直观”,例如对“世界”或“自在之物”的直观。“智性的”在这里首先意味着“朝向客体本体的”或“与客体本体相关的”;这个意义上的“智性直观”可以简要地诠释为“形而上的直观”。

21在内直观方向上对某种非对象的、不显现的“先验对象”的“悟性直观”,例如对“自我”或“意志自由”的直观(参见《实践理性批判》,56);“智性的”在这里首先意味着“朝向主体本体的”或“与主体本体相关的”;这个意义上的“智性直观”可以简要地诠释为“心而上的直观”。

31在“本原直观”意义上的创造性直观或创造性的想象力。“智性的”在这里被理解为“具有创造能力的”。但原则上只有神才具有它。在人这里,它相当于“想象力”。这个意义上的“智性直观”可以简要地诠释为“创造的直观”。

在这些不同含义中,前两个“智性直观”的概念都是限制性的、也就是消极的概念。惟有第三个才是积极的概念。以后在东西方思想中对“智性直观”的接受和展开,基本上都立足于它在康德这里所获得的这三个原本含义之上,例如胡塞尔和海德格尔的“范畴直观”与“智性直观”的第一、二个含义相关;谢林的“智性直观”则涉及第三个含义;牟宗三对康德“智性直观”的理解主要基于它的第二个和第三个含义;而西田几多郎的理解则与它的第三个含义有关,如此等等,不一而足。

参考文献

费希特,Wissenschaftslehre nova methodo,a.a.O..

 1994年:《费希特著作选集》第2卷,梁志学等译,北京。

海德格尔,1994年:《谢林论人类自由的本质》,薜华译,沈阳。

黑格尔,1981年a:《哲学史讲演录》第4卷,贺麟、王太庆译,商务印书馆。

 1981年b:《精神现象学》上卷,贺麟、王太庆译,商务印书馆。

胡塞尔,1999年:《逻辑研究》第2卷第2部分,倪梁康译,上海。

康德:《纯粹理性批判》(A、B版);《实践理性批判》。

 1982年:《未来形而上学导论》,庞景仁译,商务印书馆。

卢卡奇,1997年:《理性的毁灭》,王玖兴等译,山东人民出版社。

(下转第65页)

①对梅洛-庞蒂、胡塞尔、海德格尔、叔本华在这方面的相关思想论述,可以参阅笔者在《南京大学学

报》2001年第1期上的文章《图像意识现象学》。

然而,虽然相对于所有内在的和外在的状况,我们的选择总是决定的,虽然我们暂时无法改变我们的意志,不过,通过有选择地注意某些对象,通过使我们自己习惯于某些思维方式,在我们的未来的意志力上,我们有巨大的能力。以这种方式我们能够使我们自己习惯于更好地抵抗印象,让我们的理性表现得更好,这样,我们能够让我们的意志倾向于那些我们应该做的事情。(p1195)

自由因此在自我决定的意义上得到阐明,这预示了康德在这个问题上的思想。结果,“我们的自由,以及上帝的和受上帝恩宠的精神的自由,不仅免除于胁迫,而且也免除于绝对的必然性,即使它不可能免除于决定和确定性”(p1195)。这一点是,我们行动的理由必须起着决定作用,但是无需是结论性的,由于我们总是能够有进一步的、未来的意志力,取决于我们的目的和意图。由此莱布尼兹引出了他那著名的断言:“总是存在着某些东西使我们进行思考和选择,但是无法使得我们的行动必然化”,即使最终的选择总是“服从最大的倾向”。(p1195)

在这篇文章中,我已经简要地讨论了莱布尼兹对上帝选择的必然性的说明,以及他对由此产生的自由问题的解决。如果我的论证是可靠的,那么莱布尼兹的偶然性学说,正如我已经表明的,总体上相容于和一致于他的其他理论。

参考文献

Curley,E1M1,1972,“The R oot of C ontingency”,in Harry Frank furt(ed1),Leibniz:A Collection o f Critical E ssays,New Y ork:Anchor Books.

G arber,D1,1995,“Leibniz:Physics and Philos ophy”,in N.Jolley(ed1),The Cambridge Companion to Leibniz,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Leibniz,G1W1,Philosophical E ssays,edited and translated by R oger Ariew and Paniel G arber,Indianapolis:Hackett Publishing

C om pany.

(作者系哥伦比亚大学研究生)

责任编辑:田立年

(上接第54页)

牟宗三,1998年:《四因说讲演录》,卢雪昆录音整理,上海。

叔本华,1982年:《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石冲白译,商务印书馆。

文德尔班,Lehrbuch der G eschichte der Philosophie,a. a.O..

 1957年:Lehrbuch der G eschichte der Philosophie,Tuebingen.

西田几多郎,1997年:《善的研究》,何倩译,商务印书馆。

谢林,1983年:《先验唯心主义体系》,梁治学、石泉译,北京。

(作者单位:南京大学哲学系、中山大学禾田讲座)

责任编辑:田立年

permeation of Matter and S pirit has never stopped.The distinction between Materialism and Idealism in the m odern sense could take place only after the conceptions of“matter”and“spirit”has become too s o2 phisticated.That is to say,if the conceptions of“matter”and“spirit”remain to be drawn out,material2 ism and idealism in the m odern sense w ould not exist.Therefor,we should expect neither the ancient ma2 terialist philos ophers to adopt the m odern concept“matter”,nor the ancient idealist philos ophers to adopt “spirit”.

The Fundamental Signi fications of K ant’s Concept

of“I ntelligible I ntuition”

Ni Liangkang

K ant’s concept“intellektuell Anschauung”is a very controversial topic,and it has experienced dif2 ferent fates in the eastern and western cultures.The analysis here shows that the concept of K ant’s has three fundamental significations at least:1st,the dimension of the external intuitions as“intelligibel intu2 ition”of s ome nonΟobjectified“transcendental object”;2nd,the dimenstion of the internal intuition as “intelligible”of s ome nonΟobjectified“transcendental object”;3rd,the creative intuition or imagination in the sense of the“intuitus originarius”.The subsequent adoption and development of the concept“intellectual intuition”in the west and the east is essentially based on these three original signifi2 cations.

Estheticizing in Daily li fe

———Analysis of Visional Turn of Culture

Zhou X ian

With“the visual turn”in contem porary culture,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art and everyday life has dramatically changed.“The visual turn”als o results at s oΟcalled“aesthetic turn”by which,on the one hand,art comes into everyday life prom oted by AvantΟG arde artists,on the other hand,the unΟartistic has been seen as the artistic by people.Aesthetics needs to respond to the aestheticization of everyday life and explores the com plicated issues,such as aestheticization and anaestheticization,aestheticsalvation and instrumental rationalization.

康德的基本理论主张

西方美学发展的鸟瞰(以1750年为分界) 1.古希腊罗马时期 6 BC ----5 BC 美学思想开始形成,包孕在哲学的母体之中或寄生在文艺理论中。 古希腊的毕达哥拉斯、赫拉克利特、德谟克利特、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都主要在探寻世界本源的重大哲学问题时涉及并探讨了美学问题。 从亚里士多德的《诗学》和《修辞学》产生以后,文艺理论成了独立的学科,文艺中的美学问题也凸显出来。因此,到罗马时代,美学思想又主要寄寓在文艺理论中,贺拉斯和朗吉努斯的美学思想就是如此,所以亚里士多德死后五六百年时期又被称为“修辞学时期”。 最后产生按亚里士多德的模式定型的古典主义美学——贺拉斯《论诗艺》 按柏拉图模式定型的古典主义美学——神秘的新柏拉图主义普洛丁《九章集》神学本体论流溢说 2、中世纪5AD——14AD 美学是神学的奴婢,美的根源最终都在上帝那里 早期以新柏拉图主义美学为基础的教父学美学奥古斯丁 后期以亚里士多德主义为基础的经院美学托马斯-阿奎那《神学大全》 3、文艺复兴14AD——16AD古希腊罗马美学思想的再生 但丁、彼特拉克、卜迦丘、达芬奇 4、新古典主义时期17AD 这是资产阶级与封建阶级妥协的中央集权时期,美学思想也随之把古希腊罗马的亚里士多德和贺拉斯的思想教条化、宫廷化和规范化。 出现法国笛卡尔奠基的理性主义美学思潮,之后而经过了17世纪新古典主义和18世纪启蒙主义两大发展阶段。 在笛卡尔理性主义哲学和美学的指导下,为君主专制制度下的文艺制定政策,法国的布瓦洛写成新古典主义美学思想的法典《论诗艺》。它具体体现在对文艺的严格控制。 5、启蒙主义时代18AD a.法国理性主义美学思潮卢梭、伏尔泰、孟德斯鸠、狄德罗 b.英国经验主义美学思潮培根、霍布斯、洛克、休谟 c.德国理性主义美学思潮 早期代表人物是莱布尼茨——沃尔夫——鲍姆加登,后期代表人物是温克尔曼、莱辛和赫尔德。 鲍姆加登1750年发表《美学》,确立了美学是关于感性认识的科学,近代哲学完成了从本体论向认识论的中心转化的结果。 莱辛,启蒙主义在他那里达到高潮。他高举反对新古典主义的大旗并为古典现实主义奠定理论基础。 德国“狂飙突进”的浪漫主义美学思潮,彻底与新古典主义决裂,高扬德意志的民族意志,推崇自然和天才,具有强烈的反封建基调,它同时也受到法国启蒙主义和英国感伤主义文学的影响。代表是赫尔德,青年时代的歌德

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义.

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义 学习目标 1. 探讨并掌握“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的方法。 2. 学会准确筛选信息,规范答题模式。 考纲要求 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语句的表现力。 解读:“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 ,即是理解、体会词语,句子的含意; “品味精彩语句的表现力” ,即是赏析词语,句子的表现力以及在文中的作用。 纵观近几年高考试题, “重要句子”通常指以下三种类型语句: 1. 内涵丰富、耐人寻味的语句 2. 使用了修辞、表现手法的语句 3. 结构(层次比较复杂的句子 总结高考常见提问方式 1.联系上下文,应该怎样理解这句话。 2.请解释这句话在文中的含意。 3. 请 (从某一个角度赏析下面的句子。 (第三种提问方式也可以归结到“赏析散文的技巧” 中 4、作者为什么这样说? 类型一:使用了修辞、表现手法的语句

课文连接(理解下面句子的含意 例 1 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 理解:作者在此运用通感的修辞手法, 把嗅觉中感到的时有时无、持续不断的香味换成从听觉中细柔飘思、婉转渺茫的歌声去感受、品味,将荷香断断续续、若有若无,捉摸不定的特点形象丰富地表现出来。表现了作者此刻沉醉于荷塘月色的情景。 小结解题思路: 第一步分析句子,确定手法 第二步“还原”手法,分析表达效果 第三步组织答案,答出作用+情感态度 答题模式:点明手法 +作用 +(情感 例 2《时间怎样地行走》怎样理解“它在清晨的曙光中像一道明丽的雪线一样刺痛了我的眼睛”在文中的含意。 (4分 相关语境:十几年前的一天, 我在北京第一次发现了时间的痕迹。我在梳头时发现了一根白发, 它在清晨的曙光中像一道明丽的雪线一样刺痛了我的眼睛。我知道时间其实一直悄悄地躲在我的头发里行走,只不过它这一次露出了痕迹而已。 分析 : 挑主干, “它刺痛了我的眼睛” , “它”指“白发” 析修辞,比喻,本体是“白发” , 。 抓关键词, “刺痛” ,表吃惊、哀叹之情。 答案:用比喻的手法写一根银白的头发的刺眼, 形象地表现了白发让我发现生命的衰老, 惊叹岁月的流逝。

实践理性的哲学定义

实践理性的哲学定义 实践理性的哲学定义:实践理性是人类和其它高级动物共同具有的,主导思维活动、发现价值实体事物、产生意念知识的知识和能力,是哲学从人类的思维活动中发现出来的,对人类的认识思维和实践活动具有主导作用和工具价值的主观主体事物。 实践理性是主导人类思维和实践活动的知识和能力。 人类的一切行为都是在人脑产生和发出的意向、意念或行动命令的指挥下发生、发展和结束的行为,主导人体行为的意念、意志、欲求、道德律或行动命令来源于人脑的思维活动。个人在感受到环境或具体事物的作用、影响和刺激后,大脑思维组织就会根据已经具有的知识、生存发展意识和认识思维能力,对作用、影响和刺激人体的环境或具体事物进行价值判断,分析处理认识所获得的关于对象事物、人体需要和人体行为的各种知识,产生出指挥人体对有关事物进行处置的意向、意志、命令、方案或意念知识,完成人体进行实践活动必需的思想准备工作,这就是有别于人类认识活动的人类思维活动。人脑的思维活动是具有发现价值实体和产生意念知识这种创造能力的理性活动。实践理性是理性思维活动所依据的思维能力或一般性知识,是隐藏在人类思维活动中的,对思维活动具有指导作用或工具价值的主观主体事物。心中的道德律是主导人类社会实践活动的实践理性的具体表现形式。人类的实践能力和人类的实践活动是两个不同的事物。实践能力是实践活动的根据或内容,实践活动是实践能力的载体或表现形式。 康德的实践理性概念发源于亚里士多德的实践智慧概念。 亚里士多德说:“在理性的部分中,我们把一部分称为认知的,把另一部分称为推算的,推算和考虑是一回事。”。注释〈1〉“中庸之道是过度和不及的中间者,由于它以正确的理性(推算)为依据,就存在某种准则。”注释﹙2﹚实践智慧是一种灵魂的德性,它包含理智德性和伦理德性两种,“这样的思考是一种关于实践的真理(善)的思考,而思辨的理论的思考则不是(关于)实践的思考,它只有真与假,而不造成善与恶。、、、、、实践思考的真理要和正确的欲望一致,”注释﹙3﹚ 亚里士多德指出:人的行为是有目的、有意识的行为,人的行为从确定目的和选择方式或手段开始,选择虽是捡取,但不是简单地捡取,而是在多物之中捡取某一物;如无斟酌和思考,这是不可能的。因此,选择源出于思考的意见。无论好行为还是坏行为都是思考和习惯相结合的产物。思考是灵魂对目的因的沉思,沉思是一种演绎,目的是沉思的起点,而沉思的终点则是行为的起点。实践活动的演绎具有本源和始点,这就是某种目的或至善。 亚里士多德认为,实践智慧是心灵具有的通过推算或考虑确定目的、选择方式和手段的思维能力。实践智慧不能离开推算、考虑或思维单独存在,推算或考虑就是实践智慧。由于亚里士多德没有严格区分人类的理性能力和人类的理性活动这两个不同的事物,所以他的实践智慧概念既包含思维能力的含义,也包含思维活动的含义,是一个模糊不清、容易产生歧义的概念。 英国经验论哲学家休谟认为人性(理性)有两种存在形式,一种是知性(理解),另一种是情感。休谟的哲学著作《人性论》包含知性论和情感论两大理论。知性论是关于人类的认识能力和认识活动的哲学认识论,情感论是关于人类的思维能力和思维活动的哲学思维论。休谟在《人性论》中没有把人类的认识能力和人类的认识活动这两种事物严格地区分开来,经常把人类的认识能力和人类的认识活动混为一谈。休谟认为:人类的情感心理活动具有产生骄傲、谦卑、爱、恨、同情之类的感情、态度或意识知识的能力,它是骄傲、谦卑、热爱、憎恨、同情之类的感情、态度或意识知识得以产生的原因、来源或本体。人类的道德区别和判断活动不是源于知性,而是源于道德情感。‘人为之德’源于心灵的有意识设计,理性是

如何理解文中重要词语含义

如何理解文中重要词语含义 词语是知识信息的基本载体。现代文阅读中,理解词义主要考查在上下文语境中词语含义的领悟,即理解词语在文中的字面意义和隐含意义,理解同一词语在文中不同的指代意义。 它主要包括: 1.能正确筛选多义词在文中的义项; 2.能辨析文中的同义词、近义词的细微差别; 3.能把握词语在特定语境中临时具有的含义。 4.能够把握指代词和临时具有指代作用的词在文中指代的具体内容; 5.能够理解词语在文中的表达作用,具体说,就是作者为什么用这个词,这个词好在哪里,不用行不行,从而了解词语在文本中的作用。 【解题技法点拨】 一、词语辨析技法 同(近)义词的辨析,可从下述角度切入: 1.从相异的语素分析。 如“废除、解除、破除”三个动词,重点是区分“废”“解”“破”三个相异的语素:废是废止不用的意思;解是去掉消除的意思;破是打破揭穿的意思。 2.从词义的轻重程度上辨析。 如“蔑视”比“轻视”意义要重一些。“批判”比“批评”要重一些。“监禁”比“拘留”更重一些。 3.从感情色彩上辨析词义的不同。 如“团结、结合、勾结”,“鼓舞、鼓动、煽动”,这两组词语中,第一个是褒义词,第二个是中性词,第三个词是贬义词。 4.从词义指称的事物范围大小来辨析。 如“边疆和边境”都指远离内地靠近国境的区域。但“疆”比“境”的范围要大。 5.从语法特点上辨析。 (1)从词性上辨析。如“英勇和英雄”,一个是形容词,一个是名词。 (2)从构词方法上辨析。如“比赛和决赛”,一个是并列式,一个是偏正式。 (3)从担任句子成分上辨析。“必须和必需”。一个是能愿动词,作状语,一个是动词,作谓语。 二、词意解释技法 解释词义常用的方法有:1.语素分析法。先单个解释字的含义,然后组合起来理解整个词的含义。2.同义换言法。是以词解词的方法,即用浅显的概念去理解与之意义相同或相近的较深奥的同一概念。3.词义辨识法。一个词的本义运用较少,更多的时候是其引申义,那么解答时,需辨清是比喻、借代或是以其他形式形成的语境义,认清来源才能做出正确的解释。4.语境定义法。有些词语在特定的语境中产生了特定意义或临时意义,这就要审视语境,联系上下文揣摩其含义。 三、词用品味技法 词语在文中表达作用的品味,在语言组织时,可遵循“三步走”的路线进行:第一步,正面阐述。围绕该词语的意义,阐述它在语境中的表达效果;第二步,反面强调。强调若删去该词,上下文句表达作用方面会有哪些削弱;第三步,小结归纳。总结该词在文中表达作用的不可替代性。 【典型考题例析】 例1.(2006年贵州省东南州中考试题) ·原题呈现· (一)正直(节选)

康德的批判哲学-康德哲学的主要观点

康德的批判哲学:康德哲学的主要观点 康德的哲学思想可以分为两个时期:前批判时期和批判时期。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康德的批判哲学的相关资料,希望对你有帮助! 康德的批判哲学 康德的哲学思想可以分为两个时期:前批判时期和批判时期。以1770年为界,在此之前,康德研究的兴趣和重点主要在自然科学。在这期间,他提出了与当时占统治地位的宇宙不变论相对立的宇宙发展论,从而形成了他自己带有唯物论和辩证法倾向的新自然观。这体现在他的两个假设中。第一个是“潮汐假设”,他认为由月亮引力引起的定时涨落的潮汐现象所带来的海水与地表的摩擦会导致地球的自转速度变慢,这个假说为后来的自然科学所证实。其哲学意义在于它表明包括地球在内的一切天体都有其自身的变化,发展和灭亡的过程。第二个是“星云假说”,又称“康德――拉普拉斯星云假说”。他认为宇宙间到处充满着物质和精神,物质和精神成反比,物质的力量是引力,精神的力量是理性。由于地球处在太阳系中间的位置,故人类拥有一定程度的理性,但没有完全纯粹的理性。这种关于理性的思辨虽然在现在看来是不很科学的,但他的星云假说第一次沉重地打击了宇宙不变论的形而上学自然观。康德从发展的观点出发,把宇宙看成是一个在时间上运动变化和发展的过程。康德的星云假说不仅推动了自然科学的发展,而且奠定了新的辩证自然观的基础。对此,恩格斯给予了很高的评价。这年的8月,康德发表了他的教授论文《论感性世界和理智世界的形式和原则》.。这是康德哲学思想分界的标志。 康德在前批判时期的哲学思想经历了从唯理论到批判唯理论的转变。他接受的是莱布尼茨――沃尔夫哲学体系的教育。接受了唯理论把天赋理性置于经验之先的基本立场。在不断的思考和探索过程中,他在接受牛顿物理学的同时也认识到经验的重要性。并由此而接受了经验论对传统形而上学和唯理论的批判,但他最终并没有选择经验主义,而是在唯理论和经验论之间另辟蹊径,开辟了先验哲学的新路径。 康德在前批判时期的哲学著作表现出逐步脱离唯理论,接近经验论,最后综合两者的发展趋势,这一趋势直接导致他的那篇教授就职论文《论感性世界和理智世界的形式和原则》。他提出决定我们对世界认识的不是外部对象。而是先验形式,还有他关于物自体和现象的区分:物自体在认识之外,现象则在认识之内。正是这些思想,构成了他批判哲学的主旨。以

康德哲学中的实践概念

康德哲学中的实践概念 发布时间:2009-04-26 20:13:31 韩志伟 [内容摘要]康德不仅在认识领域实现了一场革命,而且在实践领域中也同样做出了划时代的贡献,建立起了道德形而上学。他通过论证纯粹性的实践形式法则,反思自主性的实践理性活动,阐释完满性的实践终极目的,为我们展示了纯粹先验的自由王国。由此,西方传统实践哲学被提高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但是康德的实践哲学也陷入了内在困境之中。 [关键词]自由实践法则实践理性至善 康德关于实践问题的思考,不再停留在自然的、天生的人性层面上,而是在人为的、本质的人性层面上拷问人的自由何以可能的问题。他在实践领域中发起了一场“哥白尼式的革命”,不再让人的自由意志与人的自然本性一致,而是相反让人的自然本性围绕着人的自由意志旋转。因此,在其实践哲学中,无论对纯粹性的实践形式法则的论证,还是对自主性的实践理性活动的反思,乃至对完满性的实践终极目的的阐释,都是建立在这一革命性变革基础之上的。正是在这些内容中,西方传统实践哲学在道德形而上学中得以完成,而康德所确立的道德形而上学原理,使自古希腊以来的西方实践哲学被举到了令人眩晕的高度。 一、实践法则的纯粹性 康德认为,对人的实践活动的探讨,就是对人的自由意志的探讨。他接过了“自由意志”这个概念,深化了它的内涵。通过对我们自由意志行为所遵循的普遍实践法则的探究,从中分离出一种先验的、因而是不变的道德法则,使有限的理性存在者完全以出于自身的道德法则而行动,努力做到趋善避恶。因此,把握康德哲学中的实践概念,首先应区分开人的实践理性活动所遵循的两种不同实践原理(practical principle):一种是只对个别主体意志有效的实践规则(practical rule),即主观的实践准则(subjective practical maxim);另一种是对每个理性的存在者的意志都有效的实践规则,即客观的实践法则(objective practical law)。 [1]惟有后者才是基于纯粹理性之上的意志动机,前者则是基于感性欲望,因而不具有普遍必然性。 从消极的、否定的方面说,这种客观的实践法则不能是质料性。一切质料的实践原则在本质上都是以自爱或自身幸福为目的的实践原则,而这一实践原则从根本上说都是源于经验的主观的实践准则,只能通过经验来认识,不具备先天的客观必然性。即使人们在幸福追求的对象和手段上都想得完全一样,那也只是偶然的。因此,这种实践原则只能被表象为“单纯的准则”,因人而异,因时而异,只对个人意志有效。相反,形式的实践原则才是人的纯粹意志行为的惟一的客观根据,它作为一个具有客观必然性的法则必定是由理性先天认识到的,因此它只能被表象为对每一个理性存在者的意志都普遍必然有效的“实践法则”。 从积极的、肯定的方面说,这种客观的实践法则只能是纯形式的。真正的形式法则的试金石是,我能否把它普遍化。这在康德看来完全存在于理性之中,理性的标准就是客观的标准,正是这个标准决定了哪些实践原则是真正普遍的实践法则。比如在现实生活中遵守诺言这个例子。假如我想要背弃诺言,那么我就可以把这个实践原则表述为:“只要对我有利,我就

“ 理解文中重点句子的含义”类题目的解答技巧

【基本考点】 人们交流信息,是一句话一句话说出来的,每一句话就是一个信息单位。文中重要的句子,或体现了文章的中心、主旨,或体现了文章的结构层次,或蕴含着极为丰富、深刻的含义……如果对这些把握不准,就不能准确理解整个文章。因此,在阅读能力测试中,必然要考查准确把握句子含义的能力,尤其是把握关键句子含义的能力。其考点主要有以下几类:(1)把握文中重点语句的准确含义,其中包括分析句子本身的意思,句子的深层含义,体味句子的言外之意。 (2)理解重要句子在文中的作用,其中包括理解句子的表达作用,分析句子使用了何种句式、什么修辞手法及其表达作用。 重要句子在文中的作用,通常有以下几点: ①揭示段意的重要语句,主要抓住段的起始句、终结句、结论性的句子。 ②揭示文章中心、主旨、观点、情感的句子。此类句子主要在文章开头、结尾的结论句、概括性语句和段落的中心句。 ③揭示文章脉络层次的语句。要抓住文章挈领性的、过渡性的、总括性的语句以及其分段内层次的语句。

(3)分析作者在文中运用某一重要语句的原因,即分析句子的表达意图。 (4)对抽象的句子进行阐发,使之具体化等。 【相关知识】 Ⅰ.文中的重要句子 所谓“重要句子”,是指对理解文章具有重要作用的句子。主要包括以下类型: (1)结构较复杂,对理解文章有影响的语句。 (2)能帮助读者准确理解作品主旨或脉络层次的关键性语句,即“文眼”。所谓“文眼”,也叫主旨句,就是文章中具有点题、表现中心、提携全文等作用的句子。它对文章的内容和结构起着提纲挈领、前后贯通的作用。 (3)意义比较含蓄、内涵较为丰富或蕴含某种深层含义的句子。句子的意思含而不露,没有直接说出来,但根据上下文可以体会到。通俗地讲,就是话里有话,有潜台词。含蓄句是在不便直说时,起到曲意表达的作用。 (4)在文章结构上有着重要作用,能帮助读者把握文章结构、理解文章思想内容的起始句、总结句、过渡句、收束句等。 (5)含修辞手法,能增强文章表达效果的句子。

最全公共关系整理资料资料讲解

即运用传播沟通的方法去协调组织的社会关系,影响组织的公众舆论,塑造组织的良好形象。公共关系实务活动是组织活动的一部分,是一种特殊的组织职能。 公共关系是一种特殊的社会实践活动。 是一种影响和制约着组织的政策和行为的经营观念和管理哲学,它渗透到管理者日常行为的各个方面,成为引导组织行为的一种行为准则和价值观。包括: 1. “形象观念”表现为主体在决策和行动中高度重视自身的声誉和形象,自觉地进行形象投资、形象管理、形象塑造、将组织信誉和形象视作组织的无形资产、无形财富,把树立和维护良好的组织形象作为重要的战略目标。 2. “公众观念”表现为领导者和管理者高度重视公众的利益,将公众的意愿作为决策和行动的依据,将符合与满足公众的要求作为组织的价值追求,并以此为制定组织的经营方针和管理政策的重要原则。 3. “传播观念”表现为经营者和管理者强烈的传播意识和沟通欲望,自觉地利用一切传播的机会和传播媒介去影响公众、引导公众和争取公众,并善于运用双向沟通的方法去赢得公众的理解、信任与好感。 4. “协调观念”表现为善于调节、平衡和统一各种不同的关系、不同的利益、不同的要素,懂得“统筹”、“兼顾”、“缓冲”、“折衷”、“调和”、“妥协”的意义和价值,努力在矛盾中求和谐,在动态中求平衡。 5. “互惠观念”表现为在交往与合作中,将平等互利、追求双赢作为处理各种关系的行为准则,将自身的发展与对方的发展联系起来,通过协助对方、满足对方来争取双方的共同利益。 6. “服务观念”则表现为对他人、对社会的一种奉献精神,使自己的存在和行为给对方带来满意和方便,用服务去赢得好感和信誉。 组织是公共关系活动的主体,实施者、行为者。 公众是公共关系传播的对象。公众关系是由组织运行过程中涉及的个人关系、群体关系、组织关系所共同构成的。

论康德的“自我意识”

论康德的“自我意识” 高省 马克思主义哲学专业 [摘要]“自我意识”概念萌发于普罗泰戈拉经笛卡尔至康德手中形成一个本体论概念。这个思想和理论至今仍然影响并规定着当代主体哲学的发展。本文回顾了康德“自我意识”的理论渊源,介绍了笛卡儿、莱布尼茨和休谟在为知识的普遍必然性寻找基础方面所做出的努力和存在的问题以及康德对笛卡尔的“我思”和莱布尼兹的“统觉”的批判、继承,阐述了康德“自我意识”的含义,并且分析了这一概念在康德认识论中的功能,最后分析了这一思想对近代西方哲学的影响及其存在的不足。 [关键词]自我意识;统觉;我思 我们知道,形而上学在近代受到了休谟怀疑论的严重挑战,特别是他对因果关系的怀疑,动摇了经验科学的基础,在知识界产生了振聋发聩的效果。康德则坚信我们的确拥有普遍必然的科学知识,然而,他面临的难题是要说明:我们为什么会有普遍必然的知识。为了理解康德对这一问题所做的分析,我们必须把握其《纯粹理性批判》中的“自我意识”概念。这一概念说明了直观所予的感性杂多如何被知性的统觉本源综合统一性统摄于“我思”的表象之下而形成客观有效的知识的过程。因此,只有真正领会这一概念的内涵,才能更好的理解康德的“知性纯粹概念的先验演绎”乃至康德之后西方哲学的发展。 一、康德“自我意识”的理论渊源 黑格尔曾说:“今生,现世,科学与艺术,凡是满足我们精神生活,使精神生活有价值、有光辉的东西,我们知道都是从希腊直接或间接传来的”1作为“自我意识”的发端, 1黑格尔:哲学史讲演录[M],第一卷,贺麟、王太庆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1年版,第157页。

首先应当追溯到古希腊早期智者派代表人物普罗泰戈拉。 普罗泰戈拉有一句脍炙人口的名言:“人是万物的尺度”。他说:“人是万物的尺度,是存在者存在的尺度,也是不存在者不存在的尺度。”2这句话虽包含有相对主义倾向,然而人的问题首先被凸显出来,他认为知识在于人的感觉,于是他把感觉看成知识的来源和判断事物的标准。普罗泰戈拉“人是万物的尺度”命题的出现,表明了古希腊哲学对象的转移,从研究本原,探索自然,转向探索社会和研究人。从某种意义上说,这标志着“自我意识”的萌芽,然而“自我意识”学说的提出应当主要归功于苏格拉底。 据古人说,苏格拉底是第一个把哲学从天上拉回到人间的人。他根据德尔菲神庙的铭句“认识你自己”,要求首先研究人自身,通过审视人自身的心灵的途径研究自然。“他认为人的心灵内部已经包含着一些与世界本原相符合的原则,主张首先在心灵中寻找这些内在原则,然后再依照这些原则规定外部世界。”3在这里心灵中的原则虽然只是“神谕”,还不具有近代认识论的含义,但这一立场实为康德的“自我意识”开启了先声。 西方哲学发展到中世纪,基督教占据了统治地位,哲学成了神学的婢女。人类的“自我”之光在上帝中黯然失色了。直至近代,弗兰西斯.培根在批判经院哲学和发扬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思想时为新时期的哲学研究提出了新的任务:探讨人与自然的关系。围绕这一问题,近代欧洲开启了一场唯理论和经验论的论争。康德“自我意识”是在以上两派的争论陷入困境的条件下形成的,并且继承了笛卡尔、莱布尼茨关于“自我”的学说。 二、康德对笛卡尔、莱布尼茨的批判及其“自我意识”的含义 我们知道,尽管“自我意识”是康德哲学理论体系的基石,甚至康德自认为“统觉原理是人类知识整个范围的最高原理”,但是“我思”和“统觉”这两个如此重要的概念却并不是由康德首先提出。 首先是康德对笛卡尔“我思”的批判和继承。笛卡尔生活在新旧知识交替的时代,他为了证明新兴的自然科学的合法合理性,对现有的一切知识采取了普遍怀疑的策略。这些知识包括周围世界、我的身体和数学观念。笛卡尔认为,思想可以怀疑思想之外的对象,也可以怀疑思想之内的对象,但却不能怀疑自身,因为思想自身是思想的活动,当思想在怀疑时,思想可以怀疑思想的一切对象和内容,但却不能怀疑“我在怀疑”,否则的话怀 2北京大学哲学系外国哲学教研室,西方哲学原著选读[M],上,北京:商务印书馆1981年版,第54页。 3 赵敦华:西方哲学简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34页。 2

实践的三种形态与哲学的功能-从儒家与康德的观点看

实践的三种形态与哲学的功能——从儒家与 康德的观点看 哲学有什么样的功能就有什么样的作用。所谓“哲学的功能”是就哲学自身的性能而言,而“哲学的作用”则是就哲学的用途而言。其实,“哲学的功能”就是“哲学的作用”,“哲学的作用”也是就“哲学的功能”来说的,二者是同一个东西,只不过看问题的视角和说法不同而已(在英文中,“功能”和“作用”都是function)。显然,哲学的功能与作用是多种多样的,如果一条一条地枚举出来,很可能是难以穷尽的,也是一篇有限的文字无法叙述的。本文作为探索哲学的功能与作用问题的系列文章之一,克就哲学的基本功能和作用之一──实践形态与哲学功能──作一论述,以期有“引玉”之效。 一、“实践何以可能”的问题 无疑,哲学具有实践功能,在古今中外的哲学中都可见出哲学的实践功能。F.培根在其《伟大的复兴》、尤其是其中的《新工具》和《新大西岛》等著作中,痛斥自经验哲学当权以后,哲学就像献身上帝的修女一样不能生育,业已失去了实践的功能。他高度评价和赞美古希腊自然哲学极富实践的伟大品格,力倡在哲学、科学与工业实践之间联姻。实际上,不独古希腊的自然哲学具有实践的品格和实践的功能,中国的古典哲学则尤其注重和讲求实践性。现代的新儒家哲学、马克思主义哲学和西方的实用主义、科学哲学都强调了哲学的实践功能。至于F.培根倡导哲学要有实践的品格,──实际上,就是要恢复哲学的实践功能,使哲学成为实践的哲学,虽然不乏开风气之功,然而他

却未能厘清实践的基本涵义极其根据所在。其实,又何止于F.培根呢!自康德以后,几乎很少人能思考或去思考哲学的实践理性,所以能够清楚明了实践的真谛及其可能的根据和前提的人,真是寥若晨星。至于今,虽然有人在极力倡导实践哲学,以大谈“实践”为乐事,然而却不免对“实践”拥隔久了。在此,不妨指出几点为示。首先,有的实践哲学未能严格地将“实践”与“活动”、“劳动”概念区别开来,甚至把它们混为一谈,就是一个明显的错误。 其次,仅仅是把“实践”看成是“能动地改造世界”的物质“感性活动”。尽管把“改造世界”的方式分为“改造客观世界(物质世界)”和“改造主观世界(精神世界)”两种形式,但是所谓的“改造主观世界”,──也被称为“世界观的改造”,实际上只是政治上“洗脑”的代名词。换言之,“世界观的改造”实指“政治立场(包括阶级立场和邦派立场)的转变”,这是众人皆知且无须讳言的事实。如此这般的“实践”观,早已把哲学的实践理性变成了浅陋和庸俗的权力政治把戏的工具,“实践”的“主观世界”或“精神世界”的底蕴究竟“是什么”,不是不再有人问起,就是被束之高搁,至于“道德实践”,却久无挂搭处了。 最后,虽然有以大谈“实践本体论”为“前卫”者,“实践何以可能”的问题却不在此等哲学的追问和反思之中。实践的根据和前提业已被遮蔽了很久了!“实践何以可能”的问题虽然涵有形而上学的设准,甚至这一问题本来就是一形而上学的问题,但是这一问题直接关系到哲学的实践功能和作用。毫无疑问,探究哲学的实践功能和作用,哲学

公共关系的定义、要素与特征

第一节公共关系的定义及其本质属性 “公共关系”一词源自英文的Public Relations。Public一词可译作“公共的”、“公开的”,也可译作“公众的”。Relations则宜译作“关系”。因此,中文表述可称为“公共关系”,也可称为“公众关系”。 一、公共关系的定义 这类定义把公共关系看作和计划、财务一样的经管职能,其中美国人莱克斯&8226。哈洛博士的定义便是典型代表。他认为:公共关系是一种特殊的经管职能,它帮助—个组织建立并保持与公众之间的交流、理解、认可与合作;它参与处理各种问题与事件;它帮助经管部门了解民意,并对其做出反应;它确定并强调企业为公众利益服务的责任;它作为社会趋势的监视者,帮助企业保持与社会同步;它使用有效的传播技能和研究方法作为基本工具。 国际公共关系协会同样认为公共关系是一种经管职能,其定义是:公共关系是一种经管功能,它具有连续性和计划性。通过公共关系,公立的和私人的组织机构试图赢得与它们有关的人们的理解、同情和支持——借助对舆论的估价,以尽可能协调它们自己的政策和做法,依靠有计划的、广泛的信息传播,赢得更有效的合作,更好地实现它们的共同利益。 美国著名公共关系学者卡特李普(Scott. M.Cutlip)和森特(Allen H.Centre)认为:公共关系是这样一种经管功能,它能建立和维护组织与公众之间的互利互惠关系,而一个组织的成功或失败取决于公众。 1.传播说 这一类定义强调公共关系是组织一种特定的传播经管行为和职能,认为公共关系离不开传播沟通。在国外,持这种观点的学者不在少数。美国公共关系学权威詹姆斯.格鲁尼格教授就认为:“公共关系是一个组织与其相关公众之间的传播经管”。在美国的大学中,公共关系专业往往设在新闻传播学院内。 英国人弗兰克·杰夫金斯(Frank Jefkins)也认为:公共关系是由为达到相互理解有关特定目标而进行的各种有计划的沟通联络所组成的,这种沟通联络处于组织与公众之间,既是内向的,也是外向的。 国外一些大型的百科全书或综合词典也从传播或沟通的角度来定义公共关系。《美利坚百科全书》中的定义是:公共关系是关于建立一个组织同其既定公众之间相互了解的活动。《大英百科全书》中是这

康德_智性直观_概念的基本含义

(《 哲学研究》2001年第10期)康德“智性直观”概念的基本含义 倪梁康 一 在百余年来西学东渐的过程中,德国哲学对东方思想的影响不仅可以说是“广泛”,而且也堪称“深入”。这两方面的例证俯拾即是,从康德、黑格尔、马克思,到尼采、弗洛伊德、胡塞尔、海德格尔等等,他们的思想始终在东方文化的各个层面起着或者显赫或者潜隐的作用。 当然,这些纷繁复杂的作用和影响大都是通过各种概念、观点、口号与问题而具体地得到体现。德国哲学中的“智性直观”(Intellektuelle Anschauung )①概念是其中一个较为典型的例子,它在理论深层所发挥的作用展示着一个文化交流的奇特景观。 历史地看,“智性直观”概念在德国古典哲学中曾一度成为一个富于魔力的口令。人们通常认为,在康德那里,“智性直观”在纯粹理性的作用圈内是作为一个“语词矛盾”而被提出来的,但是现在已经可以确定,在实践理性的领域中,康德已经试着用它来解决“哲学 的最高点”(《纯粹理性批判》,B135②)问题;在此之后,费希特试图依据“智性直观”来证明他 的哲学出发点:“自我”;而在谢林的哲学中,“智性直观”更是被称之为“一切先验思维的官能”(谢林,第3页)。“智性直观”与“先验哲学”在这里得到了有机的结合。 然而随着德国古典哲学的进一步展开,或者也可以说,随着先验哲学在谢林之后的式微,“智性直观”的功能很快便受到了遏制。它首先受到黑格尔的质疑和拒绝:“智性直观”被看作 是一种过于轻巧的方式:“把知识设定在任何偶然碰巧想到的东西上面” (1981年a ,第347页),是“知识空虚的一种表现”,是“黑夜”,“在黑夜中所有的牛都是黑的” (1981年b ,第10页)。而在黑格尔的同时代人和对手叔本华那里,它更被看作是“瞎吹牛和江湖法术”的代名 ①②中译文参照蓝公武先生译本(北京,1982年)和韦卓民先生译本(武汉,1991年),下同。 这个概念在中文翻译中从未得到过一致的译名:在康德那里被译作“智性直观”或“知性直观”, 在费希特、谢林和黑格尔那里被译作“理智直观”,在西田几多郎那里被译作“知的直观”,在牟宗三那里则被称作“智的直觉”。笔者这里随蓝公武先生将此概念译作“智性直观”。因为“Intel 2 lectus ”一词,在德国古典哲学中既不同于“Verstand ”(康德的“知性”、黑格尔的“理智” ),也有别于“Vernun ft ”(理性),所以这里一概译作“智性”,以区别于前两者。与此相关的形容词“in 2tellektuell ”和“intelligibel ”则分别译作“智性的”和“悟性的”,名词“Intelligenz ”(原意是觉知、明察)则译作“智识”。以下在引用中译本时会据此而作出改动。

康德实践哲学研究_康德的实践哲学

康德的伦理学具有形式主义的特征,但正是这一点被人们所误解,认为康德的道德哲学是一种空洞无物、没有实际效用的学说。以下是精心整理的康德的实践哲学的相关资料,希望对你有帮助! 康德的实践哲学 [摘要]康德的伦理学具有形式主义的特征,但正是这一点被人们所误解,认为康德的道德哲学是一种空洞无物、没有实际效用的学说。然而,综观康德的道德哲学,可以看到,康德道德法则形式化的追求只是其道德哲学的一个必不可少的方面,另一方面,康德力图使自己的道德哲学走向经验和情感,走向生活世界。这也就构成了康德伦理学的实践性。 [关键词]康德伦理学形而上学至善 [中图分类号]B8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3)05-0035-02 一、康德的伦理学 康德伦理学的出发概念就是自律的善良意志,人们常说,通向地狱的道路是用善良的意向铺砌的,但康德的善良意志并不是消极的,这位思想家向善良意志的体现者所要求的是活动和行为。人们或许会批判康德对事情的形式主义的看法,他暂时谈到的只是帮助人们在生命的海洋中找到确定方向的指南针,道德方向的丧失不会是长久的,道德境界迟早会在人的面前清楚地显示出来,并且人们将看到他们的行为会把他们引向的方向——引向善或恶。善就是善,其准是如此的显而易见。 在康德看来,实践理性的宗旨就是用之指导人们在现实世界中的生活,如果人们拥有了一个对实践生活很合理的理性却不用于人类实践生活,不能普及开来,那么原理描绘得再美轮美奂,事实上它是没意义的。想要指导人类的实践道德生活,就必须将理论带回到现实的大千世界中。 《实践理性批判》是对一般的实践理性进行批判,一般的实践理性包括我们日常的实践活动。“这个批判为什么不提名为纯粹理性批判,而是简单地提名为一般实践理性批判……如果它在这一方面成功了,就无需批判纯粹能力本身,以发现理性是否以这样一个过分僭越的要求,超越了自己……”[1]康德在导言中,强调了理论理性和实践理性的区别,理论理性是处理认识的问题,实践理性是处理欲望和意志的问题,其最高表现形式就是意志能力。 那么什么是意志呢?在康德看来,就是自己实现自己的对象的能力。 纵观《实践理性批判》这本书,康德的道德形式主义研究到达最高之处了。实践理性批判事实上是对人类道德法则的元伦理分析。对道德法则的表达是形式主义的方式表现出来的,它就是康德的绝对命令或定言命令法则。康德对道德法则是这么评价的“以上所列举的观察道德原则的三种方式,归根到底,是同一规律的不同公式,其中每一个又包含着其他两者。它们之间虽然有着区别,不过这种区别与其说是客观实践的,还不如说是主观的,其目的在于通过这种类比使观念与直观相接近,并由此与情感相接近。”[2]而随后的两种表述只是为了能更接近情感。

公共关系的含义

文章【公共关系的含义】所有权属于原创作者,本站仅供参考,请勿抄袭! 一、公共关系概念的引出 “公共关系”简称“公关”,英文缩写为PR。 公共关系这个概念至少可以归纳为五层含义: 1.公共关系是一种状态; 2.公共关系是一种活动; 3.公共关系是一种职业; 4.公共关系是一门学科; 5.公共关系是一种意识、观念与思想。 二、公共关系的内涵 公共关系的内涵可概括为: 1.塑造组织形象的艺术,讲究创新,构思精巧,效果感人。 2.着眼于人心的管理科学,在把握人心上下功夫。 3.内求团结、外求发展的管理哲学。公共关系不仅对外而且对内,作为一种哲学,作用于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强调思想方法。 4.无形的资产,“软竞争”的手段。它可以弥补传统方法的不足,促进有形资产增值。 三、公共关系的定义 (一)墨西哥定义 公共关系是一门艺术和社会科学。公共关系的实施是分析趋势,预测后果,向机构领导人提供意见,履行一系列有计划的行动,以服务于本机构和公众的利益。 (二)本书定义 1.本原属性的定义 按逻辑学的法则,公共关系的“属性”应是“社会关系”。从这个角度出发,公共关系就是社会组织同构成其生存环境、影响其生存与发展的那部分公众的一种社会关系。

2.综合的功能性定义 从公共关系价值功能的角度出发,所谓公共关系,是社会组织为了生存发展,通过传播沟通,塑造形象,平衡利益,协调关系,优化社会心理环境,影响公众的科学与艺术。 3.延伸属性的定义 四、公共关系的基本特征 (一)以公众为对象; (二)以美誉为目标; (三)以互惠为原则; (四)以长远为方针; (五)以真诚为信条; (六)以沟通为手段。 以上六个方面综合地、系统地、多角度地构成了公共关系的基本特征。公关意识以此为基础,公关工作由此而展开,公关职能缘此而设定,所以有人说,公共关系内核小、外延大,即是此理。 五、公共关系的辨析 (一)公共关系与人际关系 我们可以从关系的主体、客体、中介传播手段、产生基础、产生年代背景、运作内容、学科研究对象、学科发展与专业化程度等八个方面将公共关系与人际关系进行辨析。公共关系与人际关系也存在交叉、包容关系。 (二)公共关系与广告 1.公共关系与广告是两门交叉学科 2.公共关系与广告的相近之处 (1)都源于传播学; (2)都以传播为主要的工作手段;

康德哲学的现代意义

摘要 很多古代哲学思想都是有很强的生命力的,所以现代社会要以史为鉴,用古代哲学思考现代社会,吸取以前哲学派别的经验教训,现代哲学就不会犯同样的错误,可以解决许多棘手的问题。最重要的是了解、研究了古代哲学,就能明白现代哲学从哪儿来的,怎么来的,预测哲学怎么发展、朝哪个方向发展,这对于开阔人们的视野,思维方式及看问题的视角都有重要的意义。而康德在后世的影响非常广泛。整个西方哲学界,不管是大陆哲学还是英美哲学,都受它的影响:有的是因为反对他而受到了它的影响,有的是因为发挥他而受到了它的影响,这都是由它所带来的一种风气。所以有人说,康德就是一个蓄水池,所以以往的哲学都流向他这里,所有后来的哲学都从他这里流出来。指导今天,全世界人们都公认,康德在哲学史上的地位是非常崇高的 前言 “有两件事情我愈加反省便愈以新而不断增加的赞叹和敬畏充满我的心灵,这两件事情便是:在我们上面的充满星辉的天空以及在我心中的道德法则。”这是1880年在重修康德墓时,将这段《实践理性批判》的结束语刻在墓碑上。在哲学史上,康德以他的三大批判-----《纯粹理性批判》、《实践理性批判》、《判断力批判》----闻名于世界,是近三百年来世界上最具有影响力的哲学家。其实,作品是作家人格和精神的体现,也是构成人生的重要部分。尤其对康德这位留下这么多不朽作品的哲学家而言,想深入认识他的精神世界、他的哲学对社会的现代意义,就得深入了解他的主要著作。 康德是18世纪末德国古典哲学家,他所建立的哲学体系,是西方哲学史上一座伟大的“丰碑”。康德哲学对现代社会发展的影响十分深远,而且至今不朽。整个西方哲学界,不管是大陆哲学还是英美哲学,都受康德哲学的影响:有的是因为反对他而受到了它的影响,有的是因为发挥他而受到了它的影响,这都是由它所带来的一种风气。所以有人说,康德就是一个蓄水池,所以以往的哲学都流向他这里,所有后来的哲学都从他这里流出来。指导今天,全世界人们都公认,康德在哲学史上的地位是非常崇高的。由此可以看出来,“近世第一大哲”的康德的这些思想,即使在200年后的今天也没有过时,而是一个还有待于我们去挖掘的思想宝藏。 西方哲学界研究、评论、解说康德哲学的著作,这可谓“汗毛充栋”。但是,在我国研究康德哲学的著作,解放以来还是屈指可数的。我的这篇《康德哲学的现代意义》是把康德哲学与对现代社会的意义结合起来、联系起来、贯穿起来,加以研究和思考,这是一个新的视角,是很有特色的。它既要追溯并阐明康德哲学对现代社会的意义,又要研究和论述康德哲学体系中活的有生命力的东西;而把二者结合起来,则为我们理解现代人的意识形态作了理论上的说明。文章中指出:“现代西方哲学的总体演化是渊源于康德的,康德的影响是全面的、深刻的,也是复杂的、多重的。”这个论断恐怕是要在相当深入研究的基础上才能有的体会。这种看法为我们研究康德开拓了一条新的思路。 根据这一思路,我对康德的主要哲学著作进行了梳理和分析。指出,康德的辨证论直接推动了辩证法的发展,康德的道德哲学具有极其震撼的启蒙意义、康德哲学使人类思想进入了“批判的时代”康德哲学的最突出特点就是号称“批判哲学”、康德的基本精神(人本主义、理想主义、不可知论)仍然是支配当代社会时代精神的主干等内容。 一、康德及其哲学简介 康德之后一百年,当尼采说“上帝死了”,人类的新世纪即将开始,世界面临的是如何重建价值的问题,尼采之后一百年的今天,我们同样面临着重建价值的问题,康德与我们相隔200年,但是他与我们所面临的问题却是一样的。200年前,康德就感受到了科学技术对人类精神价值的威胁,如果我们今天不吸取经验教训就不只是感受到这种威胁了,而是深受其害。很多古代哲学思想都是有很强的生命力的,所以现代社会要以史为鉴,用古代哲学思考现代社会,吸取以前哲学派别的经验教训,现代哲学就不会犯同样的错误,可以解决许多棘手的问题。最重要的是了解、研究了古代哲学,就能明白现代哲学从哪儿来的,怎么来的,预测哲学怎么发展、朝哪个方向发展,这对于开阔人们的视野,思维方式及看问题的视角都有重要的意义。虽然康德大部分著作的艰涩难懂,读他的书也很需要很大的勇气,但要研究哲学,康德却是无法回避的一座高峰。 “康德是德国哲学家、天文学家、星云说的创立者之一、德国古典哲学的创始人,唯心主义、不可

浅谈亚里士多德、康德、马克思的 “实践观”

浅谈亚里士多德、康德、马克思的“实践观” 政法学院周斐斐210417061 我国对实践观的哲学研究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单纯以毛泽东思想中的实践观为理论依赖的阶段;改革开放初期以马克思早期著作为文本依赖的阶段;到现在以整个学术理论为支撑依据的阶段。从这个变化中,反映出试图从学理上把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研究清楚,就不能绕开伦理学家、哲学大师亚里士多德和康德的“实践观”理论。 在哲学上系统地阐述实践概念可以追溯到亚里士多德。亚里士多德的实践概念是始于他在伦理学中对人的活动性质的说明。亚里士多德认为,活动是人的存在方式,实践是人生命活动的行为方式,实践的生命活动明确了人的本质属性,这里有反思人类行为的含义。人的生命属性的实践活动,在完全的意义上包含三个方面,即理论沉思活动、技艺制作活动和实践的活动。“理论”在亚里士多德的著作中有时又译为科学,是指理智把握事物的真实或确定性的活动方式,它所产生的结果是知识。技艺是指以可制作的事物为题材,其目的在于活动的结果。生命属性的实践概念是对实践概念的广义理解。在三者之中,理论的沉思活动最高,实践的活动最重要,人的实践活动本质上是由于实践理性的参与才呈现了更为积极的状态。实践的狭义理解是指人对至善的追求活动,是人的一种理智客观的道德行为方式,它真正构成了亚里士多德哲学意义上的实践概念。“伦理学”就是这种“习惯”之学,德性也就是人的灵魂的优良习惯。可见,实践是指把人自身变好的活动,跟制作是把物品做好的活动明显不同。 亚里士多德认为实践是本身即是目的的活动。在这种活动中,活

动和目的是一致的,是以人自己成为善为目的的活动。实践就在活动过程中体现着目的,它既包括个体的伦理行为,又包括公共生活的政治行为,体现了人与自我及他人的关系。作为实践之根据和理想的目的,在亚里士多德那里直接就等同于“善”。实践朝向一个善的目的,而怎样达到这样一个目的,其途径和手段则是要经过选择的,所以说实践活动就是一种包含选择的活动。亚里士多德是从目的在于自身的实践来思考自由的概念,即从行为的完成和本身自足的生活方式来思考人的自由。在本体论的意义上说,自由就是不受任何外在东西决定的存在,自由的无条件性的一个意义是无外在目的,否则的话自由便成了追求目的的手段而不得不为目的服务、为目的所制约,这样就不自由了。自由的起源不应该在自由的外面去寻找,而只能在寻求、实现自由的过程中去寻找。 综上所述,亚里士多德通过对实践是目的在其自身的活动这个最本质规定的揭示,说明实践作为人的存在方式是趋向自由的自我实现过程,并在趋向自由的意义上把思辨看作实践的最高形式,展示了实践之于人的自由和幸福的价值和意义,为其后的实践哲学的发展提供了理论路径。其中在理论问题和实践问题之间划出一条明确的界限,然后分别加以解决就是,这种观点与其恩师柏拉图把理论问题和实践问题合起来解决不同。显然,这里面的问题远比单纯的学科划分复杂、深沉得多。在后来西方哲学的发展过程中,走柏拉图路径的人很多,明显走亚里士多德路径的只有康德。 康德是从哲学及其学科分类的角度来谈实践概念的,然后又通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