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贸易专业双语教学

国际贸易专业双语教学

一、国际贸易专业开展双语教学的必要性

1.推动“双语教学”是国际贸易专业适应我国教育教学改革的大环境的需要

2001年教育部颁发的《关于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的意见》(教高字[2001]4号)中就提出,“本科教育要创造条件使用英语等外语进行公共课和专业课教学。对高新技术领域的生物技术、信息技术等专业,以及为适应我国加入WTO后需要的金融、贸易、法律等专业,更要先行一步,力争3年内,外语教学课程达到所开课程的5%-10%。”2005年1月,教育部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的若干意见》(教高[2005]1号)文件中再一次明确提出“要提高双语教学课程的质量,继续扩大双语教学课程的数量”的要求。

2.国际贸易专业课推行双语教学是适应WTO的要求的需要

随着世界经济的一体化进程的加快与世界文化的融合,要求通过提高高校国际贸易学的双语教学,培养既有丰富专业知识,熟悉中国国情,又有较好外语水平,精通WTO规则和世界经济的国际化的人才。从这个意义上讲,国际贸易专业课双语教学势在必行。在国际贸易学专业推行“双语教学”的目

的不在于推进专业英文教学,其真正目的在于培养学生——未来的商务人士、创业者,应用外语在工作中交流,或应用外语在专业上学习,更新知识,自我提高能够具备同合作伙伴、国际竞争对手沟通和对抗的能力,真正成为“面向国际市场竞争、具备国际经营头脑”的国际商务参与者和管理者。上述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离不开与国际先进教学模式的接轨,离不开对西方先进管理思想与方法的研究和借鉴,更离不开英语这一国际贸易通用语言的运用和英语思维能力的培养。

二、国际贸易实务开展双语教学的主要模式

国际贸易实务的教学内容具有国际性,其教学目标具有外向性的特点。国际贸易实务教学目标的涉外性和教学内容的国际性,决定了该课程进行双语教学的必要性。同时,国际贸易实务双语教学不仅是贸易全球化发展趋势的必然要求,而且也是培养国际性、复合型经济人才的需要。具体而言,在实践中,开展国际贸易实务存在三种模式。

1.简单渗透型

在国际贸易教学中以中文授课为主,用英语讲授一些国际贸易术语,并穿插使用一些常规的课堂用语,学生的考试采用中文形式。这种模式对教师的英语水平要求不高,适合英语基础和接受能力相对薄弱的学生。从教学效果上看,学生容易形成系统的以中文为媒介的知识体系,而英文掌握的只是零散的一些专业词汇。双语教学的最高目标是在专业文献的使

用上、专业实务具体操作上能够做到双语自由转换。这种双语教学模式由于中英两种语言的比重十分不平衡,教学过程中英文信息量不足,所培养的学生就其专业的英文知识而言十分有限,很难达到双语教学的真正目标要求。这显然是简单渗透型的双语教学模式的不足之处。

2.过渡型(混合型)

在双语教学中以英语为主,采用英语板书和原版教材,在英语授课的同时辅以中文解释和说明,学生的作业、考试用英语出题,但用中文回答。这是目前我国国际贸易双语教学中采用最多的一种模式,穿插过渡型双语教学模式的优点在于双语的比重趋向均衡,采用这种教学模式与上种模式相比,教学过程中的英语信息量有了明显增加,但是对教师和学生要求相对提高了,特别是学生必须具备较高的英文水平,否则很难感知英文教材,更难听懂英文讲授。

3.浸入型(全英语型)

在双语教学中基本上使用英语,采用原版专业教材,课堂板书用英文,学生的作业、考试用英文出题,学生答题一般用英语。这种模式的特点是对教师和学生的外文水平都有较高的要求。

以上三种方式各有所长。浸没式双语教学让学生有一个很好的语言环境,因此教学效果较好,但是对老师和学生的要求都比较高,尤其是语言环境的创造有诸多困难。过渡式双语

教学将第二语言逐步引入教学全过程维持式双语教学则是将第二语言作为教学语言的同时,继续用母语来维持学生理解的一种的教学模式,这两种模式比较适合双语教学的起始阶段,但母语与非母语的比重难以把握。在我们的教学实践中,主要采用以英语浸没式教学法为主,辅以参与法的教学模式。

三、国际贸易专业双语教学的目标体系

双语教学的目标体系是国际贸易专业教学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包括双语教学的课程体系、双语教学的能力体系两大部分。双语教学的课程体系包括国贸专业知识、国贸专业英语素养两部分。双语教学的能力体系包括英语应用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两部分。

1.国际贸易专业双语教学的总目标

通过双语教学,不仅要求学生掌握专业知识和英语技能,更要重视学生对专业知识与英语技能的应用。通过本专业的学习,学生将提高专业知识水平,加深对国际贸易业务的理解;学会运用外语技能,增强学生外贸业务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增强学生人际交往技能和团队意识;树立学生的自信心,激发学生的潜能,增强其就业竞争能力。

2.国际贸易专业双语教学课程目标

双语教学课程目标是双语教学目标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国贸专业知识、国贸专业英语素养两大部分,它涵盖了国际贸易专业学生必修的全部专业知识课程。在双语教学

安排上从两大块来完成这两部分的教学任务,一部分国贸专业知识的中文讲授包含了五大主干课程,另一部分国贸专业英语素养的双语讲授包含了四大主干课程。

双语教学课程的目标分类方法有利于教师实施课程标准,使整个课程目标落到实处。双语教学的实施是在国贸专业知识掌握的基础上来开展的,学生在学习相关专业知识的基础上进行国贸实务的双语学习,将有助于学生的理解,减少许多国贸专业词汇带来的学习障碍。

双语教学课程体系目标两大部分是互相联系的整体,每个部分各有侧重。国贸专业知识目标要求学生熟练掌握贸易理论、专业国贸知识和贸易惯例,培养学生全球贸易观念,掌握基本的国际贸易技能和方法。

3.国际贸易专业双语教学能力目标

双语教学能力体系目标主要指学生通过双语的学习所获得的用英语处理国贸实务的技能,它包括英语应用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两大部分。实现双语教学能力体系目标,一方面可通过校内实验室模拟国贸实务操作环境的测评、模拟国贸场景交易的测评、单证制作及审核测试、函电写作测试等来反映学生双语学习所获得的能力水平;另一方面也可通过校外的实训实习基地参与国贸实际业务各环节的实践来测评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

四、国际贸易专业课堂双语教学的探讨

1.在教学组织中贯彻教育目标

涉外经济活动人才经常从事国际经济业务,有更多的时间和机会接触英语国家的思想观念,行为方式等。我门常常把培养国际性人才作为国际贸易专业人才培养的高境界,这是因为我们深知,在经济全球化日益形成的今天,以开放的心态面向世界的重要性。因此,在双语课教学中,我们应该首先树立学生“民族性最鲜明的,也最富有国际性”的观念,把我们国家处理国际经济、外交关系的基本原则贯穿于教学中,讲清楚社会、经济、文化进步中的开放与保持民族意识,民族认同感,民族自尊、自豪的关系,使我们的专业教育目标通过教学实现。

2.正确设立课堂教学目标,以专业知识为主线组织英文书面信息呈现,以母语为主,阐释复杂深奥观点

我们知道,课堂教学是实现课程教育教学目标的一个环节。专业课的双语教学不同于大学英语等公共英语课教学,语言只是工具。依据课程教学大纲,每一次课堂教学时间内,基本教学目标是掌握系统的专业知识,而不是形成英语的听说读写译等语言能力。为此,宜采用英文呈现有关专业知识的书面信息。

3.注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破除学生害怕出错、不敢自由表达的畏惧心理,树立学生表达思想的信心

在第二语言不熟练,或者没有经常性使用时,每要表达

一定意思,总会出现先出考虑语法对不对的现象,这样反而妨碍了思想的表达。为此,课堂上要鼓励学生大胆开口,不怕出错,凡不涉及基本概念,基本理论思想被曲解,就不纠正学生,尽量避免使用试错、负强化等教学手段,而是通过正强化,总结等方式来传达正确信息。

4.严格使用学习评估方法

兰伯特(Lambert)的态度/动机模式(attitude/motivationmodel)认为,在双语学习方面,性向和态度是两个重要的、相对独立的影响因素;双语学习不仅需要某种认知能力,而且需要一种积极的态度;态度关系到动机。因此,双语能力基于性向、态度、动机的程度以及态度与动机之间的关系。依据这种理论,双语教学应该采用英文试题进行考试,这样不仅能够使学生明确学习要求的严肃性,而且可以利用学生重视考试的心理,强化课堂学习的直接动机。

课堂教学组织技巧是教师使有组织的教育形式在明确的教学目标,有重点的内容组织,系统并赋予连贯性的师生互动下收到实际效果的主要途径,也是教师“教育艺术”的展示平台,各个教师可能有自己的独特做法和经验,但是,从整体上把握专业培养目标,把其作为处理教学中语言能力形成与系统专业知识讲述的大原则,有助于组织起知识传授与技能形成相融合的课堂教学环境。

参考文献:

[1]姜瑾:双语教学面面观[J].天津外国语学院学报,2003,(1).

[2]王振宇邓弘:国际贸易主干课程双语教学的思考[J].江西教育科研,2004.(3).

[3]罗郑胜: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培养目标及知识、能力、素质结构分析.郑州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5(12).

[4]石碧涛:双语教学实验环节探索———以《国际贸易实务》为例[J].高教探索,2007(6).

[5]马小辉:国际贸易专业双语教学实践及问题研究[J].黑龙江教育,2007,(4).

[6]陈燕:国际贸易专业课推行双语教学的SWOT分析[J].甘肃联合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5).

高职国际贸易课程双语教学实践及评价

高职国际贸易课程双语教学实践及评价 摘要:本文根据高职学生现有知识水平和特点,开展国际贸易双语教学实践,课后采用教师自评、学生评教、他人评价的方法对这一堂双语课做出教学效果评价,找出在教学中存在的难点和不足,并有针对性的提出了改进措施。 关键词:高职院校;国际贸易;双语教学;评价 Practice and evaluation of bilingual teaching in international trade course in Higher V ocational Colleges Abstract: According to the knowledge level and characteristics of current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 student, this article practices bilingual teaching in international trade course, and evaluates teaching effect by the teacher oneself, students and others, to find the difficulties and shortcomings in teaching and propose the targeted improvement measures. Keywords: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 international trade course; Bilingual teaching; Effect evaluation 伴随经济全球化和教育国际化,双语教学成为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新趋势,一些高职院校也纷纷开始尝试使用双语教学。国际贸易课程对英语的实际应用能力要求比较高,在外贸交易磋商中的各种信

关于国际贸易专业开展中英双语教学的思考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3819236595.html, 关于国际贸易专业开展中英双语教学的思考作者:樊宏涛 来源:《科教导刊》2013年第15期 摘要国际贸易专业冠有“国际”二字,开展中英双语教学实为应有之义。然而,在国际贸易专业开展中英双语教学的过程中,我们往往陷入困境。应从改变观念、筛选授课对象、培育双语教学师资、编写双语教学教材四个方面入手,提高国际贸易专业中英双语教学的实效性。 关键词国际贸易专业双语教学困境对策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1 国际贸易专业开展中英双语教学的设想 笔者认为,对于双语教学,我校国际贸易专业的课程可分为三类,一是不宜开展双语教学的课程,二是适合开展双语教学但还未全面开展的课程,三是天然开展双语教学的专业英语类课程。笔者通过分析培养计划和实际情况,认为目前第二类课程主要有:进出口贸易实务、国际商务沟通、国际投资与跨国经营、国际贸易法四门,而第三类课程则是经贸英语。针对第二类课程,我们应以开发为主,并逐步提高已开展双语教学课程的英语授课比例。而针对第三类课程,我们则应进一步提高英语授课比重,力求建立纯英语的授课环境,让授课对象在英语的语境中学习专业英语知识。 笔者分别在国际商务沟通和经贸英语两门课程中实施了中英双语教学,其中前者的英语授课比例达到50%~70%,后者则达到90%。通过一个学期的实践,师生反馈良好,但也存在许多问题,时常陷入困境,需要在未来的教学实践中进一步探索。 2 国际贸易专业开展中英双语教学的困境 2.1 观念差异 对于双语教学,目前存在两种倾向,一是认为双语教学缺乏实效性,不宜铺开;一是认为双语教学的目的是提高授课对象的英语水平,而非学习专业知识。受这两种观念左右,双语教学的发展往往陷入困境。笔者认为,无论是何种形式的双语教学,其根本目的都是让授课对象在外语的语境中,更透彻地理解涉外性较强的专业知识,同时提高外语水平。较为典型的例子便是国际贸易术语的学习,受语境限制,贸易术语的中文解释和分析往往较为复杂,但如果最初便学习英文原文解释,则可避免很多误解,事半功倍。对于双语教学,应该摒弃无实效论和单纯的英语语言学习,树立以学习专业知识为目的,兼顾提高英语水平的教学观念。唯有如此,双语教学才能有效开展,而非本末倒置。 2.2 授课对象的英语水平

基于PBL模式下的国际贸易实务双语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

基于PBL模式下的国际贸易实务双语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 一、课程改革背景和目标 随着全球金融危机的爆发,外需急剧萎缩,我国外经贸发展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经济社会对外贸人才培养提出了比以往更高要求,要求外贸人才不仅能掌握国际贸易前沿理论、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而且还要具有更灵活的动手和创新能力。 在实施“基于PBL(Problem-based Learning)模式下的国际贸易实务双语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过程中,针对新时期的新特点,课题组依托广东工业大学以工为主、工理经管文法结合的、多科性协调发展的省属重点大学的平台,确定了基于PBL模式下的国际贸易实务双语课程教学改革的目标:“重基础、宽口径、多方向、强应用”的指导思想;坚持专业学习与培养运用能力相结合,以培养应用型外贸人才为定位,以全面质量观和个性发展观为前提,将专业学习与培养运用能力相结合,外贸业务能力培养与外贸人格教育相结合,培养专业基础扎实、专业适应能力强、动手能力强的既懂专业又有较高英语水平与分析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外贸人才。 经过30多年的国际化经营,我国外贸企业国际化遭遇潜在危机。一是来自处于全球价值链低端环节附属企业的激烈竞争,并陷入”囚徒困境”;二是来自处于全球价值链高端的领导企业为我国外贸企业国际化成长刻意设置的障碍,从而将我国外贸企业锁定在全球价值链的低端(加工、组装和生产)。面对来自两方面的竞争博弈,我国外贸企业需要与以往低成本竞争优势的不同的竞争能力:(1)突破特殊需求形成的壁垒需要自主品牌创建能力。对于国际贸易专业人才而言,在自主品牌创建能力方面主要是要具备三种能力:一是国际市场调研分析能力,二是国际市场开拓能力,三是国际市场传播能力。(2)突破专利壁垒需要技术创新能力。对于国际贸易专业人才而言,在技术创新能力方面主要是要具备创新管理能力和技术交流能力,要善于与技术创新人员进行沟通,将市场需求信息及时、准确地传递给技术创新人员,并采取措施激励他们创造出国际市场需求的新技术、新工艺和新产品。(3)突破新国际贸易新壁垒需要海外维权能力。新国际贸易壁垒极具隐蔽性,防范和处理此类国际商务纠纷需要很强的信息、预测和协调能力。对于国际贸易专业人才而言,在海外维权能力主要是要具备三种能力:一是竞争性商业情报搜集分析能力,二是对贸易伙伴法律和国际规则的运用能力,三是企业之间针对维权问题的合作能力。对于国际贸易专业人才而言,这三种能力的发挥都依赖于创新能力。 为了提高学生在外贸实践工作中的创新能力,除了进行必要的专业课程学习外,还要在专业课程教学中使用有利于发挥学生创新能力的启发式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强调学生的主体性地位,学生不仅是知识的被动接受者,而且是知识的积极探索者,教师通过外贸企业案例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主动地提出问题、思考问题,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与创新精神。较之于传统教学模式,基于问题(Problem-Based Learning)模式下的双语

国际贸易课程双语教学制约因素分析与改革

国际贸易课程双语教学制约因素分析与改革 【摘要】近年来,我国各高等院校均已开展双语教学的实践与探索,这标志着我国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开创一个新的人才培养途径。双语教学是一种新兴的教学模式,探索行之有效的双语教学模式是双语教学成败的关键。本人根据国际贸易课程双语教学的经验与体会,分析了制约双语教学改革的因素,从教学大纲制定、师资队伍建设、教材选取、教学方法等方面探讨国际贸易双语课程教学改革的对策。 【关键词】国际贸易;双语教学;改革;制约因素 双语教学是指在教学中同时或间隔性地采用两种语言讲授非语言学科的一种课堂教学方式。开展国际贸易课程双语教学是培养复合型国际人才,促进经济贸易国际化与本土化结合以及转换思维方式的需要。对国际贸易课程双语教学制约因素分析与改革,旨在为创新双语教学模式,提高双语教学质量研究提供一些参考,以促进双语教学的进一步提高和发展。 1 国际贸易课程双语教学必要性 1.1 复合型国际人才培养需要 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进一步深入,跨国界流动加快,对人才的培养不再局限于满足本土范围内的人才需要,更重要的是要适应整个国际社会发展的需要,培养大批熟知世界规则的高层次、高素质的专业化复合型国际人才成为全球化发展的趋势。在此背景下,高校需顺应时代的要求,改变传统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对人才的素质、能力和知识结构做出全新的调整,培养具有较好英语能力的专业人才,以提高其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对于国际贸易类专业的学生来说,需要不断地吸收国外发展的前沿知识,了解国外最新研究动态,把握国际贸易未来发展趋势,才能与时俱进,跟上世界发展的步伐,加强国际贸易课程的双语教学,有利于提高学生的专业英语学习能力,培养更多的复合型国际化人才[1-3]。 1.2 贸易国际化专业人才培养的需要 加入WTO后,我国大力发展开放型经济,促进自由贸易,在更高层次上参与国际分工和经济合作,实现与国际接轨。因此,专业人才的培养理念和质量必须有很大提升,培养目标转向既精通国际贸易专业知识和汉语言文化,又有熟练的外语表达和交流能力的人才,这就使国际贸易课程实施双语教学十分必要。 1.3 学科专业建设的需要 国际贸易专业的培养目标是与国际接轨,学生既掌握国际贸易基本理论、政策和措施,能运用所学知识分析经济现象和解决实际经济问题,又有国际视野,适应经济全球化和知识经济时代需求。国际贸易课程是国际贸易专业的主干课

国际贸易专业双语教学研究

国际贸易专业双语教学研究 国际贸易专业双语教学研究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速和国际交流的不断增加,双语教学在高 等教育领域越来越受到重视。对于国际贸易专业这类与外贸联系紧 密的学科来说,双语教学显得尤为必要。本文从国际贸易专业双语 教学的意义、教学模式及教学效果等方面进行研究。 一、国际贸易专业双语教学的意义 国际贸易是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最活跃的领域之一,而学习国际 贸易也被视为适应市场、提高竞争力的必备素质之一。在国际贸易 专业中,英语已经成为了一种国际语言。因此,采用双语教学模式 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此外,国际贸易专业涉及的知识面 较广,而有些概念和理论在中文和英文之间存在一定的差异,采用 双语教学也有利于学生更易理解和掌握这些知识。 双语教学还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在双语学习的过程中,学生需要不断运用语言、信息、思维等多方面的能力,这能够促进 学生的各项能力的协调发展。同时,双语教学也有利于学生的国际 化视野的形成,对于日后从事国际贸易工作的学生来说特别有意义。 二、国际贸易专业双语教学模式及教学效果 1. 模式 国际贸易专业双语教学模式可以分为两种:全英文教学和中英 文混合教学。

全英文教学模式要求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全部使用英语,学生需要直接用英语听、说、读、写等,适合英语水平较高的学生。全英文教学模式可以提高学生的听说能力,但或多或少会对学生的理解和掌握程度造成一定的困难。 中英文混合教学模式是在中文和英文之间选择合适的文本进行教学。这种教学模式既可以保证对学生的英语水平有一定要求,又可以保证学生能够更为深刻地理解和掌握所学的内容。 2. 效果 双语教学对学生英语水平的提高和学术成果的提升有着显著的效果。首先,双语教学可以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和翻译能力,为日后从事涉外工作打下较好的基础。其次,双语教学可以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把握所学内容,特别是在国际贸易中涉及到的特殊用语和名词上。此外,双语教学也有利于学生进行跨文化交流和认知,提高其国际化视野和能力。 三、结论 国际贸易专业的双语教学不仅对学生个人的英语水平提升和学术成果推进有着重要的意义,更体现了高等教育国际化办学的关键内涵之一。双语教学模式的采用与否需要根据学生的英语水平和掌握程度来具体设定。但值得强调的是,通过双语教学可以让学生更有自信和胜任从事国际贸易工作的天赋才能,进而推动新时代国际贸易教育的迅速发展。

国际贸易专业双语教学探析

国际贸易专业双语教学探析 近年来,由于全球化的发展,国际贸易学科已经成为现代经济学的主流学科,并迅速成为研究方向新兴的学科。当代经济社会发展迅速,国际贸易活动更加活跃,深入发展国际贸易专业双语教学,开发国际贸易人才,已成为经济发展的迫切需要。 随着国际贸易专业双语教学的深入发展,它对语言学习、归纳整理、分析论证以及实践能力的训练并为国际贸易专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保证和支持。双语得以被作为一个系统,可以作为未来国际贸易专业发展的强有力的基础。 在当今的国际贸易专业双语教学中,课堂教学是教学中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环节。只有抓住正确的教学目标,才能充分发挥双语教学的优势,更好地培养未来国际贸易人才。教师应当在双语教学过程中,大力倡导学生融汇中外的文化,提高学生的英语实践能力及分析论证能力,尤其是文献阅读、报告书写等技能。 另外,要充分发挥双语教学系统的潜力,也应加大开设实践课的力度,比如国际贸易理论实践课、国际贸易特训课、国际贸易市场实验课等。只有通过实践,学生才能更加深入地理解和分析国际贸易专业知识,更好地把握国际市场发展趋势,为未来的发展做准备。 最后,应利用网络、多媒体等现代网络技术,进一步完善国际贸易专业双语教学。通过网络课程,学生可以更加便捷有效地学习,同时,教师也可以更加有效地分发资料、检查作业等工作,增加教学效率,提高教学质量。

综上所述,国际贸易专业双语教学是现阶段朝夕相处的教学模式,它能够更好地培养未来国际贸易人才,促进国际贸易学科的发展,为经济发展做出贡献。因此,当前应加强国际贸易专业双语教学的研究,完善双语教学的体系,研发更多有效的学习方法,以更好地发挥双语教学的作用。

国际贸易实务课程双语情景模拟教学模式探讨

国际贸易实务课程双语情景模拟教学模式探讨标签:情景模拟;教学模式;探讨 情景模拟教学是一种通过学生对事物或事件发生与发展的环境过程的模拟或虚拟再现,让学生在所设情景中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进而理解教学内容,短时间内提升能力的认知方法。国际贸易实务是一门研究国际间商品交换的有关理论和实际业务的课程,具有很强的涉外性和实践性,课程本身与英语紧密相连,但许多学生不习惯用英语思维和操作,很难自如地用英文草拟函电,更不用说用英文制作正确、规范的进出口单据了。因此,要使学生掌握规范的国际贸易流程必须开展双语教学。同时,国际贸易专业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普遍较低,笔者在教学中,通过使用浙科国际贸易进出口模拟教学软件,建立情景模拟教学模式,强化学生外贸实务操作技能的训练与提高。 一、国际贸易实务课程双语情景模拟教学模式的建立 国际贸易实务课程双语情景模拟教学模式旨在训练学生能独立与外商签订完整的国际贸易合同,并从语言方面保证国际贸易合同的准确性、完整性和严谨性,学生能独立履行国际货物买卖过程中出现的各类函电写作、单证缮制和合同拟定方面的技术和语言任务。在国际贸易实务课程的情景模拟过程中,学生通过解决各种任务,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对进出口贸易的整个流程有更为直观的感受,对国际贸易实务的理论知识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为今后的实际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在具体教学实践中,笔者通过学校的商务电子模拟实验室,依托浙科国际贸易进出口模拟教学平台,以出口交易的流程为主线,针对进出口贸易的建立业务关系、交易磋商、合同签订、合同履行、催证、审证、改证、备货、出口托运订舱、出口货物投险、出口货物报验、出口货物报关、出口制单结汇、银行、保险、船务运输、报关等流程,进行情景模拟实践。笔者把全班同学分成十多个4~6人小组,分别代表进出口公司、银行(开证行、议付行等)、保险、海关、商检和国际货运代理等不同公司,进行商品价格核算、交易条件磋商、买卖合同签订、信用证审核与修改、出口货物订舱、报验、通关、投保,以及贸易单据制作与审核等主要业务。通过生动的实例及大量的模拟操作,使学生在仿真的国际商务环境中切身体验商品出口交易的全过程,从而在一个较短的时间内全面、系统、规范地掌握各个业务环节的主要操作技能和得体的英语表达方式。 本模式将外贸实务的训练任务分为三大模块,即外贸函电模块、外贸单证模块和外贸合同模块,共计18个课时的训练。在外贸函电和单证模块实训中,通过电脑的业务流程展示板,中英语言的交替呈现,使学生熟悉和体验国际贸易流程。所有步骤中均设立大量的函电、单证练习,用于学生填写和模拟训练,实训作业采取教师在线批阅评估和各小组交流评估两种检查形式,最后进行课堂作业展示和点评。在外贸合同模块实训中,主要由合同签订准备阶段、签订合同阶段、合同履行阶段三部分组成。通过合同阶段的训练,使学生对《国际贸易实务》中

国际贸易双语教学模式

国际贸易双语教学模式 国际贸易是全球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各国之间交流互利的桥梁。随着全球化的进程与贸易自由化的加速,国际贸易的竞争愈加激烈,对于专业人才的要求也变得更高。因此,为了更好地满足千变万化的贸易市场对人才的需求,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我们需要探索更有效的国际贸易双语教学模式。 首先,传授基本知识和技能为教学重点 国际贸易的本质是货物和服务的交换,因此,进行国际贸易双语教学时,应注重对学生基本知识和技能的讲授。这包括贸易学、国际金融学、国际商务法等相关理论知识,以及实际操作方面所需要的技能。在教学过程中,通过讲授相关概念、公式和案例,让学生掌握理论基础,然后设置实践性任务,让学生在实验室中进行模拟实验,提高操作技能。 其次,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增强学生学习兴趣 在国际贸易双语教学中,可以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比如通过视频和演示,展示国际贸易中的实际操作。这样不仅有助于学生更好地了解贸易的实际情况和操作,同时也能够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参与度。例如,在讲解贸易的具体流程时,可以使用PPT将其分步骤展示,并加入图像和文字说明,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同样,在模拟实验中,可以使用多媒体设备辅助,观察和解读结果,并更好地调整实验策略。 最后,注重实践环节,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国际贸易双语教学中最重要的环节是实践环节。只有让学生亲身体验实际操作才能真正提高他们的实际操作能力。实践环节可以通过模拟实验方式和实际案例操作方式来实现。在模拟实验方面,可以设置与贸易实际操作相似的实验场景,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制定贸易操作方案,并按照实际操作流程进行操作。在实际操作方面,可以邀请专业人士到学校进行讲座,并与学生共同分析案例,以解决实际操作中遇到的难题。 综上所述,国际贸易双语教学应重点传授基本知识和技能,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增强学生学习兴趣,注重实践环节,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通过综合运用这些教学模式,可以让学生更好地掌握国际贸易的基本知识和技能,从而更好地适应未来的国际贸易市场。

高职国际贸易专业国际商法课程双语教学的探索论文

高职国际贸易专业国际商法课程双语教学的探索论 文 高职国际贸易专业国际商法课程双语教学的探索论文本文关键词:商法,高职,国际贸易,探索,课程 高职国际贸易专业国际商法课程双语教学的探索论文本文简介:0引言目前各高职院校国际贸易专业都普遍将国际商法列为专业课程之一。国际商法课程主要以国际商事交易相关活动所遵守的各类法律规则与惯例为学习内容,涵盖商事组织、合同、买卖、海商、知识产权等方面,所涉及的法律规则包括国际贸易公约与贸易惯例,大陆法系与普通法系中的商事法律制度。国际商法课程自身内容的涉外 高职国际贸易专业国际商法课程双语教学的探索论文本文内容: 0 引言 目前各高职院校国际贸易专业都普遍将国际商法列为专业课程之一。国际商法课程主要以国际商事交易相关活动所遵守的各类法律规则与惯例为学习内容,涵盖商事组织、合同、买卖、海商、知识产权等方面,所涉及的法律规则包括国际贸易公约与贸易惯例,大陆法系与普通法系中的商事法律制度。国际商法课程自身内容的涉外性质适合开展双语教学,通过双语教学能够帮助学生构建比单一中文教学更为全面和扎实的国际商法理论基础与专业英语技能,对今后从事涉外经贸活动,解决实务中所出现的法律问题具有很好的指导作用。笔者在我校国际贸易专业从事国际商法课程的教学工作,主导了从单纯中文教学到双语教学的转变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不仅认识到国际商法课程双语教学对国贸专业学生的必要性,也深刻体会到双语教学方式的复杂性和难度,并对如何提高教学效果做出了若干尝试。 1 国际商法课程双语教学的必要性 首先,国际商法具有很强的国际性。国际商法是调整超越一国国界的商事交易的各种法律规范的总和。国际性是其重要特征,具体体现在:①调整对象的国际性,国际商法调整的对象为超越一国国界的商事交往关系,即国际商事关系,其通常发生于国际贸易、国际技术转让、国际金融等各个领域。②主体的国际性。国际商法的主体既可以是处于同一国家的当事人,也可以是处于不同国家的当事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教学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教学 一、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必须开展双语教学实践 所谓双语教学,是指用两种不同的语言作为教学语言的教学(一般是指用非母语进行部分或全部非语言学科的教学),其内涵因国家、地区不同而存在差异。包括我国在内的不少亚洲国家和地区一般是指用英语进行学科教学的一种体系。双语教学有两个教学目标,一是获取学科知识,二是培养和提高学生运用外语的能力。这里我们要注意的是双语教学并不是单纯的英语语言教学,而是指使用英语作为教学语言。归根到底还是一种学科教学,而不是语言教学,更不是翻译教学。因此,双语教学不是为了单纯的学习英语,更重要的是运用英语这个语言工具来学习学科知识、专业课程的核心知识和前沿理论。简而言之,双语教学是手段,而不是目的本身。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属经济类学科,是国际经济理论和国际贸易实务的结合,体现了理论和实践能力培养兼顾的指导思想。因此,该专业的培养目标就是掌握经济学、国际经济学、国际贸易实务,具有一定的理论分析和预测能力,掌握国际贸易实务的专门知识,能够从事外贸实际工作的复合型中高级专门人才。根据当前我国对外经济发展的状况以及本科教学逐渐普及化的趋势,国际经济贸易专业在本科阶段应培养具有一定研究能力,强调应用型和实用型的人才。因此其培养模式呈现的主要特点为:将从事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基础——英语的学习放在了尤为突出的位置,要求通过四年以英语为主体的专业系统学习,学生能够具备良好的英语听、说、读、写能力,并且在毕业时要求通过大学英语六级和至少一项国际商务英语考试。从毕业生择业意向和工作表现来看,具备良好英语水平和技能的学生就业率明显较高。就业后这类学生能够较快地独立开展工作并取得较好的工作业绩。因此,外贸企业、外资企业和生产企业的外贸岗位更欢迎这类人才,使得这类人才在人才市场上供不应求。而双语教学能最大程度满足上述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本科阶段人才培养的目标和定位,使学生能够真正做到学英语、用英语。同时,随着中国加入WTO,我国各经济领域,尤其是国际贸易与金融领域将逐步与世界接轨,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和相关从业人员将逐渐融入到世界经济的大环境中,大量的跨国公司将进入中国或在中国开展经营业务,这使得能够熟练运用外语的国际贸易专业人员更加受到青睐,由此彰显出双语教学对于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学生培养的重要作用。 二、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如何开展双语教学实践 2001年教育部颁发了4号文件,其中提出推行双语教学的要求,大大推动了全国展开双语教学的实践与探讨。从国际经济贸易专业双语教学的实际情况看,笔者认为若要达到通过双语教学来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的目的,双语教学必须要形成体系。笔者的双语教学模式是包括教师、学生和配套条件这三个要素在内的三角形模式。 首先,要加强双语教学师资队伍的建设。教师在三角形双语教学模式中起着关键的作用,因此师资建设是双语教学成败的关键。双语教学的教师除了应该具备其他优秀教师所必须具备的素质(例如扎实的专业理论素养、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方法以及和谐的科学和人文精神)外,还必须具有良好的外语综合应用能力即能够流利的进行两种语言的表达和全面的了解两种语言的文化背景及相关知识。笔者认为可以通过几个方法来提升教师的外语综合运用能力,首先,可以采用“送出去”的办法,这样使得教师能够在全英的语言环境中得到强化,这种办法能够在短期内起到一定程度的提高但并不是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因为这种方法时间短而且由于费用较大只有少数教师能有少数的机会。第二,可以采用“引进来”的办法,聘请外籍教师讲授专业课程,国内双语教师作为其助教,这样就可以逐步提高双语教师的教学水平。第三,可以采用同行研讨的方式。各学校双语教师互相到对方院校进修或定期研讨。总之,就是要连续不断的循序渐进的建设双语教师师资队伍。 其次,是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创造性。双语教学的本质是使得学生能够用英语进行思维,

国际贸易双语教材分析

国际贸易双语教材分析 一、《国际贸易实务》课程双语教学教材模式及其利弊分析 根据本人调查,市面上在封面或者在前言中出现“双语教材”或“双语教学”字样的《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教材约有三十多种。为使研究更具目的性,本人把明确面向本科的双语教材予以排除。“由于我国进出口贸易体制与其他国家有所不同,尽管双方都是在国际贸易惯例这一共同框架下运作,但是实际操作程序中仍存在很多本国特色的东西”。①所以直接采用原版的英文教材不适合基础稍差的高职院校的学生,会产生与国内学科标准、学生英语能力和高职教育目标需求不一致的问题。根据表1所列的代表性教材,面向高职院校《国际贸易实务》课程双语教材的出版主要有以下几种模式,现一一分析其利弊。 1.原版改编教材 改编的原版教材不是简单地减少内容,而是结合国内教学特点,使之更加符合国内的课程设置与教学环境。改编版的原版教材选取了原著的精华,删减了一些不适合我国国情的内容,体系与内容保持原版教材风貌。改编版加上了中文单词表与注释,可节省查字典的时间,加深对教材内容的理解。但改编只能在原著的基础上进行,无法加入原著没有的内容,不能完全与我国的教学大纲与课程设置相符。根据表1所示,目前只有一种教材,且不是面向高职学生。此种模式对于高职来说,不宜采用。

2.国内自编英文教材 自编教材能紧扣教学大纲,从选材到编排体例都由编者自行设计。这样既可以吸收国外先进的学科知识,又增加了符合教学大纲与中国外贸国情的内容,使之更具有针对性。自编英文教材语言更通俗易懂,符合我国学生的认知能力。但编写工作量极大,撰写者尽管在英语方面可能有很高的造诣,但仍然会存在语言不地道的问题,不少地方有中式英文的痕迹。这样的教材给高职学生阅读弊大于利。 3.国内英汉混编教材 所谓混编教材,即书中英语与汉语的比例大致相当,英汉的比例取决于读者的理解水平。表1所示《国际贸易实务》课程双语教学教材主要有以下三种编写形式,归纳分析如下: (1)全英版本。其章节设计、教材结构与论述方法符合国内师生教学习惯,书后或在章节后列出重要专业术语中文解释,好处是强迫学生接受大量英文,缺点是纯英文教材不利于学生对专业知识的全面掌握,学生要经常查找相关词义,对于基础差、耐心不好的学生来说,很容易丧失学习兴趣。本人在试用这类教材时常发现学生花很多时间查找字词,从而影响双语教学目标的实现。 (2)中英对照版本。分为两种形式:全文对照与章节对照。好处是有利于自学,能透彻理解原文,但是所有内容都有对应的中文翻译,会使学生在学习中产生对母语的严重依赖。同时由于《国际贸

国际贸易实务双语课程设计

《国际贸易实务》(英汉双语)课程设计大纲 课程类别:必修学时:72 课程性质:理论教学学分:4 适用专业:外文系、管理系、政法系等国贸专业、英语专业开课教研室:外文系、管理系、政法系专业教研室 一、课程设计基本目的、任务及课程建设指导思想 根据21世纪社会、经济、科技文化发展趋势,中国入世后对各类人才需求类型的变化,客观上使高等教育改革势在必行,培养既熟悉外贸业务,又精通英语的合格人才是当前大学教育面临的一个迫切任务。《国际贸易实务》是一门主要研究国际商品交换的基本知识、基本规则和具体操作技术的学科,也是一门具有涉外经济活动特点的实践性很强的综合性、应用性学科。该课程是我院外文系经贸英语专业、管理系市场营销专业、政法系国际贸易实务等专业的专业主干课程,有着独特的重要地位。 本课程比较系统地讲述了进出口业务环节,使我系经贸英语方向的学生既能够学到国际贸易进出口的基本专业知识,又能够提高和巩固英语语言应用能力,有利于学生能更好地就业,并且能很快地胜任对外贸易工作。本课程主要的任务是掌握国际贸易的基本知识并能较熟练地用英语进行阐述。

同时,为了更好地实施《国际贸易实务》课的教学改革,积极探索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我们逐渐确立了“三融合”的教学理念和“双主”教学思想。 所谓“三大融合”即: 1. 把知识传授与技能训练及职业态度培养有机融合起来,使三者相互融通,相互促进; 2. 把综合能力、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有机融合起来,并强调以实践能力培养为中心,使三者相互作用,协同提高; 3. 把素质教育、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有机融合起来,使学生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优化、全面协调发展。 “双主”教育思想是一种既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同时又要充分体现学生的认知主体作用,即要把“教师中心”和“学生中心”两者的长处吸收过来,又要把两者的消极因素加以避免的教学思想。这就要求教师在一般的“传递-接受”教学活动后,通过多种手段向学生提供精心组织的情景,让学生在情景中运用教师讲过的原理、原则,主动思考、主动探索、主动发现,从而完成教学目的。 在“三融合”和“双主”教学思想的指导下,《国际贸易实务》课程组展开了一系列的教学改革,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二、课程设计的基本内容和教学要求 《国际贸易实务》是我院外文系、政法系、管理系相关专业必修的专业主干课之一。是一门专门研究国际间商品交换具体过程和习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