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贸易专业教学问题及对策探讨【最新】

国际贸易专业教学问题及对策探讨

摘要:随着市场对国际贸易人才的需求不断增长,各高校纷纷设置了国际贸易专业。由于国际贸易专业在我国开设时间短,教学中存在诸多问题。文章分析了当前国际贸易专业教学存在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

关键词:国际贸易;教学;问题;对策

2008年金融危机所引发的影响仍在持续,全球经济发展受到制约,同时,国际贸易的发展也呈现出新特点。随着人民币国际化速度的不断加快,我国的国际贸易发展也在持续稳定提升,这就对国际贸易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国际贸易人才必须充分了解当前经济状态下的贸易发展形势,不断提高自身风险管控能力、贸易纠纷应对能力和实务能力,以满足国际贸易发展的需求。但从人才培养的角度上看,我国国际贸易专业在教育理论基础和实践方面都存在诸多问题,对国际贸易人才的培养工作造成了诸多制约,所以要对此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必要的解决对策,通过完善的教育来培养高质量的国际贸易人才。

一、当前国际贸易专业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师资队伍建设问题

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学水平直接影响着教学质量。国际贸易是一门实践性极强的工作,虽然包含的理论知识较多,但其核心是培养能理论联系实际、通过理论知识完成国际贸易工作的人才。但从我国的国际贸易专业教学现状来看,师资队伍薄弱是一个极为严重的问题,这主要是指教师的实践能力不强。当前我国的国际贸易教师队伍中,绝大多数是“从学校到学校”的教师,教师在毕业后直接进入学校任教,大都拥有较高的学历,专业知识基础扎实,并且较全面地掌握了先进的国际贸易理论和案例,但由于从未接触过国际贸易实际工作,导致国际贸易教学偏理论性,与实践的结合不足,甚至使教学脱离了实际,与国际贸易专业设置的目的相悖。

(二)教学内容问题

这里的教学内容是指信息化的教学内容。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其在国际贸易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当前,我国与美国、东盟和非洲等几大贸易进出口地区之间的贸易形势基本采用了跨境电子商务,这就需要贸易人才掌握信息化的操作技术与知识,但从当前的实际情况来看,我国国际贸易的信息化教学还存在不足,也没有实践操作环节,所以学生对国际贸易信息化的掌握程度较低。另外,虽然部分学校配备了先进的电子授课和操作设备,但在实际教学中没有做到将信息化和教学内容有效地整合,不能在教学信息技术的同时有效

推进基础知识,使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缺乏系统性,教学效率较低。

(三)教学模式问题

在国际贸易教学中,英语是一门必修课。当前,很多学校在国际贸易专业教学中采用了双语教学,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仍有较多的不足。由于教师的英语表达能力和学生的听力及理解能力等的局限,国际贸易专业的双语教学效果仍与实际需求存在较大差距。同时,教师在讲课时主要是以书面英语为主,对国际贸易的重要名词和学生的口语能力关注度不够,导致国际贸易双语教学的实践性较差。

二、国际贸易专业教学问题的解决对策

(一)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师资质量直接关系到教学质量,针对当前国际贸易专业教学中师资队伍存在的问题,可采用外聘的形式来充实师资队伍。国际贸易是一门实践性极强的学科,仅传授理论知识无法满足学生的学习要求。因此,学校可安排专业技能水平高、知识丰富的教师担任教学组长,并引进校外国际贸易专业人才来授课,丰富教学内容;还可派遣部分教师到企业内参与国际贸易的具体工作,提高教师的实践教学能力。

(二)完善教学内容

教师要紧密结合当前国际贸易的发展现状与未来发展趋势,丰富并完善国际贸易专业的教学内容。学校在完成必要的教育指标后,还可对当前国际贸易市场进行考察和研究,明确当前国际贸易专业的教学现状和发展趋势,将先进的、生动的题材融入教学,进而提升国际贸易专业教学内容的实用性。

(三)创新教学模式

在教学模式的选择上,结合上文提到的实际问题,针对双语教学,笔者建议加强对学生的国际贸易英语实践能力的培养,注重学生的口语和写作能力的提升,为学生未来从事实际工作打下语言基础。学校可以定时地举办“国际贸易合同撰写比赛”“国际贸易谈判比赛”等活动,参赛过程中要求学生统一用英语进行交流,这样不仅可以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还可以提高学生的国际贸易英语实践能力。

三、结语

针对当前国际贸易专业教学存在的问题,高校必须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完善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模式。在新的国际经济形势下,我国对国际贸易人才的需求更多,因此,学校需要不断地创新国际贸易专

业的教学思想,改进国际贸易专业的教学方法,从而为国家培养出高素质的国际贸易人才。

参考文献:

[1]廖明亮.浅析国际贸易教学的现状与对策[J].现代交际(下半月),2014(8):184.

[2]张志霞,周海东.浅谈信息技术与国际贸易课程的整合[J].潍坊学院学报,2006,6(4):141-142.

[3]刘鸿瑞.案例教学法在中职国际贸易教学中的应用[J].时代教育,2013(8):17.

国际贸易专业教学质量评价的问题与建议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e619043374.html, 国际贸易专业教学质量评价的问题与建议 作者:雷箐青 来源:《科技经济市场》2018年第01期 摘要:工学结合教学模式旨在提高学生的实践技能和综合应用能力,而目前国际贸易专业教学质量评价依然采用传统教学效果评价体系,存在不少问题,基于此,本文从鼓励积极性、注重过程考核和评价等方面提出了改进建议。 关键词:工学结合;国际贸易专业;教学质量评价 鉴于国际贸易专业具有较强的学科特色和领域内的独特性,故其教学形式主要为了加强学生的创新意识和综合实践能力。对于结合了丁学特点的国际贸易专业其教学质量的评价方面,仍存在一些问题。 1 工学结合背景下国际贸易专业教学质量评价存在的问题 1.1 未对教学评价中被评价对象所存在的差异进行深入的分析 鉴于实际操作具有一定的难度,故学校通常在制定评价相关指标的过程中,选择性地忽略课程自身的特点和差异,整齐划一地制定了评价准则。故在对学生进行评价过程中,均依照体系中所提供的准则进行评分,缺乏一定程度的可选择性。由于部分指标中的评分项目无法在真实的课堂中展现,所以学生在进行评价时,只能够通过主观臆断打出评分。而通过这样一种形式进行的评价得到的数据其所具有的价值存在争议。 鉴于被评价教师其背景存在差异,因此采取同一种评价准则缺乏科学合理性。正因为教师在自身性格、兴趣爱好、专业背景等方面具有较为明显的分别,故应该对不同教师提供不同的评价准则,充分展现出教师的个体差异。 1.2 对教师除教学评价以外的发展成果不够重视,过多将侧重点放在对教师以及教学工作等方面的管理上。一味地鼓励教师进行教学科研,不利于教师培养和发展自身兴趣爱好,教师缺少学习新知、陶冶情操和提升自我水平的时间,一方面无法传授给学生与时俱进的新知,另一方面也缺少充沛的精力和健康的身体进行教学以及其他T作。 1.3 鉴于进行评价的对象所涉猎的领域较小,故易出现其评价结果的不全面,进而会对学校构建良好的学风教风造成一定的影响。一般情况下,学生作为进行教学评价的主要对象,故学生的价值观对评价结果具有显著的影响,与此同时也造成了教学评价的不全面性。现如今,大学生具有较强的自我分析能力,行为以及思想方面较为独立,他们对授课教师课堂情况的评价均依据授课教师的个人魅力、性格特点以及课堂氛围。因此对于课堂氛围轻松愉快、谈吐幽默风趣、授课形式生动有趣的教师,学生的评价普遍较高。而对于较为古板严肃、课堂氛围较为沉闷的教师,学生们对其往往敬而畏之,相关教学评价也普遍较低。

我国国际贸易现状问题及应对策略探讨

我国国际贸易现状问题及应对策略探讨 我国国际贸易发展已经成为全世界瞩目的焦点,然而近年来我国国际贸易出现了一些 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点:一是贸易结构不合理,以出口为主,进口比重较低。二是技术水 平低,产品附加值不高,缺乏核心竞争力。三是贸易壁垒较高,国际贸易依赖性较大。针 对这些问题,我国应采取以下应对策略。 一、优化贸易结构,加强进口 我国国际贸易的结构问题突出,出口占比过高,进口比重不足。应该在加大企业出口 方面的支持,同时注重优化进口结构,扩大进口规模,引入先进技术、设备和先进工艺, 提高国内生产效率,提高和保护消费者的利益。同时,促进商品和服务贸易的均衡发展, 扩大服务出口,加大服务进口力度,支持服务贸易业发展。 二、提高技术水平,提高产品附加值 技术创新是产业升级的关键,因此我国应该采取措施加强科技创新,提高自主创新的 能力,开展引进和吸收国外先进技术的措施,尤其是在机器人技术、新材料、高端装备制 造等领域加强引进和吸收外国先进技术,提高我国科技水平。同时,在保护知识产权方面,应该建立健全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加强知识产权的保护工作,整治侵权假冒行为,促进 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 三、降低贸易壁垒,扩大国际贸易依赖性 我国当前面临贸易战的压力,加强国家的贸易壁垒是一种应对方式,但更重要的是降 低贸易壁垒,通过改革和开放增加国际贸易的自由度,舒缓当前贸易战的压力。同时,加 入更多的自由贸易区,促进贸易合作,扩大共同利益,提高经贸合作水平,实现经济的共赢。 总之,我国国际贸易问题的解决需要全方位的支持,打破束缚发展的各种限制,全面 提升我国国际贸易水平,为经济稳步增长提供助力,提高贸易和经济的发展水平。

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教学困境与对策研究

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教学困境与对策研究 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是商科领域中的一门基础课程,主要包括国际贸易法、国际商务谈判、国际贸易政策、国际物流等内容。在教学实践中,由于该课程内容广泛,涉及到的知 识点繁多,且实务性强,学生需要具备一定的实践经验,因此存在着一些教学困境。本文 将结合实际情况,探讨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教学困境及对策。 一、教学困境 1.知识点繁多,难度较大。由于国际贸易实务课程内容涉及面较广,知识点多、难度大,涉及复杂的贸易法律、商务谈判等多个方面,需要学生耗费大量心思学习和理解,同 时还需要付出更多的时间和努力才能掌握。 2.理论与实践脱节。由于该课程内容强调实践性,因此应该注重实际案例分析和实践 操作的训练。但是,由于讲授重点偏重于理论知识,实践环节相对较少,学生不能真正的 将理论应用于实践中,导致实践能力不足的问题。 3.缺少行业资讯。由于国际贸易的进出口环节复杂,各种行业信息对于国际贸易的实 践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然而实践中学生不了解行业信息,往往对各种商业信息和行业发 展趋势缺乏掌握,这导致他们很难完整地理解国际贸易的实践应用。 二、对策研究 1.优化课程设计,突出实践动手能力。应该优化课程设计,注重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如以案例教学为主,让学生通过案例分析来理解和掌握理论知识,让学生在实践环节中感 受实践体验,加强他们的实践能力。 2.加强行业资讯的指导。鼓励学生加强行业资讯的学习和了解,结合实践操作,分析 各种商业情况;对与业务实际操作有关的信息和数据加以分类、整理和分析,使学生对行 业发展趋势和竞争方向具有清晰的认识和分析能力。 3.适当提高过程性评价占比。在国际贸易实务课程中进行适当的过程性评价,主要是 考察学生实现学习目标的过程步骤和精神,评测学生学习的效果,评估学生的实际操作水平。这样,学生才能真正地将知识与实践相结合,使评价更具有实际意义。 综上所述,国际贸易实务课程的教学困境与对策研究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教师应 灵活运用教学方式,注重实践、加强行业资讯对学生的指导,以提升学生学习能力,为学 生以后的职场环境和实践工作奠定扎实的基础。

关于国际贸易发展困境与对策的探讨

关于国际贸易发展困境与对策的探讨 【摘要】 国际贸易在全球经济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然而面临诸多困境。全球化带来的挑战使贸易形势愈发复杂,贸易保护主义抬头、贸 易摩擦加剧以及存在的贸易壁垒都成为制约贸易发展的障碍。为了解 决这些问题,加强多边贸易合作显得尤为迫切。未来国际贸易发展的 前景仍存乐观,只要各国携手合作,共同应对贸易困境,制定更加开放、公平的贸易规则,才能推动国际贸易迈向更加繁荣和可持续发展。为实现这一目标,建议各国加强沟通合作,推动全球贸易体系的改革,同时积极倡导开放包容的贸易政策,共同维护自由贸易秩序。 【关键词】 国际贸易、发展困境、全球化、贸易保护主义、贸易摩擦、贸易 壁垒、多边贸易合作、前景、建议。 1. 引言 1.1 国际贸易的重要性 国际贸易是各国之间进行经济交流与合作的重要方式,对于推动 全球经济增长、促进资源配置效率、扩大市场规模、提高产品质量等 方面都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国际贸易的发展不仅可以促进各国之 间的互利合作,还可以促进国际间更加紧密的联系与合作。国际贸易

也是促进经济全球化的重要途径之一,有助于各国之间的技术交流与创新合作,提高经济整体竞争力。 国际贸易的发展可以有效地促进各国之间的资源优化配置,实现资源的互补性与互助性,从而推动各国经济的快速增长与发展。通过国际贸易,各国可以充分利用自身的优势资源,加强各自的专业化与国际分工,实现产品的多样化与优质化。国际贸易还可以促进各国之间的贸易与投资往来,推动技术的交流与创新,有利于提高国际企业的竞争力与市场占有率。国际贸易在全球经济发展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 1.2 国际贸易发展面临的困境 国际贸易作为全球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扮演着连接各国经济、促进资源配置和技术传播的重要角色。传统的国际贸易发展面临着诸多困境和挑战。全球化带来的挑战使得国际贸易面临着日益复杂的竞争环境和不确定性,各国经济之间的联系日益紧密,而全球市场的波动和变化也对国际贸易带来了不小的冲击。 近年来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各国之间的贸易争端日益加剧,贸易摩擦频发。特别是在当前全球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情况下,各国通过提高关税、实施贸易限制等措施来维护自身利益,导致国际贸易环境恶化。贸易壁垒的存在也制约了国际贸易的发展,各种非关税障碍和技术壁垒限制了跨国贸易的自由流动。

职业院校国际贸易专业校企合作办学的困境与对策

职业院校国际贸易专业校企合作办学的困境与对策 近年来,随着国际经济交流与合作的不断加深,职业院校国际贸易专业的校企合作办学模式也逐渐兴起。在实践中,我们也不得不面对一些困境。本文将围绕职业院校国际贸易专业校企合作办学的困境进行探讨,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合作深度不够。一些企业过于注重短期利益,只愿提供简单的实习机会,缺乏对学生实际能力的培养和提升。这使得学生在实践中难以接触到真实的商务案例,难以了解实际的国际贸易运作模式。 合作形式单一。目前,大多数校企合作形式是学生实习,这种模式不能满足学生对全面实践的需求。学生只能在企业实习期间接触到一部分实践经验,无法全面了解国际贸易的具体操作流程和各个环节之间的协调与配合。 合作成果不够突出。一些企业只注重学生的实习,而忽视了对学生的职业素养和实用技能的培养。这使得学生在实习结束后很难得到更好的工作机会,职业发展空间有限。 针对以上问题,我们可以采取以下几种对策: 加强企业合作伙伴的选择。选择与学校教学目标相符合的企业进行合作,确保合作企业能够提供丰富的实践机会,有更完善的培训体系和个人发展计划。加强与企业的沟通,了解其需求和期望,实现校企的良性互动。 建立多元化的合作形式。除了传统的实习模式外,可以引入企业赞助的项目,让学生参与实际的国际贸易项目。还可以开展企业导师制度,由企业人员给予学生指导和培训,提高学生的专业素养和实践能力。 注重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和实用技能。职业院校国际贸易专业的培养目标应该是培养能适应国际贸易市场需求的应用型人才。在校企合作的过程中,学校应该注重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教授实用技能和工作方法,帮助学生培养正确的职业态度和行为习惯。 职业院校国际贸易专业校企合作办学困境可以通过加强企业选择、建立多元化的合作形式和注重学生素质培养来克服。只有通过校企合作的深化和完善,才能为学生提供更好的实践机会,提高他们的专业素质和竞争力。

《服务贸易》课程教学改革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服务贸易》课程教学改革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一、问题概述 《服务贸易》课程作为国际贸易学科中的重要课程,一直受到肯定与重视。从学科体 系结构来看,《服务贸易》课程位于贸易实务和技能练习证据之间。因此,《服务贸易》 课程在国际贸易教学中具有重要作用及地位。然而,随着市场环境及教育环境的改变, 《服务贸易》课程教学已经明显存在一定的问题,需要进行改革。 二、存在问题 (1)教材的选用 传统的《服务贸易》课程以《服务贸易学习指南》为主要教材,比较固定,缺乏灵活性。同时,由于课程来源的书籍一般比较老旧,缺乏管理的及时性与新颖性,不能充分反 映国际经济贸易的趋势及最新发展情况。 (2)教学管理 传统的《服务贸易》课程所采用的教学管理模式偏单一,以实时讲解报告为主,使得 教学过程缺乏多样化,无法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及其他方面的能力,导致学生对服务 贸易知识的学习效果不够满意。 三、改革对策 (1)新增、更新教材 为了更好地反映服务贸易课程最新的发展趋势,及时应对服务贸易市场改变,有必要 新增和更新服务贸易课程的教材,使其符合国际贸易学科最新的发展和研究动态。同时, 对于选用的教材应着重选择众多关于服务贸易方面国际最新发展报告、研究报告以及实施 措施,以扩充服务贸易理论知识,提高学生服务贸易的实操能力。 培养学生把握服务贸易的实质及未来趋势,必须加强对服务贸易教学的管理。通过对 教学内容的多元审查,调整课程的大纲,完善教学实施方案,增加教学实施的各种教学形式,如:实地演示、模拟锻炼等,从多元方法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拓宽学生的学习视野,同时增强其贸易实操能力及形成正确贸易观念。 四、结语 服务贸易是国际贸易学科中的重要课程,要做好教学任务,努力改革教学管理,优化 教学模式,保证服务贸易教学质量。只有在改革此课程的教学管理模式和教材选用上,落 实新的改革措施,才能够真正发挥《服务贸易》课程的重要作用,增加学生掌握服务贸易 的知识结构及兴趣障碍,促进学生对贸易的实践能力。

当前高职院校国际贸易专业教学的现状及问题分析

当前高职院校国际贸易专业教学的现状 及问题分析 摘要:随着时代的进步,各行业的发展也越来越好,全球经济也朝着一体化 不断推进,中国在国际舞台上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其次,在全球化背景下的国际 惯例,贸易谈判军控与国际贸易规则、精通外语,知识的储备和创新意识和中国企 业的人才相互产生的新贸易机会和打猎,这种情况需要加强院校、中学培训专家 的国际贸易。为此目的,必须改革中学的国际贸易课程。 关键词:高职院校;国际贸易;教学;现状 引言 我国的经济发展处于转型升级阶段,为了满足社会经济发展对高层次应用型 人才的需求,近年来,职业高职教育发展迅速。在贸易数字化的背景下,对国际 贸易人才培养模式提出了新要求。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职业本科教育如何培养出 符合现代外贸行业企业需求的人才,如何体现出职业本科特色,需要我们进行探 究和实践。 1高职国际贸易专业课程思政改革的意义 党的十九大以来,我国不断推进全面开放新格局,积极扩大国际贸易综合改 革试验区建设,不断尝试对外贸易新的增长点。同时,“一带一路”倡议得到了 越来越多国家和地区的广泛认同,在此背景下,国际贸易人才的需求也不断增加。高职教育的首要任务是为社会培养高素质高技能的应用型人才,将思想政治教育 工作融入专业教学中,是实现立德树人的重要途径。通过专业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明确课程定位,有利于专业课程与思政课程在政治方向上保持一致,共同推动高 职学生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四个自信”;通过创新教学模式与方法, 促进专业课程与思政课程协同发展。

2高职院校国际贸易专业教学的策略 2.1为学生英语知识夯实基础,明确教学目标 职业学校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技能。因为国际贸易的基本条件是能够用英语进行专业的经济交流和交流。因此,在课堂教学中,不应再灌输理论知识,而应加强学生专业技能的发展,确保英语知识能够应用到实际生活中,提高英语教学实践。增加外贸术语教学内容,提高职业教育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和积极性,首先要改善枯燥乏味的教学环境。增加教学互动,让学生利用所学的英语专业知识与同学或老师交流,培养外交工作能力。制定一个好的教学目标是学生未来发展的重要一步。职业学校的学生认为英语学习是一种好或坏的英语知识,不一定与未来的工作有关。。因此,教师们在制定学习目标,必须反映出对英语学习的重要性,使学生明白,作为今后的工作,如果你想更好的与客户沟通交流项目引进外贸、了解客户的需求,必须有坚实的英语基础,因此外国客户可以无障碍沟通。 2.2教学内容的改革 因为国际贸易是在经济与货物的交流中形成的,所以它的内容规则无时无刻不在发生着改变。国际贸易课程的教学内容也随之发生了变化,这就要求它的教学内容不再限于书本。在日常教学中,教师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结合最先发生的国际贸易案列对学生讲解国际贸易知识,为学生提供关于国际贸易的基本知识。这样,可以使课堂内容更具时效性,而不会让学生感到枯燥乏味。另外,教师还可以将一些缺少实践支持的问题简化,将注意力放在引进新思想和前沿知识上。教师应密切关注经济及国际发展的动向,积极投身于经贸实践活动中,并持续累积经贸实践经验。作者认为,这种方法既能促进教学内容的改革,又能有效地提高教学效果,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2.3交互式教学 它是师生之间相互交流、讨论、学习和观察的一种教学方式。该教学法应该与示范教学、讨论教学相结合,能有效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校的学习热情。例如,在国际贸易课程中有很多的基础理论,如果教师一味地采用“灌

《国际贸易实务》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国际贸易实务》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摘要:《国际贸易实务》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综合性课程,针对现在高职院校学生的特点,《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教学方法的改革势在必行,本文分析了目前高职院校《国家贸易实务》教学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国际贸易实务;问题;对策 2018年中国进出口总额突破4万亿美国,成为全球第一大贸易国,意味着国际地位的提升和更多对国际贸易的参与。对于经管类专业开设《国际贸易实务》课程尤为重要,但是《国际贸易实务》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具有很强实践性特点的学科。在教学过程中如果片面强调理论知识的传授,往往会忽略和学生的交流,造成课堂气氛单调、沉闷和程式化。本文分析了高职院校《国际贸易实务》教学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了《国际贸易实务》教学改革的对策建议。

一、《国际贸易实务》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内容过于繁杂。《国际贸易实务》是一门综合性课程,教学内容涉及国际贸易理论、国际贸易法律与惯例、国际结算、国际运输与保险等诸多方面的知识。为完成教学内容,传统教学大多按照书本的知识体系来组织教学,首先从解读国际贸易合同条款来分析国际贸易业务的一般流程,而后再讲授业务磋商和合同履行,如此势必造成学生难以准确把握真实外贸进出口业务的运作程序,难以在教学中锻炼学生实际分析问题、教学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方法滞后。主要表现在:一是手段相对落后,很多教师仍旧沿用数年,乃至数十年的教学手段,学生早已对其产生了主观情绪的抵抗,无法达成良好的学习效果;二是仍旧存在机械化的“灌输”教学,教师的教学主动性过高,影响学生的积极性和自主学习能力,并且严重制约学生的开拓性思维;三是教

国际贸易课程教与学中的问题及优化分析

国际贸易课程教与学中的问题及优化分析 作者:张春莲 来源:《南北桥》2020年第20期 【摘要】对外贸易一直是广东经济发展的重要部分,外贸人才的培养离不开教学,国际贸易课程作为外贸学习的重要内容,在教与学中还存在着一定的问题。本文通过对教学中的问题进行分析,对如何优化国际贸易教学提出了几点措施和建议。 【关键词】国际贸易教学问题教学探讨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20.20.012 《国际贸易》课程是国际经济与贸易、国际金融等经管类专业的必修课程。通过这门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够掌握国际贸易的基本概念、了解国际贸易的发展历程,理解国际贸易理论和政策,并对不同时期国际贸易政策的选择以及国际贸易措施有深入的了解和认识,能够利用国际贸易课程所学的知识对当今贸易政策和形势有一定的理解和认识。国际贸易课程是理论性较强的课程,而国际贸易工作本身是实践性较强的,实践行为离不开理论的指导。只有学习好了理论,才能更好地应用到实践中。所以,国际贸易课程的学习是非常重要的,能够为以后的国际贸易实务、国际结算等课程的学习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 在对一门课程进行教学时,教学大纲、教学计划、教学所用教材的选用以及教学课件、教学方法等方面,都会影响到这门课程的学习效果。“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更加注重学生在课程中的参与性,目标是通过各种手段来提升学生对课程的学习效果,是从课程总体理念定位到课程具体设计及实施的全方位的课程设计。从本校其他已经以此为理念进行设计的课程来看,“以学生为中心”的课程效果优于以往的教学效果。因此,“以学生为中心”对国际贸易课程进行思考和教学改革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国际贸易课程教与学中的问题分析 1.在课时安排上,不同专业的课时数不统一。目前,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学生的课时为每周3学时,其他专业学生的课时为每周2学时。对于国贸专业的学生而言,3学时是合理的,也能更好地完成知识的讲解;而对于其他专业学生而言,每周2学时的学习,时间较少,教师只能粗略讲解,无法对知识进行更深入细致的讲述,而且为了能够完成教学内容,无法进行扩展教学,不利于一些教学活动的开展。 2.教材选用上,理论性较强,案例与练习不足。国际贸易课程所选的教材,多为理论知识的讲解,案例的引入和分析较少,且课后练习题目较少,学生在自我预习和课后复习时,趣味

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教学困境与对策研究

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教学困境与对策研究 引言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深入发展,国际贸易在世界经济中扮演着日益重要的角色。国际贸易实务课程作为商科类专业的重要课程之一,旨在培养学生对于国际贸易的理论基础和实践技能。在教学过程中,我们也面临着一些困境和挑战。本文将围绕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教学中存在的困境展开讨论,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以期对该课程的改进和提高有所帮助。 一、教学困境分析 1. 知识面广、更新快 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涉及到的知识面非常广泛,涵盖了贸易政策、国际贸易法律、跨国公司管理等多个方面。而且随着全球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变化,相关知识的更新速度也非常快,这给教师的教学任务带来了较大的挑战。如何在有限的课程时间内,将丰富的知识内容系统地传授给学生,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2. 理论与实践结合不足 国际贸易实务课程的教学往往偏重于理论知识的传授,而对于实际操作技能的培养相对不足。学生缺乏对于贸易实务操作的经验和技能,这给他们日后从事相关工作带来了一定的困难。学生们对于一些贸易操作的风险和挑战缺乏足够的认识,容易对实际工作中遇到的问题束手无策。 3. 教材陈旧、资源不足 当前大部分国际贸易实务课程的教材由于编写时间较早,其中的内容对于当前国际贸易环境的描述和解释存在一定的滞后性。由于受制于教学资源的限制,很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难以获取到最新的案例分析、贸易数据和国际贸易政策的动态信息,这也给课程的教学效果带来了一定的影响。 二、对策建议 1. 优化课程设计,提高教学效果 针对国际贸易实务课程面广、更新快的特点,教师可以通过优化课程设计,将知识内容分类整理,分阶段、分层次地传授给学生,从而提高教学效果。教师还可以结合国际贸易实务课程的教学目标,精选和整理相关案例分析和实践操作技能,使其成为学生学习的重点和难点,从而真正达到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国际商法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国际商法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国际商法教学,与其他专业有着明显的不同,具有独特的特点。本文从培养目标、专业基础、课程结构、教材体系四个方面论述当前国际商法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为国际商法教学改革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标签:培养目标;专业基础; 课程结构;教材体系 一、国际商法课程在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教学中的必要性 由于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自身学科特点,在国际各种商事关系交往活动过程中,不可避免地要涉及国际商事方面的相关法律。为了在对外经济与贸易活动中处于主动地位,学生需要系统掌握以国际货物买卖为中心的国际商事组织法、国际商事合同法、国际贸易运输法等内容,熟悉国际通行的法律和惯例规则。所以,我们说国际商法作为国际商事关系的基础法学部分,应该列入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学生的课程教学之中。 二、国际商法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培养目标不明确。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培养目标,是让学生在普遍了解世界主要国家和地区的对外经济贸易的发展情况的基础上,全面掌握国际贸易的理论和实务以及熟悉现行的国际贸易惯例与规则,成为具有从事对外经济贸易工作的基本技能的应用型人才。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学习的重点应该是对《国际商法》的相关法律有一个系统、全面的掌握,并能在实践中加以运用。但是,在国际商法的教学中,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和法学专业经常发生任课教师和所用教材以及授课内容都相同的情况。 2.专业基础不同。对于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学生,并未接受完整的法学专业课程教育,没有相应的法学基础知识作铺垫。开展国际商法课程教学时应当由浅入深、由点及面,以介绍为主,以分析为辅,不适宜深入探讨热点问题和有争议的学术问题。针对不同知识背景的学生,应考虑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与法律专业国际商法课程的交叉与重复,使得具备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国际贸易结算为基础的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学生获得新的知识,更有利于指导实践,以培养学生分析解决对外经济贸易中出现问题的能力为着力点。 3.课程结构不合理。在整个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教学计划中,虽然国际商法学作为专业基础课,但课程安排出现脱节现象。一是国际商法开设之前,没有开设相应的专业法学课程。比如说经济法学、国际贸易法学等课程;二是从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非专业课这个角度来看,国际商法课程一般课时较少,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面对没有基础知识支撑的学生,很难在有限的学时数完成教学任务,实现教学目标。

浅谈国际经济学教学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浅谈国际经济学教学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一、国际经济学教学存在的问题 1、教学方式陈旧 现有的国际经济学教学方式大多是老师讲,学生听的方式,缺乏互动和合作,导致学生理论和实践结合不够紧密。 2、课程内容更新不及时 经济学的发展和变化非常快,然而部分国际经济学课程的内容更新不及时,导致学生学习到的内容和应用现状有一定偏差。 3、教材晦涩难懂 国际经济学教材大多数是国外出版的,其风格和方式难免与国内不同,可能造成学生的理解困难。 4、国内外数据不对等 由于国内和国外经济数据来源和数据报道方式不完全相同,部分学生可能会对国外数据的真实性和可靠性产生怀疑。 5、缺乏实践支持 国际经济学理论知识相对抽象,缺乏实践支持,学生对转化为职场实践的理解和应用也相对困难。 二、对策 1、改变教学方式 传统的国际经济学教学方式可以运用互动课堂以及案例分析的

方法进行革新,营造代表性学生缺口的类似于公共辩论类型的课堂氛围,提高教学效果。 2、课程内容更新 教师应该时刻关注行业发展前沿,及时更新课程内容和相关教材,以确保学生掌握的知识和应用能够与实际相适应。 3、改良教材 教材的简明扼要和清晰易懂是寻求教育服务的基本刚性需求,而且教材的全面性和广度也显得越来越重要,精简杂质,提高质量将对学生的学习效果产生积极影响。 4、多元化数据来源 通过国内外多个权威数据网站或者经济学有影响力机构的报告进行实时更新,保证国内外数据来源的准确性,以确保学生对数据对象和数据结构的理解,并延伸应用分析能力。 5、注重实践体验 需要结合场景式的教育才能获得最佳效果,安排相关课程实践支持,以加深学生对各种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并与实际应用联系起来。 三、案例分析 1、中美贸易战 中美贸易战上升为全面经贸战略博弈,面临的危机是对全球贸易体系产生不可逆转的影响。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使用理论知识

国际贸易专业课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最新教育文档

国际贸易专业课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 、引言 随着中国经济融入世界的程度不断加深,中国进出口贸易规 据统计,2013 年中国货物进出口总额为4.16 万 亿美元,中国已成为世界第一货物贸易大国。如此庞大规模的进出口贸易,自然需要大量高素质的国际贸易专业人才为之服务。 于是,不少高校纷纷开设国际贸易专业,这是高校主动因应市场需求采取的措施。但笔者调查发现,该专业的教学效果总体来说并不太理想,这直接关系到人才培养质量。 二、目前国贸专业课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重理论教学、轻实践教学 虽然是应用型的学科,但不少高校的国际贸易专业仍然偏重理论教学,忽视实践操作。首先,对于理论课而言,不少老师没有很好地做到理论联系实际进行讲解,所以学生听起来非常抽象,也非常枯燥。其次,对于实践课而言,不少高校缺乏校外实习基地,有些甚至连校内实践教学条件都不具备。在此背景下许 多老师在实践操作型的课上也只是做到“演示+做题”,少有高 仿真度的实践操作。再次,有些老师虽然在授课过程中加进了不少案例分析,但多数案例已经相当陈旧,与国际贸易的最新实践相脱节,也与最新的国际贸易惯例不符。 二)“双师型”师资缺乏

国贸专业是一门实践性非常强的学科, 这就要求教师不仅要 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还必须非常熟悉进出口贸易这一行业, 具备较强的实践技能。但目前高校招聘师资走入了一个误区,那就是过分注重学历,学历越高越优先录用。殊不知学历越高的老 师,绝大多数是从“校门”到“校门”,根本没有从事过实际的外贸工作,甚至连一般性的专业实习都没有经历过。还有些学校因为师资紧缺,让一些根本不是本专业出身的老师来给学生上课,其实践经验更无从谈起。 (三)教学方法老套,课堂气氛沉闷 据笔者观察,很多老师上课仍然沿袭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方法,仍然习惯于一个人“表演”。这种教学模式的特点是以教师为中心,学生被动接受知识,师生之间缺乏有效的互动。实践证明,其效果并不好。另外,不少老师不愿意使用多媒体上课, 仍然习惯于用笔在黑板上一个字一个字地书写,其方法老套、进度缓慢,根本吸引不了时下喜欢电子产品、喜欢快节奏的大学生。 (四)人才培养方案问题多 在一些新升本的高校,由于专业设置的历史短,很多方面还不完善,比如人才培养方案,基本是照搬老牌高校的人才培养方案,生搬硬套,贻笑大方。大致说来,人才培养方案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一是人才培养目标大而全,没有自身特色。事实上,每一所高校都有自己独特的定位,作为国际贸易专业来说, 人才培养方案必须服从学校的办学定位。二是课程内容重复,浪

国际贸易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析

国际贸易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析 作者:孙治宇 来源:《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上旬刊》 2013年第7期 孙治宇 (南京审计学院经济学院,江苏南京211815) 摘要:为适应开放经济下培养国际化专业人才和高级人才的要求,各高等院校对国际贸易 课程教学都给予了普遍的重视。但目前,国际贸易课程教学中存在着基础知识衔接断档、教学 方法单一、理论与实际脱节、学生兴趣不高等问题。这些问题的有效解决对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和增强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国际贸易;教学方法;知识衔接 中图分类号:G642.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1580(2013)07—0035—02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逐步融入到世界经济的一体化发展趋势中,我国经济发展需要大批拥 有国际化视角的专业人才和高级人才。为此,加强高校国际贸易课程的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 量与效率就显得尤为重要。国际贸易课程是研究国家和地区间商品与劳务交换的理论及方法的 学科,是一门理论与实际紧密结合、实践性很强的学科。目前,国际贸易课程不仅是国际贸易 专业的核心课程,还是其他如金融学、财政学、会计学等经济类专业的必修课程,许多高校也 将其视为学科建设的重点内容。但在现阶段国际贸易课程的教学中,还存在着如基础知识衔接 断档、教学方法单一、理论与实际脱节等问题。这些问题如果不得到妥善解决,将不利于教学 质量的改进、学习效率的提高和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为此,本文对国际贸易课程教学中存在 的一些较为普遍的问题进行了总结,并结合教学实践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办法。 一、国际贸易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基础知识衔接断档,学生学习难度增大 国际贸易学是经济学理论应用于国际贸易活动分析发展起来的一门学科,虽然已具备了独 立的理论体系和特定的研究领域,但其源续于经济学的特性使其在概念原理阐述、理论框架建立、实际问题分析等方面都要大量使用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因此,经济学应当是 国际贸易课程的先修课程。在实际课程安排中,各高校也都是按照先开设经济学课程再进行国 际贸易学习的方式进行的,这有利于学生在掌握一定经济学基础上更好地理解国际贸易的理论 内容。但在实际学习中,学生在结束经济学课程学习后,大多都没有进行进一步的复习和巩固,经过一段时期便出现对经济学知识理解模糊、把握不准甚至遗忘等问题。这种情况下开始国际 贸易课程学习,因为要使用到经济学相关概念和理论,许多学生对所学国际贸易理论的新内容 难以理解。 (二)教学方法单一,形式较为呆板和枯燥 教学方法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为实现教学目的、完成教学任务而采取的教与学相互 作用的活动方式的总称。现代教育的发展成果为国际贸易课程教学提供了许多可以利用的教学 方法,但在实际教学中使用最多的还是传统的讲授法。讲授法的优点是可以充分发挥教师在教 学中的主导作用,根据反馈信息及时调整教学内容与进度,便于教师对教学过程的控制。但讲

国际贸易跨境电商教学的问题及对策

国际贸易跨境电商教学的问题及对策 摘要:随着信息技术和消费者需求偏好的发展,跨境电子商务作为一种新型的经济模式,产生了巨大的经济活力,但行业兴起,人才培养却没有跟上,各高职院校的国际贸易专业也根据市场需求纷纷开设跨境电商相关课程。目前在跨境电商的教学中面临着教学资源匮乏、师资力量短缺、实践教学环境不完善等问题,如何改善现有条件,探索合理的教学模式,培养出外贸企业需要的复合型人才是亟待研究的问题。 关键词:国际贸易;跨境电商;课赛融通 近几年,相对于传统外贸的低迷,我国跨境电商的交易规模保持快速增长态势。2013年、2014年,我国货物贸易增速均在6%以下,2015、2016年我国货物贸易均为负增长,2017我国进出口增速实现由负转正为14%,与此同时,跨境电商交易规模从2013年到2016年增长率均在24%以上,2017年达到一定体量后增速有所放缓。与火爆的跨境电商市场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作为新兴行业,跨境电商人才十分缺乏。根据市场对人才的需求,许多职业院校陆续开设跨境电商相关课程,其中最基础的课程就是《跨境电商》,作为较为新鲜的课程,需结合企业对人才的需求、学校实际教学情况来不断探索教学方式和方法。

1当前跨境电商企业对人才的要求 了解企业对人才的要求,对我们高校制定人才培养目标、课程体系的设置、课程内容的安排都有实际意义。根据阿里研究院的《中国跨境电商人才研究报告》,当前有86%的跨境电商企业认为存在人才缺口,他们在招聘人才时最倾向国际贸易、电子商务、商务英语、国际商务及物流等专业,同时他们对于毕业生和高校新课程的开设都提出一定要求。 1.1对专业知识能力的要求 当前很多企业需要大量的人才,但又难以找到合适的人才。他们认为应届毕业生存在很多不足,如解决问题能力欠缺、专业知识不扎实等。从高职院校的教学实际来看,现在的学生多为98后、00后,他们思维活跃却花费大量时间在互联网上、各种APP上,很多学生吸取了很多碎片化信息却无法沉下心来钻研专业知识,而这些碎片化信息多以娱乐为主,看完后笑一笑就忘了,难以形成他们的专业知识体系。企业的需求和生源的现状要求教师必须不断学习行业新知识,转变教学观念,开展形式丰富的课堂活动来促使学生加强对专业知识的学习。

中职国际贸易课程教学困境与对策分析word资料4页

中职国际贸易课程教学困境与对策分析随着全球经济贸易交流和联系的不断加强,我国对外贸易行业在得到迅速发展的同时也面临着越来越多的挑战,同时,外贸企业对该领域人才的需求出现数量减少、质量提高的变化,要求中职毕业生一岗多能,在入职后的短时间内就熟练操作外贸流程的各个环节。很多原本就开设该专业的中职学校由于受教学条件、教师能力、学生特点、实训设备等诸多因素的限制,在中职国际贸易课程教学中面临着诸多的困境,作为专业教师,有必要面对这些困境,并探讨、提出解决的对策。 一.国际贸易课程教学困境分析 中职国际贸易教学要以实用为主,够用为度,学生要既能够了解国际商务市场,又能进行外贸业务的操作,要突出课堂教学的针对性、实践性,培养实用型一线操作人员。为了更好的研究对策,首先对教学中存在困境做以下分析: 1.教材结构和教学内容安排不够合理。教材是教学内容的主要载体,现有教材的根源问题是重理论、轻实践,重系统性、轻针对性和实用性。近年来,中职教材在不断更新,几乎每年都有新教材出现,但大多是以老教材为蓝本进行改良,没有结构性的根本改变,也做不到紧跟国际贸易的发展步伐。 2.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不够灵活多样。现代化的教学手段需要利用实物、图片、音频、视频、教学软件、虚拟技术等直观教具和电化教学设备,使教学形象直观生动,使学生能较容易的学习和掌握比较抽象的课程内容。而在传统的国际贸易教学中,主要是教师讲、学生听,有些内容讲

起来是很枯燥难学的,这样做的结果是:老师讲得大汗淋漓,学生听得昏昏欲睡,收效甚微。 3.教学评价不够科学。传统国际贸易教学效果的评价方式和标准采用的是呆板、固化的考试测评,存在“四多四少”现象,即闭卷多、开卷少,笔试多、口试少,理论考试多、实践考试少,一次考试定结论多、数次考试综合评价少,这种考试方法目的定位不当、内容片面、方式单调、考试结果与企业要求不能有机统一,使考评流于形式,缺乏客观性及科学性。 二、中职国际贸易课程教学策略 职业教育肩负着塑造合格职业人的任务,它必须具有符合职业教育发展特征的教学材料、教学方法及教学评价,才能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出符合企业所需的具有操作能力的合格外贸人才。针对以上所提的困境,我在教学中尝试采用了以下对策: 1.创新教学内容。中职教育应将教学内容创新放在突出的位置,深化课程教材改革。传统教材内容学用不一致、技能训练不够,要突出国际贸易教学的实用性、实践性和实效性,我从以下几方面入手:一是尽量选取知识讲解和案例选取都通俗易懂的教材。国际贸易对一直在学校中成长的学生来说,本身就是相对陌生的一个领域,因此教材最好通俗易懂,贴近生活。学生所学的内容能看得懂,理解得透,才会学的有兴趣,有的学习兴趣,才可能有良好的学习效果。 二是及时加入与国际贸易、市场有关的最新内容,所举案例尽可能是学生身边的事,时间与空间都是越近越好,有的时候甚至可以将当天的新

论国际贸易单证课程教学改革中的问题和建议

论国际贸易单证课程教学改革中的问 题和建议 论国际贸易单证课程教学改革中的问题和建议 一、国际贸易单证课程教学改革中存在的问题 1.缺乏操作性强的单证教材。目前,很多学校已经在进行单证课程教学的改革,但从目前来看,单证课程的改革依然存在一些问题,比如单证教材方面,《国际贸易单证》这门课程是最近几年随着专业细分的实际需求,从《国际贸易实务》这门课程当中独立出来的,与《国际商法》、《国际贸易实务》等课程相比,可供选择的教材很少。市场上的际贸易单证》教材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在于单证实务教材当中有大量介绍《国际贸易实务》课程中的内容,比如贸易术语和教育程序等,这些内容在想际贸易实乡当中已经学过,不但造成了课时的浪费,也让学生产生了厌烦心理。 2.实践教学的落实程度不足。在一些高校当中,单证课程改革并没有真正的引起重视,并没有把“重在实践”这个理念真正的贯彻到教学当中去,样单评析、概念讲解还有作业练习的“三段式”教学模式依然在教师的教学理念中根深蒂固。但实际上,《国际贸易单证》这门课程的操作性很强,很多的知识点还需要通过实际的操作才能够让学生真正掌握。在单证工作中有很多的注意事项和内容,比如在一套单据当中有很多项目的名字相同,但是它们的侧重点却存在着一些差别。 3.教师自身的实践经验不足。《国际贸易单证》这门课程训练学生阅读信用证、审核单证和缮制单据的能力,要求学生必须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不同的单证处理,这就对教师的实践经验提出了较高要求。但是,很多的任课教师多数都是从大学毕业后就直接到学校任教,实践经验不足,有的甚至根本没有实践经验,这就决定了他们对单证的处理能力有限,他们讲授的学生的单证课程也必然存在很大的缺陷。 4.重视中文讲授,忽视双语教育。国际贸易的业务涉及到的单证,大部分都来自国外,很多都是用英文制作的,这就对从业人员的专业英语水平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因此,在熟练掌握制单技巧外还必须要有良好的专业英语能力。但是在很多学校在单证课程的教授过程中,教师都是利用教材中附带的中文译文进行讲授,在学生制作单证的过程中,同样也是参考中文译文,导致学生在实际操作中遇到全英文的单据时处理起来会相当吃力,对很多基本的单据栏目和信用证条款不熟悉,让实际工作的难度加大。 二、国际贸易单证课程教学改革建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