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外差式收音机论文

原高频信号包络完全一致。变频电路由本机振荡器和混频器组成。因为465kHz 中频信号的频率是固定的,所以本机振荡信号的频率始终比接收到的外来信号频率高出465kHz,这也是“超外差”得名的原因。

3)中频放大电路:又叫中频放大器,其作用是将变频级送来的中频信号进行放大,一般采用变压器耦合的多级放大器。中频放大器是超外差式收音机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影响着收音机的主要性能指标。

4)检波和自动增益控制电路:检波的作用是从中频调幅信号中取出音频信号,常利用二极管来实现。音频信号通过音量控制电位器送往音频放大器,而直流分量与信号强弱成正比,可将其反馈至中放级实现自动增益控制(简称AGC),从而使检波前的放大增益随输入信号的强弱变化而自动增减,以保持输出的相对稳定

Ⅱ、超外差式电路的主要优点:

a、由于变频后为固定的中频,频率比较低,容易获得比较大的放大量,因此收音机的灵敏度可以做得很高。

b、由于外来高频信号都变成了一种固定的中频,这样就容易解决不同电台信号放大不均匀的问题。

c、由于采用"差频"作用,外来信号必须和振荡信号相差为预定的中频才能进入电路,而且选频回路、中频放大谐振回路又是一个良好的滤波器,其他干扰信号就被抑制了,从而提高了选择性。

d、做得好的高中频二次变频有很多优点,抗镜像干扰能力强只不过是其中之一,它的每一个优点不一定都是很明显的,但是综合起来却是档次上的差别!其主要原因是高中频二次变频技术的采用将使整个关键的高频电路和第一本振电路要按照专业接收机的电路去做,必须采用高级的元器件,否则就很难达到好的效果。

四、电路设计过程

Ⅰ、创建工程项目文件,按照超外差式收音机的系统总图绘制原理图。绘制结果如图2所示。

图 2

Ⅱ、检查原理图无错误后生成PCB板

(1)选择菜单【项目管理(C)】/compile document洗衣机.SchDoc.点击右下角的system/Message.出现如图3所示的对话框。

图3

如无提示信息,证明没有错误和警告信息。

(2)选择菜单【项目管理(C)】/compile PCB Project PCB- Project2.PrjPCB。点击右下角的system/Message.出现和上图一样的对话框。证明没有错误和警告信息。

(3)选择菜单【项目管理(C)】/compile PCB Project PCB- Project2.PrjPCB。点击右下角的system/Message.出现和上图一样的对话框。证明没有错误和警告信息。

(4)选择菜单【设计(D)】/update Schematics in PCB- Project2.PrjPCB,出现如图4所示对话框。

图4

选择,选择菜单【设计(D)】/Import changes From PCB- Project2.PrjPCB, 依次执行、,在所有元件后面出现,证明无错误,将原理图导入PCB板即可。

Ⅲ、制作PCB板。

(1)将元件合理排版。

(2)自动布线,完成后进行电气规则检查并改错,直到无错误。

(3)覆铜。在Keep-Out Layer层放置过孔,方便固定电路板。在“实用工具”

菜单中选择直线,切割PCB板。分别在Top Layer层和Bottom Layer层,选择进行覆铜。

(4)切换到Top Overlay,放置字符串,如wangli 20102898。

(5)选择【工具(T)】/【泪滴焊盘】泪滴焊盘,最终在Keep-Out Laye层显示结果如图5

图5 覆铜后的PCB板

Ⅳ、选择菜单【设计】/【生成PCB库】。

Ⅴ、选择菜单【报告】/【Bill of Materials】,选择所需选项,生成元件清单。单

击,保存到所选路径,到出的表格如表1所示。

表1 元件清单

Description Designator Footprint PartType Quantity Loudspeaker BL PIN2 Speaker 1 Capacitor C1 RAD-0.3 Cap 1 Capacitor C2 RAD-0.3 Cap 1 Polarized Capacitor (Axial) C3 POLAR0.8 Cap Pol2 1 Capacitor C4 RAD-0.3 Cap 1 Capacitor C5 RAD-0.3 Cap 1 Polarized Capacitor (Axial) C6 POLAR0.8 Cap Pol2 1 Capacitor C7 RAD-0.3 Cap 1 Polarized Capacitor (Axial) C8 POLAR0.8 Cap Pol2 1 Polarized Capacitor (Axial) C9 POLAR0.8 Cap Pol2 1 Variable or Adjustable Capacitor CA CC3225-1210 Cap Var 1 Variable or Adjustable Capacitor Ca1 CC3225-1210 Cap Var 1 Variable or Adjustable Capacitor Ca2 CC3225-1210 Cap Var 1 Variable or Adjustable Capacitor Ca3 CC3225-1210 Cap Var 1 Capacitor Ca4 RAD-0.3 Cap 1 Capacitor Ca5 RAD-0.3 Cap 1 Typical RED GaAs LED DS1 LED-1 LED 1 Multicell Battery GB BAT-2 Battery 1 Jack Socket, 1/4" [6.5mm],

Thru-Hole, Vertical, 2-Conductor

Open Circuit J JACK/6-V2 Phonejack2 1 Single-Pole, Single-Throw Switch K SPST-2 SW-SPST 1

③电容检查

用万用表“Ω”档测量电容,主要从表针观察R(该档表的电阻)、C充电时间。由于常用的指针式万用表“Ω”档最大为“ 10KΩ”,故测量几百皮法小电容时,其时间常数RC太小,只能判断其是否断路。0.022μF左右的小电容可观察到指针的变化,漏电电阻应为几十~几百兆欧。

对于大容量的电解电容,选择适当的“Ω”档测量,其泄漏电阻是与电容量成正比的,泄漏电阻几千百欧以上可用。

测量前,充过电的电容要进行放电。测量时,指针式万用表的“—”要接在电解电容的“+”极,不要把人体电阻加进去。

电容器的耐压值应大于电源电压。本机振荡回路或谐振槽路的固定电容最好用云母或瓷介电容,其电容值不要偏离过大。电解电容误差在100%也照常使用。如有必要,可以用数字万用表(多数带有测电容功能)和电桥测量。

④线圈的检测(用万用表的“Ω”测量)

对于输入变压器的一组次级线圈,其直流电阻值应相等,原边线圈阻值也应与次级的阻值相比较,看是否符合所要求匝数的阻值(初、次级线径通常一致),喇叭音圈直流电阻略小于音频阻抗,用表一搭一放听其“咯哒”声音判断其优劣。中周线圈只能用万用表判断其通断正确与否,一侧线圈自短路不能判断。

焊接前电阻要看清阻值大小,并用万用表校核。电容、三极管要看清极性。一旦焊错要小心地用烙铁加热后取下重焊。拨下的动作要轻,如果安装孔堵塞,要边加热,边用针通开。电阻的读数方向要一致,色环不清楚时要用万用表测定阻值后再装。上螺丝、螺母时用力要合适,不可用力太大。

总之,动手焊接前用万用表将各元件测量一下,做到心中有数,安装时先安装低矮和耐热元件(如电阻),然后再装大一点的元件(如中周、变压器),最后装怕热的元件(如三极管)。电阻的安装:将电阻的阻值选择好后根据两孔的距离弯曲电阻脚可采用卧式紧贴电路板安装,也可以采用立式安装,高度要统一。瓷片电容和三极管的脚剪的长短要适中,它们不要超过中周的高度。电解电容紧贴线路板立式焊接,太高会影响后盖的安装。、棒线圈的四根引线头可直接用电烙铁配合松香焊锡丝来回摩擦几次即可自动上锡,四个线头对应的焊在线路板的铜泊面。由于调谐用的双联拨盘安装时离电路板很进,所以在它的圆周内的高出部分的元件脚在焊锡前先用斜口钳剪去,以免安装或调协时有障碍,影响拨盘调谐的元件有T2和T4的引脚及接地焊片、双联的三个引出脚、电位器的开关脚和一个引脚脚。耳机插座的安装:先将插座靠尾部下面一个焊片往下从根部弯曲90度插在电路板上,然后用剪下来的一个引脚一端插在靠尾部上端的孔内,另一端插在电路板对应的J孔内,焊接时速度要快一点以免烫坏插座的塑料部分。发光二极管的安装要弯曲后,直接插在电路板上焊接。喇叭安放挪位后再用电烙铁将周围的三个塑料桩子靠近喇叭边缘烫下去把喇叭压紧以免喇叭松动。

焊接完毕,仔细检查电路是否有虚焊、假焊和短路的地方。电阻是否有阻值接错的,电容、发光二极管是否有正负极反了的,三极管的e、b、c脚接对了没有,中周的型号是否有误等。逐步分析,发现错误及时纠正,以免通电后烧坏元件。

六、收音机的调试

收音机的调试主要包括:基本调试(外观检查和静态电路测试)、中周调整、中频频率调整、统调。

(1)收音机的基本调试

调试是为了收音机能正常更好的工作,将调试好的部件组装成整机后,不可能都处在最佳配合状态,而满足整机的技术指标。所以,单元部件经组装后一定要进行整机调试。

首先,按直观检查的方法对整机进行外观检查。外观检查有如下内容:焊接质量检查、电池夹弹簧检查、频率刻度指示检查、旋钮检查、耳机插座检查、机内异物检查等。

结构调整主要是检查印制电路板各部件的固定是否牢靠,有无松动,各接插件间接触是否良好,机械转动部分是否灵活。

其次,对电路电流进行测量。将电位器开关关掉,装上电池用万用表的50mV 档来测量,表笔跨接在电位器开关的两端(黑色表笔接电池负极,红色表笔接开关的另一端)若电流指示小于10mV,则说明可以通电,将电位器开关打开(音量旋至最小即测量静态电流)用万用表分别依次测量D,C,B,A四个电流缺口,若被测量电流的数字在规定的参考值的左右即可用电烙铁将四个缺口依次连通,再把音量开到最大,调双连拨盘即可收到电台。在安装电路板的时候注意把喇叭及电池引线埋在比较隐蔽的地方,并且不要影响调谐拨盘的旋转和避开螺丝桩子,电路板挪位后再上螺丝固定。当测量不在规定的电流值的范围则要仔细检查三极管的极性有没有装错,中周是不是装错位置以及虚焊等,若测量哪一级电流不正常则说明那一级电流有问题。

(2)中周调整

由于和中周变压器并联的电容器的容量总存在误差,机内的布线也存在着不同的分布电容,这些都会引起中周变压器的失谐,所以要进行调整。但由于中周在出厂时厂家就已经调好,在这里就不需要我们再来调整中周了。

如果出厂时没有调整好中周,则可以按以下方法进行中周调整:把高频信号发生器调到465kHz上,双连电容逆时针旋到头,然后调TF10(黑色)、TF10(白色)两个中周,反复调几次,达到收音机喇叭声音最响为止。

(3)中频频率调整

收音机中波段频率范围一般规定在535~1605kHz。它是通过双连电容从容量最大到容量最小来实现这种连续调谐的,为了满足上述的要求所以必须调频率范围。在出厂前厂家也已经调整好,在这我们也不需要再调整了。

(4)统调

统调就是通过调试收音机的输入回路、本机振荡频率、中放回路的中频频率校正,从而达到在接收的频率范围内机子具有良好的频率跟踪特性。所谓跟踪是指在接收的频率范围内,当接收任一频率的电台时,本机振荡频率与要接收的频率通过混频电路后都应该输出标准的中频频率信号,在超外差AM(调幅)波段中,中频频率为465KHZ。

从理论上讲,中波收音机从525~1605kHz的范围内,振荡频率和外部电台频率之差各点都应该是465kHz,但实际上是很难做到的,为了使整个波段内都能做到基本同步,经过大量实验证明,只要把600kHz,1000kHz,1500kHz这三点调准就可以了,所以要进行三点统调。

中波的频率范围是:530KHZ---1600KHZ,那么本机振荡的频率范围就应该在955KHZ---2065KHZ,收音机是通过一个双联可变电容来同时改变输入回路的谐振频率和本机振荡频率的,理想状态下,我们在选台时在整个波段的频率范围内,本机振荡频率与输入回路谐振频率之差都应该保持在465KHZ,但实际情况并没有这么理想,由于本机振荡电路与输入回路分属不同的谐振槽路且谐振频率也不

同,虽然我们输入回路和本机振荡电路的谐振电容是同步联动的,但由于电路参数的差异,很难保证在正个接收频率范围内都能准确地差拍出465KHZ中频,为此在实际电路中都作了一些补偿措施。一般说来,输入回路的线圈和本机振荡线圈及所配的双联电容及都是配套元件。统调的具体方法如下所示:在波段的低端接收一个已知频率的本地强信号台,当接收到电台声音后,看此时调谐刻度指针所指的频率是否和所接收的频率一致,如果不一致可调整本机振荡线圈B5的磁芯,并同时旋动调谐旋钮,直到刻度指针所指示的频率与接收频率一致,然后调整输入回路线圈L2在磁棒的位置是声音最大为止。如果刻度指针所指示的频率与接收频率已经一致,此时只要调整L2使声音最大即可。统调的第三步方法与第二步相似,在波段的高端接收一个已知频率的强信号电台,分别调整C2和C9使刻度指针所指的频率与接收的频率一致且声音最大即可。反复第二和第三步进行微调是接收效果达到最好成绩。高、低端调试好后,中端一般都不用调了,除非你在输入回路或本机振荡电路所使用的元件参数

七、故障分析及解决措施

故障1:原理图绘制完成后,变压器无法连接。

原因:变压器的选择不合理。

解决措施:更换变压器,重新连接。

故障2:在PCB板制作时,覆铜完成后有错误。

原因:元器件摆放太近了。

解决措施:将元器件重新摆放,将元器件间距离适当增大。

故障3:在焊接完电路图时,发光二极管LED不亮。

原因:LED焊反了。

解决措施:将LED正负引脚换过来。

故障4:电路焊接完成后无法收到电台信号。

原因:断点A、B、C、D没有焊接。

解决措施:用烙铁焊通A、B、C、D四个断点。

故障5:A、B、C、D各静态工作点电流正常工作,连接后收音机没有声音。

原因:D点虚焊,接触不良。

解决措施:将D点焊接。

故障6:收音机组装完成后,声音太小,灵敏度不高。

原因:中周调节不合理。

解决措施:调节中周,使各级放大都是中频,提高了收音机的灵敏度和稳定性。

八、总结体会

本次的课程设计,主要用到了电阻、发光二极管、三极管、线圈、中频变压器、瓷片电容、电解电容、双联电容、扬声器、电位器、导线等元器件。在课程设计过程中主要用到了以前所学的高频电子线路的基本知识。主要用到了超外差式电路的基本原理。在电路设计时,用到了DXP软件绘制原理图及生成PCB板。在收音机的焊接与组装过程中,用到了以前学到的焊接工艺技术。

本次试验中,对试验中用到的元器件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对DXP的使用更加熟练,焊接水平也有了提高。在焊接过程中依据先低矮、再中周、在天线;怕热的元器件尽量后焊接的原则。焊接时需要注意的事项也很多,例如:在全部元件焊好后,需要仔细检查无虚、漏、错焊,以及短、断路后,再通电调试;在焊接电阻时,先用万用表测量阻值;电容、发光二极管焊接时注意正负极的焊接;三极管的e、b、c脚要分清;中周的型号要与原理图相对应等等。在检查无误后,

打开收音机电源开关,二极管正常发光,然后还需要测试断点A、B、C、D的电流大小,若测得的电流与给出的参数电流相差不多,则表示安装成功了一半。然后断电,接通断点,调节选频旋钮,搜索频道,若有清晰的电台伴音,则收音机安才算装成功。

本次设计过程中,学习并掌握了收音机的工作原理;掌握了相关课程的基本知识。我锻炼了自己动手技巧,提高了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总的说来,我学会了不少,这些都是从书本上学不来的,因此积累了我一些经验。在焊接的过程中,但是在过程中,还是出现了一些不必要的失误由于焊接时对一些小细节没太注意,遇到了不少问题,但通过查阅资料、与同学谈论,最终都解决了。在这次课程设计中,深刻体会到合作的重要性。虽然收音机的制作过程是很基础的理论,但这些基础理论也有基础的知识作铺垫。在这之前学过的物理、电路、高频电子线路等课程的知识对于收音机的制作都是不可缺少。所以学习是一种循序渐进的过程,不可以一蹴而就。如果之前的课程没有学好,对于收音机原理的理解就会非常困难。通过组装收音机,使我对曾经学过的理论知识有了更深的理解。我也体会到理论知识不免会很枯燥,但只要与实际结合起来,就会变得趣味十足,也会更好被我们吸收理解。同时实践的过程也是检验我们是否真正理解理论知识的一种途径,只有当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起来,学习才会变得有趣。

参考文献

[1] 陈春章,艾霞,王国维.数字集成电路物理设计[M].北京:科学出版社,

2008.8.

[2] 谢佳奎,宣月清,冯军主编.高频电子线路(第四版)[M].高等教育出

版,1999.8 [3] 童诗白,华成英主编.模拟电子技术基础(第四版)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5.

超外差式收音机系统总图

11

超外差收音机实训报告

超外差收音机实训报告 一、引言 超外差收音机是一种常见的电子设备,广泛应用于无线电通讯领域。本报告旨在介绍我在实训中对超外差收音机的理论与实际操作的学习 与实践。 二、超外差收音机的原理与工作方式 超外差收音机是一种基于频率转换的接收器,其工作原理主要包括 接收信号、解调信号和放大信号三个基本步骤。具体操作过程如下: 1. 接收信号 超外差收音机通过天线接收到的无线电信号经过预放大器进行初步 放大,然后经过射频放大器进一步放大。放大后的信号进入混频器, 并与本振信号混频产生中频信号。 2. 解调信号 中频信号经过中频放大器放大后,进入解调器。解调器采用频率鉴 振的方式,将高频信号转为低频信号,使其更容易处理。解调器采用 二极管整流的方式,将电流信号转换为音频信号。 3. 放大信号 音频信号经过放大器放大后,被输出至扬声器或耳机,以产生清晰 可听的音频声音。

三、实训过程与心得体会 在实训中,我按照教师的指导完成了超外差收音机的搭建与调试。 具体步骤如下: 1. 材料准备 首先,我准备了超外差收音机所需的部件和元器件,包括电容、电感、晶体、电阻等。这些材料是搭建超外差收音机的基础。 2. 搭建电路 接下来,我根据教师提供的电路图,将各个元器件按照图纸上的位 置进行连接,采用焊接技术将它们固定在电路板上,完成整个电路的 搭建。 3. 调试电路 完成电路搭建后,我使用万用表进行电路的初步测试,确保电路连 接正常。之后,我按照教师的要求进行进一步的电路调试,如调整电 阻值、电容值等,以使电路能够正常工作。 4. 功能测试 最后,我将超外差收音机连接电源,并使用天线接收无线电信号。 通过调整电台的频率,确认超外差收音机能够正常接收信号,并通过 扬声器或耳机播放出声音。 通过实训,我对超外差收音机的原理与工作方式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并学会了如何搭建、调试和测试电路。这次实训提高了我的动手实践

超外差式收音机

超外差式收音机 方案选择与性能指标 一、一、方案选择 选择中波晶体管超外差调幅收音机 (不超过七只晶体管),其方框图如图1所 示。 图1 超外差收音机方框图 (1)设计指标要求 频率范围:535~1065kHz 中频频率:465kHz 灵敏度:<1mV/m(能收到本省、本市以外较远的电台及信号较弱的电台) 选择性:20lg 2 1 (1) (110) E MHz E MHz MHz >14dB 输出功率:最大不失真功率≥100mW 电源消耗:静态时,≤12mA,额定时约80Ma (2)方案比较与选择; 概述 目前调频式或调幅式收音机,一般都采用超外差式,它具有灵敏度高、工作稳定、选择性好及失真度小等优点。我们要求选用的是超外差式调幅收音机。 收音机接收天线将广播电台播发的高频的调幅波接收下来,通过变频级把外来的各调幅波信号变换成一个低频和高攀之间的固定频率—465KHz(中频),然后进行放大,再由检波级检出音频信号,送入低频放大级放大,推动喇叭发声。不是把接收天线接收下来的高频调幅波直接放大去检出音频信号(直放式)。 在设计中,是根据所要求的内容、指标进行各单元的设计,拟定单元电路,初步确定电路元件参数;再根据组合起来的系统电路进行核算,确定整机电路。在印刷电路的设计中,主要考虑元件的布局及走线,务必遵循一般规律。最后通过安装调试达到要求的电气性能指标,确定最终的电路元件参数,固定、封装,成为完整的收音机产品。 一、一、电源电压的选择 晶体管收音机所选用的电源电压通常为1.5v、3v、4.5v,6v、9v等。本收音机选用4.5v。电源电压选得高,对于提高灵敏度和输出功率有利。 二、二、输入回路和变频级 该部分的任务是接收各个频率的高频信号转变为一个固定的中频频率(465KHz)信号输送到中放级放大。它涉及到两个调谐槽路,一个是输入调谐槽路、一个是本机震荡槽路。输入调谐回路选择电感耦合形式,本机震荡回路选择变压器耦合振荡形式。 相关联的元件: 1、磁性天线(由线圈套在磁棒上构成) 初级感应出较高的外来信号电压,经调谐回路选择后的信号电压感应给次级输入到变频级。 2、双联可变电容器(两只可变电容器,共用一个旋转轴) 可同轴同步调谐回路和本机震荡回路的槽路频率,使它们频率差保持不变。 根据频率范围要求,磁棒采用中波磁棒(锰锌铁氧体材料),磁棒长点为好。线圈的初、次级耦合的松紧,次级圈数的多少,直接影响输入电路特性。线圈的初、次级匝比约为1/10。 双联可变电容器连到输入回路要并一个小微调电容器用来调整其高端的槽路频率;连到

S66D六管超外差式调幅收音机实习报告

S66D型六管超外差式接收机 实习报告 专业:电子信息工程 设计者:何莉 学号: 09042329 实习日期: 2012年6月

实训报告 一、实训内容 1. 学习识别简单的电子元件与电子线路; 2. 掌握手工电烙铁的焊接技术,能够独立的完成简单电子产品的安装和焊接。熟悉电子产品的安装工艺的生产流程。 3. 学习并掌握收音机的工作原理; 4. 根据电路图进行S66E超外差式中波调幅收音机的焊接,并掌握其调试方法。 二、实训器材 1. 220V/50Hz交流电源。 2. 电烙铁 3. 螺丝刀、镊子、万用表等必备工具 4. S66E超外差式中波调幅收音机全套组建 5. 两节5号电池 三、工作原理 图1是S66D型六管超外差式收音机的原理电路图。为了分析方便,它的工作过程可以画成如图2所示。具体原理分析如下。 图1 S66D型六管超外差式收音机的原理电路图 图2 S66D型六管超外差式收音机的方框图 1. 输入调谐电路 输入调谐电路由双连可变电容器的CA和T1的初级线圈Lab组成,是一并联

谐振电路,T1是磁性天线线圈,从天线接收进来的高频信号,通过输入调谐电路的谐振选出需要的电台信号,电台信号频率是f=1/2πLabCA,当改变CA时,就能收到不同频率的电台信号。 2. 变频电路 本机振荡和混频合起来称为变频电路。变频电路是以VT1为中心,它的作用是把通过输入调谐电路收到的不同频率电台信号(高频信号)变换成固定的465KHz的中频信号。 VT1、T2、CB等元件组成本机振荡电路,它的任务是产生一个比输入信号频率高465KHz的等幅高频振荡信号。由于C1对高频信号相当短路,T1的次级Lcd的电感量又很小,对高频信号提供了通路,所以本机振荡电路是共基极电路,振荡频率由T2、CB控制,CB是双连电容器的另一连,调节它以改变本机振荡频率。T2是振荡线圈,其初次绕在同一磁芯上,它们把VT1的等电极输出的放大了的振荡信号以正反馈的形式耦合到振荡回路,本机振荡的电压由T2的初级的抽头引出,通过C2耦合到VT1的发射极上。 混频电路由VT1、T3的初级线圈等组成,是共发射极电路。其工作过程是:(磁性天线接收的电台信号)通过输入调谐电路接收到的电台信号,通过T1的次级线圈Lcd送到VT1的基极,本机振荡信号又通过C2送到VT1和发射极,两种频率的信号在T1中进行混频,由于晶体三极管的非线性作用,混合的结果产生各种频率的信号,其中有一种是本机振荡频率和电台频率的差等于465KHz的信号,这就是中频信号。混频电路的负载是中频变压器,T3的初级线圈和内部电容组成的并联谐振电路,它的谐振频率是465KHz,可以把465KHz的中频信号从多种频率的信号中选择出来,并通过T3的次级线圈耦合到下一级去,而其它信号几乎被滤掉。 3. 中频放大电路 它主要由VT2、VT3组成的两级中频放大器。第一中放电路中的VT2负载是中频变压器T4和内部电容组成,它们构成并联谐振电路,谐振频率是465KHz,与前面介绍的直放式收音机相比,超外差式收音机灵敏度和选择性都提高了许多,主要原因是有了中频放大电路,它比高频信号更容易调谐和放大。 4. 检波和自动增益控制电路 中频信号经一级中频放大器充分放大后由T4耦合到检波管VT3,VT3既起放大作用,又是检波管,VT3构成的三极管检波电路,这种电路检波效率高,有较强的自动增益控制(AGC)作用。 AGC控制电压通过R3加到VT2的基极,其控制过程是: 外信号电压↑→Vb3↑→Ib3↑→Ic3↑→Vc3↓通过R3 Vb2↓→Ib2↓→Ic2↓→外信号电压↓ 检波级的主要任务是把中频调幅信号还原成音频信号,C4、C5起滤去残余的中频成分的作用。 5. 前置低放电路 检波滤波后的音频信号由电位器RP送到前置低放管VT4,经过低放可将音频信号电压放大几十到几百倍,但是音频信号经过放大后带负载能力还很差,不能直接推动扬声器工作,还需进行功率放大。旋转电位器RP可以改变VT4的基极对地的信号电压的大小,可达到控制音量的目的。 6. 功率放大器(OTL电路) 功率放大器的任务是不仅要输出较大的电压,而且能够输出较大的电流。本

超外差调频接收机课程设计报告范文

超外差调频接收机课程设计报告范文 一、调频接收机的主要技术指标 1工作频率范围 接收机可以接受到的无线电波的频率范围称为接收机的工作频率范围或波段覆盖。接收机的工作频率必须与发射机的工作频率相对应,如调频广播收音机的频率范围为(88~108)MH,是因为调频广播收音机的工作范围也为(88~108)MHz。 2灵敏度 接收机接收微弱信号的能力称为灵敏度,通常用输入信号电压的大小来表示,接收的输入信号越小,灵敏度越高。调频广播收音机的灵敏度一般为(2~30)uV。 3选择性 接收机从各种信号和干扰中选出所需信号(或衰减不需要的信号)的能力称为选择性,单位用dB(分贝)表示,dB数越高,选择性越好。一般调幅收音机频偏10kHz的选择性应大于20dB,调频收音机的中频干扰比应大于50dB。 4频率特性 接收机的频率响应范围称为频率特性或通频带。调频机的通频带一般为200kHz。 5输出功率

接收机的负载上获得的最大不失真(或非线性失真系数为给定值时) 功率称为输出功率。 二调频接收机设计 1调频接收机的工作原理及频谱与波形图 图一超外差式调频接收机组成框图 图2超外差原理的频谱与波形图 2各组成部分的功能 一般调频接收机的组成框图如图一所示 2.1输入调频回路 又称天线回路。它的主要功能是选择所需电台的信号,抑制不需要的 信号与干扰,特别是要滤除中频干扰,同时也要求输入回路的插入损耗小,并使天线阻抗和高放管的输入阻抗相匹配,并传输最大的功率,避免信号 来回反射。输入回路常常是一带通滤波器。 2.2高频放大器 也称射频放大器。它应具有足够的增益,通常约为10dB,而且要求 低噪声,这样可降低整个接收机的噪声系数;要求选频放大,以抑制不需 要的信号与干扰,如镜像干扰以及在混频级可能引起各种互调失真的某些 信号;要求加一定得自动增益控制,以防止输入过强信号时,引起中放级 的过载; 同时,也要求高频放大器能抑制本机振荡器辐射至天线而干扰其他用户。所以,高频

超外差式收音机工作原理

在超外差式半导体收育机中,为了完成频率变换的任务,有两种电路可以实现这个目的:一种电路是用一只晶体管同时完成振荡和混频作用,即所谓自差式变频电路,它要求晶体管的截止频率高、增益大。这种电路结构比较简单,使用的管子及其他元件较少,在一般超外差式半导体收音机中常用这种电路。另一种电路是混频和振荡作用分别由两只晶体管来完成,即所谓外差式混频电路。这种电路比较复杂,但振荡器与混频器的相互牵制作用很小,稳定性较高,常用在要求比较高的收音机中。 无论是变频电路或者混频电路之所以能产生频率变换的作用,都是利用晶体管特性曲线的非线性部分,使输入信号和本机振荡信号同时加到晶体管上,这时在其输出端就会有两种信号的频率之和及差以及其他频率的信号发生。最后用中频变压器把所需的中频——即两频率之差的信号取出来。 1.混频器 根据俩种信号混合方法的不同,混频器有三种基本电路:基极注入,发射极注入以及集电极

注入。如图1(a)、(b)、(c)所示。其中集电极注入因为比其他两种方法注入的信号要大,一殷不常采用。 图1常用的收音机变频器实际电路如图2所示。这俩种电路的不同点在于振荡器部分,基极和发射极接法不同。左是共基极电路;右是共发射极电路(对本机振荡器来说)。 图2在图2左图中,由L0、C2、CT2组成输入调谐回路,谐振于外来信号的频率,信号由L0耦合到L0',而传输到变频管9018的基极上。Ll、C1、CT1组成振荡回路产生振荡频率的电压,L3是产生振荡所需的反馈线圈。L4C4组成的回路谐振于中频频率(465千赫),且只接入一部分,因为它对振荡频率(1000千赫以上)几乎是短路的。因L1、C1、CT1组成的回路谐振于本机振荡频率,因此它对465千赫的中频来说,差不多是短路的。L3因为电感量不很大,对中频其电感较小,对L4、C4回路的谐振阻抗可以忽略不计。反馈电压经 L2而回到发射极,由于L2一般线数很少,故对本机振荡的阻抗影响也不大。经过变烦管9018进行频率变换后的中频信号,输出到谐振于中频的中频回路上,就可在回路两端取出中频信号,然后通过次级线圈L6把中频电压耦合到第一级中放电路去进行放大。这个调谐

超外差式收音机

超外差式收音机的制作 超外差式收音机。超外差式收音机有别于直放式收音机的特点是它不直接放大广播信号,而是通过一个叫变频级的电路将接收的任何一个频率的广播电台信号变成一个固定中频信号(我国规定中频频率是465KHz),由中频放大器进行放大,然后进行检波,得到音频信号,最后推动扬声器工作。 六超外差式电路,具有安装调试方便、工作稳定、灵敏度高、选择性好等特点,功放级采用LM386功率放大器, (OTL 电路),有效率高、频率特性好、声音宏亮、耗电省等特色。 一、电路的工作原理 图1是方框图原理电路图。为了分析方便,它的工作过程如原理电路图,图2。 图1 图2 1、输入调谐电路 输入调谐电路由双连可变电容器的CA 和T 1的初级线圈Lab 组成,是一并联谐振电路,T l 是磁性天线线圈,从天线接收进来的高频信号,通过输入调谐电路的谐振选出需要的电台信号,电台信号频率是f=l /2πLabCA ,当改变CA 时,就能收到不同频率的电台信号。 2、变频电路 本机振荡和混频合起来称为变频电路。变频电路是以VT l 为中心,它的作用是把通过输入调谐电路收到的不同频率电台信号(高频信号)变换成固定的465KHz 的中频信号。 VT l 、T2、CB 等元件组成本机振荡电路,它的任务是产生一个比输入信号频率高465 KHz 的等幅高频振荡信号。由于C l 对高频信号相当短路,T l 的次级Lcd 的电感量又很小,T2红色磁芯 T3白色磁芯 T4黑色磁芯

对高频信号提供了通路,所以本机振荡电路是共基极电路,振荡频率由T2、cB控制,CB 是双连电容器的另一连,调节它以改变本机振荡频率。T2是振荡线圈,其初次绕在同一磁芯上,它们把VT 1的等电极输出的放大了的振荡信号以正反馈的形式耦合到振荡回路,本机振荡的电压由T2的初级的抽头引出,通过C2耦合到VT 1的发射极上。 混频电路由VT l、T3的初级线圈等组成,是共发射极电路。其工作过程是: (磁性天线接收的电台信号)通过输入调谐电路接收到的电台信号,通过Tl的次级线圈Lcd 送到VT l的基极,本机振荡信号又通过C2送到VT l和发射极,两种频率的信号在T 1中进行混频,由于晶体三极管的非线性作用,混合的结果产生各种频率的信号,其中有一种是本机振荡频率和电台频率的差等于465KHz的信号,这就是中频信号。混频电路的负载是中频变压器,T3的初级线圈和内部电容组成的并联谐振电路,它的谐振频率是465KHz,可以把465KHz的中频信号从多种频率的信号中选择出来,并通过T3的次级线圈耦合到下一级去,而其它信号几乎被滤掉。 3、中频放大电路 它主要由VT2、VT3组成的两级中频放大器。第一中放电路中的VT2负载是中频变压器T4和内部电容组成,它们构成并联谐振电路,谐振频率是465KHz,与前面介绍的直放式收音机相比,超外差式收音机灵敏度和选择性都提高了许多,主要原因是有了中频放大电路,它比高频信号更容易调谐和放大。 4、检波和自动增益控制电路 中频信号经一级中频放大器充分放大后由T4耦合到检波管VT3,VT3既起放大作用,又构成的三极管检波电路,这种电路检波效率高,有较强的自动增益控制 (AGC)作用。 AGC控制电压通过R3加到VT2的基极,其控制过程是: 外信号电压↑→Vb3↑—Ib3↑→Ic3↑→Vc3↓通过R3 Vb2↓→Ib2↓→Ic2↓→外信号电压↓ 检波级的主要任务是把中频调幅信号还原成音频信号,C4、C5起滤去残余的中频成分 的作用。 5、功率放大器(OTL电路) 检波滤波后的音频信号由电位器RP送到LM386经过低频功率放大可将音频信号电压放大几十倍,功率放大器的任务是不仅要输出较大的电压,而且能够输出较大的电流。本电路采用无输出变压器功率放大器,直接推动扬声器工作,还需进行功率放大。旋转电位器RP可以改变的号电压的大小,可达到控制音量的目的。功率放大器的输出阻抗低,可以直接推动扬声器工作。 二、元器件的选择 可变电容器CA,CB采用CMB一223型的密封双连。 磁性天线采用5mm×13mm×55mm的中波扃磁棒,初级Lab用线经0.17毫米的漆包线绕100圈,次级用同规格的线绕10圈。其外形见图3。 T2是振荡线圈,型号为LFl0-1(红色),T3、T4是中频变压器,中频变压器也叫作中周。它的初级线圈有三根引线,次级有二根引线。线圈绕在I型碾芯上,磁芯外面有磁帽。调节磁帽可改变线圈的电感量。中周外面有金属屏蔽外壳,把外壳接地,可减小互相干扰。T3是第一放用中周,型号为TFl0-1(白色),T4是第二中放用中周,型号为TFl0—2 (黑色)。T2、T3、T4在出厂前均已调在规定频率上,装好图3磁性天线示意图后可以不调。如要调整只需微调,请不要调乱。中周外壳除起屏蔽作用外,本电路还起导线的作用,所以安装中周时外壳必须焊接在相应处。 T5是输人变压器,型号是E14,有六个引出脚,线圈骨架上有凸点标记的为初级。VTl~VT4是高频小功率三极管,VT1选用低B值(如绿点或黄点),β:40~80间;

超外差收音机实验报告

一、实验名称:晶体管超外差收音机安装与调试 二、实验目的: 1.了解常用电子器件的类别、型号、规格、性能及其使用范围,能查阅有关的 电子器件图书。能够正确识别和选用常用的电子器件,并且能够熟练使用万用表。 2.学习并掌握超外差收音机的工作原理 3.了解超外差式收音机的调试方法。 4.熟悉手工焊锡的常用工具的使用及其维护与修理,基本掌握手工电烙铁的焊 接技术。 三、实验原理图

四、元器件清单 五、超外差收音机工作原理 元件型号数量位号元件型号数量位号 三极管9013 2只V6、V7 电阻56Ω1只R5 三极管9014 1只V5 电阻100KΩ2只R7、R10 三极管9018 4只V1、V2、V3、V4 电阻120KΩ1只R1 发光二极管红色1只LED 瓷片电容103 1只C2 磁棒及线圈4x8x80mm 1套T1 瓷片电容C1、C4、C5 振荡线圈TF10(红色)1只T2 瓷片电容223 7只C6、C7、C10 中频变压器TF10(黄色)1只T3 瓷片电容C11 中频变压器TF10(白色)1只T4 电解电容 4.7uF 2只C3、C8 中频变压器TF10(绿色)1只T5 电解电容100uF 3只C12、C13、C9 输入变压器蓝色1只T6 双联电容CBM-223P F 1只CA 扬声器0.5W 8Ω1只BL 耳机插座ø3.5mm 1只CK 电位器10KΩ1只RP 装配说明书1分 电阻51Ω1只R8 机壳上盖1个 电阻100Ω2只R13、R15 机壳下盖1个 电阻120Ω2只R12、R14 刻度面板1块 电阻150Ω1只R3 调谐拨盘1只 电阻220Ω1只R11 电位器拨盘1只 电阻510Ω1只R16 磁棒支架1只 电阻680Ω1只R9 印刷电路板1块 电阻1KΩ1只R6 电池极片1套正、负及连片 各一个 电阻2KΩ1只R2 螺丝5个 电阻30KΩ1只R4 导线红、黄4根

收音机论文

收音机的论文 作为收音机重要组成部分的调谐电路和本振电路一直采用传统的电容,电感手动调台方式。近年来随着无线电通信技术的迅速发展,锁相环和频率合成技术在各个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由于锁相环具有跟踪性、窄带滤波特性和锁定状态无剩余频差存在,因此在频率合成技术中采用锁相环路可以产生频率准确度很高的振荡信号源。利用这种振荡信号源产生的频率作为收音机电路的调谐频率和本振频率可以实现数字化收音。利用单片机控制锁相环路中的分频就可以改变振荡信号员的输出频率,以达到调台的目的。 一.方案论证和比较 1.调谐方案的选择 由于已经指定使用CXA1019S和BU2614,并已经给出了典型连接的方法。本机直接选用该方案,方案原理如图:采用PLL频率合成器产生本振.输入回路把接收到的信号送入混频器[2],和PLL产生的本振信号混频,经中放调谐放大后送到鉴频器鉴频,然后把解调后的信号经音频功放推动扬声器. 2.控制系统的选择: (1)使用数字电路,逻辑门配合键盘和拨码开关来手动调节本振频率。此方案可能实现,但是使用的逻辑门数量巨大,且不具有自动搜索台等较复杂的功能。 (2)使用单片机作为控制器来控制锁相环产生本振信号,而且键盘电路,LCD等可以方便的和单片机接口[3]。该方案利用单片机的强大功能可以完成控制部分的要求。我们选用此方案。 系统总原理框图如下: 二.原理分析和理论计算: 1.调频信号的分析: (1)调频信号的一般表达式为: Ufm (t) = U cos ф(t) 式中U 是FM波的振幅,ф(t) 是FM信号的瞬时相位; 且ф(t) =ωc t + Kf ∫UΩ(t)dt 其中ωc -FM波的中心角频率,即载波频率 Kf -FM波的调频灵敏度 UΩ(t) -调制信号 (2)调频信号的带宽: B =2 ( m + 1 ) F 其中m 是调频指数,F 是调制信号的频率 (3)调频信号的解调: 调频信号的解调就是利用鉴频器从调频波Ufm (t)中恢复出原调制信号UΩ(t)的过程。

超外差晶体接收机的电路分析

超外差晶体接收机的电路分析 由于直接放大式收音机的灵敏度比较低,只能接受本地区强信号的电台,接收远地电台的能力较弱,它的选择性差,接收相邻频率的电台信号时存在串台现象。 为了提高灵敏度和选择性,就要采用超外差式收音机。超外差式收音机有别于直放式收音机的特点是它不直接放大广播信号,而是通过一个叫变频级的电路将接收的任何一个频率的广播电台信号变成一个固定中频信号(我国规定中频频率是 4 6 5 KHz),由中频放大器进行放大,然后进行检波,得到音频信号,最后推动扬声器工作。 超外差是指天线系统接收的高频载波信号同同本振信号经过变频管后,生成中频信号,这个中频信号经过中放,检波,低放变成音频信号,推动扬声器发音。它是输入信号和本机振荡信号产生一个固定中频信号的过程。因为它是比高频信号低,比低频信号又高的超音频信号,所以这种接收方式叫超外差式,应用这一原理之称的接收机叫超外差式接收机。它有效地避免了逐级放大高频信号的高频干扰,并有效的抑制了杂波信号的干扰,起到了无法比拟的作用。 六管超外差式接收机的电路图和方框图如下:

一、各单元的电路分析: 1、输入调谐电路 输入调谐电路由双连可变电容器的CA和T 1的初级线圈Lab组成,是一并联谐振电路,T l是磁性天线线圈,从天线接收进来的高频信号,通过输入调谐电路的谐振选出需要的电台信号,电台信号频率是f=l/2πLabCA,当改变CA时,就能收到不同频率的电台信号。 2、变频电路 本机振荡和混频合起来称为变频电路。变频电路是以VT l 为中心,它的作用是把通过输入调谐电路收到的不同频率电台信号(高频信号)变换成固定的465KHz的中频信号。 VT l、T2、CB等元件组成本机振荡电路,它的任务是产生一个比输入信号频率高465 KHz的等幅高频振荡信号。由于C l

超外差式收音机实习报告

超外差式收音机实习报告 超外差式收音机是一种广泛应用于电子通信设备中的基础电路之一。在本次实习中, 我主要学习了超外差式收音机的工作原理和组成部分,并通过实践来加深了解。以下是我 的实习报告。 一、实验目的 1. 了解超外差式收音机的基本工作原理和组成部分; 2. 掌握超外差式收音机电路的调谐和接收方式; 3. 实际操作,检验电路的工作性能。 二、实验材料 1. 超外差式收音机线路板 2. 晶体管、电容、电感、陶瓷滤波器等元器件 3. 天线及其他所需电子元件 三、实验内容及步骤 1. 按照线路图,将元器件焊接到线路板上; 2. 运用万用表测试电路的电阻、电容及电感等参数,调整电容器和电感电阻器的值,以保证电路的正常工作; 3. 将天线接入收音机,调节电源电压及电源开关,使收音机正常工作; 4. 尝试不同的调频和调音频频率,选择信道调整信号强度; 5. 尝试通过调整电磁铁的位置,选择对应兴趣的电台频道; 6. 检验电路的收音效果。 四、实验结果 在实验操作中,通过对不同的电路参数进行调整,成功地让收音机产生了稳定、清晰 的音频信号。在调整频率时,通过调整全程电压衰减器和调谐电路电容器的值,成功地捕 捉到了来自收音机天线的波动信号。此外,我们还通过调整电磁铁的位置来选择需要的电 台频道。最终,我们成功地收听到了广播电台的声音。 五、实验分析与结论

通过本次实验,我深入了解了超外差式收音机的组成部分和工作原理,并通过实践的 操作了解到了实际应用中的一些注意事项。同时,通过手动调整电路参数和观察电路反馈,我进一步加深了对电路和元器件的理解。 总的来说,本次实验收获颇丰,对我的电子技术学习和实践具有重要意义。

超外差式收音机设计报告

淮海工学院 课程设计报告书 课程名称:通信电子线路课程设计 题目:超外差式调幅收音机 系(院):通信工程系 学期:2010-2011-1 专业班级: 姓名: 学号: 评语: 成绩: 签名: 日期:

1 引言 这学期开了一门课,《高频电子线路》,通过这门课我对无线电通信的理论知识有了一定的理解和认识。为了进一步增强对电子技术的理解,通过课程设计,我学会查寻资料、比较方案;学会了一点通信电路的计算,也能进一步提高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低频信号有效的发射出去需要经过高频信号调制,利用高频信号作为载波,对信号进行传递,可以用不同的调制方式。在无线电广播中可分为调幅制、调频制两种调制方式。目前调频式或调幅式收音机,一般都采用超外差式,它具有灵敏度高、工作稳定、选择性好及失真度小等优点。这次课程设计我选用了超外差式收音机的设计。 1.1 设计目的 (1)基本掌握调幅接收机各功能模块的基本工作原理。 2、巩固掌握电路设计的基本思想和方法。 3、提高分析问题、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 调幅接收机设计的基本要求 1、学会将接收的普通调幅信号转化为固定的中频信号(465kHz )。 2、能对中频信号进行放大。 3、能把中频信号转化为原来的低频调制信号。 3 超外差调幅接收机的组成及原理 超外差式收音机主要由输入电路、混频电路、中放电路、检波电路、前置低频放大器、功率放大电路和喇叭或耳机组成。 从天线感应到的高频调幅信号,经输入回路的选择送入变频器。本振信号与接收到的高频调幅信号在变频器内经过混频作用,得到一个与接收信号调制规律相同的固定中频调幅信号。该中频调幅信号经中频放大后,送入检波器,把原音频信号解调出来,并虑出残余中频分量,再由低频功率放大后推动扬声器发出声音。 3.1 输入回路 接收机输入回路的任务是接收广播电台发射的无线电波,并从中选择出所需电台信号。输入回路是由变压器与电容C1,C2构成的调谐电路,如下图所示。电台信号频率是F=1/2ΠLC 输入回路 变频 中频放大 检波器 低频电压放大 低频功率放大 本振

收音机论文(正式论文)

模电课程设计 题目 S66D型六管超外差式收音机 姓名:*** 学号:*************** 专业:07电子信息工程

摘要 调频收音机(FM Radio)一直在人们的生活娱乐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从老式的晶体管收音机到今天的网络收音机,说明通过广播享受生活一直是人们喜欢的生活方式。传统的直接放大式收音机其灵敏度比较低,选择性差。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系统采用了超外差式,它通过变频级电路将接收的任何一个频率的广播电台信号变成一个固定中频信号,不但实现了收音机的普通功能,而且还具有灵敏度高、工作稳定、选择性好及失真度小等特点 关键词:超外差式、收音机、中频 Abstract FM radio has a very important position entertainment in people's entertainment lives. From the old-fashioned transistor radio to the network radio.It show that broadcasting has been enjoyed by the people. Traditional direct radio has low sensitivity and poor selectivity. To solute these problems, the system uses a superheterodyne, it will be through the frequency conversion circuit to receive any one of the radio frequency signal into a fixed intermediate frequency IF signal,It not only comes true the general features of the radio, but also has high sensitivity, work stability, good selectivity and so on. Key words: Superheterodyne radio IF 一、课程概述 1、课程内容: (1) 学习识别简单的电子元件与电子线路; (2) 学习并掌握收音机的工作原理; (3) 按照图纸焊接元件,组装一台收音机,并掌握其调试方法。 2、课程器材介绍: (1) 电烙铁:由于焊接的元件多,所以使用的是外热式电烙铁,功率为30 w,烙铁头是铜制。 (2) 螺丝刀、镊子等必备工具。

超外差式调幅收音机

超 外 差 调 幅 收 音 机 学号:********** 姓名:*** 专业班级:电子093

目录 1 前言 (1) 2电路原理 (1) 3调幅半导体收音机的工作原理 (2) 3.1调幅的过程 (2) 3.2调幅收音机的工作原理 (3) 4各电路模块设计及原理分析 (3) 4.1输入回路 (4) 4.2变频级回路 (4) 4.3中频放大及检波回路 (6) 4.4低放级回路 (7) 4.5功率放大回路 (8) 5 收音机的调试 (8) 5.1调整三极管的静态工作点 (8) 5.1.1.三极管静态工作点的选取 (8)

5.1.2.静态工作点调整前的检查 (9) 5.1.3.静态工作点的测量与调整 (9) 5.2中频频率调整 (9) 5.3接收频率范围的调整 (10)

1前言 本学期学习了《高频电子线路》这门课程,对无线电通信的理论知识有了进一步的理解和认识。此外电子设计自动化技术已渗透到电子系统和专用集成电路设计的各个环节,个中软件应用到电子设计,使电路的设计,调整和改进更加高效便捷。 低频信号有效的发射出去需要经过高频信号调制,利用高频信号作为载波,对信号进行传递,可以用不同的调制方式。在无线电广播中可分为调幅制、调频制两种调制方式。目前调频式或调幅式收音机,一般都采用超外差式,它具有灵敏度高、工作稳定、选择性好及失真度小等优点。这次课程设计我选用的是超外差式调幅收音机。 2电路原理 图2.1 超外差调幅收音机基本原理方框图 超外差调幅收音机基本原理:空间有许许多多电台发送的电磁波,它们都有自己的固定频率,收音机通过天线和由电感线圈和可变电容器组成的谐振电路(称调谐电路)来选择性的接收所需高频信号。由调谐电路选择出的所需要的电台信号是已调幅的高频信号,并且十分微弱,需要先经过高频小信号放大器进行放大处理,再经过变频器(混频器和本振)将高频信号变为频率为465KHz的中频信号,这是超外差式收音机的核心部分,由于它是调制信号,喇叭无法将这种信号直接还原成声音,因此,必须从高频信号中把音频信号分离出来,这个分离过程称为解调,或检波。在收音机中,检波是由半导体器件二极管或三极管来完成。调幅的高频信号经检波还原出音频信号,再经过低频功放然后送往喇叭,喇叭将音频信号还原为声音。

超外差式收音机的原理构图

超外差式收音机的原理构图 超外差式收音机是一种电子设备,用于接收无线电广播,其原理构图主要包括调谐器、中频放大器、检波器和音频放大器等部分。 1. 调谐器:调谐器是收音机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作用是选择并接收特定频段的无线电信号。它由一个可变电容器和一个电感线圈组成,通过改变电容器的电容值和电感线圈的感值,可以调整电路的共振频率,从而使收音机能够接收并放大特定频率范围的无线电信号。 2. 中频放大器:中频放大器用于放大经过调谐器选择的无线电信号,使其能够驱动后续的检波器进行解调。中频放大器的工作频率通常在100 kHz到10 MHz 之间,其主要由一个放大元件(如晶体管)和与之相连的电容和电感组成,通过调整这些元件的参数,可以调整中频放大器的增益和带宽。 3. 检波器:检波器的作用是将中频放大器输出的信号解调成音频信号。超外差式收音机通常采用二极管检波器,比如常见的整流检波器。它将输入的调制信号转换为与输入信号载波频率相同的包络信号,然后将其输出给后续的音频放大器进行放大。 4. 音频放大器:音频放大器用于放大经过检波器解调后的音频信号,使其具有足够的功率驱动扬声器产生可听的声音。音频放大器通常由一个功放(放大器)和音频输出器件组成,其中功放负责放大信号,音频输出器件则将放大后的信号

输出给扬声器。选择合适的功放和音频输出器件,可以保证输出的音频信号质量。 除了以上的主要部分,超外差式收音机还包括一些辅助电路,如自动增益控制(AGC)电路和限幅电路等。AGC电路用于控制中频放大器的增益,使其在弱信号时能够放大得更多,在强信号时放大得更少,以防止过放大引起的失真。限幅电路则用于限制接收信号的幅度,以防止过大的幅度波动对后续电路产生不良影响。 总之,超外差式收音机通过调谐器选择特定频段的无线电信号,经过中频放大器放大后,通过检波器解调成音频信号,再经过音频放大器放大后,最终产生可听的声音。以上是超外差式收音机的原理构图。

超外差收音机

接放大式收音机所遇到的主要问题是,一个高频放大器很难适应各种不同的工作频率。如果能想办法使高频放大器的工作频率保持不变,那么许多问题就很容易解决了。超外差收音机就是根据这个指导思想设计的。下面主要说明一下超外差收音机的一些特点: 一、超外差式收音机电路结构: 超外差式收音机的特点是有频率变换(变频)过程,采用固定调谐的中频放大器。一般包括下面几个部分:变频级、中频放大级、检波级、低频前置放大级、低频功率放大级。其中变频级包括混频器和本机振荡器两个部分。天线接收到的高频调幅信号,经过调谐回路和选择,送入变频级的混频器。本机振荡电路则总是跟踪着接收的信号,产生高一个固定频率的等幅振荡信号,这个信号也送入混频器。送到混频器的两种信号,利用放大器件的非线性特点产生一种新的差频信号。高频调幅信号经过变频级后,只是变换了载波的频率,而调制规律没有改变,仍然是调幅信号。 二、超外差式收音机的性能特点: 1、由于固定中频频率比较低,所以中频放大器的增益高、工作稳定,因此收音机的灵敏度可以做到很高。 2、各个波段外来的高频信号都是变成固定中频之后再放大的,中频放大的增益不随外来信号的频率变休而变化,各个波段的信号都能够得到均匀的放大,这对多波段收音机特别有利。 3、由于工作频率固定,各中频放大的调谐回路,可按需要专门设计、调整,从而获得理想的矩形谐振曲线,这不公可以提高邻近波道的选择性,也可以使上下边频信号获得同样的放大,降低了频率失真。所以超外差式收音机不仅选择性很好,而且失真也小。 但是,超外差电路的最大缺点就是会遇到很多的干扰。比如:由于差频关系而产生的外差机特有“像频干扰”,等等。 同时,我们在选收音机的时候,要检查收音机的失真情况,这里有一个小小的技巧,供大家参考:我们应当将音量控制电位器调节在音量较轻、音量适中和音量最响三个不同的响度来试听。一般说声音较轻时,失真应当较小,音量超过额定值的时候失真会显著增加。需要注意的是,在试听收音机失真情况的时候,必须将台调准,不然无法判定失真的大小。

超外差式收音机课程设计实施方案报告

超外差式收音机课程设计报告 姓名:XX 学号:XX 人类自从发现能利用电波传递信息以来,就不断去研究出不同地方法来增加通信地可靠性、通信地距离、设备地微型化、省电化、轻巧化等•接受信息所用地接收机,俗称为收音机• 一、课程设计目地 1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思维能力• 2 •丰富自身知识,增加学生专业知识地了解 3•训练学生用实验方法分析•研究电子学问题• 4.培养学生养成工作品德和严肃地实验态度 5•引导和启发学生将模拟电路、数学逻辑电路与科学研究和实践相结合,为今后地学习、工作打下良好地基础• 二、收音机地发展 广播方式从调幅(AM)广播时代开始,经历了调频(FM)广播、调频立体声(FM STEREO广播、数字音频广播(DAB)等阶段•目前,科学家正研究短波段地数字广播(DRM).民用广播所使用地频率,经历了长波(LW)、中波(MW)短波(SW)、超短波调频(FM)、卫星调频广播等阶段;广播地传播距离和覆盖范围也从近距离到利用人造地球卫星进行全球转播等;收音机从矿石 收音机、电子管收音机、晶体管收音机、集成电路收音机,到使用微电脑处理器地数字调谐 收音机;收音机地基本电路形式、也从直接放大式,到超外差式、多次变频式电路•收音机地体积也从笨重变小到微型,而音质却越来越好…… b5E2RGbCAP 20-60年代电子管电路/直放式,外差式长波/中波/短波 50-70年代晶体管电路/外差式,多次变频中波/短波/调频 70-80年代集成电路/外差式,多次变频,数字调谐中波/短波/调频 90年代集成电路/外差式,多次变频,数字调谐中波/短波/调频/数字广播 三、电磁波频率、周期与波长 在气温是15摄氏度地时候,声音在空气中传播地速度约是340米/秒,而电磁波地传播 速度约为300,000,000米/秒•电磁波地频率、波长和周期是三个表达一个电磁波内在性质地重要单位:plEanqFDPw (1 )频率(f)指地是电磁波在一秒钟内电磁波振动方向改变地次数; (2)波长(,)则是电磁波地另一个表达单位,指地是电磁波每个周期地相对距离,它可以 通过电磁波地传输速度除以频率算出•低频率地电磁波有着较长地波长,较高频率地电磁波 有着较短地波长• DXDiTa9E3d (3)周期(T)与频率和波长之间地关系为f = 7T . 四、超外差式收音机特点及工作原理 1、特点 最初地收音机属于直放式收音机,它地特点是:从天线上接收到地高频信号,在检波以前,一直不改变它原来地高频频率(即高频信号直接放大)•它地缺点是:在接收频段地高

超外差式收音机的设计与实现

超外差式收音机的设计与实现 一、内容摘要 超外差式收音机是最经典的电路设计之一,3V供电,具有安装调试方便、工作稳定、声音宏亮、耗电省等优点。它由输入调谐电路、变频电路、中频放大电路、检波和自动增益控制电路、前置低放电路、功率放大器电路等部分组成。通过对散件的组装,深入学习超外差式收音机的原理,进一步学习电子技术、掌握电子安装工艺、了解测量和调试技术。 二、设计目的要求 1焊接练习,要求焊点光亮、圆滑,无虚焊。 2 •对所有元器件进行检测,并能正确地分析其作用。 3•准确、高质量地进行印刷电路板的焊接。 4. 正确地进行调试、对相关电压、电流进行测量。 5. 进行统调,检查收台的效果。 三、设计工具材料

四、超外差调幅接收机的组成及原理 V/WV也|牌金{曲穴卜「说订一严站厂H炫昭I d誥慕H Mjwt ■o I—'__ ---------- VWWV I 7 图1工作方框图 如图2所示,电路分析的主线是六个不同功能的三极管 VT1 VT2 9018 VII 9018 m 9014 MS. VT6WBH 图2六管超外差式收音机电路原理图 ⑴输入调谐电路:输入调谐电路由双连可变电容器的CA和T 1的初 级线圈组成,是一并联谐振电路,T l是磁性天线线圈,从天线接收进来的高频信号,通过输入调谐电路的谐振选出需要的电台信号,当改变CA,就能收到 不同频率的电台信号。 ⑵变频电路:本机振荡和混频合起来称为变频电路。变频电路是以VT1为中心,它 的作用是把通过输入调谐电路收到的不同频率电台信号变换成固定的465KHZ的中频信号。VT、T2、CB等元件组成本机振荡电路,它是产生一个比输入信号频率高465 KHz的等幅高频振荡信号。混频电路由VT、T3 的初级线圈等组成,其结果是产生各种频率的信号 ⑶中频放大电路:主要由VT2 VT3组成的两级中频放大器。 ⑷检波和AGC电路:中频信号经一级中频放大器充分放大后由T4 耦合到检波管VT3, VT3既起放大作用,又是检波管,VT3构成的三极管检波电路,检波效率高,有较强的自动增益控制(AGC作用。检波级的主要任务是把中频调幅信号还原成音频信号,C4、C5起滤去残余的中频成分的作用。 ⑸前置低放电路:检波滤波后的音频信号由电位器RP送到前置低

超外差式收音机

《咼频电子线路》课程设计报告

超外差式收音机 摘要本设计为3V 低压金硅管六管超外差式收音机,具有安装调试方便,工作稳定,耗电省等 优点。它由输入回路高放混频级,一级中放,二级中放,前置低放兼检波级,低放级和功放级等部分组成,接受频率范围为535KHZX065KHZ 的中波段。 关键词超外差式;调试; 焊接 1 设计任务及主要技术指标和要求 1.1 设计任务及主要技术指标 1、频率范围:535KHZM605KHZ 2、中频频率:465KHZ 3、灵敏度:<=2mV/m S/N 20dB 4、输出功率:50mW不失真)150mW (最大) 5、电源:3V (两节5号电池) 6、扬声器:①57mm 8 Q 1.2 基本要求 1 、熟悉电路元件,掌握电烙铁的使用方法。 2、熟悉收音机的电路原理图、检查清点各种收音机装配零件。 3、掌握各元器件焊接方法并调试元器件的好坏。 4、焊接各种零件。安装时先安装低矮和耐热的元件(如电阻),然后再安装大一点的元件(如中周、变压器),最后装怕热的元件(如三极管)。 5、调试收音机。先装上电池,打开电位器,用万用表依次测量 D C、B、A四个缺口电

流,若在规定参考值左右则用烙铁连通;再通过调电台判断电路出错位置加以修正。 2 工作原理 收音机就是把从天线接收到的高频信号经检波(解调)还原成音频信号,送到耳机变成音波。超外差是指输入信号和本机振荡信号产生一个固定中频信号的过程。因为,它是比高频信号低,比低频信号又高的超音频信号,所以这种接收方式叫超外差式。如果把收音机收到的广播电台的高频信号,都变换为一个固定的中频载波频率(仅是载波频率发生改变,而其信号包络仍然和原高频信号包络一样),然后再对此固定的中频进行放大,检波,再加上低放级,就成了超外差式收音机。它由输入回路高放混频、两级中放,前置低放及检波、功放等部分组成,接收的频率范围为535KHz- 1605KHZ的中波段。 图1 中VT1 及相关元件组成高放及混频,无线电信号经选频电路选频后从VT1 的基极输入,本振信号从发射极注入,两者的差频信号经T3传到VT2进行中频放大,VT3 及相关电路级成检波电路,经过这部分电路的处理后,在RP端形成低频声音信号,经 RP分压后,送入VT4,进行音频推动放大,功率达到一定要求的信号经输出变压器耦合进入VT5 VT6组成的功放电路,经过功放放大的音频信号最后在扬声器发出声音信息,以上就是本机的整个工作过程。 超外差式晶体管收音机的电原理图如图1; 超外差式收音机的组成框图如图2 所示,其各级的作用如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