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直肠癌肝转移的中药偏方

治直肠癌肝转移的中药偏方
治直肠癌肝转移的中药偏方

直肠癌也是消化系统的肿瘤,也会对患者的晟敏构成威胁,在直肠癌不断高发的当下,有关直肠癌治疗的问题备受关注,在治疗很多疾病方面,偏方往往能够发挥积极作用,尤其是在治疗一些顽疾方面,因而民间一直都有“偏方治大病”的说法。临床上,时常有一些出现肝转移的直肠癌患者,在不愿意西医治疗,或西医求救无门的情况下选择使用偏方治疗,治直肠癌肝转移的中药偏方也因此受到广泛关注。

对于直肠癌,很多人都不陌生,因为如今其已成为威胁我们生命健康的常见恶性肿瘤。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是改善直肠癌预后的关键,但因其早期缺乏特异性症状,加上患者的忽视、医生的武断,临床上常有一些患者由于忽视、误诊、漏诊、误治等原因导致病情延误,乃至出现扩散、转移,如常见的肝转移。一旦出现肝转移,患者既要承受极大的痛苦,又要面临死亡的威胁,因而需要及时给予有效的治疗,以减轻痛苦,延长生命。

当直肠癌出现肝转移时,手术时机往往已错失,放化疗虽可通过对机体内癌细胞的杀伤,达到抑制扩散、转移,延长生存期的目的,但其毒副作用较大,常令一些患者无法耐受。由于安全、毒副作用小、费用低、适应症广,越来越多人的目光投向中医治疗,尤其是年老、体弱、广泛转移,无法或不愿意西医治疗的患者。受“偏方治大病”思想的影响,很多直肠癌肝转移患者和家属会寻求中药偏方的治疗。中医治疗直肠癌有着悠久的历史,留下很多治病偏方,其中亦不乏能够治疗直肠癌肝转移的偏方,但并不建议患者直接用药。

虽然确实有些偏方能够用于直肠癌肝转移的治疗,并且一些患者用药后取得满意疗效。但中医治疗直肠癌需要严格按照辩证施治的原则,由于每个患者的情况不同,用药方案也会有所差异,且随着病情变化而随时调整,不可能一直服用一个方子。此外,很多患者得到的偏方来源不明,甚至其药效、适应症都未明确,盲目用药往往难以取得满意疗效,甚至还可能会引起一些不良反应。因此,在寻求中医治疗时,直肠癌肝转移患者一定要避免盲目服用中药偏方,应到正规医院,在专业中医指导下用药,以确保治疗效果。

在寻求中医治疗时,很多患者和家属信赖郑州希福中医肿瘤医院院长袁希福。由于出身中医世家,家中长辈们多从事中医,因而袁希福院长自小接触中医学。12岁时,袁希福院长就在祖父指导下能够熟读《药性总论》、《本草备要》、《汤头歌诀》等中医名著。先后到北京中医药大学及中国中医研究院深造,更为其此后从事中医中药治疗肿瘤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如今,袁希福院长运用自身所学、家传医术,以及从医30余年的临床实践经验总结,帮助一位又一位肿瘤患者减轻了痛苦,延长了生命,其中亦不乏直肠癌肝转移患者。

在治疗直肠癌等恶性肿瘤时,袁希福院长一直按照其提出的三联平衡理念为指导。该理念是其在传统中医理论及袁氏“阴阳平衡疗法”的基础上,结合自身30多年临床抗癌实践经验,摸索出了专业治疗各种恶性肿瘤的辨证论治新体系。在治疗直肠癌等恶性肿瘤时,重点抓住肿瘤患者都存在元气亏虚、痰凝血瘀、癌毒结聚三种基本病因病机,用药进行扶正补虚、消痰化瘀、攻毒散结以达到恢复气血阴阳平衡的治疗目的,使人体达到自然状态下的根本平衡。临床上,大多数患者以该理念用药后都获得了满意疗效,减轻了痛苦,延长了生命,甚至实现了临床康复或长期带瘤生存,深受用药患者的信赖和认可。

【案例分享】直肠癌患者经三联平衡理念治疗后的真实疗效

【案例1】贠小蕊(化名),女,直肠癌,河南许昌人

2010年,贠小蕊一直拉肚子,但是她自认为身体很好,觉得不是什么大病,

只吃一些治肠胃的药,长期服用却不见好转,后来大便开始出血,才意识到病情严重,到许昌市中心医院做了检查后确诊为直肠癌。

贠小蕊按照医生的安排做了手术,但是医生告诉贠小蕊的老伴儿,直肠癌这种病,就算做了手术至多也就是三年的生命。贠小蕊开始非常恐惧,这时医院又让做化疗,但贠小蕊的儿子担心化疗的毒副作用大,一直反对。一次他在无意间得到一本《关爱生命》的小册子,从上面了解到郑州希福中医肿瘤医院在治疗肿瘤方面的效果不错,跑到医院考察一番后,就带着贠小蕊去求诊了。

当时患者手术后身体虚,大便次数多,一天跑厕所六七次。袁院长依据三联平衡理念为指导,在辩证施治基础上为贠小蕊配制了中药,服药一个疗程后,贠小蕊明显感到病情好转了,第二个疗程之后,她就能在路上来回的小跑了,身体和精神各方面都慢慢恢复,在家除了干些家务活、农活,没事就带着孙子,送孩子上学,也不觉得累,生活恢复如常。

在希福中医院的治疗下,贠小蕊身体渐渐恢复,各方面情况也都变得越来越好,一家人对袁院长以及医院的医护人员都心存感激。

【案例2】蔡某某,52岁,直肠癌,江苏扬州人

2012年,蔡某某被确诊为直肠癌,随后进行了手术,术后不到一个月发现双肺转移。之后化疗5次,身体变得极度虚弱,吃不下饭,复查结果却显示肺部病灶不断增大。

2015年3月6日,蔡某某到郑州希福中医肿瘤医院开始服用中药治疗。服用近10个月的中药后,蔡某某再次去希福中医院复诊,虽然肿瘤未见明显缩小,但患者的精神以及面色大有好转,而当时与蔡某某一起化疗的癌症病友,都是化疗化的身体非常差,后来病都没治好,半年前打电话联系那些病友,结果三个病友都已经去世了。蔡某某在郑州希福中医肿瘤医院吃了快一年的中药,现在气色恢复的特别好,身体状况跟正常人一样,现在站在街上也没人说他是个癌症患者,现在还想去上班呢。

通过上文介绍,相信大家对治直肠癌肝转移的中药偏方都有了一定的了解。能够治疗直肠癌肝转移的偏方有很多,但并不建议患者盲目用药,以免影响药效,延误患者病情,影响其预后。在寻求中医治疗时,一定要在专业中医指导下用药,根据自身情况制定合理的用药方案,以确保用药效果,尽快控制病情,改善病症,减轻痛苦,延长生命。

Tag:直肠癌晚期死前症状|晚期直肠癌止疼方法|直肠癌晚期怎么办|直肠癌晚期吃什么|直肠癌偏方马齿苋|早期直肠癌能活多少年|直肠癌手术后要化疗吗|晚期直肠癌还能活多久|晚期直肠癌的饮食|直肠癌的早期症状|直肠癌晚期肚子胀咋办|老年人直肠癌能活多久

治直肠癌肝转移的中药偏方

直肠癌也是消化系统的肿瘤,也会对患者的晟敏构成威胁,在直肠癌不断高发的当下,有关直肠癌治疗的问题备受关注,在治疗很多疾病方面,偏方往往能够发挥积极作用,尤其是在治疗一些顽疾方面,因而民间一直都有“偏方治大病”的说法。临床上,时常有一些出现肝转移的直肠癌患者,在不愿意西医治疗,或西医求救无门的情况下选择使用偏方治疗,治直肠癌肝转移的中药偏方也因此受到广泛关注。 对于直肠癌,很多人都不陌生,因为如今其已成为威胁我们生命健康的常见恶性肿瘤。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是改善直肠癌预后的关键,但因其早期缺乏特异性症状,加上患者的忽视、医生的武断,临床上常有一些患者由于忽视、误诊、漏诊、误治等原因导致病情延误,乃至出现扩散、转移,如常见的肝转移。一旦出现肝转移,患者既要承受极大的痛苦,又要面临死亡的威胁,因而需要及时给予有效的治疗,以减轻痛苦,延长生命。 当直肠癌出现肝转移时,手术时机往往已错失,放化疗虽可通过对机体内癌细胞的杀伤,达到抑制扩散、转移,延长生存期的目的,但其毒副作用较大,常令一些患者无法耐受。由于安全、毒副作用小、费用低、适应症广,越来越多人的目光投向中医治疗,尤其是年老、体弱、广泛转移,无法或不愿意西医治疗的患者。受“偏方治大病”思想的影响,很多直肠癌肝转移患者和家属会寻求中药偏方的治疗。中医治疗直肠癌有着悠久的历史,留下很多治病偏方,其中亦不乏能够治疗直肠癌肝转移的偏方,但并不建议患者直接用药。 虽然确实有些偏方能够用于直肠癌肝转移的治疗,并且一些患者用药后取得满意疗效。但中医治疗直肠癌需要严格按照辩证施治的原则,由于每个患者的情况不同,用药方案也会有所差异,且随着病情变化而随时调整,不可能一直服用一个方子。此外,很多患者得到的偏方来源不明,甚至其药效、适应症都未明确,盲目用药往往难以取得满意疗效,甚至还可能会引起一些不良反应。因此,在寻求中医治疗时,直肠癌肝转移患者一定要避免盲目服用中药偏方,应到正规医院,在专业中医指导下用药,以确保治疗效果。 在寻求中医治疗时,很多患者和家属信赖郑州希福中医肿瘤医院院长袁希福。由于出身中医世家,家中长辈们多从事中医,因而袁希福院长自小接触中医学。12岁时,袁希福院长就在祖父指导下能够熟读《药性总论》、《本草备要》、《汤头歌诀》等中医名著。先后到北京中医药大学及中国中医研究院深造,更为其此后从事中医中药治疗肿瘤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如今,袁希福院长运用自身所学、家传医术,以及从医30余年的临床实践经验总结,帮助一位又一位肿瘤患者减轻了痛苦,延长了生命,其中亦不乏直肠癌肝转移患者。 在治疗直肠癌等恶性肿瘤时,袁希福院长一直按照其提出的三联平衡理念为指导。该理念是其在传统中医理论及袁氏“阴阳平衡疗法”的基础上,结合自身30多年临床抗癌实践经验,摸索出了专业治疗各种恶性肿瘤的辨证论治新体系。在治疗直肠癌等恶性肿瘤时,重点抓住肿瘤患者都存在元气亏虚、痰凝血瘀、癌毒结聚三种基本病因病机,用药进行扶正补虚、消痰化瘀、攻毒散结以达到恢复气血阴阳平衡的治疗目的,使人体达到自然状态下的根本平衡。临床上,大多数患者以该理念用药后都获得了满意疗效,减轻了痛苦,延长了生命,甚至实现了临床康复或长期带瘤生存,深受用药患者的信赖和认可。 【案例分享】直肠癌患者经三联平衡理念治疗后的真实疗效 【案例1】贠小蕊(化名),女,直肠癌,河南许昌人 2010年,贠小蕊一直拉肚子,但是她自认为身体很好,觉得不是什么大病,

结直肠癌同时肝转移的手术治疗体会

结直肠癌同时肝转移的手术治疗体会 发表时间:2011-11-16T10:43:40.343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1年第28期供稿作者:周峰 [导读] 同期手术由于避免了二次手术,故可大大降低手术费用以及住院时间,有利于减轻患者的身心创伤以及经济负担。 周峰(吉林省梅河口市友谊医院外二科 135000) 【中图分类号】R735.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1)28-0157-02 【摘要】目的观察运用同期手术治疗结直肠癌肝转移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40例在2003年11月至2005年11月期间于我院行肝转移病灶切除术的结直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不同手术治疗对术后患者死亡率、复发率以及生存率的影响。结果在手术死亡率方面,同期手术组为1.8%,分期手术组为3.4%,两组比较差异性显著(P<0.05);在术后复发率方面,同期手术组为20.1%,显著低于分期手术组的35.4%(P<0.05);在术后生存时间方面,与分期手术组比较差异性显著。结论针对结直肠癌同时肝转移患者首选同期手术治疗,可在显著降低患者术后死亡率及复发率的同时减轻患者的身心创伤以及经济负担,有利于术后生存状况的改善。 【关键词】结直肠癌肝转移手术生存率预后 肝脏转移是结直肠癌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亦是影响患者预后的重要因素,临床结直肠癌确诊患者并发肝转移的几率高达65%[1]。当前治疗的唯一根治性手段即是手术切除治疗,据研究显示,行肝转移病灶切除手术的结直肠癌患者的临床死亡率为1.0%~2.8%,术后5年患者生存率在36%左右[2-3]。本次研究对40例在2003年11月至2005年11月期间于我院行肝转移病灶切除术的结直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旨在探讨同期手术治疗对术后患者生存率的影响。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本次研究所选取的40例患者均经病理学检验、B超以及CT扫描检查确诊为结直肠癌并发肝脏转移,且均不伴有其他脏器转移。其中男性29例,女性11例,年龄34~79岁,平均年龄56岁;全部患者均进行病灶切除术,手术方式包括原发灶和转移灶同期切除16例,其中原发部位在直肠者有6例,乙状结肠2例,横结肠2例,升结肠2例,降结肠4例,治疗前癌胚抗原(CEA)均值为(258.6±621.3)ug/L,癌抗原CA19-9均值为776.4±187.9ku/L;原发灶与转移灶分期切除24例,包括直肠8例,乙状结肠6例,横结肠2例,升结肠2例,降结肠6例,治疗前CEA均值为80.6±13 2.8ug/L,CA19-9均值为146.3±315.2ku/L。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方面差异性不大,具有可比性,同期手术组的手术切除率明显高于分期手术组(P<0.01)。 1.2 研究方法全部患者术后均予以DMF化疗方案,包括:顺铂40mg/m2,阿霉素或表阿霉素40mg,5-FU500mg;另外所有病例均同时进行术后为期5年的随访,以2010年11月为随访终点,将患者术后死亡率和复发率进行统计学分析,以分析术后患者的生存状况。 1.3 统计学方法本次研究资料采用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且P<0.05为具有统计学意义;患者术后生存率计数采用Kaplan-Meier方法进行计算。 2 结果 在手术死亡率方面,同期手术组为1.8%,分期手术组为3.4%,两组比较差异性显著(P<0.05);在术后复发率方面,同期手术组为20.1%,显著低于分期手术组的35.4%(P<0.05);在术后生存时间方面,同期手术组患者术后1年、3年以及5年的生存率分别为 85.33%、56.24%和37.64%,平均生存时间为(33±4)个月,与分期手术组比较差异性显著。见表1。 表1 40例结直肠癌同时肝转移患者病灶切除术后死亡率、复发率以及生存率比较(%) (注:分期手术组与同期手术组比较:P<0.05) 3 讨论 结直肠癌并发肝脏转移患者的预后往往较为不理想,据相关数据显示,伴有肝脏转移的患者如不行病灶切除术,其中位生存期仅为3~17个月,而实施转移灶切除术的患者术后5年的生存率可高达30%~50%,其中位生存时间为29~44个月,甚至有完全康复的病例。 据相关研究显示,一些同时伴有肝脏、肺脏转移的结直肠癌患者在行肝、肺转移性病灶同时切除术后,其术后生存时间均有所延长,这显示即使患者伴有肝外转移,仍存在延长患者生存时间的可能性,而不能将其视为手术禁忌。本次研究中在术后复发率及死亡率方面分期手术组均高于同期手术组,而在生存率方面则相反,这与上述研究的结果不谋而合。 对于结直肠癌同时性肝转移患者,多数学者普遍认为其行同期切除术的手术指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①患者各个重要脏器、系统功能基本正常,麻醉及手术耐受力可;②对原发病灶可进行根治性切除;③患者肝脏功能尚可,能耐受肝脏病灶切除术,并且肝脏肿瘤数目少于4个或多于4个但病灶均局限于周边或者一侧肝脏呈局限性分布;④患者不并发肝脏外转移或者虽有肝外转移但在可控范围之内。同时,同期手术对于患者的生存期及生活质量均有明显的益处:①能够有效避免原发瘤微小转移灶的产生;②在围手术期并发症的发生率以及术后患者存活率方面,同期手术与分期手术相比差异性不大,较为接近或相似,但由于同期手术可减少患者的总创伤程度以及总麻醉时间,故在并发症的发生率方面,同期手术则低于分期切除术。本次研究结果亦显示同期手术并发症少、复发率低。③同期手术由于避免了二次手术,故可大大降低手术费用以及住院时间,有利于减轻患者的身心创伤以及经济负担。 综上所述,对于结直肠癌同时肝转移患者,应在综合考虑原发灶的大小、范围、分期以及肝转移灶的数目、位置的情况下,参考患者个体情况制定治疗方案,对于符合同期手术切除术指证的患者,应首选同期手术治疗,可在显著降低患者术后死亡率及复发率的同时减轻

胃癌晚期常见中草药治疗方

胃癌晚期常见中草药治疗方 胃癌晚期常见中草药治疗方; 处方原理: 本处方由名老中医根据驱邪扶正得原理,按中医君臣佐使原则配置。君药红豆杉中含有效药用成分多达40多种,包括紫杉醇、巴卡亭Ⅲ、生物碱、红豆杉多糖、紫杉黄酮等。其中紫杉醇以及巴卡亭Ⅲ合成得多烯紫杉醇就是目前世界上 一线抗癌药物;实验证明红豆杉多糖结合化疗药物同时使用,具有增效减毒功效,并能通过对心肌保护、冠状动脉扩张及血液稀释来保护心脏;生物碱能改善睡眠;鞣质,通过抗菌、消炎、消肿对前列腺疾病有特殊功效;紫杉黄酮可通经、利尿、降血压;紫杉酚具有抗白血病作用等等。 适应病症:红豆杉草药适用于各类腺癌、直肠癌、乳腺癌、淋巴癌、前列腺癌、子宫癌、卵巢癌、胆管癌、食道癌、胃癌、各类小细胞癌、肺癌、皮肤癌、膀胱癌、血癌等等各类癌症,对白细胞居高不下得白血病及转移至骨骼得各类晚期癌症效果明显。 规格:二十八天为一疗程,每疗程四袋,每袋7小包,每包8克。用法用量:红豆杉草药每天一小包,置药罐中。加一升(约2斤)水煮沸,用文火煎煮十至十五分钟,饭后服用,一天内服完。红豆杉草药一般一疗程(二十八天)可见效。癌症手术病人,术后10至15天开始服用效果最佳,

四年多临床应用表明,无一例出现复发、转移;放、化疗病人接受治疗同时可以服用,具有增效减毒功效。 一般患者,4至6个疗程后,各项检验指标都正常,可在医生指导下改服小剂量维持,以防止扩散及转移;严重患者,根据病情在主治医生指导下增加服用疗程;直肠癌患者如服用后出现腹泻症状,应先服用小剂量2袋一天,症状消失后继续服用。 注意事项:忌空腹、禁辣、禁酒;保持情绪平稳,避免上火。有些患者服用后排便次数增加,属正常症状,一般一周内恢复;有些癌症患者服用后出现腿酸、乏力等状况,属病情起效果迹象;有个别患者服用后,感觉胃有不适,可适当减量。对于病危、临近死亡得人不建议服用本品。 配伍禁忌:无。红豆杉草药至今已使用四年有余,有显著疗效者达到了八百多例。 【处方用名】独角莲 【来源】为天南星科植物独角莲得全草。 【商品规格】以身干、个均、壮实、色白、粉性足者为佳。【化学成分】块茎含b-谷甾醇及其右旋葡萄糖甙、肌醇、皂甙、有机酸、糖类及粘液质等。 【抗癌药理】独角莲得乙醚、丁醇提取物体外实验证明具有抑制S-180、艾氏腹水癌细胞得作用。鬼臼毒素能抑制细胞中期得有丝分裂,对动物肿瘤有明显得抑制作用。

2021年结直肠癌肝转移转化治疗的研究进展(全文)

2021年结直肠癌肝转移转化治疗的研究进展(全文) 摘要 结直肠癌患者在全病程中发生肝转移的概率达40%~50%,肝转移是影响结直肠癌患者长期预后的重要不利因素。手术切除肝转移灶是唯一可能达到近似根治效果的治疗选择。对于判断为不可切除的肝转移灶,经过综合治疗,使肿瘤缩小,进而将初始不可切除病灶转化为可切除病灶,称为转化治疗。转化治疗可分为以化疗±靶向为主的系统治疗及局部治疗。本文重点综述近年来结直肠癌肝转移转化治疗相关研究成果:(1)梳理肝转移癌手术可切除性评估标准;(2)探讨疗效评估、手术时机及肿瘤侧性对转化治疗方案选择的影响等临床问题;(3)总结转化治疗方案新进展,包括经典双药方案、三药联合的加强方案、分子靶向药物、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多种局部疗法以及门静脉栓塞/两步肝切除、联合肝脏分割和门静脉结扎的分步肝切除术在转化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本综述通过分析结直肠癌肝转移转化治疗现有问题,以期为结直肠癌肝转移的临床治疗发展提供参考。 结直肠癌发生同时性肝转移的概率约为25%,而全病程中最终发生肝转移的比例则高达40%~50%[1,2]。目前观点认为,对于结直肠癌肝转移(colorectal liver metastases,CRLM)患者,完整的手术切除肝转移灶是唯一可能达到近似根治效果的治疗选择。转

化后切除的患者预后与初始切除者近乎一致。因此,转化治疗的概念应运而生。转化治疗是一种通过对适合患者进行术前系统或局部治疗,使肿瘤缩小,进而将初始不可切除病灶转化为可手术切除病灶的治疗方法[3]。多项研究表明,患者对于术前化疗药物的应答率与转化切除率成显著正相关[4]。因此,针对患者转移特点,个体化地选择高应答率的治疗方案可提高转化治疗成功率。经典双药化疗、三药联合加强化疗、联用靶向药物的研究成果使转化切除率不断提高。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mmune checkpoint inhibitor,ICI)、肝动脉灌注化疗(hepatic arterial infusion,HAI)、经动脉化疗栓塞(trans-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TACE)、选择性内放射疗法(selective internal radiotherapy,SIRT)以及门静脉栓塞(portal vein embolization,PVE)以及联合肝脏分割和门静脉结扎的分步肝切除(associating liver partition and portal vein ligation for staged hepatectomy,ALPPS)在转化治疗中的应用也积累了初步的研究证据,有望在转化治疗领域贡献独特的力量。本文就CRLM的转化治疗进展作一综述。 一、CRLM可切除性的评估 CRLM是否可切除的评估应当由多学科团队(multidisciplinary team,MDT)完成[5]。2019年第4版美国国立综合癌症网络(National Comprehensive Cancer Network,NCCN)指南指出,适合手术切除的患者需同时满足能实现肝内肝外所有病灶的切缘阴性(R0切除)

直肠癌病人术后中药调理怎么样

直肠癌是常见消化道癌症之一,虽然发病率没有胃癌、食道癌高,但也是造成人们死亡的疾病之一,直肠癌在早期时症状常与其它慢性肠胃疾病相似,这就导致很多患者时病情已经进入晚期。对于直肠癌的治疗,很多患者会首先考虑手术,但手术也有一定的弊端,治疗并不彻底,术后易复发转移,且会损伤患者机体,导致免疫力下降,增加各种并发症的风险,因此很多患者会在术后采用中药进行调理,那直肠癌患者术后中药调理怎么样? 临床上很多患者和家属认为手术成功就万事大吉了,只要做定期复查工作就好,但往往好景不长,在术后不久就出现了复发转移的情况。手术治疗直肠癌虽然短期疗效快,但治疗并不彻底,只能切除肉眼可见的肿块,对于血液和淋巴液里的癌细胞无能为力,术后会面临复发转移的问题。另外手术是一种有创治疗,术后患者机体受损,免疫力和抵抗力下降,给残存的癌细胞以可乘之机,增加了复发转移的风险,因此直肠癌患者术后一定要注重巩固治疗,同时也要注重提高患者的免疫力和抵抗力。 虽然直肠癌术后配合放化疗可以起到巩固治疗的效果,预防复发转移,但有一定的副作用,对于年老体弱的患者往往很难承受,有的患者会在放化疗期间配合中药的调理,有助于起到增效减毒的功效。对于无法耐受放化疗副作用对患者,则可以选择以中医治疗为主。中医副作用小,基本上不会损伤机体,像年龄大、身体弱的患者也能使用。中医治疗直肠癌有助于修复术后受损的机体,恢复气血的平衡,提高患者的免疫力和抵抗力,防治术后并发症和后遗症,还能在一定程度上清除残存的癌细胞,降低术后复发转移的几率,延长患者生命。 郑州希福中医肿瘤医院院长袁希福从事中医治疗肿瘤近40年,在传统中医理论及袁氏"阴阳平衡疗法"的基础上,结合多年临床抗癌实践经验,把传统中医药理论与当代免疫理论、细胞分化增殖周期理论及基因理论等医学理论有机嫁接,融会贯通,提出了专业治疗各种恶性肿瘤的三联平衡理论。袁希福在临床实践中发现,几乎所有的直肠癌患者都存在元气亏虚、痰凝血瘀、癌毒结聚三种基本病因病机,简而概括为"虚、瘀、毒",在治疗中抓住这三个基本要点进行扶正补虚、消痰化瘀、攻毒散结以达到恢复患者的气血阴阳平衡的治疗目的,使人体达到自然状态下的根本平衡。 部分参考案例: 案例1:姜九星,女,直肠癌,河南平顶山人 2009年3月,姜九星被查出患有直肠癌,3月25日,在河南省肿瘤医院进行了直肠癌DIXON术。术后,姜九星全身乏力,话不想说,路走不了,腰也直不起来,术后直肠容量缩小,还造成大便次数增多。这时她了解到郑州希福中医肿瘤医院的信息,决定去看看。 2009年4月9日,姜九星到郑州希福中医肿瘤医院寻求中医治疗,服药一个星期后,她感到精神稍有改善,体力增强了,但依然便频。袁希福根据她的情况及时调整方案。姜九星又服药4个月后,大便次数明显减少并稳定,精神好转,说话声音洪亮。她又连续吃了一年,复查身体各项指标都恢复了正常。 2010年5月,身体完全康复的姜九星又回到了她热爱的工作岗位,这几年,姜九星每年都复查身体,每次都无异常,她甚至感觉身体比得病前还好。在希福中医举办的2010年京沪豫肿瘤防治与康复新经验交流会上,夫妇二人把对袁希福的敬慕凝在了“德医双馨”匾上。2017年8月份回访,身体一切正常。姜九星说:“选择希福中医是我的福气,也是全家人的福气。” 案例2:王建国(化名),男,直肠癌,河南洛阳人

结直肠癌中医护理方案

结直肠癌中医护理 方案

结直肠癌中医护理方案 一、常见证候要点 (一)脾肾阳虚证:腹胀隐痛,久泻不止,大便夹血,血色黯淡,或腹部肿块,面色萎黄,四肢不温。舌质淡胖,苔薄白。 (二)肝肾阴虚证:腹胀痛,大便形状细扁,或带粘液脓血或便干,腰膝酸软,失眠,口干咽燥,烦躁易怒,头昏耳鸣,口苦,肋胁胀痛,五心烦热。舌红少苔。 (三)气血两亏证:体瘦腹满、面色苍白、肌肤甲错,食少乏力、神疲乏力,头昏心悸。舌质淡,苔薄白。 (四)痰湿内停证:里急后重,大便脓血,腹部阵痛。舌质红或紫暗,苔腻。 (五)瘀毒内结证:面色黯滞,腹痛固定不移,大便脓血,血色紫暗,口唇黯紫,或舌有瘀斑,或固定痛处。 二、常见症状/证候施护 (一)腹胀 1.观察腹胀的部位、性质、程度、时间、诱发因素及伴随症状。 2.遵医嘱穴位按摩,取足三里、脾俞、大肠俞、肺俞等穴。 3.遵医嘱耳穴贴压,取大肠、脾、胃、交感、皮质下等穴。 4.遵医嘱肛管排气或中药保留灌肠。

5.遵医嘱中药离子导入,取神阙、大肠俞、内关、脾俞、胃俞、肺俞等穴。 6.遵医嘱艾灸,取神阙、关元、足三里等穴。 (二)腹痛 1.评估疼痛部位、性质、程度、持续时间、二便及伴随症状,做好疼痛评分,可应用疼痛自评工具“数字评分法(NRS)”评分,记录具体分值。如出现腹痛剧烈、痛处拒按、冷汗淋漓、四肢不温、呕吐不止等症状,立即报告医师协助处理。 2.协助取舒适体位,避免体位突然改变。 3.遵医嘱穴位注射,取双侧足三里穴。 4.遵医嘱耳穴贴压,取大肠、小肠、交感等穴。 5.遵医嘱中药外敷。 (三)腹泻 1.观察排便次数、量、性质及有无里急后重感,有无诱发因素。 2.遵医嘱艾灸,取关元、气海、足三里等穴。 3.遵医嘱穴位贴敷,取神阙、内关、足三里等穴。 4.遵医嘱穴位按摩,取中脘、天枢、气海、关元、脾俞、胃俞、足三里等穴。 (四)粘液血便 1.观察大便性质、出血程度、排便时间。

结直肠癌肝转移手术治疗123例疗效

中国实用外科杂志2012年2月第32卷第2期 论著文章编号:1005-2208(2012)02-0133-04 结直肠癌肝转移手术治疗123例疗效分析 毕新宇,李聪,阎涛,蔡建强 【摘要】目的探讨影响结直肠癌肝转移手术治疗的预后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腹部外科2000年1月至2011年1月资料完整并行手术治疗的123例结直肠癌肝转移病人的临床资料。结果全组病人1,3,5年存活率分别为87.2%,35.6%及21.1%。单因素分析显示肿瘤大小、术前癌胚抗原(CEA)水平、是否R0切除是影响预后的因素(P<0.05)。COX多因素分析显示是否R0切除是影响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手术切除是结直肠癌肝转移病人获得长期生存的最佳手段,综合治疗是病人达到R0切除、改善远期疗效的关键。 【关键词】结直肠癌;肝转移;肝切除 中图分类号:R6文献标志码:A Effect of surgical treatment on colorectal cancer with liver metastasis an analysis of123patients BI Xin-yu, LI Cong,YAN Tao,et al.Department of Abdominal Surgery,Cancer Hospital of CAMS,Beijing100021,China Corresponding author:CAI Jian-qiang,E-mail:caijianqiang188@https://www.360docs.net/doc/3910088688.html,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prognostic risk factors for colorectal cancer patients with liver metastasis who received surgical treatment.Methods The clinicopathological characters of123colorectal cancer with liver metastasis patients who received surgical treatment between January2000and January2011in Cancer Hospital of CAMS were analyzed retrospectively.Results In all patients,1,3,5-year survival were87.2%,35.6%and21.1%respectively. Univariate analysis showed size of liver tumor,level of preoperative CEA,R0resection were risk factors for prognosis. Multivariate analysis showed that R0resection was the only independent risk factor.Conclusion Surgical treatment is still the optimal modality for colorectal cancer with liver metastasis.R0resection is the key point for the patients to get a better prognosis. Keywords colorectal cancer;liver metastasis;hepatectomy 肝脏是结直肠癌远处转移的常见部位,10%~25%的结直肠癌病人初诊时已出现肝转移,初诊时未发现肝转移的病人中,约50%的病人在术后5年内出现肝转移,根治术后50%~70%的病人出现肿瘤复发[1]。但是,根据临床病理特征判断其预后并进行相应地综合治疗,仍可提高疗效,延长存活期。本文回顾分析我院2000年1月至2011年1月手术切除结直肠癌肝转移123例的临床资料,对影响术后生存的因素进行分析。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142例结直肠癌肝转移病人在我院行手术治疗,其中3例围手术期死亡,16例临床资料不全或失访,余123例临床及随访资料完整的病人纳入本研究,所有病人均经手术病理证实为结直肠癌肝转移,其中同时性肝转移71例,异时性肝转移52例。男性73例,女性50例。中位 年龄58(27~82)岁。 1.2肿瘤情况原发灶肿瘤位于升结肠及肝曲23例,横结肠4例,结肠脾曲或降结肠4例,乙状结肠31例,直肠59例,结肠双原发2例。原发肿瘤T2期3例,T3期31例,T4期89例。清扫淋巴结总数3~33枚(中位数11枚),84例合并区域淋巴结转移,39例无淋巴结转移。肝转移灶直径1~15cm,肝转移数目1~6枚,肝转移灶≤3个101例,≥4个22例。转移灶位于1叶者92例,位于左右2叶者31例。全组病人术前检查均未发现肝外转移灶。 1.3手术及术后病理情况123例原发灶均行根治性手术切除,71例同时性肝转移病人中46例行同期肝切除,25例原发灶切除后2~5个月行肝转移灶切除。全组病人中35例手术前接受全身化疗,其中9例治疗前评估肝脏肿瘤无法切除,经化疗后肿瘤缩小,转化为可切除。98例行肝楔形切除或肝不规则切除,25例行肝段或半肝切除。术后病理提示肝脏切缘阴性者(R0切除)97例,18例切缘阳性(R1切除),8例切缘肉眼残留或其他部位残留肿瘤(R2切除)(其中4例术后1个月复查发现肝外转移灶,4例中3例肺转 作者单位: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腹部外科,北京100021通讯作者:蔡建强,E-mail:caijianqiang188@https://www.360docs.net/doc/3910088688.html, ··133

2020版中国结直肠癌肝转移诊断和综合治疗指南(全文版)

2020版中国结直肠癌肝转移诊断和综合治疗指南(全文版) 第一部分诊疗指南 肝脏是结直肠癌血行转移最主要的靶器官,结直肠癌肝转移是结直肠癌治疗的重点和难点之一。15%~25%结直肠癌病人在确诊时即合并有肝转移,而另有15%~25%的病人在结直肠癌原发灶根治术后发生肝转移,其中绝大多数(80%~90%)的肝转移灶初始无法获得根治性切除。肝转移也是结直肠癌病人最主要的死亡原因,未经治疗的肝转移病人的中位生存期仅6.9个月,无法切除病人的5年生存率<5%,而肝转移灶能完全切除[或可以达到无疾病证据(no evidence of disease,NED)状态]病人的中位生存期为35个月,5年生存率可达30%~57%。有研究结果表明,部分初始肝转移灶无法根除的病人经治疗后可以转化为可切除或达到NED状态。因此,通过多学科团队对结直肠癌肝转移病人进行全面地评估,个性化地制定治疗目标,开展相应的综合治疗,可以预防结直肠癌肝转移的发生,并提高肝转移灶手术切除率和5年生存率。 为了提高我国结直肠癌肝转移的诊断和综合治疗水平,受原卫生部临床重点学科项目资助(2008-2010年),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胃肠外科学组和结直肠外科学组、中国抗癌协会大肠癌专业委员会自2008年起联合编写《结直肠癌肝转移诊断和综合治疗指南》(草案),以指导我国结直肠癌肝转移的诊断和治疗,并于2010年、2013年先后进行了两次修

订。2016年联合中国医师协会外科医师分会结直肠外科医师委员会、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结直肠癌肝转移治疗专业委员会修订了该指南。2018年,编写组进一步与中国临床肿瘤学会结直肠癌专家委员会、中国医师协会结直肠肿瘤专业委员会、中国医师协会肛肠医师分会肿瘤转移委员会联合共同修订了该指南。2020年再与中华医学会肿瘤学分会结直肠肿瘤学组、中国医师协会外科医师分会等一起总结国内外先进经验和最新进展修订《中国结直肠癌肝转移诊断和综合治疗指南(2020版)》(以下简称《指南》)。 (注:本《指南》对结直肠癌肝转移的诊断、预防、外科手术和其他综合治疗提出的建议,请各地医院根据实际情况予以应用。本《指南》中出现的推荐级别、循证医学证据分类的界定,详见附录1。本《指南》内容暂不涉及未在中国大陆范围内批准应用的技术和药物) 1 结直肠癌肝转移的诊断与随访 1.1 结直肠癌肝转移的定义按照国际共识,同时性肝转移(synchronous liver metastases)是指结直肠癌确诊前或确诊时发现的肝转移;而结直肠癌根治术后发生的肝转移称为异时性肝转移(metachronous liver metastases)。本《指南》为便于诊疗策略的制定,将按照“结直肠癌确诊时合并肝转移”和“结直肠癌根治术后发生肝转移”两方面阐述。 1.2 结直肠癌确诊时肝转移的诊断常规对已确诊结直肠癌的病人,除血清CEA、CA19-9等肿瘤标记物检查、病理学分期评估外,应常规进

治疗直肠癌的偏方

服法:药方煎法暨红枣大粒八粒,小粒拾粒(共用十八粒),铁树壹页,半枝莲一两,白花蛇草二两(青草店汉药店有售)四味药方共为一剂可煎二次,第一次煎用水量十五磅(约十五碗水)煎煮二小时,第二次十磅(约十碗水)煎煮二小时,然后将煎好药汤倒起日夜当茶饮服。 说明:一、该药主治各种癌症。根据服法结果,已经治愈肠癌、肝癌、子宫癌、乳癌、胃癌等,除乳癌效果较差外,其他癌症服之都有良好效果,特别是肠癌,只服四--六小时即起异常效果; 二、平时每月煎一次服食,因该药药性对脏腑之热毒及生痔疮、疔血、热咳等症,服后都有确实生效且能彻底治愈; 三、注意说明:半枝莲,清凉无毒,是排污草药,服后不能饮用开水,恐其冲淡药效能,如果癌症三花(即是表面能看见烂的)可将刚生长鲜草药捣烂取其渣,将渣敷于患处,取其汁用水热烧当茶饮,此药方不分男女老幼,服用约三至四月,方能彻底治愈,服用后大小便常常有浓血排出,这反应毒物,清除后即止,可免惊疑; 坚持服用了半年,所有肠癌的症状都消失了,饮食起居都和正常人一样了。 黄芪30克,西洋参10克(先煎),白术15克,苍术10克,丹参10克,柴胡15克,白芍15克,牛根草20克,川楝子15克,黄连10克,地榆炭15克,槐花15克,白花蛇舌草20克,皂角刺15克,薏苡仁15克,大腹皮15克,壁虎3条。 每日一剂,水煎服,早晚两次服用。 1.抗癌方:八角金盘、生山楂各12g,石见穿、山慈菇、八月札、黄芪、鸡血藤各30g,败酱草、党参、丹参各15g,生大黄6g,枳壳10g。便血者加槐花炭。侧柏炭;里急后重者加木香、黄连、赤芍;大便不通者加瓜蒌仁、皂角刺。每日1剂,水煎服,30天为一疗程。适宜于直肠及肛管癌者。可配合中药保留灌肠或栓剂外用,效果更佳。治疗结、直肠癌的偏方验方 2.结肠消肿汤:八月札、红藤、苦参、丹参、凤尾草各15g;白花蛇舌草、野葡萄藤、生薏苡仁、瓜蒌仁、白毛藤、贯众炭、半枝莲、莪葜各30g,地鳖虫、乌梅肉各9g,壁虎4.5g(研末分3次吞服)。上药煎汁600ml,每天取400ml口服,200ml保留灌汤。适用于各期大肠癌患者。 3.青根饮:青蒿60g,鲜野葡萄根60g,地榆60g,鲜白花蛇舌草30g。以上各药洗净后沥干,置热水瓶内,倒入沸水浸过药面,浸泡12小时,滤出药液即得。口服,每日1剂,可随时饮服,15日为一疗程。治疗结、直肠癌的偏方验方 中药如益气药人参、黄芪、党参、女贞子等可提高机体免疫功能,监控和杀伤癌细胞。养阴药麦冬、阿胶、天冬、北沙参等能减轻

肠癌中医诊疗方案

肠癌中医诊疗方案

肠癌中医诊疗方案 11月11日 肠癌由饮食不节,湿热下注,情志抑郁,损伤脾胃,气机逆乱,气血瘀滞,水湿痰浊瘀毒,蕴结于下而成。一般以血便,大便形状或习惯改变,腹痛,腹部包块为表现的恶性疾病。中医古籍“肠风下血”与“结肠癌”、“脏毒”与直肠癌、“结阴”与肛管癌有相似性,还类似于“肠覃”、“锁肛痔”、“下痢”等。 本方案参照原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印发《结直肠癌诊疗规范()》、《中华中医药学会标准肿瘤中医诊疗指南》()制定以及学科多年临床实践制定与修订。 一、病名 中医:肠癌 西医:大肠恶性肿瘤(ICD-10编码:C18.951) 二、诊断标准 1.临床表现:便血、腹痛、排便习惯改变、腹部肿块、肠梗阻、贫血及其它症状。 2.体征:早期可见大便习惯改变,进展期可及腹部包块,拒按,恶液质等表现,直肠指诊:肿瘤大小、质地、与周围关系,是否指套带血。 3.实验室检查:血常规、尿常规、便常规+潜血、CEA、CA19-9,建议检测CA242、CA724,有肝转移患者建议检测AFP,有卵

巢转移患者建议检测CA125。 4.影像学检查:结肠钡剂造影检查,特别是气钡双重造影,B 超、核磁或CT。 5.内窥镜检查。 三、治疗 3.1辨证论治 ①湿热蕴结型 主证:腹部阵痛,下利赤白,里急后重,胸闷口渴,恶心纳差,舌苔黄腻,脉滑数。 治法:清热利湿,清肠散结。 方药:白头翁汤加减。 黄连黄柏白头翁秦皮 加减:大便下血者,加血余炭、茜草,三七粉冲服;热结便秘者,加大黄(后下),枳实、厚朴;腹泻明显者,加马齿苋,白头翁;腹部胀痛加木香、陈皮,玄胡、赤芍、白芍;腹部肿块者,加夏枯草,海藻、昆布,三棱、莪术。 ②气滞血瘀型 主证:腹胀刺痛,腹块坚硬不移,下利紫黑脓血,里急后重,或肠癌术后,腹痛振作,大便干结,舌质紫黯或有瘀斑,苔黄,脉涩。 治法:行气活血,消瘤散结。 方药:桃红四物汤加减。

浅析结直肠癌肝转移手术时机的选择

浅析结直肠癌肝转移手术时机的选择 【摘要】目的探讨分析结直肠癌肝转移外科手术时机的选择,治疗方案以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6年1月至2009年12月收治的45例结直肠癌肝转移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45例患者中15例同期切除,22例分期切除,3例通过肝动脉结扎辅以无水乙醇注射,5例通过肝动脉结扎辅以化学药物治疗,泵灌注化疗半年后获得二期肝转移病灶。手术方式:肝不规则切除手术30例,右半肝切除手术7例,左半肝切除手术8例。术后1、3、5年存活率分别是87%、55%、26%,平均存活315个月。结论把握适宜的手术时机,充分掌握手术适应证,选择合理的手术方式,使用正确的治疗措施,能有效提高手术的成功率和患者存活率。 【关键词】结直肠肿瘤;肝转移;外科手术时机45例结直肠癌患者无手术死亡病例,术后4例发生并发症,其中粘连性肠梗阻患者3例,切口感染患者1例。术后存活1年19例(87%),术后存活3年25例(55%),术后存活5年12例(26%)。平均生存315个月,其中15例同时行肝边缘的转移病灶切除手术患者平均生存期27个月,结直肠癌手术后复查肝转移者22例患者行分期手术切除肝转移病灶的患者平均生存期为36个月,8例通过肝动脉结扎辅以无水乙醇注射或肝动脉结扎辅以化学药物治疗泵灌注化疗获得二期手术切除肝转移病灶的患者平均生存期为40个月。3 讨论 结直肠癌肝脏转移患者不及时治疗,其预后通常不理想,平均生存期不超过10个月。对于结直肠癌肝脏转移患者的治疗,临床上尽量采取手术切除,如局部切除手术和肝叶、肝段的切除手术,术后根据患者自身情况采取合理的治疗措施,对提高疗效和患者的生存期有着极大的帮助。当结直肠癌肝转移患者病情已经不适合手术切除时,可选择术中肝动脉结扎、肝动脉置药化疗栓塞或合并静脉化疗措施。根据国家通用分类方法[2]:同期肝转移是指结直肠癌确诊时发现的或结直肠癌原发灶根治性切除术后半年内发生的肝转移;结直肠癌根治术半年后发生的肝转移被称为异时性肝转移。结直肠癌患者中有近四分之一的患者为单纯转移至肝脏者,又有四分之一肝转移患者局限于肝叶,因此我们得知结直肠癌发生肝转移且为单个结节或局限于一个肝叶的患者不足5%,这部分患者实施肝切除手术成功率极高,对提高结直肠癌肝转移的疗效有着极大的帮助。结直肠癌肝转移的手术指征主要为以下几点[3]:①肝转移病灶是单一结节或者病变范围较为局限。②癌细胞无肝脏外转移或者邻近脏器的转移(包括无癌细胞转移至肝门静脉周围淋巴结)。③结直肠癌切除手术后肝转移,原发癌细胞病灶局部复发可行手术切除的患者。④肝转移癌细胞病灶手术切除后复发,病灶部位较为局限,且无肝脏外转移的患者。⑤出现肝部转移可行手术者。如遇到切除有困难或肝内有多发转移灶的患者,可行肝动脉结扎辅以化学药物治疗泵灌注化疗或肝动脉结扎辅以无水乙醇注射,使患者获得二期手术机会。也有研究资料指出,采取分期切除手术对患者的疗效更好:①手术切口暴露困难,对于病灶切除手术难度大。 ②除已发现的转移灶外,可能还会存在隐匿的小结节不易清除,易导致复发。③原发灶生物学特征不明,无法确定手术方案。④分期切除手术较同期切除手术效果好。选择同期切除手术或分期切除手术的方式,主要取决于术中原发病灶的范

直肠癌晚期治疗偏方

直肠癌到了晚期,患者会变的十分痛苦,并且由于癌细胞的侵袭,导致患者身体虚弱,无法耐受常规的治疗方法,使很多常规的治疗方法已经不适合患者,因此考虑中医治疗是帮助患者减轻痛苦,改善生活质量的一种有效方法,那么直肠癌晚期治疗偏方是什么? 中医治疗直肠癌在我国有几千年的历史,随着每一代人对中医的不断研究和提炼,中医在治疗直肠癌方面的作用亦十分理想,下面我们来看一下直肠癌治疗的一些偏方(仅供参考,实际应用中应在医生指导下服用) 1、鲜白花蛇舌草30g,鲜野葡萄根60g,青蒿60g,地榆60g。以上各药洗净置热水瓶内,倒入沸水浸过药面,浸泡12小时即可。每日口服1剂,可随时服用,15日/疗程。 2、当归15克,芍药、川芎、紫草各9克,大黄、忍冬各4.5克,升麻、黄芪各6克,特蛎12克,甘草3克,水煎取汁,分两次服用。本方主要被用于恶性肿瘤,据中医临床经验,其效果还颇令人满意。 3、白花蛇舌草60克,龙葵、半枝莲、银花藤各30克。服法:水煎服,一日一剂。 4、白花蛇舌草、白茅根各120克。服法:水煎服,一日一剂。

5、有下痢、便血、里等后重等情形时,取当归、芍药、川芎、人参、白术各9克,茯苓12克,桂枝9克,水煎取汁,分两次服用,每日服一剂,效果良好。 6、甘草4.5克,干地黄、当归、熟地黄各9克,厚朴、枳壳、桃仁、杏仁、麻子仁、黄芩各6克,大黄(适当加减),水煎取汁,分两次服。适用于直肠癌便秘、大便带血患者。 7、便秘、大便中混杂血液时,取当归、熟地黄、干地黄各9克,麻子仁、桃仁、杏仁、枳壳、厚朴、黄芩各6克,大黄(适当加减),甘草4.5克,水煎取汁,分两次服。 直肠癌晚期治疗偏方?直肠癌晚期治疗难度大,但是患者要有好的心态,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早日实现康复,使用中医治疗要找到正规的中医进行治疗,对于直肠癌的康复有十分好的效果,帮助很多患者恢复了健康,现在我们来看一下张志恩的康复过程: 张志恩,结肠癌、术后肝转移,男,42岁,河北省邯郸市永年县东杨庄乡杨庄村人。于2004年5月16确诊结肠癌。2004年5月20日做了结肠癌手术,术后化疗6疗程。2007年3月16日,发现肝右上有病灶。3月26日,做射频消融术,一周后介入治疗。5月27

直肠癌中药处方、偏方

直肠癌中药处方一 白花蛇舌草、白茅根各120克。 服法:水煎服,一日一剂。 直肠癌中药处方二 白花蛇舌草60克,龙葵、半枝莲、银花藤各30克。 服法:水煎服,一日一剂。 直肠癌中药处方三 当归15克,芍药、川芎、紫草各9克,大黄、忍冬各4 . 5克,升麻、黄芪各6克,特蛎12克,甘草3克,水煎取汁,分两次服用。本方主要被用于恶性肿瘤,据中医临床经验,其效果还颇令人满意。 直肠癌中药处方四 便秘、大便中混杂血液时,取当归、熟地黄、干地黄各9克,麻子仁、桃仁、杏仁、枳壳、厚朴、黄芩各6克,大黄(适当加减),甘草4 . 5克,水煎取汁,分两次服。 直肠癌中药处方五 有下痢、便血、里等后重等情形时,取当归、芍药、川芎、人参、白术各9克,茯苓12克,桂枝9克,水煎取汁,分两次服用,每日服一剂,效果良好。 直肠癌中药处方六 菱角10只,薏米仁12克,鲜紫藤条(切片)12克,诃子6克。 服法:水煎服,一日一剂。 治疗直肠癌的中药偏方1: 【方药】内服:炙黄芪、生白芍、党参各15g,当归、延胡索各12g,川楝子、半夏各9g,陈皮、炙甘草、木香各6g,绛香3g。 外敷:乳香、红花各6g,赤芍、桃仁、生香附各12g,阿魏4。5g。共研细末。 【适应症】结肠癌。腹痛,便行不畅,质稀不成形,形瘦色萎;舌体瘦瘪,脉弦滑。证属气滞血瘀,瘀凝毒聚,邪热盛,正气衰竭者。

【用法】内服药水煎服,每日1剂。外敷药末用蜂蜜调成糊状敷痛处,外用纱布固定,24小时换药一次。 治疗直肠癌的中药偏方2 【方药】党参、石斛、麦冬、柏子仁、茯神、桑螵蛸、覆盆子、菟丝子、补骨脂各9g,黄芪、夜交藤各15g,陈皮、姜半夏各6g, 砂仁1。5g。 【适应症】结肠癌术后淋巴结转移。便血,胸闷泛恶,腹胀纳呆,大便溏薄,盗汗,口渴多饮,喉间多粘痰,消瘦乏力,低热。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 治疗直肠癌的中药偏方3 【方药】太子参、石斛、蟑螂、谷芽、麦芽各12g,焦白术、茯苓各9g,炙甘草、川连各3g,煨木香4。5g,白花蛇舌草30g,龙葵18g,佛手6g。 【适应症】结肠癌手术后。便多,便溏,纳呆神疲,苔白腻,脉虚细。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 治疗直肠癌的中药偏方4 【方药】八角金盘、生山楂各12g,石见穿、山慈菇、八月札、黄芪、鸡血藤各30g,败酱草、党参、丹参各15g,大黄6g,枳壳10g。 【适应症】晚期。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30天为1疗程。 大腸直腸癌的防治(四) 【饒樹文三軍總醫院大腸直腸外科主任】 【陶鍋炭火炮製中藥可以增強抗氧化作用】過去炮製中藥,不明白什麼遠紅外線的作用。古人懂得以陶鍋用炭火炮藥,炭火穿過陶瓷之際,就會產生遠紅外線,陶瓷的過濾會把炭火產生的遠紅外線,使鍋內中藥藥效加強。所以其真正的原

治疗直肠癌最好的偏方要用哪种

治疗直肠癌最好的偏方要用哪种 现在治疗直肠癌的方法有很多,现在许多直肠癌患者已经开始用中医来治疗直肠癌了,所以许多人开始咨询关于治疗直肠癌偏方的问题,都想知道什么才是治疗直肠癌最好的偏方。为了让大家对中医治疗直肠癌多一些了解,我们就常见的直肠癌治疗偏方来进行介绍。 直肠癌治疗偏方1: 方药:红藤30g,藤梨根30g,马齿苋30g,土茯苓30g,半枝莲30g,白英30g,孩儿茶10g,败酱草30g,马尾莲20g,木香10g,厚朴10g,三棱10g,蓬莪术10g,川楝子10g。 功能:清热解毒、活血消肿、治痢疗疮、消痈散结。 直肠癌治疗偏方2: 方药:太子参12g,姜半夏、当归各6g,炒白术、茯苓、苦参各9g,生苡仁、藤梨根各30g,无花果15g,猫人参60g。 功能:养阴补血,健脾益寿。 适应症:晚期,手术损伤气血,脾胃虚弱者。 直肠癌治疗偏方3: 方药:槐角、银花各12g,白花蛇舌草、生苡仁、藤梨根、土茯苓各30g,猫人参60g,无花果15g,侧柏叶、苦参、生地各9g。 适应症:晚期便血,大便变细,有粘液及脓血,腹痛恶心,胃纳不振,口燥而苦,苔白腻,舌质暗紫,证属湿邪下注,瘀毒郁结肠道者。 功能:解毒利湿,祛瘀通便。 直肠癌治疗偏方4: 方药:黄柏10g,白英30g,龙葵30g,白头翁20g,白术10g,苍术10g,生薏苡仁30g,厚朴10g,云苓10g,元胡10g,败酱草30g,川楝子10g,川黄连3g(冲),藤梨根30g。 功能:健脾利湿,清热解毒,行瘀排脓。 直肠癌治疗偏方4: 方药:炙黄芪、生白芍、党参各15g,当归、延胡索各12g,川楝子、半夏各9g,陈皮、炙甘草、木香各6g,绛香3g。外敷:乳香、红花各6g,赤芍、桃仁、生香附各12g,阿魏4.5g。共研细末。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