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礼仪论文

文明礼仪论文
文明礼仪论文

《以礼仪教育为切入点,培养学生良好道德情感的研究》

巷道中心小学陆秀玲

摘要:

礼仪教育在中华民族古代民族教育中占有极其突出和重要的位置,在当前开展必要的礼仪、礼节、礼貌活动,对规范人们的言行举止有着重要作用,文明礼仪教育与学习新“规范”、“守则”有机结合,在融合中提高学生礼仪认识,进而学礼仪,引导他们亲身体验,在实践中达成知行统一,最终实现从感性到理性的升华,使学生的文明礼仪风范得到提高。

关键词:礼仪礼仪教育道德情感

一、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我国素以礼仪之邦、文明古国著称于世,在其漫长的发展过程中,留下了极其丰富的精神财富。中华传统美德是中华民族在其发展过程中逐渐凝集起来的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无疑是精神文明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学校德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礼仪是人类文明的标识之一,是一个人道德修养的外在表现。良好的礼仪修养是中华传统美德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古人云:“不学礼无以立,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国无礼则不宁。”我国自古以来就是“礼仪之邦”,讲文明、重礼貌、和善待人是我们中华民族世代相传的传统美德。

礼仪教育在中华民族古代民族古代教育中曾占有极其突出和重要的位置,古代就提出了人“不学礼,无以立”,要求“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包括孔子、孟子在内的许多古代大教育家围绕礼仪著书立说,形成了一个内涵丰富的庞大理论体系。不同的时代、不同的阶级、不同的民族对礼仪教育的内容有不同的认识和规范,然而它们之中仍存在若干相同和可以相互借鉴的成分。在当前,开展礼仪教育,进行礼仪规范训练,对少年儿童的健康成长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关于适应新形势是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中小学德育工作的意见》,明确指出必须坚持把学校德育工

作摆在素质教育的首要位置。《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也明确指出:“开展必要的礼仪、礼节、礼貌活动,对规范人们的言行举止,有着重要作用。”

这些年来,我国各中小学在对学生的思想政治道德品质教育方面已经做出了巨大的努力,并已取得可观的成绩。但是对学生开展有意识地礼仪教育方面确还存在许多的问题。

1.改革开放以来,国家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虽然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但由于在一定程度上强调了政治思想建设而忽略传统道德建设,中小学生缺乏起码的礼仪常识,成了学校教育中的薄弱环节。小到不会问候、不会谦让、缺乏团结协作精神,大至行为放浪,甚至触犯法律。又如有一些不良行为的学生把小偷小摸当作是好玩,是非不分,不能不引起人们的深思。

2.家庭教育中对礼仪教育方面相对薄弱。现在的学生大部分都是独生子女,独生子女特有的自私、任性,以我为中心、唯我独尊的思想,同礼仪的核心思想——尊重、关爱他人、严于律己是格格不入的!在开展家庭教育中,家长普遍未重视孩子的礼仪教育,使像“融四岁,能让梨”的礼仪经典成为历史美谈。更有甚者,大部分家长只注重孩子的学习成绩,思想道德教育不经常开展,礼仪教育更是无所谓。

3.教育过程中对于中华传统礼仪教育重视不够。素质教育虽然已提了多年,但是部分教师的教育观念仍受传统应试教育的影响,对学生的德育教育重视不够,重智轻德的现象还是存在。

我校将针对礼仪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学校的德育实际情况,开展本课题的研究。

二、课题的界定:

礼仪是通过一个人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及其在形象表现出来的,是一个人思想、道德、情操、修养的外在表现。

中华民族传统礼仪是指中国历史流传下来,具有影响,可以继承,有益于后代的优秀道德遗产。它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态,其内涵极为广泛。从内容上来概括,传统礼仪是中华优秀民族品质、优良民族精神、崇高民族气节、高尚民族情感、良好民族礼仪的总和。本课题研究的礼仪教

育是在传承传统的基础上,将现代文明社会的礼仪融入其中,使礼仪教育体现传统与时代同步发展。

道德情感是个人道德意识的构成因素,指人们依据一定的道德标准,对现实的道德关系和自己或他人的道德行为等所产生的爱憎好恶等心理体验。

三、课题研究的目标:

1、促使学生了解基本的礼节常识,养成在各种场合能做到文明礼仪的习惯。

2、探索适合学校世纪的学生思想得到教育的有效途径,切实提高学校德育教育的效果。

3、通过课题研究,使学生的礼仪风貌得到改善,促进讲文明、懂礼貌的校园氛围进一步形成。

4、通过本课题的研究,促使学校教师带头学习、实践中华传统礼仪和各种现代科学文化知识,进一步提高自己的工作水平。以教师自身的文化底蕴和人格魅力影响学生。

四、课题研究的内容

1、文明礼仪教育与学习新“规范”、“守则”,有机结合,在融合中提高学生礼仪认识。

要让学生具有良好的文明行为,就必须首先学习“中小学守则”、“小学日常行为规范”,只有让“守则、规范”深入人心,才可能更好地开展文明礼仪教育。学校将进一步营造“学规范,学做人”的宣传,营造教育气氛。有计划地进行“学习规范”专题教育活动,专设礼仪教育片让学生学习礼仪常规和待人接物的原则。

2、构件完整的学生文明礼仪要求,是文明礼仪教育向家庭、社会延伸。

学校将根据新《规范》与《守则》中对于学生礼仪教育的基础要求作为独立的内容提出来,并按“学校礼仪”、“家庭礼仪”、“社会礼仪”三个方面加于细化,并开展训练。另外,发动家长、社会,特别是家长,让他们了解“礼仪教育”的重要性,自觉地协助学校做好此项工作。

3、以争当“礼仪小标兵”活动为载体,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礼仪修养。

在整个“争做礼仪小标兵”活动中,通过礼仪知识讲座,让学生了解上课礼仪、交往礼仪、做客礼仪等知识,并按要求去做。少先大队还将开展以礼仪为主题的班队会、知识竞赛、演讲比赛等活动,期末根据学生表现评出校级的“礼仪小标兵”。

4、依据学校实际,开发“礼仪教育”校本课程教材。

将礼仪教育纳入到学校德育教育工作之中,实现学校德育特色化发展、德育课题研究、德育校本课程开发三位一体的德育新模式。

五、课题研究对象与方法。

本课题以卫东区平马路小学全体学生为研究对象。研究方法以行动研究法为主,辅之于个案分析法、调查法。

六、课题研究步骤

本课题的研究周期为两年,主要分三个阶段来完成。

1、研究准备阶段(2009年3月——6月)

主要任务是深入学习,把握中国传统美德,传统文明礼仪的内涵;组建课题组,制定课题实施方案,建立学生个案追踪档案,课题申报等工作。

2、研究实施阶段(2009年7月——2009年8月)

在实践中不断完善课题实施方案,实施并及时总结中华传统礼仪教育研究内容、策略和方法,在实践与研究中提高学校德育教育的时效性。

3、总结推广阶段(2009年9月——2010年10月)

收集、整理、分析资料,总结成果,撰写课题研究报告,整理论文集,经验材料,编辑整理礼仪教育校本材料,并将成果进行推广。

七、课题研究的过程、方法

(一)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

课堂是学生学习的主阵地,根据学校实际、学生情况急需要学校有一套规范的礼仪教育课程体系,于是学校成立了礼仪校本课程开发领导小组,校长任领导小组组长,业务校长为副组长主管本项工作,组织了富有创新意识、理论水平较高的语文教师担任校本课程开发工作,改组成员依照标本课程开发的原则(适应性原则、主体性原则、科学性原则、实践性原则、开放性原则、趣味性原则、教育性原则),通过反复学习,调查研究,对话

交流,多次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部署,结合学生特点及学校实际,对校本课程的开发进行了定位,明确了校本课程开发目标。小组成员用一年的时间完成了校本课程《文明礼仪伴我行》的编写并印刷成册。

根据中华传统礼仪的内涵,通过校本教材《文明礼仪伴我行》,每周安排一定的时间进行教学活动。礼仪专职教师通过课堂主阵地,有计划地对学生进行系统的文明礼仪教育,使学生粗通礼仪知识,引导他们亲身体验,在实践中达成知行统一,最终实现从感性到理性的升华,整体上让学生的文明礼仪风范得到提高。从而达到学校培养“自尊、自强、自立,有独特的个性,有创造精神的人才”的总体目标,为学生的健康人格的形成,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科学世界观和人生观的确立奠定了终身发展的基础。

(二)将礼仪教学渗透到各学科之中

学校利用礼仪专题讲座,观看有关礼仪专题片等,使全体教师从思想上重视礼仪教育,并在学科教学之中渗透文明礼仪知识,切合实际地进行文明行为礼仪的引导与教育。充分挖潜教材中的礼仪教育因素,教学中有针对性地开展教育,利用课堂教学的资源,引导学生与同伴合作时需养成良好的文明礼仪,注重教学中教师文明礼仪的诱导与体验。

(三)在实践中践行

1、认知明理,感受文明

“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过程就是培养学生知、情、意、行的过程,要对学生进行礼仪教育,首先让他们分析社会生活的现象,使他们懂得讲礼仪、守规范的重要意义,识别和抵制不文明行为习惯和文明举止,养成讲文明懂礼仪的自觉性。比如:吃饭时,等长辈或客人就座时方可动筷,吃饭不讲话;走路时要身正腿直,过马路走斑马线,红灯停、绿灯行,走路靠右行;与同学伙伴玩耍时不打闹,和平共处,不在楼道玩,午休时不影响别人等等。

2、在活动中学礼仪

(1)在校本教材《文明礼仪伴我行》的编排过程中把平时丰富的礼仪知识贯穿于教材编排之中,使教材更贴近学生生活。

(2)各中队积极开展“礼仪主题队会”,队会上,同学们用小品、相

声、儿歌等多种形式诠释礼仪的真谛;每周一的升旗仪式,学生不仅从冉冉升起的五星红旗中感受到祖国的尊严与伟大而且从集合时的快、静、齐,统一着装,佩戴红领巾,出旗、升旗中感受文明礼仪。

(3)树立典范,示范礼仪

为使礼仪教育落到实处,我们建立了学生“知礼仪、行礼仪”奖励机制,制定《平小学生在校一日礼仪常规》每学期我们都在学生中开展“礼仪小标兵”评选活动,把那些讲文明,懂礼仪的典型代表授予“礼仪小标兵”称号,并把他们的先进事迹在宣传栏里大力宣传,营造氛围,并号召全体同学向他们学习,以榜样的力量激发学生知礼仪、行礼仪。教师也在执教过程中文明施教,着装得体,教风严谨,对学生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

(4)开展评比、督导,激励提高

每周执勤小队都要对各班纪律、卫生、行为等情况进行检查,发现好人好事大力表扬并加分,发现违反纪律或不文明行为对其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一周一汇总一评比。利用周一升旗仪式颁发纪律、卫生流动红旗,期末评出文明学生文明班级。

3、营造氛围,感受文明

良好的校容校貌能激励人奋发向上。因此我校非常重视校园环境和文化建设。走进校门,映入眼帘的是校风:团结友谊,和谐民主,朝气蓬勃,实事求是。校训:勤学、求实、活泼、向上。教风:敬业爱生,甘为人梯,严谨治学,踏实肯干,言传身教,为人师表,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学风:尊敬教师,虚心求教,勤学好问,求异多思,遵纪守法,举止文明,爱好广泛,全面发展。校园内的四大宣传栏内容丰富新颖,校园内四季常青,三季有花,一季有果,教室里的文明标语,名人画像以及“红领巾广播站”播报的好人好事等时刻激励学生促进了礼仪规范的形成。

八、研究的初步成果

(一)构建了礼仪教育目标体系

1、礼仪教育的总目标可以概括为一句话:“我要做一个讲文明、懂礼貌、有教养的人,做一个精神愉快,言谈举止上受欢迎的人”。

2、礼仪教育的目标框,根据小学生的生活范围,分为校园礼仪、家庭

礼仪和公共场所礼仪三部分。根据行为外显的主要表现形式,分为说话礼仪、行为礼仪两部分。

(二)形成了礼仪教育的内容体系

在建构了完整的礼仪教育目标体系后,我们针对小学生这个特定教育对象的身心发展规律,针对独生子女多的社会现实和独生子女家庭教育方面的现状,充分考虑礼仪的继承性和时代性、民族性,以校本教材作为学生礼仪行为的基本准则,确定了各年级段礼仪教育的内容,并通过“文明礼仪伴我行”活动学习礼仪,实践礼仪,展示礼仪,宣传礼仪,把养成文明礼仪习惯作为自己的自觉行为,养成良好的社会公德,培养良好的道德情操。

(三)获得了有关礼仪教育的操作经验

1.礼仪教育的基本实施策略

(1)交替性策略。在进行礼仪课堂教学时,我们采取了班主任老师和礼仪兼职教师轮流担任主讲的方式,礼仪专职教师重在礼仪知识的讲授,班主任则在此基础上,结合班级现状和特点,重在行为训练的指导。通过这种交替进行的教学方式,促进学生礼仪智慧和行为的生成,保证了教育的持续性和长效性。

(2)融合性策略。我们的礼仪教育途径有很多,但这些途径不是孤立的,他们之间通过不同的形式相互关联。例如少先队通过开展礼仪主题活动讲礼仪知识教育、礼仪行为训练、学生礼仪意识的培养,以及争当“礼仪小标兵”活动。融合性策略是我们提高礼仪教育实效的重要策略之一。

(3)浸润性策略。营造良好的充满礼仪背景的校园环境,使我们进行礼仪教育的又一重要策略。如教学楼一到四楼走廊拐角设计了“礼让为先、慢步轻声、上下楼梯靠右行”等标语。环境建设的加强,使学生一走进校园就受到环境的熏陶,影响和制约,自觉形成礼仪规范的意识,融入校园礼仪氛围。

(4)互动性策略。在对学生进行礼仪教育的同时,通过制定、学习和实践《小学生礼仪》,通过家长学校对家长进行礼仪教育宣传,使家长关注并参与。通过教师、学生、家长之间的互动,切实促进学生礼仪智慧与行

为的生成与发展,形成一定的文明礼仪。

(5)随机评价策略。学生是发展中的人,在其成长过程中随时需要有人督促、引导、扶持、激励。教师、家长在这个过程中承担了评价者的角色。他们通过对学生的在校礼仪、公共场所礼仪做出即时的、多角度的、发展性的评价。这种随机性的评价能及时反馈、矫治和肯定行为,促进了学生的发展。

2.其它策略

(1)开发礼仪课程校本教材

礼仪教育课堂教学是主阵地,我们确立了礼仪教育的总目标,用一年的时间完成了校本礼仪的课程的编写,初步形成了礼仪教育课程体系。并在此基础上以礼仪少先队主题活动和社会实践等为辅助教育形式丰富礼仪教育的内涵,注重了礼仪教育的实践性和操作性。

(2)建立专兼职教师队伍,为礼仪教育实时提供保障。

随着礼仪教育的不断深入,学校礼仪教师队伍也在不断地壮大。承担礼仪教育的有业务校长、政教主任、大队辅导员、中队辅导员、礼仪专职教师,他们在周一升旗仪式、集体晨会、中队会、礼仪课等不失时机地对学生进行文明礼仪教育。

(四)形成了礼仪教育、道德情操评价目标

我们依据礼仪教育目标体系,对每个具体行为目标进行了行为水平界定,并据此制定了各年级各项礼仪教育内容的评价量表。

九、研究结果与分析

(一)学生

通过课题组全体成员两年多的努力合严格实验,在广泛开展丰富多彩的礼仪实践活动和校本课的礼仪教育中,全校学生的文明礼仪素养已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形成了人人讲文明、懂礼貌、知荣辱,明是非的优良校风,学生在活动中自查自修,互帮互学,学会交流,学会做人,懂得了爱与责任,懂得了感恩与奉献,已养成了良好文明礼仪习惯,全面促进了校园和谐、家庭和谐、社会和谐。

(二)教师

一直以来,学校教育把培养目标定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一代新人”,事实并不如此,在应试教育的今天,教师往往“重智轻德”,以“礼仪教育为切入点培养学生良好道德情感”的实验与研究,弥补了以上空白,也大大调动了实验教师学习中华传统礼仪和各种现代科学文化的积极性,使教师深深懂得“学高为师,道高为范”的真谛。

实验中,实验教师除了利用课堂教学对学生进行文明礼仪教育外还积极开展一些丰富多彩的活动,使学生在活动中知礼明善,知辱明耻。

通过实验,教师理论水平实践能力提高很快:实验老师通过实验研究悟出有效的培养学生良好道德情操的训练模式。以礼仪教育为切入点培养学生良好道德情感”的实验与研究,为大力推行素质教育增添了新的活力,教师的文明素质得到了进一步提高,理论水平也上了一个台阶,同时也带动了教育科研地发展。

十、对课题研究的思考:

1、教育持续性的问题:

我们教育对象是小学生,在一定教育环境影响下,极易激发学生认知、情感、行为的感官,其显露也快,但稳定性不够,极易迁移。实践证明,礼仪教育工作抓的不紧,不采取必要监督激励措施。时间一长,学生就会淡忘,也会从整体上慢慢失去成效,学生出现反复性特征,也决定着对学生进行反复教育,因此,礼仪教育要持续地开展,才能保持已有的成效,并会取得新进展。

2、教育渐进性的问题:

对于小学教育工作,虽然是个“小”字,但也是一个“难”字,难就难在不同年级学生的程度不一,其各方面的发展是有差距的,因此,我们就要注意教育渐进性的问题,在教育的内容上,我们确定了有层次性的教育目标,按低中高作定向教育,从学校教育工作上来讲,就要搞好其他循环教育,通过研究,不断定和完善小学礼仪教育,评价道德情感年段教育目标,真正体现教育目标的适宜性和系统。

本课题研究人员

负责人:武廷增

成员:孟玉红陆秀玲

参考文献: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

《公民道德实施纲要》

《“八荣八耻”社会主义荣辱观》

《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

《中华礼仪三十条》

《礼记》

《三字经》

《弟子规》

中华文明史结课论文

盛世大唐—长安之春 内容摘要:唐朝社会生活融贯中西,社会风气自由开放,科技与艺术气象万千,唐朝是中国历史上封建帝国的鼎盛时代,在世界历史上也是一个强大的帝国,无论是在经济、政治还是文化领域。虽然这么强大的帝国最后还是没有避免被消灭的命运,但是它所创造的文明却为后人所景仰,所称赞。 关键词:盛唐,富强,长安,唐人街,瓷器,交通,经济,文化艺术,政治,军事 正文: 风若遥远的回音追着梦的翅膀在恒古不变的神话中摇醒盛世的传说,在金碧辉煌的宫殿里寻找梦的起源,她是史书里镌刻的永恒,抒写着中华文明最辉煌的篇章——唐。 “长安二月多香尘,六街车马声辚辚。家家楼上如花人……”这是唐朝诗人用来描绘唐长安的繁华的诗句。在现在台北故宫博物院所收藏的《宫乐图》绘于唐代,是将唐代长安城的风貌展现给后人的重要遗物。在画中,女子的各种装扮都可以看出是从波斯传来的,女子所喝的酒都是来自西域的,可见在宫廷中西域文化已遍及。首都长安几乎为一国际之都会,各种人民、宗教,无不可于长安得之。来自康国者以康为氏,安国者以安为氏,曹国者以曹为氏,昭武九姓亦皆以国为姓。于阗尉迟氏、龟兹白氏、疏勒裴氏以及波斯国人亦为唐朝常见西域人。“五陵年少金市东,银鞍白马度春风。落花踏尽游何处,笑入胡姬酒肆中。”这就是繁华的长安……世界的长安。这样的繁华归因于唐朝第二代皇帝——唐太宗李世民。 李世民曾经多次提到“君,舟也;人,水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重视发展农业,生产得到极大发展,人民衣食有余,安居乐业,经济得到了恢复,“东至于海,南极五岭,皆外户不闭,行旅不备粮,取给于道路焉”。他取得了贞观之治,贞观之治被公认是中国历史上最突出的太平盛世,成为中国历史有力的政治象征,对后世产生了难以估量的影响。时至今日,中国人仍自称为“唐人”,世界各地华人集中的地方称“唐人街”,也是来源于此。贞观论政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政治事件。为了成为明君,李世民确实做到了勤于听政,勇于就谏,广泛听取不同的建议,接受正确的意见。他即位后,集中大臣们的智慧治理国家,政令源源不

谈一谈大学生的礼仪修养(论文)

谈一谈大学生的礼仪修养 礼仪,是中华传统美德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是中国古代文化的精髓。身居礼仪之邦,应为礼仪之民。知书达礼,待人以礼,应当是当代大学生的一个基本素养。但是由于国内外形势的变化、市场经济的冲击、家庭环境的影响、个人素质修养的差异及学校礼仪教育的不足等因素,在大学校园仍有许多不知礼、不守礼、不文明的行为,还有许多与大学生的礼仪修养、与精神文明建设极不和谐的现象。可见,对大学生进行礼仪教育具有非常重大的意义。 造成一些大学生礼仪素养低下的原因,大致有以下几点:第一点:中学时代的应试教育副作用。在这个层面上,家长,教师,乃至整个教育体系都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高考的指挥捧的魔力使中小学的教育是以“分数”和“考试”为中心的教育,德育和美育长期受到不应该的冷落。学生把分数看成是“命根”,老师把分数看成是“法宝”,家长只看学生的成绩,不关心学生的心理和品格的全面发展。这种只用学习成绩的名次来衡量学生的优劣,就决定只在教学上下工夫而在塑造孩子的灵魂方面却很少花费时间和精力。看来教育的制度是要大力的投入,不断借鉴古今中外的教育制度中的合理的成分,不断地完善一个能适应时代发展的教育体系。第二点:社会的转型。当社会初于价值的转型,伦理,道德,观念,都处系乱状态之中,作为社会的一部分的大学生,也是难作到“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大学城已非伊甸园般的净土。作为一个典型的亚文化圈,大学城必然要受到社会大文化的影响和侵蚀。在商品化和传煤化的社

会里出,不吃人间烟火的象牙塔早已不复存在。当代的中国正面临着相似的社会文化背景中国的大学生正经历着一个痛苦的“断奶”历程,如何判断真、善、美,是他们的是他们急待祢补的课程。第三点:社会的不良的风气的影响。就大学生身边的就很多的不良风气,像如“课桌文学”,“厕所文学”的泛滥,图书馆的书被乱图乱写,某些大学教授抄袭他人的学术论文被揭露,有些教师为了创收而对上课敷衍了事……,还有是社会上的凶杀,色情,受贿,贪污,蒙骗…… 由此大学生们应吸取传统文化的精髓,提高文化道德修养,学习一些必要的礼仪常识,方可立足于社会、立足于风潮的前端,方可得到人们更多的肯定。其实,不知道大学们是否曾想过:当我们在社会交往中用礼貌的语言与人交谈;用文明的举止与人交往;用得体的文书与人交流,人们一定会感触到你彬彬有礼的气度,落落大方的气质,文明道德的修养,都会平生出几分敬意。优雅合理的谈吐,亲切整体的仪容,会是人感到一股温馨的春风吹来一股热情洋溢周身。礼仪贯穿着人际交往的始终,为交往的内涵服务;不重视礼仪必然会影响交流的深度和交往的持久性。由于礼仪的缺憾而影响交往是在是因小失大。不独对外交往,我们大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也要重视礼仪,养成习惯,自然成为一种修养也有助于提高自己的品味。 大学生的礼仪修养有什么重要性呢?首先它是大学生适应现代信息社会的需要现代信息社会飞速发展的传播沟通技术和手段日益改变着人们传统的交往观念和交往行为,尤其是人的交往范围已逐步从人际沟通扩展为公众沟通, 从面对面的近距离沟通发展到远

中国餐桌礼仪文化论文

中国餐桌礼仪文化论文 浅谈中国餐桌礼仪 课程名称: 学生姓名: 年级专业: 学号: 指导教师: 成绩 时间 - 1 - - 1 – 摘要:餐桌礼仪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占有一个重要的地位,它也是一种的社交手段,在用餐过程中,人的修养礼仪可由言行举止变现出来。正确的餐桌礼仪不仅显得优雅大方,更能给人以良好的印象。然而,在中西融合的今天,许多中餐礼仪却常常被人忽视,导致尴尬的场面发生,因此,掌握一些餐桌礼仪在社交生活中显得尤为重要。 关键词:餐桌礼仪入座进餐离席茶文化酒文化中西差异 自古以来,中国人对饮食一直很重视,古有俗语“民以食为天”,中国饮食文化可以说是源远流长的。另一方面,作为东方礼仪之邦,餐桌礼仪是中国数千年传统文化的反映。据有关史料记载,至少在周代,我国饮食礼仪就已经初步形成,经过不断地发展变化,逐渐形成体系,并对西方餐桌文化产生一定影响。“饮食所以合欢也。”中国人享受集体聚餐或饮宴的热闹氛围。餐桌,是考验一个人修养的重要场所,吃,是中国人协调人际关系的一种方式。在中国,人们最重要的社交活动既是请客吃饭,而且名目繁多,某些成功人士一天中花的时间最多的就是吃饭,一个长期不能参加应酬的人可能就被社会淘汰了或者成为“无用”之人。大家同夹一盘菜,共饮一碗汤的“群享”模式触发了欢乐气氛,举杯提箸之间协调人际关系。但是在正式的中餐宴席中还是有很多讲究的。 一、入座 “客齐后导客入席,以左为上,视为首席,相对首座为二座,首座之下为三座,二座之下为四座。”先请客人入座上席,再请长者入座客人旁,依次入座,最后自己坐在离门最近处的座位上。若是圆桌,则正对大门的为主客,主客左右手边的位置,则以离主客的距离来看,越靠近主客位置越尊,相同距离则左侧尊于右侧。若为八仙桌,如果有正对大门的座位,则正对大门一侧的右位为主客。如果不正对大门,则面东的一侧右席为首席。如果带孩子,在自己坐定后就把孩子安排在自己身旁。入座时,要从椅子左边进入,坐下以后要坐端正身子,不要低头,使餐桌与身体的距离保持在10~20公分。入座后,脚应放在自己座位附近,不可随意伸出,以免影响他人。坐姿要端正,勿以手托腮或将双肘放于桌上。注意事项:

大学生校园礼仪论文[1]

大学生校园礼仪 学号:201220210114 班级:汽电1201 姓名:张亮 【摘要】礼仪是一个民族精神面貌和凝聚力的体现,是衡量一个国家和民族是否发达的标志之一。而我们大学生作为社会的栋梁,民族的未来更应该要学习各种礼仪,做到知礼、守礼,发挥中华礼仪之邦的优良传统。知书达礼,待人以礼,应当是当代大学生的一个基本素养,大学生在生活、学习、校园活动方面的礼仪修养是校园礼仪的重要内容。 【关键词】大学生校园礼仪组成重要性相应做法 校园生活丰富多彩,我们在参加升国旗仪式、开学典礼、散学典礼、毕业典礼、校庆、颁奖仪式、艺术节和体育节各种比赛时,在听讲座、观看电影、参加展览等集体活动中得到全面发展。在这些活动中我们都要做到自尊和尊敬他人,从而表现自己的礼貌修养,集体观念,好人,合作精神。 一、当代大学生礼仪素质的现状 当代的大学生差不多都是80后和90初的孩子,他们都是沐浴在改革开放的春风下成长起来的,是具有特殊性格的新一代,他们是独立的、开放的、对新的事物都有很好的适应能力,以及很强的创新意识。是较高知识层次的群体,在礼仪方面应当具备更高的素质,然而,遗憾的是有些大学生不但对基本的礼仪知识和礼仪规范知之甚少, 而且在行为上常存在礼仪失范现象:

1.缺乏对个人形象美的正确认识 2. 我们现在的社会是一个高度开放的社会,因此人们对于美的标准的定义和理解各有千秋。但是作为大学生,不仅没有客观认识自己的身份和定位,而且还去盲目追求所谓的时髦与前卫:发型奇异、浓妆艳抹、服饰松垮古怪或过于暴露等在大学生中并不少见;此外,尽管大一入学即进行了相关的军训活动,但许多学生的观念里面依然认为站姿、坐姿随性慵懒才是符合潮流, 因此校园里也常常见到缺乏朝气、行动拖沓的学生。这些行为表现都十分不符合大学生的身份。 2.作为学生基本的行为规范意识 在大学里, 迟到早退、上课随意接听电话,吃东西,聊天,抄袭作业及考试作弊等现象屡见不鲜,对个人的学业缺乏必要的重视;同时对任课教师也缺乏应有的尊重和礼貌。自律与纪律意识淡薄,对校规校纪视若无睹。 3.必备的公共道德意识 教室的课桌文化、墙壁文化流传已久; 随处乱扔杂物、公共场合过于亲密; 上下公车拥挤抢座,从不让座,不守交通规则;对长辈、亲友不会问候,不懂谦虚,不愿意承担社会责任等现象比比皆是。 4.人际交往与沟通技巧 80后和90初的一代在成长中拥有比以前一代更多的呵护,自我意识的过度强化使他们在人际交往中往往只从自身需要出发,不顾及他人的感受,不考虑集体的利益;遇到问题往往追究外界的因素,很少从内因着手;人际交往出现障碍,人际关系渐趋恶化。缺乏网络文明道

浅谈幼儿园的文明礼仪教育杨丽丽论文

浅谈幼儿园的文明礼仪教育 高台县第一幼儿园杨丽丽 内容摘要:幼儿礼仪教育是幼儿社会性教育的一个重要部分,礼仪教育关系到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未来。3—6岁正是习惯养成的敏感时期,抓住这一时期培养,对幼儿进行文明礼仪教育,使幼儿从小学礼、知礼、懂礼、用礼,将关系到幼儿一生的发展,为培养健全人格,塑造完整儿童将起到重要作用。幼儿的礼仪是幼儿园园风和幼儿精神风貌的缩影,礼仪行为养成教育对形成良好的园风、教风、学风能起积极的作用,并且礼仪蕴藏于幼儿生活的方方面面,存在于幼儿平凡又普通生活的每时每刻,而且具有具体明了、简明易懂、操之易行的操作性和实用性。 在两年的礼仪行为养成教育的实践与研究中,我们通过“探索型主题教学”活动、生活化的礼仪教育以及丰富多彩的礼仪实践活动,将礼仪行为养成内容渗透到幼儿一日活动之中,寓礼仪教育于健康、社会、语言、科学、艺术五大领域的游戏活动之中,变理性的说教活动为感性的趣味活动。幼儿通过实践活动,礼仪行为得到规范,同伴之间团结友爱、礼让友好、互相合作,养成爱清洁、讲卫生的良好生活习惯,涌现出一批批“讲文明、懂道理、守信誉、善交往”的新苗。 关键词:儿童礼仪行为养成教育 礼仪,通俗的解释就是待人接物的礼节礼貌及方式,是交往

的规范,即社会交往中约定俗成的行为准则。一个人的礼仪行为不仅仅反映出一个人的道德修养与文化素质,有时甚至反映出一个国家国民的素质,是关系到国格、人格的大事。在物质文明高度发达的当今社会,礼仪教育更引起了世界各国的普遍关注。例:我国颁布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2000年)在社会领域中提出了教育幼儿“理解并遵守日常生活中基本的社会行为规则”等。因此礼仪教育是各国学前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 在长期工作中,我们发现许多幼儿在具有聪明活泼、知识开阔等优势的同时,也有着独断、霸道、无礼、自私等缺点。学前儿童时期是一个人个性、品德开始形成的重要时期,这个时期所形成的习惯是非常牢固的,往往影响人的一生而成为个人行为准则的组成部分,正如歌德所说:“一个人的礼貌就是一面照出他肖像的镜子”。由此可见,礼仪教育是时代的需要,是培养二十一世纪接班人的需要,它有利于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有利于提高民族素质。 幼儿的礼仪是幼儿园园风和幼儿精神风貌的缩影,礼仪行为养成教育对形成良好的园风、教风、学风能起积极的作用。并且,礼仪蕴藏于幼儿生活的方方面面,存在于幼儿平凡又普通生活的每时每刻,而且具有具体明了、简明易懂、操之易行的可操作性和实用性,因此,可以这样认为,礼仪教育作为提高全民族素质的一项基本工程,在学前儿童中进行礼仪行为养成教育是切实可行和极为重要的。俗话说:三岁看大,七岁看老,这句话足以体现文明礼仪工作在幼儿时期的重要地位了。那么如何在实际生活

中华文明史课程报告

中华文明史课程报告 听了杨老师讲中华文明史,杨老师独特的授课风格,和鲜明的观点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咋一听,杨老师的很多观点和我以前的很多看法都不一样,但感觉老师讲的确实很有道理,渐渐喜欢上了老师这种独具鲜明色彩的讲课方式,以及老师课堂中包含的各种观点。 上杨老师的课,对其中杨老师对孔子和老子的看法印象最深。听老师对这两位历史人物及其传世理论的分析,这些都是我以前很少知道的,以前总认为孔孟之道是多么的崇高,现在一想它不过是古代统治阶级利用的思想工具,才得以在封建社会那样盛行。受老师的影响我对儒家和道家也开始有了重新的思考,以前对道家了解甚少,听了一些课程后,出于好奇,去翻看和搜索了许多道家的理论及著作,像《道德经》等,感觉越发的好奇和入迷。老师的观点是比较称颂道家,对儒家不是很喜欢,我也开始渐渐认同了。 现在也让我谈谈对道家的认识吧,我记得老师提过对《道德经》中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的理解,这解释也让我大吃一惊,但细一想老师的解释却也很对。老师认为这句话的意思是人必须符合大地孕育万物的法则,大地跟随天的变化而对应,天则顺着道的自然法则而运作,道,则效法它自己。前面三句的理解或许大家都很容易猜透,对后面一句的理解,一开始我也觉得朦胧不清。后面了解到这句话是一种递进关系,人、地、天、道依次进一个层次,那么道就没有可效法的目标了,因此最后一句应是道效法它自己,这解释让我有了很多思考。“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这四句话,被信道人视为做人做事的法则,而且是修身正道的法则,认为这是千古不易的真谛,是老子思想精华之所在。道可以理解为万事万物本身客观存在的规律,那么这句话就论述了一个循序渐进追求事物规律和真理的过程,和经典的被标榜的唯物主义思想如出一辙,虽然千百年来对这句话有各种各样的理解和阐述,它们的侧重点或许各不同,而我认为,把种种理解归结到一起,这句话总的来说是指导人行为的准则。 而很多人把这这句话所指导的追求真理过程分成了五个阶段,“我法于母”“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人在出生后要先经历一个“我发于母”的过程,即向自己的父母学习,有人甚至认为这里包含从父母那里遗传各种优点,所谓“身体发肤受诸父母”,也包含从父母那里学习学习各种生活技能,

小学生文明礼仪论文 浅谈加强小学生文明礼仪教育

学生文明礼仪论文: 浅谈加强小学生文明礼仪教育 中华民族历来以“礼仪之邦”着称于世,讲文明、懂礼貌是中国人的传统美德。对小学生进行“文明礼仪的养成教育”至关重要。文明礼仪教育,是育人的关键,也是促进校园文化建设和构建和谐校园的重要途径。 一、小学生文明礼仪观念淡薄的原因分析 现实社会中,小学生中出现的文明礼仪观念淡薄其原因不外乎下列几方面: ①学校礼仪教育观念淡薄,对文明礼仪教育不够重视。 ②家庭教育失误,严重影响了儿童品德的发展。 ③社会环境的影响。 二、实施礼仪教育的策略探索 1.以学校教育为主阵地,落实礼仪教育内容 学校是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园地,担负着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一代新人的重任。这里的“有道德”也应包括孝敬父母、礼貌待人等文明礼仪教育内容。如果学校忽视礼仪教育,社会必然会形成“物质富有,精神贫乏”的畸形局面,甚至出现“道德危机”。因此学校应加强礼仪教育,提高学生的行为素质,使他们养成孝敬父母、尊重他人的良好习惯,做到举止美、语言美、外表美、心灵美,这必将对社会风气的净化和学校德育工作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学校是进行文明礼仪教育的主阵地,应坚持从礼仪教育入手抓德育工作,并把其摆在重要议事日程,坚持大处着眼,小处着手,由近及远,由小到大,抓得具体,抓得实在,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进行文明礼仪教育。 文明礼仪教育必须有章可循。学校可组织教师从“基本礼仪”、“学校礼仪”、“家庭礼仪”、“社会礼仪”等方面编写礼仪校本教材,开设文明礼仪课,以使学生尽快提高文明礼仪素养。 2.抓好宣传工作,努力营造礼仪教育氛围 良好的教育环境,对人的成长有着不可替代的促进作用。在礼仪教育中,我们应该重视新闻媒介和社会舆论的积极导向作用。广播、电视、报刊等大众媒介应大力宣传文明礼仪的典型人物及其事迹,刊登一些有关礼仪教育的内容和要求。在各种评优活动中,应突出文明礼仪的要求。 对于学校来说可以进行多种形式的礼仪教育:一是在建设校园文化方面突出文明礼仪教育。以黑板报、宣传栏、广播站等形式大力宣扬文明观念;二是举行“文明礼仪规范班”评比。通过评比,学生的行为受到其他同学的监督和感染,提升了自己的道德水平。三是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通过这些形式的礼仪教育的开展,使广大学生受到身边同学先进事迹的感染、熏陶、影响,从而使他们的思想水平上一个新台阶。 3.注重学科教学中对文明礼仪教育的渗透,使礼仪教育内容深入学生心灵深处 学校应把课堂教学作为学生文明礼仪教育的重要载体,把每堂课教学内容的德育渗透认真发掘,使课堂教学不仅完成知识教育和能力教育目标,还完成德育目标。教学中教师把自己的主导作用寓于学生主体活动之中,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学生在活跃、充满激情的课堂中接受了文明礼仪教育。 4.增强家校之间的沟通与合作,共同优化育人环境 良好的社会风气起于家风,关键在于所有家庭都要正确地引导孩子,不但“养”,还要“教”,

文明礼仪文章

尊敬的各位领导,亲爱的老师、同学们: 大家好! 如细雨,温婉缠绵;如轻风,盈盈多情;如清泉,氤氲双眸。更如那盎然的绿,那摇曳的红,如飘落的花瓣在柔波似的心田漾起的涟漪,这就是人间五月天。笑响点亮了四面风;轻灵在夏的光艳中交舞着变。 一叶、一花、一世界 一言、一行、一文明 美丽若要永恒,首先要讲文明。 中国是一个有着五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中华民族素来是一个谦恭礼让的文明礼仪之邦。文明礼仪是我们学习、生活的根基,是我们健康成长的臂膀。而文明,是衡量一个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尺,也是一个人综合素质的反映。讲文明,是一种美德,更是一种责任。只有每个人都自觉奉行生活文明的准则,整个社会的文明水准才会真正提高。 讲文明,主要包括3个方面:1.礼貌用语,2.乐于助人,3.思想高尚。 所谓礼貌,就是人与人之间交往的时候,通过言谈举止体现出来的对他人的尊重,是一种良好的道德品质。要学会讲礼貌,就得从学说文明用语开始。

所谓乐于助人,就是要多帮助一些自己能帮助且该帮助的人,帮助过的人多了,快乐也就多了,心情自然也就好了,这也就是帮助了别人,快乐了自己。 所谓思想高尚,就是要做到思想纯洁,讲诚信,不撒谎。讲诚信,最重要的就是说话算数,说到做到,也就是我们说的“言必信,行必果”,不说空话,不说大话。古人说“轻诺必寡信”,随随便便向别人许诺的人一定是缺乏信用的人。 文明其实很简单,它就在我们身边:文明是一张纸的厚度,文明是一份心的等待,文明是饱含善良的问候,文明是充满温情的双手,文明是路上相遇时的微笑,是同学有难时的热情帮助,是平时与人相处时的亲切,是见到师长时的问早问好,是不小心撞到对方时的一声“对不起”,是自觉将垃圾放入垃圾箱的举动,是看到有人随地吐痰时的主动制止。文明是放学时整齐的队伍、嘹亮的口号,文明是你牵着我、我拉着你的紧紧相随,文明是一种品质,文明是一种修养。 同学们,我们每播下一个动作,将收获一个习惯;每播下一个习惯,将收获一个品格。让我们从现在做起,从点点滴滴的小事做起,养成良好的文明习惯。 让我们与文明携手,一起去创造更加文明的城市!

大学生礼仪文化论文

北京邮电大学世纪学院2015-2016学年第1学期 《大学生礼仪规范》选修课 课程考核论文 题目浅析大学生礼仪在人际交往中的重要作用 姓名:江又佳 学号:13130122 院系:经济管理系 班级:电子商务1班 成绩:

浅析大学生礼仪在人际交往中的重要作用 摘要:讲究礼仪,遵从礼仪规范,可以有效地展现一个人的教养、风度与魅力,更好地体现一个人对他人和社会的认知水平和尊重程度,从而使个人的学识,修养和价值得到社会的认可和尊重。一个知书不达礼,知识水准和道德水准严重不协调的大学生,不可能成为一个优秀人才。一个优秀人才,不仅应当有高水平的专业知识,还必须有良好的道德品质修养和礼仪修养。礼仪是人类为维系社会正常生活而要求人们共同遵守的最起码的道德规范,它是人们在长期共同生活和相互交往中逐渐形成,并且以风俗、习惯和传统等方式固定下来。对一个人来说,礼仪是一个人的思想道德水平、文化修养、交际能力的外在表现;对一个社会来说,礼仪是一个国家社会文明程度、道德风尚和生活习惯的反映。 关键词:礼仪人际交往重要性作用 所谓礼仪,礼者,敬人也;仪者,形式也。中国自古以来一直有“礼仪之邦”之美誉。荀子曰:“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国无礼则不成。”所谓“礼”,是教人尊敬与关心他人,使之合乎情理。所谓“节”是教人在言谈举止上要恰到其分,使之合乎事理。可见,小到人与人的交往,大到国家间的交往,都必须遵守社交礼仪规范,否则就会失礼失态。源远流长的礼仪文化是前人留给我们的一笔丰厚的遗产。随着时代的进步,人际交往的日趋频繁和密切,作为交往润滑剂的礼仪也越加显得重要。在大力提倡注意精神文明的今天,讲文明,讲礼仪,讲礼貌,是每一位公民必须具体的社会公德。对于我们大学生来说,学习礼仪,遵从礼仪,如何在与人交际时能够合礼,尊重他人,以礼待人,对于我们来说或许已经渐渐遗忘,但是对于我们这群当代大学生来说却很重要。 一、大学生学习礼仪的必要性 礼仪是对人际关系的调节。在现代生活中,人们的相互关系错综复杂,在平静中会突然发生冲突,甚至采取极端行为。礼仪有利于促使冲突各方保持冷静,缓解已经激化的矛盾。如果人们都能够自觉主动地遵守礼仪规范,按照礼仪规范来约束自己,就容易使人际间感情得以沟通、建立相互尊重、彼此信任、友好合作的关系,进而有利于各种事业的发展。目前,在不少高校中存在着这样的现象:学生学的是高层次的道德规范,实际行为上却往往达不到基础道德的水平。这是与社交礼仪教育的缺乏分不开的。因为,礼仪是一种社会规范,是调整社会生活成员在社会中相互关系的行为准则。大学短短四年之后,我们即将面对的是职场的考验。我们需要面对形形色色不同的人,而常言道,大学是一个微型社会,除却是我们学习专业知

小学生文明礼仪伴我行作文450字

小学生文明礼仪伴我行作文450字【篇一】 在当今社会的大千世界,科学技术随着人类进步的脚步快速推进,但是,在人类信息技术发展的同时,文明礼仪却随之减少了。为什么文明礼仪会随之减少呢?为什么文明礼仪不被人们视为社交最重要的东西呢?然而,造成这一切的一切的罪魁祸首,就是我们——人类。 在现代社会,随地吐痰、乱扔垃圾、踩踏草坪、说粗口话、乱骂人这些不好的习惯仿佛都已成为人们一天中必不可少的事,如果一不小心,就可能染上这些不好的习惯。有句俗话说的好,习惯成自然,习惯一旦养成,如果不及时发现,不及时改正,那么,不好的习惯,可能会伴随终身。但是,在现代,不良习惯仿佛已经深入了我们的生活,就算是在被礼仪和知识所围绕的校园,也难免不会发生不文明的现象。这是多么让人伤心啊!如果我们每天清晨醒来,伴随在明媚的、灿烂的阳光中的,是那难听的粗口话,我们每天的生活还能快乐、还能幸福吗?所以,文明礼仪要从自己做起、从家庭做起、从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做起! 文明礼仪需要大家来构造,来吧,让我们携起手来,共同创造一个被文明、礼仪所围绕的幸福家园! 【篇二】

文明礼仪是什么?文明礼仪是路上相遇时的微笑;是同学有困难时的热情帮助;是平时与人相处时的亲切;是见到老师时热情的问候;是不小心撞到对方时的一声“对不起”;是自觉将垃圾放入垃圾箱的举动;是看到有人随地吐痰时的主动制止,是在公共场所不大声的喧哗……文明礼仪是一种品质,文明礼仪是一种修养。 文明礼仪是人类进步的标志,是人类历史长河中的一盏明灯。文明礼仪是我们学习、生活的根基,是我们健康成长的臂膀。没有了文明,我们就失去了做人的根本,我们的生活也就失去了光彩! 文明礼仪包括礼貌、礼节、仪表、仪式。不但表现在对人的尊重,还表现在对社会秩序、文化秩序的尊重。文明礼仪既是人们外在的言谈举止的表现,也反映了人们内在的气质。在日常生活之中,文明礼仪随处可见,在深圳这个文明的都市里,更需要文明的礼仪! 文明礼仪要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身边的每一件小事做起,从身边的每一个动作做起。说文明话,做文明人。我们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要以文明的行为来规范,自己管理自己,自己教育自己,文明礼貌,诚实守信,学会关心,学会合作,让文明礼仪之花在我们的校园里处处盛开。 【篇三】

一篇关于红色文化主题公园论文的摘要和英文翻译

延安枣园红色主题文化公园景观设计研究 摘要 伴随着历史,中国共产党人在贫瘠的中华大地上,在艰苦动荡的时代背景下,先烈们在人类文明发展史上做出惊心动魄、触目惊心的举动。他们承担着民族的使命,做出生动具体的革命故事。中华民族、中国共产党人在上一世纪建党之初通过第一次土地革命的开始,有一大批追随者文学家、艺术家、思想家、哲学家和革命的实践者们共同组成了一个可歌可泣的历史场景。由此产生伟大的红色革命精神,这不仅是权利之间、战争之间争夺的精神品质,并且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内涵。红色文化是中华文明史上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它是中华民族乃至人类思想史上的精神财富,是传统文化的精髓,代表着中华民族的品质、精神。今天我们有义务有责任去疏理、怀念、歌颂这段历史,传承这种精神。为了传承、发扬红色精神文化,加深公众对历史的认同感,满足当代人们的精神需求,使我们的魂魄、心胸更开阔。红色文化建设蒸蒸日上,将红色文化作为一个设计主题应用于景观设计的发展中,从景观设计中体验红色文化精神,寻找革命足迹。 延安是我国重要红色革命老区,是伟大的革命圣地,大力宣传延安红色文化品牌,发扬延安精神,营造红色文化氛围,是全市的重点建设项目。本文基于红色文化对延安历史、人文、景观资源调研了解,对延安地域文化和民俗文化考究。从延安红色历史事迹和民俗特色中提炼符号元素,将这些元素浓缩演绎成景观元素,运用到延安枣园红色主题文化公园的景观设计中,并运用现代设计手法,对红色文化以及民俗文化在景观设计中的应用进行研究,这是一个需要进一步研究探讨分析的课题。将延安地区特有的民俗地域文化与红色文化结合,创建具有延安特色的红色主题文化公园。本文在实地调研的基础上,对红色主题文化公园的景观规划进行多方位、多角度的分析,对项目的周边环境现状分析,对公园的建设价值进行分析。 本文阐述了延安枣园红色主题文化公园的文化定位、设计目标、设计理念、设计原则等,对其分别做了详细的规划分类。主要论述红色文化的梳理提炼,通过实例例证法对文化公园设计案例分析比较其设计手法。公园从总体布局、景观环境、交通布局等方面入手规划设计,以延安红色文化作为景观核心,结合生态特色和民俗文化特色,传统文化与现代景观设计结合,彰显当代延安特色红色文化,建设集教育、文化、休闲、体验、生态为一体的红色主题文化公园。 关键词:红色文化、延安、文化公园、景观设计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the turbulent time, and over the resource-poor

大学生文明礼仪规范

电子与电气工程学院 大学生文明礼仪行为规范 为创建文明学院、和谐学院,提高学生文明素质,促进学生自觉养成讲文明、知礼仪的好习惯,努力营造健康向上、文明和谐的良好风尚,现将电子学院大学生文明礼仪行为规范如下: 十字文明用语:请、谢谢、您、对不起、没关系 (一)课堂、教学楼 1、课前按规定提前到教室,做好上课准备工作。 2、按照学院规定的课前环节回答任课教师的提问,并背诵校训。 3、不迟到、不早退、不旷课、有事课前请假。 4、因故迟到应敲门,向老师致歉,经老师同意后方可进入,课后应说明原因。 5、上课将手机调到静音状态或关机。 6、遵守课堂纪律,课堂上不睡觉,不吃东西、喝水,不窃窃私语,不做与课堂教学无关的事。 7、课堂上发言先举手,经允许后,起立、提问或回答问题。 8、课前、课间主动擦拭黑板。 9、维护教室环境卫生,爱护教学设施,不损坏公共财物、墙壁,不在桌椅、墙壁上乱写乱画,离开教室时关好灯和门窗。 10、不在教学区吸烟,打闹、大声喧哗。 (二)寝室、食堂 1、团结友爱,与同学和睦相处,爱护他人财物,尊重他人隐私及个人习惯。 2、保持寝室整洁、美观,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 3、自觉保持公寓区、走廊、公共水房、厕所的环境卫生。 4、增强自我防范意识,防火防盗,节约水电,爱护公共物品。 5、自尊自爱,文明利用寝室环境,不吸烟、酗酒、赌博,不留宿异性。 6、遵守宿舍管理制度,不用酒精炉、煤油炉,不违章用电,不

私自留宿外来人员。 7、在食堂打饭、水房打水时自觉排队。 8、勤俭节约、爱惜粮食,不乱扔乱倒剩饭。 9、见到来访的客人、老师,应主动起立问好。 10、尊重后勤服务人员的人格与劳动。 11、学生不可经商串卖。 (三)校园活动 1、文明娱乐,文明健身。个人行为要选择合适的场所和时间,以不打扰他人为前提。 2、自尊自爱,举止言行得当;男女生之间在公共场所不应有过于亲昵的举动及其他不文明行为。 3、参加活动讲文明,遵守纪律,不起哄、不打口哨、不鼓倒掌。待人有礼,文明用语,不说脏话。 4、在校园内要衣着整洁,举止端庄。不穿背心、拖鞋进入公共场所。 5、不在校园内打闹,走路尽量靠右侧通行,遇见老师应主动让路并问好致意。 6、爱护公物,保护校园环境,视校为家。 7、善用网络,不沉迷于网络,不浏览不良信息;要增强自我保护意识,不要随意约会网友。 (四)图书馆、办公场所 1、自觉遵守图书馆的各项制度。 2、保持办公场所的安静、卫生。 3、进办公室应先敲门,经允许后进入。 4、办事首先向老师问好,然后自我介绍、说明来意。 5、向老师告别后,退一步转身,离开时将门关好。 (五)诚信守纪 1、严守校规校纪,不做任何违纪之事。 2、作业、论文不“抄袭”,考试不作弊。 3、借他人物品应妥善保管,按时归还。 4、讲诚信,重合约按时归还贷款。

关于文明礼仪的作文_高中文明作文5篇精选

关于文明礼仪的作文_高中文明作文 5篇精选 文明是什么呢?文明是见到师长时问好,文明是不说脏话,粗话,文明是不乱扔垃圾,不随地吐痰。文明美德就如一泓清泉可以为我们滋润心灵,给予我们心灵的慰藉。今天给大家分享一下有关于文明的作文,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吧! 篇一:一点一滴看文明 千百年来的文明礼仪之风传承至今。因此我国素以“文明古国”,“礼仪之邦”,著称于世。我国劳动人民历来重视道德修养和文明礼貌,具有悠久的传统美德。而一个素质高,有教养的现代文明人,必须要有良好的文明礼仪。文明礼仪处处可见,常常发生在我们身边的小事中,但往往被我们所忽略。所以我们要把文明礼仪融入到现实生活中去。文明礼仪要注重平时积累,从小培养,形成良好的习惯。我们要谦恭礼让。 就是在人际交往中有谦虚的态度,尊敬别人,让人恭敬,懂得礼貌,谦恭礼让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能让人与别人友好相处,赢得别人尊敬、友谊和帮助的。“孔融让梨”的故事相比

大家都耳熟能详了,然而这正说明了虽然年幼但礼仪却不能短缺的道理。还有同学之间也离不开礼仪,它就像润滑油,是粗糙的摩擦消失,如果有矛盾,多进行自我反省,多互相理解,宽容待人??讲文明,讲礼仪,需要的是人人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因为我们今天有了丰富的物质生活,就更加需要建设高度的精神文明。这样我们的国家才能才能成为文明的国家,文明才能收到更多人的敬仰。愿我们所有的同学都能与文明同行,与礼仪同在,让文明礼仪永远伴随着我们。 我们应该事事讲文明,时时讲礼仪。从自己做起,从眼下做起,把文明礼仪当作我们人生中的一个重要课题。同学们,行动起来吧,从此刻出发,做一个文明好少年。让我们携起手来,共同努力,让文明礼仪之花开遍我们美丽的校园,也让文明礼仪之花开在我们每一个同学的心中! 篇二:文明礼仪在校园 文明礼仪是无处不在的,它体现的是一个人的道德修养素质的高低,它也能促进人与人之间的友谊。文明包括不乱吐痰、不乱扔纸屑、不说脏话……礼仪包括公交车让座、扶老人过马路……如果你做到了这些,我就知道你的文明素质如何,因为在这细节中已有了答案。而在现实生活中,有许多与文明素质不高对号入座的行为,都是人们在不经意时形成习惯后在举手投足中表现出来的。

大学生社交礼仪论文

大学生社交礼仪论文 学院:班级: 姓名: 学号:

大学生社交礼仪论文 摘要:社交礼仪是一门学问,又是一门艺术。大学是社会的缩影,是学生迈向社会的准备阶段。因此,与中学时代的比成绩不同,在大学里除了学习知识外社交能力将显得尤为重要。作为一名大学生,肯定都具备了一定的学习能力、思维能力和动手能力。而这对于四年以后步入社会、独立生活还是远远不够的。如何与人交往,如何处理好各种人际关系等这些社交能力也是大学生走进社会之前必须学习的内容。良好的社交能力以及良好的人际关系是生存和发展的必要条件。明确人际交往的意义,正确掌握人际交往的原则和艺术,对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具有重要意义。许多发生在大学的与人际关系相关的事件也提醒我们,人际关系对于成长、成功的影响。 关键词:大学生,人际交往,社交,礼仪,重要 正文:礼仪是人类为维系社会正常生活而要求人们共同遵守的最起码的道德规范,它是人们在长期共同生活和相互交往中逐渐形成,并且以风俗、习惯和传统等方式固定下来。对一个人来说,礼仪是一个人的思想道德水平、文化修养、交际能力的外在表现,对一个社会来说,礼仪是一个国家社会文明程度、道德风尚和生活习惯的反映。重视、开展礼仪教育已成为道德实践的一个重要内容。 据报载,在人才招聘会上,言谈儒雅、服饰得体、仪表端庄、神态大方、礼仪到位的大学生更能受到用人单位的青睐。也就是说,在市场经济大潮之下,社会对大学生的个人素质提出了更高的标准和更加具体的要求。在就业竞争日趋激烈的背景之下,有必要对大学生礼仪加以普及与规范。 一、现代社交礼仪的原则 在社交场合中,如何运用社交礼仪,怎样才能发挥礼仪应有的效应,怎样创造最佳人际关系状态,这同遵守礼仪原则密切相关。 1.真诚尊重的原则 苏格拉底曾言:“不要靠馈赠来获得一个朋友,你须贡献你诚挚的爱,学习怎样用

小学生文明礼仪教学设计

小学生文明礼仪教学设计 ——语言文明 一、教学目标: 1、让学生通过教学的参与过程,更多的了解语言文明知识及讲文明的重要性。 2、通过此次学习使学生具有良好的礼仪素养,加深对语言文明礼仪的认识。通过发现身边一些不文明的现象来规范学生的行为。 二、教学过程:导入新课: 语言文明是心灵美和讲文明、有教养的具体表现也是小学生所必须遵守的日常行为规范。但是,我们有许多同学平时不注意自己的语言,说话粗俗、傲慢等,严重的伤害了他人的自尊心,给他人留下了恶劣的印象。这节课,老师就和同学们一起学习怎样使自己的语言文明,成为一个有教养的人。 1、常用的文明礼貌用语和校园礼貌用语 学生对照教材自己学习,深刻领会这些礼貌用语,活学活用。 2、知识问答 要做到语言文明,首先要会用“请、您好、谢谢、对不起、再见”等礼貌用语。你会使用这些礼貌用语吗?现在我们来做个问答竞赛,看谁说得又快又准。 你想别人帮的忙,应该说什么?(请帮个忙) 早上起床后见到别人说什么?(早上好) 平时见到别人要说什么?(您好) 晚上睡觉前对人要说什么?(晚安) 分别应该说什么?(再见) 别人送你时,你应说什么?(请留步) 别人帮了你的忙时要说什么?(谢谢) 不小心碰了别人或打扰了别人,应说什么?(对不起,请原谅,

很抱歉) 对方向你道歉时你应说什么? (别客气,没关系) 对老年人应该怎样称呼?(老大爷、老奶奶) …… 3、语言文明的注意事项 要待人有礼,就要说话文雅,不用粗野庸俗甚到下流的词语。平时多用请求商量的口气说话,少用命令的语气说话。如“您请坐”、“请打开窗户”、“好吗”、“请你让开点”等。同学之间不要称“小姐、先生、哥们、姐们”。平时,我们对老师,家长以及对他人说话一定要和气,要做到热情而且有礼貌。以前,可能有些同学没有注意到说话要文雅,往往会出言不逊而得罪人,或者说话过程中时不时带些粗话、脏话。这些都是不文明的表现,要注意克服和纠正。 4、课堂小结 说话文明有礼是我们心灵美的表现,是一种良好的社会公德,它会使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更融洽。讲话文明和礼貌待人,这也是文明礼貌的基本要求,我们要把这些要求融化在日常生活当中去。让我们一起行动起来吧,争做一个文明有礼的小学生。

个人礼仪浅析论文

个人礼仪浅析论文 篇一:论大学生个人礼仪期末论文 论大学生个人礼仪 我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素有“礼仪之邦”的美称。源远流长的礼仪文化是前人留给我们的一笔丰厚的遗产。随着时代的进步,人际交往的日趋频繁和密切,作为交往润滑剂的礼仪也越加显得重要。大学生是知识层次较高的群体,在如今的中国社会已经算得上是知识分子,也是中国明日发展的引领者、顶梁柱,在水准上,在礼仪方面应当提出更高的要求。 一个优秀人才,不仅应当有高水平的专业知识,还必须有良好的品质和礼仪。礼仪是良好品德的表现形式,也是良好品质养成重要途径之一,良好的品质需用彬彬有礼的方式去体现。那么作为大学生的我们应该注意哪些内容呢? (一)仪表 1、卫生:我们都应该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做到入睡起床洗脸、脚,早晚、饭后勤刷牙,经常洗头又洗澡,讲究梳理勤更衣。与人谈话时应保持一定距离,声音不要太大,不要对人口沫四溅。 2、服饰:作为一名大学生,穿着的基本要求是:合体;适时;整洁;大方;讲究场合。 3、许多学生为了追求个性,穿奇装异服,化浓妆,戴花哨的装饰,

这些都是不合适的。 (二)言谈 1、礼貌:态度要诚恳、亲切;声音大小要适宜,语调要平和沉稳;尊重他人。 2、用语:敬语,表示尊敬和礼貌的词语。如日常使用的”请”、”谢谢”、”对不起”,第二人称中的”您”字等。初次见面为”久仰”;很久不见为”久违”;请人批评为”指教';麻烦别人称”打扰”;求给方便为”借光”;托人办事为”拜托”等等。 3、如今网上有许多不文明的词语,许多同学都认为说这些语言很时尚,其实不然,别人听了会大大折扣了对你的印象。 (三)仪态举止 1、谈话姿势:交谈时要互相正视、互相倾听,不能东张西望、看书看报、面带倦容、哈欠连天。 2、站姿:站立时身体应与地面垂直,重心放在两个前脚掌上,挺胸、收腹、抬头、双臂自然下垂或在体前交叉,眼睛平视,面带笑容。站立时不要歪脖、斜腰、曲腿等,在一些正式场合不宜将手插在裤袋里或交叉在胸前,更不要下意识地做些小动作。 3、坐姿:坐下时腰背挺直,肩放松。女性应两膝并拢;男性膝部可分开一些,但不要过大, 一般不超过肩宽。双手自然放在膝盖上或椅子扶手上。在正式场合,入座时要轻柔和缓,起座要端庄稳重,不可猛起猛坐,弄得桌椅乱响,造成尴尬气氛。

中国传统礼仪论文

浅谈崇尚中华礼仪弘扬优良传统 [论文关键词]中华礼仪精神文明 [论文摘要]礼仪是人类宝贵的精神财富,对促进历史发展、社会文明进步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当今,我们应传承中华礼仪优良传统,以推进精神文明的建设,加快我国文明、进步及和谐社会的创建。本文试从礼仪的历史价值和社会功能的角度,对社会现实交往中,礼仪原则及规范的理论意义及具体实践作一探析。 我国经历改革开放三十年,国家政治、经济文化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发展和繁荣。当进入一个新的历史腾飞时期,我们需要从先人留下的丰厚文化遗产中,继承和发扬中华礼仪优良传统,以激发当代民族的创造和进取精神,实现对文明、进步、健康、和谐社会的创建。 纵观历史,礼仪对促使人类社会的文明进步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它不仅是衡量一个国家及地区兴旺发达和文明进步程度的标志,并能体现一个民族精神面貌、文明水平的高低。随着当今时代的开放,社会交往日益频繁,礼仪作为人类社会交往的准则,社会成员须共同遵守的行为规范,愈来愈显示其不可取代的重要功能。由此,在当今时代,我们全社会需要高度重视礼仪的学习及研究,作为参政党,应责无旁贷的为礼仪精神的传承、礼仪在实践中的运用作出努力。 一、弘扬“礼仪”精神 礼仪,作为人类宝贵的精神财富,是人类文明的延续,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素以“礼仪之邦”著称于世,并以礼仪文化的历史悠久及影响深远为世界所景仰。我国传统礼仪,即儒家所提倡的“礼”,它所涉及的范围极其广泛,包括其典章制度、宗教、法律,以及伦理风范、生活方式、做人本分。随着历史的发展进步,我国传统礼仪在其延续中不断扬弃和完善,被赋予了新的时代内涵,礼仪不仅表现为外在的行为方式,如礼貌、礼节、礼宾等,还具有其深层的精神内涵,即思想道德及品格修养。显然,礼仪上升到一个新的境界,更合乎人性,并更有利于时代的进步。 从礼仪的社会功能来看,它虽不同于法律功能具有的强制性,但表现出的自律性、内控性和预防性的功能特征,其约束作用更广泛深入、更易于接受,并且对社会个体人格的要求更高。我国现处于市场经济竞争激烈的时期,需要倡导礼仪精神,通过“礼仪”的方式,化解种种矛盾、冲突,平衡各种利益关系,创造其互利共赢的局面。审视历史的发展,不可否认,人类生活既要受自然规律的影响和制约,同时也要受社会规律的影响和制约,社会规律则指道德、法律和礼仪。因而,不可忽视礼仪精神对于当代的重要意义,我们应从民族传统礼仪中,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将其优良传统发扬光大。 二、遵循“礼仪”原则 人类社会发展史可谓一部人类交往史。对此,马克思指出:“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可见,无论何种社会关系,都必须通过社会交往表现出来。因而,在人类的社会活动中,人们只有遵循礼仪的基本原则,才能实现有效交往,达到预期目的。 1、“相互尊重”为首要前提。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提出的著名“层次需求论”,为我们揭示了“尊重”在人际交往中所占据的重要位置。从心理学角度分析,在社会交往活动中,每个人都期盼得到外界重视,注重自我尊严的维护,因而唯有做到交往中的相互尊重,才能建立和保持和谐、愉快的人际关系。相互尊重原则,主要指交往中应尊重对方的人格、信仰、习俗、个性及兴趣爱好等。当今,此原则已被世界各民族视为人与人交往的道德底线。 2、“社会道德”为基本准则。社会道德是社会全体成员必须共同遵守的行为规范。从历史来看,作为个体的行为准则及价值取向,是通过社会舆论、内在信念、传统习俗的力量,来实现对各种社会关系的调整。因此,作为人们在长期社会实践中约定俗成的礼仪规范,不同于法制规范带有强制性,必须依靠道德来维护。从某种意义上说礼仪是道德的一种外在表现形式,而道德则是构成礼仪的内在基础。我国社会处于转型时期,市场经济要求的是一种秩序道德观,即要求个体在不损害他人和社会利益的条件下求得自身发展。社会道德反映了社会公共生活中人们共同相处、彼此交往的最一般关系,它维系着不可或缺的公共秩序和纪律,我们应当奉行这一原则。 3、“平等相待”为情感基础。作为人类先进社会形态的社会主义礼仪,竭力倡导交往中“人格平等”的礼仪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