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小学生的自律能力

如何培养小学生的自律能力
如何培养小学生的自律能力

如何培养小学生的自律能力面对二十一世纪,随着青少年主体意识的增强,自我利益的保护,自我价值的提高,加之,社会上多元价值伦理观并存,如何引导学生的道德逐步由“他律”走向“自律”,是学校教育面临的新课题。根据自己在教学的经验,一般可以通过以下几种途径培养小学生的自律能力。

一、掌握小学生心理发展的特点和水平,培养他们的自律能力。处于小学阶段的儿童蕴藏着巨大的潜在的主动性、积极性和能动性,但由于受其身心各方面品质发展水平的局限,这个时期的小学生还缺乏约束自己的能力,其道德思维和道德评价能力也较低。因此,在这一时期他们无论在道德认识的提高、道德情感的陶冶、道德意志的锻炼,还是在道德行为的养成上都主要是在教师、家长和社会等外部因素的影响下实现的,他们的行为也往往需要教师和家长的约束和指导,即儿童主要是通过他律来接受教育的。随着小学生年龄的增长及身心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他们的自我意识逐渐形成,主体意识也日益觉醒,有一种逐渐摆脱教师和家长的约束而趋于自主自力的倾向。道德思维和道德评价能力开始形成和发展,这为小学生自律能力的产生奠定了客观的基础通过上述分析,可以看到小学生自律能力的形成和发展是受其年龄特征制约的。虽然儿童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是相对稳定,但它却是我们提出教育措施和方法的依据。因此,如何根据小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和水平,提出适当的教育策略就成为培养小学生自律能力的关键。

二、通过课堂培养小学生的自律能力

儿童入学后,面临着全新的世界,新的生活环境、新的学习科目和要求、新的师生关系和同学关系等。同时,与幼儿园相比较,小学对儿童提出了更多的约束,要求儿童遵守《小学生守则》、《小学生行为规范》及各具特色的校规等。如要求儿童按时到校、专心听讲、认真做作业、发言要举手、上课时不讲小话、不搞小动作等。上述这些外部的要求和影响属于“他律”的范畴,而这正是小学生自律能力形成的基础和前提。只有当这些外部的影响和要求被学生所接受,并转化为其内部的道德需要,形成某种道德信念且表现在一定的行为中的时候,在学生身上才开始形成自律的能力。这就是说,培养小学生的自律能力首先必须通过并利用“他律”来进行。他律是基储是手段,而自律是结果、是目的。对小学生进行他律的目的是为了使他们能够自律,是为了使他律转化为自律。而对于小学生来讲,由于其在校的时间主要是在课堂中度过,并且无论他们掌握知识、发展能力,还是养成一定的思想品德等都主要是在课堂

教学中组过教师的教育和影响来完成的。因此,小学生自律能力的

培养也应该通过课堂教学中的他律因素来进行。这里的关键是要求

教师有效地利用各种课堂常规和课堂纪律来培养小学生的自制力,

从而发展其自律能力。

三、把尊重学生人格与严格要求相结合

纪律最重要的特征是尊重个人的人格。学生的纪律问题在客观上的

受到各种不良因素的影响,在主观上是由于某些需要没有得到满足,这就要求教师应理解、关心、爱护学生,尊重学生人格。

1、培养学生的集体归属感

通过培养学生的归属感可以消除一些消极的客观因素对学生的影响。良好的集体归属感源于集体中同伴的接纳和友好的肯定。采用民主

的方法评出班级“每周之星”,引导学生去发现同伴的闪光点,使

每个学生在他人的赞扬和认同中体验成功和良好的集体归属感。同时,在班级中开展“评评我自己”活动,让学生去发现自己的优点,承认自己的主人翁地位,形成集体的自我评价。

班中自律能力表现特差的李某,最近行事放肆,在课上,纪律松散

到了目中无师,有时随意走动,根本就谈不上任何自律了,完全像

匹脱缰的野马。家长对他也无可奈何,他律失败。我也感到十分懊恼,便想方设法找切入点,能挽回他的自信心。偶然的一次机会,

我发现他能在其他同学大吵大闹的时候,专心致志地看自己喜欢的

课外书,那专注的神情,真令人吃惊。李某的自律能力居然能那么强!于是我把他叫到办公室,他一脸的不以为然,我说讲个真实的

故事给他听,把少年作家韩寒两次留学,都始终不放弃看书的好习惯,最包含总结汇报、专业文献、文档下载、旅游景点、考试资料、人文社科、党团工作、经管营销以及浅谈小学生自律能力的培养等

内容。

2、满足学生自尊的需要

我们可以尽可能满足学生的合理需要,尤其是自尊的需要来创设一

种和谐愉快的课堂气氛,以引导学生自觉遵守课堂学习纪律。因为

任何有效的纪律都是建立在对学生主体地位的承认、对其人格尊重

的基础上的。反对教师使用苛刻的,侮辱性的和恶意的惩罚方式,

也反对使用讽刺、挖苦、嘲笑和恐吓手段对付学生。

同时教师要严格要求学生,对学生遵守课堂学习纪律要提出明确的

要求,加强课堂学习纪律的目的性教育。对课堂纪律问题避免采取

不闻不问的态度,因为这种态度在某种意义上有意无意地助长了学

习纪律的不良现象。

四、创设良好的班集体环境

学生的学校生活,主要是在班级中度过,班集体的教育环境如何,

对每个学生都有着重要影响。俗话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它说明,班集体与学生个体,学生与学生之间,都相互作用,相互

影响。美国心理学家季尔斯库指出:“个体的自我感觉会不断从自

我延伸到以他们作为组成部分的群体中,个体通过与所接触的群体

的互动形成和发展自我意识及其能力体系,这种与个体接触的群体

被称为初级群体。”学生生活中,班集体就是学生个体的“初级群体”,它直接影响着学生的自我意识和能力体系的形成和发展。对

于学生要让他们明白什么是集体,树立集体的概念,引导学生在学习、生活、劳动等实践中,发扬集体精神在班内形成一种集体主义

氛围,让每个学生明白应为集体增光不能抹黑。作为班主任要力求

创建一种良好的班风,在良好班风集体的基础上,创造出良好的民

主氛围,充分调动学生参加班集体建设的积极性,鼓励学生把个人

融入集体中,由教育的对象和客体转化为自我教育的主体。

五、为人师表,率先垂范。

班级是学校教育、教学工作最基层的组织单位,而班主任则是这个

单位的领导者、组织者和管理者,班主任工作是塑造学生灵魂的工作,班主任对创设良好的班集体,全面提高学生素质,陶冶学生情操,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和作用。在学校里,班主任接触学生的时间最长,开展的教育活动最多,对学生的影响

最大,在学生面前自己就是一面镜子、一本书。因此,规范学生的

行为,首先要规范自己的行为;提高学生的素质,首先要提高自身

的素质。在教育工作中,真正做到为人师表,率先垂范。我作为一

名班主任,在工作实践中,要求学生做到的,我首先带头做到;要

求学生讲文明礼貌,我首先做到尊重每一位学生人格,从不挖苦讽

刺他们;教育他们热爱劳动,每一次走进教室我都会有意识地去捡

起地上的纸张,久而久之学生也便有意识地在看到纸张时顺手捡起;学着和学生交知心朋友;在学习上,要求学生书写认真工整,我在

板书时首先做到书写规范认真。这样自己的一言一行已经成了一种

无声的教育,同时也赢得了学生的爱戴。教师是学生心目中的榜样,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作为教师更应提高自身素质,树立职

业道德,以高尚的道德风范去影响学生,当好学生健康的指导者和

引路人。道德教育的最高目标是教会学生学会自律。毕达哥拉斯说:不能约束自己的人不能称他为自由的人。培养学生自律能力并不是

让一大堆规章制度来层层地束缚,而是用自律的行动创造一种井然

的秩序来为学生的学习生活争取更大的自由。所以要发展学生的自

我意识,让学生自己来审视自己、支配自己、约束自己,并以此来

调节、控制和支配自己的行为。惟有如此,学生才能由他律转化为自律,学生的自律能力才能形成和发展起来。

如何培养小学生的自律能力

五四班

《浅谈怎样培养小学生的自学能力》

浅谈怎样培养小学生的自学能力 自学能力就是通过学生自己学习,独立获取知识、掌握知识和形成技能的能力。但并不是完全依赖学生自身展开的学习,一方面要求学生能够充分发挥自主性,另一方面也离不开教师的科学引导。那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怎样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呢?以下是我不成熟的一些见解。 一、合理运用各种途径,激发自学兴趣 学习兴趣和学习动机直接关系到自学的效果。“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数学来源于现实,也扎根于现实,并且广泛应用于现实。由现实生活抽象概括出数学知识,再把数学知识广泛应用于现实生活,必将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展示数学丰富的美育因素,如形式美、概括美、简洁美、对称美、辩证美等,这也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极好手段。教师适时的表扬、鼓励,对学生学习给予肯定的评价,也是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有效手段。总之,学生的学习兴趣不是与生俱来的,是在一定条件下培养起来的。只有学生有了浓厚的学习兴趣,才能积极主动地探求新知,培养和提高自学能力。 二、充分引导学生学会自学 首先,教师应该教给学生自学的方法 在数学自学的过程中,如果只布置给学生自学的内容,没有相应的指导,是不可能达到预期的目标的。一般的学生在自学时,往往只是走马观花,随便翻翻书完成任务就罢了。我认为在初始阶段教师应该利用上课时间和学生一起自学,教给学生自学的方法,引导学生学会自学。 在自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和学生一起来读书。告诉学生什么时候应该动手画、圈知识要点,应该标记哪些知识;要求学生多问“为什么?”并反复强化以形成一种意识;同时教师应出示具有启发性的自学提示。长期坚持下去,学生就能形成一定的自学能力,也就可以将课堂上的自学转移到课前的自学,从而为探究新知做好已有知识经验准备,提供更充分的探究体验时间。例如自学《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时,可以布置学生思考:(1)怎样用割补法推导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2)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与割补后拼成的长方形有什么关系?为什么?(3)你还能有其他割补的方法吗?等等,这些问题对于启发学生的思路很有益处。 其次,试着看懂例题 尝试告诉自己例题讲什么,或通过阅读知道了什么,弄不明白的地方注上记号或是

如何培养小学生的自学能力

如何培养小学生的自学能力 钟燕 “未来的文盲,并不是没有知识的人,而是没有学会学习的人”现代教学论也认为:学校教育科学家的任务之一:主要在于学生自主学习,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学会学习就是要有自学能力,自学能力是一种高层的综合能力,一般包括一些要素:自学态度的形式、自学方法与技能的掌握、理解能力的不断提高与自学习惯的形式等等。 简单地说:自学能力是指一个学生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从战略眼光来看,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是比传授知识更为重要。特别是当今知识爆炸的时代,这种能力是不可缺少的。下面就谈谈我的一些做法和体会: 一、除学生学习的思想漳碍,启发学生学习动机 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我们现代化教育年代,同时也面向我们九年义务教育,是一项重任。可是,不少小学生却对九年义务教育的重视不够,他们认为,现在可以不考试升学,我们也不必那么辛苦地学习了,有的则认为:学的东西、考的东西太多了,因而产生了各种思想负担和厌烦情绪。由此可见,扫除学生的思想障碍是培养学生自学能力首先应该解决的问题。因此,就要努力上好第一节课----“政治课”。上“政治课”时着重以正反两方面的事例来阐明人在社会中的地位,对未来社会的竞争。还针对学生存在的思想问题,提出一些问题让学生进行讨论。如“有些人认为学习和不学习都一样,只要我爸妈有钱,啥都不怕,不必学什么习”等等。通过让学生对上述问题进行讨论,然后针对上述错误思想,用正反两方面的事例逐一进行批驳,为学生学习各科扫除了思想障碍,这样也就使他们学习的动机激发起来了。学生的积极性也就跟着调动起来了。这就为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提供了前提条件。 二、分发挥教学对培养学生能力的示范性,给予自学提示 扫除了学生学习的思想障碍,启发了他们学习的内在动机,但并不是等于就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这仅仅是解决了自学能力的学习态度问题。如果教学只停留在这个层次上,就不能够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小学生的自学能力是在实践中逐步形成和发展的,这个过程离不开教师的导和带,教师的导和带的重要方式就是帮助学生设立自学提示。自学提示就是教师为了引导学生有目的地自主学习,对自学的范围,重点和要解决的问题提出要求。例如:<<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这课,请学生找出每组数的最小公倍数:“8和2、3和9、5和10、4和8”,老师首先提出:“它们两个数之间各是什么关系?而找到的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又有什么特点?你发现了什么?”等一系列问题。这样,学生就可以带着这些问题在自学中找到答案,帮助学生设立的自学提示要有弹性,有针对性,甚至是合作探究以后才能解决的问题。否则,就不能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 三、立自学,学生学会自我反馈信息 独立自主学习,这是学生按照教师的“自学提示”主动地感知,理解和分析教材的学习活动。独立自学要有三个保证:一是时间保证。要给予学生充足的自学时间,引导学生动脑思考,动手操作,让学生不仅知道“是什么”,还要探索“为什么”,多问几个“为什么”;二是参与保证。要让全体学生都能积极地自学,积极地参与在探索之中,从探索中获取知识,发展及解决问题的能力。三是辅导保证。虽然学生的自学能力有所提高了,但学生在自学时,教师也要有针对性地巡回检查指导,教给他们正确的方法,让他们及时调整过来,这就是所谓的学生自我反

自律主题班会教案

“学会自律”主题班会教案 活动目的: 自律的宗旨为“自爱、自省、自控”。通过本次班会加强自律,让学生从小培养自己高尚的道德情操、良好的心理品质和健康的人格,为祖国、为人民、为自己的将来奠定良好的基础,为未来撒下阳光、雨露和希望。 活动过程: 一、开场白:大家都知道我们这一次班会的主题是“自律”,那么谁能说一说自律的含义呢?(通过举手发言,调动同学们的积极性,得到正确的答案后)对,我们要做一名优秀的小学生,就必须能够做到自律,自律的宗旨“自爱、自省、自控”。希望同学们能通过本次班会加强自律,从小培养自己高尚的道德情操、良好的心理品质和健康的人格,为祖国、为人民、为自己的将来奠定良好的基础,为未来撒下阳光、雨露和希望。 二、宣布开始:五年级一班“自律”主题班会“让花儿在自律中绽放”,现在开始。 三、演讲开场:现在有请张昕同学来为我们讲一个故事,题目是《周恩来的故事》:1913年,15岁的周恩来,以优异成绩考入天津南开学校。在天津,他见到洋人、军阀任意蹂躏中国人民,心里充满了忧国忧民之惰,痛感改造中国、改造社会的必要。为了长大后能够报效祖国,他严格规定自己要做到五个"不虚度":读书不虚度,学业不虚度,习师不虚度,交友不虚度,光阴不虚度。他在学校四年,不折不扣地履行对自己的要求,得到了全面的锻炼,严格自律的良好品质也从此坚持下来。在1943年,他又写下了《我的修养要则》七条,规定自己加紧学习,努力工作,要有创造,发扬长处,弥补短处,遵守纪律,联系群众,与一切不正确的思想意识做斗争,保持合理的生活规律。新中国成立后,

他身居高位,始终不放松自己的修养。活到老,学到老,改造到老,是周恩来一生修养和自律的实际要求。 四、故事提问:听完这个故事,我们不禁要提出几个问题: 1、增强自律能力与个人心理品质的完善和健康人格的培养;有什么关系呢? (2-3人回答) 2、我们应当怎样学会自律? 3、自律给我们带来了什么好处? 五、说说身边自律的人:刚刚我们听了伟人的自律故事,那么我们身边有没有自律榜样呢?请同学们畅所欲言(请几位同学发言)。现在大家有了心中的榜样,那么你们心中的理想的自我形象是怎么样呢?请分组讨论并回答。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几位同学为自己设计了几个理想的自我形象。 六、设计自我形象小结:看过了一个又一个同学所描绘的“自我形象”,在进行心与心的交流的同时,我们可以感受到他们都拥有自爱的精神。自爱,不仅仅是爱护我们的外在形象,维护我们在他人心中的地位,更要求我们维护、塑造自己的内在的美。但是,人人都懂得自爱了吗?看,某地又发生了一起交通事故。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小品《事故》。 七、小品小结:在刚才的小品中,我们看见A同学因为贪图一时的方便,而走上机动车道,结果造成一起“车毁人亡”的恶性交通事故,在当今的社会中,这种情况也是屡见不鲜的,我们要从中吸取教训,自律,自珍,自爱,避免类似事件的发生。 九、班主任总结:同学们,今天我们的班会主题是自律,一直以来,我们班级存在着这样那样的问题,但我觉得我们的同学是非常可爱的,你们团结活泼,有良好的集体荣誉感,是些很有感情的孩子,在我们班集体的活动中,大家所

浅谈小学生数学自学能力的培养

浅谈小学生数学自学能力的培养 【摘要】培养小学生的自学能力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任务。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激发学生的自学兴趣,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自学习惯,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 【关键词】小学生;数学;自学能力;培养 《数学课程标准》强调要“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那么怎样使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过程,提高自主探索的效果,这一切都取决于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培养小学生的自学能力,不仅在国内引起广泛注意,而且在世界中许多国家也很重视,已成为带有方向性的问题。因此,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培养小学生的自学能力,是摆在每位教师面前的重要课题,必须认真探索研究。 一、培养小学生的自学兴趣 《小学数学教学大纲》中明确指出:“在小学,使学生学好数学,培养起学习兴趣,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对于提高全民族的素质,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兴趣是指一个人趋向于认识,掌握某种事物,力求参与某项活动,并且带有积极情绪色彩的心理倾向,人对他所感兴趣的事物总是使他不知不觉地心向神往,表现出注意的倾向,兴趣可以孕育愿望,可以滋生动力。兴趣是事业成功的前导,也是培养学生学习热情,产生内在动力的关键。仔细研究学生的学习兴趣时,不难发现这样一个基本事实:凡是学生感兴趣的学科,往往也是他们学习成绩比较好的学科。这是因为兴趣是学习的动力,它促进了学生学习的兴趣,是导致学习成功的重要原因。正可谓“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可见“乐之者”是学习中的最佳境界,只要学生达到了乐学的境界,就能以学为乐,勤奋好学,苦中求乐。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兴趣呢? 首先,教师可以提一些有兴趣的问题。在教学的过程中最好列举一些有兴趣的例题,那么学生对有意思的问题学起来自然感兴趣;或者,是作一些形象的比喻。适当的比喻可以使抽象的数学原理形象化、直观化,较易为人接受。 其次,教师也可以讲一些相关的故事。在数学教学中,不能照本宣科,对学

培养小学生自律能力

培养小学生自律能力 梨园小学:江宇 如今,全面推行均衡教育素质教育,在小学阶段应试教育基本被取缔,学生们,能够较轻松地学习,综合能力也得到提高。同时学生及家长已没有了考试升学的压力,部分孩子对待学习开始松懈,连该掌握的基础知识也拒绝,该完成的作业不做,该听的课不听,真担心进入中学后该何去何从?所以我认为无论是在学习、生活、社会交往,还是在思想品德修养中,都要求小学生具备一定的自律能力。那么,什么是自律呢?自律:是指自我约束。与他律(指接受他人约束)相对。所谓“律”,即约束之意也。约束,今人又常称“监督”。因此,自律,也可以说就是同体即自我的检查监督;他律,就是异体,即接受他人的检查和监督。自律能力是在小学生接受教育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它既是一种教育的结果,又是小学生进一步学习、发展和接受教育的重要条件。因此,采取各种措施,培养小学生的自律能力是小学教育工作的一个重要任务。一般可以通过以下几种途径培养小学生的自律能力。 1.通过课堂培养小学生的自律能力 儿童入学后,面临着全新的世界,新的生活环境、新的学习科目和要求、新的师生关系和同学关系等。同时,与幼儿园相比较,小学对儿童提出了更多的约束,要求儿童遵守《小学生守则》、《小学生行为规范》及各具特色的校规等。 如要求儿童按时到校、专心听讲、认真做作业、发言要举手、上课时不讲小话、不搞小动作等。上述这些外部的要求和影响属于“他律”的范畴,而这正是小学生自律能力形成的基础和前提。只有当这些外部的影响和要求被学生所接受,并转化为其内部的道德需要,形成某种道德信念且表现在一定的行为中的时候,在学生身上才开始形成自律的能力。这就是说,培养小学生的自律

培养小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培养小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随着社会的迅速发展,教育事业也不断发生变革,学校是教书育人的主要场所,小学教育是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定基础的重要阶段,让学生从小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将来能成长为适应社会需求的建设人才,是现代教育探讨的一个重要问题。如何培养小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让他们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呢?我认为应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在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掌握学习方法 课堂教学是教学的主要形式。课堂学习是学生学习基础知识、形成技能技巧的主要途径,也是发展学生智力的主要途径,在课堂教学中,要让学生学会听课,因为听、说、读、写是学生学习的基本功。听课,则是学生学习的中心环节。听课的质量,会直接影响学习质量,有的学生,虽然坐在教室里听课,但不善于听课,其表现,或者是注意力不能集中与稳定,极易分心走神;或是根据兴趣对老师的讲述有选择性地听讲,四十分钟的课,听得断断续续,支离破碎;或是不善于观察和思考,只是被动地听。怎样做才是会听课和听好课了呢?下面几方面对听好课至关重要。第一,要求学生有听课的积极态度,即听课的最佳心理准备。要怀着强烈的求知欲望和浓厚的学力兴趣去听课,把在教室听课视为在老师引导下步入知识宝库寻宝,相信每节课都能学到有用的知识。这种心理状态,能使学生在课堂上情绪稳定,注意集中,思想始终处于积极活跃的状态。第二、课前预习,标出疑点,这也是一个很好的学习习惯。预习:预先学习。上课前先看一遍下一节课要讲的内容,能看懂的就放过,看不懂的就用笔标出来,上课时看老师怎么讲。这样,听课就有了针对性。效果当然也要好一些。多预习能培养自学能力,长期坚持,就能达到老师不讲自己也能看懂学会。今天的教育注重素质培养。考试也是考你该不该知道,不是老师讲没讲过,所以,优秀的学生不仅在课堂上学习,平时自学也显得特别重要。第三,注意力要高度集中稳定,手脑并用注意力是什么?就是专心于某一事物的品质。能长时间地看、想某一道题而不被外界环境所干扰的能力。凡是学习成绩好的同学,课堂效果都很好。他的眼睛瞧着老师和书本,他的耳朵听着老师的讲解和同学的发言,他的思路紧紧跟着老师的引导。老师的每一句话他都不防过,并且听了大都要在心里想想为什么这样,记在心里。为了帮助集中注意力,要求学生坐端正,提起精神来,不要爬在桌子上,胳臂一垫,正好为想睡觉的念头准备了枕头。为了加深印象,上课时,眼要看、耳要听、手要写、脑要想、嘴要说。学生调动这些器官进入活动时,那个想开小差的思想自然就无法钻进来干扰你!甚至个别不守纪律同学的说话你也听不见。做到全神贯注。第四,要勤思多问。听课的同时,要多动脑筋,学会思考,与教师进行思想对话,使自己的思路跟着老师讲课的思路走,在理解上下功夫,要注意把握知识的来龙去脉和“系统”线索,注意老师如何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要在思想上始终保持向老师提问的倾向,听课时,不放过任何一个疑点,听不懂或不十分明白的地方,课后要多想多问,问自己,问同学,向老师和教科书、参考书请教,一定要找到满意的答案,绝不为以后的学习留下“隐患”。第五,养成记课堂笔记,课后整理笔记习惯。记课堂笔记有助于理解所学内容,有助于复习记忆,也有助于注意力的集中稳定。关键是学会记课堂笔记。有的学生企图把老师的话全记下来,还追求笔记的完整,过多地考虑笔记的形式,这样会影响听课;有的学生课后不整理,不翻阅笔记,这就失去了记笔记的目的。须知,记课堂笔记不是目的,目的是帮助理解。只有认真听课,才能在听课中不断积累学习方法,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

《培养小学生自律能力的研究》课题实施方案

《培养小学生自律能力的研究》课题实施方案 一、研究背景 1、知识经济时代需要有高度自制能力的人才 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社会对人才的要求愈来愈严格,不仅从知识能力的角度,更重要的是从思想道德素质的角度去评价一个人。如今媒体上登载的一些高知、身居高位的人触犯国纪国法屡见不鲜,深刻反映出我们在人才培养方面还存在严重缺陷。仔细分析,这些人除了思想道德品质低下,还有一个原因就是他们的自律能力很差。 2、改变目前小学生自律能力弱化的现状 现在的家庭基本上都是“四二一”的结构,小学生生长在这样的家庭里,优越性相当强,所有的人、所有的事都是以他们个人为中心,许多孩子养成了自私自利的坏毛病,自律能力明显弱化。我们期望通过该课题的研究,探索出改变学生自律能力弱化的现状。 3、促进每位学生充分发展的举措 现代社会需要全面发展的合格人才,我们的学生要想适应社会的需要,必须从小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而这些都是以自律为基础的。我们做这一课题目的就是为了帮助学生,促进他们的充分发展。 综上所述,在学校开展自律能力的研究势在必行,尤其是在小学这一启蒙教育时期,可以为人才的培养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研究思路 1、关键概念的界定

所谓自律,就是指严格要求自己,约束自己。包括学生自我要求、自我表扬、自我批评,以及对自身行为的调控、要求、约束、激励和规范。从其外延上来看,自律可以分为消极自律和积极自律。消极自律是一种浅层次的自律,仅指个人在道德上做到约束自己,遵纪守法;积极自律,除了包含上述的内容外,还应达到率先垂范,做出榜样,乃至不断完善自我。 我们这一课题主要研究的就是积极自律,旨在从小学生年龄特点出发,通过“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教育,培养他们的自律能力,提高他们的思想道德水平。 2、研究目标 ①研究出培养小学生自律能力的操作方案 ②理论上探索小学生自律能力与促进学生全面素质提高的关系 3、研究内容 ①普查我校学生自律方面的现状,归类整理常见问题及原因 ②探究培养小学生自律能力的原则 ③探究小学生自律能力的途径 ④探究小学生自律能力的有效方法 ⑤研制培养小学生自律能力的评价标准、操作要求 ⑥探究教师在培养学生自律能力中的作用 ⑦探究家长在培养学生自律能力中的作用 ⑧探索小学生自律能力与促进学生全面素质提高的关系 4、研究对象

小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

小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 如何培养小学生的学习能力 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良好的家庭氛围,对于孩子的影响是不可估量的。父母通过自己的行为,为孩子营造勤奋好学的家庭氛围,让孩子从小产生学习的兴趣,这样才能使他们主动拿起书本,主动地追求知识,真正地学会学习。 父母最好为孩子准备一个独立的书房,给他提供安静的学习环境。此外,父母应该努力帮助孩子排除学习的干扰因素,例如,规定孩子不能把玩具带进书房,写作业时不要接待朋友或同学。 激发孩子的学习动机 孩子对事物的好奇心强烈,就会积极地探索学习方法,从而提升自己的学习能力。相反,如果对周围的事物不感兴趣,就不会激发起学习的欲望。因此,要想激发孩子的学习动机,就要先激发孩子的好奇心。 孩子的学习兴趣是提高学习能力的动力。学习兴趣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在长期的教育影响和社会实践中不断发展起来的。孩子对学习产生了兴趣,自然会全心全意地努力学习。 交给孩子科学的学习方法

现代社会,知识更新速度加快,孩子需要掌握各种信息,只有具备良好的学习能力和科学的学习方法,孩子才能主动接受各种知识,不断完善和充实自己。学习方法是孩子学习的催化剂,可以帮助孩子战胜自主学习过程中的各种困难,让孩子轻松地获得知识。 成绩优异的孩子,并不是那些终日刻苦的“书呆子”,他们比其他同学更注重游戏和玩乐,学习生活非常开心,关键的原因是他们会学习,掌握了科学的学习方法。科学的学习方法应该是集预习、听课、复习为一体的。父母要帮助孩子掌握正确的预习、听课、复习的方法。 帮助孩子制定合适的学习目标 没有明确的目标,孩子的学习就会停滞。合适的学习目标,是孩子前进的方向和动力,可以激励孩子主动发掘自身的潜能,积极地学习。所以,父母帮助孩子制定合适的学习目标,具有重要的意义。 所谓合适的学习目标就不能过高,也不能过低,而要切合孩子的实际情况,不能违背孩子的意愿和要求,盲目地给孩子设置学习目标。 另外,如果孩子能够在少年时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那么他便会将追求知识、努力学习当成生活中重要的事情来对待。学

小学自律主题班会教案汇编

小学自律主题班会教案 自律的宗旨为“自爱、自省、自控”。通过自律主题班会加 强自律,让学生从小培养自己高尚的道德情操、良好的心理品质和健康的人格,为祖国、为人民、为自己的将来奠定良好的基础,为未来撒下阳光、雨露和希望。下面搜集了小学自律主题班会教案,欢迎阅览! 活动目的: 自律的宗旨为“自爱、自省、自控”。通过本次班会加强自律,让学生从小培养自己高尚的道德情操、良好的心理品质和健康的人格,为祖国、为人民、为自己的将来奠定良好的基础,为 未来撒下阳光、雨露和希望。 活动过程: 一、开场白: 大家都知道我们这一次班会的主题是“自律”,那么谁能说一说自律的含义呢?(通过举手发言,调动同学们的积极性,得到正确的答案后)对,我们要做一名优秀的小学生,就必须能够做 到自律,自律的宗旨“自爱、自省、自控”。希望同学们能通过 本次班会加强自律,从小培养自己高尚的道德情操、良好的心理品质和健康的人格,为祖国、为人民、为自己的将来奠定良好的 基础,为未来撒下阳光、雨露和希望。 二、宣布开始: 五年级一班“自律”主题班会“让花儿在自律中绽放”,

现在开始。 三、演讲开场: 现在有请张昕同学来为我们讲一个故事,题目是《周恩来的故事》:1913年,15岁的周恩来,以优异成绩考入天津南开学校。在天津,他见到洋人、军阀任意蹂躏中国人民,心里充满了忧国 忧民之惰,痛感改造中国、改造社会的必要。为了长大后能够报 效祖国,他严格规定自己要做到五个"不虚度":读书不虚度,学业不虚度,习师不虚度,交友不虚度,光阴不虚度。 他在学校四年,不折不扣地履行对自己的要求,得到了全面的锻炼,严格自律的良好品质也从此坚持下来。在1943年,他又写下了《我的修养要则》七条,规定自己加紧学习,努力工作,要 有创造,发扬长处,弥补短处,遵守纪律,联系群众,与一切不 正确的思想意识做斗争,保持合理的生活规律。新中国成立后,他身居高位,始终不放松自己的修养。活到老,学到老,改 造到老,是周恩来一生修养和自律的实际要求。 四、故事提问: 听完这个故事,我们不禁要提出几个问题: 1、增强自律能力与个人心理品质的完善和健康人格的培养;有什么关系呢? (2—3人回答) 2、我们应当怎样学会自律? 3、自律给我们带来了什么好处? 五、说说身边自律的人:

自学能力的培养论文:浅谈小学生语文自学能力的培养

自学能力的培养论文:浅谈小学生语文自学能力的培养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语文是工具,亲自使用工具,才能掌握好工具。所以,语文教学要提高效果,必须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作为小学语文教师,不仅要让学生学好语文基础知识、掌握语文基本技能,更重要是要教会学生怎样学习,掌握打开知识宝库的钥匙,能够自己去获取知识。俗话说的好:“师傅领进门,修闲在个人。”“教”是为了“不教”,如何让学生主动自学,培养他们的自学能力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激发兴趣,是自学能力培养的关键 法国近代教育家卢梭曾指出:“要启发儿童的学习兴趣,当这种学习兴趣很成熟时,再教给他学习的方法,这确乎是所有优良教育的基本原则。”学生把学习当作一种乐趣,就会产生强烈的动力,变“要我学”为“我要学”。所以说,兴趣是推动学生自我学习的一种内在力量,是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关键。学生有了学习的兴趣,就有了内在的驱动力,再加上正确的读书方法和主动质疑的探索精神,就能达到叶老所说的“不用扬鞭自奋蹄”的境界。自主学习能力增强了,学生才会举一反三,解决各种问题的能力就会水到渠成。 二、抓好课前预习这一环节

预习是课堂教学的前奏,课堂教学是预习的继续。学生的自学能力就是课前、课上紧密配合的教学活动逐步培养的。 在每开始讲一篇新课文,我都让学生汇报预习情况,对于预习中出现的问题,先是让学生互相帮助解决,学生解决不了的我结合讲授新课来解决。并继续教学法提要求。例如,预习时学生不注意分析课题,我就在讲授新课时带领他们分析课题的作用,并要求再预习时注意思考课题与内容的关系。又如,预习时学生注意了每段内容的理解,而忽略了各段之间的关系,学习新课时我就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学习怎样找前后文的内在联系,并要求他们在下一次预习时也用这种方法。学生看到自己预习中的问题,随着课堂的学习逐步得到解决,对预习更感兴趣了,自学能力也从中得到了提高。 三、教给学生方法 培养小学生的自学能力,语文教师要有目的、有计划、循序渐进地传授给他们一系列的学习方法。教给小学生自学方法,语文教师要用小学生能够理解的、浅显的语言,简明扼要地讲清要领,使小学生能够听得懂、记得住、用得上。另外,语文教师还应记住,教给小学生学习方法,不能笼统地空讲知识,一定要结合所学课文,特别是小学生学过的比较熟悉的课文来讲,这样学生才能充分理解、掌握要领。

家长如何培养小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家长如何培养小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21世纪是一个崇尚能力的社会,一个孩子的成才与否,学校教育固然重要,但也决不能忽视家庭教育相应作用。家庭教育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所起到的作用往往是最根本、最持久的,甚至能够决定一个人一生的成长轨迹。也就是说一个成功者的背后,必定有一个良好的家庭教育背景。因此在家庭教育的过程中,家长要引领孩子确立自主学习的意识,激发他们自主学习的愿望,进而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让他们的学习从依赖逐渐走向独立,从小进行“学会求知,学会做人,学会生活,学会创造”等方面的意识和愿望的培养,才能帮助孩子在瞬息万变的现代社会中有自己的立足和发展之地。 方法/步骤 1、转变观念,适度放手,让孩子树立自主学习的观念 家长是孩子的启蒙之师,终生之友。要培养孩子自主学习的能力,家长首先要实现观念上的自我变革,为孩子自主学习提供观念支撑,这是孩子进行自主学习的重要保证。因此,要想培养好自己的孩子,家长首先要注重自我学习,提高认识,着眼现在,放眼未来。因为,你的行动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孩子,言传身教的效果会更显着。 有位教育家说过:“做父母的最好只有一只手”。意思就是说父母对孩子不要包办的太多,要放开一只手,给孩子自由活动的空间,也就是说,父母在教育孩子方面,不能全部包办代替,也不能完全放开,放任自流。在许多问题上,家长要正确引导孩子自己积极主动地去解决,增长他们的信心,让他们体验到成功的喜悦。这样长久坚持下去,既能提高孩子的能力,又能培养他们良好的习惯。 小学阶段正是确立自主学习的意识、激发自主学习的愿望、养成自主学习习惯的关键阶段,家庭要通过各种途径为孩子创设形式多样的学习实践活动,让他们在自我设计、自我创造的过程中激发出自主学习的愿望,增强自主学习的主动性,使他们对外部知识、经验的理解和认同乃至吸收等转化为内在的活动,从而达到有效性的学习,使孩子们一步步走向成功。 2、遵循规律,注重方法,促使孩子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 谈到自主性学习习惯,当前小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是: ①上课精力不集中,爱做小动作,脑子爱开小差; ②对所学的知识不能做到课前预习;

如何培养小学生的自律能力

如何培养小学生的自律能力面对二十一世纪,随着青少年主体意识的增强,自我利益的保护,自我价值的提高,加之,社会上多元价值伦理观并存,如何引导学生的道德逐步由“他律”走向“自律”,是学校教育面临的新课题。根据自己在教学的经验,一般可以通过以下几种途径培养小学生的自律能力。 一、掌握小学生心理发展的特点和水平,培养他们的自律能力。处于小学阶段的儿童蕴藏着巨大的潜在的主动性、积极性和能动性,但由于受其身心各方面品质发展水平的局限,这个时期的小学生还缺乏约束自己的能力,其道德思维和道德评价能力也较低。因此,在这一时期他们无论在道德认识的提高、道德情感的陶冶、道德意志的锻炼,还是在道德行为的养成上都主要是在教师、家长和社会等外部因素的影响下实现的,他们的行为也往往需要教师和家长的约束和指导,即儿童主要是通过他律来接受教育的。随着小学生年龄的增长及身心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他们的自我意识逐渐形成,主体意识也日益觉醒,有一种逐渐摆脱教师和家长的约束而趋于自主自力的倾向。道德思维和道德评价能力开始形成和发展,这为小学生自律能力的产生奠定了客观的基础通过上述分析,可以看到小学生自律能力的形成和发展是受其年龄特征制约的。虽然儿童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是相对稳定,但它却是我们提出教育措施和方法的依据。因此,如何根据小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和水平,提出适当的教育策略就成为培养小学生自律能力的关键。 二、通过课堂培养小学生的自律能力 儿童入学后,面临着全新的世界,新的生活环境、新的学习科目和要求、新的师生关系和同学关系等。同时,与幼儿园相比较,小学对儿童提出了更多的约束,要求儿童遵守《小学生守则》、《小学生行为规范》及各具特色的校规等。如要求儿童按时到校、专心听讲、认真做作业、发言要举手、上课时不讲小话、不搞小动作等。上述这些外部的要求和影响属于“他律”的范畴,而这正是小学生自律能力形成的基础和前提。只有当这些外部的影响和要求被学生所接受,并转化为其内部的道德需要,形成某种道德信念且表现在一定的行为中的时候,在学生身上才开始形成自律的能力。这就是说,培养小学生的自律能力首先必须通过并利用“他律”来进行。他律是基储是手段,而自律是结果、是目的。对小学生进行他律的目的是为了使他们能够自律,是为了使他律转化为自律。而对于小学生来讲,由于其在校的时间主要是在课堂中度过,并且无论他们掌握知识、发展能力,还是养成一定的思想品德等都主要是在课堂

小学生数学自学能力的培养与提高

小学生数学自学能力的培养与提高 发表时间:2013-11-19T10:40:55.403Z 来源:《未来教育家》2013年第10期供稿作者:郑银根 [导读] 显然,他们都很注重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学生的自学能力提高了教学质量随之就会显著提高起来 吉林省双辽市第四小学郑银根 136400 【摘要】数学自学能力的培养,是当前小学数学教学改革的目标之一。”在小学阶段,学生的可塑性较强,是培养各种学习品质和能力,发展智力的良好时期。 【关键词】自学能力;学习方法;素质教育 一、进行学法指导是保证 古人云“授人以鱼只供一餐所需,授人以渔,终身受用不尽。”教师不仅要使学生“学会”,而且要“会学”。教师进行学法指导时首先要弄清学法指导的内容,然后去思考和落实怎样指导。并且教师要结合实际提供可以操作、能够运用的学习方法。学生通过“学法”到“仿法”最后能“创法”。注意学生的学法迁移,从简单到复杂,从课中到课外,使得课内获得的学法成为课后自学的有效法则。教师只有这样教学,学生才会由对知识的被动转变接受转变为对知识的探究,并逐步形成自学能力。 例如:由平行四边形面积的学法指导,形成自学三角形的能力。 平行四边形面积=底×高 三角形面积=底×高÷2 对学生进行恰当的学法指导,可以使学生形成正确的解题思路和方法。这种思路和方法又会增强自学能力。使自学方法更加科学化,自学知识更快速、准确。 二、激发动机,培养兴趣是基础 学生的学习应该是一种主动的行为。带着一定的兴趣去学习,可以使人全身心的投入进去。学习时精力就会非常集中,并且带有极大的热情,学习的主动性也就能很好的发挥出来。兴趣不仅能提高学生学习的质量,还将成为学生创造性学习的动力源泉。兴趣是学生最好的教师。 (一)、巧设问题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小学生的思维正处在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维发展的过渡阶段。特别是低年级儿童,他们的思维仍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要形式,他们的抽象思维需要在感性材料的支持下才能进行。学生对新知识的认识是一个由外部的物质活动向内部的认知心理活动转化的过程。因此,我在课堂上?常创设一些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教学分数的初步认识时,可以这样设计:请学生用手指表示每人分到的月饼个数。并仔细听老师要求,然后做。如果有4个月饼,平均分给小明和小红,请用手指个数表示每人分到的月饼个数。学生很快伸出 2 个手指。教师接着说现在有一块月饼,要平均分给小明和小红,请用手指表示每人分到的月饼个数。这时许多同学都难住了,有的同学伸出弯着的一个手指,问他表示什么意思,回答说,因为每人分到半个月饼。教师进一步问:你能用一个数来表示“半个”吗?学生被问住了。此时,一种新的数(分数)的学习,成了学生自身的欲望。 (二)动手操作,发现问题,激发学习兴趣 数学具有高度的抽象性,灵活多变。我在教学中注意教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让学生在探索中发现问题,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积极性。如教“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几的应用题”时,让学生先摆10个三角形,然后在下面摆6个圆形,并向学生说明摆的时候要从左边起,把圆形和三角形一个对着一个地摆。教师问:“哪一行摆得多?看看第一行里的三角形哪一部分和圆同样多?请你们用手指?一?,同桌互相检查一下,看看?得对不对?再?出三角形比圆多的部分。”接着问:“同样多的有几个?三角形比圆多几个?”再启发学生想,三角形比圆多,三角形可以看成是哪部分组成的?多的部分是几个三角形?从而使学生直观地看出三角形多,圆少,三角形可以分成两部分:一部分是和圆同样多的部分,一部分是比圆多的部分,从而体会到多的数能分成两部分,为学习新知识做好铺垫。这样的教法让学生有了主动性,兴趣提高了,对知识的印象更深刻了。教师还可以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通过学生摆一摆、量一量、折一折、说一说等活动,促使学生手、脑、眼、口多种感官共同参与,达到“以动激趣”的效果。 (三)开展数学活动,激发学习兴趣 数学活动能让学生情绪饱满,炽热追求,积极用脑,气氛和谐,对发展学生的学习兴趣有积极的推动作用。如开展数学游戏,由于形式新颖、学生参与面广、喜闻乐于接受。再如搞一次室外数学课,能让学生为这种与众不同的教学形式所感动,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来。如:教学“位置与顺序”可以带领学生到校园参观,将知识的传授融入到活动中来,这比起课堂无味的讲授强多了?? 三、提供机会,放手自学是关键 自学是一种实践,学生在自学中不但能牢固地掌握知识,而且容易与解决实际问题相联系,形成能力。教师要相信学生的能力,教学中要提供机会,放手自学,让每个学生都有充分表现自己的机会。根据学生好奇、好动、好胜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征,以教具、学具、操作活动为载体,给学生提供自学的时间,空间,让学生动口、动手、动脑,多种感官参与数学实践活动,使学生通过自身努力,探索新知,学习新知,也学会学习。当然放手自学绝不是放任自流,而是需要教师进行切实有效的指导,引导学生有序地“看”,正确地“动”,规范地“讲”,科学地“想”。如教学“长方形周长”时,鼓励学生自己寻长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学生利用学具动手操作,报到几种计算长方形周长的方法:①长+宽+长+宽,②长×2+宽×2,③(长+宽)×2。教师的肯定学生答案的同时让他们思考:哪种方法最简便?通过比较,学生很容易推导出长方形的计算公式。由于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学习活动,因此,不仅对长方形的周长认识深刻,而且促进了他们主动参与学习。 美国的教育家提倡“发现法”,苏联的教育家强调让学生理解学习过程,中国的教育家主张,“教是为了不教”。显然,他们都很注重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学生的自学能力提高了教学质量随之就会显著提高起来。

浅谈小学生自律能力的培养

浅谈小学生自律能力的培养 姓名:陈小娜单位:丰润区新军屯镇溪歌庄小学 [摘要] 德育应该培养学生在个体道德生活和社会道德生活中学会自律。学生的自律,就是学生从自身内部向自己施加准则与控制。是对人的一种高要求,是学生纪律性发展的最高阶段,是课堂学习纪律管理的最终目的,因此,自律是纪律的核心。纪律包括自律与他律。 自律能力是在小学生接受教育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它既是一种教育的结果,又是小学生进一步学习、发展和接受教育的重要条件。我们要采取各种措施,培养小学生的自律能力。 [关键字] 德育自律能力尊重学生集体 邓小平同志对学校的德育工作寄予厚望,各级教育领导部门也都强调必须把学生培养成为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新人,以适应现代化建设的需要。现代德育的目的是使学生在道德方面的主体素质得到全面和谐、充分自由的发展,培养学生的独立自主、积极主动的道德能力与素质,即道德上的自律能力。面对二十一世纪,随着青少年主体意识的增强,自我利益的保护,自我价值的提高,加之,社会上多元价值伦理观并存,如何引导学生

的道德逐步由“他律”走向“自律”,是学校教育面临的新课题。 根据自己在教学的经验,一般可以通过以下几种途径培养小学生的自律能力。 一、掌握小学生心理发展的特点和水平,培养他们的自律能力。处于小学阶段的儿童蕴藏着巨大的潜在的主动性、积极性和能动性,但由于受其身心各方面品质发展水平的局限,这个时期的小学生还缺乏约束自己的能力,其道德思维和道德评价能力也较低。因此,在这一时期他们无论在道德认识的提高、道德情感的陶冶、道德意志的锻炼,还是在道德行为的养成上都主要是在教师、家长和社会等外部因素的影响下实现的,他们的行为也往往需要教师和家长的约束和指导,即儿童主要是通过他律来接受教育的。随着小学生年龄的增长及身心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他们的自我意识逐渐形成,主体意识也日益觉醒,有一种逐渐摆脱教师和家长的约束而趋于自主自力的倾向。道德思维和道德评价能力开始形成和发展,这为小学生自律能力的产生奠定了客观的基矗通过上述分析,可以看到小学生自律能力的形成和发展是受其年龄特征制约的。虽然儿童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是相对稳定,但它却是我们提出教育措施和方法的依据。因此,如何根据小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和水平,提出适当的教育策略就成为培养小学生自律能力的关键。

(完整版)小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研究课题总结

小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研究课题总结 嫩北农场小学小学尚振权 课题实验启动以来,取得的一定的效果。实验教师的课堂教学水平不断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不断加强,学习成绩不断提高。我校的研究主要以转变教师的课堂教学理念为立足点,以小课题研究和同题互动课例研究为载体,以探究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途径和方法为目标,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益,全面提升学生的学习质量。 一、培训提高转变观念。 我们围绕教师教学观念的转变主要做了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1.专家号脉。聘请专家指导课堂教学工作。先后进行了分科的评课活动。还为全体老师在报告厅做了课堂教学改革的专题报告,对我校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中肯的建议,帮助老师们发现存在的问题。 2.名师引领。暑期中我们邀请了北京市崇文区教研室副主任王文丽,中国人民大学附属小学业务校长钱守旺来到我们学校,他们精彩的课堂和报告,直抵我们每个人的心灵,洗礼了我们的思想,特别是这些名师在培养学生自学能力方面的做法,使老师们收益颇丰。 3交流多样。学习交流是进行研究的有效形式。老师们畅所欲言,用思想碰撞思想,用智慧砥砺智慧,呈现出教育思想百花齐放、教学教

研百家争鸣的生动局面。本年主要组织了“一节好课的标准大讨论”、“优秀成功教育案例论坛”等。二是创新教师周前会的形式与内容。对教师周前会,我们采取年级组轮流承办的方式,让年级组各显其能,其中一个重要的内容就是针对本周的研究课进行评课。 二、小课题研究带动。 如何引导老师们进行课题的研究,我们的做法就是让实验教师进行小课题的研究。参加实验的教师都有自己的小课题研究。比如:康颖老师的《高年级学生自主完成作业的研究》、李雅君老师《布置自主预习作业的研究》、王君华老师《低年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方式的探究》。实验教师根据自己的教学实际确定自己的研究领域和方式,并积极撰写研究随笔。课题组认为: 现在我们的课堂已经越来越趋向于把更多的时间留给学生,具体表现在:学生能自己学会的老师不讲,注重练习的质量,留给学生更多做习题的时间。但也存在不少的问题,主要是学生自主活动的时间更多用于书面的表达,注重知识的内化。在用语言外化知识上有很大的欠缺。书面的知识可以通过试卷写出来,表现在考试的成绩中。而用语言表达的知识在试卷中是很难体现的。这是造就重书面轻语言的重要原因。 从实用教学的角度看,重视学生书面知识的表达是未可厚非的。但从让学生可持续发展的角度看,轻视学生口头语言知识的表达就不

培养小学生自律能力

培养小学生自律能力 Company number:【0089WT-8898YT-W8CCB-BUUT-202108】

培养小学生自律能力 梨园小学:江宇 如今,全面推行均衡教育素质教育,在小学阶段应试教育基本被取缔,学生们,能够较轻松地学习,综合能力也得到提高。同时学生及家长已没有了考试升学的压力,部分孩子对待学习开始松懈,连该掌握的基础知识也拒绝,该完成的作业不做,该听的课不听,真担心进入中学后该何去何从所以我认为无论是在学习、生活、社会交往,还是在思想品德修养中,都要求小学生具备一定的自律能力。那么,什么是自律呢自律:是指自我约束。与他律(指接受他人约束)相对。所谓“律”,即约束之意也。约束,今人又常称“监督”。因此,自律,也可以说就是同体即自我的检查监督;他律,就是异体,即接受他人的检查和监督。自律能力是在小学生接受教育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它既是一种教育的结果,又是小学生进一步学习、发展和接受教育的重要条件。因此,采取各种措施,培养小学生的自律能力是小学教育工作的一个重要任务。一般可以通过以下几种途径培养小学生的自律能力。 1.通过课堂培养小学生的自律能力 儿童入学后,面临着全新的世界,新的生活环境、新的学习科目和要求、新的师生关系和同学关系等。同时,与幼儿园相比较,小学对儿童提出了更多的约束,要求儿童遵守《小学生守则》、《小学生行为规范》及各具特色的校规等。 如要求儿童按时到校、专心听讲、认真做作业、发言要举手、上课时不讲小话、不搞小动作等。上述这些外部的要求和影响属于“他律”的范畴,而这正是小学生自律能力形成的基础和前提。只有当这些外部的影响和要求被学生所接受,并转化为其内部的道德需要,形成某种道德信念且表现在一定的行为中的时候,在学生身上才开始形成自律的能力。这就是说,培养小学生的自律能力首先必须通过并利用“他律”来进行。他律是基础手段,而自律是结果、是目的。对小学生进行他律的目的是为了使他们能够自律,是为了使他律转化为自律。而对于小学生来讲,由于其在校的时间主要

如何培养小学生的自学能力

如何培养小学生的自学能力 [摘要]现代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正在引起21世纪新的学习革命、教育方式的革命。人们可以在任何时间、地点,接受任何形式的教育,所有学习者只要有学习愿望,都可以通过网络选择适当的时间、地点、内容进行学习。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出版的《学会生存》一书,指出“未来的文盲,不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学会怎样学习的人”。面对这样高度发展而又瞬息万变的信息社会,我们下一代所面临的问题是学会学习和学会生存,提高学生个体的学习能力、创造能力已成为现代社会衡量学生的主要标志。因此,我们应该积极探索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养成自学的习惯,为学生的终生学习,可持续发展服务。 关键词:培养自学兴趣明确自学要求掌握自学方法放手自学素质教育中能力的培养是极其重要的方面,学习能力又是其它能力发展的基础。数学是研究客观世界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科学。数学学科所具有数学的思考性、知识的发散性和思想的延伸性,要求学生必须充分利用自学这种学习方法。自学是一种自主、探究、发散式的学习方法,它会使学生更能掌握和理解数学的真谛。那么做为一名普通的教师又该如何在平时的教学生活中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呢?经过几年的实践,我认为可以从以下三方面做起:一培养兴趣是前提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对学生的自学起着巨大的推动作用,只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让学生全身心投入到学习中去。首先,教师要创设一个愉快、宽松的学习环境,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如采用讲故事、做游戏、开展竞赛以及借助现代教育技术等把孩子们吸引到有趣、生动的学习活动中,使学生产生求知的心理冲动。其次,要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才能增强学习兴趣。平时鼓励学生自学教材,在教学过程中让他们谈谈收获,谈得好的及时给予表扬,让学生体验到教师不教也能自学,谈得不够好的,教师给予适度的启发、引导或组织学生互相讨论,使学生感到再难的知识,在老师或学生的帮助下也能学会,从而尝到学习的滋味,增强了自信心,使他们“爱自学”。 二、放手自学是基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