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音乐论文

民族音乐论文
民族音乐论文

浅淡中国民族音乐与流行音乐

所谓而民族音乐,狭义地讲,就是祖祖辈辈生活、繁衍在中国这片土地上的各民族,从古到今在悠久历史文化传统上创造的具有民族特色,能体现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的音乐。民族音乐艺术是世界上非常具有特色的一种艺术形式。中华民族在几千年的文明中,创造了大量优秀的民族音乐文化,形成了有着深刻内涵和丰富内容的民族音乐体系。这一体系在世界音乐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我们要认识中国音乐,不能仅仅会唱一些中国歌曲,听几段传统乐曲,还必须从民族的、历史的、地域的角度去考察中国音乐,了解中国音乐,从而真正理解中国音乐的内涵,了解它在世界音乐体系中的地位和历史价值。而流行音乐,则为一种有着广泛听众极具吸引力的音乐,相较于艺术音乐站和传统音乐来说,流行音乐是一种不分年龄人人共享的音乐,以“雅俗共赏”通称。它具有许多的文化功能,比如说认识功能就是它文化功能里面的一种,这种认识功能的实现较其他音乐形式有显著的特点, 也表现在对流行音乐形态表现的认识与掌握上。流行音乐圈内有许多自学成才的流行音乐歌手就是明例, 而这种现象在古典、严肃音乐的创作中却极为少见。而它的审美功能则主要表现为它可以使欣赏者感到身心愉悦, 并达到陶冶情操、提高审美能力和审美趣味的目的。需要说明的是, 流行音乐的审美功能和它的消遣娱乐功能不同。消遣娱乐功能主要是指一种生理上的满足感和快乐感, 审美功能则主要是指美感, 具有心理以及社会意义。还有其他的一些文化功

能,在此就不再详述了。民族音乐是老一辈们一代又一代智慧的精华,是中国音乐的灵魂,它能培养我们对民族音乐的感情,增强民族自豪感,是青少年健康成长的需要,也是时代发展的需要。而流行歌曲,却以其结构短小,内容通俗、形式活泼、情感真挚,深受广大群众所喜爱,被广泛传唱。歌词多用生活语言,浅显易懂,易为听者接受和传唱;歌手多是自成一格的流行歌星,演唱时感情重于声音技巧,加上动作手势,自由不羁,亲切自然,所以大众听起来,无论文化水平的高低,都易于接受。也容易产生共鸣。这是最主要的原因。也可以这样说,流行歌曲代表了大众的感情,因为大家可以很容易的通过流行歌曲来宣泄自己的情绪。然而,一个不争的事实是当今的流行歌曲已牢牢地抓住了广大青少年的心!周杰伦现象在华语歌坛上保持高温状态便是例证。而且每个阶段都会有不同的流行元素,每个时间都会有不同的偶像,为什么众多的青少年如此地喜爱流行歌曲呢? 它会不会和我们的民族音乐发生冲突呢?尽管中国民族音乐与流行音乐之间存在着某些矛盾,但是我们却也能发现它们之间一些微妙的联系。首先,流行歌曲脱胎于民歌。也可以这样理解:民歌是过去的流行音乐,流行歌曲就是今天的民歌。如上世纪八十年代初邓丽君演唱的一些歌曲则是由民间小调为素材创作的歌曲。而在其他的流行歌曲中也有相当的体现。由此可以我们知道,民族音乐凝聚着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和民族艺术的精华,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意志、力量、智慧和追求,是流行歌曲用之不竭的源泉,流行歌曲只有扎根在民族音乐的土壤里才能获得更为顽强的生命力。其次,民歌借流行歌曲元素焕发生机。民族音乐元素越来越被流行歌手所重视,当周杰伦、陶喆、王力宏的流行音乐里开始引用民族元素,当腾格尔红遍大江南北,.当“女子十二乐坊”倾倒海外的时候,一些人发出“民族音乐迎来了春天”的欢呼。也就是说,流行音乐用现在的配器手法和演唱方式从另一方面来表现民歌,让更多人重新认识并喜爱古老民族,也使传统民歌的古老生命力焕发生机。很难说中国民族音乐与流行音乐之间的联系是一种必然,也很难给中国民族音乐和流行音乐的关系一个完整的和正确的定位。中国民族音乐存在了数千年,随着历史的变迁以及各个历史时期人们的意识形态不断的发生变化,民族音乐也随着发生变化和发展,而且一直都在扮演着一个非常重要的角色。它不仅反应了不同历史时期人们的精神面貌,也用音乐这个特殊的方式记载着不同历史时期人们的日常生活和人文背景。可以文说,中国的民族音乐经过几千年的发展,已经形成一个特点比较鲜明的体系。而中国的流行音乐尤其是所谓的“新潮音乐”则可以说是在西方强势文化冲击下的派生物,众多音乐人可以借助这种音乐的形式来表现生活和情感,有时也显得很切近人们的

生活和情感世界。从当前来看,我国的民族音乐与流行音乐长期来在很大程度上都处于一种相互争斗、相互排斥的状态,而随着各自的生存空间的扩展需要,它们又不可避免的走到了一起,一种相互依存的关系已经慢慢

建立起来。当今,中国的流行音乐开始与国际接轨,港、台、内地三地的流行音乐差异日益缩小,在这个时期,古今的碰撞、中外的结合都汇集到一起。但受整个社会大环境的影响,中国的流行音乐从商业上看是繁荣的,但是从文化上看,是贫穷的。而少数民族音乐元素与流行音乐的结合更是一个长期的课题,如何把民族的真正变为世界的、把民族音乐元素巧妙地与流行音乐相结合,还需要广大的音乐人不断尝试、共同努力、共同探索,使我国民族化的流行音乐作品在世界乐坛上独树一帜

中国民族音乐指用中国传统乐器以独奏、合奏形式演奏的民间传统音乐。中国民族音乐一般分为五大类,即歌曲、歌舞音乐、说唱音乐、戏曲音乐和器乐。每类音乐又各有多种体裁、形式、乐种和作品,如歌曲又有古代歌曲和民间歌曲之分;民间歌曲中又分劳动号子、山歌、小调、长歌及多声部歌曲等不同的体裁;同是山歌,又因地区、民族的不同而风格迥异,各具特点。又如民族乐器,早在两千多年的周代就有七十多种乐器了。现在经常使用的乐器已达两百多种。按其演奏方法和性能,可分为吹管乐器、拉弦乐器、弹弦乐器和打击乐器四类,这些乐器既能独奏,又能组合成各种形式和乐队进行重奏和合奏,并具有独特而丰富的艺术表现力,民族器乐有各种乐器的独奏、各种不同乐器组合的重奏与合奏。不同乐器的组合,不同的曲目和演奏风格,形成多种多样的器乐乐种。各种乐器的独奏乐是民族器乐的重要组成部分。据考古发现,中国民族音乐可追溯至7000多年前。中华民族在

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创造了无论从形式上还是意境上都无比丰富的民族音乐文化。它讲究艺术表现的中和、简约、适度、含蓄、空灵。以五声音阶为主。与西方传统艺术注重立体感不同,它更着重于表现线形态。20世纪以来,随着西方音乐的大量传入,加上思想领域内的“欧洲中心论”以及国人缺乏对民族音乐文化的深层认识,使得中国民族音乐渐受冷落。民国时期的上海产生了不少优秀的中国流行音乐。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民族音乐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挖掘与研究,曾一度欲建立“中国乐派”。民族音乐作为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富有民族特色的各种文化形式的综和,同时又是各民族在长期历史发展过程中创造出来的。音乐文化里包括了多种文化,涉及到人民生活的各个方面。因为各种类型的民族民间音乐是在劳动中创造出来的,它不仅仅是一种音乐现象,其中也体现了各个时代各个地方的文化、民俗、语言、美学观点,同时也寄托了一种文化的情思,其所涵盖的情感和精神是这个民族的灵魂与思想,是这个民族精神的载体。民族音乐作为我国文化的一个重要部分,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和历史内涵,它反映了一个民族的民族精神。在我国的历史长河中,它以最具感染力的艺术形式伴随着人类历史的发展。中国民族五声音阶是众人所熟识的,与西方七声音阶相比,仿佛有些单薄,但是实际上,它是以这个“八声音阶”为基础发展而来的,非但不是落后,反而是更加的先进。从“曾侯已编钟”的出土,到“180调民歌的整理”,无一不证实了中国民族音乐的博大精深,浩瀚广博。

在不断深入学习与了解中,我的心情既有激动又有赞叹,我的心被中国音乐的精髓冲刷得越发清净透明了,我的民族自豪感被中国音乐灿烂的历史激发得空前激越豪迈了!面对着中国音乐如此璀璨的历史,我不觉感到自己的无知与渺小。“只有民族的,才识世界的”。大部分音乐学者都很清楚这一点,但要想发扬有中国特色的音乐,不是仅知道“五声音阶”就够了的。想创造就必须先研究,而想研究就必须先认识,而要认识就必须先正视!没有一个崇敬的心态,是难以深入中国的历史文化与音乐的。以崇敬的心态认真学习中国民族民间音乐,

不仅是一个艺术学者所必须拥有的素质,更是一个中国人发扬自己民族灿烂文化的必要前提。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和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我国的民族声乐事业也得到了蓬勃的发展。尤其是近些年来,随着中西方声乐文化交流不断加强,我们越来越清楚地意识到“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民族声乐的发展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今天我们可以在较高的水平上来认识和把握民族声乐发展的问题。这里,来谈谈关于美声、民族声乐的辩证统一关系。不管是美声还是民族声乐,都是歌唱的艺术,我们若能正确地“洋为中用”,取各家所长,补自家之短,便能更好、更科学地发展民族声乐。总之,民族音乐风格受地区差异而不同,这也是它们的魅力所在,因为只有这样,音乐的元素才会丰富起来。对中国民族音乐,我还知之甚少,但我从中得到的知识,震撼与感悟却是比任何时候都多的。音乐是流动的诗歌,是浪漫的思想,是历史的传承,是文化的积

淀……中国民族音乐则是艺术这份璀璨的天空中,最耀眼的明星。音乐会感动人。民族音乐更是深奥。而我们作为当代大学生,肩负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不仅要好好学习科学知识,也要传承中华名族的优良传统,也要学习并吸收中国民族音乐的精华,这都是对我们成长有很大帮助的,不能一味的排斥,要深入了解它,有这样,中华民族才能以利于世界民族之林

很难说中国民族音乐和流行音乐的联系是一种必然,也很难给中国民族音乐和流行音乐的关系一个完整和正确的定位。中国民族音乐存在了数千年,随着历史的变迁以及各个历史时期人们的意识形态不断发生变化,民族音乐也随着变化和发展,而且一直都在扮演着一个非常重要的角色。它不仅反映了不同历史时期人们的精神面貌,也用音乐这个特殊的方式记载着不同历史时期人们的日常生活和人文背景。可以说,中国的民族音乐经过几千年的发展已经形成一个特点比较鲜明的体系。而中国的流行音乐尤其是所谓的“新潮音乐”可说是在西方强势文化冲击下的派生物,虽然众多音乐人可以借“流行音乐”的形式来表现生活和情感,但是作为音乐它已经不再是一种宜于实现超越性的艺术,而是一种在人们日常生活过程中加以消费的使用价值。虽然流行音乐有时也显得很贴近人们的生活和情感世界,但是在精神特征本质的缺陷方面却显得比较极端和盲目。

笔者是一名中学音乐教师,针对目前学生当中的偏爱流行音乐的现象,力求在教学当中作一些相应的调整,把流行音乐中一些典型的范例适当的引入课堂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努力摸索出一条适合于现代中学音乐教育的新路子。我想这也是许多同行们的愿望,但是如果连我们自己都还没有对中国民族音乐和流行音乐的现状进行足够的了解和清醒的认识,不能从正确的角度、用辩证的思维方式对民族音乐与流行音乐的依存关系有充分的理解,就不能够在引入流行音乐进课堂的同时因势利导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也不能够更好的利用校园这块主阵地为弘扬我国民族音乐文化做出有益的贡献。

一、中国民族音乐的尴尬处境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民族音乐源远流长,而且中国人民自古就有着交流融合的习惯、海纳百川的豁达和融会贯通的精神。在以中原音乐、四域音乐和外国音乐为三大来源的中国传统音乐经过数千年的发展,积淀了各民族的艺术智慧和创造才能,可以说已经具备了鲜明的民族个性。在不断的交流和交融中,它们互相辉映,互相兑争,进而衍生、发展。由于经济的强大实力和政治的相对稳定,在无数次的交流和交融中中原音乐文化都处于明显的“强势”地位。但是时间的推移、历史的变迁对于任何一种意识形态来说都是一个发展的过程,在这个发展过程中政治、经济等因素对音乐的影响是不言而喻的。西域音乐与中原音乐的融合、四域之间的音乐交流等都无不与社会、政治、经济等因素有着密切的联系。“五四”新民

主主义文化运动的不彻底和建国至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民族音乐的尴尬地位更是体现了文化与政治经济唇齿相依的关系。在我国社会、政治、经济各个领域都受到侵袭的同时文化侵袭也是一种必然,当然这种侵袭从某种角度来说也是我国民族音乐发展的一次契机。然而那个时期文化思想领域里的否定思潮却高举国学之大旗对“新音乐”进行了全盘否定。从历史的角度看可以说是“五四”运动的不彻底使得新音乐的发展也变得举步维艰或者说是似是而非(当然期间也不乏精品)。解放以来至文化大革命这段时间从音乐发展的角度来说充其量只能说是一种积累阶段,“自力更生”、盲目排外的思想使得音乐的发展处于一种真空状态,在免遭“文化侵袭”的同时也失去了很多与外国文化进行交流的机会。

当然,“传统由发展而来,也要发展下去”(刘再生《论新音乐的历史观》)。虽然改革开放使以往的秩序结构、心理状态都遭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虽然世界音乐文化和学术思潮蜂拥而至时国人显得有点措手不及,但是中华民族一直有着难能可贵的兼容品质,很快使自己从茫然中走了出来。“新潮音乐”和“流行音乐”以惊人的速度发展起来,不过值得注意的是“新潮音乐”和“流行音乐”以从善如流的态势发展的同时,也力图从全面的否定中达到新的肯定。然而这种“新的肯定”对于中国民族音乐来说有何影响呢?答案是显而易见的。中国人自古就提出“百家争鸣”,从不忌讳与外来文化的融合。但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问题是,在诸多冲击之下,民族音乐显得冷静异常。我们眼看着在我们华夏民族生存了几千年的土地上孕育出来的民族音乐文化有日渐没落的迹象,电影、电视等各种媒体无不充斥着无病呻吟和病态的呐喊。当一场颇有质量的民族音乐演唱会或演奏会门可罗雀时,某著名歌星的演唱会却异常火爆,一票难求。

可以说音乐文化也是人的存在方式之一,脱离了人与人的需要的音乐是不存在的。现在人们不再有文化大革命时期的重重思想压力和顾虑,法制的健全赋予了我们选择的权利,改革开放更是赋予了我们选择的机会。人们可以根据需要和喜好选择适合自己的音乐,就像逛商场时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商品一样自由。摇滚乐、爵士乐以及POP等各种流行音乐的风靡,

二、流行音乐面面观

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样板戏和语录歌几乎是我国音乐的全部。盲目的闭关自守、与世隔绝,长期的思想桎梏使得音乐的发展失去了应有的原动力,音乐与政治的联姻更使得许多好的音乐成为一种奢侈品。

摘要:中国民族音乐文化有着悠久的历史,从原始社会开始,随着各个朝代的变迁,中国的民族音乐文化一直在不断地进步和发展。

关键词:民族音乐传统文化多元化社会音乐结构

中国民族音乐有悠久的历史传统,在四五千年前的原始氏族社会中,就产生了原始的歌舞和歌曲,到殷周奴隶主统治的时代,音乐文化已经相当发达。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中,音乐不断得到发展。在中国历史上曾经多次出现音乐文化繁荣昌盛的时代。中国民族音乐文化是根植于中国悠久的传统文化土壤之中,独特的中国传统文化造就了独特的民族音乐。

在漫长的原始社会,人们主要是靠集体的劳动来生存,所以原始音乐与劳动生活有着紧密的联系。相传为黄帝时做的《弹歌》就是反映狩猎生活的:“断竹,续竹,飞土,逐宍”。《吕氏春秋.古乐》中记录的“八阕“,则是反映原始农牧生活的组歌。当时,人们所歌咏的内容,诸如“敬天常”“奋五谷”“总禽兽之极”反映了先民们对农业、畜牧业以及天地自然规律的认识。原始音乐的主要形式是歌、舞、乐三位一体的乐舞。在与大自然苦斗的过程中,人们在不能战胜大自然和客观环境的时候,就产生了一种精神寄托——图腾崇拜。所以许多原始乐舞主要体现了氏族部落的图腾崇拜,例如黄帝部落曾以云为图腾,他的乐舞

就叫做《云门》,尧时则有《咸池》,舜时则有《韶》。其中《韶》乐最著名,至春秋时仍有演出,孔子在齐国听到《韶》乐演出后,认为获得了一次很高的艺术享受,以致“三月不知肉味”。

西周时期,奴隶主阶级为了巩固自己的社会地位,制定了礼乐制度,把上层社会的人分成许多等级,再依照等级地位的不同,规定所实行的礼乐,这个时期的音乐主要是为上层阶级服务的,乐成为了礼的附庸。到了春秋战国时代,中国社会经历了从奴隶制度到封建制度的转变,社会思想活跃,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在新思潮的影响下,娱乐性比较强的、不受礼乐束缚的新乐,逐渐代替了使人听了昏昏欲睡的“古乐”。春秋末期形成的儒家学派对音乐的影响是很大的,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为孔子,他积极提倡音乐,一生不断地进行音乐艺术实践——弹琴、击筑、鼓瑟、唱歌,并把音乐作为“六艺”之一加以传授。

短暂的秦王朝揭开了封建大一统的序幕。它虽然在音乐文化的发展方向并未留下很多业绩,但一统思想,包括开水渠、筑长城、统一文字、货币等力图规范化的政策措施,却给音乐思想以及音乐文化的发展留下了轨迹。从汉高祖刘邦开始,统治者对民间音乐的偏爱影响着民间音乐的发展。乐府机构的建立,采集了大量的民间歌曲;仪仗鼓吹音乐也多用世俗性歌词;歌舞伎乐,以百戏的形式绽开新花;相和歌这种民间艺术形式不断丰富、完善;世俗音乐的潮流在不断发展扩大之中。适应鼓吹、相和歌等俗乐形式发展的需要,两汉以来吹管乐器,以及古琴等弦乐器的发展颇引人注目。乐律学领域则出现了计算精密的京房六十律,在相和歌基础上产生了“相和三调”的乐学理论。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是中国音乐文化上承秦汉,下启隋唐的重要时期。由于局部战争而造成的民族迁徙和融合,使得中原文化传统在并未中断的情况下进一步融汇外来文化而得到新的继承和发展。汉时的相和歌辗转南北,演变成清商乐。魏晋以来,随着佛教的传入,音乐思想的发展突破了定为一尊的儒家音乐思想的束缚,随着“玄学”的兴起,崇尚清淡之士,实现着儒道互补的新的音乐主张,嵇康的《声无哀乐论》成为音乐美学思想的名篇。

乐律学的发展出现了纯律的实践成果;对“黄钟不能还原”地三分损益理论探讨,则出现了无神论律学家何承天的新律;三分损益法在调律和音乐实践中的准确应用,产生了荀冒的笛律,他发现的“管口校正数”亦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隋唐两代,政权统一。特别是唐代,政治稳定,经济兴旺,统治者奉行开放政策,勇于吸收外域文化,加上魏晋以来已经孕育着的各族音乐文化融合打基础,终于萌发了以歌舞音乐为主要标志的音乐艺术的全面发展的高峰。唐代宫廷宴享的音乐,称作“燕乐”,风靡一时的唐代歌舞大曲是燕乐中独树一帜的奇葩,见于《教坊录》著录的唐大曲曲名共有46个,其中《霓裳羽衣舞》以其为著名的皇帝音乐家唐玄宗所作,又兼有清雅的法曲风格,为世所称道。唐代音乐文化的繁荣还表现为有一系列音乐教育的机构,如教坊、梨园、大乐署、鼓吹署以及专门教习幼童的梨园别教园。文学史上堪称一绝的唐诗在当时是可以入乐歌唱的。受到龟兹音乐理论的影响,唐代出现了八十四调,燕乐二十八调的乐学理论。唐代曹柔还创立了减字谱的古琴记谱法,一直沿用至近代。

宋、元时期音乐文化的发展以市民音乐的勃兴为重要标志,较隋唐音乐得到更为深入的发展。说唱艺术也开始走向成熟,创造出大型的说唱音乐的新形式——诸宫调。南宋姜夔是既会作词,又能依词度曲的著名词家、音乐家。他有十七首自度曲和一首减字谱的琴歌《古怨》传世。这些作品多表达了作者关怀祖国人民的心情,描绘出清幽悲凉的意境。到了元代,民族乐器三弦的出现值得注意。在乐学理论上宋代出现了燕乐音阶的记载。同时,早期的工尺谱谱式也在张炎《词源》和沈括的《梦溪笔谈》中出现。宋代还是我国戏曲趋于成熟的时代,它的标志是南宋时南戏的出现,南戏最初是一些民间小调,演唱时可以不受宫调的限制,后来发展为曲牌体戏曲音乐时,还出现了组织不同曲牌的若干乐句构成一种新曲牌

的“集曲”形式,南戏在演唱形式上已有独唱、对唱、合唱等多种。戏曲艺术在元代出现了以元杂剧为代表的高峰,典型作品如关汉卿的《窦娥冤》《单刀会》,王实甫的《西厢记》等等。这些剧本经历代流传,至今仍在上演。当时南北曲的风格已经初步确立,以七声音阶为主的北曲沉雄;以五声音阶为主的南曲柔婉。随着元代戏曲艺术的发展,出现了最早的总结戏曲演唱理论的专著,即燕南之庵的《唱论》,而周德清的《中原音韵》则是北曲最早的韵书,他把北方语言分为十九个韵部,并且把字调分为阴平、阳平、上声、去声四种,这对后世音韵学的研究以及戏曲说唱音乐的发展均有很大的影响。

明清时期已显露出资本主义的萌芽。随着城市的扩张,人口的增加,适用城市生活的戏曲、说唱艺术在宋元的基础上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反对封建礼教,揭露阶级矛盾的民歌蓬勃兴起。文人参与民间文艺活动,促进了戏曲、民歌的兴旺。以声腔的流布为特点,明清戏曲音乐出现了新的发展高峰。明初四大声腔有海盐、余姚、弋阳、昆山诸腔,其中的昆山腔经过南北曲的汇流,形成了一时为戏曲之冠的昆剧。晚清,由西皮和二黄两种基本曲调构成的皮黄腔,在北京初步形成,由此,产生了影响遍及全国的京剧。明清时期,器乐的发展表现为民间出现了多种器乐合奏的形式。如北京的智化寺管乐,河北吹歌,江南丝竹,十番锣鼓等等。明代的《平沙落雁》、清代的《流水》等琴曲以及一批丰富的琴歌《阳关三叠》《胡茄十八拍》等广为流传。琵琶乐曲自元末明初有《海青拿天鹅》以及《十面埋伏》等名曲问世,至清代还出现了华秋萍编辑的最早的《琵琶谱》。明代末叶,著名的乐律学家朱载育计算出十二平均律的相邻两个律(半音)间的长度比值,精确到二十五位数字,这一律学上的成就在世界上是首创。

近现代时期,随着西洋音乐的传入而逐步建立发展起来了一种不同于中国传统音乐的“新音乐”。新音乐的发展以学堂乐歌为启蒙,在“五四运动”时期再度勃兴,这一时期,出现了许多新式音乐社团。“七七”事变后全面抗战爆发,抗战歌曲的创作和群众歌咏的深入发展成为抗日文化战线极为重要的一翼,这一时期,是新音乐创作和传播的繁荣时期,出现了大批的作曲家,演奏家,音乐教育家,如赵元任,萧友梅,刘天华,王光祈等等。中国民族音乐进入了多元化社会音乐结构的新时期。

1器乐分类:丝竹乐吹打乐合奏乐重奏乐 2乐器分类:吹奏类弹拨类拉弦类打击类 3器乐曲式结构:单曲体联曲体 4独奏乐器分类:吹奏类弹拨类拉弦类 5《鹧鸪飞》曲笛(南方)《五梆子》梆笛(北方)《春江花月夜》大型合奏曲(民族管弦乐)《百鸟朝凤》唢呐《金蛇狂舞》聂耳由《倒八板》改编 6广东音乐:雨打芭蕉平湖秋月步步高旱天雷 7江南丝竹:行街中花六板慢六板三六慢三六欢乐歌云庆四合如意 8福建南音:四大名谱:《四时景》《梅花庵》《八骏马》《百鸟归巢》 9琵琶分类:文套武套 10古筝曲:渔舟唱晚 11古琴曲:醉渔唱晚流水酒狂梅花三弄秦腔:是流行在西北地区陕甘青新疆等地的古老剧种,也是梆子声腔系统中最古老的剧种。因以木梆子为伴奏乐器,故又称“梆子腔”。其音乐来源于明代陕西甘肃一代的民间歌舞,约有三四百年历史,魏长生对其进行了改革,秦腔是中国戏曲音乐中最早的板腔体声腔,其音乐特色鲜明,风格朴实豪放,调式很特别,有花音,苦音。花音调式比较明朗,昂扬,善于表现喜悦,清新的感情,苦音调式比较深沉,柔和,善于表现细致内在的感情。《庵堂认母》秦腔传统剧目。昆剧:原名“昆山腔”,是现存戏曲中最古老,影响最大的剧种之一,它的风格典雅古朴,形式完善精致,典型的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美学特征,被誉为百花园中的兰花。杰出的戏曲音乐家魏良辅对其发展与提高做了贡献,他在昆山腔的基础上,吸取了北曲的艺术成就,和南戏中的海盐腔弋阳腔的长处进行革新创造,使唱腔变得委婉细腻,称为水磨腔。产生了《牡丹亭》《长生殿》《桃花扇》等名作。昆剧有南曲北曲之分,唱法非常讲究,以丝竹伴奏,笛子为主,2001年被联合国评为世界人类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京剧:是以皮黄腔为主的全国性戏曲剧种之一,有200多年的历史,因形成于北京而得名,1790年,四大徽班先后进京,带进二黄腔,湖北艺人进京参加徽班演出,又加进了西皮腔。西皮二黄的合演为京剧的唱腔形式打下了基础,京剧正式形成约在1840年以后,其唱腔板式基本完备,出现了余三胜张二奎,程长庚3位著名老生,称为“三鼎甲”。谭鑫培是京剧老生的一代宗师。名家辈出将京剧艺术推到了鼎盛时期。20世纪60年代以来,京剧现代戏方面出现新的效果,产生了一批如《白毛女》《红灯记》等优秀剧目。京剧唱腔一皮黄腔为主,二黄腔苍凉深沉,长于抒发悲沉激愤之情。西皮腔刚劲明快,善于表现灵活昂扬欢快之情。不同行当的唱腔也有区别,各具特色。京剧演唱很讲究,注重依字行腔,要求字正腔圆,声情并茂,京剧器乐文场以京胡为主,代表曲目:《二进宫》。丝竹乐:大多风格细腻柔和,善于表达喜悦欢快的情趣,各种旋律乐器都能尽力发挥自己的特点,围绕着一个共同的旋律,骨架而即兴发挥构成支声复调。它的地方色彩很浓郁,各乐种大多又能体现地方特色的主奏乐器。主要乐种有江南丝竹,广东音乐,福建南音。广东音乐:流行于珠江三角洲及广州市区的民族器乐合奏乐种。他是形成与近代,发展较快的一种民间乐种。《倒垂帘》和《旱天雷》《连环扣》等。20世纪二三十年代,广东音乐传至上海、北京、天津等大城市,并且出现了一些专业团体和优秀的演奏家兼作曲者,开始广泛吸收江南丝竹等其他音乐。广东音乐有浓厚的地方特色,又很有时代气息。音乐迤逦精致,华美光彩,性格乐观向上。广东音乐大多篇幅较短小,传统曲无复杂的大套形式。较有影响的有《雨打芭蕉》《旱天雷》《步步高》《平湖秋月》

吹打乐:“吹打乐”是指旋律乐器和打击乐器相结合的民间音乐。吹打乐大多风格粗犷、刚健,善于表现心情兴奋和激烈强健的情绪。吹管乐明亮豪迈的旋律和打击乐的立体性、交响性的表现特点,相互交织辉映,组成动人的音响,成为吹打乐的独特的艺术表现特性。主要乐种有浙江吹打,苏南吹打,河北吹歌,晋北鼓乐浙江吹打:流行于浙江东部沿海地区的民间吹打乐,又称“浙东锣鼓”早在明代,浙江吹打约于明代中叶已盛行。浙江吹打的锣鼓音乐站很重要的地位。嵊县有“五锣”形式,奉化一代有“十锣”形式,这些锣鼓组合音响十分丰富,表象力很强,能单独演奏长段的音乐,也能伴奏旋律乐器。《舟山锣鼓》是一

首以浙东民间小调、小曲和奉化《划船锣鼓》音乐为基础改编的浙东吹打曲。其结构是以锣鼓段为主部的循环体结构。苏南吹打:流行于江苏南部的苏州、无锡、宜兴一带的民间吹打乐。又名苏南十番锣鼓。苏南吹打在清代中叶已十分盛行。苏南吹打的乐队组合有3种:一是“十番鼓”,二是“十番锣鼓”,三是“粗吹锣鼓”。《将军令》是苏南吹打中的粗吹锣鼓曲。乐曲雄壮豪迈、气势恢宏、表现了古代将士英雄气概和威武场面。该曲流传甚广,昆剧、京剧等戏剧音乐中经常用以作开场闹台或为将士上场、摆阵出征等场面的伴奏,在民间也常用于喜庆场面。《十面埋伏》:是传统琵琶曲之一,传统武套,又名《淮阴平楚》,谱最早见于《华秋苹琵琶谱》(1819)全曲分13段落。第一部分:1列营2吹打3点将4排阵5走队第二部分:6埋伏7鸡鸣山小战8九里山大战第三部分:9项王败阵10乌江自刎板腔体唱腔:是在一对上下句结构的基本曲调的基础上,进行板式变化(即速度、节拍特征的变化所引起的唱腔旋法、节奏等方面的变化)《百鸟朝凤》:是一首安徽河南山东河北等地广为流行的唢呐独奏曲。乐曲充分发挥了唢呐的乐器表现功能,模仿许多类飞鸟鸣禽的叫声,活泼粗犷,欢快爽朗,富有生活气息,整个乐曲大体以循环结构为原则。多选 1琵琶曲:《阳春白雪》《十面埋伏》《大浪淘沙》《春江花月夜》《龙船》《平沙落雁》《昭君出塞》 2北方剧种:秦腔、晋剧、河北梆子、豫剧、评剧、碗碗腔南方剧种:赣剧、川剧、湘剧、婺剧、黄梅戏、越剧、锡剧、花鼓戏 3刘天华代表作:《光明行》《空山鸟语》《良宵》《病中吟》《闲居吟》《独弦操》《烛影摇红》《月夜》《苦闷之讴》《悲歌》华彦均代表作:《二泉映月》《听松》《寒春风曲》(二胡)《大浪淘沙》《昭君出塞》《龙船》(琵琶曲) 4著名京剧艺术家:四大花旦:梅兰芳尚小云程砚秋苟慧生。老生:谭鑫培言菊朋谭富英杨宝森。武生:盖叫天厉慧良。小声:姜妙香叶盛兰 5京剧代表曲目:《二进宫》《玉堂春》《霸王别姬》《卧龙吊孝》《贵妃醉酒》《荒山泪》《捉放曹》《红灯记》《智取威虎山》南方代表剧种、剧目:1、赣剧《风波亭》2、川剧《玉簪记·秋江》3、湘剧《单刀会》 4、婺剧《僧民会》(思凡下山)5、黄梅戏《天仙配》《打猎草》6、越剧《梁山伯与祝英台》《红楼梦》7、锡剧《双推磨》8、湖南花鼓《刘海砍樵》戏曲四大声腔系统和三大声腔类型:昆腔系统:北昆、南昆、川昆。高腔系统:川剧、湘剧、赣剧、婺剧。梆子腔系统:秦腔、河北梆子、河南梆子。皮黄腔系统:京剧、徽剧、桂剧。民间歌舞类型:花鼓戏、秧歌戏、采茶戏。民间说唱类型:道

情戏、琴书、滩簧戏。少数民族戏曲类型:藏剧、壮剧、白族的哈哈腔。

民族音乐鉴赏论文

民族音乐鉴赏之《梁祝化蝶》赏析 一个有着五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经历了无数次的兴衰轮回,时至今日,淀积着的民族文化无不饱含风霜雪雨,在沧桑中透漏着荡气回肠和令人震撼的东西,而民族音乐则是这些令人震撼的东西当中的一种。民族音乐,主要指流传于民间,为广大民众传唱的风格通俗、曲风简单,便于民间众人理解的歌曲。 音乐从来都是用以表情达意的一种方式,我们的喜怒哀乐都可从音乐中体现出来,当然我们也可以用音乐陶冶情操,通过音乐来修身养性不失为一种良策。民族音乐在陶冶情操之上则更是做到了老少皆宜、雅俗共赏。在这里,我和大家谈谈我对于《梁祝化蝶》这首古筝曲子的一些看法和感想。《梁祝化蝶》这首曲子是中国传统曲子之一,它由古筝演奏,故而其音调具有古筝特有的清新、柔和,全曲大约4分半,题材是梁祝故事中祝英台最后扑进梁山伯的坟墓之中,化蝶于梁山伯双宿双飞的情节。 曲子开始时以低音渲染气氛,烘托出了全曲的基本感情基调,主要以悲伤为主,而中间部分则是高低音结合,体现出来祝英台在梁山伯坟前哭诉的悲伤感情以及对自己即将嫁于他人的无奈,而之后音调再次急变,表示出故事情节再次发生变化,梁山伯坟墓突然破裂开,梁山伯魂魄出现在他坟墓之上,似乎在呼唤祝英台,曲子结尾音调悲凉而又平和,声音逐渐降低,似乎是在告诉我们,梁山伯与祝英台化蝶双飞而去,且渐渐地远离我们,也远离了这个让人无奈的世界。全

曲以一种轻柔而又悲凉的音调叙述这个故事,表现出了梁祝感情故事的悲伤与无奈。 梁祝故事原文如下:从前有个姓祝的地主,人称祝员外,他的女儿祝英台不仅美丽大方,而且非常的聪明好学。但由于古时候女子不能进学堂读书,祝英台只好日日倚在窗栏上,望着大街上身背着书箱来来往往的读书人,心里羡慕极了!但是祝英台不甘心女子不能进入学堂学习,于是她女扮男装混入学堂进行学习。 第二天一清早,天刚蒙蒙亮,祝英台就和丫鬟扮成男装,辞别父母,带着书箱,兴高采烈地出发去杭州了。 进入学堂后,祝英台遇见了梁山伯,并且成为了知己,整天呆在一块,随着时间的推移,梁祝之间的感情也变得越来越紧密,然而梁山伯并不知道祝英台女儿身的身份,知道他们在一起学习的三年时间过去,梁山伯去祝英台家里拜访时才发现祝英台的秘密,而此时梁山伯心理已早已烙下了祝英台的影子。因此梁山伯在那之后请人上门求亲,可惜祝员外嫌弃梁山伯的贫穷而将祝英台许配给了有钱人家的少爷马公子,梁山伯在得到消息之后不久就病逝了。 听到梁山伯去世的消息,一直在与父母抗争以反对包办婚姻的祝英台反而突然变得异常镇静。她套上红衣红裙,走进了迎亲的花轿。迎亲的队伍一路敲锣打鼓,好不热闹!路过梁山伯的坟前时,忽然间飞沙走石,花轿不得不停了下来。只见祝英台走出轿来,脱去红装,一身素服,缓缓地走到坟前,跪下来放声大哭,霎时间风雨飘摇,雷声大作,“轰”的一声,坟墓裂开了,祝英台似乎又见到了她的梁兄

中国民族民间歌曲欣赏论文

浅谈汉族民间音乐的分类及其艺术特征与情感传播姓名:钟彩霞专业:学前教育班级:15级2班 汉族民间音乐文化源远流长,被人们广泛传播,一代一代传承与发展,成为中国非物质文化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歌曲中承载着人们的情感与期望,薪火相传,可以说是人们生活的精神支柱。 汉族民间音乐分为民间歌曲,民间歌舞音乐,说唱音乐,戏曲音乐,民间器乐五部分。 1.民间歌曲 民间歌曲是劳动人民在生活和劳动中自己创作、自己演唱的歌曲。它以口头创作、口头流传的方式生存与民间,并在流传过程中不断经受着人民群众集体的筛选、改造、加工和提炼。因此,流传至今的民歌集结了不同时期、不同地域、不同身份、不同经历的人民群众集体的智慧、情感体验和音乐艺术的情感表达方式。汉族民歌主要划分为劳动号子、山歌、小调三类。在此我重点说说山歌。 山歌多在野外歌唱,环境空旷,不受劳动的限制,歌唱者可以无拘无束地抒发内心情绪,因此,山歌的特点一般是节奏比较自由,音调比较悠长,在演唱时,往往可以根据歌唱者当时的情感需要,时而延长、时而缩短它的节奏,曲调也有自由的变化。 客家文化是中华民族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而客家山歌是客家文化中的一颗璀璨的明珠。客家山歌是客家人表情达意的特殊方式,它承载着客家人真挚的思想感情。在客家山歌中,数量最多、最精彩的是爱情题材的山歌。歌者大多数是不识字的耕夫农妇,歌声缘情而发,天真而又直率,艰辛的劳动和朴实无华的生活是他们创作的灵感

来源。客家爱情山歌语言生动朴素,贯穿歌中的感情真挚热烈,抒发了客家青年男女之间的爱慕和思念之情,表现爱情的悲欢离合。他们借山歌来表达对爱情的追求和向往,例如,青年男女初次相识,互相有了好感,男方会用山歌试探对方的心意:“十八老妹嘀嘀亲,浑水 过河不知深,丢个石子试深浅,唱支山歌试妹心。”他们还借山歌表 达对爱情的坚贞和执着。又如:“生要恋还死要恋,不怕刀枪架眼前。杀头好比风吹帽,坐监好比游花园。”这首山歌直接表现爱情中的男 女为了爱情不怕死不怕受折磨,为了两个人的爱情敢于冲破一切势力,敢于用热血和生命为代价,生死都要相爱的信念,去追求诚挚的爱情,这就是他们冲破封建罗网的最直接呐喊。 2.民间歌舞 我国汉族民间歌舞的主要种类有:秧歌、花灯、花鼓、采茶。东 北秧歌是中国北方地区汉族劳动人民长期创造积累的艺术财富,它起源于插秧耕田的劳动生活,又和古代祭祀农神祈求丰收,祈福禳灾时所唱的颂歌、禳歌有关,由一般的演唱秧歌发展到今天广大群众喜闻乐见的一种汉族民间歌舞。东北秧歌同其它民族舞蹈一样,具有独特的风格和动律特点。东北秧歌的上身动律以及手巾花的各种舞法等都展现了东北秧歌的风格特征,并反映了东北人民豪爽、泼辣、热情的个性。“东北秧歌在风格上以热情、火爆、泼辣、幽默著称。动作既 哏又俏,既稳又浪,而且稳中有浪,浪中有哏,哏中有俏,刚柔结合,不能扭扭捏捏缠绵无力。”体现其风格的要素主要有韵律、体态、动作、节奏、服饰、道具。韵律、体态和手巾花集合在一体的动作结合

智慧树中国民族音乐作品鉴赏章末测试答案

1 【多选题】(2分) 传统音乐包括以下哪几个类型? A. 民间音乐 B. 音乐 C. 宫廷音乐 D. 文人音乐 答案: 全选 2 【多选题】(2分) 文人音乐主要是指哪一类音乐? A. 古琴音乐 B. 宴乐 C. 文人自度曲 D. 答案: 朝会乐文人自度曲古琴音乐 3 【单选题】(2分) 春秋战国时期,墨家主的音乐观念是? A. 道法自然 B.

C. 非乐 D. 礼乐 答案: 非乐 4 【多选题】(2分) 宫廷音乐是指下面哪一种音乐形态? A. 朝会乐 B. 祭祀乐 C. 国风 D. 宴乐 答案:朝会乐祭祀乐宴乐 5 【多选题】(2分) 下面哪个观点属于孔子的音乐思想? A. 声无哀乐 B. 移风易俗,莫善于乐 C. 大音希声 D. 礼乐

答案:大音希声礼乐 第二章 1 【单选题】(2分) 下列哪一项不属于民间音乐? A. 民间歌舞 B. 民间歌曲 C. 说唱音乐 D. 宫廷音乐 答案: 宫廷音乐 2 【多选题】(2分) 民间歌曲包括以下哪三项? A. 山歌 B. 号子 C. 弹词 D. 小调 答案: 号子山歌小调 3 【单选题】(2分) 一般用“节奏的律动性”来形容哪一类民间歌曲? A.

劳动号子 B. 小调 C. 山歌 D. 京剧 答案:劳动号子 4 【单选题】(2分) “孟女调”属于下列哪一种小调类别? A. 时调 B. 吟唱调 C. 谣曲 D. 插秧山歌 答案:时调 5 【单选题】(2分) 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小调的是? A. 对花调 B. 茉莉花调 C. 摇篮曲 D.

花儿 答案:花儿 第三章 1 【单选题】(2分) 省市主要是哪个民族的聚居地? A. 白族 B. 普米族 C. 纳西族 D. 傈僳族 答案:纳西族 2 【多选题】(2分) 蒙古族中最具有特色的有以下哪些音乐? A. 十二木卡姆 B. 呼麦 C. 冬不拉弹唱 D. 长调 答案:长调呼麦 3 【单选题】(2分)

民族音乐欣赏论文

民族音乐欣赏论文 刘佳 10283008 计算机学院安全1001

浅淡中国民族音乐与流行音乐 所谓而民族音乐,狭义地讲,就是祖祖辈辈生活、繁衍在中国这片土地上的各民族,从古到今在悠久历史文化传统上创造的具有民族特色,能体现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的音乐。民族音乐艺术是世界上非常具有特色的一种艺术形式。中华民族在几千年的文明中,创造了大量优秀的民族音乐文化,形成了有着深刻内涵和丰富内容的民族音乐体系。这一体系在世界音乐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我们要认识中国音乐,不能仅仅会唱一些中国歌曲,听几段传统乐曲,还必须从民族的、历史的、地域的角度去考察中国音乐,了解中国音乐,从而真正理解中国音乐的内涵,了解它在世界音乐体系中的地位和历史价值。 而流行音乐,则为一种有着广泛听众极具吸引力的音乐,相较于艺术音乐站和传统音乐来说,流行音乐是一种不分年龄人人共享的音乐,以“雅俗共赏”通称。它具有许多的文化功能,比如说认识功能就是它文化功能里面的一种,这种认识功能的实现较其他音乐形式有显著的特点, 也表现在对流行音乐形态表现的认识与掌握上。流行音乐圈内有许多自学成才的流行音乐歌手就是明例, 而这种现象在古典、严肃音乐的创作中却极为少见。而它的审美功能则主要表现为它可以使欣赏者感到身心愉悦, 并达到陶冶情操、提高审美能力和审美趣味的目的。需要说明的是, 流行音乐的审美功能和它的消遣娱乐功能不同。消遣娱乐功能主要是指一种生理上的满足感和快乐感, 审美功能则主要是指美感, 具有心理以及社会意义。还有其他的一些文化功

能,在此就不再详述了。 民族音乐是老一辈们一代又一代智慧的精华,是中国音乐的灵魂,它能培养我们对民族音乐的感情,增强民族自豪感,是青少年健康成长的需要,也是时代发展的需要。而流行歌曲,却以其结构短小,内容通俗、形式活泼、情感真挚,深受广大群众所喜爱,被广泛传唱。歌词多用生活语言,浅显易懂,易为听者接受和传唱;歌手多是自成一格的流行歌星,演唱时感情重于声音技巧,加上动作手势,自由不羁,亲切自然,所以大众听起来,无论文化水平的高低,都易于接受。也容易产生共鸣。这是最主要的原因。也可以这样说,流行歌曲代表了大众的感情,因为大家可以很容易的通过流行歌曲来宣泄自己的情绪。然而,一个不争的事实是当今的流行歌曲已牢牢地抓住了广大青少年的心!周杰伦现象在华语歌坛上保持高温状态便是例证。而且每个阶段都会有不同的流行元素,每个时间都会有不同的偶像,为什么众多的青少年如此地喜爱流行歌曲呢? 它会不会和我们的民族音乐发生冲突呢? 尽管中国民族音乐与流行音乐之间存在着某些矛盾,但是我们却也能发现它们之间一些微妙的联系。 首先,流行歌曲脱胎于民歌。也可以这样理解:民歌是过去的流行音乐,流行歌曲就是今天的民歌。如上世纪八十年代初邓丽君演唱的一些歌曲则是由民间小调为素材创作的歌曲。而在其他的流行歌曲中也有相当的体现。由此可以我们知道,民族音乐凝聚着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和民族艺术的精华,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意志、力量、智慧和

学习《中国民族民间音乐赏析》的心得体会

学习《xx民族民间音乐赏析》的心得体会 本学期我选修了《中国民族民间音乐赏析》一课,在黄老师的教导下,我对中国各民族的传统音乐有了初步的了解,艺术素养与艺术鉴赏能力都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通过这次选修课的学习,使我受益匪浅,下面我谈谈我的心得体会。 其实在我选择选修课的时候只是为了修够我所需的学分,并不太在意学的是什么。 我本人是所谓的没有音乐细胞的人,对于音乐的了解仅仅局限在对音乐的兴趣上,认为好听就听,而不能对其有深刻的认识,如音乐中所包含的感情,展现了什么样的意境,富含什么样的寓意等,那是我们无法体会出来的。 之所以会选中国民族民间音乐赏析,也算是一种巧合吧。谁知,竟由一开始的硬着头皮来上课,到盼着每周三的晚上来上课,最后,课程将结束时,竟飘飘然,感觉自己对音乐有了新的认识,似乎也可以尝试着去理解音乐,触摸音乐。 大千世界最不能缺少的是声音,而声音中最美妙的是音乐。音乐是世界上所有声音的诠释,是社会生活的调味剂。没有音乐世界将枯燥乏味,生活也将死气沉沉,没有活力。因此音乐丰富我们的生活,陶冶了我们的情操。经过这一个学期的学习,使我对音乐的观点有了新的改变。通过对音乐鉴赏课一个学期的学习,我对音乐有了一个全新的理解,而且自己的音乐鉴赏能力也有了一定的提高。在选中国民族音乐鉴赏课之前,我认为音乐只是用来听的。其实不然,音乐的功能不只是这些,所谓的音乐,广义上来说就是任何一种艺术的、令人愉快的、神圣的或其他什么方式排列起来的声音就是音乐。 它是一种符号,声音符号,表达人的所思所想,是人们思想的载体之一;是有目的的,是有内涵的,其中隐含了作者的生活体验,思想情怀;它能用有组织的旋律和节奏来表达人们思想感情和反映现实的社会生活。因为是鉴赏课,所以我除了老师上课放的乐曲以外,我自己还特地在网上下载了一些比较传统的民族音乐来欣赏。例如《高山流水》、《百鸟朝凤》、《春江花月夜》等等。

音乐鉴赏论文

音乐鉴赏论文 郑紫 外国语学院 英语4班 (共6页)

一、1.音乐:Just like fire(电影《爱丽丝梦游仙境2》) 歌曲充满着积极向上,表现了爱丽丝在拯救疯帽子父母过程中的艰辛,但不放弃,坚定的信念像熊熊的火焰燃烧着,以及与伙伴们团结一致、齐心协力。这是一首很有节奏感的歌曲,P!NK生动的演唱把一个女孩的勇敢和毫无畏惧的心态诠释的淋漓尽致,合唱呐喊 的”run it”让歌曲走向高潮。正如歌曲所写”We can do it better.You and me together.Forever and ever”,与影片结尾众仙境伙伴成功完成他们 的愿望。 2、菩萨蛮(电视剧《甄嬛传》) 《菩萨蛮》是我国著名音乐歌手、音乐人刘欢为大型古装连续剧《甄嬛传》所做的一首插曲。它是这样一首脱俗的作品。全词委婉含蓄地揭示了人物的内心世界,并成功地运用反衬手法。鹧鸪双双,反衬人物的孤独;容貌服饰的描写,反衬人物内心的寂寞空虚。《菩萨蛮》带有"拟古"风格的现代音乐作品。作品调式调性的游移,有着传统民族音乐转调手法。 3、黄金甲(电影《满城尽带黄金甲》) 大量的人声、交响乐、打击乐与影片情节相联系,构成该剧的音乐艺术特色。实际上,音乐的魅力也为这部国产大片增色不少,《黄金甲》则是周董独树一格的中国摇滚风加饶舌,这首算是周董出道以来最摇滚的单曲,呈现出电影里千军万马的磅礡气势。音乐整体风格以低缓沉重的旋律为主,欲望与命运,去肌刮骨也脱不去的欲望,螳螂捕蝉的寓言一般令人不安的命运。有深渊,就有希冀、折堕和挣扎。

即便在幸福团聚和爱情场面中也没有惯常的欢快片段。周杰伦撇开擅长的R&B曲风,首度将重摇滚、街头饶舌与中国风三合一。 二、肖邦的夜曲风格 肖邦夜曲的创作孕育于波兰民族音乐的沃土之中。它具有冲淡平和,寂静幽澜的特点,深刻的表现出大自然夜晚的宁静。降E大调夜曲这是肖邦夜曲中最具代表性的作品,一开始即兴特点强,诉说着内心的甜蜜和辛酸。后来形成临近结束的气氛,富于热情的华彩段落。最后,乐曲在宁静的气氛中结束。它的节奏组合、和声色彩和作品形式、体裁方面都散发出波兰民族音乐的浓郁风格。 肖邦的夜曲可以分为三类:早期的夜曲很明显的展示的个人的内心世界,比后期的夜曲稍显得平淡。肖邦夜曲是肖邦在创作生涯中突破传统音乐形式,独立创新的一种钢琴独奏体裁,能够带给人独特的审美感受。肖邦夜曲在曲式结构上,肖邦多采用三部曲式,常有一个对比性的中段。以主调音乐为主,也贯穿着复调音乐的特点。肖邦在遵守古典主义和声进行的基础上,他善于运用以大调结束小调乐曲的手法,通过音响效果的转变及功能进行来加强乐曲的感情色彩。 4、对电影《莫扎特》中莫扎特人物的探讨。 电影以宫廷作曲家萨列里的叙述为线索,以一个旁观者的角度来描绘莫扎特的一生。莫扎特用音乐来诠释生命,这是一种很和谐的表现,很容易让听者感受到生命的真谛。影片中莫扎特的第一次出场就是不同寻常的,与未婚妻在公共场合打闹表现了他的不羁,而故意倒着讲话则表现出了他的聪慧。莫扎特是一个天分极高的艺术家,在西

世界民族音乐概论论文

聆听世界民族音乐有感 出于对音乐的喜欢,我在本学期选择了世界民族音乐文化,每个星期我都带着憧憬期待晚上世界民族音乐概论的到来。而不知不觉世界民族音乐概论课已经到了尾声。在杨老师一个学期的全心授课下,我学会了很多音乐知识。在没上这门课程之前,我只是听一些流行歌曲,对民族音乐认知,也仅限于中国传统的民乐,并没怎么了解。当我真正接触到这门课程是,我觉得自己的音乐世界真的太渺小了。甚至可以说是肤浅。在课上我知道了世界不同国家,不同区域都有着属于自己的独一无二的民族音乐。而我所理解的民族音乐不过是其中很小的一部分。 上这门课,可以说是一种享受整个课堂气氛让人感觉很轻松,也很舒服。你要做的就是跟着老师的步伐,去享受不同国家,不同地区的民族音乐。在一片欢快愉悦的氛围中学习和了解世界民族音乐。民族音乐作为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富有民族特色和各宗文化的综合,同时也需要各民族在长期历史发展中不断创新和改善后形成的。音乐文化包涵了多种文化,涉及到我们生活的每一个方面。不同的民族,因为历史的不同,生活习惯的不同,语言文字的不同,其产生的民族音乐自然而然的就是有很大的差别。而我觉得差别只是单纯的表现在形式的不同,其根本上还是一样的,都是对自己民族精神或者是信念的一种表达,又或者是对人们情感的一种表达。总之,音乐的根本就是情感的表达,这种情感可以是个人的,也可以是整个民族的,亦或是关于爱国的,关于爱情的等等。 说到世界民族音乐就不得不谈到世界民族的乐器。不同的民族,各式各样的乐器,在这堂课上,我算是长眼界了。有爱尔兰的风笛和竖笛,有蒙古的马头琴,有我国的古筝,琵琶.......真是数不胜数。而我最喜欢的就是非洲手鼓,它不仅是个非常好听的乐器,而且是个非常有激情的鼓.当你熟练打出一小段一小段时,你会发现你的鼓在深情的说话.当你和朋友们共同演奏同一个速度节奏的时候,你会发现你融入了其中,在和你的朋友们没有语言的沟通交流.这些感觉真的都是妙不可言. 民族音乐文化总是蕴含着丰富多彩的文化,而每一种文化代表的一种民族意志,那是独一无二,不可复制的。我们需要静下心来去感知民族音乐背后的文化,体会民族音乐的伟大魅力。让民族音乐来净化并升华我们的灵魂吧!

中国民族音乐论文

中国民族音乐论文 音乐是人们澄静的心声,是自然空灵的天籁。世间有那么多的乐曲,但恐怕只中国古典民族音乐能将其中的真谛尽数彰显出来。何尝不是如此~那宫廷音乐,少了清新,多了奢华;爵士乐,少了柔美,多了繁杂;流行音乐,更是少了超然,多了浮躁。而中国古典音乐,至高,至圣,至纯,至美。绝不张扬,却声声柔亮,潜入人心。绝不神秘,却层层深入,别有洞天。它不求太多,只愿将中国古典传播流转,正因如此,无论黄土高坡,还是江南水乡,都有了它的存在。静坐竹亭,弹奏古琴,想必古人便是在这种情境之下弹奏出那一曲曲的清音雅韵。爱古曲,爱高山流水之通灵,渔舟唱晚之闲适,二泉映月之绵长,阳春白雪之圣洁。赏民乐,赏梁祝之哀婉,关山月之豪放,姑苏行之明快,雁落平沙之悠扬。而这些都是由中华五千年来的文化积淀所传承孕育的。渔歌唱和,流水清音,亲友别离,追忆斯人,人与自然相呼应,自然与文化相融合,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文化底蕴都融入了古典音乐,传递所思,所感,所想。洗礼着人们的心灵,诉说着别样的文化……“中和”之美是一种以“和谐”为本质特征的审美类型,其主要特点表现为意蕴含蓄、典雅,情感力度适中,文与质、情与理等各种因素和谐统一。中华民族是以儒释道互补为传统文化基础的,受先秦“尚中”“尚和”和孔子“中庸”思想的影响,“中和”不仅是中国传统文化思想的根本精神,也是中同传统文化的丰要思维模式,从诗词文章、书法绘画、园林建筑到音乐戏曲等等,都受到“中和”精神的深刻影响,并都放射着“中和”精神的光芒。统观我们高中音乐鉴赏的教材,凡人编的中同传统音乐,从古琴曲到古琴文化,从甫代歌曲到唐诗宋词,从民歌到民间器乐曲,随处都能找到“中和”之美清晰的影子。大学音乐鉴赏论文音乐是生活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学会欣赏音乐便走出了欣赏美的关键一部分。因此学习欣赏音乐是一门很重的课程~在这门课程的学习中学到很多东西。一

中国民族民间音乐鉴赏

中国民族民间音乐鉴赏 摘要:我国音乐文化多元一体,规模庞大,而民族音乐是我国音乐文化的根本所在,其来源丰富多样,特点显著,风格各异,曲调绚丽,是我国古老音乐文化中一颗璀璨夺目的明珠。民族民间音乐是民族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来源于生产劳动和生活,是民族智慧的结晶,是民族灵魂的载体,它具有丰富多样的品种和鲜明的民族特色以及风格,它是民族精神的象征,更是值得人们去欣赏和研究。站在世界多元文化发展的今天,以怎样的眼光和态度来面对民族民间音乐? 一、认识民族民间音乐 中国是一个多民族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在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我国各族人民通过生活实践创造了极其丰富的,具有我国特色的民族音乐,它体现了中华的民族气质和民族精神,是我国古老文化中的一颗璀璨夺目的明珠,也是世界音乐宝库中的一枝奇葩。我国民族音乐是中华民族艺术的精华,根植于中国悠久的传统文化土壤之中,独特的中国传统文化造就了独特的民族音乐。 所谓民族民间音乐,是指一个民族在自身历史进程中用自己独特的表达方式来表达情感、生活的音乐。它是有根音乐,既然是有根,就意味有着生命力,所以被长期广泛流传,它的形成和发展与人们的劳动生活息息相关,体现一个民族在某个生活阶段的心理和情感,(1)如中国的民歌,最初在远古时代,人们在集体劳动为了拼命而发出的呐喊声以及表达心情愉快时发出的欢呼声,这都是最初形成的民歌。虽然当时没有一些文字将其准确记载,但是通过人们在劳动反复吟唱、口传心授,已形成一个“歌谣”。(2)又如情歌的形成专家认为是一个民族的青年男女在劳动之余表情达意时哼的歌,青年男女通过这些简单,朗朗上口的“歌”来表白自己的心声,倾听对方的心灵反映。(3)如后来的说唱音乐、戏曲、歌舞这都是在民歌的基础上发展起来。后来由于有了文字的记载,于是民间艺人又将文学、音乐、表演结合在一起,有些在用地方方言演唱……这些说明民族民间音乐源于生活,所以具有最真实朴质的情感,具有庞大的群众基础,从而支撑它发展到今天,随着历史长河不断向前,不断创造出亮光。 我国民族民间音乐有着非常鲜明的特点:1.乡土性。所谓乡土性,也叫地方性或地域性。

日本音乐鉴赏论文

日本音乐鉴赏论文 日本民族音乐的概况 日本的民族音乐系统称为邦乐,它的种类和体裁繁多。都市传统音乐是近代日本音乐的主流,我们在观看日本电影和电视剧时常常会听到一种具有独特东洋韵味的音乐,它们的旋律多数是取材于日本都市的传统音乐.我国和日本在两千多年以前就开始音乐文化的交流,我国在隋唐传入日本的乐器及曲谱同样对日本形成很大的影响,其中最有影响的应该算筝和琴。十三弦的筝是在唐代传入日本的,一并流传过去的还有民间的许多筝独奏曲,这些被日本人民欣然接受,后经过几代人的努力,形成了具有日本民族风格的琴乐。日本与国外的音乐文化交流源远流长,日本急速汲取欧美音乐文化,日本音乐进入近现代发展阶段从而形成延续至今的“邦乐”(传统音乐)与“洋乐”并存的局面。 日本民族音乐的风格 基本特征日本传统音乐的显著特点是声乐曲占绝大多数,并且多数跟戏剧等其他艺术结合在一起。歌声优美、音乐华丽、节奏性强。 都市传统音乐,它们的旋律多数是取材于日本都市的传统音乐,而都节(市)音阶则是构成这种典型日本味儿旋律的基础:都节音阶它虽然也是一种5 声音阶,但与中国和东方许多民族常用的无半音5 声音阶不同,包含了两个小2 度(半音)音程,这种特殊的5 声音阶便成为构成通常人们所熟悉的日本音乐风格的最基本要素。日本音乐的曲调常用do、mi、fa、ra、xi五音,而中国民乐则常用宫、商、角、徵、羽五音,这使得中国民族音乐充满了富丽堂皇之感,而日本民族音乐则蕴含了浓浓的物伤情结。《春痕》这首日本歌曲就洋溢着这样一种凄美的情调。虽然它并非日本传统五音所作,但在唱法上颇像古老的和歌,所以依然流露出地道的日本风格实上,在那个武士专权的年代,男人女人们用别在腰间的利剑和色彩绚烂的和服演出着浮世绘上的美丽画面。男人们的生命犹如樱花般绚丽,他们绽放得那样精彩,但却随时要准备为武士道精神而献身。女人们则是寻找樱树庇护的人,她们的美德是羞涩和服从,非常内敛,但却忠诚。但就是这样两种完全不同的人类,却是彼此照应,互相思念着的。古老的日本民谣大多数使用羽调式的民谣音阶,民谣音阶它分布于日本本土的广大地区,《拉网小调》就是用这种民谣音阶。而大多数在近代已都市化了的民谣则用都节音阶,例如著名的《樱花》就是这类民谣的典型。 节奏方面分为固定节拍的节奏(基本上是二拍子)和散板节奏。演唱、演奏方法上有其独特性,并且重视音色的细微变化。日本民谣按节奏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固定节奏,民谣几乎都是2 拍子的,与中国民歌相似,但日本民谣独特之处在于它们的绝大多数都是弱拍起唱的,两拍子为一小节,两小节为一个动机,四小节构成一个乐句。另一类是自由节奏的民谣,没有固定的节奏循环,各个音的长短和各个乐句的长度都可以自由处理,它们往往有丰富的装饰音和长的拖腔,曲终时以旋律下行轻轻地结束,给人以终止感。 日本民族音乐的种类 在日本的音乐中影响范围较大最具代表性的三类,都市传统音乐,宫廷雅乐和民谣,前两类属古典音乐,后一类属民间音乐。 (一)都市传统音乐 都市传统音乐主要包括各种以三味线(三弦)和筝伴奏的长歌、短歌,以三味线为主要

世界民族音乐鉴赏期末论文

学院:国际法学院班级:金融法1141 学号1120377101 姓名:夏雪凌序号:98 浅析哭嫁及哭嫁歌 ——以仡佬族和土家族为例 摘要:哭嫁,是指出嫁的姑娘在结婚喜庆之日是用哭声迎来的。哭嫁是许多少数民族的一种历史悠久的奇特婚俗,它的产生与发展,直接受到婚姻制度和婚俗的影响。但是,在不同的民族文化中,哭嫁就形成了不同的形式,从而民族的差异、文化的差异也让他们的音乐文化有了自己的特色。哭嫁歌以哭诉的形式为主,不但表现了丰富的内容,传达了真挚的感情,还具有很大的艺术魅力。 关键词:土家族仡佬族哭嫁歌风俗习惯 哭嫁,是指出嫁的姑娘在结婚喜庆之日是用哭声迎来的。哭嫁是许多少数民族的一种历史悠久的奇特婚俗,它的产生与发展,直接受到婚姻制度和婚俗的影响。它源于妇女婚姻之不自由,她们用哭嫁的歌声,来控诉罪恶的婚姻制度。但是,今天婚姻自由了,但还是存在着哭嫁,不过这已经变成了一种仪式,是一种传统,是我们的一种文化。而出嫁的女子哭嫁时,需要唱“哭嫁歌”。 “哭嫁歌”是一种习俗民歌。“哭嫁歌”始于何时,至今无确切史料证实。但它最早出现的文字根据,见于清代土家族诗人彭秋潭(1748~1808)的“竹枝”词中:“十姊妹歌太悲,别娘顿足泪沾衣。”他把古代巴渝民歌竹枝与哭嫁歌作了比较,用简洁的语言描绘了当年土家族姑娘出嫁时唱十姊妹歌(土家族哭嫁歌的一种)的情景。另外,清末民初《永顺县志》载:“嫁前十日,女纵身朝夕哭。且哭且罗离别辞,父娘兄嫂以次相及,嫁前十日,曰填箱酒,女宾吃填箱酒,必来陪哭。”从史料记载可以推断,“哭嫁歌”在明清时期就已经相当流行,只是名称不叫“哭嫁歌”,而称为“十姊妹歌”。[1] “哭嫁歌”在许多地区、许多民族中存在过,但是在今天存在哭嫁这一习俗和“哭嫁歌”这一习俗民歌的民族并不是很多,不过就我所知土家族和仡佬族中还流传着这种古老的习俗和有趣的歌曲。 一、仡佬族的哭嫁和哭嫁歌 (一)哭嫁 仡佬族历史悠久,商周至西汉时期的“百濮”,东汉至南北朝时代的“濮”、“僚”都与其先祖有渊源关系。仡佬族的历史传说、神话故事、宗教信仰、节庆、婚丧、风俗习惯等,全靠口头传承。它的果珠(即祭师)和民间歌手、乐手均能歌善舞,他们是仡佬族音乐文化的主要继承者和传播者。仡佬族自己有着和其他民族不一样的风俗,其中婚姻是最有地方特色和民族特色的风俗之一。 在仡佬族的婚礼礼仪中就存在着哭嫁这一特殊的形式。他们的哭嫁十分风趣。仡佬族姑娘出嫁前的三五天便开始“哭嫁”。娶亲时新郎不亲迎,而是于婚期前一日派轿夫在天黑前到女家。进门前,女方有专人主持“拦门礼”,要行敬酒、铺毡、恭候等礼数,每道程序都有传统的对答礼词,必须唱得合乎规矩,否则要遭哄笑。姑娘出嫁时先将花轿抬进堂屋,由新娘的兄长或叔叔将新娘“拉出”里屋,给祖宗父母磕头,尔后“强抱”入轿中,表示对娘家的恋恋不舍。娘家人把轿子抬出村寨外,才交给男方轿夫。轿前有两人持大刀开路,花轿周围有彩旗和蓝伞簇拥,途中鸣号放炮,吹吹打打,非常热闹。到新郎家拜堂后,新娘要重新梳妆打扮,然后到寨中宽敞处让大家欣赏、逗笑,以便和乡亲们建立友好感情。 在黔西北的仡佬族,婚礼更有趣。新郎骑马去迎亲,有4个伴郎相陪,其中2人扛着竹扫帚,另2人抬着酒肉礼物。途中有女方派出的几个壮汉拦路“抢劫”,把“抢”来的酒肉在山

民族音乐论文

浅淡中国民族音乐与流行音乐 所谓而民族音乐,狭义地讲,就是祖祖辈辈生活、繁衍在中国这片土地上的各民族,从古到今在悠久历史文化传统上创造的具有民族特色,能体现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的音乐。民族音乐艺术是世界上非常具有特色的一种艺术形式。中华民族在几千年的文明中,创造了大量优秀的民族音乐文化,形成了有着深刻内涵和丰富内容的民族音乐体系。这一体系在世界音乐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我们要认识中国音乐,不能仅仅会唱一些中国歌曲,听几段传统乐曲,还必须从民族的、历史的、地域的角度去考察中国音乐,了解中国音乐,从而真正理解中国音乐的内涵,了解它在世界音乐体系中的地位和历史价值。而流行音乐,则为一种有着广泛听众极具吸引力的音乐,相较于艺术音乐站和传统音乐来说,流行音乐是一种不分年龄人人共享的音乐,以“雅俗共赏”通称。它具有许多的文化功能,比如说认识功能就是它文化功能里面的一种,这种认识功能的实现较其他音乐形式有显著的特点, 也表现在对流行音乐形态表现的认识与掌握上。流行音乐圈内有许多自学成才的流行音乐歌手就是明例, 而这种现象在古典、严肃音乐的创作中却极为少见。而它的审美功能则主要表现为它可以使欣赏者感到身心愉悦, 并达到陶冶情操、提高审美能力和审美趣味的目的。需要说明的是, 流行音乐的审美功能和它的消遣娱乐功能不同。消遣娱乐功能主要是指一种生理上的满足感和快乐感, 审美功能则主要是指美感, 具有心理以及社会意义。还有其他的一些文化功 能,在此就不再详述了。民族音乐是老一辈们一代又一代智慧的精华,是中国音乐的灵魂,它能培养我们对民族音乐的感情,增强民族自豪感,是青少年健康成长的需要,也是时代发展的需要。而流行歌曲,却以其结构短小,内容通俗、形式活泼、情感真挚,深受广大群众所喜爱,被广泛传唱。歌词多用生活语言,浅显易懂,易为听者接受和传唱;歌手多是自成一格的流行歌星,演唱时感情重于声音技巧,加上动作手势,自由不羁,亲切自然,所以大众听起来,无论文化水平的高低,都易于接受。也容易产生共鸣。这是最主要的原因。也可以这样说,流行歌曲代表了大众的感情,因为大家可以很容易的通过流行歌曲来宣泄自己的情绪。然而,一个不争的事实是当今的流行歌曲已牢牢地抓住了广大青少年的心!周杰伦现象在华语歌坛上保持高温状态便是例证。而且每个阶段都会有不同的流行元素,每个时间都会有不同的偶像,为什么众多的青少年如此地喜爱流行歌曲呢? 它会不会和我们的民族音乐发生冲突呢?尽管中国民族音乐与流行音乐之间存在着某些矛盾,但是我们却也能发现它们之间一些微妙的联系。首先,流行歌曲脱胎于民歌。也可以这样理解:民歌是过去的流行音乐,流行歌曲就是今天的民歌。如上世纪八十年代初邓丽君演唱的一些歌曲则是由民间小调为素材创作的歌曲。而在其他的流行歌曲中也有相当的体现。由此可以我们知道,民族音乐凝聚着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和民族艺术的精华,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意志、力量、智慧和追求,是流行歌曲用之不竭的源泉,流行歌曲只有扎根在民族音乐的土壤里才能获得更为顽强的生命力。其次,民歌借流行歌曲元素焕发生机。民族音乐元素越来越被流行歌手所重视,当周杰伦、陶喆、王力宏的流行音乐里开始引用民族元素,当腾格尔红遍大江南北,.当“女子十二乐坊”倾倒海外的时候,一些人发出“民族音乐迎来了春天”的欢呼。也就是说,流行音乐用现在的配器手法和演唱方式从另一方面来表现民歌,让更多人重新认识并喜爱古老民族,也使传统民歌的古老生命力焕发生机。很难说中国民族音乐与流行音乐之间的联系是一种必然,也很难给中国民族音乐和流行音乐的关系一个完整的和正确的定位。中国民族音乐存在了数千年,随着历史的变迁以及各个历史时期人们的意识形态不断的发生变化,民族音乐也随着发生变化和发展,而且一直都在扮演着一个非常重要的角色。它不仅反应了不同历史时期人们的精神面貌,也用音乐这个特殊的方式记载着不同历史时期人们的日常生活和人文背景。可以文说,中国的民族音乐经过几千年的发展,已经形成一个特点比较鲜明的体系。而中国的流行音乐尤其是所谓的“新潮音乐”则可以说是在西方强势文化冲击下的派生物,众多音乐人可以借助这种音乐的形式来表现生活和情感,有时也显得很切近人们的

少数民族音乐鉴赏论文

《民俗与民族音乐鉴赏》课程论文中国少数民族音乐的保护与传承 学生姓名XXX 所在院系化学化工学院 年级专业2010级 XXXXXXX 学生学号XXXXXXX 指导教师XXXXXXX 完成时间2013年5月

中国少数民族音乐的保护与传承 摘要:本文通过讨论认识中国少数民族音乐的在整个民族音乐的发展中独特的价值,以及在当下时代背景下发展的困难,寻求少数民族音乐在未来的保护、传承、发展、弘扬的可能方向。 关键词:少数民族音乐、现状、发展、保护、传承 一、中国少数民族音乐的背景 中国五十六个民族能歌善舞, 各自都拥有本民族创造和传承下来的优秀音乐。由于每个民族有自己的发展历史和文化背景, 所以, 它们形成了自己独特的、体裁多样的民族音乐文化。特别是在我国的少数民族音乐中, 有大量的少数民族歌曲, 如: 青海的花儿、蒙古族的长调和呼麦等; 有颇具特色的少数民族乐种, 如: 维吾尔族的木卡姆和纳格拉、白族的洞经音乐、纳西族的白沙细月、景颇族的文邦木宽等; 有少数民族的歌舞, 如: 朝鲜族的长鼓舞, 苗、瑶、彝、水、黎等民族的铜鼓舞, 西南各少数民族的芦笙舞、蒙古族的安代、维吾尔族的来派尔及赛乃姆、壮族的采茶舞、藏族的格萨尔王传、彝族的甲苏等; 有少数民族的戏曲, 如: 藏剧、白剧、壮剧、漫瀚剧(蒙古剧) 等。 如此丰富多彩的少数民族的歌曲、乐种、歌舞、戏曲, 构成了我国少数民族光辉灿烂的音乐文化, 在中华民族音乐史上具有显著的地位。经过几千年的继承、创新和发展, 它们共同构成了我国的民族音乐。这些在世界上独树一帜的少数民族音乐, 以其浓郁的民族风格、典雅优美的旋律和多姿多彩的演奏形式, 成为世界音乐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受到世界各国音乐爱好者的喜爱。 二、中国少数民族音乐的发展沿革 随着时间的变迁,少数民族音乐所处的历史文化地位和发挥的作用是不同的。首先,从1949年开始一直到“文革”结束,当时的少数民族音乐处于一种备受重视的核心地位。由于新中国刚刚成立时,包括少数民族在内的各民族同胞都从内心感到当家做主的喜悦,所以也就创作了很多在今

少数民族论文

论中国少数民族音乐的传承与发展 摘要:中国少数民族音乐是整个中华民族音乐文化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各个民族所创造和传承下来的优秀音乐,在整个民族音乐的发展中彰显其独特的价值,对此,我们应当深刻认识并传承、发展、弘扬我们的少数民族音乐,最终推动我们的民族音乐发扬光大。 关键词:少数民族音乐发展沿革现状传承保护发展 一、中国少数民族音乐概述 中国少数民族音乐作为整个中华民族音乐文化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份,它们真切记录了每一个民族的呻吟、痛苦和快乐,也寄托了一种文化的情感、梦幻和理想,少数名族音乐是一个民族情感的血脉,也是一种文化意志的灵魂。我国有56个少数民族,每一个都能歌善舞,均拥有本民族创造和传承下来的优秀而独特的音乐,它们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和历史内涵,它们的存在在体现其各自民族文化的特征与价值的同时,也正是中华民族音乐多样性的具体呈现。它们绚丽多姿而又光彩夺目,同时又多元一体,为缔造中华民族文化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不同少数民族音乐文化的互相渗透融合,就逐渐形成了我们当前丰富多彩的中华民族音乐。 我国每个少数民族都有自己的发展历史和文化背景,在此基础上形成的各种不同的民族音乐文化,体裁多种,品种纷繁。和汉族一样,各少数民族的音乐从表演形式可分为民间歌曲、民间器乐、民间歌舞、民间说唱艺术、民间戏曲音乐。⑴ 民间歌曲,是各少数民族用以表达思想、感情、意志和愿望的艺术形式。许多少数民族地区被称誉为歌海、音乐之乡。很多音乐都是在他们的劳动生产、社交、娱乐等活动过程中产生的。例如,苗族的龙船节及绕三灵、侗族的采桑节对歌、布依族的老鹰坡歌会、族的温泉水边赛歌节、瑶族的耍歌堂、彝族的火把节等。 民族乐器,类别多样,表现性能丰富多样。在各少数民族中都蕴藏着一定数量的民间乐器和乐曲(据不完全统计各种性质的乐器多大五百多种),并且都有它们各自颇具特色代表性的,如维吾尔族的木卡姆和纳格拉、土家族的打溜子、白族的洞经音乐、纳西族的白沙细月、景颇族的文邦木宽等。 民间歌舞,这是一种是少数民族音乐与舞蹈有机结合的艺术形式。其中,最富特色的有鼓舞、跳乐、踏歌三种类型。它们采用不同的乐器伴奏,不同的表达技巧,从而来展现他们所要传达一种文化理念。如:如壮族的蜂鼓舞和扁担舞,哈萨克族的黑走马摆舞,天鹅舞壮族的采茶舞。

音乐作品《黄河大合唱》鉴赏论文

音乐作品《黄河大合唱》鉴赏论文我最喜欢的一部音乐作品 ——《黄河大合唱》 摘要: 摘要《黄河大合唱》是所有中国人都很熟悉的一首民族音乐,在无数的大合唱比赛中都能听到其波澜壮阔、气势磅礴的旋律,每当听到这首歌,我都不禁不住激动万分、热血沸腾。《黄河大合唱》是一首波澜壮阔的英雄史诗,她产生于日本侵略者步步紧逼侵略中国的危急时刻,在民族危亡的严重关头,为了民族解放,为抗战发出怒吼,他纵笔谱写的歌曲。 关键词:音乐、旋律、黄河、乐曲、合唱、鉴赏 1.音乐创作的时代背景 乐曲诞生于日战前最为惨烈的日子,那是一九三八年十一月武汉沦陷后的事,著名诗人光未然带着抗敌演剧三队撤退,经过黄河,亲临黄河的险滩急流,目睹黄河船夫们与狂风恶浪搏斗的情景,并聆听了高亢悠长、深沉有力的船夫号子。1939年1月,他抵达延安,开始着手创作《黄河大合唱》的歌词,很快就在春节联欢会上朗诵了歌词。冼星海听后异常兴奋,仅用一周时间就完成了这部大型声乐作品的全部曲作。《黄河大合唱》就是在抗战进入相持阶段的极其困难关头而诞生的。 2.音乐表演与音乐欣赏 全曲由《黄河船夫曲》(合唱)、《黄河颂》(男声独唱)、《黄河之水天上来》(配乐诗朗诵)、《黄水谣》(女声合唱)、《河边对口曲》(对唱、合唱)、《黄河怨》(女声独唱)、《保卫黄河》(齐唱、轮唱)和《怒吼吧~黄河》(合唱)等8个乐章组成。各个乐章都有相对的独立性,相互之间在表现内容、演唱形式和音乐形象等方面构成鲜明的对比。同时,全曲又由表现中华民族解放斗争的基本主题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几个基本音调始终贯串于整个大合唱,在音乐布局上以《序曲》呈

示基本主题、首尾合唱呼应、中间各乐章交替发展和末乐章的总结概括,以及每乐章之前的朗诵为先导等,使整个作品又具有高度的统一性。音乐语言明快简练、通俗易解和具有鲜明的民族风格,合唱手法丰富多彩和乐队的交响性发挥,全曲的宏伟规模和所表现出的英雄气概,构成了这部作品具有独创性的艺术特色。《黄河大合唱》凝聚着冼星海的卓越才华和杰出创造性,被认为是一部反映中华民族解放运动的音乐史诗。 2.1《序曲》 管弦乐队演奏的《序曲》概括地对全曲进行了极富特点的描绘(乐队效果色彩浓郁。音乐 刻画了人民的意志和力量,象征着崇高伟大的民族精神:几个主题经过发展后交织征一起,形成了序曲的高潮。 2.2《黄河船夫曲》 这是一首惊心动魄的合唱曲。它以磅礴的气势、紧张的情绪、近似呼喊的音调,描绘了黄河船夫迎着惊涛骇浪顽强地驶向彼岸的动人画面。音乐素材吸取了北方民歌和船夫号子的某些音调和节奏,经过独具匠心的艺术加工,提炼出了动作性很强、短促有力的主导动机。这个动机贯穿全曲,经过发展、变化,使音乐具有坚毅、勇敢、奋进的特征。在演唱上采用了领唱、合唱的形式,造成了一呼百应,锐不可挡的气势。中间部分将此动机的节奏展宽,改为拍子,速度放慢,和声进行也很平稳;着意刻画了英勇的船夫们战胜风浪,终于登上了彼岸的胜利心情和自豪感。与前段的情绪上形成鲜明的对比,也为下段音乐的出现作了准备。下一段音乐是在前段抒情性、平静的音乐之后展开的,它以雄健的气势、饱满的感情、斩钉截铁的力度和较快的速度把歌曲推向高潮,唱出了:紧接着,紧张的划船音调再次出现,并加进了喘气的声音,力度也逐渐减弱,给人以船夫们驾船破浪,冲向远方的联想。这段尾声“象征着斗争的不断性”(冼星海语),预示着经过艰苦的奋

世界民族音乐小论文

最后的木琴师,影片带着浓郁的东南亚调子,色彩和用光尽管并不华丽惊艳,但都非常考究,洋溢着异国独有的风情. 除了带来视觉满足和完美的音乐盛宴,影片中最令人动容的便是主人公Sorn一生中对于音乐的执着追求。 一个小男孩追逐着一只蝴蝶走入哥哥的房间,一束独特的电影光把木琴照得很美,故事开始……主人公Sorn出身于音乐世家,其与生俱来的音乐才能令人折服,在其哥哥因为音乐天赋而遭人妒忌暗害后,他经历了音乐生涯中的第一次考验——父亲禁止小儿子再碰木琴,但音乐的种子已在年幼的他心中生根发芽,他没有放弃,苦苦坚持,最终得到了父亲的支持,于是他开启了真正意义上的音乐世界的大门。Sorn勤奋好学,意志坚忍,凭借着对音乐的热爱与不懈探索追求,很快他就取得了不俗的成绩。就在他如日中天时候遇到了自己青年时期最大的对手——K!他不再是胜者,他所有的骄傲在那一刻崩溃,被打击得手脚无措。经历了一段时间的自我否定后,在挚友敲打与内心深处的不断反思后,他开始真正领略木琴的魔力与音乐世界的真谛,当他冲破自己的心理障碍后,他开始迈上音乐世界的新台阶。经过不断的磨砺,Sorn愈加成熟,也更显王者风范,最终战胜了K,但Sorn也被其音乐造诣所折服,对他表示尊敬。 在影片的最后,Sorn把生命浓缩成一曲柔软人心的绵韧坚持,就连军官也被这传统的美妙音乐所打动,放弃了对禁令的执行。琴声亦伴随Sorn走向生命的尽头,病床上仍做敲击状的两根手指,让我们看到音乐已经进入了这位木琴师的灵魂.画面闪回,幼时第一次遇见的木琴与蝴蝶,一段缘的初与终,人生得到了如此的贯穿统一,如同神的旨意.所有的一切矛盾最后还是以一首优扬的木琴结束,他的生命也随之而去!Sorn一生对音乐的执着追求源自于他对音乐的热爱以及对于音乐殿堂的向往。平凡如我,也许并没有天赋异禀,但只要我们有一颗热爱音乐的心,相信我们同样可以徜徉于音乐的海洋。 我们看到,在这场文化的战役里,为大众所喜爱的音乐最终取得了胜利.Sorn绝不会是最后的木琴师,传统定将得以长久延续. 在享有盛誉的木琴师Sorn看到儿子买回钢琴的时候,他并没有像一个老顽固那样发怒,也没有排斥这些所谓的新文明,而是以平等的态度去对待这一乐器,在他眼里,乐器是不分高低贵贱的,每一种乐器,只要能奏出人心底真切的感情,就都是好的.他兴奋地与儿子合奏,让两种文明交融,并各自从对方那里获得了新生.Sorn的一生不仅在为木琴的演奏事业而上下求索、殚精竭虑,在他晚年时期,在传统音乐与现代音乐相冲突的时候,他仍旧能够倾个人之力为两者的融合交汇而努力, 随后,他顺利地被一个贵族纳为宫庭乐师,这里电影没有一个平台的问题,如果没有贵族的衬托,就不能体现与昆英斗琴的重要性。但从另一方面来说,这也是音乐很多时候是服从于贵族的,就是在今天提倡大众音乐的时代,还是多少有这样的成分。做音乐的人们也明白这个道理,所以,他们只是为了一点尊重而默默地坚持着! 在与昆英斗琴的时候,他也由于紧张把木琴弄坏了(所以,我们弹琴时要时刻注意保护好乐器,别老是有事儿没事儿就砸琴!),换了另一木琴后,他开始调整自己的情绪,放手去展现自己的音乐风格,曲子弹完只是和昆英打成平手。于是再一次交手:相互的挑衅和超越将木琴的意境推向一个又一个的高潮……最后昆英因为自己没法控制情绪输掉了比赛!昆英输了比赛,但他也被其音乐造诣所折服,对他表示尊敬。 他就这样一步一步地走来,成为国内陪受人尊重的乐师,但在儿子买回钢琴时态度一开始确实让人猜不透,但他叫停儿子的曲子而与他合作确实是影片中很精彩的部分——泰国的民族音乐与世界其他类型的音乐并不是不相容的,并不是冲突矛盾的,而最后与之冲突矛盾的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