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地药材标准 山西连翘

道地药材标准 山西连翘
道地药材标准 山西连翘

T/CACM XXXX-2018

道地药材山西连翘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山西连翘道地药材的术语和定义、来源及植物形态、历史沿革、道地产区及生境特征、栽培及采收加工、质量特征及包装、标志和标签、运输及贮存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山西连翘道地药材的生产、销售、鉴定及使用。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191 包装储运图示标志

SB/T 11094 《中药材仓储管理规范》

SB/T 11095 《中药材仓库技术规范》

T/CACM 003-2016 道地药材标准编制通则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

3 术语和定义

T/CACM 003-2016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为了便于使用,以下重复列出了T/CACM 003-2016中的某些术语和定义。

3.1

道地药材Daodi-Chinese Medicinal Materials

指经过中医临床长期应用优选出来的,产在特定地域,与其他地区所产同种中药材相比,品质和疗效更好,且质量稳定,具有较高知名度的中药材。

[T/CACM 003-2016定义3.1]

3.2

山西连翘Shanxi Lianqiao

产于山西省太行山脉、太岳山脉、中条山及其周边伏牛山各地区的连翘。

4 来源及形态

4.1 来源

来源于木犀科植物连翘Forsythia suspensa (Thunb.) Vahl的干燥果实。

4.2 形态特征

1

T/CACM XXXX-2018

2落叶灌木。枝开展或下垂,棕色、棕褐色或淡黄褐色,小枝土黄色或灰褐色,略呈四棱形,疏生皮

孔,节间中空,节部具实心髓。叶通常为单叶,或3裂至三出复叶,叶片卵形、宽卵形或椭圆状卵形至椭圆形,长2-10厘米,宽1.5-5厘米,先端锐尖,基部圆形、宽楔形至楔形,叶缘除基部外具锐锯齿或粗锯齿,上面深绿色,下面淡黄绿色,两面无毛;叶柄长0.8-1.5厘米,无毛。花通常单生或2至数朵着生于叶腋,先于叶开放;花梗长5-6毫米;花萼绿色,裂片长圆形或长圆状椭圆形,长(5-)6-7毫米,先端钝或锐尖,边缘具睫毛,与花冠管近等长;花冠黄色,裂片倒卵状椭圆形或长圆形,长1.2-2厘米,宽6-10毫米;在雌蕊长5-7毫米花中,雄蕊长3-5毫米,在雄蕊长6-7毫米的花中,雄蕊长约3毫米。果卵球形、卵状椭圆形或长椭圆形,长1.2-2.5厘米,宽0.6-1.2厘米,先端喙状渐尖,表面疏生皮孔;果梗长0.7-1.5厘米。花期3-4月,果期7-9月。

5 历史沿革

5.1 品种变化

连翘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列为下品,谓连翘别名为“一名异翘,一名简华,一名折根,一名轵,一名三廉”。《名医别录》:“连翘生太山山谷,八月采,阴干”。梁代《本草经集注》云:“处处有,今用茎连花实也”。

唐代《新修本草》称“此物有两种∶大翘、小翘。大翘叶狭长如水苏,花黄可爱,生下湿地,着子似椿实之未开者,作房,翘出众草;其小翘生岗原之上,叶花实皆似大翘而小细,山南人并用之。今京下惟用大翘子,不用茎花也”。

宋代《日华子本草》对连翘也有形态描述“所在有独茎,梢开三四黄花,结子内有瓣,子五六月采”。

在唐之前连翘的药用部位是多样的,果实、茎叶、茎花以及根均可入药。而到唐代以后主要以果实入药,并描述连翘有大、小翘两者,以“大翘”为主。从《新修本草》和《日华子本草》中连翘的描述,“大翘”形态特征基本清楚:茎单一常不分枝,叶狭长似水苏叶,茎顶具花3-4朵,花瓣黄色,果实似椿树果实,果内有室瓣。这些特征均符合现今金丝桃属的湖南连翘(Hypericum ascyron)。而“小翘”的描述又与“大翘”极其相似“叶、花、实皆似大翘而细”。宋代苏颂《本草图经》中对连翘的记载与《新修本草》相似:“有大翘、小翘二种,生下湿地或山岗上;叶青黄而狭长。。。。以此得名,叶狭而小,茎短,才高一、二尺,花亦黄,实房黄黑,内含黑子如粟粒,亦名旱连草”。不仅在“大翘”上两者相秉承,对“小翘”也有了详细描述,这些“小翘”特征与现今的贯叶连翘(Hypericum perforatum)和赶山鞭(Hypericum attenuatum)相似。可见宋以前连翘实则为金丝桃科金丝桃属湖南连翘或近源植物等。但苏颂在《本草图经》又增加了木犀科连翘属的连翘(Forsythia suspensa)。

《本草图经》云“今南中医家说云∶连翘盖有两种∶一种似椿实之未开者,壳小坚而外完,无跗萼,剖之则中解,气甚芬馥,其实才干,振之皆落,不着茎也;一种乃如菡萏。。。”前者的特征正符合木犀科连翘的特征:果实也似椿实,但壳小而坚硬,无宿存花萼,剖开后气甚香,果实干后即脱落。并附连翘图5幅,其中鼎州(今湖南常德)连翘与湖南连翘相似,泽州连翘则与木犀科连翘相似。此后,历代本草对连翘的描述均较一致。

宋代寇宗奭《本草衍义》对连翘有了确切描述:“连翘亦不至翘出众草,下湿地亦无,太山山谷间甚多。今止用其子,折之,其间片片相比如翘”。已不是之前的翘出草了,也不是生于湿地间。

明代《救荒本草》对连翘描述更直观:“叶如榆叶大而光,色青黄,边微细锯齿,又似金银花叶微尖;梢开花,黄色可爱,结房状似山栀子蒴,微扁而无棱瓣,蒴中有子如雀舌样,极小,其子折之间片片相比如翘,以此得名”。

明代李时珍《本草纲目》:“连翘状似人心,两片合成,其中有仁甚香,乃少阴心经、厥阴包络气分主药也”。

T/CACM XXXX-2018

明代李中立在《本草原始》中,一改前人对连翘的药物分类,从草部移入木部。

清代汪昂《本草备要》谓连翘“形似心,实似莲房有瓣”。

清代黄宫绣在《本草求真》中认为连翘“实为泻心要剂”,并注曰:“连翘形像似心,但有开瓣”。

清代吴其浚《植物名实图考》所绘连翘与今之连翘相吻合。

综上,宋以前连翘品种较混乱,宋以后均以木犀科植物连翘(Forsythia suspensa)的果实为连翘,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散结、疏散风热之功效,《中药志》和《中国药典》均以木犀科连翘的果实为连翘正品的唯一来源。

5.2 产地变化

宋以前,连翘的品种和用药部位比较多样,其生境为“处处有”“多生下湿地及山谷间”。

《本草图经》是最开始记载木犀科连翘的,“今南中医家说云∶连翘盖有两种∶一种似椿实之未开者。。。。一种乃如菡萏。。。。。今如菡萏者,江南下泽间极多。如椿实者,乃自蜀中来,用之亦胜江南者。”如椿实者为木犀科连翘,如菡萏者为湖南连翘,从此处描述可见湖南连翘以江南为多,木犀科连翘最开始来自蜀中。在《本草图经》中所附的5幅连翘图中,“泽州连翘”与现今木犀科连翘相一致,“河中府连翘”则与“泽州连翘”较相似,“鼎州连翘”则与湖南连翘相一致,“兖州连翘”和“岳州连翘”则均无从考,与木犀科连翘和湖南连翘均不相似。《本草图经》还对连翘的生境和产地进行了描述“生泰…山谷,今汴京及河中、江宁府、泽、润、淄、兖、鼎、岳、利诸州、南康军皆有之”。据辞书记载,汴京即今之河南境地;河中在今山西西南部;泽州在今山西东南部;江宁府、润州均为今江苏省境地;淄州、兖州为今山东境地;鼎州、岳州在今湖南境地;利州即今四川境地;南康则为今江西省。显然,现今的木犀科连翘和湖南连翘也主产这些地区。

宋以后的连翘为木犀科连翘而非湖南连翘,故其生境描述为“下湿地亦无,太山山谷间甚多”,随后的《本草品汇精要》指出了连翘的道地形色:“【地】〔图经曰〕生泰山山谷及河中江宁府润淄兖鼎岳利州南康军皆有之〔道地〕泽州【时】〔生〕春生苗〔采〕八月取子壳【收】阴干【用】子壳【色】黄褐【味】苦【性】平微寒”,认为“产自泽州”的连翘为“道地”。目前连翘的主产区主要是太行山脉、太岳山脉、中条山和伏牛山等周边地区。在1984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出版的《七十六种药材商品规格标准》中对连翘的标注为“青翘只山西省采收供应”。本草学家、中药鉴定资深专家金世元教授在《道地药材--“黄金”图谱精粹》一书中指出连翘“以身干、色黑绿、不裂口的青翘质量为佳,主产山西陵川、沁水、安泽、晋城、沁源等地,产量大,质量好,堪称道地药材”。连翘历史沿革见表1。

表1 连翘历史沿革表

3

连翘

百日红又名紫薇,为落叶乔木。树高可达10米,花呈白,红、紫等色,花期长。紫薇生长缓慢、寿命长、易造型,适合园林种植。此外对空气有一定的净化作用。紫薇花具有止咳平喘袪痰的功效。、 【别名】百日红、满堂红、痒痒树、海棠树 【科属】千屈菜科、紫薇属 【简介】紫薇有很多形象动听的名字。花朵繁茂,花色艳丽,有多种颜色,多紫色,紫为正色,故称紫薇。白色花称白薇(或银薇),红色花称红薇,更多百日红搜索紫薇基地。紫带蓝色花称翠薇。紫薇花期长)自夏开到秋,烂漫不绝,可开百日,又名百日红。满堂红。紫薇宜于远望,树干光滑不易攀援,又名猴刺脱树。紫薇有一特性,如果用手轻轻搔它的树干,大地虽无风,但全树由基部到顶端枝全身摇动,有似人怕痒,俗称怕痒花、怕痒树、痒痒树。树干为什么搔而颤抖呢?有人认为这是由于植物本身生物电的作用;也有人认为是紫薇树身光滑,枝条很柔软,所以稍一接触就会全身摇晃。 紫薇为落叶乔木。树高可达10米,树身大可抱合。树皮薄片状,剥落后灰绿色或灰褐色。单叶对生,椭圆形,长3~7厘米,圆锥花序着生于当年枝端,花呈白,红、紫等色,花径3厘米,花期长,6~9月。蒴果近球形,种子有翅。 紫薇具有生长缓慢、寿命长、耐修剪、干粗枝柔、叶圆根露、枝间易愈合、极易造型等特点,是制作盆景的好材料,也可作切花,瓶养花时间长。适宜园林种植。对二氧化硫、氟化氢、氯气等多种有害气体,均有较强的抗性,并能吸收一定量的有害气体,每千克紫薇叶能吸硫10克左右。紫薇吸滞粉尘能力也强,在水泥厂内距污染源200~250米处,每平方米叶片可吸滞粉尘4.42克。紫薇是工厂、城市、居民区绿化的好材料。 编辑本段栽培繁殖方法:

(仅供参考)河北道地药材

黄芩 (热河黄芩) 黄芩为唇形科植物黄芩Scutellaria baicalensis Georgi的干燥根。春、秋二季采挖,除去须根和泥沙, 晒后撞去粗皮,晒干。本品始载于《神农本草经》, 列为草部中品。具清热燥湿,泻火解毒,止血、安胎 之功。用于湿温,暑湿,胸闷呕恶,湿热痞满,泻痢、 黄疸,肺热咳嗽,高热烦渴,血热吐衄,痈肿疮毒, 胎动不安。 本品呈圆锥形,扭曲,长8~25cm,直径1~3cm。表面棕黄色或深黄色,有稀疏的疣状细根痕,上部较粗糙,有扭曲的纵皱纹或不规则网纹,下部有顺纹和 细皱纹。质硬而脆,异折断,断面黄色,中心红棕色,老根中心呈枯朽状或中空,暗棕色或棕黑色。气微,味苦。栽培品较细长,多有分枝,表面浅黄棕色,外皮紧贴,纵皱纹较细腻。断面黄色或浅黄色,略呈角质样,味微苦。 黄芩为我国常用大宗药材之一,主产于燕山背部的黄芩历来以条粗长,质坚实,加工后外皮金黄、杂质少而著称于世,被誉为“热河黄芩”。《药物出产辨》云:“直隶、热河一带均有出”。明确指出黄芩道地产地在河 北承德地区。通过对黄芩生长的地形因子与气候条 件分析,河北北部最适宜黄芩生长,其产量和质量 均优于其他省份。 黄芩中的主要黄酮类成分汉黄芩素已被开发为 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抗肿瘤一类新药,而其主要代 谢产物汉黄芩苷在体外和体内都表现出了抗细胞增 殖的特性,而且这种成分能通过诱导G1期阻滞和促 进分化,有效抑制U937和HL-60细胞的增殖,有 望成为一种新的能够治疗急性髓系白血病的抗肿瘤天然产物。

知母 (西陵知母) 知母来源于百合科植物知母Anemarrhena asphodeloides Bge.的干燥根茎。春、秋二季采 挖,除去须根及泥沙,晒干,习称“毛知母”; 趁鲜除去外皮,晒干,习称“知母肉”。具有 清热泻火,滋阴润燥的功效。知母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列为中品,曰:“知母性寒, 味苦,主热中消渴,除邪气,肢体浮肿,下水,补不足,益气……生川谷”, 汉末《名医别录》中的记载:“生河内 川谷。”河内:即太行山区包括河北西 部和北部。在《药物出产辨》(民国时期) 记载:“知母产直隶东陵西陵”最为出名, 其中河北易县所产“西陵知母”最为道地。 本品呈长条状,微弯曲,略扁,偶有分 枝,长3~15cm,直径0.8~1.5cm,一端有 浅黄色的茎叶残痕。表面黄棕色至棕色,上 面有一凹沟,具紧密排列的环状节,节上密 生黄棕色的残存叶基,由两侧向根茎上方生 长;下面隆起而略皱缩,并有凹陷或突起的点状根痕。质硬,易折断,断面黄白色。

GMP文件《中药材炮制规程》

xxxxx有限公司 题目:中药材炮制规程通则编号:GC—gy—100—02 制订人:制订日期:版本状态: 审核人:审核日期:颁发部门:生产技术部 批准人:批准日期:生效日期: 分发部门:生产技术部、质量管理部、前处理车间 目的:制定中药材的炮制规程通则 范围:中药材的炮制通用规则 职责:生产技术部、质量管理部、前处理车间 1.标准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05年版第一册)。 《山西省中药材炮制规范》。 2.生产区、主要设备及相关文件 2.1生产区: 前处理车间一般生产区。 2.2主要设备: 洗药机型号:XY-700 编号:IB1-02 切药机型号:QY120-4 编号:IB1-04 74.70 编号:IB1-05 ZG 编号:IB1-06 烘干机型号:DW-1.6-10B 编号:IB1-03 炒药机型号:CY-4 编号:IB1-06 2.3主要通用文件: 序号文件名称文件编号适用范围 1 中药材炮制规程通则GC—gy—100—02

2 净选岗位操作规程GC—sg—061—02净选 3 切制岗位操作规程GC—sg—063—02切制 4 清洗与干燥岗位操作规程GC—sg—064—02清洗与干燥 5 炮炙岗位操作规程GC—sg—065—02炮炙 6 炒药机使用维护清洗操作规程GC—sb—035—02炒药 7 洗药机使用维护清洗操作规程GC—sb—032—02洗药机 8 切药机使用维护清洗操作规程GC—sb—033—02切药 9 干燥机使用维护清洗操作规程GC—sb—034—02干燥机 10 中药材净料入库规程GC-sg-007-02入库 11 批档案管理规程GC-zg-011-02归档 3.净制 3.1净制,即净选加工。经净制后的药材称“净药材”,凡供切制、炮炙、或调配制剂的,均应使用净药材。 3.2净制药材可根据其具体情况,分别选用挑选、风选、水选、筛选、剪、切、刮削、剔除、刷、擦、碾串、火燎及泡洗等方法达到质量标准。 4.切制 4.1切制,药材切制时,除鲜切、干切外,须经浸润使其柔软者,应少泡多润,防止有效成分流失。 4.2软化处理方法有:喷淋、抢水洗、浸泡、润、漂、蒸,并应按药材的大小、粗细、质地等分别处理,注意掌握气温、水量、时间等条件,切后应及时干燥,以保证质量。 5.炮炙 除另有规定外,常用的炮炙方法和要求如下: 5.1炒,炒制分为清炒和加辅料炒,炒时火力应均匀,不断翻动,应掌握加热温度、炒制时间及程度要求。 5.1.1清炒,取净药材置热锅中,用文火炒至规定程度时,取出,放凉。需炒焦者,

道地药材

道地药材、进口药材、特殊产地 1.道地药材 四川:黄连、附子、川芎、白芷、川贝母、黄柏、金钱草云南:三七、云南 甘肃:当归、大黄 宁夏:枸杞子 内蒙:黄芪甘草 吉林:人参、鹿茸 辽宁:细辛、五味子 山西:党参 河南:地黄、牛膝、山药 山东:北沙参金银花 江苏:薄荷 安徽:牡丹皮、木瓜 浙江:玄参、浙贝母、延胡索、麦冬 福建:泽泻 广东:砂仁、藿香 广西:蛤蚧 新疆:紫草 江西:枳壳 2.进口药材 乳香索马里、埃塞俄比亚 没药索马里、埃塞俄比亚 血竭印尼 羚羊角俄罗斯 沉香印尼、马来西亚 西红花西班牙意大利德国法国 丁香坦桑尼亚印尼马来西亚 番泻叶印度埃及 马钱子印度越南泰国 白豆蔻泰国、印尼 西洋参美国、加拿大 3.特殊产地 石膏湖北应城 儿茶云南版纳 槟榔海南 药材性状“习称” 1.“云锦花纹”何首乌 2.“罗盘纹”商陆 3.“珍珠盘”银柴胡 4.“车轮纹”防己 5.“菊花心”甘草、黄芪

6.“疙瘩丁”白芷 7.“朱砂点”羌活苍术 8.“蚯蚓头”防风 9.“狮子盘头”党参 10.“金包头”知母 11.“鹦哥嘴”“红小辫”天麻 12.“过桥”黄连 13.“起霜”茅苍术 14.“火炬头”,“连三朵”款冬花 15.“钉头”赭石 16.“怀中抱月”松贝 17.“通天眼”羚羊角 18.“铁线纹”“珍珠疙瘩”山参 19.“马牙柱”合成朱砂 20.“乌金衣”“挂甲”牛黄 21.“虎牙”砍茸 22.“莲花”马鹿茸 23.“血片”“蛋黄片”鹿茸饮片 24.“当门子”麝四、药材性状特征 药材性状特征 1.叶柄残基断面有黄白色维管束5-13个,环列(绵马贯众) 香 2.有“星点”(异常维管束)环列或散在(大黄) 3.断面可见黄白色小点(异常维管束)断续列成2-4轮同心环(牛膝,川牛膝) 4.断面可见大理石样花纹(槟榔) 5.药材表面常见发亮的结晶牡丹皮厚朴 6.断面有银白色胶丝杜仲 7.形似毛笔头辛夷 药材显微特征 1.草酸钙簇晶大黄、何首乌、太子参、白芍、地榆、人参、西洋参、三七、川芎、山楂、牡丹皮、槲寄生、吴茱萸、小茴香、栀子、蓼大青叶、丁香、金银花 2.草酸钙砂晶牛膝麻黄细辛枸杞子钩藤秦皮洋金花 3.草酸钙针晶(束)麦冬商陆(及方晶、簇晶)、巴戟天、苍术、半夏、麦冬、龙胆、山药、天麻、儿茶、广藿香、肉桂 4.草酸钙方晶麻黄细辛甘草苦参石菖蒲、枳壳栀子鸡血藤厚朴、黄柏、红花5.草酸钙柱晶补骨脂沉香、肉桂 6.草酸钙棱晶五倍子 7.草酸钙结晶防己(细小杆状) 猪苓(双锥八面体形)、西红花豆蔻浙贝母 8.晶纤维鸡血藤、黄柏、番泻叶苦参石菖蒲 9.晶鞘纤维番泻叶、甘草 10.树脂道人参、三七、西洋参 11.石细胞乌头、附子、黄连、延胡索、苦参、黄芪、防风、黄芩、玄参、巴戟天、党参、苍术、槲寄生、鸡血藤、厚朴、肉桂、杜仲、黄柏、秦皮、麦冬、辛夷、五味子、

道地药材基本知识

道地药材 中药属于天然药物,中药材的质量与其产地有着密切的关系。它的分布和生长与其地理环境有着密切的关系。由于各地的水土、气候、日照等生态环境有很大差异。植物和动物对其生长的自然条件,有各自的特定要求,而最适宜的生长条件所产的药材质量最好。所以某地区出产的特定药材称为“道地药材”。 道地药材是指在一特定自然条件、生态环境的地域内所产的药材,因生产较为集中,栽培技术、采收加工也都有一定的讲究,以致较同种药材在其他地区所产者品质佳、疗效好。道地,也就是地道,也即功效地道实在,确切可靠。道地药材是我国传统的优质中药材的代名词,素有“非道地药材不处方,非道地药材不经营”的说法。“三月茵陈四月蒿,五月采收当柴烧”,这句古谚形象说明了中药材适时收获的重要性,也道出了科学生产之于中药材质量的基础作用。临床上,一些老中医在处方时,喜欢在药名前标“川”、“云”、“广”等产地,显示出对道地药材的信任。 一、相关论述 1.早在东汉时期,《神农本草经》就记载:药有“土地所出,真伪新陈……”强调了区分药材的产地、讲究道地的重要性。在《神农本草经》中所载的365种药材中,有不少从药名上就可以看出有道地色彩,如巴豆、巴戟天、蜀椒、蜀漆、蜀枣(山茱萸)、秦椒、秦皮、秦瓜、吴茱萸、阿胶、代赭石(山西代县一带)、戎盐等。巴、蜀、吴、秦、东阿、代州都是西周前后的古国名或古地名。 2.《五十二病方》中的242种药材中,名称上反映出产地者有蜀菽、蜀椒等。 3.《内经》从理论上阐明了道地药材的含义,指出:“岁物者,天地之专精也,非司岁物则气散,质同而异等也”。 4.《伤寒论》中的方剂有112首,涉及的中药材80余种,其中记载的道地药材阿胶、蜀漆等被广泛地用于临床。 5.孙思邈在《千金翼方》中特别强调药材的产地,指出:“用药必依土地”,这可能为后世正式专用“道地药材”的术语奠定了基础。 6.李时珍的道地药材观点更为明确,如:“性从地变,质与物迁,……沧击能盐,阿井能胶,……将行药势,独不择夫水哉?”他在每味药材项下虽不像《本草

我国10大道地药材产区

我国10大道地药材产区 道地药材主要指某些地区栽培生产的优质药材,也包括优质野生药材。该产地称道地产区。“道”是古代行政区划名,如唐代将全国分为关南道、河东道等10余道。道地本指各地特产,后演变为“货真价实、质优可靠”的代名词。道地药材之所以质量优良,主要是因为这些地区有适宜的地理气候条件和生态环境,长期优育、栽培形成了优良的品种和先进的栽培技术,独特的加工方法形成了美观的商品性状。这些商品性状常常是鉴别道地药材的方法之一。道地药材由于品质优良,在国内外具有很高信誉,在经营中具有很强竞争力,因而形成了较大的商品规模。据初步统计,传统道地药材有200多种,其生产数量和产值都占80%以上。一些道地药材,常在名称前加上道地产区,例如川泽泻、建泽泻分别表示四川和福建产道地药材泽泻。道地药材是中药材生产中的一个重要特色。 一、道地药材产区 我国地域辽阔,不同地区环境条件变化大,经过长期的生产实践,各个地区都形成了一批适合本地条件的道地药材。道地药材与地域是不可分的,根据我国中药资源的分布区域和主要药材10大道地产区介绍如下: (一)关药产区 关药通常指东北地区所出产的道地药材。著名关药有人参、鹿茸、防风、细辛、五味子、关木通、刺五加、黄柏、知母、龙胆、哈蟆油等。所产人参占全国人参产量的99%,人参加工品边条红参体长、芦长、形体优美;辽细辛气味浓烈、辛香;北五味肉厚,色鲜、质柔润;关龙胆根条粗长、色黄淡;防风主根发达,色棕黄,被誉为“红条防风”;梅花鹿茸粗大、肥、壮、嫩、茸形美、色泽好;哈蟆油野生蕴藏量占全国99%。 (二)北药产区 北药通常指河北、山东、山西等省和内蒙古自治区中部和东部等地区所出产的道地药材。主要有北沙参、山楂、党参、金银花、板蓝根、连翘、酸枣仁、远志、黄芩、赤芍、知母、枸杞子、阿胶、全蝎、五灵脂等。山西潞党参皮细嫩、紧密、质坚韧;河北酸枣仁粒大、饱满、油润、外皮色红棕;河北连翘身干、纯净、色黄壳厚;河北易县,涞源县的知母肥大、柔润、质坚、色白、嚼之发黏,称“西陵知母”;山东东阿阿胶驰名中外。 (三)怀药产区 怀药泛指河南境内所产的道地药材。河南地处中原,河南的怀药分南北两大产区, 产常用药材300余种,有著名的“四大怀药”怀地黄、怀山药、怀牛膝、怀菊花,以及密(县)银花、茯苓、红花、全蝎等。 (四)浙药产区

道地药材标准 山西连翘

T/CACM XXXX-2018 道地药材山西连翘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山西连翘道地药材的术语和定义、来源及植物形态、历史沿革、道地产区及生境特征、栽培及采收加工、质量特征及包装、标志和标签、运输及贮存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山西连翘道地药材的生产、销售、鉴定及使用。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191 包装储运图示标志 SB/T 11094 《中药材仓储管理规范》 SB/T 11095 《中药材仓库技术规范》 T/CACM 003-2016 道地药材标准编制通则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 3 术语和定义 T/CACM 003-2016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为了便于使用,以下重复列出了T/CACM 003-2016中的某些术语和定义。 3.1 道地药材Daodi-Chinese Medicinal Materials 指经过中医临床长期应用优选出来的,产在特定地域,与其他地区所产同种中药材相比,品质和疗效更好,且质量稳定,具有较高知名度的中药材。 [T/CACM 003-2016定义3.1] 3.2 山西连翘Shanxi Lianqiao 产于山西省太行山脉、太岳山脉、中条山及其周边伏牛山各地区的连翘。 4 来源及形态 4.1 来源 来源于木犀科植物连翘Forsythia suspensa (Thunb.) Vahl的干燥果实。 4.2 形态特征 1

T/CACM XXXX-2018 2落叶灌木。枝开展或下垂,棕色、棕褐色或淡黄褐色,小枝土黄色或灰褐色,略呈四棱形,疏生皮 孔,节间中空,节部具实心髓。叶通常为单叶,或3裂至三出复叶,叶片卵形、宽卵形或椭圆状卵形至椭圆形,长2-10厘米,宽1.5-5厘米,先端锐尖,基部圆形、宽楔形至楔形,叶缘除基部外具锐锯齿或粗锯齿,上面深绿色,下面淡黄绿色,两面无毛;叶柄长0.8-1.5厘米,无毛。花通常单生或2至数朵着生于叶腋,先于叶开放;花梗长5-6毫米;花萼绿色,裂片长圆形或长圆状椭圆形,长(5-)6-7毫米,先端钝或锐尖,边缘具睫毛,与花冠管近等长;花冠黄色,裂片倒卵状椭圆形或长圆形,长1.2-2厘米,宽6-10毫米;在雌蕊长5-7毫米花中,雄蕊长3-5毫米,在雄蕊长6-7毫米的花中,雄蕊长约3毫米。果卵球形、卵状椭圆形或长椭圆形,长1.2-2.5厘米,宽0.6-1.2厘米,先端喙状渐尖,表面疏生皮孔;果梗长0.7-1.5厘米。花期3-4月,果期7-9月。 5 历史沿革 5.1 品种变化 连翘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列为下品,谓连翘别名为“一名异翘,一名简华,一名折根,一名轵,一名三廉”。《名医别录》:“连翘生太山山谷,八月采,阴干”。梁代《本草经集注》云:“处处有,今用茎连花实也”。 唐代《新修本草》称“此物有两种∶大翘、小翘。大翘叶狭长如水苏,花黄可爱,生下湿地,着子似椿实之未开者,作房,翘出众草;其小翘生岗原之上,叶花实皆似大翘而小细,山南人并用之。今京下惟用大翘子,不用茎花也”。 宋代《日华子本草》对连翘也有形态描述“所在有独茎,梢开三四黄花,结子内有瓣,子五六月采”。 在唐之前连翘的药用部位是多样的,果实、茎叶、茎花以及根均可入药。而到唐代以后主要以果实入药,并描述连翘有大、小翘两者,以“大翘”为主。从《新修本草》和《日华子本草》中连翘的描述,“大翘”形态特征基本清楚:茎单一常不分枝,叶狭长似水苏叶,茎顶具花3-4朵,花瓣黄色,果实似椿树果实,果内有室瓣。这些特征均符合现今金丝桃属的湖南连翘(Hypericum ascyron)。而“小翘”的描述又与“大翘”极其相似“叶、花、实皆似大翘而细”。宋代苏颂《本草图经》中对连翘的记载与《新修本草》相似:“有大翘、小翘二种,生下湿地或山岗上;叶青黄而狭长。。。。以此得名,叶狭而小,茎短,才高一、二尺,花亦黄,实房黄黑,内含黑子如粟粒,亦名旱连草”。不仅在“大翘”上两者相秉承,对“小翘”也有了详细描述,这些“小翘”特征与现今的贯叶连翘(Hypericum perforatum)和赶山鞭(Hypericum attenuatum)相似。可见宋以前连翘实则为金丝桃科金丝桃属湖南连翘或近源植物等。但苏颂在《本草图经》又增加了木犀科连翘属的连翘(Forsythia suspensa)。 《本草图经》云“今南中医家说云∶连翘盖有两种∶一种似椿实之未开者,壳小坚而外完,无跗萼,剖之则中解,气甚芬馥,其实才干,振之皆落,不着茎也;一种乃如菡萏。。。”前者的特征正符合木犀科连翘的特征:果实也似椿实,但壳小而坚硬,无宿存花萼,剖开后气甚香,果实干后即脱落。并附连翘图5幅,其中鼎州(今湖南常德)连翘与湖南连翘相似,泽州连翘则与木犀科连翘相似。此后,历代本草对连翘的描述均较一致。 宋代寇宗奭《本草衍义》对连翘有了确切描述:“连翘亦不至翘出众草,下湿地亦无,太山山谷间甚多。今止用其子,折之,其间片片相比如翘”。已不是之前的翘出草了,也不是生于湿地间。 明代《救荒本草》对连翘描述更直观:“叶如榆叶大而光,色青黄,边微细锯齿,又似金银花叶微尖;梢开花,黄色可爱,结房状似山栀子蒴,微扁而无棱瓣,蒴中有子如雀舌样,极小,其子折之间片片相比如翘,以此得名”。 明代李时珍《本草纲目》:“连翘状似人心,两片合成,其中有仁甚香,乃少阴心经、厥阴包络气分主药也”。

十大道地药材产区

道地药材产区 我国地域辽阔,不同地区环境条件变化大,经过长期的生产实践,各个地区都形成了一批适合本地条件的道地药材。道地药材与地域是不可分的,根据我国中药资源的分布区域和主要药材10大道地产区介绍如下: (一)关药产区 关药通常指东北地区所出产的道地药材。著名关药有人参、鹿茸、防风、细辛、五味子、关木通、刺五加、黄柏、知母、龙胆、哈蟆油等。所产人参占全国人参产量的99%,人参加工品边条红参体长、芦长、形体优美;辽细辛气味浓烈、辛香;北五味肉厚,色鲜、质柔润;关龙胆根条粗长、色黄淡;防风主根发达,色棕黄,被誉为“红条防风”;梅花鹿茸粗大、肥、壮、嫩、茸形美、色泽好;哈蟆油野生蕴藏量占全国99%。 (二)北药产区 北药通常指河北、山东、山西等省和内蒙古自治区中部和东部等地区所出产的道地药材。主要有北沙参、山楂、党参、金银花、板蓝根、连翘、酸枣仁、远志、黄芩、赤芍、知母、枸杞子、阿胶、全蝎、五灵脂等。山西潞党参皮细嫩、紧密、质坚韧;河北酸枣仁粒大、饱满、油润、外皮色红棕;河北连翘身干、纯净、色黄壳厚;河北易县,涞源县的知母肥大、柔润、质坚、色白、嚼之发黏,称“西陵知母”;山东东阿阿胶驰名中外。 (三)怀药产区

怀药泛指河南境内所产的道地药材。河南地处中原,河南的怀药分南北两大产区,产常用药材300余种,有著名的“四大怀药”怀地黄、怀山药、怀牛膝、怀菊花,以及密(县)银花、茯苓、红花、全蝎等。 (四)浙药产区 浙药包括浙江及沿海大陆架生产的药材,狭义的浙药系指“浙八味”为代表的浙江道地药材如白术、杭白芍、玄参、延胡索、杭菊花、杭麦冬、山茱萸、浙贝母,以及温郁金、温厚朴、天台乌药等。浙江地处亚热带,产常用药材400余种。 (五)江南药产区 江南药包括湘、鄂、苏、皖、闽、赣等淮河以南省区所产药材。江南湖泊纵横,素称鱼米之乡,道地药材品种较多。湘鄂地区出产的著名药材有安徽亳菊、滁州滁菊、歙县的贡菊、铜陵牡丹皮、霍山石斛,宣州木瓜;江苏的苏薄荷、茅苍术、石斛、太子参、蟾酥等;福建的建泽泻、建厚朴、闽西乌梅(建红梅)、蕲蛇、建曲;江西清江枳壳,宜春香薷,丰城鸡血藤、泰和乌鸡;湖北大别山茯芩,鄂北蜈蚣,江汉平原的龟甲、鳖甲,襄阳山麦冬、板桥党参,鄂西味连和紫油厚朴、长阳资丘木瓜、独活,京山半夏;湖南平江白术,沅江枳壳,湘乡木瓜,邵东湘玉竹,零陵薄荷,零陵香、湘红莲、汝升麻等。 (六)川药产区 川药指四川、重庆所产道地药材。四川、重庆是我国著名药材产区,地形地貌复杂,生态环境和气候多样,药材资源丰富,药材种植

道地药材的主产地

道地药材的主产地 道地药材是指在一特定自然条件、生态环境的地域所产的药材,且分布较为集中,栽培技术、采收加工也都有一定的技巧,以致于较在其他地区所产同种药材品质优,疗效佳,为世人所公认而久负盛誉者著称。道地药材不仅是天赋予我们民族的自然财富,而且包含着我国古代医药学家的科学智慧和丰富的临床实践经验。“道地”一词可理解为值得称道的产地,也就是从古至今人们公认的优质药材产地。总之,道地药材就是优质药材的代名词。 为了科研,商务经营和使用的需要,熟悉了解道地药材的主产地就显得尤其重要。道地药材主产地区的划分围原则是按照我国地形地貌自然特点和民族医药体系的分布中心来划分的。在自然地理特点方面,我国东部低,西部高,由西向东可分为高低不同的三个台阶,由北向南分割成纬度高低不同的气候土壤带,由此而有关药、北药、药、怀药、淮药、浙药、南药、广药、云药、贵药、川药、海药之称。在民族医药方面,主要有藏药、蒙药、维药、羌药、彝药、傣药等传统药物,是继承整理较好的民族医药体系,也是道地分类的重要依据。道地药材分类系统实际上就是按产地、生态环境、民族医药传统来进行的药材分类,其优点是对发展优质药材生产有参考价值,对研究生物多样性等领域有学术价值,对择优而用有重要经济价值。 关药 关药是指山海关以北,东北三省和自治区东北部地区所产的道地药材。自然环境条件优越,大小兴安岭以人字形崛起在北部,东南侧有长白山脉绵延,中、南部为大片平原。海拔绝大多数在1000m以下。气候冬夏温差大,冬季风雪严寒,冻土深达2.5m,春季风沙西部尤甚。夏秋多雨,年平均气温0~8℃,年平均降水量为300~700mm。温带针阔混交林地带,湿度大,风速低,年平均蒸发量900mm左右,干燥度(蒸发量与降水量之比)小于1,适于人参、西洋参、细辛、关木通、刺五加、黄柏、五味子等药用植物生长。而松嫩平原中部,辽河平原西部干燥度在1.0~1.25之间,适于防风、知母、龙胆等药用植物的生长,东南部平原丘陵地带土质肥沃,水土保持良好,无霜期120~180天,适宜药用植物栽培和药用动物养殖。植被的垂直分布以长白山最为典型。 巍巍长白山因全山白色岩石明润莹洁,又多积雪而得名。长白山幅员辽阔,北起省安图县松江镇,南和东南侧在长白朝鲜族自治县至鸭绿江沿岸,并延伸朝鲜境,西始于抚松县县城,东止于和龙县境的南岗岭,总面积约8000平方公里,包括省达22个市县的广区。自然景观与生态系统完整,地貌、气候、土壤与野生动植物分布均具有典型山地自然景观特征,茂密的原始森林生物种类极为丰富。长白山是世界同一纬度地带生物物种最丰富的地区,是我国最大的自然保护区之一,也是闻名世界自然保护区之一。特别是长白山中围绕白头山天池东、西、北三面原始森林中心地区,素有“长白林海”之称,植物种类多达2380余种,

中草药民间验方

急性腰扭伤 (一) 【辨证】腰部损伤,伤及肾气。 【治法】补肾壮腰,理气止痛。 【方名】桃仁杜仲汤。 【组成】红花9克,桃仁9克,羌活9克,赤芍9克,炒杜仲15克,川断9克,木瓜9克,小茴香9克,破故纸9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以黄酒为引,饭后服用。 【出处】郭焕章方。 (二) 【辨证】气血阻滞,腰络不通。 【治法】行气活血,舒筋解痉。 【方名】解痉汤加味。 【组成】白龙须15-20克,钩藤根15克,当归尾15克,紫丹参20克,制乳没各6-10克,延胡索12克,白芍35克,炙甘草20克,伸筋草15克,生麻黄3克,熟地18克,草红花3克,川续断12克,香附10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出处】姜佐柏方。 急性乙型黄疸性肝炎 【辨证】湿热蕴结。 【治法】清热解毒,清肝利胆,祛湿热,退黄疸。 【方名】首乌汤。 【组成】生首乌15克,连翘15克,丹皮15克,大青叶15克,板蓝根15克,半枝莲15克。茜草15

克,丹参15克,柴胡12克,茵陈30克,白茅根30克,甘草6克。 【用法】冷水浸泡连煎2次,加水高出药面1-2寸。用砂锅煎煮沸后约30分钟,滤出药液再加水煮。两次药液加在一起,一日分3次服完,每日1剂,连服50-60剂。 【出处】霍明义方。 肩关节周围炎 (一) 【辨证】久伤入络,筋肉失养。 【治法】活血养血,舒筋通络。 【方名】舒筋养血汤。 【组成】当归12克,生地12克,熟地12克,鸡血藤10克,赤芍10克,白芍10克,炙甘草10克,威灵仙10克,桂枝6克,蜈蚣6克,橘络6克,黄芪15克,细辛1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出处】余锡明方。 (二) 【辨证】寒邪祛瘀,痹阻经络。 【治法】温经散寒,化痰祛瘀。 【方名】阳和活络汤加减。 【组成】麻黄5克,白芥子10克,熟地15克,桂枝10克,甘草3克,炮附子10克,姜黄6克,淫羊藿15克,当归10克,川芎6克,制乳没各6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 【出处】郑国珍方。 (三)

山西省中药材种植订购合同示范文本

山西省中药材种植订购合 同示范文本 In Order To Protect Their Legitimate Rights And Interests, The Cooperative Parties Reach A Consensus Through Consultation And Sign Into Documents, So As To Solve And Prevent Disputes And Achieve The Effect Of Common Interests 某某管理中心 XX年XX月

山西省中药材种植订购合同示范文本使用指引:此合同资料应用在协作多方为保障各自的合法权益,经过共同商量最终得出一致意见,特意签订成为文书材料,从而达到解决和预防纠纷实现共同利益的效果,文档经过下载可进行自定义修改,请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调整与使用。 合同编号: 甲方(种植人): 乙方(收购人):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等有关法律、法规, 经双方协商一致,达成如下协议。 一、乙方向甲方订购中药材,订购中药材的有关情况 如下 品种名称 种植面积 种植地点 质量标准及要求 数量(公斤)

备注 (注:空格如不够用,可另附页或加项) 二、价格 □固定价格:元/公斤,合计总价款为元。 □保护价格:基准价元/公斤。收购日当地市场价高于基准价时,以市场价收购;收购日当地市场价低于基准价时,以基准价收购。 □浮动价格:基准价元/公斤。收购日当地市场价高于基准价时,收购价=基准价+(市场价-基准价)× %;收购日当地市场价低于基准价时,收购价=基准价-(基准价-市场价)× %。 三、种子(苗)提供方式 种子(苗)由□乙方免费提供,□乙方有偿提供,□甲方自备。乙提供种子(苗)的数量、时间和方式为:。种子(苗)应满足的条件为:;种子(苗)价格为元/(单位),合计:元(□甲

著名道地药材

川药 四川是我国首屈一指的药材之乡,四川又称巴蜀,故 产自四川的药材一般都冠以“川”、“巴”、“蜀”字。如川芎、川贝、川断、川连、川朴、川楝子、川大黄、蜀椒、巴豆等。还有以峨眉山起名者,如峨参、峨三七、峨眉耳厥、 峨眉半边莲等 石柱黄连、康定炉贝 主要品种: 川芎、川贝母、附子与乌头、黄连、川牛膝、麦 冬、石菖蒲、姜、丹参、青皮、陈皮、补骨脂、 使君子、巴豆、花椒、黄柏 浙药: 主要品种: 浙贝母(象贝)、白术、元胡、郁金、姜黄、 玄参、乌药、石竹、山茱萸、乌梅、栀子。 天台山乌药、象山贝母、瑞安郁金、温州白术 广药: 两广盛产热带和亚热带药材,常冠以“广”,如广木 香、广陈皮、广豆根、广地龙、广防己、广竹黄、广 藿香等; 主要品种: 广防己、巴戟天、山豆根、何首乌、高良姜、阳春砂 仁、益智仁、槟榔、广藿香、金钱草、鸡血藤、肉桂。 四、著名道地药材 高州高良姜、阳春砂仁、高要肉桂 云药: 云南多产热带和高山药材,品名前冠以“云”或 “滇”字,如云茯苓、云木香、云白芍、云琥珀、 云竹黄、滇常山、滇瑞香、滇崖爬藤等素 主要品种: 三七、云木香、重楼、柯子、茯苓、儿茶。 文山三七 贵药: 主产于贵州的 天麻、天门冬、黄精、白芨、杜仲、五倍子。 北药: 北方出产的药

黄芪、党参、远志、甘遂、黄芩、白头翁、香附 子、北沙参、柴胡、银柴胡、紫草、白芷、板蓝 根、知母、蔓荆子、山楂、连翘、苦杏仁、桃仁、 小茴香。 西药是指陇西也就是甘肃一代的药 大黄、甘草、当归、羌活、麻黄、秦艽、茵陈、 枸杞子 南药一般说是长江以南的药 半夏、射干、吴茱萸、莲、女贞子、艾叶、南 沙参、明党参、太子参、苍术、芍药、木瓜、 灵芝、薄荷、紫苏、牡丹、泽泻。 关药 是东北药的统称,常冠予“关” 人参、细辛、防风、刺五加、薤白、关木 通、五味子、牛蒡子。 怀药 主要指河南怀庆的药 地黄、怀牛膝、山药、茜草、栝楼、天南星、 白附子、菊花、辛夷、红花、金银花。 东北三宝:人参、鹿茸、五味子(东三省) 四大南药:槟榔、益智仁、砂仁、巴戟天(两广) 四大蕲药:蕲龟、蕲蛇、蕲竹、蕲艾(华南) 四大怀药:怀地黄、怀山药、怀菊花、怀牛膝(建国前的怀庆府,即今天河南省黄河北岸的武陟、 博爱、沁阳、温县、孟县、济源等县) 八大宛药:山茱萸、辛夷、桐桔梗、裕丹参、半夏、杜仲、唐栀子、天麻(南阳) 浙八味: 延胡索、浙贝母、杭白菊、温郁金、莪术、白芍、麦冬、玄参 云南文山三七、宁夏中宁枸杞、 山东莱阳沙参、安徽凤凰丹皮、 江苏太仓薄荷、河北易县知母、 浙江天台乌药、四川石柱黄连、 四川康定炉贝、广东高要肉桂、

山西道地药材

所谓道地药材,又称地道药材,是优质纯真药材的专用名词,它是指历史悠久、产地适宜、品种优良、产量宏丰、炮制考究、疗效突出、带有地域特点的药材。它包括了几个大的方面,其一是指同种异地出产的药材,在质量上有明显差异,如人参、地黄、杜仲、当归等,产地不同药效差异很大,常把某地出产的药材称为“道地药材”,而其他产地出产的则叫“非道地药材”;其二是指同一种药材国内外均有分布,但在中国,在中医理论指导下应用,则具有独特的疗效;其三是指原产其他国的药物流传入中国之后,经过发展,成为常用中药,这些药物在中国的某些或某一地区已经引种成功,如红花、木香等;其四是指经加工而形成的药品,其“道地”所在主要是指工艺上的考究;其次是指一些正品药物的代用品,这些代用品相对于“道地”的正品药物而言,就是“非道地”的药材了。 山西是中药材资源大省,也是全国中药材重要产区,中药材的种类、储量、种植面积和产量均处于全国前列。目前探明的中药材种类有1116种,其中植物药953种,动物药133种,矿物药30种,占全国《中药汇编》收载中药材数量的25%。我省共有30多种中药材申报国家道地药材,有8种入选国家道地药材,包括连翘、黄芪、党参等。下面给大家介绍一下这三种药物的生活应用。 一.黄芪 黄芪是百姓经常食用的纯天然品,民间流传着“常喝黄芪汤,防病保健康”的顺口溜,意思是说经常用黄芪煎汤或泡水代茶饮,具有良好的防病保健作用。黄芪和人参均属补气良药,人参偏重于大补元补气,回阳救逆,常用于虚脱、休克等急症,效果较好。而黄芪则以补虚为主,常用于体衰日久、言语低弱、脉细无力者。有些人一遇天气变化就容易感冒,中医称为“表不固”,可用黄芪来固表,常服黄芪可以避免经常性的感冒。现代医学研究表明,黄芪有增强机体免疫功能、保肝、利尿、抗衰老、抗应激、降压和较广泛的抗菌作用。能消除实验性肾炎蛋白尿,增强心肌收缩力,调节血糖含量。黄芪不仅能扩张冠状动脉,改善心肌供血,提高免疫功能,而且能够延缓细胞衰老的进程。黄芪食用方便,可煎汤,煎膏,浸酒,入菜肴等。 黄芪对人体的益处有很多下面向大家详细介绍一下:

山西道地药材

所谓道地药材,又称地道药材,就是优质纯真药材得专用名词,它就是指历史悠久、产地适宜、品种优良、产量宏丰、炮制考究、疗效突出、带有地域特点得药材。它包括了几个大得方面,其一就是指同种异地出产得药材,在质量上有明显差异,如人参、地黄、杜仲、当归等,产地不同药效差异很大,常把某地出产得药材称为“道地药材”,而其她产地出产得则叫“非道地药材”;其二就是指同一种药材国内外均有分布,但在中国,在中医理论指导下应用,则具有独特得疗效;其三就是指原产其她国得药物流传入中国之后,经过发展,成为常用中药,这些药物在中国得某些或某一地区已经引种成功,如红花、木香等;其四就是指经加工而形成得药品,其“道地”所在主要就是指工艺上得考究;其次就是指一些正品药物得代用品,这些代用品相对于“道地”得正品药物而言,就就是“非道地”得药材了。 山西就是中药材资源大省,也就是全国中药材重要产区,中药材得种类、储量、种植面积与产量均处于全国前列。目前探明得中药材种类有1116种,其中植物药953种,动物药133种,矿物药30种,占全国《中药汇编》收载中药材数量得25%。我省共有30多种中药材申报国家道地药材,有8种入选国家道地药材,包括连翘、黄芪、党参等。下面给大家介绍一下这三种药物得生活应用。 一.黄芪 黄芪就是百姓经常食用得纯天然品,民间流传着“常喝黄芪汤,防病保健康”得顺口溜,意思就是说经常用黄芪煎汤或泡水代茶饮,具有良好得防病保健作用。黄芪与人参均属补气良药,人参偏重于大补元补气,回阳救逆,常用于虚脱、休克等急症,效果较好。而黄芪则以补虚为主,常用于体衰日久、言语低弱、脉细无力者。有些人一遇天气变化就容易感冒,中医称为“表不固”,可用黄芪来固表,常服黄芪可以避免经常性得感冒。现代医学研究表明,黄芪有增强机体免疫功能、保肝、利尿、抗衰老、抗应激、降压与较广泛得抗菌作用。能消除实验性肾炎蛋白尿,增强心肌收缩力,调节血糖含量。黄芪不仅能扩张冠状动脉,改善心肌供血,提高免疫功能,而且能够延缓细胞衰老得进程。黄芪食用方便,可煎汤,煎膏,浸酒,入菜肴等。 黄芪对人体得益处有很多下面向大家详细介绍一下:

食药局:23批次中药饮片连翘不合格

食药局:23批次中药饮片连翘不合格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9日发布通告称,近期 抽检发现标示为河北联康药业有限公司等22家企业生产的23批次中药饮片连翘不合格。 通告称,标示为河北联康药业有限公司、南京海源 中药饮片有限公司、湖北神农本草中药饮片有限公司等 企业生产的23批次连翘不合格。不合格项目包括含量测定、浸出物、杂质等。通告指出,对上述不合格中药饮片,相关省级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已采取查封扣押等控 制措施,要求企业暂停销售使用、召回产品,并进行整改。 延伸阅读:连翘的功效 中药味苦,性微寒。清热解毒,散结消肿。蒙药味苦,性凉。清“协日”,止泻。主治:中药治热病初起,风热感冒,发热,心烦,咽喉肿痛,斑疹,丹毒,瘰疬,痈疮肿毒,急性肾炎,热淋。蒙药治黄疸,肠刺痛, “协日”病,肠热。 连翘的作用 1.解热作用 连翘煎剂或复方连翘注射液对人工发热动物及正常 动物的体温有降温作用。

2保肝作用 1:1 的连翘水煎液可明显减轻四氯化碳所致大鼠的 肝脏变性和坏死,并使肝细胞内蓄积的肝糖原、核糖核 酸大部分恢复和接近正常,血清谷丙转氨酶从 337±63.5 单位降至146.5±11.1 单位、齐墩果酸和熊果酸是连翘抗肝损伤的有效成分,两者均能降低实验性 肝损伤动物的血清谷丙转氨酶。 3.治疗紫癜病 取连翘6钱加水用文火煎,成150毫升分3次食前服,忌辣物,治疗血小板减少性出血性紫癜,1例过敏性紫 癜2例经2~7日治疗,皮肤紫瘫全部消退连翘对本病所起的作用,可能与其中含有多量芸香甙,具有保持毛细 血管正常抵抗力,减少毛细血管的脆性和通透性有关;此外连翘似乎尚有脱敏作用。 4.治疗肺脓肿 将连翘制成注射液,每毫升含连翘1克,采用气管 滴入法合并肌肉注射气管滴入一般用6~10毫升每日1次;症状好转后隔日1次;趋向萎缩或闭合后则每周2次治疗25例治愈14例好转10例死亡1例;据18例统计平均治疗12天退热气管滴注平均26.8次最多者50次。 5.抗炎作用。 50%的连翘醇提取物水溶液 20ml/kg 腹腔注射,对

恒山黄芪道地药材质量标准研究

恒山黄芪道地药材质量标准研究 【摘要】:选题依据:黄芪具有补气固表、利水消肿、敛疮生肌、托毒排脓等功效,是最常用的大宗中药材之一,有“十药八芪”之说。现代研究表明,黄芪具有提高免疫力、抗氧化、抗衰老、抗病毒、抗肿瘤、调节血糖、利尿等多种药理作用。恒山黄芪因主产于北岳恒山山脉而得名,来源于豆科植物蒙古黄Astragalusmembranaceus(Fisch)Bge.var.mongholicus(Bge)Hsiao.的干燥根,生长方式为野生或者仿野生方式,采收年限规定在四年以上,主产于恒山及其周边地区,因其特殊的自然环境和地质条件适宜黄芪的生长,使得恒山黄芪具有条长顺直、色泽黄亮、粉性足、绵性强、豆腥味浓等特点,在国内外享有很高声誉,因此恒山黄芪被医药行业公认为道地黄芪。上世纪70-80年代,甘肃、内蒙、山西等地探索的育苗移栽2年生蒙古黄芪栽培技术获得成功,得到大面积推广。从目前销售市场和价格来看,恒山黄芪与其它产地黄芪相比有着明显的价格优势,但重利之下带来的无序经营,造成了巨大的负面效应。造成这种现象的最主要原因就是质量标准的缺失与不完整。而目前市售的绝大部分黄芪药材无论从外观性状还是内在品质均与传统恒山黄芪道地药材相去甚远。同时《中国药典》黄芪项下的质量标准各方面都比较笼统,主要表现在1.《中国药典》中规定了黄芪来源于两个种,并未进行区分; 2.没有规定种植年限和方式; 3.指标不全面,含量限度仅为最低合格标准。因此《中国药典》并不能切实、全面地反映恒山黄芪的特点。为

了体现恒山黄芪道地药材的特色,应当从实际情况出发,建立适用于恒山黄芪药材质量标准,把恒山黄芪的特色用标准的形式体现出来并且可以用以区别其他产地的黄芪。山西省地方标准修订工作为全面提高恒山黄芪的影响力、竞争力,促进恒山黄芪产业化、现代化和国际化的进程,具有重要意义。目的:通过对恒山黄芪名称、来源、性状、鉴别、检查、浸出物、含量测定和指纹图谱等项目全方位的研究,建立完善的恒山黄芪道地药材质量标准。方法:(1)通过对恒山及其周边范围实地考察与文献调研,对恒山黄芪名称、来源、性状进行修订。 (2)依据2010版《中国药典》黄芪项下鉴别、检查以及浸出物等项目对恒山黄芪进行测定,依据研究结果对含量限度做出合理修订。(3)依据2010版《中国药典》黄芪项下含量测定方法并结合文献对黄芪甲苷含量测定方法及其限度进行修订;依据2010版《中国药典》方法对恒山黄芪毛蕊异黄酮葡萄糖苷含量进行测定,并根据测定结果对含量限度进行合理规定;参考文献增加恒山黄芪总多糖的含量测定方法;考察恒山黄芪中豆腥味相关物质正己醛的GC含量测定方法,并根据测定结果决定是否收入含量测定项下。(4)利用HPLC-UV、HPLC-ELSD结合相似度评价、聚类分析、多元统计分析技术建立恒山黄芪指纹图谱与特征图谱。结果:(1)恒山黄芪来源、名称与性状研究结果:对恒山黄芪名称、来源、产地及分布、生长方式等进行了详细规定并制定相应的标准,最终确定“恒山黄芪”,即来源于豆科植物蒙古黄芪的干燥根,生长方式规定为野生与仿野生方式,采收年限规定在四年以上,主产于恒山及其周边地区。根据恒山黄芪的性状进行了

中药连翘及其几种类似品的鉴别

中药连翘及其几种类似品的鉴别 中药连翘及其几种类似品的鉴别 中草药 2000年第6期第31卷药材 作者:李晓燕 单位:山东省药品检验所济南 250012 关键词:连翘;金钟花;秦连翘;卵叶连翘;丽江连翘;奇异连翘;鉴别摘要对中药连翘及其5种类似品在形态组织学上进行比较鉴别,为正确用药提供 了参考依据。 连翘是历史悠久、使用广泛的一种中药,有清热解毒、消肿散结的功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1995年版收载的连翘为木犀科 Oleaceae 连翘属植物连翘 Forsythia suspensa(Thunb.)Vahl 的干燥果实。当果实初熟,尚带绿色,未开裂时采收的称为青翘;当果实成熟开裂后采收的称为老翘。主产于山西、河南、陕西。对全国大部分地区使用的商品连翘调查发现,在少数地区有将金钟花 F. viridissima Lindl.、秦连翘 F.giraldiana Lingelsh.、卵叶连翘 F.ovata Nakai、丽江连翘 F.likiangensis Ching et Fe ng、奇异连翘 F.mira M. C.Chang 的果实混作连翘使用,因此,我们重点报道了正品连翘的形态组织学研究结果,其他5种仅列举与连翘的区别点。 1 材料与方法 连翘的果实来自西安药用植物园,生药包括老翘和青翘由山西省安泽县药材公司提供。金钟花的果实来自上海。秦连翘的果实来自西安药用植物园。卵叶连翘的果实来自吉林长春。丽江连翘的果实采自云南丽江。奇异连翘的果实来自陕西山阳。 按常规方法进行上述6种果实生药性状、果皮、果柄横切面与粉末的组织特征的观察与描述。标本片均为石蜡切片。附图均用投影描绘器绘制。 2 结果 2.1生药性状:果实长卵形至卵形,稍扁,长1~2.5 cm,直径0.5~1.2 cm;顶端锐尖,基部钝圆。表面有不规则凸起的纵皱纹及多数淡黄色瘤点,基部瘤点较少近无。两瓣果皮的外表面中央各有一条纵凹沟,内表面中央各有一纵隔。青翘多不开裂,表面绿褐色,瘤点较少,有的顶端略裂,稍向外反曲;基部多具果柄,略弯曲,长0.6~2 cm;质硬;种子多数,着生于纵隔顶部两侧。老翘多自顶端开裂,向外反曲或裂成两瓣,外表面棕褐色;瘤点较多;内表面黄色,平滑,略带光泽;果柄多脱落,有柄痕;质脆;种子常脱落,披针形,微弯曲,长约0.7 cm,宽约 0.2 cm,表面棕色,一侧有翼,气微香,捻碎后有丝相连,香气较浓。 2.2果皮横切面 A)青翘:外果皮为1列薄壁细胞,切向延长,外被厚角质层。瘤点处可见薄壁组织隆起,外果皮在此处断裂消失。中果皮为10~20列薄壁细胞,类圆形或长圆形,排列不规则,具细胞间隙,细胞含颗粒状或团块状内含物,其中散有众多外韧型维管束,韧皮部细胞明显,木质部导管径向排列,其内侧偶见石细胞或纤维。内果皮为5~14列石细胞和纤维,约占果皮厚度的1/5,条形、长圆形或类圆形,切向镶嵌排列,孔沟明显,有的可见纹孔,胞腔两头较大,中间较小。两端与中隔处为纤维群,圆形或多角形,孔沟、层纹明显,壁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