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一年级单元测验双向细目表

小学语文一年级单元测验双向细目表
小学语文一年级单元测验双向细目表

小学一年级语文第一单元测验双向细目表

?该单元由五个小主题组成。

?本张试卷的题型为:选择题、辨析题、案例分析题。

其中:

?选择题:20道。每题2分,共40分

?辨析题:5道。每题4分,共20分

?案例分析题:2道,每题20分,共40分

【注】表中数字斜杠左边为题数,斜杠右边为分数。

按该表出试卷:

一、做到全覆盖。

二、重点在主题四和主题五(这两主题各出6道题,各占32分,比重最大)。

二、中等难度的题比重较大。题数和所占分数都多于难题和容易的题。

三、难题和容易的题相比,容易的题所占分值少了一些,必要时可适当调整。

考试命题双向细目表

编者按:在备受广大老师关注的课程改革教学中,考试作为教学过程控制的重要环节,在学校教学工作中应受到足够的重视,并且发挥积极的教学评价与教学导向作用。而且让我们从学生的考试中获得有关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业水平、教师的教学水平与教学中的薄弱环节等许多相关信息,因此作为教师就要进行命题研究,做好试卷的命制与质量分析,才有利于教育质量的提升,才有利于学校的发展,才有利于教师和学生的发展。那么究竟如何才能命制一份合格的试卷呢?制定双向细目表能够减少我们命题的盲目性,就如何使用双向细目表做如下说明。希望对老师们今后命题能够起到一些帮助作用。 浅谈如何使用《双向细目表》命制试题 考试命题双向细目表是一种考查目标(能力)和考查内容之间的列联表。制作考试命题双向细目表,是命题工作的一个重要环节。双向细目表可以使命题工作避免盲目性而具有计划性;使命题者明确测验的目标,把握试题的比例与份量,提高命题的效率和质量。同时,它对于审查试题的效度也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一、试卷命题双向细目表 (一)什么是双向细目表 双向细目表是在命题中根据考试的目的和要求制定的测试内容和目标的具体计划,并以图表形式详细、明确地列出各项内容的量化指标,用以规范、指导编题和制卷。 (二)为什么在编制试卷时需要制定双向细目表 原因之一:命题双向细目表是设计试卷的蓝图。它使命题工作避免盲目性而具有计划性,使命题者明确测验的目标,把握试题的比例与分量,提高命题的效率和质量。 原因之二:它对于审查试题的效度也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命题双向细目表包括两个维度(双向)的表格,反映测验内容、测验目标、题型与难度之间的关系。 (三)、使用“双向细目表”命制试卷的优点: ⑴.避免在命制试卷中出现内容覆盖面不到位的问题(想要考查的内容丢不了)。 ⑵.避免同一内容在不同题型中重复出现(此现象极容易发生)。 ⑶.便于考前复习,提高考试及格率(此点就教师而言,引领复习更能有针对性和侧重面)。 双向细目表是命题工作的依据,建立了考核的标准,体现了考试的目的。它的突出特点在于:保证了考题对要考查的内容有较宽的覆盖面;使考试有较好的内容效度。 二、如何制定双向细目表 在认真阅读学科《课程标准》、教材内容等相关内容的基础上,根据考试目的和学科《课 程标准》的要求,依据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制定出命题及制卷的具体计划.这个计划应包括测 试内容(知识、能力)、题量、题型、时限、不同知识点所考查的学习水平以及所占的比例等 各个方面的具体内容,并用命题双向细目表的形式反映出来. 命题双向细目表要依据学科《课程标准》规定的考试内容、考试范围和教科书中涉及的 各项知识所要求掌握的程度来确定试题的分布范围、难易程度、重点、难点,要全面反映考试 内容,保证试卷对考试内容的覆盖率,对试题的数量以及难度比例的确定要适当,既要考虑大 部分学生考试成绩达标,又要考虑不同水平学生的成绩能拉开距离. 附:命题双向细目表具有三个要素:考查目标、考查内容以及考查目标与考查内容的比例。

一年级上册数学全册教学目标双向细目表

一年级上册数学全册教学目标双向细目表 课程内容学习内容 学识水平 识记 A 理解 B 简单情境 中应用C 复杂情境 中应用D 数与代数熟练地数出数量在20以内的物体的个数√√会区分几个和第几个√√掌握数的顺序和大小√√掌握10以内各数的组成√√会读、写0-20各数√ 初步知道加减法的含义和加减法各部分名 称 √ 初步知道加减法的关系√√比较熟练地计算一位数加法和10以内数的 减法 √√初步学会根据加减法的含义和算法解决一 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认识符号“=”“<”“>”会使用这些符号表 示数的大小 √ 图形与几何直观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 会用上、下、左、右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 综合与实践初步认识钟表,会认识整时√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 趣,建立学习好数学的信心 √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第一单元准备课 学习内容 学识水平 识记 A 理解 B 简单情境 中应用C 复杂情境 中应用D 准备课通过数数活动,展示数数的水平以及对数 数的基本方法的掌握情况 √ 初步了解计数物体的个数的基本方法√√ 比多少在比较物品的多少的过程中,对“同样多” “多”“少”等含义有一定程度的理解 √对比较多少的基本方法有所掌握。√

第二单元位置 学习内容 学识水平 识记 A 理解 B 简单情境 中应用C 复杂情境 中应用D 一、认识上下前后理解上下前后的基本含义√ 感受上下前后的相对性√ 会用上下前后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 二、认识左右理解左右的基本含义√ 感受左右的相对性√ 会用左右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

一年级上册数学单元教学目标双向细目表第三单元1-5的认识和加减法 学习内容 学识水平 识记 A 理解 B 简单情境 中应用C 复杂情境 中应用D 1-5的认识能正确认、读、写5以内各数,注意养成 正确的握笔姿势和写字姿势,注意书写工 整 √√ 会用5以内各数表示物体的个数和顺序, 会区分几个(基数含义)和第几个(序数 含义) √√ 掌握5以内数的组成(能对5以内的数进 行分与合) √ 认识符号“=”“<”“>”会使用这些符号, 知道用词语(小于、大于、等于)来描述 5以内数的大小 √√√ 5以内加减法初步理解加减法的含义,会用自己理解的 方法口算5 以内的加减法 √√ 理解有关于0的含义,能计算5以内的关 于0的加减法 √√

考试命题双向细目表

考试命题双向细目表 考试命题双向细目表是一种考查目标(能力)和考查内容之间的列联表。制作考试命题双向细目表,是命题工作的一个重要环节。双向细目表可以使命题工作避免盲目性而具有计划性;使命题者明确测验的目标,把握试题的比例与份量,提高命题的效率和质量。同时,它对于审查试题的效度也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双向细目表是包括两个维度(双向)的表格,细目表也可以是多维的,一般用双向细目表。较常见的有四种: (1)反映测验内容与测验目标关系的双向细目表。 (2)反映测验内容与测验目标、题型之间关系的双向细目表。

该表是上一个表的改进,增加了题型。 (3)反映题型与难度、测验内容之间关系的双向细目表。

该表可以体现题型数量、难易度、测验内容的分配问题。优点是试题取样代表性高,试题难易程度也可以作适当控制,表中数据容易分配。局限性是未能反映测验目标。 (4)反映题型与难度、测验目标之间关系的双向细目表。

难易度:A.较易 B.中等 C.较难 D.难度较大 认知度:Ⅰ识记Ⅱ理解Ⅲ简单应用Ⅳ综合运用 下面主要说明反映测验内容与测验目标(学习水平)和题型分数的双向细目表。即把要考查的知识内容与学习水平(能力)、试题的类型和分数呈现在一张表上,这样命题时,一目了然,便于操作。

该表是由一张概括程度比较高的知识内容和分类比较细的学习水平构成,在表中,纵、横两表头双向决定的每个点(交叉的格)为一个考察点,每个考察点要体现题型、题量、得分点三个参数。这样对试卷结构、对考查的主要内容就具有了明确的指向性。 举例,假设每一个得分点的分数值定为2分,以100分为满分,则整个试卷可以有50个得分点。再假定每个得分点考生平均能以一分钟时间答完题,并考虑考生复核、检查时间,那么这次测验时间可定为60分钟。另外,由于实际上不同考查点的重要性与难度不同,在所占分数上它们应当占有不同的比例;由于不同题型的解答难度不同,通常按不同题型给出不同的权重。这样通过各题型中每个得分点原有的分数值乘以各考查项目中得分的数目,就可以使不同考查得分达到需要的比例。如,选择题的权重取0.5,设每一道选择题只含有一个得分点,根据上面已定出的得分点的分数值,每个2分,则每一道选择题的实际分数为2分×1(得分点)×0.5(权重)=1分。 权重也叫权数,或加权。是表示每一个知识点在全部测量计划中所占的比重。权重的总和为100。在命题时,权重的分配一般根据教学大纲、考核大纲对每章指定的要求,权衡每章应占的比重。小的章节可以少占一些,重点内容可以多占一些,各章的权重分配完毕之后,再具体分配学习水平的权重。 一般双向细目表纵向为要考查的内容即知识点,横向列出的各项是要考查的能力,或说是在认知行为上要达到的水平,通常采用识记、理解、应用、分析、综合、评价六个等级。这是按美国教育家布鲁姆(B.Bloom)目标分类划分的,是

小学四年级语文试卷双向细目表

小学四年级语文试卷双向细目表 确定小学各年级语文水平测试内容的主要依据:一是语文课程的性质和基本理念;二是语文课程标准的目标要求;三是教材及教学要求;四是学生实际的语文基础。 拟从以下三方面提出小学语文水平测试主要内容。 一、积累运用 1、字的积累与运用,主要考察学生对字的音、形、义的掌握、运用及书写技能等。 2、词的积累与运用,主要考察学生对词义、词的感情色彩的理解与积累,以及词在语言环境中的正确运用等。 3、句的积累与运用,主要考察学生对句子的感受力,包括正确理解句子表面意思和蕴含的深层含义,体会句子表达的思想感情,以及考察学生对优美诗句、语段的积累等。 二、阅读 1、考察学生理解词语的能力;词语在文中的恰当意义和作用,考察学生理解词句、形成解释的能力,词语的感情色彩。理解关键词句在文中表情达意作用的能力。 2、考察学生捕捉关键词句的能力;捕捉并领悟关键词句括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在语言环境中选择或运用关键词句的能力。 3、考察学生学习优美语言的能力;优美词语的创造性运用;语境语意及感悟色彩的具体生动表达等等。 4、考察学生阅读体会和表达思想感情的能力;学习观察与表达的能力;感受情趣的能力;把握事物特点的能力;品味文化的能力;价值判断的能力等等。 三、习作 1、考察书写能力;字体正确、匀称;书写整洁、行款规范。

2、考察使用标点符号能力;按不同学段的要求,考察学生使用标点符号的能力。 3、考察词汇量及其运用能力;词汇量较丰富,运用恰当、准确。 4、考察言语表达(书面)能力;有表达的兴趣和愿望;能文从字顺地表达自己的意思,具体生动,真情实感;能有条理地安排文章的结构。 5、考察口语交际能力;在口语交际的情境中考察学生的倾听、口语、应变、交往等多方面的能力。 6、考察习作内容;能根据表达需要,选取恰当的作文材料;内容源于生活观察和阅读积累,富有真实性和独特性;习作体裁、形式多样;写话、写见闻、写书信便条、写记实或想像作文、写读书笔记、还有续写或扩写等等。

考试命题双向细目表

考试命题双向细目表考试命题双向细目表是一种考查目标(能力)和考查内容之间的列联表。制作考试命题双向细目表,是命题工作的一个重要环节。双向细目表可以使命题工作避免盲目性而具有计划性;使命题者明确测验的目标,把握试题的比例与份量,提高命题的效率和质量。同时,它对于审查试题的效度也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该表是上一个表的改进,增加了题型。 (3)反映题型与难度、测验内容之间关系的双向细目表。

该表可以体现题型数量、难易度、测验内容的分配问题。优点是试题取样代表性高,试题难易程度也可以作适当控制,表中数据容易分配。局限性是未能反映测验目标。 (4)反映题型与难度、测验目标之间关系的双向细目表。

难易度:A.较易 B.中等 C.较难 D.难度较大 认知度:Ⅰ识记Ⅱ理解Ⅲ简单应用Ⅳ综合运用

下面主要说明反映测验内容与测验目标(学习水平)和题型分数的双向细目表。即把要考查的知识内容与学习水平(能力)、试题的类型和分数呈现在一张表上,这样命题时,一目了然,便于操作。 每一道选择题只含有一个得分点,根据上面已定出的得分点的分数值,每个2分,则每一道选择题的实际分数为2分×1(得分点)×0.5(权重)=1分。 权重也叫权数,或加权。是表示每一个知识点在全部测量计划中所占的比重。权重的总和为100。在命题时,权重的分配一般根据教学大纲、考核大纲对每章指定的要求,

权衡每章应占的比重。小的章节可以少占一些,重点内容可以多占一些,各章的权重分配完毕之后,再具体分配学习水平的权重。 ?一般双向细目表纵向为要考查的内容即知识点,横向列出的各项是要考查的能力,或说是在认知行为上要达到的水平,通常采用识记、理解、应用、分析、综合、评价六个等级。这是按美国教育家布鲁姆(B.Bloom)目标分类划分的,是从最简单的、基本的到 (6)评价:是为了特定的目的对材料和方法的价值所作出的判断。也就是说,对材料和方法符合标准的程度所作出的定量或定性的判断。 布鲁姆认知领域教育目标的这六个层次是从学习过程的理解能力来划分的,它适应于任何一门学科,而且有很高的实用价值。

小学数学小学一年级的下册的双向细目表.doc

双向细目 单教学目标 元 知识点教学要求 了理掌应 解解握用 一、 认识平面图形认 识1.直观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圆等 √平面图形,能辨认和区分这些图形 2.通过拼、摆、画、折等活动,直观感受所学平面图形的 图形图形的拼组 七巧板 十几减 9 十几减 8 √ 特征。 3. 通过观察、操作,使学生初步感受所学图形之间的关系。√ 1. 初步掌握十几减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计算十几减√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计算能力及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 √ 二、 20 十几减 7、 6 内 退 十几减 5、 4、 3、位 2 减 有多余条件的的 法 问题 求一个数比另一 个数多几或少几 三、 定标准分类计数 分 类 与自选标准分类计 整数 理的能力。 3.. 学生能借助操作、画图等方式,理解20 以内退位减法 的算理,掌握 20 以内退位减法的基本 √ 方法,能熟练、准确地口算20 以内的退位减法。 4.使学生掌握比较两数多少的方法,初步解答求一个数比 √另一个数多几的应用题,培养学生 分析、推理的能力。 1.能够根据给定的标准或自己选定的标准进行分类,体验 √ 分类结果在单一标准下一致性和不同标准下的多样性。 2. 能够对数据进行分析,并能根据数据提出简单问题。√ 四、 1. 认识计数单位“一”和“十”,能够熟练地一个一个地 数数和数的组成√ 100 或十个十个地数出数量在100 以内的物体个数。

以读法与写法 2. 掌握 100 以内的数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内 数的顺序 3. 掌握 100 以内数的顺序,会比较100 以内数的大小。√ 数 的 比较大小4. 会用“多一些,多得多,少一些、少得多”描述数量关 √ 认系。 识 描述数之间的大 5. 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理解灵活数数的方法, √小关系学会剩下的不够一组时怎样处理。 解决问题的策略 6. 熟练地口算整十数加一位数和相应的减法及算理。√ 整十数加一位数 7. 学会能够用不同的算法进行口算。√ 及相应的减法 摆一摆,想一想8. 通过在数位表上摆圆片的活动,加深对100 以内数的认 √识,进一步巩固数位和位置的概念。 认识 1 元及 1 元以 下的人民币 人民币的单位及 进率 五、 认识 5 元及 5 元以认 上的人民币 识 人 人民币的兑换 民 币 人民币单位间的 换算 简单的加减运算 简单的解决问题六、整十数加、减整十100数 以 两位数加一位数、内 整十数(不进位)加 法 两位数加一位数1. 使学生认识人民币的单位有元、角、分,知道 1 元 =10 角, 1 角 =10 分。 √ 2. 认识各种面值的人民币,初步学会简单的换算。√ 3. 能正确地进行关于元、角、分简单的加减计算及算理。√ 4.通过购物活动,感受“元”是人民币单位中常用的主要 √ 单位,并知道爱护人民币。 1.借助小棒、计数器等直观学具的操作,使学生理解和掌 √ 握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方法。 2.理解两位数加一位数先把个位上的数相加,掌握两位数 √加一位数的进位加法的口算方法。 3. 加深对相同数位上的才能相加减的理解。√

语文试卷双向细目表.doc

语文试卷双向细目表 构成题号考查内容与能力要求赋分考查意图复习建议 1 字音记识能力 3 记识字音、字型能 在读写说中: 一、语言 2 字型记识能力 3 力 读准字音, 3 词语运用能力 3 知识 写对字型, 正确运用词语 4 病句识别能力 3 用对词语。 5 实词意思理解能力 3 通读文段 6 虚词意思与用法理解 能力 3 依文断意 7 文言文人物品格把握 能力 3 读懂浅易文言文;把握内容 二、古诗文阅读8文段内容评价能力 3 文言文断句与翻译能 9 9 力 10 6 古诗鉴赏能力 初步鉴赏古代诗 歌; 积累名句名篇。 评价作者 把握诗歌主旨 了解用字之妙 懂得艺术手法 11 名句名篇记识能力 6 口诵笔写 12 把握文章主旨能力 6 读懂议论文类文 三、现代文阅读13 把握文章构思与结构 3 14 把握表现手法与作用 4 15 把握作者观点态度能 力 5 章:时评、短论、 述评; 读懂说明类文章。 精选文段 论述16 把握作品结构和内容 能力 5 精编试题 类文17 理解句意、品味语言能 力 5 读懂论述类文本 选章 阅 读 18 探究内涵、领悟人文精 神 读懂文段 四、 5 实 19 把握文章结构和主旨 5

考用 类20 把握主要表现手法与 作用 5 作会题目 文读懂传记、新闻。 章阅读21 探究领悟深层含义 5 22 扩展语句,压缩语段 6 能够得体准确表达选编典型试题 五、语言 理解与运23 6

用选用、仿用、变换句式交流训练根本能力 会用常见的修辞方法 观察与思考能力; 七、 写作24 各种表达方式能力; 选材组材和结构能力;60 中学各种文体写作 能力 构思、选材、 表达和语言运 用能力 语言运用和表达能力。

六年级上册语文期末命题试卷(附意图、答案、双向细目表可直接打印)

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测试题命题及其设计意图 姓名:成绩 积累与运用(40分)阅读(30分)习作(30分) 一、积累与运用。(50分) 1、看拼音写汉字,组成词语。(5分) jiān jùn yùn xiān yì ( ) 苦( )工( ) 含( )起()力 ( ) 灭险( ) 音( ) ()维()立 【意图:区别同音字。】 2、改正词语中的错别字。(先把错别字画上“о”,再在括号里写上正确的字。)(4分) 莫明其妙()再接再励()自做自受()眼急手快() 德高忘重()穿流不息()兴高彩烈()愤不顾身() 【意图:检查对汉字掌握情况。】 3、给带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解释,把序号填在括号里。(3分) 绝:①断绝②穷尽③走不通④独一无二的⑤极、最⑥绝对 伯牙绝弦( ) 斩尽杀绝( ) 绝无此意( ) 美妙绝伦( ) 绝大多数( ) 悬崖绝壁( ) 【意图:检测对多义字的掌握。】 4、根据语境,选择恰当的成语填空。(4分) 执著的故事不老——愚公移山,夸父追日,_____________(守株待兔精卫填海);执著的人物不朽——闻鸡起舞的祖逖,_____________ (卧薪尝胆悬梁刺股)的勾践,面壁静修的达摩。执著是_____________(坚持不懈直言不讳),是_____________(艰苦卓绝锲而不舍),是一支永无休止符的进行曲。【意图:考查对成语的理解和辨析能力。】 5、按要求完成下面的句子。(1+1+1+4=7分) (1)、通过体育锻炼,使我的体质增强了。(在原句上修改病句) 【意图:检查修改病句的掌握情况。】 (2)、生活在海边农村的闰土的心里有无穷无尽的希奇的事。(缩写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意图:检查抓住句子主干的能力。】

小学二年级语文考试双向细目表(二套)

小学二年级语文考试双向细目表(二套) 目录: 小学二年级语文考试双向细目表一 小学二年级语文试卷分析二

小学二年级语文考试双向细目表一

小学二年级语文试卷分析二 一、试卷分析 这次小学语文二年级期中试卷共十大题,总分为100分.分“基础知识”占84%(给大写字母排序、生字选择正确读音,写汉字、选字填空、组词、补充词语、我会积累、按课文内容填空、.)“课外阅读”占8% “看图写话”占8%.本次的语文试卷共十道大题,整个试题基本体现了:注重基础,突出能力,尊重个性,鼓励创新,联系生活的原则.试卷难易程度适中,但题量比较大. 二、学生答题情况分析: 从学生完成试卷的情况来看,学生在看拼音写词语、组词、选词填空、、按课文内容填空等题,失分少,只有个别学生字词掌握不牢,出现错字现象,如:的“神”字多加了一点,可见字词应该常抓不懈.按课文内容填空题,个别学生失分较多,主要原因是平时部分学生的学习态度不端正,学生背书草草了事,读书不动脑,生字记不牢. 课外阅读则不容乐观,学生明显的表现出课外阅读量少,积累匮乏,这在阅读的第1小题和第2题,学生答题出现混乱表现的最为突出.如:1、这段话主要写的是什么?用“——”在文中划出来,失分比较严重.这就证明学生做题太粗心,没有养成细心审题的习惯,学生理解能力较差,有待今后在教学中,教师要注意培养学生学会自己读题、细心审题,认真答题的习惯.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是:1、学生日常读书量小,积累的词语匮乏;2、教师引导不够,指导不到位.学生读书不得法,不少学生没有正确的读书态度.3、机械阅读,缺乏思考. 看图写话,学生得分不够理想.主要原因是大多数学生没能够看明白图画内容,这与试题的印刷有一定的关系.还有其他一些原因,有的学生的文章中人物混乱,有

考试命题双向细目表

考试命题双向细目表 考试是检查培养教学目标实现情况的重要手段。当前,由于考试命题缺少一套规范化程序,命题的主观顺意性较大。为式试卷更好的体现教学目标,应该加强编拟时间的计划性、科学性。 ___ ■年,中央教课所组织九省市专家、教授和教研人员为小学语文教材实验班编拟毕业试卷,命题前分析教学大纲具体教学要求,设计了一份考试命题双向细目表。该表分纵向、横向两列,分别列出考试的知识内容和学生认知行为应达到的水平,既有知识要求,又有能力要求,是一次命题计划性、科学性的尝试。 一般而言,双向细目表包含三个要素:考察内容,如课程标准中规定某个单元知识;考察目标,如课程标准规定的某个知识点的认知要求;考察内容和考察目标的比例权重。 双向其目标前后经历了三次修正,考试命题结合课程标准的一致性确立了7个纬度来考察,包括:测试内容、认知要求、范围、难度、题量、教学引导、价值取向。这样,从认知要求的角度确保了命题与课程标准的一致性。其中的测试内容、认知要求对应于双向细目表中的考察内容和考察目标。细目表一般在制定时包括两个纬度的表格,细目表也可以是多维的,一般用双向细目表。较常见的有四种: 反映测验内容与测验目标关系的双向细目表反映测验内容与测验目标、题型 之间关系的双向细目表反映题型与难度、测验内容之间关系的双向细目表反 映题型与难度、测验目标之间关系的双向细目表 难易度:A较易B.中等C较难D?难度较大 认知度:I识记n理解m简单应用W综合运用 细目表的特点:在常态的教师命题情况下,测验设计细目表所包含的内容(如考察内容与考察目标、题型与题量、难度与价值取向、评分细则)与课程标准(如知识及认知要求、难度与课程的价值观、考察知识的题目数量之间的平衡)达成了深度匹配。细目表提供了更为全面的程序:先确定明确测试的目的,进而明确试卷的总体难度,确定考察内容与考察目标,明确测试题目的难度,并选择合适的方法或题型,考察每道题隐藏的价值取向,最后再确定测试时间和制定各个题目的评分细则。

小学六年级语文试卷双向细目表

小学六年级语文试卷双向细目表 能级:A一知识,B一领会(理解),C一运用,D一分析或综合,E一评价。说明:

1.“能级”是以布卢姆的教育目标分类理论划分的。布卢姆等人把教育目标分为认知、情感和动作技能三个领域。其中认知领域目标按照由低级到高级分为六个类别,即知识、领会、运用、分析、综合、评价。 知识:是最低等级的,是指对具体事物和普遍原理的回忆,对方法和过程的回忆,或者对一种模式、结构或框架的回忆。知识目标强调记忆的心理过程。 领会:是最低层次的理解,指个人把某种材料与其他材料联系起来,也不必弄清它的最充分的含义,便知道正在交流什么,并能够运用正在交流的这种材料和观点。它包括转化、解释和推断三种行为(亚目标)。领会的标志在于,当说明抽象概念的用途时,学生能使用该抽象概念。 运用:是指将抽象的概念用于特定的和具体的情境。运用的标志在于,在没有说明问题解决模式的情况下,学生便会正确地把该抽象概念运用于适当的情境。 分析:是指导把材料分解成各个组成部分,弄清各部分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其构成的方式,以指出那些用来传递意义或确定交流结果的技术和手段。包括要素分析、关系分析和组织整理分析三个皿目标。 综合:是指将各种要素和组成部分组合起来,以形成一个整体。包括进行独特的交流、制定计划或操作步骤和推导出一套抽象概念三个亚目标。 评价:是指为了某种目的,对观念、作品、答案、方法和资料的价值及符合准则的程度作定量和定性的判断。 2.难度:通俗地说,就是得分率(P),即用被试在某题目上的平均得分除以该题目的满分。也可以用被试高分组在特定题目上的得分率和低分组在相同题目上的得分率之和除以二作为题难度(高分组、低分组人数比例各占总人数的27%,其得分率分别为H、L表示),即P=(H+L)/2 整个测验所有题目的难度系数分布在0.30至0.70之间,并且整个测验的难度系数在0.5左右时,可使测验对被试有较大的鉴别力,而且可以使测验分数接近正态分布。 3.区分度。是题目区别被试水平能力的量度(D)。通俗地说,区分度就是高水平被试在测验题目上能得高分,而低水平被试只能得低分,那么测验题目区分被试水平的能力就强,如果没有什么差别,区分能力就弱。 区分度的值域范围在-1.00至+1.00之间。通常D为正值,称作积极区分;D为负值,称作消极区分;D为0,称作无区分作用。具有积极区分作用的项目,其D值越大,区分的效果越好。 应淘汰 区分度D的计算方法(其一):高低分组法,用被试高分组在特定题目上的得分率和低分组在相同题目上的得分率之差作为题目区分度的指标(高分组、低分组人数比例各占总人数的27%),即l3=H—L。 (注:难度与区分度待测试结束再统计。)

小学二年级语文试卷双向细目表

小学二年级语文试卷双向细目表 确定小学各年级语文水平测试内容的主要依据:一是语文课程的性质和基本理念;二是语文课程标准的目标要求;三是教材及教学要求;四是学生实际的语文基础。 拟从以下三方面提出小学语文水平测试主要内容。 一、积累运用 1、字的积累与运用,主要考察学生对字的音、形、义的掌握、运用及书写技能等。 2、词的积累与运用,主要考察学生对词的理解与积累,以及词在语言环境中的正确运用等。 3、句的积累与运用,主要考察学生对句子的感受力,包括正确理解句子表面意思,体会句子表达的思想感情,以及考察学生对优美诗句、语段的积累等。 二、阅读 1、考察学生理解词语的能力;词语在文中的恰当意义和作用,考察学生理解词句、形成解释的能力,词语的感情色彩。理解关键词句在文中表情达意作用的能力。 2、考察学生捕捉关键词句的能力;捕捉并领悟关键词句括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在语言环境中选择或运用关键词句的能力。 3、考察学生学习优美语言的能力;优美词语的创造性运用;语境语意及感悟色彩的具体生动表达等等。 4、考察学生阅读体会和表达思想感情的能力;学习观察与表达的能力;感受情趣的能力;把握事物特点的能力;品味文化的能力;价值判断的能力等等。 三、习作 1、考察书写能力;字体正确、匀称;书写整洁、行款规范。 2、考察使用标点符号能力;。

3、考察词汇量及其运用能力;词汇量较丰富,运用恰当、准确。 4、考察言语表达(书面)能力;有表达的兴趣和愿望;能文从字顺地表达自己的意思,具体生动,真情实感;能有条理地安排文章的结构。 5、考察口语交际能力;在口语交际的情境中考察学生的倾听、口语、应变、交往等多方面的能力。 6、考察习作内容;能根据表达需要,选取恰当的作文材料;内容源于生活观察和阅读积累,富有真实性和独特性;习作体裁、形式多样;写话、写见闻、写书信便条、写记实或想像作文、写读书笔记、还有续写或扩写等等。

2009年小学六年级语文试卷双向细目表

2009年小学六年级语文试卷双向细目表 能级:A一知识,B一领会(理解),C一运用,D一分析或综合,E一评价。说明:

1.“能级”是以布卢姆的教育目标分类理论划分的。布卢姆等人把教育目标分为认知、情感和动作技能三个领域。其中认知领域目标按照由低级到高级分为六个类别,即知识、领会、运用、分析、综合、评价。 知识:是最低等级的,是指对具体事物和普遍原理的回忆,对方法和过程的回忆,或者对一种模式、结构或框架的回忆。知识目标强调记忆的心理过程。 领会:是最低层次的理解,指个人把某种材料与其他材料联系起来,也不必弄清它的最充分的含义,便知道正在交流什么,并能够运用正在交流的这种材料和观点。它包括转化、解释和推断三种行为(亚目标)。领会的标志在于,当说明抽象概念的用途时,学生能使用该抽象概念。 运用:是指将抽象的概念用于特定的和具体的情境。运用的标志在于,在没有说明问题解决模式的情况下,学生便会正确地把该抽象概念运用于适当的情境。 分析:是指导把材料分解成各个组成部分,弄清各部分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其构成的方式,以指出那些用来传递意义或确定交流结果的技术和手段。包括要素分析、关系分析和组织整理分析三个皿目标。 综合:是指将各种要素和组成部分组合起来,以形成一个整体。包括进行独特的交流、制定计划或操作步骤和推导出一套抽象概念三个亚目标。 评价:是指为了某种目的,对观念、作品、答案、方法和资料的价值及符合准则的程度作定量和定性的判断。 2.难度:通俗地说,就是得分率(P),即用被试在某题目上的平均得分除以该题目的满分。也可以用被试高分组在特定题目上的得分率和低分组在相同题目上的得分率之和除以二作为题难度(高分组、低分组人数比例各占总人数的27%,其得分率分别为H、L表示),即P=(H+L)/2 整个测验所有题目的难度系数分布在0.30至0.70之间,并且整个测验的难度系数在0.5左右时,可使测验对被试有较大的鉴别力,而且可以使测验分数接近正态分布。 3.区分度。是题目区别被试水平能力的量度(D)。通俗地说,区分度就是高水平被试在测验题目上能得高分,而低水平被试只能得低分,那么测验题目区分被试水平的能力就强,如果没有什么差别,区分能力就弱。 区分度的值域范围在-1.00至+1.00之间。通常D为正值,称作积极区分;D为负值,称作消极区分;D为0,称作无区分作用。具有积极区分作用的项目,其D值越大,区分的效果越好。 应淘汰 区分度D的计算方法(其一):高低分组法,用被试高分组在特定题目上的得分率和低分组在相同题目上的得分率之差作为题目区分度的指标(高分组、低分组人数比例各占总人数的27%),即l3=H—L。 (注:难度与区分度待测试结束再统计。) (执笔:福建省普通教育教学研究室黄国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