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院门诊抗生素使用情况调查与分析

我院门诊抗生素使用情况调查与分

近年来,抗生素的使用率在全国医生门诊和住院病房中逐渐增加,成为细菌耐药性增加的主要原因之一。抗生素的滥用和不合理使用造成了严重的药物过度消耗,并产生了对抗生素的耐药性。本文通过对我院门诊抗生素使用情况的调查和分析,旨在探究我院门诊中抗生素使用的情况,提高临床医生和患者对抗生素治疗的正确使用意识,以及合理、减少抗生素的使用,保护我们的健康。

一、调查背景

抗生素耐药现象日益严重,全球范围内已经成为医疗领域最为突出的问题之一。我院门诊抗生素使用情况调查旨在了解当前我院门诊抗生素的使用情况,并根据调查结果,提出相应的管理措施以便应对抗生素耐药现象的加重。

二、调查对象

本次调查选择我院外科、内科、妇科、儿科等科室的患者作为调查对象。共有300余例患者参加本次调查,其中男性152例,女性148例,患者年龄从15岁到80岁不等。

三、调查方法

本次调查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调查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患者基本信息,如性别、年龄和所属科室等;

2.患者使用抗生素原因,如治疗感染等;

3.医生使用抗生素的判断依据,如常规抗生素的使用或特殊情况下的使用;

4.抗生素配方的情况,如抗生素种类、用药剂量和疗程等;

5.患者对抗生素的了解和使用情况,如对抗生素的了解程度和知晓抗生素的禁忌症等。

四、调查结果

1.患者基本信息分析

本次调查的患者主要集中在中年人群和老年人群,其中40岁以上的患者占据了绝大部分。男性和女性的使用比例大致相当,但不同科室使用抗生素的比率却有所不同,比例最高的是外科和妇科患者。

2.患者使用抗生素的原因

本次调查的患者使用抗生素的原因大多数是治疗感染,其中大约有70%以上的患者是因感冒、咳嗽、发热而使用抗生素的。此外,也有少数患者是因为手术后感染、伤口感染等原因使用抗生素的。

3.医生使用抗生素的判断依据

调查显示,大约有2/3的医生使用抗生素是基于传统的常规抗生素治疗方法,而1/3的医生在特殊情况下才会使用抗生素。其中,外科医生使用抗生素最为频繁。

4.抗生素配方情况

调查显示,门诊抗生素配方使用种类较多,主要包括β-内酰胺类、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等。配方用药剂量和疗程方面,调查结果显示目前用药剂量和疗程存在偏大的情况,有的患者将抗生素的用药剂量超出了推荐剂量,有的抗生素使用时间也超出了标准治疗时长。

5.患者对抗生素的使用情况和了解

大约1/3的患者对抗生素的使用和禁忌不了解。此外,约半数左右的患者对抗生素的使用感到不放心,不少患者会因抗生素过于强力而减缓使用。

五、分析与建议

根据以上调查结果分析,我院门诊抗生素使用存在以下主要问题:

1.抗生素过度使用,导致抗生素过度消耗,可能产生对抗

生素的耐药性;

2.用药剂量和疗程不合理,增加了抗生素的不良反应和副

作用;

3.医患对抗生素的使用和禁忌不了解,容易出现不必要的

使用情况。

为了解决以上问题,需要加强患者和医生的抗生素知识普及和培训,同时优化抗生素配方,减少抗生素的使用次数和用药剂量,同时严格控制疗程和治疗指标。此外也需要建立抗菌药物的临床应用管理机制来规范门诊的抗生素使用。

综上所述,我院门诊抗生素使用情况调查,对深入了解卫生医疗机构中抗生素使用情况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在今后的医疗工作中,通过继续加强抗生素管理和优化抗生素使用方式,以保证患者的健康和医疗质量的不断提升。

我院门诊抗生素使用情况调查与分析

我院门诊抗生素使用情况调查与分 析 近年来,抗生素的使用率在全国医生门诊和住院病房中逐渐增加,成为细菌耐药性增加的主要原因之一。抗生素的滥用和不合理使用造成了严重的药物过度消耗,并产生了对抗生素的耐药性。本文通过对我院门诊抗生素使用情况的调查和分析,旨在探究我院门诊中抗生素使用的情况,提高临床医生和患者对抗生素治疗的正确使用意识,以及合理、减少抗生素的使用,保护我们的健康。 一、调查背景 抗生素耐药现象日益严重,全球范围内已经成为医疗领域最为突出的问题之一。我院门诊抗生素使用情况调查旨在了解当前我院门诊抗生素的使用情况,并根据调查结果,提出相应的管理措施以便应对抗生素耐药现象的加重。 二、调查对象 本次调查选择我院外科、内科、妇科、儿科等科室的患者作为调查对象。共有300余例患者参加本次调查,其中男性152例,女性148例,患者年龄从15岁到80岁不等。 三、调查方法 本次调查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调查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患者基本信息,如性别、年龄和所属科室等; 2.患者使用抗生素原因,如治疗感染等; 3.医生使用抗生素的判断依据,如常规抗生素的使用或特殊情况下的使用; 4.抗生素配方的情况,如抗生素种类、用药剂量和疗程等; 5.患者对抗生素的了解和使用情况,如对抗生素的了解程度和知晓抗生素的禁忌症等。 四、调查结果 1.患者基本信息分析 本次调查的患者主要集中在中年人群和老年人群,其中40岁以上的患者占据了绝大部分。男性和女性的使用比例大致相当,但不同科室使用抗生素的比率却有所不同,比例最高的是外科和妇科患者。 2.患者使用抗生素的原因 本次调查的患者使用抗生素的原因大多数是治疗感染,其中大约有70%以上的患者是因感冒、咳嗽、发热而使用抗生素的。此外,也有少数患者是因为手术后感染、伤口感染等原因使用抗生素的。 3.医生使用抗生素的判断依据

我院儿科门诊抗菌药物使用分析

我院儿科门诊抗菌药物使用分析 随着抗生素的广泛使用,医疗卫生领域出现了耐药性增加的现象。因此,在临床医疗实践中,使用抗菌药物必须科学、合理的使用。本文将分析我院儿科门诊的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希望可以发现问题并提出改进措施。 一、抗菌药物使用情况 根据我院儿科门诊的记录统计,抗菌药物使用率约占总使用药物的三分之一。最常用的抗菌药物是头孢类药物和青霉素类药物,例如头孢呋辛和青霉素V钾。抗菌药物的使用量明显高于其他治疗药物,而且很多患者使用抗菌药物的时候也没有进行敏感性检测。总体来看,我们院儿科门诊抗菌药物的使用率高于相应水平,且存在滥用和不合理使用现象。 二、抗菌药物滥用现象分析 1. 对细菌感染的误诊 很多患者因为对病情不了解,往往会将症状简单的归结为细菌感染。实际上,很多疾病都不是由细菌感染引起的,例如流行性感冒、急性喉炎等,这些疾病使用抗菌药物进行治疗并不能产生理想的效果,反而会刺激细菌株的变异和耐药性的增加,从而加剧医疗卫生领域的耐药性问题。 2. 按照经验治疗

在临床医疗实践中,许多医生会凭借经验或者惯用的方法来选择抗菌药物。这种做法非常危险,因为不了解患者的病情,使用药物不当会导致患者病情加重,对患者健康造成极大的威胁。 3. 抗菌药物自行购买 一些家长为了便捷或者觉得便宜,在没有医生建议或者处方的情况下,自行购买抗菌药物进行治疗。这种使用抗菌药物的方式非常不可取,因为很多抗菌药物都是属于处方药,对患者需求量与用量的掌握度也很难掌握,这种情况下,容易造成严重的过敏反应和副作用。 三、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的措施 1.临床医生需要减少抗菌药物的使用 医院应该通过加强医护人员的培训,提高其对各种疾病和疾病的识别能力。根据临床实践情况,及时减少抗菌药物的使用。在使用抗菌药物的时候,要严格执行用药指导,出示处方,进行要求的敏感变异性检测等。 2. 加强宣传 增强患者对细菌感染和抗菌药拥堵的认识。告诉患者抗菌药物只适用于某些特定情况下,如细菌感染。普遍的疾病以及感冒、咳嗽等病症,减少或者不用抗菌药物并不会对治疗和患者健康产生不良的影响。 3. 院内制度和管理的落实

我院抗生素使用情况分析

我院抗生素使用情况分析 目的调查分析本院抗生素的使用情况。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对患者诊断、基本情况、抗生素种类、病原学送检、用药方式以及转归等进行逐项登记。调查抗菌药物使用率、给药途径、用药目的、疗程以及联用情况、抗菌药物使用频率、标本送检情况等。结果头孢呋辛钠、头孢他啶、头孢呋辛使用例次及频率排于前3位,国产基础药物种依然是临床上的主要用药;抗菌药使用率达到59.80%;有80.50%患者是根据经验用药;所有患者均为静脉注射给药;在调查的61例患者中,一共有41例做了细菌培养,占67.21%,2例为阳性结果,阳性率为4.88%。结论抗生素的使用存在大量、叠加、普遍及使用高档抗生素等不良习惯,临床上应当重视并限制使用,同时要恰当配合患者的自身免疫系统应用抗生素。 标签:抗生素;医院感染;耐药性 目前,抗生素在临床的使用已经十分广泛,随着不断地推出新的抗生素,临床医师在预防以及治疗感染性疾病时也有了更多的用药选择,但是也为合理用药带来了新的难题[1-2]。为了解本院抗生素的使用情况,随机抽取本院2012 年4~11月出院的102份病历,进行逐份列表及归类统计,对所得数据进行分析、比对和计算,从而掌握本院抗生素使用情况的现状。为规避抗生素使用过程中的不良习惯和错误方法,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取得了可供参照的资料,现具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抽查本院肝胆外科、肾内科和呼吸内科2012年4~11月出院的102例内科病历,男性67例,女性35例,年龄29~91岁,平均(59±2)岁。以上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为16.5 d。 1.2 方法 本研究采用回顾性分析调查的方法,对所有患者的诊断、基本情况、病原学检查情况、抗生素使用种类、用药方法以及转归等进行登记。根据所设计的表格,进行规范统一登记抗生素的使用情况,并将表格中的内容集中输入计算机做出统计学处理。主要调查用药目的、给药途径、疗程、抗菌药物的使用率和使用频率以及联用情况和标本的送检情况等。 2 结果 2.1 抗生素使用种类

基层医院抗生素使用存在的问题分析

基层医院抗生素使用存在的问题分析 随着抗生素的广泛使用,抗生素耐药性问题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然而,在中国的 基层医院中,抗生素的使用和管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如下所述: 1.过度使用:基层医院往往缺乏足够的检测设备和专业人员,导致医生常常凭经验或 症状进行诊断,并且过度使用抗生素。据调查,在中国基层医院中,抗生素的使用率高达60%-80%,而且在一些小城市和农村地区使用率更高。这种过度使用的做法不仅加速了抗 生素耐药性的发展,而且增加了医疗费用和患者的不良反应。 2.不合理的使用:基层医院中经常出现不合理使用抗生素的情况,如选择错误的药物、不正确的剂量、治疗时间过短或过长等。这种不合理的使用不仅会导致治疗效果的减弱, 还会增加抗生素副作用和毒副作用的发生。 3.滥用:滥用抗生素也是基层医院中普遍存在的问题。许多患者被指示购买携带或服 用不必要的抗生素,或者不从医院购买抗生素,而是从药店购买劣质或假冒伪劣的抗生素。这种滥用不仅增加了抗生素的耐药性,还会导致严重的药物不良反应。 4.缺少培训:基层医院中的医护人员往往缺乏抗生素的管理知识和培训,因此很难进 行合理的抗生素使用和管理。医护人员需要了解如何通过临床路径管理、使用最佳治疗实 践和制定抗生素管理计划等措施来降低抗生素的使用率,改善临床效果,提高患者满意度 和抗生素使用的合理性。 5.缺乏监管:在基层医院中,抗生素的管理往往比较薄弱,没有人监督医生是否恰当 地使用抗生素,并且很少对药品的来源和质量进行有效的监管和控制。这种缺乏监管的情 况会导致药品流通渠道不透明,而且无法控制药品的采购和销售环节。 综上所述,基层医院抗生素使用存在许多问题,包括过度使用、不合理的使用、滥用、缺少培训和缺乏监管。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措施来规范抗生素的使 用和管理,包括提高医护人员的培训水平、加强抗生素的质量和来源控制、建立有效的监 管机制和推广抗生素的合理用药等。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抑制抗生素耐药性的演变,提高 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

儿科门诊抗生素使用情况分析

儿科门诊抗生素使用情况分析 引言: 随着人们对儿童健康意识的提高以及疾病的不断进化和恶化,儿科门 诊抗生素的使用情况成为了关注的重点。合理使用抗生素对于控制细菌感染、保护儿童健康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将从儿科门诊抗生素的常见 使用情况、滥用的原因、对儿童健康的影响等几个方面进行分析。 一、儿科门诊抗生素的常见使用情况 1.上呼吸道感染:上呼吸道感染是儿科门诊抗生素使用最为普遍的情 况之一、因为上呼吸道感染常由病毒引起,无需使用抗生素治疗。然而, 由于家长的担心和医生的不当处方,导致儿童经常被使用无必要的抗生素。 2.咳嗽咳痰:儿童咳嗽咳痰多数是因为感染引起的,但是并不是所有 的咳嗽都需要使用抗生素治疗。在许多情况下,儿童的咳嗽是由于感染引 起的,可以通过提高室内空气质量、增加儿童的免疫力来改善症状,而不 需要使用抗生素。 3.喉炎:喉炎是指喉部黏膜炎症,多数由细菌感染引起。常见的症状 包括喉部不适、喉咙痛等。喉炎患者如果确有细菌感染,使用抗生素可以 有效缓解症状,但是由于喉炎多数是由病毒引起的,因此并不需要使用抗 生素。 二、滥用抗生素的原因 1.家长的期望:很多家长对于儿童感染往往想要立即治疗,而且认为 使用抗生素是最有效的方法。因此,即使医生告诉他们儿童并不需要抗生素,他们仍然坚持要求使用。

2.医生的压力:医生面临着很大的压力,要在短时间内诊断出疾病, 并给予合理的治疗。为了满足患者家长的期望,一些医生可能会过度使用 抗生素,以避免被患者家长责备或投诉。 3.缺乏正确的抗生素知识:一些医生缺乏对抗生素使用的正确知识, 不了解抗生素的适应症和禁忌症,导致滥用抗生素的情况发生。 三、抗生素滥用对儿童健康的影响 滥用抗生素对儿童健康的影响非常严重,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耐药性增加:过度使用抗生素会导致细菌耐药性的增加。随着时间 的推移,可用的抗生素种类将越来越少,治疗感染性疾病的机会将变得更 加有限。 2.破坏肠道菌群:抗生素不仅杀死了引起感染的有害细菌,也会破坏 肠道中的有益细菌,使肠道菌群失衡。这将导致儿童容易患上胃肠道感染、过敏等问题。 3.引发过敏反应:抗生素滥用还会增加儿童发生过敏反应的风险。一 些抗生素有潜在的过敏原性,滥用可能导致严重的过敏反应,甚至危及生命。 结论: 为了保障儿童的健康,合理使用儿科门诊抗生素是至关重要的。家长 和医生应该加强对于抗生素使用的正确知识的学习和了解,避免滥用抗生素。建立健全的抗生素使用管理制度,加强对医生和家长的指导,减少儿 童感染性疾病的发生,提高儿童的整体健康水平。

我院门诊处方抗生素使用情况调查

我院门诊处方抗生素使用情况调查 为了更好地管理和控制抗生素的使用,保护公众的健康,我院门诊开展了一项抗生素使用情况的调查。针对患者在就诊时往往会强烈要求使用抗生素的现象,我们采取了问卷调查和数据分析的方式进行了研究。 调查结果显示,在我院门诊就诊的患者中,有70%的人在使用抗生素之前,未经医生建议或处方的情况下擅自购买或使用过抗生素药物。这表明有很多无良商家在没有医生处方的情况下向广大人们售卖抗生素药物,而且相当一部分患者对抗生素的认识不充分,缺乏正确的使用知识。 另外的数据显示,在我院门诊中,抗生素处方的比例占总处方的40%以上。其中,上呼吸道感染和下呼吸道感染是抗生素最常开具的疾病类型。而且,根据调查发现,此类疾病患者往往患病后一私下购买抗生素,并马上开始使用,而不是先去医院看病,经过专业医生的判断之后再进行治疗。 我们认为,这种不合理的使用方式很有可能会导致抗生素的滥用和反复使用,从而加重药物耐药性的程度。因此,我们应该如何在门诊中规范化和合理使用抗生素药物呢? 首先,我们需要加强对患者用药的宣传和教育。通过各种渠道向患者普及抗生素的正确使用知识,让他们知道在没有专业医生的指导下使用抗生素可能会造成越来越严重的药物耐性。

同时,我们还应该加强对广大人们疾病防控和治疗的宣传,让人们认识到预防和治疗疾病的重要性,不要轻易地弃医就药。 其次,医生在处方抗生素时,一定要严格遵守规章制度和流程。医生需对患者疾病进行仔细的评估,并结合患者的体质和病史等其他因素,选择合适的抗生素药物和用药量以及用药时间。在处方时要给患者详细说明如何正确使用和储存药物,避免患者因错误的使用导致疾病无法治愈或者副作用出现。 此外,我们还应该完善医保、医疗机构和监管部门之间的联动机制,通过多方面的合作,监督和管理抗生素的使用情况,增加各方的监督和管理力度,规范广大市民和医生的使用行为,从而达到维护公众健康的目的。 总之,抗生素的使用依然是重要的一环,能够为人们提供有效的治疗方案。但在使用前,我们都应该是明了当地的媒体,从专业人士那里了解抗生素的使用准则、注意事项和副作用等。我院门诊的抗生素使用情况调查就是为了帮助人们再次认识到抗生素的重要性,提高对疾病的认识和对药物使用的规范性。我们相信,只要有我们每一个人做出了努力,就能够保护公众的健康,防止疾病的相互感染和传染。

内一科抗生素使用分析及整改措施

内一科抗生素使用分析及整改措施引言 内一科是诊治感染疾病的重要临床科室,而抗生素也是内一科治 疗感染疾病的重要药物,其使用情况的良好管理至关重要。本文将对 内一科抗生素使用情况进行分析,并探讨整改措施。 使用现状 内一科抗生素使用情况的分析,主要根据近期内一科抗生素使用 记录、用药指南和内一科医生的访谈结果。统计数据显示,在近3个 月中,内一科使用抗生素的病例总数为150例,其中65例患者使用了 两种或两种以上抗菌药物。以头孢类药物为例,仅在近30天内就使用 了总共450支头孢菌素,其中包括头孢唑林、头孢曲松等药物。另外,针对病情,内一科医生往往会同时使用抗生素和抗真菌药物,以达到 更好的治疗效果。 然而,在这些使用中,内一科出现了一些使用不规范的情况。首先,一部分患者的使用剂量过大,超过了建议剂量的2倍以上。其次,医生在判断病情后,会提前停止使用一部分抗生素药物。这种行为会 造成抗生素耐药性的加剧。另外,病人的检验报告与用药情况之间缺 乏足够的反馈机制,医生们的治疗结果无法及时得到评估。

整改措施 鉴于上述存在的问题,为了更好地管理内一科抗生素的使用情况,我们建议以下整改措施: 1. 实施规范的用药指南 内一科需要实施一份全面详细的抗生素用药指南,以说明内一科 医生需要按照什么标准使用抗生素药物,并对药物剂量、疗程、换药 等进行明确规范。同时,配合药剂师团队验证,确保医生在使用过程 中遵守指南。此外,需要对抗生素的使用审查标准进行进一步完善。 2. 加强药物监管 内一科需要建立起药品管理体系,在用药过程中加强对顶级抗生素、必需用药的比例监控。对于药物剂量过大、使用期限过于宽泛, 或者长期用药的患者,需要及时对病例进行跟踪,并给出治疗建议。 3. 建立有效的信息反馈机制 内一科需要建立起一个信息反馈系统,使得医生和药剂师可以及 时获取反馈信息。系统中包括患者的病情、检查数据、验血结果等。 这样,医生和药剂师就可以更好地监视患者的病情,及时作出对患者 进行调整的建议和药品改变的决策。 结论 综上所述,内一科抗生素的使用量虽高,但存在着规范与监管不 足等诸多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内一科需要进一步完善其抗生素管理

儿科门诊抗生素使用情况分析

儿科门诊抗生素使用情况分析 目的对儿科抗生素的使用情况进行分析讨论。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2月~12月600张儿科门诊处方,对使用抗生素的处方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抗生素中头孢类药物的使用率最高,多达55.9%。其次为阿奇霉素、罗红霉素和红霉素,分别占总比的17.12%、13.76%、12.53%。联合用药情况中来看有31.18%的患儿使用了联合用药。结论儿科门诊中确实存在抗生素使用不合理之处,医院要引起重视并及时改进。 标签:儿科门诊;抗生素;合理使用 近年来多数医师在临床诊治中存在着滥用抗生素的情况,不合理的使用则很容易导致机体耐药性增加,药物副反应增加,威胁到患者生命。尤其是儿童,对机体免疫能力较低且脏腑功能较弱,无法完全排除药物毒素,反而达不到治疗效果。为此本院在2013年2月~12月抽取我院600张儿科门诊处方,对抗生素使用情况进行调查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3年2月~12月600张儿科门诊处方,分别统计使用的抗生素、联合用药、治疗疾病、给药方式等方面的情况。 1.2统计方式数据均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2 结果 在我院抽查的600张儿科门诊处方中有327张处方使用了抗生素,占总比的54.5%。对327张处方中抗生素使用种类、联合用药、治疗疾病、给药方式进行分析后总结出如下数据:抗生素使用种类:①头孢呋辛,干混悬剂,处方数62例,占比18.96%;②头孢克肟,颗粒剂,处方数71例,占比21.71%;③阿奇霉素,颗粒剂,处方数56例,占比17.12%;④阿莫西林,胶囊、干混悬剂,处方数52例,占比15.9%;⑤红霉素,胶囊,处方数41例,占比12.53%;⑥罗红霉素,颗粒剂,处方数45例,占比13.76%。我院抗生素使用最多的一类为头孢克肟,占到总比的21.71%。 抗生素联合用药情况:头孢克肟+阿奇霉素,31例,占比9.48%;头孢克肟+红霉素,44例,占比13.45%;罗红霉素+阿莫西林,27例,8.25%。联合用药中的处方中有13.45%的使用了頭孢克肟+红霉素。 抗生素在不同疾病中的使用途径及频率:普通感冒:静脉滴注(单)88例(26.91%),经脉滴注(联合)11例(3.36%),口服用药22例(6.72%),未使用抗生素0例(0%);上呼吸道感染:静脉滴注(单)34例(10.39%),经脉滴

抗生素使用情况的调研报告

抗生素使用情况的调研报告 抗生素使用情况的调研报告 引言: 抗生素是一类能够抑制或杀灭细菌的药物,广泛应用于临床医疗中。尽管抗生素在治疗感染疾病方面产生了重大的影响,但其滥用和过度使用已经引起了广泛关注。为了解抗生素使用情况的现状,我们进行了一项调研研究,本报告旨在总结调研结果并提出相应建议。 方法: 本次调研包括了400名参与者,其中包括患者、医生和药剂师等。我们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获得了参与者的信息,调查内容涵盖了抗生素使用的频率、用途、剂量和意识等方面。 结果: 1. 抗生素使用频率:82%的参与者表示在过去一年内使用过抗生素,其中35%的人使用了多次。此外,47%的人表示在过去一年内通过非法渠道购买了抗生素。 2. 抗生素使用用途:调研数据显示,参与者中44%的人使用 抗生素用于治疗呼吸道感染,18%的人使用于泌尿系统感染,而15%的人则使用于消化系统感染。 3. 抗生素剂量:大部分参与者使用了正确的剂量,但仍有15%的人存在剂量不足或过量的问题。 4. 抗生素意识:仅有25%的参与者能够正确回答抗生素使用 的常识问题,表明公众对于抗生素的了解仍然不足。

讨论: 1. 滥用和过度使用:抗生素滥用和过度使用是一个严峻的问题。高频率的使用和通过非法渠道购买抗生素的情况令人担忧。这会导致抗生素耐药性的增加,使得一些原本易治愈的感染疾病变得难以治愈。 2. 公众教育:由于公众对抗生素的了解不足,需要加强相关知识的宣传和教育。公众应该明确抗生素只能用于治疗细菌感染,而不能用于治疗病毒感染,如感冒和流感等。 3. 临床指导:医生在抗生素处方时需要更加审慎。应根据患者具体的病情和细菌药敏试验结果等因素来确定是否需要抗生素治疗,以及选择最合适的抗生素药物和剂量。 4.监管政策:政府应该加强对抗生素销售渠道的监管,加大打 击非法渠道销售抗生素的力度,以减少抗生素滥用的情况。 结论: 抗生素使用情况的调研结果呼吁加强公众教育和医生的临床指导,以减少抗生素滥用和过度使用的现象。政府和相关部门应加强监管,打击非法渠道销售抗生素的行为。这样才能保护公众的健康,并有效地应对抗生素耐药性的问题。 参考文献: 1. Ventola CL. The Antibiotic Resistance Crisis: Part 1: Causes and Threats. P&T : a peer-reviewed journal for formulary management. 2015; 40(4): 277-283. 2. Manchanda V et al. Challenges in Implementing Antimicrobial Stewardship Programs in Low- and Middle-Income Countries. Indian journal of medical microbiology. 2017; 35(3): 373-381.

妇科门诊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现状调查及合理用药措施分析

妇科门诊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现状调查及 合理用药措施分析 【摘要】目的:调查妇科门诊患者抗菌药物的使用现状,并分析合理用药的 措施。方法:选取我院在2022年1月至2023年1月期间的983例妇科门诊患者 作为研究对象,收集患者抗菌药物使用情况的数据,进行横断面研究。分析当前 存在的问题,并基于合理用药的理论和实践,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结果:在 983个病例中,共有437个病例(占比44.46%)使用抗菌药物,其中,单独用药 应用最多,其次是二联用药,三联用药的比例最少。在437张抗菌药物的处方中,有54张(占12.36%)不合理用药处方,用法用量不当与联用方式不当占比最多。头孢呋辛酯和氟康唑是使用最多的两种抗生素,占比为58.72%。结论:妇科门诊 患者抗菌药物的使用存在问题,需要引起社会各方面的关注。在实践中,实施合 理用药措施,可以有效改善妇科门诊患者的抗菌药物使用情况,提高治疗效果, 降低药物抗性发生的风险,保障患者的用药安全。 【关键词】妇科门诊;抗菌药物;合理用药; 抗菌药物是医疗中广泛使用的药物之一,其在治疗和预防细菌感染中起到了 重要作用[1]。然而,随着抗菌药物使用的普遍性和过度使用,抗生素耐药性的问 题日益凸显,已经成为全球关注的公共卫生问题。在我国,抗菌药物在门诊和住 院中都被广泛使用,尤其在妇科门诊,由于妇科疾病的特殊性和复杂性,抗菌药 物的使用更为频繁。但众多研究表明,妇科门诊中存在抗菌药物使用过度和不规 范的情况,如使用不适当的抗菌药物,用药剂量不合理,用药时间过长等。这不 仅可能影响患者的治疗效果,增加医疗费用,还可能导致药物抗性的增加,对患 者的健康造成长期危害。因此,本研究旨在调查妇科门诊患者抗菌药物的使用现状,并对如何进行合理用药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以期为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提 供参考,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保障患者的用药安全,降低抗生素耐药性的发生。 1 资料与方法

上呼吸道感染门诊抗菌药物使用的调查分析

上呼吸道感染门诊抗菌药物使用的调查分析 上呼吸道感染是指鼻咽部及其上方感染,常见病原体主要是病毒,其中以流感病毒、 腺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等较常见。少数病例由细菌感染引起,其中以肺炎链球菌、流感 嗜血杆菌、鼠疫杆菌等较常见。 在上呼吸道感染门诊,抗菌药物的使用既可以是对病原体进行治疗,也可以是预防细 菌感染的措施。滥用抗菌药物不仅可能导致药物抗性的发生和传播,还可能增加患者的药 物不良反应,因此对抗菌药物的使用进行调查分析是很有必要的。 本次调查的目的是调查上呼吸道感染门诊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总共收集了1000份问卷调查数据。调查结果如下: 1. 抗菌药物的使用率:调查发现,88%的患者在门诊就诊时被开具了抗菌药物处方。 2. 抗菌药物的使用原因:调查结果显示,46%的患者使用抗菌药物是因为病情较重, 需要强力的药物来治疗。25%的患者是因为之前的抗菌药物没有起效果,需要更换药物。 还有18%的患者是因为预防细菌感染的需要。 3. 各病原体对抗菌药物的敏感性:在对感染病原体进行分析时,发现病毒感染所致 的上呼吸道感染并不需要用到抗菌药物,因为抗菌药物对病毒没有效果。而对于细菌感染,抗菌药物的选择要根据细菌的种类和药物的敏感性来评估,如肺炎链球菌对青霉素敏感, 可选择青霉素类药物进行治疗。 4. 抗菌药物的滥用情况:调查结果显示,在所有使用抗菌药物的患者中,有12%的患者滥用了抗菌药物。滥用抗菌药物的原因主要是自行购买使用或使用他人留下的抗菌药物,同时还有一部分患者使用抗菌药物的剂量和疗程不当。 5. 患者对抗菌药物的认识:调查发现,54%的患者对抗菌药物的作用和用途没有准确 的认识。部分患者认为抗菌药物可以治疗病毒感染,还有一部分患者觉得抗菌药物可以快 速治愈疾病。 上呼吸道感染门诊抗菌药物的使用调查发现,抗菌药物的使用率较高,滥用现象也时 有发生。由于上呼吸道感染主要是由病毒引起,因此临床上不推荐滥用抗菌药物。医生应 根据病情和病原体的类型来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并加强对患者关于抗菌药物的教育,以减 少抗菌药物滥用的发生。

我院门诊处方抗生素合理用药调查分析

我院门诊处方抗生素合理用药调查分析 摘要】目的:对我院门诊处方抗生素类药物的用药情况进行调查统计,分析合 理用药情况。方法:随机抽取我院2015年1月~10月,门诊处方6500份,对抗生素类药物处方的合理用药进行系统分类,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6500份门诊 处方中抗生素处方3225份,所占比例为49.6%。各科室抗生素合理使用率比较,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妇儿科抗生素合理使用率最高为91.2%,其 次为外科、内科,五官科最低。3225份抗生素处方中合理用药2848份(88.3%),不合理用药377份(11.7%)。结论:我院门诊处方抗生素类药物使用基本合理,存在部分不合理情况,还需要强化对门诊抗生素类药物使用的管理,促进合理用药。 【关键词】门诊;处方;抗生素;合理用药 【中图分类号】R9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5)13-0246-02 随着医疗水平的发展,抗生素的研究与应用为医疗事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但抗生素类药物的使用中存在不合理情况[1]。为此,本研究对我院2015年1 月~2015年10月门诊处方抗生素类药物的用药情况进行了调查统计,以促进我 院门诊抗生素的合理使用。具体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抽取我院2015年1月~10月,门诊处方6500份。 1.2 方法 根据《中国药典》、《药理学》、《新编药物学》(第15版)与药物说明 书等对6500份门诊处方进行系统分类,统计其中抗生素门诊处方数量,并对不 合理使用抗生素门诊处方数量,使用类型进行统计分析。 1.3 数据处理分析 研究数据均采用SPSS17.0进行处理分析,计数资料用[n(%)]表示,组间采 用χ2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门诊处方各科室抗生素合理使用情况 6500份门诊处方中抗生素处方3225份,所占比例为49.6%。根据系统分类,抗生素使用门诊包括内科、外科、妇儿科、五官科,各抗生素合理使用情况见表1。各科室抗生素合理使用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0.52,P<0.05)。 其中妇儿科抗生素合理使用率最高为91.9%,其次为外科、内科,五官科最低。 表1 门诊处方各科室抗生素合理使用情况统计 2.2 抗菌药物使用种类 3225份抗生素处方中合理用药2848份(88.3%),不合理用药377份(11.7%)。其中 抗菌药物使用7类,共计3445次,其中不合理抗菌药物用药436次。包括β-内酰胺类1154 次(33.5%),不合理用药139次;氨基糖甙类689次(20.0%),不合理用药123次;四环 素类644次(18.7%),不合理用药63次;大环内酯类281次(8.2%),不合理用药39次;氯霉素类165次(4.8%),不合理用药33次;林可霉素类131次(3.8%),不合理用药18次;其他381次(11.06%),不合理用药21次。各种类型抗菌药物不合理使用情况差异有 统计学意义(χ2=24.07,P<0.05)。 2.3 抗生素不合理使用类型

我院抗生素使用情况调查分析论文

我院抗生素使用情况调查分析论文我院抗生素使用情况调查分析论文 摘要:目的:通过分析我院抗生素使用情况进一步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统计全院抗生素使用情况,通过对比分析得出我院抗生素用药情况。结果:根据随机抽取处方统计得知,解放军第117医院全院抗生素使用率为70.8%,统计分析表明:四季度我院主要耐药菌为大肠埃希菌,鲍曼不动杆菌,表皮葡萄球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对常用抗生素耐药变迁趋势良好。结论:本院抗生素使用率较高,基本合理,耐药变迁趋势亦良好。但仍应重视医院感染,加强耐药监测,进一步指导临床合理规范使用抗生素。 关键词:抗生素,联合用药,使用情况调查 临床中如何合理使用抗生素一直是一个较为棘手的问题。目前,我国对抗生素的使用还没有制定统一原则和指导,造成应用抗生素潜在的不安全隐患。因此,为进一步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对医院用药情况进行分析和研究是非常有意义的。 1 材料和方法 1.1 材料 原始资料来源于随机抽查本院01月至12月住院医嘱1477份。收集感控科与细菌感染和耐药率相关数据及资料。 1.2 方法 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随机抽取本院01月至12月住院医嘱,对抗生素药物统计全院抗生素使用率、联合用药情况、预防和治疗用药等。收集的感控科相关资料和数据,进行研究分析。 1.3 数据统计 采用SPSS 13.0统计分析软件,对所得到的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 2 结果 2.1 我院抗生素使用情况 由表1数据统计可知:全院抗生素使用率为70.8%,临床以单项使用抗生素为主(60.31%),联合使用抗生素的现象在多数科室中也存在,甚至三种抗生素联

门诊抗菌药物使用情况调查分析

门诊抗菌药物使用情况调查分析 【摘要】 目的:了解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及存在问题,为促进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提供依据。方法:随机抽取2008年10月~2009年2月门诊处方2 000张,对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进行分析。结果:门诊抗菌药物的使用率为59.6%,头孢菌素类使用率最高,占处方总数的31.3%;其次为青霉素类,占处方总数的20.65%;再次为大环内酯类,占处方总数的6.8%。使用一种抗菌药物的处方占抗菌药物处方总数的68.37%,二联使用率为31.63%,无三联使用抗菌药物者。结论:抗菌药物使用率较高,还存在不合理联用、用药起点高等现象,需加强临床用药指导和监督。 【关键词】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合理用药 近几年来,随着抗菌药物在临床的广泛应用,抗菌药物引起的不良反应和细菌耐药率也不断上升,新药上市几年就开始耐药,多年不见的疾病又卷土重来。因此,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已迫在眉睫。为促进我院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笔者对我院门诊处方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进行了调查分析,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随机抽取我院2008年10月~2009年2月门诊处方2 000张。 1.2 方法:记录患儿年龄、诊断、使用抗菌药物的通用名、用法用量、配伍使用等情况,并进行统计分析。根据《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

导原则》、《抗菌药物儿科临床合理应用指导意见》[1]等评价抗菌药物使用的合理性。 2 结果 2.1 抗菌药物使用基本情况:抽查的2 000张处方中,使用抗菌药物处方1 192张,占处方总数的59.6%;使用频率最高的是头孢菌素类626张,占处方总数的31.3%;其次是青霉素类412张,占处方总数的20.65%;再次是大环内酯类137张,占处方总数的6.8%;其他类17张,占处方总数的0.85%。 2.2 各科室抗菌药物使用情况:见表1。表1 各科室抗菌药物使用情况( 2.3 不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的情况:在1 192张使用抗菌药物的处方中,有523张属于不合理使用,占抗菌药物处方的4 3.9%。不合理使用情况见表2。表2 抗菌药物不合理使用情况 2.4 抗菌药物联用情况:在1 192张使用抗菌药物的处方中,有1 103张使用一种抗菌药物,占92.53%,其余的89张处方为二联使用,占7.47%,无三联及以上使用抗菌药物的处方。但同一患儿口服和注射分别开药方,所用抗菌物搭配不合理者仍占很大比例。另外,抗菌药物与抗病毒药物联用处方有561张,占抗菌药物处方的47.06%。 3 讨论 3.1 抗菌药物使用率高:本次调查结果显示,我院门诊抗菌药物使用率为59.6%,高于《医院感染管理规范(试行)》规定的<50%的标准,更高于世界卫生组织(WHO)30%的标准。儿童抵抗力弱,病情发展快,家长和医生都希望尽快控制病情发展,门诊患者静脉滴注率高

某医院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分析【范本模板】

2012年下半年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分析为了掌握医院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对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进行调查,并做综合分析。全面评价2012年下半年住院手术患者、住院非手术患者及门诊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的合理性,为有效开展药学服务,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提高抗菌药物治疗水平,保障患者用药安全与有效,减轻患者经济负担,节约有限的医药资源提供依据。 一、门诊病人用药情况分析 抗菌药物使用率 对2012年9月、10月、11月、12月的门诊处方,每月抽取200张处方进行点评,抗菌药物使用率分别是14.5%、 13.5%、26。5%、28%,门诊抗菌药物使用有增长趋势,11 月和12月超过卫生部规定的“门诊患者抗菌药物处方比例不超过20%”的规定,可能于冬季患者发病率高有关,全院门诊患者抗菌药物处方比例为19。87%,低于卫生部的不超过 20%的规定。 二、住院病人用药情况分析 1 住院病历抗菌药物使用情况 全院抗菌药物使用率为45.35%,符合卫生部规定的综合医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不超过60%的规定。抽查住院病历32份,主要是外科、骨伤科、泌尿外科,抗菌药物使用率为 87.5%。在抗菌药物联合使用中,一联使用抗菌药物为59。

37%,二联使用抗菌药物为25%,三联使用抗菌药物为 3.13%。在抗菌药物使用目的中,预防用药为12。5%,非限制级抗菌药物使用为50%,限制级抗菌药物使用为50%,特殊级抗菌药物使用为18。75%。 2 各科室抗菌药物使用强度情况 2012年我院住院患者实际应用的抗菌药物(包含滴眼剂、软膏等外用制剂以及抗真菌药),抗菌药物使用强度(AUD,单位DDD/100人天)是43.39,高于卫生部规定的综合医院抗菌药物药物强度控制在每百人天40DDDs以下的要求。 2012年下半年各科室抗菌药物使用强度表 3 使用药物强度情况 三季度各类抗菌药物强度及构成比 序号分类AUD 构成比(%) 1 头孢菌素类17.18 39.32

门诊抗菌药物使用情况调查分析

门诊抗菌药物使用情况调查分析 目的:通过调查基层门诊处方抗菌药物使用状况,为合理用药和科学管理抗菌药物的使用提供依据。方法:随机抽取基层医院2008年6~7月间门诊处方2 122张,按科室分别统计抗菌药物种类、使用方法及联合用药情况。结果:基层医院门诊抗菌药物使用率较高,使用抗菌药物处方1 728张,占总数的81.43%,主要表现为对药物及病原菌了解不足,抗菌药物应用指征不严格,以过度应用为主要倾向。结论:医院应进一步规范和加强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的管理,促进合理用药,确保患者用药安全。 [Abstract] Objective:To provide a basis of rational administration and management of antibacterial drugs by investigating the OPD use of antibacterials in our hospital. Methods:2 122 OPD prescriptions between June and July in 2008 were randomly selected for a statistical analysis of the categories, usage (direction) and drug combination of antibacterials. Results:The ratio(81.43%) of OPD use of antibacterials is high in our hospital. There is an insufficient understanding of the medicine and the pathogenic bacteria, a fairly loose indicatio of the OPD use of antibacterials, and a tendency of over use of antibacterials. Conclusion:Hospital should further standardize and strengthen the management of the use of antibacterials to promote rational drug use and ensure safe use of antibacterials. [Key words] Outpatient prescriptions;Antibacterial drugs;Rational drug use 抗菌藥物是目前临床应用最广泛的一类药物,由于其特殊性,一直缺乏有效的管理。其使用范围被人为扩大,且普遍存在不合理应用甚至滥用现象[1-2]。为了解基层医院门诊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及可能存在的问题,随机抽取基层医院2008年6~7月间门诊处方共2 122张,参照卫生部2004年印发的《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对处方中使用的抗菌药物进行统计、分析,为基层医院进一步规范抗菌药物的使用提供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我院门诊抗菌药物使用及用药合理性分析

我院门诊抗菌药物使用及用药合理性分析 目的:通过比较2010年和2014年门诊抗菌药物应用及用药合理性,评价本院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开展成效。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随机抽取本院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实行前、后一年门诊处方各5000张,从抗菌药物品种、使用率、抗菌药物使用频度(DDDs)、药物利用指数(DUI)、用药合理性等多方面分析本院门诊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结果:2014年门诊抗菌药物的使用率较整改前(2010年)明显减少,不合理处方数明显减少,且单种药物利用指数>1的情况较为少见。结论:抗菌药物专项整治开展后,本院门诊抗菌药物使用逐渐规范,不合理处方比例明显减少。 标签:门诊处方;抗菌药物;使用频度;药物利用指数;用药合理性 合理用药是指对患者采取有效、安全、适当、经济的药物治疗。安全合理用药是新医改的目标之一,也是每个医生、药师的责任。据WHO统计,全世界死亡的患者中,约有1/3的患者死于用药不当[1],约有1/7的患者死于不合理用药,其中抗菌药物的滥用情况尤其严重。由于抗生素的滥用,病原菌对抗生素的耐药已成为严重问题[2],给广大患者的健康带来了隐患[3]。自2011年以来按照卫生部统一部署,全国各级医疗机构全面开展为期3年的抗菌药物专项整治活动,活动的重点是二级以上医疗机构[4]。报道显示,整治活动开展至今,二级以上医院已收到明显的效果[5]。随着“医改”政策的不断完善,全面了解医院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本调研以2011-2013这三年抗菌药物专项整治年为前后节点,分别收集2010年和2014年门诊处方,进行统计分析,了解本院门诊抗菌药物使用是否合理,为抗菌药物使用的进一步完善提供参考。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随机抽取本院门诊2010年和2014年处方各5000张。 1.2 方法本研究采取回顾性调查方法,登记抗生素使用的基本情况,如门诊处方抗菌药物应用种类、应用频率、用药总量,实际用药时间、限定日剂量(DDD)等,比较抗菌药物整治活动前后门诊抗菌药物基本使用情况(抗菌药物使用率、抗菌药物分级管理制度下各级别抗菌药物的累计DDD及权重),并结合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等进行用药合理性评价和分析;重点考察门诊各品种抗菌药物使用的DDDs及DUI,DDDs=规格×用量/DDD,药物利用指数(DUI)=DDDs/实际用药时间,DUI1。 2.4 门诊处方合理性评价对2010年和2014年随机抽取的361张和68张不合理的处方进行不合理原因统计分析,结果表明:抗菌药物整改活动后门诊不合理处方数明显减少,但总体上门诊抗菌药物使用主要的不合理原因基本相同,其前3位原因分别是β内酰胺药物未按药物半衰期特点使用、药物剂量不正确、抗菌药物处方用量超过三日用量。见表3。

门诊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分析

门诊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分析 【摘要】目的:评价抗菌药物的应用情况。方法:利用计算机管理系统对2010年1月1日- 2011年1月1 日共128326 份门诊处方的抗菌药物应用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论我院抗菌药物使用基本合理,处方审核促进抗生素合理使用。 【关键词】门诊;抗菌药物; 限定日剂量药物利用指数 随着抗菌药新品种的不断出现及细菌对抗菌药敏感性的变化,抗菌药的合理使用日趋复杂。医院制定并印发了我院抗菌药物分线指导原则。明确了我院抗菌药物合理应用应掌握的基本原则以及抗菌药物分级管理办法,将我院抗菌药物分为一线(非限制性应用) 、二线(限制性应用) 和三线(特殊性应用) 3 类进行分级管理。其中,一线抗菌药物11类共计57种,二线抗菌药物4类12种,三线抗菌药物3类4种。对我院2010年1月1日- 2011年1月1 日共128326份门诊处方的抗菌药物回顾性分析。 表1抗生素使用情况表 抗生素占抗生素处方的比例(%)占总处方比例(%) 一种29.253 10.189 二种61.01 21.25 三种9.676 3.37 四种0.061 0.021 1资料与方法 1. 1资料来源选择我院2010年1月1日- 2011年1月1 日共

128326 份门诊处方为统计分析对象, 共涉及15个科室。 1. 2方法利用计算机管理系统查阅并记录患者使用抗菌药物的名称、剂型、规格等;统计分析以下内容:①病人情况(科别、性别、年龄);②用药情况(药物名称、剂型、给药途径、剂量、用药总量)。对抗菌药物的应用指征、选用原则、应用方法、给药途径、疗程及联合用药、用药效应等作出初步评价,相关资料进行统计、分析。2结果 2. 1 抗菌药物联合应用情况 全部处方中使用抗菌药的处方为44696张,占总处方的34. 83 %。联合情况见表1。 2. 2各种抗生素出现频率及排序,表2,列出前15位抗菌药出现频率,未列出的35种抗菌药出现频率均小于0.25%。 表2抗生素使用频率及排序表 排序药物名称处方数处方出现频率(%) 1 克林霉素 11820 26.45 2 左氧氟沙星9829 21.99 3 头孢他啶 8467 18.94 4 头孢克肟 699 5 15.65 5 哌拉西林钠5925 13.26 6 头孢哌酮 5651 12.64 7 头孢美唑钠4611 10.32 8 头孢硫脒 4083 9.1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