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分析总结

医院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分析总结

抗菌药物是治疗细菌感染的有效工具,然而,过度和不恰当使用抗菌药物会导致细菌耐药性的产生与传播,进而威胁人类健康。因此,对医院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进行分析总结,对于改善抗菌药物管理、控制耐药性传播具有重要意义。

一、总体使用情况分析:

1.抗菌药物使用量:医院通过收集抗菌药物使用数据,并进行分类和统计分析,可以了解不同抗菌药物的使用量情况,从而理解医院使用抗菌药物的整体趋势和用药特点。

2.抗菌药物使用频率:分析抗菌药物的使用频率,特别是广谱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频繁使用广谱抗菌药物有可能导致耐药性问题,因此有必要优化使用频率,并推广合理使用的指导原则。

3.医生开具抗菌药物处方比例:分析医生开具抗菌药物处方的比例,了解医生在诊疗过程中对抗菌药物的依赖程度,对于制定合理的抗菌药物管理政策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二、临床用药细节分析:

1.抗菌药物种类分析:了解医院常用的抗菌药物种类及用途,可以为医院提供参考,帮助制定临床治疗指南,推广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的知识。

2.抗菌药物使用指标分析:分析药物治疗指标的合理性,包括药物的剂量、疗程和使用途径等,有助于减少药物使用的不必要性,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3.抗菌药物联合使用情况分析:针对多重感染及抗菌药物联合使用情况进行分析,评估联合使用抗菌药物的必要性和合理性,以及可能的不良反应,为临床用药提供依据。

三、耐药性监测与控制:

1.抗菌药物耐药性分布情况:通过监测临床病原体的耐药性情况,分析不同抗菌药物的耐药性分布,有助于制定抗菌药物选择原则,及时更换失效的抗菌药物。

2.耐药性传播分析:针对耐药菌株的传播途径和传播速度进行分析,找出感染控制的瓶颈和关键环节,为制定控制策略提供参考。

3.药敏试验结果分析:分析临床药敏试验结果,了解不同菌株的敏感性和耐药性,为医院提供科学的抗菌药物选择和用药指导。

四、抗菌药物管理和政策建议:

1.制定抗菌药物管理制度与政策:依据抗菌药物使用情况进行总结,制定抗菌药物管理制度和政策,明确医生开具抗菌药物的权责,推广合理用药并加强监督。

2.优化临床用药指南:根据分析结果,制定并完善临床准入、病种治疗和用药管理指南,促进医生合理、规范、科学地开具抗菌药物处方。

3.开展培训和教育:针对不合理和滥用抗菌药物的现象,开展相关培训和教育,提高医护人员对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意识,加强医患沟通。

在总结分析医院抗菌药物使用情况时,需要全面考虑抗菌药物的临床特点、药物治疗效果、耐药性监测结果等多个维度的信息,以提供合理的使用指导和政策建议。同时,医院应建立健全的数据收集和分析体系,持

续监测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不断改进管理措施,有效应对抗菌药物耐药性的挑战。

我院抗菌药物的使用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分析

我院抗菌药物的使用现状及存在问题分析 中国就是抗菌药物生产与使用大国,抗菌药物不合理使用现象较为严重,WHO 对世界不同地区的监测报告指出,中国全国医院抗菌药物使用率高达74%,联合使用>2种抗菌药物的比率占抗菌药物使用的58%,远远高于30%的国际水平。就整个国家来说,有50%的人患病时使用抗菌药物,但事实上,只有25%的患者患病时需要使用。近年来,滥用抗生素导致的细菌耐药率上升、新的多重耐药菌的不断出现,我国卫生部为了进一步规范抗菌药物的使用,先后发布了《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办法》、《卫生部办公厅关于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等文件,2011年至2013年连续3年的“全国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方案的出台,更就是掀起了督查医院不合理应用抗菌药物的热潮。 一、我院使用抗菌药物情况 1、整治前 抗菌药物在我国滥用现象明显,在我院,情况也不容东观。如抽查门、急诊处方时,发现诊断为感冒、发烧甚至有一例诊断为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的患者都应用了抗菌药物。根据统计,2011年共抽查了4174张门、急诊处方,使用了抗菌药物处方1499张,占35、91%,属于不合理应用抗菌药物处方有89张,占5、94%。联用2种抗菌药物的处方有501张,占33、42%,联用三种抗菌药物处方的有12张,占0、80%。住院科室的情况也好不了多少,在病历抽查中发现,无论就是哪一类的切口手术都会在术后使用抗菌药物,而且很多时候都就是二联甚至就是三联的。住院患者使用率达70%,外科高达97%,更让人难以置信的就是,皮肤科抗菌药物使用率竟然100%,DDD值也大得吓人,192DDD,全院抗菌药物使用强为89DDD。抗菌药物用金额占药品使用总金额的37、82%,在医院药品使用金额排名前10位中,就有3到4个品种就是抗菌药物,其中1到2个品种就是排名前5的,滥用现象明显。 2、整治后 随着一系列整治抗菌药物滥用的相关文件出台,我院按照上级的部署要求开展了抗菌药物专项管理与治理活动,并陆续制定了相关的规章制度来加强医院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提高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水平,控制细菌的耐药,现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据统计,2015年1月-8月抽查门、急诊处方7343张,使用了抗菌药物处方1136张,占15、47%,属于不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处方12张,占1、06%,联用2种抗菌药物的处方有42张,占3、70%,联用三种抗菌药物处方的有12张,占0、26%。根据2015年抗菌药物专项点评结果显示,我院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为

2020年度抗菌药物合理应用情况总结

2020年度科室年度抗菌药物合理应用情况总结 1、本年度临床合理用药管理基本情况: (包含科室抗菌药物使用各项关键指标数据) ·2020年度抗生素使用病例分别为平均117.2例。 ·2020年度抗生素使用病例微生物送检平均117.2例。·2020年度使用特殊抗菌药物人数平均8.9人。 ·2020年度使用限制性抗菌药物人数平均70人。 ·2020年度抗生素使用率平均62.3%<90%(院部要求)·2020年度抗生素使用强度平均94.75>90(院部要求)·2020年度抗生素使用患者微生物标本送检率平均139.5%。·2020年度抗生素耐药例数分别为9.4例。 ·2020年度我科抗菌药物各项指标较2019年有所好转,但抗生素使用强度较高,仍有继续努力的空间。 2、存在问题分析 2020年我科制定了抗菌药物合理使用PDCA小组,明确了组长和小组各成员的职责分工。 结合我科实际情况制定了《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治理活动责任状》,制定目标,落实责任制。 组织全体医务人员认真学习了文件精神,进一步提高医院医务人员对此次活动的思想认识,切实认清该项活动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同时还组织医务人员认真开展了《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分级管理目录》等抗菌药物知识的培训。 通过这一系列举措使我科抗菌药物应用逐步规范,各项主要评价指标大部分达到规定范围内,但仍有继续努力的空间,2021年,我科将继续努力规范抗菌药物使用,争取持续改进。 1、整改措施及持续改进 继续加强医务人员的培训,提高医务人员对于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意义的认识,逐步改变医师用药习惯。 定期开展抗菌药物合理使用全员培训,使临床医师熟悉并掌握药物的适应证、抗菌活性、药动学等,在实际工作中正确选用抗菌药物。 加强抗菌药物合理应用的监督管理。将合理应用抗菌药物纳入医疗质量管理,严格落实抗菌药物分级管理、使用制度。每月对全科院临床医师的处方及病历进行抽查、点评,并将点评结果进行汇总分析。 对抗菌药物超常使用采取预警制度。对出现抗菌药物超常处方且无正当理由的医师提出警告;对存在不合理用药的问题限期进行整改;对多次不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的医师予以科内通报,并计入考核。 建立和推行长效机制,不断发现和改进工作中的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持之以恒的深入开展抗菌药物合理使用工作,使抗菌药物使用的各项指标逐步达到国家及院部规定。

医院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分析总结

医院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分析总结 抗菌药物是治疗细菌感染的有效工具,然而,过度和不恰当使用抗菌药物会导致细菌耐药性的产生与传播,进而威胁人类健康。因此,对医院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进行分析总结,对于改善抗菌药物管理、控制耐药性传播具有重要意义。 一、总体使用情况分析: 1.抗菌药物使用量:医院通过收集抗菌药物使用数据,并进行分类和统计分析,可以了解不同抗菌药物的使用量情况,从而理解医院使用抗菌药物的整体趋势和用药特点。 2.抗菌药物使用频率:分析抗菌药物的使用频率,特别是广谱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频繁使用广谱抗菌药物有可能导致耐药性问题,因此有必要优化使用频率,并推广合理使用的指导原则。 3.医生开具抗菌药物处方比例:分析医生开具抗菌药物处方的比例,了解医生在诊疗过程中对抗菌药物的依赖程度,对于制定合理的抗菌药物管理政策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二、临床用药细节分析: 1.抗菌药物种类分析:了解医院常用的抗菌药物种类及用途,可以为医院提供参考,帮助制定临床治疗指南,推广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的知识。 2.抗菌药物使用指标分析:分析药物治疗指标的合理性,包括药物的剂量、疗程和使用途径等,有助于减少药物使用的不必要性,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3.抗菌药物联合使用情况分析:针对多重感染及抗菌药物联合使用情况进行分析,评估联合使用抗菌药物的必要性和合理性,以及可能的不良反应,为临床用药提供依据。 三、耐药性监测与控制: 1.抗菌药物耐药性分布情况:通过监测临床病原体的耐药性情况,分析不同抗菌药物的耐药性分布,有助于制定抗菌药物选择原则,及时更换失效的抗菌药物。 2.耐药性传播分析:针对耐药菌株的传播途径和传播速度进行分析,找出感染控制的瓶颈和关键环节,为制定控制策略提供参考。 3.药敏试验结果分析:分析临床药敏试验结果,了解不同菌株的敏感性和耐药性,为医院提供科学的抗菌药物选择和用药指导。 四、抗菌药物管理和政策建议: 1.制定抗菌药物管理制度与政策:依据抗菌药物使用情况进行总结,制定抗菌药物管理制度和政策,明确医生开具抗菌药物的权责,推广合理用药并加强监督。 2.优化临床用药指南:根据分析结果,制定并完善临床准入、病种治疗和用药管理指南,促进医生合理、规范、科学地开具抗菌药物处方。 3.开展培训和教育:针对不合理和滥用抗菌药物的现象,开展相关培训和教育,提高医护人员对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意识,加强医患沟通。 在总结分析医院抗菌药物使用情况时,需要全面考虑抗菌药物的临床特点、药物治疗效果、耐药性监测结果等多个维度的信息,以提供合理的使用指导和政策建议。同时,医院应建立健全的数据收集和分析体系,持

抗生素药物合理使用总结

抗生素药物合理使用总结 xx 年上抗菌药物合理使用小结为进一步加强抗菌药物管理,促进抗菌药物临床合理使用,保证患者用药安全。我科对 xx 年上半年抗菌药物临床使用进行总结:1月 2月 3月 4月 5月 6月出院总人数 37 39 65 49 61 60使用抗生素人数 16 14 23 22 29 30抗生素使用率 43.3% 35.9% 35.4% 44.9% 47.5% 50%一、现将我科在抗菌药药物使用中存在的不合理现象列出如下: 1、抗菌药物使用率过高。 2、无指征用药。 3、预防用药过多。 4、给药方式存在问题。 二、整改措施 1、对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的管理。加强抗菌药物合理应用的监督管理;增强医务人员的知识,熟悉药物的适应证、抗菌活性、药动学等正确选用抗菌药物。 2、加大宣传力度, , 切实做到抗生素合理应用。 3、对存在不合理用药的问题,进行限期整改;三、取得成效通过抗生素应用的监管及整改,医务人员减少了凭选用抗生素,根据

检查结果给药,且要以口服给药为主。医务人员要充分认识到抗菌药物合理应用的重要性。认真总结工作中的经验和不足,逐步将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工作转入制度化、规范化的管理轨道,促进抗菌药物临床应用能力和管理水平的持续改进。 抗菌药物临床使用情况总结抗菌药物临床使用十分广泛,近年来,随着新的抗菌药物不断推出,为临床医师预防和治疗感染性疾病提 供了更多的用药选择,同时也为合理用药带来了更多的难题,其使用的合理性关系到医院的医疗质量,若滥用抗菌药物不仅导致药物 资源的巨大浪费,还会使病原微生物的耐药性增加,使现有的抗菌药物失去作用,同时,还可增加抗菌药物的不良反应如过敏反应、毒副作用以及二重感染等。根据“自治区抗菌药物临床分级管理”要求,现对我院抗菌药物临床使用情况总结如下。一.抗菌药物注射剂使用情况(一)非限制使用级药品名称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注射用青霉素庆大霉素头孢呋辛钠头孢曲松钠克林霉素磷酸酯替硝唑使用数量 135 350 620 1400 2650 3950 4650 排 7 6 5 4 3 2 1 名(二)限制使用级药品名称阿奇霉素氟康唑奥硝唑头孢哌酮钠舒巴坦左氧氟沙星使用数量 840 1400 2850 4500 9500 排名 5 4 3 2 1(三)特殊使用级药品名称头孢尼西钠使用数量 60 排名 3 头孢吡肟加替沙星433 7502 1二、抗菌药物口服制剂使用情况药品名称阿莫西林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阿奇霉素罗红霉素克拉霉素左氧氟沙星氟康唑甲硝唑头孢氨苄使用数量 180 45

最新抗菌药物应用情况自查情况分析精选

抗菌药物应用情况自查情况分析精选

抗菌药物应用情况自查情况分析 我院自从四月下旬开展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以来,制定了《市一医院抗菌药物专项整治活动方案》,成立了领导小组和工作专班,设置了专项活动办公室,经过了宣传培训和自查自纠,目前已进入了督导检查阶段,现将自查情况总结报告如下: 一、主要指标完成情况 1、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 7月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为64.65%,较1—4月份75.01%下降了10.36个百分点。 2、门诊患者抗菌药物处方比例 7月门诊患者抗菌药物处方比例为30.81%,较1—4月份46.7%下降了15.89个百分点。 3、抗菌药物使用强度 以一年为测算周期计算抗菌药物使用强度(DDD),我院2010年度抗菌药物使用强度为69.11DDD,抗菌药物金额占全部药品金额的26%左右;今年抗菌药物金额比例为:5月份24.17%、6月份18.25%、7月份18.21%,预计我院今年抗菌药物使用强度应有较大幅度的下降。

4、Ⅰ类切口手术患者预防使用抗菌药物比例 Ⅰ类切口手术病例(含介入手术),预防使用抗菌药物比例70.1%,其中有预防用药指征病例为50%左右。 5、住院患者外科手术预防使用抗菌药物时机 我院现阶段择期手术预防使用抗菌药物时间都能在术前30分钟至2小时给药。 6、Ⅰ类切口手术患者预防使用抗菌药物时间 Ⅰ类切口手术预防用药时间大大缩短,基本在24小时以内,个别手术预防用药时机延长至48小时。 7、微生物样本送检率 今年5月份送检率为51.52%,6月份送检率为62.90%,7月份送检率为 54.70%。 二、主要措施 1、加强领导,明确责任。 我院制定了《2011年医院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方案》,成立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领导小组,明确了

医院抗菌药物用药现状分析

医院抗菌药物用药现状分析 随着人口的不断增长,环境的污染以及医疗技术的发展,抗菌药物的使用已成为医疗治疗中不可缺少的环节。然而,过度使用抗菌药物导致细菌耐药性的增加,已成为全球性的医疗问题,而医院的抗菌药物使用更是引起了广泛的关注与研究。本文旨在分析当前医院抗菌药物的使用现状及其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一、医院抗菌药物使用的现状 1. 抗菌药物使用率高。由于大量的病人需要使用抗菌药物治疗感染的病情,加之医疗设施、医生的数量有限,导致了医院抗菌药物使用率的显著增加。据统计,抗菌药物在住院患者中的使用率已达到30-60%。 2. 抗菌药物的范围广。除了用于治疗感染病人的抗生素外,抗菌药物还被广泛应用于手术、预防感染、口腔清洁等方面。 3. 抗菌药物使用的方式不规范。医护人员对于抗菌药物的用药方式、用量、疗程等方面缺乏明确、统一的规定。这不仅容易导致医疗事故的发生,而且还会加剧抗菌药物的滥用。 二、医院抗菌药物使用的问题

1. 抗菌药物滥用导致细菌耐药性的增加。由于医护人员 在使用抗菌药物时往往存在滥用现象,细菌在长期抗药的过程中,会产生抗药性基因,导致治疗难度增大。 2. 抗菌药物治疗感染疾病的有效性下降。由于细菌对抗 生素的耐药性增加,常规的抗生素治疗已变得越来越无效。 3. 高消耗率导致医疗费用的增加。由于抗菌药物的贵重 性以及高价格的原因,抗菌药物的高消耗率已经成为医院财政压力的重要来源,还会影响到患者的治疗费用。 三、解决医院抗菌药物使用的问题 1. 制定抗菌药物使用的规范。纠正使用不规范的现象, 医院应该制定统一、规范的抗菌药物使用规程,明确用药方式、用量、疗程等方面的要求,规范医护人员的行为。 2. 场景化使用抗菌药物。不同患者、不同疾病,对抗菌 药物的使用并不相同。医院应制定方案,在不同场景下进行针对性的抗菌药物使用。 3. 推广先进的医用器械。先进的医用器械能够更好地应 对治疗难度大、费用高的病患,从而减少抗菌药物的使用率。比如,采用注射泵配合已知药物剂量,可以避免过量给药。 4. 积极推广病原学诊断技术。病原学诊断技术可以对不 同的细菌株进行预测,及时判定感染情况,从而减少药物的使用,降低患者的医疗费用。 综上所述,医院抗菌药物使用现状及其问题十分严峻,我们需要通过各种措施,规范抗菌药物的使用,从而减少医院和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工作总结范文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工作总结范文 篇一:人民医院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工作总结1 人民医院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工作总结 我院自开展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以来,制定了《医院抗菌 药物专项整治活动方案》,成立了抗菌药物领导小组和抗菌药物点评小组,设置了专项活动办公室,经过某某年和某某年近两年努力,取得了较好的 成绩,现将某某年医院抗菌药物临床使用情况总结如下: 一、主要指标完成情况 1、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 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为55%,较某某年下降了10个百分点。 2、门诊患者抗菌药物处方百分率: 门诊患者抗菌药物处方比例为18%,较某某年基本持平。急诊患者抗 菌药物处方比例为35%。 3、抗菌药物使用强度: 某某年度抗菌药物使用强度为46DDD,抗菌药物销售金额占药品销售 金额的比例为22%;某某年抗菌药物使用强度为38DDD。抗菌药物占药品 销售金额的比例为%,成效显著。 4、Ⅰ类切口手术患者预防使用抗菌药物比例: Ⅰ类切口手术病例,预防使用抗菌药物比例62%。比某某年下降38%。 5、住院患者外科手术预防使用抗菌药物时机:现阶段择期手术预防 使用抗菌药物时间都能在术前30分钟至2小时给药。

6、Ⅰ类切口手术患者预防使用抗菌药物时间: Ⅰ类切口手术预防用药时间大大缩短,基本在24小时以内,个别临 床科室手术预防用药延长至48--72小时。(在专家的建议下) 7、微生物样本送检率:送检率由某某年的25%,提高到45%。特殊管 理级抗菌药物送检率98%。 二、主要措施 1、加强领导,明确责任: 按照《某某年医院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方案》,明确了各 科室的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控制指标。全院医生签署了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承 诺书,做到人人知晓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的目的和主要内容。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点评小组加强了与临床科室沟通,对抽查中发现的 每一例有问题的病历,都与相关科室主任及当事医师约谈,对有争议的问 题共同探讨,对存在问题较多的科室,进行专项培训,提高了临床医师抗 菌药物临床应用整体水平。 2、完善制度,严格抗菌药物管理: 结合现阶段抗菌药物使用情况,我院今年先后下发了 《关于进一步加强Ⅰ类切口手术预防用药的补充规定》、《关于加强 特殊使用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的补充规定》二个补充规定。明确特殊使 用级抗菌药物会诊专家的人员组成、会诊职责,对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的 临床应用指征做出规定,对其使用流程及会诊、审批程序进行了细化。对 Ⅰ类切口手术预防用药指征,不同部位Ⅰ类切口手术预防用药的品种选择、

XXXX医院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分析报告

XXXX医院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分析报告 1)引言 抗菌药物是治疗感染疾病的重要工具,但不合理的使用会导致抗菌药物耐药性的增加和不良反应的发生。本报告旨在分析XXXX医院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为医院的临床决策提供参考。 2)方法 通过查询医院的电子病历系统,我们了解到XXXX医院2024年1月至2024年12月的抗菌药物使用情况。我们收集了以下数据:抗菌药物的种类、使用频率、使用剂量和使用持续时间。我们还记录了出现抗菌药物相关的不良反应和耐药情况。 3)结果 3.1抗菌药物的种类 在我们的研究期间,XXXX医院使用了多种抗菌药物,包括β-内酰胺类、氨基糖苷类、喹诺酮类、大环内酯类、四环素类等。其中,β-内酰胺类药物是最常使用的,占总使用量的40%。 3.2抗菌药物的使用频率 我们发现,在所有使用抗菌药物的病例中,约70%的患者在住院期间至少使用过一种抗菌药物。其中,手术患者的使用比例高于非手术患者。此外,重症监护室(ICU)的患者使用抗菌药物的频率也明显较高。 3.3抗菌药物的使用剂量和使用持续时间

我们观察到抗菌药物的使用剂量普遍偏高,超过了临床指南推荐的剂量。特别是在ICU患者中,抗菌药物的剂量更大。平均使用持续时间为7天,但超过80%的患者使用时间超过了推荐的7天。 3.4抗菌药物相关不良反应和耐药情况 在我们的研究期间,共有10%的患者出现了抗菌药物相关不良反应, 包括过敏反应、肝损伤和肾损伤等。此外,我们发现耐药情况也普遍存在。β-内酰胺类和喹诺酮类药物的耐药率最高,分别达到了50%和30%。 4)讨论 XXXX医院的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存在一些问题。首先,抗菌药物的种 类较多,但大部分使用频率较低,这可能与医生对不同抗菌药物的认识和 经验有关。其次,抗菌药物的使用剂量和使用持续时间超过了推荐的范围,可能导致患者不必要的药物暴露和不良反应的发生。此外,抗菌药物的耐 药情况也需要引起重视。 针对这些问题,我们建议XXXX医院采取以下措施来改善抗菌药物的 使用情况: 4.1提供更多的抗菌药物使用指南和培训,帮助医生正确选择和使用 抗菌药物。 4.3制定严格的抗菌药物使用政策和规范,限制抗菌药物的使用剂量 和使用持续时间。 4.4加强抗菌药物的监测和报告,及时发现和处理不良反应和耐药情况,提供决策支持。 5)结论

抗菌药物自查报告共4篇

抗菌药物自查报告共4篇 抗菌药物自查报告共1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自查报告 为进一步加强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促进抗菌药物合理使用,有效控制细菌耐药,保证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根据《2012年全省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方案》、《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办法》的贯彻落实情况的通知,我院结合自身实际情况认真开展了我院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情况的专项自查,现将我院抗菌药物临床应用调查情况总结如下: 一、我院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的基本情况: 1、我院抗菌药物使用前十名的品种:阿莫西林胶囊、头孢拉定胶囊、阿奇霉素分散片、阿莫西林|克拉维酸、头孢唑啉钠、头孢曲松钠、克林霉素磷酸酯、左氧氟沙星、替硝唑、头孢哌酮钠|舒巴坦; 2、住院患者抗菌药物的使用率大致为65%,针对每位患者而言抗菌药物使用的较少; 3、I类切口手术抗菌药物预防使用率为100%; 4、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使用率为0,我院从不给患者使用; 5、门诊抗菌药物处方比例大约占到门诊处方总数的%; 二、我院抗菌药物临床使用时存在的问题:

1、各科室对我院的抗菌药物的各项组织管理制度、实施方案组织 学习力度不够,抗菌药物使用的各项指标没有控制在规定范围内。 2、我院个别医生对《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的内容含糊不清,没有严格按照《指导原则》使用抗菌药物。 3、对超常使用抗菌药物的,及时给予停止使用。 4、抗菌药物使用基本合理,个别存在半衰期较短的抗菌药物药物用法用量不规范。 三、下一步整改措施: 1、加强各临床科室对抗生素临床应用知识的学习,定期组织上级医师讲课,并对相关知识进行考核。 2、对各科室抗生素应用进行监管,对超范围使用、超长期使用情况进行通报,并要求科室定期进行自查。 3、严格控制门诊抗生素处方比例,门诊药房进行监控,及时提醒超范围使用抗生素的门诊医生。 4、对I类切口手术患者使用抗生素情况严格监察,避免手术患者出现抗生素滥用情况。 2016年12月20日 抗菌药物自查报告共2 双柏中西医结合医院医关于抗菌药物使用情况自查报告 双柏县卫生局:

抗生素的合理使用总结

抗生素的合理使用总结 1、抗菌药物使用率过高。 2、无指征用药。 3、预防用药过多。 4、给药方式存在问题。 二、整改措施1、对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的管理。加强抗菌药物合理应用的监督管理;增强医务人员的知识培训,熟悉药物的适应证、抗菌活性、药动学等正确选用抗菌药物。 2、加大宣传力度,,切实做到抗生素合理应用。 3、对存在不合理用药的问题,进行限期整改; 三、取得成效通过抗生素应用的监管及整改,医务人员减少了凭经验选用抗生素,根据检查结果给药,且要以口服给药为主。医务人员要充分认识到抗菌药物合理应用的重要性。认真总结工作中的经验和不足,逐步将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工作转入制度化、规范化的管理轨道,促进抗菌药物临床应用能力和管理水平的持续改进。 抗生素的合理使用总结_抗生素使用情况总结抗菌药物临床使用情况总结抗菌药物临床使用十分广泛,近年来,随着新的抗菌药物不断推出,为临床医师预防和治疗感染性疾病提供了更多的用药选择,同时也为合理用药带来了更

多的难题,其使用的合理性关系到医院的医疗质量,若滥用抗菌药物不仅导致药物资源的巨大浪费,还会使病原微生物的耐药性增加,使现有的抗菌药物失去作用,同时,还可增加抗菌药物的不良反应如过敏反应、毒副作用以及二重感染等。根据“自治区抗菌药物临床分级管理”要求,现对我院抗菌药物临床使用情况 总结如下。 一、抗菌药物注射剂使用情况 (一)非限制使用级药品名称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注射用青霉素庆大霉素头孢呋辛钠头孢曲松钠克林霉素磷酸酯替硝唑使用数量1353506201400265039504650排7654321名(二)限制使用级药品名称阿奇霉素氟康唑奥硝唑头孢哌酮钠舒巴坦左氧氟沙星使用数量8401400285045009500排名54321 (三)特殊使用级药品名称头孢尼西钠使用数量60排名3头孢吡肟加替沙星43375021二、抗菌药物口服制剂使用情况药品名称阿莫西林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阿奇霉素罗红霉素克拉霉素左氧氟沙星氟康唑甲硝唑头孢氨苄使用数量180452652501012295616545三、存在的主要问题1、预防用药不当2、用法及用量不规范3、对药物禁用或慎用重视不足4、大量的使用限制使用级抗菌药物5、本院门诊处方95%使用

医院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分析总结

析总结 一、住院病人用药情况分析 1、抗菌药物使用率 1 月共出院患者56 人,其中使用抗菌药物的病历数为22 5、喹诺酮类药物使用的病历数为 4 份,占使用抗菌药物总病历数的18.18%。 应用的抗菌指征和抗菌药物种类的选择均较正确合理,但存在 1 例用药时程过长。 综上所述,我科住院病人应用抗菌药物情况总体上看较为合理,抗菌药物分级管理合格率为100%,临床合理用药水平正在不断提高。 二、总结从病历的情况来对我科抗菌药物使用情况进行分析总结,可以看出我科抗菌药物的使用日趋合理,抗菌药物分级管理合格率为100%。1 月住院病人抗菌药物使用率为39.28%,较去年同期下降了 1.2 %,说明了我院合理应用抗菌药物的工作已制度化规范化,但存在 1 例用药时程过长,因此,提请各位临床医师注意遵循《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等文件的规定,合理应用抗菌药物,降低细菌耐药率,以安全、有效、经济、合理的用药为患者提供优质的医疗服务。

析总结、住院病人用药情况分析 1、抗菌药物使用率 2 月共出院患者45 人,其中使用抗菌药物的病历数为18 45.45% 应用的抗菌指征和抗菌药物种类的选择均较正确合理,但存在 1 例用药剂量小。综上所述,我科住院病人应用抗菌药物情况总体上看较为合理,抗菌药物分级管理合格率为100%,临床合理用药水平正在不断提高。 二、总结从病历的情况来对我科抗菌药物使用情况进行分析总结,可以看出我科抗菌药物的使用日趋合理,抗菌药物分级管理合格率为100%。2 月住院病人抗菌药物使用率为40%,较去年同期下降了0.3 %,说明了我院合理应用抗菌药物的工作已制度化规范化,但存在 1 例用药剂量小,因此,提请各位临床医师注意遵循《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等文件的规定,合理应用抗菌药物,降低细菌耐药率,以安全、有效、经济、合理的用药为患者提供优质的医疗服务。

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分析

第三季度抗菌药物应用情况点评分析 抗菌药物是目前临床应用最广泛、品种最多、进展最快的药物,但由于其不合理应用现象普遍存在,已出现药源性疾患、二重感染、细菌耐药等诸多不良后果。为了更好地了解我院抗菌药物应用情况,切实执行卫生部《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我院定期开展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监测工作,对不合理使用现象加以干预,延缓细菌耐药性的产生,保证患者群众的生命安全。以下为本季度我院抗菌药物的临床应用情况: 1、抗菌药物的使用率 本季度抽查我院门诊处方583张,含抗菌药物处方241张,抗菌药物使用率为41.34%,远远高于我国规定要求的门诊处方抗菌药物的使用率≤20%。《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中指出,治疗过程中抗菌药物的使用应满足以下几个条件:(1)诊断为细菌性感染者,方有指征应用抗菌药物;(2)尽早查明感染病原,根据病原种类及细菌药物敏感试验结果选用抗菌药物;(3)按照药物的抗菌作用特点及其体内过程特点选择用药;(4)抗菌药物治疗方案应综合患者病情、病原菌种类及抗菌药物特点制订。我院使用抗菌药物多为医师经验性给药,较少作药敏试验,很显然是不满足以上要求的。虽然经验性使用抗菌药物不一定错,但无形中增加无指征使用抗菌药物的概率是肯定的,对于个别判断错误的经验性给药还会给患者带来毒副作用以及延误治疗的不良后果。因此,医师在诊疗过程中要严格把握用药指征,根据《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选择正确合理的抗菌药物,尽量

减少不必要的抗菌药物的使用。 2、抗菌药物品种的使用频率 本次点评对抽取的门诊处方中的抗菌药物使用频率作了统计,结果显示如下(每种抗菌药物在处方中出现一次频率计为1): 3、抗菌药物使用的剂型分布 本次点评抗菌药物处方241张中,使用的抗菌药物剂型分布如下:含口服剂型抗菌药物的处方45张,占18.67%,含注射剂型抗菌药物的处方174张,占72.20%,外用及其他剂型26张,占10.79%。与上次点评结果比较,口服抗菌药比重略有降低,注射剂型抗菌药物使用率有所升高,外用及其他剂型的抗菌药物的使用率上升幅度则较大,

(完整版)医院抗生素药物使用情况分析

医院抗生素药物使用情况分析 院领导和医务科领导: 药剂科于2015年9月对我院抗生素药物使用情况的调查分析,了解其应用现状,评价其合理性,进一步指导临床合理用药。 方法对2015年1月~2015年6月处方进行抽查,对含抗生素药物的处方数,所用抗菌素种类和数量,用药频度(DDDs)等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半年共1500份处方中使用抗生素药物的有867份,使用率为54.22%。三代头孢菌素类及喹诺酮类抗生素药物使用率最高,分别为23.47%和21.01%。其中联合用药312份,占32.00%。DDDs前四位的均为口服抗生素药物,以头孢菌素类和喹诺酮类为主。 结论抗生素药物应用整体上存在用药起点高、档次高的问题,并存在预防用药、联合用药、治疗方案不合理等现象。分析结论显示,抗生素药物合理应用问题不容忽视,应该慎重而合理地使用抗生素药物,以减少、减慢细菌耐药的几率。 临床应用抗生素药物比较普遍,滥用情况严重,特别是民营医院,硬件与软件力量薄弱,更易造成抗生素药物的不合理使用,造成耐药菌或多重耐药菌的产生,病原体对药物敏感性下降,甚至对多种药物不敏感,从而不仅仅增加了社会和患者的经济负担,而且还导致不良反应的产生,严重影响患者的身体健康。因此,本文对比较有代表性的民营医院使用抗生素药物的情况进行调查分析,了解民营医院抗生素药物的使用现状和存在问题,为降低抗生素药物的使用率以及搞好抗生素药物的合理应用提供科学依据。 三代头孢菌素类及喹诺酮类抗生素药物使用率高,分别达到23.47%和21.01%,是临床最广泛使用的品种,其中以高价,医保用药品种最多。二者新产品多,尤其喹诺酮类抗生素药物,使用方便,无需皮试,抗菌谱广,临床应用普遍,但耐药率也在增长。三代头孢主要应用于杆菌感染,目前由于这一原本适用于较严重感染的抗生素药物被广泛运用,产生了破坏抗生素药物的超广谱β内酰胺酶,使肠杆菌科等多种细菌对第三代头孢耐药。青霉素类和一、二代头孢菌素类使用率分别为16.09%和14.55%,也是主要使用的品种。由于民营医院所处的社会环境滥用抗生素药物情况比较严重,加上民营医院细菌敏感性实验条件有限,抗生素药物的选用不能做到有的放矢,造成细菌耐药率升高,迫使医生在选用抗生素药物的时候起点较高、档次高。 不合理使用抗生素药物分析本次分析除对用药情况作了统计分析外,对存在的不合理用药情况也作了一些归纳总结,主要有: (1)病毒性疾病或无明显细菌感染适应症而选用抗生素药物:上呼吸道感染中90%为病毒感染,而抗生素药物对病毒感染的疗效不确切,但仍然应用;

第三季度抗菌药物临床应用评估工作总结

第三季度抗菌药物临床应用评估工作总结 第三季度抗菌药物临床应用评估工作总结 总结就是对一个时期的学习、工作或其完成情况进展一次全面系统的回忆和分析的书面材料,写总结有利于我们学习和工作能力的提高,让我们抽出时间写写总结吧。我们该怎么去写总结呢?下面是的第三季度抗菌药物临床应用评估工作总结,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根据卫生局新卫医发〔20xx〕74号文件精神,为进一步加强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促进抗菌药物临床合理使用,保证患者用药平安。我院对20xx年第三季度抗菌药物临床使用自查中存在的问题进展了整改,汇报如下: 我院成立抗菌药物使用专项整治工作领导小组,重点对我院抗菌药物临床使用及管理方面进展标准。 1、开展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根本情况调查,对抗菌药物品种、剂型、规格、使用量、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外科手术抗菌药物预防使用率、门诊抗菌药物处方比例等做了调查; 2、开展医务人员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知识全员培训; 3、对抗菌药物的使用采取分级制度。 1、抗菌药物使用率过高,联合用药率过高。我院在相关文件精神指导下,今年对抗菌药物使用进展了严格控制,目前使用率有了明显下降,但与相关要求仍有一定差距。 2、无指征用药。临床工作中,医师掌握抗菌药物应用的适应证过宽,抗菌药物被滥用。如在门诊,即使诊断为上呼吸道感染,也较广泛地应用抗菌药物;有的临床医师一旦发现患者有发热现象,便开始应用抗生素,而不做相应病原学检查。

3、预防用药过多。手术患者抗菌素使用率过高,外科系统手术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也相对较高。 4、给药方式和剂量存在问题。目前我院抗菌药物给药方式以静脉给药者比例较高为主,这说明抗菌药物给药方式不合理。 综上所述,不应凭经历选用抗生素,应当把细菌培养和药敏实验作为重要依据确定或改换药物。且要以口服给药为主。为防止抗菌药的不合理应用,就要注意药物的适应证、配伍、个体差异联合用药,以减少药物的不良反响,保证用药平安有效。 1、对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的管理。将合理应用抗菌药物纳入医疗质量管理,加强抗菌药物合理应用的监视管理;增强医务人员的知识培训,熟悉药物的适应证、抗菌活性、药动学等正确选用抗菌药物。 2、加大宣传力度,让全民意识到滥用抗生素的危害,切实做到抗生素合理应用。 3、结合根本药物制度的实施和新农合切实加强合理用药的考核工作。 每月对全院临床医师的处方及病历进展抽查、点评,并将点评结果进展汇总分析。 1、对抗菌药物超常使用采取预警制度。对出现抗菌药物超常处方且无正当理由的医师提出警告; 2、对存在不合理用药的问题,进展限期整改; 3、对不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的医师,医院简报通报,并计入考核。 总之,医务人员要充分认识到抗菌药物合理应用的重要性。认真总结工作中的经历和缺乏,逐步将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工作转

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分析及改进

2014年5月份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分析及改进 一、药占比、抗菌药物使用率、使用强度: 2014年5月份药占比、抗菌药物使用率和使用强度均继续下降,分别达到39.75、49.3150.2和47.1442.81。药占比和抗菌药物使用率较4月份分别上升了0.9和0.89,抗菌药物使用强度持续下降,比上月降低了 4.33DDDS/100人天。药占比和抗菌药物使用率增高的原因经调查主要是一些较常期住院的老病人因为三夏季节的临近,比较集中的办理出院手续,这些长期住院的病人一方面存在或多或少的感染情况,另一方面诊断明确,慢性病多,治疗检查项目少、用药多,因此抗菌药物的使用率和药占比都较高,所以拉升了这两项指标。这两 项指标仍然在国家和省卫计委的控制标准以内。抗菌药物使用强度虽 然降低幅度较大,已经接近国家要求三级综合医院“努力控制抗菌药物使用强度争取达到40以下”的目标。 药占比超标的科室继续由质控科按标准扣罚科室奖金。对于抗菌药物使用率超标的科室同样的点数扣罚科室奖金。 二、药物及抗菌药物消耗情况: 抗菌药物使用金额前十名的药品如下表:

抗菌药物使用量前十名的药品如下表:

使用金额前十名的药品如下表: 前五名的药品使用量和使用金额较前两个月没有大的变化。5月28日召开药事管理与药物治疗委员会,决定对抗菌药物使用累计3个月居于前三名的美洛西林舒巴坦(0.625和2.5两个规格)进行15% 降价处理,对药物使用金额大的新海能降价进药、对耐药率高于75% 的头孢唑林

(新泰林)暂停药处理。要求药学部、医务部、监察科、审计科、党办、招标办和采购办共同联合对供应商进行降价进药和停药。进一步加大抗菌药物的监控和干预力度,降低抗菌药物的使用率和使用强度。 三、微生物送检率: 微生物送检率目前除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的达标以外,非限制级和限制级抗菌药物的病原学送检率均不达标,问题的关键在于意识和观念的改变。目前对抗菌药物使用前送检率没有采取处罚措施。而特殊抗菌药物的使用有审批机制控制,没有病原学检查,特殊级抗菌药物一般无法使用,所以送检率高。下一步将探索控制到人的做法,如果限制级抗菌药物使用率不能达标,降低抗菌药物的使用权限。 微生物送检情况如下表:

医院抗菌药管理工作总结(共5篇)

医院抗菌药管理工作总结(共5篇) 第1篇:抗菌药自查工作总结宣化区医院抗菌药临床合理应用自查工作总结 为积极推进抗菌药物临床合理应用,在区卫生行政部门的统一督察下,我院进一步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管理条例》、《处方管理办法》、《医疗机构药事管理暂行规定》、《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中国国家处方集》和《卫生部办公厅关于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卫办医政发[2021]38号)等法律法规、规章和规范性文件,结合“医疗质量万里行”活动开展抗菌药物专项整治工作,重点加强围手术期预防使用抗菌药物管理。并根据我院实际情况,进行深入细致的自查工作,现将工作总结汇报如下: 一、已按照相关政策和区卫生局指示精神,制定了相应的院内规章制度。 根据抗菌药物临床合理应用的相关政策以及区卫生局指示精神,我院根据实际情况,先后制定了《宣化区医院抗菌药物分级原则》和《宣化区医院抗菌药物分级管理实施细则》,为进一步推进抗菌药物临床合理应用奠定了理论基础。 二、根据已制定的规章制度,结合医院实际情况,积极推进抗菌药物临床合理用药工作。 我院根据已制定的抗菌药物临床合理应用的相关制度,进一步贯彻落实区卫生行政部门关于此项工作的指示精神,结合“医疗质量万里行”活动,将具体工作深入细致开展到临床实际工作中,已理论为基础,结合实践中遇到的问题,不断自查整改,努力完善相关细节,严格执行分级原则和实施细则,为使抗菌药物临床合理应用达到实际效果 三、加强合理用药和细菌耐药监测工作。 规范临床合理用药,结合原来我院合理用药相关管理制定,包括《宣化区医院药品管理办法》、《宣化区医院麻醉、精神药品管理条例》、《宣化区医院药品质量管理制度》等各项制度,不断改进和完善合理用药工作的实施,并努力做好细菌耐药监测工作,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科学的数据参考和理论保障。 四、努力提高医务人员合理用药水平。

抗菌药物分析情况总结

作用体制 抗菌药物 作用部位 主要作用环节 抗菌作用 抗菌谱 环丝氨酸 胞浆内 克制丙氨酸消旋酶和合成 生殖期杀菌 酶 磷霉素 胞浆内 克制 N- 乙酰胞壁酸的形成 生殖期杀菌 酶系 对 G +菌有强盛的杀灭作用, 阻断胞壁粘肽多聚酶, 与前 可杀灭 MRSA 和耐多种药 万古霉素 胞浆膜 体肽聚糖形成复合物, 克制 生殖期杀菌 的球菌、厌氧菌,以及白喉 细胞壁合成;克制 RNA 合 杆菌、炭疽杆菌、破伤风杆 成 菌。去甲万古霉素比万古霉 素作用略强 临床应用 不良反响 二线抗结核药 严重 G + 菌感染 毒性较大。 ( MRSA , 1、胃肠道反响 MRSE ),伪膜性 2、过敏反响 肠炎 3、红人综合征 4、耳毒性 5、肾毒性 G + 菌、 G - 球菌、螺旋体、 敏感菌惹起的皮 严重肾毒性, 仅 杆菌肽 胞浆膜 克制脂质焦磷酸酶 (脱磷酸 放线菌等 肤伤口、软组织、 作局部应用 化) 生殖期杀菌 眼、耳、鼻、喉和 1、克制细 胞壁合成 口腔等感染 1、天然青霉素 (青霉素 G ): 1、天然青霉素(青 天然青霉素 (青 窄谱。 G + 球菌“两对半”(溶 霉素 G ):敏感的 霉素 G ):过敏 血性链球菌、 金葡菌 /草绿色 G + 球菌,G - 球菌, 反响;肌注疼 链球菌、表葡菌 /肺炎球菌); 螺旋体感染为首 痛;高血钾; 青 G + 杆菌(白喉、炭疽、破伤 选(链球菌感染; 霉素脑病; 赫氏 青霉素类 细胞壁 克制转肽酶 风、肉毒、放线菌) ; G - 球 脑膜炎双球菌; 螺 反响 生殖期杀菌 旋体感染;白喉、 菌(脑膜炎奈瑟菌、淋球 菌);螺旋体(梅毒、钩端 破伤风、炭疽) 。 螺旋体、鼠咬热) 。 2、半合成青霉素: 2、半合成青霉素: ( 1)口服耐酸青 ( 1)口服耐酸青霉素(青 霉素: G + 球菌引 霉素 V ):窄谱,同青霉素 G , 起的轻度感染, 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