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奇的战斗民族俄罗斯航空

神奇的战斗民族俄罗斯航空
神奇的战斗民族俄罗斯航空

神奇的战斗民族俄罗斯航空

东南沿海地带一年一度的台风季节,我们如约迎来又送走了台风“灿鸿”。“灿鸿”驾到期间,大波航空航班延误取消,小编已经听说大把小伙伴困在机场连开学都迟了。然而!有一个例外,战斗民族的俄罗斯航空,风雨无阻准时起飞准时降落。今天就来扒一扒俄罗斯航空的两三事。

战斗民族的航空有多猛?就是在今天这种牛逼天气里,其他航空公司或延误或备降,只有他们的航班照降不误。

一名机组成员的微信称,在这连行李都卸不了的天气,俄航在浦东强行降落了。上午9点,机组已经春风满面出关了,留下飞机旅客对着空转盘发呆。更绝的是,下午13:20,这趟飞机又起飞了,他们竟然没有取消,没有取消,在强台风中再次起飞,回莫斯科了!整个浦东机场,只有俄航还在起降航班!

关于俄罗斯航空公司有五个常识应该牢记:

1、不管出发晚点多少,俄航都能准点到达。Flight States公布2014年5月份全球航空公司的正点率报告,三家中国航空公司都低于平均水平。最靠前的是“老大哥”国航,以65.77%的正点率排名36,东航以61.98%排名38位,39位是南航,其正点率为61.67%。拔得头筹的是俄罗斯航空公司。

2、起飞时很少滑行,猛的抖动一下就起来了,降落则正好相反,动作依然任性豪放。

3、俄航劫机犯无一幸存。为什么说是战斗民族呢,他们的飞行员也是战斗机下来的,必要时可以直接击毙劫机犯。

4、全天候飞行。2010年冰岛火山爆发,全欧洲航空瘫痪,上万次航班取消,只有俄航在飞。

5、机型老旧。上世纪90年代,有一次坐图-154客机,不幸座位旁边是紧急出口,起飞以后,慢慢开始结冰,最后结了一寸厚的冰,冻出屁了,那是夏天,我穿着裤衩背心。

所以,俄航究竟还有哪些奇葩事?

俄罗斯航空在上世纪90年代就有83起事故,大约80架飞机完全损毁,遇难人数超过623人。其中有冲出跑道的、有没够着跑道的、有被自己导弹打下来的、有被别的飞机撞了的、有挂树上的,还有机长让儿子坐驾驶座结果把自动驾驶关了直接栽下来的……

2009年,俄航提出空姐改革方案,要求空姐的容貌要出众,之前俄航的很多空姐准确的说应该叫空妈。因为战斗民族觉得空姐待客粗暴,是由于不够漂亮被动的造成的。

在俄罗斯人的眼中,开飞机降落高速公路是一种值得骄傲的技术,早在1974年苏联时期的电影《意大利人在俄罗斯的奇遇》里,飞机就曾酷炫地降落在高速公路上。但在现实中,并非时时都能顺利。在2011年6月20日,俄航的一架图-134A客机在

彼特罗扎沃兹克机场附近的高速公路上以每小时250公里到280公里的时速强行着陆,后果相当惨烈。

俄航荣膺全世界最致命的航空公司,甩第二名好几十条长安街那么宽阔的大街。俄航成立以来有8231人在其所属航班的事故中丧命。而排名第二的法国航空公司的这一数字则只有1783人。

军事迷们去俄航的官网选座位,会猛然发现他们的机型图片里居然有“伊尔-76”军用运输机,是不是瞬间会气血上涌!这么耿直的重型军事运输机型,确实在运输客人,你没有听错!如果这么对比,那么中国的航空公司也不甘示弱,从前中国空军下属的联合航空公司就使用俄制伊尔-76运输机执行过航班任务,没错,卖机票的航班。

当然,比这些更霸气的还有“推飞机事件”,话说事情是这样的:俄北方伊加尔卡市有一架客机,由于天气寒冷在准备起飞时,起落架和跑道冻起来了。结果飞机上的乘客都纷纷下来推飞机,以帮助飞机顺利起飞.....对了,当天伊加尔卡的温度为零下52度....零下52度.....

天上灰机在灰,地上灰机被推......

牛皮不是吹的,飞机是能推的......

零下52度的战斗民族的日常,就是这么彪悍!!!

总之,等人生要走到尽头了就去坐一坐俄航赌人品。班机如果顺利落地,按惯例是要站起来鼓掌的!以谢机长不杀之恩。

俄罗斯民航飞行员的飞行动作一直粗犷豪放,对此我有过深刻体验。以至于产生过这样的段子:乘坐苏联和俄罗斯航空公司的航班,有个传统节目,飞机降落后,全体乘客要起立并热烈鼓掌,感谢机长的不杀之恩。

同时向又一次挽救了一、二百条生命的机械师们致以崇高敬意!但是,正在鼓掌的乘客们猛然发现该航班的机长醉醺醺的从机尾的厕所里走了出来,边走边问:“怎么降落了么?我们到哪了?”随后走出了满面桃红的空姐,整理着衣衫和头发......

第20节 俄罗斯民族风情 人音版高中音乐教学设计教案

第二十节俄罗斯民族风情教学设计 王秀 课题名称第二十节俄罗斯民族风情教学设计 教师姓名学生年级高一课时一课时 教学内容分析本课是高中第十单元《音响塑成的民族意识》中第十九节《对祖国河山的礼赞》,是民族乐派的第二节内容,主要是对俄罗斯民族乐派的介绍,本节课教材介绍的作品有两个:格林卡的《卡玛林斯卡娅幻想曲》、穆索尔斯基的《荒山之夜》。由于两部作品时间都很长,所以在教学内容安排上我以《卡玛林斯卡亚幻想曲》为主。因就格林卡与穆索尔斯基两个人及其作品在俄罗斯民族乐派所占分量而言前者均大于后者。另外关于格林卡与《卡玛林斯卡亚幻想曲》这个作品,学生比较生疏,而就其在世界音乐史上的作用,特别是在俄罗斯民族音乐发展中的作用而言,又是学生应该了解的。《荒山之夜》与强力集团的欣赏与了解则让学生课前利用网络自学的方式来完成。 学生分析现状及分析 音乐问卷综合数据: 总人数:662 是否喜爱音乐爱听流行歌曲中国民歌中国戏曲民族器乐曲外国民歌中国歌剧西洋管 弦乐曲 人数652 595 101 43 122 30 82 122 百分比98.5% 90% 15.3% 6.5% 18.5% 4.5% 12.4% 5.43% 从表(一)分析可以看出:(1)、学生对于音乐是十分喜爱的,也是乐于实践的。(2)、学生的音乐审美价值取向是喜欢流行的、商业化气息强的、时尚的、贴近生活的音乐作品。对于我国民族器乐的了解是比较缺失的。 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首先是社会商业化音乐的大量炒作、各种音乐传播媒体中通俗音乐、快餐音乐文化的泛滥,使得社会大气候对交响乐持一种漠视的态度。其次对于欣赏器乐曲心理难免存在一种畏难情绪:认为内容太深奥,不像歌曲从歌词有时就能了解作品的形象。从调查表可以看出,学生对于交响乐普遍不感兴趣;学生经过前几节课的欣赏对交响乐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但是学生在欣赏一部比较陌生且篇幅较长的器乐作品时,常会出现注意力不集中或昏昏欲睡的状态。《卡玛林斯卡亚幻想曲》全曲长达10分半,学生很可能会出现上述现象,为了能让学生尽快地听懂音乐,教师必须将欣赏的过程精练,用最佳的方式最有效的手段实施教学。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欣赏《卡玛林斯卡亚幻想曲》,感受、体验俄罗斯民族乐派的风格特征。 2.熟悉《卡玛林斯卡亚幻想曲》的主要音乐主题。 3.初步了解俄罗斯民族乐派的概况,知道作品的作者。 过程与方法1.以“聆听——感受——体验——探究——尝试创新”为核心方法,以任务、兴趣为驱动,引领学生学习。 2.采用语言创设情境、对比欣赏、多媒体教学设备等教学手段,由浅入深地带领学生走进音乐、感受、体验音乐形象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民族乐派的音乐的欣赏开阔学生的视野、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进而树立多元文化价值观。 教学重点1.欣赏《卡玛林斯卡亚幻想曲》,感受作品的风格特征,学习俄罗斯民族乐派的知识。 2.视唱《卡玛林斯卡亚幻想曲》的两个主题,并能在聆听整部作品的时候正确辨别.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理解作品的风格和演唱作品的主题。

论地理环境对俄罗斯民族性格的影响

2001年1月第28卷 第1期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Journal of Hubei University (Philos ophy and S ocial Science )Jan.,2001 V ol.28.N o.1 论地理环境对俄罗斯民族性格的影响 宋瑞芝,宋佳红 (湖北大学人文学院,湖北武汉430062) [摘 要]俄罗斯的自然地理环境在其民族性格和民族精神的形成中,虽不是唯一的因素,但却是一个极 为重要的特殊因素。它铸就了俄罗斯民族性格及精神的二律背反:美德与缺点;奴性与集体主义精神;极端与包容;肃穆与感伤。 [关键词]地理环境;民族性格;二律背反 [中图分类号]K 5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4799(2001)01-0082-04 [收稿日期]1999-12-17 [作者简介]宋瑞芝(1942—  ),女,北京人,湖北大学人文学院教授,主要从事世界历史研究。 世界各个民族的性格,都是由其地理环境与 其长期社会历史的原因铸就的。俄罗斯地理环境和历史发展的特殊性,造就了俄罗斯民族的特殊性格。俄罗斯民族的性格,既不同于东方民族,也不同于西方民族,可以说它包容着东、西方民族性格的某些特征,即有着民族性格上的二重性:既是世界上最无国家组织的民族,也是最崇尚专制国家的民族;既是最富有自由、漫游本性的民族,也是最富集体主义的民族;既是勤奋坚强的民族,也是最有依赖性和惰性的民族。这种民族性格上的矛盾性、二律背反,除了社会历史的诸种原因外,地理环境也对它的这种性格的形成产生了不小的影响。 一、空间的广延性:利弊双刃 俄罗斯人的祖先东斯拉夫人来自喀尔巴阡山以北、维斯杜拉河和第聂伯河之间的沼泽地。公元6世纪以后,东斯拉夫人分布在第聂伯河、伏尔加河上游及德维纳河和伊尔缅湖的广阔土地上,直到16世纪中叶,以莫斯科公国为核心的俄罗斯中央集权国家仍以伏尔加河以西为其主要的活动舞台。沙皇伊凡四世时期,开始向东征服西伯利亚,到17世纪中叶,不到一个世纪,俄罗斯的疆域迅速扩大到了亚洲的东部。19世纪时,俄罗斯的疆域已北达北冰洋沿岸,西至波罗的海,南到高加索、黑海、里海、中亚,东临太平洋西岸,形成一个东西跨度达15000公里,南北跨度达5000公里的 横跨欧亚大陆的世界第一大国。 辽阔的国土,给了俄罗斯民族一无际涯的空间。这种土地的无界性,给了俄罗斯民族一切美德,同时也给它带来了许多缺点。俄罗斯民族胸怀的宽广性,就来自于这巨大的空间。凡到过俄罗斯的人,都会看到俄罗斯人无论男女,均给人以高大粗壮的感觉,他们的建筑和日用品也像人一样,给人以厚重、宏大的印象。俄罗斯人的温顺与牺牲精神,也是无边的空间造就的。辽阔的大地给俄罗斯人一种安全感。他们身处俄罗斯的中心,周围都是自己的国土,相信俄罗斯大地母亲会帮助他、保护他,不会感到任何的恐惧。他们在俄罗斯妈妈面前,是那么地依赖、那么地温顺,他们像对待圣母那样地对待大地母亲,为她可以牺牲自己的一切。然而,也正是这个巨大的空间,却又造就了俄罗斯人的惰性,如满不在乎、责任心不强。俄罗斯人生活在这块广袤无垠的沃野上,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资源,人们无需积极进取、努力创造财富,也无需精打细算地过日子,可以自由自在地安排自己的生活。然而,辽阔的田地,却需要有序机构的管理,需要建立起一个强而有力的集权国家,这无疑对具有天然自由习性的俄罗斯人来说,是一种难以接受的压抑,从而又造成了俄罗斯人性格上的极其浮躁,个人的、集团的、阶级的首创精神的发展也受到限制。 俄罗斯大地母亲有无限宽广的胸怀,有流淌不尽的乳汁,可以养育和拯救所有的俄罗斯人,因 ? 28?

《俄罗斯民族风情》教案5例

《俄罗斯民族风情》教案一 教学目标 1、欣赏两首俄罗斯民族乐派代表性音乐作品——《卡玛林斯卡亚幻想曲》和《荒山之夜》,学生感受、体验俄罗斯民族乐派的风格特征。 2、熟悉《卡玛林斯卡亚幻想曲》的主要音乐主题。 3、知道俄罗斯民族乐派的概况,了解格林卡和“五人强力集团”的代表人物穆索尔斯基等。 教学重点 视唱《卡玛林斯卡亚幻想曲》的两个主题,并能在聆听整部作品的时候正确辨别。教学难点 正确视唱《卡玛林斯卡亚幻想曲》的主题;依据《荒山之夜》的音乐内容,编写一个神话故事。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课间播放《图画展览会》的VCD,初步感受俄罗斯民族音乐的风格) 二、导入上堂课通过学习捷克民族乐派,了解了“民族乐派”作曲家们善于将他们的爱国主义精神和民族自豪感,融入音乐创作之中。 三、新课俄罗斯是一个土地辽阔、历史悠久的国家,有着丰富的民间音乐资源和深厚的宗教音乐传统。19世纪是俄罗斯民主主义呼声逐步高涨的年代。 60年代农奴制的废除,更是激发起广大人民的觉醒意识。各个艺术领域的艺术家们呼吁艺术创造要面向生活,面向大众,要表现俄国人民的思想感情, 反映俄罗斯风情。俄罗斯民族乐派的奠基人是格林卡,被称作“俄罗斯民族乐派之父”。 1、格林卡的生平介绍(学生自己阅读) 2、《卡玛林斯卡亚幻想曲》管弦乐曲 ⑴俄罗斯交响乐的奠基之作,不但描绘了俄罗斯农村生活的鲜明画面,而且揭示了俄罗斯人民的无尽丰富的创造力和想象力,体现他们性格的一些 典型特征——沉思同健康的乐趣、别开生面的幽默感的结合。 ⑵作品结构介绍 作曲家采用了两首俄罗斯民歌作主题,写成了一部民族风格浓郁的双主题变奏曲。 视唱引子和两个主题,初步熟悉两个主题在性格、体裁、结构、调式等各个方面的不同。

俄罗斯民族的文化特点及对其影响

《俄罗斯民族的文化特点及对其影响》 姓名:杨长江 院系:文学院广告学 班级:1106班 学号:2011101030645

俄罗斯民族的文化特点及对其影响 俄罗斯在许多国人的记忆里是既熟悉又陌生,既遥远又近在咫尺。记忆里的弗拉基米尔列了、保尔柯察金、名曲——《莫斯科郊外的晚上》以及建国初期的老大哥援助、抗美援朝、50年代的反目为仇、60年代的珍宝岛之战、80年代的政治经济危机,新世纪两国战略伙伴关系。这一切的交集、亲疏、纠葛让人觉得实在是道不清说不明,是既熟悉又陌生! 出于好奇心,我们大概都会想去了解俄罗斯,了解他的种种。对于一般人来,对一个国家的研究,一般局限在经济、政治、地缘关系、意识形态等方面,而从民族性格、民族心理、民族的思维模式等方面来探讨的却不是很多。而真正要了解一个国家,一个民族,首先就要就要去了解他的文化,因为只有当你认真去了解了他的文化,你才能了解他的其他方面,才不至于带着有色眼镜去看待它。往往,最大的错误莫过于在无知的情况下去对某一事物作出判断。 俄罗斯文化即----基辅罗斯文化可被称作为一种中世纪文化传统。它具有以下特征:文化发展速度很慢,其受上一代人的经验和传统影响很大。局部性,封闭性。当时在自然经济的条件影响下各地之间的相对孤立的,缺乏经济联系。受基督教以及其他宗教仪式很强的影响,虽然古俄罗斯文化发展模式与西欧各国不尽相同,但是它们却始终在大体上保持着一致。 一、俄罗斯民族独特的文化心理 一个民族文化心理的形成和发展不是一蹴而就的,是特定民族在长期的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的影响以及历史文化的积淀过程中形成的,并通过生产、生活、思维方式、价值观等方面体现出来。因此,每一个民族都有自己鲜明独特的民族心理,同一民族的人的文化心理往往具有某种相似性。俄罗斯民族也不例外,其典型的文化心理特征表现为如下几点: (一)极端性和情绪化 俄罗斯民族是个情绪化严重、非常爱走极端的民族,极端性是其鲜明的民族文化心理特点。俄罗斯人在处理事情时不会选择任何妥协的方案,习惯于从一个极端步入另一个极端。俄国思想家尼·别尔嘉耶夫曾经说过,俄罗斯人是极端主义者:他们要么全要,要么什么都不要。俄罗斯著名学者德·谢·利哈乔夫院士也认为:“俄罗斯民族是一个极端性的,从一端迅速而突然转向另一端的民族,因此,这是一个历史不可预测的民族。” 俄国思想家尼·别尔嘉耶夫写道:“俄罗斯民族是最两极化的民族,它是对立面的融合……在俄罗斯人身上可以发现矛盾的特征:专制主义、国家至上和无政府主义、自由放纵;残忍、倾向暴力和善良、人道、柔顺;信守宗教仪式和追求真理;个人主义、强烈的个人意识和无个性的集体主义;民族主义、自吹自擂和救世主义、全人类性……奴隶主义和造反行动。” 这种爱走极端的民族心理使得俄罗斯人极易用最珍贵的东西去冒险,在实施自己的意图和想法时充满狂热,为了前进而不惜狠狠打击并摧毁旧的一切。所以,在大家的印象中,

俄罗斯民族性格浅析

俄罗斯的民族性格浅析 段树伟 20050824033 (海洋学院 05食品) 我的家在黑龙江,可谓是全中国离俄罗斯最近的地方,地域决定文化,文化决定性格,我想我们这里的性格应该有一部分与俄罗斯民族相似。虽然我没去过这个过度,但我父亲在俄罗斯,从和父亲的谈话中,以及和从那里回来的人中,以及再选修课上老师的讲述,应该能看出一些他们民族的特点。俄罗斯民族性格具有两面性,有时非常懒惰,有时又非常勤奋;有时非常霸道,有时又非常恭顺;有时非常蛮横,有时又非常虔诚;有时非常暴躁,有时又耐性十足。有时正义十足,又有时很迂腐不堪。这就是我总结的他们民族性格特点。 世界上所有的民族都有固定的性格,比如人们通常认为中国人委婉含蓄、法国人浪漫多情、英国人绅士、美国人无羁,就是指这个民族的民族个性。而俄罗斯无疑是个例外。是什么原因使得俄民族的性格那么摇摆不定呢?这就要从他们的历史、地理说起了。 在地理方面俄罗斯由于地处欧亚两个大陆之间,既是欧洲又是亚洲,既是东方又是西方。俄罗斯人在面对东方的时候,强调它的西方特性,而当它面对欧洲时强调自己的东方特性。它处在东方文化和西方文化两个板块之间,始终摇摆不定于东西文化之问。这种东西兼存的文化色彩深深影响着俄罗斯民族性格的形成,造就了俄罗斯民族独特的个性。所以他们的性格里就有懒惰的一面,这和西方民族的性格是样的,而同时,他们的国土大部分在亚洲,又深受东方民族的影响所以有些方面他们又很勤劳,尤其女性,似乎更受东方的影响。俄的上层社会由于集中在欧洲部分,相对比较发达,西方性格更明显,所以就比较懒,或者说好听一些,更依赖高科技、现代话。而在远东的劳苦大众,他们是很勤劳的。 在历史方面,俄罗斯有悠久的复杂的经历,俄罗斯历史发展的摇摆性,矛盾性,仍然加深了俄罗斯精神的双重性。俄罗斯民族是一个天性自由、“不能也不愿意在自己的土地上建立秩序”的民族,由于东方文化的强行介入,使它建立了一个高度集权的封建专制国家。由于这个制度的残酷剥削与压迫和集体主义精神,俄罗斯人普遍表现出温顺、驯服的性格特征。但是,俄罗斯人又缺乏理性,经常感情用事,极易走极端。“决斗”便是这种性格特征的产物。19世纪以来有相当一批俄罗斯作家都是由于一时激动,走上了极端的道路——决斗。普希金死于决斗,莱蒙托夫、赫尔岑、屠格涅夫、托尔斯泰等都曾参与决斗或走到了决斗的边缘。叶利钦时代的激进改革政策更是俄罗斯人走极端的写照。70年前俄罗斯人曾对社会

俄罗斯经典文学赏析

俄罗斯经典文学赏析 从俄罗斯文学了解俄罗斯 学院: 汽车与交通工程学院 专业班级:交通运输1601 姓名: ** 学号: 3160409023 课题名称: 2020年11月28日 从俄罗斯文学了解俄罗斯 说起俄罗斯,我的第一印象是高中课堂上经常被开玩笑的一些话语,比如说俄罗斯的 人开车一定很厉害,因为名字都叫什么“斯基”,又比如会想起新闻上经常说的俄罗斯飞 机起飞故障,全机人下去推飞机的“战斗民族”。我们中国的学生从小接受到的俄罗斯文 化虽然有限,但是也不少,从小学高尔基的《海燕》,初中的普希金《假如生活欺骗了你》,再到高中的契诃夫《装在套子里的人》,不知不觉都在潜移默化的受俄罗斯文化的 影响。历史是一个社会文化的背景,而文化一个重要的传播途径就是通过文字,要了解一 个国家的文化以及风土人情,除了最简单粗暴的旅游的方式,最简单的方式就是通过文学 作品。下面我将通过几个著名的俄罗斯的作家诗人以及他们的作品从历史纵向的角度介绍 以及描述俄罗斯文化。 安东?巴甫洛维奇?契诃夫,俄罗斯世界级短篇小说巨匠,是俄罗斯19世纪末期最 后一位批判现实主义艺术大师,是一个有强烈幽默感的作家。他的作品的两大特征是对丑 恶现象的嘲笑与对贫苦人民的深切的同情,并且其作品无情地揭露了沙皇统治下的不合理 的社会制度和社会的丑恶现象,被认为19世纪末俄国现实主义文学的杰出代表。 我们都知道,在《装在套子里的人》中,契诃夫塑造了一个性格孤僻,胆小怕事,恐 惧变革,想做一个纯粹的现行制度的“守法良民”别里科夫。他辖制着大家,给众人精神 上的压抑,让大家“透不出气”。是专制制度毒化了他的思想、心灵,使他惧怕一切变革,

俄罗斯民族性格分析

俄罗斯民族是世界上伟大而优秀地名族之一,极富爆发力和创造力.在人类历史长河中,俄罗斯民族涌现出了无数地政治家、军事家、科学家和文学家, 为人类文明进步事业作出了卓越地贡献,赢得了世界人民地爱戴和尊敬. 为什么俄罗斯民族能够取得如此荣耀和光辉地成就呢?我认为,这与其民族性格密切相关.那么俄罗斯民族性格有哪些特点呢?我认为主要有以下几点: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 一是具有大无畏地气概.俄罗斯民族历来傲视全球,蔑视强敌,曾经战胜了许多称霸一时、不可一世地强敌.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俄罗斯人民以巨大地民族牺牲,战胜了当时世界上最强大地敌人德国法西斯,横扫欧洲,解放了个国家,同时派出百万大军,以雷霆万钧、摧枯拉朽之势,用十余天地时间消灭了盘据在中国东北地百万日本精锐部队关东军.苏联解体以后,面对以超级大国美国为首地西方国家地弱俄削俄与围堵政策,俄罗斯人民无所畏惧,针锋相对,强势崛起,巍然屹立在世界民族之林.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 二是具有称雄世界地雄心壮志.享有盛誉地普京总统曾指出:“争强好胜是俄罗斯人民地民族性格.”俄罗斯人民曾经创造了无数个世界第一,赢得了世界人民地赞誉,相信俄罗斯人民还会创造出无数更加骄人地业绩.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 三是具有坚韧不拔地意志.俄罗斯人民经历过无数艰难险阻,但事实证明,任何困难都吓不倒他们,任何凶恶地敌人也无所畏惧,他们总是愈战愈勇,愈挫愈强,显示出俄罗斯民族无比强大地爆发力、创造力、凝聚力和生命力.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 以上几点在俄罗斯地历史中体现得淋漓尽致.比如:当年,彼得大帝为了打开通向欧洲地出海口,与瑞典人打了二十年地战争,击败了瑞典几十万大军,建立了新首都——圣彼得堡;年,拿破仑率六十万大军入侵俄罗斯,结果一败涂地,被赶出俄国,损失了大部分军队,导致后来地垮台.拿破仑说:他从未遇到过如此顽强地军队;在伟大地卫国战争中,列宁格勒围困个日日夜夜、莫斯科保卫战和斯大林格勒保卫战,苏联人民地不屈不挠,顽强战斗地精神让全世界折服.历史上,俄罗斯曾是军事强国,彼得大帝、苏沃洛夫、库图佐夫、朱可夫等世界著名军事统帅至今在俄罗斯脍炙人口.俄罗斯人崇敬英雄,现在年轻人举行婚礼地内容之一,就是到当地一个英雄地纪念碑前献花.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 总之,俄罗斯人在国家存亡和发展地重要关头,都能毫不犹豫地挺身而出,表现出大无畏地精神.俄罗斯民族具有很强地凝聚力,不易被其他民族所压垮,却要压倒敌人.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 我认为俄罗斯整体民族性格地形成与他地气候条件、地理位置等密切相关. 俄罗斯幅员辽阔,气候寒冷.这种自然条件促进了俄罗斯民族既奔放又忧郁,既懒散又吃苦耐劳性格特征地形成.俄罗斯有着广阔而肥沃地土地,广大地空间造就了俄罗斯民族豪放地性格.他们嗜酒无度,缺乏纪律;舞蹈奔放粗犷,合唱震天动地.但是俄罗斯漫长而寒冷地冬季却给人们留下了生活地重负与精神地压抑.因此,俄罗斯人总是表情庄严,肃穆,凝重多于微笑;心情忧郁,伤感,沉重多于轻松.此外,肥沃地土地也养成了俄罗斯人懒散地习性.他们有着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地资源,无须勤劳节俭去创造财富.然而恶劣地气候又使俄罗斯人饱尝了生活地艰辛,从而磨练了他们地意志,培养了他们吃苦耐劳地品格.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 俄罗斯地跨亚欧大陆,其独特地地理位置在某种程度上创造了俄罗斯文化地民族性,同时也在某种程度上塑造了俄罗斯精神地双重性.恰达耶夫在《俄罗斯思想文集?箴言集》中说到:“有一个事实,它凌驾在我们地历史运动之上,它像一根红线贯穿着我们全部地历史…… 它是我们政治伟大之重要地因素和我们精神软弱之真正地原因,这一事实就是地理地事实.” 地跨欧亚大陆不仅仅是俄罗斯在地理位置上地特点,更是它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地特点.俄罗斯民族地历史是一部不同于西方国家也不同于东方国家,却深深地受着东西方文化影响地历史.恰达耶夫说:“我们处在世界地两大部分——东方和西方之间.”“东方与西方两股历史

蒙古统治俄罗斯二百多年,俄罗斯人却看不出有蒙古人的血统

蒙古统治俄罗斯二百多年,俄罗斯人却看不出有蒙古人的血 统? 蒙古军一路东征,统治了比蒙古故乡大许多许多倍的土地和人口,从出发时的十几万人到几百万人的军队,一路上招兵买马,像滚雪球一样,不繁大量招募的白色人种的士兵,大量的各民族士兵加入进去,大量的斯拉夫人加入蒙古军团。打到欧洲基本上大部分都是白种人,而蒙古人只是占据高层领导层。这就是蒙古人能够以少数军队占领大片大片的欧亚土地的事实。这就是蒙古人的政策和策略走在军事前头的高招。满族人十几万出山海关,统治一亿多人口的中原地区一样,也是政治走在军事前头的高招。今天的俄罗斯和东欧国家,都是蒙古人占领的地方,可是蒙古人的特征在这些地方并不明显,这些地方仍然属于斯拉夫人的特征。这告诉我们一个道理,多数人同化少数人的道理。满族人统治中原地区,今天的中国看不到满族人的痕迹,而是汉族人溶化了满族人,也就是汉族人汉化了满族人。最可怕的是满族的文化濒临灭绝,今天的满族人没有保留自己的文化,完全继承了汉族文化,成为汉族的一部分。但是真的没有满族统治时期的痕迹吗?在中国,汉族继承了满族人打下的万里江山,和以北京语音为主要的京语,也就是今天全国各地讲的普通话,和中国人民的性格北方化,文字语言表达北京化。这些已经成为

中国人民的性格和本质,一个完美的自我。俄罗斯人被蒙古人统治也留下了蒙古人的坚强不屈的灵魂和意志,和他们内在的钢铁般的性格。战斗民族本属于蒙古族,今天这个基因已经给了俄罗斯民族,使他们战无不胜。像钢铁一样树立在今天世界的北方。前俄罗斯国防部长谢尔盖·绍伊古这等于就是纯的蒙古血统,因为图瓦人也是蒙古人的一个分支(就是曾属我国的唐努乌梁海),可是无论如何都不能否认,自原 来的俄罗斯人的母国基辅罗斯被金帐汗国灭了后,俄罗斯人便一直在和蒙古人融合(此例子不能适用于华夏族与“夷狄”,因为双方的人口数量根本不是一个等级,而斯拉夫族与蒙古族则旗鼓相当)。俄罗斯有句谚语:“如果深究俄罗斯人,就会出现鞑靼蒙古人:虽然基因研究证明了俄罗斯人欧洲血统,但是毕竟很多俄罗斯人名人确实长得像蒙古人,大鼻子、浅眼睛,不过我们看到的金发碧眼的俄罗斯人更多,这些大概就是当年叶卡捷琳娜大帝一起到俄罗斯的雅利安人后裔吧。一个伟大的统治者,当他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中时,他的伟大的遗产将在曾经的被统治地区被他的臣民继承下来,成为这个地区民族的基因永远遗传下去。

俄罗斯民族风情评课

俄罗斯民族风情——音乐与舞蹈听课点评 任课教师:高一七班 教学过程: 一、导入 音乐播放:伏尔加河纤夫曲,同学们体验音乐的情绪什么样的,导入苏联时期音乐的特 点 二、教学过程 (一)歌曲《喀秋莎》赏析 1、观看苏联时期电影片段 2、歌曲《喀秋莎》电影版本,发掘这首歌曲的时代意义 3、复听《喀秋莎》分析音乐作品本身特点 4、学唱 学生进行发声练习 5、苏联歌曲传唱至今为什么? (二)、俄罗斯的舞蹈 1、俄罗斯的民间舞蹈 环节:欣赏民间舞片段——教师示范舞蹈——学生实践活动(学生学跳两个八拍)民间 舞 2、《四小天鹅舞曲》 环节:教师介绍芭蕾舞起源特点;欣赏芭蕾舞《四小天鹅舞曲》;学习芭蕾手位;学生 实践:分小组学跳《四小天鹅舞曲》 课后评语: 任老师为我们带来了一堂充满美感、富有文化气息、教学效果明显的音乐课。这节课的教学在以下几个环节的把握是成功的。 1、这节课对音乐内容的定位是准确的。 选取了学生熟悉并典型的俄罗斯歌舞,在教学中教师以专业的音乐知识技能为线索,强调学生的实践体验,引领学生在音乐中抒发情感、感受人文、探索音乐,这说明教师清晰的认识到了基础教育的主体——即学生,课程要培养的是学生的感知音乐、体验和探究、音乐实践等综合能力。而对音乐课程定位准确,使教学目标能够依照三个纬度设计的要求,直接指向教学的各种行为和各个环节。 2、从教师的课堂教学我们看到了教学的各种要素构建起了立体丰满的教学模型。 在教学中我发现了这样几个教学的线条,即以音乐人文为贯穿的横向线条和以音乐知识技能为渗透的数个纵向线条。如横向的“国家”、“地理”、“民族”等,这条人文线索是清晰的;而纵向的音乐要素、作曲家介绍、作品背景常识、歌唱技能、舞蹈学习等等,多条纵线形成了一个纵面。我们看到教师潜移默化地运用德育作为支撑,通过作品激发学生情感,引发学生热爱生活,向往美好,这就是生命教育;在音乐中让学生感受到俄罗斯民族丰富的音乐文化,教学内容中涵盖了声乐、舞蹈等多部音乐作品,满足了教学目标对于素材容量的主要需求。 3、充分发挥教师的音乐技能,引领学生多方位开掘音乐体验。 从这节课的教学中,我们看到任老师在音乐的技能方面综合能力强,这些技能为引领学生体验音乐起到了恰到好处的作用。

中俄民族的性格差异及影响

摘要:当今社会随着全球化的发展,各国家、民族之间的政治、文化性格方面的差异也在不断地缩小。尽管如此,但有些民族所固有的性格是不会随时代的变迁而随意改变的,本文主要从中俄两国的民族性格出发,研究中俄民族的性格差异,并深入探析差异形成的原因及影响,寻找两民族性格间的契合点,希望本文的内容和观点能够对中俄文化的研究有所助益。 关键词:中国;俄罗斯;民族性格;民族性格差异 一、中俄两民族的性格特点 民族是指人们在历史上形成的一个有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共同心理素质和共同文化传统的稳定的成员共同体。相对的,民族精神就应该是各民族文化中内在的、稳定发展的一种历史传统。本部分主要分别论述中俄两民族的性格特点。以两国自身的性格作为出发点,做为基础探讨中俄两国性格上的差异及由此产生的影响。 (一)中国民族性格中的主要特点 1.中国的民族性格中“中庸”的特点 “中庸”是儒家的思想主张,至今已经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了。“中庸”思想主张待人接物采取“不偏不倚、调和折中”的态度。中庸之道的理论基础是天人合一,也就是要求人道与天道相吻合。《中庸》说:“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诚者,不勉而中,不思而得,从容中道,圣人也。诚之者,择善而固执之者也。” 两千多年来,中国人一直奉行着儒家的“中庸之道”,凡事没有绝对,不强求也不将就,是很多中国人喜欢的处世态度。所以在中国,人们的思想绝不是极端的,人们更喜欢介于黑和白之间的灰色区域,做事讲求分寸、做人宽厚圆润。可以说在“中庸之道”的影响下,逐渐形成了中国人宽厚、圆融的性格。其实,用一种平和的心态来认识问题、解决问题,既能不伤及他人与自己的颜面,又能达到解决问题的效果,何乐而不为呢。这种“中庸之道”的性格特点在很长时间内一直影响着中国人,无论是在个人修养上,或是在与他人的交往。

神奇的战斗民族俄罗斯航空

神奇的战斗民族俄罗斯航空 东南沿海地带一年一度的台风季节,我们如约迎来又送走了台风“灿鸿”。“灿鸿”驾到期间,大波航空航班延误取消,小编已经听说大把小伙伴困在机场连开学都迟了。然而!有一个例外,战斗民族的俄罗斯航空,风雨无阻准时起飞准时降落。今天就来扒一扒俄罗斯航空的两三事。 战斗民族的航空有多猛?就是在今天这种牛逼天气里,其他航空公司或延误或备降,只有他们的航班照降不误。 一名机组成员的微信称,在这连行李都卸不了的天气,俄航在浦东强行降落了。上午9点,机组已经春风满面出关了,留下飞机旅客对着空转盘发呆。更绝的是,下午13:20,这趟飞机又起飞了,他们竟然没有取消,没有取消,在强台风中再次起飞,回莫斯科了!整个浦东机场,只有俄航还在起降航班! 关于俄罗斯航空公司有五个常识应该牢记:

1、不管出发晚点多少,俄航都能准点到达。Flight States公布2014年5月份全球航空公司的正点率报告,三家中国航空公司都低于平均水平。最靠前的是“老大哥”国航,以65.77%的正点率排名36,东航以61.98%排名38位,39位是南航,其正点率为61.67%。拔得头筹的是俄罗斯航空公司。 2、起飞时很少滑行,猛的抖动一下就起来了,降落则正好相反,动作依然任性豪放。 3、俄航劫机犯无一幸存。为什么说是战斗民族呢,他们的飞行员也是战斗机下来的,必要时可以直接击毙劫机犯。 4、全天候飞行。2010年冰岛火山爆发,全欧洲航空瘫痪,上万次航班取消,只有俄航在飞。 5、机型老旧。上世纪90年代,有一次坐图-154客机,不幸座位旁边是紧急出口,起飞以后,慢慢开始结冰,最后结了一寸厚的冰,冻出屁了,那是夏天,我穿着裤衩背心。 所以,俄航究竟还有哪些奇葩事? 俄罗斯航空在上世纪90年代就有83起事故,大约80架飞机完全损毁,遇难人数超过623人。其中有冲出跑道的、有没够着跑道的、有被自己导弹打下来的、有被别的飞机撞了的、有挂树上的,还有机长让儿子坐驾驶座结果把自动驾驶关了直接栽下来的…… 2009年,俄航提出空姐改革方案,要求空姐的容貌要出众,之前俄航的很多空姐准确的说应该叫空妈。因为战斗民族觉得空姐待客粗暴,是由于不够漂亮被动的造成的。 在俄罗斯人的眼中,开飞机降落高速公路是一种值得骄傲的技术,早在1974年苏联时期的电影《意大利人在俄罗斯的奇遇》里,飞机就曾酷炫地降落在高速公路上。但在现实中,并非时时都能顺利。在2011年6月20日,俄航的一架图-134A客机在

第十单元俄罗斯风情——荒山之夜教案

【教材】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音乐欣赏【课题】第十单元俄罗斯民族风情 ——荒山之夜 申请资格种类:高级中学教师资格 测试学科:音乐 姓名:胡雪英

第十单元俄罗斯民族风情 ——荒山之夜 【教学理念】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在设计“荒山之夜”这一课时,以现代高中生感兴趣的神话故事为切入点渗透具有俄罗斯民族乐派代表性的音乐作品,力图通过用聆听、分析、探讨、表演等方法,让学生了解的俄罗斯民族乐派风格特征,并感受、体验和表现音乐的美,体现以音乐审美为核心,培养兴趣爱好,面向全体学生,注重个性发展,重视音乐实践,增强创造意识,理解多元文化这四个基本理念,并贯穿在整个课堂教学过程中。 【教学目标】 一、通过欣赏《荒山之夜》,让学生感受、体验俄罗斯民族乐派的风格特征,培养学生鉴赏能力、创造能力及拓展学生初步具有国际视野。 二、通过《荒山之夜》的分析作品表现手法及各种配器掌握基本的音乐知识和技能。 三、让学生理解和尊重文化的多样性,同时通过对比我国民族音乐的方法,间接促进学生对我国民族音乐的了解与喜爱。 【教学重点】 了解俄罗斯民族乐派风情 【教学难点】 依据《荒山之夜》的音乐内容,编写一个神话故事 【教学方法】

欣赏法、谈话法、讲解法 【教学教具】 多媒体、音乐、影视片段、课件。 【教学内容】 一、聆听穆索尔斯基《荒山之夜》。 二、《荒山之夜》作品分析: 1.作品结构介绍:三个主题。 主题一:勾画出荒山之巅群魔乱舞的疯狂场景。 主题二:群魔的出场是为黑暗之王“车尔诺包格”现身,狂欢进入了癫狂的阶段。 主题三:突然,远处传来微弱而清脆的钟声,天已渐渐破晓,预示着熟睡的农民已经苏醒,再也听不到狂欢的喧闹,群妖悄悄溜走。 2.了解作曲家生平及作品的创作背景。 3.《荒山之夜》表达出作曲家什么样的情感? 【教学对象分析】 我认为教学对象是教师,教育教学能力是教师应该具备的最根本的能力素质。这一能力素质的显现在教师能够根据教育教学的内容和学生实际,遵循教育教学和学生发展规律,运用恰当的方式方法阻止好教育教学活动达到理想的效果。那么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应该是作为一个什么样的角色呢?1.在音乐教学活动中,应成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2。成为学生学习的指导者;3.成为课堂活动的合作者;4.成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 【教学过程】

俄罗斯人的性格

浅谈俄罗斯人的性格 任何一个民族都有其独特的一面,作为我们的邻居俄罗斯民族也不例外。在世界民族之林中,各个民族因其自然环境和社会发展状况的因素固然出现迥然不同的精神风貌,但任何一个民族都不像俄罗斯民族那样独特。 俄罗斯不仅有着横跨欧亚大陆的幅员辽阔的疆域,而且有着一部起伏跌宕、徘徊于东西方文明之间的历史和一个俄罗斯文化的起源和发展起着奠基作用的宗教。这种特有的地理环境和社会、历史文化背景决定了俄罗斯民族特有的意志,造就了俄罗斯人性格的独特性,俄罗斯民族性格的独特性是在其政治、经济、地理、历史、宗教等诸多条件的综合作用下,在漫长的岁月里逐渐形成的。 俄罗斯人是勇敢的,他们的勇敢就像西伯利亚平原的狼群一样坚韧不拔。在二战中无论是在圣彼得堡被包围的九百多个日日夜夜里还是在莫斯科保卫战和斯大林格勒保卫战中,俄罗斯人的不屈不挠、顽强战斗的精神让世界为之惊叹。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俄罗斯人的性格,孕育于俄罗斯这方水土。形容俄国的自然,可以概括为一个“大”字。俄罗斯是全球领土最大的国家,它拥有郁郁葱葱的大森林,辽阔无垠的大平原和呼啸弥漫的大风雪……与此相互映衬的是俄罗斯人高大魁伟的身躯、粗犷顽强的气魄和豪爽豁达的脾气。 俄罗斯人还是一个民族自豪感十分优越的民族。历史辉煌,巨星闪烁,俄罗斯人豪气冲天,自负地认为:俄国的月亮比外国的圆……

在俄罗斯的历史上出现过彼得大帝、叶卡杰琳娜女皇等伟大人物,也出现了影响着世界历史进程的列宁和斯大林这样的无产阶级政治家,璀璨群星般地涌现出一大批引导俄国走向强盛的卓越人物,并对全人类的文明进步产生了极大的影响,以加加林少校为代表的冲出地球飞进宇宙的太空人,为人类航天史写下了俄罗斯人引以为自豪的重重一笔,同时在他们的文学创作方面也出现了举世闻名的文学巨匠,他是俄国著名的文学家、伟大的诗人、小说家,及现代俄国文学的创始人。19世纪俄国浪漫主义文学主要代表,同时也是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现代标准俄语的创始人,被誉为“俄国文学之父”。音乐方面出现了柴可夫斯基这位盖世无双的音乐天才。当今,世界乐坛举办的柴可夫斯基音乐会,属于全球“奥林匹克”级音乐会。俄罗斯民族的科学成就、艺术经典,在人类文明宝库中,独具特色地闪烁着夺目的光辉。这些辉煌成就,使得俄罗斯人普遍存有一种民族自豪感。 俄罗斯人是一个讲究绅士风度和极具幽默感的民族。不管出席任何活动、在任何场合,不论男女都穿戴得整整齐齐;在我曾看过的一部电影中,90年代金融危机时,卢布每天都在贬值,但是银行门口排队的人群任然非常安静,没有任何人插队,当自己正在排队的时间当中,自己的血汗钱正在化为废纸时,一个民族仍能保持文明礼貌的排队,这足以见得俄罗斯人极强的文明礼貌。 俄罗斯民族在经过了自身漫长而艰难地发展,形成了其独特的性格特征和民族精神,俄罗斯人作为我们的邻居,我们应该去更多的了

沪江英语:国家冷知识之俄罗斯,41个你可能不知道的有趣事实

Hello,欢迎来到环球冷知识~ 世界那么有趣,当然要看看,这一期我们来说俄罗斯,这个我们最大的邻居,有哪些奇特的冷知识呢? Russia ['r???] 俄罗斯 #1 莫斯科的土豪多,全球最多 说起俄罗斯,很快就会想到它的首都——莫斯科 Moscow 这个城市算是我们历史课本上的老面孔了,但你可能不知道,它还是全球亿万富豪最多的城市(按美元计算)。 另外,它也是全球交通最糟糕的城市之一,这两者加起来就诞生了一个很搞笑的奇观:莫斯科的很多富豪出门不坐私家车,而是花重金包下一辆救护车,假装被抢救,这样就能避开交通堵塞了。 Moscow is home to more billionaires than anywhere else in the world. The latest count is 74. Wealthy Moscovites have bought ambulances to get by the traffic jams in Mosco w. And Moscow’s traffic jams are really bad. 莫斯科是世界上亿万富翁最多的城市,最新的统计结果是74人。富有的莫斯科人买下了救护车来应对莫斯科的交通堵塞。莫斯科的交通堵塞非常严重。 #2 民风奔放,亮瞎双眼 战斗民族的民风是真的奔放,连节假日的画风都很彪悍。 他们有个“全国性爱日”,不干别的,就是让大家放假回去造小孩。

政府希望用这个节日来提高俄罗斯的生育率,而就目前的数据看来,这是有效果的。 啊,对了,这个节的发源地是列宁的出生地。 Russia has a national sex day. A Russian Holiday, known as Day of Conception or Procreation Day. It takes place each year the 12th of September and was made popular by the region Ulyanovsk (the birthplace of Lenin). The day is meant for Russian workers to take a day off in order to make babies, and it’s working quite well because every June, the birthrate is higher than in other months. 俄罗斯有全国性爱日,这是俄罗斯的一个节日,又被称为怀孕日或生育日。它在每年的9月12日举行,被乌里扬诺夫斯克地区(列宁的出生地)推广开来。这一天俄罗斯上班族会放假一天来造人,而且其效果很不错,因为每年6月新生儿出生率都比其他月份高。 #3 讲俄语的人非常多 俄语是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10种语言之一。 虽然比不上中文、英语、西班牙语这三巨头,但已经比法语多了。 说起来,最近发现一些俄罗斯歌手的歌还挺好听的,这里推荐一下新锐唱作歌手KReeD的歌。 讲俄语的国家除了俄罗斯,还有白俄罗斯、吉尔吉斯斯坦、哈萨克斯坦。 另外,乌克兰的官方语言虽然是乌克兰语,但俄语也是那里的通用语言;很多其他前苏联成员国也一样。 #4 大大大大,比某些星球还大 俄罗斯是全球最大的国家,它的表面积和冥王星一样大。

东正教与俄罗斯民族性格_武玉明

第21卷第1期潍坊教育学院学报V ol.21N o.1 2008年3月JOURNA L OF WEIFANG E DUCATIONA L CO LLEGE M ar.2008 东正教与俄罗斯民族性格 武玉明 (潍坊学院外国语学院,山东潍坊 261061) 摘要:东正教是俄罗斯精神的基础和核心。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东正教对俄罗斯民族性格产生了质的影响,俄罗斯性格的极端性、矛盾性、神秘性都可以在东正教中找到源头。宗教性是俄罗斯民族性格的本质特征。 关键词:东正教;俄罗斯民族性格;宗教性 中图分类号:D75112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2080(2008)01-0053-03 俄罗斯是一个具有悠久宗教传统的国家。从10世纪末到上世纪初近千年的时间里,东正教作为俄罗斯的国教,对俄罗斯国家社会生活和民族意识都曾产生过重大影响。这种影响沉淀于俄罗斯精神的核心,并在其民族性格中凸显出来。对后者的研究,多年来学术界和思想界一直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未有定论。作为俄罗斯精神文化构成的核心,东正教对俄罗斯民族性格形成的影响是不容否认的。从发生学的意义上讲,从宗教的角度来解读俄罗斯民族性格,不失为探本求源的研究途径。 一、俄罗斯东正教概述 东正教又称为正教(православие),是在东罗马帝国发展起来的基督教的一个分支。公元330年,君士坦丁一世因避乱迁都拜占庭(即君士坦丁堡),成立牧首区,视为东部教会中心,与西部教会对峙。东部教会自认为是传承正统教义的教会,是“正宗天主教”。东正教的名称即由此而来。 俄罗斯直到10世纪末才接受东正教为国教。在此之前,古俄罗斯人信奉的是多神教,即崇拜多个神祗的宗教。多神教地域性和迷信色彩很强,没有统一的教义和宗教伦理,而只是对自然力量、部落祖先和神灵的简单膜拜。除雷神佩伦、火神斯瓦罗格等这些“中心神”之外,几乎每个部落和村社都有专属自己的神。随着社会生产关系的发展,多神教越来越显示出它的弊端。基辅罗斯建立以后,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弗拉基米于公元988年与拜占庭帝国联姻并宣布基督教为国教,下令破除多神教的神像,强令基辅的国民到第聂伯河受洗。这就是著名的“罗斯受洗(крещениеРуси)”。 古俄罗斯的统治者接受东正教,主要是因为他们急需一神宗教来统一民族信仰和思想,以使人民相信他们的神圣地位。俄罗斯东正教从一开始就和国家政权结合在一起,并在此后的漫长历史进程中不断得到加强。东正教作为官方思想逐渐渗透到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之中,对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这个过程中,俄罗斯“民族性”和“国家性”的意识逐渐萌芽、膨胀,东正教思想从而顺利进入到俄罗斯的精神构成和伦理道德之中。 虽然东正教的引进顺应了历史潮流,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但俄罗斯的东正教化并不是一帆风顺的。作为国民主体的农民本能地维护自己的神祗,但又迫于政府压力,从表面上接受了外来的“上帝”。此后,东正教与多神教进行了几个世纪的斗争和磨合,并在这个过程中不断吸收俄罗斯传统文化和多神教的一些因素,形成了具有俄罗斯特色的新的东正教文化。这种传统文化对外来文化的反影响在很大程度上改造了东正教。可以说,俄罗斯东正教化的过程也是东正教俄罗斯化的过程。时至今日,在俄罗斯宗教信仰中,我们还可以看到原始多神教的成分。 现代意义上的俄罗斯民族是在接受东正教之后才出现的。统一的东正教信仰奠定了民族意识的基础,成为俄罗斯民族身份认同的首要标志之一。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东正教对俄罗斯的影响不只是在信仰方面,以其为中心的拜占庭文化对俄罗斯精神的影响也是巨大的。正是基于这种宗教信仰和民族精神的一致性,我们才有可能在宗教的层面上剖析谜一般的俄罗斯民族性格。 二、东正教决定了俄罗斯民族性格的本质属性 如上所述,东正教提供了俄罗斯民族意识产生和发展的深层次的平台,并进而构建了宗教色彩浓厚的俄罗斯精神的基础。它对俄罗斯民族性格的形成起到了不可替代的构成性作用。总的来看,东正教对俄罗斯民族性格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东正教的社会历史地位决定了俄罗斯民族性格的宗教性。苏联以前的俄罗斯是政教合一的国家。东正教向人们灌输“君权神授”的思想,认为沙皇是上帝在尘世的代表,世界上只有一个上帝和一个沙皇。这种宣传得到了统治者的认同和欢迎,因而东正教的国教地位在沙俄时期一直稳如泰山。统治者从拜占庭输入东正教的本意是为了神化自己的政权, 收稿日期:2007-10-08 作者简介:武玉明(1974-),男(汉族),山东沂水人,潍坊学院外国语学院讲师,硕士。 35

一带一路之俄罗斯

《“一带一路”国家国情——俄罗斯》读后感 朱杰锦 俄罗斯作为中国最大的邻居,它的文化、它的历史、包括他广袤的疆域都有着独具特色之处。一直以来对于这个邻居,我们对它都怀着比较复杂的感情,既有着钦佩和感谢,作为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诞生地,他给当时的中国带来了一条全新的道路,是中国无产阶级革命的导师和领路人,在中国那些年的革命和建国后的建设中给予了我们巨大的支持和援助;但它也是割占中国领土最多,给中国带来过巨大伤害的国家,甚至在上世纪60、70年代与中国差点爆发冲突。相比很多亚洲邻国,对于俄罗斯,我们的了解是有局限的,而本书的阅读恰恰很好地弥补了这一缺陷。 俄罗斯的领土很有意思,东西跨度非常之大,东西端时差达到了11个小时。远超它的南北跨度,是一个地跨亚欧的国家。如果不是为了解决当时的财政困难在1867年将阿拉斯加卖给了美国,俄罗斯甚至能成为地跨三大洲的国家。而这一切都凸显了俄罗斯的版图之大,如果用一个中国的成语形容它,那就是“地大物博”。俄罗斯真是一块神奇的土地,差不多一个国家发展所需要的各种矿产资源它都拥有,而这也奠定了俄罗斯发展的坚实物质基础。英国著名地缘政治学家麦金德就曾经指出“谁统治了大陆腹地,谁就统治了世界岛,谁统治了世界岛,谁就统治了世界”。而俄罗斯恰恰正是他所说的世界岛的核心。丰富的物产和极其重要的地缘位置使得俄罗斯成为了历次重大历史事件的主角之一。 回顾俄罗斯的历史就如一部压迫与反抗的教科书,从一个小小的莫斯科公国到如今的世界第一大国家,俄罗斯走过的道路写满了欺压与抗争,而当它强大之后它又摇身一变成为了一个欺压别的国家和民族的角色。从第一位沙皇伊凡雷帝开始,俄罗斯一边在努力巩固自己的国家,但同时一直念念不忘获得温暖的出海口。这是历代沙皇俄国统治者们的共同梦想,为此不惜一次次和邻国开战,在付出巨大代价的同时,也的确扩大了俄罗斯的版图。虽然没有完全实现目标。但是俄罗斯这只北极熊的手掌的确触碰到了海水,虽然这些海水还是比较冰冷。可能是因为地理位置的缘故,让俄罗斯这个民族对于温暖的土地有着异乎寻常的向往,而俄罗斯能被称为“战斗民族”,与这一原因应该也有一定的联系。独特的民族性格也孕育出了很多独具特色的俄罗斯著名人物:普希金、屠格涅夫、列夫托尔斯泰、契科夫等等这些世界文学界鼎鼎大名的人物;格林卡、柴可夫斯基、乌兰诺娃等等这些艺术巨匠,他们的身上都有着一个相同的标签——俄罗斯。由于独特的地理位置使得俄罗斯兼具东方和西方的文化特色,西方文化的优雅、开放;东方文化的神秘、深邃都在它的身上得以体现。国旗上的那只双头鹰也非常形象的说明了俄罗斯这个国家的特色,一头望着西方;一头望着东方。让它成为了东西方交流的一座桥梁和纽带。 作为一个中国人,除了了解俄罗斯这个大邻居的过去和现在,最关心的莫过于俄罗斯和中国的关系。应该说进入新世纪以来,特别是普京总统上台之后,中俄关系的发展总体上是积极向上和健康的,两个国家彼此尊重,彼此照顾各自的核心利益,在国际舞台上能够默契合作、共同抵制美国的单边主义和霸权行径,获得了“抱团取暖”的效果。两个国家在经贸、科技、军事、文化等领域也取得了一系列的合作成果,虽然不可否认一些矛盾和冲突的存在,但在当前的世界局势下两国合作的利肯定是大于弊的,特别是在美国一步步紧逼到这两个国家门口的情况下,“唇亡齿寒”的道理大家都是非常明白的。所以这些年来两国在各种框架下开展了许许多多行之有效的交流合作,特别是在“上合组织”这一个地区合作组织内两国的交流与沟通产生了非常有成效的成果。 前路漫漫,作为彼此最大的“小伙伴”,希望两个国家能够携手发展,共同开创光明的未来,我想应该是两个国家人民共同的心愿和希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