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舞一级教案

中国舞一级教案
中国舞一级教案

课题舞蹈学院中国舞一级《走步》

学习

目标培养幼儿初步学会听音乐做动作的习惯重点

难点

自然走时要挺胸,拔背。

教法选择讲解法

示法

课型新授课

课前准备音乐

是否采用

多媒体

教学时数2课时

教学

时数

第1 课时

备课

总数

第课时课堂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容

检查签阅第周,应备课时实备课时,共课时评价:时间:签查(盖章)

课题舞蹈学院中国舞一级《音乐反应曲》

学习

目标

培养孩子的表现力和节奏

重点

难点

随着音乐变唱边拍手和脚踏,一字拍击手一次。

教法选择讲解法

示法

课型新授课

课前准备音乐

是否采用

多媒体

教学时数1课时

教学

时数

第1 课时

备课

总数

第课时课堂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容

检查签阅第周,应备课时实备课时,共课时评价:时间:签查(盖章)

学习

目标

培养孩子手的韵律,及眼神。重点

难点

屈臂握拳动作均在肩前,

教法选择讲解法

示法

课型新授课

课前准备音乐

是否采用

多媒体

教学时数2课时

教学

时数

第1 课时

备课

总数

第课时课堂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容

检查签阅第周,应备课时实备课时,共课时评价:时间:签查(盖章)

学习

目标

培养幼儿转腰的控制,摊手

重点

难点

双手扩指屈臂于最前时中指相对

教法选择讲解法

示法

课型新授课

课前准备音乐

是否采用

多媒体

教学时数2课时

教学

时数

第1 课时

备课

总数

第课时课堂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容

检查签阅第周,应备课时实备课时,共课时评价:时间:签查(盖章)

学习

目标

坐姿控制,旁弯腰,转腰。

重点

难点

。弯腰时上体垂直,骨盆固定,以腰为轴。手臂是随上体移动

教法选择讲解法

示法

课型新授课

课前准备音乐

是否采用

多媒体

教学时数2课时

教学

时数

第1 课时

备课

总数

第课时课堂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容

检查签阅第周,应备课时实备课时,共课时评价:时间:签查(盖章)

学习

目标

后背的直立,手头帖膝盖。

重点

难点

压腿时,腿要伸直,脚要绷,后背拉直

教法选择讲解法

示法

课型新授课

课前准备音乐

是否采用

多媒体

教学时数2课时

教学

时数

第1 课时

备课

总数

第课时课堂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容

检查签阅第周,应备课时实备课时,共课时评价:时间:签查(盖章)

学习

目标

重点

难点

教法选择讲解法

示法

课型新授课

课前准备音乐

是否采用

多媒体

教学时数2课时

教学

时数

第1 课时

备课

总数

第课时课堂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容

检查签阅第周,应备课时实备课时,共课时评价:时间:签查(盖章)

学习

目标

重点

难点

教法选择讲解法

示法

课型新授课

课前准备音乐

是否采用

多媒体

教学时数2课时

教学

时数

第1 课时

备课

总数

第课时课堂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容

检查签阅第周,应备课时实备课时,共课时评价:时间:签查(盖章)

舞蹈培训班中国舞教案

舞蹈培训班中国舞教案 教师:金买 幼儿舞蹈兴趣活动在训练教学上分为三大部分: 一、舞蹈基础训练。也可称为舞蹈的基本技能训练。主要是采用地面训练的方式,训练这一年龄段的幼儿所能掌握的舞蹈基本能力和基本动作。 二、表演性组合。主要训练幼儿动作的协调性和艺术表现力。力求充分挖掘幼儿的天性,使幼儿的舞蹈动作能够达到高一层次的协调流畅。从而启发幼儿用肢体去表达情绪,抒发感情。 三、中国民族民间舞蹈等级考试教材第一级的教学和中国舞等级考试教材的教学。 基础训练与表演性训练相结合的方法,更加适用于幼儿舞蹈训练及各种演出需要,使训练更具有针对性和目的性。 本年级的教学任务也很明确: 1.认识身体的基本部位『头,颈,肩,背,腰,臂,手,膝,踝,趾』,并对这些部位进行松弛,伸展和灵活运用的初步联系。 2.认识身体部位的左右。 3.认识音乐节拍,培养幼儿按节拍做动作。 4.培养儿童带着愉悦的心态学习舞蹈,使他们在舞蹈

中产生对舞蹈的热爱。 第一节课 基础训练内容:1、列队、坐姿, 2、站姿、勾绷脚练习 3、正压腿 4、侧压腿 第二节课: 基础训练内容:1、勾绷脚的基本练习、正压腿、侧压腿 2、开胯练习 3、基础训练内容:拉肩练习 4、舞蹈组合内容:《走步》 第三节课: 1、基础训练内容:压腿、勾绷脚练习、拉肩练习 2、舞蹈组合内容:音乐反应一《西瓜》 第四节课: 1、基础训练内容:压腿、勾绷脚练习、拉肩练习 2、舞蹈组合内容:儿童舞蹈《小熊舞》 第五节课: 1、基础训练内容:跪下腰 2、舞蹈组合内容:音乐反应《球球操》 第六节课:

1、基础训练内容:跪下腰 2、舞蹈组合内容:音乐反应《打花巴掌》 第七节课: 1、基础训练内容:跪下腰 2、舞蹈组合内容:拉伸练习《小蜗牛》 第八节课: 1、基础训练内容:跪下腰前压腿组合 2、舞蹈组合内容:音乐反应《我的小小手》 第九节课: 1、基础训练内容:前、旁压腿组合跪下腰组合 2、舞蹈组合内容:《飞吧,小蜜蜂》蒙古族 第十节课: 1、基础训练内容:吸伸腿练习 2、舞蹈组合内容:《数星星》 第十一节课: 1、基础训练内容:吸伸腿组合 2、舞蹈组合内容:《我是小画家》 第十二节课: 1、基础训练内容:小八字步、大八字步 2、舞蹈组合内容:脚位组合 第十三节课: 1、基础训练内容:头部练习

北京舞蹈学院中国舞考级新一二级教学法

(新)中国舞一、二、三级教学法中国舞等级考试课 第一二级教师教学法试题 1、背诵年级教学任务 2、讲解(边讲边做)下列动作的训练目的、规格、要领、节奏及术语。 训练目的: ①平踏步:学会“平踏步”,训练膝部的松弛和灵活。 ②推指、绕腕:学会“推指”和“绕腕”动作,训练手指的柔韧性和腕 部的灵活性。 动作规格: ①脚位: 正步位:脚尖、脚跟分别对齐,脚的内侧靠拢。 小八字位:脚跟靠拢,两脚尖分别外开,两脚之间形成90度的直角。 大八字位:在“小八字位”的基础上,一脚向旁横移一步,两脚跟之间 的距离约为一脚。 ②旁开腿:“仰卧、正步位绷脚”,双手“旁斜下位”扶地,自髋关节开 始向旁开至最大限度,膝、及脚背始终对上方。 动作要领: ①扩指:手掌及手指最大限度伸展,指根最大限度向外扩张。 ②勾绷脚:“勾脚”时,脚跟用力,脚跟最大限度延伸。 “绷脚”时,脚踝、脚背同时用力,脚趾最大限度延伸。 动作节奏: ①头的动作(一级) ②摆臂 动作术语: ①蛙跳步:扩指双托手;双起单落蛙跳步;大八字位蹦跳步。 ②头的动作(二级):低头;倾头;点头。 3、什么是教室的方位 答:教师有8个基本方位(或称8个点);以教师为1点定位,每向右转动45度为1个点,转动一周共8个点。 4、什么是动作的运行路线举例说明。 答:指动作运行的轨迹。如:直线、弧线、圆线(平圆、立圆)等。 5、什么是动作的用力点 答:动作时身体主要用力的部位。 6、音乐反应训练的重要性是什么 答:①音乐反应训练是美育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②音乐反应训练能促进大脑发育。 ③音乐反应训练能培养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新)中国舞一、二、三级教学法

中国舞舞蹈教案.doc

中国舞舞蹈教案【篇 一:2016 年秋季中国舞教学教案】 2016 年秋季中国舞教学大纲 ● 什么是中国舞? 中国舞=基本功+民族舞+古典舞+芭蕾基训+舞蹈技术技巧● 中国舞包括? 形体训练,体能训练(软度、力度、平衡、重心、协调性、速度灵 巧性及每一关节、每块肌肉和每条韧带进行的训练)● 中国舞分为? 中国古典舞(分别为四大派别:身韵、敦煌、汉唐、昆舞)和中国 56 个民族民间舞。 ●学习中国舞有什么好处? 鼓励孩子坚持学习舞蹈,不仅提高个人形象气质,陶冶情操,还是 一种文化艺术的传承若干年后,可成为专业特长生,考取好的大学。 即便不作为考大学的专业,长大后,也会气质优雅 ●怎样才能学好中国舞? 不要本末倒置,先学好基本功,跳什么舞都可以! 总结:每个年龄段的孩子教学方法都不同,但都是一个循序渐进的 过程。所以不同年龄的孩子教学的方式也不同。具体分析如下。 3-4 岁孩子(初级班) 3、4 岁的孩子注意力不持久,教学重心不在于基本功,而在于对孩 子的启蒙,让他们对舞蹈产生兴趣。不能强制性灌输教学,否则会 适得其反。太小孩子的新鲜感过的也最快,所教舞蹈类别应多样化, 但前提为学好上一个舞蹈。 教学点:1、适当的最简单的舞蹈基本功。 2、主要以活泼欢快的儿童音乐为主,带动孩子想跳的兴趣。 3、舞蹈动作尽量简单简化 5-6 岁孩子(中级班) 这个年龄的孩子在经过早期的启蒙后,会更加明确自己喜欢什么对 什么感兴趣,所以在此年龄的孩子便可以多打下一些基础。但孩子 在学习成品舞的时候仍需要有不同的类别,学习中国舞是很枯燥的, 如果长时间用同一种方式教学教同样类型的舞蹈,小孩子是受不住 这种枯燥他们会觉得无聊。便还是会失去对舞蹈的兴趣。

《中国舞》教学大纲

《中国舞》3级班(下)教学大纲 本课程适用于五到六岁的小朋友,这个年龄阶段的孩子们性格都比较活泼好动,有较强的表现欲望,大部分都学习过一二级的内容,具有初步的舞蹈基础、较好的音乐感受力和动作协调能力。 一、教学目标 准确认识教室的八个基本方位和舞蹈基本脚位、手位,初步到达到颈立,背直,腿直,绷脚等要求,基本功方面基本能完成横叉的动作、养成学生自己数节拍的习惯。训练幼儿协调,柔韧性等基本能力,最后完成一个成品舞蹈。 二、教学内容 第一部分活动组合 让孩子快速的进入舞蹈课程当中,主要内容有踏步,双手前后摆动,手,脚,转腰,双手往上延伸和双手往下摸地,以及跳的动作进行热身训练。调动孩子的兴趣和提高孩子的注意力,为后面课程内容做铺垫。 第二部分基本功训练 1.压脚背:脚背在舞蹈训练中非常重要,它是决定舞姿优美与否的重要亮点之一。它属于舞蹈训练中基础能力训练部分,也是提高技术技巧最基本的训练项目。 2.基本坐姿:A:并腿坐:坐于地面两脚并拢伸直在前方,绷脚背,两手放两边指尖轻轻贴地,后背要伸直眼睛平视前方。 B:盘坐,坐于地面上身直立,两脚交叉在一起,一只脚在内,另一只脚在外。 3.双脚压前腿:在基本的地面坐姿上进行训练,要求:肚子贴腿,手往远延伸,膝盖不能弯曲,脚背和脚尖也不能松懈,目的让小朋友的跟腱拉长。 ⒋踩胯:小胯,二位胯。训练柔韧度。 ⒌竖叉,横叉;训练柔韧度。

⒍推地起腰:脚与肩宽,肩要有力量,腰要有力量推起来,然后掉头,手尽量去找脚后跟。 ⒎地面躺下踢腿:前,旁,后,训练腿部的力量。 第三部分舞蹈短剧 ⒈《吸跳步和敬礼》:步伐练习 ⒉《音乐反应》:训练小孩的节奏感 ⒊《刷牙啦》:训练学生模仿能力 ⒋《咏鹅》:训练学生协调性 ⒌《波浪》:训练手臂动作 ⒍《半蹲》:训练腿部能力 ⒎《手位》:训练手的位子 第四部分成品舞蹈 《咖喱咖喱》:通过舞蹈中摆动左右胯,手、脚的配合练习,训练小朋友的身体协调性和音乐的节奏感,调动孩子的学习兴趣,从而更有信心的学习舞蹈。

中国舞等级考试教材第四级教案

中国舞等级考试教材第四级 第一级教材 1.单手位 2.波浪 3.压胯 4.勾绷脚 5. 前抬腿 6. 后抬腿 7. 抱端腿 8. 压腿 9. 前踢腿 10.脚位 1 1.二拍舞步 12.三拍舞步 13.碎步 14. 掰膀子 15. 小跳 16. 节拍练习 17. 藏族舞 18. 东北秧歌 19.结束动作

进度安排表:

第四级教材 1. 单手位 音乐伴奏曲2/4拍 【前奏】准备动作:“背手,双跪坐”,身向2点,视1点 [1]-[4] 右手经“盖手”在身前划“立圆”再向旁拉至“单山手”位。 [5] “压腕”成“单山手”,视1点。 [6]-[8]静止。 [9]-[12] 右手经“”晃手一周再向下至“单按手”位。 [13] “压腕”成“单按手”,视1点。 [14]-[16]静止。 第二遍音乐 [1]-[4] 右手经“撩手”至“单托手”位。 [5] 推腕成“单托手”,视1点。 [6]-[8]静止。 [9]-[12] 右手顺原路先还原成“背手”。 [13]-[15]右、左、右倾头三次,视1点。 [16]头还原视1点。 要领及注意点: 第一:手动眼随。 第二:从手指尖到小臂、肘、上臂要保持圆弧形。 第三:手的运动路线也要沿圆弧形。

2. 波浪 音乐伴奏曲2/4拍 [前奏] 准备动作:“双背手、双跪坐”,身向1点。 [1]-[4] 胸前“小波浪”4次,同时右、左交替“倾头”各两次。[5]-[6] “旁大波浪”一次,当“大波浪”上提时,“跪立、仰头”;当“大波浪”下沉时,“跪坐,低头”。 [7]-[8] “前大波浪”一次,当“大波浪”上提时,“跪立、仰头”;当“大波浪”下沉时,“跪坐,低头”。 [9]-[10] 向右“转腰”,同时“旁大波浪”上提。 [11]-[12] 腰还原,手由原路线落至“旁按手位”。 [13]-[16]向左“转腰”做[9]至[12]的对称动作。 (反复[13]-[16]“背手、双跪坐”,上体右,左交替摆动各两次。) 第二遍音乐 [1]-[4] 双臂上举至“前斜上位”,做“小波浪”4次,同时右、左交替“倾头”各两次。 [5]-[8] 同第一遍[5]-[8] 动作。 [9] 左“单托手”,右手“旁按手”。 [10] 向右“旁弯腰”。右手扶地。 [11] 上身还原。 [12] 右手落“旁按手位”。 [13]-[16] 右“单托手”,做[9]-[12]的对称动作。

中国舞第四级教学课程计划 - Columbia Chinese Language

中国舞教学第四级教学任务 杨力 一.基本达到颈立、背直、肩沉、腿直、脚绷。 二.做到“手位”及“脚位”准确,手动眼随。 三.一招一式清楚,动作节奏准确。 四.会用身体局部动作表现音乐节拍。 五.舞蹈时有自娱感。 六.藏族舞,初步掌握“颤膝”动律。 七.东北秧歌,掌握脆“蹲”和脆“提压腕”,上下身配合协调。 中国舞第四级教学课程计划1.二拍舞步 Dance in 2/4 复习舞蹈” “采蘑菇的小姑娘” 2.三拍舞步 Dance in 3/4 复习舞蹈” “采蘑菇的小姑娘” 3.单手位及波浪 Position of Single Hand and Waves 学习儿童舞蹈 :小竹篮(暂定) 4.压胯 Press Hipbone 学习儿童舞蹈 :小竹篮(暂定) 5.勾绷脚 Foot-flensing -and stretching 学习儿童舞蹈 :小竹篮(暂定) 6.前抬腿后抬腿 Leg Forward Lift and Leg backward Lift 学习儿童舞蹈 :小竹篮(暂定)

7. 抱端腿 Level Leg 学习儿童舞蹈 : 拜年 8. 压腿 Press Leg 学习儿童舞蹈:拜年 9.前踢腿后踢腿 Grande Battement, Front and Grande Battement, Back 学习儿童舞蹈:拜年 10.脚位和碎步 Position of Feet And Quick Short Steps 学习儿童舞蹈:拜年 复习儿童舞蹈 :小竹篮 11.掰膀子和小跳Rotary Motion Of Shoulders And Saute 学习儿童舞蹈:拜年 复习儿童舞蹈 :小竹篮 12.藏族舞 Tibetan Dance 学习儿童舞蹈:拜年 13.东北秧歌 Yangge Dance in Northeast China 复习儿童舞蹈:拜年 复习儿童舞蹈 :小竹篮 14.总复习 General Review

中国舞蹈家协会考级教材教案 第二级

中国舞蹈家协会《中国舞蹈考级》 第二级 目录 一、《大脚丫小脚丫》勾绷脚练习 二、《牙刷火车》头部练习 三、《不倒翁》腰部练习 四、《亲爱的爸爸妈妈》腿的柔韧练习 五、《时钟在说话》手的方位练习 六、《宝宝要睡觉》手臂练习 七、《拍皮球》跳跃练习 八、《老鹰捉小鸡》节拍与应变练习 九、《芭比时装秀》表演与造型练习 十、《礼貌歌》表演组合 一、《大脚丫小脚丫》勾绷脚练习 1.训练目的:训练脚踝灵活性及勾绷脚的动作形态 2.主要动作及规格: ??a.吸腿坐姿:双腿屈膝收回,平脚落地,后背直立。 b.勾脚(单、双):脚踝用力,脚跟往远蹬,脚尖带动整脚最

大限度的勾起,脚与腿形成勾曲式造型。 c.绷脚(单、双):脚踝伸展,脚背用力,脚尖下压,与腿部形 成流线式造型。 d.勾脚双开脚:保持勾脚状态,髋关节带动两腿最大限度外旋。?? e.绷脚双开脚:保持绷脚状态,髋关节带动两腿最大限度外旋。 3.组合动作与顺序节奏: ?准备位置:面向一点,双吸坐,双手旁点地 准备音乐(两个八拍) (1) 1-8 准备位 (2) 1-2 右倾头 3-4 头还原 5-6 左倾头 7-8 头还原 ?第一段(两个八拍) (1) 1-2 右倾头,右脚勾脚(双吸坐) 3-4 头脚还原 5-6 左倾头,左脚勾脚(双吸坐) 7-8 头脚还原

(2) 1-4 双手后撑地,双抬腿屈膝勾踢,眼视脚 5-6 双吸坐 7-8 正步位绷脚伸坐 ?第二段(八个八拍) ?(1) 1-2 右倾头,右脚勾脚(双伸坐) 3-4 头脚还原 5-6 左倾头,左脚勾脚(双伸坐) 7-8 头脚还原 ?(2) 1-2 双勾脚,上身前倾,双手扶膝,眼视一点 3-4 双绷脚,上身还原 5-8 重复1-4 ?(3) 1-2 双勾脚 3-4 勾脚双开脚 5-6 绷脚双开脚 7-8 双绷脚 (4) 1-2 双勾脚 3-4 勾脚双开脚 5-6 绷脚双开脚

北京舞蹈学院中国舞考级新一、二级教学法

中国舞等级考试课 第一二级教师教学法试题 1、背诵年级教学任务 2、讲解(边讲边做)下列动作的训练目的、规格、要领、节奏及术语。 训练目的: ①平踏步:学会“平踏步”,训练膝部的松弛和灵活。 ②推指、绕腕:学会“推指”和“绕腕”动作,训练手指的柔韧性和腕 部的灵活性。 动作规格: ①脚位: 正步位:脚尖、脚跟分别对齐,脚的内侧靠拢。 小八字位:脚跟靠拢,两脚尖分别外开,两脚之间形成90度的直角。 大八字位:在“小八字位”的基础上,一脚向旁横移一步,两脚跟之间的距离约为一脚。 ②旁开腿:“仰卧、正步位绷脚”,双手“旁斜下位”扶地,自髋关节开 始向旁开至最大限度,膝、及脚背始终对上方。 动作要领: ①扩指:手掌及手指最大限度伸展,指根最大限度向外扩张。 ②勾绷脚:“勾脚”时,脚跟用力,脚跟最大限度延伸。 “绷脚”时,脚踝、脚背同时用力,脚趾最大限度延伸。 动作节奏: ①头的动作(一级) ②摆臂 动作术语: ①蛙跳步:扩指双托手;双起单落蛙跳步;大八字位蹦跳步。 ②头的动作(二级):低头;倾头;点头。 3、什么是教室的方位? 答:教师有8个基本方位(或称8个点);以教师为1点定位,每向右转动45度为1个点,转动一周共8个点。 4、什么是动作的运行路线?举例说明。 答:指动作运行的轨迹。如:直线、弧线、圆线(平圆、立圆)等。 5、什么是动作的用力点? 答:动作时身体主要用力的部位。 6、音乐反应训练的重要性是什么? 答:①音乐反应训练是美育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②音乐反应训练能促进大脑发育。 ③音乐反应训练能培养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中国舞等级考试课 第一二级教师教学法试题 7、为什么教节拍从儿歌开始? 答:①儿歌具有鲜明的节拍感。 ②儿歌的内容通俗易懂,容易引起孩子的兴趣。 ③以儿歌作为幼儿学习节拍的切入点。通过说儿歌,同时一个字做一 个动作,让孩子直接感受并掌握音乐节拍的一拍及半拍。 8、为什么要严格要求教师的动作必须规范? 答:因为1至2级的学生是以模仿为主要的学习方式。因此,教师的动作是否正确关系学生学习的质量。 9、教师教授1至2级课程的方法是什么? 答:主要用示范的方法,示范时应采用镜面教学法。 10、教师如何引导学生带着愉快的心态学习舞蹈? 答:①教师应采用有趣的教学方法。 ②授课时有饱满的热情。 ③用美丽的语言与学生交流,同时多鼓励学生。 11、教师除了掌握教材和教学法外还应具有什么品质? 答:爱学生,有责任心。 12、第1至2级学生的特点是什么? 答:①好奇心强。 ②喜欢模仿。 ③喜欢表扬。 ④注意力持久性短,易受干扰。 ⑤自控能力差。

中国舞一级教案

课题舞蹈学院中国舞一级《走步》 学习 目标培养幼儿初步学会听音乐做动作的习惯重点 难点 自然走时要挺胸,拔背。 教法选择讲解法 示法 课型新授课 课前准备音乐 是否采用 多媒体 是 教学时数2课时 教学 时数 第1 课时 备课 总数 第课时课堂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容 检查签阅第周,应备课时实备课时,共课时评价:时间:签查(盖章)

课题舞蹈学院中国舞一级《音乐反应曲》 学习 目标 培养孩子的表现力和节奏 重点 难点 随着音乐变唱边拍手和脚踏,一字拍击手一次。 教法选择讲解法 示法 课型新授课 课前准备音乐 是否采用 多媒体 是 教学时数1课时 教学 时数 第1 课时 备课 总数 第课时课堂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容 检查签阅第周,应备课时实备课时,共课时评价:时间:签查(盖章)

学习 目标 培养孩子手的韵律,及眼神。重点 难点 屈臂握拳动作均在肩前, 教法选择讲解法 示法 课型新授课 课前准备音乐 是否采用 多媒体 是 教学时数2课时 教学 时数 第1 课时 备课 总数 第课时课堂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容 检查签阅第周,应备课时实备课时,共课时评价:时间:签查(盖章)

学习 目标 培养幼儿转腰的控制,摊手 重点 难点 双手扩指屈臂于最前时中指相对 教法选择讲解法 示法 课型新授课 课前准备音乐 是否采用 多媒体 是 教学时数2课时 教学 时数 第1 课时 备课 总数 第课时课堂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容 检查签阅第周,应备课时实备课时,共课时评价:时间:签查(盖章)

学习 目标 坐姿控制,旁弯腰,转腰。 重点 难点 。弯腰时上体垂直,骨盆固定,以腰为轴。手臂是随上体移动 教法选择讲解法 示法 课型新授课 课前准备音乐 是否采用 多媒体 是 教学时数2课时 教学 时数 第1 课时 备课 总数 第课时课堂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容 检查签阅第周,应备课时实备课时,共课时评价:时间:签查(盖章)

中国舞等级考试教材第一级教案

中国舞第一级教材 第一级教材内容 1.走步伴奏曲吹吹拉拉 2.音乐反应伴奏曲之一大苹果伴奏曲之二看星星 3.扩指伴奏曲保护小羊 4.手臂动作伴奏曲你说可笑不可笑 5. 弯腰、转腰伴奏曲小钟 6. 前压腿伴奏曲小脚 7. 双吸腿伴奏曲弹弹唱唱 8. 脚位伴奏曲擦玻璃 9. 头的动作伴奏曲小鸟的歌 10.摆臂伴奏曲伸出手 1 1.蹦跳步伴奏曲小兔子 12.平踏步伴奏曲开火车 13.游戏伴奏曲万花筒 第一级教材及伴奏曲谱 1. 走步 音乐伴奏曲2/4拍 【前奏】准备动作:“正步位”,双手下垂, [1]-[4] 右脚始“自然走”八步(见场记一)。 [5]-[8] 原地不动胸前自拍手八次。

[9]-[12] 同[1]一[4]动作。 [13]-[14] 原地不动“旁按手”。 [15]-[16]“低头”敬礼一次。 第二遍音乐 [1]-[4] 右脚始“自然走”八步,同时“转体”二人相对(见场记二)。 [5]-[8] 原地不动自拍手八次。 [9]-[12] 同[1]-[4]动作。 [13]-[14]原地不动,“旁按手”。 [15]-[16]两人相互“低头”敬礼。 要领及注意点: 通过简单地“自然走”,培养幼儿初步学会听音乐做动作的习惯。此动作可原地或行进做。“自然走”时要挺胸、拔背。 2. 音乐反应 音乐反应 好动是幼儿的天性,音乐和舞蹈恰好符合幼儿这种天性。让幼儿自

己动口、动手、动脚,全身心地去唱、去跳,充分发挥他们的想像力、创造力。本节训练的目的是使其从小在音乐和舞蹈方面均获得基础教育。 对幼儿进行舞蹈训练的同时,本课要求同时重视对幼儿的音乐感训练。节拍是音乐的基本元素,是音乐训练的基础。音乐的节拍和音调,在很大程度上又取决于语言的抑、扬、顿、挫。从幼儿熟悉的词语开始,从节拍人手,用有节拍的朗诵;以游戏的方式向幼儿进行节拍训练,使语言、动作、节拍有机地统一,从而培养幼儿敏锐的节拍感。面对4岁的幼儿,首先从简单、易学的歌谣开始。音乐节拍简单,可以多次反复。教师引导幼儿用身体的任何部位的动作,反映出单一的节拍。 音乐反应(一) 音乐伴奏曲之一2/4拍 随着曲谱边说歌谣边拍手或脚踏,每一字拍击手或踏脚一次(见场记三)。 注:2-10场记均同场记三 音乐反应(二)

中国舞等级考试教材第一级教案

中国舞等级考试教材第一级 饶妃娥2012年3月2日第一级教材内容索引 1.走步伴奏曲吹吹拉拉 2.音乐反应伴奏曲之一大苹果伴奏曲之二看星星 3.扩指伴奏曲保护小羊 4.手臂动作伴奏曲你说可笑不可笑 5. 弯腰、转腰伴奏曲小钟 6. 前压腿伴奏曲小脚 7. 双吸腿伴奏曲弹弹唱唱 8. 脚位伴奏曲擦玻璃 9. 头的动作伴奏曲小鸟的歌 10.摆臂伴奏曲伸出手 1 1.蹦跳步伴奏曲小兔子 12.平踏步伴奏曲开火车 13.游戏伴奏曲万花筒 第一级教材及伴奏曲谱 1. 走步 音乐伴奏曲2/4拍 【前奏】准备动作:“正步位”,双手下垂, [1]-[4] 右脚始“自然走”八步(见场记一)。 [5]-[8] 原地不动胸前自拍手八次。

[9]-[12] 同[1]一[4]动作。 [13]-[14] 原地不动“旁按手”。 [15]-[16]“低头”敬礼一次。 第二遍音乐 [1]-[4] 右脚始“自然走”八步,同时“转体”二人相对(见场记二)。[5]-[8] 原地不动自拍手八次。 [9]-[12] 同[1]-[4]动作。 [13]-[14]原地不动,“旁按手”。 [15]-[16]两人相互“低头”敬礼。 要领及注意点: 通过简单地“自然走”,培养幼儿初步学会听音乐做动作的习惯。此动作可原地或行进做。“自然走”时要挺胸、拔背。 2. 音乐反应 音乐反应 好动是幼儿的天性,音乐和舞蹈恰好符合幼儿这种天性。让幼儿自己动口、动手、动脚,全身心地去唱、去跳,充分发挥他们的想像力、创造力。本节训练的目的是使其从小在音乐和舞蹈方面均获得基础教育。 对幼儿进行舞蹈训练的同时,本课要求同时重视对幼儿的音乐感训练。节拍是音乐的基本元素,是音乐训练的基础。音乐的节拍和音调,在很大程度上又取决于语言的抑、扬、顿、挫。从幼儿熟悉的词语开始,从节拍人手,用有节拍的朗诵;以游戏的方式向幼儿进行节拍训练,使

北舞考级一级教案-北京中国舞一级教案

1、走步音乐伴奏曲2/4拍 【前奏】准备动作:“正步位”,双手下垂, [1]-[4] 右脚始“自然走”八步 [5]-[8] 原地不动胸前自拍手八次。 [9]-[12] 同[1]一[4]动作。 [13]-[14] 原地不动“旁按手”。 [15]-[16]“低头”敬礼一次。 第二遍音乐[1]-[4] 右脚始“自然走”八步,同时“转体”二人相对 [5]-[8] 原地不动自拍手八次。 [9]-[12] 同[1]-[4]动作。 [13]-[14]原地不动,“旁按手”。 [15]-[16]两人相互“低头”敬礼。 要领及注意点:通过简单地“自然走”,培养幼儿初步学会听音乐做动作的习惯。此动作可原地或行进做。“自然走”时要挺胸、拔背。 2、音乐反应(一)音乐伴奏曲之一2/4拍 随着曲谱边说歌谣边拍手或脚踏,每一字拍击手或踏脚一次 音乐反应(二) 音乐伴奏曲之二2/4拍 随曲谱边说歌谣边击打乐器(铃、鼓、钹、三角铁等),每字击一下或每字做一动作。要领及注意点:录像中的音乐反应动作仅是示例,希望教师启发幼儿的想像力及创造力,每做一遍均变换不同的动作 3、扩指音乐伴奏曲2/4拍[前奏] 准备动作:“旁开腿勾脚”坐,或“双跪坐双背手”,身向l点。 [1]右手屈臂握拳经肩前向“前平位”伸出,“上翘指扩指”,手心向前 [2]同[1]动作,左手做。 [3]-[4]双手向外,向内“转腕”,两次 [5]右手屈臂握拳向“旁斜上位扩指”,手心向前。 [6]同[5]动作,左手做。. [7]双“背手”。 [8]“摇头”。 [9] 右手屈臂握拳向“旁平位扩指”,手心向前 [10]同[9]动作,左手做。 [11]双手向内,向外“转腕”,一次。 [12]双手经“下弧线”向“前平位摊手”并“扩指” 要领及注意点:第一,屈臂握拳动作均在肩前。第二,臂在“前平位”、“旁平位”、“旁斜上位”时要伸直,位置准确。第三,“转腕”时,手要保持“扩指”手型,臂固定不动。第四,在地面上“坐”或“跪”均要求后背直立。 4、手臂动作音乐伴奏曲2/4拍[前奏] 准备动作:“双跪坐旁按手”,身向1点。 [1]-[2] 双手“扩指”,屈臂,手心向里于嘴前,似摸猫胡须动作四次。同时向右、左

北京舞蹈学院中国舞考级新一二三级教学法资料

北京舞蹈学院中国舞考级新一二三级教学法资料 北京舞蹈学院中国舞考级新一二三级教学法资料 一二年级教学法 (一)名词及专业术语解释 1.规格——动作的方位(教室、自身);动作的角度;动作的形状以及运行的路线。 教室的方位:首先进入一个教室确定自己的1点,然后在自己脚下想象一个正形后,向右每转一个45度是一个点。 自身的方位:分为前、后、上、下、旁、平、斜位。 动作的角度:例“小八字”两脚之间是90度,“旁平位”手身之间90度。 动作的形状:“分晃手”就是在身部上方画了一个弧线,“旁斜上位”就是V字形。 运行的路线:如上弧线、下弧线、手由肩前推向前平位就是“直线”。 2.要领——用力的方法(用力点,力度的强弱);动作与动作之间的衔接方法以及手眼身法步的配合。 用力的方法用力点:如推指的用力点在指根,摆臂的用力点在肩。 用力的力度的强弱:如勾绷脚中,手用力向下强,后自然下垂是弱。 3.节奏——要求学生找到乐曲中的一拍及半拍,及考生依动作的顺序从头至尾地数着节拍完成动作。如一级《摆臂》二级《推指》《绕腕》 训练的目的及教学步骤: 1.训练目的——指每一个组合和每一个动作所承担的对身体素质训练的任务及本年级应达到的水准。 第一级是初步认识身体的部位头、颈、背、腰、臂、手、膝、踝、趾,并对这些部位进行松驰、伸展的灵活运动的初步训练; 认识身体部位的左和右;

认识音乐节拍,培养幼儿按节拍做动作; 培养幼儿带着愉快的心态学习舞蹈,使他们在学习舞蹈中产生对舞蹈的热爱; 进一步完成第一级的教学任务的各项要求; 认识教室的八个方位; 初步达到颈立、背直、腿直、脚绷等要求; 培养幼儿载歌载舞蹈的习惯和舞蹈时愉快的心态,掌握舞蹈的基本动作。 2.教学步骤——是达到训练目的的阶梯,每一个单一动作或组合的教学步骤均有其自身的客观规律,是具有科学性的。 3.教学步骤的基本规律——体现在由浅入深,由易到难,有简到繁,由局部到整体,由单一到组合,由原地到流动用动作速度由慢到快等方面。 试题A (一)讲解规格、动作要领 [摆臂组合] 摆臂有单摆臂和双摆臂两种 单摆臂:一臂背手,一臂扩指手形,掌心向前,在上位及旁平位之间摆动。 双摆臂:二手扩指手形,掌心向前,在上位及旁平位之间摆动,摆动时在上位交叉。 要领:手臂延伸,拉长,由肩关节开始整体摆动。 [蛙跳步组合] 蛙跳步动作一:大八字位蹦跳,右脚落地时曲膝,同时左脚成“勾脚旁吸腿”,大腿与小腿成90度垂直角,双手扩指手形,掌心向前成“顺风旗位”。 蛙跳步动作二:大八字位准备,蛙字蹦跳,身体前俯双手扶地曲膝,虎口相对,后背平直。 要领:蹦跳时,膝盖松驰有弹性,保持舞姿。 (二)讲解训练目的和教学步骤 [音乐反应组合]

中国古典舞身韵教案

“神州数码杯”2011年全国中等职业学校信息化教学设计大赛 教案 2011年10月 《中国古典舞身韵》教案 【授课班级】中等职业教育二年级学前教育专业 【学生人数】30人 【教材】中等职业教育《舞蹈》(主编:吴彬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 【教学内容】古典舞训练单元——古典舞身韵

【授课形式】课堂教学 【授课时间】2个课时(连排) 【教材分析】 本课选自第二章第四节“中国古典舞身韵”训练。对于学习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来说,不仅仅要做到动作协调熟练地掌握身韵元素动作,更重要的是要掌握中国古典舞的韵律所在,即气息的运动规律,做到灵活运用,自主运用。因此,本课内容结合了中职学生的专业特点,巩固和运用所学知识,又进行了扩展练习,培养学生的气息、韵律以及肢体表现力,最终增强了学生在幼儿园中的实际工作能力。 【学情分析】 本课是针对中职学校幼教专业二年级学生来设计的。作为未来的幼儿教师,必须具备为一定的舞蹈表演能力和创编能力,才能满足将来工作的需要。因此,在教学中我力求将舞蹈表演中与气息、动作舒展有关的理论都结合在具体的组合和作品中讲解,再辅以作品的欣赏来加以理解和巩固。 【教学目标】 通过身韵组合的学习,使学生感受到气息的存在,感受到气息的流动,以及气息对动作所产生的影响,同时掌握气息运用的方法及规律,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 (一)知识目标 1.明确气息在舞蹈中的重要作用。 2.掌握气息起承转合的韵律: 欲下先上、欲左先右、欲前先后。 (二)能力目标 1.训练肢体动作的协调能力,以及对音乐节奏的感知能力。 2.使学生具备将气息运用到舞蹈表演中去,使动作舒展、流畅、优美且传情达意的能力。 3.通过对气息的掌握,增强今后在工作中作为一名幼儿教师的肢体示范能力。 (三)情感目标 发挥学生在学的过程中的主体作用,主动参与活动,提高自信心,感受学习舞蹈的愉悦心情并学会与他人交流合作;引导学生去追求真、善、美;同时在学习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表现力以及审美能力。 【教学重难点】 重点: 1.感受气息、掌握规律并初步控制气息; 2.将气息初步运用到所学动作中,使动作灵活舒展,传情达意。 难点:灵活运用气息引领动作,使动作流畅自然、传情达意。 突破难点的关键:通过多媒体演示可使学生开阔眼界,提高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形象理解;另外通过剧目赏析等手段让抽象的气息具体化. 【教学方法】 情景教学法:通过不同情景的设定启发引导学生掌握气息的运用方法;在情景中讲解示范动作;在情景中练习表演;在情景中感受气息对动作产生的影响。 小组合作探究学习法:在以小组为单位的组合练习与展示中,通过提出问题、发现问题、讨论研究等探究性的活动,获得知识、技能。小组内取长补短,共同学习,共同进步,增进感情交流。 【教学设备】 多媒体投影仪,电脑。 【设计思路】本教学设计有两条主线:一条是教师引领,一条是学生活动。两条主线交织运行,将知识点的学习融入到一系列的学生活动中。通过小组展示的形式,引导学生解决由于不会运用气息,导致所导致的动作生硬、不流畅现象。一步步引导学生从“认识气息”、“感知气息”、“训练气息”、“运用气息”到“拓展认识”,最大限度地让学生“动”起来,让课堂“活”起来,从而达到增长知识、提高能力的目的。 【设计特色】使用信息化教学手段,使学生形象立体地欣赏到更多作品,从而开阔学生的视野,增强学生对知

舞蹈课教案(中国舞蹈考级5)

中国舞蹈考级第五级教材 1、我和小鸟来唱歌(腿和腰的练习) 2、寻胡隐君(手位练习) 3、花摇篮(胸腰练习) 4、波比换牙(肩的练习) 5、火鸡(踢腿练习) 6、小袋鼠(跳跃练习) 7、西班牙蝴蝶(重拍练习) 8、小阿哥(苗族) 9、上学路上(藏族)

一、我和小鸟来唱歌(腿和腰的练习) 1、训练目的 训练腿与腰的柔韧性. 2、主要动作及要求 a、前压腿:双腿前伸坐于地面,身体由直立向前折叠俯于腿上,后背尽量保持平直。 b、燕式后弯腰:双腿燕式坐于地面,手指尖点地,头、颈、肩、胸、腰依次卷回呈后弯腰状 3、节奏 准备位置:体对1点,双跪坐身体前倾,双手在后斜下位,掌心相对,扩指抖手。 准备音乐: (1)1—4 保持准备位姿态 5—8 体对8点正步位伸坐 第一段: (1)1—2 右手在旁斜上位展翅,眼视手 3—4 还原,视线收回 5—8 重复⑴—1—4反面动作 (2)1 右手至旁斜上位展翅,眼视手 2 左手至旁斜上位展翅,眼视手 3—4 双抖手,视线收回8点 5—8 前压腿 (3)—(4)重复(1)—(2)动作 (5)1—4 身体向后45度仰身,眼视1点,绷脚双吸腿碎步点地。 5—8 前压腿 (6)重复(5)1-8动作 间奏: (7)1—4 身体向后45度仰身,眼视1点,绷脚双吸腿碎步点地5—8 转身向2点燕式后腿 第二段:

(8)重复(1)1-8动作 (9)1—4 重复(2)1—4动作 5-8 后弯腰 (10)—(11)重复(8)—(9)动作 (12)1—4 后背平直向前爬下,双手在后斜下位,扩指抖手,掌心相对5—8 后弯腰 (13)重复(12)1-8动作 结束: (14)1—4 吸腿呈双跪坐,双手身前交叉向上 5—6 双跪立双手旁斜上位展翅 7—8 保持舞姿,跪坐转身向1点 4、提示 a、前压腿后背平直 b、燕式后弯腰要经过头、颈、肩、胸、腰依次卷回,尽量做到最大限度 5、歌词 小鸟小鸟听我说,我们一起来唱歌,一起来唱歌。我唱多来咪,你唱来咪发,多来咪发嗖啦嘻,嘻啦嗖发咪来多。几个音符像小鸟,歌儿越唱越快乐。

中国舞蹈家协会《中国舞考级》第一级

中国舞蹈家协会《中国舞蹈考级》 第一级 目录 * 《健康快乐每一秒》热身练习 一、《我们大家做的好》勾绷脚练习 二、《小手拍拍》扩指练习 三、《我勇敢》头部练习 四、《爷爷亲奶奶亲》腿的柔韧练习 五、《小猫咪》胯的练习 六、《小雪花》手的方位练习 七、《大鼓小鼓》节奏练习 八、《碰碰身体》身体认知练习(选学组合) 九、《过马路》方位练习 十、《美丽的夜晚》再见曲(选学组合) *《健康快乐每一秒》热身练习

1、训练目的: 运动前,要进行准备活动,我们将这种准备活动称为热身。正确的热身是进行运动的前提和基础,不但能提高舞蹈练习的效率,而且可以降低运动损伤的出现,所以从小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运动习惯,是舞蹈教师非常重要的责任。 热身训练的作用如下: a.肌肉温度升高,使肌肉收缩更加有力、迅速; b.提高肌肉的柔韧性; c.降低肌肉、韧带和肌腱的粘滞性,使关节的活动范围增大; d.提高心率,加速血液循环; e.增加柔韧性、延展性和动态活动度,提高神经肌肉效率。 2、注意事项及动作要点: 注意事项: a.动作顺序应由易到难、从稳定到不稳定、从单关节到多关节; b.关节活动的幅度应由小到大; c.跳跃动作落地要充分控制,减少热身过程中对踝关节、膝关节造成的冲击,同时增强孩子的本体感觉能力。 3、主要动作及规格: 头部:

a.训练部位:颈椎、颈部肌群及软组织(胸锁乳突肌、斜角肌、头 夹肌、颈夹肌、深层颈屈肌群等); b.动作要点:低头与仰头时,尽量保持颈部拉长、肩部放松状态;肩膀: a.训练部位:肩关节、周围肌群及软组织(斜方肌、三角肌、肩胛 提肌等); b.动作要点:交替耸肩时胯部和腰部尽量保持稳定; 腰部: a.训练部位:腰椎、髋关节及核心肌群(腹直肌、腹内斜肌、腹外 斜肌、竖脊肌群、腘绳肌、腓肠肌等); b.动作要点:前下腰手扶地同时会拉伸身体整体后侧肌肉及筋膜, 后背从侧面看应该是一条平滑曲线。 胯部: a.训练部位:髋关节、核心肌群、屈髋及伸髋肌群(腰肌、髂肌、 股直肌、臀大肌等) b.动作要点:抬踏步时大腿抬90度与地面水平,上身保持直立。膝踝: a.训练部位:膝关节、踝关节、周围肌肉及本体感觉(股直肌、腘 绳肌、腓肠肌、比目鱼肌等);

中国舞五级教案

中国舞五级教案 篇一:中国舞等级考试教材第六级教案】 1 中国舞等级考试教材第六级 第一级教材 1.摊推手2 .波浪(一)3 .勾绷脚4. 弹腿5 .环动6. 压腿7. 前、旁大踢腿8. 后弯腰、后踢腿9. 蹲10. 擦地11.弯腰12 .小跳(一)13.三拍舞步14 .女双手位15. 波浪(二)16. 双脚转17. 小跳(二)18. 重拍练习19. 藏族舞20.蒙古族舞21. 结束动作 进度安排表: 第六级教材 1. 摊推手 音乐伴奏曲2/4 拍 【前奏】准备动作:“坐盘”。双手扶地,身向1 点。[1]-[2] 右“旁按手手位摊手”一次。[3]-[4] 右“旁按手手位推手”一次。[5]-[8] 左手做,同[1]-[4] 动作。 [9]- [10] “前斜下位摊手”一次,头“左倾”。[11]- [12] “前斜下位推手” 一次,头“右倾”。[13]-[14] 双手扶地。[15]- [16] “松肩”三次。第二遍音乐 [1]-[8] 同第一遍[1]-[8] 动作。[9]- [10] “旁斜上位双摊手”一次。 [11]- [12] “旁斜上位双推手”一次。[13]-[16] 同第一遍[13]-[16] 动作。要领及注意点: 第一:无论“摊手”或是“推手”,都要经过团手的过程。但是,要注意团手的过程不是简单的五指一伸。当由手心向下准备做“摊手”时, 大指主动,而后食指、中指、无名指、小指随动成“团手”。第二: 当做“摊手”时,手腕的转动要经过微“提腕”和“压腕”的过程;手指伸展到最大限度。 第三:当做“推手”时,手腕的转动要“提腕”和“压腕”的过程;手指 伸展到最大限度。 2. 波浪(一) 音乐伴奏曲3/4 拍 [ 前奏] 准备动作:“双跪坐双背手”,身向1 点。[1]-[2] 先右臂、后左臂“前大波浪”各一次,带“跪立”。[3]- [4] 前“大波浪”右、左、右交替做三次,“跪坐位”。

中国舞蹈教学教案

二〇一五学年校本拓展课程备课表 年月日课程 名称 舞蹈备课教师曹红燕课题了解课程,初步感知中国舞蹈总(2)课时第(1)课时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 过程与方法 情感态度与 价值观 1、让学生熟悉课堂,了解课程内容以及课堂要求。 2、初步感知中国舞蹈的魅力,对中国舞蹈有基本的了解, 激发学生对中国舞蹈的兴趣。 任务定位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让学生熟悉课堂,了解课程内容以及课堂要求。 激发学生对中国舞蹈的兴趣。 教学 准备教学资料 板书中国舞蹈:民族舞、古典舞、民间舞、现代舞、爵士舞、踢踏舞 教学过程设计 备注组织教学 1、师生问好 2、点名 一、让学生熟悉课堂,了解课程内容以及课堂要求。 课程简介 校本舞蹈班招收的都是四年级的学生,这个年龄段的学生主要也是培养兴 趣为主要目的。进行舞蹈种类的了解,以及对各种舞蹈学习简单的动作学 习,以学生动作协调能力为训练重点,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培养 学生良好的气质,提高艺术修养,增加学生对舞蹈的了解。 针对此年龄层儿童的心理和生理特点,来编排和教授这门课程,希望通过 这门课程中各种舞蹈的欣赏与学习,能对中国舞蹈的分类及其特点有基本 的了解。让学生更充分、正确的活动运用自己的身体,让学生在学完这节 课程以后,在柔韧性,模仿能力和表现力都有所提高,也更喜欢这门课程。 2、课堂要求 二、初步感知中国舞蹈的魅力,对中国舞蹈有基本的了解,激发学生对中 国舞蹈的兴趣。 三、中国舞蹈的分类 舞蹈,是通过有节奏的、经过提炼和组织的人体动作和造型,来表 达一定的思想感情的艺术。正如闻一多在《说舞》中所言:“舞是生命情 调最直接、最实质、最强烈、最尖锐、最单纯而又最充足的表现。”舞蹈

中国舞第一级教学计划

中国舞蹈(初级班)教学计划 教师:金买 幼儿舞蹈兴趣活动在训练教学上分为三大部分: 一、舞蹈基础训练。也可称为舞蹈的基本技能训练。主要是采用地面训练的方式,训练(4—7岁)这一年龄段的幼儿所能掌握的舞蹈基本能力和基本动作。 二、表演性组合。主要训练幼儿动作的协调性和艺术表现力。力求充分挖掘幼儿的天性,使幼儿的舞蹈动作能够达到高一层次的协调流畅。从而启发幼儿用肢体去表达情绪,抒发感情。 三、中国民族民间舞蹈等级考试教材第一级的教学和中国舞等级考试教材的教学。 基础训练与表演性训练相结合的方法,更加适用于幼儿舞蹈训练及各种演出需要,使训练更具有针对性和目的性。 本年级的教学任务也很明确: 1.认识身体的基本部位『头,颈,肩,背,腰,臂,手,膝,踝,趾』,并对这些部位进行松弛,伸展和灵活运用的初步联系。 2.认识身体部位的左右。 3.认识音乐节拍,培养幼儿按节拍做动作。 4.培养儿童带着愉悦的心态学习舞蹈,使他们在舞蹈中产生对舞蹈的热爱。 第一节课 基础训练内容:1、列队、坐姿, 2、站姿、勾绷脚练习 3、正压腿 4、侧压腿 第二节课: 基础训练内容:1、勾绷脚的基本练习、正压腿、侧压腿 2、开胯练习 3、基础训练内容:拉肩练习 4、舞蹈组合内容:《走步》 第三节课: 1、基础训练内容:压腿、勾绷脚练习、拉肩练习 2、舞蹈组合内容:音乐反应一《西瓜》 第四节课: 1、基础训练内容:压腿、勾绷脚练习、拉肩练习 2、舞蹈组合内容:儿童舞蹈《小熊舞》 第五节课: 1、基础训练内容:跪下腰 2、舞蹈组合内容:音乐反应《球球操》 第六节课: 1、基础训练内容:跪下腰 2、舞蹈组合内容:音乐反应《打花巴掌》(汉族风格) 第七节课: 1、基础训练内容:跪下腰 2、舞蹈组合内容:拉伸练习《小蜗牛》 第八节课: 1、基础训练内容:跪下腰前压腿组合

北京舞蹈学院中国舞(新)6级教师考级试题及教学法

北京舞蹈学院中国舞(新)6级教师考级试题及教学法 北京舞蹈学院舞蹈考级院是文化部批准的社会艺术水平跨省考级机构。考级院以“普及舞蹈教育,提高国民素质”为宗旨,立足于高水平的普及教育。 经过30年的发展,在国内已有合作单位300多家,遍布全国29个省、市、自治区;同时在香港、澳门、台湾、新加坡、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美国、加拿大等国家和地区也有多家合作单位。每年在海内外培训舞蹈考级教师3万余人次,有近30万学生参加舞蹈等级考试,经测评合格获得“全国社会艺术水平考级证书”。 六级教师试题 A B 1.摊推手 1. 波浪(一) 2.勾绷脚 2. 弹腿 3.前、旁大踢腿 3. 环动 4. 蹲 4.擦地 5.小跳(一) 5.弯腰 6.女双手位 6.男双手位 7.波浪(二)7.双脚转 8.藏族舞8.蒙古族舞 目录 .背诵年级教学任务 .讲解下列组合的训练目的及动作的教学步骤。(摊推手、双脚转、蒙古族舞) .讲解下列动作的规格及要领。(后弯腰、后踢腿、擦地、小跳(二)) .说出下列组合的术语,并做出准确动作。(双手位、蒙古族舞) .年级教学任务是根据什么制定的?

.为什么要进行“扶把”动作的训练。 .“音乐反应”训练是如何用动作体现重拍的?举例说明 .设定教学步骤的依据是什么? . 什么是一堂课的基本组织原则 .背诵年级教学任务。 . 讲解下列组合的训练目的及动作的教学步骤 (由任课教师随技术课堂讲解) 摊推手: 训练目的: 学会“摊手”和“推手”动作,提高手部和腕部的灵活性及表现力。 教学步骤: 摊手:①“团手”到“摊手”的练习。 ②“团手绕腕”到“摊手”的练习。 ③分别在不同的手臂位置上练习“摊手”动作。 推手:①“团手”到“推手”的练习。 ②“团手绕腕”到“推手“的练习 ③分别在不同的手臂位置上练习“推手“动作。 双脚转: 训练目的: 学会“平步半蹲转”、“双踮脚转”、“点步转”的动作及三种转的正确方法。 教学步骤: 平步半蹲转:①单一练习“平步半蹲转”②“舞姿”与“平步半蹲转”的配合练习。 双踮脚转:①单一练习“双踮脚转”。②“舞姿”与“双踮脚转”的配合练习。点步转:①先找重心与“点步”的位置。②“点步”与“转”的协调配合。 蒙古族舞: 训练目的: 学会蒙古族舞的基本动作,做到“舞步”和“舞姿”准确,动作协调,舞蹈时有自娱感。教学步骤: 双勒马式吸腿跑马步: ①找到“双勒马式”的位置及体态。 ②“双勒马式”与双膝屈伸的配合练习。 ③“双勒马式”与原地吸腿踏步的配合练习。 ④“双勒马式”与“吸腿跑马步”的配合练习。 .讲解下列动作的规格及要领(由任课老师随技术课堂讲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