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第七章平行线的证明单元检测题

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第七章平行线的证明单元检测题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下列语句中,属于命题的是( )

A.直线AB和CD垂直吗

B.过线段AB的中点C画AB的垂线

C.同旁内角不互补,两直线不平行

D.连接A,B两点

2.如图,AB∥CD,CB⊥DB,∠D=65°,则∠ABC的大小是( )

A.25°B.35°C.50°D.65°

3.一个正方形和两个等边三角形的位置如图所示,若∠3=50°,则∠1+∠2等于( )

A.90°B.100°C.130°D.180°

4.如图,已知△ABC中,点D在AC上,延长BC至E,连接DE,则下列结论不成立的是( )

A.∠DCE>∠ADB B.∠ADB>∠DBC C.∠ADB>∠ACB D.∠ADB>∠DEC 5.如图,AB∥CD,直线EF交AB于点E,交CD于点F,EG平分∠BEF,交CD于点G,∠1=50°,则∠2等于()

A.50°B.60°C.65°D.90°

6.如图,已知直线AB//CD,BE平分∠ABC,交CD于D,∠CDE=150°,则∠C的度数为

()

A.150°B.130°C.120°D.100°7.如图,直线a∥b,∠A=38°,∠1=46°,则∠ACB的度数是()

A.84° B.106° C.96° D.104°

8.适合条件∠A=1

2

∠B=

1

3

∠C的三角形ABC是( )

A.锐角三角形B.直角三角形C.钝角三角形D.都有可能9.如图,在折纸活动中,小明制作了一张△ABC纸片,点D、E分别是边AB、AC上,将△ABC沿着DE折叠压平,A与A′重合,若∠A=75°,则∠1+∠2=()

A.150°B.210°C.105°D.75°

10.线l1∥l2,一块含30°角的直角三角板如图所示放置,∠1=25°,则∠2等于()

A.30°B.35°C.40°D.45°

二、填空题

11.对顶角相等,这个命题的题设是:___________________;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12.如图,DAE是一条直线,DE∥BC,则x=____.

13.如图,已知AB∥CD,∠DEF=50°,∠D=80°,∠B的度数是____.

14.如图,已知∠A=∠F=40°,∠C=∠D=70°,则∠ABD=____,∠CED=____.

15.已知如图,在△ABC中,D为BC上一点,∠1=∠2,∠3=∠4,∠DAC=100°,则∠BAC=____.

16.用等腰直角三角板画45

∠=,并将三角板沿OB方向平移到如图所示的虚线

AOB

处后绕点M逆时针方向旋转22,则三角板的斜边与射线OA的夹角α为______.

17.等腰三角形一腰上的高与另一腰的夹角是40°,则该等腰三角形顶角为_____°.18.如图所示,AB=BC=CD=DE=EF=FG,∠1=130°,则∠A=___度.

三、解答题

19.已知:如图,∠C=∠1,∠2和∠D互余,BE⊥FD于点G.试说明:AB∥CD.

20.一天,爸爸带着小刚到建筑工地去玩,看见有如图所示的人字架,爸爸说:“小刚,我考考你,这个人字架的夹角∠1等于130°,你能求出∠3比∠2大多少吗?”小刚马上得到了正确答案,他的答案是多少?请说明理由.

21.如图,点A,C,B,D在同一条直线上,BE∥DF,∠A=∠F,AB=FD,求证:AE=FC.

22.如图,△ABC中,∠BAC=90°,∠ABC=∠ACB,又∠BDC=∠BCD,且∠1=∠2,求∠3的度数.

23.如图,△ABC中,D,E,F分别为三边BC,BA,AC上的

点,∠B=∠DEB,∠C=∠DFC.若∠A=70°,求∠EDF的度数.

24.问题:如图1,在△ABC中,BE平分∠ABC,CE平分∠ACB,若∠A=82°,则∠BEC=______;若∠A=a°,则∠BEC=______.

(探究)

(1)如图2,在△ABC中,BD,BE三等分∠ABC,CD,CE三等分∠ACB,若∠A=a°,则∠BEC=______;

(2)如图3,O是∠ABC与外角∠ACD的平分线BO和CO的交点,试分析∠BOC和∠A 有怎样的关系?请说明理由;

(3)如图4,O是外角∠DBC与外角∠BCE的平分线BO和CO的交点,则∠BOC与∠A 有怎样的关系?请说明理由.

参考答案

1.C

【分析】

根据命题的定义,对一件事情做出判断的语句叫做命题,进行判断.

【详解】

A、是问句,不是命题;

B、是作图,没有对一件事情做出判断,所以不是命题;

C、对一件事情做出了判断,是命题;

D、是作图,没有对一件事情做出判断,所以不是命题.

故选C.

【点睛】

本题考查的是命题的定义,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命题的定义:对某一件事情做出正确判断的句子叫做命题.

2.A

【解析】

试题分析:∵CB⊥DB,∴∠CBD=90°,∴∠C+∠D=90°,∵∠D=65°,∴∠C=25°,∵AB∥CD,∴∠BAC=∠C=25°.故选A.

考点:1.平行线的性质;2.垂线.

3.B

【解析】

试题分析:如图,∠1=90°-∠BAC;

∠2=120°-∠ACB;

∠3=120°-∠ABC;

∴∠1+∠2+∠3=90°-∠BAC+120°-∠ACB+120°-∠ABC=150°

∵∠3=50°

∴∠1+∠2=100°

故选B

考点:1.特殊角的度数;2.三角形内角和

4.A

【解析】

试题解析:∵∠ADB是△BDC的外角,

∴∠ADB>∠DBC,∠ADB>∠ACB,故B、C正确;

∵∠ACB是△CDE的外角,

∴∠ACB>∠DEC,

∵∠ADB>∠ACB,

∴∠ADB>∠DEC,故D正确;

∠DCE与∠ADB的大小无法比较.

故选A.

点睛:三角形的外角大于与之不相邻的任何一个内角.

5.C

【解析】

【详解】

∵AB∥CD,∴∠BEF+∠1=180°(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1=50°,∴∠BEF=130°

∵EG平分∠BEF,∴∠BEG=1

2

∠BEF=65°(角平分线的定义)

∴∠2=∠BEG=65°(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故选C

6.C

【解析】

试题解析:∵直线AB∥CD,∴∠CDB=∠ABD,∵∠CDB=180°-∠CDE=30°,

∴∠ABD=30°,

∵BE平分∠ABC,

∴∠ABD=∠CBD,

∴∠ABC=∠CBD+∠ABD=60°,

∵AB∥CD,

∴∠C=180°-∠ABC=180°-60°=120°.

故选C.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a∥b,∴∠ABC=∠1=46°,

∵∠A=38°,∴∠ACB=180°﹣∠A﹣∠ABC=180°﹣38°﹣46°=96°.故选C.

考点:平行线的性质.

8.B

【解析】

试题解析:∵∠A=1

2

∠B=

1

3

∠C,

∴设∠A=x,则∠B=2x,∠C=3x,

∵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

∴x+2x+3x=180°,解得x=30°,

∴∠C=3x=90°,

∴此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9.A

【解析】

翻折变换(折叠问题),三角形内角和定理.

∵△A′DE是△ABC翻折变换而成,∴∠AED=∠A′ED,∠ADE=∠A′DE,∠A=∠A′=75°.∴∠AED+∠ADE=∠A′ED+∠A′DE=180°﹣75°=105°,∴∠1+∠2=360°﹣2×105°=150°.

故选A.

10.B

【解析】

先根据三角形外角的性质求出∠3的度数,再由平行线的性质得出∠4的度数,由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即可得出结论.

【详解】

解:∵∠3是△ADG的外角,

∴∠3=∠A+∠1=30°+25°=55°,

∵l1∥l2,

∴∠3=∠4=55°,

∵∠4+∠EFC=90°,

∴∠EFC=90°﹣55°=35°,

∴∠2=35°.

故选B.

【点睛】

本题考查的是平行线的性质及三角形外角的性质,用到的知识点为: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11.两个角是对顶角这两个角相等

【分析】

根据命题的概念解答.

【详解】

解:对顶角相等的题设是如果两个角是对顶角,

结论是这两个角相等,

故答案为两个角是对顶角;这两个角相等.

【点睛】

本题考查的是命题的概念,命题都是由题设和结论两部分组成,题设是已知事项,结论是由已知事项推出的事项.

12.64°

试题解析:∵DE∥BC,

∴∠DAC=∠ACF,

即70°+x=134°,

解得x=64°.

13.50°

【解析】

试题解析:∵∠DEF=50°,∠D=80°,

∴∠DFE=50°,

又∵AB∥CD,

∴∠B=∠DFE=50°.

点睛:两条平行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内错角相等.简单说成: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14.70°110°

【解析】

试题解析:∵∠A=∠F=40°,

∴DF∥AC,

∵∠D=70°,

∴∠D=∠ABD=70°,

∵DF∥AC,

∴∠CED+∠C=180°,

∵∠C=70°,

∴∠CED=110°.

点睛:平行线的性质有:①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②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③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

15.120°

【解析】

试题解析:∵∠1=∠2,

∴∠3=∠4=∠1+∠2=2∠2,

∵∠3+∠4+∠DAC=180°,

∴4∠2+100°=180°,

∴∠2=20°,

∴∠BAC=∠2+∠DAC=20°+100°=120°.

16.22

【分析】

根据的平移性质,对应线段平行,再根据旋转角为22°进行计算.

【详解】

如图,

根据题意,得

∠AOB=45°,M处三角板的45°角是∠AOB的对应角,

根据三角形的外角的性质,可得

三角板的斜边与射线OA的夹角为22°.

故答案为22.

【点睛】

平移的基本性质是:①平移不改变图形的形状和大小;②经过平移,对应点所连的线段平行且相等,对应线段平行且相等,对应角相等.本题关键是利用了对应线段平行且对应角相等的性质.

17.50°或130°

【分析】

首先根据题意画出图形,一种情况等腰三角形为锐角三角形,即可推出顶角的度数为50°.另一种情况等腰三角形为钝角三角形,由题意,即可推出顶角的度数为130°.

【详解】

解:①当为锐角三角形时可以画出图①,

高与右边腰成40°夹角,由三角形内角和为180°可得,顶角为50°;

②当为钝角三角形时可画图为图②,

此时垂足落到三角形外面,因为三角形内角和为180°,

由图可以看出等腰三角形的顶角的补角为50°,所以三角形的顶角为130°;

故填50°或130°.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了直角三角形的性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此题难度适中,解题的关键在于正确的画出图形,结合图形,利用数形结合思想求解.

18.10.

【解析】

试题解析:设∠A=x.

∵AB=BC=CD=DE=EF=FG,

∴根据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和三角形的外角的性质,得

∠CDB=∠CBD=2x,∠DEC=∠DCE=3x,∠DFE=∠EDF=4x,∠FGE=∠FEG=5x,

则180°-5x=130°,

解,得x=10°.

则∠A=10°.

19.详见解析

【解析】

分析:根据平行线的判定得到CF∥BE,由平行线的性质得到∠2=∠B,根据余角的性质得到∠1=∠2,即可得到结论.

详解:∵∠C=∠1,

∴CF∥BE,

∴∠2=∠B,

∵BE⊥DF,

∴∠1+∠D=90°.

又∵∠2+∠D =90°,

∴∠1=∠2,

∴∠1=∠B,

∴AB∥CD.

点睛:此题考查了平行线的判定和性质,余角的性质,关键是由BE⊥DF及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得出∠1和∠D互余.

20.50°,理由见解析.

【解析】

试题解析:根据邻补角定义求出∠1的邻补角的度数,再根据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和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求出∠3-∠2等于∠1的邻补角的度数.

试题解析:小刚的答案为50°.

理由如下:如图,

设∠1的邻补角为∠4,

∵∠1=130°,

∴∠4=180°-130°=50°,

∵∠3是人字架三角形的外角,

∴∠3=∠2+∠4,

∴∠4=∠3-∠2=50°,

∴∠3比∠2大50°.

21.证明见解析.

【解析】

由已知条件BE∥DF,可得出∠ABE=∠D,再利用ASA证明△ABE≌△FDC即可.

证明:∵BE∥DF,∴∠ABE=∠D,

在△ABE和△FDC中,

∠ABE=∠D,AB=FD,∠A=∠F

∴△ABE≌△FDC(ASA),

∴AE=FC.

“点睛”此题主要考查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和平行线的性质等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此题的关键是利用平行线的性质求证△ABC和△FDC全等.

22.75°

【解析】

试题分析:根据已知求得∠ACB=45°,进而求得∠BDC=∠BCD=45°

+∠1,根据三角形内角和定理求得2(45°+∠1)+∠1=180°,即可求得∠1=30°,然后根据三角形内角和180°,从

而求得∠3的度数.

试题解析:∵∠BAC=90°

,∠ABC=∠ACB , ∴∠ACB=45°

, ∵∠BDC=∠BCD ,∠BCD=∠ACB+∠2,

∴∠BDC=∠BCD=45°

+∠2, ∵∠1=∠2,

∴∠BDC=∠BCD=45°

+∠1, ∵∠BDC+∠BCD+∠1=180°

, ∴2(45°

+∠1)+∠1=180° ∴∠1=30°

, ∴∠3=2

80013?-?=75°. 23.40°

【解析】

试题分析:先根据三角形内角和定理,求得∠B+∠C=110°,再根据∠B=∠DEB ,∠C=∠DFC ,求得∠B+∠DEB+∠C+∠DFC=220°,最后根据三角形内角和,求得∠EDF 即可.

试题解析:∵∠A+∠B+∠C=180°

, ∴∠B+∠C=110°

, ∵∠B=∠DEB ,∠C=∠DFC ,

∴∠B+∠DEB+∠C+∠DFC=220°

, ∵∠B+∠DEB+∠C+∠DFC+∠EDB+∠FDC=360°

, ∴∠EDB+∠FDC=140°

, 即∠EDF=180°

-140°=40°. 24.问题:131°;90°+12a °;(1)60°+23a ° ;(2)∠BOC =12∠A ;(3)∠BOC =90°-12∠A .

【解析】

试题分析:问题:利用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180°求出∠ABC+∠ACB ,再利用角平分线的定

义求出∠EBC+∠ECB ,然后根据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180°列式计算即可得解;将∠A 的度数换成n°,然后求解即可;

探究:(1)利用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180°求出∠ABC+∠ACB ,再利用三等分角求出∠EBC+∠ECB ,然后根据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180°列式计算即可得解;

(2)根据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与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表示出∠ACD 和∠OCD ,再根据角平分线的定义可得∠ABC=2∠OBC ,∠ACD=2∠OCD ,然后整理即可得解; (3)根据平角的定义以及角平分线的定义表示出∠OBC 和∠OCB ,然后根据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列式表示出∠BOC ,然后整理即可得解.

试题解析:【问题】解:∵∠A=80°

, ∴∠ABC+∠ACB=180°

-∠A=180°-80°=100°, ∵BE 平分∠ABC ,CE 平分∠ACB ,

∴∠EBC=12∠ABC ,∠ECB=12∠ACB , ∴∠EBC+∠ECB=12(∠ABC+∠ACB )=12×100°=50°, ∴∠BEC=180°

-(∠EBC+∠ECB )=180°-50°=130°; 由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得,∠ABC+∠ACB=180°

-∠A=180°-n°, ∵BE 平分∠ABC ,CE 平分∠ACB ,

∴∠EBC=12∠ABC ,∠ECB=12∠ACB ,

∴∠EBC+∠ECB=12(∠ABC+∠ACB )=12×(180°-n°)=90°-12n°,

∴∠BEC=180°-(∠EBC+∠ECB )=180°-(90°-12n°)=90°+12n°; 探究:解:(1)由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得,∠ABC+∠ACB=180°

-∠A=180°-n°, ∵BD ,BE 三等分∠ABC ,CD ,CE 三等分∠ACB ,

∴∠EBC=23∠ABC ,∠ECB=23∠ACB , ∴∠EBC+∠ECB=23(∠ABC+∠ACB )=23×(180°-n°)=120°-23n°, ∴∠BEC=180°-(∠EBC+∠ECB )=180°-(120°-23n°)=60°+23n°;

(2)∠BOC=12∠A .

理由如下:由三角形的外角性质得,∠ACD=∠A+∠ABC ,

∠OCD=∠BOC+∠OBC ,

∵O 是∠ABC 与外角∠ACD 的平分线BO 和CO 的交点,

∴∠ABC=2∠OBC ,∠ACD=2∠OCD ,

∴∠A+∠ABC=2(∠BOC+∠OBC ),

∴∠A=2∠BOC ,

∴∠BOC=12∠A ; (3)∵O 是外角∠DBC 与外角∠BCE 的平分线BO 和CO 的交点,

∴∠OBC=12(180°-∠ABC )=90°-12∠ABC ,∠OCB=12(180°-∠ACB )=90°-12∠ACB , 在△OBC 中,

∠BOC=180°-∠OBC-∠OCB=180°-(90°-12∠ABC )-(90°-12∠ACB )=12(∠ABC+∠ACB ),

由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得,∠ABC+∠ACB=180°

-∠A , ∴∠BOC=12(180°-∠A )=90°-12∠A .

七年级数学平行线经典证明题

平行线经典证明题 一、选择题: 1.如图,能与∠α构成同旁内角的角有( ) A . 5个 B .4个 C . 3个 D . 2个 2.如图,AB ∥CD ,直线MN 与AB 、CD 分别交于点E 和点F ,GE ⊥MN ,∠1=130°,则∠2等于 ( ) A .50° B .40° C .30° D .65° 3.如图,DE ∥AB ,∠CAE=3 1∠CAB ,∠CDE=75°,∠B=65°则∠AEB 是 ( ) A .70° B .65° C .60° D .55° 4.如图,如果AB ∥CD ,则α∠、β∠、γ∠之间的关系是( ) A 、0180=∠+∠+∠γβα B 、0180=∠+∠-∠γβα C 、0180=∠-∠+∠γβα D 、0 270=∠+∠+∠γβα 5.如图所示,AB ∥CD,则∠A+∠E+∠F+∠C 等于( ) A.180° B.360° C.540° D.720° 6.如图,OP ∥QR ∥ST ,则下列各式中正确的是( ) A 、∠1+∠2+∠3=180° B 、∠1+∠2-∠3=90° C 、∠1-∠2+∠3=90° D 、∠2+∠3-∠1=180° 7.如图,AB ∥DE ,那么∠BCD 于( ) A 、∠2-∠1 B 、∠1+∠2 C 、180°+∠1-∠2 D 、180°+∠2-2∠1 二、填空题: 8.把一副三角板按如图方式放置,则两条斜边所形成的钝角α=_______度. 9.求图中未知角的度数,X=_______,y=_______. 10.如图,AB ∥CD ,AF 平分∠CAB ,CF 平分∠ACD .(1)∠B+∠E+∠D=________;(2)∠AFC=________. 11.如图,AB ∥CD ,∠A=120°,∠1=72°,则∠D 的度数为__________. 12.如图,∠BAC=90°,EF ∥BC ,∠1=∠B ,则∠DEC=________. 13.如图,把长方形ABCD 沿EF 对折,若∠1=500,则∠AEF 的度数等于 14.如图,已知AB ∥CD ,∠1=100°,∠2=120°,则∠α=____ 三、计算证明题: 15.如图,在四边形ABCD 中,∠A=104°-∠2,∠ABC=76°+∠2,BD ⊥CD 于D ,EF ⊥CD 于F ,能辨认∠1=∠2吗?试说明理由. 16..如图,CD ∥AB ,∠DCB=70°,∠CBF=20°,∠EFB=130°,问直线EF 与AB 有怎样的位置关系,为什么? 17.已知:如图23,AD 平分∠BAC ,点F 在BD 上,FE ∥AD 交AB 于G ,交CA 的延长线于E , 求证:∠AGE =∠E 。 18. 如图,AB ∥DE,∠1=∠ACB,∠CAB=2 1∠BAD,试说明:AD ∥BC.

2020年平行线的有关证明单元测试题

2020年平行线的有关证明单元测试题 时间: 120分钟满分:120分姓名: 一、选择题:(共12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1.下列命题中,是真命题的是() A.两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截得的同位角相等 B. 两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截得的内错角相等 C.两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截得的同旁内角相等 D.垂直于同一直线的两条直线平行 2.如图1,直线AC∥BD,AO,BO分别是∠BAC、∠ABD的平分线,那么下列结论错误的是 ( ) A.∠BAO与∠CAO相等B.∠BAC与∠ABD互补 C.∠BAO与∠ABO互余D.∠ABO与∠DBO不等 3.下列条件能判断直线a∥b的是() A.∠1=∠2 B.∠4=∠2 C. ∠3=∠4 D.∠1=∠3 4.如图3,△ABC中,AB>AC,∠CAD为△ABC的外角,观察图中尺规作图的痕迹, 则下列结论错误的是() A.∠DAE=∠B B.∠EAC=∠C C.AE∥BC D.∠DAE=∠EAC 5.已知a∥b,一块含30°角的直角三角板如图4所示放置,∠2=45°,则∠1等于()A.100°B.135° C.155° D.165°

6.下列命题是真命题的是() A.相等的角一定是同位角 B.互补的角一定是同旁内角 C.同位角一定相等 D.平行线于同一直线的两直线平行 7.如图5,直线AB∥CD,∠A=70°,∠C=40°,则∠E等于()A.30° B.40°C.60°D.70° 8.如图6所示,已知AB∥CD,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A =∠D B.∠A =∠B C.∠A +∠1=180° D.∠DFA=∠D 9.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两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截得的同位角相等 B.对顶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C.两直线平行,内错角互补 D.和平行线中的一条直线垂直的直线,必垂直另一条 10.如图7,已知AB∥CD,∠A=50°,∠C=30°,则∠AEC等于()A.20°B.50° C.80° D.100°

精品 七年级数学下册 平行线的相关证明题

平行线的相关证明题 一、选择题: 1.如图,能与∠α构成同旁内角的角有( ) A . 5个 B .4个 C . 3个 D . 2个 α 2.如图,AB ∥CD ,直线MN 与AB 、CD 分别交于点E 和点F ,GE ⊥MN ,∠1=130°,则∠2等于 ( ) A .50° B .40° C .30° D .65° 3.如图,DE ∥AB ,∠CAE=3 1∠CAB ,∠CDE=75°,∠B=65°则∠AEB 是 ( ) A .70° B .65° C .60° D .55° 4.如图,如果AB ∥CD ,则α∠、β∠、γ∠之间的关系是( ) A 、0180=∠+∠+∠γβα B 、0180=∠+∠-∠γβα C 、0180=∠-∠+∠γβα D 、0270=∠+∠+∠γβα 5.如图所示,AB ∥CD,则∠A+∠E+∠F+∠C 等于( ) A.180° B.360° C.540° D.720° 6.如图,OP ∥QR ∥ST ,则下列各式中正确的是( ) A 、∠1+∠2+∠3=180° B 、∠1+∠2-∠3=90° C 、∠1-∠2+∠3=90° D 、∠2+∠3-∠1=180° 7.如图,AB ∥DE ,那么∠BCD 于( ) A 、∠2-∠1 B 、∠1+∠2 C 、180°+∠1-∠2 D 、180°+∠2-2∠1 二、填空题: 8.把一副三角板按如图方式放置,则两条斜边所形成的钝角α=_______度. α 45° 30° 9.求图中未知角的度数,X=_______,y=_______. 10.如图,AB ∥CD ,AF 平分∠CAB ,CF 平分∠ACD .(1)∠B+∠E+∠D=________;(2)∠AFC=________. 11.如图,AB ∥CD ,∠A=120°,∠1=72°,则∠D 的度数为__________.

新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平行线的证明单元检测题

》单元检测题八年级上册第七章《平行线的证明 分)一、填空题(18 ___________,结论是命题“任意两个直角都相等”的条件是1.,________. (真或假)命题它是________度AOCAOE=150°,∠OE平分∠BOD且∠2.已知,如图,直线AB、CD相交于O, . 为O,直线EF过点O,∠DOF如下图,直线AB、CD互相垂直,垂足为=32°,∠3.AOE的度数是_______. 10、如图1,如果∠B=∠1=∠2=50°,那么∠D= . 4.如图2,直线l、l分别与直线l、l相交,∠1与∠3互余,∠3的余角与∠24213互补,∠4=125°,则∠3= .

5.如图3,已知AB∥CD,∠C=75°,∠A=25°,则∠E的度数为 . 6.如图AB∥CD ∠1=∠2,∠3=∠4,试说明AD∥BE 解:∵AB∥CD(已知) ∴∠4=∠_____()A∵∠3=∠4(已知)D2∴∠3=∠_____ ()1F∵∠1=∠2(已知)4∴∠ 1+∠CAF=∠2+∠CAF()3即∠_____ =∠_____()EBC∴∠3=∠_____ ∴AD∥BE() 二、选择题(12分) 7.平行直线AB和CD与相交直线EF、GH相交,图中的同旁内角共有()对. A. 4对 B. 8对 C. 12对 D. 16 对 8.如图,直线AB、CD相交于点O,OE⊥AB于点O,OF平分∠AOE,∠1=15°30,则下列结论中不正确的是(). A.∠2=45° B.∠1=∠3 C.∠AOD与∠1互为补角 D.∠1的余角等于75°30′ 9.下列是命题的是( ) A.画两条相等的线段 B.等于同一个角的两个角相等吗?AOCOCOA D.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到=,使 C.延长线段. 10.下列命题是假命题的是(). A. 对顶角相等 B. -4是有理数 C. 内错角相等 D. 两个等腰直角三角形相似 三、解答题(70分) 11.(4分)已知如图,指出下列推理中的错误,并加以改正。 (1)∵∠1和∠2是内错角,∴∠1=∠2, (2)∵∠1=∠2,∴AB//CD(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BEF∠,E、F分别交,直线EFAB、CD于点CD已知:分)12.(6如图2,直线AB

《相交线与平行线》证明题专项训练A

《相交线与平行线》证明题专项训练A 第一组---简简单单 1.如图,∠1=∠A,试问∠2与∠B相等吗?为什么? 2.如图,已知OA⊥OB,∠1与∠2互补,求证:OC⊥OD. 3.如图,直线l ⊥,,∠1=∠2,求证:∠3=∠4. n m⊥ l 4.如图,AB∥CD,AE交CD于点C,DE⊥AE,垂足为E,∠A=37o,求∠D的度数.

第二组---相信自己 5.如图,CD平分∠ACB,DE∥BC,∠AED=80°,求∠EDC的度数. 6.如图,BD平分∠ABC,?DF?∥AB,?DE?∥BC,?求∠1?与∠2?的大小关系.7.如图,已知∠BAP与∠APD互补,∠1=∠2,求证:∠3=∠4. 8.如图,已知∠ABC+∠ACB=110°,BO、CO分别是∠ABC和∠ACB的平分线,EF过点O与BC平行,求∠BOC的度数.

第三组-----善于思考 9.如图,已知: DE∥AB,DF∥AC,试说明∠FDE=∠A. 10.如图,AB∥CD,∠NCM=90°,∠NCB=30°,CM平分∠BCE,求∠B的度数. 11.如图,AB∥CD,HP平分∠DHF,若∠AGH=80°,求∠DHP的度数. 12.如图,AC⊥AB,EF⊥BC,AD⊥BC,∠1=∠2,试问AC⊥DG吗?请写出推理过程.

第四组---转弯抹角 13.如图,M、N、T和A、B、C分别在同一直线上,且∠1=∠3,∠P=∠T,求证:∠M=∠R. 14.如图,已知∠1=∠2, ∠B=∠C,你能得出∠A=∠D的结论吗? 15.如图,CD⊥AB于D,FE⊥AB于E,且∠1=∠2,?∠3=80°.求∠BCA的度数 16.如图,AD⊥BC,FG⊥BC,且∠1=∠2,求证:∠BDE=∠C.

七年级数学平行线经典证明题75401

平行线经典证明题 一、选择题: 1、如图,能与∠α构成同旁内角的角有( ) A. 5个 B.4个 C. 3个 D. 2个 α 2、如图,AB ∥CD,直线MN 与AB 、CD 分别交于点E 与点F,GE ⊥MN,∠1=130°,则∠2等于 ( ) A.50° B.40° C.30° D.65° 3、如图,DE ∥AB,∠CAE= 3 1 ∠CAB,∠CDE=75°,∠B=65°则∠AEB 就是 ( ) A.70° B.65° C.60° D.55° 4、如图,如果AB ∥CD,则α∠、β∠、γ∠之间的关系就是( ) A 、0180=∠+∠+∠γβα B 、0180=∠+∠-∠γβα C 、0180=∠-∠+∠γβα D 、0270=∠+∠+∠γβα 5、如图所示,AB ∥CD,则∠A+∠E+∠F+∠C 等于( ) A 、180° B 、360° C 、540° D 、720° 6、如图,OP ∥QR ∥ST,则下列各式中正确的就是( ) A 、∠1+∠2+∠3=180° B 、∠1+∠2-∠3=90° C 、∠1-∠2+∠3=90° D 、∠2+∠3-∠1=180° 7、如图,AB ∥DE,那么∠BCD 于( ) A 、∠2-∠1 B 、∠1+∠2 C 、180°+∠1-∠2 D 、180°+∠2-2∠1 二、填空题: 8、把一副三角板按如图方式放置,则两条斜边所形成的钝角α=_______度. α 45° 30° 9、求图中未知角的度数,X=_______,y=_______、 10、如图,AB ∥CD,AF 平分∠CAB,CF 平分∠ACD.(1)∠B+∠E+∠D=________;(2)∠AFC=________、

第七章《平行线的证明》单元测试(含答案)

第七章平行线的证明单元测试 一、单选题(共10题;共30分) 1、如图,△A BC中,∠A CB=90°, ∠A=30°,A C的中垂线交A C于E.交A B于D,则图中60° 的角共有( ) A、6个 B、5个 C、4个 D、3个 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原命题是真命题,则它的逆命题不一定是真命题 B、原命题是真命题,则它的逆命题不是命题 C、每个定理都有逆定理 D、只有真命题才有逆命题 3、下列命题是假命题的是( ) A、-如果a∥b,b∥c,那么a∥c B、锐角三角形中最大的角一定大于或等于60° C、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内错角相等; D、矩形的对角线相等且互相平分 4、如图,在梯形A BCD中,A B∥CD,A D=DC=CB,若,则 A、130° B、125° C、115° D、50° 5、如图,A B∥CD,∠D=∠E=35°,则∠B的度数为()

A、60° B、65° C、70° D、75° 6、下列条件中,能判定△A BC为直角三角形的是() A、∠A=2∠B=3∠C B、∠A+∠B=2∠C C、∠A=∠B=30° D、∠A=∠B=∠C 7、下列四个命题,其中真命题有() (1)有理数乘以无理数一定是无理数; (2)顺次联结等腰梯形各边中点所得的四边形是菱形; (3)在同圆中,相等的弦所对的弧也相等; (4)如果正九边形的半径为a,那么边心距为a?sin20°.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8、下列命题: ①等腰三角形的角平分线、中线和高重合,②等腰三角形两腰上的高相等; ③等腰三角形的最小边是底边;④等边三角形的高、中线、角平分线都相等; ⑤等腰三角形都是锐角三角形. 其中正确的有()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9、下列命题中,真命题是() A、周长相等的锐角三角形都全等 B、周长相等的直角三角形都全等 C、周长相等的钝角三角形都全等 D、周长相等的等腰直角三角形都全等 10、如图,将三角板的直角顶点放在直角尺的一边上,∠1=30°,∠2=50°,则∠3的度数为()

7.1——7.4《第七章平行线的证明》单元测试题

《第七章平行线的证明》周测卷 一、填空题 1、把命题“对顶角相等”改写成“如果…那么…”的形式 2、命题“等角的余角相等”的条件是___ _____,结论是______ _____, 它是____(真或假)命题. 3、如图所示,∠1+ ∠2=180°,若∠3=50°,则∠4= 。 4、在△ABC 中,∠ABC 和∠ACB 的平分线交于点I, 若∠A=60°,则∠BIC= 。 5、如图,已知AB ∥CD ,BC ∥DE ,那么∠B +∠D =__________. 6、如图,已知AB ∥CD ,若∠ABE =130°,∠CDE =152°,则∠BED =__________. 3题图 5题图 6题图 7、如图,AD 、BE 、CF 为△ABC 的三条角平分线,则:∠1+∠2+∠3=________。 7题图 8题图 9题图 10题图 8、如图,已知∠1 = 20°,∠2 = 25°,∠A = 35°,则∠BDC 的度数为 。 9、如图,把长方形ABCD 沿EF 对折,若∠1=70°,则∠AEF 的度数等于 ° 10.如图,AB ∥CD,直线EF 分别交AB 、CD 于E 、F ,EG 平分∠BEF ,若∠1=72o,则∠2= ° ; 二、选择题 1、下列语句为命题的有( )A 、2个 B 、3个 C 、4个 D 、5个 ①你吃过午饭了吗? ②过点A 作直线MN ③同角的余角相等 ④红扑扑的脸蛋⑤画两条相等的线段 ⑥等于同一个角的两个角相等吗?⑦延长线段AO 到C ,使OC=OA ⑧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2、下列命题是真命题的是( ) A 、同旁内角互补 B 、直角三角形的两锐角互余 C 、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 D 、两点之间直线最短 3、命题“垂直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互相平行”的条件是( ) A 、垂直 B 、两条直线 C 、同一条直线 D 、两条直线垂直于同一条直线 4、已知△ABC 的三个内角度数比为2∶3∶4,则个三角形是( ) A 、锐角三角形 B 、直角三角形 C 、钝角三角形 D 、等腰三角形 5、下列语句错误的是( )A.同角的补角相等 B.同位角相等 C.平行于同一条直线的两直线平行 D.两条直线相交只有一个交点 6、下列命题中,属于定义的是( ) A.两点确定一条直线 B. 点到直线的距离是该点到这条直线的垂线段的长度 C.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D. 同角或等角的余角相等

平行线的证明典型题练习

平行线的证明典型题练习 1.命题“对顶角相等”的题设是:_________________,结论是__ _ _______ __________ 2.下列命题:①对顶角相等;②在同一平面内,垂直于同一条直线的两直线平行;③相等的角是对 顶角;④同位角相等.其中错误的有 3. 如图,BE平分∠ABC,DE∥BC,图中相等的角共有对 4. 如图,在△ABC中,D是B C的延长线上的一点,E是CA的延长线上的一点,F在A B上,连 接E F,请你判断∠AC D∠AFE. 5.如图,一个宽度相等的纸条按如图所示方法折叠一下,则∠1= 6.如图,已知AB∥CD,∠B=65°,CM平分∠BCE,∠MCN=90°,求∠DCN= 第3题图第4题图第5题图第6题 图 7.如图,在△ABC中,∠A=α,∠ABC的平分线与∠ACD的平分线交于点A1,得∠A1,∠A1BC 的平分线与∠A1CD的平分线交于点A2,得∠A2,…,∠A2013BC的平分线与∠A2013CD的平分线交于 点A2014,得∠A2014CD,则∠A2014=______. 8. 如图,在△ABC中,AB=AD=DC,∠BAD=26°.∠B=∠C= 9.如图所示.∠A=10°,∠ABC=90°,∠ACB=∠DCE,∠ADC=∠EDF,∠CE D=∠FEG.则∠F ° 10.如图所示,CD是∠ACB的平分线,CF是△ABC的外角∠ACB的外角平分线,FD ∥BC交CF于点F.若∠A=40°,∠B=60°,∠FCD=,∠DFC = 第7题图 第8题图 第9 题图第10题图 11.已知如图所示,在△ABC中,AB>AC,∠AEF=∠AFE,延长EF与BC的延长 线交于点G,求证:∠G=1/2(∠ACB-∠B). 12.如图所示,BE与CD相交于点A,CF为∠BCD的平分线,EF为∠BED的平分线. (1)试探索∠F与∠B,∠D之间的数量关系,并加以证明 (2)若∠B:∠D:∠F=2:4:x 求x的值 --

平行线与相交线经典例题

相交线与平行线经典题型汇总 班级: 姓名: 1. 如图,∠B=∠C ,AB ∥EF 求证:∠BGF=∠C 2.如图,EF ∥AD ,∠1 =∠2,∠BAC = 70°。求∠AGD 《 3.已知:如图AB∥CD,EF交AB 于G ,交CD 于F ,FH 平分∠EFD ,交AB 于H ,∠AGE=500 ,求:∠BHF 的度数。 4.已知:如图∠1=∠2,∠C=∠D ,那么∠A=∠F 吗试说明理由 & H G F E D C B A H G 2 1 F E D C B A G F E C B A

5. 已 知 : 如 图 , AB E F AB CD 1D ∠=∠2∠C ∠EC AF ⊥O //AB CD //AC BD //AB CD E ∠=∠1 F ∠=∠2AE CF O CF AE ⊥ . 8.如图13,AEB NFP ∠=∠,M C ∠=∠,判断A ∠与P ∠的大小关系,并说明理由. ^ 9.如图14,AD 是CAB ∠的角平分线,//DE AB ,//DF AC ,EF 交AD 于点O . 请问:(1)DO 是EDF ∠的角平分线吗如果是,请给予证明;如果不是,请说明理由. (2)若将结论与AD 是CAB ∠的角平分线、//DE AB 、//DF AC 中的任一条件 交换,?所得命题正确吗 F E M P A C N 1 2 3 O B C D E

A D B C E F 1 2 3 · 4 ' 10.如图,AD 是∠EAC 的平分线,AD ∥BC ,∠B = 30°, 你能算出∠EAD 、∠DAC 、∠C 的度数吗 11. 如图, ∠1=∠2 , ∠3=1050, 求 ∠4的度数。 【 12.如图,EF ∥AD ,∠1 =∠2,∠BAC = 70°。将求∠AGD 的过程填写完整。 因为EF ∥AD ,所以 ∠2 = 。 又因为 ∠1 = ∠2,所以 ∠1 = ∠3。 所以AB ∥ 。 所以∠BAC + = 180°。 又因为∠BAC = 70°, 所以∠AGD = 。 · 13.已知,如图,BCE 、AFE 是直线,AB ∥CD ,∠1=∠2,∠3=∠4。 AD 与BE 平行吗为什么。 ' d c 3 1 a b 2 4

初中数学 《平行线的证明》单元测试题

初中数学《平行线的证明》单元测试题 https://www.360docs.net/doc/3a1105914.html,work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mpany.2020YEAR

2 七年级 第八章《平行线的证明》 一、 填空题 1.在△ABC 中,∠C =2(∠A +∠B ),则∠C =________. 2.如图,AB ∥CD ,直线EF 分别交AB 、CD 于E 、F ,EG 平分 ∠BEF ,若∠1=72o ,则∠2= ; 3.在△ABC 中,∠BAC =90o,AD ⊥BC 于D ,则∠B 与∠DAC 的大小关系是________ 4.写出“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的题设为_______,结论为_______. 第2题 5.如图,已知AB ∥CD ,BC ∥DE ,那么∠B +∠D =__________. 6.如图,∠1=27o,∠2=95o,∠3=38o,则∠4=_______ 7.如图,写出两个能推出直线AB ∥CD 的条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满足一个外角等于和它相邻的一个内角的△ABC 是_____________ 二、 选择题 9.下列语句是命题的是 【 】 (A)延长线段AB (B)你吃过午饭了吗 (C)直角都相等 (D)连接A ,B 两点 10.如图,已知∠1+∠2=180o,∠3=75o, 那么∠4的度数是 【 】 (A)75o (B)45o (C)105o (D)135o 11.以下四个例子中,不能作为反例说明“一个角的余角大于这个角” 是假命题是 【 】 (A)设这个角是30o,它的余角是60°,但30°<60° (B)设这个角是45°,它的余角是45°,但45°=45° (C)设这个角是60°,它的余角是30°,但30°<60° (D)设这个角是50°,它的余角是40°,但40°<50° 12.若三角形的一个内角等于另外两个内角之差,则这个三角形是 【 】 (A)锐角三角形 (B)直角三角形 (C)钝角三角形 (D)不能确定 13.如图,△ABC 中,∠B =55°,∠C =63°,DE ∥AB , 则∠DEC 等于【 】 (A )63° (B) 118° (C) 55° (D )62° 14.三角形的一个外角是锐角,则此三角形的形状是 【 】 (A )锐角三角形 (B)钝角三角形 (C)直角三角形 (D )无法确定 三、解答题 15.如图,AD=CD ,AC 平分∠DAB ,求证DC ∥AB . 16.如图,已知∠1=20°,∠2=25°,∠A =55°,求∠BDC 的度数. 17.如图,BE ,CD 相交于点A ,∠DEA 、∠BCA 的平分线相交于F . (1)探求:∠F 与∠B 、∠D 有何等量关系? (2)当∠B ︰∠D ︰∠F =2︰4︰x 时,x 为多少? C A B D E E C D B A 1 3 2 4 第5题 第6题 第7题 A B C D E F G 12 D A B C E C A B D 1 2 第10题

七年级数学平行线的有关证明及答案

平行线的性质与判定的证明 练习题 温故而知新: 1.平行线的性质 (1)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2)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3)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 2.平行线的判定 (1)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2)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3)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互补. 例1 已知如图2-2,AB∥CD∥EF,点M,N,P分别在AB,CD,EF上,NQ平分∠MNP.(1)若∠AMN=60°,∠EPN=80°,分别求∠MNP,∠DNQ的度数; (2)探求∠DNQ与∠AMN,∠EPN的数量关系. 解析: 在我们完成涉及平行线性质的相关问题时,注意实现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之间的角度转换,即同位角相等,内错角相等,同旁内角互补.

例2 如图,∠AGD=∠ACB,CD⊥AB,EF⊥AB,证明:∠1=∠2. 解析:在完成证明的问题时,我们可以由角的关系可以得到直线之间的关系,由直线之间的关系也可得到角的关系. 例3 (1)已知:如图2-4①,直线AB∥ED,求证:∠ABC+∠CDE=∠BCD; (2)当点C位于如图2-4②所示时,∠ABC,∠CDE与∠BCD存在什么等量关系?并证明. 解析:在运用平行线性质时,有时需要作平行线,取到桥梁的作用,实现已知条件的转化.

例4 如图2-5,一条公路修到湖边时,需绕道,如果第一次拐的角∠A是120°,第二次拐的角∠B是150°,第三次拐的角是∠C,这时的道路恰好和第一次拐弯之前的道路平行,那么∠C应为多少度? 解析:把关于角度的问题转化为平行线问题,利用平行线的性质与判定予以解答. 举一反三: 1.如图2-9,FG∥HI,则∠x的度数为() A.60° B. 72° C. 90° D. 100°

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第七章平行线的证明单元检测题

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第七章单元检测题 本次考试范围:平行线的证明时间:90分钟分值:100分 第Ⅰ卷(选择题共30分)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 1.下列命题中,真命题是() A.若|a|=|b|,则a=b B.同位角相等 C.若a=0,则ab=0 D.两边及一边所对的角分别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2.命题“平行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互相平行”的条件是() A.平行 B.两条直线 C.同一条直线 D.两条直线平行于同一条直线 3.如图,已知AB∥CD,AC∥BC,则图中与∥A互余的角有()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4.已知∥ABC的三个内角的度数之比为2∶3∶4,则这个三角形是() A.锐角三角形 B.直角三角形 C.钝角三角形 D.等腰三角形 5.如图,直线AC∥BD,AO,BO分别是∥BAC,∥ABD的平分线,则下列结论错误的是() A.∥BAO与∥CAO相等 B.∥BAC与∥ABD互补 C.∥BAO与∥ABO互余 D.∥ABO与∥DBO不相等 6.用两个相同的三角尺按照如图所示的方式作平行线,能解释其中道理的定理是() A.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B.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

C.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D.平行于同一条直线的两直线平行 7.如图所示,AB,CD,AE和CE均为笔直的公路,AE与CD交于路口F,已知AB∥CD,AE与AB的夹角∥BAE为32°,若线段CF与EF的长度相等,则CD与CE的夹角∥DCE为() A.58° B.32° C.16° D.15° 8.将一副三角尺和一张对边平行的纸条按图所示的方式摆放,两个三角尺的一直角边重合,含30°角的三角尺的斜边与纸条的一边重合,含45°角的三角尺的一个顶点在纸条的另一边上,则∥1的度数是() A.15° B.22.5° C.30° D.45° 9.如图所示,在∥ABC中,D,E分别是AC,AB上的点,BD,CE相交于点O,则∥A,∥DOE,∥BEC的大小关系是() A.∥A>∥DOE>∥BEC B.∥DOE>∥A>∥BEC C.∥BEC>∥DOE>∥A D.∥DOE>∥BEC>∥A 10.如图,在∥ABC中,BO,CO分别平分∥ABC,∥ACB,BO,CO交于点O,CE为∥ABC的外角∥ACD的平分线,BO的延长线交CE于点E,记∥BAC=∥1,∥BEC=∥2,则以下结论:∶∥1=2∥2,∶∥BOC=3∥2,∶∥BOC=90°+∥1,∶∥BOC=90°+∥2中,正确的是() A.∥∥∥ B.∥∥∥ C.∥∥ D.∥∥∥ 第∶卷(非选择题共70分) 二、填空题(每题3分,共18分) 11.将命题“有一个角等于60°的等腰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改写成“如果……那么……”的形式:. 12.为说明命题“如果a>b,那么1 a >1 b ”是假命题,请你举出一个反例:. 13.如图,在∥ABF中,点C在线段AB的延长线上,CE∥AF于点E,交FB于点D.若∥F=40°,∥C=20°,则∥FBA的度数

七年级数学平行线经典证明题

七年级数学平行线经典证明题

经典平行线经典证明题 一、选择题: 1.如图,能与∠α构成同旁内角的角有( ) A . 5个 B .4个 C . 3个 D . 2 个 α 2.如图,AB ∥CD ,直线MN 与AB 、CD 分别交于点E 和点F ,GE ⊥MN ,∠1=130°,则∠2等于 ( ) A .50° B .40° C .30° D .65° 3.如图,DE ∥AB ,∠CAE=3 1∠CAB ,∠CDE=75°,∠B=65°则∠AEB 是 ( ) A .70° B .65° C .60° D .55° 4.如图,如果AB ∥CD ,则α∠、β∠、γ∠之间的关系是 ( ) A 、0180=∠+∠+∠γβα B 、0180=∠+∠-∠γβα C 、0180=∠-∠+∠γβα D 、0 270=∠+∠+∠γβα 5.如图所示,AB ∥CD,则∠A+∠E+∠F+∠C 等于( ) A.180° B.360° C.540° D.720°

6.如图,OP∥QR∥ST,则下列各式中正确的是() A、∠1+∠2+∠3=180° B、∠1+∠2-∠3=90° C、∠1-∠2+∠3=90° D、∠2+∠3-∠1=180° 7.如图,AB∥DE,那么∠BCD于() A、∠2-∠1 B、∠1+∠2 C、180°+∠1-∠2 D、180°+∠2-2∠1 二、填空题: 8.把一副三角板按如图方式放置,则两条斜边所形成的钝角α=_______度. 45° α 30° 9.求图中未知角的度数,X=_______,y=_______. 10.如图,AB∥CD,AF平分∠CAB,CF平分∠ACD.(1)∠B+∠E+∠D=________;(2)∠AFC=________.

北师大版八年级数学上册 第七章 平行线的证明 单元测试题(有答案)

北师大版八年级数学上册第七章平行线的证明单元测试题 题号 一二三总分 得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共36分) 1.下列语句中,是命题的为() A. 延长线段AB到C B. 垂线段最短 C. 过点O作直线a//b D. 锐角都相等吗 2.下列说法中①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同旁内角互补,②同一平面内的两条 不同直线,只有相交和平行两种位置关系,③有相同的顶点,且大小相等的两个角,称为对顶角,④一个角的补角一定比这个角的余角大,正确的个数有 A. 1个 B. 2个 C. 3个 D. 4个 3.如图,直线a,b被直线c所截,下列条件不能判定直线a与 b平行的是() A. ∠1=∠3 B. ∠2+∠4=180° C. ∠1=∠4 D. ∠3=∠4 4. 6.如图,直线l1//l2,且分别与直线l交于C,D两点,把一块含30°角的三角尺按 如图所示的位置摆放,若∠1=50°,则∠2的度数为() A. 90° B. 100° C. 108° D. 110° 5.如图,直线AD//BC,若∠1=40°,∠BAC=80°,则∠2的 度数为() A. 70° B. 60° C. 50° D. 40° 6.已知a//b,一块含30°角的直角三角尺按如图所示的方式放 置,∠2=45°,则∠1的度数为() A. 100° B. 135° C. 155° D. 165° 第1页,共22页

7.如图,已知长方形ABCD沿BE折叠,点C恰好落在AD 边上的点F处,若∠ABF=50°,则∠CBE的度数为() A. 35° B. 30° C. 25° D. 20° 8.如图,直线a,b被直线c,d所截,若∠1=80°,∠2=100°, ∠3=85°,则∠4度数是() A. 80° B. 85° C. 95° D. 100° 9.一个三角形的两个内角分别为55°和65°,这个三角形的外角不可能是() A. 115° B. 120° C. 125° D. 130° 10.如图,在△ABC中,∠B=85°,∠ACB=45°,若CD//AB,则∠ACD 的度数为() A. 40° B. 45° C. 50° D. 60° 11.如图,在△ABC中,∠C=90°,∠B=40°,AD是∠BAC的平 分线,则∠ADC的大小为() A. 25° B. 50° C. 65° D. 70° 12.两条平行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同旁内角的平分线() A. 互相重合 B. 互相平行 C. 互相垂直 D. 无法确定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9小题,共27分) 13.把命题“平行于同一直线的两直线平行”改写成“如果…,那么…”的形式: ______. 14.如图,BD//EF,∠A=30°,∠B=40°,则 ∠E=°. 15.说明命题“若x>?4,则x2>16”是假命题的一个反例可以是_______. 16.一个三角形三个内角度数比为8:7:3,这个三角形是______ 三角形. 17.命题“相等的两个角是内错角”的逆命题是________命题.(填“真”或“假”)

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第七章平行线的证明单元检测题

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第七章平行线的证明单元检测题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下列语句中,属于命题的是( ) A.直线AB和CD垂直吗 B.过线段AB的中点C画AB的垂线 C.同旁内角不互补,两直线不平行 D.连接A,B两点 2.如图,AB∥CD,CB⊥DB,∠D=65°,则∠ABC的大小是( ) A.25°B.35°C.50°D.65° 3.一个正方形和两个等边三角形的位置如图所示,若∠3=50°,则∠1+∠2等于( ) A.90°B.100°C.130°D.180° 4.如图,已知△ABC中,点D在AC上,延长BC至E,连接DE,则下列结论不成立的是( ) A.∠DCE>∠ADB B.∠ADB>∠DBC C.∠ADB>∠ACB D.∠ADB>∠DEC 5.如图,AB∥CD,直线EF交AB于点E,交CD于点F,EG平分∠BEF,交CD于点G,∠1=50°,则∠2等于() A.50°B.60°C.65°D.90° 6.如图,已知直线AB//CD,BE平分∠ABC,交CD于D,∠CDE=150°,则∠C的度数为

() A.150°B.130°C.120°D.100°7.如图,直线a∥b,∠A=38°,∠1=46°,则∠ACB的度数是() A.84° B.106° C.96° D.104° 8.适合条件∠A=1 2 ∠B= 1 3 ∠C的三角形ABC是( ) A.锐角三角形B.直角三角形C.钝角三角形D.都有可能9.如图,在折纸活动中,小明制作了一张△ABC纸片,点D、E分别是边AB、AC上,将△ABC沿着DE折叠压平,A与A′重合,若∠A=75°,则∠1+∠2=() A.150°B.210°C.105°D.75° 10.线l1∥l2,一块含30°角的直角三角板如图所示放置,∠1=25°,则∠2等于() A.30°B.35°C.40°D.45° 二、填空题 11.对顶角相等,这个命题的题设是:___________________;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12.如图,DAE是一条直线,DE∥BC,则x=____.

平行线经典习题

4. 如图.已知0是直线AB上一点,∠1=50°,0D平分∠BOC, 则∠2的度数是( ). (A)25° (B)50° (C)65° (D)70° 6.如图.直线a∥b,∠l=70°,那么∠2的度数是( ). (A)50° (B)60° (C)70° (D)80° 11.若∠l和∠2是对顶角,∠1=25°,则∠2的度数是度. 13.如图,木工师傅用角尺画出工件边缘的两条垂线就可以在工件上找出两条平行线a∥b.木工师傅这样画平行线的方法所依据 教材中的判定方法是. 18.如图,已知CE∥DF,∠ABF=100°,∠CAB=20°,则∠ACE的度 数为度. 24.(本题8分) 完成推理填空: 如图,已知∠l=∠2,∠BAC=70°,∠AGD=110°.将证明EF∥AD的过程填写完整 证明:∵∠BAC=70°, ∠ACD=110° ∴∠BAC+∠AGD=180° ∴∥ ( ) ∴∠1= ( ) 又∵∠l=∠2. ∴∠2=∠3. ∴EF∥AD( ) 26.(本题l0分) 三角形ABC沿直线BC方向平移至三角形DEF的位置,G是DE上一点,连接AG,过点A、D作直线MN. (1)如图1,求证∠AGE=∠GAD+∠ABC;

(2)如图2,∠EDF=∠DAG , ∠CAG+∠CEG=180°,判断AG 与DE 的位置关系, 并证明你的结论. 5.如图,点E 在CD 的延长线上,下列条件中不能判定AB ∥CD 的是 ( ) A .∠1=∠2 B .∠3=∠4 C .∠5=∠B D .∠B +∠BDC =180° 8.如图,将三角板与直尺贴在一起,使三角板的直角顶点C (∠ACB=90°)在直尺的一边上,若∠1=25°,则∠2的度数等于 ( ) A.25° B.45° C.75° D.65° 10.下列说法正确的个数是 ( ) ①同位角相等; ②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 ③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平行; ④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的垂线段的长度叫做点到直 线的距离; ⑤若a ∥b ,b ∥c ,则a ∥c.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14.如图,已知AB ∥CD ,∠1=60°,则∠2= 度. 18.如图所示,已知AB ∥CD ,∠C =70°,∠F =30°,则∠A 的度数为 . 19.如果∠α与∠β的两边分别平行,∠α比∠β的3倍少36°,则∠α的度数是 . 25.(本题6分)完成下面的证明,并在括号里填上根据. 如图,∠1+∠3=180°,∠CDE+∠B=180°,求证:∠A=∠4. 证明:∵∠1=∠2( ) 又∵∠1+∠3=180°, ∴∠2+∠3=180°, (第26题图) (第8题图) 1 2 A B C (第14题图) (第18题图)

初中数学《平行线的证明》单元测试题

七年级 第八章《平行线的证明》 一、 填空题 1.在△ABC 中,∠C =2(∠A +∠B ),则∠C =________. 2.如图,AB ∥CD ,直线EF 分别交AB 、CD 于E 、F ,EG 平分 ∠BEF ,若∠1=72o ,则∠2= ; 3.在△ABC 中,∠BAC =90o,AD ⊥BC 于D ,则∠B 与∠DAC 的大小关系是________ 4.写出“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的题设为_______,结论为_______. 第2题 5.如图,已知AB ∥CD ,BC ∥DE ,那么∠B +∠D =__________. 6.如图,∠1=27o,∠2=95o,∠3=38o,则∠4=_______ 7.如图,写出两个能推出直线AB ∥CD 的条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满足一个外角等于和它相邻的一个内角的△ABC 是_____________ 二、 选择题 9.下列语句是命题的是 【 】 (A)延长线段AB (B)你吃过午饭了吗 (C)直角都相等 (D)连接A ,B 两点 10.如图,已知∠1+∠2=180o,∠3=75o, 那么∠4的度数是 【 】 (A)75o (B)45o (C)105o (D)135o 11.以下四个例子中,不能作为反例说明“一个角的余角大于这个角” 是假命题是 【 】 (A)设这个角是30o,它的余角是60°,但30°<60° (B)设这个角是45°,它的余角是45°,但45°=45° (C)设这个角是60°,它的余角是30°,但30°<60° (D)设这个角是50°,它的余角是40°,但40°<50° 12.若三角形的一个内角等于另外两个内角之差,则这个三角形是 【 】 (A)锐角三角形 (B)直角三角形 (C)钝角三角形 (D)不能确定 13.如图,△ABC 中,∠B =55°,∠C =63°,DE ∥AB , 则∠DEC 等于【 】 (A )63° (B) 118° (C) 55° (D )62° 14.三角形的一个外角是锐角,则此三角形的形状是 【 】 (A )锐角三角形 (B)钝角三角形 (C)直角三角形 (D )无法确定 三、解答题 15.如图,AD=CD ,AC 平分∠DAB ,求证DC ∥AB . 16.如图,已知∠1=20°,∠2=25°,∠A =55°,求∠BDC 的度数. 17.如图,BE ,CD 相交于点A ,∠DEA 、∠BCA 的平分线相交于F . (1)探求:∠F 与∠B 、∠D 有何等量关系 (2)当∠B ︰∠D ︰∠F =2︰4︰x 时,x 为多少 18.如图,已知点A 在直线l 外,点B 、C 在直线l 上. C A B D E E C D B A 1 3 2 4 第5题 第6题 第7题 A B C D E F G 12 D A B C E C A B D 1 2 第10题

七年级平行线的证明练习题

七年级平行线的证明练习题(8) 1、已知∠1与∠2是对顶角,且∠1=30o,则∠2= 。 2、如果两个锐角的和是 ,则这两个角互为余角,如果两个角的和是 ,则这两个角互为补角。 3、若∠1=30o,则它的余角是 ,它的补角是 。 4、若∠1=50o,则它的余角是 ,它的补角是 。 5、若∠2=110o,则它的补角是 ,它的补角的余角是 。 6、若∠1与∠2互余,∠3和∠2互补,且∠3=120o,那么∠1= 。 7、在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有 和 两种。 8、平面内,过一点 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 9、直线外一点与直线上各点连接的所有线段中, 最短。 10.如图,若直线a ,b 被直线c 所截,在所构成的八个角中指出,下列各对角之间是属于哪种特殊位置关系的角? (1)∠1与∠3是 ;(2)∠5与∠7是 _; (3)∠1与∠5是 ;(4)∠5与∠3是 ; (5)∠5与∠4是 ;(6)∠8与∠4是 ; (7)∠4与∠6是 _;(8)∠6与∠3是 ; (9)∠3与∠7是 ;(10)∠6与∠2是 _. 11、如图,∠1 =∠2=55°,∠3等于多少度?直线AB 、CD 平行吗?说明你的理由。 解:AB ∥CD. 理由:∵∠1=∠2=55° (已知) ∴∠3= = (对顶角相等) ∴∠1=∠3 (等量代换) ∴ ∥ (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12、如图,在△ABC 中,∠B=38°,∠C=62°,AD 是△ABC 的角平分线,求∠ADB 的度数。 13、如图所示。 (1) ∠1与 是同位角。 (2) ∠1与 是同旁内角。 (3) ∠1与 是内错角。 14、如图所示, (1)∵∠1=∠4 (已知) ∴ ∥ ( ) (2)∵∠2=∠4 (已知) ∴ ∥ ( ) (3)∵∠1+∠3=1800 (已知) ∴ ∥ ( ) 15、推理填空: (1)∵∠A =∠ (已知), ∴AC∥ED ( ); (2)∵∠2 =∠ (已知), ∴AC∥ED ( ); (3)∵∠A +∠ = 180°(已知), ∴AB∥FD( ); (4)∵∠2 +∠ = 180°(已知), ∴AC∥ED(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