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产减值会计问题的研究

资产减值会计问题的研究
摘 要
近几年来,日益复杂的外部经济环境和不竭变化技术科技以及众多相关要素的影响,企业资产实际不符,虚增利润等现象在我国上市公司中是经常可见的。根据我国目前的研究现状,本文定义了所涉及资产的基本概念,并指出了资产减值的重要性。接着介绍了资产减值会计,为随后的研究分析奠定了基础。然后通过对资产减值会计处理的解析,引出了中国现阶段中资产减值会计所存在的问题。最终,论述了资产减值会计处理有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拿出了针对性的建议。通过研究,得到以下结论:进一步健全、发展信息市场、价格市场。建立、健全和新的会计准则相匹配的法律法规,加大对违法违规行为的处罚力度。完善上市公司的治理结构,强化会计人员的素质教育,提高会计人员职的业判断能力。
关键词: 资产减值;资产减值会计;新会计准则
The Research Of An Accounting Topic For Discussion Abount Assets Impairment
ABSTRACT
In recent years, with the continuous change of the increasingly complex economic environment and technical conditions and the influence of many factors, the enterprise assets does not match reality, inflated profit is a common phenomenon in the enterprises of China. This paper researches the current domestic situation, the basic concepts involved in this paper to define the assets then, points out the importance of asset impairment. Then introduces the asset impairment accounting, lays the foundation for the subsequent analysis. Then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accounting for impairment of assets, the asset impairment accounting in China. Finally,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accounting treatment of asset impairment and, on this basis, puts forward the pertinent suggestions. Through the study, we get the following conclusions: to further improve the development of information market, the market price. Carefully give enterprises the choice of policies, increase the illegal acts of punishment Establish and improve the laws and regulations with the new accounting standards, improve the governance structure of listed companies, strengthen the quality of accounting personnel education, improve the accounting staff to judge the industry.
KEY WORDS assets impairment,assets impairment accounting,the new accounting standards
目 录
摘 要 2
ABSTRACT 3
1 绪论 6
1.1 研究背景 6
1.2 研究意义 6
1.3 研究内容 6
2 资产减值会计的基本概念 7
2.1 资产的定义 7
2.2资产减值的基本概念 7
2.2.1 资产折旧与资产减值的关系 7
2.2.2资产损耗与资产减值的关系 8
2.3资产减值会计的基本概念 8
3 资产减值的会计处理 10
3.1 资产减值的确认 10
3.1.2 资产减值确认的标准 10
3.2 资产减值的计量 11
3.2.1 资产减

值计量的标准 11
3.2.2 资产减值损失的转回 11
3.3 资产减值的披露 12
4 我国资产减值会计存在的问题分析 12
4.1 因外部条件的不完善可能导致的问题 12
4.1.1价格市场、信息的不健全所造成的技术条件的制约 12
4.2.2法律体系的不健全,法律威慑力不够 13
4.2 因内部条件的不完善可导致的问题 13
4.2.1 公司的治理结构的不够健全 13
4.2.2 上市公司的财务预测能力有限 13
4.3.3 会计人员的专业素质比较低 14
4.3 在实务操纵中如何明确资产减值金额确认方法问题 14
5 确保新的资产减值会计准则有效实施的建议 14
5.1 完善外部条件的相关建议 14
5.1.1 健全和发展信息、价格市场 14
5.1.2 加大对违法,违规行为的处罚力度 15
5.1.3 建立与完善和新会计准则相匹配的法律法规 15
5.2 完善内部条件的建议 15
5.2.1 完善上市公司的内部运行机制 15
5.2.2 完善资产减值准备的相关内部控制 15
5.2.3 加强对会计人员的素质教育,提高职业判断力 16
5.3 明确资产减值金额确定的方法 16
结束语 17
致 谢 18
参考文献 19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近些年来,日益复杂的外部经济环境和不竭变化技术科技以及众多相关要素的影响,企业资产账实不符,虚增利润等情景在我国上市公司中是经常可见的。虽然我国会计政策法规在不断变化,但是仍然无法杜绝这种情形的发生。并且,由于部分企业管理人员为了追求自身利益,无视法律法规和职业道德的要求,要求会计从业人员制造虚假财务信息,更是破坏了经济发展的公正性,其实最根本的原因是因为会计准则和会计资产减值政策存在一些漏洞使得这些人有机可乘。资产减值不仅提供了资产真实价值的衡量标准,而且还对资产流入企业的未来经济效益作出了判断,对于如何去规范市场信息,保护巨大投资者的自身利益拥有巨大的功效。随着资产减值会计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从而对我国传统会计观念造成极大的影响。
1.2 研究意义
通过研究资产减值会计,有助于规范资产减值会计实践,改变资产减值不具体、不明确的状况。为建立起不但顺应我国市场经济的成长而且契合国际会计惯例的资产减值会计典范提供有利条件。我国现在的会计工作,资产减值处于重要地位,而我国会计准则成长的大方向就是使我国现行的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惯例相协调。通过该项研究,有助于使我国企业所提供的会计信息在全世界中大大增加可比性,从而降低企业信息报告的成本以及企业融资成本,助力我国“走出去”战略,全面提高我国对外开放水平。有助于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性,真正应对资产减值。大大增加信息的透明度,加大对上市公司的

监管力度。
1.3 研究内容
我国资产减值会计尽管发展迅速,然而起步较晚,因此会计学界对资产减值会计问题有极大的关注。本文第一部分重点阐述了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以及本文设计的相关的基本概念。第二部分分析了我国资产减值的会计处理。第三部分通过研究我国资产减值会计的会计处理,分析了因内部和外部条件不完善可能遇到的问题和实际操作中遇到的问题,并提出对应的意见。
2 资产减值会计的基本概念
本章主要论述了资产的基本概念、资产减值、资产减值会计。准确的掌握资产,资产减值,资产减值会计的相关内容,是研究资产减值会计的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了解相关内涵,为之后更深入的研究打下基础。
2.1 资产的定义
资产是重要的会计要素之一,在会计中的地位举足轻重。资产是企业以往的交易或事项形成的、被企业所有或掌握、未来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资源。其最首要的特点是必然会为企业带来经济的流入。
我国关于资产的定义也是在不断变化的。
图2—1 资产定义的演变
时间 准则名称 定义
1992年11月 《企业会计准则》 由企业拥有或控制的经济资源,包括其他权利、各种债券以及财产。能用货币计量
2001年 《企业财务会计报告案例》 过去交易或事项形成的并且由企业拥有或控制的资源
2006年 新《企业会计准则》 由企业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而形成的、由企业所拥有和控制、并预期会带来经济利益的资源
从定义的变化我们可以看出,新的会计准则充分展示了资产预期将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这一本质。这类似于国际及美国会计准则对于资产的定义。
2.2资产减值的基本概念
由于内部使用方法、实用要素和外部要素变动而对资产造成不利影响,降低了资产的实际价值,导致现有的资产账面价值高于未来预期收入,称为“资产减值”。“资产减值”的实质是资产的当期经济效益预计低于原有会计核算的经济效益价值。
为了更加了解资产减值,需要对折旧与资产减值、资产损耗与资产减值的关系作比较。
2.2.1 资产折旧与资产减值的关系
第一步,我们要清楚资产折旧的定义。资产折旧指的是在历史成本中扣除净残值的基础上按照费用和收入的配比原则对其在预计使用寿命的期间加以分配,资产的价值可以从销售产品的过程中获得补偿,是一种有形的,看得见的损耗。资产折旧是由于生产经营活动中正常损耗而导致。因此一般情况下计入期间费用或生产成本;而外部或者内部的不确定因素则会导致资产减值,具有偶然性,与生产经营关系很小,计入营业外支出。第二,计提折旧后资产的账面价值是资

产减值的计量对象,账面价值经过计提折旧后则是新的折旧基础。资产折旧是将价值进行分配的过程,与资产减值存在根本区别。原因是资产减值是估量现价的一个过程。
2.2.2资产损耗与资产减值的关系
图2-2 资产损耗与资产减值的关系

资产损耗 资产减值
补偿对象 是将产品的价值转移到生产的产品,并通过销售的产品进行补偿 以改变外部因素或内部使用或改变起价值范围
表现形式 有形,可以通过产品或者服务价值的实现得以补偿。偶然也体现为无形的,但这种无形的损失实际上就是资产减值的表现。无形损失只能从所有者权益中得到补偿,不能通过出售产品得到补偿。
无形。无形损耗可以作为资产减值的一种表现方式。
相同点 资产自身价值的减少
2.3资产减值会计的基本概念
财务会计在资产产生减值时,理应准确的呈现资产的减值,这依据了相关性、可靠性原则。资产减值会计是对企业资产减值下进行确认,计量和披露等会计处理的总称。资产减值会计已用于替代成本计量,因此可回收金额小于资产账面价值作为资产减值损失。它的目的其实就是用资产的价值减少来将企业资产的现实情况表现出来,发现潜在存在的财务风险,为企业的管理者、股东、债权人、债务人等提供相关信息。
图2-2 资产减值会计处理的流程图
3 资产减值的会计处理
资产减值的确认是在资产处于持有过程中进行处理的,指的是账面价值高于可回收金额,即公允价值下降;或者未来现金流量现值下降。由此就产生了资产减值的确认、计量及披露等方面的会计处理。
3.1 资产减值的确认
3.1.1 资产减值确认的时间
图3—1 国内外资产减值确认时间的对比
准则名称 内容
《企业会计准则第8号》 企业对资产是否发生减值的判断应该在资产负债表日当天进行判断。
国际会计准则第36号 在每一个资产负债日,企业应估计是否存在资产可能意境减值的迹象。假如存在如此的迹象,企业应估计资产的可回收价值。
很显然可以看出,国际和国内会计准则规定的资产减值的时间都是资产负债日,但是对于应该在哪种资产负债日确定的具体规定却不明朗,似乎是每个月都能资产减值。这种感觉对企业来讲应该谨慎,一旦确认了长期资产减值就不能逆转,而在一个财政年度的资产价值的波动有时可能会很大的。
3.1.2 资产减值确认的标准
由于时间和经济环境的变化,企业的某些资产会随之而发生减值变化。而资产减值也是需要有一定的标准的,资产减值的可能性可大可小,表示着资产减值的类型有多个。目前,国际上有三种主

流的确认标准,可能性标准、经济性标准、永久性标准。
永久性标准指对在未来可以确定的发生损失的资产减值。这一标准比较严格,可以防止一些不法分子为了谋取自己的财务信息而谋取利益,虽然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确认形式上的暂时性损失,但对会计人员的要求更高,要求会计人员分析判断此减值是否属于暂时减值或者永久减值。整体来说,这种标准比较复杂,适用于欧洲的一些国家。
可能性标准指确认对未来可能发生的资产减值。它的意图主要是跟历史成本始终如一,防止确认少许的不必要的减值亏损。跟永久性标准相比较,他给予了企业更大的操作空间,发挥了会计人员的判断能力,但是由于它的限制条件比较差,容易被不法分子操纵滥用,影响经济秩序。这种标准在美国等一些国家比较常用。
经济性标准,即资产账面价值低于资产负债表日的可回收金额,进行确认。相比其他两种标准而言,他的确认和计量采用的是同一量度,将计量结果作为确认减值损失的理由。在进行实用价值和可回收金额的确定时,进行估算。考虑到经济标准,然后对其进行评估,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主观判断和人为操作。因此资产负债表日资产的价值可以被真实地反映,与其他两种标准想较更具有操作性。我国的会计准则规定我国采用的是经济性标准。
3.2 资产减值的计量
3.2.1 资产减值计量的标准
现行会计计量属性有:历史成本、重置成本、可变现净值、现值、公允价值五个属性。(1)现行成本又称重置成本,(2)现行市价,(3)可实现净值,(4)未来现金流量现值,(5)公允价值,(6)可回收金额。以上这六种组成了资产减值的计量属性。资产减值会计的计量属性品类繁多,属性各有特点,于是必须得按照一定的规定来抉择。目前常用的计量属性为公允价值和可回收金额。
资产可回收金额是资产减值的定义和资产减值损失确定的基础,所以在资产减值准则中占有重要地位。这一措施更适合市场不完善,对于一个特定的资产,因为理性的投资者会有一个比较大的差异,在资产销售中使用净值做出最佳选择。从而可以更加准确的确定发生的资产减值。
3.2.2 资产减值损失的转回
资产的可回收金额低于账面价值所造成的损失被称为资产减值损失。
《国际会计准则第36号》(IAS36)指出资产减值损失需要马上在损益表中确认为费用。而我国的会计制度和会计准则则与他不同,我国认为资产减值损失一旦确认为费用或损失,就应该计入相关的具体科目。
《国际会计准则第36号》(IAS36)允许转回以前年度已确认的资产(商誉除外)减值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