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症肾脏病

重症肾脏病

简介

重症肾脏病(Severe Renal Disease)是一种严重影响肾脏

功能的疾病。它可以导致肾脏逐渐失去正常功能,甚至最终导致肾衰竭。该病的发病率逐年增加,给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寿命带来了严重威胁。本文将介绍重症肾脏病的病因、症状、诊断和治疗方法。

病因

重症肾脏病的病因多种多样,常见的包括:

1.高血压:长期不受控制的高血压可以导致肾脏损伤,

引发重症肾脏病。

2.糖尿病:糖尿病是导致重症肾脏病的主要原因之一。

高血糖损伤了肾小球,影响了肾脏的正常过滤功能。

3.肾小球肾炎:肾小球肾炎是引起重症肾脏病的另一

个常见病因。它导致肾小球的炎症,并逐渐损伤肾脏功能。

除了以上病因,一些遗传性病变、自身免疫疾病、感染等

也可能导致重症肾脏病的发生。

症状

重症肾脏病的早期症状可能并不明显,当肾脏功能严重受损时,患者可能会出现以下症状:

•高血压

•水肿(尤其是手脚水肿)

•尿液改变(如尿量减少、尿色变浓或变淡)

•腰背疼痛

•肌肉无力

•骨质疏松

•贫血

这些症状在不同患者间会有所差异,有些患者可能只有部分症状,而另一些患者可能有更明显的症状。

诊断

诊断重症肾脏病通常需要以下步骤:

1.完善的病史采集:医生会询问患者的病史,包括过

去的疾病、家族病史等。

2.体格检查:医生会通过检查患者的血压、水肿、尿

液等来评估肾脏功能。

3.实验室检查:血液和尿液检查可以提供有关肾脏功

能的重要信息,如血肌酐、尿蛋白等。

4.影像学检查:肾脏超声、CT扫描等可以检查肾脏的

大小、形态等,辅助诊断。

5.肾脏穿刺活检:在一些情况下,需要进行肾脏穿刺

活检来确定病因和病理改变。

治疗

治疗重症肾脏病的目标是延缓肾脏功能的进一步恶化,并控制病情的发展。治疗方法包括:

1.药物治疗:根据具体病因和症状,医生可能会开具

降压药、利尿剂、糖尿病药物等来控制血压和血糖,并减轻肾脏负担。

2.营养支持:患者需要摄入适量的蛋白质、维生素和

矿物质,以维持身体的正常代谢和功能。

3.透析治疗:对于进展迅速的重症肾脏病患者,透析

治疗可以起到代替肾脏过滤功能的作用,帮助清除体内的废物和过多的液体。

4.肾移植:对于肾功能严重损害的患者,肾移植是一

种有效的治疗方法。通过移植健康的肾脏,可以恢复患者的肾脏功能。

总之,重症肾脏病是一种严重影响肾脏功能的疾病。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和合理治疗对于延缓病情进展和提高患者生活质量非常重要。因此,一旦出现可能的症状,建议及时就医并接受专业的诊断和治疗。

重症肾脏病

重症肾脏病 简介 重症肾脏病(Severe Renal Disease)是一种严重影响肾脏 功能的疾病。它可以导致肾脏逐渐失去正常功能,甚至最终导致肾衰竭。该病的发病率逐年增加,给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寿命带来了严重威胁。本文将介绍重症肾脏病的病因、症状、诊断和治疗方法。 病因 重症肾脏病的病因多种多样,常见的包括: 1.高血压:长期不受控制的高血压可以导致肾脏损伤, 引发重症肾脏病。 2.糖尿病:糖尿病是导致重症肾脏病的主要原因之一。 高血糖损伤了肾小球,影响了肾脏的正常过滤功能。 3.肾小球肾炎:肾小球肾炎是引起重症肾脏病的另一 个常见病因。它导致肾小球的炎症,并逐渐损伤肾脏功能。 除了以上病因,一些遗传性病变、自身免疫疾病、感染等 也可能导致重症肾脏病的发生。

症状 重症肾脏病的早期症状可能并不明显,当肾脏功能严重受损时,患者可能会出现以下症状: •高血压 •水肿(尤其是手脚水肿) •尿液改变(如尿量减少、尿色变浓或变淡) •腰背疼痛 •肌肉无力 •骨质疏松 •贫血 这些症状在不同患者间会有所差异,有些患者可能只有部分症状,而另一些患者可能有更明显的症状。 诊断 诊断重症肾脏病通常需要以下步骤:

1.完善的病史采集:医生会询问患者的病史,包括过 去的疾病、家族病史等。 2.体格检查:医生会通过检查患者的血压、水肿、尿 液等来评估肾脏功能。 3.实验室检查:血液和尿液检查可以提供有关肾脏功 能的重要信息,如血肌酐、尿蛋白等。 4.影像学检查:肾脏超声、CT扫描等可以检查肾脏的 大小、形态等,辅助诊断。 5.肾脏穿刺活检:在一些情况下,需要进行肾脏穿刺 活检来确定病因和病理改变。 治疗 治疗重症肾脏病的目标是延缓肾脏功能的进一步恶化,并控制病情的发展。治疗方法包括: 1.药物治疗:根据具体病因和症状,医生可能会开具 降压药、利尿剂、糖尿病药物等来控制血压和血糖,并减轻肾脏负担。

关于肾病的知识科普大全

关于肾病的知识科普大全 肾病,顾名思义,就是与肾有关的疾病,肾脏是人类重要的器官,起着新陈 代谢的作用,能够维护人体的健康。当前我国成人的慢性肾病的发病率将近10%,我国当前有将近一亿不同程度的肾病患者,可见肾病已经成为威胁我国居民健康 的一大杀手,需要加以重视。肾病的比例中糖尿病患者的占比比较高,我国糖尿 病患者的患病人数达到了一亿人,除糖尿病外,慢性肾病的患者比例也在逐渐升高,因此对于肾病,要及时发现,及时治疗,避免后期酿成大病,损害身体健康。本文主要对肾病的知识进行科普,从肾病的发病原因,肾病的预防和恢复等方面 入手,提出一系列的策略,希望能够带来帮助。 一、肾脏以及的功能 肾脏是人体重要的器官,位于腰部,左右对称,要想认识肾病,需要先认识 肾脏,先认识肾脏的功能。从整体上看,肾脏是一个排泄的器官,具备排毒的功能,人体内的新陈代谢废物、一些有害的物质都能够通过肾脏排出体外,因此肾 脏在整个人体结构中的地位比较特殊,是维持人身体平衡的主要器官;此外肾脏 还担负着过滤的功能,肾脏主要过滤来自人体内的血液,肾脏既能够阻挡一些重 要的营养成分,如碳水化合物和蛋白质等,使其不至于流失,另一方面又能保证 血尿酸等小分子代谢物排出体外,使人体达到动态的平衡。肾脏还能够维持人体 血容量的平衡与稳定,并保障钠、钾等电解质的充足,并调节人体内的酸碱平衡。如果摄入过量的水或摄入过量的电解质,肾脏就会将其排出,如果人体内缺水, 肾脏就会自动降低水的排除量。因此一个健康的肾脏能够促进各个方面的平衡。 二、肾脏病的症状表现 肾病的症状表现多种多样,其中常见的症状有以下几种: (一)水肿

水肿是最常见的症状,水肿的部位有两个,一是面部,眼睑,二是下肢,出 现这种症状的原因是钠水过于滞留导致钠不能及时排除,在体内堆积过多就会出 现水肿。 (二)尿液中有不明原因的泡沫 一般来说,正常人的尿液是微黄色的,且没有任何异常,但是如果尿中糖和 蛋白的含量太高就会泛起泡沫,如果出现这种症状,一定要及时去医院就医检查。这种症状出现的原因是肾脏的过滤功能受损,一般情况下正常的肾脏拥有较为完 整的过滤膜,且只能排泄出一些小分子代谢物,不能排泄大分子蛋白质,一旦这 个膜功能受损,血液中的蛋白就会渗透到尿液中,发生异常。 (三)高血压 一般老年人容易患高血压,且老年人患的是原发性高血压,年轻人如果出现 高血压应当考虑肾脏发生了病变,当肾脏受到损害后,就会出现肾性高血压。出 现这种症状的原因有两种:第一种是肾脏损害后,会提升血容量,进而导致高血压,第二种是肾脏功能异常时会分肾素,肾素在形成时也会导致高血压。 (四)血肌酐提升 一般人们不会感受到中度和轻度的血肌酐提升,只有在抽血时才能感到,当 血肌酐提升时就表明肾功能出现了问题。出现这种症状的原因是人体内血肌酐的 量是稳定的,而血肌酐又是在肾小球中排泄,因此可以做出推断。

肾脏病学知识点

肾脏病学知识点 引言:肾脏是人体重要的代谢器官之一,其功能异常可能导致各种 肾脏疾病的发生。对于肾脏病学的了解,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保护肾 脏健康,预防和治疗肾脏疾病。本文将介绍一些肾脏病学的核心知识点,以增加对肾脏疾病的认识。 一、肾脏的生理功能 肾脏是体内最重要的排泄器官之一,其主要功能包括排除体内废物 和代谢产物、调节体液和电解质平衡、维持酸碱平衡、产生尿液等。 肾脏通过滤过、重吸收和分泌等过程,将体内废物和多余物质排出体外,同时保持有益物质的平衡。 二、常见的肾脏疾病 1. 肾炎 肾炎是肾脏最常见的疾病之一,其特点是肾小球的炎症反应。常见 的肾炎类型有急性肾小球肾炎、慢性肾小球肾炎等。肾炎的主要症状 包括尿液异常(如血尿、蛋白尿等)、水肿、高血压等。 2. 肾结石 肾结石是肾脏中形成的固体结晶体,常见的成分有草酸钙、草酸铵、磷酸钙等。肾结石的主要症状是腰腹部绞痛,伴随尿频、尿急、血尿等。 3. 肾功能不全

肾功能不全是指肾脏不能正常地滤过废物和多余物质,导致尿液中废物积累。肾功能不全的常见症状包括尿液异常、水肿、血尿等,严重病情下可能导致尿毒症。 4. 肾囊肿 肾囊肿是一种肾脏常见的良性肿瘤,其特点是肾脏中出现多个含有液体的囊肿。大多数肾囊肿为先天性,常见的症状是腰腹部疼痛和腹部肿块。 5. 肾衰竭 肾衰竭是肾脏功能完全或部分丧失的一种疾病状态,分为急性和慢性两种。肾衰竭的主要症状包括尿液减少或中断、水肿、高血压等,重症病例可能需要透析或肾移植治疗。 三、预防肾脏疾病的方法 1. 健康饮食 保持营养均衡的饮食对于肾脏健康至关重要。建议摄入适量的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减少盐分和糖分的摄入,避免过度饮酒和咖啡因摄入。 2. 多喝水 适量的水分摄入有助于稀释尿液,减少结石的形成,并能促进体内废物的排出。 3. 合理用药

连续性血液净化在危重症患者急性肾损伤中的临床应用研究进展

连续性血液净化在危重症患者急性 肾损伤中的临床应用研究进展摘要:危重症患者的身体功能会出现严重的功能障碍,患者的血液循环功能、神经功能、代谢功能等均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进而容易出现多种并发症。急性肾损伤是危重症患者常见的并发症,患者的肾脏功能会快速出现功能障碍,导致患者无法将身体内的代谢产物和有毒物质排出体外,进而严重危及患者的生命安全。临床上在对危重症急性肾损伤患者进行治疗时,主要采取连续性血液净化的方式,以代替肾脏功能,将体内代谢产物和毒素排出,改善患者的身体功能。本文主要对连续性血液净化在危重症患者急性肾损伤中的临床应用研究进展展开综述。 关键词:危重症急性肾损伤连续性血液净化进展 危重症患者的病情较为严重,身体各项器官均会受到不同程度的损伤而出现多种功能障碍[1]。危重症患者在疾病治疗期间,容易出现急性肾损伤的并发症,此时患者的肾脏功能严重受损,并且病情的进展较快,患者会出现液体平衡紊乱、电解质紊乱等症状,同时会出现呼吸功能障碍、神经功能障碍、循环功能障碍、血液系统障碍等现象,对患者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均造成严重的影响[2-3]。当危重症患者出现急性肾损伤疾病后,需要及时的对患者实施血液净化治疗,以有效代替患者的肾脏功能,改善其病情。血液净化治疗可分为间歇性血液净化治疗和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其中常用的治疗方法为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此种治疗方式能够持续性的对患者行治疗干预,有效减少疾病对患者造成

的影响[4-5]。本文主要对连续性血液净化在危重症患者急性肾损伤中的临床应用研究进展展开综述。 1 危重症急性肾损伤的发病机制 危重症患者在发病期间,其全身的器官功能均会受到影响,并且代谢功能、循环功能等会出现不同程度的障碍。 1.1 危重症患者的肾脏微循环出现障碍 危重症患者体内会出现较多的炎症因子和炎症介质,这会对患者内皮细胞造成损伤,引起血管活性物质失衡,导致全身性微循环功能障碍,使患者微循环血流量减少甚至消失;肾脏因丰富的血流量和滤过功能能够接触更多的致病原和炎症介质,此外当肾脏出现微循环障碍时,会引起肾脏组织缺血、缺氧现象,最终出现肾损伤[6-8]。 1.2 免疫炎症性损伤 危重症患者容易受到病菌的侵袭而出现组织损伤,免疫细胞、内皮细胞、肾小管上皮细胞等通过模式受体识别病原相关分子模式与危险相关分子模式,进而启动天然免疫炎症反应,这时会释放大量炎症介质,增加毛细血管的通透性,其免疫系统被持续激活,引起组织水肿和炎性损伤[9]。 1.3 凝血级联反应激活 危重症患者体内的毒素,会诱发巨噬细胞和内皮细胞释放组织因子,激活外源性凝血途径,形成微血管内栓,进而加重免疫炎症反应和微循环障碍,最终会导致弥散性血管内凝血,对肾脏造成损伤。

肾病综合征

肾病综合征 概述 肾病综合征是各种肾脏疾病导致的临床综合征,基本特征包括大量蛋白尿,即成年人>3.5g/d或将随机尿的尿白蛋白/肌酐(ACR)作为标准,如ACR>2200mg/g;低蛋白血症(血浆白蛋白<30g/L);程度不等的水肿常伴高脂血症,其中前二者为确诊的必备条件。因肾病综合征的病因、病理表现不同,故诊断后应进一步获得病因和(或)病理诊断。 就诊科室 肾病科 是否医保 是 英文名称 nephrotic syndrome,NS 是否常见 是 是否遗传 否

并发疾病 感染、血栓栓塞、急性肾衰竭、肾小管功能损伤 治疗周期 该病分为两种病理类型,治疗周期不明确 临床症状 大量蛋白尿、低蛋白血症、水肿、高脂血症 好发人群 肥胖或超重者、长期高糖高脂饮食者、免疫力低下者、不规范用药者 常用药物 泼尼松、环孢素、环磷酰胺、他克莫司 常用检查 尿液检查、血生化检查 疾病分类 原发性肾病综合征 病因不明,可表现为微小病变、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膜性肾病及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等病理类型。 继发性肾病综合征 可由感染、药物或毒物损伤、过敏、肿瘤、代谢、系统性及遗传性疾病等引起,病理表现各有特征。 病因 肾病综合征是由多种病因引起,通常由感染、遗传、免疫等因素造成。根据病因可分为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继发性肾病综合征,大部分儿童的肾病综合征,以及成人肾病综合征的2/3为原发性,诊断原发性肾病综合征必须先除外继发性肾病综合征。 主要病因 原发性肾病综合征 当患者没有其它疾病,而是由于患者肾脏本身出现问题导致肾病综合征时,称为原发性肾病综合征。儿童可见于微小病变型肾病;青少年可见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微小病变肾病、局灶性节段性肾小

重症患者急性肾损伤AKI

重症患者急性肾损伤AKI 急性肾损伤(AKI) 一、定义与分期 指不超过3个月的肾脏功能或结构方面的异常,包括血、尿、组织检测或影像学方面的肾损伤标志物的异常。 1、突发肾功能减退(在48小时内)。 2、急性肾损伤1期(危险期): Scr≥0.3mg/dL (26.4μmol/L)或为基线值的1.5-2倍;或者尿量<0.5ml/kg/h,持续>6小时。 3、急性肾损伤2期(损伤期): Scr升高至基线值的2-3倍;或者尿量<0.5ml/kg/h,持续>12小时。 4、急性肾损伤3期(衰竭期): Scr升高至基线值的3倍或在Scr>4mg/dl(354μmol/l)基础上急性增加0.5mg/dL(44μmol/L);或者尿量<0.3 ml/kg/h持续>24小

时或无尿持续>12小时。 二、病因与分类 三、诊断标准 48小时内,血肌酐高于基线水平26μmol/L或血肌酐值升高1.5倍当基线值已知时或推测该项改变发生在一周之内 或尿量0.5ml/kg/h,连续6h以上 四、诊断与鉴别诊断 良好有序的诊断思路是建立正确诊断的前提,AKI是一个肾内科急症,更需按正确诊断思路迅速做出诊断,以利治疗。AKI及其病因可参考下列思路进行诊断: 1.是不是AKI? 2.是哪种AKI ? 3.导致AKI病因是什么? (1)是不是AKI? 如果一个病人在医师密切监护下,观察到肾功能迅速坏转,并达

到AKI标准,则确诊毫无困难。但是,不少病人病史不清,无法判定既往有无肾脏病,而就诊时已肾衰竭,那么,此时肾衰竭是急性或慢性肾衰竭即需认真鉴别。如下方法对此鉴别能有所帮助: 1.临床资料下面资料可供鉴别参考: ①有否夜尿多病史? 夜尿多系指夜间尿量超过全日尿量1/2,提示远端肾小管浓缩功能障碍,有此病史者多为CRF。 ②是否早期出现少尿? 少尿系指每日尿量少于400毫升。部分AKI病人肾衰竭尚欠严重即出现少尿,而CRF病例唯到终末期(肌酐清除率<10ml/min)才呈现少尿,因此,如果肾衰竭早期即出现少尿多提示为AKI/ARF。 ③是否出现贫血? CRF几乎均有贫血,肾小球性及肾血管性AKI也多出现贫血,而肾小管性及肾间质性AKI则多无贫血或仅轻度贫血,因此不伴贫血的肾衰竭,多提示肾小管性或肾间质性AKI。 这些资料对鉴别急、慢性肾衰竭虽有很大限局性,但仍有参考价值,不应忽略。 2. 影像学检查 临床常用B型超声检查,AKI时肾脏常明显充血、水肿,故双肾体积常增大;而CRF时肾小球硬化、小管萎缩及间质纤维化,故双肾体积常缩小。为此,双肾体积增大者多为AKI (肾淀粉样变病或糖尿病肾病所致CRF早期,有时双肾体积亦大,应予鉴别)。双肾体积缩小者均为CRF。必须注意有时AKI及CRF早期,病人肾脏体积并无增大或缩小,此时影像学检查对急、慢性肾衰竭鉴别则无帮助,而必须依赖其它检查。 3.实验室检查 指甲(头发)肌酐化验常只在肾脏影象学检查,对鉴别急、慢性肾衰竭无帮助时(即肾脏大小正常时)才应用。 指甲(头发)肌酐: AKI:正常CRF:升高

2021中国肾脏病学发展(全文)

2021中国肾脏病学发展(全文) 肾脏病是影响全球人类健康的重要疾病。据2020年WHO报告显示,慢性肾病已经成为排行前10位导致死亡的病因。中国肾脏病学始于1977年北戴河肾小球疾病座谈会。1980年中华医学会肾脏病学分会成立,40年来,我国在原发性肾病、继发性肾病、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disease,CKD)、急性肾损伤(acute kidney injury,AKI)、终末期肾病血液净化治疗等各方面都取得了飞速的发展。 当前我国肾脏病防控依然面临严峻挑战。肾脏疾病患病率高,CKD患者约1.2亿人,AKI患者每年新发100万~300万。尿毒症患者100万~200万。CKD和终末期肾病患者呈逐年增多趋势,给国家医疗卫生资源带来沉重负担。因此,肾脏病已成为影响我国国民健康的重大疾病和重要公共卫生问题,需要进一步开展防、诊、治研究,延缓肾病进展,提高救治水平,降低死亡率。 根据国家肾病医疗质量管理与控制中心对全国肾活检疾病谱的调查显示,其中2/3仍为原发性肾小球疾病,原发性肾小球疾病依然是我国尿毒症的首位病因,约占44%。IgA肾病是我国最常见的肾小球疾病,我国学者在IgA肾病遗传背景、致病分子、病理分型和临床治疗方面开展了系统研究。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经过30余年临床与基础、中西医结合研究,创建了IgA肾病中西医结合证治规律与诊治关键技术,利用循证医学研究证实中药单药治疗IgA肾病的有效性,其系列成果获得了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我国继发性肾病中糖尿病肾病已成为新导入透析患者的重要病

因。糖尿病合并非糖尿病肾损害在临床上难以鉴别,因此,建立糖尿病肾病无创诊断方程有重要的临床实用价值。根据近十年临床特征的变化,对糖尿病肾病鉴别方程进行修订,显著提高了诊断效能。目前国内外针对糖尿病肾病等继发肾病新靶点的药物研发已取得很大突破,正逐步应用于临床。 我国已步入老龄化社会,新导入透析的终末期肾病患者中老年人占半数以上。准确评估老年人肾功能、发现老年肾损害的关键因子和干预靶点,对于延缓老年患者走向终末期肾衰,降低心血管等并发症有重要意义。解放军总医院关于个体化衰老与老年肾损害的理论和创新诊疗技术研究获 得两项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目前我国肾病患者肾性高血压、肾性贫血、慢性肾脏病矿物质和骨代谢异常等并发症患病率高,控制率欠佳。以肾性高血压为例,通过牵头开展全国31个省、直辖市和自治区61家三甲医院1万余例患者的调查研究,发现我国肾性高血压控制率只有33%。因此,扎实开展全国肾脏病医疗质量控制工作,推进各级医院诊疗水平同质化,将显著提高肾病并发症的控制率和达标率。 AKI是临床急危重症。除了社区获得性和医院获得性AKI的防治任务外,由于地震挤压综合征和各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所导致的AKI防治,是广大肾病工作者面临的新挑战。阐明AKI多器官对话机制、损伤后再生修复关键因子与调控机制、建立干细胞等新型治疗技术,是本领域未来的发展方向。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关于器官损伤与修复综合救治研究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创新团队奖。

重症肿瘤患者急性肾损伤

重症肿瘤患者急性肾损伤 引言 急性肾损伤(AKI)是肿瘤患者常见的严重并发症。流行病学数据差异较大,取决于肿瘤的类型和分期、抗肿瘤治疗以及患者相关因素。随着全球肿瘤患者的数量增加,以及基于治疗选择和支持治疗进展下生存机会改善,AKI发生率也增加了。其结果是肿瘤肾脏病学作为一个新型的亚专科应运而生,主要专注于肿瘤患者肾脏并发症的诊断和治疗。 流行病学 肿瘤患者AKI发病率随以下因素不同:病房类型、恶性肿瘤分型和严重程度、抗肿瘤治疗类型、患者人口统计学特征、急慢性发病共存情况、AKI诊断标准(表1)。丹麦一项历时7年、纳入37267例肿瘤患者的研究,以RIFLE标准(R危险、I损伤、F衰竭、L肾功能缺失、E终末期肾病)进行分层。观察1年内AKI风险为17.5%。AKI最多发的患者人群为肾癌(44%),肝癌(33%),骨髓瘤(32%)。此外有5.1%的AKI患者1年内需要长期透析。加拿大一项研究纳入163071例在2007至2014年间接受系统性肿瘤治疗的患者,1年内的AKI整体发病率为9.3%。其中骨髓瘤(26%)、膀胱癌(19%)、白血病(15.4%)患者的发生风险最高。中国一项研究调查了来自44家附属和地方医院的超过7百万例患者。结果显示根据医院规模(社区vs大学附院)不同,癌症相关性AKI(定义为血肌酐较基线水平上升至少50%)发生率达14~20%。其高发生率更易出现在富裕地区、老年患者及人均GDP高水平地区。 在需要ICU治疗的癌症患者中,AKI风险高达70%。AKI越严重

患者预后越差,尤其是需要肾脏替代治疗(RRT)的患者预后更差。 危险因素 与癌症患者发生AKI相关的危险因素既有肿瘤特异性,也有患者特异性。晚期肿瘤、慢性肾脏病以及糖尿病都与癌症患者AKI风险增加相关。在系统性治疗90天内,风险尤其增加。患者方面,需要入住ICU的血液肿瘤、高龄、高SOFA评分、高血压病、肿瘤溶解综合征、使用肾毒性药物以及骨髓瘤都与AKI进展独立相关。实体肿瘤患者发生AKI的危险因素包括疾病严重程度、腹盆腔肿瘤、近3个月接受肾毒性化疗和脓毒症。 AKI的病因 重症癌症患者AKI常存在多方面因素,这一点与非癌症患者AKI 相同。但有一些肿瘤特殊因素也可能存在影响(图1)。实体肿瘤AKI 的主要原因是肾毒性药物、代谢紊乱、脓毒症、肿瘤浸润、血管压迫和梗阻。而在血液肿瘤患者中,最常见的AKI原因有脓毒症、容量不足、肾毒性药物、肿瘤溶解综合征。

肾病文章摘要

肾衰,尿毒症的病人饮食上有什么要求? 当病人肾功能处在早、中期损害阶段,即肾小球滤过率(GFR) 大于25毫升/分钟左右时,蛋白摄入每日每公斤体重为0.6克左右比较适宜,同时必须补足热量。近年,有人还主张补充必需氨基酸制剂或α酮酸氨基酸制剂。但这类制剂价格较高,限制了其使用范围。 在低蛋白膳食中,要以优质蛋白质为主,如奶类、蛋类、鱼类及瘦肉类,膳食中热能必须充足。每公斤体重最少为35千卡。在膳食中如何提高优质蛋白质量,降低植物蛋白质的量,现在临床经常采用麦淀粉来作为热能的主要来源。也可用玉米淀粉、土豆淀粉代替大米和面粉。因淀粉中植物蛋白低,每100克含0.4~0.6克的植物蛋白,而面粉中的植物蛋白为每100克含有6~10克。临床上将节约植物蛋白质来用动物蛋白质如鸡蛋、牛奶、瘦肉等加以补充,从而满足体内的生理需要。这样可以满足热能需要,另一方面还可纠正体内氨基酸代谢异常。 除淀粉外,膳食中还可采用含热量高,蛋白质低的食品作为热能的主要来源,如土豆、山药、芋头、地瓜、藕、南瓜、粉丝、荸荠、藕粉、菱角粉、荸荠粉、团粉等,含非必需氨基酸高的食品应限食,如干豆类、豆制品,硬果类及谷类等。 急性肾功能衰竭诊断治疗最新进展王海燕 急性肾功能衰竭诊断治疗最新进展王海燕 北京医科大学肾脏病研究所北京医科大学第一医院肾内科 急性肾功能衰竭(急性肾衰)是以迅速的(逐日或逐周)肾小球滤过率下降和血肌酐及尿素氮上升为特点的一个临床综合征。起病初期临床表现常常不明显,有赖于密切观察肾功能动脉改变而得以诊断。少尿(尿量少于40ml/d)或无尿,仅出现于约半数病人,而且常出现于致病因素(如低灌注、肾毒性药物)作用1-2天之后,或肾小球源性急性肾衰(如急进性肾炎)起病的数周后,失却了早期、预防性治疗的时机,临床工作中一定要注意纠正以少(无)尿作为发现(或考虑诊断)急性肾衰综合征错误指征。 急性肾衰可见于临床各科病人(内、外、妇产、儿科,偶见于五官科及皮肤科)。据近年统计,急笥肾衰占住院病人的5%,重症监护室病人的30%,以致近年有人提出“重症监护肾脏病学”(critical care nephrology)的新分支学科。美国1998年估计发病数约11.5X104例,英国资料为137X10-6PMP(每百万人口中发病率)(血肌酐大于500μmol/L者),马德里(西班牙)的多中心、前瞻性调查结果为229X10-6PMP。我国缺乏全国防大学性调查,如按以上数据粗略估计,我国每年急性肾衰的发病数应为20-50万。 急性肾衰综合征的诊断和治疗是对临床医生水平的挑战和考验。这首先是因为本综合征病因构成复杂(见表1)。各种不同的疾病虽然临床上共同表现为急性肾衰,但其治疗及预后完全不同,甚至完全矛盾。如:循环血容量不足引起的肾前性急性肾衰应积极补充体液、扩容;而肾小管坏死少尿期盲目补液扩容可引起致死性急性左心衰竭。又如急骤进展性肾不球肾炎引起的急性肾衰需要大剂量糖皮质激素冲击治疗和细胞毒类药物治疗;而这些治疗在肾小管坏死则可因引起(或加重)严重感染合并症而致死。尽管目前在一些专著中仍将肾小管坏死称为急性肾衰(狭义的),但是从临床实践的角度,应将争性肾衰作为综合征来看待,对急性肾衰的病人一定要认真地进行病因诊断才能正确地指导治疗。在过去的半个世纪中,本综合征的疾病构成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在50、60年代,主要是外科手术后水电解质紊乱所导致的肾前性急性肾衰或肾小管坏死以及战争创伤有关的急性肾小管坏死;而80、90年代以来与内科有关的急笥肾衰占了主要的发病比例,特别是各种药物所致的肾毒性(肾小管坏死)、过敏性(急性小管理体制间质性肾炎)以及肾内血液灌注下降(肾前性)已成为急性肾衰的主要原因之一,必须引起临床工作者的高度重视。据欧洲、北美的统计,药物引起的急性肾衰占20%左右,我科资料约占1/3以上。而且,药物引起的急性肾衰常常是综合因素所致,如败血症数种抗生素的联合用药,应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的糖尿病肾病患者又用血管造影药物,心衰或肝硬化病人应用利尿剂及非固消炎药等等。另

重症狼疮性肾炎

重症狼疮性肾炎 SLN诱导治疗中免疫抑制剂的选择需要综合考虑狼疮性肾炎的病理分型、肾脏组织中狼疮活动的活动性和慢性指数、蛋白尿水平、肾功能 以及其他器官受累等临床参数以及患者本人的意愿,治疗过程中密切监测抗体、补体、蛋白尿、肾功能和血象的变化。在所用方案治疗3个月后,患 者病情持续恶化,表现为血肌酐升高、蛋白尿加重,即需更换治疗方案,或重复肾活检以明确病理类型是否有改变。对于大量新月体形成或肾小球纤 维素样坏死的患者,优先考虑大剂量环磷酰胺的冲击治疗,SLN 的治疗策略详见图1。虽然也有联合使用咪唑来宾、甲氨蝶呤、来氟米特等治疗S LE的报道,但由于其免疫抑制作用较弱,单独与激素联合治疗SLN时需要充分评估患者病情。1.定义2.治疗目标及原则 3.原发病治疗 4.其他综合治疗措施4.其他综合治疗措施对于重症狼疮性肾炎,仅仅着眼于狼疮性肾炎的治疗即免疫相 关的治疗是不全面的。从患者整体角度出发,重视营养及支持治疗,尤其是水、电解质平衡,预防原发病及激素治疗的并发症,及时正确处理危及生 命的病情变化,常是重症狼疮性肾炎诱导缓解治疗成功的关键。 4.1水钠的管理由于SLN患者多存在肾小球病变、肾间质- 小管损伤等,肾脏保持水钠平衡的能力下降,尿量减少及全身水肿等常见。激素冲击可能会加重这些症状。而SLN同时累及肺脏、心脏、浆膜,会 导致间质性肺炎、心包积液、胸腔积液等,如不及时识别、处理,并发的肺水肿、电解质紊乱、酸碱失衡等常常危及生命。因此在整个治疗过程中, 均应严密监测患者的水钠入量、尿量、血压、电解质、血气分析

以及体重变化情况。限制水钠摄入是最重要并且最基础的治疗措施,但往往为临床所忽视。含钠的静脉补液、进食汤类、粥类,常不可避免地摄入过多的钠盐,医生应反复强调并指导患者坚持限盐饮食。不同类型 的利尿剂(呋塞米、噻嗪类、醛固酮拮抗剂等)可单剂或联合使用,利尿剂口服疗效一般弱于静脉给药,短时静脉滴注弱于持续静脉恒速泵入。在利 尿效果不佳时,果断适时介入单纯超滤或血液滤过等治疗手段,可快速有效地解决水钠潴留和电解质紊乱。4.2感染的防治S LE本身存在免疫系统的紊乱,免疫炎症可以攻击自身的肺、脑、心等多个器官,而免疫抑制剂的使用可导致严重感染等并发症,最常累及的是肺脏 。发热、咳嗽、气促不仅仅是肺部感染常见的临床表现,亦可以是狼疮活动、狼疮肺的症状,及时完善病原学检查、炎症指标检查、肺部CT的影像 学检查等,综合判断病因很重要,如果在临床上不能排除感染,病原体不能确定的情况下,重症肺炎患者要尽早使用同时针对包括革兰阴性、革兰阳 性、真菌和病毒的药物,在疗效不佳的情况下适时加强抗感染的力度,必要时及时进行呼吸支持治疗。4.3血液净化治疗血液净化治疗不仅可以迅速减轻SLN的免疫炎症反应,更是维持机体酸碱、水、电解质等内环境稳定的重要而有效的手段。其中血浆置换可迅速清除循 环免疫复合物。对于单纯性水钠潴留导致的全身重度水肿并且利尿剂抵抗时,可使用单纯超滤的方法;对于狼疮活动造成肾小球性或肾间质性急性肾 损伤,肾小管性酸中毒难以用药物纠正,可使用连续血液滤过的方法;对于严重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内科治疗难以纠正时,血液透析多快速有效 。4.4营养及支持治疗对于饮食受限的SLN患者,需要监测血容

肾病 病情说明指导书

肾病病情说明指导书 一、肾病概述 肾病(nephrosis)泛指发生于肾脏的各种疾病。常见的肾病包括急、慢性肾小球肾炎,IgA型肾炎,肾病综合征,急、慢性肾盂肾炎,急、慢性肾衰竭,肾结石,肾损伤,肾积水,过敏性紫癜性肾炎,狼疮性肾炎,糖尿病肾病,痛风性肾病,高血压肾病,多囊肾性肾病,乙肝相关性肾炎,尿毒症等。常见临床表现为血尿、蛋白尿、水肿、高血压等。不同疾病的预后也有所不同,轻症患者经过及时治疗,一般预后较好;发展到肾衰竭等严重疾病,预后较差。 英文名称:nephrosis。 其它名称:无。 相关中医疾病:暂无资料。 ICD疾病编码:暂无编码。 疾病分类:暂无资料。 是否纳入医保:部分药物、耗材、诊治项目在医保报销范围,具体报销比例请咨询当地医院医保中心。 遗传性:多数不会遗传。 发病部位:肾脏。 常见症状:少尿、血尿、蛋白尿、高血压、水肿。 主要病因:可由原发性肾脏疾病、继发性肾脏疾病、先天性和遗传性肾脏疾病等多种原因所致。 检查项目:体格检查、血常规、尿沉渣、尿蛋白测定、尿比重和尿渗透压、肾功能、血液生化、肾脏B超、肾脏活检。 重要提醒:患者早期应及时诊治,避免延误最佳治疗时机。 临床分类:暂无资料。 二、肾病的发病特点

三、肾病的病因 病因总述:肾病的病因复杂,可由原发性肾脏疾病、继发性肾脏疾病、先天性和遗传性肾脏疾病等多种原因所致。在我国,慢性肾脏病以IgA肾病为主的原发性肾小球肾炎最为多见,其次为糖尿病肾病、高血压肾小动脉硬化、狼疮性肾炎、慢性肾盂肾炎以及多囊肾等。急性疾病多由感染、外源性毒素、外伤等导致。 基本病因: 1、基础疾病(1)血糖过高会损伤肾血管,降低肾脏功能,甚至引起肾衰竭。(2)高血压可导致肾小动脉硬化,从而损伤肾脏功能。(3)系统性红斑狼疮可引起肾小球损害。(4)结石或良性前列腺增生等可引起梗阻性肾病。(5)血管疾病如肾血管性肾衰竭、粥样栓塞性肾脏疾病、血管炎、硬皮病等。(6)多发性骨髓瘤时的本周蛋白可直接导致肾小管损伤和肾小管堵塞。 2、原发性肾病原发性肾病常病因不明,原发性肾小球疾病占肾小球疾病中的大多数,是我国引起慢性肾衰竭的主要原因。 3、感染急性肾炎常因溶血性链球菌感染所致,其他许多细菌、病毒及寄生虫感染均可引起急性肾炎。上尿路感染主要是引起肾盂肾炎。 4、外源性毒素(1)肾毒性抗微生物药物:如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多黏菌素B、万古霉素和多种头孢菌素均可导致急性肾小管坏死。(2)肾毒性中药:如含有关木通的制剂,其中的成分马兜铃酸可引起肾小管间质肾病;含关木通的制剂主要有龙胆泻肝丸、分清丸、耳聋丸、八正散等;其他肾毒性中药还有乌头、附子等。(3)造影剂:造影剂用量过大,造成肾病的风险会增高。(4)环孢素A:通过引起严重的肾血管痉挛而导致远端肾小管功能异常。(5)抗肿瘤药物:如顺铂和重金属制剂(汞、镉和砷)。(6)生物毒素:如鱼胆。 5、遗传因素部分肾病与遗传因素有关,如常染色体显性多囊肾病等。

抗凝技术在危重症肾脏替代治疗应用的中国专家共识(2023)

抗凝技术在危重症肾脏替代治疗应用的中国专家共识(2023) 危重症患者病情严重、危急、多变,常合并多器官功能衰竭,急性肾损伤(acute kidney injury,AKI)的发生率可高达 50%。全身炎性反应综合征、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合并的重症AKI 常需要体外多器官功能支持治疗。肾脏替代治疗(renal replacement therapy,RRT)是器官支持治疗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安全有效的抗凝是RRT 顺利实施的关键,然而抗凝剂种类繁多,危重症患者抗凝需求不一,迄今仍缺乏针对危重症患者RRT 的抗凝指导和推荐。本共识由国内肾脏病、危重医学以及检验医学专家共同讨论制定,旨在指导和规范危重症患者RRT 中的抗凝技术应用。 一、共识形成方法 本共识专家组由全国具有丰富临床经验的肾脏病、危重医学以及检验医学专家组成,通过检索 Pubmed 数据库、万方数据库、中国知网搜索国内外文献,主要检索词为血液透析、肾脏替代治疗、抗凝、hemodialysis、kidney/renal replacement therapy、anticoagulation,形成共识文献库。专家组成员根据国内外最新指南、文献及临床经验,经过数次线上、线下会议讨论,最终在全体专家成员同意下形成本共识。本共识的推荐强度为: “推荐”级别为强推荐,肯定有效、无效或有害,“推荐”明确利大于弊,专家高度一致的共识; “可选择” 级别为弱推荐,可能有效、无效或有害,利弊不确定或利弊相当。 二、凝血生理及抗凝剂作用机制 凝血反应是机体创伤后发生的组织修复,从而制止出血、维护血管完整性和血液流动性的生理过程。凝血因子级联反应促进凝血酶原活化成为凝血酶,催化可溶性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FIB)裂解成为纤维蛋白从而使血液凝固。当血液与体外循环材料接触后,血小板和中性粒细胞被激活,释放的微囊和微粒中含有大量的组织因子,它们与凝血因子VIIa 结合,启动组织因子凝血途径(又称外源性凝血途径),催化裂解凝血因子IX和X,后者在凝血因子V的帮助下催化凝血酶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