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库实验设计

数据库实验设计
数据库实验设计

课程:数据库技术

实验一建立数据库

实验名称:建立数据库

实验内容:在SQL Server环境下建立数据库和维护数据库。

实验目的:理解SQL Server数据库的存储结构,掌握SQL Server数据库的建立方法和维护方法。

实验方法:在SQL Server环境下用CREATE DATABASE命令建立数据库(注意:需要是系统管理员用户,或者被指定dbcreator固定服务器角色的成员,或者被显式地授予CREATE DATABASE权限,有关权限的内容请课文5.2节)

实验要求:

1、根据上体要求创建如下3个数据库:

a)创建数据库test1(使用一个数据文件和一个日志文件),要求指定一个数据文件、

一个事务日志文件,并把它们安排在不同的硬盘上。

b)创建数据库test2(使用多个数据文件和多个日志文件),要求使用3个数据文件和

两个事务日志文件,主数据文件是列表中的第一个文件或者用关键字PRIMARY指

定(文件扩展名:主数据文件使用.mdf,次数据文件使用.ndf,事务日志文件使

用.ldf)。

c)创建数据库test3(使用文件组),要求使用3个文件组(含主文件组,默认的文件

组),每个文件组包含两个数据文件,并且每个文件组要安排在不同的硬盘上。

2、修改建立的test1数据库,为之添加一个5MB大小的新数据文件。

3、修改建立的test2数据库,将其中的主数据文件增加5MB的存储空间。

4、删除建立的数据库test1。

实验步骤:

1.1(1)分别在D盘和F盘新建一个SQL server的文件夹

(2)点击新建查询

(3)输入如下代码

create database tese1

on

(

name=tese1,

filename='D:\SQL server,mdf',

size=10,

maxsize=50,

filegrowth=5)

log on

(

name=tese1_log,

filename='F:\SQL server.ldf',

size=5mb,

maxsize=25mb,

filegrowth=5mb)

然后点击执行

1.2(1)在E盘新建SQL server文件夹并在这个文件夹中新建两个名为test2和test2_1的文件夹

(2)点击新建查询

(3)输入如下代码

create database test2

on primary

(

name=test2_1,

filename='E:\SQL server\test2.mdf',

size=5,

maxsize=20,

filegrowth=5),

(

name=test2_2,

filename='E:\SQL server\test2.ndf',

size=5,

maxsize=20,

filegrowth=5),

(

name=test2_3,

filename='E:\SQL server\test2_1.ndf',

size=5,

maxsize=20,

filegrowth=5)

log on

(

name=test2_1_log,

filename='E:\SQL server\test2.ldf',

size=5mb,

maxsize=20mb,

filegrowth=5mb),

(

name=test2_2_log,

filename='E:\SQL server\test2_1.ldf',

size=5mb,

maxsize=20mb,

filegrowth=5mb)

1.3(1)分别在E D F盘新建SQL server文件夹并在这三个文件夹分别新建两个名为test3和test3_1的文件夹

(2)创建的自定义文件组:test3Group1和test3Group2。

(3)输入如下代码

CREATE DATABASE test3

ON PRIMARY

(NAME= test3_1,

FILENAME='F:\SQL server\test3.mdf',

SIZE= 10,

MAXSIZE= 50,

FILEGROWTH= 5 ),

(NAME= test3_2,

FILENAME='F:\SQL server\test3_1.ndf', SIZE= 10,

MAXSIZE= 50,

FILEGROWTH= 5 ),

FILEGROUP test3Group1

(NAME= test3_1Group1,

FILENAME='E:\SQL server\test3.ndf',

SIZE= 10,

MAXSIZE= 50,

FILEGROWTH= 5 ),

(NAME= test3_2Group1,

FILENAME='E:\SQL server\test3_1.ndf', SIZE= 10,

MAXSIZE= 50,

FILEGROWTH= 5 ),

FILEGROUP test3Group2

(NAME= test3_1Group2,

FILENAME='D:\SQL server\test3.ndf',

SIZE= 10,

MAXSIZE= 50,

FILEGROWTH= 5 ),

(NAME= test3_2Group2,

FILENAME='D:\SQL server\test3_1.ndf', SIZE= 10,

MAXSIZE= 50,

FILEGROWTH= 5 )

LOG ON

(NAME= Sales_log,

FILENAME='F:\SQL server\test3.ldf',

SIZE= 5MB,

MAXSIZE= 25MB,

FILEGROWTH= 5MB )

2(1)使用add添加

(2)输入如下代码

ALTER DATABASE tese1

ADD FILE

(

NAME= Tese1_1,

FILENAME='D:\SQL server.ndf',

SIZE = 5, MAXSIZE = 20, FILEGROWTH = 5

)

3(1)使用modify 实现

(2)输入如下代码

alter database test2 modify file (

name =test2_1, size =10)

4(1)使用drop 实现 (2)输入如下代码

drop database tese1

实验二 建立表和定义完整性约束 实验名称:建立模式 表和定义完整性约束

实验内容:在实验一建立的数据库的基础上,参照下图和下表建立表并定义完整性约束。

图1 订货数据库

表1 订货数据库字段和约束说明

供应商

实验目的:熟练掌握表的建立和数据完整性速描定义方法,实践DBMS提供的数据完整性功能,加深对数据完整性的理解。

实验方法:在实验一建立数据库的基础上用CREATE SCHEMA命令建立模式,用CREATE TABLE 命令建立表并定义数据完整性约束(注意:需要有CREATE SCHEMA和CREATE TABLE的权限,或者其他具有相应权限的身份,有关权限的内容请参见课文5.2节),用ALTER TABLE命令修改表结构。

实验要求:

1、用CREATE SCHEMA命令建立模式(自己命名模式名称)。

2、在定义的模式下参照图1和表1使用CREATE TABLE命令建立表并定义完整性约束。

3、使用ALTER TABLE命令按如下要求修改表结构:

a)为订购单增加一个新的字段“完成日期”,类型为日期时间型,默认是空值。

b)为订单明细表的“数量”字段重新定义约束:大于0、小于等于1000的正整数,

不允许为空值。

c)将供应商表的供应商名字段的类型修改为varchar(30)。

实验步骤:

1.建立模式:

use test2

go

create schema test2

2建表

(1)仓库表

use test2

go

create table仓库

(

仓库号char(6)primary key check(仓库号

like'[A-Z][A-Z][0-9][0-9][0-9][0-9]'collate Chinese_PRC_BIN),

城市char(10)unique not null,

面积numeric check(面积>='50')

)

(2)职工表

use test2

go

create table职工

(

仓库号char(6)foreign key references仓库(仓库号)check(仓库号

like'[A-Z][A-Z][0-9][0-9][0-9][0-9]'collate Chinese_PRC_BIN),

职工号char(8)primary key check(职工号

like'[A-Z][A-Z][0-9][0-9][0-9][0-9][0-9][0-9]'collate

Chinese_PRC_BIN),

工资money check(工资between 1000 and 10000)null

)

(3)供应商表

use test2

go

create table供应商

(

供应商号char(4)primary key check(供应商号like'[S][0-9][0-9][0-9]' collate Chinese_PRC_BIN),

供应商名char(16),

地址char(30)

)

(4)订购单表

use test2

go

create table订购单

(

职工号char(8)foreign key references职工(职工号)not null,

供应商号char(4)foreign key references供应商(供应商号)null,

订购单号char(6)primary key check(订购单号like

'[O][R][0-9][0-9][0-9][0-9]'collate Chinese_PRC_BIN),

订购日期datetime default getdate(),

金额money default null

)

(5)订购单明细表

use test2

go

create table订购单明细

(

订购单号char(6)foreign key references订购单(订购单号),

序号char(6)primary key,

产品名称char(20),

单价money check(单价>'0')default null,

数量int check(数量>'0')not null

)

3.修改

(1)为订购单增加一个新的字段“完成日期”,类型为日期时间型,默认是空值

use test2

go

alter table订购单

add完成日期datetime default null

(2)为订单明细表的“数量”字段重新定义约束:大于0、小于等于1000的正整数,不允许为空值

use test2

go

alter table订购单明细

add check(数量between 0 and 1000)

(3)将供应商表的供应商名字段的类型修改为varchar(30)

use test2

go

alter table供应商

alter column供应商名varchar(30)

实验三数据操作和完整性约束的作用

实验名称:数据操作笔完整性约束的作用

实验内容:在实验二的基础上完成数据的插入操作,然后进行部分修改和删除操作,在这些操作中体会数据完整性约束的作用。

实验目的:熟练掌握SQL的INSERT,UPDATE和DELETE命令,深刻理解数据完整性约束的作用以及约束时机。

实验方法:在实验二的基础上首先用INSERT命令插入各个表的记录,然后使用UPDATE和DELETE命令对部分记录进行修改和删除操作。

实验要求:

1、自行设计各个表的记录,其中仓库表至少5条记录,职工表至少10条记录、供应商表

至少5条记录,订购单表至少20条记录,订购单明细表至少50条记录。

2、使用INSERT命令完成记录的插入操作,要求分别设计若干违反实体完整性、参照完整

性和用户定义完整性约束的插入操作,并分析原因。

3、设计若干删除操作,体会执行删除操作时检查参照完整性规则的效果(要求涉及拒绝删

除、空值删除和级联删除等不同的处理方式)。

4、设计若干更新操作,体会执行更新操作时检查实体完整性规则、参照完整性规则和用户

定义完整性规则的效果。

5、将x城市仓库的职工的工资提高10%。

6、用UPDATE语句完成订购单表金额字段的计算(提示:某张订购单的金额为该订购单所

有订购项目(订购单明细)单价乘以数量的总和)。

7、设计2~3个删除操作,它需要另外一个表中的数据作为删除条件(例如,按指定的供应

商名称删除订购单记录)。

8、在实验报告中给出具体的记录和设计的操作,并针对各种数据完整性检查,给出具体的

分析和讨论。

实验步骤:

1.输入代码:

use test2

go

insert into仓库(仓库号,城市,面积)

values('AA0001','广州','60')

insert into仓库

values('AA0002','贵州','60')

insert into仓库

values('AA0003','深圳','60')

insert into仓库

values('AA0004','桂林','60')

insert into仓库

values('AA0005','青岛','60')

insert into职工(仓库号,职工号,工资) values('AA0001','AA000001','2000') insert into职工

values('AA0002','AA000002','2000') insert into职工

values('AA0002','AA000003','2000') insert into职工

values('AA0001','AA000004','2000') insert into职工

values('AA0003','AA000005','2000') insert into职工

values('AA0004','AA000006','2000') insert into职工

values('AA0005','AA000007','2000') insert into职工

values('AA0001','AA000008','2000') insert into职工

values('AA0001','AA000009','2000') insert into职工

values('AA0001','AA000010','2000')

insert into供应商(供应商号,供应商名,地址) values('S001','广药','龙洞')

insert into供应商

values('S002','广药','龙洞')

insert into供应商

values('S003','广药','龙洞')

insert into供应商

values('S004','广药','龙洞')

insert into供应商

values('S005','广药','龙洞')

insert into订购单(职工号,供应商号,订购单号,订购日期,金额,完成日期)

values('AA000001','S001','OR0001','2013-12-25','20000','2013-12-25') insert into订购单(职工号,供应商号,订购单号,订购日期,金额,完成日期)

values('AA000001','S001','OR0002','2013-12-25','20000','2013-12-25') insert into订购单(职工号,供应商号,订购单号,订购日期,金额,完成日期)

values('AA000001','S001','OR0003','2013-12-25','20000','2013-12-25') insert into订购单(职工号,供应商号,订购单号,订购日期,金额,完成日期)

values('AA000001','S001','OR0004','2013-12-25','20000','2013-12-25') insert into订购单(职工号,供应商号,订购单号,订购日期,金额,完成日期)

values('AA000001','S001','OR0005','2013-12-25','20000','2013-12-25') insert into订购单(职工号,供应商号,订购单号,订购日期,金额,完成日期)

values('AA000001','S001','OR0006','2013-12-25','20000','2013-12-25') insert into订购单(职工号,供应商号,订购单号,订购日期,金额,完成日期)

values('AA000001','S001','OR0007','2013-12-25','20000','2013-12-25') insert into订购单(职工号,供应商号,订购单号,订购日期,金额,完成日期)

values('AA000001','S001','OR0008','2013-12-25','20000','2013-12-25') insert into订购单(职工号,供应商号,订购单号,订购日期,金额,完成日期)

values('AA000001','S001','OR0009','2013-12-25','20000','2013-12-25') insert into订购单(职工号,供应商号,订购单号,订购日期,金额,完成日期)

values('AA000001','S001','OR0010','2013-12-25','20000','2013-12-25') insert into订购单(职工号,供应商号,订购单号,订购日期,金额,完成日期)

values('AA000001','S001','OR0011','2013-12-25','20000','2013-12-25') insert into订购单(职工号,供应商号,订购单号,订购日期,金额,完成日期)

values('AA000001','S001','OR0012','2013-12-25','20000','2013-12-25') insert into订购单(职工号,供应商号,订购单号,订购日期,金额,完成日期)

values('AA000001','S001','OR0013','2013-12-25','20000','2013-12-25') insert into订购单(职工号,供应商号,订购单号,订购日期,金额,完成日期)

values('AA000001','S001','OR0016','2013-12-25','20000','2013-12-25') insert into订购单(职工号,供应商号,订购单号,订购日期,金额,完成日期)

values('AA000001','S001','OR0014','2013-12-25','20000','2013-12-25') insert into订购单(职工号,供应商号,订购单号,订购日期,金额,完成日期)

values('AA000001','S001','OR0015','2013-12-25','20000','2013-12-25') insert into订购单(职工号,供应商号,订购单号,订购日期,金额,完成日期)

values('AA000001','S001','OR0017','2013-12-25','20000','2013-12-25') insert into订购单(职工号,供应商号,订购单号,订购日期,金额,完成日期)

values('AA000001','S001','OR0018','2013-12-25','20000','2013-12-25') insert into订购单(职工号,供应商号,订购单号,订购日期,金额,完成日期)

values('AA000001','S001','OR0019','2013-12-25','20000','2013-12-25') insert into订购单(职工号,供应商号,订购单号,订购日期,金额,完成日期)

values('AA000001','S001','OR0020','2013-12-25','20000','2013-12-25')

insert into订购单明细(订购单号,序号,产品名称,单价,数量) values('OR0001','000001','脑白金','100','200') insert into订购单明细(订购单号,序号,产品名称,单价,数量) values('OR0001','000002','脑白金','100','200') insert into订购单明细(订购单号,序号,产品名称,单价,数量) values('OR0001','000003','脑白金','100','200') insert into订购单明细(订购单号,序号,产品名称,单价,数量) values('OR0001','000004','脑白金','100','200') insert into订购单明细(订购单号,序号,产品名称,单价,数量) values('OR0001','000005','脑白金','100','200') insert into订购单明细(订购单号,序号,产品名称,单价,数量) values('OR0001','000006','脑白金','100','200') insert into订购单明细(订购单号,序号,产品名称,单价,数量) values('OR0001','000007','脑白金','100','200') insert into订购单明细(订购单号,序号,产品名称,单价,数量) values('OR0001','000008','脑白金','100','200') insert into订购单明细(订购单号,序号,产品名称,单价,数量) values('OR0001','000009','脑白金','100','200') insert into订购单明细(订购单号,序号,产品名称,单价,数量) values('OR0001','000010','脑白金','100','200') insert into订购单明细(订购单号,序号,产品名称,单价,数量) values('OR0001','000011','脑白金','100','200') insert into订购单明细(订购单号,序号,产品名称,单价,数量) values('OR0001','000012','脑白金','100','200') insert into订购单明细(订购单号,序号,产品名称,单价,数量) values('OR0001','000013','脑白金','100','200') insert into订购单明细(订购单号,序号,产品名称,单价,数量) values('OR0001','000014','脑白金','100','200') insert into订购单明细(订购单号,序号,产品名称,单价,数量) values('OR0001','000015','脑白金','100','200') insert into订购单明细(订购单号,序号,产品名称,单价,数量) values('OR0001','000016','脑白金','100','200') insert into订购单明细(订购单号,序号,产品名称,单价,数量) values('OR0001','000017','脑白金','100','200') insert into订购单明细(订购单号,序号,产品名称,单价,数量) values('OR0001','000018','脑白金','100','200') insert into订购单明细(订购单号,序号,产品名称,单价,数量) values('OR0001','000019','脑白金','100','200') insert into订购单明细(订购单号,序号,产品名称,单价,数量) values('OR0001','000020','脑白金','100','200') insert into订购单明细(订购单号,序号,产品名称,单价,数量) values('OR0001','000021','脑白金','100','200') insert into订购单明细(订购单号,序号,产品名称,单价,数量)

insert into订购单明细(订购单号,序号,产品名称,单价,数量) values('OR0001','000023','脑白金','100','200') insert into订购单明细(订购单号,序号,产品名称,单价,数量) values('OR0001','000024','脑白金','100','200') insert into订购单明细(订购单号,序号,产品名称,单价,数量) values('OR0001','000025','脑白金','100','200') insert into订购单明细(订购单号,序号,产品名称,单价,数量) values('OR0001','000026','脑白金','100','200') insert into订购单明细(订购单号,序号,产品名称,单价,数量) values('OR0001','000027','脑白金','100','200') insert into订购单明细(订购单号,序号,产品名称,单价,数量) values('OR0001','000028','脑白金','100','200') insert into订购单明细(订购单号,序号,产品名称,单价,数量) values('OR0001','000029','脑白金','100','200') insert into订购单明细(订购单号,序号,产品名称,单价,数量) values('OR0001','000030','脑白金','100','200') insert into订购单明细(订购单号,序号,产品名称,单价,数量) values('OR0001','000031','脑白金','100','200') insert into订购单明细(订购单号,序号,产品名称,单价,数量) values('OR0001','000032','脑白金','100','200') insert into订购单明细(订购单号,序号,产品名称,单价,数量) values('OR0001','000033','脑白金','100','200') insert into订购单明细(订购单号,序号,产品名称,单价,数量) values('OR0001','000034','脑白金','100','200') insert into订购单明细(订购单号,序号,产品名称,单价,数量) values('OR0001','000035','脑白金','100','200') insert into订购单明细(订购单号,序号,产品名称,单价,数量) values('OR0001','000036','脑白金','100','200') insert into订购单明细(订购单号,序号,产品名称,单价,数量) values('OR0001','000037','脑白金','100','200') insert into订购单明细(订购单号,序号,产品名称,单价,数量) values('OR0001','000038','脑白金','100','200') insert into订购单明细(订购单号,序号,产品名称,单价,数量) values('OR0001','000039','脑白金','100','200') insert into订购单明细(订购单号,序号,产品名称,单价,数量) values('OR0001','000040','脑白金','100','200') insert into订购单明细(订购单号,序号,产品名称,单价,数量) values('OR0001','000041','脑白金','100','200') insert into订购单明细(订购单号,序号,产品名称,单价,数量) values('OR0001','000042','脑白金','100','200') insert into订购单明细(订购单号,序号,产品名称,单价,数量) values('OR0001','000043','脑白金','100','200') insert into订购单明细(订购单号,序号,产品名称,单价,数量)

insert into订购单明细(订购单号,序号,产品名称,单价,数量) values('OR0001','000045','脑白金','100','200') insert into订购单明细(订购单号,序号,产品名称,单价,数量) values('OR0001','000046','脑白金','100','200') insert into订购单明细(订购单号,序号,产品名称,单价,数量) values('OR0001','000047','脑白金','100','200') insert into订购单明细(订购单号,序号,产品名称,单价,数量) values('OR0001','000048','脑白金','100','200') insert into订购单明细(订购单号,序号,产品名称,单价,数量) values('OR0001','000049','脑白金','100','200') insert into订购单明细(订购单号,序号,产品名称,单价,数量) values('OR0001','000050','脑白金','100','200')

2.1 代码

insert into仓库(仓库号,城市,面积)

values('AA0001','珠海','60')

仓库号是关键字AA0001已存在(违反实体完整性)2.2代码

insert into仓库(仓库号,城市,面积)

values('AA0006','珠海','30')

面积约束是大于50的(违反用户完定义整性)

2.3代码

insert into职工(仓库号,职工号,工资)

values('AA0006','AA000001','2000')

仓库号AA0006不存在(违反参照完整性)

3.1拒绝删除

delete仓库where仓库号='AA0001'

3.2空值删除

delete仓库where仓库号is null

3.3级联删除

delete订购单明细where订购单明细.订购单号in(select订购单号from订购单where 职工号='AA000001')

delete订购单where职工号='AA000001'

4.1违反参照完整性约束

update职工set仓库号='AA0006'where职工号='AA000001'

4.2违反实体完整性

update仓库set仓库号='000001'where仓库号='AA0001'

4.3违反用户定义完整性5

update仓库set面积='1'where仓库号='AA0001'

5代码

update职工set工资=(工资+(工资*0.1))

6代码

update订购单set金额=(select sum(单价*数量)from订购单明细)

7代码

delete订购单where供应商号in(select供应商号from供应商where供应商名='广药')

实验四数据查询

实验名称:使用SQL SELECT语句的数据查询操作。

实验内容:在实验二和实验三的基础上完成规定的查询操作。

实验目的:熟练掌握SQL SELECT命令。

实验方法:在实验二和实验三的基础上使用SQL SELECT命令完成实验要求中所规定的各种查询。

实验要求:

用SQL SELECT命令完成以下查询(在完成查询时将题目中的x,y等根据实验三产生的数据具体化):

1.给出在仓库x或y(x,y是仓库号)工作,并且工资少于z元的职工号。

2.先按仓库号升序,再按工资降序列出全部职工信息。

3.查询工作在面积大于x的仓库的职工号以及这些职工工作所在的城市。

4.查询供应商-订购单信息,查询结果中包括供应商号、供应商名、订购单号和订购日期

这4个字段,要求结果即能反映目前没有订购半日的供应商信息,又能反映目前没有确定供应商的订购单情况。

5.查询地址为x的供应商目前有y城市仓库的订购单的供应商的名称(分别用嵌套查询和

连接查询完成,分析各自的效率)。

6.查询有职工的工资大于或等于x仓库中所有职工的工资的仓库号。

7.查询目前仓库所在城市的数目。

8.列出全部订购单明细并计算各订购单的金额,最后给出所有订购单的平均金额和金额总

计(使用COMPUTE…BY和COMPUTE)。

相关命令:

SQL SELECT查询命令的基本框架如下(详细解释参见课文第3.5.1节):

SELECT [ALL|DISTINCT][TOP expression[PERCENT][WITH TIES]] select_list

[ INTO new_table ]

FROM table_source

[ WHERE search_condition ]

[ GROUP BY group_by_expression [ HAVING search_condition] ]

[ ORDER BY order_expression [ ASC | DESC ] ]

[ COMPUTE {{AVG|COUNT|MAX|MIN|SUM}(expression)}[ ,...n ]

[ BY expression [ ,...n ] ] ]

实验步骤:

1 select职工号from职工where仓库号='AA0001'and工资<'3000'

2 select职工号from职工order by仓库号asc,工资desc

3 select职工号,城市from职工join仓库on职工.仓库号=仓库.仓库号where面积>50

4 select供应商.供应商号,供应商名,订购单号,订购日期from供应商

full join订购单on供应商.供应商号=订购单.供应商号

sqlserver数据库综合实验报告格式

华北科技学院计算机系综合性实验 实验报告 课程名称数据库原理与应用 实验学期 2009 至 2010 学年第一学期学生所在系部管理系 年级三年级专业班级商务B071班 学生姓名李荣妹学号 4121 任课教师郭红 实验成绩 计算机系制

《数据库原理与应用》课程综合性实验报告

(3)建表如下图: 图书表的结构 读者表的结构罚款表的结构 借阅表的结构密码表的结构 输入数据:图书 读者 S只学生,t指老师,1指没有超期,0表示超期 借阅 罚款

密码: (4)、创建视图。以sa的身份登录数据库,创建视图V1,V2,V3 create VIEW V1 create VIEW V2 create VIEW V3 AS AS AS select * from 图书 select * from 借阅 select * from 罚款 建立视图V5,查看在库的图书:create view V5 as select *from 图书 where 借阅状态=‘在库’ 建立已被借出去的图书视图 create view V6 as

select * from 图书 where 借阅状态='出库' 建立逾期未还的图书的学生视图: create view V7 as select * from 借阅 where datediff(day,convert(smalldatetime,借出日期),getdate())>’30’ and 借书证号 in(select 借书证号 from 读者,借阅 Where 借阅.借书证号=读者.借书证号 and 读者类别=‘s’ 四、物理设计和自定义完整性 建立索引:为了提高在表中搜索元组的速度,在实际实现的时候应该基于键码建立索引是表中建立索引的表项: 图书表(图书编号,条形码号)读者(借书证号)借阅(借书证号,条形码号)罚款表(借书证号,条形码号)密码(借书证号) (2)建立触发器 a.对已有借书证的读者进行查询借书是否超期(这里归定30天): create trigger T1 on 读者 for insert as select 借阅.借书证号,读者.读者姓名,图书.图书编号,图书.书名,借阅.借出日期 from 读者,借阅,图书 where 读者.借书证号=借阅.借书证号 and 图书.条形码号=借阅.条形码号 and 读者类别='s' and Datediff(day,convert(smalldatetime,借出日期),getdate())>=30 b.建立触发器T2(还书时): create trigger T2 on 借阅 for insert as begin update 图书 set 借阅状态='在库' where 条形码号=(select 条形码号 from inserted) update 借阅 set 归还日期=getdate(); update 读者 set 书数=书数-1 where 借书证号=(select 借书证号 from inserted) end c.建立触发器T3(借书书时): create trigger T3 on 借阅 for insert as begin update 图书 set 借阅状态='入库' where 条形码号=(select 条形码号 from inserted) update 借阅 set 借出日期=getdate(); update 读者 set 书数=书数+1 where 借书证号=(select 借书证号 from inserted) end d.建立触发器T4,实现超出借书数目时禁借(针对老师的): create trigger T4 on 读者 for insert

分子生物学综合实验报告

分子生物学综合试验报告

综合实验Ⅰ.Southern杂交 (质粒DNA提取、PCR技术体外扩增DNA、质粒载体和外源DNA的连接反应、 地高辛标记的Southern杂交) 一.实验目的 1.学习Southern杂交的原理及操作方法。 2.学习碱裂解法提取质粒的原理。 3.学习PCR反应的基本原理和实验技术;了解引物设计的一般要求。 4.掌握DNA体外连接的基本技能,了解连接反应的注意事项。 二.实验原理 利用染色体DNA与质粒DNA的变性与复性的差异而达到分离的目的。在碱变性条件下,染色体DNA的氢键断裂,双螺旋解开而变性,质粒DNA氢键也大部分断裂,双螺旋也有部分解开,但共价闭合环状结构的两条互补链不会完全分离,当pH=的乙酸钠将其pH调到中性时,变性的质粒DNA又恢复到原来的碱裂解法提取质粒的主要原理是:利用染色体DNA与质粒DNA的变性与复性的差异而构型,而染色体DNA不能复性,形成缠绕的致密网状结构,离心后,由于浮力密度不同,染色体DNA与大分子RNA、蛋白质-SDS复合物等一起沉淀下来而被除去。 聚合酶链反应(PCR)是体外酶促合成DNA片段的一种技术,PCR 进行的基本条件:DNA模板(在RT-PCR中模板是RNA)、引物、dNTP (dATP、dTTP、dGTP、dCTP)、Taq DNA聚合酶、反应缓冲体系。 PCR循环由三个步骤组成:变性、退火、延伸。每一个循环的产物可作为下一个循环的模板,通过30个左右循环后,目的片段的扩增可达106倍。

DNA片段之间的连接是通过DNA连接酶的催化实现的。DNA连接酶催化具有平末端或互补粘性末端的DNA片段间相邻碱基通过3’,5’磷酸二酯键连接起来。最常用的来源于T4噬菌体的T4DNA连接酶。对于平末端或互补的粘性末端可直接进行连接反应。一个片段是平末端,另一片段为粘性末端或两个片段都是粘性末端但不配对,则需要通过各种方式使其可一匹配或通过平末端进行连接。通常采用末端补平、加同聚物尾、加接头等方式是目的片段之间能够匹配。 地高辛随机引物法标记的原理:在随机引物法标记的反应液中,有随机合成的六聚核苷酸作为引物,dATP、dCTP、dGTP、dTTP和D1G-11-dUTP作为合成底物,以单链DNA作为模板,在Klenow酶的作用下,合成插入地高辛的DNA链。以地高辛标记的探针与靶基因DNA链杂交后,再通过免疫反应进行检测。一般通过酶标记地高辛抗体检测,就可以肯定杂交反应的存在。免疫检验一般用碱性磷酸酶系统,BClP/NBT显色,敏感性很高。 三.实验准备 1.实验材料: 含质粒的大肠杆菌DH5α,LB液体培养基, LB平板培养基 2.实验试剂: Taq DNA聚合酶,10×反应缓冲液(含25mmol MgCl2),dNTP,引物(P1、P2),溴乙啶 (EB) ,点样缓冲液Loading buffer(10×):%溴酚蓝,40%甘油,目的基因及载体, 2×ligation 缓冲液,T4 DNA连接酶, L CaCl2,氨苄青霉素(100mg/mL), TBE电泳缓冲液(5×), DIG Random Labeling Mix(高效),Anti-DIG-AP Conjugate, BCIP/NBT Stock Solution,Blocking Reagent。 20×SSC:柠檬酸钠,3M NaCl,2×SSC:柠檬酸钠, NaCl, EDTA,变性液: NaOH, NaCl,中和度: Tris-HCl、、3M NaCl,Standard buffer:5×SSC、%(w/v) N-Lauroylsarcosine, % (w/v) SDS, 1% Blocking Reagent,Standard buffer+50% formamide,Anti-DIG-AP 碱性磷酸酶标记抗地高辛单抗体,BCIP/NBT储备液,冲洗液:0. 1M

实验设计报告

创新思维实践 实验设计报告 实验名称萃取实验 实验报告人学号 13 班级 090233 同组人 实验日期年月日 室温大气压 指导老师 评分

实验名称:萃取实验 一、实验目的 1.了解转盘萃取塔的结构和特点; 2.掌握液—液萃取塔的操作; 3.掌握传质单元高度的测定方法,并分析外加能量对液液萃取塔传质单元 高度和通量的影响。 二、基本原理 萃取是利用原料液中各组分在两个液相中的溶解度不同而使原料液混合物得以分离。将一定量萃取剂加入原料液中,然后加以搅拌使原料液与萃取剂充分混合,溶质通过相界面由原料液向萃取剂中扩散,所以萃取操作与精馏、吸收等过程一样,也属于两相间的传质过程。 与精馏,吸收过程类似,由于过程的复杂性,萃取过程也被分解为理论级和级效率;或传质单元数和传质单元高度,对于转盘塔,振动塔这类微分接触的萃取塔,一般采用传质单元数和传质单元高度来处理。传质单元数表示过程分离难易的程度。 对于稀溶液,传质单元数可近似用下式表示: ?-=1 2 x x *OR x x dx N (1) 式中: N OR ——萃余相为基准的总传质单元数; X ——萃余相中的溶质的浓度,以摩尔分率表示; x*——与相应萃取浓度成平衡的萃余相中溶质的浓度,以摩尔分率表示。 x 1、x 2——分别表示两相进塔和出塔的萃余相浓度 传质单元高度表示设备传质性能的好坏,可由下式表示: OR OR N H H = (2) Ω =OR x H L a K (3) 式中: H OR ——以萃余相为基准的传质单元高度,m; H —— 萃取塔的有效接触高度,m; K x a ——萃余相为基准的总传质系数,kg/(m 3?h ?△x); L ——萃余相的质量流量,kg/h; Ω——塔的截面积,m 2 ; 已知塔高度H 和传质单元数N OR 可由上式取得H OR 的数值。H OR 反映萃取设备传质性 能的好坏,H OR 越大,设备效率越低。影响萃取设备传质性能H OR 的因素很多,主

实验心理学实验设计方案

实验心理学实验设计方 案 Document serial number【UU89WT-UU98YT-UU8CB-UUUT-UUT108】

一、研究课题:考察“不同面部表情的识别速度与识别准确性存在差异”[预期可能结果:不同的面部表情,识别速度有差异;或者不同的面部表情,识别的准确率也有差异] 引言:速度—准确性权衡是关系到一切反应时实验信度的基本问题,下面我们将尝试通过一个简单的生活化的实验来展示任务速度和任务准确性之间普遍的权衡关系。在反应时实验中,当被试追求较快的速度时,必然要以牺牲准确性为代价。同样,当被试力求高的准确性时,也必然要以放慢速度为代价。在具体的实验中,被试究竟会如何权衡二者的关系,取决于很多因素。本实验主要探讨不同面部表情(痛苦、微笑、悲哀、快乐)识别速度与准确率是否存在显着差异。 假设:假设不同面部表情的识别速度与识别准确性存在差异 二、实验目的:通过实验证明不同面部表情(痛苦、微笑、悲哀、快乐)的识别速度与识别准确性存在差异,本实验旨在研究不同面部表情的识别速度与识别准确性存在差异,通过自编的e-prime实验程序对四十名被试进行施测。 三、实验材料:痛苦、微笑、悲哀、快乐的图片(均选自于标准的实验图片库)、电脑、e-prime程序 四、实验设计 采用单因素完全随机化设计 自变量为不同面部表情、区分为(痛苦、微笑、悲哀、快乐)四种。每个小组只接受一种实验处理,只对一种表情做出反应。 因变量为反应时、准确率,分别是识别的准确率、以及被试对不同面部表情识别的反应时。

五、实验程序: 被试构成: 采用简单随机抽样,在弘德楼随机选取了几个自习室,共选取了40个被试。男女各半,年龄为18-23岁,随机分为四个小组。 研究工具: 在计算机上自编好e-prime实验程序 研究过程 (1)正式实验前被试要先进行几次类似练习,以熟悉按键反应。 (2)被试坐在电脑前,接受相同的指导语。其指导语为:“在接下来的一段时间里你将继续进行此类题目的正式作答,请用心作答”。被试按键确认后即开始正式实验、期间不再中断休息。 (3)使用主试自编计算机视觉搜索程序,每帧呈现一副面部表情图片,每幅图片呈现的间隔时间一致,随机播放图片。每种表情的图片都有10张,每张呈现2次,共呈现20次,所有表情图片共呈现80次。痛苦按“1”键、微笑按“2”键、悲哀按“3”键、快乐按“4”键。其中第1小组只对痛苦做反应、2小组只对微笑做反应、3小组只对悲哀做反应、4小组只对快乐做反应。每出现一幅图要求被试按对应的反应键,计算机自动记录反应时间和正确率。 六、数据处理 采用进行统计分析。 以不同面部表情为自变量,反应时和准确率为因变量。 针对两个反应指标均可分别采用单因素完全随机化/独立样本的方差分析来进行差异检验。

数据库原理及应用综合实验模版

数据库综合实验 题目:图书借阅管理系统 专业:计算机类班级: 姓名:学号: 指导教师:杨柯成绩: 完成日期:2016 年6月18 日

1.系统需求分析 图书借阅管理系统的具体要求如下所述: (1)图书信息的录入:要求能够将图书信息录入到数据库中。 (2)图书信息的修改:根据需要修改、删除图书信息。 (3)用户登录:根据用户权限登录此系统。 (4)系统用户管理:要求可以管理系统的用户,包括添加、修改和删除用户。 (5)借阅证件信息录入:可以输入不同类型的借阅者信息,并根据需要修改、删除借阅证信息。 (6)借阅证管理:包括借阅证丢失、过期等管理。 (7)借阅管理:包括借书、还书、过期还书与书籍丢失处罚等管理。 2.系统功能设计 图书借阅管理系统的功能基本结构图如图1所示: 图1 图书借阅管理系统功能结构图 (1)用户管理模块:主要用于录入用户的信息,显示用户名及类型,包括添加用户、删除用户、修改用户等功能。用户类型的设置使得只有超级用户才有权限访问此界面。 (2)重新登录模块:用于其他用户重新登录。 (3)图书分类管理模块:将图书分为二级分类进行管理,包括添加、删除、修改图书分

类等功能。 (4)图书基本信息管理模块:根据图书分类录入图书信息,对图书信息进行管理,其基本功能包括添加、删除、修改图书信息。 (5)借阅证件类型管理模块:用于管理借阅证件类型,根据借阅证件类型确定借阅图书的时间、续借时间、借阅图书的数目等,包括添加、删除、修改借阅证件类型信息等基本功能。 (6)借阅证件管理模块:根据借阅证件状态(有效、过期、挂失等)与证件类型对借阅证件信息进行管理,确定借阅者的单位、身份、借书天数、借书数目等信息,包括添加、删除、修改借阅证件信息等基本功能。 (7)图书借阅管理:为系统核心部分,他根据图书借阅状态(借阅、续借、过期)来管理图书的借阅操作,包括借阅、续借、归还、丢失图书等操作功能。 3.数据库概念结构设计 根据系统需求分析和功能设计,可以将数据规划为以下实体:图书实体、读者实体、借阅实体。它们之间的关系如图2所示: 图2 图书借阅管理系统E-R图 4.数据库逻辑结构设计 根据功能设计和E-R图,设计6个数据表如下: 表1 BookType 图书分类信息表

mfc实验设计报告Word版

《面向对象程序设计》数学与计算机学院 VC++课程设计 设计题目:学生信息管理系统 学生学号:1007020304 学生姓名:刘正 学生专业:信息与计算科学 学生班级:10级信计三班 指导老师:李建湘 制作时间:2011年12月14日

目录 一、前言 (2) 二、系统需求分析 (3) 三、程序设计思路 (3) 四、模块分析 (5) 五、主要功能图示及代码 (9) 六、创新内容 (17) 七、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17) 八、收获与感想 (18) 九、程序其它重要源代码 (19) 十、后记 (27) 十一、参考文献 (28)

前言 作为大二的一名学生,我们已经学习汇编语言快一年了,但是自己从来没有做过一个有实用价值的程序。总是怀疑我们学的c语言,c++以后会有用吗?几乎都是编写一些数学计算题。直到老是教我们MFC编程后,才知道应用程序的设计过程。说实话,在课程设计之前,我没有听过什么MFC编程,所以在设计的过程中也是困难重重,每走一步都是相当艰难的。从开始设计到完成设计,我花了两个多星期,中间重做了无数次。真的难以想象爱迪生发明电灯时是怎么熬过来的。这个程序虽然不完美,但是花了我不少的心血。这将是我程序生涯的开始! 学习MFC编程,最重要的就是自学。刚开始,什么都不懂,为什么要这么做?好多函数都不不知道是干什么用的,更不用说使用它们。因此,不得不借助图书馆和网络了解它们。MFC函数库很庞大,我这次用到的微乎其微,以后还得不断的学习和熟悉。一个那么庞大的函数库,我们该如何掌握它呢?通过这半个多月的学习,我个人觉得最重要的就是多练习,只有不断的练习,才能掌握它们的规律,帮助我们学好MFC函数库。 接下来,我将把这些天的成果在这里展现出来,与大家一起分享这份来之不易的喜悦!

分子生物学实验设计实验

分子生物学实验 设计实验 题目:在大肠杆菌中表达绿色荧光基因(EGFP ) 学院:生命科学学院 专业:生态学 教师:吴传芳 姓名/学号:余光辉/20 方成/20

一、实验目的 在大肠杆菌中表达绿色荧光蛋白 二、实验流程 三、实验试剂、材料及步骤 (一)质粒DNA的提取 1.原理 碱裂解法是一种应用最为广泛的制备质粒DNA的方法,其基本原理为:当菌 体在NaOH和SDS溶液中裂解时,蛋白质与DNA发生变性,当加入中和液后, 质粒DNA分子能够迅速复性,呈溶解状态,离心时留在上清中;蛋白质与染 色体DNA不变性而呈絮状,离心时可沉淀下来。 经过苯酚、氯仿抽提,RNA酶消化和乙醇沉淀等简单步骤去除残余蛋白质和 RNA,所得纯化的质粒DNA已可满足细菌转化、DNA片段的分离和酶切、常 规亚克隆及探针标记等要求 2.试剂 LB培养液:胰蛋白胨(Tryptone)10g,酵母提取物(Yeast extract)5 g,NaCl 5g, 琼脂(固体培养基)15g,用1N NaOH调pH 7.5。 溶液Ⅰ:50mmol/L 葡萄糖, 10mmol/ EDTA-Na, 25mmol/L Tris-HCl (pH8.0) 溶液Ⅱ:0.4mol/L NaOH , 2% SDS 临用前1:1配制。 溶液Ⅲ:5mol/L 醋酸钾60ml 冰醋酸11.5ml 双蒸水28.5ml 卡那霉素(20mg/mL) 抽提液(饱和酚:氯仿:异戊醇=25:24:1 ) 无水乙醇 70%乙醇 TE缓冲液或ddH2O

3.材料 含质粒pET-28a和pEGFP-N3菌液 1.5ml塑料离心管 EP管架 微量取液器和取液器吸头 常用玻璃器皿 4.实验步骤 (1)将带有质粒pET-28a和pEGFP-N3的大肠杆菌接种在液体培养基中(加氨苄青霉素50μg/mL),37℃培养过夜 (2)取培养菌液1.5mL置Eppendorf小管中,10000rpm×2min,弃上清液 (3)加入100μL溶液I,漩涡器上充分混匀,在室温下放置10 min (4)加入200μL新配制的溶液Ⅱ,轻轻翻转2~3次,使之混匀,冰上放置5 min (5)加入150μL冰冷的溶液Ⅲ,加盖后温和颠倒数次使混匀,产生白色絮状物,冰上放置15 min (6)10000rpm×5 min,取上清液于另一干净的离心管中 (7)向上清液中加入等体积(约400μL)酚/氯仿/异戊醇(25:24:1,v/v),振荡混匀,10000rpm ×10 min,将上清液转移至新的离心管中(8)加入等体积(约370μL)氯仿/异戊醇(24:1),混匀,离心2min ,取上清液于新离心管中 (9)向上清液加入2倍体积无水乙醇,混匀,-200C放置1h (10)12000rpm × 5 min,倒去上清液,把离心管倒扣在吸水纸上,吸干液体 (11)加0.8mL70%乙醇,离心1 min,倒去上清液,真空抽干或室温自然干燥30min (12)加30μL ddH2O ,-200C保存备用 5.注意 (1)饱和酚(取下层)单独吸200μL,氯仿:异戊醇(24:1)吸200μL (2)制备质粒过程中,所有操作必须缓和,不要剧烈振荡(特别是加入溶液II 和III ),以避免机械剪切力对DNA的断裂作用 (二)DNA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 1.原理 在质粒提取的过程中,由于操作原因,提取的质粒可能有三种:线性DNA、 开环DNA 、闭环超螺旋DNA 。 当提取的质粒DNA电泳时,同一质粒DNA泳动速度:闭环超螺旋〉线状〉开 环。 但有时也有也会出现相反情况,因为与琼脂糖浓度、电流强度、离子强度及核 酸染料含量有关。 2.试剂 Gold view(DNA染料) 0.5×TBE缓冲液 上样缓冲液(6×) 3.材料 提取的pEGFP-N3和pET-28a ,琼脂糖,锥形瓶,一次性手套,胶铲,封口膜,

辉光盘实验报告设计

辉光盘实验报告设计 一、实验目的 观察平板晶体中的高压辉光放电现象。 二、实验仪器 辉光盘演示仪 三、实验原理 闪电盘是在两层玻璃盘中密封了涂有荧光材料的玻璃珠,玻璃珠间充有稀薄的惰性气体(如氩气等)。控制器中有一块振荡电路板,通过电源变换器,将12V低压直流电转变为高压高频电压加在电极上。 通电后,振荡电路产生高频电压电场,由于稀薄气体受到高频电场的电离作用二产生紫外辐射,玻璃珠上的荧光材料受到紫外辐射激发而发出可见光,其颜色由玻璃珠上涂敷的荧光材料决定。由于电极上电压很高,故所发生的光是一些辐射状的辉光,绚丽多彩,光芒四射,在黑暗中非常好看。 四、实验步骤 1.将闪电盘后控制器上的电位器调节到最小; 2.插上220V电源,打开开关; 3.调高电位器,观察闪电盘上图像变化,当电压超过一定域值后,盘上出现闪光; 4.用手触摸玻璃表面,观察闪光随手指移动变化; 5.缓慢调低电位器到闪光恰好消失,对闪电盘拍手或说话,观察辉光岁声音的变化。 五、注意事项 1.闪电盘为玻璃质地,注意轻拿轻放; 2.移动闪电盘时请勿在控制器上用力,避免控制器与盘面连接断裂; 3.闪电盘不可悬空吊挂。

实验报告要求: 学生在完成实验报告时,需要写出所观察到的实验现象及实验感悟。 个人对演示实验的认识: 演示实验形象直观,能够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演示实验能激发学生对实验的思考。学生学习的特点就是好奇心强,所以作为老师应根据学生这一认知特点,在物理教学中恰当进行演示实验,激发学生学习的好奇心和兴趣。演示实验留下的印象远比单纯的讲解要深得多。比如这个辉光盘实验能使学生了解平板晶体中的高压辉光放电的原理,通电后,由于稀薄气体受到高频电场的电离作用二产生紫外辐射,玻璃珠上的荧光材料受到紫外辐射激发而发出可见光,其颜色由玻璃珠上涂敷的荧光材料决定,由于电极上电压很高,故所发生的光是一些辐射状的辉光,绚丽多彩,光芒四射,在黑暗中非常好看。

因素实验设计

三因素实验设计 对三因素重复测量实验设计进行数据处理 一、三因素完全随机实验设计数据处理 过程: 1、打开SPSS软件,点击Data View ,进入数据输入窗口,将原始数据输入SPSS 表格区域; 2、在菜单栏中选择分析→一般线性模型→单变量; 3、因变量Dependent Variable方框中放入记忆成绩(JY),固定变量(Fixed Factor(s))方框中,放入自变量记忆策略、有无干扰和材料类型; 4、点击选项(Options)按钮,选择Descriptive statistics,对数据进行描述性统计;选择Homogeneity tests,进行方差齐性检验; 5.结果分析: 描述性统计量 因变量:记忆成绩 记忆策略有无干扰材料类型均值标准偏差N 联想策略d i m e n s i o n 2无干扰实物图片5图形图片5 总计10有干扰实物图片5图形图片.894435 总计10总计实物图片10图形图片10 总计20 复述策略d i m e n s i o n 2无干扰实物图片5图形图片5 总计10有干扰实物图片5图形图片.836665 总计10总计实物图片10图形图片10 总计20 总计d i m e n 无干扰实物图片10图形图片10 总计20有干扰实物图片10图形图片10

s i o n 2 总计20总计实物图片20图形图片20 总计40 被试间变量效应检验结果:A、B、C的主效应均极显着(P<);AB 交互效应显着; AC 交互效应极显着;BC 交互效应不显着;ABC 交互效应极显着。对于二阶与三 阶交互效应显着的,还需进行简单效应与简单简单效应检验。 主体间效应的检验 因变量:记忆成绩 源 III 型平方和df均方F Sig. 校正模型7.000截距1.000 A1.000 B1.000 C1.001 A * B1.037 A * C1.007 B * C1.146 A * B * C1.002误差32 总计40 校正的总计39

6个单片机实验设计报告

实验一:流水灯 程序: #include sbit d0=P0^0; sbit d1=P0^1; sbit d2=P0^2; sbit d3=P0^3; sbit d4=P0^4; sbit d5=P0^5; sbit d6=P0^6; sbit d7=P0^7; void delay(unsigned int x); void main() { while(1) { d0=1; delay(250); d0=0; d1=1; delay(250); d1=0; d2=1; delay(250); d2=0; d3=0; delay(250); d3=1; d4=0; delay(250); d4=1; d5=0; delay(250); d5=1; d6=0; delay(250); d6=1; d7=0; delay(250); d7=1; } } void delay(unsigned int x) {

unsigned int y; for(;x>0;x--) for(y=500;y>0;y--); }

实验二:单个数码管显示0~9循环 #include unsigned int dulatable[]={0xc0,0xf9,0xa4,0xb0,0x99,0x92,0x82,0xf8,0x80,0x90}; void delay(unsigned int z); void main() { unsigned int x; while(1) { for(x=0;x<10;x++) { P1=dulatable[x]; delay(250); } } } void delay(unsigned int z) { unsigned int y; for(;z>0;z--) for(y=1000;y>0;y--); }

数据库综合实验报告(学生成绩管理系统)

数据库综合实验报告 班级:计科*** 班 学号: **** 姓名: *** 2011年12月

数据库应用系统的初步开发 一、实验类别:综合型实验 二、实验目的 1.掌握数据库设计的基本技术,熟悉数据库设计的每个步骤中的任务和实施方案,并加深对数据库系统系统概念和特点的理解。 2.初步掌握基于C/S 的数据库应用系统分析、设计和实现方法。 3.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知识综合运用能力。 三、实验内容 在SQL Server2000数据库管理系统上,利用 Microsoft Visual C++ 6.0开发工具开发一个学生成绩管理系统的数据库应用系统。 四、实验过程 (一.)系统需求说明 1 系统功能要求设计:此系统实现如下系统功能: (1)使得学生的成绩管理工作更加清晰、条理化、自动化。 (2)通过用户名和密码登录系统,查询课程基本资料,学生所选课程成绩,修改用户密码等功能。 容易地完成学生信息的查询操作。 (3) 设计人机友好界面,功能安排合理,操作使用方便,并且进一步考虑系统在安全性,完整性,并发控制,备份和恢复等方面的功能要求。 2 系统模块设计 成绩管理系统大体可以分成二大模块如, 一是学生的基本信息模块,里面应该包含学生的各方面的基本信息;再者便是课程管理模块, 在该模块中应该包含有对学生成绩信息的查询和处理,如平均成绩、最好成绩、最差成绩以及不及格学生的统计等功能模块;再其次还有教师、课程等相关信息的模块;可以得到系统流程图: 登陆失败 退出系统 用户 验证 登陆成功

3 数据字典 数据项是数据库的关系中不可再分的数据单位,下表分别列出了数据的名称、数据类型、长度、取值能否为空。利用SQL Server 2000建立“学生选课”数据库,其基本表清单及表结构描述如下: 数据库中用到的表: 数据库表名关系模式名称备注 Student 学生学生学籍信息表 Course 课程课程基本信息表 Score 成绩选课成绩信息表 Student基本情况数据表,结构如下: 字段名字段类型Not Null 说明 Student _sno Char Primary key 学号 Student _sn char Not Null 学生姓名 Student _sex char ‘男’或‘女’性别 Student _dept char 系别 Student_age char 年龄 Student_address char 地址 course数据表,结构如下: 字段名字段类型约束控制说明 course_cno char 主键(primary key)课程号 char not null 课程名称course_cnam e course_hour int not null 课时 course_score numeric(2,1) not null 学分 score情况数据表,结构如下: 字段名字段类型约束控制说明 score_id int not null 成绩记录号 course_cno char 外部键课程号 student_sno char 外部键学号 score int 成绩 (二)数据库结构设计 1.概念结构设计 由需求分析的结果可知,本系统设计的实体包括: (1)学生基本信息:学号,姓名,性别,地址,年龄,专业。 (2)课程基本信息:课程名,课程号,分数,学时,学分。

试验设计与数据处理试验报告

试验设计与数据处理试验报告 正交试验设计 1.为了通过正交试验寻找从某矿物中提取稀土元素的最优工艺条件,使稀土元素提取率最高,选取的水平如下:

需要考虑交互作用有A×B,A×C,B×C,如果将A,B,C分别安排在正交表L8(2)的 1,2,4列上,试验结果(提取量/ml)依次是1.01,,1,33,1,13,1.06,,1.03,0.08,,0.76,0.56. 试用方差分析法(α=0.05)分析实验结果,确定较优工艺条件 解:(1)列出正交表L8(27)和实验结果,进行方差分析。 试验号 A B A×B C A×C B×C 空号提取量(ml) 1 1 1 1 1 1 1 1 1.01 2 1 1 1 2 2 2 2 1.33 3 1 2 2 1 1 2 2 1.13 4 1 2 2 2 2 1 1 1.06 5 2 1 2 1 2 1 2 1.03 6 2 1 2 2 1 2 1 0.8 7 2 2 1 1 2 2 1 0.76 8 2 2 1 2 1 1 2 0.56 K1 4.53 4.17 3.66 3.93 3.5 3.66 3.63 K2 3.15 3.51 4.02 3.75 4.18 4.02 4.05 k1 2.265 2.085 1.83 1.965 1.75 1.83 1.815 k2 1.575 1.755 2.01 1.875 2.09 2.01 2.025 极差R 1.38 0.66 0.36 0.18 0.68 0.36 0.42 因素主次 A A×C B A×B B×C 优选方案 A1B1C1 SS J 0.23805 0.05445 0.0162 0.00405 0.0578 0.0162 0.02205 Q 7.7816 总和T 7.68 P=T^2/n 7.3728 SS T 0.4088 差异源SS df MS F 显著性 A 0.23805 1 0.23805 19.5925 9259 * B 0.05445 1 0.05445 4.48148 1481 A*B 0.0162 1 0.0162 1.33333 3333 C 0.00405 1 0.00405 0.33333 3333 A*C 0.0578 1 0.0578 4.75720 1646

数据库实验六-综合实验

实验六数据库原理综合实验 1实验目的 (1)运用所学的数据库设计技术,针对一个具体的应用系统,完成系统数据库的概念模型、逻辑模型和物理模型的设计。以巩固理论课程上所学的知识,更好地掌握数据库设计技术方法。(2)对前面章节所学的知识加以综合应用。 2实验内容 给定一个应用环境,如学生选课系统、超市管理系统、某企业库存管理系统、学校图书管理系统、学校综合积分管理系统等等。(同学们课从上述选定一个题目,也可以选取一个自己较熟悉的应用环境)。完成下面的工作 2.1 数据库概念模型设计 (1)进行需求分析。-对系统的语义进行描述(包括功能、所需的数据及他们之间的关系和处理方法) (2)识别系统中的实体及实体的属性,分析实体之间的联系。 (3)设计数据库概念模型,画出E-R图。 2.2 数据库逻辑模型设计 (1)根据数据库概念模型设计数据库的逻辑模型。-将E-R模型转化到逻辑模型 (2)根据应用需要和规范化理论对逻辑模型进行优化。 2.3 数据库物理模型设计 (1)针对某种DBMS,设计数据库物理模型,包括表空间、表和索引等于物理存储有关的设计。(2)优化物理模型 (3)生成某种DBMS的SQL语句,创建数据库及其表。 2.4 装载数据 (1)收集真实数据或者生成模拟数据。 (2)批量加载数据到数据库中。 (3)设计一系列SQL语句,尤其是连接查询、嵌套查询等SQL语句,已测试数据库性能。 3实验要求 (1)可以借助POWERDESIGNER等系统分析与设计辅助工具进行数据库设计,也可以使用WORD文件直接生成各种设计文档。

(2)选择的数据库应用系统应该规模适中,不宜太大太复杂,可能做不完;也不宜太小太简单,甚至仅有三两个表组成。 (3)要设计良好的数据库完整性约束。 (4)思考题:数据库设计通常由哪些辅助工具?各有哪些优缺点? 4实验步骤 4.1 数据库概念模型设计 (1)进行需求分析。 (2)设计数据库概念模型,画出E-R图。 4.2 数据库逻辑模型设计 (3)根据数据库概念模型设计数据库的逻辑模型。 (4)对逻辑模型进行优化。 4.3 数据库物理模型设计 (5)针对某种DBMS,设计数据库物理模型,包括表空间、表和索引等于物理存储有关的设计。(6)优化物理模型 (7)生成某种DBMS的SQL语句,创建数据库及其表。 4.4 装载数据 (8)收集真实数据或者生成模拟数据。 (9)批量加载数据到数据库中。

初中生物学实验设计方案

一、实验名称:临时装片、切片、涂片的制作、观察与指导 二、实验目标:让学生通过独立自主的制作临时装片、切片、涂片的方法来感知细胞的形态与结构,从而使学生对细胞达到一定的认识,为以后的教学作下铺垫。制作临时装片的成功,对提高学生的生物学兴趣与生物科学素养都起着重要的作用。同时,这样锻炼了学生的动手能力,也培养了学生的自己动脑思考的能力。 三、实验方法及步骤: (一)实验材料:显微镜、载玻片、盖玻片、镊子、刀片、吸水纸、解剖针、毛笔、滴管、擦镜纸;清水、碘酒溶液;西红柿、空心莲子草、洋葱;创可贴(切片时可能会有人受伤) (二)实验步骤: 1、临时装片的制作 ⑴准备 擦用擦镜纸把载玻片与盖玻片擦拭干净 改进:将洁净的纱布改为擦镜纸,擦拭玻片时要注意用左手的拇指与食指 夹住玻片的两端,右手的拇指与食指衬垫上洁净的纱布后,夹在玻片两面,同时擦拭,以防将玻片损坏, 滴用滴管在载玻片中央滴1-2滴清水 改进:在制片时至少滴2滴清水,这样加盖玻片时,盖玻片下的空间中水 较充盈,气泡就少,细胞的活性也较好 取用刀片在洋葱表面上划“井”字(大约0、5cm2),用镊子撕取外表皮 问题:由于叶表皮皱缩、学生不熟练等,导致撕下的表皮薄膜过厚,在显微 镜视野中难以找到理想的观察对象,致使实验效果较差。 改进:首先将洋葱鳞片叶切成宽1、0-1、5 cm 的纵向窄条,再用刀片将 洋葱鳞片叶内侧表皮划成小块(切忌划透),然后用镊子夹住所划表皮的 边缘,将其轻轻取下(洋葱鳞片叶内侧表皮易与叶肉分离,操作简便)即 可。这一改进降低了实验操作难度,提高了制片质量。 放把撕取的表皮浸入载玻片上的水滴中,并展平 ⑵盖盖玻片 盖用镊子夹起盖玻片,使它的一边先接触载玻片上的水滴,然后缓缓地 放下,盖在要观察的材料上 ⑶染色 染:将玻片倾斜10度左右,从高的一侧滴入碘液,让其自己流入玻片。 问题: 染色时书中要求就是把1-2滴碘液滴在盖玻片的一侧,然后用吸 水纸从盖玻片的另一侧吸引,使染液浸润标本的全部。然而,部分同学可 能将盖玻片下所有水全部吸干,做出的装片会有很多的大气泡,且气泡将 细胞掩盖了,或者有人将气泡误认为细胞。 改进:染色时不用吸水纸吸水,而就是将玻片倾斜10度左右,这个角度一

实验设计报告心得体会大全

实验设计报告心得 体会大全

实验心得体会 这个学期我们学习了测试技术这门课程,它是一门综合应用相关课程的知识和内容来解决科研、生产、国防建设乃至人类生活所面临的测试问题的课程。测试技术是测量和实验的技术,涉及到测试方法的分类和选择,传感器的选择、标定、安装及信号获取,信号调理、变换、信号分析和特征识别、诊断等,涉及到测试系统静动态性能、测试动力学方面的考虑和自动化程度的提高,涉及到计算机技术基础和基于LabVIEW的虚拟测试技术的运用等。 课程知识的实用性很强,因此实验就显得非常重要,我们做了金属箔式应变片:单臂、半桥、全桥比较,回转机构振动测量及谱分析,悬臂梁一阶固有频率及阻尼系数测试三个实验。刚开始做实验的时候,由于自己的理论知识基础不好,在实验过程遇到了许多的难题,也使我感到理论知识的重要性。可是我并没有气垒,在实验中发现问题,自己看书,独立思考,最终解决问题,从而也就加深我对课本理论知识的理解,达到了“双赢”的效果。 实验中我学会了单臂单桥、半桥、全桥的性能的验证;用振动测试的方法,识别一小阻尼结构的(悬臂梁)一阶固有频率和阻尼系数;掌握压电加速度传感器的性能与使用方法;了解并掌握机械振动信号测量的基本方法;掌握测试信号的频率域分析方法;还有了解虚拟仪器的使用方法等等。实验过程中培养了我在

实践中研究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培养了良好的工程素质和科学道德,例如团队精神、交流能力、独立思考、测试前沿信息的捕获能力等;提高了自己动手能力,培养理论联系实际的作风,增强创新意识。 实验体会 这次的实验一共做了三个,包括:金属箔式应变片:单臂、半桥、全桥比较;回转机构振动测量及谱分析;悬臂梁一阶固有频率及阻尼系数测试。各有特点。 经过这次实验,我大开眼界,因为这次实验特别是回转机构振动测量及谱分析和悬臂梁一阶固有频率及阻尼系数测试,需要用软件编程,而且用电脑显示输出。能够说是半自动化。因此在实验过程中我受易非浅:它让我深刻体会到实验前的理论知识准备,也就是要事前了解将要做的实验的有关质料,如:实验要求,实验内容,实验步骤,最重要的是要记录什么数据和怎样做数据处理,等等。虽然做实验时,指导老师会讲解一下实验步骤和怎样记录数据,可是如果自己没有一些基础知识,那时是很难作得下去的,惟有胡乱按老师指使做,其实自己也不知道做什么。 在这次实验中,我学到很多东西,加强了我的动手能力,而且培养了我的独立思考能力。特别是在做实验报告时,因为在做

三因素实验设计

对三因素重复测量实验设计进行数据处理 一、三因素完全随机实验设计数据处理 过程: 1、打开SPSS软件,点击Data View ,进入数据输入窗口,将原始数据输入SPSS 表格区域; 2、在菜单栏中选择分析→一般线性模型→单变量; 3、因变量Dependent Variable方框中放入记忆成绩(JY),固定变量(Fixed Factor(s))方框中,放入自变量记忆策略、有无干扰和材料类型; 4、点击选项(Options)按钮,选择Descriptive statistics,对数据进行描述性统计;选择Homogeneity tests,进行方差齐性检验;

o n 2图形图片20总计40 被试间变量效应检验结果:A、B、C的主效应均极显著(P<);AB 交互效应显著; AC 交互效应极显著;BC 交互效应不显著;ABC 交互效应极显著。对于二阶与三 阶交互效应显著的,还需进行简单效应与简单简单效应检验。 主体间效应的检验 因变量:记忆成绩 源 III 型平方和df均方F Sig. 校正模型7.000截距1.000 A1.000 B1.000 C1.001 A * B1.037 A * C1.007 B * C1.146 A * B * C1.002误差32 总计40 校正的总计39 a. R 方 = .852(调整 R 方 = .819)

简单效应检验: 在主对话框中,单击Paste按钮,SPSS会把原先的全部操作转换成语句并粘贴到新打开的程序语句窗口中,在命令语句中加入EMMEANS引导的语句; 结果:当被试使用联想策略进行记忆时,无干扰条件的记忆成绩极显著优于有干扰条件的记忆成绩;当被试使用复述策略进行记忆时,无干扰条件的记忆成绩也极显著优于有干扰条件的记忆成绩。当被试使用联想策略进行记忆时,实物图片的记忆成绩极显著优于图形图片的记忆成绩;当被试使用复述策略进行记忆时,实物图片与图形图片的记忆成绩无显著差异。 简单简单效应检验: 结果:所以a,b,c有显著差异。 二、重复测量一个因素的三因素混合实验设计数据处理 过程: 1.Data View ,进入数据输入窗口,将原始数据输入SPSS表格区域 2.Analyze → General Linear Model → Repeated Measures(在菜单栏中选择分析→一般线性模型→重复变量) 3.在定义被试内变量(Within-Subject Factor Name)的方框中,设置被试内变量标记类型,在定义其水平(Number of Level)的对框中,输入3,表示有两个水平,然后按填加(Add)钮。 4.按定义键(Define),返回重复测量主对话框,将b1、b2、b3选入被试内变量(Winthin-Subjects Variables)方框中,将a、c选入被试间变量框中。 5.点击选项Options,进行如下操作: ①将被试内变量b(三个水平)键入到右边的方框中,采用[LSD(none)]法进行多重比较, ②选择Descriptive statistics命令,对数据进行描述性统计。 选择Homogeneity tests进行方差齐性检验。

数据库实验八综合性实验报告

华南农业大学综合性设计性 实验报告 实验名称:数据库设计 项目性质:综合性设计性实验 所属课程:数据库系统概念 开设时间:2015-2016学年第1学期学生班级: 指导教师: 2015年12月12日

华南农业大学数学与信息学院 综合性、设计性实验成绩单 开设时间:2015-2016学第一学期

一、设计部分 1.需求分析 1.1 用户需求概述 本系统为图书管理系统数据库,该系统开发的主要目的是对大学图书馆的图书信息进行记录统计管理。具体完成录入图书信息,录入借还书记录,录入读者信息等功能。需要完成的主要功能有: 1)学生信息录入 该功能供图书馆管理员使用,学生首次借阅图书前,必须登记并录入个人身份信息,内容包括:学号、姓名、联系电话。 2)图书信息录入 该功能供图书馆管理员使用,对于首次入库的新书,必须录入图书目录资料,内容包括:图书编号、书名、作者、出版社、简介。 3)借书记录录入 该功能供图书馆管理员使用,读者凭校园卡到柜台办理借书手续,由图书馆管理人员录入借书记录,内容包括:日期、学号、图书编号。 对读者借阅图书的限制条件包括: ①读者一次可借阅1-3本图书, ②借出未还的图书,累计不得超出5本; ③没有逾期未归还的图书,从借出之日开始计算,超过90天尚未归还则视为逾期。 4)还书记录录入 该功能供图书馆管理员使用,读者凭校园卡到柜台办理归还借书手续,由图书馆管理人员录入还书记录,内容包括:日期、学号、图书编号。学生可以一次归还1至多册所借阅的图书。 5)图书信息查询 该功能供学生使用,学生自行输入书名、作者、出版社等信息作为查询条件,

系统列出满足查询条件的图书目录。 6)学生信息查询 该功能供图书馆管理人员使用,操作人员输入学生学号,系统列出该学生的个人信息、以及历次的借阅/归还图书记录。 1.2 数据需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