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单片机的气体检测系统设计..

基于单片机的气体检测系统设计..
基于单片机的气体检测系统设计..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本科毕业论文基于单片机的气体检测系统设计考生姓名:准考证号:

专业层次:院(系):

指导教师:职称:

重庆科技学院

二O一三年九月十五日

摘要

本论文研究设计了一种用于公共场所及室内具有检测及超限报警功能的室内空气质量检测系统。其设计方案基于89C51单片机,选择瑞士蒙巴波公司的CH20/S-10甲醛传感器和MQ-5气体传感器。系统将传感器输出的4~20mA的标准信号通过以AD0832为核心的A/D转换电路调理后,经由单片机进行数据处理,最后由LCD显示甲醛浓度值。文中详细介绍了数据采集子系统、数据处理过程以及数据显示子系统和报警电路的设计方法和过程。系统对于采样地点超出规定的甲醛容许浓度和天然气规定浓度时采用三极管驱动的单音频报警电路提醒监测人员。同时,操作人员对于具体报警点的上限值可以通过单片机编程进行设置。

另外,该系统对浓度信号进行了信号补偿等处理,减少了测量误差,因此,具有较高的测量精度,而且结构简单,性能优良。本系统的量程为0-10ppm,精度为0.039ppm 。

关键词: 甲醛检测,天然气检测,AT89C52单片机

ABSTRACT

This thesis design of a paper for public places and indoor testing and over-limit alarm functions with indoor air quality testing system. Its design is based on 89C51 single chip, with the choice of MQ-5 gas sensors and CH20/S-10 formaldehyde sensor from Switzerland mengbabo company. Sensor system will output 4 ~ 20mA standard signal through the core ADC0832 for A / D conversion circuit after conditioning, by the single-chip microcomputer for data processing, at last display the formaldehyde concentration on the LCD . The article detailed the data acquisition subsystem, data processing and data display and alarm system circuit design method and process. When the sampling sites when the formaldehyde and Natural gas concentration exceeded,To the single-transistor drive circuit audio alarm will sound the alarm,Testing staff to remind. At the same time,The concentration of formaldehyde, Can be set through the single-chip programming.

In addition, the system signals a concentration compensation signal processing, a reduction of measurement error, therefore, have a high measurement accuracy, and simple structure, excellent performance. The range of the system for 0-10ppm, accuracy 0.039ppm.

Keywords: Formaldehyde detection,Natural gas detection, AT89C52 single-chip

目录

摘要................................................................................................................................................................ I I ABSTRACT........................................................................................................................................................ III 1 绪论. (1)

1.1 设计的意义 (1)

1.2设计的内容 (1)

1.3发展背景 (1)

2总体方案设计 (3)

2.1总体方案设计 (3)

2.2总体电路概念图设计 (3)

3 硬件设计 (4)

3.1主控芯片AT89C52的设计 (4)

3.2 传感器设计 (5)

3.3 模数转换设计 (7)

3.4 按键设计 (9)

3.5 外围扩充存储器设计 (10)

3.6 时钟芯片设计 (10)

3.7 LCD显示器设计 (11)

4 软件设计 (13)

4.1 主程序模块设计 (13)

4.2模数转换设计 (13)

4.3按键模块设计 (13)

4.4时钟模块设计 (14)

4.5LCD显示模块设计 (15)

5系统仿真 (16)

5.1编译软件介绍 (16)

5.2主程序 (16)

结论 (22)

致谢 (23)

参考文献 (24)

1 绪论

1.1 设计的意义

甲醛是一种无色,有强烈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易溶于水、醇和醚。甲醛在常温下是气态,通常以水溶液形式出现。其37%的水溶液称为福尔马林,医学和科研部门常用于标本的防腐保存。此溶液沸点为19.5℃故在室温时极易挥发,随着温度的上升甲醛的挥发速度加快。在我国有毒化学品优先控制名单中甲醛列居第二位。甲醛已被世界卫生组织确定为致癌和致畸形物质。甲醛是原浆毒物,能与蛋白质结合,吸入高浓度甲醛后会出现呼吸道的严重刺激和水肿、眼刺痛、头痛,也可发生支气管哮喘皮肤直接接触甲醛,可引起皮炎、色斑、坏死。经常吸入少量甲醛,能引起慢性中毒,出现粘膜充血、皮肤刺激症、过敏性皮炎、指甲角化和脆弱等。全身症状有头痛、乏力、心悸、失眠、体重减轻以及植物神经紊乱等。

天然气、液化天然气(俗称煤气罐)是一种多组分的混合气体,主要成分是烷烃,其中甲烷占绝大多数,另有少量的乙烷、丙烷和丁烷,此外一般还含有硫化氢、二氧化碳、氮和水气,以及微量的惰性气体,如氦和氩等。在标准状况下,甲烷至丁烷以气体状态存在,戊烷以上为液体。天然气在燃烧过程中产生的能影响人类呼吸系统健康的物质极少,产生的二氧化碳仅为煤的40%左右,产生的二氧化硫也很少。天然气易燃易爆和空气混合后,温度达到550℃左右就会燃烧;其混合物浓度达到5%-15%,遇到火种就会爆炸。天然气热值高,约8500-10000千卡/米3,天然气燃烧后发出的热量是相同体积的城市煤气的2.5倍左右。

1.2设计的内容

本论文主要完成室内空气质量检测仪的软件设计,设计内容包括:A/D转换器程序、控制程序、超标报警、键盘检测、数据显示等。

本系统采用单片机为控制核心,以实现室内空气质量检测仪的基本控制功能。系统主要功能内容包括:数据处理、时间设置、开始测量、超标报警、键盘检测、自动休眠:仪器若不进行称量操作,5分钟后自动进入休眠模式,以降低电源消耗。

本系统设计采用功能模块化的设计思想,系统主要分为总体方案设计、硬件和软件的设计三大部分。

1.3发展背景

室内甲醛污染和天然气泄露对人身体健康影响较大,标准规定的方法绝大多数是化学分析法,使用的手段是实验室分析仪器主要有比色计、分光光度计、化学滴定、气相和液相色谱。但这些方法费力费时、成本高、自动化程度低过程复杂、大多数过程是

人工操作很难做到现场实时控制随着传感器和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现已有了基于单片机的空气质量检测仪,并且测试测试范围、分辨率、精度、稳定性已接近标准要求。因此本设计可选用基于电化学原理的甲醛传感器与MQ-5气体传感器。甲醛传感器其原理是空气中的甲醛在电极下发生氧化反应,产生的扩散电极电流与空气中的甲醛浓度成正比,通过检测放大电路和放大倍数的调整经A/D转换后送单片机;MQ-5气体传感器由微型AL2O3 陶瓷管、SnO2 敏感层,测量电极和加热器构成的敏感元件组成,通过检测放大电路和放大倍数的调整经A/D转换后送单片机,由单片机现场自动控制检测并显示甲醛浓度和煤气、天然气主要参数。

2总体方案设计

2.1总体方案设计

室内甲醛污染和天然气泄露对人身体健康影响较大,标准规定的方法绝大多数是化学分析法,使用的手段是实验室分析仪器主要有比色计、分光光度计、化学滴定、气相和液相色谱。但这些方法费力费时、成本高、自动化程度低过程复杂、大多数过程是人工操作很难做到现场实时控制随着传感器和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现已有了基于单片机的空气质量检测仪,并且测试测试范围、分辨率、精度、稳定性已接近标准要求。因此本设计可选用基于电化学原理的甲醛传感器与MQ-5气体传感器。甲醛传感器其原理是空气中的甲醛在电极下发生氧化反应,产生的扩散电极电流与空气中的甲醛浓度成正比,通过检测放大电路和放大倍数的调整经A/D转换后送单片机;MQ-5气体传感器由微型AL2O3 陶瓷管、SnO2 敏感层,测量电极和加热器构成的敏感元件组成,通过检测放大电路和放大倍数的调整经A/D转换后送单片机,由单片机现场自动控制检测并显示甲醛浓度和煤气、天然气主要参数。

2.2总体电路概念图设计

总体的硬件系统结构框图如图2-1所示

图2-1硬件电路结构图

3 硬件设计

3.1主控芯片AT89C52的设计

AT89C52是美国ATMEL公司生产的低电压,高性能CMOS 8位单片机,片内含8K bytes的可反复擦写的只读程序存储器(PEROM)和256K bytes的随机存取数据存储器,器件采用ATMEL公司的高密度,非易失性存储技术生产,与标准MCS-51指令系统及8052产品引脚兼容,片内置通用8位中央处理器和FLASH存储单元,功能强大,AT89C52单片机适合于许多较为复杂控制应用场合。

主要性能参数:

●与MCS-51产品指令和引脚完全兼容

●8K字节可重擦写FLASH闪存存储器

●1000次写/擦循环

●时钟频率:0Hz—24MHz

●三级加密存储器

●256字节内部RAM

●32个可编程I/O口线

●3个16位定时/计数器

●6个中断源

●可编程串行UART通道

●低功耗的空闲和掉电模式

●片内振荡器和时钟电路

图3-1 引脚图

3.2 传感器设计

从传感器过来的电压信号,必须放大,滤波,采集,转换才能被MCU识和处理。由于假若每一路都设置放大、滤波等器件,那么成本会很大,所以信号的采集一般用多路模拟通路进行选择。然而选择多路模拟开关时必须考虑以下的几个因素:通道数量、切换速度、开关电阻和器件的封装形式。总之数据采集与硬件的选择有很大的关系[4]。

甲醛传感器的选择:

甲醛传感器由甲醛探头CH20传感器组成。甲醛传感器/甲醛模块(CH2O传感器)详细介绍如下表3-3:

MQ-5气体传感器的选择:

MQ-5气体传感器由微型AL2O3陶瓷管、SnO2敏感层,测量电极和加热器构成的敏感元件组成。MQ-5气体传感器详细介绍如下表3-4。

(3)测量电路

测量电路由CH20/S-10甲醛传感器,MQ-5气体传感器,ADC0832组成。甲醛传感器由甲醛探头和CH20传感器组成。当空气被内部的采样系统吸收后,产生一个与甲醛浓度成正比的电压信号,该电压信号经AD0832与AT89C52单片机相连,在显示器上显示出甲醛的浓度值,当超过国家规定的标准时报警。MQ-5传感器通过+热气对敏感层加热,当有烟雾性煤气接触单敏感层会产生电压信号经AD0832与AT89C52单片机相连超过国家规定的标准时报警。

表3-3甲醛传感器参数表

表3-4 MQ-5气体传感器参数表

3.3 模数转换设计

(1)实现A/D转换的基本方法很多,有计数法、逐次逼近法、双斜积分法和并行转换法。由于逐次逼近式A/D转换具有速度,分辨率高等优点,而且采用这种方法的ADC芯片成本低,所以我们采用逐次逼近式A/D转换器。逐次逼近型ADC包括1个比较器、一个模数转换器、1个逐次逼近寄存器(SAR)和1个逻辑控制单元。逐次逼近型是将采样信号和已知电压不断进行比较,一个时钟周期完成1位转换,依次类推,转换完成后,输出二进制数。这类型ADC的分辨率和采样速率是相互牵制的。优点是分辨率低于12位时,价格较低,采样速率也很好。

(2)由于ADC0832模数转换器具有8位分辨率、双通道A/D转换、输入输出电平与TTL/CMOS相兼容、5V电源供电时输入电压在0~5V之间、工作频率为250KHZ 、转换时间为32 微秒、一般功耗仅为15MW等优点,适合本系统的应用,所以我们采用ADC0832为模数转换器件。电路图见图3-6如下:

图3-6 模数转换电路图

ADC0832 具有以下特点:

· 8位分辨率;

· 双通道A/D转换;

· 输入输出电平与TTL/CMOS相兼容;

· 5V电源供电时输入电压在0~5V之间;

· 工作频率为250KHZ,转换时间为32μS;

· 一般功耗仅为15mW;

· 8P、14P—DIP(双列直插)、PICC 多种封装;

· 商用级芯片温宽为0°C to +70°C,工业级芯片温宽为?40°C to

+85°C;

芯片接口说明:

· CS_ 片选使能,低电平芯片使能;

· CH0 模拟输入通道0,或作为IN+/-使用;

· CH1 模拟输入通道1,或作为IN+/-使用;

· GND 芯片参考0 电位(地);

· DI 数据信号输入,选择通道控制;

· DO 数据信号输出,转换数据输出;

· CLK 芯片时钟输入;

· Vcc/REF 电源输入及参考电压输入(复用);

ADC0832 为8位分辨率A/D转换芯片,其最高分辨可达256级,可以适应一般的模拟量转换要求。其内部电源输入与参考电压的复用,使得芯片的模拟电压输入在0~5V之间。芯片转换时间仅为32μS,据有双数据输出可作为数据校验,以减少数据误差,转换速度快且稳定性能强。独立的芯片使能输入,使多器件挂接和处理器控制变的更加方便。通过DI 数据输入端,可以轻易的实现通道功能的选择。

(3)单片机对ADC0832 的控制原理:

正常情况下ADC0832 与单片机的接口应为4条数据线,分别是CS、CLK、DO、DI。但由于DO端与DI端在通信时并未同时有效并与单片机的接口是双向的,所以电路设计时可以将DO和DI 并联在一根数据线上使用。当ADC0832未工作时其CS输入端应为高电平,此时芯片禁用,CLK 和DO/DI 的电平可任意。当要进行A/D转换时,须先将CS使能端置于低电平并且保持低电平直到转换完全结束。此时芯片开始转换工作,同时由处理器向芯片时钟输入端CLK 输入时钟脉冲,DO/DI端则使用DI端输入通道功能选择的数据信号。在第1 个时钟脉冲的下沉之前DI端必须是高电平,表示启始信号。在第2、3个脉冲下沉之前DI端应输入2 位数据用于选择通道功能,

(4)测量量程

本系统的量程为0-10ppm。由于我所使用的是8位ADC0832,所以本系统的精度为:10ppm/256=0.039ppm。

3.4 按键设计

本系统应用有人机对话功能,该功能即能随时发出各种控制命令和数据输入以及和LCD连接显示运行状态和运行结果。键盘分为:独立式和矩阵式两类,每一类按其编码方法又可以分为编码和非编码两种。由于本系统只有UP、DOWN 、OK 、CANCEL4个控制命令,所需按键较少,所以本系统选择独立式按键。电路图见图3-7:

图3-7 按键电路图

独立式按键是直接用I/O口线构成的单个按键电路。每个独立式按键占有一

根I/O口线。各根I/O口线之间不会相互影响。在此电路中,按键输入部采用低电平有效,上拉电阻保证了按键断开时,I/O口线有确定的高电平,(AT89C52 .P1口内部接有上拉电阻)所以就不需要再外接上拉电阻。

键盘抖动的消除:抖动的消除大致可以分为硬件削抖和软件削抖。

硬件削抖是采用硬件电路的方法对键盘的按下抖动及释放抖动进行削抖,经过削抖电路后使按键的电平信号只有两种稳定状态。

软件削抖的基本原理是当检测出键盘闭合时,先执行一个延时子程序产生数毫秒的延时,待接通时的前沿抖动消失后再判别是否有健按下。当按键释放时,也要经过数毫秒延时,待后沿抖动消失后再判别键是否释放。

由于应用硬件削抖还需要外加器件,成本相对较高,所以本系统选择软件延时削抖的方法。

3.5 外围扩充存储器设计

基于AT89C52单片机具有8KB的程序存储器(ROM),256B的数据存储器(RAM),由于考虑到本系统的数据处理与存储所需的容量,现在需要扩充存储器的容量。在应用中要保存一些参数和状态,据了解基于EEPROM的存储芯片是一种很好的选择,选定了AT24C128存储器。电路图见图3-8:

图3-8 外围扩充存储电路图

3.6 时钟芯片设计

因为此系统需要记录测量发生的时间,所以需要时钟芯片来记录不同人在不同时间的监测数据,因此我们在系统中加入了时钟芯片。对时钟芯片的要求首先是低功耗,其次是编程简单,缩短程序开发时间,实际上也就缩短了系统用于实际生产所用的开发周期以及成本,在本系统,我们选择了DS1302时钟芯片。

时钟电路选择的芯片是 DS1302,其内含一个实时时钟/日历和31字节静态RAM,可以通过串行接口与单片机通信。而通信时,仅需要3个口线:(1)RES (复位),(2)I/O数据线,(3)SCLK(串行时钟)。时钟/RAM的读/写数据以一字节或多达31字节的字符组方式通信。其工作时功耗很低,广泛应用于电话,传真,便携式仪器等产品领域[3]。

DS1302主要性能有:时实时钟能计算2100年之前的秒、分、时、日、日期、星期、月、年的能力,还有闰年的调整能力;读/写时钟或RAM数据时,有单字节和多字节传送两种方式;与DS1202/TTL兼容。

DS1302引脚概述:X1,X2:振荡源,外接32。768KHZ晶振;SCLK:串行时钟输入端。

其电路图如图3-9:

图3-9 时钟电路图

3.7 LCD显示器设计

对于本系统要有显示装置完成显示功能。显示器最好能够显示数据、图形。考虑到同种LCD显示器的屏幕越大体积越大,功耗越大的特点,在同类产品中选用了AMPIRE128X64液晶显示模块。该型号显示器消耗电量比较低,可以满足系统要求。该类液晶显示模块采用动态的液晶驱动,可用5V供电。

以下为LCD显示电路接线原理图如图3-11

图3-11 液晶电路图

在单片机系统中应用LCD显示器作为输出器件有以下几个有点:

显示质量高:由于液晶显示器每一个点在收到信号后就一直保持那种色彩和亮度,恒定发光,而不像阴极射线管显示器(CRT)那样需要不断刷新新亮点。因此,LCD显示器画质高且不会闪烁。

数字式接口:液晶显示器都是数字式的,和单片机系统的接口更加简单可靠,操作更加方便。

体积小、重量轻:液晶显示器通过显示屏上的电极控制液晶分子状态来达到显示的目的,在重量上比相同显示面积的传统显示器要轻的多。

功耗低:相对而言,液晶显示器的功耗主要消耗在其内部的电极和驱动IC 上,因而耗电量比其他显示器要少的多[5]。

4 软件设计

4.1 主程序模块设计

主程序实现的功能:与硬件相结合实现便携式甲醛检测仪的各个功能。主要是检测与显示,时间调整与显示,数据存储。功能子函数的调用。见图4-1

图4-1 主程序流程图

4.2模数转换设计

(1) 模数转换模块的主要功能就是将经放大器放大的模拟电压信号转化为

MCU 能够处理的数字信号,并传送给MCU 。

(2) ADC0832转换的流程图如下图4-2

图 4-2数转换流程图

4.3按键模块设计

(1) 按键时显现人机对话的一个控制按钮,通过按键的操作,对系统进行发

送操作指令,后经与MCU 串行通信,然后在液晶上显示。

(2)按键查询式的流程图如下图:

图 4-3 按键查询式的流程图

4.4时钟模块设计

(1)DS1302模块主要是用于设置时间和与MCU通信经LCD显示时间。

(2)时钟模块操作流程图如下图:

图 4-4时钟模块操作流程图

4.5LCD显示模块设计

LCD模块在本系统中主要起着开界面汉字显示,以及各控制效果的显示。采用直接访问方式。

液晶显示的操作流程图如下图4-5:

图 4-5液晶显示的操作流程图

5系统仿真

5.1编译软件介绍

Keil软件简介:

单片机开发中除必要的硬件外,同样离不开软件,我们写的汇编语言源程序要变为CPU可以执行的机器码有两种方法,一种是手工汇编,另一种是机器汇编,目前已极少使用手工汇编的方法了。机器汇编是通过汇编软件将源程序变为机器码,用于MCS-51单片机的汇编软件有早期的A51,随着单片机开发技术的不断发展,从普遍使用汇编语言到逐渐使用高级语言开发,单片机的开发软件也在不断发展,Keil软件是目前最流行开发MCS-51系列单片机的软件,这从近年来各仿真机厂商纷纷宣布全面支持Keil即可看出。Keil提供了包括C编译器、宏汇编、连接器、库管理和一个功能强大的仿真调试器等在内的完整开发方案,通过一个集成开发环境(uVision)将这些部份组合在一起。运行Keil软件需要Pentium或以上的CPU,16MB或更多RAM、20M以上空闲的硬盘空间、WIN98、NT、WIN2000、WINXP等操作系统[5]。

5.2主程序

#include //调用外函数//

#include

#include

#include

#include

#include

#include /**********初始化CPU************/

void init_cpu() //初始化cPu

{ EA=1;

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动态验收技术规范DB11∕T 1714-2020

目次 前言............................................................................. II 1 范围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 术语与定义 (1) 4 基本规定 (2) 5 基础设施系统 (2) 6 电力牵引供电系统 (5) 7 通信与信号系统 (8) 8 空气动力学响应、噪声和电磁环境 (10) 参考文献 (12)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北京市交通委员会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由北京市交通委员会组织实施。 本标准起草单位:北京市轨道交通建设管理有限公司、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北京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有限公司、北京市城市轨道交通咨询有限公司、中国中铁设计咨询集团有限公司、北京市轨道交通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中国中铁电气化局集团有限公司、中国中车长春轨道客车股份有限公司、中国中车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韩志伟、于鑫、张艳兵、王道敏、田桂艳、王文斌、戴源廷、黑勇进、虞蕹、王进、王颖、李晓刚、赵静、饶东、赵立峰、李克飞、石熠、朱胜利、杜智恒、张传祺、侯庆华、赵鑫、程永谊、王冰、魏志恒、李洋、李玉路、戴华明、吴宗臻、赵俣钧、周安国、刘力、李照星、张凌云、李晔、凌晨、李媛芳、杨斯泐、徐倩、张冰、姚京川、赵欣欣、刘鹏辉、李天石、马九洋、张弘毅、范季陶、苏立轩、荣峤、张超、王朝阳、刘敏、杨峰、徐栋、孙静、张东风、刘玮、张继菁、杨珂、田琪、周启斌、兴佰祥、李雪昆、李雪飞、翟国锐、姜朝勇、程斌、梁君海、王学亮、刘江涛、李春峰、侯小强。

压力检测系统设计

单片机系统课程设计 成绩评定表 设计课题:压力检测系统设计 学院名称:电气工程学院 专业班级:自动1304 学生姓名:赵博 学号: 2 指导教师:王黎周刚李攀峰 设计地点 : 31-505 设计时间 : 2015-12-28~2016-01-08

单片机系统 课程设计课程设计名称:压力检测系统设计 专业班级:自动1304 学生姓名:赵博 学号: 2 指导教师:王黎周刚李攀峰 课程设计地点: 31-505 课程设计时间: 2015-12-28~2016-01-08 单片机系统课程设计任务书

目录 1绪论 (3) 1、1压力检测系统概述 (3) 2总体方案设计原理 (4) 2、1 基于单片机的智能压力检测的原理 (4) 2、2 压力传感器 (4) 2、2、1 压力传感器的选择 (4) 2、2、2金属电阻应变片的工作原理 (5) 2、3 A/D转换器 (5) 2、3、1 A/D转换模块器件选择 (5) 2、3、2 A/D转换器的简介 (5) 2、4单片机 (6) 2、4、1 AT89C51单片机简介 (6) 2、4、2主要特性 (7) 2、4、3 管脚说明 (7) 2、5单片机于键盘的接口技术 (8) 2、5、1 键盘功能及结构概述 (8) 2、5、2 单片机与键盘的连接 (9) 2、6 LED显示接口 (10)

2、6、1 LED显示器 (10) 2、6、2七段数码显示器 (11) 2、6、3LED数码管静态显示接口 (12) 3软件设计 (14) 3、1 A/D转换器的软件设计 (14) 3、1、1 ADC0832芯片接口程序的编写 (14) 3、2 单片机与键盘的接口程序设计 (15) 3、3 LED数码管显示程序设计 (16) 总结 (18) 参考文献 (19) 附录A (19) 附录B (20) 1绪论 1、1压力检测系统概述 压力就是工业生产过程中的重要参数之一。压力的检测或控制就是保证生产与设备安全运行必不可少的条件。实现智能化压力检测系统对工业过程的控制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设计主要通过单片机及专用芯片对传感器所测得的模拟信号进行处理,使其完成智能化功能。介绍了智能压力传感器外围电路的硬件设计,并根据硬件进行了软件编程。 本次设计就是基于AT89C51单片机的测量与显示。就是通过压力传感器将压力转换成电信号,再经过运算放大器进行信号放大,送至8位A/D转换器,然后将模拟信号转换成单片机可以识别的数字信号,再经单片机转换成LED显示器可以识别的信息,最后显示输出。而在显示的过程中通过键盘,向计算机系统输入各种数据与命令,让单片机系统处于预定的功能状态,显示需要的值。 本设计的最终结果就是,将软件下载到硬件上调试出来了需要显示的数据,当输入的模拟信号发生变化的时候,通过A/D转换后,LED将显示不同的数值。

机电控制系统课程设计

J I A N G S U U N I V E R S I T Y 机电系统综合课程设计 ——模块化生产教学系统的PLC控制系统设计 学院:机械学院 班级:机械 (卓越14002) 姓名:张文飞 学号: 指导教师:毛卫平 2017年 6月 目录 一: MPS系统的第4站PLC控制设计 (3) 1.1第四站组成及结构 (3) 1.2 气动回路图 (3) 1.3 PLC的I/O分配表,I/O接线图(1、3、6站电气线路图) (4) 1.4 顺序流程图&梯形图 (5) 1.5 触摸屏控制画面及说明,控制、信息软元件地址表 (10) 1.6 组态王控制画面及说明 (13) 二: MPS系统的两站联网PLC控制设计 (14) 2.1 PLC和PLC之间联网通信的顺序流程图(两站)&从站梯形图 (14) 2.2 通讯软元件地址表 (14) 三:调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18) 四:设计的收获和体会 (19)

五:参考文献 (20) 一:MPS系统的第4站PLC控制设计 1.1第四站组成及结构: 由吸盘机械手、上下摆臂部件、料仓换位部件、工件推出部件、真空发生器、开关电源、可编程序控制器、按钮、I/O接口板、通讯接口板、多种类型电磁阀及气缸组成,主要完成选择要安装工件的料仓,将工件从料仓中推出,将工件安装到位。 1.吸盘机械手臂机构:机械手臂、皮带传动结构真空吸嘴组成。由上下摆臂装置带动其旋转完成吸取小工件到放小工件完成组装流程的过程。 2.上下摆臂结构:由摆臂缸(直线缸)摆臂机械装置组成。将气缸直线运动转化为手臂旋转运动。带动手臂完成组装流程。 3.仓料换位机构:由机构端头换仓缸带动仓位装置实现换位(蓝、黑工件切换)。 4.推料机构:由推料缸与机械部件载料平台组成。在手臂离开时将工件推出完成上料。 5.真空发生器:当手臂在工件上方时,真空发生器通气吸盘吸气。 5.I/O接口板:将桌面上的输入与输出信号通过电缆C1与PLC的I/O相连。 6.控制面板:完成设备启动上电等操作。(具体在按钮上有标签说明)。 1.2气动回路图

基于单片机的压力检测系统设计

常熟理工学院 电气与自动化工程学院 《传感器原理与检测技术》课程设计 题目:基于AT89C51单片机的 压力检测系统的设计 姓名:李莹 学号: 160509240 班级:测控 092 指导教师:戴梅 起止日期: 2012年7月2日-9日

电气与自动化工程学院 课程设计评分表 课程名称:传感器原理与检测技术 设计题目:压力检测系统的设计 班级:测控092学号:160509240 姓名:李莹 指导老师:戴梅 年月日

课程设计答辩记录 自动化系测控专业 092 班级答辩人:李莹课程设计题目压力检测系统的设计

目录第一章概述 1.相关背景和应用简介 2.总体设计方案 2.1总体设计框图 2.2各模块的功能介绍 第二章硬件电路的设计 1.传感器的选型 2.单片机最小系统设计 3.模数转换电路设计 4.传感器接口电路设计 5.显示电路设计 6.电源电路设计 7.原理图 第三章软件部分的设计 1.总体流程图 2.子程序流程图及相关程序 第四章仿真及结果 第五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一章概述 1.传感器的相关背景及应用简介 近年来,随着微型计算机的发展,传感器在人们的工作和日常生活中应用越来越普遍。压力是工业生产过程中的重要参数之一。压力的检测或控制是保证生产和设备安全运行必不可少的条件。实现智能化压力检测系统对工业过程的控制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压力传感器是工业实践、仪器仪表控制中最为常用的一种传感器,并广泛应用于各种工业自控环境,涉及水利水电、铁路交通、生产自控、航空航天、军工、石化、油井、电力、船舶、机床、管道等众多行业。压力测量对实时监测和安全生产具有重要的意义。在工业生产中,为了高效、安全生产,必须有效控制生产过程中的诸如压力、流量、温度等主要参数。由于压力控制在生产过程中起着决定性的安全作用,因此有必要准确测量压力。通过压力传感器将需要测量的位置的压力信号转化为电信号,再经过运算放大器进行信号放大,送至8位A/D转换器,然后将模拟信号转换成单片机可以识别的数字信号,再经单片机转换成LED显示器可以识别的信息,最后显示输出。 此次设计是基于单片机的压力检测系统,选择的单片机是基于AT89C51单片机的测量与显示,将压力经过压力传感器转变为电信号,经过放大器放大,然后进入A/D 转换器将模拟量转换为数字量显示,我们所采样的A/D转换器为ADC0808。 2.总体设计方案 本次设计是基于AT89C51单片机的测量与显示。电路采用ADC0809模数转换电路,ADC0809是CMOS工艺,采用逐次逼近法的8位A/D转换芯片,片内有带锁存功能的8路模拟电子开关,先用ADC0809的转换器对各路电压值进行采样,然后将模拟信号转换成单片机可以识别的数字信号,再经单片机转换成LED显示器可以识别的信息,最后显示输出。本次设计是以单片机组成的压力测量,系统中必须有前向通道作为电信号的输入通道,用来采集输入信息。压力的测量,需要传感器,利用传感器将压力转换成电信号后,再经放大并经A/D转换为数字量后才能由计算机进行有效处理。然后用LED进行显示。本设计的最终结果是,将软件下载到硬件上调试出来了需要显示的数据,当输入的模拟信号发生变化的时候,通过A/D转换后,LED将显示不同的数值。

机电综合课程设计

江苏省农村试验区自学考试毕业论文 机电综合课程设计 机电综合课程设计 摘要:本设计是完成一两坐标步进电机驱动运动工作台控制系统的设计; 完成交流电机启停的电气控制系统设计。其硬件部分共包括键盘操作、单片 机控制、输入电路、控制电路、显示电路等五个主要组成部分。设计的总体 思路是准确安全的对工作台和电机进行控制。 位置信号和按键信息通过传输线传送给单片机和键盘接口芯片,数据经过处理,将按键信息串行方式传送给单片机,单片机通过相应的程序, 向控制回路发送控制信号,进而控制工作台的动作,实现对硬件设备的控制。 关键词:键盘操作,单片机控制,数码管显示。 一.前言 机电一体化是以机械技术和电子技术为主题,多门技术学科相互渗透、相互结合的

产物,是正在发展和逐渐完善的一门新兴的边缘学科。机电一体化使机械工业的技术结构、产品结构、功能与构成、生产方式及管理体系发生了巨大变化,使工业生产由“机械电气化”迈入了以“机电一体化”为特征的发展阶段。 本设计中提到的微机数控机床是利用单板或单片微机对机床运动轨迹进行数控及对机床辅助功能动作进行程序控制的一种自动化机械加工设备。采用微机数控机床进行机械加工的最大优点是能够有效地提高中、小批零件的加工生产率,保证加工质量。此外,由于微型计算机具有价格低、体积小、性能可靠和使用灵活等特点,微机数控机床的一次性投资比全功能数控机床节省得多,且又便于一般工人掌握操作和维修。因此将专用机床设计成微机数控机床已成为机床设计的发展方向之一。本设计中用到的步进电机是一种将数字信号直接转换成角位移或线位移的控制驱动元件,具有快速起动和停止的特点。其驱动速度和指令脉冲能严格同步,具有较高的重复定位精度,并能实现正反转和平滑速度调节。它的运行速度和步距不受电源电压波动及负载的影响,因而被广泛应用于数模转换、速度控制和位置控制系统。 本设计完成了如下要求: (1)单片机控制系统电路原理图的设计 (2)控制系统电路印制版的绘制 (3)利用单片机编程实现两坐标系统的手动、自动和回位等运动 (4)实现两坐标工作台极限移动的保护及显示、报警 (5)设计交流电机的点动、正反转控制和星-三角形启动的电气控制原理图 (6)电气控制电路有相应的保护电路(过载、过压、欠压等) (7)熟悉机电系统常用元器件(PLC、交流电机、直流电机、步进电机) 此次“机电一体化课程设计”主要简单设计出数控机床系统,其实离实际真正工业用数控机床还有很大的距离。设计两坐标步进电机驱动运动工作台控制系统和交流电机启停的电器控制系统,单元模块包括:单片机控制电路,键盘接口电路,键盘电路,显示电路,输入电路,控制电路,PC接口电路等。由于时间仓促和自己知识水平有限,在设计中难免会有些许瑕疵,恳请老师指正。

天然气浓度检测系统设计

天然气浓度检测系统设计

第1章绪论 1.1 气体甲烷浓度测试系统研究目的和意义 天然气(主要成分甲烷)是大自然给予我们的巨大财富,它已日渐成为人们生产、生活中不可缺少的能源。人类在利用天然气的过程中也尝到了它的苦头。由于管道设备的老化、地理、气候条件的影响以及人为的破坏,经常会造成泄漏事故的发生。天然气一旦泄漏,不仅会带来经济上的损失和环境污染,还会发生火灾和爆炸,造成人员伤亡事故。因此,对天然气储存、输送设备进行泄漏检测,保障其安全性和可靠性是十分必要的。气体浓度检测是一种常见的检测气体泄漏的方法,具有高效、经济、便于管理等多项优点。因此,在石油天然气以及其他燃气检测中有着重要的地位。 1.2气体巡检在国内外的发展现状 在应用方面,目前最广泛的是基于单片机的可燃性气体的巡检,本设计所应用的是QM-N10型气敏元件传感器,已普及应用于气体泄漏检测和监控,从工厂企业到居民家庭,应用十分广泛。仅以用于安全保护家用燃气泄漏报警器为例,日本早在1980年1月开始实行安装城市煤气、液化石油气报警器法规,1986年5月日本通产省又实施了安全器具普及促进基本方针。美国目前已有6个州立法,规定家庭、公寓等都要安装CO报警器。报警器种类也相当繁多,有用于一般家庭、集体住宅、饮食餐店、医院、学校、工厂的各种气体报警器和系统,有单体分离型报警器、外部报警系统、集中监视系统、遮断连动系统、防止中毒报警防护系统等。结构型式有袖珍型便携式、手推式、固定式报警等;工业用固定式报警又有壁挂式、台放式、单台监控式、多路巡检式等。气体检测技术与计算机技术相结合,实现了智能化、多功能化。美国工业科学公司(ISC)一台携带式气体监控仪可实现4种气体监测,采用了统一的软件,只需要换气体传感器,即可实现对特定气体监测。美国国际传 2

石油化工企业可燃气体和有毒气体检测报警设计规范GB

石油化工企业可燃气体和有毒气体检测报警设计规范 (GB50493-2009) 1 总则 1.0.1 为预防人身伤害以及火灾与爆炸事故的发生,保障石油化工企业的安全,特制定本规范。 1.0.2 本规范适用于石油化工企业新建、改建、扩建工程中可燃气体和有毒气体检测报警的设计。 1.0.3 石油化工可燃气体和有毒气体检测报警的设计,除执行本规范的规定外,尚应符合现行国家有关标准的规定。 2 术语 2.0.1 可燃气体combustible gas 类可燃液体气化后形成的可燃气体。 指甲类气体或甲、乙 A 2.0.2 有毒气体toxic gas 指劳动者在职业活动过程中,通过肢体接触可引起急性或慢性健康的气体。本规范中有毒气体的范围是《高毒物品目录》(卫法监发〔2003〕142号)中所列的有毒蒸汽或有毒气体。常见的有:二氧化氮、硫化氢、苯、氰化氢、氨、氯气、一氧化碳、丙烯腈、氯乙烯、光气(碳酰氯)等。 2.0.3 释放源 source of release

指可释放能形成爆炸性气体混合物或有毒气体的位置或地点。 2.0.4 检(探)测器 detector 指由传感器和转换器组成,将可燃气体和有毒气体浓度转换为电信号的电子单元。 2.0.5指示报警设备 indication apparatus 指接受检(探)测器的输出信号,发出指示、报警、控制信号的电子部件。 2.0.6 检测范围sensible range 指检(探)测器在试验条件下能够检测出被测气体的浓度范围 2.0.7报警设定值 alarm set point 指报警器预先设定的报警浓度值。 2.0.8 响应时间 response time 指在试验条件下,从检(探)测器接触被测气体达到稳定指示值的时间。通常,达到稳定指示值90%的时间作为响应时间;恢复到稳定指示值10%的时间作为恢复时间。 2.0.9 安装高度vertical height 指检(探)测器检测口到制定参照物的垂直距离。 2.0.10爆炸下限 lower explosion limit(LEL)

测控系统综合课程设计教学大纲

《测控系统综合课程设计》教学大纲 课程编码: 060251008 学时/学分:2周/4学分 一、大纲使用说明 本大纲根据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2017版教学计划制定 (一)适用专业: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 (二)课程设计性质:必修课 (三)主要先修课程和后续课程: 1、先修课程:matlab、计算机过程控制技术、网络化测控系统、微机原理及应用、过程控制系统与仪表。 2、后续课程:毕业设计 (四)适用教学计划版本:2017版教学计划 二、课程设计目的及基本要求 1.进一步培养学生网络化设计的思想,加深对网络化测控系统要素和控制结构的理解。 2.针对网络化测控系统的重点和难点内容进行训练,培养学生独立完成有一定工作量的程序设计任务和系统设计任务。 3.培养学生掌握组态王等编程语言的编程技巧及上机调试程序的方法。 4.培养学生掌握控制系统中的PID算法。 5、培养学生团队合作意识和较强的人际交往能力。 课程设计一人一题,4人为一组的方式进行,分工与任务要求明确,设计题目结合现有的实验设备,着重锻炼学生的应用能力和动手能力,通过系统装置联机调试,最后完成课程设计报告。 三、课程设计内容及安排 1、课程设计内容 本次课程设计利用组态和VB软件进行温度控制系统软件设计,可采用调压控制或占空比控制两种方式,结合P、PI、PD、PID控制算法,共为学生提供多个题目选择,4名同学为1组结合现有的实验设备,自拟课设题目(需经老师核准),根据自己设计题目要求,分析系统的特点和系统特性,在实验室依据设计方案进行系统硬件电路连接,通过不同的软件编程及控制方式,可实现无线平台、监控计算机和实验对象的联机运行及控制,达到预期对温度的控制目的。每组大题目可参考如下。 题目1:基于VB的调压PI温度控制系统 设计内容:基于无线通信实验平台、电加热炉等硬件,电炉被控对象的加热采用调压控制模式,利用VB编程语言及控制算法实现此系统的方案、界面、数据采集和温度控制等的设计。 题目2:基于VB的占空比PD温度控制系统设计 设计内容:基于无线通信实验平台、电加热炉等硬件,电炉被控对象的加热采用占空比控制模式,利用VB编程语言及控制算法实现此系统的方案、界面、数据采集和温度控制等的设计。 题目3:基于组态王的调压PID温度控制系统设计 设计内容:基于无线通信实验平台、电加热炉等硬件,电炉被控对象的加热采用调压控制模式,利用组态王编程语言及控制算法实现此系统的方案、界面、数据采集和温度控制等的设计。 同组4个子题目可参看如下: (1)控制系统仿真 针对平台电热炉的被控对象,根据同组同学采用飞升曲线法建立的对象模型(一阶惯性加滞

动态轨道几何状态测量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申请实施例涉及轨道检测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动态轨道几何状态测量系统。该动态轨道几何状态测量系统包括:行走机构,用于沿待测量轨道移动;测量基准,用于建立坐标系;测量机构,用于检测所述待测量轨道在所述坐标系中的坐标值、角度值、以及所述待测量轨道的轨距和轨道里程;控制装置,用于获取所述测量机构的测量数据,并根据获取的测量数据计算所述待测量轨道的坐标、姿态信息、轨距以及轨道里程。上述动态轨道几何状态测量系统具有检测速度快和检测效率高的特点。 权利要求书 1.一种动态轨道几何状态测量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行走机构,用于沿待测量轨道移动; 测量基准,用于建立坐标系;

测量机构,用于检测所述待测量轨道在所述坐标系中的坐标值、角度值、以及所述待测量轨道的轨距和轨道里程; 控制装置,用于获取所述测量机构的测量数据,并根据获取的测量数据计算所述待测量轨道的坐标、姿态信息、轨距以及轨道里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态轨道几何状态测量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行走机构包括车体以及安装于所述车体底部的车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动态轨道几何状态测量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测量基准包括在所述待测量轨道两侧对称设置的多对CPⅢ控制点和固定安装于所述车体顶部的目标棱镜。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动态轨道几何状态测量系统,其特征在于,在每个CPⅢ控制点设置有CPⅢ棱镜,所述CPⅢ棱镜的反射面正对所述全站仪。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动态轨道几何状态测量系统,其特征在于,在每个所述CPⅢ控制点设置有预埋套筒,所述CPⅢ棱镜插设于所述预埋套筒内。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动态轨道几何状态测量系统,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车体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支撑杆,在所述支撑杆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卡具; 所述目标棱镜固定安装于所述卡具上。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动态轨道几何状态测量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测量机构包括全站仪、惯性导航仪、旋转编码器以及距离传感器; 所述待测量轨道分为沿其延伸方向的多个测量单元; 所述全站仪用于测量所述测量单元的起点和终点的坐标信息; 所述惯性导航仪固定安装于所述车体的顶部,用于测量所述行走机构的角速度信息和线加速

气体检测与报警系统的设计

毕业设计 论文题目: 学生: 指导教师: 专业: 班级:

气体检测与报警系统的设计 摘要 本文设计了一种对环境中气体浓度进行实时数据采集和处理,并能在浓度超标时报警的电路。该电路通过单片机实现其控制功能。整个报警电路由四大部分组成:采集模块、放大模块、模数转换模块、单片机。报警器的主要工作流程为:用两类传感器(气体传感器和温度传感器)将所需的模拟信号采集放大后传送给A/D转换器,再经模数转换后给将数字信号传送至单片机,然后通过单片机内部的数据处理,判断是否需要启动蜂鸣器进行报警,预防恶性事故发生。该系统详细介绍了系统实现的硬件、软件、数据库设计以及远程控制结构。该报警器广泛应用于居民家庭和企事业单位,从而大大降低由有害气体所引起的中毒、火灾、爆炸等事故的发生率,保障了人们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具有重要的实用价值。 关键词:可燃气体;报警器;单片机;数据采集与记录;浓度测量

The design of the gas detection and alarm system Abstract In this dissertation,an electric circuit is designed to collect and process the data of density,and the alarm is sent out when the density beyond the critical value.The control function of the electric circuit is complished by a microcontroller.The whole electric circuit of alarm is composed by four parts:data acquisition module,data enlarge module, A/D module and microcontroller.The technological process of the alarm is as follows:The analogue signals are collected by two kinds of transducers,and then the signals are transmitted to the ADC after enlargement.The data signals are transmitted by ADC to the 8051microcontroller.The judgment of the buzzer alarm is made after the fata processed by 8051.Main work in this dissertation is:completing the choice of the machines,the design of the connection and the development of the procedure for data processing,realizing the autom atically monitor density.As a result it can prevent fatal accidents.It designed with visual Basci and microcontroller,and the design of hardware,software,data base and distance controll of this system are put forward.The annunciator can be widely used in fam ilies and companies.The occurrence rates of the accidents such as poisoning fire,burst,etc are deeply reduced.Tt has an important and pratical value. key words:combustible gas;annunciator;microcontroller;density measurement; distance control

基于c51单片机的有害气体检测课程设计--强欣

目录 第一章系统总体方案选择与说明 (7) 1.1方案选择 (7) 1.2系统说明 (7) 第二章系统结构框图与工作原理 (8) 2.1设计框架图 (8) 2.2工作原理 (9) 第三章各单元硬件设计说明及法计算方 (10) 3.1 主控芯片80C51 (10) 3.2 A/D转换集成电路主芯片0809 (12) 3.3 集成气体传感器TGS202元件 (13) 3.4 地址锁存器主芯片74LS373 (14) 3.5 单片机时钟电路 (16) 3.6 复位电路 (17) 3.7 光报警系统 (18) 3.8 单片机振荡电路 (19) 第四章软件设计 (20) 4.1 软件总体设计 (20) 第六章总结 (23) 附件 1 (原理图) (25) 附录2 参考文献 (31)

第一章系统总体方案选择与说明 1.1方案选择 用单片机控制一个检测报警系统,与以往用数字逻辑电路组成的控制系统相比,用单片机组成的检测报警系统,应具有更大的灵活性,功能也更强,并具有智能性, 在实际工作中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因此,从理论上分析利用单片机为核心设计一个工业现场报警器系统是可行的。 1.2系统说明 单片机工业现场报警系统是对工业现场的有害气体进行检测,一旦有害气体的浓度超过容许的气体浓度围,系统闪光响铃报警。通过传感器对工业现场有害气体浓度的检测从而转换成相应的电压值,又通过A/D模数转换器将传感器的电压值的模拟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然后所转换的数字量接到单片机80C51的P0口,最后单片机对接入的数字信号做出反应,判断所测有害气体的浓度是否超标,超标则做出闪光响铃的报警指示,处于安全围保持正常状态不变。

压力检测与控制试验系统设计..

压力检测与控制试验系统设计 设计任务 1、设计参数 上位水箱尺寸:800×500×600mm,上位水箱离地200mm安装,通过直径为20mm的PVC管道与其他设备相连,设备离地30mm,要求测量设备入口处的压力。测量误差不超过压力示值的±1%。 2、设计要求 (1)上位水箱通过水泵供水,通过变频器控制水泵的转速; (2)通过查阅相关设备手册或上网查询,选择压力传感器、调节器、调节阀、变频器、水泵等设备(包括设备名称、型号、性能指标等); (3)设备选型要有一定的理论计算; (4)用所选设备构成实验系统,画出系统结构图; (5)列出所能开设的实验,并写出实验目的、步骤、要求等。 课程设计评语 设计报告成 绩(30%)设计过程成绩 (30%) 答辩成绩 (40%) 总成绩

目录 第一章 (3) 1.1压力检测与控制试验系统的结构图 (3) 1.2 总体结构设计的思路 (4) 1.3完整的压力检测系统 (4) 第二章 (5) 2.1变频器的工作原理 (5) 2.2变频器选型 (5) 2.3变频器所选型号 (6) 第三章 (7) 3.1水泵选型的步骤 (7) 3.2 水泵的型号 (8) 第四章 (9) 第五章 (10) 第六章 (11) 第七章 (13) 课程设计总结 (14)

第一章 压力传感器是现代工业社会最常用的传感器之一,被广泛的应用于航空航天、石油化工,汽车制造等领域。随着现代工业的发展,对于压力传感器的需求量越来越大,要求也越来越高,传统的传感器生产及性能已逐渐不能满足需求,各个传感器生产厂商开始研制生产新型传感器,并增加自动化生产线,提高生产效率,刚医成本,以提高市场竞争力和适应现代工业的应用。传统的传感器的测量方法大都采用手工操作,特别是压力传感器,基本上都是采用手动油压或气压标定。尽管近几年也从国外引进了部分标定设备,但价格昂贵,不易推广。本系统应设计出的智能压力检测系统,成本低廉,使用方便,精度也比较高。 系统硬件设计有压力传感器测量压力,并将测量的信号输入放大器,然后送至A / D转换器,A/D转换器将输入的模拟信号转换为数宇信号送至单片机。 单片机根据已编制好的程序,对压阻元件非线性测量误差进行修正并对 修正后的数据进行处理。同时该系统兼具有键盘输入,LED显示与超限 报警功能。 1.1压力检测与控制试验系统的结构图: 图1

气体泄漏超声检测系统的设计.

下载之后可以联系QQ1074765680索取图纸,PPT, 翻译=文档 摘要 随着工业的发展,各种气体包括易燃易爆、有毒气体的种类和应用范围都得到增加,因此,装放这些气体的时候要特别小心,如果出现泄露,造成的后果不堪设想。这就需要我们设计一个可以检测的装臵。在通过对超声波性质的研究中,我们发现超声波是一种高频短波,并且它在空气中传播具有很强的方向性。基于此特性,我设计了一套超声波检测电路,该电路包括了模拟电路与数字电路,其中模拟电路包含了信号放大电路和音频处理电路;数字电路由单片机、LCD和键盘等外围设备组成。在对超声波信号的处理的过程中,信号经过放大滤波以后,一路交给单片机处理,并在显示屏上读出信号的强度与流速;另一路通过降频转化为可听声,从而实现检测的目的。 关键词:单片机,声压级,本底噪声,泄漏超声波 Ultrasonic gas leak detection system Abstract Along with the industry development, each kind of gas including is flammable explosive, Therefore, put in the time of these gases to be especially careful, if there is leakage, resulting in disastrous consequences. This requires us to design a device that can detect,In through tothe supersonic wave archery target research in, we discovered the ultrasonic wave is one kind of high frequency short wave, and it disseminates in the air has the very strong directivity. Based on this characteristic, I have designed a set of ultrasonic waves examinations electric circuit, this electric circuit has included the analogous circuit and the digital circuit, analogous circuit has contained the signal enlargement electric circuit and the audio frequency processing electric circuit; The digital circuit by auxiliary equipment and so on the monolithic integrated circuit and

有害气体检测报警系统设计

本科毕业设计论文题目: 有害气体检测报警系统设计 专业名称 学生姓名 指导教师 毕业时间2014年6月

毕业设计任务书 一、题目 工矿企业九路有害气体实时监测报警系统设计 二、指导思想和目的要求 通过毕业设计使学生对所学测控及自动化基本理论加深理解,掌握测控系统设计的基本方法,培养独立开展设计工作的能力。 要求在毕业设计中: 1.设计工业生产线及厂房等要害部位易燃易爆等有害气体气体泄漏自动实时遥测报警系统。具有九路遥测、声光报警和泄漏位置显示功能; 2.分析设计要求,提出系统方案; 3.选择监控传感器,设计遥测系统电路; 4.设计遥控传输系统电路,进行电路设计计算,选择系统及电路组部件,元器件; 5.设计报警和泄漏位置显示系统,进行电路设计,选择电路组部件及元器件; 6.设计简易报警系统,制作和调试简易报警电路演示实物; 7.撰写毕业设计论文。 三、主要技术指标 1. 功能和性能: 监控对象:工业生产线及厂房、住宅有害气体泄漏 遥测遥控范围:500--1000m; 监控点:9个; 遥测遥控路数:9路;

报警方式:声,光、显示泄漏位置 2. 出总电路图和各部分电路图、出元器件名细表。 3. 制作和调试简易报警电路演示实物。 四、进度和要求 1. 1-3周:收集查阅资料; 2. 4-6周:完成总体方案设计; 3. 7-8周:完成系统各部分电路分析和设计; 4. 9-11周:完成电路组部件及元器件选择; 5.12-13周:完成毕业设计论文、实物制作. 五、主要参考书及参考资料 ⑴樊尚春等,《检测技术与系统》,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 ⑵方佩敏,《新编传感器原理。应用。电路详解》,电子工业出版社; ⑶张福学,《传感器应用及其电路精选》,电子工业出版社. 学生指导教师系主任

基于单片机的智能压力检测系统的设计—-毕业论文设计

题目:基于单片机的智能压力检 测系统的设计

基于单片机的智能压力检测系统的设计 摘要 压力是工业生产过程中的重要参数之一。压力的检测或控制是保证生产和设备安全运行必不可少的条件。实现智能化压力检测系统对工业过程的控制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设计主要通过单片机及专用芯片对传感器所测得的模拟信号进行处理,使其完成智能化功能。介绍了智能压力传感器外围电路的硬件设计,并根据硬件进行了软件编程。 本次设计是基于AT89C51单片机的测量与显示。是通过压力传感器将压力转换成电信号,再经过运算放大器进行信号放大,送至8位A/D转换器,然后将模拟信号转换成单片机可以识别的数字信号,再经单片机转换成LED显示器可以识别的信息,最后显示输出。而在显示的过程中通过键盘,向计算机系统输入各种数据和命令,让单片机系统处于预定的功能状态,显示需要的值。 本设计的最终结果是,将软件下载到硬件上调试出来了需要显示的数据,当输入的模拟信号发生变化的时候,通过A/D转换后,LED将显示不同的数值。 关键词:压力;AT89C51单片机;压力传感器;A/D转换器;LED显示;

Design of pressure detecting system based on single-chip Abstract Pressure is one of the important parameters in the process of industrial production. Pressure detection or control is an essential condition to ensure production and the equipment to safely operating, which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he single-chip is infiltrating into all fields of our lives, so it is very difficult to find the area in which there is no traces of single-chip microcomputer. In this graduation design, primarily through by using single-chip and dedicated chip, handling of analog signal measured by the sensor to complete intelligent function. This design illustrates external hardware circuit design of intelligent pressure sensor, and conduct software development to the hardware. The design is based on measurement and display of AT89C51 single-chip. This is the pressure sensors will convert the pressure into electrical signals. After using operational amplifier, the signal is amplified, and transferred to the 8-bit A/D converter. Then the analog signal is converted into digital signals which can be identified by single-chip and then converted by single-chip into the information which can be displayed on LED monitor, and finally display output. In the course of show, through the keyboard to input all kinds of data and commands into the computer, the single-chip will locate in a predetermined function step to display required values. The end result of this design is that by downloading software to the hardware, it will get the data which is required to display by debugging. When the input analog signals change, the LED monitor will display different values through the A/D converting. Key words:pressure; AT89C51 single-chip; pressure sensor; A/D converter; LED monitor;

自动控制综合课程设计报告

题目:根据线性系统的频域分析法和串联校正方法的原理,编写MATLAB程序,要求针对被校正系统的特点以及校正目 标,实现串联校正装置结构的选择以及相应参数的计 算 1)在频域内进行系统设计,是一种间接设计方法,因为设计结果满足的是一些频域指标,而不是时域指标。然而,在频域内进行设计是一种简便的方法,在伯德图上虽不能严格地定量给出系统的动态性能。但却能方便地根据频域指标校正装置的参数。 2)频域设计的这种简便性,是由于开环系统的频率特性与闭环系统的时间响应有关。开环频域特性的低频段表征了闭环系统的稳态性能;中频段表征了闭环系统的动态性能;高频段表征了闭环系统的复杂性和噪声抑制性能。 3)因此,用频域法设计控制系统的实质,就是在系统中加入频率特性形状合适的校正装置,使开环系统频率特性形状变为所期望的形状:低频段增益充分大,以保证稳态误差要求;中频段对数幅频特性斜率一般为-20db/dec,并占据充分的频带,以保证具备适当的相角裕度;高频段增益尽快减小,以消弱噪声影响。 4)串联校正就是将校正装置G(s)与待校正系统在主调节回路里串联连接。控制环节的设计的实质就是,当系统的静态、动态性能指标偏离要求时,在系统的适当位置加入适宜的特殊机构,通过调节它们的参数,从而使系统的整体特性发生改变,最终达到符合要求的性能指标。

1 算法实现流程图

2 伯德图超前校正的设计 2.1 伯德图超前校正设计的方法 1)超前校正环节的两个转折频率应分别设在系统截止频率的两侧。因为超 前校正环节相频特性曲线具有正相移,幅频特性曲线具有正斜率,所以校正后系统伯德图的低频段不变,而其截止频率和相角裕度比原系统的大,这说明校正后系统的快速性和稳定性得到提高。 2)然而,这两者是一对矛盾,不可能同时达到最大,总是顾此失彼。一般, 我们在选用超前校正时,以提高截止频率为主要目的。 3)利用系统频率响应性能可以试凑地解决超前滞后类校正器的设计问题, 但这样很耗时,有时还不能得出期望的结果。本次本人用基于校正后系统剪切频率和相位裕度设定的算法来设计超前校正。 2.2 超前校正设计的步骤 1)根据稳态误差要求,确定开环增益k 。 2)利用已确定的开环增益,计算待校正系统的相角裕度。 调用伯德函数可以轻松求出。 3) 根据幅值关系计算出α。 由超前校正系统的伯德图可知,在最大相角处,幅值增益为10lg α由此 可算出α。 4)计算零、极点z 、p 的值 由 c m ωω=== 得p ω=、/z p α= 5)得出校正网络传递函数、并作校正后系统的伯德图,得相角裕度。 2.3 超前校正设计的程序 [mag,phase,w]=bode(sys0); m1=spline(w,mag,wc);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