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霉烯酮毒素

玉米赤霉烯酮(ZEN)
玉米赤霉烯酮一般存在于玉米、小麦、燕麦、芝麻籽以及青贮玉米中。ZEN在瘤胃培养物中可快速转化成α-和β-Zearalenol。α-zearalenol对老鼠的雌激素效应是ZEN的四倍,而β-zearalenol与ZEN相当。但对反刍动物的作用相对较小。Kellela(1982)等报道,瘤胃可在48小时内转化30%的ZEN。Weaver等报道,给干乳牛饲喂含40ppm的ZEN后,发现除了黄体较小外,无其它显著作用;若给小母牛饲喂同样剂量的ZEN发现妊娠率下降25%,也没观察到其它明显效应。Kellela等发现ZEN与反刍动物的雌激素反应有关,有时还出现阴道炎、乳房肿大、胎儿流产。Coppock报道,日粮中含750ppbZEN和500ppbDON(脱氧雪腐镰菌醇)导致奶牛采食量、产奶量下降,腹泻,繁殖失败。ZEN的摄入是牛繁殖障碍的前兆,繁殖力低的牛含有较高浓度的血、尿玉米赤霉烯酮,这可能与牛采食了富含ZEN的牧草有关。经触诊确定发情的牛其血中ZEN含量比未发情牛低。当牧草中ZEN含量达400ppb时,牛的繁殖障碍问题便与ZEN有关。
单端孢霉烯(Trichothecenes)
单端孢霉烯家族有200-300种化合物,它们通过在核糖体水平抑制蛋白质合成明显发挥毒性作用。镰刀菌属(Fusarium)和相关属产生单端孢霉烯,农产品中主要有T-2毒素、蛇形霉素(diaeetoxyscirpenol,DAS)和脱氧雪腐镰菌醇(deoxynivalenol,DON)。除了DON,其它的主要是收获后产生的污染。单端孢霉烯的毒理效应主要包括呕吐、腹泻和肠炎等胃肠效应,导致贫血、白血球减少、皮肤变粗、拒食、流产、免疫抑制等症状出现。
DON对奶牛影响的机理尚不清楚,但临床资料表明,日粮DON污染与生产性能下降有关。因此,DON可作为霉菌毒素污染饲料品质低劣的标志。FDA建议收获后小麦中的DON应低于lppm,而奶牛日粮中应低于5ppm。
T-2毒素常见于大麦、小麦、粟、红花种子中。T-2污染的饲料可导致精神萎靡,采食量、产奶量、增重减少,繁殖失败,胃肠出血,死亡率增加。Pier等报道,给牛饲喂含T-2毒素0.64ppm的日粮,持续20天,就可导致牛死亡、血粪、肠炎和溃疡。Weaver发现,T-2与奶牛的拒食和胃肠损伤有关,而无出血性症状。Kegl和Vanyi(1991)报道,将牛暴露于有T-2的环境中,观察到出血性腹泻,采食量、产奶量下降和乏情。Gent等证明,给牛投食含有T-2毒素的饲料可降低血液中的白细胞和中性白细胞数。Whitlow发现当日粮中T-2毒素含量在300-500ppb时,可降低产奶量,引起腹泻、肠炎,增加死淘率。
串珠镰孢菌素
该家族由环珠状镰刀菌(F.verticilloides)产生,广泛存在于谷物中。串珠镰孢菌素包括FumonisinsBl,B2,

和B3(FB1,FB2,和FB3),其中FB1对反刍动物
的生理效应比单胃动物弱。Diaz等报道,给荷斯坦和娟姗牛饲喂含串珠镰孢菌素100ppm的日粮,预试7天,正试期70天,统计结果表明产奶量下降和肝中酶浓度上升,产奶量下降主要由采食量下降所致,而酶浓度的升高,则可表明肝受到损伤。奶牛对串珠镰孢菌素的敏感性比肉牛强。Richard和Scott认为串珠镰孢菌素在乳中的残留可忽略不计。FDA(2000)推荐人类食品中的串珠镰孢菌素总量不应超过2-4ppm。被污染的谷物及其副产品在奶牛饲料中的用量不超过50%。泌乳牛饲料中串珠镰孢菌素的含量不超过30ppm。
青霉菌
赭曲霉素A(OchratoxinA,OTA)由青霉和曲霉产生,但OTA在瘤胃中可被快速降解,因而对牛的影响不大,除非是瘤胃尚未发育成熟的犊牛。
棒曲霉素(Patulin)由青霉、曲霉和Byssochlamys产生,分布于青贮饲料中。棒曲霉素在欧洲和新西兰被视为一种毒素。
PR毒素(PRtoxin)存在于青贮饲料中。PR毒素被怀疑可能与流产和 胎衣不下有关。
预防和处理霉菌毒素的方法
⒈青贮和湿饲料的预防:选择抗真菌病的品种。防止青贮饲料暴露于空气中,湿度合适时收割,快速填满青贮窖,压实,用塑料布覆盖。使用有效的青贮添加剂和霉菌抑制剂。青贮窖的大小与牛群规模相配套,确保青贮不变质。贮存时谷物的水分适宜。湿饲料应在收后10-14天内用完。
⒉干饲料的预防:湿度是决定霉菌能否在饲料中快速生长的最重要因素。湿度必须控制在15%以下。保持饲料新鲜,设备干净,控制昆虫并使用霉菌抑制剂。适当通风,避免湿气转移。饲料在运输前要适当冷却和干燥。饲料加工和贮存过程中的明显湿气源必须消除。准备好的饲料应在10-14天内用完。饲料加工设备如罐、进料器等应时常清扫。
⒊霉菌抑制剂或吸附剂的使用:使用霉菌抑制剂是减少霉菌生长的有效方法,但不要完全依靠抑制剂作为唯一控制方法。最常用的霉菌抑制剂是有机酸(如丙酸、山梨酸、苯甲酸和乙酸)和有机酸盐(如丙酸钙和山梨酸钾等)的一种或几种组合成分。霉菌抑制剂应均匀分布于饲料中。一些饲料成分如蛋白质和矿物质会降低酸性防腐剂的效力,而脂肪则提高有机酸的活性。一些矿物质(活性碳硅酸铝盐、沸石粉、硅藻土等)能吸附并捕获霉菌毒素分子,可在日粮中添加1%活性碳。
⒋动物管理:观察症状并考虑排除引起这些问题的其它可能原因。分析饲料中常见的霉菌毒素如DON,ZEN,T-2毒素和fumonisin。如果霉菌毒素的水平超标,最好的方法是将被污染的饲料弃

掉不用。若霉菌中毒可疑,可在饲料中添加霉菌结合物并观察牛群的反应。尽量
减少环境和营养应激,控制饲养程序,增进饲料摄入量。利用缓冲液保持瘤胃正常PH值并且要避免酸中毒。保证日粮粗纤维水平的同时,应增加蛋白和能量水平,增加具有抗氧化作用的营养成分,如维生素E和硒。干奶牛和青年牛应 饲喂无霉菌污染的饲料。正确使用霉菌抑制剂和吸附剂。
饲料中霉菌毒素的污染是饲料工业和养殖业中不可忽视的问题,作为奶牛的又一应激因子,不仅影响奶牛的生产性能,而且会危害人类的健康。为了有效地预防并控制霉菌毒素的污染,一方面应加强对饲料作物栽培、收获、贮存、加工、利用等过程的控制,减少霉菌的发生;另外,今后应加强动物的毒理学、毒素之间、毒素与营养以及环境应激等方面的研究,并开发出有效的霉菌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