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素养测试的个人小结

学科素养测试的个人小结
学科素养测试的个人小结

学科素养测试的个人小结

学科素养测试的个人小结

学科素养测试个人小结

一:一方面我本身对课程标准内容不是特别熟悉,另一方面今年课程标准有了一定的修改,我花了较多的时间对课程标准进行了整

理和复习。原本以为这个内容考的比重相对要大些,但拿到试卷发现,课程标准涉及的内容都以选择题类型出现,难度较低,我的复

习不能体现出优势。

二:考前特地找来六年级毕业考试的真题卷,做过一套下来发现题目灵活,难度挺大。也许在N年前我会觉得这些题目很简单,但

在我不接触这种题目若干年后,在我年年“1+1”后,我的这种思维

已经退化了,看到高年级的题目简直没有任何头绪。学科素养测试

这方面的题目比重也较大,这是我的弱势。

填字句都可能是滥竽充数。

综上所述,我没有优势,又有两个弱势,我想我是考不好的。

第二篇:小学数学学科素养测试小结400字

小学数学学科素养测试小结

通过本次测试,使我在理念上有了一个新的感悟和提高,深化了学科基础知识,加强了对小学数学学科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理解,

掌握了学科的一些发展动态,了解到学科理论与技术的新发展,提

高了自身更新教学内容和改进教学方法的能力,以及教育教学基本

功和学科教学和教育实践能力。

通过这次活动的举行使我认识到,打铁还须自身硬,教师的学科素养是我们实施高效教育的前提,不能放松理论业务的学习和培训,结合这次考试的现状,对小学数学课程标准认真学习,并重点围绕

课程标准,课程价值及意义和课程的分类及构成展开全面的综合性

的理论学习,用数学理论武装我们的头脑,用课程理论指导教学理念。不断提高自己的数学学科专业知识水平。使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得到全面的提高。

初中数学教师学科专业素养“三级标准”试题

初中数学教师学科专业素养“三级标准”试题 一、选择题 1、强调学生用数学的眼光看问题,意思是说(d ) a. 去课外学习 b. 到车间、农村去学数学c.深刻地理解数学d.用数学知识去观察周围的实际情景 2、数学方法的产生是( a ) a.伴随数学问题的解决而产生的b.一些人头脑里想出来的c.外国科学家研究出来的 d.做数学题中发现的 3、有学者认为,体验学习是一种以(a )为中心的、从体验和反思中获得进步的学习方式。 a. 学习者 b.培训者 c.培训容 d.培训手段 4、下面的教学方式适合学生交流思想和感受的是( b )。 a.自主探究 b.对话教学 c.体验教学 d.接受学习 5、在对课程目标的认识中,正确的是(d ) a.知识与技能是有效教学成功与否的关键 b.情感态度价值观是有效教学成功与否的关键 c.能力是有效教学成功与否的关键 d.过程是有效教学成功与否的关键 6、教学中教师“包办代替”,会( a ) a.剥夺了学生能力发展的权利 b.启发学生的思维 c.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d.有利于学生很好的掌握知识 二、填空题 1、1935年爱因斯坦在纽约州立大学的一次毕业典礼上,指出旧学校给学生太多的“好 2、在1983年问世的《数学方法论选讲》中,徐利治教授对“数学方法论”又给出了如下的定义:“数学方法论主要是研究和讨论数学的发展规律,数学的思想方法以及数学中 值观转变为坚定的信念,进而在行动中体现出来。 问题,以增进教学主体间的理解,提升师生教学生活质量的过程。

进了学生的学习,相对有效地达到了预期教学效果的教学. 6、忽视知识生成发展过程,就是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常常把较少的时间用于新知识 新知识的记忆、应用)。 三、简答题 1、请画出初中数学知识导航图。 2、1901年,英国工程师皇家理科学院教授j.培利主“关心一般民众的数学教育”,取消欧几里得《几何原本》的统治地位,提倡“实验几何”,重视实际测量、近似计算、运用坐标纸画图、尽早接触微积分。他归纳学习数学的“理由”有七条,请回答这七条理由。 3、简述研究数学方法论的意义和目的。 4、教学中可以在哪些过程实施体验教学? 5、怎样确定体验教学目标? 6、对话教学的表现形式有哪些? 7、简述在教学设计中,教材的有效分析。8、简述在教学设计中,学情的有效分析。 9、简述在教学设计中,教学方法的解析。 四、论述题 1、结合自己的体会,谈东西方数学教育的平衡。 2、结合自己的实际,谈数学方法论的文化教育功能。 3、结合自身的实际,谈体验学习能速成吗? 4、结合教学实际说明体验教学的必要性。 5、结合实际教学说明知识在对话中生成。 6、结合自身的实际,谈在教学程序设计中容成分的有效分析。 7、结合自身的实际,谈在教学程序设计中教学环节的解析。8、结合自身的实际,谈知识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会带给学生什么? 9、结合自身的实际,谈教学中的“包办代替”现象的具体体现及导致的后果。 参考答案 三、简答题 1、 2、(1)培养高尚的情操,唤起求知的喜悦。(2)以数学为工具学习物理学。 (3)为了考试合格。(4)给人们以运用自如的智力工具。 (5)认识独立思考的重要性,从权威的束缚下解放自己。(6)使应用科学家认识到数学原理是科学的基础。 (7)提供有魅力的逻辑力量,防止单纯从抽象的立场研究问题。

小学数学教师学科素养考试模拟题

小学数学教师学科素养考试模拟题(附答) 第一部分 [数学课程标准基础知识] 1、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应突出体现________ 性________ 性和 ________性使数学教育面向全体学生实现人人学__________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________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_______的发展。 2、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________ 、________、______ 。 3、有意义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 和____ 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 4、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________ 和________ 的基础上。 5、《数学课程标准》中把知识技能的达成目标分成、 、、四个层次。 第二部分[案例分析] 案例1:一位老师在数学课上讲10以内的加法:5+3=8。他把学生分成两组,一组学生将黄的、红的橡皮泥分别搓成小球,然后要求在每个竹签上穿上5个黄色的和3个红色的小球,要连续穿20串;一组在一个筐中捡出5个蓝色的和3个绿色的橡皮泥装成一袋,连续装20袋。学生的情绪很高,过了一段非常愉快 的时光。教导主任看完后,评价这一节数学课说:“这种课不像数学课,倒像一节手工课,是四不像的课,教学目的不明确,教学重点不突出。”这位教师很委屈,也很困惑。请你对这位老师的教学进行评价。

案例2:《年、月、日的认识》情境创设 上课时,教师为学生准备1994--2005年之间共十年的年历表然后让学生以 小组为单位观察讨论。从这些年历表中,你们发现了什么几分钟后学生汇报。 生1:我发现1999年是兔年,是从2月16日开始的。 生2:我发现2001年是蛇年,是从1月24日开始的。 听到这里,上课教师的表情凝重,可是学生的回答依然在这无关的信息上进 行着,教学进入了尴尬的境地.原来教师发给学生的每一张年历表的表头上都有 这样的字眼:X年(X月X日开始)。 请你对此情境创设进行分析。如果是你讲这节课想怎样创设情境。说说课堂情景创设需要注意什么? 第三部分 [教材分析] 1、在六年级(上册)教材中,学生已经学习了分数乘法、分数除法,并且 认识了百分数。本单元让学生应用百分数的意义以及分数乘、除法的知识,解决有关百分数的实际问题。本单元主要教学哪些实际问题?与过去的教材比较,有变化吗?

小学道德与法治学科教师专业素质考试试题及答案

………密全县中小学教师专业素质考试………小学道德与 法治(品德与社会)试卷… … …注意事项分。分钟,满分100:1.本次考试90 封 … 道小题61 2.本试卷共8页,10道大题,… )为指导。品德与社会课程以( 8.… … B. 满足学生的身心需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A. 学科专业课程标准… 号总分题… 知识部分部分 C. 学生社会生活 D. 道德情感、道德认识和道德判断能力线 … 场…9.《品德与生活》课程评价的主要目的是激励每个儿童的发展,促进每个儿童的得分考…

…品德发展与()。 … … 评卷人得分 A.生活质量提高 B.生活能力提升内 … C.生活品质提升 D.生活指示启发 40一、课程标准(共分)… …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对比品德与社会课程分目标多的一个维度10.品德与生活课程分目标是四个维度, … …是健全人格的根基,是公民素质的核心。 1.)。是(不号…品德与社会课程是在小学中高年级开设的一门以学生生活为基础、以学生良 2..思维与行动 C.感悟与理解 DA.探究与操作 B.行为与习惯考… … 好品德形成为核心、促进学生发展的综合课程。以三条主线和四个方面构成课课程以儿童的生活主线为基础,11.《品德与生活》… … …,综合交主路课程3.德品与社会的设计思是:一条线,)程的基本框架。其中三条主线是:( 要 … 。叉,儿童与自我、儿童与社会、儿童与学校A. … … 。,, 4.品德与社会课程性质是儿童

与国家、儿童与社会、儿童与健康B.… … 名小学低年级阶段是儿童从幼儿生活向小学生活过渡并逐步适应学校生活的重5.…儿童与健康、儿童与快乐、儿童与自然C.姓答…、认知能力发展的要时期,也是儿童品德和、儿童与自我、儿童与社会、儿童与自然D. … …重要时期。),也是社会的要求。 12.负责任、有爱心地生活是儿童自身的( … … 综合实现的,尤其是情品德与社会课程目标是通过一系列的 6. D.基本需要 B.道德需求 C.健康发展A.成长需要… 题 …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和能力与方法目标要经过长期的培养才能达成。探究和问题解决的过程中,注重学生在体验、()的过程,13.本课程学习是… …(二)选择题(每题101分,共分)形成良好道德品质,实现社会性发展。… 7.)。学生的品德和社会性源于他们对生活的认识、体验和(… D.实践活动知识传授A. B.接受认知 C.知与行相统一…校 A.感悟 D.感想 C B.感受.感情…学……… 页)81小学道德与法治试卷第页(共页)8页(共2小学道德与法治试卷第 14.教学活动的形式应(),鼓励教师根据具体目标、内容、条件、资源(四)简答题(共10分) 27.品德与生活课程性质是什么?(4分)的不同,结合教学实际,选用并创设丰富多彩的活动形式。 D.不拘一格统一要求 B.整齐划一 C.严格守纪A. 15.在实施课程标准过程中,应当遵照本标准的要求,结合本地区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地开展教学,有效促进每一个学生的发展。

小学数学教师学科专业业务素养考试模拟题含答案解析

小学数学教师学科素养考试模拟题(附答)
第一部分 [数学课程标准基础知识] 1、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应突出体现________ 性________ 性和________性使数
学教育面向全体学生实现人人学__________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________的数学;不同的 人在数学上得到_______的发展。b5E2RGbCAP 2、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________ 、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 和____
3、有意义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_________、_______ 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p1EanqFDPw 4、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________ 5、《数学课程标准》中把知识技能的达成目标分成 、 第二部分 [案例分析] 、 四个层次。 和________
的基础上。 、
案例 1:一位老师在数学课上讲 10 以内的加法:5+3=8。他把学生分成两组,一组学生将 黄的、红的橡皮泥分别搓成小球,然后要求在每个竹签上穿上 5 个黄色的和 3 个红色的小球, 要连续穿 20 串;一组在一个筐中捡出 5 个蓝色的和 3 个绿色的橡皮泥装成一袋,连续装 20 袋。学生的情绪很高,过了一段非常愉快的时光。教导主任看完后,评价这一节数学课说: “这种课不像数学课, 倒像一节手工课, 是四不像的课,教学目的不明确, 教学重点不突出。” 这位教师很委屈,也很困惑。请你对这位老师的教学进行评价。DXDiTa9E3d

案例 2:《年、月、日的认识》情境创设 上课时,教师为学生准备 1994--2005 年之间共十年的年历表然后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观 察讨论。从这些年历表中,你们发现了什么几分钟后学生汇报。RTCrpUDGiT 生 1:我发现 1999 年是兔年,是从 2 月 16 日 开始的。 生 2:我发现 2001 年是蛇年,是从 1 月 24 日开始的。 听到这里,上课教师的表情凝重,可是学生的回答依然在这无关的信息上进行着,教学进 入了尴尬的境地.原来教师发给学生的每一张年历表的表头上都有这样的字眼:X 年(X 月 X 日 开始)。5PCzVD7HxA 请你对此情境创设进行分析。如果是你讲这节课想怎样创设情境 。说说课堂情景创设 需要注意什么?
第三部分 [教材分析] 1、在六年级(上册)教材中,学生已经学习了分数乘法、分数除法,并且认识了百分 数。本单元让学生应用百分数的意义以及分数乘、除法的知识,解决有关百分数的实际问题。 本单元主要教学哪些实际问题?与过去的教材比较,有变化吗?jLBHrnAILg

学科素养测试的个人小结

学科素养测试的个人小结 学科素养测试的个人小结 学科素养测试个人小结 一:一方面我本身对课程标准内容不是特别熟悉,另一方面今年课程标准有了一定的修改,我花了较多的时间对课程标准进行了整 理和复习。原本以为这个内容考的比重相对要大些,但拿到试卷发现,课程标准涉及的内容都以选择题类型出现,难度较低,我的复 习不能体现出优势。 二:考前特地找来六年级毕业考试的真题卷,做过一套下来发现题目灵活,难度挺大。也许在N年前我会觉得这些题目很简单,但 在我不接触这种题目若干年后,在我年年“1+1”后,我的这种思维 已经退化了,看到高年级的题目简直没有任何头绪。学科素养测试 这方面的题目比重也较大,这是我的弱势。 填字句都可能是滥竽充数。 综上所述,我没有优势,又有两个弱势,我想我是考不好的。 第二篇:小学数学学科素养测试小结400字 小学数学学科素养测试小结 通过本次测试,使我在理念上有了一个新的感悟和提高,深化了学科基础知识,加强了对小学数学学科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理解, 掌握了学科的一些发展动态,了解到学科理论与技术的新发展,提 高了自身更新教学内容和改进教学方法的能力,以及教育教学基本 功和学科教学和教育实践能力。 通过这次活动的举行使我认识到,打铁还须自身硬,教师的学科素养是我们实施高效教育的前提,不能放松理论业务的学习和培训,结合这次考试的现状,对小学数学课程标准认真学习,并重点围绕 课程标准,课程价值及意义和课程的分类及构成展开全面的综合性

的理论学习,用数学理论武装我们的头脑,用课程理论指导教学理念。不断提高自己的数学学科专业知识水平。使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得到全面的提高。

教师资格证考试—学科专业素养知识一

学科专业素质——第一讲 中小学新课程改革——中小学新课程概述 一、课程及其本质 1.课程概述:传统的课程概念。新课程概念。 2.课程的本质 (1)课程是知识;(2)课程是经验;(3)课程是活动;(4)课程是育人指南。 影响学校课程的主要因素: 环境因素:社会与文化经济与技术水平 对象因素:青少年的特点,发展的规律 内部因素:教育方针,教育体制特点,教育观 二、新课程改革的背景 (一)课程改革的背景之一:时代的变迁 四十年来几个对教育有重大影响的背景问题: 1.适应经济全球化发展趋势的必然需求 1995年《哥本哈根社会发展宣言》指出:“全球化,是增多的人口流动、改进的通讯设施、极大提高了的贸易和资本流动以及技术发展的结果。它向全世界尤其是发展中国家经济的持续增长和发展开辟了新的机会。全球化还使各国能分享经验及从彼此的成就和困难中相互学习,并促进着理想、文化价值和愿望的相互丰富。与此同时,日益加剧的贫穷、失业和社会解体却伴随着迅速变革和调整的进程。对人类幸福的各种威胁也已成全球化现象。进而言之,世界经济的全球性转变正深刻地改变着所有国家的社会发展之特征。所面临的挑战是如何驾驭这些进程和威胁,以便增强它们带给人民的利益而减少其消极影响。” 2.知识经济和信息化的影响和冲击 “知识经济”:“知识经济是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这种经济直接依赖于知识和信息的生产、扩散和应用”。 “信息爆炸”:“信息爆炸”指的是由于科技发展而带来的知识信息迅猛增长的现象。 由于知识更新速度加快,要跟上知识发展的步伐,必须终身学习。教育要培养学

生具备终身学习的本领,让学生懂得:(1)如何通过多种不同渠道找到并获取信息;(2)如何理解信息的含义;(3)将新信息与头脑中原有的认知网络结合起来; (4)判断信息的价值;(5)将有价值的新信息应用到实践中去。 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促使我们对公民的基本素养重新进行思考,什么是未来社会合格的公民?1.健康的体魄和心理。2.健全的人格与道德修养。3.对传统的、民族的、世界的文化有大体的了解。4.某一领域的扎实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5.终身学习和自我反思的欲望和能力。 6.团队精神和合作、沟通的能力。 7.开放的思维和丰富的想象。 8.人生规划能力和社会责任感。 3.课程自身存在的问题是基础教育改革的关键 现行的课程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教育观念明显滞后,人才培养的目标同时代发展的需求不能完全适应;思想品德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不强;课程内容存在着“难、繁、偏、旧”等状况;课程结构单一,学科体系相对封闭,难以反映现代科技、社会发展的新内容,脱离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社会实际;学生死记硬背,题海训练的状况仍普遍存在;学科课程在内容和结构上,重视学科经典内容的学习,忽视学生学习习惯和人生态度的培养,忽视学生的实践和经验。 4.科学技术的新变革是推动中小学新课程改革的根本动因 课程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不同的国家,都经历了不同的改革历程,特别是到了20世纪,世界范围的课程改革已成为一种潮流,改革范围和力度越来越增强,究其原因,其中最为普遍和根本的原因应在于科学技术的新发展、新变革。 (二)课程改革的背景之二:世界各国的应对措施 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世界各国纷纷开始反思本国的教育政策和课程,开始了新一轮的课程改革。世界各国课程改革的共同特点是: (1)调整培养目标;(2)改变人才的培养模式;(3)实现学生学习方式的根本改变; (4)进一步关注学生的学习经验;(5)反映社会和科技的最新发展;(6)改革评价方式 (三)课程改革的背景之三:中国的现状:1.中国民众对教育要求的提高。2.素质教育方针的提出。3.基础教育的滞后。 三、新课程改革的目标 1.指导思想和基本任务 新课程改革要以邓小平同志关于“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2.新课程改革的总目标

小学道德与法治学科教师专业素质真题考试试题及答案

小学道德与法治学科教师专业素质真题考试试题及答案 全县中小学教师专业素质考试 小学道德与法治(品德与社会)试卷 注意事项:1.本次考试90分钟,满分100分。 2.本试卷共8页,10道大题,61道小题 一、课程标准(共40分)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 1. 是健全人格的根基,是公民素质的核心。 2. 品德与社会课程是在小学中高年级开设的一门以学生生活为基础、以学生良好品德形成为核心、促进学生 发展的综合课程。 3. 品德与社会课程的设计思路是:一条主线, ,综合交 叉, 。 4. 品德与社会课程性质是 , , 。 5. 小学低年级阶段是儿童从幼儿生活向小学生活过渡并逐步适应学校生活的重要时期,也是儿童品德和 、 、认知能力发展的重要时期。 6. 品德与社会课程目标是通过一系列的 综合实现的,尤其是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和能力与方法目标要经过长期的培养才能达成。 (二)选择题(每题1分,共10分) 7.学生的品德和社会性源于他们对生活的认识、体验和( )。 A .感受 B .感情 C .感悟 D .感想 8.品德与社会课程以( )为指导。 A.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B. 满足学生的身心需要 C. 学生社会生活 D. 道德情感、道德认识和道德判断能力 9.《品德与生活》课程评价的主要目的是激励每个儿童的发展,促进每个儿童的品德发展与( )。 A.生活质量提高 B.生活能力提升 C.生活品质提升 D.生活指示启发 10.品德与生活课程分目标是四个维度,对比品德与社会课程分目标多的一个维度是( )。 A .探究与操作 B.行为与习惯 C .感悟与理解 D .思维与行动 11.《品德与生活》课程以儿童的生活主线为基础,以三条主线和四个方面构成课程的基本框架。其中三条主线是:( ) A.儿童与自我、儿童与社会、儿童与学校 B.儿童与国家、儿童与社会、儿童与健康 C.儿童与健康、儿童与快乐、儿童与自然 D.儿童与自我、儿童与社会、儿童与自然 12.负责任、有爱心地生活是儿童自身的( ),也是社会的要求。 A.成长需要 B.道德需求 C.健康发展 D.基本需要 13.本课程学习是( )的过程,注重学生在体验、探究和问题解决的过程中,形成良好道德品质,实现社会性发展。 A.知识传授 B.接受认知 C.知与行相统一 D.实践活动

小学道德与法治学科教师专业素质考试试题及答案

……… 密 …… ……… …封…… … ………线… …… …… … 内 … …… ……… 不… …… …… …要… …… …… …答 ……… …… …题 …… ………… … ……… 全县中小学教师专业素质考试 小学道德与法治(品德与社会)试卷 注意事项:1.本次考试90分钟,满分100分。 2.本试卷共8页,10道大题,61道小题 一、课程标准(共40分)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 1. 是健全人格的根基,是公民素质的核心。 2. 品德与社会课程是在小学中高年级开设的一门以学生生活为基础、以学生良 好品德形成为核心、促进学生 发展的综合课程。 3. 品德与社会课程的设计思路是:一条主线, ,综合交 叉, 。 4. 品德与社会课程性质是 , , 。 5. 小学低年级阶段是儿童从幼儿生活向小学生活过渡并逐步适应学校生活的重要时期,也是儿童品德和 、 、认知能力发展的重要时期。 6. 品德与社会课程目标是通过一系列的 综合实现的,尤其是情 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和能力与方法目标要经过长期的培养才能达成。 (二)选择题(每题1分,共10分) 7.学生的品德和社会性源于他们对生活的认识、体验和( )。 A .感受 B .感情 C .感悟 D .感想 8.品德与社会课程以( )为指导。 A.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B. 满足学生的身心需要 C. 学生社会生活 D. 道德情感、道德认识和道德判断能力 9.《品德与生活》课程评价的主要目的是激励每个儿童的发展,促进每个儿童的品德发展与( )。 A.生活质量提高 B.生活能力提升 C.生活品质提升 D.生活指示启发 10.品德与生活课程分目标是四个维度,对比品德与社会课程分目标多的一个维度是( )。 A .探究与操作 B.行为与习惯 C .感悟与理解 D .思维与行动 11.《品德与生活》课程以儿童的生活主线为基础,以三条主线和四个方面构成课程的基本框架。其中三条主线是:( ) A.儿童与自我、儿童与社会、儿童与学校 B.儿童与国家、儿童与社会、儿童与健康 C.儿童与健康、儿童与快乐、儿童与自然 D.儿童与自我、儿童与社会、儿童与自然 12.负责任、有爱心地生活是儿童自身的( ),也是社会的要求。 A.成长需要 B.道德需求 C.健康发展 D.基本需要 13.本课程学习是( )的过程,注重学生在体验、探究和问题解决的过程中,形成良好道德品质,实现社会性发展。 A.知识传授 B.接受认知 C.知与行相统一 D.实践活动 学校 姓名 考号 考场

学科教师专业素养比赛(测试)小学语文试题答案.doc

7. 义务教育的各个学段的写字评价都要关注学生写字的(姿势)与习惯,引导学 生 提高书写质量。 8. 《语文课程标准》“教学建议”中提到要充分发挥师生双方在教学中的主动性 和(创 造性)。 二、单项选择(共8分,每空1分) 卜.列词语中不具有褒义色彩的是(C ) A 英雄 B 奉献 C 集体 D 康复 “一鼓作气”和“南辕北辙”这两个成语分别来自于(A ) A 历史故事寓言故事 B 神话寓言 历史故事 C 诗文语句历史故事 D 历史故事 诗文语句 “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以饮三百杯”用的是(B )修辞手法。 A 正衬 B 夸张 C 反语 D 比喻 4. 下列是联合短语的是(B ) A 见解独特 B 支持鼓励 C 买卖商品 5. 在写作教学中,应注重培养学生观察、思考、表达和( A 审题 B 选材 6. 现代汉字中,占绝大多数的是( A 象形字 B 指事字 7. “长”字的第一笔是(A )A 撇 B 竖提 123C 创造 C 会意字 D 祖国富强 C )的能力。D 想象 D 形声字 2012年全旗中小学学科教师专业素养比赛(测试) 小学语文试题答案 一、填空(共8分,每空1分) 1. 语文课程评价的根本目的是为了促进学生学习,改善( 教师教学 )。 2. 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 语言文字运用 )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 3. 语文课程应培养学生具有适应实际生活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 力 、 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正确运用祖国语言文字。 4. 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中,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5. 比喻一般由( 本体 )喻体和喻词组成。 6. 语体可以分为口头语体和(书面语体)两大类。 8.评价学生的朗读,可以从语音、语调和(C )等方面进行综合考察。 A 感情 B 停顿 C 语气 D 音色 三、判断题(正确打V,错误打X ) (8分) 1、 教师应确立适应社会发展和学生需求的语文教育观念,注重吸收新知识,不断 提 高白身的语文能力。(X ) 2、 识字、写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第一学段的教学重点,也是贯穿整个义务 教 育阶段的重要内容。(V ) 3、 汉语拼音教学尽可能有趣味性,宜多采用活动和游戏的形式,应与学说普通

2018年小学语文教师学科专业素质测试题

2011年小学语文教师学科专业素质测试题 一、学科教学基础理论 (一)选择题 1、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是() A 工具性 B 人文性 C 实践性 D 体验性 2、在新课标中,替换“语文能力”这一说法的是() A、语文课程 B、三维目标 C、语文素养 D、两性统一 3、关于小学作文教学目标的正确描述是() A.小学作文教学的目标是全面提高小学生的作文素养 B.低年级作文教学训练的重点是遣词造句的能力 C.中年级作文教学训练的重点是连句成段的能力 D.《义务教育大纲》指出:小学作文教学要培养学生认识事物能力和语言文字表达能力 E.高年级作文训练的重点是连段成篇的能力 4、建国以来,小学语文教学取得了很大成绩,但仍有许多弊端,旧根难除。在1978年,一位著名学者对语文教学的" 费时甚多,收效甚微"现象提出批评,他是( ) A.张志公 B.吕淑湘 C.叶圣陶 D.王力 4、小学语文教师上好语文课的根本前提和提高教学质量的保证是他们的( ) A.课堂应变能力 B.设计教学的能力 C.语言表达能力 D.分析教材的能力 (二)判断题 1、口语交际的核心是把话说清楚。() 2、阅读教学的过程是学生、教师、文本对话的过程。() 3、课标提出习作教学要鼓励学生自由表达,意味着教师不指导。() 4、、语文课程目标根据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设计。() 3、“累计认识常用汉字3000个,其中2500个左右会写。”是第三学段的识字目标。() 4、“课内习作每学年16次左右。40分钟能完成不少于400字的习作。”是第二学段的习作目标。() 5、识字写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小学各年级的教学重点。() 二、学科基础知识 (一)文学常识,现代汉语知识检测 1、下面带点的字,字音、字形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A、再接再厉(lì)大腹便便(pián pián) B、发人深省(xǐng)暝(míng)思苦想 C、欢心(xīn)鼓舞床第(zǐ)之间 D、唾(tu?)手可得原形必(bì)露 2、在括号里填上动物名称(10分) 例:为(虎)作伥 哀()遍野管中窥()爱屋及()()目混珠泥()入海 一箭双()噤若寒()()头微利门可罗()黔()技穷 3、在下面一段文字的横线上填入句子,衔接最好的一组是() 此时正在三五之夜,月亮已经爬上中天了,风来了,楼影和山影在水中摇曳着,显得神秘而朦胧。 ①在深蓝色的夜空上高高地悬挂着②高高地悬挂在深蓝色的夜空上 ③向大地散射银色的光华 ④银色的光华散射在大地上 ⑤梅河暗绿色的水里倒映着两岸的楼影和山影 ⑥梅河两岸的楼影和山影倒映在暗绿色的水里 A、①④⑤ B、②③⑥ C、①③⑥ D、②④⑤ 4、下面四句诗,不是表现友情的一句是() A、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B、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C、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D、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5、下列各选项中,没有语病的句子是() A、能否提高自己的鉴赏水平,关键在于长期的阅读积累。 B、写文章语言要简练,一定要把不必要另外德尔啰嗦话删去。 C、我们要提倡和发扬艰苦奋斗的革命精神和循序渐进的学习方法。 D、由20多个国家的生物学家参与的“生命百科全书”研究项目,计划将世界上180万种已知物种的所有信息编纂成册。 6、下列文学常识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人民艺术家老舍解放后的代表作是《茶馆》和《龙须沟》。 B、巴金的《家》塑造了觉慧这一积极投身民主运动的青年,反映了抗日战争的社会生活。 C、盛唐时期山水田园诗派的代表人物是王维、孟浩然、阵子昂,边塞诗派的代表人物是高适、芩参、杜牧。 D、《官场现形记》是中国近代四大谴责小说之一,作者是笔名为“东亚病夫”的李宝嘉。 7、有些文学人物评论,虽只言片语,却能形象地揭示人物的性格特点,巧妙地表现人物形象的典型意义。请仿照以下示例,从下列文学人物形象中任选两位各写一则简短的一句话评语。示例:林黛玉——大观园中一束清高孤傲的空谷幽兰。 诸葛亮孔乙己关羽孙悟空奥楚蔑洛夫 8、写作题(10分) 任选一首描写景物的古诗,根据古诗意境,发挥想象,写一个景物描写的片段。(不少于200个字) 古诗: 片段: 9、根据材料,从不同的角度提炼出不同的观点。(至少两条) 古时一人上街卖马,一连几天无人问津。此人回家后深思,终于想到了一条妙计。他请著名的相马家伯乐在他再次卖马的时候围着马转三圈,离开时作留连状多看几眼,伯乐照办了。结果在一个早晨之内,马价上涨了十倍。 (二)简答题 1、阅读和阅读教学是一回事吗?请结合你的教学体会加以简单作答。

小学数学教师学科专业素养测试卷

小学数学教师学科专业素养测试卷 满分:100分时间:50分钟 一、填空(每空2分,共34分) 1.《数学课程标准》明确了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程的总目标,并从知识与技能、、、等四个方面作了进一步阐述,这是三维目标在数学课程中的具体体现。 2.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与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 3.当学生学习新概念时,利用认知结构的已有概念与新概念建立联系,从而掌握新概念的本质属性,这种获得概念的方法称为概念的;学生依靠直接经验,从大量的具体例子出发,概括出新概念的本质属性,这种方法称为概念的。 4.《》一书中记载的圆柱体积的计算方法是“周自相乘,以高乘之,十二而一”。5.有一个三位小数,四舍五入后取近似数为 5.90,这个三位小数最大可能是,最小可能是。 6.六边形的内角和为度。 7.钟面上时针从早上7时到晚上7时转动了度。 8.二进制计数法在计数时只用0和1两个数字来计数。十进制中的“5”在二进制中记作,十进制中的“25”在二进制中记作。 9.7个好朋友见面,每两人握一次手,一共握了次手。 10.小明在7次百米跑练习中成绩如下: 这7次成绩的中位数是秒。 二、选择(每题2分,共20分) 1.数学教学要让学生经历“问题情境——()——解释、应用与拓展”的过程。 A、建立模型 B、数学思考 C、解决问题 D、体验感知 2.让学生估计1页书有多少个字,1本故事书有多少个字等,是培养学生的()。 A、符号感 B、统计观念 C、空间观念 D、数感 3.下面各个图形是由6个大小相同的正方形组成的,其中能沿正方形的边折叠成一个正方体的是()。 A B C D

学科素养检测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题1分,共3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请将正确的答案的选项代号填入题后答题卡内)。 1. 2013年10月2日晚,“五星红旗,我为你骄傲”——2013年国庆大型主题晚会在人大会堂上演。通过展示一面面有故事的五星红旗,讲述一个个鲜活而生动的“中国梦”。以五星红旗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这一决定是在下列哪次会议上通过的 A.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B.开国大典 C.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 D.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 2.某旅行社设计了“上海—南昌—延安—北京”这样一条红色旅游线路,你认为这条线路 设计的主题是为了展示 A.土地革命战争 B.解放战争 C.抗日战争 D.中国共产党的革命历程 3.某校历史兴趣小组开展了一次农村社会调查,就1952年全国粮食产量比1949年增加40% 以上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得出的正确结论是 A.土地改革的完成 B.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 C.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开展 D.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建立 4.下列关于土地改革意义说法不正确的是 A.我国存在两千多年的封建剥削土地制度被彻底废除B.大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C.为国家的工业化建设准备了条件D.在农村建立了人民民主政权 5.标志“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成为国家的主人”的事件是 A.三大战役的胜利 B.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C.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D.全国土地改革完成 6.下列内容中属于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决定的有 ①通过了《共同纲领》②选举周恩来为政务院总理兼外交部长 ③决定建立人民英雄纪念碑④决定以《义勇军进行曲》为代国歌 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 7. 标志着除台湾及一些岛屿外,祖国大陆获得统一的历史事件是 A.南京解放 B.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C.三大战役结束 D.西藏和平解放 8.美国上将克拉克在签字时哀叹,“我是美国历史上第一个在没有取得胜利的停战协议上 签字的将军。”下面哪幅历史图片真实地记录了这一刻 A B C D 9. 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A.西藏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 B.在解决西藏问题时,中央一面向西藏进军,一面力争西藏和平解放 C.西藏和平解放后,祖国获得完全统一 D.西藏和平解放后,人民解放军先遣部队进驻拉萨 10.历史学家费正清说:“中国的革命正是由这样两种梦想推动着:一是爱国主义者想看到 一个新中国傲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二是提高处于社会底层的农民的地位,消除古代旧有的......社会差别。”第一种梦想变为现实的标志是 A.开国大典 B.加入WTO C.澳门回归 D.承办APEC 11. 新中国建立之初,抗美援朝和土地改革运动发挥的共同作用是 A.取得了反侵略战争的胜利 B.巩固了人民政权 C.消灭了地主阶级 D.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 12.习近平主席在中央党校2013年秋季学期开学典礼上的讲话中认为,近代以来,中国 人民必须完成两大历史任务。这两大历史任务是 A.引进西方技术,实现富国强兵 B.学习西方政治制度,发展民主 C.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富裕 D.引进外资,发展经济和强国富民 13. 《长江日报》2004年8月1日报道,一位志愿军老战士到某中学给学生讲课时说:“为了不暴露埋伏地点,邱少云硬是在火海中咬紧牙关、纹丝不动,直到壮烈牺牲!同学们,这是怎样的一种毅力、怎样的一种精神啊!”这种“精神”是() ①爱国主义精神②革命英雄主义精神③艰苦创业的精神④集体主义精神 A.①③④B.①②④C.①②D.②③ 14. “经过三十年斗争,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新民主主义革命基本取得胜利。”新民主主义革命基本胜利的标志应当是() A.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B.土地改革完成 C.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召开 D.抗美援朝战争胜利 15. 抗美援朝战争“打败美帝野心狼”,中国人民也付出巨大牺牲,这场战争对中国以及世界的影响是() ①打击了美国的嚣张气焰②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威望③鼓舞了世界人民保卫和平反对侵略的勇气和信心④进一步巩固了新中国政权 A.①②③④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 16.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基本任务是集中主要力量发展() A.农业B.重工业C.轻工业D.商业 17.“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一五计划”期间,我国将阻隔长江南北交通的“天堑”变为“通途”的第一座桥梁建立在 A.武汉 B.南京 C.上海 D.重庆

自主招生学科素养测试

2015年“三位一体”自主招生学科素养测 试 科学试卷 说明:本卷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Al-27 Ca-40 C-12 H-1 O-16 Cl-35.5 Cu-64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化学与我们的生活、生产、安全和环保都密切相关,下列说法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生活常识:取暖防中毒——煤炉上放一壶水;炒菜时油锅着火——用锅盖盖灭 B.节约意识:所有用剩药品——应放回原试剂瓶;取用药品——应取少量 C.安全常识:厨房煤气泄漏——打开排气扇;电器着火——用水浇灭 D.环保意识:使用含磷洗衣粉——会污染水源;减少白色污染——使用可降解塑料 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物质的宏观性质是由物质的微观结构决定的 B.石墨(C)、H2、白磷(P4)、硫磺、钠、铝、铁等单质都具有还原性,能发生氧化反应C.糖类、油脂、蛋白质等营养物质都为人类的生命活动提供了能量 D.在原子结构模型建立的过程中,卢瑟福、波尔、汤姆生、道尔顿三人依次作出了巨大贡献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PI(空气污染指数)主要包括SO2、CO、NO2、O3和可吸入颗粒物 B.HCl、H2SO4、HNO3是三大强酸,所以它们的化学性质完全相同 C.金属氧化物都能与水反应生成碱,非金属氧化物都能与水反应生成酸 D.1H、2H、3H是氢的三种同位素,C20、C60、C70是碳的三种同位素 4、分析推理是理科学习的一种重要方法,你认为以下分析推理合理的是( ) A. 在高温下铝粉能与Fe2O3发生剧烈的置换反应,那么铝粉与CuO也能在高温下发生剧 烈的置换反应 B. 镁条与CO2在点燃条件下能发生如下反应:2Mg+CO22MgO+C,则铜丝与CO2在点燃条件下也能发生如下反应:2Cu+CO22CuO+C C. CO2通入澄清石灰水中先变浑后变清,那么CO通入一定量澄清石灰水中也是先变浑后变清 D. 由于CaO与H2O能发生剧烈的化合反应生成Ca(OH)2,则CuO与H2O也能发生剧烈的化合反应生成Cu(OH)2 5、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盐酸、氯化铵溶液都能使pH试纸显红色,所以它们都有酸性;NaOH溶液、碳酸钠溶液都能使pH试纸显蓝色,所以它们都有碱性 B.碳酸铵、硝酸铵、硫酸铵等铵盐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加热,都能产生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色的气体

2015年三位一体学科素养测试科学试题卷

科学试题卷 第 1 页 共 10 页 2015年三位一体学科素养测试 科学试题卷 注意事项: 1. 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填写在答题纸规定的位置上。 2. 所有答案都必须写到答题卷上。选择题必须使用2B 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书写,字体要工整,笔迹要清楚。 3.本试卷分试题卷和答题卷两部分,满分150分。考试时间共90分钟。 4.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Na:23 Cu:64 Al:27 Mg:24 Cl:35.5 Fe:56 S:32 第Ⅰ卷(选择题·共7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将小鼠和青蛙从25℃环境中移到5℃环境中,会发生的变化是 A .呼吸酶活性均下降 B .两者耗氧量变化趋势相反 C .产热均增加 D .散热均减少 2.右图为某一反射弧示意图,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 .完成反射的传导路线是1→2→3→4→5 B .只要此结构完整必然出现反射活动 C .反射弧是完成反射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 D .该反射弧完成的反射为非条件反射 3.某水域生态系统中,绿藻和蓝藻等藻类是鲮鱼及小虾的食物来源,其中小虾也是鲮鱼的食物。右图表示不同体长鲮鱼的食性比例,则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 .上述描述中有2条食物链 B .鲮鱼与小虾的种间关系是捕食 C .为去除富营养化水体中藻类,投喂鲮鱼的体长应该 大于4.2cm D .若此生态系统受到汞污染,一段时间后藻 类积累的汞最多 4.现有氯化钡溶液、碳酸钾溶液、稀硫酸、烧碱溶液和氧化铜五种物质,在常温下它们两两相互发生的化学反应有 A. 4个 B. 5个 C. 6个 D. 7个 5.某同学欲配制质量分数为6.0%的食盐水80克,在用托盘天平称量食盐时,他将食盐和砝码的位置颠倒了(1克以下用游码),那么他实际所配制溶液的质量分数为 A .等于4.0% B .大于4.0%,小于6.0% C .等于6.0% D .大于6.0% 绝密★考试结束前 第2题图 第3题图

中小学教师资格证考试—学科专业素养知识

中小学教师资格证考试—学科专业素养知识 ——中公教育独家解析 学科专业素质——第一讲 中小学新课程改革——中小学新课程概述 一、课程及其本质 1.课程概述:传统的课程概念。新课程概念。 2.课程的本质 (1)课程是知识;(2)课程是经验;(3)课程是活动;(4)课程是育人指南。 影响学校课程的主要因素: 环境因素:社会与文化经济与技术水平 对象因素:青少年的特点,发展的规律 内部因素:教育方针,教育体制特点,教育观 二、新课程改革的背景 (一)课程改革的背景之一:时代的变迁 四十年来几个对教育有重大影响的背景问题: 1.适应经济全球化发展趋势的必然需求 1995年《哥本哈根社会发展宣言》指出:“全球化,是增多的人口流动、改进的通讯设施、极大提高了的贸易和资本流动以及技术发展的结果。它向全世界尤其是发展中国家经济的持续增长和发展开辟了新的机会。全球化还使各国能分享经验及从彼此的成就和困难中相互学习,并促进着理想、文化价值和愿望的相互丰富。与此同时,日益加剧的贫穷、失业和社会解体却伴随着迅速变革和调整的进程。对人类幸福的各种威胁也已成全球化现象。进而言之,世界经济的全球性转变正深刻地改变着所有国家的社会发展之特征。所面临的挑战是如何驾驭这些进程和威胁,以便增强它们带给人民的利益而减少其消极影响。” 2.知识经济和信息化的影响和冲击 “知识经济”:“知识经济是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这种经济直接依赖于知识和信息的生产、扩散和应用”。 “信息爆炸”:“信息爆炸”指的是由于科技发展而带来的知识信息迅猛增长的现象。 由于知识更新速度加快,要跟上知识发展的步伐,必须终身学习。教育要培养学生具备终身学习的本领,让学生懂得:(1)如何通过多种不同渠道找到并获取信息;(2)如何理解信息的含义;(3)将新信息与头脑中原有的认知网络结合起来;(4)判断信息的价值;(5)将有

中小学美术教师学科专业素养考试试题及参考答案.

中小学美术教师学科专业素养考核试题 一、选择题 1、我国在什么时候最有成就的是青铜艺术。(D) A.战国 B.春秋 C.汉代 D.商周 2、我国现今发现在最早的帛画是在什么时期。(A) A.战国 B.春秋 C.汉代 D.商周 3、我国自古就是瓷器生产大国,瓷器工艺闻名世界。什么时代是我国瓷器发展的高峰时期。(B) A.唐代 B.宋代 C.元代 D.明代 4、我国古代文人画盛行的时期是。(B) A.宋代 B.元代 C.明代

D.清代 5、我国历史上被尊称为画圣的画家是(C) A.阎立本 B.张择端 C.吴道子 D.展子虔 6、我国历史上最高出现的画院是在什么时期(B) A.唐代 B.宋代 C.民国 D.新中国 7、《历代帝王图》的作者是(A) A.阎立本 B.张择端 C.吴道子 D.展子虔 8、《游春图》的作者是(D) A.阎立本 B.张择端 C.吴道子 D.展子虔 9、《韩熙载夜宴图》的作者是(D)

A.阎立本 B.张择端 C.吴道子 D.顾闳中 10、南宋写意人物画《泼墨仙人图》的作者是(C) A.李公麟 B.张择端 C.梁凯 D.顾闳中 11、《清明上河图》的作者是(B) A.阎立本 B.张择端 C.吴道子 D.顾闳中 12、《溪山行旅图》的作者是(C) A.阎立本 B.张择端 C.范宽 D.顾闳中 13、我国历史上被称为南派山水画创始人董源的代表作品是(B) A.《游春图》 B.《潇湘阁》

C.《溪山行旅图》 D.《早春图》 14、现在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的北宋时期的山水画《早春图》的作者是(A) A.郭熙 B.张择端 C.王 D.范宽 15、《淮扬洁秋图》的作者是(D) A.王蒙 B.朱耷 C.董其昌 D.石涛 16、我国雕塑艺术的鼎盛时期是(D) A战国 B.春秋 C.汉代 D.隋唐 17、《富春山居图》的作者是(A) A.黄公望 B.范宽 C.石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