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实的明朝政治形势

真实的明朝政治形势
真实的明朝政治形势

真实的明朝政治形势

到了弘治以后,情况就已经是明朝皇帝没有办法控制的了。皇帝已经变成了权力的来源和象征,但他们做任何的事情都已经没有办法自由。比如正德皇帝要南巡,权力意识大增的大臣们全体反对。嘉靖的大礼仪事件、万历的国本之争、此时,明朝的皇帝们已经变成了退居幕后的国家最高统治者,但是行政权已经几乎完全的落在了内阁和六部的手里。这也不是皇帝昏庸和懒惰造成的,明朝中期的很多皇帝们都因为要权力和大臣们进行过殊死的斗争,皇帝是权力的来源,他可以给人权力也可以剥夺权力,并且掌握人的生死,这是他唯一可以威胁大臣的地方。但是偏偏明朝的大臣不怕死,而皇帝撤换了一个大臣,会有更多的大臣站出来维护这个集体的权力。所以皇帝也苦于要不回自己作为统治者的行政权力,只能逐渐的退居深宫,做最高的决议人。而所谓廷议这种事情已经不太需要皇帝的参加了,就如同美国人在国会开会,基本上是不需要总统出席的。总统的任务只是决定是否同意国会开会所达成的意见。这是明朝中期以后政治体制不同于封建社会任何时期的一个很值得研究的特色。可惜的是我们的研究者们只把目光集中在皇帝上朝了多少次的比较上,来认为这个皇帝的素质是否高明,甚至只会研究皇帝的私生活来给这个皇帝做判断。

在明朝中期以后做皇帝很难的。如果你对权力表现的多一点兴趣,那结果可能就是嘉靖的大礼仪时间,你会被冠为暴君的称号。如果你认为争取不到权力,干脆对大臣们好一点我自己退居深宫算了,会被人骂懒惰。

我们来看清朝皇帝和明朝皇帝的比较,就知道明朝皇帝在做皇帝这一点上比清朝皇帝辛苦多少!明清两朝有很多的情况是相似的。我们首先来看被很多人喜欢的乾隆皇帝,其实在明朝皇帝里,和乾隆最相似的是正德,但是两个人的名声可谓是一天一地的。其实两个人都是好玩好色宠幸奸佞的皇帝。乾隆的南巡次数远大于正德,宠幸的和绅搜刮的钱财远胜于刘谨。而刘瑾是死在了正德的执政期,乾隆不死,和绅都倒不掉!为什么大家都是出来混的,你就是风流而我是下流呢?即便乾隆比正德在执政能力上有高的地方,但是明清的体制不同,正德下面有杨廷和为首的内阁在帮他,治国方面不见得比乾隆差。而乾隆在对中国文化的破坏上实在是罄竹难书!如果这两个人的评价有些微小的差别还可以理解,但是这么相似的两个皇帝,一个是明君,一个昏君,不觉得奇怪吗?

也许他们的区别仅在于,正德南巡的时候,百官谏止,大臣们以死相逼,搞的朝野上下,声势浩大,区区一件南巡的事件就演变成了皇帝和大臣争权力的政治斗争。乾隆会吗?他想南巡的时候百官们想的是怎么样争取做个随从以接近皇上讨皇帝欢心。所以会有舆论将这件南巡的事情拖到皇帝的个人素质上吗?同样的一件事,有人留下的是风流的美名,有人得到的是下流的恶名。如果从这点上还不能引起你的思考,那么那么多史书真是白读了!

明朝皇帝个人的自由到最后已经是狭小到无以复加了。甚至连立储君这样的事情也没有自由。万历的国本之争对比康熙那么随心所欲的换太子,可知在明朝做皇帝是多么艰难!明末在各项制度上已经接近于早期欧洲的君主立宪,正如欧洲君主国家的储君们被选择出来需要经过内阁的批准。明朝的太子被立出来是也要获得内阁的首肯的,在中国历史上,好象没有哪个朝代的皇帝的自由最后委琐到这么小的范围,连立储君都身不由己。那么现在我们再看看明朝的皇帝们,难道不理朝政是他们的主观愿望吗?他们的早期都曾经试图确立以自己的想法来实施的政治制度,但无一例外的被大臣们驳回,退居深宫是他们唯一的选择,除非他们不顾舆论的压力,对大臣进行残酷的屠杀以换取自己的的权力。但是在明朝这样做的可能性很小,嘉靖的开始的屠杀并没有吓倒明朝的大臣,倒最终吓倒了皇帝自己。这些明朝皇帝们,一个个在深宫打发这自己无聊的岁月的时候,其实大部分的人心中,是很无奈的!

我们看待明清两个朝代的皇帝,应该更多的将目光放在研究这两个朝代的政治体制上,有了结论之后再来说话,皇帝本不是什么最根本的问题所在,英女王每天的活动是到处参观

剪彩,实际等同游玩。为什么没有人说她是一个懒惰的昏君呢?因为我们都知道事实上她没有实际的行政权力,重要的是,什么样的环境决定了这个皇帝能做什么样的事情!明朝的体制决定了皇帝交出行政权力对这个国家的运作更加的有利。所以皇帝们不得不无奈的退居深宫。初读明史的时候。我也和许多人一样。觉得明朝的皇帝大多数不怎么样,只有崇祯还好,可是时代不属于他。但是后来发现,并不存在什么明实亡于万历的话,明就是亡于崇祯。魏忠贤的出现打乱了明朝的文官治国体系,在他疯狂的屠杀迫害之后,行政权力转移到宦官,大臣的权力被剥夺。而崇祯在杀了宦官们之后,顺理成章的夺回了行政权力,所以崇祯才会有那么勤政的机会。而我们现在看崇祯时代的内阁,其实就是整个明朝权力最小的内阁之一,崇祯的掌权,加上个人实际政治能力的不足,破坏了明朝整个政治体系的平衡运作(魏忠贤也和他同样起了这个效果),他对一直以来国家的运转,官员的调配进行了很不适当的干涉,导致了明朝国家运行体制的崩溃,最后因为战争亡了国。我们一直就存在这样一种误区,好象皇帝勤政国家就管理的好,皇帝懒惰国家就一定民不聊生。我们熟知的江南四大才子的风流故事发生在懒惰的正德皇帝时期,那个时候国民的生活比之所谓康乾盛世如何?崇祯的勤政只是一种假像,有些人努力但总是做错事是不值得赞扬的。

说到明朝的宦官专权实际上是皇帝想夺回权力的工具。宦官们惟利是图,被阉了后只有依靠皇权才能生存,除了皇宫连谋生的本领都没有。而且,对于那些宦官,如果皇帝嫌他权利太大,与之形成矛盾,皇帝不高兴了一纸诏书就可以扳倒,因为这时皇帝就与内阁和大臣一边了。这绝非唐朝时,宦官权利大到可以杀皇帝可比。比如英宗于曹吉祥,宪宗于汪直,武宗于刘瑾,思宗于魏忠贤,无不如是。

在来看看满清的八旗制。实际上这是一种双重的奴隶制度。第一重:八旗制规定旗人不能从事农工商,而且还有活动范围等等的限制,实际上也是完全依附于皇权,没了满清皇帝他们一样连谋生的本领都没有。在对皇权的依附性上,旗人们和太监是相同的;但是,这些旗人们武装到牙齿,而且重要的官职也都是这些旗人担任。现在的上司是自己以前的主子,你指望他们会对皇权进行制约吗?终满清一朝,都把防范汉人作为最重要的任务,有汉人官员要对皇帝权力进行制约,满清皇帝把他们灭九族完事,反正还有给自己当奴才的满人官僚。第二重:到了清末,豢养着400万满人,而当时中国人口总共才4亿,满人不事生产,不事工商。对汉人血腥屠杀、残酷压榨,而本民族则全民皆贵、养尊处优、作威作福近三百年,由清末的400万,对比满族入关时候的人数,我不仅要骂一句“一群畜牲”。

皇权的畸形强大是中国在满清时代落后于中国的根本原因。工商业的发展产生的市民文化挑战的就是支持皇权的封建文化。皇权以小农经济为基础,一个强大的皇权必然会拼命压制工商和贸易。相反,汉族王朝的文官执政不会压制工商,工商发展从公里说可以大大增加财政收入,方便官员们加薪(宋代),从私里说可以提供官员们的灰色收入(明代)。对工商、贸易和思想采取压制的政策和成功地压制了是两回事,明朝皇帝想压制但他们没有能力压制,因为汉族王朝是文官执政。满清皇帝成功压制了,因为他的官员们都是他的狗奴才!

总之明朝皇帝想要行使权利,有诸多掣肘,比如明神宗没有权利决定太子,敬服张居正。明武宗想游江南,也只能借口南征镇压叛乱,最后叛乱被王阳明平息,他也只能打道回府,要知道明武宗可是一个任性妄为的皇帝,而此时也无可奈何。甚至是明世宗只是想尊自己的亲生父亲为皇考,亲生母亲为皇后,太后,也是经过了几年的斗争才打到目的,君臣两败俱伤。

再看看清朝,乾隆劳民伤财,像蝗虫一样搜刮百姓供自己寻欢作乐的下江南,他们倒是来了一次又一次,每次都如蝗虫一般,将沿途百姓的民脂民膏吸剥干净,没有一个人出来反对。可笑的是一帮满清的御用走狗文人还吹为美谈!!雍正设立军机处,里面的大臣都只是皇帝的奴才,皇帝说什么就是什么,不要说提出反对意见了!

明亡清兴是中国文明大倒退的事实。明朝究竟比清朝强在哪些方面?为什么满清入主中

原后,其统治竟然使中国文明进步与发展的进程戛然而止乃至大步退后使得中国在19世纪才发现自己已经远远落后于世界?这一切,根子当然主要是出在制度问题上。而通过对明朝与清朝作具体的对比分析的努力,显然能使我们更全面、更透彻地看清楚这一切。下面我就从三个大的方面来叨咕叨咕。

第一,明朝经济繁荣,社会生产力水平高,老百姓生活幸福指数相当高。清朝老百姓则生活在水深火热中。明代经济繁荣,与老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的相关的各个行业如农业、渔业、商业、餐饮、贸易、交通、航运、纺织、陶瓷、出版、娱乐、演艺、家具、建筑等等无不都具有强劲的生产能力。在明代的非战乱时期,农村社会怡然自得,市民阶层日益壮大,老百姓的生活可谓富足安康、愉悦幸福,对社会和生活的满意度和认可度都比较高。这从当时一些西方传教士撰写的书籍中就可以得到印证,

比如明朝时居留中国达22年之久的耶稣会士曾德昭,当他于1636年返回欧洲时,就满怀深情地在旅途上完成了《大中国志》一书,他在书中写道:

“这个国家的财富值得称羡,从上述可以看出,除盛产各种谷物以及一切生活所需东西以外,他们还把所有东方最好最贵重的商品售卖给外国人。”

“所有的省都不乏长寿和愉快的人,可以看见许多精力旺盛和健壮的老人”。

“中国人爽快的赞颂邻国的任何德行,勇敢的自承不如,而其他国家的人,除了自己国家的东西以外,不喜欢别的东西。中国人看见来自欧洲的产品,即使并不精巧,仍然发出一声赞叹。……这种谦逊态度真值得称羡,特别表现在一个才能超越他人的民族上,对于那些有眼无珠、故意贬低所见东西的人物,这是一个羞辱。”

又如西班牙人门多萨所著的在西方影响很大的出版于1585年的《中华大帝国史》一书中也曾这样写道:

“这个国家的男女都有很好的体质,匀称而且是漂亮的人,略高;他们大都脸宽,小眼睛,扁鼻子,胡子稀少,但也有人有大眼睛和大胡子的,脸孔很均匀。”

“他们第一是极其清洁,不仅在他们的屋内,也在街上。”

“在这个大国……,人们食品丰富,讲究穿着,家里陈设华丽,尤其是,他们努力工作劳动,是大商人和买卖人,所有这些人,连同上述国土的肥沃,使它可以正当地被称做全世界最富饶的国家”

“那里生产的绒、绸、缎及别的织品,价钱那样贱,说来令人惊异。特别跟已知的西班牙和意大利的价钱相比。他们在那里不是按照尺码出售丝绸以及其他任何织品,哪怕是麻布,而是按照重量,因此没有欺诈。”

“在全国,大道都认真尽力的修筑和保持平坦,城镇的入口很讲究,极其雄伟,有三座或四座门,用铁坚固地包覆。他们的街道铺得很好,宽到十五骑可以并行,而且很直,以致它们尽管很长,你仍可望到尽头。”

“他们的房屋一般都很漂亮,通常在门外整齐的植树,显得美观,给街道生辉。房屋内部都白如奶汁,看来都像是光滑的纸,地板用很大和很平的方石铺成,天花板用一种幼稚的木料制作,结构良好并且涂色,看去象是锦缎,色彩金黄,显得非常好看;每座屋舍都有三个庭院和种满供观赏花草的院子。他们无人不备有鱼塘,尽管它只是小的。庭院的一方布置的很华丽,象是账房。”

“他们的一切城市中都有医院,总是客满:我们从来没有见过有人行乞。我们因此问他们原因何在,回答说,每个城市里都有一个大地区,其中有很多给穷人、瞎子、瘸子、老人、无力谋生的人居住的房屋,这些人就居住在所说的房屋里,在他们活着的时候,始终有充分的大米供给。他可以在上述的大馆舍中住到死往,此外他们在这些地方养得有猪和鸡,因此穷人无须行乞而活下来”。

而清朝统治下的老百姓过得怎么样呢?姑且先看一眼所谓的“康乾盛世”吧。

18世纪英国贤明的政治家、外交家马戛尔尼作为英国特使曾于1793年来到中国并受到了乾隆皇帝的接见。该使团的副使斯当东回国后曾这样回忆他在清国看到的景象:“遍地都是惊人的贫困……人们衣衫褴褛甚至裸体……我们扔掉的垃圾都被人抢着吃”。

马戛尔尼本人则在后来评价清朝说:

“任何进步在那里都无法实现”,人们“生活在最为卑鄙的暴政之下,生活在怕挨竹板的恐惧之中”。

再看看英国军官f·a·lindley在《太平天国革命亲历记》(出版于1866年)一书中的记载:

“太平军起义前,中国的情况是极其可悲的:两百年来的暴政压迫,显然消灭了这个国家的一切善良高贵的品德,满清人入侵的恶劣影响似乎完成了对于中国人的道德的、社会的和政治的全部破坏。”

“在清王朝的进展和维持时期,惨遭屠戮的牺牲者之多,是欧洲人从来所不能思议的,虽然根据清人入侵以来不断发生的人民反叛和对人民所施行的屠杀的确凿记载来判断,这些被毁灭的生命是从亚历山大到成吉思汗以来历罕见的。满洲人的野蛮统治是史无前例的;他们的残暴的酷刑,尤其施于反叛者的酷刑,以及他们所制定的刑律,都是人类历史上最大的污点。”

“中国人在满洲人入侵之前是富足的。优裕阶级的住屋舒适而坚固。现在中国人已没有多少显著的财产,稍露财产迹象就成为政府官吏的勒索对象.从鞑靼人进入中国那天起,中国就不断地衰落下去,现在人民可以比作匍匐地上的牛马,有一天算一天地活着,最堕落的迷信使他们的智慧变得迟钝愚昧。中国在清政府统治之下,各方面部显示了最悲惨的景象,一个民族不能提高自己的社会地位,得到人的充分发展的景象.满洲人为了保持自己的皇位,决定了三个方针:第一、强迫每个中国人剃发垂辫,违者以叛逆处死。第二、凡秘密结社者,作为叛国论。第三、清皇帝为了加深统治者与被治者之间的裂痕,甚至任其(官吏)搜刮民脂民膏,只要不致逼民造反就以。”

“经过汕头、厦门、福州、上海等地。每到一地,我总是尽量跟本地人相处在一起。我发现他们都深深痛恶当前的统治者。一般人都把残酷、凶狠、口是心非归之于中国人的天性,其实这多半是由于邪恶的满清政府所造成的。这些人从婴儿时代起,就习惯于流血和酷刑的惨象.正象他们的祖先在最近两世纪中被鞑靼征服者所屠杀的惨象一样。统治者的无穷迫害使他们麻木不仁,堕落退化;剃发的奴隶标记使他们带着不自然的烙印;横恣暴虐的专制制度摧毁了并贬抑了他们的精神;他们的生命财产完全操在最卑鄙最无人心的官吏手里,操在只有贿赂可以动心的审判官手里;凡是反叛异族皇帝的非正义统治的人,按律是‘千刀万剐’,凌迟处死,稍涉嫌疑就被砍头,牵连在反叛案件里的人一律格杀勿论:如果中国人沾染了通常是被压迫的弱小者所凭借的狡猾和欺诈,又有什么奇怪呢?”

而在山西做过知县的清代诗人唐甄则在其所著《潜书》一书中写道:“清兴五十年来,四海之内,日益困穷,农空、工空、市空、仕空。”他亲眼看到当时的山西妇女多无裤可穿,而“吴中之民多鬻子女于北方”。

两相比较,明清两朝可谓高下立见。

第二,明朝的言论自由度非常高,思想文化领域硕果累累,科技水平和科学成就与西方同步。明军战斗力持久强劲,装备了大量火器。清朝则实行愚民政策,大搞**。

明朝人关心时政,见识广博、思想解放,因为对国家有归属感,所以关心并喜欢谈论天下大事,明朝人都觉得“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而政府和社会也赋予公民的言论自由、结社自由、出版自由也是空前的,明朝人可以自由地批评皇帝、政府和各级官员而不用担心被朝廷收拾,明朝的各级官员也都以耿直敢言、勇于为民请命、敢于为天下苍生说话著称,并以此为责任,为风气。而清朝则大兴**(长达百年),大肆篡改古书(在此背景下,连《天

工开物》这样的科技著作都失传了,直到1920年代,《天工开物》才得以从国外引进回国),实行愚民和思想禁锢政策,致使国鸦雀无声、万马齐喑,连官场都是奴才文化、马屁文化盛行,四处一片唯唯诺诺之声。

明朝的文化、科技、军事成就可谓辉煌。《永乐大典》、四大奇书、昆曲、明曲、戏剧无不让后人惊叹,《天工开物》、《农政全书》《律吕精义》《徐霞客游记》《普济方》《本草纲目》《白猿献三光图》《武备志》《物理小识》《郑和航海图》《坤舆万国全图》《崇祯历书》等巨著充分展现了有明一代的科技成就,明朝还出现了一大批卓越的哲学家、思想家、文学家、画家、音乐家、科学家,如王阳明、朱载堉、李时珍、李贽、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徐光启、宋应星、朱橚、方以智、兰陵笑笑生、罗贯中、吴承恩、施耐庵、江南四大才子、汤显祖、冯梦龙、王世贞、凌濛初,等等,真可谓群星灿烂。与同时期文艺复兴方兴未艾、现代科学正面临重大突破的西方相比,明朝在这些方面都可谓毫不逊色,甚至领先于西方,而且明代中晚期的中西方贸易与科技文化交流之盛也是空前的,只要沿着这条道路往前走,明朝代表中华文明继续在世界上领跑是绝不成问题的。可惜满清入关以血腥的方式统一中国后,中华文明在其野蛮的桎梏下终于沦落成了落后国家和所谓的“东亚病夫”。

明朝军队的战斗力始终在总体上保持着强劲的战斗力,特别是其海军(水师),堪称是中国有史以来最强大的海军。明朝自朱元璋开国以降,除明末亡国前后那一段外,二百多年间,无论是国内的平叛战争也好,还是与外邦的军事较量也好,明军可谓都取得了最后的胜利(明朝亡国不是因为军队战斗力不行,而是因为内外两线作战并且当中出现了指挥失误等复杂原因)。开国期间朱元璋指挥的统一战争自然是众所周知的战绩辉煌(包括水战),永乐朝郑和船队之强大更是举世闻名,明神宗指挥的无不取得胜利的“万历三大征”也是可圈可点。就明朝的对外战争来说,无论是成祖先后五次亲征漠北,还是永乐年间的张辅征安南,以及正德年间明朝水师与西方的首次战争(明军与葡萄牙人于1621年进行的屯门之战、1623年进行的西罗湾之战),以及1633年明朝水师与荷兰海军的料罗湾海战,戚继光剿灭倭寇的战争、万历年间的援朝对日战争、郑成功打败荷兰人收复台湾的海战,都是明军战斗力始终强劲的证明。而清朝呢,对外战争固然有康熙朝中俄之战的打平,以镇南关大捷为标志的中法之战的胜利,左宗棠收复新疆之战的完胜,但大部分战争却输得一塌糊涂,赔得稀里哗啦,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中日甲午战争、与八国联军之战……总结起来,明军之所以战斗力强劲,一方面是因为将领指挥得当、士兵作战勇敢,但另一方面却也是明朝的武器装备过硬,无论步兵还是水师,都是既有冷兵器,更有大量先进的热兵器,不但自己的军工科研和生产强,而且善于借鉴西方火器的一些优点。而清朝呢,当英国和其他列强的坚船利炮打过来时,他们才知道自己使用的武器甚至比二百多年前明朝晚期的都不如。清朝全面闭关锁国政策导致的科技、军工等方面全方位的停滞恶果到这个时候才得以显现。

总之,这一切都只说明了一个问题,那就是清朝远不如明朝,满清入关是中华文明的全面倒退,如此而已。

第三,明朝的内阁制孕育着现代民主政治的萌芽,皇帝、各级政府和各级官员均受到切实的权力制衡和公开监督。明朝的吏治比清朝好得多,官员总体上清廉得多。

朱元璋对官场腐败的痛恨程度堪称史上一绝,他杀的几万人中固然有若干被冤枉的开国功臣和他们的家族,但更多的却是贪官污吏。朱元璋对贪腐现象的铁碗处置固然使明朝初期的官场清廉一时,但他去世以后又怎么办呢?朱元璋的办法是建立多种的有效的监督和监察机制。比如朱元璋规定老百姓可以把贪官污吏直接押送京城,比如朱元璋在权力制衡和监督机制上用心良苦,比如他提高了言官的地位和独立性,等等。而这一切似乎也确实起到了相当的作用。

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1552—1610)自1584年来到明朝时的中国,就再也没有离开,直到1610年他在北京去世并安葬在北京。利玛窦和明朝政府的官员打了二十多年交道,得

出的结论是:中国政府官员绝大多数是廉洁奉公、公正而讲道理的,由受过良好教育的儒者组成的官场也是秩序井然的。让我们再看看这位西方人在《利马窦中国札记》(第一卷第六章《中国的政府机构》)一书中中对明朝官员的描述吧,“他们(监察官和言官)在某些方面相当于我们要称之为公众良心的保卫者的人,……即使是最高的官员,即使涉及皇上本人或皇族,他们也直言无忌,……他们如此恪尽职守,真使外国人惊奇,并且是模仿的好榜样。无论皇上还是大臣都逃不过他们的勇敢和直率,甚至有时他们触怒了皇上到了皇上对他们震怒的地步,他们也不停止进谏和批评,直到对他们猛烈加以抨击的恶行采取某种补救的措施为止。”

明朝的监察官和言官风骨如此,其官场风气和官员道德由此也可见一斑。但这一切显然不是自发形成的,而是有原因的。具体地说就是由其制度决定的。一是明朝的科举考试非常严格、公正,能够及第当官的人通常都还是素质较高的,二是明朝的官员考核制度相当好。全国各地任期内的的官员通常每三年都会来北京参加定期的考核,所有的官员都将在这次考核结果出来后由中央政府决定是提拔、留任还是降职乃至罢官,并且这种考核的过程和结果都会印制成册向全国公布,以接受全民的质疑和监督,其公开、透明的程度使得贪污行贿、包庇、打击报复等都在光天化日之下无处容身,为明朝吏治的清明提供了较好的制度保证。三是明朝政务公开化的程度令人吃惊,凡官民上书皇帝,其内容就会被复制多份并分发各相关部门,而皇帝一旦批复,则上书的内容和皇帝的批复就都会在每天都按时出版的邸报上尽快刊登出来乃至传发全国。皇帝和上书官员人等任何的一举一动,几乎都是毫无遮拦地展现在全国人民面前,包括就各种政务、人事等展开的讨论和争议,也无不暴露在全体国民特别是关心国事的广大知识分子面前。情形如此,明朝的皇帝和政府官员们其实就都置身在了全民性的广泛的监督中了,任何的猫腻也就都难以发生了。

相比较而言,清朝官员的贪腐现象就严重多了。像大名鼎鼎的和珅,每天就在皇帝眼前晃来晃去,乾隆明知这是个大贪官,却始终也不处理。上梁如此不正,下梁怎么个歪法就可想而知了。再举一个具体的例子来说,像1893年英国特使马戛尔尼访华时,乾隆帝批给英国使团的招待费是每天五千两白银(在当时这算是一个骇人的巨款),但其中的一部分却被经手的满清官员克扣贪污了。对外国使团都敢大肆盘剥与克扣,官场平日里的景象就更可以想见了。清朝官场之所以贪腐盛行,原因就在于缺乏有效的制衡和监督机制,并且政务不公开,绝对的黑箱操作,而倍受压迫的老百姓又没有可能了解实情,更没有机会举报之、伸冤之。

明朝初期,朱元璋为了江山永固,在制度方面苦思冥想并做了许多改革。例如,朱元璋为了扩大皇帝的权力,不惜用铁腕的手段抹掉了宰相这一权力机构。又比如,他把地方政府的权力一分为三,也就是行政、司法、军事三权分立,委派不同的官员行使并各自向中央政府负责。为了加强对权力的制衡和对官员的监督,朱元璋沿袭了历代在司法部门设置专事监察地方官员的职能机构和专职官员这一做法。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明朝还在他的中央政府中设置了与六部相对的六科,每科分别设置若干“给事中”职位。这些给事中官职不高,但权力却不小,他们既是上书奏事的言官,又具有监察官之职能,不但独立监督、弹劾六部官员,还可封驳、纠误、退回皇帝的御批——应该说,因为“给事中”这一职位的崛起,才使得明朝特有的权力制衡机制得以较完善地确立起来。可清朝的皇帝呢,自雍正时起,给事中一职就被取消了限制皇权的功能,这无疑进一步强化了皇帝的独裁能力。

宰相制度的废除,固然使封建专制更为集权了,但明初形成的内阁制却在明朝中后期自然而然地成熟与完善了——这使得皇权受到了相当程度的制衡与约束。明朝的内阁是有实权的,对于皇帝的御批,如果觉得不对,内阁也有权驳回不予执行,甚至官阶不高的六科给事中也有权提出修正建议并退回皇帝的御批,这样就有效地形成了权力与权力之间的磋商机制——而这无疑有助于权力不断修正自己的错误,使决策臻于最佳效果——政府权力的运作由

此更为科学化、民主化。难怪晚明时居留中国的利玛窦就曾感叹:“柏拉图在《共和国》中作为理论叙述的理想,在中国已被付诸实践。”

事实上,明朝中后期的皇帝在许多事情上都没有了独裁的可能。从利马窦的记载中我们得知,比如各级官员的任免和升降,皇帝就不能自作主张,而应由文官政府按一整套成熟的制度来作安排——“我自己亲眼看到即使皇上也不敢更改这次公开调查的审查官们所做的决定……”“我说看到,是因为所涉及的被判决的人的名单刊为单行本发行全国”。甚至皇帝在确定太子的问题上也受到了文官政府的制约。众所周知的一个例子就是,万历皇帝想立其最宠爱的郑贵妃之子,非嫡长子的朱常询为太子,但因为坚持按既定政策(祖训)办事的内阁一直反对,万历的主张竟然直到多年以后也没能成为现实。

明孝宗时,因为皇帝开明睿智,君权与内阁配合默契,这大约是皇权与文官政府权力协调的一个很好的榜样。但有时内阁的意志在强势的君权面前却只能低头,比如嘉靖朝和崇祯朝的某些时期就是如此。这就是说,明朝的皇帝绝非只是名义上的,当君权想发力时,他就能够做到,内阁通常也阻挡不了。由此可见,明朝的君权之所以能有效地受到文官政府的制约,主要的还是皇帝本人的道德在起作用——因为通常都受过良好教育的明朝皇帝,当中的大多数往往都不愿以撤换、处置官员等失之蛮横粗暴的方式来强力推行自己的意志,而更愿意让自己的意志在获得大多数人赞同的情况下才予以实施。只要明朝的皇帝素质高,又不在战乱等特殊时期,则其皇权受到文官政府的相当制约就会成为常态。

的确,在某些特殊时期,比如明朝末年,在崇祯帝强势的皇权面前,文官政府包括内阁在内的就显得较为无力(文官政府一旦不太配合君权,崇祯就可以随时撤换官员),虽然那是一个皇权不得不雷厉风行的战乱之世,但究竟还是说明了这样一点,即:明朝的内阁制还不真正是现代西方的虚君式君主立宪内阁制。毋庸质疑的是,在历史的发展进程中,正是自明朝的内阁制始,逐渐孕育、发展和完善出了现代社会普遍实行的比较科学的内阁制,比如崇祯一朝也有另一面,那就是其内阁成员的选拔,往往并不是由皇帝一个人来定夺,而是由官员们投票,得票最多的前几位才被选入内阁——这似乎也正是现代民主政治意识在明朝文官政府内部的一个萌芽和表现。可惜在明朝之后的清朝并没有沿着内阁制不断完善的轨道前进,而是费心打造了一个毫无制约、绝对权威、专制的皇权。

第二节 明代中后期的政治

第二节明代中后期的政治、经济和 社会 【前期:洪武——宣德年间、洪武、建文、永乐、洪熙、宣德;】【中期:正统——万历10年,正统景泰天顺,成化,弘治,正德,嘉靖,隆庆1436-1482年】【未期:万历11年——崇祯未年,万历、泰昌、天启、崇祯】 中期是明从盛转衰关键,阶级矛盾尖锐,中等规模的农民暴动不断发生,与此同时,民族矛盾逐步显露,边境少数民族崛起,扰乱边防,倭寇和海盗乘火打劫,沿海地区不得安宁,矛盾错综复杂。与此同时,经济继续发展,资本主义萌芽开始,统治阶级为了挽救危机,出现张居正改革,从此明朝转后期,逐渐衰弱,最后被农民军推翻,过渡到清朝。 一、明朝中期的阶级矛盾 1、统治阶级内部矛盾,宫廷内外发生几起重大历史事件。 ①内阁倾轧(首辅夺权) ②南宫复辟,(夺门之变) ③“大礼议”之争 正德十六年(1521)正月,首辅扬廷和主张嘉靖帝称正德为“考”,七月,张聪《大礼疏》提出不同主张,很合嘉靖想法,嘉靖三年(1524),杨廷和退休、南京吏部主事桂萼与张聪联合上疏“循名考实,称孝宗曰皇伯考,兴献帝曰皇考”。吏部尚书乔宇、礼部尚书汪俊等率百官坚持杨廷和的观点,嘉靖调张、桂进京任职,紧接着出现“左顺门事件”【明嘉靖三年七月(公元1524年),紫禁城东边与东华门相望的左顺门前,京城的官员,大明朝的精英,总计二百二十九人,跪在那里请愿。这左顺门是明代文武官员在此等候皇帝批示的地方,是帝国具有

政治象征意义的区域】这是转折点,以后断断续续,前后争了一二十年,事件本身没有什么意义,前后隐藏大臣们争权夺 利对明朝中后期政治影响很大。 ④宦官擅权 明代宦官权力表现在:其一宦官控制了所有的特务机构,以及享有出征、监军、分镇等大权,其二,掌握了“批红”,秉笔太监成皇帝代言人。 明朝宦官专权有什么新特点?宦官专权本身是封建制度的产物,历代都有许多新鲜的故事留下,朱元璋有鉴于此,曾立下铁牌,严禁内臣干预政治,可最后牌子还是被人砸掉。从明成祖朱棣开始,一发不可收拾,但是明朝封建制度的完善,在历史上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峰,宫廷每个都听皇帝的,宦官也不例外,官吏所有的权力由皇帝给予,代表皇权,所以明代的宦官是皇帝的鹰犬,不可能凌驾在皇帝之上,只要皇帝不高兴,失去宠爱就完蛋,因此,历史上出现过的宦官可以废立皇帝的现象,在明代是没有的,这是皇权恶性膨胀 的必然产物。 2、明中叶社会经济危机 ①土地兼并,特别是皇帝带头 ②屯田的破坏。 ③对农民剥削加重。【包括四个方面内容a、“金花银”征收,加重农民负担;b、官田赋税损重;c、地主想尽办法把赋税转嫁到农民的头上;d、地租剥削加强】 3、流民大量出现及其走向 这是在元朝中期就有过的严重的社会问题,具有全国性特点,明朝在初年就出现小规模移民,正统后逐步严重,正

明初的政治与经济

第一节明初的政治与经济 1368年,朱元璋开创了中国历史新王朝——明朝 一、明初社会矛盾和朱元璋治国思想 1、明初的社会矛盾分析 ①社会经济遭受极大的破坏,这是元朝后期二十年战乱所造成,南方、北方土地大量荒芜,居民鲜少。江南扬州,1357年城中居民仅剩18家,战争破坏最严重的山东、河南等地,竟“多是无人之地。”由于社会经济遭到如此严重的破坏,能不能及时地重新恢复它,决定明朝能否巩固。 ②土地兼并重新展开。元末民变沉重打击了地主阶级,“江南巨姓右族,不死沟壑则奔窜散处。”但是,伴随着新王朝的建立,又涌现出一批时髦的贵族,土地兼并随之出现,“富家巨室,争买田宅”,尤其是功臣宿将,更依仗其政治权势,通过合法的赏赐和非法的接受投献、暴力掠夺等手段,占有大批土地和佃户,明初李善长等六国公二十八候拥有佃户34194户,每家近一千个佃户。 ③吏治败坏。元后期吏治腐败,“用吏治国”,这些吏专门为长官出坏主意和馊主意,“多奸而弄法”,贪污严重。浙江地区运粮到南京,运价很贵,一担谷子需要五担运费,中间许多环节都被做手脚。朱元璋为了减轻负担,采用折钞,一担米折二贯钞。但各地仍然立言名目,还要交什么水脚钱,车脚钱,口食钱等等。 ④经济秩序混乱。由于元末战乱破坏了原来政治和经济的秩序,户口册、土地册基本毁于战火,“兵革之余,郡县簿籍多亡。”新的封建政府失去征收徭役的依据,机构无法健全、法律亦无法健全,整个政治秩序比较混乱。 ⑤封建思想控制削弱。经过元末大动荡,战乱的幸存者平时很少得到政府礼仪方面的教育,相反动荡使他们增长见识,喜欢与政府来硬的,抗暴意识增强,朱元璋曾讲过,“兵乱以来,人习斗争,鲜知

从明朝的监察制度中浅析明中后期吏治腐败的原因

从明代的监察制度中浅析明朝中后期吏治 腐败的原因 【摘要】: 明朝监察制度是我国古代监察制度发展得比较完备的形态。它体系严密,纵横交错,既包括对人的监察,也包括对事的监督。在如此完备的监察制度下,明代在中后期任然出现了贪污受贿,徇私枉法,吏治极端腐败的现象。上至天子,下至县令,受贿行贿已是司空见惯。太祖朱元璋定下的严刑峻法也不过三代便在贪墨之风中为人所淡忘。这一现象是由多种因素共同造成的。本文主要从明代的监察制度中浅析明代吏治腐败的原因,希望通过对这一问题的分析可以为当代我国官僚的反腐倡廉建设提供一些借鉴。 关键词:明代监察制度吏治腐败原因 近二十年来明代监察制度学术研究回顾: 明代的监察制度作为中央集权模式系列研究中的一个重要分支,引起了许多专家学者的重视,近二十年以来许多专家学者对明代的监察制度的一系列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对明代监察制度的组织构成的研究。

关于这方面内容的研究比较出名的有罗辉映先生关于明代监察内外系统的研究;丁易先生关于特务政治的研究;钱晓鸿关于广义与狭义监察概念的研究;方志远、林乾、刘秀生等学者关于督抚的研究以及明朝监察机构特色的研究等等。这些研究主要是针对明朝监察组织构成中的一些疑惑而进行的。 二、对明代监察制度中内阁、言官与皇帝的关系的研究。 随着对皇帝与皇权研究的深入,监察与皇权的关系的研究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在皇权与科道监察的关系上主要以言官与皇帝的关系为研究的主流。在这方面的研成果有很多。涉及此类研究的文章也比较多。如:余兴安《明代考选科道制探析》;孙与常《明宣宗对监察职官的考核与罢黜》等。这里就不一一列举了。 三、关于明代监察目的的研究。 关于明代监察目的的研究,主要是从监察作用的划分,明代中后期言官在政治制度中的作用等方面的研究。在这方面取得突出成就的是侯明先生。 总的说来,关于明代监察制度的研究还是比较多的,但研究主要集中在监察制度本身的层面上。大多数学者都是把它放入中央集权模式的系列研究中,很少有学者将明代的监察制度作为另一社会现象产生的的原因来进行研究。因此,从明代的监察制度中探析明代中后期吏治腐败的原因还是比较有创新意义的,同时也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2020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人民版)通史第五单元第2讲明清时期经济的辉煌与迟滞作业

课后作业 一、选择题 1.(2018·河北衡水中学模拟)从嘉庆六年(1801年)到道光十八年(1838年),广州的关税达185万两白银。从嘉庆五年(1800年)到道光九年(1829年),全国每年出口棉布达百万匹以上。杭州的丝绸衬衫成为英国市场上的畅销品,备受英国人的青睐。这些现象表明当时中国() A.纺织产品拥有一定的海外市场 B.南方地区传统自然经济瓦解 C.岭南地区的经济完全超越北方 D.资本主义萌芽促进外贸发展 答案 A 解析从材料反映的中国棉布、丝绸在国际市场上很受欢迎来看,说明当时中国的纺织产品拥有一定的海外市场,故A项正确。中国自然经济开始瓦解是在鸦片战争后,B项错误;C项“完全超越”的说法太绝对,材料信息也不能反映,故排除;中国资本主义萌芽在明朝中后期产生,且材料中的现象与此无关,排除D项。 2.(2019·湖北黄冈质检)明清时期,景德镇的瓷器“自燕而北,南交趾,东际海,西被蜀,无所不至……而商贾往往以是牟大利”;佛山镇的铁锅全国各地“无处不需”“四方贾客各辇运而鬻之”。据此可知,明清时期() A.商帮推动了国内外贸易的发展 B.专业性的生产区域较为普遍 C.区域之间市场需求有很大不同 D.商品交换突破狭隘地方市场 答案 D 解析材料说明景德镇瓷器远销国内外市场,佛山镇的铁锅全国各地均有销售,说明此时商品交换不再局限于本地市场,故D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商帮,故A项错误;材料中仅说明景德镇和佛山镇两地市场交换,并不是较为普遍,故B项错误;材料不能反映市场需求问题,故C项错误。 3.(2019·湖北武汉联考)文献记载:“(明朝)洪武改元,严申巾帽之禁。乡村农民许戴斗笠,出入市井不禁,不亲业农者不许。农家许着绸纱绢布,商贾之

(完整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7课明朝的灭亡练习题(新课标人教版附答案)

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7课明朝的灭亡练习题(新课标人教版附答案)第17课明朝的灭亡 1.明朝中后期,社会经济虽有明显的发展,但政治日益腐败。皇帝多是沉迷享乐,疏于朝政。 2.明朝的混乱,造成中央对社会的控制力下降,法纪松弛,各级官吏贪赃枉法,对民众百般盘剥。 3.明朝末年,政治腐败越发严重,国家财政危机深重,朝廷不断加派赋税,怨声载道。广大农民纷纷起义,在各支农民起义军中,李自成领导的队伍发展迅速,成为起义的主力军。 4.李自成率领的农民起义军进入中原以后,提出“均田免粮”的口号,得到广大农民的热烈拥护。 5.1643年,李自成率军攻入西安,建立政权,国号大顺。1644年攻入北京城,明朝末帝崇祯在绝望中自缢,明王朝被农民起义推翻了。6.明朝后期,活动于我国东北地区的女真族不断发展壮大。1616年,努尔哈赤统一了女真各部,建立政权,国号大金,史称后金。7.1635年,皇太极改族名为满洲;次年改国号为清。 8.明朝灭亡后,正当李自成力图推进全国统一的时候,驻守重镇山海关的明军将领吴三桂降清,引清兵入关,并与清军联合夹击李自成的军队。 材料一乙卯(1615年)……上既削平诸国(女真各部),每三百人设一牛录额真,五牛录设一甲喇额真,五甲喇设一固山额真。每固山额真左右设两梅勒额真。初设有四旗,旗以纯色为别,曰黄、曰红、曰蓝、曰白。至是,添设四旗,参用其色镶之(黄、白、蓝镶红边,红镶白边),共为八旗。――《清实录》材料二满洲制度规定,“八旗子弟,人尽为兵。” 清代八旗兵甲胄 1.这是哪一少数民族的管理制度?这一制度的名称是什么?从材料二中可以看出这一制度的实质是什么?女真族(满洲)。八旗制度。八旗的编制是军事的编制。 2.这个少数民族是由谁统一的?努尔哈赤。 3.这个少数民族何时建立何政权?历史上这一少数民族还由谁在何

明朝官吏制度

明朝官员品级 ]明朝(中央官员品级) 1、三公、三孤: 三公:太师、太傅、太保(正一品) 三孤:少师、少傅、少保(从一品) 令有太子太师、太子太傅、太子太保(从一品);太子少师、太子少傅、太子少保(正二品) 这些均为加官,用来表明受官者的功绩与崇高身份,没有实际管辖范围。2、六部: 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刑部、工部(按顺序) 六部各设尚书一人,直接对皇帝负责,尚书之下有左右侍郎(副部长)、郎中(司长)、主事 等。 吏部:负责官吏的管理,考核,升迁等 户部:有十三个司,分别管理各地的收支与报销 礼部:主管国家凶吉大典,教育与考试,招待外宾,宴劳功臣等 兵部:管理天下军政(军令由五军都督府管理) 刑部:管理天下刑名。 工部:管理建筑、后勤、水利、制造等

3、督察院: 直属于皇帝的监察部门 下设左右督御史(正二品)、左右副督御史(正三品)、左右佥督御史(正四品) 再往下设十三道监察御史,分管每个省的检查工作(当时中国分十三个省)十三道监察御史与直 属于皇帝的六科给事中统称‘科道‘属于言官范畴。 4、六科: 分为吏户礼兵刑工六科,每科设督给事中(正七品)、左右给事中与给事中(从七品)。 给事中品级虽低,权利很大,皇帝交给各个衙门办理的工作由六科每五天注销一次,如果有脱拉 或者办事不力的,六科可以向皇帝报告。六科还可以参与官员的选拔,皇帝御前会议,审理有罪 的官员。最为重要的是六科有封还皇帝敕书的权利,皇帝的旨意如果六科认为不妥可以封还,不 予执行。 5、五寺:

五寺是五衙门的简称,包括大理寺、太常寺、光禄寺、太仆寺、鸿胪寺 大理寺:相当于今天的法院,是全国最高上诉机关。与督察院、刑部构成了三法司。 太常寺:主管祭祀 光禄寺:主管宴享 太仆寺:管马 鸿胪寺:管招待外宾 6、詹士府: 詹士府是负责辅助太子的机构设正三品詹士一人,正四品少詹士一人,正六品府丞一人 詹士府设左右春坊,司经局,主簿厅 7、太医院: 太医院是管理宫廷及贵族诊断,制药的,设正五品院使一人,正六品院判二人,正八品御医四 人,从九品吏目若干人。 8、翰林院:

明朝政治制度

明朝政治制度 明朝的政治制度中央的最高权力在皇帝,后来朱元璋废除中书省,六部直接对皇帝负责,后来设置内阁,内阁的作用只是顾问,六部的权力也比较弱。但是这只是明太祖创立这套体制的初衷,并只在洪武和永乐两个朝代执行过。整个明朝,就只有洪武和永乐两朝的政治体制非常接近于后来的满清。到了仁宣之后,因为当时明朝文官治国的思想开始逐渐浓厚,具体的行政权向内阁和六部转移。同时还设有监察机构和特务机构,加强对全国臣民的监视。在地方设立三司,加强地方管理。主要机构有:六部;明朝在中央设置吏、户、礼、工、刑、兵六部,与前代相比,明朝最初在每部增加尚书侍郎各一。胡惟庸案之后,朱元璋废丞相之职,取消中书省。六部因此地位得到了提高。每部只设一个尚书,两个侍郎,原有的各科尚书降为郎中。各部尚书和侍郎的官阶也上升。其中以吏部(主管文官升迁)最为重要,户部人员最多。礼部(主管祭祀大典)与工部(主管公共建设)地位较低。监察机构;在洪武十三年前,明朝还沿袭元的监察制度,设立御史台,有左右御史大夫各一名。洪武十三年后,朱元璋废御史台。两年之后,朱元璋设立新的监察机构-都察院。都察院下面设立监察御史若干人,分巡全国各省,称为十二道监察御史。每道有监察御史三至五人,范围大体为一省。但监察御史都驻在京师,有事带印出巡,事毕回京缴印。到明末,监察御史分为十三道,共有一百一十人。六科;明朝开始只设了给事中。到洪武廿四年,设都给事中六人,分吏、户、礼、工、刑、兵六科,每科一人。该制度基本是继承了唐朝的门下省制度。六科官职品级虽低,然职权很高。他们可以不赞成皇帝的意旨。而该制度也发挥了一定的改善朝政作用。五寺;五寺包括大理寺、太常寺、光禄寺、太仆寺、鸿胪寺。大理寺与刑部和都察院合为三法司,其职权与今日之最高法院相似。大理寺的首长称为大理寺卿,也是九卿之一。其余四个寺的卿职权较低。太常寺负责祭祀;太仆寺管理马匹;光禄寺负责寿宴;鸿胪寺负责接待外宾。内阁;在废除丞相制度后,朱元璋亲理政务,一度深感疲惫,于是设立四辅制度来辅佐政事。但这项制度效能不彰。洪武十七年后被废。之后朱元璋请来几位翰林学士帮忙辅佐,这些翰林学士的官职被命为“XX大学士”。这也就是所谓的内阁机构。特务机构;明朝实行严密的特务政治。主要的特务机构包括锦衣卫、东厂和西厂,武宗时期还一度设有内行厂。锦衣卫设立于洪武十五年,直接听命于皇上,可以逮捕任何人,并进行不公开的审讯。在东厂设立后,锦衣卫权力受到削弱。东厂成立于永乐十八年,是明成祖为了镇压政治上的反对力量而成立。地点位于京师东安门北。东厂的主要职责就是监视政府官员、社会名流、学者等各种政治力量,并有权将监视结果直接向皇帝汇报。依据监视得到的情报,对于那些地位较低的政治反对派,东厂可以直接逮捕、审讯;而对于担任政府高级官员或者有皇室贵族身份的反对派,东厂在得到皇帝的授权后也能够对其执行逮捕、审讯。东厂在设立之初,就由宦官担任提督,后来通常以司礼监秉笔太监中位居第二、第三者担任。西厂设立于宪宗时期,首领为汪直。1482年后被废。其后又被武宗短暂恢复。内厂设置于武宗时期,首领为宦官刘谨,刘谨伏诛后,内厂与西厂同时被废,仅留东厂。

明朝政治制度的特点——《万历十五年》读书笔记

明朝政治制度的特点 ——《万历十五年》读书笔记 最近,我重读了黄仁宇先生的大作——《万历十五年》。在此书中,黄仁宇先生以他独特的视角审视了万历十五年前后发生的重大的事件,并提出了自己的“大历史”观,读来感觉焕然一新。但我并不打算从这个视角来评论这本书。由于我最近读了大量有关明朝历史的书籍,再加上专业影响,我准备从明朝政治制度的特点方面浅谈一下自己的见解。 纵观二百多年的历史,明朝虽然历经风雨,但整体上保持着稳定的局面,国家大事由君臣共同决定,官僚们各有职责,又相互牵制。如果仔细分析明朝的历史,就会发现明朝政治体制是权力制衡的几近完美的创作。皇帝与大臣、大臣与大臣甚至于太监与皇帝、大臣之间都存在着相互制约的关系。下面仅就这种制约关系阐述如下: 皇权与相权的矛盾一直是封建社会长期存在的一对矛盾,皇帝与宰相围绕权力占有展开无休止的较量。明朝初年,明太祖朱元璋为了加强皇权废除了存在几千年的宰相制度,但由于个人精力的有限,明成祖朱棣设立了内阁作为自己的秘书机构。结果,内阁的权力越来越大,内阁首辅相对于以前的宰相有过之而无不及。国家大小事务都由内阁拟票,皇帝裁决;皇帝的决议需要征求内阁的同意,如果内阁认为皇帝的决议不妥可以“封还”,这就与当今三权分立下美国总统和议会的关系有异曲同工之妙。 皇帝与内阁的制约实质上是皇帝与文官集团的制约。文官集团的成熟时明朝政治的一大特征。明朝有一个重要的不成文的规定:重用文官。明朝的官员大部分是通过科举考试选拔上来的。这些人从小习读四书五经,接受孔孟之道的熏陶,养成了一种独特地文官品格,即:直言敢谏,为了维护纲常伦理可以将生死置之度外。正是这种性格让明朝的皇帝非常头疼,甚至恐惧,文官集团的势力对于皇帝的决策起到了很大的制约作用。比如,万历皇帝为了立郑贵妃的儿子为太子与大臣们前后斗争了十几年,终因为大臣们的一致反对而作罢,这个事件中充分表现了文官集团的强大实力和巨大的政治影响力。实际上,类似这样的事情在明朝是时常发生的,由于明朝独特地政治文化,直言敢谏、被皇帝处罚的人会马上被世人敬仰,这促使了无数大臣去跟皇帝作对,虽然有些时候对朝政是不利的,但是,大部分时候还是很有益的,对皇帝的不良行为起到了很大的规范作用。 文官集团内部的制约也是明朝政治制度中一个重要的特征。首先,从机构设置上,中央设六部、都察院、大理寺等部门分管不同事务,相互之间没有隶属关系,各部门之间协作、各司其职,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分权的思想,防止了权力的过分膨胀。其次,在品级设置上,权力大小与品级成反比,这也是明朝政治中一个巧妙地设置。比如,内阁辅臣相当于前朝的宰相,国家大小事务都需要内阁辅臣的拟票,皇帝的决定也需内阁的同意,权力很大,但是内阁辅臣的品级大都很低,只有正五品,相对于六部尚书的正二品来说可谓是小官。再如,明朝的御史是皇帝派到各地的特殊人员,有直接向皇帝上奏的权力,所以在地方上权力很大,但是,御史的品级相当低,还不如地方的知府。从这些设置上就可以看出,明朝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7课《明朝的灭亡》“五步问题”导学法导学案设计(无答案)

第17课《明朝的灭亡》“五步问题”导学法导学案 一、明确任务 了解明朝末年黑暗的政治统治;了解明末农民起义爆发的原因,李闯王推翻明朝的基本过程;把握后金的发展和清兵入关的基本史实。通过对唐玄宗统治前期和后期的比较,让学生体会一个人的所作所为将直接导致不同的后果,培养学生对比辨析、以史为鉴的学习能力。历史上崇祯帝是一个非常勤奋的皇帝,但也无法挽救明朝的覆灭,从中认识到明朝腐败政治的巨大破坏力,从而可以理解现阶段为什么我国反腐力度如此之大。从吴三桂引清兵入关中得出一个较为正确的历史、人生、民族观。 二、自主预习 (一)政治腐败与社会动荡 明朝中后期,皇帝多沉迷享乐,,政治日益腐败,造成中央对社会控制力的不断下降,松弛,各级官员对百姓百般盘剥。皇室贵族、宦官等兼并土地,致使大量农民流离失所,社会动荡。 (二)李自成起义 李自成起义军发展迅速,成为主力军,进入中原后,提出“”的口号,得到广大农民的拥护。 李自成规定了严明的军纪,不许妄杀一人,不得侵占民房,严禁抢掠,还向贫苦民众发放钱粮。 1644年,李自成在西安建立政权,国号。 年4月,李自成统一指挥百万大军,推翻明朝,崇祯帝自缢。 (三)满洲兴起与清兵入关 1616年,统一女真各部,建立大金政权,史称后金。 1635年改族名为满洲。1636年,改国号为清。 明亡后,李自成推进统一全国之时,驻守山海关的降清,引清军入关,李自成最后失败。 三、小组合作 1、明朝朝政腐败的内部原因是什么》 2、明朝统治者搜刮百姓的表现是什么? 3、李自成起义的原因是什么? 4、李自成起义军受到百姓欢迎的原因是什么? 四、展示交流小组合作成果 1、总结中国历史上农民起义爆发的主要原因有哪些?我们从中可以得到哪些启示? 2、比较秦末、明末两次农民起义的特点是什么? 3、明末农民起义失败的原因是什么? 五、巩固拓展 1.据史书记载:“明武宗将政事交给宦官刘瑾处理,自己在宫内纵情享乐,四处游玩;明熹宗爱好木工,整天沉迷木作,朝政全部交给宦官魏忠贤打理;万历皇帝在位48年,竟有20

明朝法律制度

明朝法律制度 立法思想: 一、刑乱国用重典。 原因:1、吸取元朝“宽纵”亡国的历史教训;2、巩固封建皇权的需要;3、惩治贪官污吏、奸猾豪民的需要 二、礼法结合,明刑弼教:明礼以导民,定律以绳顽 设置了极具礼教特点的“申明亭”制度,指全国各地建立名为“申明亭”的基层司法组织,由本里百姓推举正直的里甲老人主持,亭内树立板榜,定期张榜公布本地有过错人的姓名及其过错的行为,并由老人主持轻微诉讼的调解,以此“申明教化”。 立法活动: 一、《大明律》的制定 明代律法意义: 1、律法经历了逐步完善、前后相继的制定过程。 2、明律的编制体例展示了立法者高超的立法技术。(1)仿《元典章》,篇目以中央行政六部分类(2)仿《宋刑统》篇下分门的体例,便于寻检条文。(3)条文简、凝练(4)图文并茂,极具实用性(5)律例并举,创一代形式法典编制体例之河 二、《大明令》是中国法制史上最后一部以“令”为名的法典 三、大诰和榜文: 朱元璋采辑官名犯罪的重要案例,编成《大诰》四编。《大诰》由典型案例、重刑法令、明太祖对臣民的“训诫”组成,《御制大诰》《大诰续编》《大诰三编》《大诰武臣》。 《大诰》成为中国法制史上空前普及的法规。 《大诰》对比《大明律》的特点: 1、规定了许多律外适用的酷刑 2、设置了许多新的罪名和禁令 3、同一犯罪,量刑较重 4、“重典治吏”的色彩鲜明 为处理民间细微纷争以及减少诉讼,朱元璋命令颁布了《教民榜文》 四、条例编篡和修订: 1、第一阶段:明中期前的单行法规时期。条例是司法机关根据案例拟定条文,由皇帝批准颁布,性质上接近于宋代的“敕”。 2、第二阶段:明中期后的条例汇编时期。明神宗时期,刑部尚书舒华等重新辑修《问刑条例》将其附于《大明律》,称为《大明律集解附例》。 刑罚制度: 1、充军:原指军人犯徒、流罪发往环境恶劣之卫所充当军户、参加屯种的刑罚,并附加杖。分为(1)“终身”,只及于犯罪者本人一生(2)“永远”则罚及子孙,犯罪者死亡后官府可至其家乡拘子孙一名来代替。 定罪量刑的主要变化: 一、轻其所轻: 对于初犯礼教伦理,典礼仪式以及户婚田土方面的轻微犯罪,明律较唐律都进一步减轻二、重其所重: 对反逆、盗窃、贪赃等重罪,明律的量刑进一步加重。

真实的明朝政治制度

真实的明朝政治制度 关于明朝体制,中央的最高权力在皇帝,内阁的作用只是顾问,六部的权力也比较弱.但是这只是明太祖创立这套体制的初衷,并只在洪武和永乐两个朝代执行过. 事实上,整个明朝,就只有洪武和永乐两朝的政治体制非常接近于后来的满清.到了仁宣之后,因为当时明朝文官治国的思想开始逐渐浓厚,具体的行政权向内阁和六部转移,皇帝的行政权开始逐渐萎缩.必须承认这样的演变不是皇帝的初衷,但是是符合一个国家在稳定之后的官员的诉求的.并不是什么皇帝昏庸才导致的.明朝的仁宣二帝会比清朝的大部分皇帝昏庸?相反,在满清即便皇帝昏庸,官员也不敢有这样的诉求,这个朝廷的官员都比自己当奴才,又怎么敢和皇帝逐步的索要行政权? 这种转移景泰和天顺两朝基本完成,这是两方面原同时造成的.首先,明朝的官员敢于直谏皇帝,敢于用礼仪道德束缚皇帝,对皇帝形成了制肘,所以他们能争取到越来越多的权力.而皇帝不可能说一个人就能管理全国的政务,所以需要依赖内阁和六部大臣来帮助自己具体的执行行政权力.这也不是什么皇帝昏庸造成的,而是皇帝实事求是的需要依赖大臣们给自己做参谋.清国的酋长们的IQ不会那么高到足以一个人全理国家事务.只是他们死守着他的权力不信任大臣尤其是汉族大臣而已.而清朝廷里想争取权力的也就只有汉人大臣而已.所以明朝大臣的权力进一步扩大.如在景泰时,景泰皇帝依赖于谦,天顺时,英宗依赖李贤. 到了弘治以后,情况就已经是明朝皇帝没有办法控制的了.皇帝已经变成了权力的来源和象征,但他们做任何的事情都已经没有办法自由.比如正德皇帝要南巡,权力意识大增的大臣们全体反对.嘉靖的大礼仪事件.万历的国本之争.此时,明朝的皇帝们已经变成了退居幕后的国家最高统治者,但是行政权已经几乎完全的落在了内阁和六部的手里.这也不是皇帝昏庸和懒惰造成的,明朝中期的很多皇帝们都因为要权力和大臣们进行过殊死的斗争.皇帝是权力的来源,他可以给人权力也可以剥夺权力,并且掌握人的生死.这是他唯一可以威胁大臣的地方.但是偏偏明朝的大臣不怕死.而皇帝撤换了一个大臣,会有更多的大臣站出来维护这个集体的权力.所以皇帝也苦于要不回自己作为统治者的行政权力,只能逐渐的退居深宫,做最高的决议人.而所谓廷议这种事情已经不太需要皇帝的参加了.就如同美国人在国会开会,基本上是不需要总统出席的.总统的任务只是决定是否同意国会开会所达成的意见.这是明朝中期以后政治体制不同于封建社会任何时期的一个很值得研究的特色.可惜的是我们的研究者们只把目光集中在皇帝上朝了多少次的比较上,来认为这个皇帝的素质是否高明.甚至只会研究皇帝的私生活来给这个皇帝做判断. 在明朝中期以后做皇帝很难的.如果你对权力表现的多一点兴趣,那结果可能就是嘉靖的大礼仪时间,你会被冠为暴君的称号.如果你认为争取不到权力,干脆对大臣们好一点我自己退居深宫算了,会被人骂懒惰. 我们来看清朝皇帝和明朝皇帝的比较,就知道明朝皇帝在做皇帝这一点上比清朝皇帝辛苦多少!明清两朝有很多的情况是相似的.我们首先来看被很多人喜欢的乾隆皇帝,其实在明朝皇帝里,和乾隆最相似的是正德,但是两个人的名声可谓是一天一地的.其实两个人都是好玩好色宠幸奸佞的皇帝.乾隆的南巡次数远大于正德,宠幸的和绅搜刮的钱财远胜于刘谨.而刘瑾是死在了正德的执政期,乾隆不死,和绅都倒不掉!为什么大家都是出来*的,你就是风流

明朝中后期的流民现象及对其政绩的影响和启示

明朝中后期的流民现象及对其政局的影响和启示 XX学校09级1班 XXX指导老师:XXX 摘要:明朝中后期的政局动荡有着多方面的因素,其中与流民不无有关,由于君主大多昏庸腐朽,宦官专权,赋役繁重,加之天灾连连,民怨载道,许多人流离失所,背井离乡,逐渐沦为流民,并不断爆发流民起义和暴动。这对于明朝统治显然不利,政局也会波荡起伏,甚至给统治以致命一击。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统治者如果不去高度重视流民问题,制定、实施好利民政策,势必会引发一系列的政治危机。关键词:明朝中后期;流民;政局动荡;影响和启示 明朝中后期,因为种种不良因素而导致流民不断增多,对其政局产生了极大的消极影响,可以说流民的大量存在或不断增多势必不利于政局的稳定。流民,又可以称为流亡、流户、流人、流庸、流冗、流离、流者、盲流等,是中国历史上对那些转徙四处的无业游民的称呼,一般都是逃荒的农民,天灾、苛吏、土地兼并、战乱等都可能导致流民问题的出现。当然,这里说的“流民”是针对中国历史上出现的诸如流亡、流冗、流离等因天灾和政府腐败统治而造成人们流动或反抗的称呼,它与当今的“流民”有着很大的区别。 一、明朝中后期统治面临的基本现状 明朝中后期的政治是比较腐败的,虽然有挽救腐败政治统治的改革和措施,比如说张居正改革,他上呈《陈六事疏》,提出了省议论,

振纪纲,重诏令,核名实,固邦本,饬武备等六项政治主张。(1)这些主张切中时弊,并且也取得了一些成果。也有抗倭名将、民族英雄戚继光领导东南沿海军民的抗倭斗争,历时十余年,前后数十战,“飙风电举,屡挫大寇”。(2)但统治状况仍然严峻,面临诸多问题。统治集团内部矛盾尖锐,政治日益腐化,官吏贪污成风,弊端众集,财政拮据,捉襟见肘。归结起来主要有四个问题;一就是皇帝昏庸腐朽,不思进取,贪图享乐,并且容易听信谗言。明朝可以说是中国历史上昏君最多的一个朝代,明英宗(朱祁镇)宠信宦官王振,按明制:“宦者虽宠,不得予王庭宴。”(3)英宗惧王振不悦,派人观察慰藉。王振大兴土木,“广置塌房、庄所、田园、马房,侵夺民利,不输国课。”(4)最终导致了“土木之变”,使得50万明军全军覆没,自己也坐了阶下囚,同时在复位后杀害民族英雄于谦,可谓不得人心。明武宗(朱厚照),他宠幸大太监刘瑾,沉迷于玩乐,建立豹房,荒淫无度,为世人所诟病。明神宗(朱翊钧),他就是大名鼎鼎的万历皇帝,一个20年不上朝的皇帝,一个极度贪财的皇帝。他最擅长的就是罢朝。有论者曰“明之亡,实亡于神宗”。(5)明熹宗(朱由校)宠信大太监魏忠贤,将朝政交给了他,成就中国历史大名鼎鼎的一位太监,也有了后来的魏忠贤乱政。明思宗(朱由检)时期,一代忠臣袁崇焕抗清反辽,功劳显著,“以辽人守辽土,以辽土养辽人,守为正著,战为奇著,和为旁著。”(6)但明思宗生性多疑,从而中了反间计,错杀一代忠臣袁崇焕,加速了明王朝灭亡的速度。二就是奸臣把持乱政。如明世宗时的奸臣严嵩父子。严嵩是明朝大臣,善于阿谀媚上,“嵩无

明代吏员与明代行政运作

中南民族大学 硕士学位论文 明代吏员与明代行政运作 姓名:李然 申请学位级别:硕士 专业:专门史 指导教师:王延武;余和祥 20050524

摘要 吏员为明代政府各级官衙内承办日常具体事务的公务人员他们名目繁多 数量庞大与官员胥吏共同组成了明代行政管理体系 明代初期朱元璋吸取了元代教训重新将官吏分途对吏员制定了严格的 选用迁转任职等相关制度在明初几代皇帝励精图治重典治吏的情况下 吏员对明代政权的稳固社会经济的繁荣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到明朝中后期 随着政府机构的日益臃肿科举制度的完善社会风尚的转变吏员在明代社会 中的消极作用暴露无遗 本文主要讨论吏员在明代行政运作的作用及影响文章共分四章第一章前 言对明代以前吏员制度沿革做了一番粗线条的勾勒并简单分析了明代行政体系 中官吏胥的职任及区别对明代吏员的研究现状做了一个简短的综述 第二章从吏员基本概况入手整理归纳了其名目选用制度迁转制度通 过这些制度的实际执行情况分析了明代吏员的社会流动从明初到明末吏员社 会流动的空间越来越小长期处于低贱的官僚体系底层几乎是一个完全封闭的 系统整个吏员阶层完全处于一种凝滞的状态吏员阶层的价值取向就会和官僚 系统主流价值取向相背离吏员阶层和官员阶层的整合也会出现问题这样整个 官僚系统内官员利益集团和吏员利益集团的关系必然不够融洽和均衡从而最终 导致明代官僚系统出现机能失调或功能障碍 第三章从吏员的教育程度收入水平职业声誉三方面深入分析了吏员的社 会地位然后从吏员的权利与义务行为模式两方面探讨了吏员在在官僚政治体 制中的社会角色并进而初步剖析其群体心态明代吏员社会地位的复杂性造成 了其社会角色的失调主要表现为吏员自身角色不清以及角色冲突角色冲突包 括吏员角色自身内部的冲突和吏员与官员角色承担者之间的冲突社会角色的失调妨碍和破坏了正常的行政运作程序吏员的群体心态总体表现为重利轻义在机构内而言以奴性为主在职责上言以循例为主在社会上言以阴狠为主 最后以此为基础从吏员与吏治吏员与行政效率吏员与官民关系三个方面分析明代吏员在行政运作中的作用以及影响通过以上分析归纳充分肯定了吏员在行政运作中的积极作用保证了国家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和一定的行政效率并对官员起到一定的制衡和监督作用有利于地方政局的稳定同时也揭露了吏员对行政运作的巨大危害但吏员弊端是明代极端专制集权主义政治体制的衍生物明代政府自身是无法解决的 关键词明代吏员社会地位社会角色心态行政运作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7课明朝的灭亡 知识点汇总及同步课时作业

第17课明朝的灭亡 知识点1 政治腐败与社会动荡 1.政治腐败:明朝中后期,皇帝多是沉迷享乐,疏于朝政。皇室内部钩心斗角,纷争不已。大臣们结党营私,争权夺利。 2.社会动荡:朝政的混乱,造成中央对社会的控制力不断下降,法纪松弛,各级官吏贪赃枉法,对民众百般盘剥。皇室贵族、宦官、官僚、地主等疯狂兼并土地,肆意侵占民田,致使大量农民流离失所。 知识点2 李自成起义推翻明朝 3.原因 ( 1 )主要原因:明朝末年,政治腐败越发严重,国家财政危机深重,朝廷不断加派赋税,民众不堪重负,怨声载道,阶级矛盾异常尖锐。 ( 2 )直接原因:当时陕西北部一带连年大旱,庄稼颗粒无收,饥民遍野,官府不顾民众死活,催征如故。 4.过程 ( 1 )李自成率领农民起义军进入中原以后,提出“均田免赋”的口号,得到广大农民的热烈拥护。 ( 2 )李自成规定了严明的军纪,还向贫苦民众发放钱粮。 ( 3 )起义军英勇作战,纵横于河南、湖广等10余省。 ( 4 )1643年,李自成在西安建立政权,国号大顺。 5.结果:1644 年4月,李自成攻占北京城,明朝末帝崇祯自缢。明王朝被农民起义推翻。知识点3 满洲兴起和清兵入关 6.满洲兴起 ( 1 )后金建立:1616年,努尔哈赤统一了女真各部,建立政权,国号大金,史称后金。( 2 )清朝建立:1635年,皇太极改族名为满洲;次年,改国号为清。 7.清兵入关 ( 1 )清兵入关:明朝灭亡后,驻守重镇山海关的明军将领吴三桂降清,引清军入关,并与清军联合夹击李自成的军队。 ( 2 )李自成战败:李自成在山海关交战失利,退回北京,随即离京西行,转战各地,最后失败。 课堂基础达标 知识点1 政治腐败与社会动荡 1.明朝的皇帝,有的纵情享乐,把政事交给宦官处理;有的酷爱木工……其中有一位皇帝,他20年不上朝,致使不少机构瘫痪,政事乏力,国势日衰。他是( C ) A.明太祖 B.明成祖 C.明神宗 D.明熹宗 2.明朝中后期中央对社会的控制力不断下降,法纪松弛。这一现象的出现是因为( B ) A.贫苦农民纷纷起义 B.朝政的混乱 C.土地兼并 D.外戚干政

古代的政治制度完整版

古代的政治制度 HEN system office room 【HEN16H-HENS2AHENS8Q8-HENH1688】

专题一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一夏商周的政治制度(奴隶社会) 【课标要求】 了解西周分封制与宗法制的基本内容,认识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1.夏商的政治制度 ①王位世袭制:________建立,两种方式,影响深远? ②行政管理制度:商代中央设有________、卿士、卜、祝、史、等官职;地方封________、____________。 2.西周分封制 1、含义:又称封邦建国,________把一定的________和 ________,分别授予王族、功臣和先代贵族,让他们建立诸侯国,拱卫王室。 2、目的:扩大周朝的统治范围,巩固周王朝的奴隶制统治 3、对象:同姓王族、异姓功臣、先代贵族 4、内容 ①权利:诸侯在封国内享有世袭统治权(用人权、行政权、财政及军事权) ②义务:镇守疆土、随从作战、交纳贡赋、朝觐述职 5、演变:开始于周武王,破坏于西周后期,崩溃于春秋战国。 6、影响

①积极:加强了周天子对地方的控制,形成对周王室的拱卫,扩大统治区域,有利于稳定当时的政治秩序。 ②消极:埋下了地方分裂割据的祸根,后来诸侯国中出现了强国兼并弱国的形势,使周天子的权威逐渐削弱。 (二)宗法制 1、实质:按________亲疏关系维系政治等级、巩固国家统治制度。 2、目的:加强分封制形成的________,解决贵族间在________、财产、________继承上的矛盾。 3、最大特点:嫡长子继承制。(嫡长子,即正妻所生的长子) 4、宗法等级:周天子——诸侯——卿大夫——士 5、作用:保证了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也有利于统治集团的稳定和团结。(以后,宗法制成为我国数千年来封建统治者享受特权的依据,对中国社会产生了深远影响。) 6、分封制与宗法制的关系: 二者互为表里、相互依存,宗法制维系了分封制,分封制是宗法制在政治制度方面的体现,二者共同构成了西周的两大政治支柱。 四、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1、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形成国家政治结构(最基本的特点) 2、最高执政集团尚未实现权力高度集中 二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发展(封建社会)

明朝中后期高层政治斗争内幕与变法失败的历史教训回顾

明朝中后期高层政治斗争内幕与变法失败的历史教训回顾 李晓鹏发表于2018-7-15 大参考 今天的演讲起了一个比较吸引眼球的题目“高层政治斗争内幕”,不过内幕是明朝的,不是今天的(^-^)。但是它对今天肯定是有很深刻的借鉴意义。 大家可能都知道一个事,1949年,共产党即将要打进北京之前,毛主席在延安接见了黄炎培。黄炎培问毛主席:“中国历史上的那些强盛的王朝,其也勃焉其亡也忽焉,兴起然后变得非常强大,而突然一夜之间就衰落,形成了历史周期律,几千年来都这样。那么共产党执掌天下,能逃出这个历史周期律吗?”毛泽东说:“我们已经找到新路,我们能跳出这周期率。这条新路,就是民主。只有让人民来监督政府,政府才不敢松懈。只有人人起来负责,才不会人亡政息。” 这段对话已经过去七十年了,我们再来看,我们到底能不能逃过历史周期?客观的讲,我认为难度很大。中国古代那些伟大的王朝,一般来说都有300年的历史周期。唐朝是最长的,它存在的时间是290年,明朝的存在时间是274年,第二长。清朝1644年到1912年大概也是270年,西汉是210年,东汉是一个比较长的,接近200年。北宋比较短只有160年。国力比较强盛的朝代,比较具有代表性的就属唐朝和明朝,分别是290年和270年都接近300年,但是没有超过。 新中国的国运跟西汉、唐朝以及明朝都有相似的地方。都是由一场大规模的、彻底的底层革命来建立起一个国家。西汉的刘邦出身农民家庭;明朝朱元璋是乞丐、和尚;唐朝的创立者——李渊李世民父子属于军事贵族,连着几代人都是军队高级将领,但隋朝是被农民大起义推翻的,在这个过程当中,李渊的儿子李世民就跟农民起义英雄们联合起来,铁匠出身的尉迟恭、农民出身的秦叔宝、破落书生徐世绩等人归降了李世民,围绕着李世民形成了一股势力,这股势力在很大程度上代表了底层革命。 李世民的父亲李渊和大哥李建成代表的是传统的军事贵族,贵族们支持李建成继承李渊的皇位。最后,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杀了其兄李建成,然后逼着他的父亲李渊退位,自己当了皇帝。靠的就是他掌握了一支独立的军事力量,而这只力量主要就来源于隋末农民起义军,所以唐朝实际上也是通过彻底的农民革命建立起来的王朝。 一般来说,在经过比较彻底的革命之后,就会容易开创一个大繁荣的时代。新中国跟汉唐明的情况非常接近,按照历史周期来估算,新中国存在的寿命肯定是在200年以上,并且有希望突破300年,从而打破唐朝的历史记录。 所以,要算我们逃不逃得出这个历史周期率,看这七八十年是没用的,要看它两百年、三百年以后如何。我们才建国70年,在汉朝70年代的时候,正是开疆扩土的时候。唐朝70年代时候,是武则天时期,还没有到最鼎盛的时代(开元盛世)——开元盛世是唐朝建国110年以后。明朝70年代的时候,郑和下西洋刚结束。对一个大一统王朝而言,七十年这个时间点,肯定是上升期,是盛世。

真实的明朝政治形势

真实的明朝政治形势 到了弘治以后,情况就已经是明朝皇帝没有办法控制的了。皇帝已经变成了权力的来源和象征,但他们做任何的事情都已经没有办法自由。比如正德皇帝要南巡,权力意识大增的大臣们全体反对。嘉靖的大礼仪事件、万历的国本之争、此时,明朝的皇帝们已经变成了退居幕后的国家最高统治者,但是行政权已经几乎完全的落在了内阁和六部的手里。这也不是皇帝昏庸和懒惰造成的,明朝中期的很多皇帝们都因为要权力和大臣们进行过殊死的斗争,皇帝是权力的来源,他可以给人权力也可以剥夺权力,并且掌握人的生死,这是他唯一可以威胁大臣的地方。但是偏偏明朝的大臣不怕死,而皇帝撤换了一个大臣,会有更多的大臣站出来维护这个集体的权力。所以皇帝也苦于要不回自己作为统治者的行政权力,只能逐渐的退居深宫,做最高的决议人。而所谓廷议这种事情已经不太需要皇帝的参加了,就如同美国人在国会开会,基本上是不需要总统出席的。总统的任务只是决定是否同意国会开会所达成的意见。这是明朝中期以后政治体制不同于封建社会任何时期的一个很值得研究的特色。可惜的是我们的研究者们只把目光集中在皇帝上朝了多少次的比较上,来认为这个皇帝的素质是否高明,甚至只会研究皇帝的私生活来给这个皇帝做判断。 在明朝中期以后做皇帝很难的。如果你对权力表现的多一点兴趣,那结果可能就是嘉靖的大礼仪时间,你会被冠为暴君的称号。如果你认为争取不到权力,干脆对大臣们好一点我自己退居深宫算了,会被人骂懒惰。 我们来看清朝皇帝和明朝皇帝的比较,就知道明朝皇帝在做皇帝这一点上比清朝皇帝辛苦多少!明清两朝有很多的情况是相似的。我们首先来看被很多人喜欢的乾隆皇帝,其实在明朝皇帝里,和乾隆最相似的是正德,但是两个人的名声可谓是一天一地的。其实两个人都是好玩好色宠幸奸佞的皇帝。乾隆的南巡次数远大于正德,宠幸的和绅搜刮的钱财远胜于刘谨。而刘瑾是死在了正德的执政期,乾隆不死,和绅都倒不掉!为什么大家都是出来混的,你就是风流而我是下流呢?即便乾隆比正德在执政能力上有高的地方,但是明清的体制不同,正德下面有杨廷和为首的内阁在帮他,治国方面不见得比乾隆差。而乾隆在对中国文化的破坏上实在是罄竹难书!如果这两个人的评价有些微小的差别还可以理解,但是这么相似的两个皇帝,一个是明君,一个昏君,不觉得奇怪吗? 也许他们的区别仅在于,正德南巡的时候,百官谏止,大臣们以死相逼,搞的朝野上下,声势浩大,区区一件南巡的事件就演变成了皇帝和大臣争权力的政治斗争。乾隆会吗?他想南巡的时候百官们想的是怎么样争取做个随从以接近皇上讨皇帝欢心。所以会有舆论将这件南巡的事情拖到皇帝的个人素质上吗?同样的一件事,有人留下的是风流的美名,有人得到的是下流的恶名。如果从这点上还不能引起你的思考,那么那么多史书真是白读了! 明朝皇帝个人的自由到最后已经是狭小到无以复加了。甚至连立储君这样的事情也没有自由。万历的国本之争对比康熙那么随心所欲的换太子,可知在明朝做皇帝是多么艰难!明末在各项制度上已经接近于早期欧洲的君主立宪,正如欧洲君主国家的储君们被选择出来需要经过内阁的批准。明朝的太子被立出来是也要获得内阁的首肯的,在中国历史上,好象没有哪个朝代的皇帝的自由最后委琐到这么小的范围,连立储君都身不由己。那么现在我们再看看明朝的皇帝们,难道不理朝政是他们的主观愿望吗?他们的早期都曾经试图确立以自己的想法来实施的政治制度,但无一例外的被大臣们驳回,退居深宫是他们唯一的选择,除非他们不顾舆论的压力,对大臣进行残酷的屠杀以换取自己的的权力。但是在明朝这样做的可能性很小,嘉靖的开始的屠杀并没有吓倒明朝的大臣,倒最终吓倒了皇帝自己。这些明朝皇帝们,一个个在深宫打发这自己无聊的岁月的时候,其实大部分的人心中,是很无奈的! 我们看待明清两个朝代的皇帝,应该更多的将目光放在研究这两个朝代的政治体制上,有了结论之后再来说话,皇帝本不是什么最根本的问题所在,英女王每天的活动是到处参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