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辞学与语文教学

修辞学与语文教学
修辞学与语文教学

修辞学与语文教学

文学院语文教育1007班学号:2010201210725 徐星月

修辞学的研究源远流长,自古以来,许多名人学者终其一生致力于修辞学的研究。其实,修辞学在五四以后才摆脱文学批评的范围,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它是研究提高修辞表达和接受效果的规律、规则的科学。具体来说,就是研究言语交际表达主体如何依据和利用语境选择语言材料和修辞手段,组建能够适切表达思想内容的话语,以及接受主体如何正确理解和接受表达主体所传话语信息的规律、规则的科学。它主要研究词格(即通常所说的修辞方法)、言语修辞活动(主要与语体、语境有关)、言语风格等。

我们大约从幼儿园就开始接触语文课本,那么语文又是什么样的呢?语文是新中国人文教育科学中以典范的古今书面语言作为教学媒介,以启迪并发展学生智力为根本目的,以同化现代化的书面语言交际规范和同化现代化的中华民族共同人文心理为任务的基础学科。它主要研究听、说、写、译的能力,以及人记忆和理解语言文化的能力。

那么修辞学和语文教学有没有联系呢?陈望道先生在《修辞学发凡》中大量运用“语文”一词,他花费大量笔墨就是要说明“语辞”和“文辞”都是需修之辞,可见修辞学与语文教学之间有着前丝万屡的联系。下面我们主要从三方面来看。

首先,修辞学中修辞类型包括:比喻、排比、对比、讽刺、转化、互文、对偶、双关、顶真等等,这也是中学语文教学中常用的修辞手

法。作者常以修辞修饰自己的文章、语言,吸引读者的眼球,加深读者的印象和抒情效果。如中学语文课本中朱自清的《春》:“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得像雪。”前一句运用拟人手法,把千树万树争相开放的热闹写活了,形象生动。后一句既运用了比喻,又有排比修辞手法,将花的颜色一一喻为火、霞、雪,化抽象为具体。气势宏大的排比读来朗朗上口,给人一种舒畅明快的感觉,作者爱春、惜春的情感也就呼之欲出,跃然于纸上。

其次,作为修辞学主要研究对象的语境、语体,在实际的语文教学中也显得尤其重要。语境既包括语言因素,又包括非语言因素,如交际时间、地点、场合、时代、交际对象等。陈望道先生将语境分为题旨语境和情景语境。修辞学中。人们对语体这样要求:针对不同对象、不同环境,使用相应的语言进行交际,这在语文教学中也有体现。鲁迅在写作《祥林嫂》是抓住了当时的社会大背景,以及人们避讳死亡的特点,文中长工把祥林嫂的死亡说成“老了”,人物及环境在写作中都与其身份背景相宜,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仔细品味不同环境下,人物的身份心理变化,体味语境、语体的妙用,才不至于误解文意,也因此更能体会题旨。

再次,修辞学非常重视言语风格的研究,而我们实际的语文教学也非常注重语言风格的探究。语言风格是多样的:平实质朴、含蓄委婉、清新明丽、雄浑豪放、沉郁顿挫等等。中学语文课本中很多作品都呈现这些特点,如杜甫的诗《茅屋为秋风所破歌》风格沉郁顿挫;

杨万里的《小池》诗:“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语言清新明丽,给人一种清新舒适的感觉。

总之,从以上三方面我们不难看出,修辞学与语文教学关系密切,不可分割。学术研究贵在创新,只有创新才能给语言学增加新鲜血液。在实际的语文教学中,我们也只有将它和相关学科(如修辞学)同化、吸收,才能创造出语文学习的新神话。

语言学与语文教育.

语言学与语文教学 12中本3 李淑荧 2012014317摘要:语文教学需要语言学理论的支撑,这样才能更好地传播语文知识。本文探究语言学与语文教学的关系,以及从汉语语言学中的语音,词汇,语法这三面研究如何应用语言学来指导语文教学。 关键词:语言学语文教学语音词汇语法 有人认为识字和写字是语文教学的主要目的,但是这种看法并不完全正确。诚然,识字和写字也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方面,但是语文教学中有比识字和写字更高层次的方面。语文教学旨在培养学生的读、写、说能力,而培养学生的读、写、说能力需要语言学理论来指导学生的学习。 一、语音 语音学是语文教学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语音教学可以帮助学生提高口语的能力,提高言语素养,并提高他们的自信心。因此语文教师要在语文教学中充分发挥语音教学的作用。语文教学中并不需要给学生太多的的语音理论,却需要用这些语音理论来指导学生的读说实践,因此语文教师要了解并掌握语音理论,并且现在要想当语文教师的老师都必须达到普通话测试水平的二级甲以上。 语文教师如何在语文教学中运用语音理论来指导学生的学习?我觉得语文教师应从两方面着手。 首先,要教学生正确读准字词,培养他们普通话的正确读音。我认为,语文教师教他们从语音中的元音与韵母,声调,以及音节等重要方面学习普通话。学好普通话,教师可以从语音学的角度让学生简单了解辅音,声母,元音,音节,韵母、声调等的概念,让他们了理解声母与元音的发音原理和舌位图,以及让他们了解自己方言中声母、韵母和普通话声母、韵母的差异。比如:辅音n/l,n和l舌尖中、浊音,不同的是n是鼻音,l是边音。有些方言中这两个辅音全部相混,有些方言部分相混。但是如果教师在教学生学习这些辅音

余映潮-“语言学用”教学的基本方法

“语言学用”教学的基本方法 余映潮 第一部分最基本的道理 高效课堂阅读教学理念 充分利用教材 安排实践活动 重视课中读写 实现语言学用 注重知识积累 关注集体训练 “教学设计”的目标 语言学用 技能训练 知识积累 集体训练 气质养成 关于“教学设计”的基本要求 非常讲究“课文研读” 十分重视“教学思路” 关键在于“课堂活动” 精心考虑“积累丰富” 时时关注“能力训练” 教师要克服的重要弱点 碎问碎读碎说 -老师的碎问碎说可形成知识碎片,但难以形成系统的知识和有力度有深入的课堂训练 单个对话频繁 -老师和几十个学生对话,因此对话显得肤浅,凌乱,零碎。时间消失在对话中,学生没有沉淀和收获。

没有选点深入 -不到知识点,文章的精彩中去,所谓点,一个是知识点,比如探究文章线索,欣赏这篇文章的照应 活动时间不多 -不肯安排时间,每个学生都要把握自己学习时间。 积累意识很差 课堂阅读教学的训练性 多读 多析 多写 *多背 多记 阅读课堂教学两个永远的点:语言学用,能力训练和知识积累 课标说:语文教学要注重语言的积累、感悟和运用,注重基本技能训练,让学生打好扎实的语文基础。而不是把教学放到解读上去。 第二部分阅读训练最基本的指标 1、难读难写的字300个 2、两字书面语汇4000个 -雅致,离口语较远的词汇,如清新、清雅。朗读,背诵都是重要的途径。 3、成语、短语1000个 4、背诵积累60000字 -初中学生到高中一帆风顺,能读会写 5、精读训练100篇 -短文一定要让学生精细地赏析 6、知识术语200个 文体知识、修辞知识、 章法知识、手法知识 7、自学方法10种 8、阅读技能训练20种

语用学课程教学大纲

“语用学”课程教学大纲 教研室主任:唐建萍执笔人:唐建萍 一、课程基本信息 开课单位:外国语学院 课程名称:语用学 课程编号:043103 英文名称:Pragmatics 课程类型:专业方向限选课 总学时:18 理论学时:18实验学时: 学分:1 开设专业:英语 先修课程:语言学导论 二、课程任务目标 (一)课程任务 语用学是英语专业语言学方向的一门专业限选课。本课程主要通过语用学中两个重要的概念,即“言语行为”和“语境”使学生掌握其相互作用和构成在话语交际中的核心作用,通过对语用学中指示、预设、言语行为理论、会话合作原则、话语逻辑等若干论题的研究,使学生可以从说话者和听话者的角度,知晓语言行为是受各种社会规约制约的行为,并可以运用社会规约结合语用知识去解释某些语言现象。让语言研究变成“语言—使用者—语境”这样一个三位一体的立体研究,对语言的认识从必然性跨越到自由性,从静态到动态,从单向分析向整体扩展,凝结出跨文化交际行为适合性的精髓。 (二)课程目标 在学完本课程之后,学生能够: 1. 区分语用学与语义学和其它相关学科在研究意义上的差别; 2. 在了解英语语言的基本特征以后,从语言使用的各种情况解释语言使用的意义、规 则和条件,从而以更高、更广的视角了解语言的特征; 3. 了解近二、三十年来语用学的发展、目前最新的研究动态及趋势,增强外语教学与

学习中的语用观念。 三、教学内容和要求 第一章引论 使学生了解语用学的起源和发展,并初步了解语用学中的几个基本概念及语用学同其它交叉学科的关系与学习意义 第一节语用学的起源及发展 第二节语用学的定义 第二章指示现象 使学生从语用角度了解指示词语的功能,脱离结构主义对指示词语的狭义理解,把话语和周围的世界联系起来。 第一节指示语的定义、分类和特点 第二节人称指示 第三节时间指示和空间指示 第四节语篇指示和社交指示 第三章语用预设 使学生了解预设、前提的定义及前提的反射问题。培养学生对话语命题进行逻辑切分的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 第一节前提的定义 第二节前提的种类 第三节前提的映射问题 第四节前提与蕴涵的关系 第四章会话含义(I):合作原则 要求学生掌握会话合作原则,并能应用到话语交际中,在话语轮回中动态的判断信息量,信息的真实性、相关性及谈话方式,发现话语的隐含意义 第一节合作原则的四项准则 第二节违反合作原则产生的语用效果 第三节隐含意义的定义及分类

高三语文复习课教案:修辞(修辞方法)

高三语文复习课教案:修辞(修辞方法) 课题:修辞(修辞方法)复习第一课时 课型:复习策略指导课 教学目标: 学会理清修辞方法部分的复习目标; 学会把握修辞方法部分的复习重点; 学会设计修辞方法部分的复习方法; 学会调控修辞方法部分的训练内容。 教学重点: 如何引导学生把握复习重点。 教学难点: 如何指导学生设计合理的复习方法。 课前预习: 学生解答近几年高中会考、高考中有关修辞方法部分的试题(印成讲义),教师借此了解学生的现有认知水平(统计分数);学生分析试题中的考查内容、考查形式,形成对修辞方法部分考核的初步感知,以便在课堂上深入讨论。 教学过程: 理清修辞方法部分的复习目标 教师提问:大家知道修辞方法部分的复习目标是什么吗? 学生回答: 可能一:不知道,或不太知道。

可能二:根据高考说明回答“辨析并运用常见的修辞方法”。 教师提示:要理清一个知识点的复习目标,其根据有哪些? 学生讨论: 教师小结:应该根据以下两方面—— 考试说明(包括会考高考) B、考试试题 结合以上两方面,我们可以分解出如下4个能力考核点:(幻灯投影) 能够辨识常见的修辞方法(高考列出8种,会考列出12种); 能够理解修辞所表达的内容和表达作用; 能够评价修辞运用的优劣; 能够根据要求运用修辞方法。 本环节小结:有效的复习,其前提就是要有明确的复习目标,所以每一个同学在进行每一个知识点的复习时,都应该首先要理清复习目标。从以上的分析操作,我们也基本了解了理清复习目标的方法。 二、把握修辞部分的复习重点 教师提引:目标的确立,为我们把握复习重点提供了范围。目标是针对所有学生的,而复习重点则应该是针对个人的。所以我们还有必要围绕目标,确立自己的复习重点。那么我们应该怎样确立自己的复习重点? 学生讨论:各抒己见,说说各自的想法及做法。 根据学生的讨论,小结如下: 根据考试命题的倾向:

胡壮麟《语言学教程》章节题库(语言学与语言教学)【圣才出品】

第11章语言学与语言教学 Ⅰ. Fill in the blanks. 1. _____ is a method of foreign or second language teaching which makes use of translation and grammar study as the main teaching and learning activities. 【答案】Grammar-translation Method 【解析】语法翻译法即在外语教学中主要运用翻译和语法学习为教学活动的方法。 2. _____ is formed when the leaner attempts to learn a new language, and it has features of both the first language and the second language but is neither. 【答案】Interlanguage 【解析】当学习者学习一种新语言时,就产生了中介语。中介语具有第一语言和第二语言的特征,但中介语是一个动态的语言系统,我们不能把中介语看成是母语和二语的过 渡阶段或者是二者的简单混合。 3. Hymes’ theory leads to nation/function-based syllables, and a step further, _____ syllabuses. 【答案】communicative 【解析】海姆斯提出的交际教学大纲以功能—意念大纲为基础,它教授表达和理解不同语言功能时所需要的语言,并且强调交际的过程。

语言学与中学语文教学

语言学与中学语文教学 课程简介 语言学与中学语文教学 【课程简介】 初中生学习语文的一项基本任务是提高语言文字的运用能力,这一任务是在言语实践中实现的。做为语文教师在组织学生言语实践的过程中必须具备必要的语言学知识,这种知识越渊博、越精深,指导学生学习语文的效率就会越高。 本课程主要介绍语言学的一些基本理论知识,重点如下:语言与言语的关系与区别,语言的系统性(组合与聚合、词类、语句的结构分析),词的内容与分析,句子的

内容与分析,语言知识运用的教学策略。前四节通过案例分析说明这些理论知识的作用,第五节明确与语言运用有关的教学策略。 本课程提供了两个课例:《标点符号》、《比喻》,并对课例与语言知识的教学做了讨论。 【学习要求】 1. 了解语言学中语言和言语的区别。在处理语言现象时指导学生从语境出发分析语句的含义。 2. 理解语言的组合、聚合关系,对汉语词类有较全面的认识。在教学中能运用语言层级性的特点,把语素(汉字)和词、短语的使用做适当的系联。能较熟练、正确地运用层次分析法分析语句,提高语病的纠偏能力。 3. 学习语义学的基本知识,提高辨析词语的能力,在理解鉴赏和使用词语两方面帮助学生提高语感。 4. 学习语用学的基本知识,提高结合语境分析句子内容的能力,提高指导学生解答高层次的阅读测试题的能力。

5. 提高随文运用语言知识指导学生提高语言文字运用能力的教学效率,研讨语文知识专题课的教学内容与教学策略。 专题讲座 语言学与中学语文教学

李镗(原北京教育学院丰台分院副院长特级 教师) 初中生学习语文的一项基本任务是提高语言文字的运用能力,该能力的提高是在言语实践中实现的。作为语文教师在组织学生言语实践的过程中必须具备必要的语言学知识,语文教师的语言学知识越渊博、越精深,指导学生学习语文的效率就会越高。本课程介绍语言学主要的一些基本理论知识,通过案例分析说明这些理论知识的作用,明确教学策略。 第一节语言与言语 【基本知识】 1. 语言与文字: 要点:什么是语言什么是文字语言和言语的区别语言学与语文教学 语言是一套声音和意义结合的符号系统,声音是符号的外壳,意义是符号的内容。语言最小的单位是音位(音素),最小的表义单位是语素。语素是语言最小的音义结合体,可以做不同的分类,有成词语素和不成词语素之分。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和思维工具,一个民族的语

浅议语用学与外语教学

浅议语用学与外语教学 1.语用学相关定义 语用学是语言学各分支中一个以语言意义为研究对象的新兴学科领域,是专门研究语言的理解和使用的学问,它研究在特定情景中的特定话语,研究如何通过语境来理解和使用语言。语用学因其本身的目的性和价值性而不同于语法研究,它是关于人类语言本身的研究。在语言的使用中,说话人往往并不是单纯地要表达语言成分和符号单位的静态意义,听话人通常要通过一系列心理推断,去理解说话人的实际意图。要做到真正理解和恰当使用一门语言,仅仅懂得构成这门语言的发音、词汇和语法是远远不够的。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英语教师已认识到语言与语用学的密切关系,英语教学如果只停留在语音、词汇、语法等语言知识层面上,学生即使掌握了标准的语言、丰富的词汇、正确的语法,也不能很好地理解语言,更不能进行成功而有效的交际。因此,为了准确地理解和使用语言,学习者应在交际中运用语用策略消除歧义,提高跨文化交际的能力。 虽然迄今为止,语言学界对语用学的定义和范畴尚没有统一的见解,但却有一种共识,即“语境是语用学的核心概念之一”。是一门专门研究语境在交际过程中的作用的新学科。人们的正常语言交流总离不开特定的语境,“这里的语境包括交际的场合(时间、地点等),交际的性质(话题),交际的参与者(相互间的关系、对客观世界的认识和信念、过去的经验、当时的情绪等)以及上下文。语境直接影响着人们对话语的理解和使用”(金定元,1992:171)。换言之,要判断某些具体的言语行为是否得体须依据其使用的语境,离开了语境就使判断本身失真或失去意义。 语用学的另一核心概念就是意义。何兆熊先生(1987)在他的语用学概要一书中指出:“在众多的语用学定义中,有两个概念是十分基本的,一个是意义,另一个是语境。”从发展的观点看,语用学的崛起是语义研究的发展和延伸的结果,因此可以说语用学是一种对意义的研究。但语用学所研究的意义不同于形式语义学所研究的意义,它所研究的是语言在一定的语境中使用时体现出来的具体意义。由此可知,语境对意义的作用在语用学研究中十分重要。

语用学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语文教师需补一课:语用学 ——尝试用语用学解读新课标 特级教师熊生贵 《九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和实验版比较,有一个重大变化,那就是对语文课程目标和语文课程性质进行了重新定位,这个定位中非常鲜明地突出了“语言文字运用”,强调语文课程的首要而核心的目标是“致力于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从未有过地明确语文课程的性质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整个修订版课标,提到“语言文字运用”或“运用语言文字”或“运用语文”或“语文运用”一共13处,如此突出与强调“语用”,在我国有史以来的语文教学大纲或课程标准中,是第一次。这十分明确地提示我们,语文课程的理解与实施,有一个重要的理论背景:语用学。而对于语用学,广大语文教师是比较陌生的。我们当初从事语文教学,拥有的语文学科知识背景,主要就是“语文基础知识”(还有文学知识等),包括语言学基础,最多深入到有点语义学基础,而今需要语用学理论来解析课标和指导课程实施,不言而喻,我们需要补一课,学习一点语用学知识。有了语用学理论背景支持,可以更深刻的理解与学会语言文字表达。对于语文教师而言,会对语言文字运用现象,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并在指导学生理解别人的表达和运用语言文字表达上,将会较大地提高指导水平。 什么是语用学呢?这首先是一个难以准确定义的概念。从“百度搜索”上得到的解释,倒不失为一种简单化的概念了解:“语用学是语言学各分支中一个以语言意义为研究对象的新兴学科领域,在众多的语用学定义中,有两个概念是十分基本的,一个是意义,另一个是语境,是专门研究语言的理解和使用的学问,它研究在特定情景中的特定话语,研究如何通过语境来理解和使用语言。” 提到语用学,必然会涉及到语义学,因为语义学与语用学是语言学的两大分支。两者都要研究语言文字的意义,但侧重点与方向相异:语义学主要研究语言片段(话语、语词)的编码意义即字面意义、抽象意义,而语用学的重点是研究语境化意义,即“用意”,是语言片段在特定语境条件下的交际意义。这一简单梳理,就让我们不难领会,其实,我们过去在语文及语文教学方面是有较厚实的“语义学基础知识”的。而我们主要缺乏的,是语言文字在实际运用中,在语境化呈现中,它有怎样的规律,我们该用哪些理论去指导我们,从而也让我们可以更好地指导学生学习语文和运用语文。补习语用学理论知识基础,其价值意义正是基于此。 学习掌握了语用学知识,首先可以让我们运用语用学知识,深刻理解新课标的一些论断(结语或语词),这种理解是领会它的语用学背景,让我们自觉运用语用学的理论指导我们的语文教学实施。这样可以使我们的学科视界更开阔,教学行动更理性而科学,真正兑现新课标的愿景:让学生学习好语言文字运用,提高语言文字运用能力。 下面笔者尝试用语用学的一些知识,理解语文新课标中的一些诊断,以期同大家一些深入解读新课标,从而实施语文教学。 ●课标说“语文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语言文字运用很自然就会对应到语文的“实践性”,但为什么要强调它的“综合性”呢? 2011年版语文课标,最大贡献之一是明确指明了语文课程的两性:综合性与实践性,而且两性的定语是“学习语言文字运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对应“实践性”,几乎是同义对

修辞学试题及答案(教学考一体化)

单项选择:每个小题1分,共60分(总分60.00) 1. 下面句中的“东西、人家、报告、地道”需要读轻声的是(B ) (1.00分) A. 这村儿住有几乎人家 B. 你的发音很地道 C. 下午听报告 D. 这间屋子东西宽三米、南北长五米 2. “很、挺、十分”是(D ) (1.00分) A. 语气副词 B. 情态副词 C. 范围副词 D. 程度副词 3. “我去还是不去?”是( B ) (1.00分) A. 是非问 B. 选择问 C. 正反问 D. 特指问 4.用叠音的虚词语素构成的形容词,如“热腾腾”,重叠的音节非阴平的,要变为(B )(1.00分) A. 上声 B. 阴平 C. 阳平 D. 去声 5. 下列句子中,礼貌用语“惠顾、光临、家父、赏光”使用正确的一句是(D ) (1.00分) A. 8月12日是贵校七十年校庆,作为市长我一定光临指导。 B. 听说你新买了房子,改天我一定赏光拜访.

C. 我前几天登门拜访,你的家父已经把你调离的事告诉我了。 D. 新开的超市大门上写着“物美价廉,欢迎惠顾”。 6. 下列词语读音完全正确的是( D ) (1.00分) A. 恫(tòng)吓 B. 菲(fēi)薄 C. 胴(tóng)体 D. 氛(fēn)围 7. 下列成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 ) (1.00分) A. 纲举目张正本清源开源节流众目睽睽 B. 违莫如深开诚布公风餐露宿未雨绸缪 C. 弄巧成拙集腑成裘死心蹋地赴汤蹈火 D. 事过境迁肢离破碎风毛麟角漠不关心 8. 一位大学毕业生报考了公务员。在面试中,面试官问他:“请你回答1+1=?”这位毕业生稍加思索便十分自信地说:“你需要等于几,就能等于几。”结果他被淘汰了。 请问,上例中这个大学毕业生应聘失败的主要原因是( B ) (1.00分) A. 违反了谦逊的准则 B. 回答内容与所报考职位的要求不一致 C. 忽视了交际的场合 D. 没有遵守数量准则 9. 下列词语中“不”的发音与其他三个不同的是( D ) (1.00分) A. 不怕 B. 不要 C. 不去 D. 不好

语言学教程[第十一章语言学与语言教学]山东大学期末考试知识点复习

第十一章语言学与语言教学 复习笔记 I.应用语言学的定义 从广义上讲,应用语言学是对语言、语言学与语言相关的问题的研究,例如词典编纂学,翻译等。应用语言学运用来自语言学的信息来发展它自身理论模块部分,例如教学大纲设计,言语治疗,语言规划,文体学等。从狭义上讲,应用语言学是指对第二语言和语言教学的研究,例如研究语言和语言学与语言教学的关系。 II.语言学与语言教学的关系 语言教学是应用语言学的一个部分,而应用语言学又是语言学的一个分支。掌握一些语言学的知识不仅有助于这些读者进一步认识语言本质,也有助于他们更加深入地理解如何教好语言。语言学理论直接地或间接地影响着语言教学的途径和方法。 Ⅲ.语言学与语言学习 许多语言学习理论都是基于某种语言学理论提出的。事实上,语言学知识能够使我们真正理解学习者能够学习什么样的语言,怎样学习语言以及最终能够学到什么。因此,语言学在语言习得研究和语言学习研究中一直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1.语法与语言学习 很多传统的语言教师将语法割裂为孤立的语法知识点来分别讲解,这种做法已经受到广泛的批评,因为它仅仅关注语言形式而忽略了语言的意义。作为“完全以语言形式为中心”和“完全以语言意义为中心”的折中途径,近年来出现的“关注语言形式” (focus on form)对语言学习中语法的作用采取了一种折中的态度。

主要有两个变量影响语言成分在“关注语言形式”中的顺从性,即普遍语法(UG)的相关度和语言结构的复杂度。“关注语言形式”的支持者们认为,如果二语中的某个结构是普遍语法的一部分,它的顺从性就高;否则,顺从性则低。在“关注语言形式”的教学中,我们会根据语言结构顺从性的高与低来采取不同的措施。 2.输入和语言学习 当学习者接受了足够的目的语输入时,语言学习自然而然就会发生。输入可以是口头语言,也可以是书面语言。口头语言输入可能发生在交互活动中 (即如学习者与母语者、教师或者是其他学习者的对话),或者出现一个没有交互的语境中 (例如听音乐或者看电影)。 (1)真实性输入 那些更强调意义的语言教学者主张提供真实性输入。即输入要与现实生活紧密相连,这种输入通常忽略语法。 (2)可理解的输入 可拉申的语言输入假说认为,学习者掌握语言是理解了输入的结果。他提出了“i+1”的概念:学习者所接触到的语言应该和学习者的水平保持一定的距离,大部分的内容可以理解但仍然有一些对他们来说是具有挑战性的。输人对学习者来说,既不应该太难也不应该太容易。 虽然输入在语言学习中的作用是不言而喻的,但输入理论及其应用仍然有很多问题值得研究。问题之一就是我们对不同的输入类型还缺少语言学的分析。不同类型的语言输入很有可能对语言学习产生不同效果,但是我们并不知道不同的输入在语言上究竟有哪些区别。 3.中介语和语言学习 正处于学习过程的二语或外语学习者构建的语言通常被称为中介语。中介语通常被理解为介于目的语和学习者母语之间的语言。与目的语相比,中介语还不

语文教学中的“语言学用”和“技能训练”

语文教学中的“语言学用”和“技能训练” 2015年5月13日,我们有幸再一次走进俞映潮老师的课堂,领悟语文教学的魅力。这次讲座的主题是语文阅读教学中学生的“语言学用”和“技能训练”。余老师说:“语文教学要注重语言的积累、感悟和运用,注重基本技能训练,让学生打好扎实的语文基础。语文就应该多读多写,日积月累,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体会、把握运用语文的规律。”这让我开始反思自己的课堂,到底教会了学生什么知识? 今天听了伊旗三位老师精心准备的语文课和余老师精彩的点拨评价,我收获颇多。余老师从“怎样教课文”、“怎样读课文”、“怎样用课文”三个层面把三篇课文进行了深入浅出的剖析。在语文课堂中,一定要落实字词教学、朗读教学和习作教学。字词教学是朗读教学和习作教学的基础,一定要把它放在基础性的突出位置。而在朗读教学方面老师一定要范读,在评价学生朗读时不要说假、大、空的话。习作教学是提高语文能力的一个重要训练点,是对所学的语文知识的运用。而这些教学要想顺利地进行,就必须要落实积累,雅词的积累、警句的积累、优秀段落的积累甚至全文的积累。 语言教学,从阅读教学的角度讲,就是对学生进行语言训练的教学,就是字、词、句、段、篇以及听、说、读、写、思训练中的语言感受、语言积累、语言学用、语言品析与鉴赏。语言教学天然地存在于每一篇课文和每一节语文课中。对学生进行语言教学,是一种工具的授予,是一种技能的培养,也是一种人文的熏陶。余老师为我们总结了14种“语言学用”的办法,在这里与大家一起分享。分别是字词认读、美词美句摘抄、文句文段文章背诵、字词替换、用词说话或写话、成语练习、句式学用和段式仿写、概写文章文段大意、写课文评点或任务简介、运用一定的语言形式评价故事内容或人物形象、替换文章的标题或段落、古诗古文的改写或译写、变诗为文或课中微文

语用学研究方向必读之物

语用学方向必读之物 1. Austin, J. L. 196 2. How to Do Things with Words[M]. Oxford: Clarendon Press. 2. Brown, G. & G. Yule. 198 3. Discourse Analysis[M]. Cambridge: CUP. 3. Grice, H. P. 1975[1991]. Logic and conversation[A]. In P. Cole & J. Morgan (eds).Syntax and Semantics,V ol. 3: Speech Acts[C]. NY: Academic Press:43-58. reprinted in S. Davis (ed). Pragmatics: a Reader[C]. NY & Oxford: OUP:305-315. 4. Halliday, M. A. K. 1994/2000. An Introduction to Functional Grammar[M]. London: Edward Arnold; 北京: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5. Leech, G. 1974/1981. Semantics: the Study of Meaning[M]. Harmondsworth, Middlesex, UK: Penguin. 6. Leech, G. 1983. Principles of Pragmatics[M]. London: Longman. 7. Leech, G. 2005. Politeness: is there an east-west divide?[J]. 外国语(6):3-31. 8. Levinson, S. C. 1983. Pragmatics[M]. Cambridge: CUP. 9. Lyons, J. 1977[2000]. Semantics[M]. 北京: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CUP. 10. Mey, J. 1993. Pragmatics: an Introduction[M]. Oxford: Blackwell Publishers. 11. Peccei, J. S. 2000. Pragmatics[M]. 北京: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Routledge. 12. Saeed, J. L. 1997. Semantics[M]. Oxford: Blackwell. 13. Searle, J. 1969[2001]. Speech Acts: An Essay in the Philosophy of Language[M]. Cambridge: CUP; 北京: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CUP. 14. Searle, J. 1979[1981]. Expression and Meaning: Studies in the Theory of Speech Acts[M]. Cambridge: CUP. 15. Sperber, D. & D. Wilson. J. 1986/1995/2001 Relevance: Communication and Cognition[M]. Oxford: Basil Blackwell; 北京: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Blackwell Publishers Ltd. 16. Thomas, J. 1995. Meaning in Interaction: an Introduction to Pragmatics[M]. London and NY: Longman. 17. Ungerer, F. & J. Schmid. 2001. An Introduction to Cognitive Linguistics[M]. 北京: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18. Verschueren. J. 2000. Understanding Pragmatics[M]. 北京: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Edward Arnold (Publishers) Ltd. 19. Wilson, D. 2000. Relevance and understanding[A]. In G. Brown et al. (eds). Language andUnderstanding[C]. 上海: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35-58. 20. Yule, G. 2000. Pragmatics[M]. 上海: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1. 何兆熊. 2003. 语用学文献选读[M]. 上海: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2. 何兆熊等. 2000. 新编语用学概要[M] . 上海: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3. 何自然. 1988. 语用学概论[M]. 长沙: 湖南教育出版社. 24. 何自然. 1997. 语用学与英语学习[M]. 上海: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5. 何自然. 2003. 语用学讲稿[M]. 南京: 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语用学案《言语的基本原则—— 得体》

言语的基本原则——得体 高二年级语文学科《语言的运用》第一单元教学案 编制:夏智明审核:高二语文组 主备人:夏智明使用班级:高二十一班教学时间:2013-5-22 学习目标: 1、理解言语行为的“得体”原则,增强语言运用的规范意识; 2、分析语言实例,培养观察语言现象的习惯,提高语言运用能力。 教学重点:理解言语行为的“得体”原则,增强语言运用的规范意识; 教学难点:分析语言实例,培养观察语言现象的习惯,提高语言运用能力。 自主学习: 1、小故事:话说朱元璋做了皇帝。有一天,他以前的一位苦难朋友从乡下赶到京城去找他,其中一个人对他说:“我主万岁!当年微臣随驾扫荡芦州府,打破罐州城,汤元帅在逃,拿住豆将军,红孩儿当关,多亏菜将军。”他这话说得很委婉,朱元璋听了心里很高兴。回想起来,也隐约记起了他的说话里像是包含了一些从前的事情,所以,立刻就封他为大官。 另外一个苦朋友得知了这个消息,他心想:“同是那时候一块儿玩的人,他去了既然有官做,我去当然也不会倒霉的吧?”他也就去了。 一见朱元璋的面,他就直通通的说:“我主万岁!还记得吗?从前,我们两个都替人家看牛,有一天,我们在芦花荡里,把偷来的豆子放在瓦罐里煮着。还没等煮熟,大家就抢着吃,罐子都被打破了,撒下一地的豆子,汤都泼在泥地里。你只顾从地下满把地抓豆子吃,不小心把红草叶子也一嘴吃进嘴里了,叶子梗在喉咙口,苦得你哭笑不得。还是我出的主意,叫你用青菜叶子放在手上一并吞下去,这样红草的叶子才一起下肚了……”他说这些话,朱元璋嫌他太不会顾全体面,等不得说完就连声大叫:“推出去斩了!推出去斩了!” 2、什么是表达得体 语言表达得体,主要是指使语言体现语境和语体的要求。所谓“语境”包括说话的对象(称谓、语气),场合(时间、地点、氛围),目的(说什么、怎么说)以及说话人自己的身份;所谓“语体”主要指是口语(谈话、演讲、辩论、广播稿)还是书面语(政论语体、科技语体、文艺语体、应用语体)。前者要求通俗易懂、多用短句、不用文言词。后者须根据所使用的文体而定,例如应用语体包括启事、通知、申请(假条通俗易懂、简洁平实),广告(形象生动、多用修辞),广播稿(通俗化、口语化)等。 3、“说话应该得体”,请同学们想一想自己听到过的特别得体或者不得体的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分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课堂探究: 一、案例分析课本第6页“学习还是审议?” 二、视野延伸:周总理的语言艺术 1、一个西方记者说:“请问,中国人民银行有多少资金?”周恩来委婉地说:“中国国民银行的货币资金嘛?有18元8角8分。”当他看到众人不解的样子,又说明说:“中国人民银行发行的面额为10元、5元、2元、l元、5角、2角、l角、5分、2分、1分的10种主辅国民币,合计为18元8角8分……” 2、在一次除外访问中,周恩来总理向外宾介绍邓颖超同志“这是我的爱人”,大家还知道哪些跟“爱人”同意的词,你认为周总理使用的这个词语好不好,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高考链接 1、以下是小张在收到郑先生著作后回信的正文,其中有使用不得体的词语,请找出四处并修改。(2012山东) 您寄奉的大作已收到。过目后深感对我的论文写作有些许帮助,定当惠存。感激之情,无以言表,他日光临贵府当面致谢。 修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0.下面是一位年轻导游为台湾省某中学生旅行团所作的解说词,表述有不妥之处。请推敲一下,提出3点修改意见。(2006江苏) ①先生们,女士们:欢迎大家第一次来中山陵游览!②今天我为大家导游,感到很荣幸。③中山陵是孙中山先生长眠之处,④也是海峡两岸同胞心中的圣地。⑤苍松翠柏环抱着它,⑥霞光丽日辉映着它,⑦青山绿水依傍着它。⑧去年连战先生曾来这里拜谒,⑨表达了对中山先生的缅怀敬仰之情。⑩现在,让我们怀着崇敬的心情,登上台阶,故地重游,⑾瞻仰中山先生的陵寝,⑿重温先生的教诲吧! 修改:(1) (2) (3) 三、探究身边的语言 唐国强主演的电视剧《东方》以追求真实完美而引人入胜,但有几句台词值得商榷:a蒋介石说:“想不到苏联这么快就承认新中国”,改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才比较符合蒋介石的身份和此时的心情。b又如阎锡山对蒋说:“早在1931年中共就在江西建立苏维埃国家了”(大意),若改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就与其身份相符了。C剧中毛泽东主席常称“我们的蒋委员长……”你怎么看。 小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达标拓展: 1、下面语言不得体的地一项是()

认知语言学与语言教学

认知语言学与语言教学 对语言本质特征的认识,决定着对语言习得过程的认识和对语言教学基本原则的选择。认知语言学强调语言的理据性,洞察性学习比机械性学习要有效得多。語言系统中的各种理据对外语教学具有许多重要的启示意义。认知语言学的原型范畴化理论、概念隐喻和转喻理论对全面培养语言、文化和思维能力具有直接的指导意义。认知语言学和基于使用的语言理论模型为解释人类怎样学会语言提供了一种新的理论模型与方法。 标签:认知语言学语言教学启示 一、语言能力与语言习得 语言能力是一个结构有序的具有规约性意义的符号单位组成的清单库,词库与语法构成一个连续体。结构有序意指语言具有系统性和层级性;规约性意义意指与各种知识、语言实际使用密切相关;清单库意指语言本身不具有创造性,创造性是语言使用者的特征;符号单位构成一种语言的语法的全部内容。能用来描写语言系统的单位是:实际出现的语义、音系或符号单位;允准结构的图式。 语言能力是人类总体认知能力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人的语言能力与人的社会、文化、心理、交际、功能相互作用。语言能力观意味着语言能力以具体的语言项目为基础,具有社会文化的特征,语言项目之间形成一定的结构关系,语言项目是一个一个习得的。 二、语言识解与语言产出 语言使用事件是一个实际的语言使用行为,无论是语言表达式的选择、语言资源的利用,还是非语言资源如记忆、规划、问题求解能力、各种知识以及对社会、文化和话语语境的把握,都是由语言使用者控制的。易言之,在语言使用过程中,语言使用者的主体性起着关键作用。因此,语言使用中的语义建构离不开语言使用者的识解。语言使用者的识解对解释外语学习中的语言产出具有核心意义。只有从语言使用和说话者识解的视角来考察语言习得者的语言型式才能充分理解基于使用的理论模型与语言习得的良性互动关系。(王寅,2005) 语义是语言的核心,而语义的核心又是识解。识解使得语言使用者可以用各种不同方式来看待相同的和不同的事件和语言行为。语言由此而变得更加复杂和灵活。人们使用语言的百分之九十以上都是隐喻的。隐喻是思维和语言运行的基本方式之一。隐喻在词和构式的多义性、习语的形成、语篇的建构、表达方式的选择、新词新语的创造等各个方面都无所不在。(刘正光,2010) 语言表达式的意义取决于语言学习者的识解,一方面意味着语言的约定性本质,另一方面表明使用者对话语中语言表达式的分布具有选择决定权,即语言使用者处于语言使用事件的中心地位。学习者不断发现所学语言的理据性结构和原

语用学推荐书目

1.语用学研究 H030/32/1 馆藏复本:6 可借复本:4 中国语用学研究会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8- 中文图书2.语用学视角下的广告语言研究 F713.80/193 馆藏复本:3 可借复本:2 杨永和, 周冬华, 鲁娅辉著 西北工业大学出版社 2010 西文图书3.Pragmatics = 语用学 / H030/H874 馆藏复本:3 可借复本:1 Huang, Yan,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 2009. 中文图书4.顾曰国语言学海外自选集:语用学与话语分析研究 H319.3/145 馆藏复本:3 可借复本:2 顾曰国著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10 中文图书5.新编语用学概论 H030/33 馆藏复本:3 可借复本:1 何自然, 冉永平编著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9 中文图书6.语用学大是非和语用翻译学之路 H059/165 馆藏复本:3 可借复本:2 侯国金著 四川大学出版社 2008 中文图书7.语用学的多维研究 H03/43 馆藏复本:3 可借复本:2 曾文雄编著 浙江大学出版社 2009 西文图书8.Pragmatics : a multidisciplinary perspective / H030/C971(C)

馆藏复本:3 可借复本:2 Cummings, Louise. Peking University Press, 2007. 中文图书9.英语习语研究:语用学视角 H313.3/138 馆藏复本:3 可借复本:2 彭庆华著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7 中文图书10.语用学翻译研究 H059/124 馆藏复本:3 可借复本:2 曾文雄著 武汉大学出版社 2007 中文图书11.语用学纵横 H030/20 馆藏复本:3 可借复本:2 冉永平, 张新红编著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7 中文图书12.语用学:现象与分析 H030/18 馆藏复本:3 可借复本:2 冉永平编著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6 中文图书13.语用学 H03/38 馆藏复本:3 可借复本:1 严辰松, 高航编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5 西文图书14.Pragmatics : theories and applications = 语用学 : 理论及应用 / H030/J61 馆藏复本:1 可借复本:0 Jiang, Wangqi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0. 西文图书15.Pragmatics = 语用学 / H030/Y95 馆藏复本:11 可借复本:10 Yule, George,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0.

语文学与语言学

一、语文学和语言学:前者是文字或书面语言的研究,特别是重在文献资料的考 证和故训的寻求,这种研究比较零碎,缺乏系统性。后者是研究对象是语言本身,研究的结果可以得出科学的、系统的、细致的、全面的语言理论。中国五四以前所做的语言研究,大致是属于语文学范围的。 二、语文学在古代称为小学,最初是和小学校有关系的,根据《汉书艺文志》, 我们知道古人八岁入小学,老师教他们六书,识字是小学的事,所以把识字的学问叫做小学。 『小学』的基本内容——文字学音韵学训诂学 文字学 音韵学 1)“今音学”(中古音)(《切韵》、《广韵》) 2)古音学(上古音)(清代戴震、段玉裁、钱大昕等) 3)北音学(近音学)(元代周德清的《中原音韵》) 4)等韵学(宋《韵镜》) 训诂学 1.雅学(郭璞《尔雅注》、郝懿行《尔雅义疏》) 2.方言学(钱绎的《方言笺疏》); 3.词源学(语源学)(汉·刘熙《释名》、清·程瑶田《果蠃转语记》、王念孙《释 大》); 4.俗语学(清翟灏《通俗编》、钱大昕《恒言录》) 5.虚字辞例之学(清王引之《经传释词》、俞樾《古书疑义举例》) 三、荀子在《正名篇》的语言学原理: 语言是社会的产物。 语言具有民族的特点,而思维则是具有人类共性。 语言具有稳固性的,同时又是发展的。 四、童蒙识字课本 三仓:.《仓颉篇》、《训纂篇》、《滂喜篇》。 五、《急就篇》的作者情况:中国第一批字书(童蒙识字课本) 《尔雅》的名称意义 尔:近;雅:正确、规范、合乎标准 成书年代、作者 战国末年;齐鲁儒生 (何九盈《中国古代语言学史》) 内容 释诂、释言、释训—————————————普通语词 释亲—————————人的家族关系社会 释宫、释器、释乐———人的日常生活生活 释天——————————————天文 释地、释丘、释山、释水—————地理自然百科名词 释草、释木———————————植物万物

推荐语文教师必读书目

语文推荐《语文教师必读书目》 课程改革基础 01.《〈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解读》,钟启泉、崔允郭、张华主编,华东师大出版社,01年版。 02.《新课程的理念与创新》(师范生读本),钟启泉、崔允郭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 03.《静悄悄的革命:创造活动、合作、反思的综合学习课》,(日)佐滕学,长春出版社,2003年版。 04.《素质教育在美国》,黄全愈,广东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05.朱永新《新教育之梦》 班主任工作基础 01.《给教师的建议》,(苏)苏霍姆林斯基,教育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 02.《育人三部曲》,(苏)苏霍姆林斯基,人民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03.《孩子是个哲学家》,(意)皮耶罗?费鲁奇,海南出版社,2002年版。 04.《爱的教育》,(意)亚米契斯,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年版。 05.《中小学班主任工作策略》,张国宏,江苏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 06.《班主任兵法》,万玮,华东师范大学出版,2004年版。 语文课程与教学论基础 01.《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上、下),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教育科学出版社,1980年版。 02.《语文课程标准解读》,巢宗祺、雷实、陆志平主编,湖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 03.《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王文彦、蔡明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 04.《高中语文新课程教学法》,倪文锦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 05.《初中语文新课程教学法》,倪文锦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 06.《语文教育研究概论》,周庆元著,湖南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07.《语文教育展望》,倪文锦、欧阳汝颖主编,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 语文教学技能基础 01.《语文教学技能训练》,韩雪屏、王松泉、王相文,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02.《语文教师职业技能训练教程》,周庆元、王松泉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1996年5月出版。 03.《语文教学技能培育教程》,黄麟生, 林润之主编,广西人民出版社,2006年6月出版。 04.《中学语文课堂教学技能训练》,徐林祥、张悦群主编,东北师大出版社,1999年11月出版。 05.《语文板书设计及评释》,彭小明著,中国文联出版社,2001年3月出版。 06.《中学语文微格教学教程》,李颖主编,科学出版社,2000年6月出版 07.《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研究》, 蔡高才,袁光华编著,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08.《教学技能应用指导》,李冲锋,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09.《教育实习全程解说》(师范院校学生读本),朱绍禹,山西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 钱理群《语文教育门外谈》 语文教学案例基础 01.《语文课程与教学论案例教程》,李山林主编,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02.《走进课堂——高中语文必修课例分析》王荣生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 03.《听李镇西老师讲课》,李镇西著,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04.《听袁卫星老师讲课》,袁卫星著,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05.《听窦桂梅老师讲课》,窦桂梅著,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06.《听韩军老师讲课》,韩军著,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07.《听余映潮老师讲课》,余映潮著,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08.《言说抵抗沉默——郭初阳课堂实录》,郭初阳著,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09.《听郑桂华老师讲课》,郑桂华著,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