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修1-8章知识点

第八章行使法律权利履行法律义务

一、单项选择题

1. 下列关于法律义务说法错误的是()。

A、法律义务是历史的

B、法律义务源于现实需要

C、法律义务不会发生变化p195

D、法律义务必须依法设定

2. 下列()属于公民的基本权利中的政治权利。

A、出版自由p201

B、宗教信仰自由

C、受教育权权

D、人格权

3. 我国《宪法》规定的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属于公民()。

A、政治权利

B、人身权利p204

C、文化教育权利

D、监督控诉权利

4. 司法救济一般由()主导并通过公正的审判来实现。

A、人民法院p216

B、行政机关

C、人民检察院

D、公安机关

5. 根据法律规定,下列不属于第一顺序继承人的是()。

A、祖父母、外祖父母p208

B、父母

C、子女

D、配偶

二、多项选择题

1. 法律义务的履行表现为()两种形式。P194

A、书面

B、口头

C、作为

D、不作为

2. 根据法律规定,违反法律义务导致的法律责任包括()。P195

A、民事责任

B、刑事责任

C、行政责任

D、个人责任

3. 在我国,()不享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P199

A、18周岁以下的公民

B、文化水平低的公民

C、信仰宗教而不信仰马克思主义的公民

D、依法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人

4. 下列属于公民人格尊严权利的有()。P206

A、姓名权

B、肖像权

C、隐私权

D、生命健康权

5. 宪法规定,我国公民在()的情况下,有从国家获得物质帮助的权利。P211

A、年老

B、遭受灾害

C、疾病

D、丧失劳动能力

三、判断题

1. 法律权利的内容、种类和实现程度受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制约。√p191

2. 住宅安全权利仅指固定居住的住宅,不包括临时性的住所。×p206

3. 在我国,最低就业年龄为18岁。×p209

4. 公民权利的行政救济是指公民可以通过行使听证、复议等权利,

要求国家行政机关以行政裁决的形式实现对权利的救济。√p217 5. 公民的权利受到损害时只能求助于国家机关,不能依靠自己的力量实施救济。×p216

第七章树立法治观念尊重法律权威

一、单项选择题

1. 我国国家宪法日是每年的()。

A、9月3日

B、10月1日

C、12月4日 p177

D、12月13日

2. 法治与人治的分水岭在于()。

A、有没有法律或者法律的多寡与好坏

B、最高的权威究竟是法律还是个人p179

C、是否强调集思广益

D、是否注重领导人的个人魅力、德行和才智

3. (),是指当同一项社会关系同时受到多种社会规范而多种社会规范又相互矛盾时,要优先考虑法律规范的适用。

A、法律的排他性

B、法律的优先适用性 p180

C、法律的公正性

D、法律的不可违抗性

4. 人权的法律保障包括宪法保障、立法保障、行政保护和司法保障,

()是人权保障的前提和基础。

A、宪法保障 p181

B、立法保障

C、行政保护

D、司法保护

5. 俗话说,迟到的正义是有瑕疵的正义,指的是程序的()。

A、合法性

B、参与性

C、公开性

D、时限性p182

二、多项选择题

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包括()三个方面的核心要义。P172

A、坚持党的领导

B、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C、贯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

D、坚持公平公正

2. 坚持()相统一是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一条基本经验。P173

A、党的领导

B、马克思主义

C、人民当家做主

D、依法治国

3. 法治和德治是治国理政不可或缺的两种方法。关于德治和法治,下列说法正确的有()。P175-176

A、法治是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

B、德治是治国理政的重要方式

C、德治发挥作用要以国家强制力为后盾

D、法治主要靠制定和实施法律规范的形式来推进和实施

4. 法治思维的基本内容包括法律至上、()。P179

A、权力制约

B、公平正义

C、人权保障

D、正当程序

5. 权力制约的要求有()。P180

A、权力由法定

B、有权必有责

C、用权受监督

D、违法受追究

三、判断题

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不排除学习西方的多党制、议会制、三权分立、司法独立等政治制度。× p172

2. 行政保护是是人权保障的最后一道防线。× p182

3. 公平正义主要包括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和救济公平。√ p181

4. 法律必须被信仰,否则形同虚设。√ p187

5. 帮扶弱者、见义勇为只是一种道德诉求,不为我国法律所规定和保护。× p188

第六章学习宪法法律建设法治体系

一、单项选择题

1. 法律是由特定社会的物质生活条件决定的,其中决定法律本质、内容和发展方向的根本因素是()

A、人口

B、生产关系

C、生产方式 P144

D、地理环境

2. 就我国现行法律而论,狭义的法律是指()。

A、宪法

B、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制定的法律 P143

C、国务院制定的行政法规

D、地方国家权力机关制定的地方性法规

3. 我国社会主义法律最重要的作用是()。

A、指引作用

B、教育作用

C、预测作用

D、确立和维护社会主义的政治制度、经济制度、社会秩序以及推动社会改革与进步P149

4. 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

A、人民民主专政

B、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P155

C、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D、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5.()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统帅。

A、宪法 P158

B、法律

C、行政法规

D、地方性法规

二、多项选择题

1.以下各项中,关于法律本质说法正确的是()。P144

A、法律最高统治者意志的体现

B、法律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

C、法律由特定社会的物质生活条件决定的P144

D、法律是全体社会成员的共同意志

2. 法律的特征是()。P144

A、法律是调整社会关系的行为规范

B、法律是由国家创制的行为规范

C、法律是规定权利义务的行为规范

D、法律是由国家保证实施的行为规范

3. 人类进入阶级社会后,法律有以下()类型。P145

A、奴隶制法律

B、封建制法律

C、资本主义法律

D、社会主义法律

4. 法律运行的过程主要包括()P150

A、法律制定

B、法律执行

C、法律适用

D、法律遵守

5. 下列属于刑法基本原则的是()。P161

A、罪刑法定原则

B、罪行相适应原则

C、类推原则

D、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原则

6. 全面依法治国的基本格局是()。P167

A、公正司法

B、科学立法

C、严格执法

D、全民守法

7. 在我国,司法机关是指()P152

A、公安机关

B、检察机关

C、审判机关

D、政府机关

三、判断题

1. 法律是统治阶级整体意志的体现,所以统治阶级也必须守法。√P144

2. 国务院有权根据宪法和法律制定行政法规。√ P151

3. 守法仅指一切组织和个人依法承担并履行义务。× P152

4. 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是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 P157

5. 劳动法属于社会法。√ p161

6. 民事案件实行两审终审制。√ P163

第五章遵守道德规范锤炼高尚品格

一、单项选择题

1.()是指人们的社会交往和公共生活中应该遵守的行为准则。

A、职业道德

B、社会公德 P119

C、家庭美德

D、个人品德

2. 社会公德的主要内容包括文明礼貌、助人为乐、爱护公物、保护环境、()。

A、尊师重教

B、互帮互助

C、遵纪守法P120

D、身体力行

3. 网络生活中的道德要求体现在()

A、减少上网时间

B、合理利用网络资源

C、熟练掌握网络社交软件

D、养成网络自律精神 P122

4. 青年马克思在谈到选择职业的理想和价值时曾经写道:“如果我们选择了最能为人类福利而劳动的职业,那么,重担就不能把我们压倒,因为这是为大家而献身;那时我们所感到的就不是可怜的、有限的、自私的乐趣,我们的幸福将属于千百万人,我们的事业将默默地、但是永恒发挥作用地存在下去,面对我们的骨灰,高尚的人们将洒下热泪。”这体现了正确的择业观——()。

A、树立崇高的职业理想P125

B、服从社会发展的需要

C、做好充分的择业准备

D、明确择业的标准和目的

5. 树立正确的恋爱观,大学生应当处理好恋爱与学习的关系、恋爱与关心集体的关系、()关系。

A、恋爱与关爱他人

B、恋爱与关爱社会

C、恋爱与关爱他人和社会P134

D、恋爱与工作

6. 个人品德是个体对某种道德要求认同和践履的结果,集中体现了道德认知、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的内在统一。

A、道德实践

B、道德行为P136

C、道德表现

D、道德内容

二、多项选择题

1. 当代公共生活的特征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P118

A、活动范围的广泛性

B、活动内容的开放性

C、交往对象的复杂性

D、活动方式的多样性

2. 有序的公共生活是()P118-119

A、社会生产活动的重要基础

B、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条件

C、提高社会成员生活质量的基本保障

D、社会文明的重要标志

3. 自觉遵守社会公德体现在( )P121

A、努力提高践行社会公德的能力

B、认真学习社会公德规范

C、积极参与社会活动

D、自觉培养社会公德意识

4. 树立正确的创业观应做到()P127

A、要有敢于创业的勇气

B、要有积极创业的思想准备

C、要提高创业的能力

D、要具备充足的资金

5. 家庭生活中的男女平等表现为()P131

A、夫妻话语权的平等

B、夫妻权利和义务上的平等

C、人格地位上的平等

D、平等地对待自己的子女

6. 个人品德的作用主要表现在()P137

A、是经济社会发展进程中重要的主体精神力量

B、是约束自己和他人的最佳方式

C、对道德和法律作用的发挥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D、是个人实现自我完善的内在根据

三、判断题

1. 公共生活是相对于私人生活而言的,二者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 P117

2. 公共生活需要公共秩序。√ P118

3. 诚实守信既是做人的准则,也是对从业者的道德要求。√ P124

4. 恋人间彼此尊重人格的表现,主要是重视双方的平等。× P129

5. 恋人在公共场所出入,仍需遵守社会公德。√ P130

6. 婚姻是家庭产生的重要前提,家庭又是缔结婚姻的必然结果。√P130

7. 营造良好家风也是弘扬家庭美德的主要内容。√ P135

第四章注重道德传承加强道德实践

一、单项选择题

1. 道德产生的客观条件是()

A、劳动是道德产生的第一历史前提

B、人脑的形成是道德产生的客观条件

C、人的意识形成是道德产生的主观条件

D、社会关系的形成是道德产生的客观条件P92

2.“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表现了:()

A、重视道德修养的传统道德

B、推崇仁爱,追求人际和谐的传统道德P98

C、讲求谦敬礼让、克骄防矜的传统道德

D、倡导言行一致、恪守诚信的传统道德

3.“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反映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中的( )

A、乐群贵和,强调人际和谐的精神

B、励志自强,崇尚自我境界的精神

C、勤劳勇敢,追求自由解放的精神

D、爱国奉献,以天下为己任的精神P98

4.( )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核心。

A、集体主义

B、道德行为

C、道德实践

D、为人民服务P109

5.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作为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对于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具有重要的()作用。

A、辅助

B、支撑P108

C、覆盖

D、强化

二、多项选择题

1. 道德的功能是指道德作为社会意识的特殊形态对于社会发展所具有的功效和能力。在道德功能系统中,主要的功能是:( )P93

A、调节功能

B、认识功能

C、教育功能

D、评价功能

2. 人类道德进步的主要表现是:()P95

A、促进社会和谐与人的全面发展

B、在社会活动中所起的作用越来越重要

C、调控的范围不断扩大,且调控的手段或方式不断丰富

D、道德的发展和进步成为衡量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尺度

3. 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核心和原则是()P109

A、为人民服务为核心

B、以集体主义为原则

C、个人利益高于集体利益

D、重视保障个人的利益

4. 中华传统美德的当代价值体现在()P96

A、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

B、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需要

C、人类道德发展的需要

D、大学生成长成才的需要

5. 中国革命道德的主要内容()P105-106

A、为实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理想而奋斗

B、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C、修身自律,保持节操

D、树立社会新风,建立新型人际关系

6. 中国革命道德的现实意义体现在()P106

A、有利于加强和巩固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理想与信念

B、有利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C、有利于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道德观,积极投身于社会主义建设事业

D、有利于培育良好的社会道德风尚,抵制腐朽思想的侵蚀

7. 中华传统美德的基本精神()P98

A、注重整体利益、国家利益和民族利益,强调责任意识和奉献精神

B、推崇“仁爱”原则,追求人际和谐

C、讲求谦敬礼让,强调克骄防矜

D、倡导言行一致,强调恪守诚信

8. 在对待传统道德的问题上,要反对两种错误观点( )P101

A、一种是虚无主义

B、一种是继承创新论

C、另一种是全盘复古论

D、另一种是综合创新论

三、判断题

1. 道德的本质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式,归根到底是由经济基础决定的,是社会经济关系的反映。√P93

2. 道德和法律一样,是人类把握世界的特殊的实践精神,通过规范人的行为发挥作用。×P94

3. 道德的功能集中表现为:它是处理个人与他人、个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及实现自我完善的一种重要精神力量。√P93

4. 中华传统美德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需要我们以开放的胸怀和视野吸收借鉴人类文明的有益道德成果。√P101

5. “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是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

全面依法治国和全面从严治党。√P108

6. 诚实守信既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对每一位公民的道德要求。√P114

7. 社会主义集体主义强调个人利益高于集体利益。×P111

8. 集体主义原则作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核心,是社会主义道德区别和优越于其他社会形态道德的显著标志。×P111

第三章领悟人生真谛创造人生价值

一、单项选择题

1. 马克思指出:“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的总和。”

A、社会关系 P66

B、家庭关系

C、经济关系

D、法律关系

2.()是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对于人生目的和意义的根本看法。

A、价值观

B、世界观

C、人生观 P66

D、宇宙观

3. 世界观与人生观的关系是()

A、世界观决定人生观P66

B、人生观决定世界观

C、唯心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一定是错误的

D、唯物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一定是正确的.

4. 我们应当确立的科学的、高尚的人生观是()

A、为人民服务的人生观P73

B、为个人和全家求温饱的人生观

C、为个人求权利、求享乐的人生观

D、“主观为自己,客观为他人”的人生观

5. 衡量人生的社会价值的标准是()

A、树立什么样的人生目的

B、个体对社会和他人所作的贡献P77

C、以什么样的人生态度指引人生道路

D、个体从社会和他人那里得到的尊重和满足

6. ()是人生观的核心。

A、人生态度

B、人生理想

C、人生价值

D、人生目的P67

7. ()是社会评价人生价值的普遍标准。

A、劳动以及通过劳动对社会和他人所作的贡献P78

B、个体对社会和他人所作的贡献

C、以什么样的人生态度指引人生道路

D、个体从社会和他人那里得到的尊重和满足

8. ()是指人们通过生活实践形成的对人生问题的一种稳定的心理倾向和基本意愿。

A、人生理想

B、人生态度P68

C、人生价值

D、人生目的

二、多项选择题

1. 人的社会价值的基本标志是()P78

A、成功

B、索取

C、劳动

D、贡献

2. 人生观主要通过以下三个方面体现出来()。P67

A、人生目的

B、人生态度

C、人生价值

D、人生追求

3. 错误的人生观的类型有()。P75

A、享乐主义的的人生观

B、拜金主义的人生观

C、个人主义的人生观

D、实用主义的人生观

4. 端正的人生态度包括()。P69-70

A、人生须认真

B、人生当务实

C、人生应乐观

D、人生要进取

5. 人生价值评价的标准有()。P79

A、能力有大小与贡献须尽力相统一

B、物质贡献与精神贡献相统一

C、完善自身与贡献社会相统一

D、动机与效果相统一

6. 促进个人与他人和谐应坚持的原则有()P84-85

A、平等原则

B、诚信原则

C、宽容原则

D、互助原则

7. 人生目的在人生实践中的重要作用,表现为()P67-68

A、人生目的决定人生道路

B、人生目的决定人生态度

C、人生目的决定人生价值标准

D、人生目的决定人生追求

8. 促进个人与社会的和谐关键在于()。P87-88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