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汉语语音的音乐性-最新文档资料

论汉语语音的音乐性-最新文档资料
论汉语语音的音乐性-最新文档资料

论汉语语音的音乐性

、引 言

内展现了它惊人的魅力。 汉语的文化内涵越来越被世界人民所认 同,中国文化将在人类发展的历史进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2004年 11月全球首家孔子学院在韩国成立以来, 个国家建立了 282所孔子学院和 272 个孔子课堂,注册学生 23 万多人。 开放的中国强烈的吸引着国外的学子来华求学深造, 随留学生群体的不断扩大, 对外汉语教学的不断深入, 汉语语音 的研究显得越来越重要。在对外汉语教学中汉语语音教学是难 点,特别是语音训练对留学生而言非常艰难, 探索汉语语音的音 乐性有助于对外汉语教学, 有助于把音乐语言作为通向汉语语音 学习的桥梁。

二、汉语语音与音乐诸要素

关于语言的论述观点很多, 也曾有学者在中西语言对比研究 中谈到: “西方语言理论认为, 词语在句中的组合有语法上的选 择和词汇上的选择, 通过这两种选择才是合格的组合。 但汉语在 这两种选择之外,还要求音韵协调平稳……为此, 汉语的语法组

织需随语气的顺畅与否而异其措施。 汉语的词语单位则须有一定

随着中国国际地位的不断提升,

中国语言和文化在世界范围

据国家汉办统计,现在全球学习汉语的人数已超过

4 000 万。自

中国已在 88 程度的弹性以适应语言组合中音韵的要求。 ”的确, 汉语在语言

的运用中对自身语音层面非常关注,有时为了追求语音上的音乐性,不顾语法、词性和词义,这一事实在汉语语言实践过程中相当普遍。而汉语之所以对其语音层面特别关注,与汉语语音本身具有良好的成乐性有直接的关系。汉藏语系中的语言是有声调的语言,音高本身具有语义性,在语言体系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同时,汉语语音本身也具备诸音乐要素,例如:音色、节奏、音高、旋律、速度等。南这些要素形成的各种发展因素,通过规律性运行组合,形成了汉语语音的音乐性。

(一)汉语语音的内在声调系统与音乐曲调

汉语发音在世界各语系中所具有的特殊性,就是它独有的声调系统。这种声调的表现形式将汉语语音纳入一个相对抽象的声

音结构中,也可以说是某种抽象的音乐结构中。而这个音乐结构

中的第一要素曲调,就是在声调的循环往复中产生的。

1.汉语声调与音乐曲调的共生性

汉语语音与音乐本来就是一对孪生姐妹,原始人类表达与传递信息所发的声音就是无语义性的音乐。随着人类的发展进程无语义性的音乐逐渐向表义性的方向演变形成了语言;语言又向偏重表情的方向演变、发展,出现了民歌、说唱等音乐形态。而民歌曲调的起伏直接受到汉语声调的影响,民歌中词曲搭配的重要原则,就是音乐曲调与词语声调、韵律基本同步原则。汉语声调的高低是相对的,随着历史的进程不断发生着不同的演变,这于音乐曲调与时俱进的特点如出一辙。由于汉语声调与音乐曲调有

同生共存的现象,使很多外国留学生在学习汉语时,喜欢把汉语的声调比喻成歌唱。

2.汉语声调与音乐曲调的互补性

在中国地方戏曲中,这种互补性表现得尤为明显。例如:京剧以北京话的四声调,即阴平[55] 、阳平[35] 、上声[214] 、去声[51] 为基础。“道白”入调,同时连接曲调。词中有曲,曲中有调,词曲连接互补相融,把汉语语音中的音乐性表现得淋漓尽

致。

汉语与音乐的关系十分密切。中国有56 个民族使用60 多种民族语言,而每一种语言都有其自身的语言特点和特殊的音调节奏,从而形成了不同的曲调风格。例如:北方各种方言一般只有

4个声调,调值起伏较大,因而北方民歌、说唱音乐的曲调跳进

较多,曲调力度较强,曲调风格粗犷、豪放;南方各种方言不止

4 个声调,湘

5 个声调,客家

6 个声调,吴、闽、赣

7 个声调,而粤有9 个声调,调值起伏较小,特别是江南一带的民歌及说唱音乐的曲调,级进多、进行平稳、柔和,风格纤细、舒缓。由此可见,音乐与汉语声调有着天然的不可分割的渊源。

(二)汉语语音的内在声调系统与音乐节奏

1.汉语声调+轻声形成自然的节奏关系

汉藏语系诸语言中没有重音,但每个字的读音都有一定的声调,在有些语言和方言中,某些吐字除了按原本的声调读音以外,还可以按“轻声”求读。按轻声读的音节,比一般的音节短促而

轻柔,而且失去了原来的声调, 音色也发生了一定的变化。 例如: 先生、太阳、月亮、衣服等词中的第二个音节都按轻声读。这种 读音结构本身就存在节奏关系,同时具有强烈的音乐性。

2.汉语声调孕育了汉语诗歌的节奏性

‘平长仄短'是形成吟诵音乐节奏特征的重要因素”。 的

确,古汉字音调分为平、 上、去、人 4 种,这 4 种音调产生之时, 不同的音响效果逐步被人们所认同。 特别是平仄二元化, 学术界 也有多种叙述, 例如:“欲使宫羽相变, 低昂互节, 若前有浮声, 则后须切响; 一简之内,音韵尽殊;两句之中,轻重悉异。 ”(《宋

书?谢灵运传》) 汉语声调平仄二分无疑是按照汉语语音的轻、 浮声、 切响来划分, 这种划分在诗歌语言中形成了特殊的音响效 果。诗歌中的语言运用原则就是平仄的交替, 而这种平仄交替的 结果就孕育了诗歌的音乐节奏。 “从我国有些地区的吟诵实践来 看,平声字一般读得低一点、长一点,仄声字一般读得高一点、 短一点。这样,首句吟诵起来, ‘平平――仄仄――平平一仄', 高音的‘低低一高高一低低一高', 音长的‘长长――短短一长 长一短', 如此很有节奏地交替出现, 就自然地形成了抑扬顿挫

的鲜明节奏”。由此看来,平仄二元化形成了长短音、高低音的

在律诗中, 每两个音节 (即两个字 )构成一个节奏单位; 因为五 言和七言都是奇数, 最后一个音节自成一个节奏单位。 ”所以说 汉语声调孕育了汉语诗歌的节奏性。 重、 对比。在汉语语调的运用 中,形成了汉语诗歌的特有节奏规律:

三、汉语语音与民族声乐

(一)发音部位相同

语音的形成是由肺部、咽喉、口腔、鼻腔共同作用的结果。

在发元音时气流无阻碍,声带震动,口腔呈圆形。发辅音时,气流受阻音速急促。民族声乐行声过程,发音部位同上。

(二)汉语语音和中国民族唱法的发音在声母、韵母和声调方面相近

合辙押韵是中国民族唱法的特有形式。通常是指诗歌、歌曲、戏剧、曲艺等在创作唱词中的一种方法,必须与汉语语音里的韵律相吻合。“押韵”是指韵母而言,在唱词中的某些句子在末尾

字上有规律的落音,这些句尾落音的字,只要韵母在同一辙里都

叫押韵。“合辙”中的“辙”是指相同韵脚字音的分类。按十三

辙分类使用不准混用叫合辙。唱词的合辙押韵增强了歌词的节奏感,达到了词曲同步的效果,使歌曲更具有音调美,词曲朗朗上口,易于记忆。有利于完整地表现歌曲的思想感情,达到感交流的目的。

(三)歌唱与语言的有机结合是中国民族声乐的特色

姜家祥先生说:“在我接触到的西洋唱法,无论是听到的演

唱资料和看到的文字资料中,尚未发现如此(指中国民族唱法)

强调语言的观点和流派。”中国民族声乐对语言的强调早在两千

多年前就有论述。《尚书?尧典》和《礼记?乐记》中就有“诗言

志,歌咏言,律和声”和“歌之为言也,长言之也”。简单而明

了地阐述了歌唱与语言的密切关系。

对语言的重视是中国民族声乐的特色。在歌曲演唱中讲究

以字行腔”。“字是骨头”,“腔是肉”,甚至有“千金白,四两唱”之说。可见民族声乐对语言的重视程度。因此,演唱过程中是否“字正腔圆”成为衡量演唱水平的一个指标。也是我们民族唱法的一贯技术和审美观点。李渔在其《闲情偶记》中强调:

学唱之人,无论巧拙,只看有口无口,听曲之人,慢讲精粗,只问有字无字。”徐大椿在《乐府传声》中说:“唱法之最紧要不可忽者,在于起调一字。通首之调,皆此字领之;通首之势,皆此字蓄之,通首之神,皆此字开之。”将语言的发音及运用提升到歌唱的首位。“为字一梗,全曲皆梗,出字一和,气曲皆和”。

更加说明了汉语语言的发音在中国民族唱法中的重要位置。同时,再一次证明了汉语语音与音乐本身的共生性。

四、汉语语音与音乐中的“腔音”

中国语言学家、音乐家赵元任先生最早论述“腔音”。他说:

中国有花音,外国虽然也有gmcenotes,但没有中国用的那么

多,而且用法不同……所得的滋味就不同,这可以算是中国音乐的特色。”这里说的花音就相当于“腔音”。20 世纪末中国音乐学界对“腔音”展开了进一步的探讨。沈洽在《音腔论》一文中所谓“音腔”,界定为“包含有某种高音、力度、音色变化成音腔过程的特定样式”。到现在为止,在现代汉语中没有一个公认的词语来界定它。汉语中的“腔”的含义非常广泛,基本含义

谓器物中空之部分”所发出的声音。引申出语言的声腔概念,如:广东腔、湖北腔、河北腔等。同时可以引申为音乐中的“唱腔”概念,如:二黄腔、梆子腔、高腔、南腔等。所以它可以指某种特殊韵味的语言或音乐。

(一)汉语声调是“腔音”形成的基础

汉语语言中的每一个字或每一个音节都具有表达一定意思的声调,而且,同一个字或音节,由于声调不同而具有不同的意思。如“ma这个音节,“阴平”声调为妈;“阳平”声调为麻;

上声为马;去声为骂。还有,表达同一个意思的字或音节在不同的地域和方言区域里读音也不同。如“妈”北京方言的声调是

阴平”;河南方言的声调是“阳平”;而江南一带方言的声调是去声等。汉语这种一字多声多义的特质,决定了汉语歌曲必须准确表述每一个字或音节,要做到字正腔圆。同时,也要根据每一个字的方言属性,依照字的四声调值进行谱曲,并在演唱中运用“腔音”等方法,通过音高的变化与装饰,使曲调的音高走向

与字的声调保持相对一致。汉语语音与民族音乐在长期的流传中

所出现的“母体变异”与同宗”、“多声腔、多剧种”与“同

祖”之现象形成了“腔音。所以说汉臧语系诸语言的声调是

腔音”产生的基础。

(二)语音与“腔音”的同构性

首先,线性同构。汉语一个音节可以分成声母、韵母、声调

3 个部分。一个声母一般由一个辅音充当;韵母可以分三个部分:

普通话语音的结构单位

普通话音系介绍 语音的结构单位 一个语句是由许多词按照一定的语法规则组织构成的。词有的是一个音节的,如“美”;有的是两个音节的,如“祖国”;有的是三个音节的,如“普通话”;有的是四个音节的,如“计算机系”。那么,音节是什么?它以是由什么构成的呢? (一)音节和音素 音节音节是自然的语音单位。人们说话,总是一个音节一个音节发出来的。在汉语是,一个音节写下来就是一个汉字。“我是中国人”五个音节写下来就是五个汉字。有极少的情况例外,“一下儿”这三个字念实际上是两个音节,“下儿”是一个音节,念“xiàr”。 音素音素是最小的语音单位。它是从音节中分析出来的。语音,分析到音素,不能再分了,所以它是最小的。“绿”可以分析出i和ü,“红”可以分析出h、o、ng来。当然,这种分析,必须具备一定的语音知识才能做到,不过,如果我们把声音拖长念,是完全可以体会得到的。 (二)元音和辅音 音素按发音特点成两大类:元音和辅音。 元音发音时,颤动声带,声音响亮,气流在口腔不受到阻碍。如a、o、u。

辅音发音时,不一定颤动声带(有的颤动声带,如m、n、l,有的不颤动声带,如s、sh、x。)声音不响亮,气流在口腔要受到不同部位、不同方式的阻碍。如:b、d、g、c、ch、q、f。 辅音一般要跟元音拼合,才能构成音节。 (三)声母、韵母、声调 声母、韵母、声调是我国传统分析汉语单节的结构单位。它不是最小的单位,因为韵母还有第二层次的结构单位:韵头、韵腹、韵尾。也叫介音、主要元音、尾音。 声母声母是音节开头的辅音。例如:“买mǎi、卖mài、明míng媚mai”开头的“m”就是声母。“二ar”、“矮ǎi”这样的音节没有辅音声母,叫做“零声母”音节。 韵母韵母是音节中声母后面的部分。它主要是由元音构成的(鼻韵母有鼻辅音n或ng作韵尾)。比如:“发达fādá”的a,“机器jīqì”的i,“电线diànxiàn”的ian就是韵母。韵母是每个音节不能缺少的构成成分。没有韵母,就不能构成音节。韵母里面分韵头、韵腹、韵尾。比如“ian”i是韵头,a是韵腹,n是韵尾。只有一个元音的韵母,这个元音就是韵腹,如i、a。做韵头的元音只有i、u、ü,如ia、ua、üe。做韵尾的只有元音i、o(u)和辅音n、ng,如:ai、ao、an、ang。 声调声调是音节的高低升降形式,它是由音高决定的。比如:“辉huī”、“回huí”、“毁huǐ”、“惠huì”四个音节的声母都是h,韵母都是ui,但是它们的声调不同,就成了不同的音节,代表不同的意

音乐与文学影相随性相依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3b14052409.html, 音乐与文学影相随性相依 作者:王友桃 来源:《新一代》2018年第16期 摘要:音乐与文学从表面上看是两种截然不同的文艺类型,但他们在表现形态上又有某种一致性。音乐的美主要存在于音乐自身之中,文学的美则主要存在于语言的含义之中,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二者无处不在、如影相随、相辅相成。 关键词:音乐;文学;关系 音乐这一艺术形式,以它特有的气质和魅力牵动并影响着我们的生活,然而音乐中是否存在有文学的因素呢?我认为音乐与文学从表面上看是两种截然不同的文学类型,音乐透过音响的组合达到表现的目的,而文学则通过语言的手段达到表现的目的。但是,语言与音乐在表现形态上又有某种一致性,及他們都是通过声音展示出来的,音乐的声音是音乐艺术的生命,音乐的美主要存在于音乐自身之中;文学语言表达中的声音并不是文学的本质特征,她的美主要存在于语言的含义之中。而在我们的生活中,二者又是那样的贴切与无处不在、如影相随、相辅相成。 一、音乐的文学意义 文学作品,特别是小说和戏剧都有一个故事情节展开的过程,这个过程有长有短,但不可缺。音乐是时间艺术,尽管它们的时间性与日常的物理性时间不同,但它毕竟也有一个延续的过程。并且音乐所展示的是一种建立在模仿、象征、暗示和表情基础上的表现过程。它所表现的是人们的内心世界。 就像有冲突就没有戏剧一样,没有抒情就没有诗歌。文学的抒情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既表达感情、描写感情和借景抒情。音乐的抒情既没有明显的主观表达,也没有绝对的客观描述,它介于两者之间,恰恰表现出了音乐朦胧、但却惊人的魅力。 比如小提琴协奏曲《梁祝》楼台相会的一段音乐,小提琴与大提琴的重奏分明是梁祝依依惜别时感情的交流,说它是主观表达,却没有语言表达中的那种直接、确切的含义;说它是客观的描述,其中又分明深含着内心的感情因素。我们认为,音乐的抒情是客观的描述主观表达的效果。“楼台相会”的一段音乐是为了表现梁祝诉衷情,但在具体的表现中只能借助于某种客观的情绪气氛的描述,用以象征主观上的感情交流。所以,音乐抒情只能是“借景抒情”,前面的情是客观的情,是对情绪气氛的描述;后面的情是主观的情,是感情内容的主观的表达。 二、文学性表现在音乐中的另外几种形式

现代汉语 语音部分

1.音高:语音四要素之一。是指声音的高低,决定于发音体在一定时间内颤动次数的多少,即频率。在一定时间内振动快,次数多,频率就高,声音就高;反之则低。语音的高低与声带的长短、厚薄、松紧有关系。音高在汉语里有很重要的作用,汉语里有几种声调、几种语调的不同,主要是音高的不同变化决定的。例如,普通话里“妈麻马骂”的语音差别,主要是就是音高的不同。 2.音强:音强指的是声音的强弱,它与发音体颤动幅度的大小有关。发音体颤动的幅度叫做“振幅”。振幅大,声音就强;反之则弱。语音的强弱是由发音时气流冲击声带力量的强弱来决定的。用力大时,呼出的气流对发音器官的冲击力强,音波的振幅大,声音就强;反之声音就弱。语言中的重音、轻音是由音强不同所致。例如,汉语普通话中“莲子”与“帘子”中的“子”,“报仇”和“报酬”中的“仇”和“酬”,它们的区别主要就是音强的不同。 3.音长:指的是声音的长短,它取决于发音体颤动的时间的久暂。发音体颤动的时间持续久,声音就长;反之则短。语音的长短是指发某个音的发音动作持续的时间,同是一个“啊”的声音,表示应答时比较短,表示沉吟思索时比较长。英语中,“ship”和“sheep”的区别就在于音长的不同。 4.音色:又叫“音质”,指的是声音的特色。音色的差别主要决定于物体颤动所形成的音波波纹的曲折形式不同。它是语言中用来区别意义的最重要的要素。造成不同音色的条件主要有三:发音体不同;发音方法不同;发音时共鸣器形状不同。不同的因素如i、u就是因为它们的音色不同。 5.音素:从音色角度划分出来的最小的语音单位,是构成音节的最小单位。一个音节,如果按音色的不同进一步划分,就会得到一个个最小的各有特色的单位,这就是音素。例如:“规gūi”这个音节从音色角度可以划分出“g”“u”“i”三个不同的音素。音素可分为辅音和元音两大类。 6.辅音:又叫子音,是气流在口腔或咽头受阻碍而形成的音素。如:b、p、m 、d、zh、s。 7.元音:又叫母音,是气流颤动声带,在口腔、咽腔不受阻碍而形成的音素,如a o e i u。 8.声母:指音节中元音前头的部分,主要由辅音构成。汉语普通话中有21个声母,如b p m 9.韵母:指音节中声母后面的部分,由元音或元音加辅音构成。a ai ao ou 10.零声母: 11.国际音标:1888年国际语音学会拟定的一套记音符号,用来记录各民族语言的语音,包括辅音表、元音表和附加标记符号。后来经过多次增补、修改。它的形体以拉丁字母的小写印刷体为基础,并用大写、草体、合体、倒排、变形、加符等方法加以补充。它规定一个符号只表示一个固定的读音,既不能借用,又没有变化。共有一百多个符号,记音有严氏和宽式之分。 12.四呼:是我国传统音韵学对韵母的一种分类方法,按韵母开头的元音发音口形分,可把韵母分为开口呼、齐齿呼、合口呼、撮口呼四类,简称“四呼”。开口呼指韵母不是i\u\ü或不以i\u\ü起头的韵母;齐齿呼指i或以i起头的韵母;合口呼指u或以u起头的韵母;撮口呼指ü或以ü起头的韵母。 13.韵头:只有i\u\ü三个,都是高元音,出现在韵腹前面。它的发音轻而短,只表示复元音韵母发音的起点,一发就滑向另一个元音了。韵头介于声母和韵腹之间,所以曾叫介音或介母,如家jiā中的i,乖guāi中的u,学xué中的ü。 14.韵腹: 15.韵尾:

舒曼被称为什么

舒曼被称为什么 舒曼,19世纪上半叶德国音乐史上新音乐的代表性人物,将德国浪漫主义带入了一个不同的高度,同时需要指出的是他也暴露出德国浪漫主义的缺陷。下面是搜集整理的舒曼被称为什么,希望对你有帮助。 舒曼虽然一生很短暂,但是也赢得了很多称号,但是在众多舒曼称号中,诗人音乐家应该更适合这位19世纪伟大的浪漫主义作曲家。 舒曼从小生活殷实富足,接受了良好的教育,具有很深的文学功底。这对以后他的音乐创作和创新有极大的影响。年幼时期的舒曼就凭借自己的悟性和对音乐的理解力,开始自己的创作,他厌烦当时盛行的保守派音乐,他认为音乐应该有创新,有不同的感受。他凭借自己丰富的想象力,敏锐的音乐感受,深厚的文字功底,在浪漫主义音乐的星空留下了自己的闪耀的光辉。 舒曼称号有这些,他是一个矢志不渝浪漫爱情故事的男主人公,也是一个从小文学功底深厚的少年,同样也是一个无法弹钢琴的钢琴家,更是一个站在时代最前沿的乐评人。同样的,在同时代音乐界伟大的伯乐,还是一位浪漫主义的作曲家,因为内向敏感的性格,是一位奔波的情种。在他艰苦短暂的人生中,他是一位去世在精神病院的大师。 不过舒曼称号最多被提及的就是他的音乐风格和他的爱情故事,

他用自己的全部时间都站在了感情和音乐的最高峰来俯视自己的经历,他实在无法承受更多的美好和变故,所以他开始被自己苦命和矛盾的人生折磨,他不需要更多的人读懂他,舒曼敏感的心里,只要有一个人可以懂他就足够了。 舒曼的故事舒曼的故事开始于平静而又和谐,经历过短暂的美好,但是充斥其中最多的是不幸的艰苦折磨,这也使得舒曼不堪忍受精神病折磨中离世。在偶尔出现的温存和苦命的经历之中,舒曼用音乐诠释着他的人生态度。 舒曼的童年是美好的,他有一个有素养的父亲,也有一个善解人意的母亲,家庭也比较富足,幸福感充斥在舒曼的整个童年生活。但是只是童年生活,随后一系列的打击让舒曼开始麻木于生活,父亲去世让舒曼感到悲痛,姐姐自杀给了舒曼沉重的打击,因为太过于急于求成,舒曼手指受伤也中止了他最喜爱的钢琴爱好而不得不转为做音乐评论和音乐创作。在一系列的打击之后,舒曼开始难以承受生活的苦难,他感染了疟疾。 暴风雨过后是短暂的平静祥和,舒曼遇上了自己深爱的并且陪伴自己一生的女人克拉拉。舒曼开始忘却生活带给他的不幸,也开始了自己创作事业的高峰期,在此期间,舒曼几乎拥有了自己想要的所有的幸福,爱和幸福始终在他心头,也体现在他的音乐里。只是短暂的平静后,舒曼开始了自己的奔波,也开始接受肖邦,门德尔松的去世的重重的打击。本身抑郁的舒曼再也无法承受精神上的痛苦,甚至有时候他都变得精神恍惚。

修订版《语言学纲要》第九章语言系统的演变答案

第九章语言系统的演变 一、填空 1、从词义演变的结果看,新义不外是旧义的扩大、缩小和转移,英语“deer”原来指“野兽”,现在指“鹿”,这属于词义的(缩小)。“兵”原来指兵器,后来指士兵,这属于词义的(转移)。 2、语音演变的规律具有三方面的特点,一是(变化有一定条件的限制),二是(时间性),三是(地区性)。 3、从宾动语序变为动宾语序这是语法演变中(组合)规则的变化。 4、音位的演变以(区别特征)为单位。 5、语法中有齐整划一的趋势和抗拒这种趋势的矛盾。前者是语法演变中经常起作用的力量,叫作(类推)。 6、“戏子”现称“演员”,“金陵”现称“南京”,这属于(词语的替换)。 7、汉语为解决由于语音变化而带来的大量同音词的问题它所采取的方法是(替换),用(双音节)为主的格局来取代(单音节)为主的格局。 8、研究语音变化的凭借主要有(方言和亲属语言)(记录了语言的过去状态的文字)和(古代的借词)。 9、“信”原指送信的人,后来指“书信”,这一词义演变是上(转喻)认知机制引起的。 10、汉语孤立语的特点使得汉语的语法化不会产生(屈折成分)。 二、单项选择 1、汉语发展过程中量词的出现属于( C )方面的变化。 A.语义 B.语法组合规则 C.语法聚合规则 D.形态 2、以下哪一项表明词义发表具有一定系统性和规则性( C ) A.词义随着祔的发展而发展 B.基本词汇变化慢,一般词汇变化快 C.具有相同或相近语义的词倾向于出现相同的变化 D.词义可以扩大、缩小或转移 3、中古英语的wifeman(妇女)由wife(女人)和man(人)构成,是个复合

词。后来这个词中的“wife”由于发音上的原因演变为wo,现代英语中的woman (妇女)成为一个词了。这是( D )。 A.句法的变化引起了词的结构的变化 B.语音的变化引起了词汇的变化 C.词法的变化引起了词的结构的变化 D.语音的变化引起了词的结构的变化 4、以下陈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a.随着旧事物的消失,表示它们的词语也会随之消失。 b.类推的作用是有限的,不可能消除语言中所有的例外现象。 c.词汇的总局的发展趋势是词语越来越多。 d.社会的变动可能会引起词语的替换 5、确定语言之间的亲属关系的主要依据是(A ) A.系统的语音对应关系 B.地理上邻近 C.语言使用者的民族相同 D.有着相同的语法结构 三、名词解释 历史比较法——根据语音对应关系,比较方言或亲属语言之间的差别来拟测原始“母语”的方法,叫做历史比较法。 语法化——“语法化”,大致相当于我国传统语言学所说的“实词虚化”。指语言系统中一些原来有实在意义的实词(或叫“词汇词”)在语法的演变中变为只表示语法意义的成分。 重新分析——重新分析是指不同历史时期的两个结构,从表层看,所出现的语词和词序完全一致,但语词之间的结构层次或和关系却变化了 四、简答题 1、以汉语为例谈谈语法组合规则的演变。 组合规则的发展主要表现为词序的改变。 词序在汉语语法中占有特殊的地位。从先秦的古代汉语发展到现代汉语,词序方面有几处发生了重大的变化:

汉语语言修辞(Word版本)

复习 语法的构造规则:1.使用词和短语组成句子的规律。2.语言的结构规律,即词、短语、句子等语言单位的结构规律。 现代汉语语法:现代汉语系统中组词成句法则的总和。 语法的基本属性?(或者语法的特点?):1.抽像性2.生成性(有限的语言单位可以生成无限的句子。)3.递归性(同一个语法规则可以在一个结构体里反复使用)。4.系统性5.民族性6.层次性7.稳定性。 符号关系:组合关系,聚合关系。 组合关系:语言单位之间横向的结构关系。 聚合关系:可以替换语言单位,如果语法功能相同就形成了某种类聚。 词汇意义是比较具体实在的。 词汇意义:反映客观事物、现象及其相互之间的关系。 语法意义:反映语言单位(词、短语、句子等)的功能和性质特征及其相互关系。语法意义抽象概括。 语素:是语言中最小的音义结合体,也是最小的语法单位。 语素的判定方法:到目前为止,较为有效和通行的方法是替换法。 替代法的原则:1.每个成份都要替换。2.一个成分被替换后另一个成分意义不变。3.如果有一个成份不能替换那么合起来才是语素。 语素的分类:划分标准划分结果 音节的多少单音节语素多音节语素 单用与否自由语素粘着语素 意义的实虚实语素虚语素、 词:是由语素构成的,具有固定的语言形式,表达特定的意义能够独立运用的最小结构单位。 (独立使用:可以跟别的词语自由组合。) *判断下面词语的词性:

金-区别词铜—名词偶尔—形容词偶然—副词通常—副词往常—名词 汉语划分类的标准:词的语法功能。 语法功通:词在语言结构里所占的位置(分布)的总和。 *请判断下面的句子有多少个语素,多少个词? 小王一个人郁闷地在葡萄树下坐了半天。(15个语素、13个词。) 语法功能:1.词的组合能力。2.词的造句功能。 短语:是由词和词构成的句法单位。 短语分类:第一种:名词、动词、形容词性短语。 第二种: 分类的标准分类的结果例子 短语的内部结构联合农林牧副渔、京沪 偏正玻璃杯、热烈祝贺、立刻动身 述宾看报纸、主张停战、具有优势 述补踢出去、饿死 主谓你看、脸红、今年狗年 其他连谓/连动(开门出去)兼语(叫他进来) 复指/同位(首都北京)方位(楼上) 介词(向东)、量词/数词(三次)、“的”字短语(吃的) Page87—91页 95—97页 汉语语法的特点(相对于英语) 1.汉语缺乏严格意义的形态变化。 2.语序的变化对语法结构和语法意义有通过鉴定大影响。 3.虚词的运用对语法结构和语法意义有重要作用。 4.汉语的词类和句法成分这间不存在简单的一一对应关系。 5.汉语短语的结构和句子结构基本一致。

小说结构的音乐性的形式功能

小说结构的音乐性的形式功能 【摘要】小说史上有不少作品以音乐术语命名,或在结构上模仿、借鉴音乐技术,使得这些小说多少带上了不同面向的音乐性。这些命名与模仿实际上意味着小说结构上的一些特殊功能。文中尝试从线性叙事的空间化、作为一种世界秩序的象征以及音乐性结构所预示出的小说这种模式之外的光芒三个方面来阐述小说结构的音乐性的形式功能。 【关键词】现代小说;结构的音乐性;形式功能 我们常会见到诸如奏鸣曲”、赋格曲’、交响曲”、变奏曲”之类的对文学作品结构的音乐暗喻(无论是作家还是评论者方面都是如此,前者如瑞典作家斯特林堡的戏剧《鬼魂奏鸣曲》(1907)、法国作家安德烈·纪德的小说《田园交响曲》等)。在这些暗喻中,我们可以清晰看出一个纯粹的音乐结构轮廓。还有更多的小说则直接模仿或借鉴具体的音乐技术,如著名的“复调”。在巴赫金那里,复调这个词虽然只是作为一个无奈的最好选择,但这个词所勾划出的小说的结构性图景却令人眼前一亮。那么这些暗喻或模仿是否意味着小说结构上的某些特殊形式功能?本文尝试从线性叙事的空间化、作为一种世界秩序的象征以及音乐性结构所预示出的小说这种模式之外的光芒三个方面来阐述小说结构的音乐性的形式功能。 一、线性叙事的空间化功能 线性叙事的空间化功能至少可以从内外两个层面来看:一是如沈从文《看虹录》的外在的空间化,指在叙述上有意识地模仿对位这种叙述而形成的,包括昆德拉式的文体杂糅;一是在思想、声音、叙述角度等层面上形成的内在空间化,以陀思妥耶夫斯基、鲁迅式的复调为代表。但二者有时并不能截然分开。 由于时间艺术的线性叙事特征,从小说的叙述来看,永远都只能是一维的,然而小说的雄心确是任何一种文体都无可比拟的:在线性时间中\随心所欲”地膨胀某一个时间点,使这个时间点尽量靠近世界的驳杂。米兰·昆德拉早就说过,“从小说历史的开端起,小说就试图避开单线性,在一个故事的持续叙述中打开缺口”。 福楼拜也对《包法利夫人》中关于农业展览会场景形容道:“所有事物都应该同时发出声音,人们应该同时听到牛的吼叫声、情人的窃窃私语和官员的花

舒曼《梦幻曲》的音乐分析

对舒曼《梦幻曲》的音乐分析 摘要:《梦幻曲》选自舒曼钢琴套曲《童年情景》第七首,是全套作品中最为经 典、流传最为广泛的一首。乐曲有着宽广如歌的旋律,如诗如画的意境。舒曼是浪漫主义时期著名的作曲家,他的每一首作品都是用心构造,用灵魂创作的,所以在对舒曼《梦幻曲》进行诠释时,要必须与作曲家的心路息息相关。只有用心与之沟通,才能发现他的作品中鲜明的主题性格、清晰的曲式条理和独特而优美的演奏风格。 关键词:舒曼《梦幻曲》曲式演奏 一、舒曼的生平 罗伯特·舒曼(Robert Schumann,1810—1856)德国人,是19世纪浪漫派集作曲家、钢琴家、指挥家和音乐评论家于一身的艺术大师。舒曼是第一个将独立的钢琴小品贯穿成不可分割的艺术整体—钢琴套曲。《童年情景》就是他创作的钢琴套曲中的一首。舒曼短暂的一生都在为争取幸福而进行斗争,经历了许多的坎坷,他的生平大致划分为四个阶段,简单介绍一下。 (一)舒曼的童年和青少年时期 舒曼于1810年6月8日出生在德国萨克逊州茨维考小镇的一个书香家庭,父亲从事编辑出版文艺书籍工作,具有很高的文学修养。舒曼从小爱好文学、诗歌、音乐。7岁学习作曲,11岁创作了合唱以及管弦乐作品,13岁指挥中学的管弦乐队和合唱队演唱自己创作的赞美诗。之后,他接触了海顿、莫扎特和贝多芬等人的作品,并拜弗里德里希·维克为师,学习钢琴,正式开始他的专业音乐生涯。并在跟维克学习期间,结识了维克当时只有9岁的女儿克拉拉,因此舒曼感到非常的欣喜,他说:“我的灵魂和精神焕然一新,我周围的生活就像是成千的喷泉在喷涌、沸腾。” (二)舒曼的创作前期——三十年代 1830年,舒曼20岁的时候,听到意大利小提琴家帕格尼尼的演奏,激动万分,使他对演奏艺术产生了更大的兴趣,决意要当一名钢琴家。由于迫切地想完善自己的演奏技术,导致练习不当损伤了手指,造成终生遗憾,打破了他要当一个钢琴家的愿望。他的精神也因此受到极大打击,开始出现了精神疾病的征兆。 因此,舒曼的兴趣转向了作曲,爆发出了无人能及的创造力。三十年代是他的钢琴创作的高峰期,这段期间他只写作钢琴作品,他的一些最重要的钢琴作品都是在这个时期写成的。 1834年舒曼在莱比锡创办了《新音乐报》,并在该报上发表了大量的理论和音乐评论文章,一方面极力宣扬巴赫、莫扎特、贝多芬、肖邦等,另一方面大力发现和推荐新的音乐人才。在他的努力下,这份期刊成为欧洲最重要的音乐刊物之一。并和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们组织了“大卫同盟”,为音乐评论活动增添了不少人文内涵。 (三)舒曼的创作活跃期——四十年代 可以说四十年代是舒曼爱情、事业双丰收的时期。1840年经过诸多艰难阻碍,舒曼与克拉拉在乡村教堂举行了婚礼。舒曼的幸福洋溢在他的作品中,他不断扩大音乐创作的范围,写出很多声乐曲、交响曲、室内乐等,并且都取得了很

汉语短语结构类型的分析

一汉语短语结构类型的分析 1.1自《马氏文通》问世以来,有关汉语语法的论著对短语的分类基本上是按外部功能和内部结构这两个标准来进行的,其中以内部结构为标准的分类占有更重要的地位。其实,汉语短语分类中的“功能说”和“结构说”都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叶斯丕森和布龙菲尔德理论的影响。在结构分类方面,布氏的句法结构观念似乎特别适合于汉语,因为汉语词的构成方式、短语的构成方式和句子的构成方式是那样相似,以至布氏的句法结构类型的分析可以直接应用于汉语每一层面上的语法单位的结构分析。短语在汉语语法单位中处于一种枢纽地位,因此,短语的结构类型可以上通句子下至词。这是汉语语法单位进行结构分析的一条捷径,发展到顶峰就是“词组本位说”。如范晓先生在《说句子成分》、《关于结构和短语》①等文中多次提出:汉语的句子结构和短语结构的构造原则基本上是一致的,除独词句外,句子只不过是独立的短语而已。根据这种观点,应当是有多少种结构的短语,相应地便会有多少种结构的句子。 1.2“词组本位说”把句法结构类型和短语类型完全对应起来,即以分析短语的结构类型为基础,扩 展到句子结构。作为一种分析方法,它有可取之处;从实际的作业上看,它也具有相当的成效。它操作起来十分简便,似乎可以一以贯之地分析汉语的一切“结构”,然而从另一个角度看,恰恰是这种简便掩盖了汉语短语类型分析的句法分析中的一些实质性问题,如(一)是不是每个短语都可以在结构类型中找出它的归属?有的虚词和实词组合,其内部结构关系如何看待?(二)结构类型相同的短语,为什么其语法功能和转换关系不同?比如“人才交流”和“学者讨论”在结构分类中都是主谓关系,但前者能作“进行”类动词的宾语,后者不能;前者能在受定语限定之后作主语或宾语,后者不能。(三)许多结构类型不同的短语却有同样的语法功能,这是为什么? 短语同词一样是静态的、备用的语法单位,对它内部进行分析以及据此而进行的分类,其标准与动态的、使用的语法单位—一句子的分析不应该是一样的,事实上,构成短语的成分和构成句子的成分也并不具有完全的同一性。吕叔湘先生认为“从语素到句子”有一个“中间站”,即短语。②这里我们借用下“中间站”这个说法。我们认为,如果说汉语语法单位由静态转化为动态有一个中间站的话,那末这个中间站不是短语,而是句子成分。语和短语都需要这个中间站的过渡,才能由静态的备用单位转化为动态的使用单位。③“词组本位说”所做的单纯的结构分析究其根源是混淆了两种不同性质的单位,因而没能解决上述问题,也就不能使短语研究向更深的方向发展。 正因如此,目前有些学者对“词组本位说”提出质疑,试图把短语的结构和句子的结构区别开来,进而建立词法、短语法(有的学者叫“下句法结构”)、句法三足鼎立的语法分析体系,④这一步迈得很勇敢,也颇有见地。如果把短语法单列出来,那末短语分类就和句法结构分类有了质的区别。但他们的分类如仍按短语内部的结构关系来确定,上面提出的问题就仍无法解决。 二短语分类的原则 2.1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我们试图从一个新的角度来给短语分类。有一个原则问题必须加以强调,那就是同划分任何语法单位类别一样,给短语分类也应该遵守一个不可忽视的原则:划分出来的类别能够有效地服务于分析。反过来说,就是:不管用什么标准来划分,只要划分出来的类别可以用来有效地说明语法规律,这个分类就应该是有效的语法分类。 基于上述原则,就我们已经掌握的语言材料进行试验的结果来看,依据短语内部的语义关系进行的分类能够较好地服务于语法分析的目的,能够较好地解决至今尚未很好解决的一些句法分析问题,如句法分析中的主宾类问题。用这个新的分类能够较好地说明短语作为与词一样的静态单位,其内部语义关系的不同对它的句法功能以及对包括它在内的更大一级的句法结构有什么影响,而这些问题是依据结构关系分类所无法说明的。事实上,类似这种分类的观点已经有人在实际的语法分析中运用过,只不过是非自觉的罢了。比如许多学者分过“受事主语句”的特点,从这些分析中可以看出:在他们的意识中肯定是把“施事—一动作”格式和“受事—一动作”格式加以对比,而这两种格式正是从分析语义关系的角度确定的。我们不过是试图把这种零散的、不自觉地运用语义关系进行语法分析的做法当作一种理论依据加以系统化而已。2.2我们给短语分类的标准是词与词之间的语义关系。当然,语义是一个相当宽泛的概念,因此这里就需要给语义标准界定一个范围。如前所述,从分类的目的和结果来看,以语义关系为标准的分类也应该

音乐是如何表现文学性内容的

音乐是如何表现文学性内容 09级音乐表演班薛友坤 090544043 文学是指以语言文字为工具形象化地反映客观现实的艺术,包括诗歌、散文、小说、剧本、寓言、童话等,是文化的重要表现形式,以不同的形式(称作体裁)表现内心情感和再现一定时期和一定地域的社会生活。然而又可以怎样通过音乐来表现出文学性内容呢? 音乐与文学从表面上看也是两种截然不同的文艺类型,音乐通过音响的组合达到表现的目的,而文学的表现目的则通过语言的手段去达到。但是,语言与音响在表现形态上又有某种一致性,都是通过声音表现出来的。然而又可以怎样通过音乐来表现出文学性内容呢? 文学性,是显著但不是本质的特点。报告文学多种表达方式共用,叙述和描写并重,在既不虚构又不夸张的前提下,对大量材料进行巧妙的概括和提炼,运用形象的语言、精巧的结构,也可以适当运用曲折的情节,并采用各种文学艺术手法反映社会上的人物和事件。下面我们列举一些实例来证明,来阐释音乐是如何表现文学性内容的。 大家所熟知的悲剧小说《茶花女》是法国亚历山大·小仲马的代表作,他为了与同名作家的父亲作区别,多称小仲马。他本身是法国剧作家、小说家。《茶花女》是小仲马的代表作。《茶花女》亦是朱塞佩·威尔第作曲的三幕歌剧。意大利文剧本由皮亚威编写,改编自亚历山大·仲马于1848年出版的小说《茶花女》。歌剧于1853年3月6日在威尼斯凤凰歌剧院首演。作品名称"La traviata"译作“流浪的妇人”,或“失落的人”。 这本小说讲诉的是巴黎上流社会的一位年轻貌美的名妓玛格丽特为青年阿尔芒的真挚爱情所感动,毅然离开社交生活,与阿尔芒同居乡间。阿尔芒之父责备玛格丽特毁了儿子的前程,玛格丽特被迫返回巴黎重操旧业。阿尔芒盛怒之下,在社交场合当众羞辱她。玛格丽特一病不起,含泪而死。阿尔芒读了玛格丽特的遗书,方知真相,追悔莫及。

试论汉语诗歌和音乐合与分的变迁(草稿)

试论汉语诗歌和音乐合与分的变迁 【内容提要】 诗乐套语是诗歌和音乐的共同源头,但诗歌的材料——语言是由语音和语义两部分组成的,因而诗歌和音乐的分离具有必然性。诗歌与音乐共生的一刻,同时注定了诗歌和音乐的分离,其根源在于诗歌是语言艺术,而语言本身就是声音形象与概念的二元组合。乐府的“采诗”行为是诗乐分离的契机之一,如同音乐之瞬间的消失是一种宿命,诗歌和音乐的分离也是一种宿命。乐府的采诗过程所造成的诗歌传播与存在方式的改变,为诗歌和音乐的分离作出准备:诗歌从口头向案头的转换为诗歌内在音乐系统——“文气”,以及外在声音系统“平仄”创造了条件,“文气”以及“平仄”系统的产生都是案头创作的结果,是对于声音和意义的精心构造,它们的出现使得诗歌成为一种沉默的歌唱。对于“文气”的自觉和四声的归纳,使得语言发现了自身的节律,诗歌文本脱离外在的曲调存在成为可能。四声的发现以及对于平仄系统的不断严格化,使得诗歌语言在内部建立了自己的规范。于是,“文气”以及“四声”从内外两个方面宣告了诗歌的独立,使得诗歌内部以四声为物质基础的“形”与以“文气”为筋骨的“神”完全齐备,诗歌通过语言本身,已经形成一个形神兼备的律化世界。对于永恒的追求,进一步成为诗歌摆脱音乐瞬间生灭这一宿命的契机,促使诗歌通过寂静抵达永恒。 【关键词】诗歌、音乐、诗乐套语、诗乐共生、《诗经》、乐府、文气、四声

【正文内容】 一、诗歌的原生态——诗乐短语 词语在被诗歌挑选的开始,就进入了一个先于诗歌而存在的音乐结构,诗歌语音结构模式是先于诗歌语言,乃至于先于具体诗歌和音乐而存在的音乐模式。 诗和音乐最初都是以“歌”的形式出现的:“故歌之为言也,长言之也。说之故言之,言之不足故长言之,长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礼记·乐记》)刘勰在其所著的《文心雕龙·声律》中也指出:“夫音律所始,本于人声也。”诗乐共生,这是对于中国诗歌和音乐起源的描述。上古时代没有记乐谱的方法,也没有严格划分的音阶,在传播过程中,语言作为声音的载体,使得歌曲得以发生与传递:“《音初》讲四方之‘音’,此‘音’就指的民歌,其概念是包括了曲调和语言在内的。”①《燕燕歌》及《候人歌》作为汉语诗歌的发生神话,说明音乐形式在其发生之始,是以简约的口头语言为其载体,并且由此而得以显现。这一时期的音乐与语言同在,没有抽象的节奏和旋律,节奏在诗歌对于停顿以及韵律等等语言现象的运用中得以实现,旋律则通过诗歌语言音调的曲折实现;反之,诗歌语言生来就处于音乐形式之中,其每一个音节都有赖于音乐化组合与连接。因而,在诗歌语言中,句逗产生于音乐节奏,音乐和诗歌的共生也自觉强调了诗歌语言中的声之曲折,诗歌和音乐实为一体。 汉语诗歌的发生不是一音节一音节的堆砌,对于诗歌的具体发生状况,C.H.王在《钟鼓》一书中进行了具体的考察,指出早期诗歌和音乐的基本形式是对于几个词语的反复吟咏:“口头诗歌的形式特征之一,便是诗歌语言由一些短语组合而成的,类似于马赛克结构。”②这一现象被作者称为“马赛克”,并以此分析中国早期口语诗歌《诗经》,指出:“我为《诗经》形式下如下定义:诗歌套语是不少于三个词的结合体,它们同时组成语义单位,通过重复或者由于处于同一个或多个诗歌韵律中,被用来表达诗歌的主题。”②如果说《诗经》作为口头文学是语义单位的连缀,那么作为“北音之始”的《燕燕歌》和“南音之始”的《候人歌》,则体现了诗——乐套语的原生态。由此可以得出结论,诗歌作品最初形态是口头存在,并以动宾或主谓为其基本结构的。从诗歌单位短语的诞生到它们的组合、连缀,经过了漫长的时间过程。在音乐性声音的重复之中,词语也随同音乐一起重复,反之,在词语重复的过程中,由语调所衍生的乐曲也一同回环往复,音乐存在于词语之中,节奏就是词语音节本身,这些音节的延长和重复就形成朴素的旋律。诗歌短语的最初连缀方式,就是对于这一种或几种诗歌短语的不断重复与组合,成熟时期的音乐只不过是将这种声调与节奏

舒曼艺术歌曲的特点及演唱处理

黄钟(中国?武汉音乐学院学报】2∞6年增刊 HuANGzHONG(JoumaIofwuhRncoI雠rv毗oryofM璐lc,chI呻) 赵茜 文章编号:1003-772l(2006)增刊一0128_03舒曼艺术歌曲的特点及演唱处理 摘要:舒曼是19世纪德奥艺术歌曲创作的代表人物,其创作的艺术歌曲。以选词严格、词曲完美结合、钢琴伴奏的作用进一步加强、和声色彩丰富且有丰富的表现力而著称。本文着重对舒曼的声乐套曲《诗人之恋》进行了分析,并探讨了演唱方面的处理。 关键词:舒曼;艺术歌曲;演唱 中田分类号:J652.5 “艺术歌曲”是德文LiedKunstlied或英文artsong的中译,是19世纪在奥地利和德国兴起的一种新的声乐体裁,其特点是:采用19世纪著名浪漫主义诗人的抒情诗歌作为歌词;多用钢琴伴奏;演唱风格含蓄i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歌曲之王”舒伯特创作了大量的艺术歌曲,使德奥艺术歌曲的创作达到了全盛时期。继他之后,德奥艺术歌曲发展领域中的又一杰出人物是舒曼(Robertschumann1踟旧一1856)。 舒曼创作的艺术歌曲,具有19世纪30一50年代典型的浪漫主义精神,他一生共创作有259首歌曲。舒曼艺术歌曲以选词严格、钢琴伴奏的作用进一步加强、和声色彩丰富且有引人人胜的表现力而著称。著名的广为流传的有:《你好象一朵鲜花》、《核桃树》、《莲花》、《月夜》、《奉献》、《两个近卫兵》等。他选用海涅的诗集《抒情插曲》中的十六首诗所谱写的声乐套曲《诗人之恋》,以及根据夏米索的八首诗所谱写的声乐套曲《妇女的爱情与生活》等,都是德奥艺术歌曲园地里重要而丰硕的成果。 完美结合的词曲 作为德国浪漫时期最著名的作曲家之一,舒曼被誉为是“将浪漫主义音乐风格发挥到极致”的音乐诗人。他的音乐创作活动深受19世纪文学诗歌的 文献标识码:A 影响,尤其崇拜作家霍夫曼(E.T.Hoffmann)与保罗(Paulus),两人均为19世纪前后德国浪漫主义文学的代表人物,他们赋予幻想的文学诗歌作品,对舒曼一生的艺术气质影响最大。 舒曼的艺术歌曲,充分的体现了他的浪漫主义情怀,他精心的选择诗作,并且在深刻的理解诗歌内容的基础上,用凝练而准确的手法将不同的歌曲意境塑造出来。在选词方面,舒曼的眼界广阔,但要求很严格。他所选的歌词的作者有:海涅、歌德、拜伦、席勒、莎士比亚、夏米索、艾兴多夫、朋斯等。所选的歌词都是他认为最有价值的、最富于诗意的作品。在艺术歌曲的电!}作中,舒曼善于从诗中捕捉音乐的灵感,并且运用音乐丰富多彩的表现手法。将诗歌的意境和神韵进行精心的刻画,使诗成为“音乐的诗”,使乐成为“诗化的乐[I]I,。 舒曼还发展了舒伯特的艺术歌曲的传统优势,更侧重于情感与心理状态的表现,使歌曲的表现手法更加细致、更加灵活。他不只要求表现诗歌中的总体的情绪,而且要求表达心理变化的细节。舒曼为了确切而细致地传达歌词中所写的心理状态,常在音乐中直接体现诗句的语调。因而,他在旋律中间加入了朗诵的因素,创造出一种朗诵性的旋律。例如。“我曾在梦中哭泣”(《诗人之恋》第13首)、歌曲《两个禁卫兵》中的对话部分和“现在你使我初次感到痛苦无边际”(《妇女的爱情与生活》第8首)等等。 作者简介:越茜(1982~),女,武蛙音乐学院音乐学系2004衄研究生(武汉430060)收稿日期:2006一04—10 万方数据

舒曼钢琴音乐作品中的文学特征探讨论文

舒曼钢琴音乐作品中的文学特征探讨论文 随着中国人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作为重要的消费品越来越受到重视。现今世界钢琴生产主要集中在亚洲和欧洲,欧洲地区为全球高端钢琴生产地,而中国钢琴产量世界第一,但超过 ___是中低端钢琴xx年世界钢琴总产量约为45万架,其中亚洲钢琴总产量约42.7万架,占世界产量的94.89%,中国钢琴产量约占世界钢琴产量的73.33%。以下是今天 ___为大家精心准备的:舒曼钢琴音乐作品中的文学特征探讨相关。内容仅供参考,欢迎阅读! 生活于19世纪上半叶的德国著名音乐家罗伯特?舒曼是德国音乐文化史上著名的作曲家、音乐评论家,也是文学家和思想家。舒曼的一生是短暂的,只活了46岁,但却给后世留下了丰厚的遗产。舒曼创作的音乐作品众多,涉及歌剧、钢琴曲、艺术歌曲、交响曲、管弦组曲等多个领域。其中成就最大的领域就是钢琴曲领域。在音乐世界里,钢琴被誉为之王。因为钢琴的音域非常宽广,音乐力度变化多样,拥有极其强大的表现力,不管是音色丰富的和声,还是线条纷繁的复调或是气势宏伟的交响,钢琴都能予以淋漓尽致的表现,展现出如诗如画的意境。也因为如此,大多数作曲家都创作过各种形式和体裁的钢琴曲,这些音乐作品中也都蕴含了丰富的文学因素,舒曼的钢琴曲也是如此。舒曼是欧洲早期浪漫派钢琴作曲的杰出人物之一,有钢琴小品大师的美誉。

在舒曼的音乐创作生涯中,1830年至1840年期间是专门创作他那些最杰出的钢琴独奏曲的,特别是由表达内心情感的小品组成的钢琴套曲,是其一生创作的精华。舒曼创作的音乐作品风格独特,个性鲜明,不仅富有生命的激情,也充满着浪漫的诗意,揭示了舒曼对艺术和生活的深刻认知和敏锐感受,体现了舒曼对艺术和生活的热切追求。纵观舒曼的艺术人生,对德国音乐乃至世界音乐贡献巨大。在19世纪,舒曼是德国浪漫主义艺术大潮中的代表人物,他把音乐与当时兴盛的浪漫主义文学、艺术批评相结合,改造了当时音乐界盛行的浮夸庸俗的风气,树立了新的观,在世界音乐文化史上写下了隆重的一笔。 一影响舒曼将音乐创作与文学相结合的因素 文学被称为固的音乐,音乐被称为流动的文学,这表明音乐和文学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在人类的音乐史中,无论是中国的音乐作品,还是西方的音乐作品,都蕴含和活跃着文学因素。今天,我们纵览舒曼的音乐作品,可以清晰地感受到其浓烈的文学气息,体验到文学与音乐的深度融合。这得益于父母对其成长的影响和文学大家及其作品对其音乐创作的启发。 1 父母对舒曼的影响

第七讲,汉语语音系统的一些主要演变

第七讲,汉语语音系统的一些主要演变 授课要点: 一,上古到中古汉语的一些主要变化 二,中古汉语到现代汉语的一些主要变化 一,从上古汉语到中古汉语音系的一些主要变化 上古汉语语音系统的研究还不十分成熟,许多结构尚有争论,我们只能拿一些大家公认的结论为出发点,拿上古汉语与中古汉语语音系统作一些比较,看这期间汉语语音发生了哪些变化,从上古汉语到中古汉语,汉语在声母和韵母系统主要发生了以下一些变化: 第一,从重唇音三母中分化轻唇音非、敷、奉、微四母,分化是以韵母为进行条件的:上古重唇音的合口三等字演变成非、敷、奉、微,一、二、四等和开口三等仍然念帮、滂、并、明。这一音变过程完成的比较晚,《广韵》音系还没有轻唇四母,但不会晚于晚唐五代,因为宋代三十六字母已经有了轻唇音了。 第二,从舌头音端、透、定三个声母中分化出舌上音知、彻、澄三个声母。分化以韵母为条件进行:韵

母为一、二等的字仍然念舌头音,韵母为三四等的字演变成舌上音。这个音变在南北朝时期已经完成,《切韵》音系中已经有了舌上音了。 第三,喻三从匣母中分化出来,与原来的喻母合并。分化的条件是:一、二、四等仍然读匣母,三等字演变成喻母。 第四,上古喻母由舌尖中音演变成喉音,与从匣母中分化出来的喻三合并。 以上几点是声母系统的变化,韵母系统最明显的变化是侵部的分化。 第五,上古侵部合口字在中古汉语中由m尾演变成- 尾,分别归入中古汉语的东、冬、钟韵。以“凡”“丰”“弓”“吕”“中”“冬”“众”“虫”“充”“宗”“戎”“农”“隆”作声符现代汉语念ong的字都属于这一类。这种演变属于异化,这类字的上古韵尾为唇音m,同时这些字的韵母有合口介音u,音节中的两个唇音相互作用,韵尾异化为- 。如“风”,上古音属帮母侵部,中古属于帮母东韵,其演变为*pi w m→pu 。 二,从《广韵》到现代汉语的一些语音演变

浅析现代汉语与其他语言的不同点

浅析现代汉语与印欧系语言的不同点 摘要:各民族的语言都有自己的特点。这种特点是各族人民在长期的语言实践中形成与发展起来的,并通过与其他语言的比较得以显现出来。对比现代汉语与印欧系语言的不同点,有利于加深我们对现代汉语本质的认识和对语言理论的学习与研究。 关键词:现代汉语印欧系语言不同点声调形态 汉语属于汉藏语系,是这个语系最主要的语言。英语属印欧语系,是使用范围最广泛的语言。同印欧语系的语言(本文以英语为代表)相对比,现代汉语与之的不同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点: (一)汉语是声调型语言,而印欧语绝大多数是没有声调的语言。 (二)现代汉语缺少严格意义的形态变化,语序和虚词是其主要的语法手段。(三)现代汉语是以单音节为基本单位的语言。音节、语素、汉字三位一体。 英语的基本语音感知单位是音位,汉语则是音节。 (四)现代汉语的构词法和造句法是一致的,而印欧语构词法和造句法有很大不同,分为词法和句法。 (五)现代汉语短语的语序比较固定,语素、短语、句群三级单位结构稳定。(六)现代汉语语素单音节化、双音节词占绝对优势。而印欧语绝大部分是三个音节以上的词。 本文主要讨论现代汉语与印欧系语言的前两点不同。 第一,汉语是一种声调语言,印欧语系中的英语、法语等则为无声调语言。 声调即声音的高低升降的变化,又称字调,具有区别意义的作用。根据声调的有无可以把世界上的语言分为两类——声调语言和非声调语言。非声调语言只能起到改变语气的作用而不能区别意义。 声调是现代汉语音节结构中不可或缺的成分。普通话音节有四大调类,即阴平、阳平、上声、去声。现代汉语中每一个音节都有一定的声调。声调具有区别意义的作用。声母韵母相同的音节,往往靠不同的声调来表示不同的意义。如yuān(冤,冤枉)、yuán(园,种植花草树木的地方)、yuǎn (远,空间或事件的距离长)、yuàn(愿,愿望)。

浅析汉语语言的音乐性

浅析汉语语言的音乐性 包头师范学院音乐学院王进(《才智》 2012年22期) 汉语与音乐密切相关。汉语有着独特而强大的发音系统,这种发音系统在语言的声音层面上更易实现音乐性的表达。著名音乐学家杨荫浏先生在《语言音乐学初探》一文中详细论述了语言与音乐的关系,他指出,汉语具有音乐性的特征,尤其是汉语音韵和句逗对音乐起着重要的影响。 汉语的发音系统是汉语语言实现音乐性的前提基础。首先,要澄清这样一种理解的误区。从汉语(文字)的构造方式来讲,汉语是一种表意文字,西方语言(拉丁语系)是一种表音文字。如果单纯从语言的符号——文字来看,西方语言比汉语具有更为突出而鲜明的听觉表现力。以至于,曾有一段时间在讨论汉语优劣的时候,认为汉语是一种低级的语言,而西方语言是一种高级的语言,甚至有些学者还要废弃表意的汉字而全面推广表音的字母文字。这实在是一种误解,殊不知,较之西方文字不同的汉语文字,虽然在构造方式上更注重象形和表意,而在发音系统上则较为重视声音的美感。说到底,汉语和汉字是两码事,如果具体来讲,汉语是听觉艺术,汉字则是视觉艺术。我们不能拿视觉的文字的特征来等同于汉语的特征,考察汉语的音乐性,还是要回归到汉语的发音系统来具体论述。对于汉语来说,真正的第一语言则是口说词的语言的声音。语言学家对此有着比较清楚地认识,所以,从文字来谈语言的优劣和特征是研究对象的错位。 如果将汉语的发音系统与西方语言的发音系统加以比较,我们将会认识到汉语发音系统的强大。从总体上来看,西方语言在语音上最为突出的则是重音、元音、清辅音、浊辅音,在句子中则体现为音部、头韵、尾韵、音步、升降调等,汉语文字不仅具有西方文字的语音特征,而且更为重要的是,还尤为凸显语言的平仄、声调和语调。正是因为平仄与声调,语流更易在声音中形成一种抑扬起伏的音乐旋律,而语调则更易通过声音来牵动听众的情感,从而在心头形成一种音乐的氛围。萨丕尔在比较汉语和拉丁语时就指出这一特征:“拉丁和希腊诗依靠音量对比的原则;汉语诗依靠数目、响应和声调对比的原则。” 首先,汉语中元音所占的比例最高,而元音是所有发音系统中最为嘹亮清脆的声音,因此也被称为乐音。在构成汉语的声母、韵母、调值三要素中,元音处于韵母之中,不论韵母是单元音韵母、二合韵母还是三合韵母,元音是必不可少的,因此,元音的使用率是最高的。汉语就是通过元音音高和音长的变化以及与辅音的交错组合,从而在语音层面实现音乐美。对于汉语众多的元音词,维柯在《新科学》中指出:“中国土俗语只有三百个发音的元音词,它们在音高和音长上有各种不同变化,来配上他们一万二千个象形文字,因此他们是用歌唱来说话。” 其次,说声调。古代汉语有平、上、去、入四种声调,直到现代,作为官方语言的普通话也依然保存着这种四声调发音系统。如果将各地方言也作为考察对象,汉语的声调就不止具有了四个声调,例如,湘方言有5 个声调,客家方言有6 个声调,吴、闽、赣等地方言有7 个声调,粤语甚至有9 个声调,部分地区的方言更是多达13 个声调。如此众多的声调高低错落交织在一起,语言就像一首歌曲。现代学者也充分认识到了汉语声调与音乐存在着浑然天成的渊源,不同声调的方言地区在音乐的曲调和歌唱风格上有着显著的差别,如北方的民歌和音乐曲调的整体风格是粗犷豪放的,而南方的民歌和音乐曲调的整体风格是柔和舒缓的,这自然和日常语言发音的调值有很大关系。北方方言是普通话的基础,声调大多是四个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