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大学大学化学习题5

重庆大学大学化学习题5
重庆大学大学化学习题5

第5章 习 题

1.指出下列各原子轨道相应的主数n 及角量子数l的数值是多少?轨道数分别是多少? 2p 3d 4s 4f 5s

2.当主量子数n=4时,可能有多少条原子轨道?分别用nlm ψ表示出来。电子可能处于多少种运动状态(考虑自旋在内)?

3.将下列轨道上的电子填上允许的量子数。

(1)n ,l=2,m s =±2

1

(2)n=2,l ,m=0,m s =±21

(3)n=4,l=2,m= ,m s = -21

(4)n=3,l=2,m=2,m s =

(5)n=2,l ,m=-1,m s = -

21 (6)n=5,l=0,m= ,m s = +2

1

4.填上n ,l,m ,m s 等相应的量子数:

量子数 确定多电子原子轨道能量E 的大小;ψ的函数式则是由量子数 所确定;确定核外电子运动的量子数是 ;原子轨道或电子去的角度分布图的不同情况决定于量子数 。

5.按近代量子力学的观点,核外电子运动的特征是 。 A .具有波粒二象性。 B .可以用ψ2表示电子在核外出现的几率。

C .原子轨道的能量是不连续变化的。

D .电子的运动轨迹可以用ψ的图像表示。 6.电子云的角度分布图是 。

A .波函数ψ在空间分布的图形。

B .波函数ψ2在空间分布的图形。

C .波函数径向部分R(r)随r 变化的图形。

D .波函数角度部分的平方Y 2(?θ,)随?θ,变化的图形。

7.下列说法是否正确?应如何改正?

(1)s 电子绕核旋转,其轨道为一圆圈,p 电子是走8字形。 (2)主量子数为1时,有自旋相反的两条轨道。 (3)主量子数为3时,有3s ,3p ,3d ,3f 四条轨道。

(4)主量子数为4时,轨道总数为16,电子层最多可容纳32个电子。 8.某原子的最外层电子的最大主量子数为4时 。

A.仅有s电子。B.有s和p电子。

C.有s,p和d电子。D.有s,p,d和f电子。

9.某元素有6个电子处于n=3,l =2的能级上,推测该元素的原子序为,根据洪特规则在d轨道上有个未成对电子,它的电子分布式为。

11.下列组元素性质的相似是由于镧系收缩引起的。

A.Nb与Ta;B.Fe、Co、Ni;C.镧系;D.锕系。

12.下列原子的基态电子分布中,未成对电子数最多的是。

A.Ag;B.Cd;C.Sb D.Mo;E.Co

13.在下列一组元素:Ba、V、Ag、Ar、Cs、Hg、Ni、Ga中,原子的外层电子构型属ns1~2的是,属(n-1)d1~8ns2的是,属(n-1)d10ns1~2的是,属ns2np1~6的是。

14.比较下列各组元素的原子半径大小,用>,<,≈等符号表示。

A.Na和Mg;B.K和V;C.Li和Rb;D.Mo和W;

E.S和Cl

15.下列4个元素原子的外层电子构型中,估计哪一种元素的第一电离能最小?说明原因。

A.4s24p3;B.4s24p4C.4s24p5;D.4s24p6

16.计算作用在Na、Si、Cl三种元素原子的最外层某一个电子上有效核电荷数zˊ,并解释它对元素性质的影响。

17.IA和IB族元素的最外层电子数都是1,但它们的金属性强弱却很不同,试从有效核电荷数和原子半径两方面予以解释。

18.从原子的电子层结构解释为什么锰和氯它们的金属性和非金属性差别很大而最高正价却相同?

重庆大学大学化学习题6

第6章习题 1.用列表的方式分别写出下列离子的电子分布式,指出它们的外层电子分别属于哪种构型(8、9~17、18或18+2)?未成对电子数是多少? Al3+、V2+、V3+、Mn2+、Fe2+、Sn4+、Pb2+、I- 2.下列离子的能级最高的电子亚层中,属于电子半充满结构的是 A.Ca2+;B.Fe3+;C.Mn2+;D.Fe2+;E.S2- 3.指出氢在下列几种物质中的成键类型: HCl中;NaOH中; NaH中;H2中。 4.对共价键方向性的最佳解释是。 A.键角是一定的; B.电子要配对; C.原子轨道的最大重叠; D.泡利原理。 5.关于极性共价键的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可以存在于相同元素的原子之间; B.可能存在于金属与非金属元素的原子之间; C.可以存在于非极性分子中的原子之间; D.极性共价必导致分子带有极性。 6.由查表得到的键焓(能)数据,估算反应N2(g)+3H2(g)═2NH3(g)在291.15K下的标准摩尔焓变△r m(298.15K)=? 7.sp3杂化轨道是由。 A.一条ns轨道与三条np轨道杂化而成; B.一条ls轨道与三条2p轨道杂化而成; C.一条ls轨道与三条3p轨道杂化而成; D.一个s电子与三个p电子杂化而成。 8.关于原子轨道杂化的不正确说法是。 A.同一原子中不同特征的轨道重新组合; B.不同原子中的轨道重新组合; C.杂化发生在成键原子之间; D.杂化发生在分子形成过程中,孤立原子不杂化。 9.关于共价键的正确叙述是。 A.σ键一般较π键强;

B.杂化轨道重叠成键原子将有利于提高键能; C.金属与非金属元素原子间不会形成共价键; D.共价键具有方向性,容易破坏。 10.根据杂化轨道理论预测下列分子的杂化轨道类型、分子的空间构型:SiF4、HgCl2、PCl3、OF2、SiHCl3 11.BCl3分子的空间构型是平面三角形,而NCl3分子的空间构型是三角锥型,为什么? 12.已知Na2[Ni(CN)4]的磁矩为零,六氟合铁(III)酸钾的磁矩为5.9波尔磁子。试以表格的形式写出它们的化学式、名称、中心离子、配位体、配位数、中心离子的杂化轨道、配离子的空间构型、属于内轨型或外轨型配合物,并估计配离子的稳定性。 13.测知CS2的电偶极矩为零,试用杂化轨道理论简要说明CS2分子内共价键的形成情况,有几个σ键,几个π键?绘图说明。 1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错误的应如何改正? A.多原子分子中,键的极性越强,分子的极性也越强; B.由极性共价键形成的分子,一定是极性分子; C.分子中的键是非极性键,此分子一定是非极性分子; D.非极性分子的化学键一定是非极性共价键。 15.下列各物质中分别存在什么形式的分子间力(色散力、诱导力、取向力)?有无氢键? Cl2、HCl、H2O、NH3 16.NH3的沸点比PH3,这是由于NH3分子间存在着;PH3的沸点比SbH3低,这是由于的缘故。 17.CCl4分子与H2O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有,NH3分子与H2O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有。

大学无机化学第五章试题及标准答案

第五章原子结构和元素周期表 本章总目标: 1:了解核外电子运动的特殊性,会看波函数和电子云的图形 2:能够运用轨道填充顺序图,按照核外电子排布原理,写出若干元素的电子构型。 3:掌握各类元素电子构型的特征 4:了解电离势,电负性等概念的意义和它们与原子结构的关系。 各小节目标: 第一节:近代原子结构理论的确立 学会讨论氢原子的玻尔行星模型213.6E eV n = 。 第二节:微观粒子运动的特殊性 1:掌握微观粒子具有波粒二象性(h h P mv λ= =)。 2:学习运用不确定原理(2h x P m π???≥ )。 第三节:核外电子运动状态的描述 1:初步理解量子力学对核外电子运动状态的描述方法——处于定态的核外电子在核外空间的概率密度分布(即电子云)。 2:掌握描述核外电子的运动状态——能层、能级、轨道和自旋以及4个量子数。 3:掌握核外电子可能状态数的推算。 第四节:核外电子的排布 1:了解影响轨道能量的因素及多电子原子的能级图。 2。掌握核外电子排布的三个原则: ○ 1能量最低原则——多电子原子在基态时,核外电子尽可能分布到能量最低的院子轨道。 ○ 2Pauli 原则——在同一原子中没有四个量子数完全相同的电子,或者说是在同一个原子中没有运动状态完全相同的电子。 ○ 3Hund 原则——电子分布到能量简并的原子轨道时,优先以自旋相同的方式

分别占据不同的轨道。 3:学会利用电子排布的三原则进行 第五节:元素周期表 认识元素的周期、元素的族和元素的分区,会看元素周期表。 第六节:元素基本性质的周期性 掌握元素基本性质的四个概念及周期性变化 1:原子半径——○1从左向右,随着核电荷的增加,原子核对外层电子的吸引力也增加,使原子半径逐渐减小;○2随着核外电子数的增加,电子间的相互斥力也增强,使得原子半径增加。但是,由于增加的电子不足以完全屏蔽增加的核电荷,因此从左向右有效核电荷逐渐增加,原子半径逐渐减小。 2:电离能——从左向右随着核电荷数的增多和原子半径的减小,原子核对外层电子的引力增大,电离能呈递增趋势。 3:电子亲和能——在同一周期中,从左至右电子亲和能基本呈增加趋势,同主族,从上到下电子亲和能呈减小的趋势。 4:电负性——在同一周期中,从左至右随着元素的非金属性逐渐增强而电负性增强,在同一主族中从上至下随着元素的金属性依次增强而电负性递减。 习题 一选择题 1.3d电子的径向函数分布图有()(《无机化学例题与习题》吉大版) A.1个峰 B.2个峰 C. 3个峰 D. 4个峰 2.波函数一定,则原子核外电子在空间的运动状态就确定,但仍不能确定的是() A.电子的能量 B.电子在空间各处出现的几率密度 C.电子距原子核的平均距离 D.电子的运动轨迹 3.在下列轨道上的电子,在xy平面上的电子云密度为零的是()(《无机化学例题与习题》吉大版) A .3s B .3p x C . 3p z D .3d z2 4.下列各组量子数中,合理的一组是() A .n=3,l=1,m l=+1,m s= +1/2 B .n=4,l=5,m l= -1,m s= +1/2 C .n=3,l=3,m l=+1,m s= -1/2 D .n=4,l=2,m l=+3,m s= -1/2 5.第四周期元素原子中未成对电子数最多可达()(《无机化学例题与习题》吉大版) A.4 B.5 C.6 D.7

大学化学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第1章 化学热力学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A 2.A 3.C 4.B 5.D 6.C 7.C 8.C 9. A 10. C 11. A 12.C (二)填空题 1.40; 2.等温、等容、不做非体积功,等温、等压,不做非体积功; 3.>,<,=,> 4.增大、不变 5.不变 6.3.990 kJ·mol - 1 (三)判断题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四)计算题 1.解:(g) O N (l)H 2N 4242+O(l)4H (g)3N 22+ (l)H N 42摩尔燃烧热为 2.解: ) mol ·(kJ 28.254166.963.502)84.285(401f B r --=-?--?+=?=?∑H H ν)mol ·(kJ 14.6272 11r -Θ-=?=H Q p K 1077.3109.9824.3733 3 m r r ?=?--= ??= -S T 转) mol ·(kJ 78.34357 .86)15.137(36.3941 f B r --=---=?=?∑ G ν)K ·mol ·(J 9.9865.21056.1975.1912 1 6.21311B r ---=--?+==?∑ νNO(g )CO(g )+(g) N 2 1(g)CO 22+) mol ·(kJ 24.37325 .90)52.110(5.3931f B r --=----=?=?∑ H ν

此反应的 是较大的负值,且)(,)(-?-?S H 型反应,从热力学上看,在 T 转的温度以内反应都可自发进行。 3.解:外压kPa 50e =p ,11p nRT V = ,2 2p nRT V =,2e p p = 系统所做功: 定温变化,0=?U 0=+=?W Q U ,所以Q =1 247.1(J ) 定温过程pV =常数 ?(pV )=0 所以 0)(=?+?=?pV U H 4.解:查表知 CaO(s) + SO 3(g) = CaSO 4(s) 求得 同理求得 因为 所以根据经验推断可知,反应可以自发进行。 但由于该反应 ,故存在一个能使反应自发进行的最高温度,该 温度为 一般的炉温是1 200℃左右,所以热学上,用CaO 来吸收SO 3以减少天气污染的可能性是存在的。这种方法在实际中已有应用。 5.解:(1) ) mol ·kJ (4.116108.21515.29874.18013 r r r --=??-=???T )K 298(r ?) (J 1.247150 100100 50300314.8150RT 2112e 21 e e e e -=?-? ???=? ??? ??-=? ??? ??--=?-=?-=p p p p n p p nRT p nRT p V p V p W 7 .10676 .25675 .39) k ·mol ·(J 79.321106.37103.604)mol ·(kJ 11.434172.39509.634)mol ·(kJ 111f 1f -------?---?S G H 11r 1r K ·m ol · J 81.189,m ol ·kJ 7.346----=?-?S 11r mol ·kJ 42mol ·kJ 7.346---<<-?℃8571 K 0.130281 .189103.4043 ==-?-==H T )mol · kJ (74.180) 37.90(21f B r -=-?-=?=?∑ ν0,0r r ?? < ) K ·mol ·J (8.2150 .7220.2044.77211B r --=?-+?==?∑ ν1 3f 3f 4f r mol ·kJ 3.404)09.634()72.395(11.4341)CaO )SO )CaSO --=-----=?-?-?=?H H H H

重庆大学大学化学习题8

第8章 习 题 1.简要解释下列概念 (1)环境的自净作用与环境污染 (2)可持续发展战略 (3)绿色化学 (4)协同效应 (5)自然温室气体 (6)大气窗口 2.实现清洁生产的途径有哪些? 3.我国大气污染的特点是什么?现状如何? 4.CO 和NO 对人体的危害有何异同? 5.pH 的降雨称为酸雨,我国出现的酸雨属 类型,它是以大气中的 为原料,发生 反应的结果。 6.我国防治酸雨的根本措施有哪些? 7.臭氧层耗减的主要原因是什么?根据蒙特利尔议定书,防止臭氧层耗减应采取哪些措施? 8.简述控制大气污染的基本对策。 9.汽车尾气的主要污染物有哪些?治理汽车尾气污染应采取哪些措施? 10.试查阅化学热力学函数△f H m (298.15K)和S m (298.15K)的有关数据,计算说明根据反应2NO+2NO →2CO 2+N 2治理汽车尾气污染的热力学可能性。提出实现此反应的动力学措施。 11.某水中只有暂时硬度,当用化学法软化时,所石灰刚好把Ca 2+,Mg 2+转变为CaCO 3和Mg(OH)2。试问处理后水中的残留硬度还有多少?这样处理后的水能否用作压力为4×106P a 的锅炉给水? 12.由Cr 2O 27-+ 14H + + 6e - 2Cr 3+ + 7H 2O E = +1.23V Cr 2O 24- +2H 2O+3e - Cr 2O 2-+ 4OH - E = -0.12V 和2Cr 2O 24- +2H + Cr 2O 27- +H 2O Cr 3++3OH — Cr(OH) 3 H 2O + HCrO 2 H 2O + H + + CrO 2- 试说明: (1)为什么在碱性条件下Cr 3+易被氧化生成六价铬?此时六价铬以什么形式存在? (2)酸性条件下或微酸性的天然水中六价铬不稳定,易转化为三价铬,此时三

大学化学课后习题答案..

大学化学课后习题答案..

第一章化学反应热 教学内容 1.系统、环境等基本概念; 2. 热力学第一定律; 3. 化学反应的热 效应。 教学要求 掌握系统、环境、功、热(恒容反应热和恒压反应热)、状态函数、 标准态、标准生成焓、反应进度等概 念;熟悉热力学第一定律;掌握化学 反应标准焓变的计算方法。 知识点与考核点 1.系统(体系) 被划定的研究对象。化学反应系统是由大量微观粒子(分子、原子和 离子等)组成的宏观集合体。 2.环境(外界) 系统以外与之密切相关的部分。 2

系统和环境的划分具有一定的人为性,划分的原则是使研究问题比较方便。 系统又可以分为敞开系统(系统与环境之间既有物质交换,又有能量交换); 封闭体系(系统与环境之间没有 ..能量交 ..物质交换,只有 换); 孤立系统(体系与环境之间没有物质交换,也没有能量交换) 系统与环境之间具有边界,这一边界 可以是实际的相界面,也可以是人为的边界,目的是确定研究对象的空间范围。 3.相 系统中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完全相同的均匀部分。在同一个系统中,同一个相 可以是连续的,也可以是不连续的。例如油水混合物中,有时水是连续相,有 时油是连续相。 3

4.状态函数 状态是系统宏观性质(T、p、V、U等)的综合表现,系统的状态是通过 这些宏观性质描述的,这些宏观性质 又称为系统的状态函数。 状态函数的特点:①状态函数之间往 往相互制约(例如理想气体状态 方程 式中p、V、n、T之间互为函数关系);②其变化量只与系统的始、末态有关, 与变化的途径无关。 5*.过程 系统状态的变化(例如:等容过程、等压过程、等温可逆过程等) 6*.途径 完成某过程的路径。若系统的始、末 态相同,而途径不同时,状态函 数的 4

重庆大学化学期末复习要点

题型及其分值(自带计算器)(可以适当调整文字大小) 一.判断题(10分,+、-)二.不定项选择题(20分,混选)三.填空题(30分)四. 计算题(40分,5小题) 第一章化学热力学基础 一.基本概念 1.体系的三种类型; 2.体系的性质(会判断广度、强度性质); 3.状态函数(会判断)及其重要特 征(2点); 二.热力学第一定律及其三个变量(1.△U=Q-W;2.各自含义;3.Q、W正负取值;) 三.焓与热效应 1.H及其性质(广度、状态、焓大小); 2.△H及其与热效应的关系(表达式;Q p、Q v;)(几种△H (定义);盖斯定律) 四.熵及其初步概念(S定义;S及其比较;△S计算(注意单位)) 五.△G(含义;定义式;自发性判据;计算)H=U+pV G=H-TS 1 物理意义Q p= ΔH 混乱度的量度提供有用功的能力 2 基本性质 都是状态函数是体系的容量性质与物质的聚集态、所处的温度有关 3表示Δr Hθ kJ)与Δr Hθm(kJ·mol-1);S m(T) (J·K-1)与S mθ(T) (J·K-1·mol-1;Δr Gθm(kJ)与Δr Gθm(kJ·mol-1)注意点:标态的规定(对温度无规定)H,G的绝对值不知道,S的绝对值能够确定(热力学第三定律) 反应进度,1mol反应(与方程式写法有关) 计算Δr S mθ(T) (298.15K) (J·K-1·mol-1 )S mθ(298.15K)Δr Hθm(298.15K)(kJ·mol-1)Δr Gθm (298.15K ) (kJ·mol-1) 参考态单质: 1 参考态单质的Δf Hθm=0 Δf Gθm=0 S mθ(T) ≠0 2. Δf Hθm,Δf Gθm单位是kJ·mol-1,S mθ(T)的单位是J·K-1·mol-1。 对于化学反应aA+bB=dD+gG Δr Sθm (298.15K) ={d S mθ(D) +g S mθ(G)}-{a S mθ(A)+b S mθ(B)} Δr Hθm (298.15K)={dΔf Hθm(D) +gΔf Hθm(G) }- {aΔf Hθm(A)+bΔf Hθm(B)} Δr Gθm (298.15K)={gΔf Gθm(G)+dΔf Gθm(D)}-{aΔf Gθm(A)+bΔf Gθm(B)} 在等温、等压只做体积功的条件下,体系由状态1变到状态2,吉布斯自由能变化△G与过程自发性的关系如下:△G<0 自发过程△G=0 体系处于平衡态△G>0 非自发过程吉布斯-赫姆霍兹公式Δr Gθm (T) =Δr Hθm (298.15K) -TΔr Sθm (298.15K) 如何计算Δr Gθm?在标准状态、温度为298.15K时,由Δf Gθm (298.15K)计算Δr Gθm (298.15K) ?在标准状态,指定温度下可由G-H公式计算Δr Gθm (T) T转= Δr Hθm (298.15K)/ Δr Sθm(298.15K) (上下单位要一致) 第二章化学反应速率 用下式表示化学反应速率:v = νB-1dC B/dt 单位:mol?m-3?s-1 (1)数值的大小与选择的物质种类无关,对同一反应,只有一个值; (2)对于反应物, v B与ΔC B 均为负值; 反应速率理论:碰撞理论和过渡状态理论

大学无机化学第五章试题及答案

第五章 原子结构和元素周期表 本章总目标: 1:了解核外电子运动的特殊性,会看波函数和电子云的图形 2:能够运用轨道填充顺序图,按照核外电子排布原理,写出若干元素的电子构型。 3:掌握各类元素电子构型的特征 4:了解电离势,电负性等概念的意义和它们与原子结构的关系。 各小节目标: 第一节:近代原子结构理论的确立 学会讨论氢原子的玻尔行星模型213.6E eV n = 。 第二节:微观粒子运动的特殊性 1:掌握微观粒子具有波粒二象性(h h P mv λ= =)。 2:学习运用不确定原理(2h x P m π???≥ )。 第三节:核外电子运动状态的描述 1:初步理解量子力学对核外电子运动状态的描述方法——处于定态的核外电子在核外空间的概率密度分布(即电子云)。 2:掌握描述核外电子的运动状态——能层、能级、轨道和自旋以及4个量子数。 3:掌握核外电子可能状态数的推算。 第四节:核外电子的排布 1:了解影响轨道能量的因素及多电子原子的能级图。 2;掌握核外电子排布的三个原则: ○ 1能量最低原则——多电子原子在基态时,核外电子尽可能分布到能量最低的院子轨道。 ○ 2Pauli 原则——在同一原子中没有四个量子数完全相同的电子,或者说是在同一个原子中没有运动状态完全相同的电子。 ○3Hund 原则——电子分布到能量简并的原子轨道时,优先以自旋相同的方式

分别占据不同的轨道。 3:学会利用电子排布的三原则进行 第五节:元素周期表 认识元素的周期、元素的族和元素的分区,会看元素周期表。 第六节:元素基本性质的周期性 掌握元素基本性质的四个概念及周期性变化 1:原子半径——○1从左向右,随着核电荷的增加,原子核对外层电子的吸引力也增加,使原子半径逐渐减小;○2随着核外电子数的增加,电子间的相互斥力也增强,使得原子半径增加。但是,由于增加的电子不足以完全屏蔽增加的核电荷,因此从左向右有效核电荷逐渐增加,原子半径逐渐减小。 2:电离能——从左向右随着核电荷数的增多和原子半径的减小,原子核对外层电子的引力增大,电离能呈递增趋势。 3:电子亲和能——在同一周期中,从左至右电子亲和能基本呈增加趋势,同主族,从上到下电子亲和能呈减小的趋势。 4:电负性——在同一周期中,从左至右随着元素的非金属性逐渐增强而电负性增强,在同一主族中从上至下随着元素的金属性依次增强而电负性递减。 习题 一选择题 1.3d电子的径向函数分布图有()(《无机化学例题与习题》吉大版) A.1个峰 B.2个峰 C. 3个峰 D. 4个峰 2.波函数一定,则原子核外电子在空间的运动状态就确定,但仍不能确定的是() A.电子的能量 B.电子在空间各处出现的几率密度 C.电子距原子核的平均距离 D.电子的运动轨迹 3.在下列轨道上的电子,在xy平面上的电子云密度为零的是()(《无机化学例题与习题》吉大版) A .3s B .3p x C . 3p z D .3d z2 4.下列各组量子数中,合理的一组是() A .n=3,l=1,m l=+1,m s= +1/2 B .n=4,l=5,m l= -1,m s= +1/2 C .n=3,l=3,m l=+1,m s= -1/2

大学化学课后习题答案

第一章化学反应热 教学内容 1.系统、环境等基本概念;2. 热力学第一定律;3. 化学反应的热效应。 教学要求 掌握系统、环境、功、热(恒容反应热和恒压反应热)、状态函数、标准态、标准生成焓、反应进度等概念;熟悉热力学第一定律;掌握化学反应标准焓变的计算方法。 知识点与考核点 1.系统(体系) 被划定的研究对象。化学反应系统是由大量微观粒子(分子、原子和离子等)组成的宏观集合体。 2.环境(外界) 系统以外与之密切相关的部分。 系统和环境的划分具有一定的人为性,划分的原则是使研究问题比较方便。 系统又可以分为敞开系统(系统与环境之间既有物质交换,又有能量交换); 封闭体系(系统与环境之间没有 ..能量交换); ..物质交换,只有 孤立系统(体系与环境之间没有物质交换,也没有能量交换) . 学习帮

系统与环境之间具有边界,这一边界可以是实际的相界面,也可以是人为 的边界,目的是确定研究对象的空间范围。 3.相 系统中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完全相同的均匀部分。在同一个系统中,同一个相 可以是连续的,也可以是不连续的。例如油水混合物中,有时水是连续相,有时油是连续相。 4.状态函数 状态是系统宏观性质(T、p、V、U等)的综合表现,系统的状态是通过这些宏观性质描述的,这些宏观性质又称为系统的状态函数。 状态函数的特点:①状态函数之间往往相互制约(例如理想气体状态方程 式中p、V、n、T之间互为函数关系);②其变化量只与系统的始、末态有关,与变化的途径无关。 5*.过程 系统状态的变化(例如:等容过程、等压过程、等温可逆过程等) 6*.途径 完成某过程的路径。若系统的始、末态相同,而途径不同时,状态函数的 . 学习帮

重庆大学大学化学习题答案

习题答案 1 1.△f H m(298.15K)=44.01 kJ·mol-1 2mol时,△H(298.15K)=88.02kJ 吸热Q p=△H=88.02kJ 做功W=83.06 kJ 2.νA= -3,νB= -1,νc= 2,△ξ(1)=0.5mol 3.(1)△ξ(1)=4mol △r H m(298.15K)= -92.30kJ·mol-1 △r H(298.15K)= -369.2kJ (2)△ξ(2)=2mol △r m(298.15K)= -184.6kJ·mol-1 △r H (298.15K)= -369.2kJ 4.△f m(298.15K)= -157kJ·mol-1 5.A.△r m(298.15K)分别为 -2599kJ·mol-1,-890.3kJ·mol-1,-566.0kJ·mol-1 B.△c H 分别为 -1299.5kJ·mol-1,-890.3kJ·mol-1,-283.0kJ·mol-1 C.发热量排队C2H2>CH4>CO D.发热量排队CH4>C2H2>CO 6.(1)C,(2)B 7.(1)31.7kJ,(2)1.91×103kJ·mol-1 8.△= -626.6kJ·mol-1 10.△r m(298.15K)=173.14kJ·mol-1,有 11. △f m(298.15K)= -1015kJ·mol-1 12.B 13.T<1.24×103K,建议不可行,因为任何温度下,△r G(T)>0 14.D1912K 16.T<463.7K

西安交大 大学化学 第五章 课后答案

第5章电化学基础……问题 1. 什么是氧化还原的半反应式?原电池的电极反应与氧化还原反应式有何关系? 答:任何一个氧化还原反应都可以分写成两个半反应:一个是还原反应,表示氧化剂被还原;一个是氧化反应,表示还原剂被氧化。即: 还原反应:氧化态+n e-→ 还原态; 氧化反应:还原态-n e-→氧化态 这两个式子称为氧化还原的半反应式。 原电池的总反应是一个氧化还原反应,原电池的两个电极反应各乘以一个适当的系数后再加和起来,即得原电池总反应式……氧化还原反应式。 2. 原电池由那些部分组成?试分别叙述每一部分的作用。 答:原电池主要由以下几个部分组成:E正极得到电子,发生还原反应; 负极提供电子,发生氧化反应;●在双液电池中盐桥也必不可少,其作用是通过离子扩散来保持溶液的电中性,消除电极反应产生的过剩电荷的阻力,导通电流;?导线是导通电流,确保反应持续进行。 3. 如何将一个在溶液中进行的氧化还原反应设计成原电池? 答:E先将氧化还原反应分写成两个半反应:一个是还原反应,表示氧化剂被还原;一个是氧化反应,表示还原剂被氧化; 根据两个半反应的电对特点将其设计成电极,并用符号表示电极的组成;●确定正负极:氧化反应对应于阳极,即负极;而还原反应对应于阴极,即正极;?不同的电解质间要用盐桥连接以减小液接电势。 例如:将反应2KMnO4+5Na2SO3+3H2SO4=2MnSO4+5Na2SO4+K2SO4+3H2O设计成原电池。 E氧化反应;SO32--ne-→ SO42- ●电极组成:(-) Pt| Na2SO4,Na2SO3 还原反应:MnO4-+ne-→ Mn2+(+) Pt| KMnO4,MnSO4,H2SO4 ?电池符号:(-)Pt| Na2SO4,Na2SO3‖KMnO4,MnSO4,H2SO4| Pt(+) 4. 如何用符号表示一个原电池?写出原电池:Pt|H2|H+||Cl-|AgCl|Ag的电极反应及电池反应式。 答:用符号表示一个原电池的一般规则为:E负极在左,正极在右; 用“|”表示两相之间的相界面,用“||”表示盐桥;●溶液应注明浓度(mol?L-1),气体应注明分压(kPa);?从负极开始沿着电池内部依次书写到正极。 原电池:Pt|H2|H+||Cl-|AgCl|Ag的电极反应及电池反应如下: 负极反应:H2-2e-→ 2H+ 阳极反应:AgCl +e-→ Ag +Cl- 电池反应:H2 + 2AgCl = 2Ag + 2Cl- 5. 何谓电极电势?怎样用这一概念解释原电池产生电流的原因? 答:电极与溶液形成双电层达到动态平衡时,金属的电势E(金属)与溶液的电势E(溶液)之差称为电极电势,以符号E(M n+/M)表示。即:E(M n+/M)= E(金属)-E(溶液)。M n+/M表示组成该电极的氧化还原电对,如E(Zn 2+/Zn), E(Cu 2+/Cu)和E(Cl 2/C1-)等。 将两个电极电势不同的电极组成原电池时,原电池的电动势E≠0,电就会从电极电势高的电极(正极)自动

大学化学期末考试卷(含答案)

大学化学期末考试卷 学院:专业:行政班: 姓名:学号:座位号:-------------------------------密封线------------------------------- 一、选择题(每小题1.5分,共24分): 1、某反应的ΔrHmΘ<0 ,当温度升高时,其平衡常数的数值将()。 A、增大 B、不变 C、减小 D、先增大后减小 2、当主量子数n=3时,则角量子数l的取值为()。 A、1、2、 B、0、1、2 C、0、1 D、0、±1、 3、某温度下,反应2NO(g)+O2(g)=2NO2(g)达到平衡,是因为()。 A、反应已停止 B、反应物中的一种已消耗完 C、正逆反应的速率相等 D、反应物均已消耗完毕 4、下列化合物晶体中,既存在离子键又存在共价键的是()。 A、H2O B、NaBr C、CH3OH D、Na2O2 5、蔗糖的凝固点为()。 A、0℃ B、高于0℃ C、低于0℃ D、无法判断 6、已知某元素核外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2,该元素在周期表中所属的分区为()。

A、s区 B、d区 C、f区 D、p区 7、质量作用定律只适用于()。 A、实际上能进行的反应 B、一步完成的简单反应 C、化学反应方程式中反应物和产物的化学式系数均为1的反应 D、已进行完的反应 8、对于反应Cr2O72- + 6Fe2+ + 14H+ = 2Cr3+ + 6Fe3+ + 7H2O,其ΔrGm= –nFE,式中n等于()。 A、1 B、6 C、3 D、12 9、下列物质中熔点最高的是()。 A、Si B、CO2 C、ZnS D、Fe3C 10、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 A、原电池的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 B、原电池的能量变化是由化学能变为电能 C、原电池的能量变化是由电能变为化学能 D、原电池的负极发生氧化反应 11、某元素原子的外层电子构型为3s23p3原子中未成对电子数为()。 A、1 B、2 C、3 D、0 12、等温等压下且不做非体积功条件下,反应自发进行的判据是()。 A、ΔHΘ<0 B、ΔSΘ<0 C、ΔG<0 D、ΔfHmΘ<0 13、水具有反常的沸点,是因为分子间存在()。 A、色散力 B、诱导力 C、取向力 D、氢键 14、欲配制pH=5.0的缓冲溶液,则下列哪一种化合物及其盐的混合溶液合适?()。 A、HF (pKa=3.45) B、CH3COOH (pKa=4.75) C、NH3·H2O (pKb=4.75) D、HCN(pKa=9.31) 15、对于下列基元反应:A + 2B = C,其速率常数为k,若某个时刻(时间以s计),A的浓度为2mol/L,B的浓度为3mol/L,则反应速率v=()。 A、6k mol·L-1 ·s-1 B、12k mol·L-1 ·s-1

重庆大学大学化学()期末考试试卷

重庆大学大学化学(Ⅰ)期末考试试卷(B) 试卷号:B070005 学院___________ 专业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 (请考生注意:本试卷共5页) 一、对的在题末括号内填“+”、错的填“-”。 (本大题分9小题, 每小题1分, 共9分) 1、一个反应如果是放热反应,当温度升高时,表示补充了能量,因而有助于提高该反应进行的程度。答:() 2、现有H2CO 3、H2SO 4、NaOH、NH4Ac 四种溶液,浓度均为0.01 mol?dm-3,同温度下在这四种溶液中,c(H+) 与c(OH-) 之乘积均相等。答:()3、用两条相同的锌棒,一条插入盛有0.1 mol?dm-3 ZnSO4溶液的烧杯中,另一条插入盛有0.5 mol?dm-3ZnSO4溶液的烧杯中,并用盐桥将两只烧杯中溶液联接起来,便可组成一个原电池。答:()4、冰与干冰相比,其熔点和沸点等物理性质有很大的差异,其重要原因之一是由于冰中H2O 分子间比干冰中CO2分子间多了一种氢键作用的缘故。答:() 5、已知HCN 是直线形分子,所以它是非极性分子。答:() 6、升高温度,使吸热反应的反应速率提高,放热反应的反应速率降低,从而使平衡向吸热的方向移动。答:() 7、析氢腐蚀与吸氧腐蚀的不同点在于阴极处的电极反应不同:析氢腐蚀时,阴极上H+放电析出H2;而吸氧腐蚀时,阴极上是O2得电子变成OH-。答:() 8、实验测得CS2是直线型结构的分子,则分子中共有4 个σ键。 答:() 9、螯合物的稳定性大于一般配合物。答:() 二、将一个或两个正确答案的代码填入题末的括号内。若正确答案只有一个,多选时,该题为0分;若正确答案有两个,只选一个且正确,给1分,选两个且都正确给2分,但只要选错一个,该小题就为0分。 (本大题分14小题, 每小题2分, 共28分) 1、真实气体行为接近理想气体性质的外部条件是答:() (1) 低温高压(2) 高温低压(3) 低温低压(4) 高温高压 2、温度一定,在BaSO4饱和溶液中,加入一定量0.1mol?dm-3BaCl2溶液,则BaSO4的溶解度可能发生的变化是答:()

重大项目管理系统需求及原型设计说明书

重大项目管理系统需求及原型设计说明书 XX市东城区重大项目管理系统三期需求及原型设计说明书 一、背景 经过XX市东城区重大项目信息管理系统两期项目的建设,目前东城区重大项目协调办公室已经拥有一套较为基础的信息化平台,完成了数据的采、管、用全流程,但是随着信息化应用程度的不断发展深入,新型的业务手段不断拓展如;移动端APP、微信等方式。项目前两期建设主要是以数据信息的采集、汇集、为主,目前随着移动互联网的成熟和发展,便于使用者摆脱时间空间限制,随时随地追身办公,亟需将数据的应用分析内容、成果以移动端服务的形式推送给各级数据使用者。 二、主要需求 项目以web+app形式开发,项目分为前端用户app和后端管理系统(web)两部分,前端app主要负责项目巡查人员通过手机照相等手段随时、随地、方便地进行项目进度申报、主要领导随时、按期进行项目进展情况查看,项目申报提醒等功能。后端采用web方式,主要功能包括用户管理、系统管理、项目初始化(项目名称、位置、负责人、基础信息录入)等工作。项目部属于XX市东城区电子

政务外网DMZ区,以便工作人员在互联网可以使用本app进行项目进展申报。具体功能如下: 1、项目展示和管理: App首页为项目展示和管理,项目基础信息由后台进行初始化录入工作,并进行权限分配,以确保人与项目的对应关系。领导和主管人员可在首页看到所有项目,点击任何一个项目,即可进入该项目的项目页面,包括项目基础信息,项目位置地图截图,卫星图截图,以及项目历史进展情况及当前项目进展情况。现场项目负责人则只能看到本人所负责的项目,点击项目进入项目具体情况后,可看到项目基础信息,便于查阅,同时可看到自立项起该项目的历史进展记录,还可通过点击项目信息维护(+号)按钮,新增最新项目信息。 此页面显示项目的数量,取决于登陆用户的权限,领导及主管部门可以全部可见,项目巡查人员则只能看到与自己相关的项目。每个项目均链接到项目详情页。 上述两个页面的内容,由管理后端进行数据的初始化工作,并在app前端进行展示。 项目详情页的第三页,是项目进展页,项目进展页则由具体使用app的工作人员定期或不定期上传现场照片和说明文字。项目进展页如下图所示:

大学化学课后习题答案.

第一章 化学反应热 教学内容 1.系统、环境等基本概念; 2. 热力学第一定律; 3. 化学反应的热效应。 教学要求 掌握系统、环境、功、热(恒容反应热和恒压反应热)、状态函数、标准态、标准生成焓、反应进度等概念;熟悉热力学第一定律;掌握化学反应标准焓变的计算方法。 知识点与考核点 1.系统(体系) 被划定的研究对象。化学反应系统是由大量微观粒子(分子、原子和离子等)组成的宏观集合体。 2.环境(外界) 系统以外与之密切相关的部分。 系统和环境的划分具有一定的人为性,划分的原则是使研究问题比较方便。 系统又可以分为敞开系统(系统与环境之间既有物质交换,又有能量交换); 封闭体系(系统与环境之间没有物质交换,只有能量交换); 孤立系统(体系与环境之间没有物质交换,也没有能量交换)系统与环境之间具有边界,这一边界可以是实际的相界面,也可以是人为 的边界,目的是确定研究对象的空间范围。 3.相 系统中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完全相同的均匀部分。在同一个系统中,同一个相 可以是连续的,也可以是不连续的。例如油水混合物中,有时水是连续相,有时油是连续相。 4.状态函数 状态是系统宏观性质(T、p、V、U等)的综合表现,系统的状态是通过这些

宏观性质描述的,这些宏观性质又称为系统的状态函数。 状态函数的特点:①状态函数之间往往相互制约(例如理想气体状态方程 式中p、V、n、T之间互为函数关系);②其变化量只与系统的始、末态有关,与变化的途径无关。 5*.过程 系统状态的变化(例如:等容过程、等压过程、等温可逆过程等) 6*.途径 完成某过程的路径。若系统的始、末态相同,而途径不同时,状态函数的 变量是相同的。 7*.容量性质 这种性质的数值与系统中的物质的量成正比,具有加合性,例如m(质量)V、U、G等。 8*.强度性质 这种性质的数值与系统中的物质的量无关,不具有加合性,例如T、 (密度)、p(压强)等。 9.功(W) 温差以外的强度性质引起的能量交换形式[W=W体+W有]。 环境对系统做功,其符号为(+);反之为(–)。功不是状态函数,是过程量。因为功总是与系统变化的途径有关。例如盐酸与锌单质在烧杯中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时会有热效应,但是系统并不做功(W有= 0)。但是,若将其组成原电池,系统就可以对环境做电功(W有<0)。又例如一个带活塞的汽缸膨胀,分别经过①向真空中膨胀;②向大气中等外压膨胀。设活塞的两个过程的始、末状态相同,则W体1=0;而W体2 = p环境(V2–V1)≠0。 10.热(Q) 系统与环境之间因温差引起的能量交换形式。系统吸收热量,热的符号为(+),系统放热为(–)。热是与变化途径有关的物理量,任何一个系统只能说它在某过程中吸收或放出多少热量,不能说它本身含有多少热量,所以热不是状态函数。

重庆大学大学化学习题答案

成绩 重庆大学大学化学(Ⅱ)期末考试试卷(B) 学院___________ 专业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 (请考生注意:本试卷共5页) 大题一二三四 成绩 一、对的在题末括号内填“+”、错的填“-”。 (本大题分9小题, 每小题1分, 共9分) 1、金属元素与非金属元素之间形成的化学键不一定都是离子键。答() 2、所有电子的电子云都有方向性。答() 3、微细的铝粉、麦面粉、煤粉等与乙醚、丙酮、苯等类似,也属于有火灾爆炸危险性的危险品。答() 4、 r H大,并不预示其反应速率快。答:() 5、由于共价键十分牢固,因而共价化合物的熔点均较高。 答() 6、稀有气体固态时,在晶格结点上排列着原子,所以它们的晶体属于原子晶体。 答() 7、同一元素的离子半径小于其原子半径。答() 8、碳原子只有两个未成对电子,故只能形成2 个共价键。 答() 9、过渡元素在高氧化态时一般均可与活泼非金属形成离子化合物。答() 二、将一个或两个正确答案的代码填入题末的括号内。若正确答案只有一个,多选时,该题为0分;若正确答案有两个,只选一个且正确,给1分,选两个且都正确给2分,但只要选错一个,该小题就为0分。 (本大题分11小题, 每小题2分, 共22分) 1、下列各系统中,具有最大摩尔熵值的是答:()(1) 20 K 时的冰(2) 273.15 K 时的冰 (3) 373.15 K 时的水蒸气(4) 400 K 时的水蒸气 2、H2分子之间的作用力有答() (1) 氢键 (2) 取向力 (3) 诱导力 (4) 色散力

3、在一定条件下,由蔗糖水溶液、冰、水蒸气、氧气、氮气组成的系统中有答()(1) 三个相(2) 四个相(3) 三种组分(4) 四种组分(5) 五种组分 4、确定多电子原子中,轨道的能量的是答()(1)n (2)n和l (3)n,l和m (4)n,l,m和m s 5氢作为一种很有发展前途的能源,下列各项中尚需研究解决的有答() (1) H2是一种没有污染的能源 (2) 用水制氢资源丰富 (3) H2的运输方便、安全 (4) H2的燃烧热值大 (5) 价廉的制氢方法和技术 6、下列有机高聚物中电绝缘性最好的是答:() (1) 酚醛树脂 (2) 聚氯乙烯 (3) 聚四氟乙烯 (4) 聚酰胺 7、下列有机高聚物中,最适宜作粘结剂,且使用范围最广的粘结剂是答:() (1) 聚碳酸酯 (2) 聚甲基丙烯酸甲酯 (3) 环氧树脂 (4) 酚醛树脂 8、在由气体A 与B 组成的混合气体中,组分A 的分压力与总压力之比等于答:()(1) A 组分的摩尔分数(2) A 组分的分体积与总体积之比(3) B 组分的分压力与总压力之比 (4) A 组分与 B 组分的分体积之比 9、在一定温度和压力下,已知有一气态化合物分解只产生两种气态物质:单质磷蒸气和氢气。4 体积的该气态化合物分解产生1 体积单质磷蒸气和 6 体积氢气。对此最简单的解释是该单质磷气体的分子式是答:()(1) P (2) P2(3) P3(4) P4 10、可制备耐热合金的金属元素是答() (1) Cu (2) Ag (3) Mo (4) Ni 1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答:()(1) 一定温度下气液两相达平衡时的蒸气压称为该液体的在此温度下的饱和蒸气压 (2) 氢的电极电势是零

重庆大学有机化学习题答案

习题答案 第一章 1.(1)有机化合物:含碳化合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碳酸盐、金属碳化物等少数简单含碳化合物除外)或碳氢化合物及其衍生物的总称。有机物是生命产生的物质基础。 (2)共价键:共价键(covalent bond)是化学键的一种,两个或多个原子共同使用它们的外层电子,在理想情况下达到电子饱和的状态,由此组成比较稳定的化学结构叫做共价键。 (3)同分异构:同分异构是一种有相同化学式,有同样的化学键而有不同的原子排列的化合物的现象。 (4)杂化:在形成多原子分子的过程中,中心原子的若干能量相近的原子轨道重新组合,形成一组新的轨道,这个过程叫做轨道的杂化。 (5)偶极矩:正、负电荷中心间的距离r和电荷中心所带电量q的乘积,叫做偶极矩μ=r×q。它是一个矢量,方向规定为从负电荷中心指向正电荷中心。 (6)诱导效应:诱导效应是指在有机分子中引入一原子或基团后,使分子中成键电子云密度分布发生变化,从而使化学键发生极化的现象,称为诱导效应(Inductive Effects)。 (7)异裂:共价键断裂时,共用电子对完全转移给成键原子中的某个原子,形成了正、负离子,这种断键方式称为异裂。 (8)德华力:在化学常指分子之间的作用力。 (9)键角:分子中和两个相邻化学键之间的夹角。 (10)Lewis酸:路易斯酸(Lewis Acid,LA)是指电子接受体,可看作形成配位键的中心体。 (11)疏水作用:非极性分子间或分子的非极性基团间的吸引力。导致这些基团在水性环境中的缔合。 (12)官能团:决定有机物性质的原子或原子团称为官能团。 2.(1)(2)(3)(4) (5)(6)(7)

大学普通化学(第七版)课后答案(完整教资)

普通化学第五版 第一章 习题答案 1. 答案(1-)(2-)(3+)(4-) 2. 答案(1c )(2d )(3a )(4d )(5abd )(6ad )(7d )(8d ) 3. 答案(1)燃烧前后系统的温度(2)水的质量和比热(3)弹式量热计热容 4..答案:根据已知条件列式 K C g K g J g mol g mol J b )35.29659.298](120918.4[5.0122100032261111 -+???-=????-----Cb=849J.mol-1 5.答案:获得的肌肉活动的能量=kJ mol kJ mol g g 8.17%3028201808.311 =????- - 6. 答案:设计一个循环 3× )(2)(32s Fe s O Fe →×3 →)(243s O Fe )(3s FeO ×2 (-58.6)+2(38.1)+6p q =3(-27.6) 1 7.166) 1.38(2)6.58()6.27(3-?-=----=mol kJ q p 7.答案:由已知可知 ΔH=39.2 kJ.mol-1 ΔH=ΔU+Δ(PV )=ΔU+P ΔV w ‘=-P ΔV= -1×R ×T = -8.314×351J = -2.9kJ ΔU=ΔH-P ΔV=39.2-2.9=36.3kJ 8.下列以应(或过程)的qp 与qv 有区别吗? 简单说明。 (1)2.00mol NH4HS 的分解 NH4HS(s) NH3(g)+H2S(g) (2)生成1.00mol 的HCl H2(g)+Cl2(g) 2HCl(g) (3)5.00 mol CO2(s)(干冰)的升华 CO2(s) CO2(g) (4)沉淀出2.00mol AgCl(s) AgNO3(aq)+NaCl(aq) AgCl(s)+NaNO3(aq) 9.答案:ΔU-ΔH= -Δ(PV )=-ΔngRT (Δng 为反应发生变化时气体物质的量的变化) (1)ΔU-ΔH=-2×(2-0)×8.314×298.15/1000= - 9.9kJ (2)ΔU-ΔH=-2×(2-2)×R ×T= 0 (3)ΔU-ΔH=-5×(1-0)×8.314×(273.15-78)/1000= -8.11kJ (4)ΔU-ΔH=-2×(0-0)×R ×T= 0 10.(1)4NH3(g)+3O2(g) = 2N2(g) +6H2O(l) 答案 -1530.5kJ.mol-1 (2)C2H2(g) + H2(g) = C2H4(g) 答案 -174.47kJ.mol-1 (3)NH3(g) +稀盐酸 答案 -86.32kJ.mol-1 写出离子反应式。产物是NH4+(aq) (4)Fe(s) + CuSO4(aq) 答案 -153.87kJ.mol-1 11.答案 查表)15.298(K H m f θ ?/kJ.mol-1 -74.81 0 -135.44 -92.31 25℃ 25℃ -78℃ 2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