吞咽障碍的康复护理讲课

吞咽障碍的康复护理讲课
吞咽障碍的康复护理讲课

吞咽障碍的康复护理

--------

1、定义

吞咽障碍(dysphagia)是食物从口腔经咽、食管向胃运送过程中受到阻碍所产生的症状。表现为进食后呛咳,痰中混食物,进食中咽部不适,食物残留感及反复肺炎发作。

2、分类

器质性吞咽障碍:由相关器官解剖结构异常所引起的,如口腔、咽、喉部的肿瘤手术后的患者。

功能性吞咽障碍:而由中枢神经系统或周围神经系统损伤、肌病等引起运动功能异常,无器官解剖结构改变的吞咽障碍,如脑血管疾病的患者。

3、正常人的吞咽过程

正常人的吞咽运动可分为五个阶段:口腔前期(认知期/先行期)、口腔准备期、口腔期、咽部期、食管期。

(1)口腔前期(认知期/先行期):人们通过视觉和嗅觉感知食物,食物的信息进入大脑皮质,唾液、胃液等分泌会变得旺盛,做好进食准备。包括对食物的认知、摄食程序、纳食动作,是下一阶段要进行的食物咀嚼、吞咽的必要前提。(2)口腔准备期指食物摄入口腔至完成咀嚼这一过程,是为吞咽做准备的阶段。食物经由唇、齿、颌、舌、颊肌、硬腭、软腭等参与摄入口腔,经咀嚼形成食团。食物在口腔内进行加工处理时,防止食物坠入咽部。流质饮食无须咀嚼,关键在于口腔内的控制;半流质、软质食物只要依靠舌与腭的挤压运动即可形成食团;而固体食物则需要通过复杂地咀嚼过程:下颌的垂直及水平运动,将食物进行切割、研磨,同时,舌对食物进行搅拌并与唾液混合,将其加工成为容易吞咽的食团。

(3)口腔期指把咀嚼形成的食团送入咽部的短暂过程。食块由口腔开始向咽部移动的瞬间即为口腔期的开始,而食块越过咽峡的一刻,即移行入咽期。

(4)咽期:即食团通过反射运动,由咽部向食管移送的阶段。正常情况下,吞咽反射在1秒内完成。食块被送往食管,这一瞬间呼吸运动停止。

(5)食管期:以蠕动运动把食块由食管向胃部移动的阶段。开始于食团通过环咽肌,食管产生顺序蠕动波推动食团通过食管,位于食管下端的下食管括约肌随之放松,使食团进入胃。

正常情况下吞咽的完成受第5(三叉神经)、7(面神经)、9(舌咽神经)、10(迷走神经)、11(副神经)、12(舌下神经)六对脑神经以及第一至第三颈椎神经的支配。因此,五期之间任何一部分出现问题以及相关神经出现病变都可能引起吞咽困难。

4、病因:

(1)神级系统疾病:脑血管疾病、脑外伤、延髓脊髓损伤

(2) 非神经系统疾病:口咽部疾病及手术

5、康复评定

1)摄食前的一般评价

(1)基础疾病:把握不同基础疾病如脑损伤、肿瘤、重症肌无力等的发生发展,有利于采取不同的康复手段。

(2)全身状态:注意有无发热、脱水、低营养,呼吸状态、体力、疾病稳定性等方面的问题,确认患者是否属于适合摄食的状态。

(3)意识水平:用Glasgow Coma Scale 等来评价意识状态,确认患者的意识水平是否可进行清醒进食,是否随着时间发生变化。

(4)高级脑功能:观察语言功能、认知、行为、注意力、记忆力、情感或智力水平有无问题。可采用不同量表进行分析。

2)摄食-吞咽功能评价

(1)口腔功能的观察:仔细观察口部开合、口唇闭锁、舌部运动、有无流涎、软腭上抬、吞咽反射、呕吐反射、牙齿状态、口腔卫生、构音、发声(开鼻声:软腭麻痹;湿性嘶哑:声带上部有唾液等残留)、口腔内知觉、味觉等。

(2)吞咽功能的观察:不需要设备,在床边便可进行的测试有以下两种:

A.“反复唾液吞咽测试”:被检查者采取坐位,卧床时采取放松体位。检查者将手指放在被检查者的喉结及舌骨处,让其尽量快速反复吞咽,观察30 s内喉结及舌骨随着吞咽运动越过手指,向前上方移动再复位的次数。高龄患者做3次即可。

B.“饮水试验”:为一种较方便、常用的鉴别方法。让患者喝下两三口一茶匙水,如无问题,瞩患者取坐位,将30 ml温水一口咽下,记录饮水情况,I.可一口喝完,无噎呛;II.分两次以上喝完,无噎呛;III.能一次喝完,但有噎呛;IV.分两次以上喝完,且有噎呛;V.常常呛住,难以全部喝完。情况I,若5秒内喝完,为正常;超过5秒,则可疑有吞咽障碍;情况II也为可疑;情况III、IV、V则确定有吞咽障碍。

3)摄食过程评价评价内容包括:

(1)口腔前期:意识状态、有无高级脑功能障碍影响、食速、食欲。

(2)口腔准备期:开口、闭唇、摄食、食物从口中洒落、舌部运动(前后、上下、左右)、下颌(上下、旋转)、咀嚼运动、进食方式变化。

(3)口腔期:吞送(量、方式、所需时间)、口腔内残留。

(4)咽期:喉部运动、噎食、咽部不适感、咽部残留感、声音变化、痰量有无增加。

(5)食管期:胸口憋闷、吞入食物逆流。

此外,有必要留意食物内容、吞咽困难的食物性状、所需时间、一次摄食量、体位、帮助方法、残留物去除法的有效性、疲劳、环境、帮助者的问题等。

4)吞咽功能评测:

(1)才藤7级评价法

7级:为正常:摄食咽下没有困难,没有康复医学治疗的必要。

6级:为轻度问题:摄食咽下有轻度问题,摄食时有必要改变食物的形态,如因咀嚼不充分需要吃软食,但是口腔残留的很少,不误咽。

5级:为口腔问题:主要是吞咽口腔期中度或重度障碍,需要改善咀嚼的形态,吃饭的时间延长,口腔内残留食物增多,吞咽时需要他人的提示或者监视,没有误咽。

4级:为机会误咽:用一般的方法摄食吞咽有误咽,但经过调整姿势或一口量的变化和咽下代偿后可以充分地防止误咽。

3级:为水的误咽:有水的误咽,使用误咽防止法也不能控制,改变食物形态有一定的效果,吃饭只能咽下食物,但摄取的能量不充分。

2级:为食物误咽:改变食物的形态没有效果,水和营养基本上由静脉供给。

1级:为唾液误咽:唾液产生误咽,不能进食、饮水。

(2)吞咽障碍的程度评分(VGF)

A. 口腔期

不能把口腔内的食物送入咽喉,从口唇流出,或者仅重力作用送入咽喉——0分不能形成食块流入咽喉,只能把食物形成灵灵群群状流入咽喉——1分

不能一次就把食物完全送入咽喉,一次吞咽动作后,有部分食物残留在口腔内——2分

一次吞咽就可完成把食物送入咽喉——3分

B.咽喉期

不能引起咽喉上举,会厌的闭锁及软腭弓闭合,吞咽反射不充分——0分

在咽喉凹及梨状窝存有多量的残食——1分

少量贮留残食,且反复几次吞咽可把残食全部吞咽入咽喉下——2分

一次吞咽就可完成把食物送入食管——3分

C.误咽程度大部分误咽,但无呛咳——0分

大部分误咽,但有呛咳——1分少部分误咽,无呛咳——2分

少量误咽,有呛咳——3分

无误咽——4分

程度判断:重症为0分,正常为10分

5)辅助性检查包括录像吞咽造影法(VF)检查、电视内窥镜吞咽功能检查、超声检查、放射性核素扫描检查、测压检查、肌电图检查、脉冲血氧定量法等。

5、康复护理措施

1)心理护理:做好心理护理是训练成功的基础和保证。吞咽障碍病人多同时伴有不同程度的肢体偏瘫、失语或语言不清等,易出现烦躁、易怒和抑郁情绪,有的拒绝进食。所以,在进行饮食训练时应针对不同患者的性格特点、文化程度和社会阅历等进行有的放矢的心理疏导。做好病人及家属的思想工作,我们使患者理解吞咽机理,掌握训练方法,鼓励病人增强康复的信心,积极主动配合训练。2)康复训练:可分为不用食物、针对吞咽功能障碍的间接训练(基础训练)和在进食的同时,通过调整体位及食物种类,应用辅助吞咽动作练习等的直接训练(摄食训练)。

Ⅰ、间接训练:间接训练从预防废用性功能低下、改善吞咽相关器官的运动及协调动作入手,为经口腔摄取营养做必要的功能性准备。由于间接训练不使用食物,安全性好,因此适用于从轻度到重度的各类吞咽困难患者。间接训练一般先于直接训练进行,直接训练开始后仍可并用间接训练。常用的间接训练方法有:(1)口唇闭锁练习:口唇运动训练可以改善食物或水从口中漏出。让患者面对镜子独立进行紧闭口唇的练习。对无法主动闭锁口唇的患者,可予以辅助。当患者可以主动闭拢口唇后,可让患者口内衔以系线的大纽扣,治疗师牵拉系线,患者紧闭口唇进行对抗,尽量不使纽扣脱出。其他练习包括口唇突出与旁拉、嘴角上翘(作微笑状)、抗阻鼓腮等。

(2)下颌运动训练:可促进咀嚼功能,做尽量张口,然后松弛及下颌向两侧运动练习。对张口困难患者,可对痉挛肌肉进行冷刺激或轻柔按摩,使咬肌放松;通过主动、被动运动让患者体会开合下颌的感觉。为强化咬肌肌力,可让患者做以臼齿咬紧压舌板的练习。

(3)舌的运动训练:可以促进对食丸的控制及向咽部输送的能力。可让患者向前及两侧尽力伸舌,伸舌不充分时,可用纱布裹住舌尖轻轻牵拉,然后让患者用

力缩舌,促进舌的前后运动;通过以舌尖舔吮口唇周围,练习舌的灵活性;用压舌板抵抗舌根部,练习舌根抬高等。(4)冷刺激(ice-massage):冷刺激能有效地强化吞咽反射,反复训练,可使之易于诱发且吞咽有力。将冰冻棉棒蘸少许水,轻轻刺激软腭、腭弓、舌根及咽后壁,然后嘱患者做吞咽动作。如出现呕吐反射即应终止刺激;如患者流涎过多,可对患侧颈部唾液腺行冷刺激,3次/日,10分钟/次,至皮肤稍发红。

(5)构音训练:吞咽困难患者常伴有构音障碍,通过构音训练可以改善吞咽有关器官的功能。

(6)声带内收训练:通过声带内收训练,以达到屏气时声带闭锁,防止食物进入气管。具体方法是,患者深吸气,两手按住桌子或在胸前对掌,用力推压,闭唇、憋气5秒钟。

(7)咳嗽训练:吞咽困难患者由于肌力和体力下降、声带麻痹,咳嗽会变得无力。强化咳嗽有利于排出吸入或误咽的食物,促进喉部闭锁。

(8)声门上吞咽训练:声门上吞咽又称“屏气吞咽”,具体做法是由鼻腔深吸一口气,然后屏住气进行空吞咽,吞咽后立即咳嗽。这一方法的原理是:屏住呼吸使声门闭锁、声门气压加大、吞咽时食丸不易进入气管;吞咽后咳嗽可以清除滞留在咽喉部的食物残渣。

(9)促进吞咽反射训练:用手指上下摩擦甲状软骨至下颌下方的皮肤,可引起下颌的上下运动和舌部的前后运动,继而引发吞咽。此方法可用于口中含有食物却不能产生吞咽运动的患者。

Ⅱ、直接训练:直接训练的适应证是,患者意识状态清醒、全身状态稳定、能产生吞咽反射、少量吸入或误咽能通过随意咳嗽咳出。

(1)环境:选择整洁的就餐环境,帮助患者做好就餐前准备工作,减少一切能转移患者在进食时注意力的环境因素,尽量让患者在安静舒适的环境下专心进行吞咽训练,降低吞咽训练中发生危险的可能。

(2)体位:由于口腔期及咽期同时存在功能障碍的患者较多,因此开始训练时,应选择既有代偿作用且又安全的体位。开始可先尝试30o半坐卧位、颈部前倾的体位。该体位可利用重力使食物易于摄入和吞咽;颈部前倾可使颈前肌群放松,有利于吞咽。偏瘫患者应将患侧肩背部垫高,护理者于健侧喂食。

(3)食物的选择:一般容易吞咽的食物具有下述特征:

①柔软、密度及性状均一;②有适当的黏性、不易松散;③易于咀嚼,通过咽及食道时容易变形;④不易在粘膜上滞留等。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及饮食习惯进行选择,兼顾食物的色、香、味等。

(4)一口量:即最适于患者吞咽的每次喂食量。正常成人约20ml,一口量过多,食物易从口中漏出或引起咽部滞留,增加误咽的危险;一口量过少,则难以触发吞咽反射,应从小量(3-4 ml)开始,逐步增加,掌握合适的一口量。

(5)选用餐具:选用适宜的餐具有助于摄食的顺利进行,应选择匙面小、难以沾上食物的汤匙。对自己可以进食的患者可以进行一些餐具的改造。

(6)调整进食速度:指导患者以较常人缓慢的速度进行摄食、咀嚼和吞咽。一般每餐进食的时间控制在45分钟左右为宜。

(7)咽部残留食物的去除法:可训练患者通过以下方法去除滞留在咽部的食物:①空吞咽:每次吞咽食物后,再反复做几次空吞咽,使食块全部咽下,然后再进食;

②交互吞咽:让患者交替吞咽固体食物和流食,或每次吞咽后饮少许水(1-2ml),

这样既有利于激发吞咽反射,又能达到去除咽部滞留食物的目的;

③点头样吞咽:颈部后仰时会厌谷变窄,可挤出滞留食物,随后低头并做吞咽动作,反复数次,可清除并咽下滞留的食物。

④侧方吞咽:梨状隐窝是另一处吞咽后容易滞留食物的部位,通过颏部指向左、右侧的点头样吞咽动作,可去除并咽下滞留于两侧梨状隐窝的食物。

(8)呛咳的处理:呛咳是吞咽困难的最基本特征,出现呛咳时,患者应当将腰、颈弯曲,身体前倾,下颌抵向前胸。当咳嗽清洁气道时,这种体位可以防止残渣再次侵入气道。如果食物残渣卡在喉部,危及呼吸,患者应再次弯腰低头,在肩胛骨之间快速连续拍击使残渣排出。

注意进食前后口腔的清洁卫生,防止食物残渣留存在口腔内,为防止食道反流造成误吸。

Ⅲ、吞咽训练的目的(1)改善摄食吞咽的功能(2)改变或恢复经口进食的方法,早日拔出鼻饲管、咽造瘘、食管造瘘、胃或空肠造瘘等(3)预防和减少并发症,如食物误吸导致的肺部感染(4)改善病人的营养状态,增强病人康复的信心,有力于其他功能障碍的康复。

Ⅳ、吞咽训练的原则(1)综合评估:确定病人的吞咽障碍程度和吞咽障碍类型(2)个体化:针对不同的病人,制定不同的吞咽训练方法(3)循序渐进;根据病人的功能障碍情况进行治疗和训练,并逐步增加进食量(4)治疗和训练相结合:在训练的基础上,通过和理的刺激,促进吞咽障碍啊功能恢复。

脑梗塞患者吞咽障碍的康复护理

脑梗塞患者吞咽障碍的康复护理综述 刘鸣 【摘要】脑梗塞是脑血管疾病中最常见病,约占75%。脑梗塞、脑外伤、中枢神经感染或脱髓鞘病均可导致吞咽障碍。吞咽障碍是脑血管病人的常见并发症,其急性期发生率为5l%。吞咽障碍主要是指脑血管疾病时,控制口、咽、喉、食管的神经功能障碍,致使咀嚼肌、舌肌、咽喉、会厌部肌肉运动发生障碍。影响病人营养物质的摄取,容易产生误咽,引起吸入性肺炎或窒息等,严重影响患者的康复。同时给患者带来极大的心理痛苦,出现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1],致使生活质量下降,死亡率增高,影响脑梗塞治疗的全过程。通过对患者进行颈部的活动度训练,颊肌、喉部内收肌运动,咽部冷刺激与空吞咽、呼吸道的训练,模拟吞咽训练,配合针灸、高压氧、神经肌肉电刺激等治疗,进食方法训练,使患者口、腭、舌、喉肌群得到锻炼,提高相应肌群的协调性和灵活性,使患者尽早建立良好的吞咽反射,减轻并发症,提高生活质量。 【关键词】脑梗塞;吞咽障碍;康复护理 脑梗塞是脑血管疾病中最常见病,约占75%。脑梗塞、脑外伤、中枢神经感染或脱髓鞘病均可导致吞咽障碍。吞咽障碍是脑血管病人的常见并发症,其急性期发生率为5l%。吞咽障碍主要是指脑血管疾病时,控制口、咽、喉、食管的神经功能障碍,致使咀嚼肌、舌肌、咽喉、会厌部肌肉运动发生障碍。影响病人营养物质的摄取,容易产生误咽,引起吸入性肺炎或窒息等,严重影响患者的康复。同时给患者带来极大的心理痛苦,出现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1],致使生活质量下降,死亡率增高,影响脑梗塞治疗的全过程。因此,康复护理有利于改善吞咽功能,提高生存质量。现将脑梗塞患者的康复护理综述如下。 1 脑梗塞吞咽障碍康复训练的重要意义

吞咽障碍的康复训练

精品文档 . 吞咽障碍的康复训练 一、对患者及家属的健康教育及指导 1、在患者进行吞咽治疗中给予患者支持和鼓励 2、注意一般情况下患者进食时需要坐起,除非治疗师有特别要求 3、鼓励患者小口进食 4、允许患者有足够的进食时间 5、在进食更多食物时要确信患者前一口食物已经吞咽完。 6、一般进餐后让患者坐位休息20-30分钟 二、吞咽器官训练 (一)唇部练习 1、咬紧牙齿,说“衣”声,维持5秒,做5次。 2、拢起嘴唇,说“乌”声,维持5秒,做5次。 3、说“衣”声随即说“乌”声,然后放松,快速重复5-10次。 4、紧闭双唇,维持5秒,放松,重复5-10次。 5、双唇含着压舌板,用力闭紧及拉出压舌板,与嘴唇抗力,维持5秒放松,重复5-10次。 6、压舌板放嘴唇左面,用力闭紧,拉出对抗嘴唇咬合力,然后放右面再做,重复5-10次。 7、吹起练习:吹气球/口哨/肥皂泡/蜡烛。(由于院内禁止明火,以防危险,故吹蜡烛在院内 勿用) (二)舌训练 1、把舌头尽量伸出口外,维持5秒,然后缩回,放松,重复做5-10次。 2、舌尖伸向左唇角,再转向右唇角,各维持5秒,然后放松。连续做5-10次。 3、用舌尖舔唇一圈,重复5-10次。 4、伸出舌尖,用压舌板压向舌尖,与舌尖抗力,维持5秒,重复5-10次。(抗力时尽量不 用牙齿夹着舌尖来借力) 5、把舌头伸出,舌尖向上,用压舌板压着舌尖,对抗力维持5秒,重复5-10次。 6、把舌尖伸向左唇角,与压舌板抗力,维持5秒,随即把舌头转向右唇角,与压舌板抗力, 维持5秒,然后放松,重复5-10次。 7、重复说“da”音10次“ga”音10次“la”音10次 8、重复说“da ga la”音10次。 (三)腭咽闭合训练 1、口含住一根吸管(封闭另一端)作吸吮动作,感觉腭弓有上抬运动为佳。 2、两手在胸前交叉用力推压,同时发“ka”或“a”声;或按住墙壁或桌子同时发声,感 觉腭弓有上提运动。 3、寒冷刺激用冰棉棒刺激腭咽弓,同时发“a”音。

吞咽障碍患者的康复护理

吞咽障碍患者的康复护理 南阳市第二人民医院康复科吴耘 吞咽障碍是脑卒中患者常见的并发症,卒中患者入院时约45%存在不同程度的吞咽困难,主要表现为进食吞咽困难,饮水呛咳,甚至误咽、误吸,轻者导致营养不良、低蛋白血症,重者导致吸入性肺炎甚至死亡[1]。脑卒中引起的吞咽障碍主要表现为随意性舌运动开始时间延迟与吞咽有关的肌肉运动协调性降低[2]。我科针对吞咽障碍病人开展了吞咽训练及护理干预,效果满意,现总结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选择2011年6月至2011年9月在我科住院的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48例,符合2001年第五次全国脑血管病会议诊断标准,并经CT或MRI检查确诊,均有摄食吞咽障碍。 1.2治疗方法 1.2.1吞咽障碍的评估: 1、了解与吞咽相关的临床情况:病史、服药史、营养状态。 2、口颜面功能评估度:口腔黏膜、颊部、唇、舌、软腭、喉等运动及其功能。 3、吞咽功能评估:触摸吞咽动作、反复唾液吞咽实验、参照洼田饮水试验[3]进 行吞咽功能评定,。 4、摄食评估:进食姿势、食物认识、放入口的位置、每口量、进食吞咽需时间、 呼吸情况、口腔残留情况,是否有吞咽失用。 5、吞咽障碍影像学:喉内窥镜检查,吞咽造影检查等。 1.2.2吞咽障碍治疗:根据评测结果,针对患者的吞咽障碍的情况进行康复训练。 1、唇的训练方法:严重障碍者,轻拍唇周引出原始反射,唇部振动刺激,唇内 外按摩,快速冰刺激。轻、中度障碍者:主动地唇缩、唇拢,唇夹压舌板,吹哨子训练。 2、下颌、面颊部的训练方法:瘫痪无力的患者,鼓腮加轻拍,抗阻力吸吮动作, 张、合口运动,下颌左右运动。肌张力高的患者,下颌牵张训练,面颊部放松按摩。 3、舌头训练方法: 严重障碍者: 轻拉舌头做伸舌、缩舌、左右摆舌、舌上下运动。舌头轻擦刺激训练,舌本体感觉按压刺激,冰刺激训练。 中、轻度功能障碍者: ⑴舌前部运动练习:舌抵上齿、左右嘴角或面颊部内侧;舌伸出绕唇周;舌 尖抵于上牙齿背沿硬腭后卷;功能音d、t。 ⑵舌根部练习:尽量后缩,压舌板按压舌中部抗阻前伸,功能音gkh。 ⑶舌中部的练习:舌中部抵硬腭后缩至软腭处,舌中部紧贴硬腭做上下运动, 功能音j、q、x。 4、腭咽闭合、声门闭合训练:棉签、吸管吸允练习,冰刺激,用力推压发音练 习 2 护理措施 2.1心理护理焦虑、抑郁情绪普遍存在于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中,影响吞咽功能的康复疗效。因此护理人员要注重交流技巧,取得患者的信任,积极耐心地讲解疾病知识与治疗过程,缓解其紧张及恐惧情绪,保证治疗顺利进行。

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康复护理(一)

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康复护理(一) 【关键词】脑卒中吞咽障碍康复护理 吞咽障碍是脑卒中后常见的并发症之一,是由于与吞咽有关的中枢部位或神经损伤,使吞咽的一个或多个阶段损伤而导致各种症状出现的一组临床综合征。主要见于真性球麻痹和假性球麻痹的患者,单侧皮质脑干束受损也可出现一过性的吞咽功能障碍。其发生率多达25%~73%1],主要表现为饮水呛咳、吞咽困难、语言障碍,常可引起吸入性肺炎,甚至窒息死亡。患者还可因进食困难导致营养摄入不足,机体抵抗力下降,生活质量下降。因此,及时有效地进行康复护理,可避免因吞咽困难导致吸入性肺炎等并发症。同时,尽早改善吞咽功能,不但可以及时从消化道用药,还可以及时补充足够的营养和水分,增强机体抵抗力,对促进患者早日康复,提高生活质量有重要意义。 1心理护理 心理防御机制作用,直接影响着康复的成效。当患者处于兴奋状态及良好情绪时,神经抑制解除,神经肌肉调节达到最佳状态。脑卒中后吞咽功能障碍患者常伴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产生紧张、悲观、厌食甚至拒食心理,易激怒或抑郁,甚至失去生存信心。因此应通过心理疏导,要注意调整患者心态,在患者进食过程中,护理人员要运用巧妙的语言积极暗示患者,消除心理障碍,增强其安全感,增强患者康复的信心。对于病情稳定的患者,提倡集体进食,以减轻或消除孤独感。 2摄食训练 2.1进食体位 (1)坐位:躯干垂直,头轻度向前屈曲,这种体位可最大限度地保护气管,有利于吞咽动作形成。尽可能进食后保持此体位30min。(2)仰卧位:躯干45°仰卧,喂食者位于患者的健侧,该体位可促进残留食物从咽峡部排出,防止吸入气管。(3)侧卧位:向健侧卧位,利用重力作用,使食物主要集中在健侧口腔,减少食物残留于瘫痪侧。(4)平卧头偏向一侧:由于病情特殊,如脑出血急性期需要平卧时,可采取此体位,防止误吸入气管。 2.2一口量 指最适宜吞咽的每次摄食入口量(正常人约为20mL)。对患者进行摄食训练时,一口量过多,食物就易从口中漏出或残留在咽部导致误咽,过少则会因刺激强度不够难以诱发吞咽反射,所以一般先以少量食物(一汤匙)试探,后酌情加量。 2.3进食速度 进食速度不能过快,以较正常人相对缓慢的速度咀嚼和吞咽,每进食一口后,要让患者反复吞咽数次。每次进食时间控制在45min左右,进食时尽量不要与患者交谈,防止误吸、误咽。 2.4食物选择 根据患者吞咽障碍的程度,本着“先易后难”的原则选择密度及形态均匀,有适当粘性不易松散,易于咀嚼和通过咽部,不易在食道黏膜上残留的食物,可选果冻、蛋羹、豆腐脑、米糊等半固体食物,从小量逐渐增加固体食物并进而过渡到进食普通饮食和水。治疗同时还要兼顾患者的喜好、营养成分及食物的色、香、味、温度等。 3吞咽训练 对摄入、吞咽各个部位进行训练,增加协调能力。一般安排在饭前,每日3次,每次20min 左右。 3.1舌体运动训练 让患者以舌尖抵硬腭部,舌在齿内侧回旋并发“la”音。对舌体运动障碍患者,用压舌板按摩舌部,护理人员用纱布包裹患者舌尖,向左右口角及上下牙龈等不同方向软牵拉,后嘱患者用力缩舌,促进其舌体前后运动或左右反复伸展。

吞咽功能障碍考试试题(答案)

2017年第一季度康复医学科护理考试试题 姓名分数日期 一.填空(每小题2分,共60分) 1.吞咽障碍是指各种原因所致食物不能由(口腔到胃)的过程。常发生于(脑卒中)、(颅脑外伤)、帕金森病等人群。 2.吞咽障碍除影响患者的正常食物摄入、造成全身营养不良外,还可引起(呛咳)、(误吸),发生肺感染。 3..进食体位:调整摄食姿势(患者可先尝试30°仰卧、颈部前屈的姿势),半坐位:30-60°卧位,头部(前)屈,(偏瘫)侧肩部以枕垫起。坐位:身体坐直,稍向前倾约(20 )°,颈部稍向前弯曲,喂食者位于患者的(健)侧。 4. 食物:调整食物形态(避免进食干、黏食物,应采用稠厚流质),选择密度均匀又不易出现误咽的(糊)状食物,如香蕉、蛋羹、豆腐等。 5. 食具开始选择(小而浅)的(长柄)勺子。 6.食物在口中的位置:从(健侧)喂食,尽量把食物放在(舌根)或(健侧颊部)以利于吞咽。 7.一口量:正常人约(20 )ml,患者一般先以少量试之(1-2ml),然后酌情增加3ml、5ml、10ml......调整合适的进食速度,每次证实完全咽下后再喂第2口,速度不宜过快,进食时间持续( 30min )为宜。 8.代偿性训练:( 侧方吞咽)、(空吞咽)、(交替吞咽)、(点头样吞咽)、(重复吞咽)(低头吞咽)、用力吞咽。 9.随意性咳嗽:有意识性咳嗽使(进入气道内的食物)被咳嗽出来。 10..痰多患者,先清理(呼吸道)再进食。 11.有义齿的患者,进食时应先(佩戴上)再进食。 12.口腔感觉差者,食物送入口时,可适当增加汤匙下压舌部的力量,有助于(刺激感觉)。 13.如患者有认知障碍,可适当给予(口令提示)。 14.如患者吞咽固体食物有困难时,同样不能咽下(大粒)的药片或胶囊。 15.餐后保持舒适的半卧姿势或坐位(30~40 )分钟。

吞咽障碍的康复训练

吞咽障碍的康复训练 一、对患者及家属的健康教育及指导 1、在患者进行吞咽治疗中给予患者支持和鼓励 2、注意一般情况下患者进食时需要坐起,除非治疗师有特别要求 3、鼓励患者小口进食 4、允许患者有足够的进食时间 5、在进食更多食物时要确信患者前一口食物已经吞咽完。 6、一般进餐后让患者坐位休息20-30分钟 二、吞咽器官训练 (一)唇部练习 1、咬紧牙齿,说“衣”声,维持5秒,做5次。 2、拢起嘴唇,说“乌”声,维持5秒,做5次。 3、说“衣”声随即说“乌”声,然后放松,快速重复5-10次。 4、紧闭双唇,维持5秒,放松,重复5-10次。 5、双唇含着压舌板,用力闭紧及拉出压舌板,与嘴唇抗力,维持5秒放松,重复5-10次。 6、压舌板放嘴唇左面,用力闭紧,拉出对抗嘴唇咬合力,然后放右面再做,重复5-10次。 7、吹起练习:吹气球/口哨/肥皂泡/蜡烛。(由于院内禁止明火,以防危险,故吹蜡烛在院内 勿用) (二)舌训练 1、把舌头尽量伸出口外,维持5秒,然后缩回,放松,重复做5-10次。 2、舌尖伸向左唇角,再转向右唇角,各维持5秒,然后放松。连续做5-10次。 3、用舌尖舔唇一圈,重复5-10次。 4、伸出舌尖,用压舌板压向舌尖,与舌尖抗力,维持5秒,重复5-10次。(抗力时尽量不 用牙齿夹着舌尖来借力) 5、把舌头伸出,舌尖向上,用压舌板压着舌尖,对抗力维持5秒,重复5-10次。 6、把舌尖伸向左唇角,与压舌板抗力,维持5秒,随即把舌头转向右唇角,与压舌板抗力, 维持5秒,然后放松,重复5-10次。 7、重复说“da”音10次“ga”音10次“la”音10次 8、重复说“da ga la”音10次。 (三)腭咽闭合训练 1、口含住一根吸管(封闭另一端)作吸吮动作,感觉腭弓有上抬运动为佳。 2、两手在胸前交叉用力推压,同时发“ka”或“a”声;或按住墙壁或桌子同时发声,感 觉腭弓有上提运动。 3、寒冷刺激用冰棉棒刺激腭咽弓,同时发“a”音。

吞咽障碍的康复护理讲课

吞咽障碍的康复护理 -------- 1、定义 吞咽障碍(dysphagia)是食物从口腔经咽、食管向胃运送过程中受到阻碍所产生的症状。表现为进食后呛咳,痰中混食物,进食中咽部不适,食物残留感及反复肺炎发作。 2、分类 器质性吞咽障碍:由相关器官解剖结构异常所引起的,如口腔、咽、喉部的肿瘤手术后的患者。 功能性吞咽障碍:而由中枢神经系统或周围神经系统损伤、肌病等引起运动功能异常,无器官解剖结构改变的吞咽障碍,如脑血管疾病的患者。 3、正常人的吞咽过程 正常人的吞咽运动可分为五个阶段:口腔前期(认知期/先行期)、口腔准备期、口腔期、咽部期、食管期。 (1)口腔前期(认知期/先行期):人们通过视觉和嗅觉感知食物,食物的信息进入大脑皮质,唾液、胃液等分泌会变得旺盛,做好进食准备。包括对食物的认知、摄食程序、纳食动作,是下一阶段要进行的食物咀嚼、吞咽的必要前提。(2)口腔准备期指食物摄入口腔至完成咀嚼这一过程,是为吞咽做准备的阶段。食物经由唇、齿、颌、舌、颊肌、硬腭、软腭等参与摄入口腔,经咀嚼形成食团。食物在口腔内进行加工处理时,防止食物坠入咽部。流质饮食无须咀嚼,关键在于口腔内的控制;半流质、软质食物只要依靠舌与腭的挤压运动即可形成食团;而固体食物则需要通过复杂地咀嚼过程:下颌的垂直及水平运动,将食物进行切割、研磨,同时,舌对食物进行搅拌并与唾液混合,将其加工成为容易吞咽的食团。 (3)口腔期指把咀嚼形成的食团送入咽部的短暂过程。食块由口腔开始向咽部移动的瞬间即为口腔期的开始,而食块越过咽峡的一刻,即移行入咽期。 (4)咽期:即食团通过反射运动,由咽部向食管移送的阶段。正常情况下,吞咽反射在1秒内完成。食块被送往食管,这一瞬间呼吸运动停止。 (5)食管期:以蠕动运动把食块由食管向胃部移动的阶段。开始于食团通过环咽肌,食管产生顺序蠕动波推动食团通过食管,位于食管下端的下食管括约肌随之放松,使食团进入胃。 正常情况下吞咽的完成受第5(三叉神经)、7(面神经)、9(舌咽神经)、10(迷走神经)、11(副神经)、12(舌下神经)六对脑神经以及第一至第三颈椎神经的支配。因此,五期之间任何一部分出现问题以及相关神经出现病变都可能引起吞咽困难。 4、病因: (1)神级系统疾病:脑血管疾病、脑外伤、延髓脊髓损伤 (2) 非神经系统疾病:口咽部疾病及手术 5、康复评定 1)摄食前的一般评价 (1)基础疾病:把握不同基础疾病如脑损伤、肿瘤、重症肌无力等的发生发展,有利于采取不同的康复手段。

吞咽功能障碍评估指引(新表)

吞咽功能障碍评估指引 对于每一个疑似吞咽障碍的病人,根据吞咽功能障碍评估流程进行评估,通过饮水/吞糊测试初步筛选存在吞咽困难的病人,应遵循‘吞咽功能障碍患者饮食护理指引’,护士应密切观察病人进食情况,及早发现吞咽困难的症状,做好警示提示,避免误吸,做好安全进食/喂食宣教,根据病人存在的问题进行吞咽训练指导,预防吸入性肺炎的发生。同时做好护理记录及交班。 1、吞咽功能的评估必须根据医嘱执行。 2、新入院疑似吞咽障碍的病人,先进行饮水测试,如果测试失败,再进行吞糊测试。 吞糊测试成功:需指导病人/家属暂时进食米糊及进食技巧。 饮水测试失败者:指导避免直接饮水。24h后再进行饮水测试,如果饮水测试仍失败,则需指导病人饮水时加适量米粉或暂进食稠状液体。 饮水/吞糊测试均失败:指导病人/家属暂不能经口进食;并把测试结果报告医生,根据医嘱留置鼻饲管;做好记录和交接班。 (1)停留鼻饲管的病人拔管前:先进行吞糊测试,测试成功后再进行饮水测试,并观察病人进食过程是否出现吞咽障碍的症状,一旦出现,立即停止测试(必要时负压吸痰),立即报告医生及时处理。 3、对于以下病人应转介言语治疗师进行吞咽评估的功能促进: (1)意识不清/昏迷的病人 (2)气管切开的病人 (3)吞咽神经功能障碍的病人 (4)痰多需频繁吸痰的病人

吞咽功能障碍评估流程

吞咽功能障碍评估:饮水测试表 科室床号姓名性别年龄登记号 ★饮水测试评估: 有以下任一种“是”的情形,均不能进行饮水测试 ★步骤: 1、评估病人意识(清醒□合作□不合作□),与家属沟通。 2、医生开医嘱。 3、向病人解释测试的目的,配合法,取得合作。 4、器具准备:一杯50ml的温开水,一个5ml的汤匙。 5、病人取坐位,卧床患者抬高床头30°,取半坐卧位。 6、指导病人配合,饮水时不要讲话,喝水时间无限制。 7、前20ml水由护士用汤匙喂,每次5ml。 8、剩余30ml温水如往常一样饮用,注意观察患者饮水经过,并记录所用时间,记录饮水情况,详见洼田饮水试验结果及判断表 9、观察测试过程中是否出现吞咽困难/误吸症状:呛咳、咳

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的康复护理

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的康复护理 发表时间:2010-07-19T08:42:35.793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0年第10期供稿作者:吴丽伶 [导读] 食物形态应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从流质、半流质、逐渐过度到普食 吴丽伶(哈尔病市第四医院神经内科黑龙江哈尔滨 150026) 【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5085 (2010)10-0269-02 吞咽碍是脑卒中常见症状之一,急性期发作率为51%[1]。 2009年3月-2009年6月,我科对60例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进行康复护理及治疗效果良好,现报到如下。 1 临床资料 60例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中,男39例,女21例,脑梗塞46例,脑出血14例,所有患者均意识清楚,无感觉性失语。 2 护理 2.1摄食前训练 2.1.1口腔肌群的运动训练。指导患者做开闭颌关节5—10次,然后做空咀嚼和吞咽,休息3分钟后,再进行吹气动作训练,指导患者保持唇的位置几秒钟,反复做几次。 2.1.2咽部冷刺激与空吞咽训练,用棉签蘸冰水在前腭弓部,左右交替按摩5-8次,然后瞩患者做空咽动作,冷刺激可提高吞咽发生的敏感性和速度,使吞咽功能得到强化。 2.1.2加强鼓腮,磕牙训练对吞咽肌群的力量,预防误吸有积极作用。 2.2摄食训练(直接吞咽训练) 对轻度吞咽障碍以摄食和体位训练为主,对中、重度吞咽障碍患者经过摄食前训练,产生一定吞咽能力后方可进行摄食训练主要方法有: (1)摄食体位:常用体位有两种,能坐起的患者采取坐位,躯干垂直,头正中,颈轻度向前屈曲位,这种体位可达到最大的气道保护,还易引起吞咽反射,不能坐起患者采取半卧位,躯干上抬30度,头颈前屈,偏瘫侧肩部用枕垫起,喂食者位于患者健侧,这种体位可减少食物向鼻腔逆流和误吸,还有利于食物向咽部运送,进食结束后抬高床头30-40度,保持30分钟,防止食物返流。 (2)每口喂食量,喂食时每口喂食量过多,口腔控制困难,食物会从口中漏出或引起咽部食物残留导致误咽;过少因刺激强度不够,难度诱发吞咽反射,应以少量试试(3-5毫升),然后酌情增加。 (3)食物形态食物形态应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从流质、半流质、逐渐过度到普食。所选择食物的温度、质地、体积和口味要能够激活吞咽,避免粘性、干燥和难以咀嚼或容易分散的食物。①轻度吞咽困难者,此类患者能咀嚼,但不可有舌向口腔深处送进食物,可用汤匙每次将食物送至舌跟处,让患者吞咽,偏瘫患者应向健侧送食。②中度吞咽困难者,进食前先喂一勺温开水,润湿口腔,食道,同时试验吞咽功能,如吞咽顺利,可先喂少许稠粥至健侧舌后方,指导患者用舌搅拌食物,抬起舌头,舌顶向上腭,教患者先有吞咽意识,做吞咽动作,患者完全咽下食物后停10—15秒,待呼吸平稳后咳嗽,清洁食道,检查口腔已排空食物后再进食。③重度吞咽困难者,其经口进食饮食量太少,不是以补充营养及水分等。长期吞咽困难者易引起营养不良,应及早实施鼻饲饮食。 (4)强化意念运动训练引导患者再识记摄食咀嚼吞咽等一系列吞咽动作,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促进运动传导通路的重新建立。 2.3摄食中特殊情况处理 2.3.1呛咳处理呛咳食吞咽的最基本特征出现呛咳时,立即扶托患者弯腰低头,使下颌靠近胸前,在患者肩胛骨之间快速连续拒击,使食物残渣咳出。必要时使用吸引器及时清理呛咳食物。 2.3.2预防误咽急性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因误咽发生吸入性肺炎达48.6%[2]。发病一年后,经口摄入者肺炎发生率上升54%,鼻饲者为13%[3]。因此,经口或鼻饲摄食,对有误吸危险的患者,均应采取预防措施,减少误咽的发生:保持口腔卫生,每日做2次口腔护理;每日做颈部的被动和主动活动,防止颈部后倾,肌内挛缩所致的吞咽不利;指导患者作交互吞咽,侧方吞咽或点头样吞咽训练。去除咽部残留食物;咳嗽训练,努力建立排出气异物的各种防御反射。 2.4心理护理脑卒中患者多数伴有肢体功能障碍和语言障碍,生活不能自理,因此感到康复无望,且受呛咳误吸的影响,使患者产生焦虑,抑郁,悲观,厌食等情绪。康复训练计划的实施决定于患者对训练的合作态度,因此做好患者的心理护理尤为重要。良好的护患关系,有效的交流可使患者积极配合治疗,鼓励其用健手进食。可增加其成就感,促进整体功能恢复还有利于患者自我把握进食量和进食速度,减少误咽的发生对他人的依赖。 2.5 语言训练语言与吞咽的解剖神经肌肉系统食相关的[4],由此任何改善说话能力的活动均有助于患者进食模式的改变;同样正确的进食运动也有助于语言表达能力的提交,大多数语言训练的方法与吞咽障碍训练的方法是相通的,如通过发音,数数,说字,词,句等训练均有助于提高患者口唇,声带,及喉头的运动能力。 脑卒中吞咽困难患者的康复是综合性的,除了口腔功能训练外,还包括肌力训练,上肢的训练,辅助用具的选择与使用,食物的调配等,凡是与摄食有关的细节都应该考虑在内[4]。只有护士,医生,患者,家属,营养师的共同努力才能取得最佳的康复效果。参考文献 [1] 杨锦媚,潘惠珍,李桂萍,等.脑卒中吞咽障碍的康复护理现状.中华护理杂志,2005,6(40):464—465. [2] 于莹,吞咽困难病人的预见性护理.实用护理杂志.2001,17(9):39. [3] 张丽芳,魏晓东.脑卒中患者安全摄食法.国外医学护理学分册,2000,19(11):518—519. [4] 高丽萍,霍春暖,瓮长水,等.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的早期康复护理.中华护理杂志,2003,38(5):28—30.

康复护理学(5.3.2)--认知功能障碍的康复护理

《康复护理学》习题作业 第五章 常见功能障碍的康复护理 【习题】 一、名词解释 1.吞咽障碍 2.体位引流 一、填空题: 1.吞咽训练主要是对咽部进行 与 训练。 2.狭义的日常生活活动是指为了维持生存及适应生存环境而进行的一系列 、 、的活动。 3.正常的吞咽过程可分为 、 、 。 4.体位排痰训练的目的是促进排痰, ,促进肺膨胀, ,预防肺部并发症。 5、缩唇呼吸法的训练要领是用 吸气,同时闭嘴;强调 呼气;吸呼时间比为 。 6. 指导偏瘫患者穿脱衣服时,应遵循先穿 ,后脱 原则。 7.腹式呼吸法的训练要领是思想集中,肩背放松、先 后 ,吸鼓呼瘪,呼时经 ,吸时经 ,细呼深吸,不可用力。 三、单项选择题 1.下列哪项吞咽训练方法可以提升咽喉部 。 A.门德尔松手法 B.声门上吞咽 C.呼吸训练 D.吞咽与空吞咽交替 2.慢阻肺患者进行缩嘴呼吸训练,吸呼比率为 。 A.1:2-1:3 B.1:2-1:4 C.1:3-1:2 D.1:4-1:2 3.穿脱衣服训练的护理要点中错误的是 。 A.穿衣服时应先穿健侧后穿患侧

B.脱衣服时应先脱健侧后脱患侧 C.为操作方便,将衣服上的纽扣换成尼龙搭扣 D.裤带换成松紧带 4.下列哪项不是ADL训练的内容 。 A.交谈 B.穿衣 C.园艺活动 D.棋牌活动 5.某慢阻肺患者病变部位在右侧肺下叶,其体位引流时可摆放的体位是 。 A.右侧卧位 B.左侧卧位 C.头高足低 D.俯卧位 6.关于呼吸训练的目的以下不正确的是 。 A.改善心理状态 B.增强呼吸功能 C.提高活动能力 D.提高生活自理能力 7.吞咽训练主要对咽部进行 。 A.冷刺激和空吞咽训练 B.舌肌与咀嚼肌训练 C.发音器官训练 D.颊肌与喉部训练 8.吞咽障碍最常见和最大的威胁是 。 A.营养不良 B.感染 C.误咽 D.低蛋白血症 四、问答题 1、简述呼吸训练的方法及其目的。 2、简述呼吸训练的注意事项。 3、简述日常生活活动训练的目的。 4、简述日常生活活动训练的内容。

吞咽功能障碍考试试题(答案)资料

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2017年第一季度康复医学科护理考试试题姓名分数日期 一.填空(每小题2分,共60分) 1.吞咽障碍是指各种原因所致食物不能由(口腔到胃)的过程。常发生于(脑卒中)、(颅脑外伤)、帕金森病等人群。 2.吞咽障碍除影响患者的正常食物摄入、造成全身营养不良外,还可引起(呛咳)、(误吸),发生肺感染。 3..进食体位:调整摄食姿势(患者可先尝试30°仰卧、颈部前屈的姿势),半坐位:30-60°卧位,头部(前)屈,(偏瘫)侧肩部以枕垫起。坐位:身体坐直,稍向前倾约(20 )°,颈部稍向前弯曲,喂食者位于患者的(健)侧。 4. 食物:调整食物形态(避免进食干、黏食物,应采用稠厚流质),选择密度均匀又不易出现误咽的(糊)状食物,如香蕉、蛋羹、豆腐等。 5. 食具开始选择(小而浅)的(长柄)勺子。 6.食物在口中的位置:从(健侧)喂食,尽量把食物放在(舌根)或(健侧颊部)以利于吞咽。 7.一口量:正常人约(20 )ml,患者一般先以少量试之(1-2ml),然后酌情增加3ml、5ml、10ml......调整合适的进食速度,每次证实完全咽下后再喂第2口,速度不宜过快,进食时间持续( 30min )为宜。 8.代偿性训练:( 侧方吞咽)、(空吞咽)、(交替吞咽)、(点头样吞咽)、(重复吞咽)(低头吞咽)、用力吞咽。 9.随意性咳嗽:有意识性咳嗽使(进入气道内的食物)被咳嗽出来。 10..痰多患者,先清理(呼吸道)再进食。 11.有义齿的患者,进食时应先(佩戴上)再进食。 12.口腔感觉差者,食物送入口时,可适当增加汤匙下压舌部的力量,有助于(刺激感觉)。 13.如患者有认知障碍,可适当给予(口令提示)。 14.如患者吞咽固体食物有困难时,同样不能咽下(大粒)的药片或胶囊。 15.餐后保持舒适的半卧姿势或坐位(30~40 )分钟。

脑卒中伴吞咽障碍患者的护理干预及体会

脑卒中伴吞咽障碍患者的护理干预及体会 发表时间:2018-11-14T09:08:56.807Z 来源:《医师在线》2018年第15期作者:朱丽 [导读] 本研究结果显示,进行有针对性、系统的吞咽训练可以改善患者吞咽功能,使患者尽早建立良好的吞咽反射,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生存质量。 (中国中铁阜阳中心医院,安徽阜阳 236000) 【摘要】目的:脑卒中伴吞咽障碍的患者进行护理干预及体会探讨。方法:对40例脑卒中伴吞咽障碍患者进行测试、调查。结果:出院时评估吞咽功能正常的21例,占52.5%;明显改善16例,占40.0%;无改善3例,占7.5%。结论: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改善患者的吞咽功能,减少并发症,同时也体现出护理工作的价值。 【关键词】脑卒中;吞咽障碍;护理 [ 中图分类号 ]R2 [ 文献标号 ]A [ 文章编号 ]2095-7165(2018)15-0228-01 吞咽困难是脑卒中的一种常见并发症,50%脑卒中患者发病后伴有不同程度的吞咽困难。吞咽困难导致的误吸易引起吸入性肺炎,重者因水和营养的摄取困难导致脱水及营养不良,影响脑卒中的康复,延长住院日,增加死亡率。现对我院自2016年3月~2018年2月收治40例脑卒中吞咽困难患者,对其进行的康复训练的护理经验及体会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本组40例,为2016年3月~2018年2月收治的脑卒中吞咽困难患者。脑卒中伴吞咽障碍患者接受训练时为意识清醒,无感觉性失语,其中男24例,女16例;年龄38~76岁;平均年龄38.4岁,脑梗死25例,脑出血15例;经评估、饮水测试,吞咽功能为Ⅲ级~Ⅴ级;住院时间为18~60天。 1.2护理 1.2.1基础训练 1.2.1.1 舌肌、咀嚼肌运动:在患者未出现吞咽反射的情况下,先进行舌肌和咀嚼肌的按摩。再嘱患者张口,将舌尽力向外伸出,先舔下唇及左右口角,转至舔上唇及硬腭部,然后将舌缩回,闭口作上下牙齿互叩及咀嚼10次,如果患者不能自行舌运动时,可用纱布轻轻的把持舌,进行上下、左右运动,将舌还回原处,轻托下颌闭口,以磨牙咬动10次,分别于早、中、晚饭前进行,每次5min:。 1.2.1.2 颊肌、喉部内收肌运动:嘱患者轻张口后闭上,使双颊部充满气体、鼓起腮,随呼气轻轻吐出,也可将患者手洗净后,作吮手指动作,以收缩颊部及轮匝肌肉运动,每日2次每次反复作5次。 1.2.1.3吞咽动作:对咽部进行冷刺激,使用冰冻棉签蘸少许水,轻轻刺激软腭,舌根及咽后壁,然后嘱患者做空吞咽动作,寒冷刺激,能有效的强化吞咽反射,促进吞咽力度,每日3次。进行基础训练有效后,方可进行口摄法。 1.2.2口腔护理:保持口腔清洁,每天进行口腔护理2~3次,有口腔溃疡者碘甘油涂患处,唇部干燥者可涂抹石蜡油。 1.2.3摄食前训练:40例患者均经治疗,病情相当稳定,意识清醒后进行摄食训练,对脑卒中重度吞咽障碍者,为了维持其基本营养,早期主张插胃管鼻饲流质,并着重进行与摄食-吞咽有关的器官功能训练,常采用咽部冷刺激与空吞咽训练,2次/d。具体操作:用棉签蘸冰水入在前腭弓部左右交替摩擦5~8次,然后嘱患者做空吞咽动作,因为前口腔咽部存在着机械和温度感觉受体,最具有促进吞咽作用,冷刺激可提高吞咽发生的敏感性和速度,使吞咽功能得到强化。 1.2.4摄食训练:脑卒中吞咽障碍者进行摄食前训练后,经过调整姿势和改变食物形态,能咽下食物者就可以开始进行摄食训练。在摄食训练中,应根据患者病情及吞咽功能情况选择摄食的体位、食物的形态和食物在口中的位置等。 1.2.4.1摄食体位:能坐起的患者取躯干垂直、头正中位,颈轻度向前屈曲,这种体位可达到最大气道保护。不能坐起的取躯干30℃仰卧位、头部前屈,偏瘫侧肩部用枕垫起,喂食者位于患者健侧,这种体位可以减少食物向鼻腔逆流和误吸。进食结束后抬高床头40~45℃保持30min,防止食物反流。 1.2.4.2食物的形态:应根据患者吞咽障碍的程度选择食物的形态,原则为先易后难,糜烂食物最易吞咽,固体食物最难吞咽,液体食物最易误吸,糊状食物不易误吸。进食顺序应按照糜烂-糊状-固体-液体。此外,还要兼顾食物的色、香、味、热量和温度等。 1.2.4.3食物在口中的位置:进食时应把食物置于口腔最能感受的位置。原则上应将食物置于侧舌后或健侧颊部,这样有助于食物的吞咽。 1.3 康复训练 1.3.1 早期吞咽功能训练:对神志清、无精神障碍的卒中患者,由康复师进行吞咽功能训练,包括口颊部、舌部的主被动运动、口腔感知觉刺激、咽部冷刺激、空吞咽、屏气一发声运动等基础训练后,开始摄食训练。训练一般由专业康复治疗师进行,20 min/次,2次/d。 1.3.2 鼓励患者自己进食:对患者过度的保护易使其产生过度依赖、行为退缩和感情脆弱,同时易产生自卑感,妨碍生活自理能力的恢复。在患者的生命体征稳定、病情允许的情况下,鼓励其完成力所能及的活动,尽量独立进食,有利于患者自理能力的提高,防止废用性肌萎缩,同时可增强患者的自信心,最大限度地提高生存质量。 2 结果 2.1疗效评定标准与结果:吞咽功能分级或评分的好转程度作为疗效评定指标,显效:能够基本正常进食,喝水呛咳、吞咽困难等症状基本改善,或治疗中吞咽功能分级能提高到I级;有效:吞咽能够顺利进流质,喝水时有呛咳,或治疗能提高到II~III级;无效:吞咽功能无改善,分级无改变。 2.2结果:根据疗效评价标准,40例中有效21例,占52.5%;有效16例,占40.0%;无效3例,占7.5%。 3 体会 吞咽障碍有一个自然的恢复过程,但速度很慢,程度也不理想,与肢体运动障碍相同,如果不积极地进行功能训练,就会错过恢复的最佳时期,影响最终恢复程度及生活质量。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进行早期康复训练大多数可以恢复或症状减轻。急性脑卒中后吞咽功能障碍,临床上通常以鼻饲来维持患者的营养,久之,会造成患者营养失调,咽、腭、舌肌费用性萎缩,不利于吞咽功能重建。脑卒中后吞咽障碍可能与患者对呼吸肌和喉部肌肉控制能力下降、不能协调声门关闭与呼吸机运动有关。对患者进行吹吸管训练、做舌操、冷刺激口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