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水文学试题及答案

第二章工程水文学试题解

第一章绪论

一、概念题

(一)填空题

1.存在、分布、循环、物理化学性质及其环境因素,各水文现象(如降水、水位、流量、水质等)2.工程规划设计、施工建设、运行管理

3.多年平均年降水量和多年平均年径流量

4. 水文分析与计算,水文预报

5.成因规律,统计规律

6.成因分析法,数理统计法

(二)选择题

1.[d] 2.[c] 3.[b] 4.[b] 5.[a] 6. [b]

7.[a] 8.[c] 9.[b] 10.[c]

(三)判断题

1.[T] 2.[T] 3.[F] 4.[F] 5. [T] 6.[F] 7.[T] 8.[T]

(四)问答题

1. 答:工程水文学是水文学的一个重要分支,随着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的大规模开展,为满足工程规划设计、施工和运行管理的迫切需要,水文工作者针对提出的问题,进行大量的、深入的试验研究,使水文学发展到工程水文学阶段。它主要包括水文分析与计算及水文预报两方面的内容。

2. 答:工程水文学在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的各个阶段的作用主要是:(1)规划设计阶段,为规划设计工程位置、规模提供设计洪水、设计年径流等水文数据;(2)施工阶段,为施工设计提供设计水文数据,为指导现场施工,提供施工水文预报;(3)运用4管理阶段,提供各类水文预报成果,确保工程安全和发挥最大效益;同时,还需不断进行水文复核,提供新情况下的设计水文数据。

3. 答:水文规律,基本上可分为成因规律和统计规律两类,相应地,水文计算方法则分为成因分析法和数理统计法。也有将水文规律分为三类的,即成因规律、统计规律和地区综合规律,相应地,水文计算方法则分为成因分析法、数理统计法和地区综合法。

4.答:水资源是水文循环引起陆地上一定区域平均每年产生的淡水量——降水量、径流量及其变化,这些可根据水文、水质观测资料通过水文学原理与方法分析计算推求,水资源评价(包括水环境质量)工作,就是由各级水文部门进行的。可见,二者之间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

5.答:(1)流域水量平衡原理;(2)流域降雨转化为净雨的规律,称流域产流规律;(3)流域净雨转化为流域出口径流的规律,称流域汇流规律,等等。

6.答:(1)水文现象的概率分布函数;(2)水文现象间的相关关系:(3)水文因素的地区综合规律,等等。

7. 答:长江三峡工程,是举世闻名的特大型水利工程,具有防洪、发电、航运、旅游等重大综合效益。为实现这些宏伟目标,必需的建筑物有:大坝、溢洪道、电站、船闸、升船机、排沙设施等。为设计和管理好这些工程,发挥它们的最好效益,水文上主要应做好以下工作:设计洪水、设计年径流计算,来沙、输沙与淤积计算;水文、水质监测;水文预报、尤其洪水预报;水环境预测与评价。

二、计算题

1. 解:根据水量平衡原理,对于全球的陆地区域,多年平均得到的水量为多年平均降水量P c,必然等于多年平均流出的水量,即多年平均蒸发量E c与多年平均流入海洋的径流量R之和。由此可得

R=P c-E c=119000-72000=47000km3

2. 解:根据水量平衡原理,对于全球的海洋区域,多年平均得到的水量为多年平均的洋面降水量P o与多年平均从陆面流入海洋的径流量R之和,必然等于多年平均的洋面蒸发量E o。由此可得

R=E o -P o=505000-458000=47000 km3

3. 解:对于全球来说,根据水量平衡原理,全球的多年平均降水量P必然等于全球的多年蒸发量,即收支平衡,由此可得

P=E c+ E o=72000+505000=577000 km3

第一章水文循环与径流形成

一、概念题

(一)填空题

1.汽、液、固,空中、海洋、陆地

2. 微粒,达到或超过饱和

3. 强烈上升,绝热

4. 大,小

5. 大循环

6. 小循环

7. 太阳辐射和地球的重力作用,水具有固、液、气三态互相转化的物理特性

8. 蒸发、降雨、下渗、径流

9. 水文循环过程

10. 某一区域在某一进入的水量减去流出的水量,等于该时段该区域蓄水量的变化

11. 河源、上游、中游、下游、河口

12. 流域

13. 闭合流域,非闭合流域

14. 河流长度

15. 河流纵比降

16. 河网密度

17. 河数率,河长率,面积率,比降率

18. 零

19. 气温、气压、风、湿度,云度

20. 水汽含量不变,气压一定的条件下,气温下降,空气达到饱和时的温度

21. 对流、地形、锋面、气旋

22. 冷锋

23. 暖锋

24. 雨强大、降雨范围小、降雨历时短

25. 高空槽、锋面气旋、低涡、切变线

26. 称重、虹吸、翻斗

27. 越大

28. 算术平均法、泰森多边形法、等雨量线法 29. 时段平均雨强,瞬时雨强 30. 水面蒸发、土壤蒸发、植物蒸散发 31. 套盆式型、8020φφ、601E 型、蒸发池 32. 温度、水汽压饱和差,扩散、对流、紊动 33. 土壤蒸发、植物蒸散发 34. 田间持水量 35.下降,下渗能力曲线

36.吸着水、薄膜水、毛管水、重力水 37. 毛管力

38. 植物截留、填洼、补充土壤缺水量、蒸发 39. 产流、汇流

40. 地面径流、壤中流、地下径流

41. 标准地下退水曲线 42. 径流系数 43. 流量 44. 径流模数 45. 洪峰流量模数

(二)选择题

1.[b]

2.[c]

3.[a]

4.[d]

5.[d]

6.[d]

7.[c]

8.[b]

9.[d]

10.[c] 11.[d] 12.[c]

13.[d] 14.[c] 15.[b] 16.[c] 17.[c] 18.[b]

19.[a] 20.[d] 21.[c]

22.[c] 23.[a] 24.[b]

25.[d]

26.[d] 27.[c] 28.[b]

29.[a]

30.[c]

31.[b] 32.[b] 33.[b] 34.[c]

35.[d] 36.[d] 37.[c]

38.[c] 39.[b]

40.[b]

41.[d] 42.[c]

43.[b] 44.[b] 45.[b]

46.[c] 47.[a] 48.[c]

49.[b] 50.[a] 51.[b] 52.[b] 53.[b]

54.[c]

55.[b] 56.[a]

57.[c]

58.[b] 59.[b] 60.[d] 61.[a] 62.[a] 63.[c] 64.[a]

65.[b] 66.[a]

67.[b] 68.[d]

69.[d]

70.[c] 71.[d]

(三)判断题

1.[T]

2.[T]

3.[F]

4.[F]

5.[T]

6.[T]

7.[F] 8.[F] 9.[F] 10.[T] 11.[T] 12.[T]

13.[T] 14.[T] 15.[T] 16.[F] 17.[F] 18.[F]

19.[F] 20.[T] 21.[T] 22.[F] 23.[T] 24.[F]

25.[F] 26.[T] 27.[T] 28.[T] 29.[F] 30.[F]

31.[T] 32.[F] 33.[F] 34.[F] 35.[F] 36.[T]

(四)问答题

1.答:地球上的广大水体,在太阳的辐射作用下,被蒸发成水汽,随风向各处输送,并在适当的气象条件下,成云致雨,降落在地面或海洋上,前者又形成地面、地下径流,回归大海。地球上这种蒸发—水汽输送—降水—径流—再蒸发……的循环过程,称水文循环。形成水文循环的原因,可分为两个方面:一是水具有固、液、气三态转化的特性;再是太阳辐射和重力作用。

2.答:水资源是指由于自然界的水文循环,在一定地区形成的多年平均年降水量或年径流量,为淡水资源。因为水文循环年复一年永不停止的进行,水资源也就年年生成,所以是再生资源。

3.答:从前认为水资源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是因为从前的生产力水平比较低,人口较少,用水还远远没有超过那里的水资源量,因而产生了这一错觉。现在,人口大大膨胀,生活水平大大提高,生产力高度发展,用水供不应求,开始认识到从前的观念是不对的。要使水资源能够长期可持续利用,最根本的措施是提高用水效率,提高水的重复利用率,防治水污染,合理调配水量,尽可能减少淡水资源的无效蒸发,以及咸水淡化。

4. 答:(1)搜集指定断面以上河流所在地区的地形图;(2)在地形图上画出地面集水区的分水线;(3)用求积仪量出地面分水线包围的面积,即流域面积。

5.答:(1)流域在非岩溶地区,没有暗河、天坑;(2)径流系数小于1;(3)出口断面能下切至岩层。

6.答:(1)毁林开荒使山区的植被受到破坏,暴雨时将会造成严重的水土流失,使下游河道淤塞,排水不畅;(2)裸露的坡地,下渗差,暴雨时产生地面径流大,汇流速度快,将使洪峰大大增高。

7.答::围垦湖泊,主要使湖泊的蓄洪容积大大减小;同时,被围垦的土地,还要大量排渍,使河流洪水显著加剧。

8.答:因大、中流域地面大,地下分水线不重合所造成的地面、地下集水区的差异相对全流域面积很小,此外有可能使正负差异相互抵消,另外大、中流域出口断面下切较深,使地下径流全部通过出口断面流出。

9.答:岩溶地区地面溶洞非常发育,地面、地下分水线常常不一致;或比较小的流域,因河流下切

过浅,出口断面流出的径流并不正好是流域地面集水区上降雨产生的径流;人为的跨流域调水等等。

10.答:河流自上而下分为河源、上游、中游、下游、河口五段,河源是河流发源地,可以是泉水、溪涧、冰川等;上游的河谷窄、坡度大、水流急、下切侵蚀为主,常有瀑布、急滩;中游坡度渐缓,下切力减弱,旁蚀力强,河槽变宽,两岸有滩地,河床较稳定;下游河槽宽,坡度缓,流速小,淤积为主,浅滩沙洲多,河曲发育;河口泥沙大量淤积,往往形成三角洲。

11.答:斯特拉勒(strahler)法按如下原则对河流进行分级:(1)直接发源于河源的小河为1级河流;(2)二条同级的河流汇合成高一级的河流,如二条1级河流汇合成2级河流;(3)两条不同级的河流汇合成的河流,其级别为二者中的较高者,如1级的与2级的汇合后仍为2级。依此类推至流域出口,得流域中各段河流的级别。

12.答:霍顿(Horton)提出的河流地貌定律有:

(1) 河数率:指河系中任一级河流的条数与该级河流级别的关系。

(2) 河长率:指河系中任一级河流的平均长度与该级河流级别的关系。

(3) 面积率;指河系中任一级河流的平均面积与该级河流级别的关系。

(4) 河流比降率:指河系中任一级河流的平均比降与该级河流级别的关系。

13.答:

(1)读雨量器的刻度有误;

(2)干燥的雨量器需一定的雨水润湿内壁及漏斗;

(3)自记雨量计的浮子导杆的摩擦影响

(4)风速、风向的影响;

(5)雨量器安装不够标准。

14.答:(1)充足的水汽供应;(2)强烈持续的空气上升动力冷却。

15.答:因为降水是水文循环过程中输送的水汽在适当的条件下形成的,而这些水汽主要来自海洋的蒸发,在向内陆的输送中,距离海洋愈近,水汽愈丰沛,形成降水的条件愈有利,所以降水丰沛;水汽输送途中,随着不断的降水,气流中的水汽不断减少,形成降水的条件愈来愈不利,使西北内陆的降水量也就逐渐减少。

16.答:我国处于北半球温带地区,附近洋面夏季接受太阳辐射量大,蒸发强度高,大量的水汽随强劲的东南气流自海洋上空源源不断地输入我国广大地区,且夏季降水的天气系统,如台风雨、锋面雨等特别活跃,常常形成高强度、大范围、长历时的大暴雨,从而引发大洪水及特大洪水。

17.答:层结曲线是因为不同高程的大气吸收地面长波辐射的不同,所形成的气温自地面向高空递减

0;状态曲线则为气块上升过程中,因气块膨胀的曲线,其递减率约为平均每升高100m气温下降0.65C

消耗内能,气温随上升高度递减的曲线,坡度较前者陡。所以,二者不一致。

18.答: 气旋为有闭合等压线包围的低压区,空气在向低压中心辐合时,因受地球偏转力的作用,在北半球该力总是指向运动方向的右方,从而使气流呈反时针旋转。向低压区辐合的暖湿空气,上升过程中,动力冷却作用,导致云雨天气。

19.答:大体上有三个经向的环流圈,即

(1)赤道~N 0

30间的经向环流圈:高空大气自赤道流向极地,为西南风;近地面为东北信风,空气从副热带高压带流向赤道;

(2)N 0

30~N 060间的经向环流圈:高空为东北风,近地面为盛行的西南风; (3)N 060~北极间的经向环流圈:高空为西南风,近地面为极地东北风。 实际上的大气环流,因受海陆分布、季节等影响,更为复杂。 20.答:有赤道低压带,副热带高压带,副极地低压带和极地高压带。 21.答:一般可分为地形雨、对流雨、锋面雨、气旋雨4种类型。

22.答:累积雨量过程线是降雨强度过程线的积分,可由逐时段的雨量沿时程累加求得;各时段的雨量可由累积雨量过程线差分得到,除以相应的时段长,得各时段雨强,从而绘出降雨强度过程线。

23.答: 山脉对气流有地形抬升作用,与平原区相比,更有利于降水的形成,因此,在同一气候区内,山区的降雨量往往大于平原。山区地势高,气温比平原低;再是山坡陡峭,雨水不易滞留,土壤常常不如平原的湿润,故蒸发量往往比平原的小。

24. 答:蒸发器折算系数K 值的大小主要随下列因素影响而变化: (1)蒸发器的类型; (2)地理环境情况; (3)季节月份的不同。

25.答:土壤地质条件类似的地区,有植被的地方下渗能力一般大于裸地的,主要原因是: (1)植被阻滞地面径流,延长了下渗时间;

(2)枯枝落叶及根系的腐烂使土壤团粒化,更容易透水; (3)植被保护土壤表面的空隙,使其在暴雨中不易被堵塞。

26.答:影响土壤下渗的因素主要有:土壤地质性质、降雨、植被、流域地形及人类活动因素。 27.答:承压水处在两个稳定的隔水层之间,具有压力水头,一般不直接受气象、水文因素的影响,具有变化较稳定的特点,水质不易受污染。

28.答:潜水是具有自由水面的地下水,不承受静水压力;水位受降水等因素影响而升降;它在重力

作用下,由潜水位较高的地方渗流向较低的地方处,是地下径流的主要源泉。

29.答:因气压一定时,露点的高低仅与空气中的水汽含量有关。

30. 答:影响一个地点的土壤蒸发各阶段的主要因素为:

第一阶段的土壤蒸发与气象条件有关,按土壤的蒸发能力蒸发;

第二阶段土壤蒸发与土壤含水量、蒸发能力大致成正比;

第三阶段蒸发率显著减小,与气象条件和土壤含水量关系不明显。

31.答:分以下三个阶段。各阶段土壤蒸发的特点如下:

第一阶段土壤含水量大于田间持水量,土壤中的水分可以充分供给土壤表面蒸发,按土壤蒸发能力蒸发,蒸发只受气象条件影响;

第二阶段,土壤土壤含水量介于毛管断裂含水量与田间持水量之间,土壤蒸发率与土壤含水量大致成正比;

第三阶段土壤土壤含水量降至毛管断裂含水量以下,毛管向土壤表面送水的机制完全破坏,水分只能以薄膜水或气态水的形式向地面移动,这一阶段土壤蒸发率很微小,气象条件和土壤含水量的关系已不明显。

32.答土壤下渗各阶段的特点大体是:

第一阶段称渗润阶段:降雨初期,主要受分子力作用,干燥土壤吸附力极大,从而造成初期下渗率很大,当土壤含水量达到最大分子持水量,土粒分子吸力消失,这一阶段结束;

第二阶段称渗漏阶段:下渗水分在毛管力和重力作用下,沿土壤空隙向下运动,并逐步填充土壤空隙,直至土层的全部空隙为水充满而饱和,此时毛管力消失,下渗率很快减少,进入下一阶段;

第三阶段称渗透阶段:土壤饱和后,水分在重力作用下按达西渗流定律稳定向下流动,下渗率基本为常量f c,称稳定下渗阶段。

33.答:水面蒸发强度完全受控于当时当地的气象条件,如温度、风、湿度等;土壤蒸发强度除了受气象因素影响外,还受土壤含水量的重要影响,如土壤含水量大于田间持水量时,土壤蒸发基本受控于气象条件,蒸发按蒸发能力进行;土壤含水量减小到田间持水量以后,土壤蒸发基本上与土壤含水量、土壤蒸发能力成正比。

34.答:这是由于一方面大流域的河网汇流时间较长,另一方面在涨洪汇集过程中河网和河岸蓄积了很多的水量,退水时需从河网、河岸消退流出(称调蓄作用),这样也需要比较长的时间。

35.答:某闭合流域的年水量平衡方程式为:

R=P-E-ΔS

式中:R为流域的年径流量,mm; P为流域的年降水量,mm ;E为流域的年蒸发量, mm ;ΔS为流域

的年末、年初蓄水量之差,称年蓄水变量,mm。

36. 答:净雨和径流过程不同,降雨是扣除损失后的那一部分降雨,分布在整个流域上。净雨是径流的来源,径流是净雨的归宿,净雨经过流域汇流形成出口的径流过程,降雨停止时净雨便停止了,但降雨停止后径流却要延续很长时间。

37.答:下渗能力是充分供水条件下的下渗率,而一次实际降雨过程并不都是充分供水,当降雨强度小于该时刻的下渗能力时,只能按降雨强度下渗,当降雨强度大于或等于该时刻的下渗能力时,才能按下渗能力下渗。

38.答:大面积灌溉会引起河川径流流量及其年内分配改变;流域蒸发增加,使河川径流减少;地下水位抬高,灌区气温和湿度也会有所变化。

39.答:在水文学中,人类活动包括影响水文循环的各类大规模的工程和非工程措施,如修建水利水电工程,大面积灌溉和排水,各种水土保护措施,土地利用方式,都市化和工业化等活动。

40.答:一般降雨量大,洪量也大。当降雨量相同,历时愈短,则雨强愈大,所产生的洪峰流量也愈大,洪峰过程线呈尖瘦形;降雨时空分布均匀时洪峰相对较小;暴雨中心位置在下游时,洪峰流量则较大,峰现时间较早;暴雨中心在上游时,洪峰流量就要小些,峰现时间较晚。

41.答:当流域闭合时,对某一时段其水量平衡方程为R=P-E-ΔS,其中R、P、E、ΔS分别为该时段流域径流量、降水量、蒸发量、蓄水变量。显然,P一定时,E大R则小,反之则大;再是ΔS将有两个去向,或是蒸发或是变为径流,这也使蒸发增大时径流减小。

42.答:由于蒸发器受自身结构、季节及周围环境气候影响,其观测值与自然水面蒸发量有差异,而折算系数K= E器/ E池,E池为大型蒸发池的观测值,其水面蒸发量接近天然条件下水体的蒸发量,故蒸发器测得的观测值应乘以折算系数。

43.答:因为流域出口的径流过程是相应的降雨扣除损失后的净雨形成的,显然,其径流量必然比相应的降雨量小,所以径流系数必然小于1。

44.答:河川径流是流域降雨通过产流、汇流过程形成的,汇流包括地面汇流和地下汇流,前者主要受控于河网、湖泊的调蓄作用,后者主要受控于地下水库的调蓄作用,使径流过程变远远比降雨过程平缓和滞后,尤其是地下汇流速度极其缓慢,使河川径流常年不断。

45.答:与天然流域相比,流域城市化后,大量的透水面积,如林地、草地、农田变为不透水的面积,如房屋、街道、路面等,下渗大大变小;还有许多水塘、湖泊被填,调蓄容积减少。从流域水量平衡方程可知,这必然使径流量比天然情况的显著增大。另外,城市化后的排水渠道更为顺畅,汇流速度加快,雨水更容易汇集,从而使洪峰增高。

二、计算题

1.解:该河流的平均纵比降按下式计算:

2

0443332221110L L

h 2l )h h (l )h h (l )h h (l )h h (J -+++++++=

2

5500

5500

142800)4824(1300)2417(1400)1715(2000)1514(⨯⨯-+++++++=

97.1= ‰

2.解:(1)算术平均法:流域内只有A 站,故流域平均面雨量即该站的雨量值,即 mm 150P =

(2)泰森多边形法:由两站分布情况,作泰森多边形于图1-2-2上,如图2-2-1。由于站B 离流域太远,A 站代表的是全流域面积,其权重为1,B 站在流域内无代表面积,其权重为0,故结果与上法相同,也是 mm 150P =

图2-2-1 某流域(图2-2a )泰森多边形

3.解: (1) 算术平均法:流域内只有A 站,故流域平均面雨量即该站的雨量值:mm 360P =

(2) 泰森多边形法:由二站分布情况,作泰森多边形于图1-2-3上,如图2-2-2。

图2-2-2 某流域泰森多边形

泰森多边形法计算该次降雨的平均面雨量为:P =0.78×360+0.22×210=327㎜

可见两法的结果相差较大,算术平均法不能利用流域附近的雨量资料,将是一个较大的缺点。

4.解:(1)算术平均法:按流域内的两站的雨量计算: mm 2052

150

260P =+=

(2)泰森多边形法:由三站分布情况,作泰森多边形于图1-2-4上,如图2-2-3。可见B 站离流域过远,在流域内的代表面积为0。A 、C 站代表面积的权重分别为0.56、0.44,故得:

P =0.56×260+0.44×150=211.6㎜

图2-2-3 某流域泰森多边形

1. 解:作泰森多边形于图1-2-5上,如图2-2-4:

图2-2-4 某流域泰森多边形

6.解:(1)根据泰森多边形法的假定和作图方法,绘制泰森多边于图1-2-6上,如图2-2-5:

图2-2-5 某流域泰森多边形

(2)计算本流域的平均雨量公式: D D A C B B A A P F

F

P F F P F F P F F P +++=

7.解:(1)根据绘制的等雨量线图1-2-7量算出各相邻等雨量线间的流域面积,按该法计算流域平均雨

量: )400011030001301500150500170(9000

1

F

F

P P i

i ⨯+⨯+⨯+⨯=

=∑=126.7㎜

8.解:根据表1-2-1资料,列表2-2-1进行: (1)计算和绘制时段平均降雨强度过程线

将表1-2-1中(2)栏的时段雨量除以第(1)栏的时段长,即得第(3)栏的各时段平均雨强

)h /mm (i ,依此绘制该次降雨的时段平均降雨强度过程线i ~t ,如图2-2-6所示。

表2-2-1 某站一次降雨实测的各时段雨量

时间t(h) (1) 0-8 8-12 12-14 14-16 16-20 20-24 雨量)(mm p i ∆ (2) 8.0 36.2 48.6 54.0 30.0 6.8 雨强)/(h mm i

(3) 1.0 9.1

24.3

27.0

7.5

1.7

累积雨量)(mm P (4) 8.0 44.2 92.8

146.8 176.8 183.6

(2) 将表中(2)栏的时段雨量逐时段累加,即得第(4)栏各时刻的累积雨量)(mm P ,依此绘制该次降雨的累积雨量过程线P ~t ,如图2-2-6所示。

图2-2-6某站一次降雨的时段平均降雨强度过程线i ~t 与累积雨量过程线P ~t

9.解: (1)计算各时段的流域平均雨量:由表1-2-2资料,按表2-2-2计算。各站各时段的雨量乘自身的权重g i ,得各站各时段的权雨量g i P ji ,同时段的权雨量相加,得该时段的流域平均雨量,列于表中最下一栏。

表2-2-2 某流域各站实测的1998年6月29日流域平均降雨计算

各站各时段的雨量、权雨量(mm )

雨量站代表面

积f i

(km2)

权重

g i

(=

f i/F)

13-14h 14-15h15-16h 16-17h

i

P

1

g i i

P

1i

P

2

g i i

P

2i

P

3

g i

P

3i

P

4

g i i

P

4

1 1.

2 0.06 3.4 0.20 81.1 4.87 9.7 0.58 1.4 0.08

2 2.79 0.14 5.0 0.70 60.0 8.40 11.0 1.54 0.7 0.10

3 2.58 0.13 7.5 0.98 30.5 3.97 21.3 2.77 0.9 0.12

4 1.6 0.08 0 0 21.

5 1.72 9.7 0.78 1.8 0.14

5 0.94 0.05 11.5 0.58 46.5 2.33 15.0 0.75 1.7 0.09

6 1.79 0.09 14.1 1.2

7 65.9 5.93 17.0 1.53 1.6 0.14

7 2.74 0.13 8.5 1.11 45.7 5.94 9.8 1.27 0 0

8 2.34 0.12 0.1 0.01 36.8 4.42 7.8 0.94 0.9 0.11

9 2.84 0.14 0.1 0.01 27.1 3.79 12.7 1.79 0.8 0.11

10 1.23 0.06 14.5 0.87 40.9 2.45 9.4 0.56 0.7 0.04

流域的20.0 1.00 5.73 43.82 12.51 0.93

(2)本次降雨的流域平均总雨量:为各时段流域平均雨量之和,即P=5.73+43.82+12.5+0.93=63.0mm 10.解:(1)由表1-2-3资料绘制7月16日的降雨累积过程线,如图2-2-7;

图2-2-7某站 7月16日的降雨累积过程线

(2)从7月16日的降雨累积过程线上,自开始每隔时段h

t3

=

∆读一个累积雨量值

i

P,依次填入表2-2-4第(2)栏;

(3)第i时段的雨量

i

P

∆为t

i∆的累积雨量值

i

P减t

i∆

-)1

(时的累积雨量值

1-i

P,即

i

P

∆=

i

P-

1-i

P。依此

得各时段的

i

P

∆,列于表2-2-3第(3)栏。

表2-2-3 某站h

t3

=

∆时段雨量过程计算表

时间

t(3h)

(1)0 1 2 3 4 5 6 7 8

i

P (mm) (2)0 6.0 12.0 39.0 66.3 180.0 243.0 267.0 274.8

(4)影响不大。

11.解: 8月的折算系数为0.97,用它乘8月30、31日的观测值,得水库这2天的日水面蒸发量分别为5.0、5.8㎜;用9月的折算系数1.03乘9月1、2、3日的观测值,得这些天的分别为6.4、6.0、5.8㎜。

12.解:已知水面温度为=S T 20C 0

,代入饱和水汽压s e 计算公式,有:

hPa 4.23101.610

1.6e 20

23520

45.7T 235T 45.7s s

s =⨯=

⨯=+⨯+

13.解:露点为空气在一定的大气压下,保持水汽含量不变,使气温下降空气达到饱和时的温度。对应于这一温度时,s e e =,s T T =,即露点温度。反求露点温度: s

s T 235T 45.7s 101.6e +⨯=

二边取对数,得s

s

s T 235T 45.71.6lg e lg ++=,将s e e ==hPa 2.18代入,得:C 16T 0s =

14.解: (1)由6月8日水面温度C T 0

20=, 计算相应的水面饱和水汽压hPa e s 4.23=;

(2)由下式计算当日的库水面蒸发量为

)(12

5.1e e Bw A E s -+==mm 3.3)4.134.23(232.0122.02=-⨯+

15.解: 7月5日的土壤蓄水量大于毛管断裂含水量,所以用下式计算该日的土壤蒸发量 mm E W W E m 7.36.5120

80===

田 16.解:设t W 、1-t W 分别代表土柱的第t 日和第t-1日开始时的土壤蓄水量,mm ;t

p t R P 、分别代表土柱

的第t 日降雨量和它产生的径流量,mm ;t E 代表土柱的第t 日的土壤蒸发量,mm 。根据水量平衡原理,可建立第t 日土壤蓄水量的计算式:

t P t t t E R P W W t --+=-1 m t

P t t E W W R P W t 田

-

-+=-1 将有关的数值代入上式,即可求得7月9日土壤蓄水量:

mm W t 5.725120

60

52060=⨯-

-+= 17.解:作为一个实验点,人工降雨的实验面积很小,地表蓄水小而稳定雨期蒸发可以不计,故其水量平衡

可写成 )(t F =)(t P -)(t R

据此,由表1-2-5资料算得本次实验的累积下渗过程)t (F ,列于表2-2-4中最末一栏。

表2-2-4 流域某一测点由渗实验的)t (P 、)t (R 计算)t (F 单位:㎜

18.解: (1)计算各时段的平均下渗率:根据表1-2-6资料,列表2-2-5进行计算。时段末的累积下渗量减时段初的累积下渗量,得该时段的下渗量,除以时段长,即得该时段的平均下渗率)(t f 。结果列于表中第(3)栏。

表2-2-5 实测的某点实验的累积下渗过程)t (F 及下渗曲线f ~t 计算

(2)绘制下渗曲线:以下渗率为纵坐标,以时间为横坐标,由表中(1)、(3)栏对应数据即可绘出图2-2-8的下渗曲线f ~t 。由图可知:稳定下渗率h /mm 6.3f c =。

图2-2-8 某实验地点的下渗曲线f ~t

19.解:(1)计算和绘制下渗曲线:将上述参数代入下渗方程,得 t 5.0t c 0c e )0.340(0.3e )f f (f f -β--+=-+=t 5.0e 5.360.3-+=

依此算得各时刻的下渗率)t (f ,列于表2-2-6第(2)栏,绘成下渗曲线f ~t ,如图2-2-9所示。 (2)计算和绘制下渗累积曲线:由上面计算的)t (f 进一步计算各时段的平均下渗率),t (f 乘以时段

h t 1=∆,得各时段的下渗量,连续累加,即得各时刻的累积量)(t F ,绘成下渗累积曲线如图2-2-9。

表2-2-6 某流域下渗曲线f ~t 及累积下渗过程)t (F 计算表

时间)(h t

0 1 2 3 4 5 6 7 8 )h /mm (f

40 22.1 16.4 11.1 7.9 6.0 4.8 4.1 3.7 )h /mm (f

31.1 19.3 13.8 9.5 7.0 5.4 4.5 3.9 )mm (F

0 31.1 50.4 64.2 73.7 80.7 86.1 90.6 94.5 时间)h (t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h /mm (f

3.4 3.2 3.2 3.1 3.0 3.0 3.0 3.0 3.0 )h /mm (f

3.6 3.3 3.2 3.2 3.1 3.0 3.0 3.0 3.0 )mm (F

98.1

101.4

104.6

107.8

110.9

113.9

116.9

119.9

122.9

图2-2-9 某流域下渗曲线f ~t 及累积下渗过程)(t F

20.解:该次暴雨洪水的径流深 mm 15010001000600109000F W R 2

4

=⨯⨯⨯==

它在数量上等于该次暴雨的净雨量,故该次暴雨产生的净雨深为150mm 。

21.解:该次暴雨洪水的径流深 mm 3.13310001000600108000F W R 2

4

=⨯⨯⨯==

因为损失量S 就是不能形成河流洪水的那一部分降雨,故有 S=mm 7.563.133190R P =-=-

22.解: (1)计算多年平均年径流总量:38m 1015.4486400365140T Q W ⨯=⨯⨯==

(2)计算多年平均径流深:mm F W R 4.5381000100082001015.442

8

=⨯⨯⨯==

(3)计算多年平均的径流系数 51.01050

4.538===P R α

23.解:(1)7月10日暴雨的径流系数 66.0190

126

1

11==

=

P R α (2)7月14日暴雨的径流系数 84.0160

135

2

22==

=

P R α

(3)1α<2α,主要是7月10日暴雨前降雨比较少,流域很干燥,降雨损失大;7月14日暴雨前,已有比较大的暴雨,使流域处于很湿润的状态,降雨损失很小,产流量大,因此径流系数比较大。

24.解:(1)多年平均流量Q : s /m 2.31000/1205.26F M Q 3=⨯== (2)多年平均径流深R mm 0.8411000100012086400

3652.3F T Q R 2

=⨯⨯⨯⨯==

25.解:(1)计算多年平均年最大洪峰流量 s /m 3361208.2F M Q 3Q =⨯==

(1) 不能按所给资料推求多年平均年最大洪峰的洪量,因为洪峰流量是瞬时值,而洪量则对应于一定的

时段。

26.解:(1)计算设计净雨量%1R : %1R =α%1P =0.82×187=153.3mm (2)计算设计暴雨的损失量S : S =%1P -%1R =187-153.3=33.7 mm

27.解:(1)计算流域的多年平均径流深: mm 8.6661000100019001067.12F W R 2

8

=⨯⨯⨯==

(2)计算流域的多年平均蒸发量:由水量平衡原理 mm 7.5138.6665..1180R P E =-=-=

(2) 计算多年平均陆面蒸发量:该流域为山区,水面面积极小,水面蒸发与流域蒸发相比可以忽略不计,所以流域的多年平均蒸发量即多年平均陆面蒸发量。

28.解:(1)计算流域的多年平均蒸发量

21.0E =水E +(1-0.21)陆E =0.21×1040+0.79×750=810.9mm (2)计算流域的多年平均径流深:由水量平衡原理 mm 1.3049.8100.1115E P R =-=-=

29.解:由表1-2-7资料计算如下: (1)该次洪水的径流总量:按下式计算

t )2

Q

Q Q Q 2Q (

W n 1n 210∆+++++=-

3

4m 101420236006)2

140

15017020023026031043070092013501500130110290

(

⨯=⨯⨯++++++++++++++=

(2)该次洪水的径流深:按下式计算 mm 5.17710001000800142020000F W R 2

=⨯⨯==

(3)该次洪水的径流系数: 77.0230

5.177P R ===α

30.解:(1)计算多年平均年径流总量 3m 1025986400365822T Q W ⨯=⨯⨯==

(2)计算多年平均年径流深 mm 214100010001210010259F W R 2

4

=⨯⨯⨯==

(3)计算多年平均流量模数 )km .s /(L 8.6)km .s /(m 0068.012100822F Q M 223==== (4)计算多年平均径流系数 28.0767

214

P R ==

31.解:(1)计算多年平均陆面蒸发量:建库前,流域中水面面积甚微,流域蒸发基本等于陆面蒸发,故 mm 3.76910001000

100086400

365201400F T Q P E 2=⨯⨯⨯⨯-=-

=陆 (2)计算建库后的多年平均流域蒸发量:建库后,流域的水面蒸发已不能忽略,因此

]20008.01003.769)1001000[(1000

1])[(1⨯⨯+-=∆+∆-=

器陆E Fk E F F F E =852.4mm (3)计算建库后流域的多年平均径流深 :-=-=1400E P R 852.4=547.6 mm (4)计算建库后多年平均流量: 'Q s /m 7.171000

864003656

.54710001000T R F 32=⨯⨯⨯⨯==

32.解:(1)计算流域多年平均径流深: mm 0.47310001000

100086400

36515F T Q R 2=⨯⨯⨯⨯==

(2)计算流域多年平均蒸发量: mm 0.9270.4730.1400R P E =-=-= (3)计算流域多年平均陆面蒸发量: 20008.01000

100

E 1000900E F

F E F

F E ⨯⨯+⨯=

+

=陆水水陆陆 故得 陆E =mm 2.852)1600.927(9

.01

)160E (9.01=-=-

33.解:(1)计算流域多年平均径流深 mm 0.4731000100010008640036515F T Q R 2

=⨯⨯⨯⨯==

(2)计算流域多年平均蒸发量 mm 0.9270.4730.1400R P E =-=-=

(3)计算流域多年平均水面蒸发量:由于 水水陆陆E F

F E F

F E +

=

故得 )

(陆陆水水E F

F E F F

E -==)852********.927(1001000⨯-=1602.0mm

34.解: (1) 计算流域多年平均径流深 mm 0.47310001000

100086400

36515F T Q R 2=⨯⨯⨯⨯== (2)计算流域多年平均蒸发量: 水水陆陆E F

F E F F E +

=

mm 8.92616001000

100

852*******=⨯+⨯=

(3)计算流域多年平均降雨量 mm 8.13398.9260.473E R P =+=+=

35.解:(1)计算流域多年平均蒸发量:水水陆陆E F F E F F E +

=

mm 8.92616001000

100

852*******=⨯+⨯=

(2)计算流域多年平均径流深:mm 2.4738.9260.1400E P R =-=-=

36.解:(1)计算流域多年平均径流深 mm 0.22510001000

2000105.4F W R 28

=⨯⨯⨯== (2)计算多年平均年径流系数 32.00

.7000

.225P

R ==

37.解:(1)计算围湖造田后流域多年平均蒸发量 =

'E 水水陆陆E F 'F E F 'F +

=

mm 3.75311001500

200

70015002004001500=⨯+⨯+-

(2)计算围湖造田后流域多年平均径流深 mm 7.5463.7530.1300'E P 'R =-=-= (3)计算围湖造田后流域多年平均流量 s /m 0.2686400

3651000100015007.546T F 'R 'Q 32

=⨯⨯⨯⨯==

38.解:(1)计算原来状态下的流域多年平均流量: 流域多年平均蒸发量 水水陆陆E F F E F F E +

=

mm 7.80611001500

400

70015001100=⨯+⨯=

流域多年平均径流深 mm 3.4937.8060.1300E P R =-=-=

则得原来状态下的流域多年平均流量 s /m 5.2386400

3651000100015003.493T F R Q 32

=⨯⨯⨯⨯==

(2)计算围湖造田后的多年平均径流量:类似上面的计算,可求得

围湖造田后流域多年平均蒸发量: =

'E mm 3.75311001500

200

70015001300=⨯+⨯ 围湖造田后流域多年平均径流深: mm 7.5463.7530.1300'E P 'R =-=-=

四川农业大学智慧树知到“水利水电工程”《工程水文学(本科)》网课测试题答案卷4

四川农业大学智慧树知到“水利水电工程”《工程水文学(本 科)》网课测试题答案 (图片大小可自由调整) 第1卷 一.综合考核(共10题) 1.大坝的设计洪水标准比下游防护对象的防洪标准() A.高 B.低 C.一样 D.不能肯定 2.地下水按埋藏条件可分为()三类。 A.上层滞水 B.潜水 C.承压水 D.吸湿水 E.结合水 F.毛管水 3.人类活动(例如修建水库、灌溉、水土保持等)通过改变下墊面的性质间接影响年径流量,一般说来,这种影响使得() A.蒸发量基本不变,从而年径流量增加 B.蒸发量增加,从而年径流量减少 C.蒸发量基本不变,从而年径流量减少 D.蒸发量增加,从而年径流量增加 4.某流域的集水面积为600km²,其多年平均径流总量为5亿m³,试问其多年平均流量是()、多年平均径流深、多年平均径流模数。 A.15.9 m³/s B.16.5 m³/s C.14.9 m³/s D.17.5 m³/s 5.决定河道流量大小的水力因素有()。A.水位 B.水温 C.水质 D.泥沙 E.断面因素 F.糙率和水面比降 6.典型洪水同频率放大法推求设计洪水,其放大的先后顺序是() A.洪峰 B.长历时洪量 C.短历时洪量 D.洪水总量 E.洪水过程线 F.洪量 7.土壤中的水分按主要作用力的不同,可分为()等类型 A.吸着水 B.薄膜水 C.毛管水 D.重力水 E.气态水 F.液态水 8.降雨初期的损失包括() A.植物截留 B.填洼 C.蒸发 D.补充土壤水分 E.气态水 F.固态水 9.水文现象变化的基本规律可分为二个方面,它们是() A.成因规律 B.统计规律 C.随机性 D.偶然性 E.随机和偶然 F.可再生性 10.水位是()指等水体的自由水面在某一指定基面以上的高程。 A.河流 B.湖泊 C.水库 D.海洋 E.雨水 F.雪水

工程水文学_复习题及答案_FXT392210_1112

《工程水文学》复习题 一、概念题 1、标准地下退水曲线: 2、径流系数: 3、洪峰流量模数: 4、露点: 5、流域面积: 6、对流雨: 7、河网密度 8、连序系列 9、水文测站 10、水循环 11、重现期 12、设计洪水 13、流量历时曲线 14、推移质输沙率 15、单位水样含沙量 16、多年平均输沙量 二、填空题 1. 地球上的水以____态,____态,____态三种形式存在于自然界的____ 、_____ 和_____ 中。 2. 空气中的水汽凝结需要同时具备两个条件,即要有吸附水分的_______, 以及使空气湿度_____________状态。 3. 按水文循环的规模和过程不同,水文循环可分为_______循环和________循环。 4. 水循环的重要环节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一条河流,沿水流方向,自上而下可分为、、、、五段。 6. 地面分水线与地下分水线在垂直方向彼此相重合,且在流域出口河床下切较深的流域,称__________流域;否则,称流域。 7. 对流层内,与降水有关的气象因素主要有:、、、、等。 8. 按暖湿空气抬升而形成动力冷却的原因,降雨可分为______雨, ______雨, ______雨, ______雨。 9. 对流雨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 10. 计算流域平均雨深的方法通常有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11.流域总蒸发包括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和_________________。 12. 降雨初期的损失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工程水文学试题及答案

第二章工程水文学试题解 第一章绪论 一、概念题 (一)填空题 1.存在、分布、循环、物理化学性质及其环境因素,各水文现象(如降水、水位、流量、水质等)2.工程规划设计、施工建设、运行管理 3.多年平均年降水量和多年平均年径流量 4. 水文分析与计算,水文预报 5.成因规律,统计规律 6.成因分析法,数理统计法 (二)选择题 1.[d] 2.[c] 3.[b] 4.[b] 5.[a] 6. [b] 7.[a] 8.[c] 9.[b] 10.[c] (三)判断题 1.[T] 2.[T] 3.[F] 4.[F] 5. [T] 6.[F] 7.[T] 8.[T] (四)问答题 1. 答:工程水文学是水文学的一个重要分支,随着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的大规模开展,为满足工程规划设计、施工和运行管理的迫切需要,水文工作者针对提出的问题,进行大量的、深入的试验研究,使水文学发展到工程水文学阶段。它主要包括水文分析与计算及水文预报两方面的内容。 2. 答:工程水文学在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的各个阶段的作用主要是:(1)规划设计阶段,为规划设计工程位置、规模提供设计洪水、设计年径流等水文数据;(2)施工阶段,为施工设计提供设计水文数据,为指导现场施工,提供施工水文预报;(3)运用4管理阶段,提供各类水文预报成果,确保工程安全和发挥最大效益;同时,还需不断进行水文复核,提供新情况下的设计水文数据。 3. 答:水文规律,基本上可分为成因规律和统计规律两类,相应地,水文计算方法则分为成因分析法和数理统计法。也有将水文规律分为三类的,即成因规律、统计规律和地区综合规律,相应地,水文计算方法则分为成因分析法、数理统计法和地区综合法。

工程水文学试题及答案

工程水文学 一、名词解释 1. 水文学 2. 水资源 3. 成因分析法 4. 产流过程 5. 径流形成过程: 6. 饱和水汽压: 7. 水文遥感: 8. 水文年鉴: 9. 水位 10. 离散型随机变量: 11. 总体 12. 随机变量的概率分布 13. 人类活动: 14. 水文比拟法 15. 设计径流量 16. 同倍比放大法: 17. 不跨期选样: 18. 特大洪水: 19. 校核洪水 20. 径流深: 21. 汇流时间: 22. 瞬时单位线: 二、简答题 1. 我国水资源具有哪些特点? 2. 按照年降雨量和年径流深的大小,可将我国划分成哪几个地带? 3. 我国水资源开发利用的主要问题是什么? 4. 一般情况下,地面径流、壤中流、地下径流是如何形成的? 5. 一次降雨在径流形成过程中的损失量有哪些? 6. 河流有哪些主要特征? 7. 流量测验的内容有哪些?其中哪些属外业、内业内容? 8. 在选择水文测验的河段时,应符合什么条件? 9. 在布设水文测站时为什么要布设基线? 10. 常用的样本统计参数在水文计算中的用途是什么? 11. 进行相关分析的条件是什么? 12. 进行相关分析时什么样的计算结果才能应用? 13. 多年综合日流量历时曲线、代表年日流量历时曲线和平均日流量历时曲线有何异同? 14. 随着流域内湖泊和沼泽的增多,年径流量的Cv值如何变化?为什么? 15. 设计时段枯水流量与设计时段径流量在计算方法上有什么区别? 16. 怎样对设计洪峰流量、设计洪水总量推求成果进行合理性检查? 17. 如何选取水利水电工程的防洪标准? 18. 推求设计洪水过程线的同频率放大法有何优缺点?适用于什么条件? 19. 如果流域缺乏雨量资料,如何推求定点~定面关系折算系数? 20. 如何绘制面平均雨深~面积~历时曲线?

工程水文学第七章习题含答案

1.某流域的一场洪水中,地面径流的消退速度与地下径流的相比[B] a、前者小于后者 b、前者大于后者 c、前者小于等于后者 d、二者相等 2.一次暴雨的降雨强度过程线下的面积表示该次暴雨的[B] a、平均降雨强度 b、降雨总量 c、净雨总量 d、径流总量 3.一次洪水地面径流过程线下的面积表示[C] a、平均地面径流流量 b、地面径流深 c、地面径流总量 d、地面径流模数 4.某流域一次暴雨洪水的地面净雨与地面径流深的关系是[C] a、前者大于后者 b、前者小于后者 c、前者等于后者 d、二者可能相等或不等 5.对同一流域,因受降雨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各场洪水的消退都不一致。(√) 1.在一定的气候条件下,流域日蒸发量基本上与土壤含水量成正比。(√) 2.对同一流域,降雨一定时,雨前流域蓄水量大,损失小,则净雨多,产流大。(√) 3.流域蓄水量是指流域土壤含蓄的吸着水、薄膜水、悬着毛管水和重力水。(×) 4.流域最大蓄水量Wm(Im)近似为前期十分干旱,本次降水相当大(能够产流)的洪水的损失量的最大值。(√) 1.蓄满产流模型认为,在湿润地区,降雨使包气带未达到田间持水量之前不产流。(√) 2.按蓄满产流的概念,仅在蓄满的面积上产生净雨。(√) 3.按蓄满产流的概念,当流域蓄满后,超渗的部分形成径流,该部分径流包括地面径流和地下径流。(×) 4.对流域中某点而言,按蓄满产流概念,蓄满前的降雨不产流,净雨量为零。(√) 5.净雨强度大于下渗强度的部分形成地下径流,小于的部分形成地面径流。(×) 6.下渗容量(能力)曲线,是指[B] a、降雨期间的土壤下渗过程线; b、充分供水条件下的土壤下渗过程线 c、充分湿润后的土壤下渗过程线; d、下渗累积过程线 7.在湿润地区,当流域蓄满后,若雨强i大于稳渗率fc,则此时下渗率f为[C] a、f>i; b、f=i; c、f=fc; d、ffc; d、f

工程水文学第四章习题含答案

第四章习题 【思考题】 1、选择题 水文现象是一种自然现象,它具有[D_]。 a、不可能性; b、偶然性; c、必然性; d、既具有必然性,也具有偶然性。 水文统计的任务是研究和分析水文随机现象的[C]。 a、必然变化特性; b、自然变化特性; c、统计变化特性; d、可能变化特性。 2、是非题 由随机现象的一部分试验资料去研究总体现象的数字特征和规律的学科称为概率论?(×) 偶然现象是指事物在发展、变化中可能出现也可能不出现的现象?(√) 3、简答题 什么是偶然现象?有何特点? 何谓水文统计?它在工程水文中一般解决什么问题? 【思考题】 1、选择题 一棵骰子投掷一次,出现4点或5点的概率为[A]。 a、; b、; c、; d、 一棵骰子投掷8次,2点出现3次,其概率为[C]。 a、; b、; c、; d、 2、是非题 在每次试验中一定会出现的事件叫做随机事件?(×) 随机事件的概率介于0与1之间?(√) 3、简答题 概率和频率有什么区别和联系? 两个事件之间存在什么关系?相应出现的概率为多少?

【思考题】 1、选择题 一阶原点矩就是[A]。 a、算术平均数; b、均方差 c、变差系数; d、偏态系数 偏态系数Cs﹥0,说明随机变量x[B]。 a、出现大于均值的机会比出现小于均值的机会多; b、出现大于均值的机会比出现小于均值的机会少; c、出现大于均值的机会和出现小于均值的机会相等; d、出现小于均值的机会为0。 水文现象中,大洪水出现机会比中、小洪水出现机会小,其频率密度曲线为[C]。 a、负偏; b、对称; c、正偏; d、双曲函数曲线。 2、是非题 x、y两个系列的均值相同,它们的均方差分别为σx、σy,已知σx>σy,说明x 系列较y系列的离散程度大。 【答案】Y 统计参数Cs是表示系列离散程度的一个物理量。 【答案】N 3、简答题 分布函数与密度函数有什么区别和联系? 不及制累积概率与超过制累积概率有什么区别和联系? 什么叫总体?什么叫样本?为什么能用样本的频率分布推估总体的概率分布? 统计参数、σ、Cv、Cs的含义如何? 【思考题】 1、选择题 在水文频率计算中,我国一般选配皮尔逊III型曲线,这是因为[D]。 a、已从理论上证明它符合水文统计规律; b、已制成该线型的Φ值表供查用,使用方便; c、已制成该线型的k p值表供查用,使用方便; d、经验表明该线型能与我国大多数地区水文变量的频率分布配合良好。 百年一遇洪水,是指[B]。 a、大于等于这样的洪水每隔100年必然会出现一次; b、大于等于这样的洪水平均100年可能出现一次; c、小于等于这样的洪水正好每隔100年出现一次; d、小于等于这样的洪水平均100年可能出现一次; 正态频率曲线绘在频率格纸上为一条[A]。 a、直线; b、S型曲线; c、对称的铃型曲线; d、不对称的铃型曲线。 如图4-1-4,为两条皮尔逊III型频率密度曲线,它们的Cs[B]。 a、Cs1﹤0,Cs2﹥0; b、Cs1﹥0,Cs2﹤0; c、Cs1﹦0,Cs2﹦0; d、Cs1﹦0,Cs2﹥0。

大学课程《工程水文学》试题及答案(二)

大学课程《工程水文学》试题及答案(二) 一、填空: 1. 水文循环的外因是(太阳辐射和地球引力),内因是(水的固、液、气三态的相互转化) 2. 水文循环的重要环节有(降雨、径流、蒸发、下渗) 3. 地面分水线与地下分水线在垂直方向彼此重合,且在流域出口河床下切较深的流域,称为(闭合)流域;否则,称(非闭合)流域。 4. 单位河长的落差称为(河道纵比降)。 5. 流域平均单位面积内的河流总长度称为(河网密度)。 6. 闭合流域中,流域蓄水变量的多年平均值近视为(0)。 7. 自记雨量计按传感方式分为(称重式、虹吸式、翻斗式)。 8. 计算流域平均雨深的方法通常有(算术平均法、泰森多边形法、等雨量线法)。 9. 流域的总蒸发主要决定于(土壤)蒸发和(植被蒸发)和(水面蒸散发)。 10. 包气带土壤中所能保持的水分最大量称为(田间持水量)。 11. 土壤中的水分按主要作用力的不同,可分为(吸湿水、薄膜水、毛管水、重力水)等类型。 二、选择: 1. 山区河流的水面比降一般比平原河流的水面比降()。 a、相当 b、小 c、平缓 d、大

2. 甲流域为羽状水系,乙流域为扇状水系,其他流域下垫面因素和气象因素均相同,对相同的短历时暴雨所形成的流量过程,甲流域的洪峰流量比乙流域的()。 a、洪峰流量小、峰现时间早 b、洪峰流量小、峰现时间早 c、洪峰流量大、峰现时间晚 d、洪峰流量大、峰现时间早 3. 甲、乙两流域除流域植被率甲大于乙外,其他流域下垫面因素和气象因素均相同,对相同降雨所形成的流量过程,甲流域的洪峰流量比乙流域的()。 a、洪峰流量大、峰现时间晚 b、洪峰流量小、峰现时间早 c、洪峰流量大、峰现时间早 d、洪峰流量小、峰现时间晚 4. 流域的总蒸发包括()。 a、水面蒸发、陆面蒸发、植物蒸散发 b、水面蒸发、土壤蒸发、陆面蒸散发 c、陆面蒸发、植物蒸散发、土壤蒸发 d、水面蒸发、植物蒸散发、土壤蒸发 6. E601型等水面蒸发器观测的日水面蒸发量与那里的大水体日蒸发量的关系是() a、前者小于后者 b、前者大于后者 c、二者相等 d、二者有一定的相关关系。 7. 下渗容量(能力)曲线,是指() a、降雨期间的土壤下渗过程线 b、干燥的土壤在充分供水条件下得下渗过程线

工程水文学题库及答案

第一篇工程水文学试题库与答案 第一章绪论 学习本章的意义和内容:学习本章的目的,主要使读者了解什么是工程水文学?它主要包括哪些内容?在国民经济建设,尤其在水利水电建设中有哪些重要作用?希望能结合某一工程实例进行学习。本章内容主要有:水文学与工程水文学,水资源,水文变化基本规律与计算方法。 本章习题内容主要涉与:水文学与工程水文学的基本概念、主要内容与作用,水文变化基本规律与基本研究方法。 一、概念题 (一)填空题 1.水文学的含义是研究自然界各种水体的的变化规律, 预测、预报的变化情势。 2.工程水文学的含义是水文学的一个重要分支,为提供水文依据的一门科学。 3.水资源是水文循环使陆地一定区域内平均每年产生的淡水量,通常用描述。 4.工程水文学的内容,根据在工程规划设计、施工、管理中的作用,基本可分为二个方面:和。 5.水文现象变化的基本规律可分为二个方面,它们是:和。 6.根据水文现象变化的基本规律水文现象变化的基本规律,水文计算的基本方法可分为:和。 (二)选择题 1.水文现象的发生[ ]。 a.完全是偶然性的 b.完全是必然性的 c. 完全是随机性的 d.既有必然性也有随机性 2.水文分析与计算,是预计水文变量在[ ]的概率分布情况。 a.任一时期内 b.预见期内 c.未来很长很长的时期内 d.某一时刻 3.水文预报,是预计某一水文变量在[ ]的大小和时程变化。 a.任一时期内 b.预见期内 c.以前很长的时期内 d.某一时刻 4.水资源是一种[ ]。 a.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资源 b.再生资源 c.非再生资源 d.无限的资源 5.长江三峡工程位于[ ]。

a.XXXX的三斗坪 b.XXXX的茅坪 c. XXXX的南津关 d.XX市的XX 6. 长江三峡工程的校核洪水位和设计洪水位分别为[ ]。 a.185.0m、180.0m b.180.4m、175.0m c.175.0m、180.0m d.155.0m、145.0m 7. 长江三峡工程的校核洪水洪峰流量和设计洪水洪峰流量分别为 [ ]s/ m3。 a.124300、98800 b.124300、110000 c.110000、98800 d.110000、80000 8.长江三峡工程的水电站装机容量和多年平均年发电量分别为[ ]。 a. 2000万kW、1000亿kW.h b. 1820万kW、1000亿kW.h c. 1820万kW、847亿kW.h d. 2000万kW、506亿kW.h 9. 水文现象的发生、发展,都具有偶然性,因此,它的发生和变化[ ]。 a杂乱无章. b.具有统计规律 c.具有完全的确定性规律 d. 没有任何规律 10. 水文现象的发生、发展,都是有成因的,因此,其变化[ ]。 a. 具有完全的确定性规律 b. 具有完全的统计规律 c.具有成因规律 d.没有任何规律 (三)判断题 1.工程水文学是水文学的一个分支,是社会生产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直接为工程建设服务的水文学。[ ] 2.自然界中的水位、流量、降雨、蒸发、泥沙、水温、冰情、水质等,都是通常所说的水文现象。[ ] 3.水文现象的产生和变化,都有其相应的成因,因此,只能应用成因分析法进行水文计算和水文预报。[ ] 4. 水文现象的产生和变化,都有某种程度的随机性,因此,都要应用数理统计法进行水文计算和水文预报。[ ] 5.工程水文学的主要目标,是为工程的规划、设计、施工、管理提供水文设计和水文预报成果,如设计洪水、设计年径流、预见期间的水位、流量等。[ ] 6.水文现象的变化,如河道某一断面的水位、流量过程,具有完全肯定的多年变化周期、年变化周期和日变化周期。[ ] 7. 水文现象的变化,如河道某一断面的水位、流量过程,常常具有某种程度的多年变化周期、年变

工程水文学题库及答案

第一篇工程水文学试题库及答案 第一章 绪论 学习本章的意义和内容: 学习本章的目的,主要使读者了解什么是工程水文学?它主要包括哪些内 容?在国民经济建设,尤其在水利水电建设中有哪些重要作用?希望能结合某一工程实例进行学习。本章 内容主要有:水文学与工程水文学,水资源,水文变化基本规律与计算方法。 本章习题内容主要涉及: 水文学与工程水文学的基本概念、主要内容及作用,水文变化基本规律及 基本研究方法。 一、概念题 (一) 填空题 1 .水文学的含义是研究自然界各种水体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的变化规 律,预测、预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的变化情势。 2. 工程水文学的含义是水文学的一个重要分支,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提供水文依据的一门科学。 3. 水资源是水文循环使陆地一定区域内平均每年产生的淡水量,通常用 ___________________ 描述。 4. 工程水文学的内容,根据在工程规划设计、施工、管理中的作用,基本可分为二个方面: ______ 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5. 水文现象变化的基本规律可分为二个方面,它们是: ____________ 和 _________________ 。 6. 根据水文现象变化的基本规律水文现象变化的基本规律,水文计算的基本方法可分为: ________ 和 ___________________ 。 (二)选择题 1. 水文现象的发生[]。 a.完全是偶然性的 b. 完全是必然性的 c.完全是随机性的 d. 既有必然性也有随机性 2. 水文分析与计算,是预计水文变量在[]的概率分布情况。 c.未来很长很长的时期内 d. 某一时刻 4. 水资源是一种[]。 a.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资源 b.再 生资源 c.非再生资源 d. 5. 长江三峡工程位于[]。 a.任一时期内 b. 预见期内 3.水文预报,是预计某一水文变量在 []的大小和时程变化 a.任一时期内 b. 预见期内 c.以前很长的时期内 d. 某一时刻 无限的资源 湖北宜昌的茅坪 重庆市的万县

工程水文学试题考试专用复习很全部分有完整答案,每章都有

*(个人整理专用!!!!) 第一篇工程水文学试题库 第一章绪论 学习本章的意义和内容:学习本章的目的,主要使读者了解什么是工程水文学?它主要包括哪些内容?在国民经济建设,尤其在水利水电建设中有哪些重要作用?希望能结合某一工程实例进行学习。本章内容主要有:水文学与工程水文学,水资源,水文变化基本规律与计算方法。 本章习题内容主要涉及:水文学与工程水文学的基本概念、主要内容及作用,水文变化基本规律及基本研究方法。 一、概念题 (一)填空题 1.水文学的含义是研究自然界各种水体的存在、分布、循环和物理化学性质及其他环境因素的变化规律, 预测、预报各种水文现象的变化情势。 2.工程水文学的含义是水文学的一个重要分支,为工程规划设计、施工、运营管理 提供水文依据的一门科学。 3.水资源是水文循环使陆地一定区域内平均每年产生的淡水量,通常用平均多年年降水量和平均多年年径流量描述。 4.工程水文学的内容,根据在工程规划设计、施工、管理中的作用,基本可分为二个方面:水文分析与计算和水文预报。 5.水文现象变化的基本规律可分为二个方面,它们是:成因规律和统计规 律。 6.根据水文现象变化的基本规律水文现象变化的基本规律,水文计算的基本方法可分为:成因分析法和数理统计法。 (二)选择题 1.水文现象的发生[D ]。 a.完全是偶然性的 b.完全是必然性的 c. 完全是随机性的 d.既有必然性也有随机性 2.水文分析与计算,是预计水文变量在[C ]的概率分布情况。 a.任一时期内 b.预见期内 c.未来很长很长的时期内 d.某一时刻

3.水文预报,是预计某一水文变量在[B ]的大小和时程变化。 a.任一时期内 b.预见期内 c.以前很长的时期内 d.某一时刻 4.水资源是一种[B ]。 a.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资源 b.再生资源 c.非再生资源 d.无限的资源 5.长江三峡工程位于[A ]。 a.湖北宜昌的三斗坪 b.湖北宜昌的茅坪 c. 湖北宜昌的南津关 d.重庆市的万县 6. 长江三峡工程的校核洪水位和设计洪水位分别为[ B]。 a.185.0m、 180.0m b.180.4m、175.0m c.175.0m、180.0m d.155.0m、145.0m 7. 长江三峡工程的校核洪水洪峰流量和设计洪水洪峰流量分别为 [A ] 。 a.124300、98800 b.124300、110000 c.110000、98800 d.110000、80000 8.长江三峡工程的水电站装机容量和多年平均年发电量分别为[C ]。 a. 2000万kW、1000亿kW.h b. 1820万kW、1000亿kW.h c. 1820万kW、847亿kW.h d. 2000万kW、506亿kW.h 9. 水文现象的发生、发展,都具有偶然性,因此,它的发生和变化[B ]。 a杂乱无章. b.具有统计规律 c.具有完全的确定性规律 d. 没有任何规律 10. 水文现象的发生、发展,都是有成因的,因此,其变化[ C]。 a. 具有完全的确定性规律 b. 具有完全的统计规律 c.具有成因规律 d. 没有任何规律 (三)判断题 1.工程水文学是水文学的一个分支,是社会生产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直接为工程建设服务的水文学。[T ] 2.自然界中的水位、流量、降雨、蒸发、泥沙、水温、冰情、水质等,都是通常所说的水文现象。[ T] 3.水文现象的产生和变化,都有其相应的成因,因此,只能应用成因分析法进行水文计算和水文预报。[ F] 4. 水文现象的产生和变化,都有某种程度的随机性,因此,都要应用数理统计法进行水文计算和水文预报。[F ]

大工17春《工程水文学》在线作业2答案

大工17春《工程水文学》在线作业2答 案 大工17春《工程水文学》在线作业2 一、单选题(共5道试题,共30分。) 1.按蓄满产流模式,当降雨使土壤未达到田间持水量时,降雨全部用以补充()。A.地面径流量 B.土壤缺水量 C.蒸发量 D.地下径流 正确答案:B满分:6分 正确答案:B满分:6分 3.我国《水利水电工程设计洪水计算规范》规定,水文频率曲线的线型一般应采用()。A.正态分布型 B.XXXⅢ型 C.指数分布型 D.对数分布型 正确答案:B满分:6分 B.地下潜水 C.河网蓄水 D.融雪径流

正确答案:B满分:6分 5.相干系数r=1,说明这两种变量的干系为()。A.完全相关 B.零相关 C.非直线相关 D.相关干系 正确答案:A总分值:6分 二、多选题(共5道试题,共30分。) 1.两个事件之间存在着()关系。 A.互斥 B.依存 C.相互独立 D.概率 正确答案:ABC满分:6分 2.设计永世性水工建筑物应考虑的洪水标准为()。A.百年一遇 B.千年一遇 C.正常运用 D.非常运用 正确答案:CD满分:6分

3.典型洪水过程线的选择原则有()。 A.区分时段 B.峰高量大 C.代表性强 D.对工程晦气 正确答案:BCD满分:6分 4.对年径流系列一致性审查是建立在()条件稳定性基础上的。A.降雨 B.气候 C.蒸发 D.下垫面 正确答案:BD总分值:6分 5.相关法展延系列时要求()。 A.观测在15-20项以上 B.避免辗转相关 C.利用原始变量 D.内涵幅度不超过50% 正确答案:ABCD总分值:6分 三、判断题(共10道试题,共40分。)

工程水文学及水利计算

《工程水文学及水利计算》期中考试(含答案) 班级:13级农水(1)班 学号:2013095074 姓名:薛福刚 一、名词解释(每题2分,共10题,共20分) 1.水循环-地球表面的广大水体,随气流运动向各地传送。水分的这种往复不断 的循环过程称为自然界的水循环。 2.分水线-地形向两侧倾斜,使雨水分别汇入两条不同的河流中去,这一地形上 的脊线起着分水作用,称为分水线。分水线是相邻两流域的分界线。 3.闭合流域-当流域的地面、地下分水线重合,河流下切比较深,流域面积上降 水产生的地面、地下径流能够全部经过该流域出口断面排出者,称该流域为闭合流域。 4.非闭合流域-与闭合流域相反,或者因地面、地下分水线不一致,或者因河道 下切过浅,出口断面流出的径流并不正好是流域地面集水区上降水产生的径流时,称这种情况的流域为非闭合流域。 5.径流-流域上的雨水,除去损失后,经由地面和地下的途径汇入河网,形成流 域出口断面的水流,称为河川径流,简称径流。 6.经验频率曲线-以水文变量为纵坐标,以经验频率为横坐标,点绘经验频率点 据,根据点群趋势,绘出一条平滑曲线,称为经验频率曲线。 7.离势系数-水文统计中用均方差与均值之比作为衡量系列相对离散程度的一 个参数,称为离势系数,用Cv表示。 8.偏态系数-水文统计中用离均差的三次方的平均值与均方差的三次方的比值, 作为衡量系列是否对称及不对称的参数,称为偏态系数,用Cs表示。 9.适线法-是以经验频率点据为基础,给它选配一条拟合最好的理论频率曲线, 以此估计水文系列总体的统计规律。也称配线法。 10.流域汇流过程-净雨沿地面和地下汇入河网,并经过河网汇集成流域出口径流。 这个过程称为流域汇流过程。 二、单项选择(每题1分,共15题,共15分) 1.流域面积是指河流某断面以上(B) A.地面分水线和地下分水线包围的面积之和 B.地下分水线包围的面积 C.地面分水线所包围的面积 D.地面分水线所包围的水平投影面积 2.蓄满产流地区的一次降雨的产流量与该次降雨的(A)有关。 A.总量 B.强度 C.时间

大工15春《工程水文学》在线作业3答案

大工15春《工程水文学》在线作业3答 案 大工15春《工程水文学》在线作业3 一、单选题(共5道试题,共30分。) 1.在进行频率计算时,说到某一重现期的枯水流量时,常以()该径流的概率来表示。A.大于 B.大于等于 C.小于 D.小于等于 正确答案:D 2.对设计流域洪水资料长短系列的统计参数相互对比的目的是检查系列的()。A.一致性 B.可靠性 C.代表性 D.长短 正确答案:A 3.由暴雨资料推求设计洪水时,一般假定设计暴雨的频率()设计洪水的频率。A.大于 B.小于 C.等于

D.大于等于 正确答案:C 4.对放大后的设计暴雨过程()。 A.需要进行修匀 B.不需要进行修匀 C.用光滑曲线修匀 D.视典型暴雨变化趋势而定 正确答案:B 5.在设计年径流的分析计较中,把短系列资料展延发展系列资料的目的是()。A.增长系列的代表性 B.增加系列的可靠性 C.增加系列的一致性 D.增长安全性 正确答案:A 大工15春《工程水文学》在线作业3 二、多选题(共5道试题,共30分。) 1.描述河川径流变化特性时可用()变化来描述。 A.径流年际 B.汇流 C.径流年内

D.产流 正确答案:AC 2.设计洪水最长历时的选取决定于()。 A.洪量 B.设计流域洪水特性 C.洪峰流量 D.水库的调节机能 正确答案:BD 3.典型大水同频次放大法推求设计大水,其放大的先后按次是()。A.洪峰 B.短历时洪量 C.长历时洪量 D.洪水历时 正确答案:ABC 4.按河流泥沙的起原和形成机理,可将流域产沙分为()过程。A.泥沙搜集 B.泥沙搬运 C.坡地侵蚀 D.河床冲洗 正确答案:CD

大连理工大学超星尔雅学习通“水利水电工程”《工程水文学》网课试卷答案试题号:4

大连理工大学超星尔雅学习通“水利水电工程”《工程 水文学》网课试卷答案 (图片大小可自由调整) 全文为Word可编辑,若为PDF皆为盗版,请谨慎购买! 卷I 一.综合考核(共30题) 1.地形雨的特点是多发生在()。 A.平原湖区中 B.盆地中 C.背风面的山坡上 D.迎风面的山坡上 参考答案:D 2.冰情预报的项目,主要包括()日期预报。 A.结冰 B.流凌开始 C.封冻 D.开河 参考答案:BCD 3.参证变量与设计断面径流量的相关系数愈大,说明两者在成因上的关系愈密切。()

A.错误 B.正确 参考答案:A 4.设计保证率是指供水或供电得到保证的程度。() A.错误 B.正确 参考答案:B 5.气候条件一定,流域日蒸发量与土壤含水量成正比。() A.错误 B.正确 参考答案:B 6.降雨过量是形成涝灾的主要原因。() A.错误 B.正确 参考答案:B 7.在频率计算中正确利用特大洪水资料,能够提高计算成果的稳定性。() A.正确 B.错误 参考答案:A 8.在缺乏资料条件下,由设计暴雨推求设计排涝水量时,可采用比较简单的降雨径流相关法。() A.错误 B.正确 参考答案:B

9.某一地点某日降雨对应的可降水量()。 A.等于该日的实际降水量 B.一定大于该日的实际降水量 C.一定小于该日实际降水量 D.以上都不对 参考答案:D 10.相关系数反映的是相关变量之间的一种平均关系。() A.错误 B.正确 参考答案:A 11.涝灾形成的原因不包括()。 A.降雨集中 B.排水不畅 C.水土流失 D.积水过多 参考答案:C 12.虹吸式自记雨量计纪录的是降雨累计过程。() A.错误 B.正确 参考答案:B 13.流域出口断面的流量与流域面积的比值称为径流模数。() A.错误 B.正确 参考答案:B

工程水文学试题标准答案

工程水文学试题(A)卷标准答案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计20分) 1、“泰森多边形”法是用来计算(?)。 (A)土壤含水量(B)面平均雨量(C)产流量(D)蒸发量 2、流域某一年最大日雨量(?)流域多年平均最大日雨量。 (A)大于(B)小于(C)可能大于也可能小于(D)等于 3、某流域一次降雨扣除蒸发后总量P=90mm,在出口断面形成的总径流量R=50mm,流域最大蓄水容量Im=120mm,按照蓄满产流模式,其前期影响雨量Pa=(?)(A)80mm (B)100mm面平均雨量(C)50mm (D)120mm 4、流域径流消退过程中,退水速度最慢的是(?)。 (A)地表径流(B)壤中径流(C)地下径流(D)三者相同 5、时-面-雨深曲线上,同一历时,面积越大,则雨深越()。 (A)大;(B)小;(C)相等;(D)不能确定 6、相关分析中,衡量相关程度高低的一个指标是(?)。 (A)样本容量大小(B)两个样本均值是否接近(C)两个样本Cv差别的大小(D)相关系数大小 7、“定点定面关系”中的定点是指流域(?)。 (A)出口断面站点 (B)中心雨量站点 (C)暴雨中心点(D)都不正确 8、P(X>50)的值(?)P(X>100)的值。 (A)大于(B)等于(C)小于(D)可能大于也可能小于 9、如果流量频率分布曲线的均值和Cs不变,增大Cv值,则百年一遇流量设计值(?)。 (A)减小(B)增大(C)不变(D)都不正确 10、P(Q≥2000m3/s)=5%可理解为:流量不小于2000m3/s的洪水(?)。 (A)今年发生了,明年发生的概率为5% (B)20年内发生的概率为5% (C)20年内一定发生一次(D)都不正确 二、填充题 1、自然界的水循环可分为大循环和小循环。大循环是指:海洋→大气→大陆→海洋。 小循环是指:海洋→大气→海洋(海洋小循环);大陆→大气→大陆(内陆小循环)。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