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状旁腺术中辨认的研究

甲状旁腺术中辨认的研究

在甲状腺全切及淋巴结清扫术中准确辨认甲状旁腺是保护甲状旁腺、避免误切的关键。目前术中定位甲状旁腺主要有两种基本思路,一是利用亚甲蓝、抗甲状旁腺抗体BB5-G1耦合Cibacron Blue、5-ALA、99Tcm-MIBI联合γ探头特异性地标记甲状旁腺,另一种思路是用纳米碳等淋巴示踪剂标记出甲状腺的引流淋巴结,从而负染色地标记出甲状旁腺。本文对这些方法分类叙述。

标签:甲状腺切除术;甲状旁腺保护

甲状腺全切及淋巴结清扫术中误切、损伤甲状旁腺血供是导致术后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的重要原因。术中对甲状旁腺的准确辨认是保护甲状旁腺的关键。由于甲状旁腺解剖位置的多变以及形态上与脂肪、淋巴等的高相似性,术中直视下准确区分甲状旁腺难度较高。临床急需一种有效的方法于术中鉴别甲状旁腺。目前术中定位甲状旁腺主要有两种基本思路,现分别叙述如下。

1甲状旁腺的直接标记

1.1亚甲蓝标记1971年Dudley[1]等首次采用静脉注射亚甲蓝标记甲状旁腺,之后该法便被尝试应用于甲状旁腺手术中帮助确定异常甲状旁腺。2009年郭卫东[2]等对收治的36结节性甲状腺肿患者于双侧甲状腺手术中采用由甲状腺下动脉注射亚甲蓝染色正常甲状旁腺的方法定位甲状旁腺。甲状旁腺被染成深蓝色结节,周围淋巴组织和双侧甲状腺下极被染成淡蓝色。染色成功率为80.56%。患者术后均无甲状腺功能减退。

1.2 BB5-G1结合Cibacron Blue标记BB5-G1是一种鼠源性对人类甲状旁腺有高亲和力的单克隆抗体。Cibacron Blue是一种常用于酶和多聚体层析法纯化的蓝染料。1996 Raymund [3]等将二者耦合后注射入移植有人甲状旁腺组织的小鼠体内并于24 h用肉眼观察到深染人甲状旁腺组织。1998年,Raymund [4]等证明了静脉注射BB5-G1结合Cibacron Blue染色标记人甲状旁腺效果优于单纯使用Cibacron Blue或放射性标记的BB5-G1。此法优点在于利用单克隆抗体对甲状旁腺组织的特异性结合,定位准确,但无进一步临床应用的报道。

1.3 5-ALA标记5-ALA是体内合成血红素的前体物质,它在人体线粒体中产生中间代谢产物PpⅨ,甲状旁腺细胞中含有的线粒体多于周围组织细胞,故口服5-ALA后PpⅨ能在甲状旁腺中大量聚集,PpⅨ能在380~440 nm波长激发光下显示红色荧光(635 nm),故可用于术中标记甲状旁腺。Johannes [5]于2001年应用该法成功标记兔甲状旁腺。2011年Takeshi [6]等报道于术中应用5-ALA 标记正常甲状旁腺,术中使用波长405nm激发光照射术野,甲状旁腺发红色荧光而周围组织不发光。

1.4 99Tcm-MIBI联合γ-探测仪此法目前已广泛应用于甲状旁腺瘤定位。2000年Alan [7]等应用此法于术中定位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的甲状旁腺。术中正常

甲状旁腺术中快速识别技术的进展

甲状旁腺术中快速识别技术的进展 Junyi Wang; Ming Gao 【期刊名称】《《中国肿瘤临床》》 【年(卷),期】2019(046)009 【总页数】5页(P480-484) 【关键词】甲状旁腺功能减退; 甲状旁腺; 甲状腺切除手术 【作者】Junyi Wang; Ming Gao 【作者单位】Department of Thyroid and Neck Tumor Tianjin Medical University Cancer Institute and Hospital National Clinical Research Center for Cancer Tianjin Key Laboratory of Cancer Prevention and Therapy Tianjin's Clinical Research Center for Cancer Tianjin 300060 China 【正文语种】中文 甲状旁腺功能减退是甲状腺切除手术的重要并发症。有报道甲状腺全切除术后,暂时性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的发生率为20%~60%,永久性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的发生率达1%~7%[1-2],因此术中对甲状旁腺的有效保留显得尤为重要。术中准确识别甲状旁腺是有效保留甲状旁腺的前提,通常医生可以通过术中冰冻活检判别甲状旁腺,但该方法存在旁腺损伤、费用增高、需要相关技术设备支持、等待时间长等不足之处。一些经验丰富的外科医生常会根据解剖位置和外观,术中通过肉眼对甲状旁腺进行辨别。但是仅通过经验,将甲状旁腺与其周围的脂肪颗粒、肿大淋巴

结、甲状腺腺外结节以及胸腺等组织区准确区分仍面临巨大挑战。 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在术中快速原位识别甲状旁腺方面进行了诸多新尝试,笔者将这些技术分为两类,即定位技术和定性技术。定位技术指可以通过该技术在术中对甲状旁腺的位置进行提示,如亚甲蓝染色、核素定位、荧光标记等技术。纳米炭负显影技术是通过对非旁腺组织的染色来提高甲状旁腺识别率,广义上讲也属于此类技术;定性技术是指对可疑的甲状旁腺组织进行确证,如冰冻活检、组织甲状旁腺激素快速检测等技术。以下对上述技术逐一介绍分析。 1 亚甲蓝染色技术 亚甲蓝又称美蓝(methylene blue,MB)是一种水溶性芳香杂环化合物,进入 体内基本不经代谢,多数经尿排出,少量通过胆汁由粪便排出。将亚甲蓝注入患者体内,甲状腺腺体和淋巴结染为淡蓝色,而甲状旁腺由于血供更为丰富染为深蓝色,根据色差鉴别旁腺组织。亚甲蓝甲状旁腺染色技术国外开展较早,主要用于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或旁腺增生患者术中病变旁腺的定位,以提高手术切除成功率。此方法最初需要静脉注射大剂量亚甲蓝,而可能引起患者严重的中枢神经系统中毒症状,以及心动过速、血压升高等循环系统并发症[3]。为了避免大剂量亚甲蓝所致的不良反应,一些学者也尝试改良这一技术。有报道甲状腺手术中将少量亚甲蓝均匀喷雾于术野,甲状旁腺能更快地将其表面的亚甲蓝吸收,恢复原本的黄色,从识别甲状旁腺[4-5]。此方法敏感性虽较好,但由于染剂分布不均匀导致特异性较差,而且术野严重污染,带来巨大操作困难。有研究报道,术中经甲状腺下动脉注射亚甲蓝,可以减少亚甲蓝用量,且同样达到甲状旁腺染色效果。但甲状腺下动脉穿刺点可能渗漏导致术区污染,如结扎下动脉则可能影响旁腺血供,导致旁腺功能不全[6]。 亚甲蓝染色法虽具有快速、简便、费用低廉的优点,但亚甲蓝也可使甲状腺及周围淋巴结染色,对于功能正常的甲状旁腺,染色后同甲状腺及淋巴结色差较小,辨识

甲状旁腺术中辨认的研究

甲状旁腺术中辨认的研究 在甲状腺全切及淋巴结清扫术中准确辨认甲状旁腺是保护甲状旁腺、避免误切的关键。目前术中定位甲状旁腺主要有两种基本思路,一是利用亚甲蓝、抗甲状旁腺抗体BB5-G1耦合Cibacron Blue、5-ALA、99Tcm-MIBI联合γ探头特异性地标记甲状旁腺,另一种思路是用纳米碳等淋巴示踪剂标记出甲状腺的引流淋巴结,从而负染色地标记出甲状旁腺。本文对这些方法分类叙述。 标签:甲状腺切除术;甲状旁腺保护 甲状腺全切及淋巴结清扫术中误切、损伤甲状旁腺血供是导致术后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的重要原因。术中对甲状旁腺的准确辨认是保护甲状旁腺的关键。由于甲状旁腺解剖位置的多变以及形态上与脂肪、淋巴等的高相似性,术中直视下准确区分甲状旁腺难度较高。临床急需一种有效的方法于术中鉴别甲状旁腺。目前术中定位甲状旁腺主要有两种基本思路,现分别叙述如下。 1甲状旁腺的直接标记 1.1亚甲蓝标记1971年Dudley[1]等首次采用静脉注射亚甲蓝标记甲状旁腺,之后该法便被尝试应用于甲状旁腺手术中帮助确定异常甲状旁腺。2009年郭卫东[2]等对收治的36结节性甲状腺肿患者于双侧甲状腺手术中采用由甲状腺下动脉注射亚甲蓝染色正常甲状旁腺的方法定位甲状旁腺。甲状旁腺被染成深蓝色结节,周围淋巴组织和双侧甲状腺下极被染成淡蓝色。染色成功率为80.56%。患者术后均无甲状腺功能减退。 1.2 BB5-G1结合Cibacron Blue标记BB5-G1是一种鼠源性对人类甲状旁腺有高亲和力的单克隆抗体。Cibacron Blue是一种常用于酶和多聚体层析法纯化的蓝染料。1996 Raymund [3]等将二者耦合后注射入移植有人甲状旁腺组织的小鼠体内并于24 h用肉眼观察到深染人甲状旁腺组织。1998年,Raymund [4]等证明了静脉注射BB5-G1结合Cibacron Blue染色标记人甲状旁腺效果优于单纯使用Cibacron Blue或放射性标记的BB5-G1。此法优点在于利用单克隆抗体对甲状旁腺组织的特异性结合,定位准确,但无进一步临床应用的报道。 1.3 5-ALA标记5-ALA是体内合成血红素的前体物质,它在人体线粒体中产生中间代谢产物PpⅨ,甲状旁腺细胞中含有的线粒体多于周围组织细胞,故口服5-ALA后PpⅨ能在甲状旁腺中大量聚集,PpⅨ能在380~440 nm波长激发光下显示红色荧光(635 nm),故可用于术中标记甲状旁腺。Johannes [5]于2001年应用该法成功标记兔甲状旁腺。2011年Takeshi [6]等报道于术中应用5-ALA 标记正常甲状旁腺,术中使用波长405nm激发光照射术野,甲状旁腺发红色荧光而周围组织不发光。 1.4 99Tcm-MIBI联合γ-探测仪此法目前已广泛应用于甲状旁腺瘤定位。2000年Alan [7]等应用此法于术中定位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的甲状旁腺。术中正常

甲状腺癌手术中纳米碳示踪保护甲状旁腺的研究

甲状腺癌手术中纳米碳示踪保护甲状旁腺的研究 王继;刘春庆;冯艳玉;刘建 【摘要】目的:探讨在甲状腺癌手术中采用纳米碳淋巴示踪剂保护甲状旁腺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4年1月至10月收治的65例甲状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按是否在甲状腺内注射纳米碳分成2组,实验组30例患者操作开始前在甲状腺内注射纳米碳,对照组35例未注射纳米碳,实验组行甲状腺患侧腺叶+峡叶+对侧腺叶次全切除术22例,行双侧甲状腺全切除术8例,对照组行甲状腺患侧腺叶+峡叶+对侧腺叶次全切除术25例,行双侧甲状腺全切除术10例。2组患者均联合中央区淋巴结清扫术。结果纳米碳可使中央区淋巴结黑染,而甲状旁腺不黑染。实验组每例显露(2.6±0.8)枚甲状旁腺,误切0枚;对照组每例显露(1.9±0.7)枚甲状旁腺,误切3枚,2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均未发生永久性甲状旁腺功能低下,实验组有1例暂时性甲状旁腺功能低下,对照组有2例甲状旁腺功能低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纳米碳混悬液有利于术中甲状旁腺的识别,降低甲状旁腺误切率,但不能降低术后甲状旁腺功能低下的发生率。%Objective To discuss the protective effect of carbon nanoparticles lymphatic tracer on parathyroid glands in the operation of thyroid carcinoma. Methods Retrospectively analyzed the clinical data of 65 thyroid carcinoma patients from January 2014 to October 2014, and they were divided into 2 groups according to whether injected with carbon nanoparticles. The experimental group (30 cases) were injected with carbon nanoparticles in thyroidglands before major procedure, while the control group (35 cases) were not injected.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there were 22 cases accepted total thyroidectomy of the affected side gland + isthmus thyroidectomy +

甲状腺术中甲状旁腺损伤的原因及预防

甲状腺术中甲状旁腺损伤的原因及预防 目的探讨甲状腺手术中并发甲状旁腺损伤的原因及预防方法。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06年4月-2013年11月开展的87例甲状腺手术的临床资料。结果87例甲状腺手术中,4例出现甲状腺旁腺功能减低,无永久性甲状旁腺功能减低。结论操作轻柔、解剖清楚、细心辨认、术野干净可以大大降低甲状旁腺损伤机会,同时,术后及早发现,积极治疗可有利甲状旁腺功能及早恢复。 标签:甲状腺切除术;甲状旁腺损伤;甲状旁腺功能减退 甲状旁腺损伤是甲状腺手术常见并发症之一,有文献显示在甲状腺手术中引起的甲状旁腺功能低下的发生率为1%-32%。甲状旁腺功能减退是甲状腺术后最常见的严重并发症,其主要表现为患者出现低血钙或(和)低血钙症。一旦患者出现永久性甲状旁腺功能减退,将长期补充钙剂和维生素D,严重影响患者术后正常生活,并对心理造成影响[1]。总结2005-2013年87例甲状腺手术患者,术后出现4例暂时性甲状旁腺功能减低,无永久性功能减低病例,结合文献总结体会及分析。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该组病人87例,女性55例,男性患者34例,年龄22-75岁,平均年龄44岁。均为甲状腺初次手术,其中结节性甲状腺肿、甲亢及甲状腺腺瘤手术患者75例,有4例患者出现暂时性甲状旁腺功能减低,甲状腺癌4例,有1例患者出现暂时性甲状旁腺功能减低。 1.2手术方法 一侧甲状腺切除66例,双侧甲状腺次全切除7例,甲状腺患侧全切除、对侧次全切除10例。甲状腺全切除4例。 1.3甲状旁腺功能低下评价原则:血清钙< 2.1 mmol/L且有低钙血症症状者诊断为低钙血症,血清钙<2.1mmol/L而无症状者视为血钙下降[2]。 2 结果 术后出现甲状腺旁腺功能减低4例病人分别于术后2、3、3、4d出现低血钙表现,经化验血钙低于正常,证实甲状旁腺功能减低,分别给予活血、钙剂补充等治疗,其中3例患者2周内症状缓解。1例病人2月后症状缓解,复查血钙恢复正常,逐渐减少补钙药物,均于血钙正常后3周左右停药。出现暂时性甲状旁腺功能减低的4例患者症状缓解、血钙恢复正常后,经随访未在出现低血钙表现,分别于半年后复查血钙于正常范围。无永久性甲状腺功能减低病例。

这些甲状腺手术技巧 朱精强教授无私传授!

这些甲状腺手术技巧朱精强教授无私传授! 近日,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甲状腺乳腺外科主任朱精强教授坐镇甲状腺私教课,与大家一起探讨了「甲状腺手术中甲状旁腺的辨认和保护技巧」。现整理精彩问答,供大家回顾 学习。 专家介绍朱精强教授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甲状腺乳腺 外科主任博导○ 中国医师协会外科委员会甲状腺外科委员 会副主任委员○ 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甲状腺疾病委员会副 主任委员○ 中国抗癌协会甲状腺癌委员会常委○ 四川省医 师协会外科医师分会甲状腺外科医师委员会主任委员○ 四 川省医学会外科学专委会甲状腺学组组长○ 四川省抗癌协 会头颈专委会常委美国临床肿瘤协会(ASCO)会员 问1. 甲状腺手术中,如何更好的避免甲状旁腺的损伤? 朱精强教授:甲状腺手术中应遵循“1 X 1”原则保护甲状旁腺:(以前是“1 x”,“1 x 1”是最近半年我们提出来的一个新认识。)○ “1”,将每一个甲状旁腺作为最后一个甲状旁腺来处理。因为专家共识中提到,约15%人群可能只有2个甲状旁腺,还有部分人群的2个甲状旁腺在同一侧。 ○ “X”,越多越好。 ○ “ 1”,策略性的移植一枚甲状旁腺。并非针对所有情况,而是针对计划性的二期手术。常见的第一种情况:可能这次手

术很大,只能做右侧切除,计划下一次再行左侧切除,这个时候可能会策略性的移植旁腺。这种旁腺就是下位甲状旁腺,因为这个旁腺有时不易保留。第二种情况:甲状腺癌复发可能性较大,需要再次手术,可以策略性的移植。因为如果将甲状旁腺原位保留,下次清扫中央区淋巴结时旁腺辨认困难,极易损伤。如果提前移植了旁腺(也称异位保留),下次手 术时就很放心。为了术中能更好的避免甲状旁腺的损伤, ○ 首先要学会辨认旁腺: ○ 其他诀窍包括最近几年推荐的纳米炭甲状旁腺负显影保 留技术,另外就是用放大镜或者腔镜,比较容易辨认。 ○ 重中之重的是要保护上位甲状旁腺,因为它比较恒定, 至少90%以上都在甲状软骨下角附近。其次,它的血供也比较好保留。所以上位甲状旁腺是保留旁腺、避免术后严重的永久性的甲状旁腺功能低下最最关键的一个环节。保护上 位甲状旁腺的技巧: ○ 第一,不能离断甲状腺上动脉后支的主干,即所有的操 作要紧贴甲状腺的背侧,也有人称之为“脱帽技术”,因为甲 状腺的上级周围像一个僧帽一样,在上血管周围像锥状的甲状腺上级包住,所以要紧贴甲状腺把这个帽子给脱掉。 ○ 第二,除了上动脉前支用超声刀烧以外,不能粗犷的对 上级血管断离。一般我们建议在离断甲状腺上血管以前先把疏松组织分一分(我本人多用双击电凝镊来分),分开以后

甲状旁腺自体移植术后移植甲状旁腺的价值分析与研究

甲状旁腺自体移植术后移植甲状旁腺的价值分析与研究 甲状旁腺自体移植术是一种用患者自身的甲状旁腺组织进行移植的手术,旨在恢复因 甲状旁腺功能不全引起的钙代谢紊乱和骨质疏松等疾病。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进步,甲状 旁腺自体移植术在治疗甲状旁腺功能不全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本文将从多个角 度对甲状旁腺自体移植术后移植甲状旁腺的价值进行分析与研究,以期为临床实践提供更 多的参考和借鉴。 甲状旁腺自体移植术后移植甲状旁腺的价值在于有效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甲状旁腺 功能不全会导致体内钙代谢紊乱,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和健康。通过甲状旁腺自体移植术,可有效地恢复患者的甲状旁腺功能,从而降低患者骨质疏松、骨折和肌肉痉挛等并发症的 发生率,进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甲状旁腺自体移植术后移植甲状旁腺的价值在于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甲状旁腺功能 不全需要长期接受药物治疗,而且还需要定期进行血钙、血磷等检查,费用较高。相比之下,甲状旁腺自体移植术一次手术后,患者无需再进行长期药物治疗和频繁检查,从而减 轻了患者的经济负担。 甲状旁腺自体移植术后移植甲状旁腺的价值在于为医学研究提供更多的实践案例。随 着甲状旁腺自体移植术的不断推广和发展,医学界对该手术的临床疗效、手术风险、长期 效果等方面也有了更多的认识。通过对移植甲状旁腺的患者进行长期随访和观察,可以为 相关医学研究提供更多的实践案例和临床数据,丰富了甲状旁腺疾病治疗的实践经验,推 动了相关研究领域的发展。 甲状旁腺自体移植术后移植甲状旁腺的价值在于提升医疗技术水平。甲状旁腺自体移 植术是一项高难度的手术,需要医生具备较高的技术水平和丰富的手术经验。通过开展甲 状旁腺自体移植术,可以促使医生不断提升自身的手术技能和临床经验,提高了整个医疗 团队的水平,推动了医疗技术的发展。 甲状旁腺自体移植术后移植甲状旁腺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和社会价值。在今后的临床 实践中,我们应当充分重视甲状旁腺功能不全的治疗,并不断完善甲状旁腺自体移植术的 技术和规范,为更多的患者带来健康和福祉。【2000字】

甲状旁腺移植的现状及研究进展

甲状旁腺移植的现状及研究进展 甲状腺全切除术后甲状旁腺功能低下一直是困扰甲状腺外科医生的难题,所以甲状旁腺 功能保护的问题逐渐得到重视,甲状旁腺的移植在临床上也开始较为广泛的应用。本文介绍 甲状旁腺外科移植对治疗甲状旁腺功能低下方面的研究进展,为进一步探寻更好的治疗方法提 供参考。 2.1 自体移植世界上最早的甲状旁腺自体移植(parathyroid auto-transplantation,PA)是1892年由Anton von Eiselsberg在猫体内完成实验。自1926年Lahey首次将甲状旁腺自体移 植术应用于临床;其极力主张切除的甲状腺组织中仔细寻找有无甲状旁腺并进行自体移植。 甲状旁腺自体组织移植术可以有效预防甲状腺全切除术后永久性甲状旁腺功能减低的发生, 手术方式有种植法和注射法。(1)种植法则是取1~2枚自体甲状旁腺切成薄片(厚度为1~ 2mm,大小约1mm3的组织匀浆),再移植于胸锁乳突肌内,成活率在93%左右,可降低术后甲状 旁腺功能减退症和暂时性低钙血症的发生率[1]。移植部位还有多种选择,如肱桡肌、斜方肌、股肌等部位均有报道[2]。胸锁乳突肌被认为是PA最为便捷的部位,无需增加手术切口和延 长手术时间。研究表明,自体移植的甲状旁腺 2~4周内开始恢复功能,8周左右可以达到最 佳[3]。(2)注射法要求将腺体在2mL无菌平衡盐溶液中剪成直径≤0.5mm的碎粒,制作成组织 悬液吸至2mL或5mL注射器中,头侧留有约0.5mL空气,接18G(12号)针头注射于同侧的胸 锁乳突肌腹内,操作时术者须小心注射,避免穿破肌肉后方包膜致悬液在术野内弥散[4]。种 植法相对经典,操作方便,但是该法在夹取腺体时不可避免的会有碎粒黏附在镊子上,可能 会增加种植的难度;并且在分离肌肉时可能会导致血肿形成。而注射法制作的组织悬液中的 腺体碎粒更加细小,且很少黏附在器械上,在注射时不会产生肌肉切割和出血,特别适合在 完全腔镜下甲状腺手术时应用[5]。 甲状旁腺自体移植手术中,应时刻观察甲状旁腺颜色的变化情况。在明确甲状旁腺损伤后,或不能确定甲状旁腺是否存活时,均应实施甲状旁腺自体移植术。 2.2异体移植异体移植治疗尚处于试验阶段,多见于利用微囊化技术的动物实验,有望 解决甲状旁腺移植治疗的排斥反应和移植物来源不足双重问题。微囊可保护移植物免受排斥 反应,目前所用包膜多为纯化无促有丝分裂作用的藻酸盐。Hasse等[6]报道了将人甲状旁腺组 织微囊化处理后移植于小鼠且不予免疫抑制剂的长期研究,结果表明用微囊化技术可达到不用 免疫抑制而实现成功的甲状旁腺异种移植。Moskalenko等[7]对微囊化移植进行了改良,采用 胶原酶消化而非机械切割,避免了后者所造成的组织边缘坏死,并且能得到单个的细胞。该研 究表明,微囊的稳定性与其内组织颗粒的大小呈反比,因此,由细胞构成的微囊具有更好的稳定性;此外,研究还表明来自不同捐赠者的甲状旁腺组织具有不同的分泌模式,提示在移植前选择 合适的微囊,对提高移植物的存活率和疗效具有重要意义。 微囊化技术仍存在一定的缺点:①甲状旁腺细胞的提取、微囊的制备过程中会丢失、损 伤部分细胞,因此往往需要较多的组织量;②由于微囊材料对周围组织的作用而导致周围组织 纤维化, 最终发生移植失败;③异体移植的供体往往为猪、牛等动物,寿命较短,腺体细胞增殖 周期少于人类,远期效果不佳。④细胞失去正常的周围环境,可能会发生生长、增殖方面的问题。⑤目前的微囊尚不能保证其远期仍有完整性, 损坏或破裂后仍有发生排斥反应的可能[8]。 2.3 带血管蒂甲状旁腺移植 胚胎来源的甲状旁腺相对抗原性小、供体相对充足而成为我国甲状旁腺移植供体的主要 来源。16~24周胚胎作为甲状旁腺的供体为最佳。目前多选择腹股沟区和腹腔内大网膜为 移植部位,这两处均有位置隐蔽、软组织丰富的特点,移植后不易受损伤、能尽快形成后继血供。器官移植由于存在手术操作较复杂且不宜反复施行的缺点,正在被不断改进的细胞和组织 移植方式所取代。

甲状旁腺切除术治疗透析患者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的临床研究的开题报告

甲状旁腺切除术治疗透析患者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的临 床研究的开题报告 一、研究背景和意义: 慢性肾衰竭是一种常见的疾病,其表现为肾脏功能持续性的下降,导致体内废物和代谢产物不能有效地清除,进而引起各种问题。其中,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secondary hyperparathyroidism,SHPT)是慢性肾衰竭患者最为普遍的并 发症之一。SHPT的发生与甲状旁腺的功能障碍有关,对肾脏、骨骼和心血管系统产生广泛的影响。目前,SHPT治疗的主要 手段是药物治疗和甲状旁腺切除术。其中药物治疗虽然能有效降低血钙磷和血甲状旁腺激素(parathyroid hormone,PTH) 浓度,但是在控制SHPT方面效果不佳。因此,甲状旁腺切除术是治疗SHPT的一种较为理想的方法。 透析患者SHPT的治疗与普通SHPT存在很大的差异。透析患 者SHPT的发生率较高,严重危害透析患者的生命安全和生活质量,因此应给予重视。然而,透析患者SHPT患者术后并发症和手术相关的死亡率也较高。目前,对于透析患者SHPT的治疗还没有统一的标准,需要进一步研究探讨。因此,本研究旨在探讨甲状旁腺切除术治疗透析患者SHPT的安全性、有效性和优化方法,为透析患者SHPT的治疗提供可靠的理论与实践依据,提高透析治疗的效果和患者的生活质量。 二、研究目的和内容: 本研究的目的是采用甲状旁腺切除术治疗透析患者SHPT,探

讨其治疗效果、安全性及可能的相关影响因素。具体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比较手术前后PTH、血钙、血磷的变化情况。 (2)观察手术并发症(如颈部淤血、声音嘶哑、甲状腺功能 减退等)的发生率和处理方法。 (3)通过对手术前后治疗方式的分析评估,探讨治疗方案的 优化方法。 (4)探讨透析患者SHPT的危险因素与治疗效果之间的关系。 (5)以问卷调查的方式,评估手术后透析患者生活质量的变 化及满意度,为手术治疗效果的评估提供参考。 三、研究方法: (1)对象选择:透析患者SHPT患者。 (2)研究设计:选择病例-对照研究。 (3)手术方法:根据手术前的影像学资料和临床表现,确定 手术范围和手术方式。手术采用常规的全麻下手术,颈侧切口进入颈部,全部手术过程监测颈部神经和甲状腺功能。 (4)随访方法:手术后连续随访至少6个月,每隔3个月一次,记录透析患者手术后生化指标、并发症及处理方式以及生

甲状腺手术中甲状旁腺的识别及功能保护

甲状腺手术中甲状旁腺的识别及功能保护 摘要】甲状旁腺功能减退是甲状腺手术常见的严重并发症之一。术中准确寻找 识别甲状旁腺,并对其功能加以妥善保护尤为重要。本文对识别甲状旁腺和功能 保护的要点进行综述,以期提高对甲状旁腺功能保护的能力,尽量避免此并发症 的发生。 【关键词】甲状旁腺;功能;保护 中途分类号:R581 文献标识码:A 1、甲状旁腺功能保护的必要性 1.1时至今日,甲状腺外科已从普通外科范畴向高度专业的学科转变,迫切 需要专业医师具有完整的专业理论体系和精确的手术操作。不过目前我国甲状腺 外科的专业化程度还不是很高,很多单位从事甲状腺外科的医师专业理论不强, 手术操作的精细程度尚不能满足甲状腺外科的要求,甲状腺外科仍然是并发症发 生率较高的专业。 1.2在行单侧甲状腺叶切除时甲状旁腺功能的部分损失,可能在术后没有突 出的临床表现,但是为再次甲状腺手术埋下了隐患,再次甲状腺手术对旁腺功能 保护的任务将更加严峻。甲状腺手术中发现的每一枚甲状旁腺都应当视为最后一 枚甲状旁腺。从以上文献及多单位经验交流来看,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确实为甲状 腺手术的严重并发症,且是相比较高发的并发症。 1.3甲状旁腺功能丧失引发的低钙血症通常在术后4d内出现,表现为口周颜 面部及四肢端针刺样麻木感、手足抽搐、肌肉疼痛和肌无力等症状。永久性甲状 旁腺功能丧失需长期补充钙剂和维生素D,给患者带来心理和生理上的巨大痛苦,严重影响了患者术后的生活质量。 1.4综上所述,甲状腺手术中,尤其是甲状腺癌的手术中,妥善保护甲状旁 腺功能意义非凡。 2、甲状旁腺功能损伤的原因 2.1甲状旁腺功能保护的前提是寻找辨识甲状旁腺,不熟悉甲状旁腺解剖, 不能辨识甲状旁腺,甲状旁腺功能保护将无从谈起。甲状旁腺本身因其特殊的胚 胎发育过程,导致其解剖位置不会相对固定,特别是下甲状旁腺的解剖范围变异 较大,这些生理解剖和胚胎发育因素,使得在手术范围较大、层面较广的甲状腺 癌淋巴清扫术中,甲状旁腺容易受到损伤甚至误切[3]。很多情况下手术标本离体 到病理科,由病理科医师发现旁腺,为时已晚。 2.2甲状旁腺血供破坏是功能损伤的另一常见原因。发现识别了甲状旁腺, 在保留的过程中不能保护甲状旁腺的血运,仍然保护不了甲状旁腺的功能。熟悉 甲状旁腺的血液供应也非常重要,甲状旁腺的血供及血液回流常有变异,所以说 手术中要仔细辨认甲状旁腺的血供,有条件时佩戴手术放大镜为好。吴志勇等[4] 分析总结约80%的术后甲状旁腺功能减退是由于结扎甲状腺下动脉主干引起的。 3、甲状旁腺的识别和确定 对于甲状旁腺的识别方法,主要依据于其解剖位置、颜色形态及相关鉴别方法,包括术中指压法、漂浮实验、淋巴管造影、术中快速冰冻等[2]。 3.1、位置识别:上甲状旁腺:位置较固定,常位于甲状腺叶的后外侧中上 1/3处,喉返神经入喉上方0.5—1.0cm处,最多见。Zuckerkandl结节:是甲状腺 侧叶突出的一部分,是解剖旁腺和喉返神经的重要标志,在环状软骨水平,甲状 腺侧后缘组织增生,形成结节,在将该结节向中线牵拉时,即可显露后内侧的上

术中PTH快速检测方法用于甲状旁腺鉴别与保护分析

术中PTH快速检测方法用于甲状旁腺鉴别与保护分析 摘要】目的:探讨术中PTH快速检测方法用于甲状旁腺鉴别与保护。方法:实 验对象选取时间为2016年6月至2018年6月,数量为50例来本院治疗的甲状 旁腺患者,平分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25例,对照组患者采用纳米碳负显影检 测法,观察组采用免疫层析检测方法,对比患者在术前与在手术后的血钙与血磷以 及PTH值等。结果:两组良性患者的术前情况基本相同,术前、术后指标对比, 差异不显著即(P>0.05),两组恶性患者的术后血磷与PTH值对比差异明显即 (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临床治疗甲状旁腺疾病时,在手术应用免 疫层析检测方法能够实时PTH检测,避免误切或误伤甲状旁腺,降低患者在手术 之后低钙血症等不良并发症的发生。 【关键词】甲状旁腺激素;免疫层析;甲状旁腺手术 甲状旁腺的体积小,位置又相对隐秘,并且变异又多,使得临床治疗具有一 定的难度。所以在临床治疗甲状旁腺疾病时对其进行准确的识别与保护则直接影 响患者在术后的生活质量[1-2]。本研究对观察组患者应用免疫层析法的术中快速 甲状旁腺激素(parathyioid hormone,PTH)检测,对甲状旁腺组织的受损情况给 予鉴别,并进行了总结与分析,具体内容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实验对象选取时间为2016年6月至2018年6月,数量为50例来本院治疗 的甲状旁腺患者,平分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25例,其中对照组良性患者15例,恶性患者10例,女性12例,男性13例,患者最小年龄34岁,最大年龄52岁,平均年龄(43.2±2.6)岁;相应的观察组良性患者16例,恶性患者9例,女性11例,男性14例,患者最小年龄33岁,最大年龄50岁,平均年龄(41.15±2.6)岁。将两组患者的年龄与性别等资料进行比对,差异不显著即(P>0.05),无统 计学意义。 1.2检测方法 对照组检测方法:对患者采用纳米碳示踪剂负显影法。 观察组检测方法:对患者采用免疫层析法进行术中PTH快速检测方法。检测 方法:术中主要是对患者的下旁腺进行鉴别,应用22#针头对疑似甲状旁腺组织 进行反复的穿刺,注意每个患者只能选取一侧的旁腺组织,把有待检测的病理组 织加入缓冲溶液中,取上清液加入样孔中静置10分钟,将测试卡放入机器卡中,读取测试结果。 1.3统计学方法 用SPSS17.0分析所有数据,计量资料以(士s)表示,计数资料、%检验及表示,P<0.05,统计学有意义。 2 结果 2.1 对比两组良性患者在术前与术后的指标水平 两组良性患者的术前情况基本相同,术前、术后指标对比,差异不显著即 (P>0.05),无统计学意义,见表1。 3讨论 在临床治疗甲状旁腺疾病时要对淋巴结进行彻底的清扫,会误切患者的甲状 旁腺,造成病人的永久性或者暂时性的甲状旁腺功能减弱,这也是最严重的并发

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手术中寻找甲状旁腺的技巧和方法

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手术中寻找甲状旁腺的技巧和方法廖丹;郑厚普;曾琳;夏可义;傅汉锟;王宇坤;郭璐;张梦蝶;曾鸿孟 【期刊名称】《中国临床新医学》 【年(卷),期】2018(011)008 【摘要】目的探讨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secondary hyperparathyroidism,SHPT)手术中寻找甲状旁腺的技巧和方法.方法回顾2014-08~2017-08手术治疗的100例SHPT患者的病历资料,总结分析手术中寻找甲状旁腺的经验技巧.结果 100例患者经病理证实切除380个病变甲状旁腺,其中有4个甲状旁腺者85例(85.0%),<4个者11例(11.0%),>4个者4例(4.0%).上甲状旁腺共200个,主要位于甲状腺后悬韧带区域,共计170个(44.74%),另30个位于甲状腺下动脉分支处(7.89%).下甲状旁腺,共140个,位于甲状腺下极背侧120个(31.58%),下极外侧20个(5.26%).胸腺舌叶处30个(7.89%),气管旁和颈总动脉旁各5个(2.63%).除异位甲状旁腺以及甲状腺外侧的甲状旁腺外,共有340个甲状旁腺与喉返神经有关系,上甲状旁腺200个中136个位于喉返神经外侧(68%),而下甲状旁腺140个中100个位于喉返神经内侧(71.42%).结论熟悉甲状旁腺解剖特点,术中探查首先按照甲状旁腺“三区”的分布特点从下向上探查,探查胸腺、气管旁和颈总动脉鞘为不可缺少步骤.采用“寻找、确认、保护”喉返神经三步曲避免喉返神经损伤.采用术中甲状腺局部注射纳米碳混悬注射液寻找甲状旁腺,能快速区分甲状腺、周围淋巴结、甲状旁腺.联合使用多种影像学定位诊断可有效辅助SHPT 手术中寻找切除甲状旁腺. 【总页数】3页(P746-748) 【作者】廖丹;郑厚普;曾琳;夏可义;傅汉锟;王宇坤;郭璐;张梦蝶;曾鸿孟

甲状腺旁腺功能减退症病因研究进展

甲状腺旁腺功能减退症病因研究进展 摘要: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症(Hypoparathyroidism,HP),简称甲旁减,是 指甲状旁腺激素 (parathyroid hormone, PTH) 分泌过少和 (或) 产生的效应不 足而引起的一组临床综合征[1]。引起甲旁减的原因很多,主要分为基因缺陷、自 身免疫性疾病、甲状旁腺浸润性病变及继发性因素等。继发性甲旁减目前最常见,通常由颈部手术所致,术后甲旁减所占所有甲旁减的75%[2],第二常见的原因被 认为是自身免疫疾病,其余获得性甲状旁腺功能减退还包括各种罕见的浸润性疾病,另外,甲状旁腺还受到转移性疾病、铁或铜超载或电离辐射照射的影响。 关键词: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症甲状旁腺素病因研究 流行病学 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症为少见病。通过查阅数据发现,仅有一部分国家或地区 对其做过相关流行病学调查。在美国,HP患病率为37/10万人,丹麦为22/10万 人[3]。美国术后甲旁减的患病率约为23/10万[4]。挪威术后甲旁减的患病率为 64/10万。假性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症(PHP)作为一种特殊类型的甲旁减,发病率 更低, 女性较多见。在丹麦, PHP的患病率约为11/100万人,日本发病率更低, 研究发现1998年全日本的PHP患病率仅有约3.4/100万人。我国目前暂无HP及PHP相关的的流行病学资料。近年来,随着甲状腺癌发病率逐年增多,术后甲旁 减发病率逐年增加。 病因 1.遗传因素(基因缺陷) 基因缺陷引起的甲旁减多属于常染色体显性或隐性遗传或X连锁隐性遗传性疾病, 而线粒体DNA突变和缺失导致的甲旁减较少见。甲旁减的遗传形式可以作为综合征性疾病的一部分出现。本研究中从出生2周到14岁各阶段均有发病, 发病的年龄不平均, 提示发病的原因可能不同。宋福英等[5]通过对13例诊断为甲

(完整版)甲状旁腺的原位保留

甲状旁腺功能减退是甲状腺手术后常见的并发症之一,甲状旁腺的术中识别和保护是减少 术后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的有效方法。随着甲状腺癌发病率的增加,接受全甲状腺切除术 的病例越来越多,使得甲状旁腺的术中识别和保护尤为重要。回顾分析2013年3月一 2014年2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普外科收治的107例甲状腺患者,探讨如何在手术中对甲状旁腺进行有效的识别和保护。 1 资料和方法 1 • 1 一般资料 107例患者,女性83例,男性24例,年龄24〜75岁,经术前超声引导下穿刺病理检查或术中冰冻病理检查诊断为甲状腺癌,术前血钙均在正常值范围 2 • 0 —2. 5 mmol /L, 均行全甲状腺切除术+VI区淋巴结清扫术。VI区淋巴结清扫时,喉前、气管前淋巴结常 规切除,单侧甲状腺癌行患侧气管旁淋巴结切除,双侧甲癌行双侧气管旁淋巴结切除。术 后病理结果:乳头状癌102例,髓样癌5例;单侧甲状腺癌72例,双侧甲状腺癌35例; 单灶性甲状腺癌67例,多灶性甲状腺癌40例,原发灶大小0 . 3〜4 . 0 on ; VI区淋巴结转移率47 . 7% (51 /107)。按照AJCC甲状腺癌TNM分期标准(第七版,2010年)均为I〜川期。 1 . 2甲状旁腺外观识别标准 甲状旁腺的典型外观是:橙黄色的扁卵圆形小体,长径0. 3〜0. 8 cm,表面可见血管纹 路。离体甲状旁腺和活体甲状旁腺相比,由于血运中断,外观上会显得颜色稍暗(见封三, 图1、2)。 1 . 3甲状旁腺保护方法 1 . 3. 1上旁腺保护 在游离甲状腺上极时避免结扎血管主干,紧贴被膜逐一切断向前方的各分支,注意保留 甲状腺上动脉的后支,在喉返神经入喉点外上方 1 on处寻找上旁腺,尽量确保原位保留。 1 . 3 . 2下旁腺保护

2023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术后骨饥饿综合征的临床研究现状

2023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术后骨饥饿综合征的临床研究现状 摘要 骨饥饿综合征(hungrybonesyndrome z HBS)是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行甲状旁腺切除术后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严重时可危及生命。目前国内外缺乏骨饥饿综合征的诊治指南。近年来,关于骨饥饿综合征的危险因素、发生机制、诊断及治疗等方面有较大进展。骨饥饿综合征的发生与术前血清钙水平、甲状旁腺激素、骨转换标志物、年龄及其他多种因素有关。识别骨饥饿综合征的高危因素,有助于对骨饥饿综合征患者进行早期诊治。 【关键词】骨饥饿综合征;低钙血症;甲状旁腺功能亢进;骨转换标志物---⅜-刖百 骨饥饿综合征(hungrybonesyndrome,HBS)是指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或术前有骨高转换状态的患者行甲状旁腺切除术(parathyroidectomy,PTX)后出现甲状旁腺激素(parathyroidhormone,PTH)下降,骨骼摄取钙、磷、镁增多,血清钙降低所导致的一系列临床表现。目前国内外对于诊断HBS所界定的术后低钙血症发生及持续时间缺乏统一标准。普遍认为术后血清总钙浓度<2.1mmo1/1或低钙血症持续超过4d,血PTH正常或升高者可诊断为HBS[1]o PTX术后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症亦可表现为低钙血症,但血PTH降

低,血磷正常或升高。本文对HBS流行病学、危险因素、发生机制、诊治等方面作一综述,以提高临床医师对HBS的认识,为识别HBS高危人群、及早诊治HBS患者提供一定思路。 01HBS的流行病学及临床表现 HBS的发生并不罕见。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primaryhyperparathyroidism,PHPT)术后发生HBS的概率为8.5%[2];青少年[队列平均年龄(15.2±2.9)岁]PHPT患者术后HBS发生率可达34%[31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secondaryhyperparathyroidism,SHPT)术后HBS的发生率为25.9%[4]o此外,HBS还可见于部分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甲状腺髓样癌患者行甲状腺切除术后。继发于胃癌骨转移、肝移植治疗胆管闭锁后[5]的HBS亦见个案报道。 HBS的临床症状常表现为低钙血症,可伴低磷和(或)低镁血症。血清钙通常在术后2~4d降至最低点,持续时长取决于术前骨转换率的高低以及残余非病理性甲状旁腺组织恢复正常功能所需的时间。由于低钙引发神经肌肉兴奋性增高,患者术后即可出现口周、手、足的感觉异常、麻木或刺痛感,以及痉挛、搐搦、癫痫样发作、躁狂、心律失常(如QT间期延长、房室传导阻滞),重者甚至发生血压降低、喉痉挛等。部分患者可能没有任何症状,Chvostek征和Trousseau征可提示无症状患者潜在的手足抽搐。

喉返神经监测在甲状腺及甲状旁腺手术中的应用现状

喉返神经监测在甲状腺及甲状旁腺手术中的应用现状 凌煜玮;康骅 【摘要】喉返神经损伤是甲状腺及甲状旁腺手术中不可忽视的合并症,其损伤可能导致声音嘶哑及呼吸困难,严重影响病人生活质量,甚至危及生命.术中喉返神经监测技术目前作为保护喉返神经的有效办法,经历了从有创电极到无创性气管插管表面电极的发展.目前,国际和国内均提出了喉返神经监测的标准化步骤,再发展到连续神经监测和标准化的喉上神经监测,为辨认神经和防止神经损伤提供了新的手段,同时对喉返神经损伤机制的探究也更加深入.术中喉返神经监测技术的应用,可以帮助手术医师更好地辨认喉返神经,从而降低神经损伤的风险;同时对手术方式的优化、是否采用分期手术以及年轻外科医生的成长方面,具有重要意义.%The recurrent laryngeal nerve(RLN) injury is one of the important complications during the thyroid and parathyroid surgery, which can result in hoarseness and dyspnea.Intraoperative neuromonitoring (IONM) of recurrent laryngeal nerve has already become the effective method to protect the recurrent laryngeal nerve during the thyroid and parathyroid surgery, which has developed from invasive electrode to noninvasive endotracheal intubation with electrode, and standardized procedures of IONM was proposed.Furthermore, the continuous intraoperative neuromonitorying (C-IONM) and the standardized monitoring procedure of external branch of superior laryngeal nerve (EBSLN) has been accepted by an increasing number of surgeons. The probable damage mechanisms are gradually demonstrated through IONM. It is an effective technique that IONM could be to assist surgeons to recognize RLN and reduce the risk of recurrent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