牡丹籽油的提取及蛋白制备工艺的研究

牡丹籽油的提取及蛋白制备工艺的研究
牡丹籽油的提取及蛋白制备工艺的研究

73

牡丹籽油的提取及蛋白制备工艺的研究

庞雪风,何东平,胡传荣,胡晚华,王斌,张世宏*

武汉工业学院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武汉 430023)

摘 要测定牡丹籽原料的基本特性, 确定溶剂法提取牡丹籽油的最佳提取条件, 以超声波辅助法制备牡丹籽蛋

白, 确定其最佳工艺条件。结果表明, 牡丹籽的最佳提取条件为: 浸出时间240 min, 水分4.0%, 料液质量比1︰4.5,温度50 ℃; 用超声波辅助法从脱脂牡丹籽粕中制备蛋白, 确定了蛋白的最佳制备工艺条件为提取温度50 ℃, 提取pH 9.5, 提取时间为120 min, 料液质量比为1︰10, 超声波功率为180 W。关键词

牡丹籽油; 牡丹籽蛋白; 提取条件; 制备工艺

Study on Peony Seed Oil Extraction and Protein Preparation Process

Pang Xue-feng, He Dong-ping, Hu Chuan-rong, Hu Wan-hua, Wang Bin, Zhang Shi-hong *

College of Food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Wuhan Polytechnic University (Wuhan 430023)

Abstract Determine the basic characteristics of peony seeds, and the optimum extraction conditions of solvent extraction method of peony seed oil. Prepare peony seeds protein by ultrasonic assisted, and determine the optimum preparation conditions.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extraction condition of peony seeds oil was as follows: extraction time 240 min, water content 4%, ratio of liquid to solid 1︰4.5 , extraction temperature 50 ℃. The optimal condition of peony seeds protein was as follows: extraction temperature 50 ℃, pH 9.5, extraction time 120 min, ratio of liquid to solid 1︰10 , ultrasonic power 180 W .

Keywords peony seeds oil; peony seeds protein; extraction conditions; preparation process

牡丹属毛茛科芍药属灌木,在我国各地均有广种植,广泛分布于河南洛阳、山东菏泽、安徽铜陵、陕西汉中、河北柏山、四川、甘肃、浙江等地,以洛阳、菏泽、安徽种植最多,据统计,我国牡丹的种植面积已达2万 mh 2[1]。其干燥根皮(又名丹皮)为一种常用的中草药,味辛苦,性凉,功能清热凉血,活血化瘀,具有抗炎、抗心肌缺血、保肝、降血糖和调节免疫细胞等作用功效[2]。

近年来,人们逐渐开发牡丹各组分的应用价值,如丹皮酚的研究就是近几年的热点,而牡丹籽作为生产牡丹皮的副产物,产量丰富,且含油量高,有文献报道籽油中不饱和脂肪酸含量高达87.60%,其中亚油酸的含量占22.19%,亚麻酸占35.70%,油酸占27.14%[3]。亚油酸和亚麻酸是人体必需脂肪酸,具有降血脂、降胆固醇和促进脂肪代谢、增强免疫、延缓衰老、预防冠心病等生理活性[4]。牡丹籽油中所富含的亚麻酸为n -3系列多烯不饱和脂肪酸,亚麻酸是n -3系多不饱和脂肪酸的母体,摄入体内后可转变为EPA和DHA而发挥作用[5],在国外已将亚麻酸及其衍生物作为药物或食品强化剂,用来预防和治疗心血管疾病[6]。

目前对油料蛋白质提取和利用的研究主要集中于豆粕和油菜籽饼粕和棉籽粕,对牡丹籽粕蛋白提取研究很少,牡丹籽粕蛋白主要是碱溶性蛋白在碱性条件下溶解度较大,所以提取基本方法是碱溶酸沉法[7]。近年来超声波技术在强化传质方面的应用越来越广

泛,尤其在天然物质提取方面,显示出强大的优越

性,黄国平等人将超声波应用于提取玉米醇溶蛋白[8],崔志芹等人对利用超声波强化提取棉籽粕蛋白进行了研究[9],但超声波辅助应用于牡丹籽粕蛋白的提取的报道还很少见。

试验以牡丹籽为原料,测定了牡丹籽原料的基本特性;用溶剂浸出的方法提取牡丹籽油,确定了其提取条件;对牡丹籽油的基本性质进行测定;用超声波辅助法从脱脂牡丹籽粕中制备蛋白,确定了蛋白制备工艺的参数。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与试剂

牡丹籽,经人工挑选饱满,不发霉的牡丹籽粒,去壳后作为原料。

正己烷、无水乙醚、无水乙醇、酚酞、氢氧化钾、可溶性淀粉、碘化钾、硫代硫酸钠、环己烷、冰乙酸、一氯化碘、盐酸,所用试剂均为分析纯。1.2 仪器与设备

AL204电子天平:METTLERTOLEDO,Switzerland;501A型超级恒温器:上海实验仪器有限公司;SHZ-D (Ⅲ)型循环水真空泵:上海亚荣生化仪器厂;B-220恒温水浴锅:上海亚荣生化仪器厂;GZX-9070ME数显鼓风干燥箱:上海博迅实业公司医疗设备厂;TD5Z台式低速离心机:湖南凯达科学仪器有

*通讯作者;基金项目:十二五科技部支撑计划课题“食用植物油加工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2011BAD02B00)

限公司;DF-101S集热式恒温加热磁力搅拌器:巩义市予华仪器有限公司;RE52CS旋转蒸发器:上海亚荣生化仪器厂;冷冻干燥机(Freezone 6);真空干燥箱(DZF-6021):上海博迅实业有限公司医疗设备厂;其他试验室常规仪器。

1.3 试验方法

1.3.1 牡丹籽的特性测定

1.3.1.1 水分的测定

105 ℃恒重法,GB/T 5009.3-2003。

1.3.1.2 粗蛋白质的测定

微量凯氏定氮法,GB/T 5009.5-2003。

1.3.1.3 粗脂肪的测定

索氏抽提法,GB/T 5009.6-2003。

1.3.1.4 粗纤维的测定

GB/T 5009.10-2003。

1.3.1.5 灰分的测定

GB 5505-85。

1.3.1.6 油脂中脂肪酸组成分析

GB 9104.9-88。

1.3.2 溶剂法的的提取工艺

将去壳的牡丹籽仁用粉碎机粉碎,过40目筛筛分,在50 ℃的烘箱中烘30 min。

取一定量筛后的牡丹籽粉末,用电子天平精确称量并记录,用滤纸包好放入放大的索氏提取器的浸提罐,加入正已烷,于一定温度水浴加热回流,每隔30 min用已恒重的接收瓶接收含油的溶剂,然后用旋转蒸发器回收溶剂,将油脂中的溶剂赶尽,使接受瓶恒重,称量,计算牡丹籽油得率。

1.3.3 牡丹籽油的主要理化特性测定与分析

酸价,参照GB/T 5530-2005 方法测定;碘价,参照GB/T 5532-2008 方法测定;皂化值,参照GB/T 5534-2008 方法测定;不皂化物,GB/T 5535.1-2008 方法测定;过氧化值,参照GB/T 5538-2005 方法测定。

1.3.4 牡丹籽蛋白制备工艺

试验研究用脱脂牡丹籽蛋白粉来制备牡丹籽蛋白。因此考虑用超声辅助提取蛋白,以提高产品的蛋白得率。

牡丹籽粕→按一定料液质量比加入蒸馏水→过胶体磨→碱提(超声波提取)→离心→二次碱提(超声波提取)→离心→合并两次的上清液→调pH至等电点→离心→加水溶解→调pH→喷雾干燥→牡丹籽蛋白粉

测定蛋白含量,并计算蛋白得率:

2 结果与分析

2.1 牡丹籽基本特性

对牡丹籽的化学成分进行测定,测定其含油量,蛋白含量,水分,粗脂肪含量,结果见表1。

由表1中得到,牡丹籽中的脂肪和蛋白的含量均较高,可提取研究其的特性。

表1 牡丹籽的化学成分

成分粗蛋白/%脂肪/%水分/%粗纤维/%灰分/%含量18.7426.248.54 3.18 5.82 2.2 溶剂浸出法提取工艺

溶剂法提取工艺的参数选择为: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以温度,水分,时间,料液质量比为4个因素,以粕的残油率为目标值的正交试验。

牡丹籽油制备正交试验因素水平表见表2,确定的L9(34)正交试验安排及试验结果见表3,正交试验趋势图如图1所示。

表3结果表明:各因素对破残油率的影响大小依次为D>C>B>A,即时间>水分>料液质量比>温度。

表2 正交试验因素水平表

水平

因素

A温度/℃B料液质量比C水分/%D时间/min 1401∶3.0 4.0180

2451∶4.5 5.5210

3501∶6.07.0240

表3 正交试验安排及试验结果

试验号A温度/℃B料液

质量比C水分/%D时间/min

残油率

(干基)/% 11(40)1(1∶3.0)1(4.0)1(180) 1.42

212(1∶4.5)2(5.5)2(210) 1.53

313(1∶6.0)3(7.0)3(240) 1.27

42(45)123 1.32

52231 1.38

62312 1.38

73(50)132 1.37

83213 1.06

93321 1.63

K

1

4.22 4.10 3.86 4.43

K

2

4.08 3.97 4.48 4.28

K

3

4.06 4.29 4.01 3.65

k

1

1.41 1.37 1.29 1.48

k

2

1.36 1.32 1.49 1.43

k

3

1.35 1.43 1.34 1.22

R0.160.320.620.78

从图1中可看出,浸出时间越长,残油率越低,考虑到生产周期及设备利用,浸出的时间不再增加,取240 min;水分以4.0%最佳,料液质量比以1︰4.5最佳,温度以50 ℃最佳,考虑到再增加温度会加大溶剂的损失,因此不再增加温度。因此优化的工艺条件为D3C1B2A3,即时间240 min,水分4.0%,料液质量比1︰4.5,温度50 ℃,在此条件下进行验证试验,结果

残油率为0.98%(干基)。

74

75

图1 正交试验的直观分析图

2.3 牡丹籽油的化学特性

对牡丹籽油的化学性质进行测定,测定结果见表4。

从表4中可以看出,牡丹籽油的酸值较低,酸值是检验油脂中游离脂肪酸含量多少的一项指标[10],GB 2716-2005 规定植物原油的酸值不得高于4 mg KOH/g,食用植物油酸值不得高于3 mg KOH/g,牡丹籽的酸价为1.2 mg KOH/g,符合规定,但超过了规定中食用植物油的酸值指标,因此在精炼、加工、贮运牡丹籽油的过程中,应注意防止其氧化酸败。

过氧化值是另一个评价油脂氧化程度的重要指标,食用植物油国际推荐标准和我国各级别食用植物油标准中质量指标规定过氧化值不超过10 mmol/kg [11]。从表4中可以得出,牡丹籽的过氧化值符合规定。

碘值可以鉴定油脂的不饱和程度,不饱和程度大,则碘值大;反之,则碘值小。牡丹籽油的碘值为182.75 g/100 g,说明了牡丹籽油的不饱和程度很高,含有大量的双键,有很到的开发利用价值。

牡丹籽油油的皂化值高说明了脂肪酸的分子量很小,亲水性强,容易被吸收。

表4 牡丹籽油的化学性质

项目

测定值酸价/mg KOH·g -1 3.44过氧化值/mmol·kg -1

0.27碘值/g·(0.01 g)-1182.32皂化值/mg KOH·g -1

182.75不皂化物/%

1.59

2.4 牡丹籽蛋白制备工艺

对脱脂后的牡丹籽蛋白粕的基本参数进行测定,测定结果见表5。

根据测定的试验数据可以看出,牡丹籽蛋白粕的粗蛋白含量高达26.98%,蛋白含量较高,利用牡丹籽蛋白粕制备牡丹籽蛋白是有必要的。

表5 牡丹籽蛋白粕的基本参数

成分粗蛋白/%脂肪/%水分/%粗纤维/%灰分/%含量

26.98

0.98

13.37

7.43

9.69

在单因素的基础上,蛋白制备工艺条件的选择:以蛋白提取温度、蛋白提取pH、蛋白提取时间和料液质量比及超声提取功率五个因素,蛋白的提取率为参考指标设计L 16(45)正交试验,正交因素水平表见表6,试验安排及设计见表7。

表6 正交试验因素水平表

水平因素

A提取温度/℃B提取pH C提取时间/min D料液质量比E超声提取

功率/W 1458.5601∶91502509.0801∶101603559.51001∶111704

6010.0

120

1∶12

180

由表7及图2中的极差值(R )可知五个因素的主次关系为:C>A>E>D>B,即提取时间>提取温度>超声提取功率>料液质量比>提取pH。

表7 正交试验安排及试验结果

试验号A提取温

度/℃B提取pH C提取时间/min D料液质量比E超声提取功率/W 蛋白得

率/%11(45)1(8.5)1(60)1(1∶9)1(150)15.27212(9.0)2(80)2(1∶10)2(160)18.71313(9.5)3(100)3(1∶11)3(170)20.17414(10.0)4(120)4(1∶12)4(180)20.1752(50)123421.4862214319.2572341222.0982432122.0993(55)134219.69103243121.01113312420.91123421321.23134(60)142322.39144231422.47154324120.021********.37

K 174.3278.8373.881.0678.39K 284.9181.4481.4484.178.86K 382.8483.1984.4281.0383.04K 483.2581.8685.6679.1385.03k 118.5819.7118.4520.2719.60k 221.2320.3620.3621.0319.72k 320.7120.8021.1120.2620.76k 420.8120.4721.4219.7821.26R

10.59

4.36

11.86

4.97

6.64

从图2中可看出,提取时间越长,得率越高,考虑到生产周期及设备利用,提取时间不再增加,取C 4即120 min;提取温度以A 2即50 ℃最佳;超声功率以E 4即180 W最好;料液质量比D 2最佳,考虑到加水量太大,离心机处理量加大,生产成本增加,因此料液质量比选定1︰10;提取pH以B 3即pH 9.5最佳。因此优化的工艺条件为C 4A 2E 4D 2B 3。即提取时间为120 min,提取温度50 ℃,超声波功率为180 W,料液质量比为1︰10,提取pH 9.5,在此条件下进行验证试验,结果

蛋白得率为23.12%。

图2 正交试验直观分析图

超声波法提取西红柿中类胡萝卜素的工艺优化

刘长付,陈媛梅

北京林业大学理学院(北京 100083)

摘 要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 通过正交试验优化超声波法提取西红柿中类胡萝卜素的工艺条件。结果表明,西红柿中类胡萝卜素的最佳超声提取工艺参数为: 提取液为, V(丙酮)︰V(石油醚)=1.5︰1, 超声功率450 W, 超声温度24 ℃, 液料比30︰1(mL/g), 超声时间25 min, 超声2次; 在最佳工艺条件下, 测得西红柿中类胡萝卜素的含量为63.4 μg/g。该方法简便、准确、经济,适用于西红柿中类胡萝卜素的提取。

关键词西红柿; 类胡萝卜素; 超声波法; 工艺优化

Optimal Extraction Technology of Carotenoid in Tomato by Ultrasonic

Liu Chang-fu, Chen Yuan-mei

College of Science, Beijing Forestry University (Beijing 100083)

Abstract The extraction process of carotenoid in tomato was optimized by orthogonal test based on single factor tests. The optimal extraction condition was determined as follows: V (acetone)︰V (petroleum ether) =1.5︰1 as extraction solvent, 450 W of ultrasonic power and ratio of solvent to material 30︰1 (mL/g) for 2-time extraction at the temperature of 25 ℃ for 25 min each time. Under the optimum extraction condition, the extraction yield of carotenoid in tomato reached as high as 63.4 μg/g. It is a rapid, speci? c, and sensitive method for the extraction of carotenoid in tomato.

Keywords tomato; carotenoid; ultrasonic extraction; optimization of extraction condition

西红柿是一种色泽鲜艳、营养丰富的果蔬,成熟的西红柿中含有丰富的类胡萝卜素[1]。类胡萝卜素是一类以异戊二烯为残基的具有共轭双键的多烯类化合物的总称,它是一种脂溶性的天然色素,具有提高免疫力、抗氧化剂、抗衰老、预防动脉硬化等功效[2-4]。人体自身不能合成,主要通过食物从外界获取[5]。

3 结论

(1) 牡丹籽原料中含有8.54%的水分,18.74%的粗蛋白,3.18%的粗纤维,5.82%的灰分。

(2) 用溶剂浸出法提取牡丹籽油的提取条件为:时间240 min,水分4.0%,料液质量比1︰4.5,温度50 ℃,在此条件下进行验证试验,结果残油率为0.98%(干基)。

(3) 测得牡丹籽油的基本特性为:酸价3.44 mg KOH/g,过氧化值0.27 mmol/kg,碘值182.32 g/100 g,皂化值182.75 mg KOH/g,不皂化物含1.59%。

(4) 用脱脂牡丹籽粕制备蛋白的最佳工艺条件为:即提取时间为120 min,提取温度50 ℃,超声波功率为180 W,料液质量比为1︰10,提取pH 9.5,在此条件下进行验证试验,结果蛋白得率为23.12%。

参考文献:

[1] 白喜婷, 朱文学, 罗磊, 等. 牡丹籽油的精炼及理化特性变

化分析[J]. 食品科学, 2008, 29(8): 351-354.

[2] 易军鹏, 朱文学, 马海乐, 等. 牡丹籽的化学成分研究[J].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2009(21): 604-607.

[3] 戚军超, 周海梅, 马锦琦, 等. 牡丹籽油化学成分GC-MS

分析[J]. 粮食与油脂, 2005(11): 22-23.[4] 朱文学, 李欣, 刘少阳, 等. 牡丹籽油的毒理学研究[J]. 食

品科学, 2010, 31(11): 248-251.

[5] Department of Health. Nutritional aspects of cardiovasular

disease [R]. HMSO, London: Report of the cardiovascular Review Group of the Committee on Medical Aspects of Food Policy, 1994: 46.

[6] HESTED D M, MCGANDY R B. MYERS M L, et al.

Quantitative effects of dietary fat on serum cholesterol in man [J]. Am J Clin Nutr, 1965(17): 281-295.

[7] 朱旻鹏, 谢玉国, 田将, 等. 超声波辅助碱液提取芝麻饼粕

蛋白工艺的研究[J]. 油脂工程, 2007(8): 83-86.

[8] 黄国平, 温其标, 杨晓泉, 等. 超声波法提取玉米醇溶蛋白

的研究[J]. 食品与发酵工业, 2002, 28(10): 49-51.

[9] 崔志芹, 王志祥, 史美仁. 超声波对棉籽蛋白萃取过程的

强化[J]. 中国油脂, 2006, 6(31): 60-62.

[10] 刘瑞兴, 吴苏喜. 深色油脂酸值测定新方法的研究[J]. 粮

油加工与食品机械, 2006(5): 51-52.

[11] 张萍. 牡丹籽油的制备、纯化、成分分析以及功效评价

[D]. 北京: 首都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009.

[12] 何东平, 王兴国, 刘玉兰. 油脂工厂设计手册(第二版)

[M]. 武汉: 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 2012.

76

亚麻籽油项目计划书

亚麻籽油项目 计划书 规划设计/投资方案/产业运营

亚麻籽油项目计划书说明 亚麻又称胡麻,是一年生草本植物。亚麻籽是亚麻的成熟种子,其主产区为加拿大、中国、印度、美国、埃塞俄比亚和俄罗斯等国家。亚麻籽富含脂肪、蛋白质、纤维素、维生素、矿物质等,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我国市场主要产品是亚麻籽油。 该亚麻籽油项目计划总投资8540.08万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6886.40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80.64%;流动资金1653.68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19.36%。 达产年营业收入11899.00万元,总成本费用8976.72万元,税金及附加150.95万元,利润总额2922.28万元,利税总额3476.30万元,税后净利润2191.71万元,达产年纳税总额1284.59万元;达产年投资利润率34.22%,投资利税率40.71%,投资回报率25.66%,全部投资回收期5.40年,提供就业职位228个。 坚持“三同时”原则,项目承办单位承办的项目,认真贯彻执行国家建设项目有关消防、安全、卫生、劳动保护和环境保护管理规定、规范,积极做到: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运行,确保各种有害物达标排放,尽量减少环境污染,提高综合利用水平。 ......

报告主要内容:项目概述、投资背景和必要性分析、项目调研分析、项目方案分析、项目建设地研究、土建工程研究、项目工艺原则、项目环境影响情况说明、项目职业保护、项目风险评价、节能、进度方案、项目投资情况、经营效益分析、综合评价结论等。

第一章项目概述 一、项目概况 (一)项目名称 亚麻籽油项目 亚麻又称胡麻,是一年生草本植物。亚麻籽是亚麻的成熟种子,其主产区为加拿大、中国、印度、美国、埃塞俄比亚和俄罗斯等国家。亚麻籽富含脂肪、蛋白质、纤维素、维生素、矿物质等,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我国市场主要产品是亚麻籽油。 (二)项目选址 某产业园区 (三)项目用地规模 项目总用地面积25646.15平方米(折合约38.45亩)。 (四)项目用地控制指标 该工程规划建筑系数50.17%,建筑容积率1.22,建设区域绿化覆盖率5.14%,固定资产投资强度179.10万元/亩。 (五)土建工程指标

牡丹籽油工艺流程

牡丹籽油制取工艺 一、种籽清理除杂: 种籽在收获、晾晒、包装、运输、贮藏中,难免会混进沙石、泥土、茎叶和其他杂物。除杂提高油的品质和出油率,减轻设备磨损、提高产量和降低能耗。除杂采用振动筛,除杂后种籽含杂率<0.05%。 二、种籽剥壳及仁壳分离: 种籽剥壳在于提高出油率,减少油分损失,提高油质和饼粕质量,充分发挥制油设备的生产能力,减少设备的磨损和维修费用,降低生产用电力消耗,并有利于皮壳的综合利用。经过验证,我厂配备的脱壳机脱壳率在95%以上,仁中含壳率<5%,壳中含仁<0.5%,水份要求10—12%。 霉变籽仁清除:种籽在收获、晾晒、存放期间,难免因天气和存放不当致使一些种籽发霉变质,清除霉变籽仁,以提高油的品质。牡丹籽仁是自然白色,只有剥壳后才能看出变质籽仁。变质籽仁只能用人工去拣,拣净率要求≥99%。

三、压榨制油:制油采用低温冷榨榨油机,高温会破坏到牡丹籽油不饱和脂肪酸和亚麻酸的含量,榨油全过程不涉及任何化学添加剂,确保油品安全、卫生、无污染,天然营养不受破坏。 (备注:烘炒之前先对牡丹籽进行破碎,以利于烘炒和增加出油率) 四、牡丹籽油的精炼工艺:牡丹籽油精炼采用物理和化学相结合的方法,(10吨以上精炼设备可以做到纯物理精炼)其精炼采用高级食用油精炼 设备精炼。 牡丹籽油脱胶:毛油中的胶性杂质,以磷为主。磷脂等胶状物的存在,不仅降低油的品质,而且在碱炼脱酸工序中能促使油脂与碱液之间产生过渡的乳化作用,增加皂角的分离难度,加重中性油的损失,因此应先行去除干净。水化脱胶,在搅拌下升温至60℃,加入油中含磷量的4—5倍的沸水,水温略高于油温。必要时,水中溶入油重0.2%—0.3%的食盐可提高水化效果。加水操作是水化最重要的阶段,要认真控制加水量,水与油的温度,搅拌及加水的速度等。水化时要经常用勺子在锅内取样观察,视情况灵活掌握加水量及加水速度。加水完毕,当胶粒开始聚集,即开始慢速搅拌,并升温至75℃,当液面呈明显油路时,即停止搅拌,静置3—4小时,冬季4—5小时。直至水化油脚与油脂分离合格,放出油脚,得脱胶油进入下一程序。牡丹籽油含磷脂较低,在生产中不必单独进行脱胶,可与脱酸程序一并举行。 牡丹籽油脱酸:油脂脱酸主要是除去毛油中的游离脂肪酸,以及油中的少量胶质、色素和微量金属物质。脱酸操作是直接影响油脂精炼得油率和品质的重要因素之一。工业生产上应用最广泛的是碱炼脱酸法。将清毛油泵入锅内,搅拌均匀,使油温升至60℃。同时进行快速搅拌,转速为60转/分,将计量好的碱液均匀喷洒入油中,继续快速搅拌,使其与油充分混合。而后改为慢速搅拌,转速为30转/分。同时将温度升至75℃,至油与皂粒呈明显分离、

苹果多酚

苹果多酚 苹果多酚是苹果中所含多元酚类物质的通称,多元酚类物质广泛存在于水果蔬菜之中,苹果的多元酚含量因成熟度而异,未熟果的多元酚含量为成熟果的10倍,故提取苹果多酚采用未熟果为宜。粗苹果多酚中含有绿原酸、儿茶素、表儿茶素、苹果缩合丹宁、根皮甙、根皮素、花青素等。其中苹果缩合丹宁约占多元酚总含量的一半。苹果多酚的应用由于苹果多酚具有抗氧化作用、消臭作用、保鲜、保香、护色、防止维生素损失等作用,可以防止食品品质劣变,因此,可用于水产加工、肉制品加工、面包、糕点、油脂,含油食品及清凉饮料等的加工制造,可显著提高其产品质量及保质期。由于苹果多酚具有多种保健功能,如预防龋齿、预防高血压、预防过敏反应、抗肿瘤;抗突变、阻碍紫外线吸收等生理功能,因此可用于保健食品及化妆品的制造。苹果多酚作为保健、功能性食品添加剂,其使用量仅需50—500PPm,即可有充分的功效。 苹果多酚的提取技术和应用研究 苹果中含有丰富的营养成分,位列我国四大水果之首。近年来,随着我国苹果种植面积的不断扩大,苹果产量逐年增加,苹果加工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由于苹果中含有的生物活性物质-苹果多酚,具有很强的抗氧化性、清除体内自由基、抑00PPm,即可有充分的功效。、抗肿瘤、抗过敏等,因而其广泛应用于医学、食品、制革和日用化工等领域,并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同时,随着天然功能性成分研究的兴起,苹果多酚已成为研究热点,国内外学者纷纷从各领域多角度开展研究工作。 苹果多酚是苹果中具有苯环并结合有多个羟基化学结构物质的总称。苹果中的多酚物质主要包括黄烷-3-醇类、黄酮醇类化合物、羟基苯甲酸类、二氢查耳酮、花色苷类等五大类。苹果多酚纯品为淡黄褐色粉末,略带苹果风味,稍有苦味,易溶于水和乙醇。苹果中多酚物质的组成及含量常因品种、成熟度、种植条件和贮藏条件及时间、组织内不同部位而存在较大差异。未成熟苹果和成熟苹果相比,虽然其成分组成相似,但成分含量上却有很大差别。成熟苹果中多酚主要为绿原酸、儿茶素以及原花青素等,而未成熟苹果中则多为二氢查耳酮、槲皮酮等化合物。 1苹果多酚的提取技术研究进展 目前,苹果多酚的提取主要采用有机溶剂浸提,大致可分为两大类。 1.1有机溶剂直提法 由于苹果多酚结构中所含羟基具有一定极性,根据相似相溶原则,通常选用水、低碳醇、乙酸乙酯、丙酮等溶剂进行提取。戚向阳等以乙醇-水为溶剂对鲜苹果中的原花青素进行了提取,取得较好的提取效果;YizhongCai等分别用水、甲醇作溶剂对112种中国传统的中草药中多酚物质进行提取并加以对比,为酚类物质的提取提供了依据;孟晶岩等用不同pH值的水作溶剂,研究了物料粒度、料液比、pH值等不同因素对苹果多酚提取效率的影响;郝少莉同等以乙醇为溶剂考察了不同因素对苹果渣中多酚物质提取率的影响,得到了最佳浸提工艺条件,提取量达1072.615mg/kg。 1.2有机溶剂结合其他技术提取法 1.2.1超声辅助提取法

年产4000吨苹果醋生产工艺流程设计方案

年产4000吨苹果醋工艺生产流程设计方案

1 绪论 1.1概述 1.1.1 苹果醋对人体的好处及用途 (1)苹果醋是一种酸性饮料,能够促进人体对少量元素的吸收。苹果醋是一种饮料,且为碱性饮料,但是它的口感却呈酸性。它有利于人体对米、面、鱼、等呈酸性食物的中合,且有利于对这些食物中所含营养素[1]及钙、钾、镁、铁等离子的吸收;还能够改善人的体质从而增加人的免疫力。 (2)苹果醋富含果胶,能够促进人的消化和排毒的作用。苹果醋中的果胶有利用肠道里的有益细菌的生长,而有益细菌能够产生许多人体的必须营养物质;果胶可以促进脂肪、胆固醇及胆汁的排泄从而降低人体的患病率;果胶也能够吸附食物中的镍,钴等重金属离子从而达到有效的排毒的作用。 (3)苹果醋成分中含有维生素,对人体具有养颜美容[2]的功效。苹果醋中的大量维生素抗氧化剂能够促进人体的新陈代谢,可以美白杀菌,淡化黑色素并且补出肌肤养分和水分,使皮肤更加光滑和美白。 (4)苹果醋富含有机酸,能够增加人的食欲消除疲劳[3]的作用。苹果醋进入人体后,能够很快的被人体所吸收,因为它可以直接参与人的新陈代谢,从而在很短的时间内给人体提供能量,消除疲劳,使人能够迅速恢复体力。同时苹果醋可以促进氨代谢,对心肌梗塞的人

具有保护作用,而醋酸能够促进胃液的分泌,增加人的食欲。 (5)苹果醋中富含大量的维生素和氨基酸,能够增加人的抵抗力。苹果醋中所含的丰富的维生素以及氨基酸,能够在人体的新陈代谢过程中与许多的钙质元素结合,并生成醋酸钙,从而增加了人体对钙的吸收,让人身体更加结实、强壮。苹果醋中的维生素能够防止细胞癌变和减缓细胞衰老,增加人体的免疫力[4]。 (6)苹果醋老少皆宜,是未来市场发展的新星。 1.1.2 国内外苹果醋行业的发展状况 早在90年代以前,我国就出现国许多苹果醋企业和相应的保健品企业,但当时人们对醋酸饮料了解甚少,而当时的价格有偏高,宣传力度等各方面的不足使其很快销声匿迹。 近年来,由于科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宣传力度的增加国内苹果醋市场已经又开始增加,现在正在不断地壮大。如,1998年止,有关苹果醋的专利已经达416项[5] ;2000年上班年,有关苹果醋的报告和工艺技术文献已经达到40篇。 在国外,特别是像美国、日本、英国等发达国家早已对苹果醋行业进行了研究和发展,据不完全统计在上个世纪90年代,美国的醋产量就高达5.6亿升其中苹果醋产量0.93亿升,占总醋产量16.7%[6]。而日本似乎对苹果醋更加的重视,将其果醋列入国家生产标准之一。 由此可见,我国发展苹果醋行业的前景光明,无论在国外还是国

(完整版)萜类及挥发油

第七章萜类及挥发油 课次:19、20 课题:第七章萜类及挥发油 第一节萜类概述 第二节萜的各类化合物 一、教学目的: 1.了解萜类的含义、生源途径、分布和生理活性。 2. 熟悉萜类的结构特点和分类。 3.掌握单萜、环烯醚萜的结构与分类。 4. 掌握单萜、环烯醚萜的提取与分离。 5.熟悉倍半萜、二萜及二倍半萜的结构特点与分类。 6. 掌握重要物质的提取分离。 二、教学内容: 1.萜类的结构与分类。 2.萜类的提取与分离。 三、重点: 1.萜类的结构与分类。 2.萜类的提取与分离。 四、难点: 1.萜类的结构与分类。 五、教学内容分析及教法设计: 六、教学过程: 1.组织教学:检查学生出勤,填写教学日志,随机应变,组织好课堂纪律。 2.课程引入: 3.展示目标: 4.进行新课: 第一节萜类概述 一、萜类的含义和分类 (一)萜类的含义 萜类化合物指具有(C5H8)n通式以及其含氧和不同饱和程度的衍生物,可以看成是由异戊二烯或异戊烷以各种方式连结而成的一类天然化合物。 萜类化合物多数具有不饱和键,其烯烃类常称为萜烯,开链萜烯的分子组成符合通式(C5H8)n,随着分子中碳环数目的增加,其氢原子数的比例相应减少。萜类化合物除以萜烃的形式存在外,多数是以各种含氧衍生物,如醇、醛、酮、羧酸、酯类以及苷等的形式存在于自然界,也有少数是以含氧、硫的衍生物存在。 (二)萜的分类 一般根据其构成分子碳架的异戊二烯数目和碳环数目进行分类,将含有一个异戊二烯单位的萜类称为半萜;含有2个异戊二烯单位的称为单萜;含有3个异戊二烯单位的称为倍半萜;含有4个异戊二烯单位的称为二萜。其余以此类推。同时再根据各萜类化合物中碳环的有无和数目多少,进一步分为开链萜(或无环萜)、单环萜、双环萜、三环萜……等。 二、萜类化合物的生源途径 经同位素标记等越来越多的实验证明,焦磷酸异戊烯酯(IPP)和焦磷酸γ,γ一二

冷榨亚麻籽油的五种正确吃法

冷榨亚麻籽油的五种正确吃法 亚麻籽油是由亚麻籽经过压榨制取的油类,亚麻籽在中国属于传统的油料作物。亚麻籽油含有丰富的a-亚麻酸,是补充亚麻酸的好方法。 亚麻籽油的压榨法又分为“冷压榨法”和“热压榨法“ 1.热榨法:是指将油作物经过高温火炒或蒸炒后,在经过物理压榨而成的油脂,是比较传统的压榨工艺,出油率较高。 2.冷榨法:引香园亚麻籽油在低温条件下,用物理机械巨大的压力榨取的植物油,所以称之为冷榨法,没有经过传统的高温炒或者蒸的过程,所以油脂仍分布在未变形的蛋白质细胞中,含有非常丰富的亚麻籽固有的成分(亚麻酸等多种营养成分),更受大家的欢迎。 引香园亚麻籽油纯冷榨更新鲜营养 (一)冷榨法 冷榨油的制取工艺 亚麻籽的采收、筛选→亚麻籽→清理杂质→脱壳→破碎→低温压榨→压榨亚麻籽毛油→粗过滤→精过滤→低温结晶养晶→低温过滤→冷榨亚麻籽油 冷榨法工艺特点: 1、避免高温压榨中油脂、糖类物质的降解以及蛋白质的变性所带来的有害物质。 2、避免了高温而导致的亚麻籽油颜色变深,出现糊味现象。 3、经过多重过滤,避免了热榨法工艺中的硫酸脱胶、烧碱脱酸、活性白土脱色工艺造成的化学物质与有种有效成分直接接触及二次污染。 4、避免高温蒸馏脱臭,有效防止了高温对亚麻籽油中多不饱和脂肪酸——α-亚麻酸的破坏,有效的保留的天然的完全的营养成分,更易于人体吸收以及营养补充。 优点:保留了亚麻籽中几乎所有的营养成分,口感清爽不油腻,多不饱和脂肪酸含量丰富。(二)热榨法 热榨油的制取工艺 亚麻籽的采收、筛选→亚麻籽→清理杂质→脱壳→破碎→炒制→压榨亚麻籽毛油→粗过滤→经过滤→脱胶→水洗→脱水→脱色→脱臭→热榨亚麻籽油 热榨法工艺特点 1、可以提高出油率,提高油的口感,香味比较浓郁。 2、容易造成高温氧化聚合、分解产生过氧化物和某些有害物质,破坏有种的营养成分。 3、高温引起蛋白质变性,大大降低了亚麻籽油中的多不饱和脂肪酸的含量,甚至产生反式脂肪酸。 4、杂质较多,如亚麻籽种皮屑、磷脂、游离脂肪酸等,影响油的外观色泽以及油的内在品质。 优点:亚麻籽油口感浓郁香醇,出油率较高。 缺点:高温炒制种子会降低油脂中的有效成分含量,导致蛋白质变性。

牡丹籽油的提取及蛋白制备工艺的研究

73 牡丹籽油的提取及蛋白制备工艺的研究 庞雪风,何东平,胡传荣,胡晚华,王斌,张世宏* 武汉工业学院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武汉 430023) 摘 要测定牡丹籽原料的基本特性, 确定溶剂法提取牡丹籽油的最佳提取条件, 以超声波辅助法制备牡丹籽蛋 白, 确定其最佳工艺条件。结果表明, 牡丹籽的最佳提取条件为: 浸出时间240 min, 水分4.0%, 料液质量比1︰4.5,温度50 ℃; 用超声波辅助法从脱脂牡丹籽粕中制备蛋白, 确定了蛋白的最佳制备工艺条件为提取温度50 ℃, 提取pH 9.5, 提取时间为120 min, 料液质量比为1︰10, 超声波功率为180 W。关键词 牡丹籽油; 牡丹籽蛋白; 提取条件; 制备工艺 Study on Peony Seed Oil Extraction and Protein Preparation Process Pang Xue-feng, He Dong-ping, Hu Chuan-rong, Hu Wan-hua, Wang Bin, Zhang Shi-hong * College of Food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Wuhan Polytechnic University (Wuhan 430023) Abstract Determine the basic characteristics of peony seeds, and the optimum extraction conditions of solvent extraction method of peony seed oil. Prepare peony seeds protein by ultrasonic assisted, and determine the optimum preparation conditions.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extraction condition of peony seeds oil was as follows: extraction time 240 min, water content 4%, ratio of liquid to solid 1︰4.5 , extraction temperature 50 ℃. The optimal condition of peony seeds protein was as follows: extraction temperature 50 ℃, pH 9.5, extraction time 120 min, ratio of liquid to solid 1︰10 , ultrasonic power 180 W . Keywords peony seeds oil; peony seeds protein; extraction conditions; preparation process 牡丹属毛茛科芍药属灌木,在我国各地均有广种植,广泛分布于河南洛阳、山东菏泽、安徽铜陵、陕西汉中、河北柏山、四川、甘肃、浙江等地,以洛阳、菏泽、安徽种植最多,据统计,我国牡丹的种植面积已达2万 mh 2[1]。其干燥根皮(又名丹皮)为一种常用的中草药,味辛苦,性凉,功能清热凉血,活血化瘀,具有抗炎、抗心肌缺血、保肝、降血糖和调节免疫细胞等作用功效[2]。 近年来,人们逐渐开发牡丹各组分的应用价值,如丹皮酚的研究就是近几年的热点,而牡丹籽作为生产牡丹皮的副产物,产量丰富,且含油量高,有文献报道籽油中不饱和脂肪酸含量高达87.60%,其中亚油酸的含量占22.19%,亚麻酸占35.70%,油酸占27.14%[3]。亚油酸和亚麻酸是人体必需脂肪酸,具有降血脂、降胆固醇和促进脂肪代谢、增强免疫、延缓衰老、预防冠心病等生理活性[4]。牡丹籽油中所富含的亚麻酸为n -3系列多烯不饱和脂肪酸,亚麻酸是n -3系多不饱和脂肪酸的母体,摄入体内后可转变为EPA和DHA而发挥作用[5],在国外已将亚麻酸及其衍生物作为药物或食品强化剂,用来预防和治疗心血管疾病[6]。 目前对油料蛋白质提取和利用的研究主要集中于豆粕和油菜籽饼粕和棉籽粕,对牡丹籽粕蛋白提取研究很少,牡丹籽粕蛋白主要是碱溶性蛋白在碱性条件下溶解度较大,所以提取基本方法是碱溶酸沉法[7]。近年来超声波技术在强化传质方面的应用越来越广 泛,尤其在天然物质提取方面,显示出强大的优越 性,黄国平等人将超声波应用于提取玉米醇溶蛋白[8],崔志芹等人对利用超声波强化提取棉籽粕蛋白进行了研究[9],但超声波辅助应用于牡丹籽粕蛋白的提取的报道还很少见。 试验以牡丹籽为原料,测定了牡丹籽原料的基本特性;用溶剂浸出的方法提取牡丹籽油,确定了其提取条件;对牡丹籽油的基本性质进行测定;用超声波辅助法从脱脂牡丹籽粕中制备蛋白,确定了蛋白制备工艺的参数。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与试剂 牡丹籽,经人工挑选饱满,不发霉的牡丹籽粒,去壳后作为原料。 正己烷、无水乙醚、无水乙醇、酚酞、氢氧化钾、可溶性淀粉、碘化钾、硫代硫酸钠、环己烷、冰乙酸、一氯化碘、盐酸,所用试剂均为分析纯。1.2 仪器与设备 AL204电子天平:METTLERTOLEDO,Switzerland;501A型超级恒温器:上海实验仪器有限公司;SHZ-D (Ⅲ)型循环水真空泵:上海亚荣生化仪器厂;B-220恒温水浴锅:上海亚荣生化仪器厂;GZX-9070ME数显鼓风干燥箱:上海博迅实业公司医疗设备厂;TD5Z台式低速离心机:湖南凯达科学仪器有 *通讯作者;基金项目:十二五科技部支撑计划课题“食用植物油加工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2011BAD02B00)

牡丹油营销资料

牡丹油调和油 (Peony oil) 六组 (group six) 目录directory 概述 executive summary 特点和功效Characteristics and effect 市场态势 current marketing situation Swot分析 strengths,weaknesses,opportunities,and threat analysis 目标和问题 objectives and issues 营销战略 marketing strategy 概述executive summary 牡丹油调和油是国内首款功能养生食用油,由牡丹籽油和亚麻籽油经特殊工艺配制而成,含有丰富的不饱和脂肪酸,期中被称为“植物黄金”的亚麻酸的含量超过50%,同时还富含维生素E、多肽等多种天然植物活性成分,是一种集美味、养生、食疗为一体的高端健康油。 (Peony oil blend oil is the first domestic functional food cooking oil, the peony seed oil and flax seed oil made from a special process, contains rich unsaturated fatty acid, the midterm is known as the "plant gold" linolenic acid content of more than 50%, but also rich in vitamin E, peptides, and other natural plant active ingredients, is a collection of delicious, health, diet, as one of the high-end health oil.) 特点和功效Characteristics and effect 牡丹油含有100多种活性物质,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在90%以上,尤其难能可贵的是,多不饱和脂肪酸-亚麻酸含量超过40%,是橄榄油的40倍,2011年,被国家卫生部批准为新资源食品。 (Peony oil contains more than 100 kinds of active substances, unsaturated fatty acid content in more than 90%, is especially valuable, polyunsaturated fatty acid, linolenic acid content of

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及其在食品领域中的应用

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及其在食品领域中的应用 摘要:介绍了超临界流体的特性,超临界流体萃取的基本原理、萃取上艺,尤其是超临界流体CO2 萃取技术在食品上业中的应用进行了综述。 关键词:超临界流体萃取;食品上业;应用 超临界流体萃取 (Supercritical Fluid Extraction, SFE)是一种新的分离技术。 Hannay 在1897 年就发现了超临界流体(Supercritical fluid,SCF)的独特溶解现象。20 世纪50 年代,美国Todd 从理论上提出将超临界流体用于萃取分离的可能性,但直到 20 世纪 70 年代才引起人们的普遍重视。1978 年联邦德国建成了第一个利用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从咖啡豆脱除咖啡因的工厂。近年来,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在美国、德国、日本等发达国家发展极为迅速,其应用领域有食品、医药、化妆品、化工等领域,特别是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发展尤为迅速,由于其选择性强,特别适用于热敏性、易氧化物质的提取和分离,因此,为天然食品原料的开发和应用开辟了广阔的前景[1,2]。 1 超临界流体(SCF)的定义和性质 任何一种物质都存在气相、液相、固相三种相态,三相成平衡状态共存的点叫三相点。液、气两相成平衡状态的点叫临界点。不同的物质其临界点所要求的压力和温度各不相同。SCF 是指热力学状态处于临界点(Pc 临界压力,Tc 临界温度)之上的流体。此时流体处于气态与液态之间的一种特殊状态,气液两相性质非常相近,以至无法分别,具有十分独特的物理化学性质。SCF 的粘度虽高于气体但明显低于液体,密度接近于液体,扩散系数介于气体和液体之间,是液体的10~100 倍,兼有气体和液体的优点,既像气体一样容易扩散,又像液体一样有很强的溶解能力。因而SCF 具有高扩散性和高溶解性。在其它条件完全相同的情况下,液体的密度在相当程度上反应了它的溶解能力,而超临界流体的密度与压力和温度有关,随着压力的增大,介电常数和密度增大,超临界流体对物质的溶解能力增大。超临界萃取就是利用SCF 在临界点附近体系温度和压力的微小变化,使物质溶解度发生几个数量级的突变的性质来实现其对某些组分的提取和分离的目的[3,4]。 常用作SCF 的溶剂有二氧化碳、氨、乙烯、丙烷、丙烯、水、甲苯等。目前研究较多和工业上最常用萃取剂是二氧化碳,CO2 临界温度31.04℃,临界压力7.38MPa,临界条件易达到,并且具有化学性质不活泼、对大部分物质不反应、无色无毒无味、不燃烧、安全性好、价格便宜、纯度高、容易获得等优点。超临界CO2 是一种非极性的溶剂,对非极性的化合物有较高的亲和力,当化合物中极性官能团出现时,则会降低该化合物被萃取的可能性,甚至使之完全不能被萃取,

牡丹的化学成分研究及概况综述

北京化工大学北方学院 NORTH COLLEGE OF BEIJING UNIVERSITY OF CHEMICAL TECHNOLOGY 牡丹的化学成分研究及概况综述 院系:理工学院 专业:应用化学 班级:1005 班 学号:100130148 姓名:谢胜波

牡丹的化学成分研究及概况 谢胜波 摘要:牡丹是我国特有的木本名贵花卉,花大色艳、雍容华贵、富丽端庄、芳香浓郁,而且品种繁多,素有“国色天香”、“花中之王”的美称,长期以来被人们当做富贵吉祥、繁荣兴旺的象征。牡丹不仅是我国的传统名花,在全世界同样享有盛誉。此外,牡丹的根皮还是我国传统中药——“丹皮”,具有清热凉血,活血散瘀的功效,而且牡丹花含有多种营养成分,开发美容保健品有很大发展潜力。中国不仅是牡丹的原产地和多样性中心,也是栽培牡丹的发源地,是品种起源、演化和发展的中心。中国特有的野生牡丹一直被国内外视为珍贵的种质资源。因此,开展野生牡丹系统和进化的研究以及栽培牡丹起源的研究对阐明牡丹的起源以及培育和改良栽培品种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价值 关键词:牡丹花;综合利用;品质特征;开发前景 一前言 牡丹为毛茛科芍药属木本植物,素有“花中之王,国色天香”的美誉,象征着富贵吉祥,历来为世人所珍爱.广泛分布于河南洛阳、山东荷泽、安徽铜陵、陕西汉中、河北柏山、四川、甘肃、浙江等地.据统计,我国牡丹的种植面积已达2万hm2[1]。目前,牡丹花除作为重要的观赏花卉之外,主要利用其根皮(即丹皮)作为中药材,具有清热凉血、活血散瘀的作用。但由于受到花期和气候条件的限制,导致花开时经贸、旅游活动繁荣,花落时惨淡经营的不良局面,且受制于深加工技术落后,每年有大量的牡丹花白白地浪费掉。近年来,为了改变这种现象,许多专家学者先后对牡丹花的成分和应用性展开了全方位的研究,以期对牡丹花进行深度的开发利用,作为生产丹皮的副产品———牡丹花、牡丹籽的保健价值也越来越被人们重视。 二研究概况 1 化学成分研究 1.1 牡丹皮的化学成分 丹皮含有牡丹皮原苷( 酶解后生成丹皮酚和丹皮酚苷) 、芍药苷、芍药酚、挥发油、甾醇生物碱以及植物甾醇等。吴少华等[2]从丹皮中分离出白桦脂酸、白桦脂醇、齐墩果酸、芍药苷元、丹皮酚、6-2-羟基香豆素、没食子酸等9个化合物。丹皮酚是牡丹皮中的主要活性成分, 化学名为2,2-羟基-2,4,2-甲氧基苯乙酮

亚麻籽油的加工工艺

亚麻籽油的加工工艺 一)原料筛选 清理后的油料,含杂量不得超过0.5%。 (二)烘炒 经热炒后油料不能焦糊,入榨出锅温度、水分根据不同油料适当控制。 (三)入榨 正常运转后,必须保持下料均匀,切勿忽多忽少。控制出饼厚度,入榨温度、水分。正常运转时,含油量高的油料出油位置大部分集中在前压力区,油色很清,饼坚实呈圆弧状,饼面无油渍。刚出榨的饼堆存不宜过高,加水使饼含水至8%左右,以防自燃。 (四)毛油过滤 滤布装置平服,不能有折叠情况。滤游所需压力不超过3.5公斤/平方厘米,所滤出油,油色要清。 (五)水化脱胶 过滤后的毛油打入水化罐先升温,油温达到60-75℃时水化。在60转/分的搅拌速度下加入油重2-3%同油温食盐水,搅拌30分钟左右,有磷脂微粒与油脂分离时,降至搅拌速度为30转/分.待磷脂质点凝聚呈明显分离时,停止搅拌,此时油温升至80-90℃,沉淀八小时以上转入下道工序。 1、水洗

如果毛油只经水化脱胶,将下层油脚移至皂脚锅内,加净油加热至70℃,在30转/分搅拌速度下加入同油温的软水,加水量为油重的8%,洗去净油中残存的皂粒,静置2小时。 2、脱水 放出水洗废水后,将油加热95-100℃,真空度不低于700毫米汞柱,以每分钟40转的搅拌速度搅拌,脱除油内残存水分,直至在20℃以下小样试验在试管内呈透明状,无分层物为止,冷却到常温过滤。 (六)油脂脱酸 1、根据酸价和油量,求出所需碱液浓度和数量,配碱。 2、价碱中和,在10分钟左右的时间里加入配制好的碱液,以60转/分的速度搅拌20~60分钟。待乳状液中油与皂粒呈分离状态时,以1~1.5度、分的升温速度加热至65-70℃,降低搅拌速度30转/分。大约10分钟,油与皂粒呈明显分离状态时,停止搅拌。 3、静置沉淀6~8小时,将下层油脚移至皂脚锅内,碱炼罐内剩净油。 4、水洗。将净油加热至70℃,在15~30转、分搅拌速度下加入65~70℃的软水,加水量为油重的8~10%,以洗去净油中残存的皂粒。静置1~2小时,放去水洗废水。如不合要求,复洗。 (七)脱色 1、检查各有关设备,启、闭好有关设备的阀门。开启真空泵,利用脱色罐内的负压将预脱色油吸入脱色罐内。装入一点量后(60%)。

葵花籽油的制取及加工技术

葵花籽油的制取及加工技术 过氧化苯甲酰32—33% 磷酸三钙不小于8%’.. 淀粉其余部分 ‘ 应含活性氧化剂2.11—2.18%,灰分含量7.O一9.0%,水分含量7.O一9.0%. 每公斤面粉添加0.】4克 2,而粉增白剂的添加方式:一般可采用专用微量成分添加装置(规格0.6~26克/分), 按出例加入到成品面粉中.由于微量成分添加机体积小,可将它直接安放在面粉总粉绞龙上 即可.如果有的面粉厂没有面粉总绞龙,则需设置一台专用的面粉混合机.将面粉与增自剂 混合均匀后,即可打包. 3,前景:近年来在改革开放中,各地引进很多国外面粉加工设备,采用等级粉加工工 艺,要求使用面粉增白剂改善粉色,以提高产品的档次,增加经济收入.据了解,广州白云

制药厂已有专门车间生产过氧化苯甲酰面粉品质改良剂,郑州粮食学院与淮圈雳粮食局研制 的同类面粉增白剂已通过部级鉴定.国外漂白面粉的需求量已达饱和,而不经漂白的天然面 粉需求量却不断增加.我国情况不同,解放后面粉加工停用漂白工序,目前,面粉工业生产 供食品工业用的高档漂白专用粉,刺激了面粉增白剂的需求.但这种需求有一定的限度,不 经漂白的天然面粉在销售中仍将占很大比例,因此,切不可盲目建厂,大量生产面粉增白 敢 (商业部谷物油脂化学研宄所) 工 一 葵花籽油的制取及加工技术 张毅新.1,,I-.————’~●一一 一绪言 当代首次由匈牙利人从葵花籽中提取油脂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近几十年来,葵花籽油 一 直是”独联体”各国及其他东欧国家的主要食用油.l967年以后,美国引进了原苏联研究

韵高油份葵花籽品种,成为世界上最大的葵花籽出口国.1981一l982年全世界葵花籽油产量 约为513万吨,在世界植物食用油贸易市场中占第四位,仅次于棕榈油,大豆油和椰子油. 我国近几年来葵花籽产量增加了二倍,成为世界第四大生产国.据美国农业部预测:91/92销 售年度世界葵花籽产量将达2164万吨,其中中国葵花籽产量达ll5万吨.如果全部利用,可 加工成葵花籽油四亿多公斤左右,相当于二十多亿公斤大豆的出油量.我国种植葵花籽的地 区,主要有东北三省,内蒙古,河北,山西北部,新疆等地. 葵花籽油是一种优质食用油,色浅,风味柔和,含有较多的不饱和脂肪酸及维生素E, 易被人体吸收,其中亚油酸岔量接近7O%,能降低人体胆固醇的含量.因此,葵花籽油在国 际上被誉为高级食用油,用来做人造奶油,蛋黄酱,色拉调味汁,色拉油等.用葵花籽油获 得的人造奶油具有极好的食味和多不饱和脂肪含量.在食品工业中,葵花籽油也用于制作油 .?26? 岫 耔

牡丹籽油的功效与作用修订稿

牡丹籽油的功效与作用公司标准化编码 [QQX96QT-XQQB89Q8-NQQJ6Q8-MQM9N]

牡丹籽油的功效与作用 牡丹籽油重要元素: 亚麻酸:又称脑黄金、DHA(增强人体免疫力)。牡丹油中含量40.2%。 菜籽油、大豆油、葵花籽油、茶油、含量分别为:8.4%、6.7%、4.5%、2.3% 牡丹籽油:植物油中最好的油,世界上最好的油,人类健康之油,中国特有的木本坚果油(食用油——动物油——植物油——坚果油——木本油)。多项指标超过“液体黄金”的橄榄油。能口服,炒菜,还能做护肤品擦身上。(准备自行命名为:液体白金,或者液体钻石) 牡丹籽油中含有超过40%的亚麻酸,每天直接内服6—10ml牡丹籽油,对身体大有裨益。素以严苛着称的美国食品与药品管理委员会(FDA)确认α—亚麻酸的13项功能为: 1、降血脂和降血压(Guard Against Hypertension); 2、增强自身免疫(Immune System); 3、预防糖尿病(Deterring Diabetes); 4、防治癌症(Cancer Prevention); 5、减肥(Weight Management); 6、防脑中风和心肌梗塞(Defend Headstroke and Heart attack); 7、清理血中有害物质和防治心脏病(Combat Cholesterol and Heart Disease); 8、缓减更年期综合症(Reduces Symptoms of Menopause); 9、提神健脑,增强注意力和记忆力(Memory, Mood,Attention); 10、辅助治疗多发性硬化症(multiple sclerosis); 11、辅助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Assist and treat the rheumatoid arthritis)。 12、用于皮肤癣或湿疹(for Skin tinea and eczema); 13、预防与治疗便秘、腹泻和胃肠综合症(Constipation Diarrhea and IBS)。 饮酒前,内服少许牡丹籽油,还可迅速保护胃、肠和肝功能。 国内最新的研究成果认为牡丹油还有以下功效: 1、防晒、防辐射。 2、促进肝细胞再生。 3、护发、可改善干燥、开叉性质、使秀发柔顺亮泽。 据悉,《牡丹籽油》行业标准由菏泽尧舜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制定,该标准全面规范了牡丹籽油的技术要求、生产流程、检验方法等各项指标。如标准中的技术要求包括特征指标、质量等级指标、卫生指标及其他。 由菏泽企业立项制定的《牡丹籽油》行业标准首次对牡丹籽油的技术要求、生产流程、检验方法等方面进行了量化规范,为今后牡丹籽油的生产树立了“标杆”。

加压溶剂提取是近年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样品提取技术

加压溶剂提取是近年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样品提取技术。在温度为50℃~200℃和压力为1013MPa~2016MPa的条件下,采用常规溶剂对固体或半固体样品进行萃取的样品前处理技术。最初,此项技术主要应用于环境分析中的样品制备,然后才用于食品样品的前处理。国外学者RosaM.Alon-so-Salces等采用固液萃取、加压溶剂两种提取方法提取苹果果皮和果肉中的多酚物质,研究结果表明两者具有相近的萃取效果;ZulemaPineiro等以加压溶剂提取法提取葡萄籽和茶叶中的儿茶素类多酚,结果表明该法优于单纯的溶剂萃取法和超临界流体萃取法;ValeriaFloresPores等研究认为在植物活性成分的提取方面,加压溶剂提取法较溶剂萃取法和超声辅助提取法更为简单且效率更高。 加压溶剂提取法与其他溶剂萃取技术相比,具有自动化程度高、萃取时间短、萃取溶剂用量少、萃取过程 密闭、对人体危害小、环境污染少等优点。 1.2.4超临界流体萃取法 超临界流体萃取是一种新型的萃取技术,具有传统的溶剂萃取无可比拟的优点。其原理是在高于临界温度和临界压力下,用一种超临界流体(通常为二氧化碳)将有效成分从目标物中萃取出来,然后在常压常温下,超临界流体变为气态,溶解在流体中的有效成分快速析出,达到分离的目的。其工艺流程为:苹果→ 粉碎→超临界流体萃取→喷雾干燥→样品。 超临界流体萃取新工艺始于20世纪70年代,德国的Zosel博士将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工艺成功应用于咖啡豆脱咖啡因的工业化生产,结果表明超临界二氧化碳脱咖啡因工艺明显优于传统的有机溶剂萃取工艺;国内学者冯耀声首次尝试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茶多酚,得到了相对纯度为95.45%的茶多酚和相对纯度为86.54%的咖啡因,为多酚的提取开创了新思路;魏福祥用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苹果渣中苹果多酚,得出了最佳萃取实验工艺条件,得率可达0.1%;杨继红等用超临界萃取苹果籽油,张恒涛等用超临界二氧化碳从 苹果皮渣中萃取二十八烷醇都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果醋加工工艺

主要研究开发与服务:果品加工工艺技术研究与开发;果酒、果醋加工工厂设计。主要开发产品目录:各色水果饮料、果酒、果醋、莲子乳、板栗乳、复合果蔬饮料、浓缩果蔬汁、果酱、果脯、凉果、果干、果蔬脆片、水果泥、水果粉等。(一)果酒生产技术 果酒生产主要包括传统发酵法、浸泡法、发酵与浸泡结合法。 传统发酵方法是指果浆或果汁经自然酵母或人工培养酵母,在一定条件下,直至糖分耗尽,发酵自然终止的方法。一般由于含汁多的水果如:葡萄、苹果、梨、猕猴桃等均可采用此发酵法。这种方法有下面几个特点:(1)发酵法是酿制干型果酒唯一的有效方法,(2)发酵结束之后,残留糖分很低,每升原酒含糖分在4克以下,便于原酒贮藏和管理;(3)原酒成熟快,口味醇和丰满,后味绵长,酒香优美,(4)发酵全过程因时间较长,原酒中无糖分,浸出物比较丰富,(5)果实香气浓郁,工艺比较复杂。 浸泡法是随着酒精工业的发展,而出现的稀释酒精浸泡果实的方法。—般含汁比较少的水果,如:山楂、酸枣、红枣、戈力等比较适宜采用此方法。浸泡法的特点是:(1)操作简便;(2)能够保持水果的新鲜香气;(3)色泽较好,(4)成本低,(5)由于酒度较高,贮存中不易遭受生物侵袭,(6)能够加速部分物质成分的溶解,减少果胶物质的溶解,稳定性较好,但是往往出现滋味欠醇和丰满及酒精刺舌感。 发酵与浸泡结合法一般是是采用发酵工艺制取原酒,同时采取浸泡制取原酒,然后立即将两种原酒合二为一,结合在一起,在室温15~16℃,进行贮存。也可以采取分别贮存一定时间,然后,按照配酒需要临时按比例混合。总之,这种办法兼顾了浸泡法和传统发酵法的优点,又可以避开二者的不足,按照产品特点,可随时调整某种原酒用量。这种结合方法,适合制作果香、酒香二者兼备,成分适中的甜型,半甜型及半干型的果酒。 另外采用果实先浸泡,制取浸泡原酒后,在果渣中兑入糖水,接进人工培养的酵母进行发酵,制取发酵原酒,二种原酒进行合并。这种方法的特点是果香好,发酵安全,平稳,适合于含汁量少的果品加工,可以制作甜型、半甜型果酒。 也可将果实先经发酵,放出原酒之后,将皮渣再用浸泡法制取浸泡原酒,二种原酒进行合并。这种方法的特点是原料利用率高,适合制作含糖或不含糖的果酒。(二)利用水果酿制果醋 水果含糖量较高,营养丰富,风味好,是酿制食醋的理想原料,水果酿醋和粮食酿醋相比有其独特的优越性。 1、节粮 酿造业发展的方向之一是以果代粮,目前生产食醋的主要原料是大米、玉米、高粱、甘薯等,利用水果为原料代替粮食酿制果醋可节约粮食。 2、能充分利用水果资源 果醋酿造对原料要求较粗放,质量好的差的,甚至果加工厂的下脚料果皮、果屑、果心等均可,因此酿制果醋能充分利用水果资源,减少浪费,变废为宝,利国利民。另外果醋生产还可开发野生水果资源,我国很多地区存在着野生果实资源,野生果实大都生长在深山密林中或旷野沙丘上,完全是自然生长没有任何污染,所含维生素特别丰富,如加以采集酿制果醋,不仅能充分利用野生资源,增加农民收入,而且还可生产出绿色保健果醋。 3、果醋的风味好 水果中含有的果酸是不挥发性有机酸,风味优良,果酸进入果醋改变了果醋中不

高中化学 专题4_1_1 油脂(1)(测)(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5

第一节油脂(第1课时) 1.下列关于油脂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油脂属于酯类 B.油脂的密度比水小,不溶于水 C.油脂可分为油和脂肪 D.油脂属于高分子化合物 【答案】D 考点:油脂的结构和性质 2.玻璃器皿上沾有一些用水洗不掉的残留物,其洗涤方法正确的是( ) ①用酒精洗涤试管内壁上残留的碘②用酒精洗涤试剂瓶中残留的苯酚③用稀氨水洗涤 试管壁上银镜④用热碱液洗涤试管内壁上的油脂 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A、用酒精洗涤试管内壁上残留的碘,碘在有机物中的溶解度较好,正确;B、用酒精洗涤试 剂瓶中残留的苯酚,两者均为有机物,相似相溶,正确;C、用稀氨水洗涤试管壁上银镜,氨水不能和银 镜发生反应,错误;D、用热碱液洗涤试管内壁上的油脂,可以发生取代反应,将油脂转化为对应的盐, 正确。 考点:考查实验操作基本方法 3.下列各组物质中,互为同系物的是() A.OH 与 CH 2 OH B.CH3(CH2)4CH3与(CH3)2CHCH(CH3)2 C.C17H35COOH与C15H31COOH D.CH3OH与HOCH2CH2OH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羟基与苯环相连的是酚,与苯环侧链相连的是醇,二者不是同类物质,结构不相似,不属于同 系物,选项A不正确;CH3(CH2)4CH3与(CH3)2CHCH(CH3)2都是烷烃,分子式相同,结构不同, 互为同分异构体,选项B不正确;C17H35COOH与C15H31COOH都属于羧酸类,含有的羧基数目相同,通 式相同,是同系物,选项C正确;CH3OH与HOCH2CH2OH,都属于醇类,但含有的羟基数目不同,通式 不同,不是同系物,选项D不正确. 考点:同系物的判断 4.洗涤盛有植物油的试管,宜选用的试剂是() A.稀硫酸 B.热水 C.热碱液 D.稀硝酸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植物油在热碱液水解较彻底,生成易溶于水的高级脂肪酸盐和甘油,C正确。 考点:考查油脂的化学性质,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油脂都能发生皂化反应B.用裂化汽油来萃取溴水中的溴 C.糖属于高分子化合物D.油脂属于高分子化合物 【答案】A 考点:有关油脂、糖类及裂化汽油的正误判断 6.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的命名为:2-甲基-1-丙醇 B.软脂酸和油酸互为同系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