秘珍贵的40个小儿推拿手法大全,高清大图,快收藏吧!

秘珍贵的40个小儿推拿手法大全,高清大图,快收藏吧!

二十一、三关(上三关)

位置:在前臂桡侧缘,自腕横纹至肘横纹成一直线。

操作:令小儿掌侧位,掌心向内。术者左手托住小儿尺侧腕关节,食、中二指并拢直托小儿前臂,以右手拇指或并拢的食、中二指指面在前臂桡侧,由腕横纹起推至肘横纹,称推三关。100~300次。

作用:补虚扶弱,助气和血,培补元气,温阳散寒,熏蒸取汗。

主治:一切虚寒证,营养不良性贫血,黄疸,瘫痪,痘疹欲出不透,下肢痿软(婴儿瘫),疮疖(无脓期,有助化脓),手足凉等。

二十二、六腑(退下六腑)

位置:在前臂尺侧缘,自肘横纹至腕横纹成一直线。

操作:令小儿掌侧位,掌心向内。术者左手握住小儿桡侧腕关节,以右手拇指或并拢的食、中二指指面在前臂尺侧,由肘横纹起推至腕横纹,称退六腑。100~300次。

作用:凉血,退热,解毒。

主治:一切实热证,高热不退,惊厥,烦躁,口疮,重舌,木舌,牙龈红肿,咽喉肿痛,腮腺炎,赤痢,便秘,无名肿毒,疮疖(红肿期),疹痘不消等。

二十三、乙窝蜂(一窝蜂)

位置:在手背腕横纹正中凹陷处。

操作:使小儿掌心向下,术者以右手中指或拇指指面揉之,称揉乙窝风。100~500次。

作用:发散风寒,宣通表里,温中行气,利关节,止痹痛。

主治:伤风感冒,腹痛,痹痛,急慢惊风。

说明:拇指揉多用于发散风寒。中指揉多用于温中行气,利关节,止痹痛。

二十四、外劳宫

位置:在手背中央与内劳宫相对处。

操作:术者左手托小儿四指,使其掌心向下,以右手拇指或中指

端揉之,称揉外劳宫。100~300次。

作用:温中散寒,温固下元,升阳举陷。

主治:肠鸣腹痛,腹泻,寒痢,大便色青或绿,便物不化或有黏液,疝气,脱肛,遗尿,蛔虫腹痛。

说明:本穴为补元阳之主穴,穴位温热,能内达外散。揉之能发汗,凡脏腑凝寒痼冷,用之有温通作用,但温通之中又有收敛作用,而不致温散太过。

二十五、二马(二人上马,上马)

位置:在手背第四、五掌骨小头后陷中。

操作:使小儿掌心向下,术者左手食指垫于患儿小横纹穴处,其余手指握住患儿食、中、无名指,使患儿无名指与小指之间的缝隙加大,利于穴位操作,右手拇指或中指指端斜行插入穴中,上下揉动,称揉二马。100~500次。

作用:补肾潜阳,引火归原,行气散结,利尿通淋。

主治:小便闭塞,淋证,痰湿,咳喘,牙痛,睡时磨牙,久病体虚,夜啼,消干性啰音。

二十六、威灵

位置:手背外劳宫旁,第二、三掌骨之间。

操作:使小儿掌心向下,术者以右手拇指或中指端掐揉或掐之,称掐揉威灵或掐威灵。掐揉200~300次,掐5~10次。

作用:开窍醒神,清脑,止抽搐。

主治:急惊暴死,昏迷不醒,头痛,高热神昏,为急救要穴。

配穴:掐威灵配掐人中、掐十宣、掐仆参、掐精宁——用于急救。

二十七、精宁

位置:手背外劳宫旁,第四、五掌骨之间。

操作:使小儿掌心向下,术者以右手拇指或中指端掐揉或掐之,称掐揉精宁或掐精宁。掐揉200~300次,掐5~10次。

作用:行气,破积,化痰。

主治:眼内胬肉,疳积,干呕,气吼,痰喘,用于急救。

说明:体虚患儿慎用本穴,以防克消太甚,元气受损,如必须用

时,应多与补肾经、补脾经、推三关、捏脊等补益穴同用。

二十八、合谷

位置:手背第一、二掌骨之间,近第二掌骨中点。

操作:使小儿掌心向下,术者以右手拇指或中指端揉或掐之,称揉合谷或掐合谷。掐揉200~300次,掐5~10次。

作用:通瘀散结,降胃气,止呕吐,清咽喉。

主治:咽喉肿痛,牙痛,面瘫,呕吐,恶心等。

二十九、外八卦

位置:在手背与内八卦相对处。取法:以外劳宫为圆心,以外劳宫到中指指根2/3处为半径画圆,外八卦就在该圆上。

操作:术者左手托小儿四指,使掌心向下,以右手拇指外侧缘在穴上推运,顺时针方向推运称顺运外八卦;逆时针方向推运称逆运外八卦。操作时应盖住或轻运离宫。100~300次。

作用:行气和血,通滞散结。

主治:胸闷,腹胀,便结,肠麻痹等。

三十、二扇门

位置:手背中指掌指关节两侧陷中。一扇门在食指、中指之间夹缝中;二扇门在中指、无名指之间夹缝中。

操作:术者以食、中指指端斜行插入二扇门穴后,上下揉动,称揉二扇门;或用双手拇指甲掐之,称掐二扇门。揉100~500次,掐3~5次。

作用:发汗透表,退热平喘。

主治:伤风感冒,发热无汗,痰喘气粗,呼吸不畅,惊风抽搐,痘疹欲出不透等。

说明:二扇门穴常用于实热证及体壮的小儿,对于虚证及体弱者最好用乙窝风较安全。体虚患儿须用二扇门时,必须先固表(补脾经、补肾经、揉肾顶),然后再用汗法。

三十一、五指节

位置:手背五指第一指间关节处。

操作:术者左手托小儿手,使掌心向下;以右手拇指指甲依次从

小儿拇指第一指间关节掐至小指的第一指间关节,称掐五指节;或掐后继揉,称掐揉五指节。掐3~5次,掐揉30~50次。

作用:安神镇惊,开窍,祛痰。

主治:惊风,抽搐,惊惕不安,昏迷,夜啼,睡卧不宁,痰喘,指间关节屈伸不利。

三十二、十宣(十王)

位置:在双手十指尖,近甲缘。

操作:可用掐法或针刺放血法。以拇指甲依次掐之,称掐十宣。掐3~5次。

作用:开窍醒神,清热降火。

主治:急惊暴死,抽搐,高热,神昏,烦躁,夜啼,用于急救。

三十三、老龙

位置:在中指背,距指甲根中点1分许。

操作:以拇指甲掐之,称掐老龙;或掐后继揉之,称掐揉老龙。掐3~5次,掐揉10~30次。

作用:醒神开窍,回阳救逆。

主治:急惊暴死。昏迷不醒,高热抽搐,睡卧不宁,用于急救。

三十四、左端正

位置:中指末节桡侧缘(靠拇指侧)中点,指甲根旁1分许。

操作:以拇指甲掐之,称掐左端正;或掐后继揉之,称掐揉左端正。掐3~5次,掐揉10~30次。

作用:有升提之功,止泻之能。

主治:慢性痢疾,脱肛,泄泻(虚寒泻),眼右斜视。

三十五、右端正

位置:中指末节尺侧缘(靠小指侧)中点,指甲根旁1分许。

操作:以拇指甲掐之,称掐右端正;或掐后继揉之,称掐揉右端正。掐3~5次,掐揉10~30次。

作用:降逆,止吐,止血。

主治:呕吐,鼻出血,眼左斜视。

说明:本穴对止鼻出血有良效,除掐法外,亦可用绳扎法,即用

细绳由中指第三节横纹起扎至指端(不可过紧),扎好后让患儿静卧片刻可止血。

三十六、少商

位置:拇指末节桡侧缘,距指甲根1分许。

操作:以拇指甲掐之,称掐少商;亦可用三棱针点刺放血。掐3~5次。

作用:开窍醒神,通瘀散结。

主治:咽喉肿痛,咳嗽,气喘,惊厥。

说明:本穴对咽喉肿痛,急、慢性喉痹,扁桃体炎,声带水肿以及惊厥等症用之有效。一般轻症可用掐法,如病情较重可用三棱针点刺放血。

三十七、列缺

位置:①在手腕两侧凹陷处,非针灸取穴(可用拿法操作);②桡骨茎突上方,两手虎口交叉,食指指端下取穴(可用掐法操作)。

操作:①以拇、食二指分别按于手腕两侧的列缺穴,相对夹持,一紧一松,反复增减用力,称拿列缺;②以拇指甲掐之,称掐列缺。3~7次。

作用:发汗解表,清脑降逆。

主治:拿法治疗风寒感冒、惊风、昏迷不醒等,掐法治疗头痛、头胀、牙痛等。

三十八、膊阳池

位置:在乙窝风穴上三寸的凹陷中。

操作:以拇指或中指端揉之,称揉膊阳池;以拇指甲掐之,称掐膊阳池。揉100~300次,掐3~5次。

作用:降逆,清脑,止头痛,通便。

主治:头晕,头痛,惊风,癫痫,大便秘结等。

三十九、洪池(曲泽)

位置:屈肘,在肘横纹中点,肱二头肌腱的尺侧缘。

操作:可用拿法、摇法、揉法或挤捏法。拿或摇3~7次,挤捏每

日1次。

作用:清心泄热,调和气血,通经活络。

主治:心悸,胸痛,胃痛,呕吐,腹泻,关节痹痛。

四十、曲池

位置:屈肘时,在肘横纹桡侧端凹陷处,当尺泽与肱骨外上髁连线中点。

操作:可用拿法或掐法。3~7次。

作用:通瘀散结,活血脉,止痹痛。

主治:发热,咽喉肿痛,上肢瘫痪,麻木,手指伸屈不利及手臂肿痛等。

◆本文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

推拿手法学-考试重点整理

推拿手法学 第一章绪论 推拿手法学:是学习研究推拿手法的术式结构,动作原理,技能训练,作用机制及临床应用规律的一门学科。 第二章 《引书》于1984年出土于湖北省江陵县张家山汉墓,内容反映了春秋战国时期的导引养生学成就,其中也有颞颌关节脱位口内复位法的最早记载。 《五十二病方》于1973年出土于湖南省长沙市马王堆汉墓,反映了春秋战国时期手法医学的成就。 《黄帝内经》对推拿手法的贡献 1.确立了手法医学的正式学科名----按摩 2.阐述了推拿手法的作用机理:温经散寒,活血补血,舒筋通络 3.提出了推拿手法的适应症和禁忌症 4.特殊手法的运用:按压腹主动脉法,按压颈动脉法 5.膏摩的运用:《灵枢-经筋》记载用”马膏”膏摩法治疗面神经麻痹 6.手法推拿与定穴的运用 7.按摩人员的选材与考核 第一部推拿专著:《黄帝岐伯按摩》 第一部小儿推拿专著:《小儿按摩经》 《金匮要略》书中首次提出了膏摩一词,并将其与针灸,导引法并列,用于预防保健。膏摩方:头风摩散 书中有手法抢救自缢死的首次记载 《肘后备急方》晋代葛洪,书中记载手指相对用力且协同操作的捏脊法和作用力向上的腹部抄举发,其中的拈脊骨皮法被后世冠以捏脊法之名而在小儿推拿领域得到了重用。 唐宋时期: 1.推拿医学教育和医疗体系的建立按摩科 八疾:风,寒,暑,湿,饥,饱,劳,逸 2.《诸病源候论》隋代巢元方该书所有的病症均无方药处方,却提出了详细的“补养宣导”之法,即对症导引疗法。唐代第一科:祝由 3.《千金方》唐代孙思邈 a. 倡导小儿按摩 b. 膏摩法在《千金要方》与《千金翼方》中得到了又一次总结 c. 重视养生保健手法 d.丰富多彩的手法应用:提出治疗颞颌关节半脱位,在手法牵引复位后”当疾出指” e. 手法用于诊断与定穴 4.《外台秘要》王焘保存了一些宝贵的推拿手法资料 a. 脊柱手法的记载:脊柱按压法 b. 其它手法:治疗霍乱转筋的手拗脚趾法,治疗大小便不通的捋腹通便法,摩小腹下 死胎法,捉筋治噎法,治疗咽喉舌疾的下颌关节爪法 5. 《圣经总录》:“开达抑遏”四字概括了按摩的功用;将封裹膏摩与手法复位和用药并提, 作为正骨疗法的常规;中指熨目法,掌心熨目法治疗目昏暗和目暗 6. 《十产论》中助产手法,亦可保健按摩 明代: 1.明代按摩科变迁万全《幼科发挥》《育婴秘诀》有多处小儿推拿意外的记录 2.小儿推拿的兴起:

17种常见病小儿推拿组合手法,妈妈不要错过学习

17种常见病小儿推拿组合手法,妈妈不要错过学习 经常有妈妈十万火急地留言给我,问我宝宝生病了怎么办,要用什么推拿手法。很多时候,我会让她们在我的公众号里找对应的文章和手法指导。但随着接触的妈妈越来越多,宝宝的情况也越来越复杂。有的宝宝不仅是感冒,还有发烧、积食或腹泻,有的宝宝咳嗽又伴有鼻炎……类似这样的情况,有些妈妈就乱了,不知道怎么办,有时候要用到好几套手法,分别找文章不方便大家查询。思来想去,我整理了一些宝宝常见问题的组合手法。今天分享的这些手法都是宝宝常见问题最基本的处理手法。如果你是一个小儿推拿的新手,利用这些基本手法能迅速帮宝宝缓解症状。如果你对小儿推拿有一定的了解,根据宝宝的具体情况,把这些基本手法搭配起来使用,更是能有效帮助宝宝抵御疾病哦! 退烧手法大多数宝宝生病的最初症状都是发热,所以发热是大家问的最多的手法:温度在38.5度以下,让宝宝多喝水,不用处理。38.5度-39度,清天河水300-500次。39-40度,每50次清天河水搭配5-10次打马过天河。40度以上,退六腑300次。如果宝宝高烧不退,还需要配合吮痧。宝宝感冒的具体发展过程以及更详细的感冒处理手法,找我之前的文章《妈妈一定要记住的立刻见效宝宝绿色退烧方法【宝宝发烧专题】第一篇》了解发汗手法有时候宝宝头、身体很

烫,但却手脚冰凉,宝宝一个劲的说冷,这是宝宝处于寒战期的表现,这个时候要用发汗手法帮助宝宝体温上升,把汗发出来。出汗能带走高温,出汗后,宝宝的体温就能迅速下降。具体手法是:推三关300次,按揉外劳宫1分钟,掐心经1分钟,掐揉二扇门1分钟如果用了这套手法,宝宝手脚不凉了,温度升高但不出汗,这个时候就用前面的退烧手法再处理。外感手法当宝宝出现流鼻涕、打喷嚏、头疼等感冒症状时,可以用这套具有疏风解表、止头疼功能的外感手法,这套手法无论是风热感冒、风寒感冒或是流感、病毒性感冒,都能使用并迅速见效。具体手法为:开天门300次,推坎宫300次,揉太阳1分钟,揉耳后高骨1分钟,拿风池2-3分钟宝宝感冒的具体发展过程以及更详细的感冒处理手法,找我之前的文章《宝宝感冒不打针不吃药,五步搞定感冒各种症状(高清图解并有视频实操)》了解止咳手法宝宝如果突然咳嗽起来,需要用止咳手法,这套手法在咳嗽刚刚开始时使用效果尤其好,寒咳、热咳、积食性咳嗽都可以用这套手法:分推肩胛骨5-10分钟,按揉肺腧1-2分钟,按揉天突1分钟,按揉膻中1分钟具体分辨热咳、寒咳以及对症食疗建议,找我之前的文章《盐蒸橙子、大蒜水、花椒炖梨……这些耳熟能详的止咳食疗方你真的知道怎么给宝 宝用才是对的吗?》了解化痰手法如果宝宝咳了一两天后,开始有痰出现,或是能明显听到宝宝嗓子里有呼哧呼哧

秘珍贵的40个小儿推拿手法大全,高清大图,快收藏吧!

秘珍贵的40个小儿推拿手法大全,高清大图,快收藏吧! 二十一、三关(上三关) 位置:在前臂桡侧缘,自腕横纹至肘横纹成一直线。 操作:令小儿掌侧位,掌心向内。术者左手托住小儿尺侧腕关节,食、中二指并拢直托小儿前臂,以右手拇指或并拢的食、中二指指面在前臂桡侧,由腕横纹起推至肘横纹,称推三关。100~300次。 作用:补虚扶弱,助气和血,培补元气,温阳散寒,熏蒸取汗。 主治:一切虚寒证,营养不良性贫血,黄疸,瘫痪,痘疹欲出不透,下肢痿软(婴儿瘫),疮疖(无脓期,有助化脓),手足凉等。 二十二、六腑(退下六腑) 位置:在前臂尺侧缘,自肘横纹至腕横纹成一直线。 操作:令小儿掌侧位,掌心向内。术者左手握住小儿桡侧腕关节,以右手拇指或并拢的食、中二指指面在前臂尺侧,由肘横纹起推至腕横纹,称退六腑。100~300次。 作用:凉血,退热,解毒。 主治:一切实热证,高热不退,惊厥,烦躁,口疮,重舌,木舌,牙龈红肿,咽喉肿痛,腮腺炎,赤痢,便秘,无名肿毒,疮疖(红肿期),疹痘不消等。 二十三、乙窝蜂(一窝蜂) 位置:在手背腕横纹正中凹陷处。 操作:使小儿掌心向下,术者以右手中指或拇指指面揉之,称揉乙窝风。100~500次。 作用:发散风寒,宣通表里,温中行气,利关节,止痹痛。 主治:伤风感冒,腹痛,痹痛,急慢惊风。 说明:拇指揉多用于发散风寒。中指揉多用于温中行气,利关节,止痹痛。 二十四、外劳宫 位置:在手背中央与内劳宫相对处。 操作:术者左手托小儿四指,使其掌心向下,以右手拇指或中指

端揉之,称揉外劳宫。100~300次。 作用:温中散寒,温固下元,升阳举陷。 主治:肠鸣腹痛,腹泻,寒痢,大便色青或绿,便物不化或有黏液,疝气,脱肛,遗尿,蛔虫腹痛。 说明:本穴为补元阳之主穴,穴位温热,能内达外散。揉之能发汗,凡脏腑凝寒痼冷,用之有温通作用,但温通之中又有收敛作用,而不致温散太过。 二十五、二马(二人上马,上马) 位置:在手背第四、五掌骨小头后陷中。 操作:使小儿掌心向下,术者左手食指垫于患儿小横纹穴处,其余手指握住患儿食、中、无名指,使患儿无名指与小指之间的缝隙加大,利于穴位操作,右手拇指或中指指端斜行插入穴中,上下揉动,称揉二马。100~500次。 作用:补肾潜阳,引火归原,行气散结,利尿通淋。 主治:小便闭塞,淋证,痰湿,咳喘,牙痛,睡时磨牙,久病体虚,夜啼,消干性啰音。 二十六、威灵 位置:手背外劳宫旁,第二、三掌骨之间。 操作:使小儿掌心向下,术者以右手拇指或中指端掐揉或掐之,称掐揉威灵或掐威灵。掐揉200~300次,掐5~10次。 作用:开窍醒神,清脑,止抽搐。 主治:急惊暴死,昏迷不醒,头痛,高热神昏,为急救要穴。 配穴:掐威灵配掐人中、掐十宣、掐仆参、掐精宁——用于急救。 二十七、精宁 位置:手背外劳宫旁,第四、五掌骨之间。 操作:使小儿掌心向下,术者以右手拇指或中指端掐揉或掐之,称掐揉精宁或掐精宁。掐揉200~300次,掐5~10次。 作用:行气,破积,化痰。 主治:眼内胬肉,疳积,干呕,气吼,痰喘,用于急救。 说明:体虚患儿慎用本穴,以防克消太甚,元气受损,如必须用

小儿推拿实操版(有效治疗积食、感冒、发烧),高清手法图

小儿推拿实操版(有效治疗积食、感冒、发烧),高清手法 图 为了咱们的宝宝少去医院吃药打针受苦,小邦这几天一直在整理小儿推拿方面的内容,为了大家能直观的看到推拿的手法,小邦找照片都找的快吐血啦!啥也不说了,你们觉得有用就收吧,先放一半内容(为了写这两篇小邦死磕了很久,翻了好多大牛的微博)或许有些妈妈会问:按一按、推一推能有这么神奇吗?没错,我们的身体就是这么奇妙,这些看不见的经络能有效刺激到人体的免疫系统,使其发挥作用。尤其在孩子身上推拿,效果更是妙不可言。小儿五脏六腑没有污染,很干净,而且经络表浅,非常敏感,所以不需要很大力量的推拿,但作用于脏腑经络后,效果非常明显,反应敏捷。宝宝的经络与成人不一样,小儿百脉汇于两掌,在所有的特定穴位中,有近70%的特定穴位,分布在两掌。脾经、肝经、心经、肺经、肾经这五条最重要的经络也集中在手掌上。这是老天赐予他的天然大宝库,把这个宝库激活,孩子的身体就能发挥作用,抵挡住疾病。因此,当孩子身体不适,出现疾病时,推一推、按一按就是能够神奇的发挥作用。治疗积食性咳嗽,多帮宝宝掐四缝 案例: 邦邦是2007年3月份出生的男宝宝,长得高大又结实,饭

量特别好,因为爱吃肉常常积食。春节幼儿园放假后,邦邦妈妈把他放在保姆家。一天,接邦邦回家的路上发现邦邦有点咳嗽。用我教的方法进行舌诊,发现邦邦的嘴唇很红和舌苔很厚,因此推断是积食。到了晚上,邦邦睡熟一段时间后,突然出现一阵剧烈的咳嗽,有明显痰音,最后邦邦还咳醒了。到了早上,邦邦咳嗽得更加严重了。这让邦邦妈妈非常紧张,因为第二天就有出发去旅游了,妈妈很担心因此耽误出游,但又不十分肯定,于是决定用按摩加食疗帮邦邦调理:捏脊20遍, 顺时针摩腹, 掐四缝各20下, 吸痧:在扁桃体侧方,大椎,脊柱上1/3,肩胛骨沿缝等地方吮,痧很重。但吮完,邦邦就呕吐了好几次,吐出大量白痰。在这些吮痧过的地方,邦邦妈妈又用上了艾灸。 饮食上只给邦邦喝了一点白粥榨菜。 按摩后,邦邦下午就不怎么咳了,晚上继续青菜白粥。到第二天,邦邦的积食就治好了。全家人开开心心的出门度假。积食性咳嗽的典型症状是夜咳痰多,孩子睡熟后,半夜突然开始咳起来,妈妈就要警惕是不是积食了,同时观察看看宝宝的舌头脾胃的反射区,是不是舌苔百厚或者黄厚,有时伴随有口臭,往往说明宝宝积食了。处理积食性咳

推拿测试一

以下为明代著作的是答案所选答案:《小儿按摩经》《小儿推拿方脉活婴秘旨全书》《袖珍小儿方》《小儿推拿秘诀》正确答案:《小儿按摩经》《小儿推拿方脉活婴秘旨全书》《袖珍小儿方》《小儿推拿秘诀》. 问题 2 .得 1 分,满分 1 分正确张振鋆的《厘正按摩要术》,首次提出小儿推拿八法“按、摩、掐、揉、推、运、搓、摇”答案所选答案:对正确答案:对. 问题 3 .得 1 分,满分 1 分正确我国第一部推拿学专著是答案所选答案:黄帝岐伯按摩经正确答案:黄帝岐伯按摩经. 问题 4 .得0 分,满分 1 分错误目前可见的最早记载推拿手法的书籍是答案所选答案:《五十二病方》正确答案:《素问》. 问题 5 .得 1 分,满分 1 分正确唐太宗则在隋代已有的基础上,建立了规模更大的,设备更加完善的太医署,并在其中设立了按摩科,将推拿医生分为按摩博士、按摩师和按摩工。答案所选答案:对正确答案:对. 问题 6 .得 1 分,满分 1 分正确《金匮要略》中,第一次将膏摩疗法列入预防保健方法中,还介绍了一首用于推拿治疗头风的摩散答案所选答案:对正确答案:对. 问题7 .得 1 分,满分 1 分正确最早记载推拿手法治疗新生儿破伤风的书籍是答案所选答案:《苏沈良方》正确答案:《苏沈良方》. 问题8 .得 1 分,满分 1 分正确现存最早的推拿专著单行本是答案所选答案:《小儿推拿方脉活婴秘旨全书》正确答案:《小儿推拿方脉活婴秘旨全书》. 问题9 .得 1 分,满分1 分正确首次将20种成人手法归纳成摆动类、摩擦类、振动类、挤压类、叩击类等六类手法是在哪年答案所选答案:1975年正确答案:1975年. 问题10 .得1 分,满分1 分正确首次记载了下颌关节脱位复位方法的书籍是答案所选答案:《肘后救卒方》正确答案:《肘后救卒方》. 问题11 .得 1 分,满分 1 分正确什么时期,推拿在医学领域的地位很高,是医学教育的四大科目之一答案所选答案:隋唐正确答案:隋唐. 问题12 .得 2 分,满分 2 分正确以下为清代著作的是答案所选答案:《小儿推拿广意》《幼科推拿秘书》《保赤推拿法》《幼科铁镜》正确答案:《小儿推拿广意》《幼科推拿秘书》《保赤推拿法》《幼科铁镜》. 问题13 .得1 分,满分 1 分正确我国历史上最早于太医院中设按摩科的是答案所选答案:唐代正确答案:唐代. 问题14 .得1 分,满分1 分正确《世医得效方》中所载肩关节脱位得坐凳架梯法、髋关节脱位的倒吊复位法和脊柱骨折的悬吊复位法等都可以代替拔伸手法,是推拿史上的重大发明,开辟了中国医学史上以器械牵引治疗骨科疾病的新篇章。答案所选答案:对正确答案:对. 问题15 .得 1 分,满分 1 分正确“按摩”一词首次提出于答案所选答案:《黄帝内经》正确答案:《黄帝内经》. 问题16 .得 2 分,满分 2 分正确下列属于《黄帝内经》对推拿手法学的贡献的是答案所选答案:第一次提出了“按摩”一词提出按摩与导引、按跷等专业术语并阐明其不同概念记载了当时使用的圆针等推拿工具提出推拿人员的选材与考核标准正确答案:第一次提出了“按摩”一词提出按摩与导引、按跷等专业术语并阐明其不同概念记载了当时使用的圆针等推拿工具提出推拿人员的选材与考核标准. 问题17 .得 1 分,满分 1 分正确长沙马王堆出土的,我国最早的自我推拿图谱是答案所选答案:导引图正确答案:导引图. 问题18 .得 1 分,满分 1 分正确《圣济总录》,将历史文献进行了全面地总结和整理,在“正骨心法要旨”中明确提出“正骨”一词,答案所选答案:错正确答案:错. 问题19 .得2 分,满分2 分正确推拿,古称为答案所选答案:按摩按跷跷摩案扤正确答案:按摩按跷跷摩案扤. 问题20 .得 1 分,满分 1 分正确“推拿”一词首见于我国答案所选答案:明代正确答案:明代. 问题21 .得 2 分,满分 2 分正确明代推拿发展的特点是答案所选答案:“推拿”之称出现小儿推拿体系形成按摩科从十三科中取消正确答案:“推拿”之称出现小儿推拿体系形成按摩科从十三科中取消. 问题22 .得 1 分,满分1 分正确“推拿”一词首次提出于答案所选答案:《小儿推拿方脉活婴秘旨全书》正确答案:《小儿推拿方脉活婴秘旨全书》. 问题23 .得 1 分,满分 1 分正确首次将“按、摩、掐、揉、推、运、搓、摇”归纳为小儿推拿八法的古代文献是答案所选答案:《厘正按摩要术》正确答案:《厘正按摩要术》. 问题24 .得1 分,满分 1 分正确我国最早的自我按摩图谱是答案所选答案:《导引图》正确答案:《导引图》. 问题25 .得 1 分,满分 1 分正确哪本书的“秘传看惊口授心法”是最早的小儿推拿专题文献答案所选答案:

实用推拿学手法教学资料

实用推拿学手法教学资料 手法医生必备收藏蒋氏疼痛系列产品【热敷散,传统黑膏药,冷敷贴】①急性损伤、红热肿痛、针刀术后用冷敷贴②慢性疼痛和凉,各种颈肩腰腿痛,用传统黑膏药③ 蒋氏系列鼻病产品【鼻康膏,鼻甲膏,鼻敏膏】①急慢性鼻炎,鼻窦炎,多涕症,用鼻康膏②肥厚性鼻炎,鼻甲肥大,用鼻甲膏③ 1.赵忠明火攻塑形术徒手整形赵氏道医手法柔性美体塑形班 2.台湾一指刀视频、讲义 3.李吉尚正骨培训视频4DVD高清视频年8月根源疗法培训视频5.日本矫正徒手整形、芝崎义夫中康Bobath 班录像资料合集最新【吴振巍】3D解剖录音年8月吴振巍左右普拉提培培训视频9.最新更新牟新美式整脊手法更新讲解年6月张继祥正骨徒手整形11.王红锦徒手整形面部身体塑身15年5月份高级版塑形枪运用、送书12.马源泽提博气录像加讲义13.田东、骨空开关绝技疗法1 4.李柏松八字治疗法-百病神针-中国新针刺八字针灸疗法视频【4DVD】1 5.吴振巍老师3D解剖赠送解剖列车新版视频年8月吴振巍3D解剖视频17.马源泽老师《“提博气”回族医学内病外治》、录像加讲义18.托马斯老师北京体育大学手法培训班视频(中文翻译)解剖列车作者19.托马斯老师北京手法培训班视频录音(中文翻译)、解剖列车原作者20.全国针灸新临床——新灸疗法应用高级培训班、陈日新21.热敏灸陈日新腧穴热敏化及其悬灸疗法22.中医艾灸视频操作资料养生有艾更健

康艾就是这么简单中医灸疗法23.拔罐疗法系列合集,玄磁通,拔去病痛一身轻,中国真空拔罐健康法24.陈姥姥小儿推拿入门顶尖nlp企业教练教程合集26.顶尖实战催眠教程合集60G27.张宗恒颈椎解剖28.基层常见病多发病中医药适宜技术视频29.针灸美容减肥系列,文档,电子书,视频合集30.李义凯中国脊柱推拿的解剖学基础影像资料高清视频31.减肥特效--经络按摩(杜琳)视频疗法120m 1VCD32.中国骨伤科学15集教学片,知名骨科骨科专家电子书33.于振光中医正骨整脊手法视频5集34.全国第七届推拿学术交流会现场录像腹诊一指禅手法易脑法.经穴健 康一点通头部篇卜义长主讲36.黄艺经筋疗法,男科妇科研讨会及讲义、疼痛班、经筋班37.齐伟--颈椎病的辨证论治及简化治疗--肩颈一天38.丁赵全集301医院讲课+丁赵运动功能解剖学软组织疼痛徒手疗法全套39.黄敬伟经筋疗法,手法与病案,讲课视频,文字资料40.一针治咽炎绝招+咏田医学全集·医生创富赚钱必学的拿手绝活1G41.郑卫东全息理论临床运用手诊面诊全程培训录像全息易象针灸年最新最全版靳氏截针大舞台技能挑战赛+培训班+年会会议年新版靳庆东靳氏截针培训班视频录像16张DVD加学员内部笔记44.【中医临床真实秘方录】重庆苏中发医生186个真实秘方。送硬邦邦年6月鬼才陈飞庆精针少刺第三期培训全程录像.笔记,录音46.全国首届膏药技术转让培训班、膏药制作工艺与临床应用加内部讲义47.黄剑雄、膏药现场制作培 训48.胡超伟脉法针灸培训班全程录音,脉法针灸临床讲座【讲义】80页49.呼吸功能障碍康复治疗技术培训班《国内外专家》

【育儿课堂】珍贵的40个小儿推拿手法大全,高清大图,快收藏吧!

【育儿课堂】珍贵的40个小儿推拿手法大全,高清大图, 快收藏吧! 40个小儿推拿手法,其特点是取穴以手臂部穴位为主,全身穴位为辅;手法灵巧独特,操作规范简便,且疗效显著。快来跟着学两招吧!一、脾经(脾土) 位置:①在拇指桡侧缘末节,自指尖至指间关节横纹处(用于直推法补脾经);②在拇指桡侧缘自指尖至指根(用于直推法清补脾经);③在拇指的螺旋面(用于旋推法补脾经)。 操作:术者用左手的无名指和小指夹住小儿手,食指和拇指捏住小儿拇指,用右手拇指推之。①直推法:将小儿拇指屈曲,自指尖推至指间关节横纹处,称补脾经(或补脾土); ②将小儿拇指伸直,自指根至指尖来回推,称清脾经(或清补脾经)。③旋推法:拇指面旋推,顺时针方向为补,逆时针方向为泻。一般用300~500次。 作用:脾为后天之本,补之可补虚扶弱,补血生肌,进饮食,化痰涎,助消化,止泻痢;清之可清热利湿,消食化积。 主治:食欲不振,呕吐,泄泻,疳积,痢疾,惊厥,黄疸,湿痰,痿证,疹、痘不出,改变面色等。 说明:经实验证明:推补脾经有以下作用:①对胃蠕动有促进作用;②可使胃液的酸度增高;③可使胃蛋白酶分泌增加; ④对淀粉酶作用不明显。二、肝经(肝木)

位置:在食指掌面。 操作:将小儿的食指面向上,夹入术者左手虎口内,右手拇指推之。由指根推向指尖,称为清肝经(或称平肝或泻肝);由指尖推向指根,称为补肝经。一般100~500次。 作用:开郁,除烦,平肝胆之火,息风镇惊。 主治:目赤,昏闭,烦躁不安,惊风抽搐,口苦咽干。 说明:肝经一般用清法,不用补法,若肝虚应补时,则用补肾经代之,为滋肾养肝法。因肾为肝之母,补肾即补肝。如肝实或不采用本穴,可用泻心火,或用清天河水、清小肠穴代之,因肝为心之母,实则泻其子,心与小肠相表里。三、心经(心火) 位置:在中指掌面。 操作:将小儿的中指面向上,夹入术者左手虎口内,右手拇指推之。由指根推向指尖,称为清心经;由指尖推向指根,称为补心经。100~500次。 作用:清热,泻心火,补益心血,养心安神。 主治:小便不利,口舌生疮,目赤,五心烦热,惊惕不安。说明:心经一般用泻法,不用补法,因心火不能妄动。若心气虚或不采用本穴,可用清天河水穴代之。如患儿高热并见两颧腮部色赤尤甚,为火来烁金,可有剧咳发作,应采用泻法,推1~2次后.多见两颧腮色赤消退,对剧咳也可缓解。但对患有肺结核病的两颧腮色赤者,用之无效。四、肺经(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