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府文化

广府文化
广府文化

一、广府民系

岭南地区是古代百越民族聚居之所,被当时统治者称为“蛮夷”之地。古书上所谓狼、僮、徭、獠、俚、蛋等,多为对百越诸族的蔑称。在漫长的历史岁月里,百越古族有的与中原汉族移民融合,自成体系,有的演变、发展,生存到今,形成了岭南地区的少数民族与三大民系,展示了特异的人文风貌。直到解放后,广东仍有七个少数民族聚居,即:黎、瑶、壮、苗、满、回、畲族,并有百万风格特异的“水上居民”( 即古书上所谓的“蛋民”) 。在汉民族中,又明显构成了广府、客家、福佬三个民系,各有不同的方言和习俗,使岭南民俗更为丰富多彩,绰约多姿,具有一种神秘而又迷人的魅力。广西有11 个主要的少数民族聚居,即壮、瑶、苗、侗、仫佬、毛南、回、京、彝、水、仡佬族,汉族有桂柳话、粤语、客家话、平话、湖南话、福建话六大方言,以及“水上居民”。不同民族、民系的居民群体,有不同的文化特征,具有不同的优势。他们在共同生存的竞争中取长补短,拓展、交融、充实提高,使岭南地区的经济、文化后来居上,取得了光辉灿烂的成果,为全国所瞩目。

(一)三大民系的形成与特征

历代迁居岭南的中原人,以及黄河流域、长江流域的群落,与当地土著民族融合后,分别构成了岭南东部汉族的“三大民系”。即:广府民系、客家民系和福佬民系。

1、广府民系

最能代表岭南文化特征的是广府民系,它是岭南三大民系中最早形成的居民共同体,是由古越人和南迁的中原移民融合而成的。历史上中原人入越较大规模的有四次,第一次是秦朝时发卒50 万戍五岭;第二次是汉武帝派伏波将军马援率数十万大军南征,留守岭南九郡;第三次是北宋时高宗仓皇南逃,部分中原人随隆佑太后散落珠江三角洲;第四次是南宋末年皇室南逃,大批将士及庶民随帝南下,流散于珠江三角洲一带。这些中原移民,构成了广府民系的主流。他们所居住的地域,主要是珠江三角洲,还有粤中、粤西的一些县市,所操语言为汉语粤方言,属壮侗语族,这是以古越族语为主,融会了中原古汉语成分的一种方言。由于珠江三角洲一带土地肥美,气候温和,水系纷繁,作物丰茂,为多层次的农业经济构架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又有得天独厚的贸易大港广州作依托,所以在两宋时代,珠江三角洲的开发已初具规模,南宋时已成为岭南著名的粮食产区和经济作物基地,明代后期已开始向商品化的方向发展。19 世纪中叶广州就已成为具有世界影响的华南商品交换中心,这就决定了广府民系的群体心态与性格特征:他们不怀旧,不拘泥于历史,富于冒险,勇于开拓,容易接受外来的新事物,又善于融合、消化、吸收,商品意识浓,价值观念强。他们精明能干,善变兼容,淡泊政治,讲求经济实效。表现在日常生活中,他们一方面对于西方物质文叫大胆追求,尽情享受,另一方向又不忘本土文化。广府处处是中西文化撞击的火花,又体现出经过中原文化哺育,并有百越古族遗风的韵昧。

最能体现广府民系市井风情的是广州的茶楼,那豪华的门面,趋时变奏的内部装修,园

林式的清池画舫,充满艺术情趣的诗画对联,古玩盆景,精巧的中西美点,清淡鲜嫩的正宗粤菜,都是他处所少见的。人们在茶楼上交朋结友,洽谈贸易,文人雅集,江湖聚首,相面卖唱,迎来送往,宴请宾客,果腹消遣,无奇不有。茶楼就是广州社会的缩影,是个活的橱窗。广州的茶楼,自19 世纪末兴起之后,到20 世纪二三十年代,已风行整个珠江三角洲,连《中华全国风俗志》也叹为观止:“广东之酒楼,可谓冠绝中外。其建筑之华美,陈设之幽雅,器具之精良,装潢之精致,一入其中,辉煌夺目,洵奇观之。”在那里不仅能领略岭南饮食文化的风味,还可看到广东社会的人生百态。

再就是充满岭南传统节日气氛的广州除夕花市。那十里长街,摆满各种鲜花,任君选购。爱花惜花的广州人,络绎不绝,穿梭其中。还有“卖懒”的少儿,招摇过市,那热闹的情景,也是非亲临者所难以品味的。还有那元宵灯会,剔透玲珑多姿,令人目不暇接。再有广州七夕风俗之纤巧,重阳登高之踊跃,冬至节日之隆重( 广州人谓“冬至大过年”) 。都很能反映广府民系明丽新奇,善变多姿的民俗风情。

2、客家民系

最能反映岭南文化与中原文化交融变异的是客家民系的风俗。现在居住在广东的客家人,大多是两晋时期中原地带的“衣冠望族和朝廷命官”,亦有部分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的群落,先后经过三次大搬迁,才到粤、闽、赣山区的三角地带落籍的,后有一部分又迁入广西。开始他们生活在四面封建割据的小王朝包围之中,基本上不与土著居民交往,长期过着以家族为核心的集体生活,宗族观念很强,多次迁徙和重建家园的劳动,培养了他们刻苦耐劳的性格和一定的“山地意识”,后与当地土著畲族部分融合,构成客家民系。他们始终操持着别成一系的客家方言,恪守“宁卖祖宗田,莫忘祖宗言”的谚训。该方言与北方方言接近,是从中原古汉语衍化而来的,至今仍保留有较多的古汉语单音节词。这些“衣冠望族”的后裔,虽被迫辗转逃入岭南,但仍念念不忘祖宗盛德,常以族谱、家谱、堂联等方式向子孙宣扬本家族的荣耀。他们多以族团围屋而居,形如堡垒,时刻防避外人的袭击。围屋大门楣上都有本族堂号,大门两侧贴有堂联,标榜自家是某某望族后裔,决心光宗耀祖,重振家声等等,他们也真是身体力行,克勤克俭,艰苦创业,在海内外远播声威。客家人尊师重教,崇尚诗书,秉承了中原文化“书香门第”的特质,具有较高的文化素质。客家人一向以读书为荣,以读书识字为“一技之长”。不少家族设有公学田,以农产收入作为族中子弟读书之用。客籍华侨捐资办学,蔚然成风。客家人最密集的梅县素有“文化之乡”的美誉。这个诗书礼仪之乡,确是出了不少人才,在岭南文化史上有着光辉的一页。这一文化氛围促成了客家民间的歌唱风俗,客家山歌成了客家民俗的典型风习。客家人爱唱山歌,确是到了“一日三餐歌送饭”的地步。上山打柴,下地犁田,谈情说爱,开会发言,甚至骂架,都用山歌。人们出口成章,才华洋溢。客家地区到处歌声嘹亮,此起彼伏。每逢元宵或中秋佳节,各县市都有盛大的山歌打擂台活动,五华县还有五年一度的“山歌醮”。客家山歌风格迥然于广东其他民歌,以其纯朴自然,想象丰富,比喻贴切,双关巧妙著称,从中不难看出它在手法上对《诗经》赋、比、兴的继承和发挥,体味到中原诗风的光大。特别是它那形象,生动的比喻和联想,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使人久久难忘。近年,人们还在此基础上创造了山歌剧、山歌舞等形式,使客家山歌更能展示客家的人文风情。

3、福佬民系

福佬民系,是指操闽南、闽北方言的群体,地域分布为潮州、汕头以及海南岛一带,并有一部分由福建迁入广西。福佬民系的形成,是由当地的土著居民闽越族人与两晋以来移入该地区的中原汉人融会而成的。潮州地区先秦时属闽越,汉时还是一处未开发的海滨荒芜之地。直到东晋时代,才开始受到重视。东晋义熙九年(413 年) 设立了义安郡,郡治就在今天的潮州市。唐天宝元年(742 年) 置潮州郡,这是潮州文化繁荣的重要起点。唐宋以后,潮州商业贸易迅速发展,成为粤东最大的商业中心。“自省会外,潮郡为大”,“他郡县皆不及”( 《潮州府志》) 清朝康熙、雍正年间,海阳、澄阳两县的商贾,生意做到沪杭、津门一带,省内远至雷州和海南岛。后来他们还远到东南亚等地经商,为当地的开发和商业文化立下了汗马功劳。至今潮汕人仍具有强烈的商品意识,参与商品经济特别活跃,都与这一潜质有关。商业经济的交往,人际关系的开拓,需要一种从容典雅的气氛,潮州功夫茶成了人们待客交友,休息闲聊不可缺少的饮食艺术,它不同于广州茶楼那种综合性的享受,表现了一种古雅、飘逸的风格,正好反映了古老而又年轻的潮汕平原的风土民情。不论男女老少,士农工商,没有一个不喝。旅居国外潮籍华侨,还以此来认同呢! 那小巧玲珑的茶壶,配套齐全的茶具,精工泡制的技艺,礼仪考究的程式,都不亚于日本的茶道,表现了潮州人精雕细琢,香浓可口的美食风格。这与潮州人喜欢“食糜( 稠粥) ”,用餐时端着大碗小碟,随便席地而坐,形成了强烈的反差,那富丽的潮剧,典雅的乐曲和充满乡情野趣的游大标、扣英歌不也是这样吗? 这大概也是古老而年轻的又一表现吧!

还有那绣工精美传神、情致清淡高雅的汕头抽纱,早已饮誉中外。它与那讲究装饰打扮的潮汕妇女一样,神韵相通。这些绚丽多姿的工艺品,就出自她们刻苦磨练的巧手。刺绣艺术,是在传统“顾绣”与外国抽纱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再有那琳琅满目的潮州小食:弹丸般的牛肉丸、鱼丸,小巧玲珑的鱼饺、五果汤、煎蚝烙、炸蔗头龟等,制作精巧,造型美观,鲜香爽脆,都反映了福佬民系饮食文化的高度。更有那神秘奇妙的凤凰山区的“凤凰民俗”。传说潮州凤凰山是畲族的发源地,现今广东省畲族同胞只有三千多人,而凤凰山区仍居住着2 万多名凤凰山人。他们热情好客,嗜食红糟泡浸的鱼、肉,喜食“草子”、“蜂虾”,住建筑独特的“纟占美楼”,用“薪仔火”照明,以“贡茶”待客等等。形成一套与众不同的习俗,成为多姿多彩的潮汕民俗的一个部分,使这片古老而又年轻的平原,时时散发出飘逸而又充满活力的神韵。

(二)岭南民俗的传承、变异及其主要特色

纵观以上三大民系,百越古族、水上居民的主要风俗,不难发现,岭南地区自秦汉以来,便受到中原文化的强大影响,由于汉民族的大量南迁,改变了本地区的人群结构,加上中原汉人先进的文化技术,他们不但很快在岭南立足,而且反客为主,包括至今仍称为“客家人”居住的客家地区,也出现了纯客户的乐土,如今梅县、兴宁、五华、大埔、蕉岭、平远等县,仍是清一色的客家人。现在广府民系的当时的部分古越族人,虽然表现出对南迁的“中原人”的强烈的抗拒力,使广州话至今仍保留有古越语的词汇,但始终抵挡不住强大的政治经济攻势。岭南民族的融合,在武力和自愿的交错中迈着艰难的步伐。至今我们仍然可以看到,许多记录着岭南先民开基创业的优美的神话,反映他们作为龙的传人的自豪的传说,表现他们宽广情怀,兼容开放的爽朗故事,以及那充满南国情调的丰富多彩的民间歌唱。民俗方面,节日的庆典,民居的演进,饮食的品味,衣饰的发展,娱乐的变迁,处处可见出岭南民俗与中原的传承,特别是节日民俗方面,大同小异,主要节日如春节、元宵、清明、端午、中秋、

冬至等,基本承袭中原而来,活动内容也大致相同。如春节迎神祭祖,贴春联、烧鞭炮,守岁,吃团年饭,舞龙舞狮,唱大戏等,只是各地的生活习惯不同,又略有变异,北方人吃团年饭必是包饺子,广东人主要是当刂鸡杀鸭,“无鸡不成宴”,还讲究“年年有鱼( 余) ”;北方舞狮是西域传人的四脚真狮,广东舞的醒狮是一只独角“年”兽,舞法也不一样。从中原迁来的客家人吃不上饺子,因当时广东没有面粉,只好做豆腐,在豆腐内夹进肉馅煎之,以“豆腐角”代替饺子,寄托对中原故土的怀念。这只是一个小小的变通。

但由于古越族先民特别的禀赋,对中原同化无形的抗拒,加上地域、气候、环境的不同,岭南民俗仍然保留了它的许多特异现象。岭南春无来去,百花争艳,广州、小榄等地,自古就有花市,历久不衰。阳江人年初一“行大运”,希冀新年好事常来;广州人初二“食无情鸡”,这与商业社会有关;客家人初三“送穷鬼”,以示奖勤罚懒;广州人年初七“游花地”,以遣新春遗兴;客家人吃七样菜,潮州叫七样羹,是中原古风“吃春盘”的遗韵,到岭南却别有一番寄托;正月十五夜游灯,潮州的妇女儿童提灯走三桥,化州人则踏月“偷青”,梅菜人则去“逛花桥,品泥塑,观飘色”,各有所好。这些风俗,大多是中州所无,还有一些特异的民间节日,如“正月生菜会,五月龙母诞”,便是他乡所无。更有黎族的“三月三”。瑶族的“放牛出栏节”。水上居民的“买力日”、“鱼花诞”、南海“波罗诞”,广州“金花诞”等,都为岭南所独有。饮食、观赏、娱乐方面,更是依托岭南得天独厚的条件,八面来风的地利,丰富多彩,奇幻迷人,广州除夕花街,中山的菊花盛会,潮汕的英歌雄姿,佛山的绮丽秋色,广州的茶楼风情,蛇餐神秘而透人的魅力,潮州功夫茶的高超技艺,客家山歌风流儒雅,等等,等等。这一切,对于初到岭南的外省人来说,就像一座五光十色的迷宫,有如瑶池仙乡,颇似海外奇谈。可见中华民族文化之灿烂多彩,源远流长。从中我们还可探究岭南民俗的特色,归结起来,主要有三:

第一,古老而又年轻,处处进发出撞击的火花。至今岭南民俗中仍保持有许多古老的习俗,其中有中原汉人的古风遗韵,也有百越古族的特别禀赋,传统节日的气氛特别浓烈,古老的生产生活方式,风习礼仪,娱乐竞技等保留得比较齐全和完美,使人从中领略其悠久的历史文化,但由于它地处南疆,历史上比中原开发迟,又有漫长的海岸线,最先接受海外民俗的影响,这古今中外的撞击,处处进发出新民俗的火花,表现在日常生活、饮食衣饰、人际交往等方面,不但有新兴海滨的迷人风韵,还略带一点“洋”味,构成了岭南民俗的显著特色。他们一面过春节,一面过圣诞;一面游花街,又一面给情人送玫瑰花;一面吃蛇、烹狗、饮功夫茶,又一面吃汉堡包、寿司、喝鸡尾酒;一面舞龙舞狮,甚至跳棚扣英歌,又一面跳迪斯科、唱卡拉0K ;一面穿牛仔裤、蝙蝠装,又一面复兴旗袍和香云纱;一面操着电脑预测市场风云,一面又贡着财神,占卦算命,鸡骨卜,扶箕仙都出来了。这些强烈的反差,是南北文化交融和中西文化撞击的结果。

第二,活泼多样,充满水乡浪漫情调。这是由岭南特殊的人文结构和地缘决定的。他们没有历史的负重,中原移民由于种种原因,对故土也不多依恋,他们有的很快与土著民族打成一片,有的围屋聚居,构成新的民系,加上水上生活的特殊要求,使广东地方的人群结构异于他乡,除汉族三大民系之外,还有水上居民和七个少数民族,产生了丰富多彩的民俗事象。山清水秀的自然环境,培育了人们轻快活泼的性格;富于开拓、冒险的岭南先民,创造了许多浪漫故事和富有传奇色彩的英雄业绩。岭南民俗实际是南北民俗以及各民族民俗交融的结果。在岭南狮舞中,我们可以看到纯北方狮形象的狮子滚球,也可以看到南方的独角醒狮,还可以看到南北结合的中山“健武狮”。有北国传人的马舞,也有水乡特有的“水色”。还有

鳌鱼舞、醉龙舞、赛龙舟等,不但为水乡所特有,更充满浪漫的情调,饮食民俗也因大自然慷慨的给予变得多姿多彩,天上飞的,地下爬的,无不在广东人的美食谱中。“自梳女”反抗封建婚姻制度的“金兰盟”,黎家“串隆闺”、“不落家”等,这种浪漫的情调,至今还有的人不能接受。那轻歌曼舞的节日风情,“三月三”是这样,“耍歌堂”也是这样,年晚“游花街”更是这样,那轻快活泼的调子,就像花街上播放的广东音乐一样清新明秀,轻微淡远,在人们面前展示出一幅明媚阳光沐浴着春天万物的画卷,使人轻松舒坦,又催人奋发,这正是岭南民俗的主旋律。

第三,极富人情韵味,带有浓郁的市井风情。广东人感情比较细腻,不善表露,没有北方人那种热情豪爽的风格,但他们决不会当面笑脸相迎,背后唾沫远送。在人际交往中一旦相知,便极重情义。“自梳女”们对自己的金兰盟友的深情自不用说,水上居民姑娘出嫁时那班姐妹陪泪的场面,也真叫人感动。广东华侨那种爱国爱乡之情,早已闻名四海,除了赤子之心以外,人情磁场不可排斥,至今广东生活中的“人情”开支仍占相当的比重。婚丧寿辰不用说,平常探亲访友,人们也忘不了带点“手信”。春节大人给小孩“压岁钱”,长辈给晚辈“分柑”,以物“结缘”,以花传情,送花祝愿等,都带有浓重的人情味。广州的茶楼,以其说是饮食天堂,还不如说是人情交往的大观园,可以说,广州茶客中单纯为果腹而来的不多,大多数是为交朋结友,应酬社会而来的。那些茶楼的装潢,茶楼风姿的趋时变奏,不但给市井风情增添了新的画面,亦敏感地反映了市井风情的变化。广州以及珠江三角洲城镇商业街的骑楼建筑,不但成为岭南市镇特有的街景,那骑楼底下琳琅满目的橱窗,使之更加富有市井风味,还有那些饮食大排档,如今现代化的大宾馆里亦仿效设置,花园酒店的荔湾厅,中国大酒店的食街等,不只是回归大自然的野趣,更是对南国市井风情的留恋,使岭南风俗具有更加迷人的风采。

(五)岭南文化与中原文化的位差和特质

岭南传统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它是在大量吸收中原文化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岭南文化根在中原。但由于地理环境、政治经济、人群构成、语言习惯等方面的原因,又有其特殊的形态,与中原文化有明显的位差,主要表现在:

1、文化背景的位差。中原传统文化是以封闭的自然经济、血缘宗法制度和稳定的封建社会结构为背景的,在这封闭性的社会经济模式中,广大人民过着“以农为本”的、以一家一户为单位自耕自足的生活。政治体制上则以“天地君亲师”五位一体。从上到下形成了一种盘根错节的血缘政治纽带。岭南文化在总体上亦依托这一背景,但由于鸦片战争以后西方资本主义经济的入侵和影响,使岭南、特别是广州的经济形式具有较强的开放性和通融性,逐渐形成了“以商为本”的经济结构,政治上亦由于历代封建皇朝鞭长莫及,把岭南作为官员贬谪流放之地,封建宗法制度较为脆弱,社会结构也没有那么严谨,致使岭南人容易接受外来文化思潮的影响。

2、文化交融方式的位差。中原统治者一向以为自己是天朝大国,拒绝一切外来文化的输入,岭南地区则以边缘文化为特征,具有极大的受容性,由于缺乏内核文化那种强大辐射

传递力,所以变异性较强,对他种文化的移植有较大的宽容性。由于这种文化思想的影响,使得岭南民俗丰富多彩,活泼明快,自由浪漫,这是一个主要原因。

3、文化核心的位差。首先表现在价值观念方面,中原文化把自己禁锢在小农经济的天地里,不谋求客观环境的改造,不注重人生的价值观念;广东人眼界比较开阔,自强求富,崇尚实业,也务求功利。在思维方式上,内地人表现为一种封闭、单向、直觉的趋向,失去了活力和创造;广东人的思维较活跃,开放、横向、积极进取,反对保守、中庸、安分、随缘的民俗心理。

以上位差,造成了岭南文化的特质,主要表现在:

第一,善于吸收外来文化的开放风气。从古老的民间传说开始,就具有一种与众不同的开放心态,至今南海神庙中还立有波罗国使者达奚司空的圣像,西来初地还有达摩祖师的遗迹。通过“海上丝绸之路”,印度、阿拉伯的古代文化以及近代欧、美的文化科学早已传人广州,被吸收、改造成为本土文化的一个部分。著名的岭南画派,就是在继承国画传统技法的基础上,借鉴了西洋画的复生法及几何远近比较法之优点以及摄影等技术之长处而形成;广东音乐大胆采用了外来乐器,以其音域宽广丰厚,旋律优美嘹亮而逗人喜爱;饮誉世界的粤菜风味,不但吸取了国内八大菜系的技艺,也吸取了西菜烹饪之精要;有胆识的实业家大胆采用机器生产和资本主义的经营方式,促进了岭南地区民族工商业的发展。在文化思想方面,他们极力主张“博考各国民族之所以自立之道,汇择其长者而取之”( 梁启超《饮冰室全集》) 。通过兴办学堂,创办报刊,组建社团等形式,宣传西方文化,加速“西学东浙”,不但在文化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工商界亦产生了积极的效果,历史上影响较大的“广铁”、“广彩”、“广船”、“广纱”、“广钟”等,都是南北技术融合,中西文化交流的结果,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广东人更发挥了这方面的潜质,博采中西之众长,广纳天下之贤士,在全国率先敞开大门,在对外经济、文化的交往中扮演了引人注目的角色,这并不是偶然的。

第二,努力超越“传统导向”的进取精神。所谓传统导向,是指在人们的思想和行为中,由于对传统的崇拜而形成的一种极力维护传统的现象。这种“传统导向”在人类社会早期有一定的标杆作用,而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它的积极作用就逐渐减弱,而消极保守的一面则日益显露。岭南地区远离中国传统文化内核,处处进发出一种超越“传统导向”的进取精神。这一方面表现在对固有文化传统精华的吸收,另一方面则是大胆革除传统之弊端,提倡“创造新器”、“著作新书”、“启发新俗”( 康有为《请厉工艺奖创新折》) 。在近代文化史上,涌现了一批努力超越传统导向的文化名人,如岭南画派祖师高剑父,民主革命家孙中山,思想启蒙运动的先驱康有为、梁启超,第一个“睁开眼睛看世界”的抗英虎将林则徐,第一个跳出狭隘圈子的农民革命领袖洪仁歼,还有我国飞机制造业之父冯如、铁路工程改革专家詹天佑等,这些灿烂的群星,代表了岭南文化的思想,他们的言行与业绩,亦可见出岭南文化的特异风格。

第三,实利重商的文化倾向。广东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使它在唐宋时代已经成为我国重要的对外贸易区,以珠江三角洲为中心向外辐射,除广州、佛山外,东面还有潮州,特别是清中叶以后,随着国际市场对茶叶、丝绸需求量的增加,刺激了当地商品经济的发展,除广州、佛山两大商埠外,江门、石岐、九江、石湾、龙山、大良等一批商业市镇相继兴起,仅龙山一乡,就有三个桑丝墟市,西樵、鹤山种茶业迅速发展,茶叶远销欧美和东南亚。潮州商人的足迹,“上沂津门,下通台厦”,远至新加坡、暹罗一带,与珠江三角洲的商人遥相

呼应,形成了当时商业系统著名的“广东帮”。商品经济的发展,对本地区的文化生活和社会心理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铸造了岭南文化讲求实利实惠,偏重商业的倾向。这种意识,在近年商品农业的开发,文化、体育的商业化的实践中,有了进一步的发展。

从以上简略的分析中不难看出,岭南文化的发展大致上经历了三个阶段:古老的百越文化、中原文化移植岭南所产生的移民文化和西学东渐后中西方文化撞击而产生的近代文化。这些历史的因素,加上自然环境、人口源流、经济背景诸因素,导致岭南民俗的形成。俗话说,“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这除了说明人们生活对经济的依赖之外,从文化人类学的角度说,生存的环境对于人类的气质、素养、观念、习俗都有重要的影响。

二、岭南水乡风情

(一)岭南水乡环境

1、珠江三角洲自然环境的演进

珠江是西江、北江、东江三大河及其他支流——流溪河、潭江等水系的总称。有学者认为历史地理意义上的珠江三角洲范围,可分为广义的和狭义的两种。

狭义的范围是指从地形上呈明显三角洲放射状水系表示出来的西、北江三角洲和东江三角洲所成的复合三角洲;广义三角洲即把古代潮水到达和河道开始呈放射分汊地区都包括进珠江三角洲范围。

珠江三角洲平原向海发展可分以下三期:史前时代,各河下游三角洲形成期。在这一时期形成的北江下游三角洲平原,建成的明清乡村聚落多为规整的“梳式布局”( 如现存较好的三水的大旗头村、长岐村、西村;花都朗头村、茶塘村、坎头村;南海松塘村、黎边村等) 。东江出自田螺峡( 博罗东) 后,即分汊成东江下游三角洲,当时各三角洲彼此尚未连接起来;唐宋以前,复合三角洲形成期。在历史时代初期,各河下游三角洲即开始联合,今天复合三角洲形态即形成于本时期内;冲缺三角洲发育期。唐宋以后,河流干道多切过三角洲前缘口门山地。在口门外,河道呈放射状分汊水系,形成新的三角洲,大部分即今天称为“沙田区”的区域。在切过这些前缘口门山地之前,河道因水流受阻而显得密集、曲折,这是岭南水乡聚落形成的自然条件。

从今天的分布来看,岭南水乡在西北江三角洲大致列布在复合三角洲形成期与冲缺三角洲发育期相交的东南沿新会圭峰山一外海—小榄一大良一沙湾一市桥一石楼一线以北,西北到达南海北部丘陵台地南麓边缘,西南在西江南岸,东北在珠江后航道和东江支流增江新塘附近,呈西北一东南走向、西北窄东南宽的扇状平原河网区域内。

2、水网与地名景观

珠江水系一进入三角洲地区,愈向下游分汊愈多,河道迂回曲折,时离时合,纵横交错。在珠江出海口,又为系列从东北至西南走向的岛屿群落所包围,将水收分注流出海。这

不仅加强了河网的复杂化,也有利于河、海两大系统的相互联系。这种密布交错的河网不但为海上交通和商业贸易的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也为这一带具有广府文化特色的水乡聚落的孕育、形成奠定了天然的水网环境基础。屈大均在《广东新语·地语》写到“下番禺诸村,皆在海岛中,大村日大箍围,小日小箍围,言四环皆江水也。凡地在水中央日洲,故周村多以洲名。洲上有山,烟雨中,乍断乍连,与潮下上”。此种风貌,是珠江三角洲地区自古就是海湾的一个明证,也是该地区由海湾到洲岛列布,再到形成水网平原过程的真实写照。珠江三角洲地区水网系统最为密集复杂的顺德就处在西北江河网交织的区域,主要河道共有16 条、段,总长756 公里,河流依地势从西北流向东南。这些水道把顺德自北向南切割成几大块小平原,平原间是联通各大水道、密如蜘蛛网的小河涌。

这些密如蜘蛛网的小河涌往往就是珠江三角洲地区商品性农业基地手工业产品通过初级市场批发,经由水乡埠头装运到上一级的市场( 如九江、龙山、龙江、陈村、乃至佛山、广州等地) 的主要通道。河运贸易的繁荣促进了水乡河道驳岸、埠头等设施的人工化改造。

珠江三角洲水乡居民有习惯把河道或地名称“滘”或“漖”的。《康熙字典》引《玉篇》释“漖”为“水也”( 原意即“水沟”) 。而“滘”是从“漖”转来的( 同读jiao 第4 音) 。不管是“滘”还是“漖”字,在珠江三角洲水乡地区皆有两义:一指较宽阔的河,一指两河或三河汇成“T ”或“Y”形水道即三江口,以后者为最多,《广东新语》也持此义。珠江三角洲水乡地区中不少的乡镇聚落即以此命名,如著名的顺德北滘,原有100 多条大小不一的河流于镇内,取名“百洛”,后来,“百”字转音为“北”,故名“北滘”。此外,还有“伦教”;清代画家黎简( 二樵) 的家乡弼教;南海明代状元何维柏的家乡沙滘;番禺沙湾紫坭村西北的濠滘、紫坭村南的三善滘等。

岭南水乡中,也有称河道为“沥”的。“沥”字在珠江三角洲水乡地区读“叻”(leg 7 ) ,意为“大河”。与此相关的地名有:珠江八大门之一的洪奇沥、广州珠江后航道的沥滘水道、附近海珠区的沥滘村、南海的大沥等。与“沥”近义的词还有珠江三角洲水乡区所称的“海”。依《康熙字典》引《释名》之义,“海,晦也,主承秽浊,水黑”,就是“承”各“涌”流出的秽浊之水的河道。包括顺德在内的珠江三角洲水乡居民把大河道通称为“海”,究其原因,咸丰《顺德县志》已说得很清楚:

顺德去海尚远,不过港内支流环绕,抱诸村落而已。明以前,所谓支流者,类皆辽阔,帆樯冲波而过,当时率谓之海……近年则沧桑阅久。有前通而后淤者,有旧广而今狭者,而沿其故名,则仍统称日海。

珠江三角洲水乡主要河道之间的冲积平原上还密布着像蜘蛛网般的小河道称“涌”或“冲”(chong 第 1 音) ,在珠江三角洲水乡地区特指“小河”,如南越国丞相吕嘉失败时,被伏波将军路博德追至顺德石涌俘获:

石涌。在顺德西南二十里……今有桥在顺德南门外。名伏波桥。有吕姓者。家其傍及石涌……( 清屈大均《广东新语·地语》)

3、基塘农业区与花卉、果林遍布的外部空间

(1) 基塘农业区。基塘具体是指“果基鱼塘”、“桑基鱼塘”和“蔗基鱼塘”的经营

方式。

唐宋时期,珠江三角洲的果木业已负盛名。明初,出现的把田地改为基塘,是专业化农业区域的端倪。所谓“基塘”,即将一些“地势低洼,水潦频仍”的生产条件较差的土地深挖为塘,明万历九年(1581) 清丈土地深挖为塘,将泥土复于四周成基,塘用来“蓄鱼”,基面“树果木”,称为“果基鱼塘”。这种经营方式,从明初起一直存在于南海的九江、顺德的龙山等地。

明末清初,出现了“桑基鱼塘,即将原来基面种的果木改为蚕桑。桑基鱼塘一经出现,便很快地取代了“果基鱼塘”,并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九江乡在万历年间,还是以“果基鱼塘”为主,到清代顺治年间(1644 一1661) 则改为“桑基鱼塘”了。桑基鱼塘的面积也已扩大到占总耕地面积的80 %。邻近的高明坡山乡、顺德龙山、龙江乡等地也在这一时期陆续将原有的“果基鱼塘”改为“桑基鱼塘”。

康熙后期,南海县西樵附近的海洲、金瓯、绿潭、沙头、大同等地也相继发展成基塘区,以养鱼、蚕桑为业。这几乡同先前的九江、龙山、龙江和坡山等四乡连为一片,形成以九江为中心的、以养鱼和蚕桑为专业的农业区域。到乾隆二十四年(1759) ,广州成为独口通商口岸,乾隆、嘉庆年间,又出现了“弃田筑塘,废稻树桑”的热潮。除原有桑基鱼塘区进一步扩大基塘范围以外,其他地方,如顺德的桑麻乡在乾隆年间已遍种桑树,中山的小榄也在同一时期扩大蚕桑的种植,成为蚕桑的主要产区。

1840 年后,由于鸦片战争的失败,中国逐渐变成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珠江三角洲的生丝生产加强了对国际生丝市场的依赖。当时法国等欧洲产丝国因蚕病严重使生丝产量锐减,加之1869 年开凿了苏伊士运河,缩短了从远东到欧洲的航程。在生丝畅销、丝价抬高的刺激下,珠江三角洲再次出现了易田为基塘的热潮,继续扩大基塘面积。其他的非基塘地区,也纷纷改为以蚕桑与养鱼为业。如咸丰年间,新会县下马河一带改为桑基鱼塘,高明县的秀丽围一带也于稍后的光绪年间改为以种桑蓄鱼为业。

(2) 花卉、果林农业区

除以蚕桑养鱼为专业的商品性农业区域外,珠江三角洲还出现了以种植花卉、果木为主的专业区域。果木的种植,历史悠久,品种繁多,尤以荔枝、柑桔、香蕉( 包括大蕉) 和菠萝为最佳水果,被称为四大名果。果木作为商品性生产,其产品较大宗投入市场,是在明代以后。从明中叶起,果木业得到迅速的发展,逐步形成果木专业区域。主要的是以广州为中心,南至番禺的大石、龙湾、古坝,东至黄埔、茭塘,西南至顺德的陈村、南海的平洲、番禺的韦涌,纵横一百里的一大片老沙田河网区。其中,尤以陈村的花卉、果木业最负盛名。

农业、花卉、果林等商品性基塘农业以及缫丝、丝织等手工业的发展,不但形成了珠江三角洲岭南水乡独特的外部空间,还为明代以来岭南水乡所在地的宗族组织对聚落与

建筑的规划营建提供了强大的物质支撑。今天岭南水乡的主要分布区的顺德是珠江西、北两大支流汇合的主要区域,地势西北略高,海拔约 2 米,东南稍低,海拔0 .7 米。境内是在溺谷基础上形成的三角洲冲积平原。除北部、东南部、南部一些零星小山岗外,全境地势平坦,河涌纵横,水网交织,沼泽遍野,是三角洲水网最密集的地区之一。顺德土地类型大致可分三种,其中,基塘区主要集中在西北、西南和中部,地势低洼,耕作层厚,粉砂居多,土质疏松,酸性较大。这一带的桑基鱼塘景观是顺德分布最广的土地利用类型;其他还有沙围田区,这一地区的北滘、陈村一带,在历史上形成以花卉、果林为主的商品性农业基地;低丘陵

地区零星散布,总数不多,土壤干燥,硬砂较多,肥份低,水分不足。

(二)岭南水乡类型

1、按水乡所在的商品性农业区,可分为花卉、果林水乡区,范围包括东北起自珠江前航道,西南止于潭洲水道、东平水道的大片花卉果林商品性农业区。

典型的水乡代表是广州海珠区万亩果林区的小洲村,芳村区的南滘村,番禺区的石壁村、韦涌村,顺德区的北滘、陈村、乐从一带;桑基鱼塘水乡,范围包括东北起自潭洲水道、东平水道,西南止于西江干流及其西岸地带,典型的水乡代表有早期的九江、沙头、龙江、坡山,后期的伦教、沙滘、勒流、黄连等最负盛名;此外,还有顺德杏坛镇的逢简、桑麻、古朗、北水、昌教、高赞、上地,鹤山的古劳镇各水乡古村等。两者之间互相交错,并非截然分开。此外,还有以新会为中心产地、中山县的古镇次之的蒲葵水乡等片区。

2、按职能或形成原因,可分为特色手工业型水乡,这又可以分得更细。

丝织业水乡典型的水乡代表是:伦教、沙滘、勒流、黄连、逢简等地。丝织业发达的地区的聚落环境大多数也是桑基鱼塘商品性农业发达的地区,蚕丝生产基地和丝织业中心基本重合在一起;花果业水乡的典型代表有:陈村、碧江、小洲、韦涌等;沙田宗族型水乡指处于珠江三角洲河网地带,明清以来的当地大族,依靠控制东南部几大冲缺三角洲的沙田农业开发,积聚财富而形成的大型的聚落群体,典型水乡代表有:石楼、容奇、桂洲、小榄、潮莲、外海等。这些大型的聚落群体中,除了控制沙田开发外,还有不少控制了民田区商品性农业区与沙田区谷物产区的商品交换。区位的重要性和政治、经济、文化等各种资源的垄断性操控,使这些聚落的规模都比较庞大;河运港口型水乡的典型代表如:龙江、龙山、大汾、石

龙等。当然以上这样的分法也不是绝对的,如陈村就兼具河运商贸和特色专业( 花卉) 两者之利。

3、按聚落规模又可分为“水乡古城”、“水乡古镇”和“水乡古村”三种类型。

广州西关一带历史上就是一座美丽的水城,从历史地貌看来,西关一带是由珠江边沼泽区变为内湾,再由内湾成为河涌密布的城市延伸地区,由沼泽变为平原,正好反映今天西关平原地势特低的特点。以前,西关一带河涌众多,举步登舟,十步一桥自东往西有旱

桥、德庆桥、大观桥、牛乳桥( 又名“义兴桥”) 、永宁桥( 又名“三板桥”) 、三圣桥、蓬莱桥、汇源桥等古“西关八桥”,形成“小桥,流水,人家”的水城意境和“一湾溪水绿,两岸荔枝红”的岭南水城及城郊休闲型农业的独特风貌。清代,荔枝湾仍保持水乡之特色,张维屏有诗写道:“千树离支( 荔枝) 四围水,江南无此好江乡。”

以下仅对水乡市镇和水乡村落两种类型作分析。

1、岭南水乡市镇

市镇与集、场、墟有着不可分的相同点。有人研究指出,由于各地称谓的不同,在文献记载中,市集墟镇又多混用,市镇与墟集遂难以区分。不过,当时人也指出:“民人屯聚之所为‘村';商贾贸易之所为‘市';远商兴贩所集,车舆辐辏,为水陆要冲,而或设官将以禁防焉,或设关口以征税焉为‘镇';次于镇而无官司者为‘埠'。此四者其定名也。亦有不设官司而称‘镇',既设官而仍称‘村',称‘市'者,从俗也。凡天下县邑皆然。”

明清广东之建制“镇”多为带有地方政权和军事性质、或有驻官驻军、或有城墙的据点,而较为纯粹的商业聚落则几乎不称“镇”,称“墟”或“市”,而这些墟市内的民众也习惯称本居住地区为“乡”,这与江南地区的情况形成鲜明对照。而明清时期的江南、广东两地以“镇”命名的聚落,职能是不同的。一般认为,明清史上的“镇”已经“完全是小商业都市”,而在广东担当江南市镇职能的聚落是“墟”,“镇”基本上仍以军事职能为主。江南的镇与广东的墟的区别中隐含着一个逻辑是:广东的“墟”属于乡村,墟市里面的经济活动是乡村经济活动的一部分,而江南的“镇”则已超越乡村,是从乡村里产生出来的、有别于乡村的一种聚落。产生这种差别的原因可能与两地的地主是否城居有关。广东的地主或士大夫多居城,江南的地主或士大夫多居乡很可能会对两地的市镇意义的叙述造成影响。

据此,在广东或珠江三角洲地区担当类似江南市镇职能的聚落是“墟”或“乡”,明清时代珠江三角洲众多的“墟”只有一部分能成为类似江南意义上担当江南市镇职能的聚落。这些聚落( 墟) 一般规模都比较大,但没有镇级建制的村落社区,名义上仍称“乡”,但聚落建成区面积上已是市镇、甚至县城的规模。尽管许多成为超级村落社区的“墟”或“乡”为非建置的“镇”,但于其经济上的重要性,明清两代仍设置了相当于镇级建制的机构进行管理。常见的机构是巡检司署,还有府同知( 简称同知) 、府通判( 简称通判) 、州同知( 简称州同) 、州通判( 简称州判) 、县丞、县主簿等衙署。

综上所述,结合区域社会文化的特点,笔者认为在广东担当江南市镇职能的聚落是“墟”或“乡”,而珠江三角洲的作为区域性“市镇”应具备以下条件:

第一,地理上一般是河海交通枢纽、重要港口,如黄埔村及黄埔古港、石龙等;

第二,规模上,聚落规模较大或是超级村落社区,如沙湾、石楼、大良、小榄、外海等;

第三,经济上有区域性大型的墟市。珠江三角洲墟市分布的网络,大致说来,以

广州、佛山、陈村、石龙等为中心,从密到疏地分布在其周围,连成一片的九江( 属南海县) 、龙江、龙山( 属顺德县) 和坡山( 属高明县) 桑基鱼塘区墟市的密度很大;

第四,经济上还是区域性市场中心,专业性商品农业中心,如九江、龙山、龙江等;沙田开发遥控中心,如沙湾、容奇、桂洲、小榄、潮莲、外海等;或是手工业制造业基地,如佛山、石湾等。

第五,明代以来,在文化上,一般是由一个或几个姓氏组合成的大型宗族社区( 如历史上番禺市桥谢族和黎族、韩族、吴族、李族曾并称为市桥五大望族;有标志性建筑——宗祠( 如沙湾的留耕堂) ,有作为区域性祭祀中心的庙宇( 如佛山、芦苞的北帝) 。当然,珠江三角洲的“市镇”还是明清时代科举名宦辈出之地;

第六,政治上,有镇级或相当于镇级的建制或机构,如陈村置都宁巡检司,佛山置同知,市桥置沙湾巡检司,江门置县丞,九江置主簿,黄埔的税馆等外贸机构。

岭南水乡市镇按其职能和特色可分为沙田开发、河运商贸、特色专业等类型。

1、沙田宗族水乡市镇:在珠江三角洲地区,独特的地形条件以及特殊的历史文化过程,使该地区分成两大部分,即由多块低丘台地和唐宋以前冲积形成的三角洲平原称为“民田区”,明清时期冲积形成的三角洲平原称为“沙田区”。但这种划分并非单纯自然景观的区别,沙田区与民田区常常是交错在一起的,它实际上是地方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一种经济关系、一种地方社会政治格局,甚至是一种族群认同的标记。在珠江三角洲沙田区与民田区的交接地带,除沙湾以外,还分布着一批因大族聚居、控制沙田开发而形成的乡镇,如石楼、石棋、市桥、大良、容奇、桂洲、小榄、潮莲、外海等。在这当中,也有不少水乡市镇,如外海、小榄、石楼等。明清属茭塘司非建制的石楼曾是一座古桥众多、文风鼎盛、庙宇林立的岭南水乡古镇:梯云桥,在石楼乡东约凌云阁旁……上至道元桥,相去五百六十五步;道元桥,一名导源桥,在石楼乡东约。上至捷元桥,相去一百六十七步;捷元桥,一名接源桥,在石楼乡东约,上至会元桥,相去一百六十五步;会元桥,一名汇源桥,在石楼乡中约,上至翰墨桥,相去四百三十五步;翰墨桥,在石楼乡中约,此桥水口为一乡发源之处,堪舆家所谓翰墨水也,故取以为名,又名鸡公桥……桥旁有白马庙……镜海桥,在石楼乡中约。( 《番禺县续志·卷六·建置志四》民国点注本)

2、河运商贸、特色专业型水乡市镇:昔日广东四大名镇之一的陈村,在东汉已成聚落,以邑人陈临于建安中被征为太尉而得名。“自汉例献龙眼荔枝,宋贡异花,由来已久”( 嘉靖《弇州山人稿》) 。明清陈村置都宁巡检司,“诸异卉果,流俎天下”( 嘉靖《弇州山人稿》) ,特别是沟通珠江三角洲各地的陈村水道从镇附近通过,强有力地促进了它的发展。古镇在明清两代,通过河运贸易和商品性农业的发展,造就了面积广大的镇区,境内三墟六市,清乾隆十三年(1748) 又开新墟,很快发展为一个“商贾如云”的大市镇( 民国《顺德县续志》卷一《风俗》) 。明末清初的屈大均对其水乡古镇景致进行了情有独钟的描写:顺德有水乡日陈村,周迥四十余里。涌水通潮,纵横曲折,无有一园林不到,夹岸多水松,大者合抱,枝干低垂,时有绿烟郁勃而出。桥梁长短不一,处处相通,舟入者咫尺迷路,以为是也,而已隔花林数重矣。居人多以种龙眼为业,弥望无际……陈村的水味淡有力,故取作高头豆酒,岁售可万瓮,他处酤家亦率来取水,以舟载之而归……( 屈大均《广东新语·地语》)

紧邻陈村的碧江依靠其巨大的经济辐射效应和紫坭、石壁三条水道交汇,自古以来是广州往来西江、北江船只必经之地,尽显内河中途港优势,发展成为与陈村新、旧二圩鼎足而立的局面,碧江成为陈村水乡市镇延伸区。据《顺德县志》记载:自明景泰三年建县始至清乾隆年间,碧江出了46 名举人、13 名进士,还哺育出苏葵、苏珥、梁若衡等著名学者和仕宦名人;到清代中叶,碧江又发展成为一个颇具规模的手工业造纸基地,并形成了“三圩六市”的商业格局。“俗以祠堂为重,大族祠至二三十区,其宏丽者费数千金,而莫盛于碧江……”( 屈大均《广东新语·宫语》) 。碧江最鼎盛的时候,碧江人家超过万户,人口三万多人。这样,在碧江营造出十分考究的连片古建筑群,包罗了祠堂、馆舍、书塾、民居和园林等建筑类型。人于世,而岭南水乡则更多以“乡村”的聚落类型保留下来。除了文化底蕴的原因外,并非说岭南水乡没有“市镇”,而是大部分在她们的价值未来得及被人们认识、了解之前就在20 世纪80 年代被彻底毁掉了,个中原因值得探讨,更值得深思。

3、岭南水乡古村

(1)历史上的水乡古村

珠江三角洲地区还有许多岭南水乡古村,以下举两个现在风貌不存的水乡古村作为例子。

海珠区沥滘村位于海珠区东南部,珠江后航道北岸,自明朝开村,至今已有600 年历史。它是典型的岭南水乡古村,在清代以至近代都是番禺县的粮食、片糖贸易集散地;村中:“天后宫,又名‘大庙',在沥滘大市乡内,诸水悉汇庙前,而后人海……”( 卫廷璞、卫景昌撰《( 天后宫) 重修碑记》) 。这里河涌密布,四面环水,大艇昼夜穿梭,出门过桥渡河,恍如置身于苏杭水乡。东莞大汾村位于东江三角洲水路要冲,是广东四大镇的水路码头之一,东莞四大名乡之一,也是东莞往广州必经之路。古村现仍保存三座红砂岩石拱桥:种德桥、青云桥、连步桥。种德桥在村的中心位置,旁原有榕树荫盖,成了村中的市场和商业中心。每年中秋子夜时,月在桥顶正中,“种德桥梁夜月”为大汾十二景之一;青云桥,相传宋末文天祥兵败零仃洋,他的部下逃到东莞打鱼为生,表示不食元朝之粟。他们夜间将船停在青云桥一带,慷慨高歌,不忘灭国之耻,至今仍似有其悲歌。桥为当地十二景之一,作“青云酒里渔歌”;连步桥,桥侧旁植有古榕参天蔽日,村民喜欢在桥上消暑度夏,每当清晨东莞城的资福寺僧侣早起晨课,钟声悠悠而过,当地称“连步树荫钟韵”。

(2)风貌尚存的水乡片区及古村

而今尚保存水乡风貌的地区与村落已是硕果仅存,现仍保存水乡风貌的地区主要有:海珠区果林水乡风貌区是珠江三角洲唯一保留至今的独特河网堤围果林生态系统。区内河网纵横,蜿蜒曲折,果园品种繁多,由果园、珠江滘涌水系、果林、潮道生态系统为基础,岭南水乡民居风情融于其中。在广州海珠区水乡龙潭村的中央是一处开阔的深潭,为“Y”字形水道交汇处,是旧时渔船停靠之地,也是全村的形胜之地。由于四周河水汇集此潭,有如巨龙盘踞,所以当地便称为“龙潭”。除了村口的迎龙桥外,在“龙潭”北面还布置了利溥、汇源、康济三座均建于清末的平板石桥连接河涌各岸和西、中、东三约;南岸有“乐善好施”古牌坊;东北岸有兴仁书院;东岸不远处有白公祠。古村四周古榕参天,河道驳岸,古桥、书院、古民居、古牌坊、祠堂等古建筑群和参天古榕围合成多层次、疏密有

序的岭南水乡空间格局。

西江西岸的鹤山古劳水乡风貌片,位于鹤山市古劳镇西江河畔,形成至今已有600 多年历史,水乡的陆地被水网纵横分割开,这里堤内有塘,塘边有地,地上有树,树间有村,村里有桥,桥下有河,河中有船,是典型的珠江三角洲岭南水乡。

岭南文化

论岭南民俗文化的特征与发展趋势 软件学院09级2班刘绍徒 200930636090 关键字:岭南,民俗文化,发展,传统 论文摘要:岭南民俗文化是在南越土著文化的基础上,融汇了中原文化和西方文化,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具有鲜明时代色彩和地域特征的区域性文化。它没有承载厚重的文化积淀和历史迫力,尚实效,重功利,开放兼容、崇新善变,促使岭南社会在近代反封建和当代改革开放的浪潮中曾两度领天下之先。这些特质在成就岭南的辉煌之后,在当下社会很大程度上桎梏了它的发展,我们应该本着批判扬弃的原则,促使其向宏观、理性、深度的方向转变,寻找岭南民俗文化现代化的最佳路径。 一、岭南概况 岭南位于中国最南部,地处我国南疆边陲,北枕南岭,南临南海,西连云贵,东接福建,是以今天的大庾岭、骑田岭、越城岭、萌渚岭、都庞岭(一说揭阳岭)为界与内陆相隔。岭南是一个历史概念,各朝代的行政建制不同,岭南建制的划分和称谓也有很大变化。学术界对岭南的领域有不同见解,有的将其狭义为广东的代名词,有的将其广义为包括广东省、海南省、香港特别行政区和广西省的大部分地区。 大约在距今4500年前后,岭南进入父系氏族社会,锄耕农业、家畜饲养业和手工业逐渐进步。秦以前岭南是南越族的聚居地,公元前206年,龙川令赵佗“自立为南越王,都番禺。”同年,汉高祖刘邦创立汉王朝,他面对汉初的严峻形势,“为中国劳苦,故释佗不诛。十一年,遣陆贾立佗为南粤王,与部符通使,使和辑百粤,毋为南边害,与长沙接境”,向岭南开放了边境贸易,征收南越国的贡品,而对南越国的体制未作任何改变,对其施政也不加限制。 岭南自建置之初即与中央政权的特殊关系,历代延续。虽然其内部的行政区划时有变更,但是中原政府对这个边陲之地的控制却一直因地制宜,使岭南保留了很大的政治、经济、管理自主权和一种自然而然地与中原隔绝的“独立”状态,为岭南创造了宽松的发展氛围。 二、岭南民俗文化的特征 从地域上上来说,岭南文化大体分为广东文化、桂系文化和海南文化三大块,主要以属于广东文化的广府文化、潮州文化和客家文化为主,这是岭南文化的主体。 (一)善于吸收外来文化的开放风气 从古老的民间传说开始,就具有一种与众不同的开放心态,至今南海神庙中还立有波罗国使者达奚司空的塑像,西来初地还有达摩祖师的遗迹。著名的岭南画派,就是在继承国画传统技法的基础上,借鉴了西洋画的技术而形成;饮誉世界的粤菜风味,不但吸取了国内八大菜系的技艺,也吸取了西菜烹饪之精要。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广东人更发挥了这方面的潜质,在全国率先敞开大门,在对外经济、文化的交往中扮演了引人注目的角色,这并不是偶然的。 (二)努力超越“传统导向”的进取精神

岭南文化的特点及经济影响

1 人们对进步文化的基本要求和期望,是继承传统文化中的精华,融合我国各民族、各地区文化的优长,吸收外来文化的积极部分,并使之适合时代的需要。在这个熔铸过程中,传统主义与反传统主义,固步自封与全盘西化,都是不足为训的。因之,科学的扬弃和时代精神的焕发是构筑进步文化须臾不可离的理论、方法论的基点。以此为出发点,本文对岭南文化的地位与特点、发展与演变进行了鞭辟入里的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对繁荣与发展岭南文化的路径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张磊张苹 岭南文化在华夏文化中有着重要地位和作用,是中国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毫无疑问,它不愧为祖国文化百花园中的一枝具有独特色彩和香味的奇葩。 开放与商品经济是岭南文化两大特色 岭南文化之所以特色鲜明,是与岭南的环境分不开的。海洋的环围和五岭的隔绝,在古代的经济与社会条件下起着屏障的双重作用———利于防御;弊于阻抑。但是,由于秦朝的统一和中央集权制的逐步形成,又使岭南文化较早地接受了中原文化和周边文化的影响。在最初促进文化交融的人物中应当突出赵佗的作用,他在两千余年前率军进驻岭南的过程中带来了中原文化。此外,周边文化———如湖湘文化的影响也日益扩展。到中世纪的后期,尤其是迄于近代,岭南还成为中西文化交流的津梁,海洋文化对岭南文化的作用趋于明显。要之,远古时期的岭南文化是颇为初始的,与中原文化相较,当时的岭南文化的差距是明显的。中原文化跨越五岭,加上南来部属与越人结合,才有力地促进了岭南文化的演变,使之在南北融会中进入新阶段。例如,“百越无姓”的状态就此结束。到了封建社会中叶后,岭南文化的发展较快,明清以降特别是近代,则在不少方面走在全国的前列。当然,这个过程是与经济、社会的发展同步的。 在研究岭南文化的内涵和特色的时候,必须充分估计两个因素。一是开放:随着科技和经济的发展,五岭不再是难以逾越的;航船则使大海成为坦途,利于走向世界。因之,南疆成为开放的前沿。南越王墓的一些珍贵器物(如琉璃等),应当是由外地或异域输入。从汉代到唐宋之际,内外交流日趋繁密。明清以后,则是对外交流的主要渠道。二是商品经济:自唐宋尤其是明清以降,广东的商品经济颇为发达,珠江三角洲更是如此。佛山曾是古代中国的四大名镇之一。从封建末期的一些地方志中的附图里可以看到,圩镇的市场已经颇具规模,行业的划分布置井井有条,有出售粮食、副食品乃至棺木的专业街区。近代中国民族资本的头生子———继昌隆机器缫丝厂,就于19世纪70年代初诞生在南海县。创办者陈启沅曾是侨商,他提供了资本和技术。无论在内容或形式方面,开放与商品经济对岭南文化的形成和发展起了极为重要的作用。 在文化研究中,必须把握社会历史的“具体流程”,不能仅仅积囿于观念领域,局限在范畴之中。所以,在研究岭南文化时要密切结合社会历史的演变。广东的社会历史进程可以大致概述如下:较为绵长的原始公社时期,不发达的奴隶制,封建制的中后期发展较快,近代则成为剧变的焦点之一。至于岭南文化的发展,基本上与此相应、同步。这就不难理解为什么明、清时期出现了岭南文化的高峰,而近代中国向西方寻求真理的先进人物的代表又大都诞生于珠江三角洲地区(如以广州为圆心,半径都在百公里左右)。 融合与交流是岭南文化形成之基石 关于岭南文化基本内涵及其形成过程,论者意见颇为参差。取得的共识可以扼要表述如下:岭南文化有它自身的根本,源头上溯到马坝人、柳江人。氏族文化被较为完整地保存下来,如西樵山文化和石峡文化。岭南地区在远古时期存在着一种初级的、层次较低的“原型

广府文化的精神特质

四、阅读下面文段,完成13—14题 广府文化的精神特质 海纳百川、地处侨乡的广府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分支。广府文化,主要是指粤方言区范围,包括珠江三角洲地区、西江地区和广东西部沿海地区的区域文化。广府文化经过二千多年的发展,与潮汕文化、客家文化一样繁花似锦,成为广东省重要的区系文化之一。 作为地域文化广府文化首先是一种移民文化。秦始皇统一岭南以后,中原移民陆续流入岭南地区,带来了中原先进的文化文明思想和先进的生产工具与生产技术。中华传统文明文化在广东特殊的自然条件与社会条件下继续得以发扬传播,特别是秦汉以后,中原地区群雄逐鹿,战火纷飞,导致大批民众被迫离乡背井,南移长江流域、珠江流域地区。历史上几次大的移民潮,广东地区都成为南下移民的最后归宿地。广府文化也是一种兼容文化。广东地区是中国历史上几次较大南下移民潮的最后归宿地。天南地北,多元文化,汇聚广东。经过岁月的洗礼,磨合兼容,形成了特色鲜明的广府文化,既体现了中华传统文化以及各地域文化的不少优秀特色,也体现了地区特点和文化风貌,各种文化内容相互交织辉映,形成了广府文化多元兼容的特点。 广府文化也是一种开放文化。广东地区作为历史上一个相对封闭的地域范围,一直承受着中国历史上几次移民高潮的人口压力与文化冲击。广府文化一直不断兼容各种化因素,形成了广府文化的开放特点,只有开放,才能兼容,因为兼容,更为开 发。广府文化不仅对内开放,而且还对外开放,在开放的过程中不断传承延续,不断发扬光大。自汉唐以来,以广州为首的广东地区一直是中国历史上重要的对外贸易基地,千帆百舸,迎来送往,不少中外经济文化交流的历史篇章在此谱写,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由此传播海外,为世人所瞩目,不少西方文化也由此道入门,影响国人。历史上的佛教文化、伊斯兰文化、基督教文化,一直源源不断,潮涌而至,为广府文化提供了更多外来的营养,逐步形成了广府文化的开放特色。广府文化所具有的移民文化、兼容文化、开放文化特点,使广府文化尽管历尽沧桑,仍独树一帜,继续保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特点,继续突出地方独特的风格与特色,其文化特点对广东社会历史乃至海外华侨华人产生了重要影响。 1传承发扬:广府文化善于吸收继承中华传统文化的精华,善于把各地区各种地域文化中的进步文明元素贯通于自己的文化特点与文化精神中,广东也成为中华传统文化的留地与延续地。原来一些中原传统文化的特点内容都很可能在广府文化中再度保存发扬,如端午节、清明节、重阳节等传统节日,并没有列入国家的法定节日加以庆贺,但是广府地区的民众都保留了对此类传统节日的热情。每年端午节,广府地区及港澳地区民众都十分重视,保持了吃粽子及赛龙舟的习俗。广府与港澳地区端午之际,年年都会举行龙舟大赛,庆贺端午。每年重阳节,广府地区盛行登高转运,十分隆重。对于西方文化的精华,广府文化也具有接受新生事物的文化意识与文化氛围。在中国近代史上,广府地区成为引进先进西方文化的先驱地,在这里产生了中国最早的留学生、最早的西医、最早的新报刊、最早的科技人员、最早的铁路工程师、最早的资产阶级改革家和革命家,反映了广府文化所具有的兼容

广府文化的特点研究

广府文化的特点研究 摘要:广府文化是岭南文化的主要代表,据今已有2000多年的文化历史,它传承与彰显着广府的地域特色。广府文化不单是个地域概念,而且是个历史文化概念。基于广府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体现出移民文化,平民文化,开放兼容、勇于创新、以和为贵和崇尚务实的文化特点。 关键词:广府文化;岭南文化;文化特点 广府文化指以广州为核心、以珠江三角洲为通行范围的粤语文化。广府文化,即汉族广府民系的文化,中华汉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属于岭南文化,表现为粤语、粤剧、粤曲等,是岭南文化和粤语等的最早发祥地。广府文化之“广”是指广信,正如郦道元在《水经注》中所写:广信在“桂江、贺江入郁”(西江)处,也即是封开与梧州交界地方,而且明确了广信正是汉武帝于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平定岭南时的军政首府。当时整个岭南划为九郡,全由一个名为交趾部的军政机构管理。因此称古广信所在地为“岭南文化古都”。广府文化内容丰富,底蕴深厚。广府文化是岭南文化中的先进代表,是广东省的旗帜性文化。广府文化推动了广东经济和社会事业的迅猛发展。 一、广府文化是广东的主流文化 广东的民族构成主要以汉族为主,汉族又分为三大民系:广府民系、客家民系和潮汕民系,以这三大民系各自特点为核心的文化我们就称之广府文化、客家文化和潮汕文化。而这三大文化体系中,又以广府文化的区域分布最广,各方面的影响最大,是广东当之无愧的主流文化。广府文化以广佛为核心,珠江三角洲是最具代表性的广府民系文化区域。而广州作为海上“丝绸之路”的发祥地,一直是岭南的经济中心和我国对外经济的窗口,也是广府文化和海外文化交流最为密集的地区。具有移民文化,平民文化,开放兼容、勇于创新、以和为贵和崇尚务实的特点。 二、广府文化的特点

岭南文化的基本特征

岭南文化的基本特征 ·岭南文化的基本特征是岭南文化的外部显著的特点,是岭南文化质的规定性的外在显现。本质是深层的,特征则是比较表层的。但两者相互联系,不可分割。 1.岭南文化的重商性 中国传统文化在经济领域历来具有重农抑商的倾向。但是,这种封建社会小农经济条件下萌生的价值观念,在岭南地区并无突出的反映。岭南文化上的商业精神不仅弥漫于市民的日常生活中,而且往往制约者人们的价值取向和行为目标。 2.岭南文化的开放性 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和自然环境形成的岭南文化,必然是“窗权之下,易感风霜”,免不了要发生与其他外域文化的碰撞和交汇,形成一种开放的文化心态,呈现出与较为封闭的内陆文化有明显的不同性质。 3。岭南文化的兼容性 开放性跟兼容性是相互联系的。岭南文化具兼容并蓄的性质,它处于与不同文化相互对流和沟通的状态,不存在严重冲突和对抗的局面。 4.岭南文化的多元性 岭南文化的兼容性在表现上,必然出现岭南文化的多元性。岭南文化的多元性是指多种性质,多种类型,多种层次文化的并存,使岭南文化显得多姿多彩,生动活泼、富有活力。 5.岭南文化的享乐性 岭南文化的享乐性不仅表现在舒适、快乐、美好、享受等美的生活追求,企求幸福生活,更重要的表现为通过劳动,获得成功,取得胜利,实现人生价值,达到目的以及对个人利益、事业成就的满足。其主导方面是积极的,它催人上进,奋发,开拓,攀登,建设美好的生活,追求幸福的人生。但也有一些消极因素,诸如过于追求刺激和物质享受,甚至奢侈。 6.岭南文化的直观性· 岭南文化的享乐功能与文化主体重感觉的直观性是密切联系的。岭南文化从内容到形式都带有善变的特征,这一特征使岭南文化难以形成文化深沉的积淀和思辨成果,但它能刺激文化的生命机体,使之不断推陈出新,以满足人们的需要。 7.岭南文化的务实性 岭南文化则具有浓厚的世俗性和实用性,比较重实际、重实利、重实惠。岭南文化这种较强的现实取向和唯实精神是由其地理环境和人文环境决定的。 8.岭南文化的远儒性 正因为岭南文化具有这种远儒性,反传统性,它相对于我国其他地域文化来说,受儒家文化的影响和束缚较少,而受外来文化影响较多。 岭南文化这些基本特征是相互联系的,它们是一个有机整体。只有把它们有机结合起来,才能科学地把握岭南文化的本质和特色,掌握其发展规律。 二、岭南民俗文化特征 (一)农业文化与商业文明并重 早在4500年前,古南越族人民就创造了以稻谷为主粮的农业锄耕文化。同时岭南民俗中的商业文化特质使之卓而不群。岭南拥有较长的海岸线。广州买发财大蚬的春节旧俗,重阳节的登高转运,梅县客家人的新年初三送穷鬼,阳江新春初一的行大运等等,都体现了在浓重的商业风习中,岭南民众突破“循规蹈矩”的农业意识,求财求运的功利愿望和投机心理。 可见,岭南商业文化的形成亦是自然自发,由广大民众尤其是中下层民众创造承载的。在浓厚的农业文明背景中凸显商业文化氛围是岭南民俗文化的第一个特征。 (二)传统民俗与现代时尚交织 在继承传统的同时,岭南大地也在尽情地上演着一幕幕现代时尚。除了过洋节,珠三角城乡近十年来,无论男女老少,过生日都要吃蛋糕、吹蜡烛、唱生日歌、许愿,而且在夜间举行仪式,统统都是西方的风俗,

广府文化

一、广府民系 岭南地区是古代百越民族聚居之所,被当时统治者称为“蛮夷”之地。古书上所谓狼、僮、徭、獠、俚、蛋等,多为对百越诸族的蔑称。在漫长的历史岁月里,百越古族有的与中原汉族移民融合,自成体系,有的演变、发展,生存到今,形成了岭南地区的少数民族与三大民系,展示了特异的人文风貌。直到解放后,广东仍有七个少数民族聚居,即:黎、瑶、壮、苗、满、回、畲族,并有百万风格特异的“水上居民”( 即古书上所谓的“蛋民”) 。在汉民族中,又明显构成了广府、客家、福佬三个民系,各有不同的方言和习俗,使岭南民俗更为丰富多彩,绰约多姿,具有一种神秘而又迷人的魅力。广西有11 个主要的少数民族聚居,即壮、瑶、苗、侗、仫佬、毛南、回、京、彝、水、仡佬族,汉族有桂柳话、粤语、客家话、平话、湖南话、福建话六大方言,以及“水上居民”。不同民族、民系的居民群体,有不同的文化特征,具有不同的优势。他们在共同生存的竞争中取长补短,拓展、交融、充实提高,使岭南地区的经济、文化后来居上,取得了光辉灿烂的成果,为全国所瞩目。 (一)三大民系的形成与特征 历代迁居岭南的中原人,以及黄河流域、长江流域的群落,与当地土著民族融合后,分别构成了岭南东部汉族的“三大民系”。即:广府民系、客家民系和福佬民系。 1、广府民系 最能代表岭南文化特征的是广府民系,它是岭南三大民系中最早形成的居民共同体,是由古越人和南迁的中原移民融合而成的。历史上中原人入越较大规模的有四次,第一次是秦朝时发卒50 万戍五岭;第二次是汉武帝派伏波将军马援率数十万大军南征,留守岭南九郡;第三次是北宋时高宗仓皇南逃,部分中原人随隆佑太后散落珠江三角洲;第四次是南宋末年皇室南逃,大批将士及庶民随帝南下,流散于珠江三角洲一带。这些中原移民,构成了广府民系的主流。他们所居住的地域,主要是珠江三角洲,还有粤中、粤西的一些县市,所操语言为汉语粤方言,属壮侗语族,这是以古越族语为主,融会了中原古汉语成分的一种方言。由于珠江三角洲一带土地肥美,气候温和,水系纷繁,作物丰茂,为多层次的农业经济构架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又有得天独厚的贸易大港广州作依托,所以在两宋时代,珠江三角洲的开发已初具规模,南宋时已成为岭南著名的粮食产区和经济作物基地,明代后期已开始向商品化的方向发展。19 世纪中叶广州就已成为具有世界影响的华南商品交换中心,这就决定了广府民系的群体心态与性格特征:他们不怀旧,不拘泥于历史,富于冒险,勇于开拓,容易接受外来的新事物,又善于融合、消化、吸收,商品意识浓,价值观念强。他们精明能干,善变兼容,淡泊政治,讲求经济实效。表现在日常生活中,他们一方面对于西方物质文叫大胆追求,尽情享受,另一方向又不忘本土文化。广府处处是中西文化撞击的火花,又体现出经过中原文化哺育,并有百越古族遗风的韵昧。 最能体现广府民系市井风情的是广州的茶楼,那豪华的门面,趋时变奏的内部装修,园

广府文化的特点及其影响

论文】广府文化的特点及其影响(济南市委党校研究所教授王 克群) [2008-11-18] 摘要: 中华文明绵延腾跃五千年,每个地区都有气质独特的历史轨迹和挥之不去的文化记忆。地域符号在某种意义上已成为中国文化根脉的象征。广府文化所具有的移民文化、兼容文化、开放文化特点,使广府文化尽管历尽沧桑,仍独树一帜,继续保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特点,继续突出地方独特的风格与特色,其文化特点对广东社会历史乃至海外华侨华人产生了重要影响。要营造一个氛围,让各地域文化有充分的发展空间。只有当这一点实现之后,地域文化的个性与活力才能充分显示出来,才有利于我们充分整合和调动各地域文化的积极因素,促进中华文化进一步繁荣和发展,最终实现民族的伟大复兴。 关键词: 广府文化;特点;影响 中华文明绵延腾跃五千年,每个地区都有气质独特的历史轨迹和挥之不去的文化记忆。地域符号在某种意义上已成为中国文化根脉的象征。党的十七大报告中将增强文化软实力作为发展、繁荣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任务之一来建设,这标志着在我国经济发展的进程中,对文化的认识进入了一个新的境界。当前,产品的文化形式和文化内涵变得至关重要,甚至成为经济生产战略的主导性因素。文化经济化,经济文化化,文化和经济相互渗透、互为表里的作用在世界范围内广泛呈现。

文化经济化,是指文化进入市场,文化进入产业,文化中渗透经济的、商品的要素,使文化具有经济力,成为社会生产力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经济文化化,是指生产、消费、市场等经济领域越来越多地被文化渗透,经济活动中表现出更多的文化因素。作为软实力的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的精神源泉,它以同宗文化特性和民族同质灵魂的形式,用无形的内在力量可以超越时空集合同一文化背景下的人群,感召着每个个体,从而决定着一个国家和一个民族的历史发展和基本品质,更决定着一个国家、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生态环境的优劣和经济发展的繁荣与否。广府文化是岭南文化中的先进代表,是广东省的旗帜性文化。无论过去,还是现在,广府文化以其2000 多年的文化历史培养出了良好的文化生态,对经济发展具有巨大促进作用,足以给今天提升文化软实力提供有益的经验启示。 一、广府文化的文化特质与发展特征 广东地区,背山面海,北有五岭与内地隔绝,历史上曾是一个相对封闭的自然区域,社会经济文化发展较为落后。自秦始皇统一岭南后,先进的中原文化逐步南渐,与原有的土著文化不断碰撞、吸收、融合,逐步形成了以广府为中心,以粤语方言为主的广府文化区域。其别具特色的文化内容与文化风貌一直影响着广东的社会历史发展,并由此传播辐射至内地乃至于海外各地。当然这一传播是一个渐变过程,在传播中变化,在变化中发展,在历史的长河中逐步形成了广府文化的文化特质与发展特征。 广府文化首先是一种移民文化。秦始皇统一岭南以后,中原移民陆续流入岭南地区,带来了中原先进的文化文明思想和先进的生产工具与生产技术。中华传统文化在广东特殊的自然条件与社会条件下继续得以发扬传播,特别是秦汉以后,中原地区群雄逐鹿,战火纷飞,导致大批民众被迫离乡背井,南移长江流域、珠江流域地区。历史上几次大的移民潮,广东地区都成为南下移民的最后归宿地。第一次是在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原少数民族政权更替纷争,导致大批民众南迁。第二次是在两宋时期,金人南下与蒙古族席卷中原,导致了无数平民百姓又一次举家南迁。第三次是在明末,明王朝灭

岭南广府文化及传统民俗深度研究

岭南广府文化及传统民俗深度研究广府文化及传统民俗 广府人主要由早期移民与古越族杂处同化而成。广府民系文化特征以珠江三角洲最为突出,既有古南越遗传,更受中原汉文化哺育,又受西方文化及殖民地畸形经济因素影响,具有多元的层次和构成因素。广府民系分布的地域西江、北江流域及珠江三角洲在广东是封建文化最早开发的地区。两宋以后,珠江三角洲的开发已初具规模,到了明代,是当时岭南著名的粮食和多种经济作物的生产基地,顺德、南海、中山、番禺等地基塘农业驰名于世。多层次的农业经济架构,又有广州这个世界贸易大港为依托,农副产品和手工业产品市场广阔,产销活跃。明代后期,珠江三角洲的农业生产商品化倾向日渐明显,成为岭南最活跃、最具商品意识,因而最富有反传统精神的地区。广东近代工业的新兴产业,主要从19世纪末叶从珠江三角洲一带兴起。经济发达推动了文化的兴盛,珠江三角洲地区从宋代以来,人文兴旺,一直居于全省人才优势的地位。广府文化的中心城市广州,自古以来是广东乃至岭南区域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在建筑、艺术、宗教、戏剧、音乐、文学、绘画、工艺、饮食、园林、风俗等各个文化领域,处处表现出悠久的历史渊源和鲜明的个性,给人以多层次、立体的和丰富的感受,使广府文化在广东各民系文化中占有优越的地位。 由于至少从汉代开始与海外文化的接触交流不断,故广府民系的 人民,在三大民系中最具开放性,比较易于接受外来新事物,敢于吸收、摹仿和学习西方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并将传统文化与之相互融合。广府人还具有敢于探索和尝试的拼搏精神,视野较为宽广,思路较为开阔,商品意识和价值观念较强,精明能干,善于计算,创造了珠江三角洲多元化农业商品经济,以广府人为主干的“广帮商人”清中期就已驰名全国。同时,也带来了投机性、市侩性的负面作

岭南文化知识

《岭南文化》知识学习要点 第一讲:岭南文化的普泛性特征: 1、区域原生,传统赓续——原生性 2、面向海洋,放眼世界——开放性 3、重商求利,实惠为上——重惠实在与求真务实 4、善饮头啖汤,敢为天下先——积极进取与开拓精神 5、自我反思,破旧创新——批判意识与改革精神 6、多元融汇,气象开阔——兼容特性与现代意识 (一)岭南地理环境与文化生成 1、封闭而又开放:岭南的地理位置与自然环境 (1)何谓岭南? 五岭以南,又称岭外、岭海、岭表。 《史记·张耳传》:“秦南有五岭之戍。” 站在不同的地理位置来看岭南:从中原地区看,称为岭外;从珠江三角洲看,又可称为领表。九州之外的岭南: 1、《吕氏春秋·有始览·有始》曰:“何谓九州?河、汉之间为豫州,周也。两河之间为冀州,晋也。河、济之间为兖州,卫也。东方为青州,齐也。泗上为徐州,鲁也。东南为扬州,越也。南方为荆州,楚也。西方为雍州,秦也。北方为幽州,燕也。” 2、位于传统模式之外,特力独行,渐进发展。 岭南山海地貌结构: 北部——山地:古文化蕴育于石灰岩溶洞;文化屏蔽效应 中部——三角洲平原:岭南文化演进的良好舞台(优越农业生态环境、肥沃土壤、动态推进下的土地增生) 南部——广阔南海:对外交流的便利 海上丝路;开拓精神 第二讲:文化板块与岭南文化的特性 (一)海洋文化质地与早期岭南文化特征: 1、原生性——早期的岭南文化植根于岭南地域,被枕南岭,面向南海,有其独特的海洋文化外向发展的特征和序列。 2、独立性——早期的岭南文化由于地域的关系,使其远离中原的连年战火,保持了其文化发展的连续性和独立性。 3、滞后性——与同期的北方中原文化相比,岭南是个交通不便之地,文化信息的交流活动相对较少,使得岭南文化有较为明显的发展滞后性。 4、差异性——早期岭南文化有别于中原文化,就算在其内部也存在着明显的差异性。

早茶民俗的嬗变与广府文化的传承

2009年第4期(总第35期)广州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Vol 19No 142009年8月 JOURNAL OF G UANGZHOU RAD I O &T V UN I V ERSITY Aug 12009 早茶民俗的嬗变与广府文化的传承 王思维 (中山大学传播与设计学院新闻系,广东广州 510006) 收稿日期:2009-05-31 作者简介:王思维(1988-),女,汉族,广东广州人,主要研究方向为文化传播。 摘 要:随着30年来改革开放,“早茶”的广府民俗古风在传承中的嬗变,不仅传承与彰显着广府的地域特色和广府人的地域心理,更增添现代商业色彩和都市人文意蕴,展示了城市人格和标榜出城市文化形象这样的核心文化价值。本文以广府人“早茶民俗”作为研究对象,试图对广府人作为个体通过“叹早茶”而参与至公共领域这一方式进行探讨与思考,研究早茶民俗的嬗变与广府文化的传承。 关键词:广府;早茶;民俗嬗变;文化传承;城市人格 中图分类号:G12716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0385(2009)04-0071-05 广府文化,内容丰富、底蕴深厚。“食在广州”,不仅名传中外,而且是广府地域文化的一张名片。其中,广府人的“饮早茶”,更是组成广府饮食文化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部分,也是广府本土文化涵养出来的特色产物;而它在传承中的嬗变,更体现出广府文化继承与革新的历史演绎。 “饮早茶”能从清代流传一百多年至今且有愈演愈烈之势,与广府当地风土人情密不可分,亦充实和润色着源远流长的广府本土文化,我们甚至可以从“饮早茶”中窥探到这种广府民俗的文化心态、文化行为和文化方式。可以这样认为,改革开放30年来,随着早茶民俗的嬗变与广府文化的传承,“饮早茶”作为个体的广府人参与至公共领域中的一个互动模式,即它体现出当今广府人从容享受的生活态度,表现为广府人21世纪人际沟通的交流手段,成为了现代商业化城市里商讨斡旋的独特方式。 早茶嬗变:广府本土民俗核心文化价值的凸显 史载,在清同治、光绪年间,广州与周边的佛山、市桥及珠三角城镇的茶楼已普遍存在。 旧时广州“四大茶寮”最出名。它们分布于城区的南北东西:城东的“新旗亭茶寮”处于白云山脚下,素以白云山的“山水寮茶”加上“沙河粉”闻名;城南的“南林茶寮”是珠江南岸聚拢茶客的宝地;城西的“泮溪茶寮”以当地特产“泮塘五香”、“爽口马蹄糕”等揽客;城北的“宝汉茶寮”也人气鼎盛。 清末出现的茶居则是档次较高的“茶馆”,设计与西关大屋相仿;后来有了三层楼高的茶居,始称“茶楼”,于是有了闲句“有钱楼上 楼,无钱地下踎”(粤语,“踎”即蹲),虽则饮茶有等级之分,但饮茶之风仍日渐遍及广府各阶层。发展到后来,茶楼就渐渐变得专业起来,门面装修讲究,内里布置典雅,内容亦是日趋丰富,最终便促成了广府人“饮早茶”的习俗:“米珠薪桂了无惊,装饰奢华饮食精。绝似生平歌舞日,茶楼处处管弦声”。时至今日,“叹早茶”(叹,粤语,意即休闲地、有滋有味地享受、消遣)仍然是大多数广府人生活中的一部分,亦是广府城市特色中最为浓墨重彩的一笔。 传统上广府人饮早茶,喝的茶主要是乌龙茶、普洱茶、花茶、红茶、寿眉茶、菊花茶等, 1 7

广府文化的特点研究

广府文化的特点研究 摘要:广府文化就是岭南文化的主要代表,据今已有2000多年的文化历史,它传承与彰显着广府的地域特色。广府文化不单就是个地域概念,而且就是个历史文化概念。基于广府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体现出移民文化,平民文化,开放兼容、勇于创新、以与为贵与崇尚务实的文化特点。 关键词:广府文化;岭南文化;文化特点 广府文化指以广州为核心、以珠江三角洲为通行范围的粤语文化。广府文化,即汉族广府民系的文化,中华汉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属于岭南文化,表现为粤语、粤剧、粤曲等,就是岭南文化与粤语等的最早发祥地。广府文化之“广”就是指广信,正如郦道元在《水经注》中所写:广信在“桂江、贺江入郁”(西江)处,也即就是封开与梧州交界地方,而且明确了广信正就是汉武帝于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平定岭南时的军政首府。当时整个岭南划为九郡,全由一个名为交趾部的军政机构管理。因此称古广信所在地为“岭南文化古都”。广府文化内容丰富,底蕴深厚。广府文化就是岭南文化中的先进代表,就是广东省的旗帜性文化。广府文化推动了广东经济与社会事业的迅猛发展。 一、广府文化就是广东的主流文化 广东的民族构成主要以汉族为主,汉族又分为三大民系:广府民系、客家民系与潮汕民系,以这三大民系各自特点为核心的文化我们就称之广府文化、客家文化与潮汕文化。而这三大文化体系中,又以广府文化的区域分布最广,各方面的影响最大,就是广东当之无愧的主流文化。广府文化以广佛为核心,珠江三角洲就是最具代表性的广府民系文化区域。而广州作为海上“丝绸之路”的发祥地,一直就是岭南的经济中心与我国对外经济的窗口,也就是广府文化与海外文化交流最为密集的地区。具有移民文化,平民文化,开放兼容、勇于创新、以与为贵与崇尚务实的特点。

广府文化

广府文化 文化渊源 广府人主要由早期移民与古越族杂处同化而成。广府民系文化特征以珠江三角洲最为突出,既有古南越遗传,更受中原汉文化哺育,又受西方文化及殖民地畸形经济因素影响,具有多元的层次和构成因素。广府民系分布的地域西江、北江流域及珠江三角洲在广东是封建文化最早开发的地区。两宋以后,珠江三角洲的开发已初具规模,到了明代,是当时岭南著名的粮食和多种经济作物的生产基地,顺德、南海、中山、番禺等地基塘农业驰名于世。多层次的农业经济架构,又有广州这个世界贸易大港为依托,农副产品和手工业产品市场广阔,产销活跃。明代后期,珠江三角洲的农业生产商品化倾向日渐明显,成为岭南最活跃、最具商品意识,因而最富有反传统精神的地区。广东近代工业的新兴产业,主要从19世纪末叶从珠江三角洲一带兴起。经济发达推动了文化的兴盛,珠江三角洲地区从宋代以来,人文兴旺,一直居于全省人才优势的地位。广府文化的中心城市广州,自古以来是广东乃至岭南区域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在建筑、艺术、宗教、戏剧、音乐、文学、绘画、工艺、饮食、园林、风俗等各个文化领域,处处表现出悠久的历史渊源和鲜明的个性,给人以多层次、立体的和丰富的感受,使广府文化在广东各民系文化中占有优越的地位。由于至少从汉代开始与海外文化的接触交流不断,故广府民系的人民,在

三大民系中最具开放性,比较易于接受外来新事物,敢于吸收、摹仿和学习西方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并将传统文化与之相互融合。广府人还具有敢于探索和尝试的拼搏精神,视野较为宽广,思路较为开阔,商品意识和价值观念较强,精明能干,善于计算,创造了珠江三角洲多元化农业商品经济,以广府人为主干的“广帮商人”清中期就已驰名全国。同时,也带来了投机性、市侩性的负面作用,以及较为浓厚的宿命观,如广府商家中普遍可见到供奉关公为财神,在穗港澳等地民间存在迷信命运,敬神奉鬼的风气。商品意识不仅弥漫于民众的日常生活中,而且往往制约着人们的价值取向和行为目标,人们更多的是注重经济上的利益关系,民系中的内部凝聚力相对较弱。广府人由于最早受到海外,尤其是近代西方先进文化思想的影响,得风气之先,加上强悍的民性,冒险、创新的气质,因而反抗性和斗争性也特别强烈,在中国近代史上,精英继出,在推翻封建帝制、建立新中国以及改革开放、发展经济中,有一种“敢为天下人先”的最为宝贵的性格特征。由于广府文化在广东民系文化中的突出地位, 因此,广府文化在各个领域中常被作为粤文化的代称。如广州话称为“粤语”,广州方言歌统称为“粤讴”;广州戏剧音乐分别称为“粤剧”、“粤曲”、“广东音乐”;广东饮食文化体系中虽有广州菜、潮州菜、东江菜之分,但“粤菜”常用以指广州菜;广州工艺品的重

试论岭南文化基本特征及作用

试论岭南文化基本特征及作用 提要:岭南的地理概念是指五岭以南地区,在地域上包括今广东省、海南省和广西部分地区。由于岭南地区北依南岭,南傍南海,加上南岭万山叠嶂,这就令岭南在地理上成为一个独立的区域。在这独立的区域里面,岭南就有了自己独特的文化特征,并且这些特征在历史的进程上发挥着自己的作用。本文章就浅论岭南的文化特征以及其作用。 关键词:岭南文化基本特征作用 (1)岭南文化的基本特征 ①重商性。 在中国的传统文化当中,“重农轻商”一直是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这一思想在旧中国的中原地区一直占有主导地位,但是由于岭南地理位置的独特性,所以在岭南就产生了与中原不同的特征,那就是“重商性”。岭南特别是珠三角地区一直是中国对外开放的一个窗口,所以这里的商品贸易十分发达。“崇拜金钱”的观念渗入到了岭南文化中。在乾隆二十二年(1757)11月,清政府宣布封闭闽、浙、江三海关,仅保留粤海关对外通商。【1】从此,全国的进出口商品交易,都由广州一口经营。大量商人到广州做生意。这时候的广州商品贸易达到了鼎盛时期。 ②开放性。 岭南一直是中国对外开放的窗口。很多的岭南人不断走出家门,大量的人口迁出和迁入,今海外华侨和华人有几千万。频繁的贸易和人口的流动,这就使岭南文化拥有开放性。除此大量的中原和海外的产品输入到岭南地区,同时佛教、伊斯兰教、基督教等文化都输入到广东。鸦片战争后,广东成为了中西文化交流的场所。康有为、梁启超、孙中山等人都将西方的政治观念从广东输入从而带到了全中国,岭南就成为中国资本主义观念启蒙地方。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广东又成为了对外开放的试验基地。 ③兼容性。 岭南文化的开放性这就意味着,岭南文化同时具有兼容性。岭南地区是一个文化的大舞台,是海内外各种文化碰撞的地方。由于岭南地理位置处于中国最南部,与海外相连通,这就使大量来自中原和海外的文化涌进岭南地区。岭南文化接受了这些地方的大量文化和影响,在民俗、饮食、艺术、建筑和宗教等方面都有体现,大量不同的宗教场所在岭南出现。这些新内容使岭南文化更加丰富。例如,上元节(元宵节)从唐代起有观灯风俗,故又称灯节。在宋代,上元节燃灯也成了广州市民的生活内容。【2】从地域上划分,岭南文化可以分为广府文化、客家文化、潮汕文化三部分。在区域的内部,各自有着自己鲜明的特点,但是岭南文化的兼容性就表现在这三大文化的共生上。 ④多元性。 多元性又是岭南地区的其中一个文化特征。岭南文化的开放性和兼容性,这就意味着岭南文化的多元性。这一特点在岭南许多方面都可以看出来。例如,广州的沙面就是一个好例子。由于19世纪末,外国列强的侵占,列强就在广州沙面地区建立一个属于外国人的夷馆区。所以至今这一带的建筑带有浓厚的中国特色和西方特色。又例如,在十三行的贸易当中,商人们为了方便贸易往来,他们就发明了一种叫“广东英语”的语言,这种语言夹着广东话和英语发音。 ⑤享乐性。 岭南人由于重商、重利的原因,从而就产生了享乐的念头。十三行开始只有几家,后来都发展起来了,商人的钱也就多起来了。清初屈大均《广东新语》中有诗描述:“洋船争出是官商,十字门开向二洋;五丝八丝广缎好,银钱堆满十三行。”【3】,岭南人多钱了,就产

广府文化

广府文化 求助编辑百科名片 广府文化是广府民系的文化。是以广州为核心、以珠江三角洲为通行范围的粤语文化,它从 属于岭南文化,在岭南文化中个性最鲜明、影响最大。由于广府文化在广东民系文化中的突 出地位,因此,广府文化在各个领域中常被作为粤文化的代称。 查看精彩图册 目录 , 广府文化文化定义 , 广府民系 广府民居 广帮商人 , 文化特色节俗婚嫁 , 饮食风俗 , 民居习俗 , 戏曲音乐 , 美术工艺 , 广府文化节 文化溯源 , 近忧远虑综述 , 现状 , 紧迫

相关资料 , 基地简介 , 研究定位 , 运作原则 , 发展战略 展开 , 广府文化文化定义, 广府民系 广府民居 广帮商人 , 文化特色节俗婚嫁, 饮食风俗 , 民居习俗 , 戏曲音乐 , 美术工艺 , 广府文化节 文化溯源 , 近忧远虑综述 , 现状 , 紧迫 相关资料 , 基地简介 , 研究定位 , 运作原则

, 发展战略 展开 编辑本段广府文化 文化定义 广府文化是指以广州为核心、以珠江三角洲为通行范围的粤语文化,它从属于岭南文化,在岭南文化中个性最鲜明、影响最大。经近年专家、学者考证确认,自公元前106年起,广信作为岭南政治、经济和文化的中心,前后历经300多年,被誉为“岭南古都”,是岭南文化和粤语的最早发祥地。广信,是古代两汉时期的交州首府,位于现今广西梧州、贺州与广东封开一带,即西江与贺江交汇一带。 广府文化在广东民系文化有突出地位 华夏文明,炎黄始创。汉武帝平南越,设立广信,统领南方9郡的交趾剌史部近400年之久,广府民系及广府文化,由此发源、形成并得名,广信(今封开、梧州)亦成为最早的广府首府,岭南古都。而后三国,吴以广信为志,跨今粤桂二省建州,名曰广 州。及至两宋,更以广信为界,以东为广南东路,以西为广南西路,从而形成日后广东、广西之分的格局。 广府民系

岭南广府文化

岭南广府文化 摘要:某地建筑项目地域性民居前期设计管理的实践,分析了如何将岭南广府文化应用于建筑产品开发前期规划、景观及建筑单体设计的内容和方法,以及对于文化主题房地产项目设计管理的启发。 关键词:规划设计、建筑风格 前言 岭南广府文化是指以广州为核心、以珠江三角洲为通行范围的粤语文化,是岭南文化中个性最鲜明、影响最大的一种南方代表性文化。广府文化体现出重商、开放、务实、兼容等商业文化和保留较多古越族文化的特性,并以此区别於其他民系文化。这个地区的建筑,无可避免地与岭南地区天气和生活习惯有关,由于岭南地区气候炎热、潮湿多雨、长夏无冬的气候特征而形成了独特的民居形式。发展到近代,在适合本地气候和城市人文情结方面,广府文化里两类地域性建筑最具有代表性。其一是广州西关的深宅大屋,是围合封闭式的,灰色的青砖配合木质矮脚双扇门,木趟栊的房子,产品具有强烈传统中式建筑风格;其二是广州东山的西洋式花园洋楼别墅房子,红砖外墙用铁漏花、满洲窗的装饰,配合东山湖和新河浦园林的景观,产品体现出新东方主义风格。二者虽有明显的区别,但是都是值得研究的样板。 对于广州东山的西式花园洋楼别墅建筑,受西方建筑风格影响,大多有古典柱式,也有部分采用中国传统形式;建筑面积较大;平面不规整,布局灵活多样,一般为二三层,前后有庭院;建筑大多有柱式门廊,若无门廊,则在门上方设三角山墙式屋顶,起雨罩作用,近似欧洲的乡间别墅;室内精心装修,地面一般都铺以优质水泥花阶砖。其中,明园、春园、简园和逵园被认为是近代广府文化里最具代表性的民居作品。不仅仅是有西方新古典主义的一些风格特征,并且还结合了岭南气候特色,加以融合,与上海的石库门的设计,同为近代建筑精品。 近几年,不少开发商吸取中国传统建筑如北京四合院、徽派建筑、川西民居、江南园林的文化精髓和设计理念,开发了不少文化主题建筑精品,如“第五园”、“清华坊”“青城山房”“十里方圆”“力迅上筑”等一批好作品。但是能够反映岭南广府文化的建筑作品颇为缺乏。 在经济发达的珠江三角洲地区,城市化进程正在快速发展。在国际、国内专家学者的指导下,我们通过南方某地建筑项目地域性民居前期规划和建筑设计工作的实践,就如何继承和发扬岭南广府文化,构建和谐、自然建筑社区,形成本土房地产个性产品,以实现开发商和消费者共同探索中国居住文明的愿景。

广府文化

要了解广府文化,先要弄清广府民系。了解了广府民系,则粤方言的形成与覆盖的理据就不难明白了。有两个古岭南的战斗故事,可助我们了解广府民系分布地区古代社会的变化。 一个是秦军统帅屠睢(sui) 死于南越族人的游击战中,另一个是赵佗为完成南越国统一大业而巧设美男计。公元前219年,秦始皇派屠睢为统帅,率领50万大军兵分五路,向五岭之南进军。其中一军驻扎在余干(今江西余干),一军扼守南野(今江西南康),一军守镡城之岭(今广西桂北越城岭),一军占据九疑要塞(今湖南宁远境内),还有一军“处番禺之都”(今都庞岭附近,属连县)”(“处番禺之都”之意争论不休,今从“五百里为都”之意。参见《广州文博》l993~1995集刊李龙章《番禺城始建年代及相关问题探讨》。)。在强大的秦军进攻下,力量分散的百越各小国只好退出部落聚居地,躲入密林深谷之中打游击。屠睢攻占番禺后,急于推行暴秦的各项制度,以为可以压服越族人。但是越族人,不肯屈服于秦军的暴力,同心驱逐外敌,他们利用熟悉地形、善于水战与爬山设伏的长处,白天隐伏于山林之中,晚上四出偷袭中的西瓯族人还发动了一次大攻击,杀得秦军尸横遍野,并击毙其统帅屠睢。这故事显示了岭南原住民的刚强善战与不屈服于暴力的本根文化。明末清初“岭南三大家”之一的陈恭尹有诗句云,“五岭水浮天。”(《九日登镇海楼》),可借来形容古越族人所处的地理环境。 春秋战国时期,岭南还是百越族的世界,广东的青铜时代始于商末西周,但广东当代出土的这一时期的青铜器文物仅有5件,不过,出土的战国时期青铜器却达1000多件,其中,不少还是本地铸造的。由此可见战国时岭南百越族的生产力已有一定的发展。先秦时,岭南的番禺、肇庆、罗定、清远、四会、广宁、揭阳等地,已有越族的“小国”,如称为番禺、缚娄,阳禺等市镇型小国。这些“小国”是部落联盟发展的结果,虽然并没有在岭南建起一个统一国家政权,但已是贸易商品的最初集散地。岭北楚国商人也常来此贸易,出现语言交流现象,因此成熟后的粤语也还带有一些楚音。那时,番禺的珠玑、翡翠、犀角、象牙等名贵商品,已扬名中原。秦始皇统一六国后,既想扩大领土,也垂涎番禺的名贵商品,遂出兵岭南。屠睢身亡后,秦军还是“百足之虫死而不僵”,百越族人也奈何不得强大的秦军,双方僵持不下,形成“秦军三年不解甲弛弯”之势。起初岭北到岭南的交通不畅,影响着秦军的给养。后来,秦将监禄(一说监为官衔,名史禄)率工兵在海阳山开凿一条水道,连通了湘江与漓江,民间称为秦凿渠,也称零渠(唐代时改称灵渠)。于是,粮草可以从岭北水运至岭南,解决了秦军给养问题,使秦军得以打持久战。后来,秦始皇派任嚣为统帅,率领赵佗等将领,出动楼船沿秦凿渠南攻百越。水军参战,增强了秦军的战斗力,加上任嚣、赵佗步步为营的同时,善于安抚越族人,恩威并用之下,终于逐渐平定了越族的反抗。公元前214年,秦始皇统一了岭南,设置南海、象、桂林三郡。其中的南海郡,

广东文化-广府文化 地域文化与旅游教案

广东文化 知识目标:了解广东文化的历史渊源、广东宗教文化及相关旅游资源;熟悉广东民族文化资源及民俗活动类型;掌握广东地区建筑、雕塑、书法、绘画、音乐、戏曲、文学发展及相关旅游资源 能力目标:正确认识广东文化的精神内涵,及其对广东地区旅游的重要影响 教学内容: 一、广东广府文化的历史渊源 二、广东广府文化艺术 三、广东广府民俗文化 教学重点: 掌握广东广府地区民俗文化及相关旅游资源 教学难点:掌握广东地区民俗文化及相关旅游资源 一、广东文化的历史渊源 广东是岭南文化的重要传承地,在语言、风俗、生活习惯和历史文化等方面都有着独特风格。 广东也是目前中国人口最多的省份 简称粤 广东三大文化:广府文化潮汕文化客家文化 二、广东文化—广府文化 广府文化是以广州为核心、以珠江三角洲使用粤方言的汉族居民的文化. 从属于岭南文化,在岭南文化中个性最鲜明、影响最大。 在各个领域中常被作为广东汉文化的代称。 (一)建筑 1 镬huò耳屋 镬:古代的大锅。 在屋的两边墙上筑起两个像镬耳一样的挡风墙而得名 岭南传统民居的典型代表,以广府风格的民居建筑为主要代表。在明清时期的广府民居中,一般是出过高官的村落,才有资格在屋顶竖起镬耳封火山墙。 2 岭南园林 中国园林按所属分类:皇家园林、私家园林、寺庙园林、公共园林 中国园林按位置分类:北方园林、江南园林、岭南园林 岭南园林四大代表:顺德清晖园、佛山梁园、番禺余荫山房、东莞可园 (二)文艺 岭南三秀:岭南画派、粤剧、广东音乐 1 广东音乐 广东音乐是与古琴音乐的“大雅”形成强烈反差的“大俗”,它传达了人间世俗的喜怒哀乐,映照出南方都市新兴市民阶层及一般城乡平民的生活风采,所表达的感情真切、自然。由于地理环境因素影响,岭南广东音乐兼受内陆文化与海洋文化的双重熏陶,故其艺术形态极具传统性与开放性的双重特色。 代表性曲目有《雨打芭蕉》《旱天雷》《双生恨》《三宝佛》《步步高》《平湖秋月》《娱乐升平》《赛龙夺锦》等 2 岭南画派 广东籍画家组成的一个画派,与京津派、海派三足鼎立,成为20世纪主宰中国画坛的三大画派之一 在中国画的基础上融合东洋、西洋画法,自创一格,着重写生,多画中国南方风物和风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