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感染人类的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菌(毒)种或样本运输包

可感染人类的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菌(毒)种或样本运输包
可感染人类的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菌(毒)种或样本运输包

可感染人类的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菌(毒)种或样本运输包装标识

1、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危险标签

2、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运输登记表

收样单位:

详细地址:

邮政编码:

联系人: 联系电话:

送样单位:

详细地址:

邮政编码:

联系人: 联系电话:

3、外包装放置方向标识

注:在航空运输时,包装标记、标签以国际民航组织《危险物品航空安全运输技术细则》第五部分第二章及第三章的相关规定为准。

可感染人类的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菌(毒)种

或样本运输申请表

申请单位:

联系人:

电话: 传真:

电子邮箱: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制

填表说明

1、按申请表的格式,如实地逐项填写。

2、申请表填写内容应完整、清楚、不得涂改。

3、填写此表前,请认真阅读有关法规及管理规定。未按要求申报的,将不予受理。

4、病原微生物分类及名称、运输包装分类见卫生部制定的《人间传染的病原微生物名录》。

菌(毒)种

或样本

名称

(中英文)

分类/

UN编号

规格及数量

来源

样品状态

每包装容

包装数

运输目的

主容器辅助容器填充物

外包装制冷剂名称与数

拆检注意事

运输起止地

点起点终点

运输次数运输日期

接收单位

名称

地址

负责人联系电话

运输方式

运输工

负责人

职务或

职称

联系

电话

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菌(毒)种或样本运输容器或包装材料

承诺书

本人确认本次运输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菌(毒)种或样本运输容

器或包装材料符合以下要求:

1、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在运输过程中要求采取三层包装系统,由内到外分别为主容器、辅助容器和外包装。

2、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菌(毒)种或者样本应正确盛放在主容器内,主容器要求无菌、不透水、防泄漏。主容器可以采用玻璃、金属或塑料等材料,必须采用可靠的防漏封口,如热封、带缘的塞子或金属卷边封口。主容器外面要包裹有足够的样本吸收材料,一旦有泄漏可以将所有样本完全吸收。主容器的表面贴上标签,标明标本类别、编号、名称、样本量等信息。

3、辅助容器是在主容器之外的结实、防水和防泄漏的第二层容器,它的作用是包装及保护主容器。多个主容器装入一个辅助容器时,必须将它们分别包裹,防止彼此接触,并在多个主容器外面衬以足够的吸收材料。相关文件(例如样品数量表格、危险性申明、信件、样品鉴定资料、发送者和接收者信息)应该放入一个防水的袋中,并贴在辅助容器的外面。

4、辅助容器必须用适当的衬垫材料固定在外包装内,在运输过

程中使其免受外界影响,如破损、浸水等。

5、在使用冰、干冰或其他冷冻剂进行冷藏运输时,冷冻剂必须

放在辅助容器和外包装之间,内部要有支撑物固定,当冰或干冰消耗以后,仍可以把辅助容器固定在原位置上。如使用冰,外包装必须不透水。如果使用干冰,外包装必须能够排放二氧化碳气体,防止压力增加造成容器破裂。在使用冷冻剂的温度下,主容器和辅助容器必须能保持良好性能,在冷冻剂消耗完以后,仍能承受运输中的温度和压力。

6、当使用液氮对样品进行冷藏时,必须保证主容器和辅助容器

能适应极低的温度。此外,还必须符合其他有关液氮的运输要求。

7、主容器和辅助容器须在使用制冷剂的温度下,以及在失去制

冷后可能出现的温度和压力下保持完好无损。主容器和辅助容器必须在无泄漏的情况下能够承受95kPa的内压,并能保证在-40℃到+55℃的温度范围内不被损坏。

8、外包装是在辅助容器外面的一层保护层,外包装具有足够的

强度,并按要求在外表面贴上统一的标识。

申请单位法人签字:

申请运输单位审查意见:

法人代表:

公章

年月日

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行政部门审核意见:

公章

年月日

卫生部审批意见:

公章

年月日

所附资料(请在所提供资料前的□内打“√”)

□ 1、法人资格证明材料(复印件)

□ 2、接收单位同意接收的证明文件(原件)

□ 3、接收单位出具的卫生部颁发《从事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实验活动实验室资格证书》(复印件)

□ 4、接收单位出具的有关政府主管部门核发的从事人间传染的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或者疑似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实验活动、菌(毒)种保藏、生物制品生产等的批准文件(复印件)

□ 5、容器或包装材料的批准文号、产品合格证书

□ 6、其它有关资料

可感染人类的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菌(毒)种或样本准运证书

微准运字(年号)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制

(学习的目的是增长知识,提高能力,相信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努力就一定可以获得应有的回报)

危险品运输车视频监控系统解决方案

车载监控系统在危险品运输行业中的应用 车载监控系统在危险品运输行业中的应用国内危险品运输行业车辆监控现状 随着国民经济的迅猛增长的同时,作为国民经济运转和城市运行所必须的重要工业产品、危险品(石油、天然气及其它危险品等)无论是在生产还是生活领域越来越被广泛的使用,而相关的运输是危险品流通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其流动性大、不易管理、一旦发事故具有较大危险性,频发的危化品运输事故说明,危化品运输环节的技术化监管仍存在重大的漏洞和不足。如发生在2005年三月底的淮安氯气泄漏惨剧造成死亡20多人,伤300多人,国内媒体频繁播报的高速公路、国道上发生的危险品运输车辆发生车祸危险品泄漏的新闻,这些都给特种运输行业敲响了警钟。如何对特种运输尤其是危险品运输车辆进行动态管理?一直是各地安全生产主管部门及危险品运输企业高度重视并亟待解决的问题。 如何避免运输安全问题 近年来,随着车载监控应用系统的普及,各大中型危险品运输企业纷纷选用“车载嵌入式监控+车辆行驶记录仪”,来加强对危险品运输车辆的全程监控,可以解决从任务派车到安全运输监控到车辆及驾驶员的安全监督管理等一系列安全管理,再配合3G/GPS全球卫星定为系统,可以有效的监控运输过程,尽可能的降低危险品运输的安全隐患,并提高了企业的运营效率,一举解决了原来危险品安全运输生产的诸多问题。 针对国内危险品运输行业现状,深圳市海伊视讯科技有限公司开发出车载嵌入式监控系统,它综合了车载数字视频处理、车辆行驶记录系统、3G移动通讯网络系统和3G/GPS全球卫星定位技术,它能够跨地域对机动性强、数量众多的移动目标实现有效监控、紧急救援和提供各种信息服务。 车辆视频监控系统由车载监控录像系统、无线数据传输系统(包括3G音视频传输和GPS全球卫星定位)、中心控制管理系统三部分构成,其信息传递依靠3G/GPS系统。只要卫星信号覆盖的地方,就可以对所有车载目标都能够得到有效的跟踪、监控管理。 实际应用中的特点 1、实时监控危险品运输过程,车载嵌入式监控系统可实现多信息的实时监控,车载行驶记录终端按照预设时间间隔连续上报车辆的行驶状态和实时位置等信息,系统自动对信息进行处理和存贮,能够实时了解危险品车辆的行驶状态和运行环境,及时发现环境或人为问题,包括随意停车,无关搭乘等。 2、运输过程信息查询:可随时查询危险品、剧毒化学品生产及运输企业的信息,涉及剧毒化学品管理的法律法规的发布及剧毒化学品名录。可查询托运单位名称、运输单位名称及运输路线,运输相关车辆和运输相关人员,运输剧毒化学品的名称、数量及相关公路运输通行证的有效期等。

感染人类的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菌毒种或样本运输管理条例

可感染人类的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菌(毒)种或样本运输管理规定颁布单位:卫生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令 第45号 《可感染人类的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菌(毒)种或样本运输管理规定》已于2005年11月24日经卫生部部务会议讨论通过,现予以发布,自2006年2月1日起施行。 部长高强 二○○五年十二月二十八日 可感染人类的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菌(毒)种 或样本运输管理规定 第一条为加强可感染人类的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菌(毒)种或样本运输的管理,保障人体健康和公共卫生,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条例》等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所称可感染人类的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菌(毒)种或样本是指在《人间传染的病原微生物名录》中规定的第一类、第二类病原微生物菌(毒)种或样本。 第三条本规定适用于可感染人类的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菌(毒)种或样本的运输管理工作。 《人间传染的病原微生物名录》中第三类病原微生物运输包装分类为A类的病原微生物菌(毒)种或样本,以及疑似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菌(毒)种或样本,按照本规定进行运输管理。 第四条运输第三条规定的菌(毒)种或样本(以下统称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菌(毒)种

或样本),应当经省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批准。未经批准,不得运输。 第五条从事疾病预防控制、医疗、教学、科研、菌(毒)种保藏以及生物制品生产的单位,因工作需要,可以申请运输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菌(毒)种或样本。 第六条申请运输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菌(毒)种或样本的单位(以下简称申请单位),在运输前应当向省级卫生行政部门提出申请,并提交以下申请材料(原件一份,复印件三份): (一)可感染人类的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菌(毒)种或样本运输申请表; (二)法人资格证明材料(复印件); (三)接收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菌(毒)种或样本的单位(以下简称接收单位)同意接收的证明文件; (四)本规定第七条第(二)、(三)项所要求的证明文件(复印件); (五)容器或包装材料的批准文号、合格证书(复印件)或者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菌(毒)种或样本运输容器或包装材料承诺书; (六)其它有关资料。 第七条接收单位应当符合以下条件: (一)具有法人资格; (二)具备从事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实验活动资格的实验室; (三)取得有关政府主管部门核发的从事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实验活动、菌(毒)种或样本保藏、生物制品生产等的批准文件。 第八条在固定的申请单位和接收单位之间多次运输相同品种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菌(毒)种或样本的,可以申请多次运输。多次运输的有效期为6个月;期满后需要继续运输的,应当重新提出申请。 第九条申请在省、自治区、直辖市行政区域内运输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菌(毒)种或样本的,由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行政部门审批。 省级卫生行政部门应当对申请单位提交的申请材料及时审查,对申请材料不齐全或者不符合法定形式的,应当即时出具申请材料补正通知书;对申请材料齐全或者符合法定形

感染性标本的采样、储存、运输的具体操作方法

感染性标本的采样、储存、运输的具体操作方法所有的采样工作都必须根据疾病的特点,在严格做好防护的基础上进行。常见传染病需采集的标本见表1 表1 常见传染病需要采集的标本种类 序号传染病采样种类 1 白喉鼻咽拭子,急性期、恢复期双份血清 2 百日咳鼻咽拭子,全血 3 甲肝粪便,血清 4 乙肝血清 5 丙肝血清 6 戊肝粪便,血清 7 布病血清 8 不明原因肺炎咽拭子,急性期、恢复期双份血清 9 风疹咽拭子,急性期、恢复期双份血清 10 霍乱粪便,呕吐物 11 AFP 粪便 12 克雅氏病血清,脑脊液 13 流感咽拭子 14 流行性出血热血清 15 流脑全血,脑脊液、瘀点(斑)组织液 16 流行性腮腺炎血清,唾液 17 乙脑血清,脑脊液 18 麻疹咽拭子,急性期、恢复期双份血清

19 疟疾全血,指尖、耳垂血血涂片 20 人感染H7N9禽流感咽拭子,急性期、恢复期双份血清 21 人感染猪链球菌病全血 22 手足口病粪便,急性期、恢复期双份血清,疱疹液,脑脊液 23 细菌性痢疾粪便 24 猩红热咽拭子 25 埃博拉出血热急性期、恢复期双份血清 (一)呼吸道标本的采集(如不明原因肺炎) 1(采样器材 拭子、压舌板、塑料瓶、采样杯或器皿、15ml 的离心管、移液管、注射器、10ml真空取血管、冰壶、采样运输管、有生物安全标志或标有“感染性物质”的外包装容器(见图1);其他:酒精灯、剪刀、纸漏斗、酒精、碘酒、吸耳球、塑料袋、记号笔、标签、登记表等。 (采集方法 2 (1)鼻拭子(上呼吸道):将棉签轻轻插入鼻道内鼻腭处,停留片刻后缓慢转动退出。以同一拭子拭两侧鼻孔。将棉签浸入4-5 ml采样液的管中,尾部弃去。然后,塞紧或盖好管盖。 (2)咽拭子(上呼吸道):用棉签用力擦拭双侧咽扁桃体及咽后壁(见图2),同样将棉签头浸入4-5 ml采样液的管中,尾部弃去,塞紧或盖好管盖。注:亦可将鼻、咽拭子收集于同一采样管中,以便提高分离率,减少工作量。 (3)鼻洗液(上呼吸道):患者取坐姿,头稍后仰,用移液管将5ml生理盐水注入一侧鼻孔,嘱患者同时发K音以关闭鼻腔。然后让患者低头使生理盐水流出,用平皿或烧杯收集洗液。重复此过程洗两侧鼻孔。

细菌的感染与致病机制

第五章细菌的感染与致病机制 1.什么是柯赫法则?如何从分子水平解释柯赫法则? 答:柯赫法则是确定某种细菌是否具有致病性的主要依据,其要点是,第一,特殊的病原菌应在同一疾病中查见,在健康者不存在;第二,此病原菌能被分离培养而得到纯种;第三,此纯培养物接种易感动物,能导致同样病症;第四,自试验感染的动物体内能重新获得该病原菌的纯培养。随着分子生物学的发展,“基因水平的柯赫法则”应运而生。取得共识的有一下几点:第一,应在致病菌株中检出某些基因或其产物,而无毒力菌株中无。第二,如有毒力菌株的某个基因被破坏,则菌株的毒力应减弱或消除。或者将此基因克隆到无毒菌株内,后者成为有毒力菌株。第三,将细菌接种动物时,这个基因应在感染的过程中表达。第四,在接种动物检测到这个基因产物的抗体,或产生免疫保护。该法则也适用于细菌以外的微生物,如病毒。 2.如何确定某种细菌具有致病性? 答:细菌是否具有致病性主要从细菌所具有的毒力来考虑。细菌毒力的表示方法很多,最具实用的是半数致死量和半数感染量。半数致死量是指能使解中的实验动物在感染后一定时限内死亡一半所需的微生物量或毒素量。半数感染量某些病原微生物只能感染实验动物、鸡胚或细胞,但不引致死亡,可用ID50来表示其毒力。 4.什么样的细菌能内化入胞?意义何在? 答:内化作用指某些细菌粘附于细胞表面之后,能进入吞噬细胞或非吞噬细胞内部的过程。内化作用对细胞的意义在于,细胞通过这种移位作用进入深层组织,或进入血液循环,细菌借以从感染的原发病灶扩散至全身或较远的靶器官。宿主细胞为进入其内的细菌提供了一个增殖的小环境和庇护所,使细菌逃避宿主免疫机制的杀灭。 5.胞外蛋白酶有何致病作用?举例说明. 答:胞外蛋白酶本身无毒性,但在细菌感染的过程中有一定作用。例如: (1)血浆凝固酶:大多数致病性金黄色葡萄球菌能产生一种血浆凝固酶(游离血浆凝固酶),能加速人或兔血浆的凝固,保护病原菌不被吞噬或免受抗体等的作用。凝固酶是一种类似凝血酶原的物质,通过血浆中的激活因子变成凝血样物质后,才能使血浆中的纤维蛋白原变为纤维蛋白因而血浆凝固。金黄色葡萄球菌还产生第二种血浆凝固酶(凝聚因子),结合在菌细胞上,在血浆中将球菌凝集成堆,无需血浆激活因子,而是直接作用于敏感的纤维蛋白质。在抗吞噬作用方

危险品运输车辆GPS监控管理系统设计方案

危险品运输车辆GPS监控管理系统设计方案 作者 : 德宝科技 一、危险品运输车辆GPS监控管理系统介绍 : 1、危险品运输车辆GPS车辆管理需求分析 危险品在运输时,存在着重大的潜在危险性,如抢劫、火灾、爆炸、泄漏、中毒、污染等,其灾难性后果波及面广,影响十分严重。另一方面,司乘人员在车辆驾驶过程中存在超速、超载等违规行为,车辆行驶 过程中不按照预定路线行驶或违规进出目标区域,无法及时获取危险 品货物状态信息,这些因素都是安全隐患。 如何解决危险品运输过程中实时安全监控和管理问题,从而提高整个危险品运输行业的安全水平,是目前急需解决的社会问题。移动通 信技术以及 GPS定位技术的发展使得建立这样的系统变成可能。可以 最大限度地减少危险化学品在运输过程中给社会、环保、经济带来的损失。全国各主要城市已经将GPS作为危险品运输车辆必须安装的设备,危险品运输车安装 GPS已是大势所趋。德宝科技专门针对危险品车辆 设计出危险品车 GPS车辆管理系统。 二、危险品运输车辆GPS监控管理系统总体设计 : 1、危险品运输车辆GPS监控管理系统设计原则 在设计危险品车GPS车辆管理系统的技术实现方案时我们遵循 了以下原则: ●一切为了安全,“安全提醒,安全监控”是我们产品设计的目标。 ●安全提醒包括:超速提醒、危险路段提醒、超范围行车提醒、疲劳 驾驶提醒。

●安全监控包括:线路监控、超速监控、越区监控、喊话提醒等。 ●常用标准功能:远程锁车、监听、设置、通话、调度、报警等等。 危险品车 GPS车辆管理系统经济性 危险品车GPS车辆管理系统设计在性能最优的情况下尽量降低 成本,追求性价比的最大化;软件系统全部独力开发,便于长期合作,也保证软件系统的经济性。 2、德宝科技为危险品运输车辆定制的功能(危险品车GPS车辆管理系统): (1)行车数据全程记录 ●记录时间间隔 5 秒-65535 秒可调整,默认30 秒。 ●记录的参数包括:车速、位置、行驶方向、报警状态。 (2)超速管理●超速报警:超过规定安全速度 报警。●报警报表:车辆所有报警记录自动生成 文档。 (3)停车管理●停车超时报警:车辆意外停车时间 过长报警。●怠速超时报警:车辆行驶途中怠速时间 过长报警。●非法点火报警:车辆禁止行驶后使用报 警。 (4)线路管理●线路报警:车辆超出规定的线 路后报警。●报警报表:车辆所有报警记录自动 生成文档。 (5)行车范围管理

可感染人类的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菌(毒)种或样本运输包装

可感染人类的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菌(毒)种或样本运输包装标识 1、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危险标签 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 制冷剂: 请勿自行打开 如有破损、渗漏或遗失 请立即通知当地卫生行政部门 联系人: 联系电话:

2、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运输登记表 收样单位: 详细地址: 邮政编码: 联系人:联系电话: 送样单位: 详细地址: 邮政编码: 联系人:联系电话: 3、外包装放置方向标识 注:在航空运输时,包装标记、标签以国际民航组织《危险物品航空安全运输技术细则》第五部分第二章及第三章的相关规定为准。

可感染人类的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菌(毒)种或样本运输申请表 申请单位: 联系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电话: 传真: 电子邮箱: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制

填表说明 1、按申请表的格式,如实地逐项填写。 2、申请表填写内容应完整、清楚、不得涂改。 3、填写此表前,请认真阅读有关法规及管理规定。未按要求申报的, 将不予受理。 4、病原微生物分类及名称、运输包装分类见卫生部制定的《人间传染的病原微生物名录》。 5、申请表可从卫生部网站(https://www.360docs.net/doc/3c3315504.html,) 下载。

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菌(毒)种或样本运输容器或包装材料 承诺书 本人确认本次运输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菌(毒)种或样本运输容器或包装材料符合以下要求: 1、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在运输过程中要求采取三层包装系统,由内到外分别为主容器、辅助容器和外包装。 2、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菌(毒)种或者样本应正确盛放在主容器内,主容器要求无菌、不透水、防泄漏。主容器可以采用玻璃、金属或塑料等材料,必须采用可靠的防漏封口,如热封、带缘的塞子或金属卷边封口。主容器外面要包裹有足够的样本吸收材料,一旦有泄漏可以将所有样本完全吸收。主容器的表面贴上标签,标明标本类别、编号、名称、样本量等信息。 3、辅助容器是在主容器之外的结实、防水和防泄漏的第二层容器,它的作用是包装及保护主容器。多个主容器装入一个辅助容器时,必须将它们分别包裹,防止彼此接触,并在多个主容器外面衬以足够的吸收材料。相关文件(例如样品数量表格、危险性申明、信件、样品鉴定资料、发送者和接收者信息)应该放入一个防水的袋中,并贴在辅助容器的外面。 4、辅助容器必须用适当的衬垫材料固定在外包装内,在运输过程中使其免受外界影响,如破损、浸水等。 5、在使用冰、干冰或其他冷冻剂进行冷藏运输时,冷冻剂必须放在辅助容器和外包装之间,内部要有支撑物固定,当冰或干冰消耗以后,仍可以把辅助容器固定在原位置上。如使用冰,外包装必须不透水。如果使用干冰,外包装必须能够排放二氧化碳气体,防止压力增加造成容器破裂。在使用冷冻剂的温度下,主容器和辅助容器必须能保持良好性能,在冷冻剂消耗完以后,仍能承受运输中的温度和压力。

煤矿井下斜巷运输安全无线监控系统(新编版)

( 安全技术 )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精品文档 / Word文档 / 文字可改 煤矿井下斜巷运输安全无线监 控系统(新编版) Technical safety means that the pursuit of technology should also include ensuring that people make mistakes

煤矿井下斜巷运输安全无线监控系统(新 编版) 1前言 煤矿斜巷运输坡道起伏变化,经常出现上坡、下坡和拐弯,而且坡度较大,运输距离长(一般在1000-2000米),绞车司机对巷道运行的车辆状态及巷道中是否有行人不了解,对斜巷各车场的甩车道岔及车场入口处的人员情况以及设备运行情况了解很少,无法实时的掌握现场视频图像信息,对安全造成威胁。因此,我们设计斜巷运输无线视频安全监控系统,是在对斜巷运输系统安全运行进行科学论证后研发的新项目,为斜巷运输系统提供了安全保障。 2系统组成 2.1系统组成 根据斜巷运输系统的特点和无极绳连续牵引车在井下工作的实

际情况,设计的系统总体结构如图1所示。 图1系统总体结构 系统主要由无线视频终端、无线网络传输平台、绞车房监控指挥系统三个部分组成。 系统通过安装在轨道车上的前后两台无线摄像机,在绞车运行时沿途摄取前后的环境视频,然后将视频信号发送至巷道内无线基站上,无线基站和光端机组成的网络传输平台将视频信号传输到绞车房监控指挥系统的隔爆计算机,绞车司机便可以通过隔爆计算机观察矿车前后的环境视频,掌握巷道环境情况操纵绞车。 3系统主要模块的设计 3.1无线视频终端 无线视频终端由安装在轨道车上的无线摄像机、固定在运输大巷的有线或无线摄像机、本安红外照明灯、隔爆兼本安电源组成。 斜巷运输中除了需要对轨道车前后进行观察的话,还需要对部分甩车道岔及车场入口处的人员情况以及设备运行情况或其它人流较多的地方采用固定方式进行视频监控。

感染人类的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菌毒种或样本运输管理条例

可感染人类的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菌(毒)种或样本运输管 理规定 颁布单位:卫生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令 第45号 《可感染人类的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菌(毒)种或样本运输管理规定》已于2005年11月24日经卫生部部务会议讨论通过,现予以发布,自2006年2月1日起施行。 部长高强 二○○五年十二月二十八日 可感染人类的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菌(毒)种 或样本运输管理规定 第一条为加强可感染人类的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菌(毒)种或样本运输的管理,保障人体健康和公共卫生,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条例》等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所称可感染人类的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菌(毒)种或样本是指在《人间传染的病原微生物名录》中规定的第一类、第二类病原微生物菌(毒)种或样本。 第三条本规定适用于可感染人类的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菌(毒)种或样本的运输管理工作。《人间传染的病原微生物名录》中第三类病原微生物运输包装分类为A类的病原微生物菌(毒)种或样本,以及疑似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菌(毒)种或样本,按照本规定进行运输管

理。 第四条运输第三条规定的菌(毒)种或样本(以下统称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菌(毒)种或样本),应当经省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批准。未经批准,不得运输。 第五条从事疾病预防控制、医疗、教学、科研、菌(毒)种保藏以及生物制品生产的单位,因工作需要,可以申请运输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菌(毒)种或样本。 第六条申请运输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菌(毒)种或样本的单位(以下简称申请单位),在运输前应当向省级卫生行政部门提出申请,并提交以下申请材料(原件一份,复印件三份):(一)可感染人类的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菌(毒)种或样本运输申请表; (二)法人资格证明材料(复印件); (三)接收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菌(毒)种或样本的单位(以下简称接收单位)同意接收的证明文件; (四)本规定第七条第(二)、(三)项所要求的证明文件(复印件); (五)容器或包装材料的批准文号、合格证书(复印件)或者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菌(毒)种或样本运输容器或包装材料承诺书; (六)其它有关资料。 第七条接收单位应当符合以下条件: (一)具有法人资格; (二)具备从事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实验活动资格的实验室; (三)取得有关政府主管部门核发的从事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实验活动、菌(毒)种或样本保藏、生物制品生产等的批准文件。 第八条在固定的申请单位和接收单位之间多次运输相同品种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菌(毒)种或样本的,可以申请多次运输。多次运输的有效期为6个月;期满后需要继续运输的,应当重新提出申请。 第九条申请在省、自治区、直辖市行政区域内运输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菌(毒)种或样本

煤矿井下斜巷运输安全无线视频监测系统

XX集团XX煤矿 煤矿井下斜巷运输安全无线监控系统设计方案 系统版本:R2.0(Cover Title 2) 文档编号:CHI-PT-NJBL-GBXT-A2 南京北路自动化系统有限责任公司 2010年11月

目录 1前言 (1) 2系统组成 (1) 2.1系统组成 (1) 3系统主要模块的设计 (2) 3.1无线视频终端 (2) 3.2无线网络传输平台 (2) 3.3绞车房监控指挥系统 (2) 4系统主要功能 (2) 4.1无线数字移动视频传输: (2) 4.2布线简单,信号抗干扰性强: (3) 4.3本安技术: (3) 4.4接入地面安全生产监控系统: (3) 5结束语 (3) 6系统清单.............................................................................. 错误!未定义书签。

1前言 煤矿斜巷运输坡道起伏变化,经常出现上坡、下坡和拐弯,而且坡度较大,运输距离长(一般在1000-2000 米),绞车司机对巷道运 行的车辆状态及巷道中是否有行人不了解,对斜巷各车场的甩车道岔 及车场入口处的人员情况以及设备运行情况了解很少,无法实时的掌 握现场视频图像信息,对安全造成威胁。因此,我们设计斜巷运输无 线视频安全监控系统,是在对斜巷运输系统安全运行进行科学论证后 研发的新项目,为斜巷运输系统提供了安全保障。 2系统组成 2.1系统组成 根据斜巷运输系统的特点和无极绳连续牵引车在井下工作的实际情况,设计的系统总体结构如图1 所示。

XX 集团XX 煤矿设计方案 1 图1 系统总体结构 系统主要由无线视频终端、无线网络传输平台、绞车房监控指挥系统三个部分组成。 系统通过安装在轨道车上的前后两台无线摄像机,在绞车运行时沿途摄取前后的环境视频,然后将视频信号发送至巷道内无线基站上,无线基站和光端机组成的网络传输平台将视频信号传输到绞车房监控指挥系统的隔爆计算机,绞车司机便可以通过隔爆计算机观察矿车前后的环境视频,掌握巷道环境情况操纵绞车。

智能隧道交通安全监控系统

智能隧道交通安全监控系统 学校: 姓名:

一、项目摘要 本项目基于STM32平台,开发一种智能隧道交通安全监控系统,对隧道内部进行实时的智能监控和预警,保障隧道内部行车的安全,避免车祸带来的交通堵塞等。系统通过光电对管传感器、火焰传感器模块采集隧道内部车辆行驶等相关信息,系统通过LCD显示模块、无线传输、对火源的分析检测、直流电机控制风扇、蜂鸣器等进行报警。系统硬件的电源电路、光电模块、火焰传感模块、风扇电机模块均接处理器模块,处理器模块接无线模块、LCD显示模块,处理器模块还与无线模块、光电模块等双向连接。 本系统可进行实时的智能监控和预警,保障隧道内部的行车安全,成本少,功耗低,安装方便,应用性能高,在各隧道的安全检测使用上均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和推广价值。 二、创新性 1.实现隧道内部安全、畅通通行; 2.替代传统的视频监控,其在隧道内部光线无法达到预期效果,而且造价高等特点,对此实现了改进。 3.为智能交通的实现做出进一步的推动。 三、项目研究的目的 1.解决隧道内部的监控问题,节省人力。 2.使隧道内部实现智能化管理,将隧道内车辆信息及时返回分析。 3.对车辆的行进情况具体分析,一旦有车祸等车辆滞留事件发生,对其及时处理并疏通来往车辆,及时对进行路线做出调整。 4.及时将隧道内部的信息发送到进入隧道前的屏幕上,让来往的车辆第一时间发现隧道的通行状况(如车祸导致的堵车等)。 5.一旦车祸发生严重,导致内部发生火宅等事故,会对隧道进行紧急封停,同时保证内部的排气工作。

四、正文 1、项目背景 由于隧道结构封闭复杂,确保隧道内部交通安全显得尤为重要,隧道实时交通安全监控系统是确保隧道安全运营的重要手段。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飞速发展,对智能化管理的高等级公路的需求越来越大。十五、十一五期间,我国公路系统进入大发展、大跨越时期。隧道因其具有改善路网,节约土地等优点,逐渐成为公路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由于隧道具有空间狭窄、结构封闭、视线差等缺陷,一旦发生事故,救援工作复杂困难,而且容易造成严重的交通阻塞,并有可能引发火灾,从而引发灾难性的后果,因此,保证隧道行车安全至关重要。 隧道一般是连接公路、城市道路重要的节点和组成部分。在干线公路网的建设中,它可以克服山脉地形障碍,保证最佳的道路线形,更便利行车、提高经济效益。而传统的交通安全监控主要依赖于现场的人工巡视和远程的基于闭路电视系统即电视墙CCTV系统的人工监视。这不仅需要大量人力,而且监控效果不能得到有效保证。而且隧道内部的事故等监控更是无法实现,即便使用视频监控,由于其内部的光线与环境问题的干扰,使人们即便是人工监控也无法达到预期效果。为此,我们设计出了这个智能隧道交通安全监控系统,它为提高交通效率,保障隧道交通安全,缓解交通拥挤起着巨大的作用。 2、技术路线 如图所示,在技术路线上综合集成物联网,软件工程,计算机等技术,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对隧道内部安全实现智能监控。

可感染人类的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菌种或样本运输申请表

可感染人类的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菌(毒)种或样本运输申请表 申请单位: 联系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传真: 电子: 中华人民国卫生部制

填表说明 1、按申请表的格式,如实地逐项填写。 2、申请表填写容应完整、清楚、不得涂改。 3、填写此表前,请认真阅读有关法规及管理规定。未按要求申报的, 将不予受理。 4、病原微生物分类及名称、运输包装分类见卫生部制定的《人间传染的病原微生物名录》。 5、申请表可从卫生部 (https://www.360docs.net/doc/3c3315504.html,) 下载。

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菌(毒)种或样本运输容器或包装材料

承诺书 本人确认本次运输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菌(毒)种或样本运输容器或包装材料符合以下要求: 1、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在运输过程中要求采取三层包装系统,由到外分别为主容器、辅助容器和外包装。 2、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菌(毒)种或者样本应正确盛放在主容器,主容器要求无菌、不透水、防泄漏。主容器可以采用玻璃、金属或塑料等材料,必须采用可靠的防漏封口,如热封、带缘的塞子或金属卷边封口。主容器外面要包裹有足够的样本吸收材料,一旦有泄漏可以将所有样本完全吸收。主容器的表面贴上标签,标明标本类别、编号、名称、样本量等信息。 3、辅助容器是在主容器之外的结实、防水和防泄漏的第二层容器,它的作用是包装及保护主容器。多个主容器装入一个辅助容器时,必须将它们分别包裹,防止彼此接触,并在多个主容器外面衬以足够的吸收材料。相关文件(例如样品数量表格、危险性申明、信件、样品鉴定资料、发送者和接收者信息)应该放入一个防水的袋中,并贴在辅助容器的外面。 4、辅助容器必须用适当的衬垫材料固定在外包装,在运输过程中使其免受外界影响,如破损、浸水等。 5、在使用冰、干冰或其他冷冻剂进行冷藏运输时,冷冻剂必须放在辅助容器和外包装之间,部要有支撑物固定,当冰或干冰消耗以后,仍可以把辅助容器固定在原位置上。如使用冰,外包装必须不透水。如果使用干冰,外包装必须能够排放二氧化碳气体,防止压力增加造成容器破裂。在使用冷冻剂的温度下,主容器和辅助容器必须能保持良好性能,在冷冻剂消耗完以后,仍能承受运输中的温度和压力。 6、当使用液氮对样品进行冷藏时,必须保证主容器和辅助容器能适应极低的温度。此外,还必须符合其他有关液氮的运输要求。 7、主容器和辅助容器须在使用制冷剂的温度下,以及在失去制冷后可能出现的温度和压力下保持完好无损。主容器和辅助容器必须在无泄漏的情况下能够承受95kPa的压,并能保证在-40℃到+55℃的温度围不被损坏。 8、外包装是在辅助容器外面的一层保护层,外包装具有足够的强度,并按要求在外表面贴上统一的标识。 申请单位法人签字: 年月日

第七章微生物的感染与致病

第七章微生物的感染与致病 [内容提要]细菌是否有致病性,经典的依据是柯赫法则,近年来提出的分子水平的柯赫法则对此标准作了补充和完善。就某种病原菌而言,其致病性一般通过测定LD50来定量。细菌的致病性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毒力因子,包括侵袭力与毒素,以及毒力因子的分泌系统。侵袭力导致病原菌在机体内定殖、突破机体的防御屏障、内化作用、繁殖与扩散。毒素有外毒素与内毒素之分,外毒素是具有特异性毒性作用的蛋白质,典型结构为A-B亚单位的聚体。内毒素为LPS的类脂A,耐热,具致热作用等。细菌致病性的现代观点是将病原菌、宿主及二者的相互的作用综合考虑,纠正了只调节细菌本身的片面性,是认识的深化。细菌的毒力可用人工的方法增强或减弱,并受到温度、离子浓度等多种环境因子的调节。 感染(infection)是指病原微生物在宿主体内持续存在或增殖。发病(disease)表示病原微生物感染之后,对宿主造成明显的损害。病原菌(pathogenic bacteria)是指那些导致机体发病的细菌。是一群高度特化了的微生物,为了自身的生存,已适应而且必须在宿主生物体内持续存在或增殖,有时可造成宿主发病。 从进化关系来看,病原菌是由非病原菌演变而来,它们之间没有绝对的界限。就病原菌的生活方式而言,绝大多数病原菌是寄生性的,又可分为专性寄生和兼性寄生两大类。另有一些是寄居性的,在正常情况下对寄主不呈现致病作用,如动物肠道的大肠杆菌、皮肤上的化脓性链球菌等,当动物机体抵抗力降低时可致病,称为条件性病原菌或机会性病原菌。还有少数是腐生性的,是在死物上生长繁殖产生毒素,毒素以食物等为媒介进入人和动物体而致病,如肉毒中毒等毒素性食物中毒等,称其为腐生性病原菌。 微生物学研究侧重于感染。因为感染的范围更广,发病仅仅是感染可能出现的后果之一。感染不一定都导致发病,而发病则离不开感染。如将防治传染病的重点转移到预防感染,则可收到事半功倍之效。 第一节细菌的致病性和毒力 病原菌能否引起宿主疾病取决于它们的致病性和毒力。 一定种类的病原菌,在一定的条件下能在特殊的宿主体内引起特定疾病的能力称为致病性(pathogenicity)。细菌的致病性是针对宿主而言,有的仅对人致病,有的则仅对某些动物

起重机安全监控系统

起重机械安全监控系统设计方案 1)方案描述 起重机械安全系统由数字高清语音对讲系统、数字高清视频监控系统、状态监测系统、本地监控主机、网络传输设备及远程监控平台六个部分组成。 数字式高清语音对讲系统:司机室配备数字式车载电台、司机通过操作台话筒与地面指挥或其他工作人员联系,地面指挥或其他工作人员通过对讲机与司机联系,所有对讲内容均被录音; 视频监控系统:采集和存储设备视频信息并在司机室内进行视频显示,为司机操作和设备定位提供帮助,通过网络传输单元把视频信息传输到本地监控主机和远程监控平台; 数据监控系统:分为安全监控和电气监控,通过PLC采集起重机相关安全监控数据和电气监控数据,在司机室通过触摸屏显示设备安全监控和电气监控实时状态,方便用户进行现场故障检修,通过网络传输单元把安全监控数据和电气监控数据传输到本地监控主机和远程监控平台; 本地监控主机:采用联想计算机作为监控主机,配置网络机柜和UPS,监控主机放置在货运值班室,值班人员可以通过监控主机的视频信息和数据信息进行查看货场所有起重设备的运行状况; 网络传输设备:网络传输设备进行采集门机视频信息和数据监控信息,通过无线传输方式传输到本地监控主机,再经过网络将数据传输到远程监控平台; 远程监控平台:远程监控平台具有设备视频监控、安全与状态监测、故障智能诊断、远程设备维护、维修计划管理、设备管理、信息自动推送等功能,相关设备管理人员可以通过远程监控平台的视频信息和数据信息在办公室查看所管辖内的起重机的运行状况;

限位及传感器 监控数据采集显示器硬盘录像机PLC 故障显示屏本地服务器无线通讯云服务器局域网远程用户录音摄像头 大车行走区域人及其他障 碍物防撞系统 图1:网络拓扑图 2) 高清语音对讲系统 司机室配备数字式车载电台、司机通过操作台话筒与地面指挥或其他工作人员联 系,地面指挥或其他工作人员通过对讲机与司机联系,所有对讲内容均被录音,所有语音数据资料存储不少于3个月。 (存储音频) 司机室高清摄像头录音对讲机 司机对讲机指挥对讲机 语音采集 司机室高清摄像头

细菌的致病性与感染练习题

细菌的致病性与感染练习题 一、填空题 1.构成细菌毒力的物质基础是和。 2.荚膜本身没有毒性作用,但具有、和的作用。 3.菌毛属于细菌的侵袭力,主要作用是于易感细胞表面。 4.细菌的侵袭性物质包括和。 5.细菌的致病因素除了毒力外,还与和有关。 6.感染的来源(传染源)包括和。 7.外毒素的化学成分为,内毒素的化学成分。 8.显性感染根椐病情缓急不同,可分为和,根据感染的部位及性质不同可分为和。 二、单项选择题 1.在感染过程中能协助病原菌抗吞噬或扩散的是() A.外毒素 B.内毒素 C.菌毛 D.侵袭性酶 E.芽胞 2.毒性强,具有选择性毒害作用的是() A.荚膜 B.菌毛 C.鞭毛 D.内毒素 E.外毒素 3.内毒素的毒性成分是() A.特异性多糖 B.脂多糖 C.脂质 A D.脂蛋白 E.核心多糖 4.能被甲醛脱毒成类毒素的物质是() A.外毒素 B.内毒素 C.透明质酸酶 D.血浆凝固酶 E.溶纤维蛋白酶 5.病原菌致病性的强弱主要取决于细菌的() A.基本结构 B.特殊结构 C.毒力 D.侵入门户 E.侵入数量 6.与细菌粘附作用有关的物质是() A.荚膜 B.菌毛 C.鞭毛 D.芽胞 E.侵袭素 7.与细菌致病性无关的物质是() A.菌毛 B.荚膜 C. 异染颗粒 D.脂多糖 8.与内毒素作用无关的是() A.发热反应 B.白细胞反应 C.肌肉松驰性麻痹 D.DIC E.休克 9. 病原菌侵入血流,并在其中生长繁殖,产生毒素,引起严重的全身中毒的症状称为() A.毒血症 B.脓毒血症 C.菌血症 D.败血症 10.用于预防接种的生物制品是()

A.抗毒素 B.类毒素 C.内毒素 D.外毒素 E.抗生素 11.能引起内毒素休克的细菌成分是() A.菌体抗原 B.鞭毛抗原 C.脂蛋白 D.脂多糖 , E.肽聚糖 12.具有毒性作用,只有在菌体裂解后才能释放的物质是() A.外毒素 B.内毒素 C.类毒素 D.细菌素 E.抗毒素 13.对某一传染病缺乏特异性免疫力或免疫力低下的人称为() A.病人 B.带菌者 C.带毒者 D.易感者 E.带虫者 14.隐性感染者携带某些病原体,但不出现临床症状,称为() A.健康携带者 B.恢复期携带者 C.病人 D.易感者 E.不感染 15.属于危险传染源的是() A.病人 B.恢复期带菌者 C.健康带菌者 D.恢复期带毒者 E.隐性感染者 16.属于内源性传染的是() A.病人传染 B.带菌者传染 C.空气传染 D.带菌的动物传染 E.潜伏感染 17.下列属于侵袭性酶的是() A.蛋白酶 B.淀粉酶 C.透明质酸酶 D.麦芽糖酶 18.病原菌不侵入血流,但其在局部产生的毒素侵入血流引起特殊的中毒症状,称为() A.毒血症 B.脓毒血症 C.菌血症 D.败血症 E.内毒素 19.原核细胞型生物不包括: A真菌B细菌C支原体D立克次体 20 . 细菌所具有的细胞器有: A高尔基体B核糖体C纺锤体D线粒体

危险化学品运输车辆监控系统

危险化学品运输车辆监控系统 设计方案 银江股份有限公司

目录 一、引言 (3) 二、系统分层结构 (4) 2.1.信息采集层 (4) 2.2.通信网络层 (5) 2.3.数据交换层 (5) 2.4.数据资源层 (5) 2.5.业务应用层 (5) 2.6.综合应用层 (6) 2.7.信息服务层 (6) 三、系统主要功能 (6) 3.1.基本信息采集功能 (6) 3.2.网上申报管理功能 (7) 3.3.车辆行驶数据上报功能 (7) 3.4.跨域车辆数据实时交换功能 (7) 3.5.跨域信息共享交换 (7) 3.6.地方平台接入状况监控 (7) 3.7.车辆异常警情监控 (8) 3.8.统计报表功能 (8) 3.9.辅助决策支持 (8) 四、动态信息公共交换平台 (9) 4.1.部级公共交换平台 (9) 4.2.省级监控平台 (9) 4.3.地区和企业监控平台 (10) 五、系统运行界面 (10) 六、结论 (11)

一、引言 我国危险化学品虽然在货运总量中比例不高,但货运量逐年上升。据统计2008年,道路运输危险货物达到11吨。其中道路运输剧毒物质氰化钠(固体、液体)就达到35~40万吨,共有危险品运输品运输企业约35000家运输车辆约188917辆,运输从业人员约353000人。 由于危化品大多数具有易燃、易爆、有毒等特性,在生产、运输、存储、销售、使用等各个环节均存在较大的安全风险,因此所引发的危化品重、特大事故和环境污染事件,给人民群总生命财产安全造成严重损失,甚至影响社会稳定。随着危化品运量增加,危化品道路运输事故也呈上升趋势。据中国化工信息中心统计数据显示,2006年危化品运输环节发生事故237起,较2005年同比增长14.5%;据国家环保总局统计,2006年危化品运输事故引发的环境事件26起,占环境事件总数的22.4%。表1为2008年危险化学品运输环节事故统计表, 由统计数据中可以看出,危化品公路运输事故发生率高,占危化品运输环节中事故的72.5%。 驾驶员和押运员等从业人员违章行事、车辆严重超载、车辆技术状况差和驾驶员疲劳驾驶等都是导致事故的原因。从业人员安全意识淡薄,缺乏应有的危险货物安全知识,对所运危险货物的特性不了解,不掌握所运危险货物的预防、应急与急救措施和方法。甚至部分货主把危险货物交给了没有道路危险货物运输资质的运输业户或个体运输户去运输。 危险化学品运输既涉及运输单位、运输车辆、驾驶人员、押运人员,还涉及

道路危险货物运输监控系统管理制度文本

车辆卫星定位监控系统管理制度 (一)适用范围:公司相关科室及设备和从业人员; (二)、管理主体及其职责分工:监控平台专管人员、值班监控人员、调度员等车队及相关责任岗位。相关科室、部门、车队按职责分工,互相配合,抓好工作;分管安全副总主抓负责,安监科具体监督。 (三)、安装规范和管理要求; 1、公司所有危险货物道路运输应按国家标准要求,配置运行状态记录装置(GPS)和必要的通讯工具。安装符合JT\T794-2011行业标准的车辆终端,并接入JT\T796-2011的统一监控平台。 2、公司GPS监控平台由专人操作,无关人员不得随意操作。 (四)监控内容和程序; 公司GPS监控平台对车辆动态实施全过程监控,监控人员需将各车每趟次运行时间,车速等数值分别登记存档。数据按规定保留存档。 (五)监控记录及违规处理; 1、监控人员在监控时发现存在违法违规行为,应实时避免并发送短信,并将实情详细记录报公司。依据违规实情按公司相关规定,给与处罚。 2、监控人员发现GPS监控平台车辆数值不能正常回放使用,应与市GPS监控客服中心联系,查询原因,作好记录,汇报给总经理。三天内无数值回放又未能适时查询原因的,每次对监控人员处以20元罚款。 (六)信息发送: 公司监控平台应定期或不定期利用多种形式向公司各科室各岗位发送包括道路交通事故通报、安全提示以及预警信息等内容的提示; (七)、附则: 本规定依据相关安全生产法律及公司实际制定,并由公司作出解释,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系统平台建设、维护及管理制度 为保证车载卫星定位及视频监控系统的正常运行,实现对车辆的有效监控,严控安全风险、防止和减少各类事故、杜绝偷盗油行为的发生,特制定本制度。 一、平台的建设 1.公司按照标准选用通过交通运输部指定的专业机构的系统平台标准符合性审查,并通过道路运输管理机构备案系统平台,完全符合以下车辆卫星定位系统平台标准要求: ①《道路运输车辆卫星定位系统平台技术要求》(JT/T 796); ②《道路运输车辆卫星定位系统终端通讯协议及数据格式》(JT/T 808); ③《道路运输车辆卫星定位系统平台数据交换》(JT/T 809)。 2.监控平台已接入全国重点营运车辆联网联控系统(以下简称联网联控系统),并按照要求将车辆行驶的动态信息和企业、驾驶人员、押运人员、车辆的相关信息逐级上传至全国道路运输车辆动态信息公共交换平台。 3.根据《道路运输车辆动态监督管理办法》5号令要求,结合本公司运输特点,公司配备2名以上专职监控人员负责实时监控车辆行驶动态,相关人员必须经过培训,熟悉动态监控相关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熟练运用 平台功能进行动态监控记录、分析处理动态信息,及时提醒、提示违法违 规行为。 二、平台的维护和管理 1.监控人员对违反限时禁行、不按规定路线行驶、超速、闯信号灯、逆向行驶、违法掉头、不按规定车道行驶、疲劳驾驶、未系安全带、吸烟、非正常停车等违法违规行为及时给予警告和纠正;将偷盗及疑似盗窃行为

智能隧道交通安全系统监控系统

实用文档 智能隧道交通安全监控系统 学校: 姓名:

一、项目摘要 (2) 二、创新性 (2) 三、项目研究的目的 (2) 四、正文 (3) 1、项目背景 (3) 2、技术路线 (3) 3、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3) 3.1 系统总体方案 (3) 3.2 系统功能介绍 (4) 3.3硬件设计思路 (6) 3.4软件系统设计 (7) 4、课题研究的方法与过程 (8) 5、实物展示 (8) 6、使用说明 (9) 1、光电对管位置 (9) 2、火源检测报警与风扇排气 (10) 3、无线传输 (10) 4、液晶显示信息 (10) 5、控制电路与独立电源 (10) 6、注意事项 (11) 五、相关程序 (11)

一、项目摘要 本项目基于STM32平台,开发一种智能隧道交通安全监控系统,对隧道内部进行实时的智能监控和预警,保障隧道内部行车的安全,避免车祸带来的交通堵塞等。系统通过光电对管传感器、火焰传感器模块采集隧道内部车辆行驶等相关信息,系统通过LCD显示模块、无线传输、对火源的分析检测、直流电机控制风扇、蜂鸣器等进行报警。系统硬件的电源电路、光电模块、火焰传感模块、风扇电机模块均接处理器模块,处理器模块接无线模块、LCD显示模块,处理器模块还与无线模块、光电模块等双向连接。 本系统可进行实时的智能监控和预警,保障隧道内部的行车安全,成本少,功耗低,安装方便,应用性能高,在各隧道的安全检测使用上均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和推广价值。 二、创新性 1.实现隧道内部安全、畅通通行; 2.替代传统的视频监控,其在隧道内部光线无法达到预期效果,而且造价高等特点,对此实现了改进。 3.为智能交通的实现做出进一步的推动。 三、项目研究的目的 1.解决隧道内部的监控问题,节省人力。 2.使隧道内部实现智能化管理,将隧道内车辆信息及时返回分析。 3.对车辆的行进情况具体分析,一旦有车祸等车辆滞留事件发生,对其及时处理并疏通来往车辆,及时对进行路线做出调整。 4.及时将隧道内部的信息发送到进入隧道前的屏幕上,让来往的车辆第一时间发现隧道的通行状况(如车祸导致的堵车等)。 5.一旦车祸发生严重,导致内部发生火宅等事故,会对隧道进行紧急封停,同时保证内部的排气工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