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染病病人的护理1-2

传染病病人的护理1-2
传染病病人的护理1-2

传染病病人的护理1-2

(总分:35.50,做题时间:90分钟)

一、A2型题(总题数:22,分数:22.00)

1.男性,20岁,患流行性乙型脑炎,并出现中枢性呼吸衰竭,应立即采取的措施是

?A.静脉滴注碳酸氢钠

?B.静脉滴注生理盐水

?C.静脉滴注低分子右旋糖酐

?D.静脉滴注20%甘露醇

?E.静脉滴注去甲肾上腺素

(分数:1.00)

A.

B.

C.

D. √

E.

解析:

2.男性,18岁,曾有被狗咬伤史,未接种狂犬疫苗,病人近来出现恐怖、咽肌痉挛和呼吸困难,正确的治疗原则是

?A.使用狂犬病免疫血清及病原治疗药物

?B.用大量丙种球蛋白及抗菌药物

?C.立即接种狂犬疫苗及注射免疫血清

?D.应用免疫球蛋白及输血、输血浆等支持疗法

?E.给予病人维持呼吸系统及心血管系统功能的对症治疗

(分数:1.00)

A.

B.

C.

D.

E. √

解析:

3.女性,9岁,8月的某1d突然出现高热,体温:40.5℃,头痛,恶心、呕吐。考虑为流行性乙型脑炎,给予积极治疗,症状缓解不明显,又出现意识障碍,呼吸困难。体检:深度昏迷,呼吸深浅不匀,节律不齐,时有叹息样呼吸。目前最首要的处理是

?A.补充液体、钠盐

?B.纠正水代谢紊乱

?C.镇静止痉药

?D.脱水及呼吸兴奋剂

?E.纠正酸中毒

(分数:1.00)

A.

B.

C.

D. √

E.

解析:

4.男性,5岁,高热3d,神志不清1d入院,体检:T:39.6℃,颈有抵抗,巴氏征(+)。化验:血白细胞18×109/L,中性粒细胞85%。脑脊液细胞数500×106/L,糖和氯化物正常,诊断为乙脑。入院后患儿昏迷加深,呼吸节律不整,瞳孔不等大,对光反应迟钝。患儿出现的并发症是

?A.脑疝

?B.脑出血

?C.脑水肿

?D.呼吸衰竭

?E.心功能不全

(分数:1.00)

A. √

B.

C.

D.

E.

解析:

5.男,3岁,高热2h,腹泻,抽搐3次,神志不清,于2002年8月急诊入院应首先作的检查是

?A.脑脊液检查

?B.脑电图检查

?C.血白细胞分类

?D.血涂片找疟原虫

?E.灌肠或肛门试子检查粪便常规

(分数:1.00)

A.

B.

C.

D.

E. √

解析:

6.男性,20岁,持续发热8d,伴食欲差,腹胀,便秘。体检:表情淡漠,心率76次/分,腹软、肝肋下1cm,脾肋下3cm,白细胞正常,嗜酸性细胞为零,血培养有伤寒杆菌生长。传染病的首要处理是

?A.脱水剂应用

?B.纠正水代谢紊乱

?C.镇静止痉药

?D.呼吸兴奋剂

?E.抗病原治疗

(分数:1.00)

A.

B.

C.

D.

E. √

解析:

7.女性,27岁,4h前出现腹泻,共10余次,水样便,量多,无腹痛,无里急后重,呕吐3次。体检:神志清,稍有烦躁,中度脱水,血压6.2/2.7kPa(47/20mmHg),心率138次/分,腹软无压痛。应紧急采取的措施是

?A.口服补液

?B.服用止泻药

?C.诺氟沙星口服

?D.快速静脉补液

?E.应用血管活性药

(分数:1.00)

A.

B.

C.

D. √

E.

解析:

8.男,10岁,被邻居家狗咬伤速来医院就诊,正确的处理是

?A.应用抗菌药物

?B.营养支持促进伤口愈合

?C.局部伤口缝合包扎

?D.补充电解质,应用呼吸兴奋剂

?E.彻底进行伤口处理,注射狂犬病疫苗

(分数:1.00)

A.

B.

C.

D.

E. √

解析:

9.男性,32岁,突然高热、头痛、腰痛、恶心5d,2d前体温正常,但出现尿少。化验结果:白细胞16×109/L,有异型淋巴细胞,血小板60×109/L,尿中有膜状物。首先考虑的疾病是

?A.败血症

?B.肾盂肾炎

?C.钩端螺旋体病

?D.肾综合征出血热

?E.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分数:1.00)

A.

B.

C.

D. √

E.

解析:

10.女,12岁,突发寒战、高热、抽搐、昏迷。体检:T:40.5℃,BP8.2/4.3kPa(61/32mmHg),实验室检查:血白细胞15×109/L,中性粒细胞82%,肛试子取便,镜检:脓细胞(+),拟诊断为细菌性痢疾。为确诊应做的检查是

?A.血培养

?B.大便培养

?C.骨髓培养

?D.脑脊液检查

?E.血清抗体检测

(分数:1.00)

A.

B. √

C.

D.

E.

解析:

11.男性,23岁,诊断为重型肝炎,近日该病人睡眠规律倒错,记忆力,定向力,计算力下降,扑翼征可疑。病人可能为

?A.慢性活动性肝炎

?B.急性重型肝炎

?C.肝性脑病

?D.肝肾综合征

?E.亚急性重型肝炎

(分数:1.00)

A.

B.

C. √

D.

E.

解析:

12.一伤寒病人突发右下腹剧痛。查体:腹部压痛、反跳痛明显,应考虑最大可能是

?A.肠炎

?B.阑尾炎

?C.肠穿孔

?D.肠出血

?E.肠痉挛

(分数:1.00)

A.

B.

C. √

D.

E.

解析:

13.男性,3岁,高热4h,惊厥2次,入院治疗,T40℃,浅昏迷,颈轻度抵抗,瞳孔不等大,心率110/分,血压15/11kPa,首要处理是

?A.脱水剂应用

?B.补充液体、钠盐

?C.纠正水代谢紊乱

?D.镇静止痉药

?E.呼吸兴奋剂

(分数:1.00)

A. √

B.

C.

D.

E.

解析:

14.男,12岁,突发寒战、高热、抽搐、昏迷。体检:T:40.5℃,P140次/分,Bp8.2/4.3kPa(61/32mmHg),口唇发绀。实验室检查:血白细胞15×109/L,中性粒细胞82%,肛试子取便,镜检:脓细胞(+),拟诊断为细菌性痢疾。正确的类型是

?A.中毒性细菌性痢疾(脑型)

?B.慢性细菌性痢疾急性发作

?C.急性细菌性痢疾(普通型)

?D.中毒性细菌性痢疾(休克型)

?E.中毒性细菌性痢疾(混合型)

(分数:1.00)

A.

B.

C.

D. √

E.

解析:

15.女性,23岁,10d来高热,食欲不振,大便干,腹胀。查体:T:39℃,腹部皮肤可见少量淡红色、稍高出皮肤的皮疹,压之褪色,肝肋下1cm,脾肋下1.5cm。肥大氏反应“O”1:80,“H”1:320。此病人病后可获得

?A.暂时免疫

?B.持久性免疫

?C.一定的免疫力

?D.较长时间的免疫

?E.无免疫可再次患病

(分数:1.00)

A.

B. √

C.

D.

E.

解析:

16.女性,25岁,有性接触史,近3个月来发热、咳嗽、喘憋,疑为肺炎,经多种抗生囊治疗无效,全身状况日渐衰竭,全身淋巴结肿大,为确诊首先考虑的检查是

?A.痰培养

?B.肺功能

?C.胸部CT

?D.胸部X线检查

?E.HIV抗体测定

(分数:1.00)

A.

B.

C.

D.

E. √

解析:

17.8月份,患儿9岁,高热39.5℃,昏迷,抽搐,四肢厥冷,血压8/5kPa,肛拭子取便镜检为脓细胞,红细胞(+),最可能的判断是

?A.细菌性痢疾中毒休克型

?B.霍乱并发,循环衰竭

?C.钩端螺旋体病肺大出血型休克

?D.青霉素治疗钩端螺旋体病引发赫氏反应

?E.青霉素过敏性休克

(分数:1.00)

A. √

B.

C.

D.

E.

解析:

18.重型肝炎病人,烦躁,24h尿量少子300ml,尿常规正常,血生化:尿素氮、肌酐升高。病人可能为

?A.慢性活动性肝炎

?B.急性重型肝炎

?C.肝性脑病

?D.肝肾综合征

?E.亚急性重型肝炎

(分数:1.00)

A.

B.

C.

D. √

E.

解析:

19.女性,22岁,突起高热,上腹不适,恶心,食欲减退,体温38.5℃,出现黄疸,皮肤瘙痒,肝肋下1.5cm,腹水阴性,血ALT1200U,初步诊断为甲型病毒性肝炎,此型肝炎的传播途径是

?A.呼吸道传播

?B.消化道传播

?C.性传播

?D.母乳传播

?E.血液传播

(分数:1.00)

A.

B. √

C.

D.

E.

解析:

20.女性,12岁,轻度乏力,厌食25d,无恶心、呕吐、尿色进行性加深,皮肤瘙痒。肝功ALT100U/L,TBil 310μmol/L,ALP900U/L,GGT800u/L,CH15mmol/L,根据上述病历资料,病人最可能的诊断是

?A.慢性活动性肝炎

?B.急性重型肝炎

?C.肝性脑病

?D.肝肾综合征

?E.淤胆型肝炎

(分数:1.00)

A.

B.

C.

D.

E. √

解析:

21.慢性活动性肝炎病人,近20d来,消化道症状加重,黄疸迅速加深,精神萎靡,出现腹水,黑便。病人可能是

?A.慢性活动性肝炎

?B.急性重型肝炎

?C.慢性肝炎急性发作

?D.肝肾综合征

?E.亚急性重型肝炎

(分数:1.00)

A.

B.

C. √

D.

E.

解析:

22.诊断肾病综合征出血热的病人,在病程第6天,尿量80ml/24h,血压24.8/15.7kPa(186/118mmHg),面部浮肿,两肺底有散在湿啰音,应采取的治疗原则是

?A.降压、促进利尿,导泻

?B.采用高渗葡萄糖、降压、利尿

?C.应用抗病毒药物及激素降压

?D.严格控制输液量、应用高效利尿剂、导泻

?E.采用利尿合剂、扩血管药、纠正酸中毒

(分数:1.00)

A.

B.

C.

D. √

E.

解析:

二、A3型题(总题数:10,分数:13.50)

患者,女性,32岁,5天前出现发热、乏力、恶心、食欲不振,查体:巩膜轻度黄染,肝肋下1cm,质软,ALT 750U/L,总胆红素55μmol/L,考虑谊病人为“病毒性肝炎”。

(分数:2.50)

(1).下列检查中,对进一步明确诊断意义最大的是(分数:0.50)

A.腹部B型超声

B.肝功能检查

C.肝炎病毒标志物检测√

D.凝血功能检查

E.血培养

解析:

(2).该病人目前最主要的治疗措施是(分数:0.50)

A.卧床休息√

B.保肝药物治疗

C.抗病毒治疗

D.补充维生素

E.免疫治疗

解析:

(3).入院后查抗-HAV-IgM(+),乙肝五项检查中,抗-HBs(+),余均为(-)。对于该检查结果的解释,正确的是(分数:0.50)

A.既往曾经感染过甲型肝炎

B.目前感染的是甲型肝炎√

C.目前感染的是乙型肝炎

D.可除外甲型、乙型肝炎感染

E.为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

解析:

(4).对子与其生活在一起的丈夫来讲,恰当的措施是(分数:0.50)

A.做好消化道隔离√

B.注射乙肝疫苗

C.检疫45天

D.检疫45天,并注射丙种球蛋白

E.注射高价特异性免疫球蛋白

解析:

(5).对于一直由其照顾的5岁儿子,恰当的措施是(分数:0.50)

A.不需采取任何措施

B.注射乙肝疫苗

C.检疫45天

D.检疫45天,并注射丙种球蛋白√

E.注射高价特异性免疫球蛋白

解析:

患儿,7岁,高热40.5℃,昏迷,抽搐,四肢厥冷,血压8/5kPa(60/38mmHg),肛拭子取便镜检为脓细胞、红细胞(+)。

(分数:1.00)

(1).最可能的判断是(分数:0.50)

A.细菌性痢疾中毒休克型√

B.霍乱并发,循环衰竭

C.钩端螺旋体病肺大出血型休克

D.青霉素治疗钩端螺旋体病引发赫氏反应

E.青霉素过敏性休克

解析:

(2).此时最主要的护理措施是(分数:0.50)

A.注意保暖

B.氧气吸入

C.卧床休息

D.少渣饮食

E.开放静脉扩溶治疗√

解析:

男性,26岁,农民,发热、头痛,腰痛、厌食,恶心5天,体检:面颈充血,腋下有出血点,肾区叩击痛。实验室检查:白细胞升高,血小板降低,尿蛋白(+)、EHF-IgM(+)

(分数:1.00)

(1).该病人的诊断是(分数:0.50)

A.流行性乙型脑炎

B.流行性出血热√

C.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D.钩端螺旋体病

E.原虫性疟疾

解析:

(2).流行性出血热的三大主征是(分数:0.50)

A.发热、出血、肾衰竭√

B.头痛、出血、肾衰竭

C.发热、出血、低血压休克

D.头痛、出血、低血压休克

E.发热、头痛、肾衰竭

解析:

女性,10岁,发热,恐怖,恐水、怕风、咽肌痉挛和呼吸困难,第五天四肢软瘫,呼吸肌麻痹而死亡。

(分数:1.00)

(1).该病人的传染源是(分数:0.50)

A.猪

B.狗√

C.鼠

D.蚊子

E.跳蚤

解析:

(2).该病人的诊断是(分数:0.50)

A.狂犬病√

B.布氏杆菌病

C.血吸虫病

D.钩虫病

E.肠绦虫病

解析:

患者,男性,26岁。近3个月来无明显原因出现颈部、腋下淋巴结肿大,伴顽固性腹泻,每日数十次稀便,体重明显下降达10kg,3年前在国外居住期间,因手术而输血400ml,术后无特殊反应。

(分数:1.50)

(1).该病人应首先考虑的疾病为(分数:0.50)

A.肠结核合并淋巴结结合

B.克罗恩病

C.艾滋病√

D.淋巴瘤

E.恶性组织细胞病

解析:

(2).为明确诊断,首选的检查是(分数:0.50)

A.血培养

B.PPD试验

C.HIV抗体检测√

D.淋巴结穿刺或活检

E.骨髓穿刺涂片

解析:

(3).病人担心会传染给妻子,但妻子的相关检查正常。下列宣传中正确的是(分数:0.50)

A.妻子不会被传染

B.实行分餐制

C.避免皮肤接触

D.性生活时带安全套√

E.避免与之接吻

解析:

患者,男性,20岁,1周前开始出现高热,持续不退,伴有食欲不振,大便干燥,轻度腹胀。查体:T 39.2℃,P 80次/分,肝肋下2cm,脾肋下1cm,血常规示WBC2.4×109/L,中性粒细胞43%,淋巴细胞57%,肥达反应:“O”1:160,“H”1:320,诊断为伤寒。

(分数:1.50)

(1).目前病人正处于病程的(分数:0.50)

A.初期

B.极期√

C.缓解期

D.反应器

E.恢复期

解析:

(2).此时病人宜采取的饮食护理措施是(分数:0.50)

A.禁食

B.减少餐次

C.少量多餐√

D.可进食牛奶、豆浆等营养丰富的流质饮食

E.进食易消化、富含纤维素的饮食

解析:

(3).病人入院15天,体温开始下降,食欲较前明显改变,无腹胀等不适。查体:T 38.4℃,P 84次/分。对于此时的病人来讲,下列做法错误的是(分数:0.50)

A.给予少渣、少纤维素的饮食

B.由软饭逐渐过渡到正常饮食√

C.给予高热量、高蛋白、富含维生素的半流质饮食

D.避免过饱

E.避免进食生冷、不易消化的食物

解析:

男性,24岁,持续发热9d,伴食欲差,腹胀,便秘。体检:表情淡漠,心率72次/分,腹软、肝肋下1cm,脾肋下2cm,白细胞正常,嗜酸性细胞为零,血培养有伤寒杆菌生长。

(分数:1.50)

(1).传染病的首要处理是(分数:0.50)

A.脱水剂应用

B.纠正水代谢紊乱

C.镇静止痉药

D.呼吸兴奋剂

E.抗病原治疗√

解析:

(2).伤寒的肠道并发症多出现在病程的(分数:0.50)

A.第1周内

B.第2周~第3周√

C.第4周~第5周

D.第6周

E.整个病程

解析:

(3).下列护理正确的是(分数:0.50)

A.高热可用大剂量退热剂

B.因发热可进冷食物

C.腹胀时仍可饮用牛奶

D.病人绝对卧床休息至热退后一周√

E.如有便秘和用导泻药

解析:

患儿,13岁,8月的某一天突然出现高热,体温:39.8℃,头痛,恶心、呕吐。考虑为流行性乙型脑炎,给予积极治疗,症状缓解不明显,又出现意识障碍,呼吸困难。体检:深度昏迷,呼吸深浅不匀,节律不齐,时有叹息样呼吸。

(分数:1.50)

(1).目前最首要的处理是(分数:0.50)

A.补充液体、钠盐

B.纠正水代谢紊乱

C.镇静止痉药

D.脱水及呼吸兴奋剂√

E.纠正酸中毒

解析:

(2).流行性乙型脑炎最主要的死亡原因是(分数:0.50)

A.过高热

B.反复惊厥

C.严重后遗症

D.昏迷合并肺炎

E.中枢性呼吸衰竭√

解析:

(3).流行性乙型脑炎的传播途径是(分数:0.50)

A.血液传播

B.密切接触

C.虫媒传播√

D.粪—口传播

E.飞沫传播

解析:

男性,23岁,诊断为重型肝炎,近日该病人睡眠规律倒错,记忆力,定向力,计算力下降,扑翼征可疑。

(分数:1.00)

(1).病人可能为(分数:0.50)

A.慢性活动性肝炎

B.急性重型肝炎

C.肝性脑病√

D.肝肾综合征

E.亚急性重型肝炎

解析:

(2).对该病人进行护理不正确的是(分数:0.50)

A.绝对卧床休息

B.高糖、高维生素饮食

C.限制蛋白质摄入

D.观察生命体征

E.躁动时可用巴比妥类药物√

解析:

重型肝炎病人,烦躁,24h尿量少于300ml,尿常规正常,血生化:尿素氮、肌酐升高。

(分数:1.00)

(1).病人可能的诊断为(分数:0.50)

A.慢性活动性肝炎

B.急性重型肝炎

C.肝性脑病

D.肝肾综合征√

E.亚急性重型肝炎

解析:

(2).下列护理措施中错误的是(分数:0.50)

A.绝对卧床休息,保持安定情绪

B.低脂、低盐、高糖、高维生素易消化流食

C.观察生命体征及神志变化

D.限制蛋白质摄入

E.大量补液,每日入量大于1500ml为宜√

解析:

传染科病人的心理护理

传染科病人的心理护理 传染病是各种致病性的病原体所引起的具有传染性的疾病, 常可迅速传播, 在一定外界环境条件下可以造成流行, 严重危害人民的健康。传染病区别于其他疾病的重要临床特点是其具有传染性, 因而往往造成病人的心理反应错综复杂、心理压力较大。在传染病的临床疗工作中, 心理护理有着不容忽视的作用。临床观察结果表明, 传染病病人除具有一般内科病人的心理特征外, 还有其特殊的心理表现。下面我主要介绍传染病病人的心理反应特点及心理护理措施。 一、传染病病人的心理反应特点 1、恐惧心理这种心理常见于首次患病且确诊病情的病人。乙肝患者普遍存在恐惧、焦虑情绪。主要与乙肝的传染性有关。有些患者不理解隔离的目的和意义,觉得医护人员害怕他们、嫌弃他们,亲朋好友也疏远他们,患者感到自己处于一种独立无援的境地,加重了恐惧心理。有些患者担心疾病的治疗,预后和转归以及对家庭、对社会的责任感。因此,常常表现出心事重重、忐忑不安的焦虑情绪。此时期病人比较敏感, 医务人员的言谈举止均影响病人的情绪。(举例) 2、不安全感、多疑心理有些传染病病人在住院期间害怕再染上其他传染病, 因而在病室内过分小心谨慎, 过分疑虑, 不敢活动, 不敢接触病室内的各种物品。(举例) 3、孤独心理这种心理常见于住院病人。由于传染病室对病人实施严格隔离, 住院病人的动常被限制在一定范围之内,加之严格的探视、陪侍制度, 病人不能经常与家人和朋友见面,病人之间因病种的不同也不能相互来往。这样, 病人往往感到生活单调乏味、精神空虚无聊, 因而产生孤独感。(举例) 4、急躁、担忧心理这种心理常见于慢性传染病病人。由于住院时间长、病情易反复、情绪易波动, 甚至性格发生改变。病情反复时情绪难以控制, 或消沉哭闹, 甚至不配合治疗, 直接影响病人的康复。(举例) 5、悲观、绝望心理这种心理多见于病程长、病情重、经济条件差的病人。18--30岁的青年患者也有悲观绝望的情绪。未婚青年担心由于乙肝的传染,影响个人问题的解决;已婚青年担心婚后的幸福及家庭的破裂。由于病痛长期折磨, 经济难以承受, 造成思想负担沉重, 终日烦躁不安, 情绪不稳定从而产生悲观、绝望的心理(举例) 6、自卑心理这种心理常见于出院病人。传染病人出院时仍担心有传染性, 出院后会传染给亲人和朋友, 更担心因患过传染病而影响工作、学习和社会交往, 此时病人心理复杂, 表现为忧虑不安, 过多询问。(举例) 二、心理护理 心理护理是护理人员通过语言行为影响改变病人的心理状态和行为, 使病人的精神和身体状态得到改善而达到治疗目的。心理护理对传染病病人的治疗过程及康复有着重要意义, 是传染科护士必须掌握的学科。 1、准确掌握病人的心理活动准确掌握病人的心理活动是实施心理护理的前提。医护人员对传染科病人的心理活动特点及情绪变化要掌握、理解、同情, 细心观察病人心理变化的各种因素, 要针对病人不同的具体情况进行心理护理。可以通过接触病人, 细致观察病人的表情、言语及行为或与病人交谈,直接了解其心理活动。也可以通过阅读病历, 了解病人症状及治疗情况、职业文化程度、兴趣等, 此外还可向家属了解病人提出哪些问题及要求, 间接了解其心理活动。然后把看到的听到的、观察到的, 能反映病人精神状态的情况加以分析、判断、推理, 从而准确地分析了解病人的真实心理。 2、注重语言修养语言可以治病, 也可以致病, 甚至致命。关心体贴患者乙肝患者对医护人员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特别敏感:因此,护士应设身处地为患者着想,用亲切的口吻、

浅谈艾滋病患者的心理特点分析及护理对策

浅谈艾滋病患者的心理特点分析及护理 对策 (作者:___________单位: ___________邮编: ___________) 【论文关键词】艾滋病患者;生命质量;人文关怀【论文摘要】目的总结艾滋病患者的临床护理经验,积极探讨适应艾滋病患者的新的护理模式,提高患者的生存率,降低死亡率。方法通过对54例艾滋病患者的心理特点分析,及时实施相对应的护理对策。结果艾滋病患者的住院死亡率由原来的58.67%降至33.33%。结论在积极做好职业防护和各项治疗的基础上,注重艾滋病患者的心理特点分析并积极实施良好的护理对策、提供心理支持及人文关怀,确实能够提高患者的生命质量。 目前,艾滋病仍是全球热点的健康问题,我国正面临着严峻的疫情J。2005年最新评估显示,中国现有HIV感染和AIDS患者约65万人。对此我国政府非常重视,随着减少艾滋病患者的歧视、共同抗击AIDS口号的提出以及艾滋病抗病毒药物的免费使用,近年来本院艾滋病患者的住院例数明显上升,针对如何控制艾滋病患者的病情发展、如何降低艾滋病患者的死亡率、如何护理艾滋病患者,本院在积极号召做好职业防护、采取抗病毒、营养支持、预防并发症、对

症治疗等综合治疗措施的基础上,加强艾滋病患者的临床观察,强调及时发现存在的问题及时分析,并针对其心理特点实施相对应的护理对策和人性化的关怀,在稳定患者的情绪、减少药物不良反应、延长患者的生存时间、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方面效果显著,现总结如下。 1临床资料 统计本院2005年1月至2008年1月收治的艾滋病患者54例为实验组,其中男43例,女11例;年龄最小3岁,最大56岁,平均(31.54-7.5)岁;感染途径:母婴垂直传播感染者4例,父婴垂直传播1例,血液传播l8例,性接触传播7例,感染途径无记录者24例。在积极完善职业防护的基础上,积极采取综合治疗措施,提供针对性的护理对策和人性化的护理服务,36例患者好转,18例死亡,死亡率为33.33%;对照组为本院2001年12月至2004年12月收治的艾滋病患者29例,给予常规治疗和护理,好转l2例,死亡17例,死亡率为58.62%。 2心理特点分析 艾滋病患者从疑似到初筛到再次确诊,根据其临床表现可归纳为五期。 2.1恐惧否认期由于对疾病的恐惧,此期患者一般都不愿意轻易相信、承认自己所患疾病的事实,企图幻想着是化验错误,并对前去做治疗的护士旁侧敲击甚至试图偷看病历而获得再次证实。 2.2愤怒绝望期随着不适症状的逐渐加重和诊断结论的逐渐被证实,患者常表现为挑剔、烦躁、愤世嫉俗、摔东西、骂人、悲

血液病患者的护理

血液病患者的护理 血液病亦称为造血系统疾病,包括原发于造血系统疾病(如白血病原发于骨髓组织等)和主要累及造血系统疾病(如缺铁性贫血等)。血液病可以是原发的,其中大多数是先天性造血功能缺陷或骨髓成分的恶性改变。也可以是继发的,其他系统的疾病如营养缺乏、代谢异常及物理化学因素等也可以对骨髓系统造成不良反应,血液或骨髓成分有较明显改变者,亦属血液病的范畴。 血液病患者做好护理也是不可或缺的一个内容,这对于病情的好转可康复至关重要,下面为您汇总血液病患者护理知识的相关内容。 血液病患者平常生活中的护理是非常重要的。血液病患者由于白细胞数量减少或功能异常,容易发生感染,轻者需输注抗生素,增加医疗费用,重者会危及生命。 就感染部位来讲,口腔、呼吸道、消化道、肛周、泌尿道以及皮肤与外界相通的部位比较容易发生感染。就感染发生的病原体来讲,细菌、真菌、病毒是常见的,有时也会有寄生虫的感染。感染是可以预防的,注意以下几方面可以有效地预防感染的发生: 1.保持愉悦的心境,坚定战胜疾病的信念。悲伤与忧愁都与病无补,而且会减低抵抗力,增加感染机会。相反,保持心情愉快则可以提高免疫力。 2.进食洁净、营养丰富、易消化的饮食。从饮食中摄入足够的能量和营养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抵抗力,同时要注意洁净以防“病从口入”。 3.积极做好个人卫生及空气消毒:注意口腔、鼻腔、会阴的卫生,可以减少病原体侵入的机会,每日紫外线照射三十分钟,注意开窗通风。 4.减少互串病房及探视,避免交叉感染。 5.如已发生感染,积极配合医护人员进行相应的病原学检查及治疗,正确反映情况以利医务人员判断感染的真实情况做出治疗的选择,使感染尽快控制,节约人力、财力成本,促疾病痊愈。 6.应用中药可提高机体免疫力、改善免疫功能、增加身体抵抗力。 血液病患者发生感染是很危险的,所以平时生活中一定要处处注意,除了注意卫生和饮食以外,还要少去人多的地方,尤其是眼下正是流感高发时期,出门

中职 传染病病人的护理复习题目

传染病病人护理 (1).传染病的下列特征中最主要的是A.有病原体B.有传染性C.有地方性D.有季节性E.有感染免疫 (2).我国规定管理的传染病分为 A.甲类1种、乙类23种、丙类11种 B.甲类2种、乙类24种、丙类9种 C.甲类3种、乙类28种、丙类9种 D.甲类3种、乙类24种、丙类9种 E.甲类2种、乙类26种、丙类11种 (3).关于消化道隔离,下列哪项是错误的A.最好同一病种病人收住同一病室B.工作人员密切接触病人时应穿隔离衣、戴帽子及口罩、穿隔离鞋 C.病人的用品、食具、便器、排泄物、呕吐物均须消毒 D.病室应有防蝇及灭蝇设施E.病人可交换使用物品 (4).传染病在发病前出现一般轻微症状的阶段称为 A.潜伏期B.前驱期 C.症状明显期D.恢复期E.以上都不是 (5).关于消毒的概念,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A.消毒的种类包括疫源地消毒和预防性消毒 B.疫源地消毒包括随时消毒和终末消毒 C.终末消毒指预防性消毒D.预防性消毒是指对可能受病原体污染的场所、物品所做的消毒措施

E.病室的日常:卫生处理、餐具消毒等属预防性消毒 (6).传染病在较小范围、短时间内突然出现大批同类病例,称为A.流行 B.大流行C.散发D.暴发流行E.以上都不是 (7).传染病的基本特征是A.有传染性、传播途径、免疫性B.有病原体、流行性、传染性 C.有病原体、传染性、流行性、地方性、季节性、免疫性 D.有传染性、免疫性、流行性、地方性、季节性 E.有病原体、传染性、免疫性 (8).国务院规定报告传染病疫情的时限是A.甲类传染病在城市6h 内,农村12h内B.甲类传染病在城市、农村均应在12h以内C.甲类传染病在城市12h内,农村24h内D.乙类传染病在城市6h内,农村12h内 E.乙类传染病在城市8h内,农村16h内 (9).传染病感染后最易识别的是 A.潜在性感染B.亚临床感染 C.慢性病原携带者D.隐性感染E.显性感染 (10).确定一种传染病的检疫期是根据该病的A.潜伏期B.传染期C.症状明显期D.恢复期E.前驱期 (11).一日间体温之差在1℃以上,但低温未到正常,称为A.稽留热B.弛张热C.间歇热D.波状热E.回归热 (12).构成传染的最基本因素:A.机体免疫状态

艾滋病患者的心理特征分析及心理护理

艾滋病患者的心理特征分析及心理护理 【关键词】艾滋病 【摘要】不同的性格、文化层次、病情和心理状况,使艾滋病患者有着不同的心理特征。心理护理对艾滋病患者调整心态、增强其免疫力、调动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发挥其主观能动性、不断消除心理因素对患者的负面影响起着重要的作用,使患者保持乐观向上的心态,积极配合治疗,以缓解病情,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为目的。在护理过程中要及时了解、超前预见,根据患者不同的心理特征,用心理学的方法予以积极施护。 【关键词】艾滋病;心理特征;心理护理 艾滋病又名获得性人免疫缺陷综合征,一般通过性接触、血液传播以及母婴垂直传播[1]。艾滋病是一种世界性难题的疾病,难以攻克,治愈率几乎为零。艾滋病患者的心理复杂,一般会经历5个时期,应根据不同患者不同时期的心理特征予以相对应的护理措施,使每位患者都能正确予以对待。 1 艾滋病患者的心理特征分析 1.1 怀疑否认期患者突然得知确诊为艾滋病,企图以否认的心理方式来达到心理平衡,怀疑医生诊断错误或检查错误。并会去不同医院就诊,希望误诊被证实。 1.2 愤怒发泄期度过了否认期,患者知道生命岌岌可危了,常会出现强烈的愤怒和悲痛,一旦证实了艾滋病的诊断,患者会立即感到对世间的一切都有无限的愤怒和不平,有被生活遗弃、被命运捉

弄的感觉,表现悲愤、烦躁、拒绝治疗,并把这种愤怒向周围的人发泄。如常借故各种理由表现出愤怒和嫉妒,常常与亲人、医护人员发生吵闹,事事感到不如意、不顺眼,怕被周围人遗弃[2]。表现这些心理的行为如:大声喧哗,百般抱怨,无理取闹,这种情绪持续不定,会消耗患者战胜疾病与正常生活的精力。 1.3 合作协议期患者由愤怒期转入协议期,心理状态显得平静、安详、友善、沉默不语。这时又能顺从地接受治疗并希望医务人员能替他保密,要求得到舒适周到的治疗和护理,希望能延缓死亡的时间。 1.4 悲伤忧郁期当患者在治疗或休养过程中,想到自已还未完成的工作和事业,想到亲人及子女的生活、前途和家中的一切而自己又不能顾及时,便会从内心深处产生难以言状的痛楚和悲伤。再加上疼痛的折磨,则进一步转化为绝望,从而产生轻生的念头,一旦产生了这种心理之后,就可能采取各种手段过早结束自己的生命。 1.5 接受升华期也有许多艾滋病患者虽有多种心理矛盾,但最终能认识到现实是无法改变的,惧怕死亡是无用的,而能以平静的心情面对现实,生活得更充实更有价值,在短暂有限的时间里,实现自己的愿望和理想,把消极的心理转为积极的效应,以使心理通过代偿来达到平衡。此期患者对自身疾病关注不会太多,而是考虑怎样发挥自己有限的人生价值。 2 艾滋病患者的心理护理 艾滋病是一个难治性疾病,除对症治疗护理外,患者在病程中会遇到各种心理问题。大部分患者面对死亡、社会孤立、人们的歧

74系统精讲-传染病-艾滋病病人的护理

1. 某男性门诊患者,向护士咨询下列哪项不是艾滋病的途径传播,护士正确的回答是 A. 性接触 B. 输血 C. 母婴 D. 握手 E. 共用注射器注射 【答案】:D 【解析】:考察艾滋病病因及发病机制。请记忆HIV 的传播途径:性接触传染;注射途径传染;母婴传播;其他有体液交换的途径,包括应用病毒携带者的器官进行移植,人工授精等。 2. HIV 对下列哪种理化因子不敏感 A. 56℃加热30 分钟 B. 5%漂白粉 C. 25%以上乙醇 D. 2%次氯酸 E. 紫外线和γ 射线 【答案】:E 【解析】: 考察艾滋病护理措施。请记忆HIV病毒对热敏感,56℃30 分钟能灭活,25%以上浓度酒精、0.2%次氯酸钠及漂白粉能灭活病毒;但对0.1%甲醛溶液、紫外线和γ射线不敏感。 3. HIV 感染的临床分期不包括 A. 潜伏期 B. 无症状感染 C. 持续性全身淋巴结肿大 D. 急性感染 E. 艾滋病期 答案】:A

【解析】: 考察艾滋病护理措施。请记忆HIV 侵入人体后可分为四期,Ⅰ期:急性感染;Ⅱ期:无症状感染;Ⅲ期:持续性全身淋巴结肿大;Ⅳ期:艾滋病。 4. HIV 感染的孕妇,25岁,已妊娠14 周,防止母婴传播的最好方法是 A. 注射抗-HIV 免疫球蛋白 B. 口服齐多夫定 C. 口服奈韦拉平 D. 立即终止妊娠 E. 注射抗-HIV 疫苗 【答案】:D 【解析】: 考察艾滋病治疗原则。请记忆由于妊娠本身造成孕妇的免疫功能处于抑制状态,可能造成CD4+细胞的丢失,不仅加速进展为艾滋病,发生机会感染的概率也增大,HIV 感染母婴传播概率非常大,所有预防性的治疗仍有不能阻断的可能,最好的方法是立即终止妊娠。 5. 护士为社区人员做卫生宣教,告知人们艾滋病的传染源包括 A. 艾滋病病毒携带者 B. 艾滋病病人 C. 艾滋病病人和艾滋病病毒携带者 D. 性病患者 E. 同性恋者 【答案】:C 【解析】:考察艾滋病病因及发病机制。请记忆病人和HIV 无症状病毒携带者是艾滋病的传染源。 6. 某患者,一月前上感,出现发热伴淋巴结肿大,经治疗痊愈,一周前做阑尾手术前常规检查HIV(+) ,但是病人没有任何症状,请问艾滋病的潜伏期一般为 A. 2~10天 B. 2~10周 C. 2~10个月 D. 2~10年或更长 E. 10 周内 【答案】:D

浅谈传染病患者的心理护理

浅谈传染病患者的心理护理 (作者:___________单位: ___________邮编: ___________) 【关键词】传染病心理护理 传染病的护理不同于其他疾病的护理。这主要是由于传染病的传染性决定的。患者被确诊为传染病后,不仅自己要遭受疾病折磨之苦,更痛苦的是自己成为对周围人造成威胁的传染源,为了避免传染病的蔓延,患传染病的人都要进行隔离治疗。人是社会的人,都有爱与归属的需要,都有交往的需要,隔离就是对这些需要的限制与剥离,这在患者的心理上必然引起剧烈的变化,患者常表现为焦虑与恐惧,对未来失去信心,易产生悲观、绝望等消极情绪,对治疗甚至对生活失去信心。我们肝科每年收治传染性肝病患者约650例,年龄最小6岁,最大85岁,其中18~58岁的男性患者占80%以上。通过观察和访谈,有80%以上的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我们在护理实践中,针对传染病患者不同的心理活动和行为特征,坚持以人为本的护理理念,一切从患者的需要出发,对患者实施了适当的心理护理措施,满足患者合理化需求,降低患者的负面心理反应,提高其心理健康水平,积极配合治疗、护理,提高生活质量,收到良好的效果。现将体会介绍如下。

1 传染病患者常见的心理问题 1.1 恐惧、焦虑心理传染病患者的恐惧、焦虑情绪普遍存在。为了防止传染病菌的传播,要对传染病患者进行适当隔离。有些患者不理解隔离的目的和意义,觉得医护人员害怕他们、嫌弃他们,亲朋好友也疏远他们,患者感到处于一种独立无援的境地,加重了恐惧心理,从而影响治疗和康复。 1.2 孤独、抑郁心理传染病患者需要适当休息,如果病情严重时,还要长期休息,暂时不能上班,同家人亲友隔离时间长,于是患者会产生失落感。他们害怕受到歧视,所以心事重重,敏感多疑,对周围的事物特别敏感,经常揣摩别人尤其是医生、护士谈话的含义。他们格外关注自己身体的生理变化,十分重视各项化验检查。应当注射什么针剂,应当服用什么药物,他们都想知道。情绪低落或焦虑紧张,希望亲友陪伴,盼望早日痊愈,能尽快回到正常的环境中去参加社会活动。 1.3 悲观、绝望心理患者因为患病,暂时丧失了劳动能力,经济收入和看病费用不能得到保证,给患者造成了沉重的心理压力及经济负担,所以患者的情绪往往变得异常悲观绝望,表现为言寡行独,抑郁苦闷,常常被失望无援及孤立凄凉的情感困扰,对事业和生活失去信心,精神上感到非常痛苦。 1.4 愤懑、易冲动心理因为许多传染性疾病具有病程长,难根治的特点,所以患者在治疗期间又易产生急躁情绪、易冲动心理。往往悔恨自己疏忽大意,埋怨别人传染给自己,甚至怨天尤人,恨自己

传染病病人的护理1-2

传染病病人的护理1-2 (总分:35.50,做题时间:90分钟) 一、A2型题(总题数:22,分数:22.00) 1.男性,20岁,患流行性乙型脑炎,并出现中枢性呼吸衰竭,应立即采取的措施是 ?A.静脉滴注碳酸氢钠 ?B.静脉滴注生理盐水 ?C.静脉滴注低分子右旋糖酐 ?D.静脉滴注20%甘露醇 ?E.静脉滴注去甲肾上腺素 (分数:1.00) A. B. C. D. √ E. 解析: 2.男性,18岁,曾有被狗咬伤史,未接种狂犬疫苗,病人近来出现恐怖、咽肌痉挛和呼吸困难,正确的治疗原则是 ?A.使用狂犬病免疫血清及病原治疗药物 ?B.用大量丙种球蛋白及抗菌药物 ?C.立即接种狂犬疫苗及注射免疫血清 ?D.应用免疫球蛋白及输血、输血浆等支持疗法 ?E.给予病人维持呼吸系统及心血管系统功能的对症治疗 (分数:1.00) A. B. C. D. E. √ 解析: 3.女性,9岁,8月的某1d突然出现高热,体温:40.5℃,头痛,恶心、呕吐。考虑为流行性乙型脑炎,给予积极治疗,症状缓解不明显,又出现意识障碍,呼吸困难。体检:深度昏迷,呼吸深浅不匀,节律不齐,时有叹息样呼吸。目前最首要的处理是 ?A.补充液体、钠盐 ?B.纠正水代谢紊乱

?C.镇静止痉药 ?D.脱水及呼吸兴奋剂 ?E.纠正酸中毒 (分数:1.00) A. B. C. D. √ E. 解析: 4.男性,5岁,高热3d,神志不清1d入院,体检:T:39.6℃,颈有抵抗,巴氏征(+)。化验:血白细胞18×109/L,中性粒细胞85%。脑脊液细胞数500×106/L,糖和氯化物正常,诊断为乙脑。入院后患儿昏迷加深,呼吸节律不整,瞳孔不等大,对光反应迟钝。患儿出现的并发症是 ?A.脑疝 ?B.脑出血 ?C.脑水肿 ?D.呼吸衰竭 ?E.心功能不全 (分数:1.00) A. √ B. C. D. E. 解析: 5.男,3岁,高热2h,腹泻,抽搐3次,神志不清,于2002年8月急诊入院应首先作的检查是 ?A.脑脊液检查 ?B.脑电图检查 ?C.血白细胞分类 ?D.血涂片找疟原虫 ?E.灌肠或肛门试子检查粪便常规 (分数:1.00) A. B. C.

艾滋病感染者及患者的心理护理

艾滋病感染者及患者的心理护理 艾滋病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引起的人类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目前尚未研究疫苗可以预防艾滋病。虽然近年来一直对艾滋病相关知识进行宣传,但大多数人对其持有不正确的态度观念,从而导致艾滋病的特殊性。由于艾滋病患者长年服用抗病毒治疗药物及村民的不理解,从而使艾滋病感染者产生了心理疾患。为了减少因心理负担而造成的不利于机体的影响,消除对艾滋病的恐惧心理,对患者做好心理护理、抗病毒药物治疗督导随访和饮食指导等措施,是做好艾滋病患者護理工作的前提。因此,对艾滋病患者进行正确的心理分析和采用有效的心理护理对临床护理工作成为我们必须要解决的问题。 标签:艾滋病;心理分析;心理疏导 艾滋病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引起的以T淋巴细胞损害为主的传染性疾病。艾滋病病毒进入人体后,主要侵犯人体的免疫系统,破坏人体的免疫功能,数年后,可使部分感染者免疫功能极度下降而发病[1]。通过性、血液和母婴三种接触方式传播,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引起的一种新的致死性传染病。 由于艾滋病被人们认定是一种性病,是一种不光彩的病,被大多数人所歧视、瞧不起。艾滋病感染者及患者通常存在恐惧、悲观、厌世、不知所措、玩世不恭、愤恨、报复等。在临床的护理工作中每天看见艾滋病感染者这种状态[2]。可见心理护理在艾滋病护理中尤为重要。 1临床资料 本组72例中男35例,女37例,平均44.6.岁。其中因无偿献血传播70例,性传播1例,母婴传播1例。 2分析研究 2.1艾滋病感染者及患者的心理反应在女性艾滋病感染者中多半有否认、恐惧、孤独、寂寞、沮丧、抑郁、行为退缩、自我封闭、自杀。在男性艾滋病感染者中多存在着怀疑、报复等倾向。 2.2研究表明,长期地情感压抑及抑郁可导致机体免疫力下降。同时艾滋病感染者存在着的心理疾患对社会以及家庭都存在着危险因素[3]。如果不及时沟通和化解内心的压力,进行心理疏导和调适,在临床的治疗工作中,也不能很好的和临床医生进行配合,所以提高对艾滋病感染者及患者的心理护理能力就更势在必行。 3心理分析和心理疏导 ①与患者建立良好的关系,增强患者的信任感是提供心理支持的必要条件。

浅谈老年血液病人在净化无菌病房时的心理护理

浅谈老年血液病人在净化无菌病房时的 心理护理 (作者: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 邮编:___________ ) 【摘要】目的使老年血液病病人在净化病房尽早适应环境,促进其早日康复而进行心理护理。方法对住院老年血液病病人的心理特点进行分析和总结。结果老年血液病病人伴有复杂心理问题,有效沟通是促进康复的重要因素。结论针对老年血液病病人在净化病房的不同心理特点,遵循其心理规律,采取行之有效的心理护理,消除或减轻不良情绪导致的心理障碍。 【关键词】老年血液病人净化无菌病房心理护理 我国已进入老年化社会,是老年人口最多的国家。老年恶性血液病占较大的比例,发病率有上升的趋势,严重威胁着老年人的健康和生命。因此,护理人员应根据不同患者的心理变化,制定有针对性的心理护理计划,帮助患者熟悉空气层流病房的环境,掌握患者的动态信息变化,调整心理状态,使患者充满信心地配合治疗与护理。 1心理障碍分析 1.1焦虑恐惧老年人一旦生病焦虑和恐惧占主要位置。尤其是进入血液病监护病房后,它的设施、陌生的环境,再

加上疾病对生命的威胁、缺少亲人的陪伴、同室病友的抢救与死亡、仪器设备的连续声响、对监护仪电极的不适,都可以导致大多数患者产生焦虑、恐惧情绪。这会导致老年病人的病情加重。 1.2抑郁悲观血液病病情迁延、预后差,病人多因感染出血等并发症而导致死亡,这对老年血液病人是一种负面刺激,容易产生强烈的心理应激反应,导致自控与自我调节能力减弱;由于血液病患者应用化疗、激素等疗程长、畐M乍用大,如恶心、呕吐、脱发、形体改变等给药带来的不便;而半数以上患者由于家庭经济条件等原因,对患者及恢复前景产生抑郁和悲观。 1.3睡眠状态紊乱老年人敏感,睡眠少。由于新的环境、病房的噪声、同室病友的鼾声、呻吟、呼吸机、监护仪等各种机器的噪声,致患者产生睡眠状态紊乱。 1.4心理否认少数患者认识不到自己病情的严重性,否认自己病情与他人相同,轻视自己的疾病,擅自自由活动,不注意饮食、休息、拒绝服从监护病房的管理。尤其是以往健康的老年人接受不了自己有病的事实,要其正确认识需要一段时间。 1.5情感沟通障碍老年人一般较固执,坚持己见,有时又争强好胜,不愿意听别人的意见。再加上患者在监护病房几乎与外界隔绝,与家人、亲友的交流已减少到了最低限度,由于全身被仪器、导管所包围,甚至受呼吸机鼻面罩的限制,往往无法用言语准确表达自己的要求。

传染病患者的心理护理策略分析

传染病患者的心理护理策略分析 深入分析传染病患者的主要心理特征,有针对性地提出传染病患者的心理护理策略,对于提高传染病的治疗效果、提高我国的公共卫生服务水平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在分析传染病治疗过程中积极实施心理护理必要性的基础上,通过分析传染病患者普遍存在的悲观、厌世,孤独、恐惧等心理特征,从提高医护人员加强传染病治疗中心理护理的素质、探索实施面向不同类型传染病患者的分类心理护理、积极建立以心理护理为导向的医护评价管理体系等方面提出了加强传染病患者的心理护理的策略建议。 标签:传染病;心理护理;策略分析 1 传染病及其心理护理必要性分析 传染病是在同一物种(例如人与人之间)之间或者不同物种(例如人与畜之间)之间进行传播的疾病,从传播途径的角度分析,传染病可以通过空气传播、食物传播、接触传播、母体传播、血液传播等不同的传播形式,从传播结果的角度分析,传染病通常具有较强的致病性甚至导致极高的死亡率,例如我国发生在2003年非典传染病具有极强的传染性和极高的死亡率。根据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监测数据显示,2014年10月我国大陆地区共报道法定传染病609509例,死亡1448人,其中,甲类传染病鼠疫2例,已死亡,霍乱4例,无死亡病例报告;乙类传染病中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脊髓灰质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和白喉无发病、死亡报告,其余22种传染病共报告发病301589例,死亡1421人。 尽管传染病的致病性和死亡率相对较高,但是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绝大多数传染病可以预防也可以有效控制,加强传染病患者的治疗和护理是有效控制传染病的致病性和死亡率的关键路径。实践中,由于传染病的传染性特征和隔离性治疗模式导致在确诊和治疗的过程中患者容易伴随心理特征的显著变化,而有效的心理干预和心理护理不仅能够有效提高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提高患者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更能提高传染病治疗的有效性。因此,深入分析传染病患者的主要心理特征,有针对性地提出传染病患者的心理护理策略,对于提高传染病的治疗效果、提高我国的公共卫生服务水平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2 传染病患者的主要心理特征分析 从临床实践角度分析,传染病患者的主要心理特征大致存在以下心理:①悲观、厌世心理。有的患者由于对传染病的治疗效果缺乏信心,特别是很多高龄患者容易产生悲观、厌世心理,也缺乏积极配合医护人员进行治疗的积极性;②孤独、恐惧心理。我国对多数传染病采用隔离治疗的模式,例如肺结核患者通常集中于专门的胸科疾病医院统一治疗,这种隔离治疗的模式往往导致患者产生孤独和恐惧心理;③焦虑、抑郁心理。很多青年患者由于对老人和下一代承担更多养护义务,往往在罹患传染病后伴生焦虑、抑郁等心理。

艾滋病患者的心理护理(一)

艾滋病患者的心理护理(一) 【摘要】艾滋病是一种理论上的绝症,一个让人绝望的名词。作为护理者,从心里希望看到病人的复苏,即使理论上失去了希望,但是我们能在这理论上最后的日子里,给患者更好的心理护理,至少能让他们不带着孤独和绝望离开,或许还有生命的奇迹和闪光。 【关键词】艾滋病;心理护理 艾滋病,被称为人类的一场浩劫,人们几乎是“谈艾色变”,而作为一个艾滋病患者,身体上的痛苦、心理上的绝望和外界的巨大压力更将伴随他们一生。艾滋病是可怕的,因为它不可治愈,100%的死亡率,令人绝望。但更可怕地是感染者无法向周围的人坦白病情,包括亲人和朋友。否则,几乎在一瞬间,他们即会失去正常的生活、丢掉工作、被迫远离朋友、亲人和家庭,这就是冷漠和歧视的结果。因为我们的冷漠和歧视,艾滋病病毒感染者不得不躲在角落里孤独呻吟;因为我们的冷漠和歧视,艾滋病病毒感染者迫不得已隐瞒病情和真实的身份,从而可能威胁更多正常的人;因为我们的冷漠和歧视,艾滋病病毒感染者自暴自弃,甚至报复社会。为了更好地预防艾滋病维护社会安定,身为一个医务工作者要更加关怀艾滋病患者,理解他们,为他们分忧。现将2007年1月—2008年2月期间到我院就诊的艾滋病患者在进行了长期的心理护理之后,对他们做一个问卷调查,发现心理护理对患者有明显的辅助治疗作用,身为一名临床护士,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有针对性地给予心理护理,对促进患者平衡与健康有良好的作用。 1心理分析 1.1恐惧心理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都是疾病的受害者,他们无一例外地面临着死亡,因为对死亡的恐惧,使得患者无时无刻表现出惊慌,对生活失去了希望。 1.2忧郁心理病人得不到周围人的理解,外界常常对他们冷嘲热讽,使得他们不能与普通人正常交往,工作单位也嫌弃艾滋病病人,病人心理异常苦闷。 1.3犯罪心理艾滋病患者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既要承受肉体的折磨,又要饱受精神上的摧残。他们走到哪都会遭受别人异样的眼光,或是身体被隔离,或是被社会遗弃。亲人的遗弃,朋友的逃离,无疑是给他们脆弱的心灵雪上加霜。病人在受到外界歧视之后对生活产生了绝望,也因此对社会对周围的人产生了报复心理,他们想可能的通过种种办法去让别人也感染艾滋病,这是一种极为恐怖极不负责的做法,我们应给予高度重视。

血液病监护病房患者心理护理

血液病监护病房患者心理护理 发表时间:2010-01-29T10:12:28.467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09年第31期供稿作者:刘永红[导读] 血液病监护病房是一个独立的重症监护单位,是收治各类血液系统危重患者的专科 刘永红(吉林省吉林市中心医院 132011) 【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5085 (2009)31-0175-02 【摘要】对血液病监护病房患者实施正确、耐心、细致的心理护理,能够减轻患者的不良心理反应,对疾病的转归具有相当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血液病重症监护病房心理护理 血液病监护病房是一个独立的重症监护单位,是收治各类血液系统危重患者的专科,它以现代化的仪器设备、先进的医疗护理技术对患者实施严密的监护和集中的治疗护理。在血液病监护病房,医护人员除对原发病给予良好治疗护理外,及早发现心理上的变化并给予及时的心理疏导、心理护理,对血液病监护病房患者疾病的转归具有重要的意义。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择我科血液病监护病房从2004年10月~2005年9月间收治的45例患者,其中急性白血病9例,血小板减少性紫癜13例,淋巴瘤6例,多发性骨髓瘤5例,再生障碍性贫血5例,骨髓异常增生综合征7例。其中男31例,女14例,年龄20~76岁,平均58岁。平均入住监护室时间5天,其中11例患者转入普通病室,34例患者转入无菌仓继续治疗。 1.2 方法①通过与病人交谈、提问,了解其心理异常、心理冲突的有关情况。②了解病人的文化程度、年龄、性格、现状等并进行综合分析。 2 心理障碍分析及护理 2.1 焦虑、恐惧血液病监护病房的设施、陌生的环境,疾病对患者生命的威胁、缺少亲人的陪伴、同室病友的抢救与死亡、仪器设备的连续声响、对监护仪电极的不适,都可以导致大多数患者产生焦虑、恐惧情绪。为克服患者的恐惧心理,护理上应给予正确的引导,对即将入住血液病监护病房的患者,首先将其病情及入住情况简单地向病人及家属介绍,使之尽快消除思想顾虑;反复向患者讲述、解释各种仪器的重要性、必要性,使其了解和熟悉血液病监护病房的各种情况,以尽快适应新环境,保持愉快的心情、稳定的情绪配合治疗及护理。护士要注意仪表,以和蔼、诚恳的态度,同情、关怀的心情,耐心地倾听病人的倾诉,以沉着冷静的气质、熟练的操作、有序的安排给患者安全感。 2.2 抑郁悲观血液病病情迁延、预后差,病人多因感染出血等并发症而导致死亡,对患者是一种负性刺激,容易产生强烈的心理应激反应,导致自控与自我调节能力减弱;由于血液病患者应用化疗、激素等,疗程长、副作用大,给其带来不便;而半数患者由于家庭经济等原因,对所患疾病及恢复前景产生抑郁、悲观。对此,在治疗前向患者说明治疗的必要性、效果及可能发生的反应,使患者有充分的心理准备,耐心地倾听患者的倾诉并做必要的解释和处理,向患者介绍疾病知识和治愈病例,鼓励患者只要配合治疗,保持情绪乐观,即能取得满意疗效。 2.3 成分输血患者不同的心理障碍成分输血是血液病患者的重要治疗措施,但由于患者不同的社会文化背景等因素影响,产生不同的心理反应。因此,护理人员应加强成分输血宣教工作,取得患者信任。根据输血患者不同的心理状态和需求,因人施护,针对每一位患者的心理需要实施不同的心理护理。 2.4 睡眠状态紊乱由于新的环境,夜间收治病人、病房的噪声、同室病友的鼾声、呻吟、呼吸机、监护仪等各种机器的噪声,致患者产生睡眠状态紊乱。为此,应合理化布局监护室环境。轻重患者相对分开,患者之间设有幔帘。对于睡眠状态紊乱的患者,应使其尽可能地保持白天清醒、夜间睡眠的习惯,认真做好晚间护理。 2.5 心理否认少数患者认识不到自己病情的严重性,否认自己病情与他人相同,轻视自己疾病,擅自自由活动,不注意饮食、休息,拒绝服从监护病房的管理。护理人员应正确对待患者的否认反应。对有明显否认、漠视自身疾病、不配合医疗的病人,要强化心理指导,讲明疾病的危险性及服从医疗的重要性,使其自觉服从治疗和康复的安排。 2.6 情感沟通障碍患者在监护病房几乎与外界隔绝,与家人、亲友的交流已减少到了最低限度,由于全身被仪器、导管所包围,甚至受呼吸机鼻面罩的限制,往往无法用言语准确表达自己的要求。这就要求护士在护理过程中贯穿健康教育,切忌只注意监护仪上的信息而忽视患者的存在,运用沟通技巧主动与病人进行交流,运用护理程序对危重病人进行评估、诊断、计划、实施及评价,使护士有更多的时间与病人在一起,通过心理诱导帮助患者减轻或转移对自身疾病的过分关注,鼓励患者按照康复程序,逐渐活动,以使患者获得情感支持,始终感受到家庭的温暖。 总之,血液病监护病房的治疗、护理有着特殊性。在对患者的疾病采取正确治疗、护理的同时,对患者因疾病及治疗过程中产生的异常心理要及时采取措施,使病人意识到医疗技术的飞速发展,可以有更多治疗方法和治愈个体,进而增强其战胜疾病的信心,鼓励病人、激发病人的主观能动性。另外,加强社会支持力度,减轻病人的应激反应,使病人保持积极、良好的心态配合治疗,对患者疾病的转归具有相当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袁耿清.医学心理学[M].苏州:江苏东南大学出版社,1991:96-97.

传染病护理

1.传染病是由病毒、细菌等病原微生物感染人体后产生的疾病。() 2.有传染性是传染病与其他感染性疾病的主要区别点。() 3.皮疹的分布特点对某些传染病有重要的鉴别价值。() 4.每一个传染病可由多个病原体引起。() 5.传染病和寄生虫病目前仍是引起死亡的主要疾病。() 6.任何传染病都有一定的传染性。() 7.以野生动物为主要传染源的疾病,属于地方性传染病。() 8.传染病的流行过程就是传染病在人群中发生、发展和转归的过程。()9.母婴传播指病原体由胎盘方式给胎儿或婴儿。() 10.蠕虫病感染后一般不产生保护性免疫,因而往往产生重复感染。()11.动物间的传染病,均可传给人类,引起严重传染病。() 12.空气、食物、土壤、用具均可成为某些疾病的传播途径。() 13.寄生虫病和虫媒传染病对自然条件的领域性多不明显。() 14.水痘的皮疹主要分布于躯干;天花的皮疹多分布于面部及四肢。()15.传染病的护理诊断中有传播感染的危险与病原体排出有关。() 三、填空题 1.传染病具有传染的特殊性,所以在传染病的护理中要强调、等。 2.传染科护士不仅要有和,还要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素质。 3.传染病的4个基本特征为、、和。 4.流行过程的发生需要有3个基本条件:、和。 5.影响流行过程的因素包括、。

6.传染病的皮疹形态可分为、、和。 7.传染病护理评估包括、、。 8 .严密隔离适用的病有、、、、、。 9.常用的化学消毒剂为、、、、、。 10.对传染病病人必须做到五早,即、、、、。 1.《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的颁布实施时间是:() A.1989年9月1日B.1998年9月1日 C.1979年9月1日D.1989年10月1日E.1989年8月1日2.传染病的基本特征是:() A.有传染性、传播途径、免疫性B.有病原体、流行性、传染性 C.有病原体、传染性、流行性、地方性、季节性、免疫性 D.有传染性、免疫性、流行性、地方性、季节性E.有病原体、传染性、免疫性3.某传染病在一个较小范围内短时间突然出现大批同类病例,称为:()A.流行B大流行C散发D暴发E以上都是 4.构成传染的最基本因素是:() A.机体免疫状态 B.病原体 C.季节变化 D.传染途径 E.年龄 5.下列试验哪项属于血清学的凝集反应:() A.补体结合试验

艾滋病病人的心理护理

心理护理对50例艾滋病病人自我效能的影响 感染内科季利娟 摘要: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对艾滋病病人自我效能的影响。方法:选取艾滋病病人50例为研究对象,设为干预组;同期选取同症患者50例作为参照对象,设为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和护理,研究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进行心理护理干预;对比观察两组病人自我效能。结果:干预后,观察组自我效能评分为( 30.88±6.54) 分,明显高于对照组( 26.45±6.49)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 。结论:在艾滋病治疗护理过程中,配以心理护理,能够有效提高患者自我效能,对于临床治疗和康复具有重大的意义。 关键词:心理护理;艾滋病;自我效能;影响 艾滋病是由于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感染而破坏和感染了免疫系统的一种综合症状[1]。艾滋病是一种致死性、进行性、慢性疾病,当前艾滋病是一种无法治愈的疾病。由于病人心理负担较重,信心不足,自我效能较低。自我效能是指个体对自己实施某一特定行为的能力大小的主观判断,便是个体对自己自信某一特定行为并并实现预期效果的能力。怎样能够提高艾滋病病人的信心,增强其自我效能,我院主张在艾滋病病人常规护理基础上进行心理护理干预,取得了显著的护理效果,现将详细情况汇报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研究所有病例均来自我院2010年2月~2014年12月治疗的艾滋病病人。所有病人均满足卫生部制定的艾滋病诊断标准。纳入标准:满足诊断标准;一周内未接受其他任何药物或者物理等治疗;签订知情同意书。根据上述标准共入选100例艾滋病病人,按照随机数字排列法将均分为两组(各50例)。对照组,男24例,女26例,年龄21—54岁,平均年龄(38.3±1.2)岁,性传播28例,静脉吸毒14例,传播途径不详8例。研究组男26例,女24例,22—55岁,平均年龄(37.1±2.4)岁,性传播27例,静脉吸毒12例,传播途径不详11例。两组逐项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即是帮助医生进行有关操作,将注意事项告知患者,指导其遵照医嘱用药,并细致观察患者各种症状和体征变化。干预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心理护理干预,具体方法和内容如下: ①护理人员积极同病人交流沟通,在交流过程中尽量避免和保护病人的个人隐私,尽量满足病人的各种需求,构建相互信任、相互信赖的护患关系。②需要常常对病人进行鼓励和

传染病病人的护理分章节习题及答案二单选题范文

单选题 第一节 1.预防接种后局部出现红、肿、热、痛。红肿直径小于 2.5cm内称( A) A弱反应B中反位C强反应D全身反应 2.(A)是预防感染传播最经济、最有效的措施。 A洗手B手套C面罩D隔离衣 3.(C)是预防和管理传染病的重要措施。 A洗手B消毒C隔离D灭菌 4. 负压隔离室能够最大限度地控制污染的范围,尤其适用于严重的(B)传染病。A消化道B呼吸道C泌尿道D皮肤黏膜 5.(A)常用于结核病和血吸虫病的流行病学调査。 A皮肤试验B免疫球蛋检测C T细胞亚群检测 6.国务院规定报告传染病疫情的时限是(A) A甲类传染病在城市6h内,农村12h内 B甲类传染病在城市、农村均应在12h以内 C甲类传染病在城市12h内,农村24h内 D乙类传染病在城市6h内,农村12h内 7.人工被动免疫持续时间仅(B) A1-2周B2-3周C3-4周D数月至数年 8.人工主动免疫持续时间(D) A1-2周B2-3周C3-4周D数月至数年 9.预防接种后24小时内局部出现红肿热痛,红肿直径(A)为弱反应。

A.<2.5cm B.2.5-5.0 C.>5.0cm D.<5.0cm 10.病毒性传染病的感染后免疫时间最长,往往可以保持终身,除外(C) A麻疹B脊髓灰质炎C流感D以上都是 11.口服(B)可预防疟疾。 A磺胺类药物B乙胺嘧啶C氟哌酸D抗生素 12.不同疾病检查时应有所侧重,有败血症和感染性休克的病人应重点评估(B)A呼吸频率、节律B评估心率、血压变化C评估疼痛的部位、程度D瞳孔大小13.流行性乙型脑炎属于(C) .A.强制管理的传染病B.监测管理的传染病 C.严格管理的传染病D.不必进行管理的传染病 E.不必向有关卫生防疫专业机构报告疫情 第二节 14. 对高热伴寒战、四肢肢端厥冷的病人采用(C)的温水擦浴; A28℃-30℃ B31℃-34℃ C32℃-35℃ D33℃-35℃ 15. 水痘、风疹的皮疹出现于发病后第(A)天。 A1 B2 C4 D5 16. 瘀斑破溃后,用(D)消洗局部,辅以红外线灯照射。 A冰水 B肥皂水 C酒精 D无菌生理盐水 17.对髙热、烦躁、四肢肢端灼热的病人可用(D)的酒精擦浴; A20%-30% B30%-40% C25%-40% D25%-50% 第三节 18.流行性乙型脑炎在我国大多数地区的流行季节为(D)

艾滋病确诊后感染者的心理护理干预

艾滋病确诊后感染者的心理护理干预 目的探讨艾滋病感染者确诊后,心理护理干预对于艾滋病感染者的临床效果。方法研究对象为2006年1月~2009年6月来我院咨询检测的50例艾滋病感染者。对艾滋病感染者的心理特点进行分析,并对感染者进行相应的心理护理干预措施,对感染者护理前、护理后的感染者的自我心理满意率、对护理的满意率进行分析,探讨艾滋病感染者心理护理干预的效果。结果艾滋病感染者护理前患者的自我心理满意率为53%,护理后患者为90%,护理后感染者的自我心理满意率显著提高,差异显著,P<0.05;艾滋病感染者对于护理效果的满意率为97%,总体护理效果良好。结论心理护理干预对艾滋病感染者的临床效果良好,能够促进患者积极的面对生活、配合检测、治疗,改善艾滋病患者的生活质量,有助于克服艾滋病感染者的心理障碍,值得推广使用。 标签:艾滋病感染者;心理;护理干预 艾滋病是由感染艾滋病病毒(HIV病毒)引起的一种传染性疾病。HIV病毒主要对人体的免疫功能起到破坏作用,从而使患者免疫功能丧失。人体免疫功能丧失后,极易感染各种疾病,最后因感染其它疾病而丧失生命[1]。艾滋病的传播途径有三种:性传播、母婴传播、血液传播[2]。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艾滋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艾滋病给患者不仅带来生理上的痛苦,更多地是给患者带来心理上的障碍[3]。有研究发现,艾滋病患者的自杀率比普通人的自杀率高出26倍[4]。因此对艾滋病患者的心理护理干预显得尤为重要。为了探讨艾滋病感染者确诊后,心理护理干预对于艾滋病感染者的临床效果,本试验选取2006年1月~2009年6月来我院咨询检测的50例艾滋病感染者进行研究,现将分析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研究对象为2006年1月~2009年6月来我院咨询检测50例艾滋病感染患者。其中男性患者18例,女性患者32例。感染者的年龄16~60岁,患者的平均年龄为(35.6±4.5)岁。其中,可能通过血液传播的感染者例数为1例,吸毒感染者例数为9例,性传播感染者例数为39例,母婴传播感染者例数为1例。所有感染者均经确诊为艾滋病感染后,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 1.2方法 1.2.1与患者保持良好的关系作为医护人员,除了具备专业的医学知识外,还应要具备有心理知识、丰富的社会阅历和高度的责任心,用关爱的心来对待艾滋病感染者,给予感染者心理上的支持和知识上的帮助,只有对感染者不歧视、不恐惧、真诚关爱,才能取得感染者的信任,才能与感染者进行深入的沟通。从感染者的角度和利益着想,才能取得感染者的信任,给予感染者最需要的帮助,消除感染者的不良心理,帮助感染者树立乐观的生活心态,能够积极主动地配合医生的治疗。有效的干预这些感染者的不良行为,正确的接受艾滋病的咨询、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