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排程

生产排程
生产排程

Chapter 8.

生产排程

Operations Scheduling

生产排程的架构

定义:将各个生产作业,根据其顺序限制,作业时间以及所需的设备资源,完成一系列的排序步骤或路径.

目标:

安排作业进度

确保准时交货

确保生产时能获得必要的材料,零件和设备

预知瓶颈,及早解决

使作业负荷平衡,生产线平衡

排程需考虑的要点

评估标准:对於排程问题管理人员主要关心的目标为交期,流程时间与工作中心产能的利用,但这三个目标通常都是相互冲突的.

工厂结构:流程型工厂之排程的复杂度和限制与零工工厂是不同的.

产品结构:单一工件或组装型工件,作业是否可重叠与批量是固定还是变动,都是排程时需考虑的重点.

工作中心产能:生产设备,员工以及瓶颈工作中心的产能是固定还是可变动的.

排程问题的种类

根据作业时间的特性,可排程问题分为以下两类:

静态(Static)排程问题:所有工件同时到达生产系统,并且所有的机器在工件到达时都是可以加工处理的.

动态(Dynamic)排程问题:所有工件并非一次全部同时到达,而是陆续的到达生产系统.

根据工件抵达生产系统的特性,可排程问题分为以下两类:

确定性(Deterministic)排程问题:所有的作业加工时间皆已知且固定.

随机性(Stochastic)排程问题:所有的作业加工时间呈现某一机率分配.

根据工厂现场可用的机器数目来分类,分类如下:

单机(Single Machine)排程问题:只有一台机器,且所有工件皆必须在此机器上加工.

多机(Multiple Machines)排程问题:多机排程问题又可根据工件在机台的加工作业流程分为平行机台(Parallel Machines)排程问题,流程型工厂(Flow Shop)排程问题以及零工型工厂(Job Shop)排程问题.

平行机台

生产环境中平行机台依照机器的性质可分成三类:

完全相同的机台(Identical Machine):每一部机器的功能或速度都完全相同,即相同的订单在任一机台上所需的加工时间皆相等.

等效机台(Uniform Machine):相同的订单在平行机台上的加工时间,会随著每一机台的速率参数不同而有变化.

非等效平行机台(Unrelated Parallel Machine):即相同的订单在任一机台上加工的时间均不相关且成不均匀的比例.

平行机台

流程型工厂

每一工件均必须以相同的作业顺序经过M部机器加工,而根据加工时间是否可以为零可以将流程型工厂区分为纯流程型工厂(Pure Flow-Shop)和一般流程型工厂(General Flow-Shop)两

种.

零工型工厂

每个工件可以有不同的生产途程.

排程符号介绍

排程绩效衡量准则

1. —总完工时间(Maximum Completion Time; Makespan)

总完工时间又称最大完工时间,即全部工件皆完成加工所花费的时间,亦即最后一个工件在最后一部机器上的完工时间.总完工时间通常被使用来衡量机器设备之利用率,总完工时间的缩短,除了可以提高机器的利用率及生产效率之外,亦可预留更多的弹性时间,来预防生产线的突发状况.

排程绩效衡量准则

2. —总流程时间(Total Flowtime)

流程时间指工件从到达现场后开始加工到其完工时,其在系统中所花费的时间,而总流程时间即为所有工件之流程时间的总和,亦即所有工件之完工时间之总和.因此总流程时间希望减至最低,也就是工厂之在制品库存希望减至最低,以降低存货成本.

排程绩效衡量准则

3. —总延迟时间(Total Tardiness)

延迟时间是指工件之完工时间大於工件交期所产生的工件延误状况,总延迟时间即为所有工件延迟时间之总和.总延迟时间代表系统延迟交货的程度,假如延迟交货情况严重,将使顾客对於厂商失去信心,造成厂商商誉的损失与订单的流失.

排程绩效衡量准则

4. —最大延迟时间(Maximum Tardiness)

最大延迟时间指在所有工件中,交货延误程度最大的工件延迟时间.最大延迟时间与总延误时间的差别在於最大延迟时间能够控制系统中各别工件的延迟交货状况,不至於产生对於部份顾客产生严重的延迟交货情形;而总延迟时间只能控制所有工件的总延迟交货状况,无法控制单一工件的延迟交货状况.

排程绩效衡量准则

5. —平均流程时间

6. —平均延迟时间

7. —总延迟工件数

排序法则

假如n个工件要被安排於m台机器上加工,则将有(n!)m种排列方法,因此很难在有效的时间内找到最佳排程,因此会使用一些较简单的启发式方法,以在短时间内找到绩效不错的排程.一般常用的启发式方法包括:

FCFS(First Come First Serve):先抵达机台的工件优先处理,此法则以时被认为是公平的.

SPT(Shortest Processing Time):处理时间较短的工件优先被处理,此法则有助於降低WIP存量,平均工件完成时间和平均工件延迟.

EDD(Earliest Due Date):到期日较短的工件优先被处理,此法则在减少工件的延迟上有很好的效果.

排序法则

CR(Critical Ratio):距到期日所剩之时间除以完成工作所需时间,值愈小的优先处理,此法则在实务界广被使用.

LWR(Least Work Remaining):SPT法则的一种扩充,此法则考虑到处理工件所剩余的未处理时间,每一工件剩下未完成工作时间总和最小的优先处理.

FOR(Fewest Operations Remaining):另一种SPT的变形,其所需处理作业项目的总和,最少的先处理.

ST(Stack Time):EDD的一种变形,距到期日前所剩时间减所需处理时间最小的工件优先处理. ST/O(Slack Time per Operation):ST的一种变形,浮时除以所剩之作业数目的比率,最小的先处理.

单机排程问题

单机排程式排程问题中最单纯的,也是排程研究的基础,但因各个排程的绩效标准不相同,因此其派工法则也不相同.

在静态之单机排程中,因为假设rj = 0,所以Fj = cj – rj = cj,所以.

单机排程问题实作范例一

求平均流程时间

求总延迟时间,平均延误时间,最大延迟

单机排程问题实作范例二

求NT最小

多机排程问题

工作需要经过两台机台几上来处理的问题,若加工流程有固定顺序的,称为流程型工厂,若无固定顺序,则为零工型工厂.

双机排程-强森法则

双机排程问题实作

三机排程

将n个工件按M1, M2, M3之机器顺序处理的排程问题,可将强森法则加以扩展处理,但是其要获得最佳解,需满足下列条件才可:

min{ Pk1} ≥ max{ Pk2}

或min{ Pk3} ≥ max{ Pk2}

若满足上述条件,运用强森法则时,需将机器2的处理时间Pj2均加上Pj1与Pj3,得Pj1+Pj2,Pj2+Pj3之时间,类似二台机器之情况,再使用强森法则即可.

三机排程问题实作

ERP的真正技术瓶颈——详细生产排程

ERP应该以生产为核心,这点是业界公认的。但如何以生产为核心?却极少有详细的论述。根本原因在于'详细生产排程'这个技术瓶颈。

'详细的生产排程'也可以说成是'生产作业计划',可谓关系重大。企业制定生产计划的过程一般分成两部分,首先是生成主生产计划,其次是根据主生产计划生成生产作业计划。要得到'主生产计划'一般是从订单,部分企业是从市场预测,出一个生产数量,基本是管理者在进行决策,人的因素起绝对作用。这个过程中会有一些行业或者企业的特别计算方法,需经过一些四则运算式的统计分析,ERP软件要做二次开发,但基本不存在技术难题。

但是,光有主生产计划是远远不够的。一个简单的主生产计划的生产要求,要把它自动分解为复杂、具体的生产作业过程,这就是详细生产排程,这才是ERP系统中最关键的一个环节,是ERP系统真正的核心功能。只有从复杂、具体、详细的生产作业计划中,才能体现出'ERP企业资源计划'中的'R——资源'的存在;也只有从这个详细生产作业计划的'可行性'与'优化性'上,才能体现出'P——计划'的价值。有了'资源',有了'计划',才是真正的ERP系统。

一般说,生产作业计划越详细,它给出的信息越丰富、越有价值,相应计算起来也就越困难。生产作业计划越粗略,越接近主生产计划,信息越少、价值就越低。企业总是希望自动得到尽可能详细的作业计划。但是ERP在这方面遇到了真正的技术瓶颈。就我们目前所见,几乎全部的ERP生产管理都是从四则运算的主生产计划入手,重点利用BOM解决MRP物料需求计划,之后再解决生产过程的记录和统计。恰恰在企业最需要的详细作业计划方面最薄弱、最无所作为。

如想证明一下这个现状,去考察一下上了ERP的企业,会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该企业无论ERP软件搞得如何如火如荼,似乎都与生产调度人员无关。车间里或者生产线上的生产作业计划、生产过程的调度和管理仍然是在用最初最原始的那种老方式——多数时候是经验,有时候是感觉在起作用,加上少量的以EX CELL为工具的报表运算,虽老虽笨但是有效。ERP功能再强管得再宽似乎也管不到这里。结果,表面风风火火的ERP与企业最关键的运转过程发生了断层,从这个断层衍生出来的一大堆问题成为众家ERP难解之死结。最突出的一个:企业生产调度是要对企业最底层的生产资源——人员、设备、场地等,按照它们的能力进行合理安排。但是上层的ERP无论干什么事情都不去考虑这些资源和它们的能力,或者假设生产能力无限,或者按照一个人为定义的瓶颈资源进行简单四则计算。这种关键矛盾由于ERP技术瓶颈的存在而无法解决,ERP的前景可谓是不容乐观。

那么,这到底有什么难的?为什么众多的名牌ERP企业都无法提供这种基本功能?ERP技术瓶颈到底在什么地方?回答这个问题,就要从企业中直接干此工作的岗位——生产调度的职责说起。

一个企业的生产调度人员,首先是要对该企业的生产工艺流程烂熟于心,也就是了解企业到底是怎么进行生产的,包括其中每个细节,这是当一个生产调度最基本的前提条件。同样的,ERP要想干同样的事情也必须达到同样的前提条件:清楚了解企业究竟是怎样进行生产的,每个细节都不能差!这对一个人来说可能并不算难,但对于一个ERP系统来说就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有人称之为企业建模,这远不象建立B OM那么简单,其中涉及到的除了物料,还有工序、资源、时间、逻辑关系、技术参数、成本等等错综复杂的生产信息。不同行业不同企业的建模方式更是千差万别,这是第一个技术难点。

且不说离散生产模式的电子、汽车行业与流程生产模式的化工、制药行业在基本生产方式上的巨大区别,就算同属电子、汽车,或者同属制药、化工的不同企业,他们的生产方式在细节上仍然有很大的差别。一

套ERP系统能以不变应万变统统接受这种差别吗?技术上很难!只好对每一个行业开发一个专用生产版本,这是必须的。但是行业版本到了企业里就能高枕无忧了吗?大的行业版本一般仍然无法满足行业内特定类别企业的细节差别,比如制药行业细分为'制剂药'和'原料药',生产方式差别还是很大,需再开发更细分的小类别版本。可是同类别的不同企业还有自己的生产特性,针对不同企业的二次开发就类似于把企业的生产特征逐一写到程序中。且不说对生产系统的任何改动都要投入巨大人力,软件企业很难接受频繁和复杂的二次开发要求,更不用说企业生产过程一旦发生变化软件还是很难应对!很多企业的生产流程每隔几天就会变,而软件商不可能每天都重写代码。应变方式只能是降低企业的要求——生产流程建模与实际近似、大概差不多就行了。关键是用户会不会满意?忙了半天还是用不起来,损失就太大了。所以,除了部分院校的理论研究者,目前国内ERP厂商还没有尝试迈过详细生产流程建模的这第一道门坎。

建立生产模型,让软件接受企业的详细生产过程,这的确很麻烦,但并非是无法完成的,真正的难点在于下一步:根据模型和生产请求得到详细的作业计划,也就是详细生产排程。ERP的真正技术瓶颈就发生在这里。

详细生产排程的结果是'生产作业计划',是针对每个人员每个设备的生产资源的工作计划。作业计划必须满足在生产工艺上不能有半点差错。首先,工序之间必须满足特定的逻辑关系,以及要求某些工序必须连续、同时、或者间隔进行等等,这是对作业计划最基本的要求。其次,作业计划必须满足资源能力限制,一个资源在一个时间内只能干一件事情,生产作业计划中不能有资源冲突;最后,作业计划必须满足物料供应的限制,没有原材料不能开始生产。也就是说:作业计划必须同时满足多种复杂的约束条件。TOC约束理论早已有之,只是需要比较高级的算法和数学理论,在这方面需要进行长期投入才会有所收获。因此国内理论界对此的研究还很少。

有了按照TOC理论计算出来的计划,满足企业生产工艺要求是不是就行了?很遗憾,这还是差的很远。现在我们以一个假想例子来说明。

一个ERP生产调度系统,很顺利接受了某企业的全部生产细节,并计算出了一套生产作业计划,打印成一份给所有生产资源安排工作的作业计划。现在,由一个有经验的老调度师来决断这个ERP计划系统是不是可以用的,他将如何做?

首先,他会逐一检查每个工序的时间安排,看它们之间的次序和逻辑关系是不是符合企业生产工艺的逻辑关系要求;其次,他会观察这个计划中对每个资源的安排是不是合理,有没有一个时间干两个活这种冲突的情况发生;最后他要看在计划时间内物料能不能供应的上。这些都没有问题了,他必须承认:这个计划已经是一个'可行'的计划了,也就是说,照此计划一定可以完成生产任务。

但是,还有一个关键的事情,老调度师根据自己习惯的做法,也手工制定了一个作业计划,他把这两个计划一对比,发现问题了。手工的计划可以8个小时完成全部工作,而计算机的计划需要9个小时。或者手工计划可以在8:00完成而计算机的计划要在9:00点完成。原因在于:计算机对某几个工序的顺序安排虽然可行但是不合理,而老调度师根据长期经验早已清楚此时安排工序应该哪个先、哪个后、哪些并行比较好,结果可以得到更短时间完成的计划。这是一种优化安排,而计算机没有找到这种安排方法,所以计算机给出的是一个'可行'的,但是'不好'的计划!理想中计算机应自动计算出一个比手工计划更好更优化的排产方案结果,指导人如何工作。这样的软件才能体现出'企业资源计划'的威力。否则,不能满足最优化排程的ERP在企业生产中还是无法代替手工。

这隔例子凸现出了一个世界性的关键技术瓶颈:一个生产过程可能有无穷多种'可行'的安排方式,但是必须

从其中找出一个'最优'的计划,即使不能达到最优,起码要比人的手工计划更优,这才是一套可用的生产排程软件,否则企业还是用不起来。

找出'可行'计划的难度已经很大,找出'优化'计划的难度更大。不仅要处理错综复杂的约束条件,还要从几乎无穷多种满足约束的可行方案中找到优化排程方案。怎样才能找到这种优化的计划?这是ERP系统共同面对的真正瓶颈问题,是世界性的技术难题。其中的关键在于算法,算法的基础是数学模型,特别是高级图论、离散数学与线性代数中的矢量矩阵技术。对此,国外已经作出了很多年的努力,其研究成果已形成了多个'APS先进生产排程'产品,发展出了几十种先进生产排程算法,比较常用的如:启发式图搜索法、禁忌搜索法、神经网络优化、遗传算法等,这些算法各有优劣,可用在不同场合。目前不同的新的算法仍正在蓬勃发展中。

用一句话来形容APS的主要功能:可以自动给出满足多种约束条件、手工排程无法找到的、优化的排产方案。其实关键就是'可行'和'优化'这两个概念。这个说起来很简单的功能意义十分重大,主要体现在它可以给传统ERP带来以下几个关键的变化:

1)对企业来说,在不增加生产资源的情况下,通过最大限度发挥当前资源能力的方式实现了提高企业生产能力的目标。

2)APS排程的结果给出了精确的物料使用和产出的时间、品种、数量信息,用这些信息可以把很多相关企业或者分厂、车间联合在一起组成一个'SCM供应链'系统,最大限度减少每个企业的库存量。

3)APS可以用来做为生产决策的依据,它的排程计算结果不光可以作为生产计划,还可以通过不断wha t if的'试算'的方式为企业提供生产决策依据。

4)根据自动生成的作业计划还可以自动生成质检、成本、库存、采购、设备维护、销售、运输等计划。带动企业各个不同管理模块围绕生产运转,改进这些模块的运转方式,大大提高这些模块的运转效率,提升企业整体管理水平。

但是,APS系统的开发难度很大,需要融合最前沿数学理论和最先进管理理论,专业人才很少,投资见效很慢,在国外的价格非常昂贵。即使是世界性大ERP公司也很少独立投入力量研发,都是采购外插件直接引入相应功能。国内对这方面的研究除了个别公司外,基本停留在大学院校的实验室中。

再进一步,如果已经解决了优化排程问题,那么对APS来说有什么技术瓶颈呢?

APS第一个最大的技术瓶颈就是它的运算时间问题。因为企业生产过程中经常会有一些突发事件,相当于临时改变了排产的初始条件,需要APS进行动态处理。APS系统能按照旧的条件制定计划也肯定能按照新的条件制定新计划。但是,它的计算时间是不是能赶上变化的时间,这是一个关键。如果APS按照新条件重排计划的时间是10分钟,它大概只能处理30分钟以上的临时变动,而无法处理30分钟以下的临时变动。动态处理对计算时间的要求引发算法的不断优化,以及发展并行计算技术,这也是国外APS系统的主要技术发展方向。

APS的第二个技术瓶颈就是如何不断提升次优解的优化程度。如果不能得到最优解,那么需要找到一个尽可能接近最优的次优解。不同APS软件的算法不同,次优解的优化程度也不同,直接体现了其核心技术的水平高低。所以拿不同APS软件对相同问题进行处理,对比他们解答的优化程度和计算时间,很容易比出高下。不断接近最优,这将是APS类软件始终不变的追求。

ERP与APS的结合是ERP未来发展的必然方向。与当前简单的BOM-MRP运算和进销存财务功能相比,A PS占据了ERP的核心功能,有极深的技术含量,更是未来SCM系统的基础功能。拥有这种核心技术的E

RP公司必然在市场竞争中占有极大优势。目前国外企业早已经是磨刀霍霍,未来数年内,美国、德国、日本、台湾软件公司开发的结合了APS核心功能的ERP软件就有可能以低廉价格进入国内市场,那时国内E RP软件公司将难有还手之力。

由于生产排程技术瓶颈的存在,中国ERP软件行业已经远远落后,除了唯一一家专业开发APS系统的北京东方小吉星公司以外,绝大多数企业目前仍然停留在对BOM的低层次的完善和对进销存财务模块低水平重复开发上。由于一直拿不出足够的技术储备向瓶颈发起冲击,因此不重视基础技术储备的工作,甚至对目前状况视而不见;由于不重视基础技术的储备,所以更加无法解决瓶颈问题。目前这个恶性循环还在继续之中。从用友向台湾汉康大价钱买技术的挫折,以及神州数码引入鼎新生产模块的尴尬合作,国内ERP企业对此的无奈状态可见一斑。

生产自动排程系统如何实现优化排产教学内容

生产自动排程系统如何实现优化排产

生产自动排程系统如何实现优化排产 关键字:生产排程APS生产调度高级计划排程永凯软件永凯APS生产计划生产管理生产计划管理生产计划软件生产管理软件生产管理系统优化排程优化管理生产计划排程高级计划和生产排程PMC软件 全面解决生产计划与物料控制APS精益生产敏捷制造高级智能快速自动柔性社会功能层排程计划生产订单意向销售订单制令制单工单派工单委外外协工令工序工艺BOM机台生产线车间班次作业计划任务工作排程生产指示甘特图流程图表进度MRPMPS物料替代模拟排产资源调度滚动一键式网络手动优化结果精益生产敏捷制造即时响应快速排程 APS为何成为制造企业困境中的“救命稻草” 一、为什么多品种、小批量、短生命周期及短交货期是制造业面临的困境? 如果单单只是短交货期,企业可以通过大量库存就可以解决。然而当企业采用多品种、小批量的生产模式时,库存将涉及许多方面,特别是小批量时,产品需要的时间比较分散。为了防止因库存量不足而产生的机会损失,产品的安全库存量往往比较高,因此企业总体的库存水平也非常高。另一方面,由于产品短的生命周期,这些大量的库存可能一瞬间就会成为不良库存。 由于物流商和销售商都不想尽量持有库存,从而要求工厂交货时间要短。但“多品种、小批量”的产品在短时间交货是很不容易。

多品种、小批量生产时,会增加生产上的(切换)时间,同时还增加了物料管理的难度。由于产品不同,工序不同,交货期短,当工序为最后一道工序时,为了满足交货期可以很容易判断从哪个产品开始生产,但是对于中间工序而言就不容易判断从哪里开始生产。 很多企业期望通过增加库存来解决所面临的困境。如果仅增加库存就可以解决吗?殊不知增加库存会造成库存积压,恶化资金流通,并发生不良库存,陷入“减少库存量将迟延交货期,增加库存则产生不良库存”尴尬困境。 那要如何面对这种困境呢?增加产能?义务加班?也许可以临时解决,但是长期这么做会使企业增加经营成本,员工感到疲惫不堪。 二、到底怎样才能解决“制造业所面临的困境”? 对于多品种、小批量、短生命周期、短交货期的生产模式,缩短制造提前期是一个有效的方法,这是因为: 1、可应对短交货期要求; 2、减少生产过程中的中间品的库存浪费; 3、减少生产结束后的中间品的安全库存量; 4、改善资金流通,消减不良库存。 三、那怎样缩短制造提前期呢?

生产计划排程软件

百乔罗经典课程 2010年9月16-17日北京 2010年9月18-19日广州 2010年10月21-22日上海 2010年10月30-31日深圳 【主办单位】:BCG-百乔罗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参加对象】:生产总监、生产经理、生产计划相关人员、车间主任、物料主管,采购主管及相关人员 【收费标准】:¥2600元/人(含培训费、教材费、午餐费、茶点费等) 【报名时间】:即日起接受报名 【报名电话】: 【温馨提示】本课程可为企业提供上门内训服务,欢迎来电咨询! 课程风格 “60/40”时间原则(讲师40%,学员60%)、小组讨论/发表、管理电影分享/研讨、案例分析、情景仿真、自带企业资料现场诊断和实作对策、游戏分享、学员与学员、讲师互动相辅而成、少讲理论多讲实践经验,要求学员课堂结合本公司实际情况量身订做提出问题(可在课堂打断讲师思路),不是纯粹填鸭灌输,也不是研究客观案例.而是让学员体验执行过程,关注现实事例. 面对面向老师提出问题,老师需要提出解决问题措施/方案。 请同 学先在公司开会收集问题。带问题来,带方案走 授课师资 不是职业培训师,而是在职执行管理者+富有实践经验培训师+公司负责人 课程收益curriculum earnings 认证费用:中级600元/人;高级800元/人(不参加认证考试的学员无须交纳)

1.凡参加认证的学员,在培训结束参加考试合格者由<<国际职业认证标准联合会>> 颁发<<生 产管理师>>国际国内中英文版双职业资格证书,国际国内认证/全球通行/雇主认 可/官方网上查询; 2.凡参加认证的学员须提交本人身份证号码及大一寸数码照片; 3.课程结束后15个工作日内将证书快递寄给学员; 4.此证可申请中国国家人才网入库备案。 课程大纲curriculum introduction 生产计划/物料控制实操技法班 第一室:銷售計划/生産計划/物料計划协调接口管理 1.銷售計划/生産計划角色和定位---订单总导演/总指挥 2.銷售計划/生産計划/物料計划先进组织架构 ?东莞诺基亚公司銷售計划/生産計划/物料計划组织架构 3.生産計划/物料控制五大职能----欠料分析跟进/备料功能/呆料预防--处理--------- 4.生产计划与销售业务链接流程- ?准时生产计划VS市场业务部VS客户“三赢”规则 ?中兴通讯销售计划/生产计划/物料计划接口职能图/资源图实例分析 ?美的集团连续滚动周计划负荷分析和三天生产计划不能变职能图 ?一汽大众锁定一周生产计划不能变控制流程實例分析 ?有效控制扦单、急单、补单/加单五种措施(范例)-----中山某有限公司 ?通过市场调查/信息反馈提高订单预测准确率三大做法 5.销售预测与长、中、短期生产计划管理模式解析 ?銷售预测計划/生产计划变化反馈和预测库存控制协调管理 ?滚动銷售预测計划微调制度化降低预测库存成本原理分析 ?銷售計划流程――销售预测流程/销售计划流程/备货计划流程/生产计划 流程 ?华强三洋销售预测流程/销售计划流程/备货计划流程/生产计划流程案例 分析 6.制造业生产计划控制三种模式――预期滚动计划系统/推进式(push)生产控制系 统/拉动式(pull)生产控制系统 ?世界五百強企業.施耐德電氣Schneider推进式生产控制系统 ?预期滚动计划编制程序/特点/运作-----有效控制急单/插单/多单模式 ?传统推进式与准时化生产拉动式流程图范例解析

生产排程

Chapter 8. 生产排程 Operations Scheduling 生产排程的架构 定义:将各个生产作业,根据其顺序限制,作业时间以及所需的设备资源,完成一系列的排序步骤或路径. 目标: 安排作业进度 确保准时交货 确保生产时能获得必要的材料,零件和设备 预知瓶颈,及早解决 使作业负荷平衡,生产线平衡 排程需考虑的要点 评估标准:对於排程问题管理人员主要关心的目标为交期,流程时间与工作中心产能的利用,但这三个目标通常都是相互冲突的. 工厂结构:流程型工厂之排程的复杂度和限制与零工工厂是不同的. 产品结构:单一工件或组装型工件,作业是否可重叠与批量是固定还是变动,都是排程时需考虑的重点. 工作中心产能:生产设备,员工以及瓶颈工作中心的产能是固定还是可变动的. 排程问题的种类 根据作业时间的特性,可排程问题分为以下两类: 静态(Static)排程问题:所有工件同时到达生产系统,并且所有的机器在工件到达时都是可以加工处理的. 动态(Dynamic)排程问题:所有工件并非一次全部同时到达,而是陆续的到达生产系统. 根据工件抵达生产系统的特性,可排程问题分为以下两类: 确定性(Deterministic)排程问题:所有的作业加工时间皆已知且固定. 随机性(Stochastic)排程问题:所有的作业加工时间呈现某一机率分配. 根据工厂现场可用的机器数目来分类,分类如下: 单机(Single Machine)排程问题:只有一台机器,且所有工件皆必须在此机器上加工. 多机(Multiple Machines)排程问题:多机排程问题又可根据工件在机台的加工作业流程分为平行机台(Parallel Machines)排程问题,流程型工厂(Flow Shop)排程问题以及零工型工厂(Job Shop)排程问题. 平行机台 生产环境中平行机台依照机器的性质可分成三类: 完全相同的机台(Identical Machine):每一部机器的功能或速度都完全相同,即相同的订单在任一机台上所需的加工时间皆相等. 等效机台(Uniform Machine):相同的订单在平行机台上的加工时间,会随著每一机台的速率参数不同而有变化. 非等效平行机台(Unrelated Parallel Machine):即相同的订单在任一机台上加工的时间均不相关且成不均匀的比例. 平行机台 流程型工厂 每一工件均必须以相同的作业顺序经过M部机器加工,而根据加工时间是否可以为零可以将流程型工厂区分为纯流程型工厂(Pure Flow-Shop)和一般流程型工厂(General Flow-Shop)两

如何做一个可执行的生产计划排程

一、做出详细生产作业计划需要哪些条件? 在许多生产管理者眼中,生产作业计划是不重要的,如果我们只停留在小加工作坊的规模,大脑就能把一个月的订单、物料、资源记得清清楚楚,那么生产计划排程的必要性确实不太大,但事实上,随着生产规模的扩大,人脑已经不可能完成如此大数据量的存储功能,这时就到了生产管理的Excel时代,许多生产管理人员对Excel使用非常熟悉,并乐在其中,但如果要问他计划的详细信息,计划的优劣以及可执行性问题,这就遇到了困难,道理很简单,Excel只是将数据的存储从大脑移到了电脑,增大了容量,却仍然没有实质性的改进,但Excel的存储作用却是不言而喻的,它是生产计划排程数据准备的重要手段,但Excel相对于文本来说只是多了一个方便操作的表格,并没有严格的二维数据关系,这时就到了生产管理的ERP/MES时代。 这些基础数据主要包括如下几种: (1)所有产品结构信息。 即生产管理中BOM管理,有了产品结构才能方便的进行订单分解,分解成实际生产的任务。 (2)所有产品的制造工艺信息。 简单来说,就是要能知道任何一个制造任务(如一个零件)可以分解为几步以及每一步之间的逻辑关系,每一步用到哪些物料、需要哪种设备、需要哪些辅助工具,即是生产管理中常说的工艺流程。 (3)所有使用的资源信息。 资源是必备的生产主体,没有资源,生产无从谈起,所以需要对生产所需要的全部资源进行管理,这里所说的资源包含物料、设备、工具等。对资源的管理主要是对资源能力和成本的管理。

资源的能力分为两个方面,一是资源的单位能力,即一个资源能同时加工的工序数,比如说有些设备只能加工一道工序,而有的设备能同时加工两道同样的工序,那么,这两台设备的单位能力是不同的,能力的另一方面是资源的数量,如果一种设备有同样的五台,另一种设备只有一台,如果它们的单位能力都是相同的话,那么显然,五台的设备能力大于一台的能力。这就是生产管理中常说的设备能力,比如有些数控设备是多主轴,可以同时加工多个零件,这就是设备的单位能力,另一方面资源的数量就是指资源库存了。资源拥有生产的能力,使用能力则必定产生成本,成本的定义根据资源的类型决定,非消耗性的资源用时间定义成本,使用的时间越长,消耗的成本越大,消耗性资源则用消耗的数量进行定义,消耗的数量越多,消耗的成本越大。 (4)其它信息,包括订单,日历等信息。 订单是生产计划排程的源头,所以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订单主要信息包括数量,交货期等;日历是生产制造正常进行的规则,所以也是必须的数据。 上面所列出的数据需要完备性,缺少任意一种均不能进行有限资源能力的排程,同时所有数据也需要准确性,基础数据的准确性决定着计划排程的可执行性。 二、如何做一个可执行的生产计划排程与排程? 在具备了生产计划排程的数据条件之后,如何能制定出一个可执行的计划,成为生产计划排程人员头痛的问题,因为面对纷繁复杂的工序逻辑关系,面对有限能力的资源竞争,再聪明、再有丰富经验的生产计划排程人员也无法准确的计算出每道工序的工作时间。 这时,生产计划排程人员总是靠经验找出负荷最重的瓶颈设备,再结合优先级按照工艺流程的逻辑顺序将瓶颈设备上的工序先进行排程,再安排其它上设备上的工序,这样制定出

(生产管理知识)生产排程

ERP的真正技术瓶颈——详细生产排程(一) 类型:转载作者:有色金属日期:2005-01-29 02:18:31 ERP光有主生产计划不够还得详细生产排程 ERP应该以生产为核心,这点是业界公认的。但如何以生产为核心?却极少有详细的论述。根本原因在于“详细生产排程”这个技术瓶颈。 “详细的生产排”也就是生成“生产作业计划”的过程,可谓关系重大。企业制定生产计划的过程一般分成两部分,首先是生成“主生产计划”,其次是根据主生产计划生成“生产作业计划”。要得到“主生产计划”一般企业是从订单,部分企业是从市场预测,产生出一个包含生产品种、数量、时间的简单生产计划。基本是管理者在进行决策,人的因素起绝对作用。在这个过程中可能会有一些特定行业或者企业的特别计算方法,需经过一些四则运算式的统计分析,要求ERP软件做二次开发,但基本不存在技术难题。 但是,光有主生产计划是远远不够的。一个简单的主生产计划中的生产要求,要把它自动分解为复杂、具体的生产作业过程,这就是详细生产排程,这才是ERP系统中最关键的一个环节,是ERP系统真正的核心功能。只有从复杂、具体、详细的作业计划中,才能体现出ERP企业资源计划中的“R——资源”的存在;也只有从这个详细作业计划的“可行性”与“优化性”上,才能体现出“P——计划”的价值。有了“资源”,有了“计划”,才是真正的ERP系统。 一般说,生产作业计划越详细,它给出的信息越丰富、越有价值,相应计算起来也就越困难。生产作业计划越粗略,越接近主生产计划,信息越少、价值就越低。企业总是希望自动得到尽可能详细的作业计划。但是ERP在这方面遇到了真正的技术瓶颈。就我们目前

完整word版,高级计划系统(APS)中生产计划排程

高级计划系统(APS)中生产计划排程 供应链管理(SCM)涉及企业间的集成以及在产销网络中协调物流和信息流的各个方面。作为企业信息中枢的ERP系统,现在已经在许多企业中用于作业处理和定单执行。高级计划系统(APS,Advanced Planning Systems)作为ERP的补充,用于协调物流、开发瓶颈资源和保证交货日期。APS应用各种优化技术,并根据企业的商业目标来改进计划。APS包括需求和供应计划、运输和生产计划排程等各种供应链计划模块,本文主要介绍APS中生产计划排程(Production Planning and Scheduling)模块的基本原理[1]。 决策状况描述 生产计划排程的目的是为车间生成一个详细的短期生产计划。排产计划(Production schedule)指明了计划范围内的每一个定单在所需资源上的加工开始时间和结束时间,也即指出了在给定资源上定单的加工工序。排产计划可以通过直观的甘特图(Gantt chart)形式给出。 排产计划的计划间隔可以从一天到几周,取决于具体的工业生产部门。合理的计划长度取决于几个因素:一方面,它至少应当涵盖与一个定单在生产单元中最大的流动时间(flow time)相对应的时间间隔;另一方面,计划间隔受到已知顾客定单或可靠需求预测的可用性限制。很显然,只有当排产计划适度稳定时,在一个资源上进行定单排程才是有用的。也就是说,它们不应受不期望事件经常变化的影响(如定单数量改变或中断)。 对某些生产类型(如job shop),生产计划排程需要对(潜在)瓶颈

资源上的任务定单进行排序和计划;而对另一些生产类型(如成组技术),生产计划排程要能自动地、按时段检查资源组的能力,看其是否能够在下一个时间段内完成成组加工的一组定单。然后,可以手工排序这组定单在下一个时间段内的加工次序。 排产计划任务能够而且也应当分散来做,这样可以利用每个地点人们的专业知识和车间当前状况的知识(例如人员的可用性)。 生产计划排程受到上层主生产计划的约束,主生产计划设立了在分散的决策单位中执行生产计划排程的框架。从主计划中可获得的相应指导包括:使用超时或加班的数量;在不同时间点上来自供应链上游设施物料项的可用性;涉及来自供货商输入物料的采购协议。此外,由于主生产计划在供应链上有更宽的视点和更长的计划区间,从中我们还可以得到: 计划结束时需要建立的各物料项的季节性库存量; 交付给供应链下游设施的定单截止日期(下游设施可以是紧接着的下一级生产单位,分销商或最终顾客)。 排产计划生成 由车间模型生成排产计划的一般程序可简单地描述为下面6个步骤(如图1所示)。 1、建模 车间模型必须详细地捕捉生产流程的特征和相应的物流,以便以最小的成本生成可行的计划。

生产排程介绍-Oracle

生产排程介绍 Oracle白皮书 2006年6月

生产排程介绍 Oracle 生产排程通过以下多种极具特色的功能提供了最佳排程。 z 自动化的瓶颈漂移检测 z 高级分析决策支持 z 直接的方案比较 z 直观的数据模型 Oracle 生产排程通过一个自配置排程器降低了初始实施和持续维护成本。要了解这一新兴技术,审视一下当前方法及其固有局限性非常必要。 实施当前的排程产品需要大量的“专家级修改”才能创建可用的生产排程。在该实施修改阶段,很多方面的排程问题都需要由顾问采用硬编码规则来解决。通过指定瓶颈、进行规则排序等可以创建一个可用的计划。然而,这种方法成本高昂且会耗费大量时间。而且,由于硬编码规则底层的假设会随时间推移发生变化,因此解决方案的质量也会自然而然地随之降低。例如,任何企业中的需求组合和产能约束发生变化都很正常,但这会改变原始规则的假设,并将降低排程的质量。当质量降低时,计划人员就会试图通过耗时且主观的人工方式来更改系统中的排程方案,从而确保排程质量。计划人员通常会完全放弃使用该系统,转而使用他们以前的计划方法。 相比之下,Oracle 生产排程能够自动检测资源瓶颈,既使瓶颈在某排程方案中动态“漂移”(移动)时也是如此。资源瓶颈可以从工作人员漂移到工具、物料、机器等,遍及整个排程层面。了解了资源瓶颈情况,生产排程软件的排程器便能采用理想的排程策略来避免每种特殊瓶颈并最大限度地提高产量。最终企业将无需进行昂贵的初始规则配置,并可确保排程质量在实施的整个生命周期中保持一致。计划人员不再将精力集中于规则定制和维护,而是用于排程。 概述 自动化的瓶 颈漂移检测

ERP系统的生产排程

ERP系统的生产排程 制造业的ERP系统应该以计划为核心,特别是生产计划如何合理的进行排产显 得尤为重要。但如何实现生产计划为核心?我想,生产排程系统的实施,是对 此问题的最好答复。 所谓"生产排程"通俗讲,是指生产计划和作业计划的统称。通常企业制定生产 计划的过程一般分成两部分,首先是生成主生产计划,其次是根据主生产计划 生成生产作业计划。"主生产计划"一般来源于订单,部分企业来源于市场预测,安排一个生产计划,基本是管理者在进行决策,人的因素起绝对作用。这个过 程中会有一些行业或者企业的特别计算方法,需经过一些四则运算式的统计分析。 但是,光有主生产计划是远远不够的。一个简单的主生产计划的生产要求,要 把它自动分解为复杂、具体的生产作业过程,这就是详细生产排程,是生产排 程系统真正核心功能价值的体现。 一般说,生产作业计划越详细,它给出的信息越丰富、越有价值,相应计算起 来也就越困难。生产作业计划越粗略,越接近主生产计划,信息越少、价值就 越低。企业总是希望自动得到尽可能详细的作业计划,减少作业下达的层次。 但是ERP在这方面遇到了真正的技术瓶颈。就我目前所见,几乎全部的ERP生 产管理都是从四则运算的主生产计划入手,重点利用BOM解决MRP物料需求计划,之后再解决生产过程的记录和统计。如果考虑生产计划全方位信息,减少 人为因素影响问题,生产排程系统可以满足你的要求。 生产排程系统是基于ERP系统结构设计而成,生产排程系统可独立于ERP系统,作为ERP系统高级功能的一个模块,帮助企业解决: 一、订单管理跟踪问题 通过需求整理平台实现营销需求订单与生产需求的衔接。 通过排程平台实现计划订单排程、生产作业下达和管理、任务完工到中转出库 的全面订单跟踪管理。 二、生产排程问题,实现总装任务排产到生产线的管理 按任意需求时间范围、排程时间范围执行预排处理。 按提前天数、生产需求时间、订单优先级、排程分类、生产线优先级、线能力 执行生产线分配。 依据需求时间的固定自动创建固定的计划订单。 按生产线优先级、产能、折返时间等平衡生产线的负荷。 计划订单生产线的换线处理、排程分类变更引发的预排自动换线处理。 三、实现总装部装的按需联动处理 总装部装跟单同步排程。 总装部装跟单任务同步下达。 总装部装计划同步变更调整。 总装部装跟单件按规则同步分配到相关生产车间。 其次,排程平台的实施,推进生产管理模式的变革 计划层次减少,计划集中处理加强。 排程的联动处理,加速了计划与生产的响应效率。 减少传统计划排产的出错机率:如总装部装同步排程、同步下达,时间差异、 数据差异减少。

生产计划排程软件(APS)的结构与用途

第七章生产计划排程软件(APS)的结构与用途(1) 摘要:生产计划排程软件( APS : Advanced Planning and Scheduling )是生产排程软件的,本软件可以制作接受涉及订单、生产、采购的短中长期的日程表。 本文关键字:派程图书连载 生产计划排程软件(APS)的结构与用途 生产计划排程软件( APS : Advanced Planning and Scheduling )是生产排程软件的( PS : 进化软件。本软件可以制作接受涉及订单、生产、采购的短中长期的日程表。 在本书中说向大家说明生产计划排程软件的结构。 接单、生产、采购一气贯通的排程 Q: 生产计划排程软件是如何管理接单(发货)、生产(工序)、采购的日程呢?

A: 生产计划排程软件通过同时计算接单、生产、采购的日程,以求用户在遵守交货期同时缩短生产周期削减库存为目的。下图是将接单、产品的制造订单、半成品(零部件)的制造订单、采购订单、产品库存、半成品库存、采购品库存的关联图。 生产计划排程软件的功能性特点总结如下: ?将接受订单、制造订单、采购订单连线 ?考虑库存状况,从接受订单中自动生成不足的制造订单。 ?考虑库存状况,从产品的制造订单中自动生成不足的半成品(零部件)的制造订单。 ?在自动生成采购订单、制造订单时,计算准确的批量规模。 增大利润的生产计划排程方法 Q: 如何进行增大利润的生产计划排程? A: 在《接单生产采购关联图》中,从接受订单的交货期逆向排程,制作出尽可能靠近纵向连线的日程。然后提高瓶颈资源的工作率,使其他工序与瓶颈资源同步。 通过上述操作可以同时达到:

谈ERP系统的生产排程

谈E R P系统的生产排程 制造业的ERP系统应该以计划为核心,特别是生产计划如何合理的进行排产显得尤为重要。但如何实现生产计划为核心?我想,生产排程系统的实施,是对此问题的最好答复。 所谓"生产排程"通俗讲,是指生产计划和作业计划的统称。通常企业制定生产计划的过程一般分成两部分,首先是生成主生产计划,其次是根据主生产计划生成生产作业计划。"主生产计划"一般来源于订单,部分企业来源于市场预测,安排一个生产计划,基本是管理者在进行决策,人的因素起绝对作用。这个过程中会有一些行业或者企业的特别计算方法,需经过一些四则运算式的统计分析。 但是,光有主生产计划是远远不够的。一个简单的主生产计划的生产要求,要把它自动分解为复杂、具体的生产作业过程,这就是详细生产排程,是生产排程系统真正核心功能价值的体现。 一般说,生产作业计划越详细,它给出的信息越丰富、越有价值,相应计算起来也就越困难。生产作业计划越粗略,越接近主生产计划,信息越少、价值就越低。企业总是希望自动得到尽可能详细的作业计划,减少作业下达的层次。但是ERP在这方面遇到了真正的技术瓶颈。就我目前所见,几乎全部的ERP生产管理都是从四则运算的主生产计划入手,重点利用BOM解决MRP物料需求计划,之后再解决生产过程的记录和统计。如果考虑生产计划全方位信息,减少人为因素影响问题,生产排程系统可以满足你的要求。 生产排程系统是基于ERP系统结构设计而成,生产排程系统可独立于ERP系统,作为ERP系统高级功能的一个模块,帮助企业解决: 一、订单管理跟踪问题 通过需求整理平台实现营销需求订单与生产需求的衔接。 通过排程平台实现计划订单排程、生产作业下达和管理、任务完工到中转出库的全面订单跟踪管理。 二、生产排程问题,实现总装任务排产到生产线的管理

甘特图-高级生产排程APS地呈现形式

甘特图-高级生产排程APS的呈现形式 关键字:生产排程APS生产调度高级计划排程永凯软件永凯APS生产计划生产管理生产计划管理生产计划软件生产管理软件生产管理系统优化排程优化管理生产计划排程高级计划和生产排程PMC软件 全面解决生产计划与物料控制APS精益生产敏捷制造高级智能快速自动柔性社会功能层排程计划生产订 单意向销售订单制令制单工单派工单委外外协工令工序工艺BOM机台生产线车间班次作业计划任务工作排程生产指示甘特图流程图表进度MRPMPS物料替代模拟排产资源调度滚动一键式网络手动优化结果精益生产敏捷制造即时响应快速排程 APS助推制造业从“中国制造”到“中国智造”的跨 越 摘要:APS(Advanced Planning and Scheduling,高级计划与排程)是一种基于供应链管理和约束理论的高级计划与排程系统。本文从APS角度分析了中国制造业在新时期下如何实现“中国制造”向“中国智造”的转变,并以永凯APS为例探讨了APS如何解决制造业所面临的实际生产问题以及APS应用效益。 关键词:中国智造 ERP APS 一、中国制造业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过去改革开放30多年中,中国经济以年平均9.7%速度高速成长,并且未来30年将保持7%的速度增长。2010《财富》世界500强,中国企业已达54家,中国制造业总产值世界排名第三,其中200多种产品产量排名世界第一,“中国制造”与“中国价格”对全球产业带来的震撼。在华南、华东和其他区域,有着数以千计的小跨国公司,在各自领域扮演着全球行业领导者角色。无论是从规模还是从效率的角度上看,中国制造业都存在巨大的发展潜力。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人民生活水平和消费能力的持续提高,从而为中国制造业提供了不竭的发展动力。中国资源丰富,人力资源充足,政治环境稳定以及基础设施条件日趋完善,促进制造业蓬勃发展。通过先进制造业的结构调整,以信息化产业推动制造业的高速发展,不断壮大制造业发展规模,努力提升先进制造水平,把握经济浪潮中的发展机遇,实现由“世界工厂”到“世界市场”,“中国制造”到“中国智造”的转变。 然而信息化时代的今天,技术的进步、全球化的竞争与市场环境迅速变化,也使得制造企业的经营环境变得日益复杂,集中表现在全球化供应链和国际市场竞争的参与,劳动力成本、原材料加工不断上涨,各种环保的法规、政策相继出台。与此同时客户需求也变得多样化和个性化,产品生命周期与交货期不断缩短。生产方式也从大批量生产转变为多品种小批量、客户定制与柔性化生产。这些变化使得中国的制造业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具体表现在:

APS中生产计划排程的基本原理

APS中生产计划排程的基本原理 姜铁虎 2002-9-30 投稿 供应链管理(SCM)涉及企业间的集成以及在产销网络中协调物流和信息流的各个方面。作为企业信息中枢的ERP系统,现在已经在许多企业中用于作业处理和定单执行。高级计划系统(APS,AdvancedPlanningSystems)作为ERP的补充,用于协调物流、开发瓶颈资源和保证交货日期。APS应用各种优化技术,并根据企业的商业目标来改进计划。APS包括需求和供应计划、运输和生产计划排程等各种供应链计划模块,本文主要介绍APS中生产计划排程(ProductionPlanningandScheduling)模块的基本原理[1]。 决策状况描述 生产计划排程的目的是为车间生成一个详细的短期生产计划。排产计划(Productionschedule)指明了计划范围内的每一个定单在所需资源上的加工开始时间和结束时间,也即指出了在给定资源上定单的加工工序。排产计划可以通过直观的甘特图(Ganttchart)形式给出。 排产计划的计划间隔可以从一天到几周,取决于具体的工业生产部门。合理的计划长度取决于几个因素:一方面,它至少应当涵盖与一个定单在生产单元中最大的流动时间(flowtime)相对应的时间间隔;另一方面,计划间隔受到已知顾客定单或可靠需求预测的可用性限制。很显然,只有当排产计划适度稳定时,在一个资源上进行定单排程才是有用的。也就是说,它们不应受不期望事件经常变化的影响(如定单数量改变或中断)。 对某些生产类型(如jobshop),生产计划排程需要对(潜在)瓶颈资源上的任务定单进行排序和计划;而对另一些生产类型(如成组技术),生产计划排程要能自动地、按时段检查资源组的能力,看其是否能够在下一个时间段内完成成组加工的一组定单。然后,可以手工排序这组定单在下一个时间段内的加工次序。 排产计划任务能够而且也应当分散来做,这样可以利用每个地点人们的专业知识和车间当前状况的知识(例如人员的可用性)。 生产计划排程受到上层主生产计划的约束,主生产计划设立了在分散的决策单位中执行生产计划排程的框架。从主计划中可获得的相应指导包括:使用超时或加班的数量;在不同时间点上来自供应链上游设施物料项的可用性;涉及来自供货商输入物料的采购协议。此外,由于主生产计划在供应链上有更宽的视点和更长的计划区间,从中我们还可以得到: 计划结束时需要建立的各物料项的季节性库存量; 交付给供应链下游设施的定单截止日期(下游设施可以是紧接着的下一级生产单位,分销商或最终顾客)。 排产计划生成

周生产计划排程表范文

周生产计划排程表范文 一、工厂的七大浪费 1.不良品的浪费 以人、机、料、法、环的说法,可以将不良产品形成的原因分为三个方面。 一是人员方面,大多数工厂作业人员流动大、新员工多、长时间的工作疲劳、工作不细致、不按标准执行、缺乏培训、过度依赖于人为经验发现问题等因素,容易提高不良产品的生产率; 二是机器设备方面,设备保养不及时、设备老化、作业工具不专、量具刻度不准确、设备加工台不标准、转速与切削配比不规范等因素容易导致不良产品的增加; 三是制造工艺方法,工艺标准难懂、质量要求不合理、文件易丢失、图纸管理混乱、工序颠倒等因素造成不良产品的产生。 2.加工的浪费

加工浪费一般体现在额外的加工工序、不必要的操作动作、加工精度超过客户要求等方面。究其原因, 一是在于人员操作不熟练、作业技能差、对工艺不了解,造成需要经过多次操作才能完成加工或者不正确加工的现象; 二是工艺标准不准确,制作人员缺乏经验或者理解错误,形成过精、过细、过深的加工作业结果; 三是设备无法满足工艺要求、老化、无效行程大,导致需要增加人数、时间来保证生产线的正常运行; 四是原材料剩余量大,削屑操作过多,需多次调试机床,导致了加工浪费。 3.动作的浪费 从人、机、料、法、环来看,多余动作一般人、机器、物料以及工艺方法几个方面。人员方面,习惯性的动作、操作方式、不必要的重复性操作,会导致多余工作的产生,比如工具随手摆放、作业随意操作等;

机器设备方面,机床布局、安装、设计不合理,工具、量具不正规,会导致作业操作困难,产生多余的操作动作,比如工具摆放过远、机床安装过高;物料方面,摆放位置、数量不合理,容易造成行走、拿取多余等动作; 工艺布局、设计不合理,如分装线和总装线距离较远,造成行走多余的现象。 4.搬运的浪费 搬运浪费一般体现在库存过多需要处理、领料环节长需要多次搬运、在制品过多需要及时转移等方面,为减少库存量,企业需要加大转运人员来回寻找、大量搬运的工作,从而增加了搬运浪费。 5.库存的浪费 当大量采购、工序间设备能力不匹配、换产时间过长、发车延迟、市场预测不准确、市场变更时,均会导致库存的增加,造成库存的浪费。 6.生产过剩的浪费

生产自动排程系统如何实现优化排产

生产自动排程系统如何实现优化排产 关键字:生产排程APS生产调度高级计划排程永凯软件永凯APS生产计划生产管理生产计划管理生产计划软件生产管理软件生产管理系统优化排程优化管理生产计划排程高级计划和生产排程PMC软件 全面解决生产计划与物料控制APS精益生产敏捷制造高级智能快速自动柔性社会功能层排程计划生产订单意向销售订单制令制单工单派工单委外外协工令工序工艺BOM机台生产线车间班次作业计划任务工作排程生产指示甘特图流程图表进度MRPMPS物料替代模拟排产资源调度滚动一键式网络手动优化结果精益生产敏捷制造即时响应快速排程APS为何成为制造企业困境中的“救命稻草” 一、为什么多品种、小批量、短生命周期及短交货期是制造业面临的困境? 如果单单只是短交货期,企业可以通过大量库存就可以解决。然而当企业采用多品种、小批量的生产模式时,库存将涉及许多方面,特别是小批量时,产品需要的时间比较分散。为了防止因库存量不足而产生的机会损失,产品的安全库存量往往比较高,因此企业总体的库存水平也非常高。另一方面,由于产品短的生命周期,这些大量的库存可能一瞬间就会成为不良库存。 由于物流商和销售商都不想尽量持有库存,从而要求工厂交货时间要短。但“多品种、小批量”的产品在短时间交货是很不容易。 多品种、小批量生产时,会增加生产上的(切换)时间,同时还增加了物料管理的难度。由于产品不同,工序不同,交货期短,当工序为最后一道工序时,为了满足交货期可以很容易判断从哪个产品开始生产,但是对于中间工序而言就不容易判断从哪里开始生产。 很多企业期望通过增加库存来解决所面临的困境。如果仅增加库存就可以解决吗?殊不知增加库存会造成库存积压,恶化资金流通,并发生不良库存,陷入“减少库存量将迟延交货期,增加库存则产生不良库存”尴尬困境。 那要如何面对这种困境呢?增加产能?义务加班?也许可以临时解决,但是长期这么做会使企业增加经营成本,员工感到疲惫不堪。 二、到底怎样才能解决“制造业所面临的困境”? 对于多品种、小批量、短生命周期、短交货期的生产模式,缩短制造提前期是一个有效的方法,这是因为: 1、可应对短交货期要求; 2、减少生产过程中的中间品的库存浪费; 3、减少生产结束后的中间品的安全库存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