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小板功能分析仪类型及比较

血小板功能分析仪类型及比较

血小板功能分析仪类型及比较

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检测血小板数量及其相关参数的影响因素及其处理方法

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检测血小板数量及其相关参数的影响因 素及其处理方法 作者:陈晖 作者单位:519000,广东省珠海市,暨南大学第三附属医院,珠海市人民医院 刊名: 临床医学 英文刊名:CLINICAL MEDICINE 年,卷(期):2005,25(10) 被引用次数:1次 参考文献(1条) 1.丛玉隆血液学体液学检验与临床释疑 2004 本文读者也读过(10条) 1.李文华血小板形态学检查的应用体会[期刊论文]-中外健康文摘2010,07(31) 2.关艳丽.陈胜备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血小板及凝血功能参数的分析[期刊论文]-心脑血管病防治2002,2(2) 3.陈园频冠心病患者血小板计数及体积变化的临床意义探讨[期刊论文]-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2001,23(5) 4.陈中新.徐云侠.田玲莉.钟政荣.张凡.王月华三种抗凝剂抗凝血测定红细胞比积结果的比较[期刊论文]-实用全科医学2007,5(1) 5.吴家明血液病患者血小板参数及其直方图的临床意义[期刊论文]-临床输血与检验2004,6(4) 6.刘坤.闫卫利抗凝血常规采集后检测时间观察[期刊论文]-中国误诊学杂志2006,6(21) 7.陈治德改良抗凝剂在全血细胞分析中的应用评价[期刊论文]-检验医学与临床2007,4(3) 8.朱延红.由世春.霍红抗凝剂选择对全血细胞分析的影响[期刊论文]-中国冶金工业医学杂志2008,25(2) 9.吴凯.熊建辉.赵健不同抗凝剂浓度对血细胞分析仪测定结果的影响[期刊论文]-实用医技杂志2005,12(16) 10.窦心灵.何贵山.朱建敏.陈亚萍EDTA-K2抗凝剂导致血小板假性减少1例报道[期刊论文]-中国实验诊断学2005,9(1) 引证文献(1条) 1.邹毅.谢圣高.宁勇SYSMEX-SF3000血球计数仪在血小板计数中的漏检现象探讨及处理[期刊论文]-湖北中医学院学报 2009(2) 本文链接:https://www.360docs.net/doc/3d13459570.html,/Periodical_lcyx200510034.aspx

血小板分析仪原理

比浊法(光学法) 原理: 将富血小板血浆(PRP)置于比色管中,加入诱聚剂(主要有ADP、肾上腺素,胶原,凝血酶、花生四烯酸、TXA2,PAF等),用一涂硅的小磁粒进行搅拌,血小板逐渐聚集,血浆浊度降低,透光度增加,记录此变化,形成血小板聚集的动态曲线,以PRP的聚集率和透光度为0%,乏血小板血浆(PPP)所测得的聚集率和透光度为100%,用血小板聚集仪进行自动测定、记录、描绘血小板聚集曲线 优点: 是目前应用最广的血小板聚集功能检测方法。 缺点: 检测结果重复性较差,cv值达到15%; 操作繁琐:必须分离贫血小板血浆、富血小板血浆,还需要调整血浆中血小板浓度; 溶血、高血脂样对检测有明显干扰; 检测样本去除血液主要细胞成份,不能完全反映体内真实的血小板聚集功能; VerifyNow维梵纳抗血小板治疗检测仪[1](全血比浊法) CHRONO700血小板聚集仪(美国Chrono-Log公司) 原理: 检测原理还是采用传统比浊法,没有本质突破,检测误差达15% (cv)优点:

无须制备血小板血浆的操作 术前血小板功能的快速筛选,全血/PRP/ATP释放检测 缺点: 耗材价格昂贵; 目前尚未在国内注册; 国外使用信息不多。 电极法 ChronoLog 590(美国ChronoLog公司) 简介: 590系列采用电阻法测血小板聚集,在全血中测血小板聚集功能,减少操作步骤节约了时间,反映了血小板的生理状态下的功能,具有重要的生理意义,可用于监测药物作用于血小板功能的功效,对相关血栓与止血药物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原理: 可用全血或PRP进行检测。检测杯中有一对铂电极,血小板在诱导剂的诱导下发生聚集时,可覆盖在铂电极表面,导致电阻抗的改变,后者的变化程度与聚集程度有关。此信号经过放大传送到监测器或计算机上进行处理,将电阻抗的改变转换为聚集曲线从而计算出血小板的聚集率。 优点: 无需制备富血小板血浆的操作,使操作更简便省时,采血量仅为2ml ,完成操作仅需大约10 分钟。

血小板检测注意事项

在医学技术不断发展的今天,血液分析仪的灵敏度和准确度也有了空前提高,血液分析仪的简便、快捷、高效、高重复性的特点使得血常规检查在临床诊断中起来越发挥出极其重要的作用,但是在实际操作中,血小板检测结果的不稳定也是比较突出的一个问题,现将多年临床检验工作中所了解的关于影响血小板检测的因素进行如下探讨。 1 方法学的缺陷 目前血液分析血小板大多数采用电阻抗法进行计数,也有光散射法或其他方法,其原理大都是根据细胞的大小、形态进行区分和计数。这种检测原理决定了对于血小板数量和形态正常的标本,结果比较可靠,但是对于血小板明显减少或形态异常者,结果误差就比较大。正常人的血小板体积平均分布是2~30fl,体积分布直方图明显地向右延伸,不对称,即都存在一定数量的大血小板。在病理情况下,大血小板会更多增加,由于大部分血液分析仪不能将大血小板与小红细胞进行区分,致使许多大血小板被当成小红细胞计数导致血小板计数结果偏低。 2 抗凝剂因素 ICSH推荐使用EDTA盐抗凝,含量规定为115~210mg/ml,即115~210mg的EDTA-2K抗凝1ml的全血可以抑制血小板聚集,从而达到抗凝的目的。工作中常用的是EDTA-2K的能抗凝2ml全血真空采血管,这就要求采血时尽量准确到2ml,采血量过多或过少都会影响检测结果。如血液比例过高则抗凝剂相对不足,标本会出现微凝块阻塞仪器检测孔;抗凝剂比例偏高血液相对不足,血小板会肿胀崩解,产生正常血小板大小的碎片而无法得出正确的结果[1]。还有极少数人的血小板在用EDTA抗凝时出现血小板聚集,这种情况可能与血浆中存在的某些自身抗体有关,多发生在肿瘤患者自身。 3 仪器、试剂的因素 血液分析仪是精密电子仪器,由于测量的脉冲讯号非常小,容易受到各种因素的干扰,所以仪器应安置在一个不受振荡、不受磁场、电场、噪声干扰、防潮、防尘,始终保持室温的环境中。仪器液路的定期维护清洗也至关重要,计数管路的不清洁会造成血小板数量明显升高。试剂的质量对血小板结果也有着直接的影响,必须使用与仪器相配套的试剂[2,3],进口试剂价格较贵,因此使用合格的国产试剂是避免试剂因素影响血小板计数的关键。 4 标本采集、储存的因素 采血过程也是保证血小板准确计数的关键。末梢采血时应提前充分按摩采血部位后再行采血。尤其是婴幼儿,若方法不当,如采血速度慢、出血不畅、挤压采血部位等,就会造成血小板假性减少。静脉经多次穿刺而引起的水肿及皮下出血时,因组织损伤,组织凝血因子混入血液标本中产生肉眼看不见的小凝快,也可以引起血小板假性减少,此时必须重新采血测定。血液标本采集后,最好放置15~30min,因为血小板离体后,其形态立即发生变化,其外膜形成的微小管游离端向外伸展形成丝状伪足,数个伪足相互缠绕,形成血小板可逆聚集体,其体积一般和淋巴细胞大小相似,造成血小板假性减少,随着时间廷长,这种假生聚集就会发生解聚。 5 样品溶血不完全 溶血不完全对白细胞计数和分类影响较大,会使白细胞假性升高,但在实际中作中发现不但影响白细胞的计数和分类,还会影响下一例样品和血小板计数,可能由于红细胞碎片冲洗不彻底造成血小板假性增高,这种情况在半自动血液分析仪需手工滴加溶血剂时较易出现。 6 小红细胞增多或巨大血小板增多的因素 当患者红细胞大小不均、尤其是以体积<70fl的小红细胞居多时,部分极小红细胞会计入血小板数,引起血小板假性增高。这种现象在使用电阻抗法原理计数的仪器中易出现,因为血小板和红细胞是在同一个检测系统中通过体积大小来识别,小红细胞的脉冲信号可能被

血小板生理知识

血小板生理知识 血小板(platelet)哺乳动物血液中的有形成分之一。它有质膜,没有细胞核结构,一般呈圆形,体积小于红细胞和白细胞。血小板在长期内被看作是血液中的无功能的细胞碎片。直到1882年意大利医师J.B.比佐泽罗发现它们在血管损伤后的止血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才首次提出血小板的命名。 血小板具有特定的形态结构和生化组成,在正常血液中有较恒定的数量(如人的血小板数为每立方毫米10~30万),在止血、伤口愈合、炎症反应、血栓形成及器官移植排斥等生理和病理过程中有重要作用。 血小板只存在于哺乳动物血液中。低等脊椎动物圆口纲有纺锤细胞起凝血作用,鱼纲开始有特定的血栓细胞。两栖、爬行和鸟纲动物血液中都有血栓细胞,血栓细胞是有细胞核的梭形成椭圆形细胞,功能与血小板相似。无脊椎动物没有专一的血栓细胞,如软体动物的变形细胞兼有防御和创伤治愈作用。甲壳动物只有一种血细胞,兼有凝血作用。 血小板的生成由骨髓造血组织中的巨核细胞产生。多功能造血干细胞在造血组织中经过定向分化形成原始的巨核细胞,又进一步成为成熟的巨核细胞。成熟的巨核细胞膜表面形成许多凹陷,伸入胞质之中,相邻的凹陷细胞膜在凹陷深部相互融合,使巨核细胞部分胞质与母体分开。最后这些被细胞膜包围的与巨核细胞胞质分离开的成分

脱离巨核细胞,经过骨髓造血组织中的血窦进入血液循环成为血小板。新生成的血小板先通过脾脏,约有1/3在此贮存。贮存的血小板可与进入循环血中的血小板自由交换,以维持血中的正常量。每个巨核细胞产生血小板的数量每立方毫米大约200~8000,一般认为血小板的生成受血液中的血小板生成素调节,但其详细过程和机制尚不清楚。血小板寿命约7~14天,每天约更新总量的1/10,衰老的血小板大多在脾脏中被清除。 形态结构循环血中正常状态的血小板呈两面微凹、椭圆形或圆盘形,叫做循环型血小板。人的血小板平均直径约2~4微米,厚0.5~1.5微米,平均体积7立方微米。血小板虽无细胞核,但有细胞器,此外,内部还有散在分布的颗粒成分。血小板一旦与创伤面或玻璃等非血管内膜表面接触,即迅速扩展,颗粒向中央集中,并伸出多个伪足,变成树突型血小板,大部分颗粒随即释放,血小板之间融合,成为粘性变形血小板。树突型血小板如及时消除其刺激因素还能变成循环型血小板,粘性变形的血小板则为不可逆转的改变。血小板有复杂的结构和组成。血小板膜是附着或镶嵌有蛋白质双分子层的脂膜,膜中含有多种糖蛋白,已知糖蛋白Ⅰb与粘附作用有关,糖蛋白Ⅱb/Ⅲa与聚集作用有关,糖蛋白Ⅴ是凝血酶的受体。血小板膜外附有由血浆蛋白、凝血因子和与纤维蛋白溶解系统有关分子组成的血浆层(血小板的外覆被)。血小板胞浆中有两种管道系统:与表面相连的开放管道系统和致密管系统。前者是血小板膜内陷在胞浆中形成的错综分布的管道系统,管道的膜与血小板膜相连续,管道膜内表面也有

血小板太低会导致什么

血小板太低会导致什么 血小板是人体血液中一种重要的组成部分。血液中的血小板如果出现过低的情况的话,就会导致血液无法凝固,伤口无法止血等难问题。如果血小板长期过低的话,就可能会导致很多严重的血液疾病的出现。那么血小板太低会导致什么? 血小板太低会导致什么? 血小板低会引起可引起出血性疾病。血小板减少见于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脾功能亢进,再生障碍性贫血和白血病等症。 血小板过低的原因 血管因素 产生血小板减少的病因很多,临床上发现有些病人的出血程度与血小板数量的减少不成比例,这可能是血小板减少疾病的出血与毛细血管功能障碍也有关系;例如脾切除后,虽然部分患者的血小板数并未上升,但出血现象会改善;用激素治疗后,人们的血小板数量也不一定增加,但毛细血管脆性试验转为阴性,同时人们的出血情况也会减轻;此时就可以证明血管出现问题时会导致血小板减少疾病出现的。 脾脏因素 通过医学发现脾脏可能是产生抗血小板抗体的重要部位之一,而当脾脏产生大量抗血小板抗体时,人们正常血小板经过脾脏与抗血小板抗体结合而出现过敏情况,致敏血小板极易被吞噬细胞所吞噬,因此患者周围血中血小板计数明显减少。 遗传因素 通过表明血小板减少患者及其直系健康的家属中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免疫学缺陷,也再次证明了血小板减少疾病的出现可能与遗传有很大关系,也在提醒一些体质不好或者是自身患有此病的人要及时到医院进行准确治疗,避免把此病遗传给自己的孩子。 病毒感染 急性型血小板减少患者多发生在病毒感染或上呼吸道感染的恢复期,如风疹、麻疹、水痘、腮腺癌等都会导致血小板减少疾病出现;其中患者血清中有较高的抗病毒抗体,血小板表面相关抗体明显增高,也证明是病毒抗原引起的;其中本病的发病机理可能是包括病毒抗原在内的抗原抗体复合物与血小板fc受体或是病毒抗原产生的自身抗体与血小板膜起交叉反应,从而损伤血小板并被吞噬细胞所清除而影响了人们的身心健康。 本文详细介绍了血小板过低会造成哪些疾病,也介绍了血小板过低的原因有哪些。作为一名血小板过低的人,你有必要认真阅读一下本文内容,这样的话就可以让你的血小板出现情况的时候及时得到治疗,可以及时避免严重问题的出现哦。

血液分析仪概述

血液分析仪(综述)(一) 2016-6-9|编辑: admin|查看: 263|评论: 0|来源: CAIVD 摘要: 第一节概述血液分析仪(Hematology Analyzer),又称血细胞分析仪(Blood Cell Analyzer),也可称为血细胞计数仪(Blood Cell Counter),主要用于检测血液标本,能对血液中有形成分进行定性、定量分析,并提供相 ... 第一节概述 血液分析仪(Hematology Analyzer),又称血细胞分析仪(Blood Cell Analyzer),也可称为血细胞计数仪 (Blood Cell Counter),主要用于检测血液标本,能对血液中有形成分进行定性、定量分析,并提供相关信 息的仪器。 一、产品定义、性能及应用特点 自50 年代初库尔特先生发明了粒子计数技术的专利,制造了第一台血液分析仪并应用于临床以来,血液分析 仪的发展已有60年的历史。血液分析仪实质上是指对一定体积内血细胞数量及异质性进行分析的仪器。最 初的血球计数仪(Cell Counter)仅能计数红细胞(RED)和白细胞(WBC),后来又有了血红蛋白HBG),血小板 (PLT),红细胞压积(HCT),平均红细胞体积(MCV)等几个参数。而发展成为血液分析仪(Hematology Analyzer) 后,又增加了许多分析和计算参数,如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RDW),平均血小板体积(MPV),血小板体积分布宽 度(PDW),血小板压积(PCT),大血小板比率,白细胞三分群,白细胞五分类,血红蛋白浓度分布宽度,异常淋巴细 胞提示,幼稚细胞提示等各种参数和功能也不断地添加到一些品牌的仪器上。 为了纪念库尔特先生对血液分析仪的贡献,特将其计数原理命名为库尔特原理(the coulter principle)即电 阻抗原理,该原理现已成为血细胞计数和分析中最经典的原理。库尔特原理的基本含义是:在待测液体中置 一微孔,在微孔的两端各加一定电压的电极,当液体中的颗粒经过微孔时,电极间的电阻就会产生瞬间的变化, 以因而产生电脉冲,对这种电脉冲进行计数就可得到颗粒的数量,脉冲幅度的大小表示颗粒的体积的大小,经

血细胞分析仪检测原理

?继续教育园地? 血细胞分析仪检测原理 乐家新 周建山 兰亚婷 传统的血细胞检查完全采用手工方法,不仅操作繁琐费时,而且由于多种原因,计数结果的准确性和精密度难以保证。1958年,库尔特采用电阻率变化与电子技术相结合的方法,发明了性能比较稳定的电阻抗法血细胞计数仪,开创了血细胞分析的新纪元。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各种高新技术在血细胞分析仪中的应用,使其检测原理不断完善,检测水平不断提高,测量参数不断增加,各种类型的血细胞分析仪已在国内外各医院广泛使用。但从根本上讲,其检测原理大致分为两部分,即电阻抗法与光散射法。 图1 细胞计数电阻抗原理 作者单位:100853北京,解放军总医院临床检验科 一、电阻抗法血细胞分析技术 (一)电阻抗法白细胞计数和分类原理 电阻抗法白细胞计数原理是根据血细胞非传导性的性质,以对电解质溶液中悬浮颗粒在通过计数小孔时引起的电阻变化进行检测为基础,进行白细胞计数和体积测定。在等渗电解质溶液(稀释液)中,有一个用于细胞计数的小孔管,其内侧充满了稀释液,并有一个内电极,其外侧细胞悬液(稀释液)中有一个外电极,小孔两侧的电极之间有稳定的电流。细胞为相对不良导体,其导电性质比稀释液低,当有一个细胞通过小孔时,于瞬间引起了电压变化而出现一个脉冲信号。脉冲的数量与细胞的数量成正比,脉冲的高度与细胞的体积成正比。脉冲信号经放大、阈值调节、甄别、整形后,送入计数系统进行处理,得出被测细胞的数量。图1显示出血细胞计数仪应用电阻抗原理进行细胞计数及体积分析的方 法及过程。 目前,许多仪器除给出细胞数外,还同时提供可以表示细胞群体分布情况的图形———直方图。可显示出某一特定细胞群的平均细胞体积、细胞分布情况和是否存在明显的异常细胞群,由脉冲累积得到。如图2所示,左图为示波器显示的所分析细胞的脉冲大小,右图为相应的体积分布直方图,横坐标为体积,纵坐标为相对数量。 在进行白细胞分析时,仪器将体积范围从35~450fl 分为256个通道,每个通道约为1164fl ,并将每个白细胞的脉冲根据其体积大小分类并储存在相应的体积通道中。再由计算机拟合成一条平滑曲线,从而得到白细胞体积分布直方图(见图3),其纵坐标表示白细胞的相对数量(REL No 1),横坐标表示白细胞体积(单位:fl )。 电阻抗法得到的白细胞分类值是根据各群细胞在白细胞直方图上所占面积的大小计算得来的(见图4)。白细胞计数池中除加入一定量的稀释液外还加入了溶血剂,此溶血剂一方面使红细胞溶解;另一方面使白细胞浆经胞膜渗出,胞膜紧裹在细胞核或存在的颗粒周围,使白细胞成为“膜包核”。仪器将体积在35~450fl 的这种颗粒认定为白细胞,并根据其体积大小在直方图上从左至右初步确认其相应的三个细胞群。在正常白细胞直方图上,小细胞群是位于左侧又高又陡的峰,分布在35~90fl 范围,以成熟淋巴细胞(L YM )为主要特征细胞;大细胞群是位于右侧较低且分布宽的峰,

血小板的概念

血小板的概念 血小板(platelet)是哺乳动物血液中的有形成分之一。它有质膜,没有细胞核结构,一般呈圆形,体积小于红细胞和白细胞。血小板在长期内被看作是血液中的无功能的细胞碎片。直到1882年意大利医师J.B.比佐泽罗发现它们在血管损伤后的止血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才首次提出血小板的命名。 血小板具有特定的形态结构和生化组成,在正常血液中有较恒定的数量(如人的血小板数为每立方毫米10~30万),在止血、伤口愈合、炎症反应、血栓形成及器官移植排斥等生理和病理过程中有重要作用。 血小板只存在于哺乳动物血液中。低等脊椎动物圆口纲有纺锤细胞起凝血作用,鱼纲开始有特定的血栓细胞。两栖、爬行和鸟纲动物血液中都有血栓细胞,血栓细胞是有细胞核的梭形成椭圆形细胞,功能与血小板相似。无脊椎动物没有专一的血栓细胞,如软体动物的变形细胞兼有防御和创伤治愈作用。甲壳动物只有一种血细胞,兼有凝血作用。 血小板为圆盘形,直径1~4微米到7一8微米不等,且个体差异很大(5~12立方微米)。血小板因能运动和变形,故用一般方法观察时表现为多形态。血小板结构复杂,简言之,由外向内为3层结构,即由外膜、单元膜及膜下微丝结构组成的外围为第1层;第2层为凝胶层,电镜下见到与周围平行的微丝及微管构造;第3层为微器官层,有线粒体、致密小体、残核等结构。 血小板的生成 由骨髓造血组织中的巨核细胞产生。多功能造血干细胞在造血组织中经过定向分化形成原始的巨核细胞,又进一步成为成熟的巨核细胞。成熟的巨核细胞膜表面形成许多凹陷,伸入胞质之中,相邻的凹陷细胞膜在凹陷深部相互融合,使巨核细胞部分胞质与母体分开。最后这些被细胞膜包围的与巨核细胞胞质分离开的成分脱离巨核细胞,经过骨髓造血组织中的血窦进入血液循环成为血小板。新生成的血小板先通过脾脏,约有1/3在此贮存。贮存的血小板可与进入循环血中的血小板自由交换,以维持血中的正常量。每个巨核细胞产生血小板的数量每立方毫米大约200~8000,一般认为血小板的生成受血液中的血小板生成素调节,但其详细过程和机制尚不清楚。血小板寿命约7~14天,每天约更新总量的1/10,衰老的血小板大多在脾脏中被清除。 形态极其结构

第三章 血液分析仪检验

第三章血液分析仪检验 一、名词解释 1.DHSS 2.报警 3.报警有效性 4.稀释效应 5.携带污染率 6.可比性 7.准确度 8.Bessman贫血MCV/RDW分类法 [ 9.中间细胞群(MID) 二、选择题 【A1型题】 1.现代血液自动分析仪的英文缩写是 A.AHA B.BCC C.HAA D.CBC E.BAC 】 2.手工法显微镜血液细胞计数不具备的特点是 A.检测速度慢 B.检测精度高 C.有系统误差 D.有固有误差 E.有随机误差 3.美国发明世界上第1台电子血细胞计数仪的时间是20世纪 A.30年代 ; B.40年代 C.50年代 D.60年代 E. 80年代 4.射频是高频交流电磁波,每秒变化的频率大于 A.100 000次 B.10 000次 C.1 000次 D.100次 、 E.10次 5.血液分析仪用分光光度法主要检测的血液参数是 A.HGB B.HPC C.HCT D.HDW E. HFR 6.在血液分析仪WBC/BASO通道,未被试剂溶解或萎缩的细胞是 < A.淋巴细胞 B.单核细胞 C.中性粒细胞 D.嗜酸性粒细胞 E. 嗜碱性粒细胞 7.未成熟粒细胞信息(IMI)通道,与幼稚细胞结合的试剂主要成分是

B.伊红 C.新亚甲蓝 ' D.硫化氨基酸 E.氧合血红蛋白 8.在血液分析仪过氧化物酶(Perox)染色通道使用的光源来自 A.钨灯光源 B.氩气激光源 C.氦氖激光源 D.半导体激光源 E.二氧化碳激光源 ~ 9.在血液分析仪Perox染色通道,细胞过氧化物酶活性强度最大的是 A.单核细胞 B.淋巴细胞 C.中性粒细胞 D.嗜酸性粒细胞 E.嗜碱性粒细胞 10.在血液分析仪Baso/Lobularity通道:经试剂作用后,众多细胞成为裸核,但除外 A.幼稚细胞 B.淋巴细胞 " C.中性粒细胞 D.嗜酸性粒细胞 E.嗜碱性粒细胞 11.血液分析仪MAPSS法进行分类时,在试剂作用后,红细胞不干扰白细胞检测,因红细胞折光系数与A.鞘液相当 B.血清相当 C.染色液相当 D.清洗液相当 E.稀释液相当 > 12.血液分析仪MAPSS法检测时,反映细胞大小和细胞数量的前向散射光,指散射光为 A.0° B.7° C.90° D.90°D E.110° 13.血液分析仪MAPSS法检测时,反映细胞内部结构及核染色质的复杂性的侧向散射光,指散射光为A.0° [ B.7° C.90° D.90°D E.110° 14.血液分析仪MAPSS法检测时,反映细胞内部颗粒及分叶状况的垂直角度散射光,指散射光为A.0° B.7° C.90° D.90°D : E.110° 15.血液分析仪MAPSS法检测时,可去偏振光、与中性粒细胞鉴别的垂直角度消偏振散射光,指散射光为

血球仪检测血小板的临床意义

血球仪检测血小板的临床意义 2015年末,全国医疗卫生机构总数达983528个,比上年增加2096个。其中:医院27587个,基层医疗卫生机构920770个,专业公共卫生机构31927个。与上年相比,医院增加1727个,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增加3435个,专业公共卫生机构减少3102个。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中,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34321个,乡镇卫生院36817个,诊所和医务室195290个,村卫生室640536个。政府办基层医疗卫生机构117503个。康宇医疗表示血球仪的市场需求量还是很大,但是对血球仪的质量要求更高了,今天主要主要讲一下血球检测血小板的临床意义 什么是血小板呢,康宇医疗今天给大家普及一下。 血小板是体内最小的血细胞。在循环血中能存活14天。血小板的确很小。血小板直径为2~4μm(微米),厚0.5-1.5μm,是有折光的扁圆形小体。血小板由最大的血细胞——骨髓成熟巨核细胞胞浆发育而来。血小板的功能主要是促进止血和加速凝血,血小板数量、质量异常可引起出血性疾病。数量减少见于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脾功能亢进,再生障碍性贫血和白血病等症。数量增多见于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真性红细胞增多症等病症。质量异常可见于血小板无力症。 血小板计数意义 血小板减少见于: 1)血小板生成减少,如再生障碍性贫血、急性白血病、骨髓纤维化、放射线损伤; 2)血小板破坏过多,如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过敏性药物损伤;

3)血小板消耗过多,如弥散性血管内凝血、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4)血小板分布异常,如脾肿大、输入大量血浆血液受稀释等。 血小板增多见于: 1)急性大失血和溶血后可呈反应性增多; 2)骨髓增生病,如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真性红细胞增多症等。 康宇医疗生产的血球仪,在当地具有影响力,完善了医疗机构的设施设备,增强诊疗安全,规避医疗风险,减少误诊漏诊,得到了当地医院、诊所、医务工作者的好评。

血小板激活和聚集

因血管创伤而失血时,血小板在生理止血过程中的功能活动大致可以分为两段,第一段主要是创伤发生后,血小板迅速粘附于创伤处,并聚集成团,形成较松软的止血栓子;第二段主要是促进血凝并形成坚实的止血栓子。 (一)血小板粘附与聚集 止血中较松软的血小板止血栓子的形成,要经过血小板粘附与聚集两个过程。 血管损伤后,流经此血管的血小板被血管内皮下组织表面激活,立即粘附于损伤处暴露的胶原纤维上。参与血小板粘附过程的主要因素包括:血小板膜糖蛋白I(GPI)、vonWillebrand因子(vW因子)和内皮下组织中的胶原。当血小板缺乏GPI或胶原纤维变性时,血小板粘附(thrombocyte adhesion)功能便受损。发生血小板粘附过程的可能机制是vW因子再与血小板膜上的特异受体结合。此外,血小板膜上的糖苷移换酶活性和胶原蛋白分子的构型与粘附也有着密切关系。 粘附主要是一种表面现象,粘附一旦发生了,血小板的聚集过程(thrombocyte aggregation)也随即发生。聚集是指一些血小板相互粘连在一起的过程。聚集开始时,血小板由圆盘形变成球形,并伸出一些貌似小刺的伪足;同时血小板脱粒,即原来贮存于致密颗粒内的ADP、5-羟色胺等活性物质被释放。ADP释放和某些前列腺素的生成,对聚集的引起十分重要。 1.ADP的作用在体外实验中看到,ADP是使血小板聚集最重要的物质,特别是从血小板释放出来的这种内源性ADP尤其重要。在血小板悬液中加入小量ADP(浓度在0.9μmol/L以下),能迅速引起血小板聚集,但很快又解聚;若加入中等剂量的ADP(1.0μmol/L左右),则在第一聚集时相结束和解聚后不久,又出现第二个不可逆的聚集时相,这是由于血小板释放的内源性ADP所引起的;若是加入大量ADP,则迅速引起不可逆的聚集,即直接进入聚集的第二时相.以不同剂量的凝血酶加入血小板悬液,也可使血小板发生聚集;而且与ADP相似,随着加入剂量的逐渐增加,可看到从只有第一时相可逆性聚集,到出现两个时相的聚集,再到直接进入第二时相的聚集.因为,用腺苷阻断内源性ADP的释放或用腺苷三磷酸双磷酸酶(apyrase)以破坏ADP,均可抑制凝血酶引起的聚集,说明凝血酶的作用可能是由于凝血酶与血小板细胞膜上的凝血酶受体结合后,引起内源性ADP释放所引起的。加入胶原也可引进悬液中的血小板聚集,然而只有第二时相的不可逆聚集,一般认为这也是由于胶原引起内源性的ADP释放所致。 一般能引起血小板聚集的物质均可使血小板内cAMP减少,而抑制血小板聚集的则使cAMP增多。因而目前认为,可能是cAMP减少引起血小板内Ca2+增加,促使内源性ADP释放。 ADP引起血小板聚集,还必须有Ca2+ 和纤维蛋白原存在,而且要消耗能量。将血小板悬浮于缺乏葡萄糖的溶液中数小时,或用药物阻断或减弱血小板产生ATP的代谢过程,均将抑制血小板的聚集。ADP也不能使洗净了的血小板聚集,除非加入纤维蛋白原;但凝血酶和胶原可使洗净了的血小板聚集。因为在这种情况下,可使血小板a 颗粒内的纤维蛋白原释放。 ADP是通过血小板膜上的ADP受体引起聚集的。目前认为,血小板膜上有表面ATP酶,这是防止血小板相互粘聚所必需的,而ADP可抑制表面ATP酶的活性;ADP还可使血小板暴露出磷脂表面,因而可以通过Ca2+“搭桥”而互相粘聚。 2.血小板前列腺素类物质的作用血小板质膜的磷脂中含有花生四烯酸,血小板细胞内有磷脂酸A2。在血小板被表面激活时,磷脂酶A2也被激活。在磷脂酶A2的催化作用下,花生四烯酸从质膜的磷脂中分离出来。花生四烯酸在血小板的环氧化酶作用下,产生前列腺素G2和H2 (PGG2、PGH2)。PGG2和PGH2都是环内过

两种血细胞分析仪检测血小板的比较

两种血细胞分析仪检测血小板的比较 目的:观察并比较两种血细胞分析仪检测血小板的准确性。方法:选取120例门诊患者血液标本分别采用SYSMEX-1800五分类血细胞分析仪和BC-5380血细胞分析仪进行血小板计数监测。结果:SYSMEX-1800五分类分析仪检测的血小板值为(375.35±10.25)×109/L,BC-538分析仪检测的血小板值为(372.25±100.32)×109/L,两种方法检测值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BC-538分析仪检测的重复性不强,导致s值比较大。结论:血细胞分析仪具有便于操作、重复性好、准确度高的等特点,受到广大检验工作者的青睐和好评,但是也要合理选择血细胞分析仪。 标签:血细胞分析仪;检测;血小板 众所周知,血小板是多功能细胞,血小板计数是临床反映患者疾病的常用指标,其准确性直接关系到临床的正确诊断与治疗[1]。血细胞分析仪的血小板计数准确性与血小板本身具有易黏附、凝集、破坏和变形等特点,与所用仪器的性能和操作者的熟练程度直接相关联[2]。本文总结了2011年3-12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120例血常规标本进行两种血细胞分析仪结果比较,希望为临床提供可靠的诊断依据。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标本来源与检测仪器 随机抽取来笔者所在医院进行检查的120例门诊患者,其中男82例,女38例,年龄25~89岁,平均(56.21±6.22)岁。检测仪器为SYSMEX-1800五分类血细胞分析仪和BC-5380血细胞分析仪,都配套有OLYMPUS显微镜、计数板。 1.2检测方法 受试者早晨采集血液20ml,所有血标本经过检测都符合要求,无影响血液检测效果的因素。试剂原装配套试剂、瑞特氏染液、抗凝剂乙二胺四乙酸二钾盐、抗凝比例均参照《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的要求配制。 1.3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20.0统计软件进行处理分析,血小板计数资料采用(x±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经过检测观察,SYSMEX-1800五分类分析仪检测的血小板值为(375.35±10.25)×109/L,BC-538分析仪检测的血小板值为(372.25±100.32)

血小板聚集试验临床意义

血小板聚集试验临床意义 概念:血小板聚集(platelet aggregation,PAg)是指血小板与血小板之间的粘附,显示活化的血小板相互作用聚集成团的特征。在富含血小板的血浆(PRP或全血(WB)中,加入致聚剂(亦称诱导剂)连续搅拌能诱发这种现象。 血小板聚集试验(platelet aggregation test,PAgT) 参考范围: 1.ADP0.5μm时最大聚集率(MAR)0.627±0.143,ADP1.0μm时MAR0.678±0.178(比浊法)。 2.肾上腺素0.4μg/mlMAR0.678±0.178(比浊法)。 3.胶原0.2mg/mlMAR0.717±0.193(比浊法)。 4.瑞斯托霉素1.5mg/mlMAR0.875±0.114(比浊法);玻片定性法大多数在++~+++。 5.玻片法30s不出现凝集为异常。 影响因素: 1.最好采用硅化或塑料注射器,玻璃试管等须涂硅处理或使用塑料制品。因为玻璃可以激活凝血反应。 2.止血带不应扎得太紧,时间最好不超过5min,强调采血顺利,以防激活凝血反应。 3.必须在采血后3h内检测完毕。 4.必须避免用EDTA作抗凝剂,防止血浆中Ca2+的过度被螯合。首选枸橼酸钠抗凝。

5.由于是比浊法,故避免溶血、红细胞混杂及牛奶、豆浆等脂类物质对检测的干扰。 6.阿司匹林、双嘧达莫、肝素、双香豆素类药物在检测前1周内不能应用。 7.血小板聚集试验受当日的环境和试剂影响颇大,最好每次以正常人血小板作对照。 8.血小板聚集作用随血浆中枸橼酸钠浓度的降低而增高,因此在贫血患者中应加入较正常者为多的抗凝剂。 9.采血后的标本以放在15~25℃的室温下为宜,低温会使血小板激活,聚集能力增加。 临床意义: 1)PAgT增高:反映血小板聚集功能增强。见于高凝状态和(或)血栓前状态和血栓性疾病,如心肌梗死、心绞痛、糖尿病、脑血管病变、妊娠高血压综合征、静脉血栓形成、肺梗死、口服避孕药、晚期妊娠、高脂血症、抗原-抗体复合物反应、人工心脏和瓣膜移植术等。 2)PAgT减低:反映血小板聚集功能减低。见于获得性血小板功能减低如:尿毒症、肝硬化、MDS、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急性白血病、服用抗血小板药物、低(无)纤维蛋白原血症等。还见于遗传性血小板功能缺陷,不同的血小板功能缺陷病对各种诱导剂的反应不同。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血小板无力症:ADP、胶原和花生四烯酸诱导的血小板聚集减低和不聚集;巨大血小板综合征:ADP、胶原和花生四烯酸诱导的血小板聚集正常,但瑞斯托霉素诱导的血小板不凝

北京301军总医院对PL血小板功能分析仪的临床使用比较与研究

北京301军总医院对PL血小板功能分析仪的临床使用比较与研究 作者:任军伟关杰朱远白洁丛玉隆* (解放军总医院西院检验科,北京100853;* 通讯作者,北京 100853) 2014-12 摘要:目的通过江苏英诺华公司新型PL-11血小板分析仪(结果用最大聚集率,maximum aggregation rate , 以PL-MAR%表示)与光比浊法血小板聚集仪(light transmittance aggregometry,LTA),结果用血小板最大聚集率以LTA-MAR%表示)及Verifynow抗血小板治疗监测系统(VerifyNow)结果用血小板抑制百分数INHI% (inhibition of platelet aggregation percentage )表示,用 (100-INHI%)表示Verifynow血小板聚集率进行比较。方法利用二磷酸腺苷(adenosine phosphate,ADP)诱导的LTA实验,ADP诱导的PL-11血小板分析仪实验,VerifyNow的P2Y12阻断剂检测板实验(VerifyNow)同时检测对照组与单服氯吡格雷患者组(以下用患者组表示)血小板聚集功能。结果①对照组与患者组对比,LTA-MAR%,PL-MAR%,INHI% 3个参数有统计学差异(分别为P<0.01和P<0.05);②PL-MAR%,与(100-INHI%),LTA-MAR%呈正相关(r分别是0.794、0.889)。结论:①氯吡格雷有抗血小板聚集的药物效果。 ②PL-11作为一种新型的血小板分析仪,检测结果与LTA法、VerifyNow法结果相关性良好,精密度更高,可作为血小板聚集功能检测的新方法。 关键词:血小板聚集;PL-11;光比浊血小板聚集仪;ADP;VerifyNow; 目前我国心血管疾病患者已超过2.7亿,按全国人口14亿计算,近5个中国人中就有1人患心血管疾病。随着心血管病人抗血小板药物的广泛使用,如何更有效、更准确地掌握个体患者的服药效果,科学地进行个体化治疗,就需要有更好的临床检验监测手段。目前,光比浊法血小板聚集仪(light transmittance aggregometry, LTA)在临床上的使用率超过95%,是临床应用的最多一种检测方法[1]。VerifyNow抗血小板治疗监测系统(VerifyNow)近年来在国际上广泛被研究应用,普遍认为其结果准确、可靠。江苏英诺华公司新推出了一种以电阻抗法连续监测血小板数量判断聚集情况的新型仪器 PL-11。本文通过PL-11与LTA及VerifyNow在血小板聚集功能方面的平行检测,达到对PL-11检测性能和方法学的深入了解,使其成为临床医生进行抗血小板药物药效监测及血小板功能检测不可多得的新方法,能够更加准确、有效,快速地服务于患者。

血液分析仪概述

血液分析仪概述 20世纪50年代初,电子血细胞计数仪开始应用于临床,随着电子技术、流式细胞术、激光技术、单克隆抗体、计算机等高科技在血细胞分析仪上的应用,血液分析仪的研制水平不断提高,检测原理不断完善,测量参数不断增多,现代血液分析仪(HA)具有下列特点: 1.自动化程度越来越高。 2.通过条形码识别、自动运输装置、自动混匀、自动进样、自动检测、自动报告、自动清洗、自动涂片,形成了模块式自动化血液分析流水线。 3.提供参数越来越多:能提供18~40多个参数,如有核红细胞数、淋巴细胞亚群数等。 4.精度越来越高:采用定容计量、定时监控、三次平均法计数、延时计数等使精密度大大提高(表1-4-1)。 手工法和仪器法计数精度比较 5.速度越来越快:每小时可分析50~150份样本。 6.强大的质控功能:有自动记录质控结果、可供选择的质控规则、自动绘制质控图、失控报警、医学教育网整理患者结果浮动均值和患者结果Delta核查和报警等功能。 7.智能化程度越来越高:提供简明直观的直方图或散点图、提示异常结果报警信号、备有专家诊断系统和远程会诊等功能。 指标概述 正常范围:白细胞计数(WBC):(4~10)×109/L;红细胞计数(RBC):(3.8~5.5)×1012/L;血红蛋白量(Hb):(110~170)×g/L;血细胞比容(Hct):36%~50%;红细胞平均体积(MCV):80~100.

检查介绍:现在各大医院普遍使用自动血液分析仪,它能快速检测多份标本,且一次能提供多项检测指标。 临床意义:1.白细胞计数。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量、血小板计数及白细胞分类参见上述相应的血液检查。 2.红细胞比容:由红细胞平均体积×红细胞计数的结果得到。 3.红细胞分布宽度:代表红细胞大小的一致程度。当红细胞大小不均时,红细胞分布宽度值增大,如各类型营养缺乏性贫血。 4.红细胞三个平均指数用于贫血类型的鉴别。 a)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量:升高见于巨幼红细胞性贫血,降低见于缺铁性贫血、慢性失血性贫血、尿毒症、慢性炎症。 b)红细胞平均体积:增大见于溶血性贫血、巨幼细胞性贫血;降低见于严重缺铁性贫血、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 c)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浓度:降低见于慢性失血性贫血、缺铁性贫血;多种疾病均可在正常范围。,巨幼细胞贫血,红细胞平均体积增大,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量增大,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浓度正常,红细胞分布宽度增大。 5.血小板平均体积:平均每一个血小板的体积,血小板的大小与其功能有关。 a)增高:见于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妊娠后期伴浮肿和蛋白尿者。 b)减低:见于非免疫性血小板破坏、再生障碍性贫血、血小板减少反复感染综合征、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等。

谈国产血小板聚集仪

谈国产血小板聚集仪 谈国产血小板聚集仪 一.血小板聚集仪:属于临床检验仪器。 (一)应用领域:临床医学.药物研究.科研教学 (二)测定方法:比浊法 (三)测定仪器分类:● 血小板聚集仪● 全血(血浆)血小板聚集仪● 多通道(单/双/四通道)血小板聚集仪● 血小板聚集凝血因子分析仪 二.分析血小板聚集仪: (一)全血(血浆)血小板聚集仪:A.产品功能:采用微量全血直接测定血小板聚集功能。B.临床应用:它广泛应用于血小板无力症,血管性假血友病,血小板增多症等疾病的诊断,并在伴有高凝状态的疾病:如中风.冠心病.糖尿病.肾病综合症等和低凝状态的疾病:如上消化道出血.流行性出血热等疾病的临床防治,以及在评价各种血栓病药物治疗作用和中医活血化癌药物对血小板聚集的抑制和解聚的研究等方面也是一个重要指标。C.产品特点:D.主要零配件及耗材:一次性测试杯.测试株。G.代表机型:QX-200全血血小板聚集仪H.主要技术参数:测量范围测量速度温度控制测量误差电源外形尺寸重量△R=20.0Ω5分/次 37±0.5℃不大于±0.3ΩAC220V,50Hz,135W500×330×130mm11kg (二)多通道(双/四通道)血小板聚集仪:a)

产品功能:根据 BORN 方法进行血小板聚集功能测定。●曲线显示;参数设置;最大聚集;最大斜率;解聚时间;面积计算等;统计功能.回归与偏差比较;直方图等;可使用多种诱导剂。 ●可测量参数:最大聚集;斜率(Slope);双相聚集(Biphasic aggregarion);解聚(Desaggregation);解聚斜率(Slope (Desaggregation));形状变化(Shape change);延迟相(Lagphase);面积(Arca);角度(Angle)。 ●测量体积:200ulRRP+20ul诱导剂;最小测量体积 180~200ul。 ●统计:可进行Student-t和Wilconxon检验;回归与偏差比较;直方图;曲线放大.平滑等。 ● 诱导剂:可用多种诱导剂。b) 测定方法及原理:流式密度测定法(可用各种澄清或混浊试剂)。据 BORN 方法而发展的专利测量技术-涡流式密度测量法,自动校零和磁力搅拌棒组成光学-机械结合系统,保证反应系统的均一性和提高灵敏度。c) 应用范围:可用ADP.COL.RIS.ADR等诱导的血小板聚集试验。由血小板聚集功能异常可检测出因聚集功能低下,所造成出血倾向疾病,或因聚集功能过高所形成血栓,诊断血栓栓塞并发症,如中风,心梗等疾病源监测,并可提早预防避免发生。e) 产品特点:● BORN方法和电流法相比,最大的优点在于对血小板含量较低的样本可以进行富积处理后再测量,而用全血作样

PL-11血小板分析仪评价试验报告

对PL-11血小板分析仪的分析性能进行评价并报告。方法 按照国际血液学标准化委员 PL-11血小板分析仪的批内重复 性、日间重复性、携带污染率、准确性及线性性能,并与M P G-3E多功能双通道血液凝聚仪测定结果进行 相关分析。结果 各参数皆符合ICSH的要求。PL-11血小板分析仪批内、日间精密度的CV均<5%;携带污染 率<1%;测定定值全血质控物,准确性满意,线性良好;PL-11测定结果与MP G-3E多功能双通道血液凝 聚仪测定结果相关性分析,R2=0.9439。结论 PL-11血小板分析仪的批内重复性、日间重复性、携带污染 栓病早期预警和诊断的新型血小板功能检测仪,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 血小板聚集;血小板分析仪;评价 PL-11是南京神州英诺华医疗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血小板分析仪。它可直接使用全血动态分析血小板 有关参数,样品结果在输出时能分别提供血小板数量变化、血小板体积变化、红细胞变化、血小板聚集 曲线、血小板分布图及红细胞分布图等全面的样本信息。最近,我们对该仪器进行了评估,现将结果报 告如下。 材料与方法 1. 仪器:(1)PL-11血小板分析仪:南京神州英诺华医疗科技有限公司生产。(2)MPG-3E多功能双 通道血液凝聚仪:上海斯隆医电设备有限公司。(3)5~40μl,40~200μl,200~1000μl 微量移 液器各一,由芬兰Labsystems公司提供。B.D EDTA-K2抗凝真空采血管和B.D柠檬酸钠抗凝真空采血 管,由美国B.D公司提供。 2. 试剂:PL-11血小板分析仪试剂,全部为南京神州英诺华医疗科技有限公司配套的稀释液、溶血剂 等试剂;PLR-06血小板诱聚集(主要组成成分为腺苷-5’-二磷酸二钠,ADP)为南京神州英诺华医疗 科技有限公司提供。 3.样品:柠檬酸钠抗凝静脉血,EDTA-K2静脉抗凝血均来自本院门诊体 检者的空腹静脉血;标准定 值 质控全血由COULTER公司(高值批号120202,中值批号120202,低值批号120202) 作者单位:215006 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检验科(张有涛、蒋敏、史进方、顾国浩);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江苏省血液 研究所,卫生部血栓与止血重点实验室(赵益明、季顺东、赵赟霄、阮长耿) 通讯作者:赵益明,电子邮箱:zhaoyimingbox@https://www.360docs.net/doc/3d13459570.html,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