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T工学院机械工程系的本科新课程体系

MIT工学院机械工程系的本科新课程体系
MIT工学院机械工程系的本科新课程体系

浙江大学机械工程及自动化专业培养方案复习课程

教学院长签字: 教学系主任签字: 浙江大学机械工程及自动化专业培养方案 培养目标 培养具备扎实的机械工程、电子、计算机、自动化技术及管理知识,知识面宽、适应能力和沟通能力强,在机械工程及自动化领域和相关交叉领域内,从事科学研究、工程设计、制造、运行管理及经营等方面工作的复合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培养要求 本专业的学生主要学习机械工程领域的基础理论,掌握力学、机械设计技术、机械制造技术、自动化及控制技术等基本知识,接受高级机械工程技术人才的基本训练,毕业后能胜任机电设备及其自动化技术的设计制造、应用技术研究、科技开发和生产组织管理等工作。 本专业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与能力: 1.具有较扎实的自然科学基础和工程科学基础知识,较好的人文、艺术和社会科学基础; 2.具有本专业必需的制图、设计、计算、检测与控制、自动化、文献检索等基本技能及较强的计算机和外语应用能力; 3.具有机电产品和系统的研制、开发、制造、设备控制、生产组织管理及经营的基本能力; 4.具有较强的自学能力、创新意识和较高的综合素质,具有一定的科研工作能力。 专业核心课程 机械设计机械制造基础控制工程基础机械工程测试技术机械制造工程机械创新设计与实践数控技术与装备自动化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微机原理及应用机械工程综合训练 教学特色课程 双语教学课程: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机电控制技术自动化制造系统数控技术与装备自动化有限元分析 研究型课程:机械工程综合训练机械创新设计与实践 计划学制4年 毕业最低学分160+4+5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辅修专业说明 辅修专业修读标注“*”的课程,总分34学分。

课程设置与学分分布 1.通识课程48+5学分 (1)思政类5门11.5+2学分 021E0010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2.5 第一学年秋冬 021E0020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2.5 第一学年春夏 4 第一学年秋冬 021E0030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 021E0040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2.5 第二学年秋冬 02110081形势与政策+2 (2)军体类 5.5+3学分 第1、2学年的体育Ⅰ、Ⅱ、Ⅲ、Ⅳ为必修,每门课程1学分;高年级的体育课程为选修。学生每年的体育达标原则上低年级随课程进行,成绩不另记录;高年级独立进行测试,达标者,按+0.5学分记,合计+1或+1.5学分。 031E0010 军事理论 1.5 第2学年冬 03110021 军训+2 第1学年短学期 031E0020 体育I 1 第1学年秋冬 031E0030 体育II 1 第1学年春夏 031E0040 体育III 1 第2学年秋冬 031E0050 体育IV 1 第2学年春夏 (3)外语类9学分 实行以大学英语Ⅳ考试为标准的管理模式,学生必须通过学校大学英语Ⅳ考试,并取得外语类课程9学分,同时,选修课程号含“F”的课程,以提高外语水平与应用能力。 051F0030 大学英语Ⅳ 3 (必修) 其余6学分,一般情况建议修读: 051F0010 大学英语Ⅱ 3 051F0020 大学英语Ⅲ 3 (4)计算机类5学分 (4)计算机类5学分 建议修读第二组课程: (5)导论类2学分 学生可在各专业开设的学科导论课程,以及新生研讨课程中任意选择修读,并取得学分。(6)其他通识课程15学分

机械工程专业培养方案

机械工程专业培养方案 Cultivating Scheme of Mechanical Engineering (专业代码:080201) 一、培养目标 机械工程是一个宽口径的机械类专业。本专业培养具有宽厚的机械工程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能在机械工程领域从事工程设计、机械制造、技术开发、科学研究、生产组织管理等方面工作的复合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同时,结合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要求,采取“成果导向(outcome-based)”认证标准,使机械类专业人才培养逐步与国际接轨。 二、基本要求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数学和其他相关的自然科学知识以及机械设计、机械制造、控制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接受机械工程师的基本训练,具备在机械工程领域里从事设计、制造、技术开发、科学研究、生产组织与管理的基本能力。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具有较扎实的自然科学基础,较好的人文、艺术和社会科学基础及正确运用本国语言、文字的表达能力; 2、较系统地掌握本专业领域宽广的技术理论基础知识,主要包括机械学、力学、电工与电子学、市场经济及企业管理等基础知识; 3、具有本专业必需的制图、计算、测试、文献检索和基本工艺操作等基本技能及较强的计算机和外语应用能力。 4、具有本专业领域所需的专业知识,了解学科前沿及发展趋势。 5、具有较强的自学能力、创新意识和较高的综合素质。 同时,结合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要求,还应具有以下能力: 6、具有社会责任感和高尚职业道德; 7、能够在多学科团队中发挥作用的能力和较强的人际交流能力; 8、知识面宽广,并具有对现代社会问题的知识,客观认识机械工程对于世界和社会的影响; 9、具有终身教育的意识和继续学习能力。 三、主干学科 机械工程、力学。 四、主要课程 主要课程有画法几何及机械制图、理论力学、材料力学、电工电子学、机械原理、机械设计、精度设计、机械制造工艺学等。 五、学制、修业年限及授予学位 本专业学制4年,弹性修业年限3~6年,符合郑州大学授予学士学位规定,授予工学学士学位。 六、毕业学分要求 本专业须修满培养方案中规定课程180学分(其中平台95学分,模块76学分,课程群9学分),方准毕业。 七、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 本专业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包括:军训、金工实习、认识实习、生产实习、机械原理课程设计、机械设计课程设计、工艺课程设计、毕业设计等。 八、学分、学时汇总表

机械工程专业版本科培养方案

机械工程专业版本科培养方案(年修订)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基础扎实、知识面广、工程实践能力强,能在机械工程及相关领域从事现代设计、制造、管理、教学科研等方面工作,能够跟踪本领域新理论新技术,具有创新精神、社会责任感、工程职业道德和国际化视野的复合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二、对毕业生的基本要求 .具有较好的人文、艺术和社会科学基础,具有较强的社会责任感、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职业道德。 .具有从事工程工作所需的相关数学、自然科学知识,以及一定的经济和管理知识; .具有从事机械工程专业所需的机械制图、设计计算、工艺制定、实验测试以及结果分析技能; .具有系统的工程实践学习经历,能够综合运用机械、电子、液压等专业知识进行通用机械和煤矿机械产品设计、制造、自动控制、生产组织管理的基本能力; .了解本专业的前沿发展现状和趋势,掌握科学的思维方法和基本的创新方法,具有创新意识和一定的创新能力; .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及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取相关信息的基本方法; .了解与机械工程专业相关的生产、设计、研究的方针、政策和法津、法规,能正确认识工程对对环境、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 .具有一定的组织管理能力、表达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以及在团队中发挥作用的能力; .具有一定的国际视野,能在跨文化背景下进行有效交流、沟通、竞争与合作; .对终身学习有正确认识,具有不断学习和适应发展的能力。 三、主要业务范围 毕业生主要面向有关工矿企业、科研机构及高等院校等单位,从事机械设计、机械制造、机械电子和车辆工程领域的科学研究、设计、制造、技术开发及管理等工作。 四、主干学科和学科专业核心课程 主干学科:机械工程 专业核心课程:工程图学、工程力学、电工技术与电子技术、机械原理、机械设计、机械制造工程学、液压传动、单片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控制工程基础、测试技术。 五、最低毕业学分要求 最低毕业学分为学分 六、教学时数 理论教学总学时为学时,集中性实践教学环节总周数为周。

济南电子机械工程学校现代学徒制中期总结报告

济南电子机械工程学校 机电技术应用专业现代学徒制试点项目 中期总结报告 济南电子机械工程学校机电技术应用专业列入2015年山东省职 业院校现代学徒制试点项目以来,按照《山东省教育厅山东省财政厅山东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关于印发山东省职业院校现代学徒 制试点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鲁教职字〔2015〕22号)有关要求,积极开展试点工作,现将试点情况总结如下: 一、工作进展 在2015年7月,我校组织教务处、招就办等有关部门就现代学徒制试点项目申报工作进行了充分论证,完成了申报工作并获得批准。根据有关文件精神及我校实际,学校出台了《济南电子机械工程学校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实施细则》;确定了机电技术应用专业为试点专业;试点班招生人数为50人,并由学校招就办做好宣传和招生考试工作;教务处负责制定了《实施办法》、相关规章制度、教学方案、课程体系和教学计划,完成了第一学年课程标准和教材准备工作。 2015年9月,我校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正式组织实施。学期初,学校首先完善了《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实施细则》,初步建立了第三方中介评价考核办法,对试点工作进行过程管理;启动了第二学年课程标准制定和教材编写工作。完成的主要工作如下:

(一)签订校企合作协议 采用“中考+招聘”的模式,学生在参加文化课考试入学后,山东天创制动装置有限公司、联想集团等合作企业委派人力资源部经理向学生宣讲,介绍了企业情况、岗位设置和岗位标准,组织学生参加知识性的笔试和综合性的面试,确定了人员名单,组建了机电技术应用现代学徒制专班一个,共计50人。学校组织校、企、生签订了学徒(监护人)、学校和企业三方协议,并组织学生购买了人身意外伤害保险、学生实习责任保险、工伤保险等。 为了保障试点工作顺利进行,由学校管理人员、专业教师及企业管理人员、带徒师傅共同成立了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组。经过工作组成员多次磋商,共同制定了企业师傅聘任标准、双向挂职锻炼、横向联合技术研发的激励制度、考核奖惩制度等各种规章制度及校内实训基地教学实践计划、企业轮训岗位群实习计划等。 (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 校企双方以工学结合为切入点,以培养就业竞争能力和职业发展能力为目标,根据现代学徒制合作企业的用人需求和岗位资格标准,共同明确了人才的三个能力培养目标,即通用能力、专业能力和岗位能力。同时培养学生具有高尚的思想品德、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行为规范;具有基本的科学文化素养,掌握必需的文化基础知识、专业知识和熟练的职业技能,具备终身学习的能力和适应职业变化的能力,据此制定了人才培养目标。 围绕合作企业所需人才规格,同时结合中职学生的认知特点和中

清华大学机械工程学院本科培养方案

机械大类培养方案 (初稿) 机械工程学院 2003年12月30日 引言 2003年3月19日在全校各院系教学负责人会议上,学校明确提出了机械工程学院各系在2004年入学新生实施按机械大类培养的教学平台计划的要求。机械工程学院3次召开有各系系主任、系党委书记参加的院务扩大会议,对机械大类教学平台,特别是对机械大类的平台课程设置、学分安排等进行了讨论,就机械大类平台课程结构框架取得了共识,成立了由各系教学负责人组成的机械大类教学平台规划小组。12月4日,机械工程学院召开了机械大类平台课程任课教师大会,学校领导进行了大类平台建设的工作动员,规划小组向大会介绍了教学平台建设和机械大类平台课程规划的情况。 为了能够在2004年入学新生中实施机械大类教学平台计划,规划小组进行了多次讨论,广泛听取有关教师的意见和建议,深入的与有关方面进行沟通、交换意见,制定本方案,希望能在2004年4月提交学校审批。 一、机械大类培养方案 机械大类教学平台及大类培养方案,是清华大学机械工程学院所属有关系和本科专业制订指导性教学计划的宏观指南。它规定了机械大类本科生“厚基础,宽口径”培养的平台课程的最低必修学分要求,根据清华大学“加强通识教育基础上的宽口径专业教育,培养厚基础,宽口径复合型理科人才”的目标,构建了按机械大类培养、尊重学生志向的专业选择的主动性机制,规定了在平台教育基础上辅修专业课组及任选课的学分最低要求。因此,机械大类教学平台课及大类培养方案,也是大学本科生在校学习、毕业资格、学位资格认定的主要依据。 二、培养模式与目标 实行“按系招生、按系管理、按机械大类培养”的加强通识教育基础上的宽口径专业教育,培养厚基础、宽口径、尊重学生志向的复合型人才的培养模式。一般保证学生的入口与出口基本一致。但学生在机械工程学院范围内,可以有序的改选专业。 三、学制与学位授予 本科学制4年,按照学分制管理机制。对完成并符合本科培养方案要求的学生授予理学学士学位。 四、基本学分学时

2016级机械工程人才培养方案

机械工程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 培养具有机械设计、机械制造、工业自动化基础知识与工程能力,能够适合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从事机械工程及自动化领域内机电产品的设计、制造、开发、管理和营销等方面工作的应用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二、培养要求 学生主要学习机械设计、机械制造、自动化控制技术的基础理论,接受现代机械工程师的基本训练,具有从事机械设计、机械制造及工业过程自动化与管理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具有较好的自然科学基础和一定的人文、艺术、经管和社会科学素质; 2、系统掌握本专业所需技术基础理论,主要包括力学、机械学、电工电子学等基础知识; 3、具有本专业较强的制图、计算、测试、文献检索和基本工艺操作等基本技能; 4、具有本专业必需的计算机应用能力、电子技术应用能力和专业实践能力; 5、具有本专业领域所必要的专业知识,了解其学科前沿和发展趋势; 6、具有一定的自学能力、创新意识及较好的综合素质; 7、具有团结协作精神、沟通能力和团队工作能力。 具体实现途径见下表。 培养要求实现途径 知识基本知识 自然科学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大学物理 计算机计算机语言程序设计、计算机文化 外语大学英语、英语口语、外语类公选课、专业英语 专业知识 力学知识 工程力学、机械系统动力学、产品建模与分析、有限元方法、 机械原理、机械设计、大学物理、物理实验 电学知识电工技术、电子技术、电子实习 机械设计知识 画法几何及机械制图、机械工程材料、互换性与技术测量、机 械原理、机械设计、金工实习、认识实习、机械基础实验、逆 向工程技术与应用、有限元方法、机械制造装备设计、人机工 程概论、虚拟样机技术等 机械制造知识 画法几何及机械制图、机械工程材料、互换性与技术测量、机 械制造技术基础、特种加工、金工实习、数控技术、模具设计 类课程、生产实习、材料成形工艺基础 机电控制知识 控制工程基础、液压与气压传动、机电传动与控制、机电系统 单片机应用、机电系统实践、生产实习、专业课程设计、测试 技术、虚拟仪器技术、工业机器人技术、计算机控制技术等 能力基本能力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能力 计算机语言程序设计、产品建模与分析、机械CAD技术、逆向 工程技术与应用、数控技术、计算机控制技术、

东南大学2017级机械工程本科专业培养方案

东南大学2017级机械工程本科专业培养方案 门类:工学专业代码:080201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学制:四年制定日期:2017年6月 一. 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学生掌握机械工程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能力以及机械学科的专门知识与技能;基础扎实、知识面广、工程实践能力强,具有宽阔的专业技术知识,具有较强的发展潜力和创造性发展的个性,能在机械工程领域从事现代设计、制造、管理、教学科研等方面工作、能够跟踪本领域新理论新技术、具有创新精神和国际化视野的复合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本专业的培养目标由4部分组成: (1)能够运用工程技术原则及专业知识设计、制造机械系统; (2)在团队工作和交流中担任骨干或领导角色,并发挥有效作用; (3)在与机械工程相关专业领域里具有就业竞争力,能够通过继续教育或其他终身学习渠道增加知识和提升能力; (4)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有意愿并有能力服务社会; 二. 毕业生应具有的知识、能力、素质 本专业毕业生必须掌握的知识、能力与素质为: (1)工程知识:能够将数学、自然科学、机械工程基础和专业知识用于解决复杂工程问题; (2)问题分析:能够应用数学、自然科学和工程科学的基本原理,识别、表达、并通过文献研究分析复杂工程问题,以获得有效结论; (3)设计/开发解决方案:能够设计针对复杂机械工程问题的解决方案,设计满足特定需求的机械系统、单元(部件)或工艺流程,并能够在设计环节中体现创新意识,考虑社会、健康、安全、法律、文化以及环境等因素; (4)研究:能够基于科学原理并采用科学方法对复杂机械工程问题进行研究,包括设计实验、分析与解释数据、并通过信息综合得到合理有效的结论; (5)使用现代工具:能够针对复杂机械工程问题,开发、选择与使用恰当的技术、资源、现代工程工具和信息技术工具,包括对复杂工程问题的预测与模拟,并能够理解其局限性; (6)工程与社会:能够基于工程相关背景知识进行合理分析,评价专业工程实践和复杂工程问题解决方案对社会、健康、安全、法律以及文化的影响,并理解应承担的责任; (7)环境和可持续发展:能够理解和评价针对复杂工程问题的工程实践对环境、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 (8)职业规范:具有人文社会科学素养、社会责任感,能够在工程实践中理解并遵守工程职业道德和规范,履行责任; (9)个人和团队:能够在多学科背景下的团队中承担个体、团队成员以及负责人的角色; (10)沟通:能够就复杂工程问题与业界同行及社会公众进行有效沟通和交流,包括撰写报告和设计文稿、陈述发言、清晰表达或回应指令。并具备一定的国际视野,能够在跨文化背景下进行沟通和交流; (11)项目管理:理解并掌握工程管理原理与经济决策方法,并能在多学科环境中应用; (12)终身学习:具有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意识,有不断学习和适应发展的能力。 三. 主干学科与相近专业 主干学科:机械工程、力学。相近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车辆工程、机械电子工程、工业设计。 四. 主要课程

机械工程专业培养方案

机械工程专业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旨在培养具有“一等品行”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具有宽厚的科学基础理论和扎实的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的专门知识,能在机械工程及相关领域从事产品开发、技术研发、科学研究、生产组织和管理等方面工作的工程技术人才。本专业毕业生应树立以“精勤、敦笃、果毅、忠恕”为核心的人格价值观,具备使用数字化技术进行复杂产品开发的能力和使用自动化技术运作生产系统的能力,具备较强的创新能力、人文素养、沟通能力、国际视野和终身求知精神,能在企业和科研机构与本专业相关的工作岗位上发挥骨干作用,并表现出一定的工程领军人才潜质。 上述培养目标可具体分解如下: 目标1:具备宽厚的自然科学基础和工程基础,掌握系统的机械工程专业知识,能将知识应用于解决复杂机械工程问题的工作实践; 目标2:具备解决机械产品及生产系统相关的复杂工程问题的分析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以及工程项目的运作管理能力; 目标3:具有良好的团队精神和表达交流能力,具有国际视野和跨文化的交流、竞争与合作能力; 目标4:具备良好的道德品质,了解工程职业/行业相关的法律、法规、政策与标准,具有现代工业社会的价值观念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职业责任感; 目标5:具备批判性思维、终身求知精神和持续自我完善的能力。 二、毕业要求 1. 工程知识:系统掌握数学、自然科学、工程基础和机械工程领域的专业知识,能够运用上述知识解决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领域中的复杂工程问题。 1.1 掌握数学知识并能将其用于解决机械工程问题; 1.2 掌握物理、化学等自然科学基础知识并能将其用于解决机械工程问题; 1.3 掌握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相关的工程基础知识,并能将其用于解决机械工程问题; 1.4 掌握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领域的专业知识,能将其与数理基础和工程基础等知识相结合,综合应用于解决复杂机械工程问题。 2. 问题分析:能够应用数学、自然科学和工程科学的基本原理,识别、表达并通过文献研究分析机械产品及生产系统中的复杂工程问题,以获得有效结论。 2.1 能够应用数学、自然科学和工程科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对机械设计、制造及

山东中职名单

山东省中职学校名录(776所) 济南市98 山东省电子工业学校山东省卫生学校 山东省城市建设学校山东省电力学校 胜利石油学校山东省中医药学校 山东省机电学校山东省农机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山东省医药学校山东煤炭卫生 山东省体育学校山东省对外经济贸易职业中专学校 山东省特殊教育中等专业学校 山东省轻工美术学校山东省交通运输学校、 山东省商贸学校山东省商务科技学校 山东省法律学校山东省丝绸工业学校山东省轻工工程学校山东省民族中等专业学校山东省环境保护学校 山东省电影学校山东省广播电视学校 山东省机电学校山东大王职业学院中专部 山东省煤炭工业学校山东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长清区职业中等专业学校长清区技工学校 长清区成人中等专业学校济南市历城职业中专 济南工程学校济南铁路机械学校 济南市历城职业中等专业学校济南市交通职工中等专业学校 济南市历城第二职业中等专业学校济南电子机械工程学校 济南卫生学校 中国冶金地质勘查工程总局职工中等专业学校 济南信息工程学校济南第一职业中专 济南第三职业中专济南第五职业中专 济南第六职业中专济南第八职业中专 济南第九职业中专 济南第十职业中等专业学校济南市工会第二职业中学 山东黄河职工中等专业学校山东省交通职工中等专业学校 山东济南试金集团技工学校山东矿山机械厂技工学校 山东铝业公司技工学校山东龙口会计中等专业学校 山东省安装工程技工学校山东省高级技工学校 山东省建筑材料工业技工学校山东省劳动厅服务技工学校 山东省轻工业技工学校山东省药材技工学校 省医药职工中等专业学校山东省邮电技工学校 山东水利技工学校山东印刷技工学校 山东推土机总厂技工学校山东省烟草技工学校 山东省生建八三厂技术学校山东拖拉机厂技工学校 济南锅炉厂技工学校济南军区黄河三角洲生产基地技工学校济南市钢铁集团总公司技工学校济南建筑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济南市工会职工中等专业学校济南市公用事业技工学校 济南市公用事业职工中等专业学校济南市交通局技工学校 济南市劳动局技工学校济南市历城区交通技术学校

浙江大学机械电子工程专业培养方案5.19

2012级机械电子工程专业培养方案 培养目标 培养掌握机械、电子、控制、计算机应用等多元结构的基础理论及专业知识,具备以电液控制为特色,机电液一体化元件及系统的研究、设计、开发及管理等能力的机械电子工程领域高级复合型人才。 培养要求 学生主要学习机械电子工程专业领域的基础理论知识,掌握力学、机械工程技术、流体传动、电子技术、控制工程技术、信号处理与计算机应用技术等基本知识,接受现代机电工程师专业训练,具有机电产品的研究、设计、制造、性能测试与仿真、设备控制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较扎实的数学、物理、力学等学科基础理论知识; 2.系统掌握本专业领域的机械、电子、控制、计算机等专业基础知识; 3.具有本专业必备的机电系统集成及智能化、电液控制、电子-气动控制、应用流体力学、信号处理与计算机应用等专业知识,并了解其学科前沿及发展趋势; 4.具备必要的制图、设计、计算、测试和工艺操作等基本技能; 5.具有较强的计算机、外语应用能力和一定的文献检索能力,并具备一定的人文、艺术及其他社会科学基础素养; 6.具备较强的自学能力、创新意识和较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综合素质。 专业核心课程 电液伺服/比例控制技术机电系统的建模、辨识与控制 教学特色课程 研究型课程:控制工程基础气动控制技术

双语教学课程:机械电子控制微机电系统(MEMS)设计与制造 计划学制4年最低毕业学分160+5+4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学科专业类别机械类所依托的主干学科机械工程机械电子工程 说明 课程设置与学分分布 1.通识课程47.5+5学分 (1)思政类必修11.5+2学分 课程号课程名称学分周学时年级学期021E0010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2.5 2.0-1.0 一秋冬 021E0020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2.5 2.0-1.0 一秋冬 371E0010 形势与政策Ⅰ+1.0 0.0-2.0 一秋冬,春夏021E0040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2.5 2.0-1.0 二秋冬,春夏031E0031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4.0 3.0-2.0 三秋冬 371E0020 形势与政策Ⅱ+1.0 0.0-2.0 四春夏 (2)军体类必修 5.5+3学分 体育Ⅰ、Ⅱ、Ⅲ、Ⅳ为必修课程,每门课程1学分,要求在前2年内修读。学生每年的体质测试原则上低年级随课程进行,成绩不另记录;高年级独立进行测试,达标者,按+0.5学分记,三、四、五年级合计+1或+1.5学分。 课程号课程名称学分周学时年级学期03110021 军训+2.0 +2 一秋 031E0020 体育Ⅰ 1.0 0.0-2.0 一秋冬 031E0030 体育Ⅱ 1.0 0.0-2.0 一春夏

济南电子机械工程学校 济南二职专

济南电子机械工程学校济南二职专 安全工作落实年活动领导小组 组长:李银持(校长) 副组长:王波(副校长) 赵连昌(分管安全副校长) 潘胜利(副校长) 成员:全体中层干部科组长 安全工作责任落实年活动办公室 主任:赵连昌 成员:孙淑辉王广阔王效军

济南电子机械工程学校济南二职专 关于安全工作责任落实年活动实施方案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第十七条和《消防法》第十五条之规定,和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2009年“安全生产责任落实年”》实施意见及济发【2009】18号《中共济南市委、市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要求》及教育局《关于教育系统“安全生产责任落实年”活动意见》的部署要求,结合我校实际,制定我校《安全工作责任落实年》活动实施方案,请全体教职工认真落实执行。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大,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深入落实省市有关文件精神,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坚持教育局领导的“关爱生命,无险防险,升级防范,常备不懈”的工作理念。以开展“安全工作责任落实年”活动为载体,以抓安全工作责任落实年为重点,以确保学校安全稳定为目标,动员全体教职工夯实我校安全工作基础,超前防范,积极应对,确保安全。为我校教育教学顺利进行创造良好的内部环境,为“平安济南”建设做出我们应有的贡献。 二、活动安排

按照教育局部署我校“安全工作责任落实年”活动方案,共分“春夏秋冬”四个战役进行: (一)春季战役(1~3月份) 重点做好如下工作:一是要在放假前做好寒假期间的安全教育,政教处应制定《寒假工作意见》,教育学生注重大雾,大雪天气时的交通安全。严禁学生在寒假期间独自或结伴到江、河、湖、湾、水库上滑冰玩耍。提醒学生注重家用燃煤安全和燃放烟花爆竹安全。二是做好学校开学前的安全自查工作,总务对校舍围墙,食品卫生安全,用电设施,用电线路,教学设施进行重点检查。保卫科对物防、技防进行检查,教务处应把安全教育纳入教学计划,做到计划、教师、教材三落实。特别要注重师生的心理健康辅导工作。三是3月底在全校范围内实行“一岗双责”岗位安全责任制(具体情况工作见校园网)。四是保卫代表学校同处科(组)及班主任签定安全管理目标责任书。五是组织开展好3月30号全国第十四个中小学“安全教育日”活动,利用升旗演讲、校园广播、校园电视台、安全宣传栏进行安全教育。 (二)夏季战役(4~6月份) 重点做好如下工作:一是建议召开全体教职工大会,传达我校“安全工作责任落实年”活动方案。二是各部门、各工作岗位制定岗位安全职责。4月初交办公室,保卫科4月初给每位教职工发放安全工作记录本,请记录各自在完成本职工作过程中的安全工作,保卫科将代表

山东省大学学院时期历任院长校长1981年到2015年

吴富恒:(1978.12 至1984.6,任山东大学校长);邓从豪:(1984.6 至1986.11,任山东大学校长);潘承洞:(1986.11 至1997.12,任山东大学校长);曾繁仁:(1998.1 至2000.7,任山东大学校长);展涛:(2000.7 至2008.11,任山东大学校长);徐显明:(2008.11 到至今,任山东大学校长)。杨光华(1984.6;1988 至1992 任石油大学校长) ;张一伟(1989 至1994 石油大学(北京)校长,1994-2009 石油大学校长) ;李秀生(1992.02 至1998.03,石油大学(华东)校长,;2002.12 至2005,石油大学(北京)校长) ;仝兆岐(1998-2005 石油大学(华东)校长) ;山红红(2005.7 至今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校长);张来斌(2005.6 至今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校长)。高士明:2005 年7 月至今担任德州科技职业学院院长。林夕宝:现任青岛求实职业技术学院院长;毕于民:2012 年12 月至今担任泰山职业技术学院院长。张立敏:2005 年至今担任山东药品食品职业学院院长。申培轩:现任济南职业学院院长。 刘广耀:2001 年至今担任山东圣翰财贸职业学院院长。王乐义:2010 年12 月至今担任山东杏林科技职业学院院长。孙琪:2014 年1 月至今担任山东理工职业学院院长。张同光:2005 年11 月至今担任德州职业技术学院院长。吴梦军:2010 年至今担任山东凯文科技职业学院院长。侯同运:2006 年至今担任枣庄科技职业学院院长。李剑童:2006 年至今担任山东大王职业学院院长。王杰恩:2008 年8 月至今担任烟台工程职业技术学院院长。马存栋:2003 年6 月年至今担任山东胜利职业学院院长。于松巍:2013 年6 月至今担任菏泽家政职业学院院长。 孙式灵:2008 年至今担任枣庄职业学院院长。姜玉鹏:2008 年至今担任临沂职业学院院长。孙茜芸:2012 年至今担任山东传媒职业学院院长。马其江:2012 年6 月至今担任济南护理职业学院院长。郭向军:2011 年至今担任泰山护理职业学院院长。王敬良:2005 年至今担任山东海事职业学院院长。李春玲:2011 年至今担任潍坊护理职业学院院长。王修智:2009 年至今担任山东文化产业职业学院院长。马贵川:2011 年10 月至今担任青岛远洋船员职业学院院长。刘衍聪:2011 年至今担任中国石油大学胜利学院院长。于光辉:2006 年至今担任烟台大学文经学院院长。 张健:2003 年至今担任青岛理工大学琴岛学院院长。郝书辰:2005 年至今担任山东经济学院燕山学院院长。姚锋:2005 年至今担任青岛农业大学海都学院院长。孔宪福:2011 年至今担任曲阜师范大学杏坛学院院长。王建华:2006 年至今担任山东财政学院东方学院院长。潘延红:2002 年至今担任聊城大学东昌学院院长。张训华:2010 年至今担任山东电子职业技术学院院长。韩培江:2008 年至今担任山东城市建设职业学院院长、党委副书记。尹桂瓒:2008 年1 月至今担任烟台汽车工程职业学院院长。姜运华:2006 年4 月至今担任山东司法警官职业学院院长。杨新春:2014 年1 月至今担任山东商务职业学院院长。 孙志斌:2010 年至今担任山东丝绸纺织职业学院院长。孙承武:1999 年至今担任山东外事翻译职业学院院长。田德全:2005 年至今担任山东外国语职业学院院长。董全增:2011 年至今担任山东华宇职业技术学院院长。陈昌金:2001 年至今担任青岛恒星职业技术学院院长。宋士福:2013 年8 月至今担任青岛港湾职业技术学院院长。孙云早:2003 年2 月至2013 年担任山东交通职业学院院长;陈留彬:2013 年至今担任山东交通职业学院院长。邓洪基:2010 年至今担任山东外贸职业学院院长。杨民刚:2010 年至今担任青岛酒店管理职业技术学院院长。刘春静:1993 年至今担任山东现代职业学院董事长、院长; 许传海:2003 年至今担任济南工程职业技术学院院长。文圣常:(1984 至1987,任山东海洋学院院长);施正铿:(1987 至1993,任青岛海洋大学校长);管华诗:(1993 至2005)任中国海洋大学校长。吴德星:(200576 日-现今)。沈光寒:(1985.12 至1994.5 任山东矿业学院院长);霍万库:(1994.6 至1996.10,任山东矿业学院院长);曹书刚:(1996.10 至1999.3,任山东矿业学院院长);、王春秋:(1999 至2012.1,任山东科技大学校长);任廷琦:(2003.11 至2006.7,任烟台师范学院院长、2006.7 至2012.1,任曲阜师范大学校长、2012.1 到现今,任山东科技大学校长)。阮锦钿:(1984.5 至1992.5,任青岛化工学院院长);韩方煜:(1992.5 至1998.1,任青岛化工学院院长);焦奎(1998.3 至2002.6,任青岛化工学院院长);(2002.7 至2004.1,任青岛科技大学校长);

机械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机械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机械专业主要包括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工业设计、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等。下面XX 整理了机械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供大家参考! 本专业培养具备机械设计、制造、自动化基础知识与应用能力,能在工业生产第一线从事机械工程相关领域内的设计制造、科技开发、应用研究、运行管理和经营销售等方面工作的高级技术人才。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机械设计制造及控制的基础理论,受到现代机械工程师的基本训练,具有从事机械设计制造、生产管理、自动控制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与能力: 1、具有较扎实的自然科学基础,较好的人文、艺术和社会科学基础及正确运用本国语言、文字的表达能力; 2、具有本专业必需的制图、计算、测试、文献检索和基本工艺操作等基本技能及较强的计算机和外语应用能力; 3、较系统地掌握本专业领域宽广的技术理论基础知识,主要包括力学、机械学、控制工程基础、电工与电子学及企业管理等基础知识; 4、具有本专业领域内某个专业方向所必要的专业知识,了解其科学前沿及发展趋势; 5、具有较强的自学能力、创新意识和较高的综合素质。

工程图学、工程力学、机械设计基础、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自动控制理论、工程材料、测试技术、微机原理及应用、计算机应用系列课程、电工与电子技术。 军训、金工实习、认识实习、电工电子实习、课程设计、毕业设计、社会实践、创新训练等。 机床数字控制技术,机械制造设备实验,微机原理及应用实验,测试技术实验,智能仪器设计实验,汽车构造实验,汽车电子技术实验,模具设计与制造实验。 机械工程及自动化、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车辆工程、机械电子工程、其他机械类相关专业课程模块课内教学集中实践教学毕业要求 学时学分比例 通识教育课必修%周,学分1.修满各课程模块的学分。 2.完成集中实践教学环节的学分。 3.完成创新实践3学分。 4.完成经典背诵3学分。 5.完成应用文写作2学分。 合计修满189学分。 选修% 学科基础课必修% 选修 专业课必修%

物流工程领域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

“物流工程”领域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 (领域代码:085240)(2017年修订) 一、培养目标 培养物流工程领域的应用型、复合型高层次工程技术和工程管理人才。具体要求为: 1.拥护党的基本路线和方针政策,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具有科学严谨和求真务实的学习态度、作风扎实,创新能力强。 2.掌握物流工程领域的物流与供应链基础理论、物流工程技术与物流工程管理知识,具有独立从事物流工程设计、工程研究、工程开发、工程实施、工程管理等能力; 3.掌握一门外语,能够熟练地进行外语资料的阅读、理解和撰写,具备国际化交流的能力; 4.注重综合素质的培养,具有健康的体魄和心理素质,富有合作精神和环境适应能力。 二、研究方向 1.物流战略与规划 主要包括物流发展战略、物流产业(物流园区)规划、物流系统功能设计、物流设施规划与设计,流程设计与布局优化等。 2.企业物流与供应链管理 主要包括企业物流的管理与运作、供应链管理,物流企业的运营管理,物流系统规划与方案实施,国际物流管理等。 3.大数据与智慧物流 主要包括物流信息系统与电子商务的规划、设计、开发及维护,物流公共信息平台的设计和智慧物流信息技术的研究、开发与运营管理,大数据挖掘、云计算与物联网应用等。 4.供应链金融 主要包括物流金融创新、运作和管理,供应链金融产品设计,供应链金融风险管理等。 三、基本学制 硕士研究生的基本学制为3年,研究生在校修业年限(含休学、保留学籍、延期毕业)最长不得超过6年。 四、培养方式 采用理论学习、实践教学和学位论文相结合的培养方式。实行校内外双导师制,以校内导师指导为主,校外导师参与实践过程、项目研究、课程、论文等多个环节的指导工作。 五、学分要求与课程设置 课程由学位课、非学位课和实践环节三部分组成,实行学分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在攻读学位期间应修最低总学分为36学分。其中学位课程应修满17学分,非学位课程应修满9学分,实践环节修满10学分。理论类课程应在第一学年完成,研究生在学期间,要保证不少于半年的实践学习。同等学力者、非经管类本科毕业生应需补修2门本科课程,所补修课程由导师确定,需提供培养学

山东省技能兴鲁职业技能大赛成绩单

项目名称:数控铣工(职工组) 姓名单位名称理论成绩实操成绩总成绩名次刘忠帅菏泽技师学院7384.781.191崔克诚山推工程机械股份有限公司8077.878.462周忠哲潍坊豪迈科技职业中等专业学校867074.83陈政伟烟台大华人力资源服务有限责任公司7963.267.944蔡 肖山推工程机械股份有限公司6767.967.635王晓卫平度市技师学院7163.465.686刘 涛山东工业技师学院875363.27孙鹏杰潍坊豪迈科技职业中等专业学校7059.662.728胡嘉译临沂市商业学校8251.160.379乔时祥山推工程机械股份有限公司6358.759.9910胡守强山东豪迈机械制造有限公司5361.258.7411王振东山东豪迈机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7250.556.9512吴 凯山东豪迈机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7048.855.1613杜蛟龙山东豪迈机械制造有限公司5852.654.2214李沅泽山东特种工业集团有限公司6149.953.2315王思华山东威达重工股份有限公司774151.816李 波济南交校驾驶员培训有限公司7342.451.5817徐 峰山东豪迈机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6145.750.2918许海见山东特种工业集团有限公司6842.450.0819张代伟烟台环球机床装备股份有限公司5746.649.7220徐 兵山东威达重工股份有限公司6742.349.7121陈晓龙山东威达重工股份有限公司783749.322韦 健山东特种工业集团有限公司6442.749.0923曲登俊烟台环球机床装备股份有限公司7039.948.9324曹希飞山东豪迈机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633744.825王国成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济南特种结构研究所6932.443.3826吴瑞凯青岛港湾职业技术学院7629.343.3127王加军山东豪迈机械制造有限公司7426.540.7528侯 武山东航天电子技术研究所6331.240.7429刘昊煜烟台环球机床装备股份有限公司5732.539.8530王 杰山东豪迈机械制造有限公司53333931张志国山东征宙机械股份有限公司6216.930.4332王英龙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济南特种结构研究所56923.133徐 星山东豪迈机械制造有限公司64522.734刁呈丞山东航天电子技术研究所519.321.8135韩红波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济南特种结构研究所64321.336葛晓林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济南特种结构研究所62320.737徐 州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济南特种结构研究所59319.838

山东大学机械工程攻读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精选.

附件2 机械工程攻读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 (专业代码:430102) 一培养目标 培养适应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符合职业特点的、德才兼备的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基本要求是: 1.掌握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基本理论,坚持四项基本原则,能正确理解与执行党和国家的基本路线、方针、政策,遵纪守法,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创新精神,积极为我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 2.掌握较坚实的理论基础和较宽广的专业知识,具备职业要求的知识结构、思维特征和应用能力。 3.能综合运用专业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具有创新意识和独立承担专业领域实际工作和管理工作的能力。 4.比较熟练地掌握一门外语,能较顺利地阅读本专业外文资料。 5.具有健康的体魄和心理素质。 二研究方向 1.高效加工技术及计算机控制 2.数控技术和检测智能化 3.机械产品设计和制造自动化 4.机电系统建模、检测与控制 5.机电系统虚拟工程 6.计算机图形学及仿真技术 7.现代设计方法及理论 8.机械设备的振动、噪声控制诊断与控制 三学制与学习年限 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学制为2年,学习年限为2-3年。在职攻读硕士专业学位人员的学习年限为2-5年。 四应修总学分数 应修总学分:28,其中必修20学分,选修8学分。 五课程设置(具体见课程设置一览表) 1、基础性课程 (1)学校开设的公共课 PP0809001马克思主义理论(必修):2学分; PP0891016科技英语(必修):3学分; PP0819001工程数学(必修):3学分。

(2)专业基础课 其中应包括:专业必修课和专业选修课两大类。专业必修课一般不少于3门,每门2-3学分;专业选修课一般不少于2门,每门2学分,如有必要可从列选的专业必修课中选取。 (3)补修课 跨学科或以同等学力考入的专业学位研究生应补修1-2门本学科本科生必修课。补修课不计学分。 2、专业实践性课程 专业实践是专业学位研究生重要的培养环节,充分的、高质量的专业实践是专业学位教育质量的重要保证。专业学位研究生在学期间,必须保证不少于半年的实践教学,应届本科毕业生的实践教学时间原则上不少于1年,可采用集中实践与分段实践相结合的方式。 专业实践按课程形式进行设置。培养方案要根据培养目标的要求设计相应的实践性课程,其中可包括实践必修课程、实践选修课程。实践必修课程一般不少于2门,每门2-3学分。实践选修课程一般不少于2门,每门2学分,如有必要可从从列选的实践性必修课中选取。 六中期筛选 工程硕士研究生实行中期筛选制度,第二学期末或第三学期初由学科中期筛选领导小组对硕士生进行考核,获得考核合格以上成绩者才能进入下一阶段的学习。具体实施办法按研究生院的有关规定执行。 七学位论文 学位论文工作目的是使研究生在工程设计、工程开发等方面得到较全面的基本训练,培养从事独立担负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应保证有不少于一年的时间从事科学研究或学位论文工作。学位论文必须体现专业学位的特点,既不能搞纯粹的学术研究,也不能是实际工作的简单总结,而是密切结合实际,能够体现综合运用所学专业或相关专业的理论、知识、方法和手段,分析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能够体现具有创新意识和独立承担专业领域实际工作和管理工作的能力。具体要求如下: 1、学位论文的选题应来源于应用课题或现实问题,必须要有明确的职业背景和应用价值。学位论文须独立完成,要体现研究生综合运用科学理论、方法和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学位论文形式可根据学科特点和要求多种多样,如应用基础研究、规划设计、产品开发、案例分析等。学位论文字符数一般不少于20000字。 2、开题报告:在熟悉掌握主攻方向的最新成果和发展动态的基础上,经导师指导拟订论文题目,独立完成开题报告,于第三学期完成,并在课题组和相应的学科专业内公开进行,广泛听取意见。经导师审查确定后,在导师指导下,制定论文工作实施计划并开展工作。在中期筛选中未获通过的硕士生不得进入开题阶段。开题报告通过者,正式进入学位论文阶段;未通过者,应在两个月内进行修改,再度进行开题报告。 3、中期检查:论文研究阶段每隔1~2个月硕士生向导师及有关专家报告论文进展情况,由导师帮助硕士生分析论文的难点,指导学生解决问题,以便论文工作顺利进行。认真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