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反应暗反应光合作用

光反应暗反应光合作用
光反应暗反应光合作用

光反应暗反应光合作用

【学习目标】

(4)分析人类对光合作用的探究历程,形成光合作用的概念,并能简述出光合作用的原料、产物、条件和反应场所。理解科学过程,领会技术(同位素示踪法)与科学的关系,学习科学家质疑、创新、勇于实践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

(5)尝试探究环境因素对光合作用强度的影响,说出光合作用原理的应用,理解光合作用是生物界乃至整个自然界最基本的物质代谢和能量代谢。(6)简述化能合成作用。【自主学习】

(三)光合作用的探究历程

1.光合作用概念:是指绿色植物通过________,利用____能,把___________转化成储存能量的_____________,并且释放出________的过程。

2.探究历程:(1)1771年,英国科学家普利斯特利实验证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荷兰科学家英格豪斯发现:只有在______________下,只有_____________才能更新空气。1785年明确了:绿叶在光下吸收__________,释放_______________。(3)1845年,德国科学家梅耶指出:植物进行光合作用时,把_______能转换成________能储存起来。(4)1864年,德国科学家萨克斯实验证明:光合作用产生________。①、饥饿处理:将绿叶置于_____数小时,耗尽其____________________。②、遮光处理:绿叶一半________,一半_________________。③、光照数小时:将绿叶放在光下,使之能进行光合作用。④、碘蒸汽处理:遮光的一半____________,暴光的一侧边__________。实验证明:光合作用产生________。(5)1939年,美国科学家鲁宾和卡门用____________法实验证明:光合作用释放的氧气来自_____:①、用18O标记H2O和CO2,得到H218O和C18O2。②、将植物分成两组,一组提供___________和CO2,另一组提供H2O和______________。③、在其他条件都相同的情况下,分别检测植物释放的O2。④、实验结果:只有提供_________时,植物释放出18O2。结论:光合作用释放的氧气来自_________。(6)卡尔文循环——卡尔文实验:小球藻提供用14C标记的14CO

,追踪光和作用过程中C的运动途径,结论:光合作用产生的有机物中的碳来自2

_______________。

(四)光合作用过程

反应式:其中(2)表示的(五)光合作用原理的应用

1.光合作用的强度的概念是。

2.环境中影响光合作用强度的因素主要有

(六)化能合成作用:

(1).概念:能利用环境中某些_________氧化时释放的能量,将______和______制造成储存能量的________的合成作用。

(2).典型生物:___________,能利用环境中______氧化生成亚硝酸(HNO2)或硝酸(HNO3)释放的化学能,将二氧化碳和水合成为糖类。

(3).能进行光合作用的绿色植物以及进行化能合成作用的硝化细菌都能将无机物(__________和____)合成有机物,这类生物叫______养生物。人和动物不能直接将无机物合成有机物,只能利用现成有机物,这类生物叫_______养生物。

【合作探究与展示】

1.分析叶绿体中C3、C5、[H]、ATP的含量随环境中光照强度、CO2浓度的变化而怎样变化(升高或降低)

2.光合作用的强度的含义及表示的方法(检测指标),根据光合作用的反应式推测影响光合作用强度的因素主要有哪些?

3.探究:光质(不同波长的光)对水生黑藻光合作用强度的影响

实验假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材料:黑藻,水,碳酸氢钠,大烧杯,100W聚光灯,不同颜色玻璃纸

实验变量:_________________;

实验思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分析影响光合作用的环境因素

(1)光照强度

①原理:直接影响_____反应的速度,光反应产物[H]与ATP的数量多少会影响_____反应的速度,这是最主要的因素。

②绘制坐标曲线图,分析描述光合作用随光照强度的变化而变化的情况,找出光补偿点、光饱和点、并分析此时限制光合作用的因素?在图中标出总光合作用、净光合作用量并理解其与呼吸作用的关系,

③生产上的应用:

(2)CO2的浓度

①原理:CO2是光合作用中___________反应的原料.

②绘制坐标曲线图,分析描述光合作用随C02的变化而变化的情况,找出补偿点、光饱和点、并分析此时限制光合作用的因素?

③生产上的应用:

(3)温度

原理:温度影响光合作用的过程,特别是暗反应中______的催化效率,从而影响光合速率。(4)水和矿质元素

N:是合成__________必需元素。缺N时就会影响它们的合成,从而影响光合作用。

P:是合成_______的必需元素。缺P时就会影响ATP等的合成,从而影响光合作用。

Mg:是合成______的必需元素。

水是光合作用的原料,又是体内各种化学反应的介质。水分还能影响_______的开闭,间接影响_______进入植物体,所以,水对光合作用有影响。

【限时训练】

1.叶绿体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下列关于叶绿体结构与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叶绿体中的色素主要分布在类囊体腔内

B.H2O在光下分解为[H]和O2的过程发生在基质中

C.CO2的固定过程发生在类囊体薄膜上

D.光合作用的产物——淀粉是在基质中合成的

2.下列关于叶绿体的亚显微结构(如图)的叙述中,

不正确的是()。

A.1与2均有选择透过性

B.与光合作用有关的酶均分布在3上

C.光反应是在3上进行的D.暗反应是在4中进行的

3.将一叶绿体研磨后,基粒和基质便释放出来,在去掉基粒后,只对叶绿体的基质照光,再通入14CO2可能出现的物质是()

A.[H]和A TP B.含14C的淀粉C.含14C的三碳化合物 D.含14C的(CH2O)4.离体的叶绿体在光照下进行稳定光合作用时,如果突然中断CO2的供应,短暂时间内叶绿体中C3化合物与C5化合物相对含量的变化是()

A.C3化合物增多、C5化合物减少 B.C3化合物增多、C5化合物增多

C.C3化合物减少、C5化合物增多

D.C3化合物减少、C5化合物减少

5.自养生物和异养生物的根本区别在于()。

A.能否进行有氧呼吸B.能否进行化能合成作用

C.能否进行光合作用D.能否将外界无机物合成自身有机物

6.右图表示在一定光照条件下,温度对植物光合作用量(a)与呼吸作用量

(b)的影响曲线图(通过测定CO2量而获得)。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该植物在25 ℃左右时,重量增加最大

B.该植物在20 ℃与30 ℃时,重量增加相同

C.该植物在40 ℃时重量减少

D.该植物在25 ℃时,重量增加是在5 ℃时的8倍

7.取某种植物生长状态一致的新鲜叶片,用打

孔器打出若干圆片,圆片平均分成甲、乙、丙三组,每组各置于一个密闭装置内,并分别给予a、b、c三种不同强度的光照,其他条件一致.照光相同时间后,测得各装置内氧气的增加量如右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装置内增加的氧气来自于水

B.光照强度为a时,光合作用停止

C.丙组装置内的CO2含量照光后比照光前低

D.该图反映了光合作用强度与光照强度的关系

8.下图为光反应、暗反应联系示意图,请根据

图回答下面的问题:

(1)填出图中字母所表示的物质;

a 、

b 、

c 、

d ;

(2)光反应为暗反应提供了[]和[];

(3)光合作用中的能量转变是:光能

→→;

9.光合作用暗反应中与CO2 固定有关的物质是( )

A.水

B.[H] B.ATP D.五碳化合物

10.下列关于植物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的叙述,正确的是

A.无氧和零下低温环境有利于水果的保鲜

B. CO2的固定过程发生在叶绿体中, C6H12O6分解成CO2的过程发生在线粒体中C.光合作用过程中光能转变为化学能,细胞呼吸过程中化学能转变为热能和ATP D.夏季连续阴天,大棚中白天适当增加光照,夜晚适当降低温度,可提高作物产量11.关于光合作用的陈述,不正确的是( )

A.光反应需光不需酶,暗反应需酶不需光

B.光反应在叶绿体类囊体薄膜上进行

C.暗反应才有(CH2O)生成

D.暗反应中ATP水解释放能量,形成ADP和Pi

12.光合作用过程中,能量传递过程是( )

A.光能→水→葡萄糖 B.光能→CO2→葡萄糖

C. 光能→葡萄糖→淀粉

D. 光能→ATP→葡萄糖

13.科学家研究CO2浓度、光照强度和温度对同一植物光合作用强度

的影响,得到实验结果如右图。请据图判断下列叙述不正确

...的是

()

A.光照强度为a时,造成曲线II和III光合作用强度差异的原

因是CO2浓度不同

B.光照强度为 b 时,造成曲线 I和 II光合作用强度羞异的原

因是温度度不同

C.光照强度为a~b,曲线 I、II光合作用强度随光照强度升高而升高

D.光照强度为a~c,曲线 I、III光合作用强度随光照强度升高而升高

14.将川芎植株的一叶片置于恒温的密闭小室,调节小室 CO2 浓度,在适宜光照强度下测定叶片光合作用的强度(以 CO2 吸收速率表示),测定结果如

下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如果光照强度适当降低,a 点左移,b 点左移

B.如果光照强度适当降低,a 点左移,b 点右移

C.如果光照强度适当增强,a 点右移,b 点右移

D .如果光照强度适当增强,a 点左移,b 点右移

15. 下列有关叶绿体和光合作用的几个简单的实验,你认为哪一个的结果是不可能的 ( )

A .将叶绿素的酒精提取液置于适宜光源的照射下5h ,加 碘液处理后溶液呈蓝色

B .在温暖晴朗的一天下午,在某植物的向阳处采得一片叶,用酒精隔水加热脱色,并加碘液处理叶 片,显微镜下观察到叶绿体变成蓝色

C .叶绿体色素的酒精提取液放于自然光和三棱镜之间,从三棱镜的一侧观察,连续光谱中变暗(暗带)的区域是红光和蓝紫光区域

D .将经饥饿处理后的绿色正常叶片置于含有充足14CO 2的密闭透明的照光小室内,3小

时后在叶内淀粉中可检验到14C 的存在

16.右图示某植株光合速率和呼吸速率随温度而变化的趋势。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

A .曲线A 表示植物真正光合速率

B .曲线

C 表示植物有机物净积累量

C .进行细胞呼吸和光合作用的酶的最适温度不同

D .保持一定的昼夜温差有利于提高产量

17.下式表示细胞内的新陈代谢过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甲过程只能发生在叶绿体中

B. 乙过程只能发生在线粒体中

C. 甲不可以表示化能合成作用

D. 乙不可以表示无氧呼吸

18.将情况相同的某种绿叶分成四等组,在不同温度下分别暗处理1h ,再光照1h (光强相同)

A .该植物光合作用的最适温度约是27℃

B .该植物呼吸作用的最适温度约是29℃

C .27-29℃下的净光合速率相等

D .30℃下的真正光合速率为1mg/h

19.下图是光合作用过程的示意图,请分析回答:

(1)光反应中被分解的物质是

[ ] ,以分子状态释放到大气

中的物质是[ ] 。

(2)⑤与C 5结合的过程叫做 。

(3)若突然停止光照,就会发现叶绿

体中 _的含量升高,这是由于光反

应过程用于暗反应过程的 减

少,二氧化碳仍与 结合的缘

故。

(4)中午光照强烈,却会发现叶绿体中 的含量升高,这是由于植物蒸腾作用过强,气孔关闭,

供应减少,使暗反应过程中 的形成大量减少。

甲 乙 CO 2+H 2O C(H 2O)+O 2

(5)当温度降至0℃,经测定⑥的含量大大减少,其主要原因

是。

20.在春末晴朗白天,重庆某蔬菜基地规定了某大棚蔬菜在不同条件下的净光合作用强度(实际光合作用强度与呼吸作用强度之差),结果见题30图l(假设塑料大栅外环境条件相同;植株大小一致、生长正常,栽培管理条件相同)

(1)在曲线a中,与11时相比,13时植株叶绿体

内C3与C5化合物相对含量较高的是 (C3或

C5);在11时和13时分别摘取植株上部成熟叶片用碘蒸

气处理,13时所取叶片显色较 (深或浅) 。

(2)曲线b的峰值低于曲线a.其两个主要因素是

(光照强度、环境温度、空气中CO2含量)曲线c高于曲

线b,原因是补充光照能使叶绿体产生更多的

用于CO2还原;若在棚内利用豆科植物做绿肥,可明显

增加土壤中元素的含量,主要促进植株体内和等生物大分子的合成。

(3)6—9时和16—18时,曲线b高于曲线a,主要原因是此时段棚内较高。

21.某同学利用下列装置研究CO2含量以及光照强度对某种绿叶光合作用的综合影响。实验过程用同种状况相同的若干新鲜叶片在室温25℃下进行,通过缓冲液调节密闭小室空间C O2浓度的相对恒定,对相应装置精确测量的结果如下表: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第3组装置中液滴右移的生理原因。第3、4两组的结果相同,限制第4四组装置光合作用的非生物因素主要是。

(2)装置虽均置于25℃环境下,但有的同学认为液滴移动的量不一定真正代表净光合作用释放O2的量,因为光照引起的温度升高会导致密封小室内气体的物理性膨胀。请你对该实验进行改进,改进的具体方法是。

(3)该装置由第5组条件忽然变成第1组条件,短时间内树叶细胞中C3的含量(填升高、降低)。

(4)请你利用该装置研究叶片有氧呼吸强度随时间而变化的趋势。

A、方法步骤:

①其它装置和条件保持不变

②。

③。

B、预期结果:。

(完整版)光合作用知识点总结

第五章细胞的能量供应和利用 第四节能量之源——光与光合作用 一、主要知识点回顾 1、色素分类 叶绿素a 叶绿素主要吸收红光和蓝紫光 叶绿体中色素叶绿素b (类囊体薄膜)胡萝卜素 类胡萝卜素主要吸收蓝紫光 叶黄素(保护叶绿体免受强光伤害) 2、色素提取和分离实验注意事项: ⑴、丙酮的用途是提取(溶解)叶绿体中的色素; ⑵、层析液的的用途是分离叶绿体中的色素; ⑶、石英砂的作用是为了研磨充分; ⑷、碳酸钙的作用是防止研磨时叶绿体中的色素受到破坏; ⑸、分离色素时,层析液不能没及滤液细线的原因是滤液细线上的色素会溶解到层析液中; 3、光合作用是指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CO2和H2O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并且释放出O2的过程。 4、光合作用作用过程(重点) 联系:光反应阶段与暗反应阶段既有区别又紧密联系,是缺一不可的整体,光反应为暗反应提供[H]和ATP,暗反应为光反应提供ADP+Pi,没有光反应,暗反应无法进行,没有暗反应,有机物无法合成。

条件:一定需要光 场所:类囊体薄膜, 产物:[H]、O 2和能量 光反应阶段 过程:(1)水的光解,水在光下分解成[H]和O 2 (光合作用释放的氧气全部来自水) (2)形成ATP :ADP+Pi+光能?→?酶ATP 能量变化:光能变为ATP 中活跃的化学能 条件:有没有光都可以进行 场所:叶绿体基质 暗反应阶段 产物:糖类等有机物和五碳化合物 过程:(1)CO 2的固定:1分子C 5和CO 2生成2分子C 3 (2)C 3的还原:C 3在[H]和A TP 作用下,部分还原 成糖类,部分又形成C 5 能量变化:ATP 活跃的化学能转变成化合物中稳定的化学能 5、影响光合作用的环境因素:光照强度、CO2浓度、温度、光照长短、光的成分等 (1)光照强度:在一定的光照强度范围内,光合作用的速率随着光照强度的增加而加 快。 (2)CO2浓度:在一定浓度范围内,光合作用速率随着CO2浓度的增加而加快。 (3)温度:光合作用只能在一定的温度范围内进行,在最适温度时,光合作用速率 最快,高于或低于最适温度,光合作用速率下降。 6、农业生产以及温室中提高农作物产量的方法 ⑴、控制光照强度的强弱;⑵、控制温度的高低;⑶、适当的增加作物环境中二氧化碳的 浓度;⑷、延长光合作用的时间; ⑸、增加光合作用的面积-----合理密植,间作套种;⑹、 温室大棚用无色透明玻璃;⑺、温室栽培植物时,白天适当提高温度,晚上适当降温;⑻、 温室栽培多施有机肥或放置干冰,提高二氧化碳浓度。 7、化能合成作用:利用体外环境中的某些无机物氧化分解所释放的能量制造有机物。 光 合 作 用 的 过 程

光反应和暗反应的对比

光反应和暗反应的对比 一、反应场所 光反应:叶绿体类囊体薄膜上 暗反应:叶绿体的基质中 二、反应步骤 光反应: 1.光能的吸收、传递和转换——原初反应在光照下,叶绿素分子吸收光能,被激发出一个高能电子。该高能电子被一系列传递电子的物质有规律地传递下去。叶绿素分子由于失去一个电子,就留下一个空穴,这空穴立刻从电子供体得到一个电子来填补,使叶绿素分子恢复原来状态,准备再一次被激发。这样,叶绿素分子不断被激发,不断给出高能电子,又不断地补充电子,就完成了从光能到电能的过程——原初反应。 2.电子传递和光合磷酸化——原初反应中的电能再用作水的光解和光合磷酸化,经过一系列电子传递体的传递,最后形成ATP和NADPH,H+。 (1)水的光解和氧的释放:当叶绿素分子吸收光能后,被激发出一个高能电子,处于很不稳定的状态,有极强的夺回电子的能力。经实验证明,它是从周围的水分子中夺得电子,因而促使水的分解。其中的氧被释放出来,氢和辅酶Ⅱ(NADP)结合,形成还原型辅酶Ⅱ(NADPH)。 (2)光合磷酸化:光合作用中形成的高能电子在传递过程中,拿出一部分能量使ADP和(P)结合形成ATP的过程,叫做光合磷酸化。光合作用中磷酸化跟电子传递是偶联的,一般认为光合磷酸化偶联因子是它们之间的物质联系。到此为止,ATP和NADPH已形成了,它们是光合作用的重要中间产物,一方面因为这两者都能暂时贮存能量,继续向下传递;另一方面因为NADPH的H又能进一步还原二氧化碳,并把它固定成中间产物。 暗反应: 绿叶从外界吸收来的二氧化碳,不能直接被氢[H]还原。它必须首先与植物体内的一种含有五个碳原子的化合物(简称五碳化合物,用C5表示)结合,这个过程叫做二氧化碳的固定。一个二氧化碳分子被一个五碳化合物分子固定以后,很快形成两个含有三个碳原子的化合物(简称三碳化合物,用C3表示)。在有关酶的催化作用下,三碳化合物接受ATP释放出的能量并且被氢[H]还原。其中,一些三碳化合物经过一系列变化,形成糖类;另一些三碳化合物则经过复杂的变化,又形成五碳化合物,从而使暗反应阶段的化学反应循环往复地进行下去。 三、区别 1、光反应需要色素、光和酶,暗反应不需色素和光,需多种酶; 2、光反应反应产物为[H]、O2、ATP,暗反应反应产物为有机物(CH2O)、ADP、Pi; 3、光反应的反应性质是光化学反应,暗反应的反应性质是酶促反应; 4、光反应必须在光下,进行暗反应有光无光都能进行; 5、光反应中光能→ATP中活跃的化学能,暗反应中ATP中活跃的化学能→糖类等有机物中稳定的化学能; 6、光反应的实质是光能转化为化学能,暗反应的实质是放出O 2同化CO 2 生成 (CH 2 O)。 四、光合作用中形成的高能电子在传递过程中,拿出一部分能量使ADP和(P)结合形成ATP的过程,叫做光合磷酸化。

高中生物 必修1 光合作用 知识点全面总结 (word20页)

第三单元之—光合作用 一、叶绿体的结构与功能 (一)叶绿体的结构模型. (二)相关知识 1、.叶绿体是真核细胞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 2、叶绿体由两层膜(内膜和外膜)包围而成,内部有许多基粒,基粒和基粒之间充满了基质。 3、每个基粒都有许多个类囊体构成,类囊体薄膜上含有吸收、传递和转化光能的色素以及光反应所需的酶,是光反应的场所。 4、基质中含有暗反应所需的酶,是进行暗反应的场所。 5、光合色素的相关知识。 (1)叶绿体色素的种类及含量: 叶绿素a 叶绿素(3/4) 叶绿素b 叶绿体色素 胡萝卜素 类胡萝卜素(1/4) 叶黄素 (2)叶绿体色素的分布:叶绿体类囊体薄膜上。 (3)叶绿体色素的功能:吸收,传递(4种色素),转化光能(只有少量的叶绿素a把光能转为电能) (4)影响叶绿素合成的因素: ①光照:光是影响叶绿素合成的主要条件,一般植物在黑暗中不能合成叶绿素,因而叶片发黄。(例如韭黄,蒜黄) ②温度:温度可影响与叶绿素合成有关的酶的活性,进而影响叶绿素的合成。低温(秋末)时,叶绿素分子易被破坏,而使叶子变黄。 ③必需元素:叶绿素中含N、Mg等必需元素,缺乏N、Mg将导致叶绿素无法合成,叶变黄。另外,Fe是叶绿素合成过程中某些酶的辅助成分,缺Fe也将导致叶绿素合成受阻,叶变黄。

(5)叶绿体色素的吸收光谱: ①叶绿体中的色素只吸收可见光,而对红外光和紫外光等不吸收。 ②叶绿素a和叶绿素b主要吸收红光和蓝紫光,类胡萝卜素(胡萝卜素和叶黄素)主要吸收蓝紫光。色素对绿光吸收最少。对其他波段的光并非不吸收,只是吸收量较少。 经过色素吸收后,光谱出现两条黑带。说明:叶绿体中的色素主要吸收红光和蓝紫光。 (6)叶绿体色素的性质:易溶于酒精、丙酮和石油醚等有机溶剂,不溶于水,叶绿素的性质不稳定,易被破坏,类胡萝卜素性质相对稳定。 (7)植物叶片的颜色与所含色素的关系: 正常绿色正常叶片的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的比例约为3∶1,且对绿光吸收最少,所以正常叶片总是呈现绿色 叶色变黄寒冷时,叶绿素分子易被破坏,类胡萝卜素较稳定,显示出类胡萝卜素的颜色,叶子变黄 叶色变红秋天降温时,植物体为适应寒冷,体内积累了较多的可溶性糖,有利于形成红色的花青素,而叶绿素因寒冷逐渐降解,叶子呈现红色 6、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 (1)原理解读: ①色素的提取:叶绿体中的色素溶于有机溶剂而不溶于水,可以用无水乙醇(或丙酮)作溶剂提取绿叶中的色素,而不能用水,因为叶绿体中的色素不能溶于水。 ②色素的分离原理:利用色素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不同进行分离,溶解度大的在滤纸上扩散得快,反之则慢。从而使各种色素分离。 (2)选材:应选取鲜嫩、颜色深绿的叶片,以保证含有较多的色素。 (3)过程:省略。 (4)结果分析:

光反应暗反应光合作用

光反应暗反应光合作用 【学习目标】 (4)分析人类对光合作用的探究历程,形成光合作用的概念,并能简述出光合作用的原料、产物、条件和反应场所。理解科学过程,领会技术(同位素示踪法)与科学的关系,学习科学家质疑、创新、勇于实践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 (5)尝试探究环境因素对光合作用强度的影响,说出光合作用原理的应用,理解光合作用是生物界乃至整个自然界最基本的物质代谢和能量代谢。(6)简述化能合成作用。【自主学习】 (三)光合作用的探究历程 1.光合作用概念:是指绿色植物通过________,利用____能,把___________转化成储存能量的_____________,并且释放出________的过程。 2.探究历程:(1)1771年,英国科学家普利斯特利实验证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荷兰科学家英格豪斯发现:只有在______________下,只有_____________才能更新空气。1785年明确了:绿叶在光下吸收__________,释放_______________。(3)1845年,德国科学家梅耶指出:植物进行光合作用时,把_______能转换成________能储存起来。(4)1864年,德国科学家萨克斯实验证明:光合作用产生________。①、饥饿处理:将绿叶置于_____数小时,耗尽其____________________。②、遮光处理:绿叶一半________,一半_________________。③、光照数小时:将绿叶放在光下,使之能进行光合作用。④、碘蒸汽处理:遮光的一半____________,暴光的一侧边__________。实验证明:光合作用产生________。(5)1939年,美国科学家鲁宾和卡门用____________法实验证明:光合作用释放的氧气来自_____:①、用18O标记H2O和CO2,得到H218O和C18O2。②、将植物分成两组,一组提供___________和CO2,另一组提供H2O和______________。③、在其他条件都相同的情况下,分别检测植物释放的O2。④、实验结果:只有提供_________时,植物释放出18O2。结论:光合作用释放的氧气来自_________。(6)卡尔文循环——卡尔文实验:小球藻提供用14C标记的14CO ,追踪光和作用过程中C的运动途径,结论:光合作用产生的有机物中的碳来自2 _______________。 (四)光合作用过程 反应式:其中(2)表示的(五)光合作用原理的应用

§4补充3-CAM途径、光反应与暗反应

§4补充3-CAM途径、光反应与暗反应 知识点 1、高等植物的碳同化途径有三条,即C3途径、C4途径和CAM(景天酸代谢)途径. ①C3途径.如水稻,黄瓜等(课本) ②C4途径.如玉米,高粱等。(C4植物) ③.CAM途径其特点是气孔夜间张开,白天关闭。夜间CO2能够进入叶中,也被固定在C4化合物中,与C4植物一样。白天有光时C4化合物释放出的CO2,参与卡尔文循环。由于CAM植物夜间吸进CO2,以苹果酸形式储存在液泡中,夜间细胞液pH下降。 2、光反应阶段与暗反应阶段既有区别又有联系,是缺一不可的整体。 联系:光反应为暗反应提供;暗反应为光反应提供。 区别:光反应需要光,暗反应有关无光都可以进行; 光反应速度较快,而暗反应速度较慢。 光反应和暗反应都需要多种酶,但暗反应需要的酶更多。等等 巩固练习 1.景天科植物A有一个很特殊的CO2同化方式:夜间气孔开放,吸收的CO2先形成苹果酸储存在液泡中(图中甲),当白天气孔关闭时,液泡中的苹果酸经脱羧作用,释放出CO2用于光合作用(图中乙),十字花科植物B的CO2 同化过程如图中丙。下列关于植物A和B的代谢过程的叙述,不合理 ...的是() A.白天,影响植物A光合作用强度的外界因素有光照强度、温度、CO2浓度等。B.植物A光合作用所需的CO2全部来源于苹果酸的脱羧释放和呼吸作用产生。C.若突然降低环境中CO2浓度,短时间内,植物A细胞内的C3含量基本不变。D.若突然降低环境中CO2浓度,短时间内,植物B细胞内的C3含量降低。 2.仙人掌等多肉植物生长于热带干旱地区,这些植物经长期适应和进化,发展出特殊的固定二氧化碳的方式——景天酸代谢途径(如图)。下列相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光合作用的过程

光合作用的过程 ?光合作用过程: 1、光合作用的概念: 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着能量的有机物,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 2、光合作用图解: 3、光合作用的总反应式及各元素去向 ?光反应与暗反应的比较:

? ?易错点拨: 1、光合作用总反应式两边的水不可轻易约去,因为反应物中的水在光反应阶段消耗,而产 物中的水则在暗反应阶段产生。

2、催化光反应与暗反应的酶的分布场所不同,前者分布在类囊体薄膜上,后者分布在叶绿 体基质中。 知识拓展: 1、氮能够提高光合作用的效率的原因是:氮是许多种酶的组成成分光合作用的场所:光合 作用第一个阶段中的化学反应,必须有光才能进行。在类囊体的薄膜上进行;光合作用的第二个阶段中的化学反应,有没有光都可以进行。在叶绿体基质中进行。 2、玉米是C4植物,其维管束鞘细胞中含有没有基粒的叶绿体,能够进行光合作用的暗反 应。C4植物主要是那些生活在干旱热带地区的植物。 ①四碳植物能利用强日光下产生的ATP推动PEP与CO2的结合,提高强光、高温下的光合 速率,在干旱时可以部分地收缩气孔孔径,减少蒸腾失水,而光合速率降低的程度就相对较小,从而提高了水分在四碳植物中的利用率。 ②二氧化碳固定效率比C3高很多,有利于植物在干旱环境生长。C3植物行光合作用所得的 淀粉会贮存在叶肉细胞中;而C4植物的淀粉将会贮存于维管束鞘细胞内,维管束鞘细胞不含叶绿体。 3、光合细菌:利用光能和二氧化碳维持自养生活的有色细菌。光合细菌(简称PSB)是地球 上出现最早、自然界中普遍存在、具有原始光能合成体系的原核生物,是在厌氧条件下进行不放氧光合作用的细菌的总称,是一类没有形成芽孢能力的革兰氏阴性菌,是一类以光作为

高中生物《光合作用过程》课例分析

高中生物《光合作用过程》课例分析 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 高中生物《光合作用的过程》课例分析 1教材分析 本节课内容是苏教版高中生物教材必修一《分子与细胞》第四章第二节第一部分内容。该部分在高中生物教材中的重要性与难度都是很高的,由于涉及到植物生理和部分生化方面的知识,而且较为微观,学生理解起来比较困难;加上“光合作用的过程”为高中生物学的核心概念,整节课的知识性较强,学生要从化学反应的角度去审视植物生命现象的实质,也为学习光合作用原理的应用奠定了基础。 2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①阐明光合作用的光反应、暗反应过程,比较二者的区别和联系 ②小组合作完成光合作用的过程简图 ③总结出光合作用的总反应式,概述光合作用的概念 能力目标:①学会阅读资料并从中提取、分析、

处理相关信息 ②学会通过表格进行归纳总结 情感目标:①通过对叶绿体和光合作用关系的学习,形成结构与功能相统一的观点 ②通过科学家探究光合作用资料的分析,培养探究意识和科学态度,体会科学实验的严谨。 3教学重点光合作用的光反应、暗反应过程 4教学难点如何比较光反应和暗反应,构建光合作用的过程简图 5教学过程 导入 让学生朗诵一首小诗,回顾光合作用的探究历程,引出新课。 “流传千年的真理,在不经意间蜕变,一个简单的实验,开启了光合作用发现史的新纪元。亚里士多德的哲言,由定论转为铺垫,一个个学者,因为踏上了巨人的肩,他们的视野才更高更远。 氧气如何产生?怎样更新二氧化碳?……光合作用的无数谜题,逐一揭示出答案。每一个新的发现,都足以让生物学界震撼。更多的奇迹,无穷的奥秘,等待我们去探索,等待我们去发现……” 设计意图:设疑激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小

光反应和暗反应都是什么 有哪些联系和区别

光反应和暗反应都是什么有哪些联系和区别 很多同学都想知道生物学中的光反应和暗反应到底是什幺意思,二者又 有什幺联系和区别呢,本文就来为注意解答,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1 什幺是光反应光反应又称为光系统电子传递反应。在反应过程中,来自 于太阳的光能使绿色生物的叶绿素产生高能电子从而将光能转变成电能,然 后电子通过在叶绿体类囊体膜中的电子传递链间的移动传递,并将H+质子从 叶绿体基质传递到类囊体腔,建立电化学质子梯度,用于ATP 的合成。 反应条件必须要满足光照、光合色素、光反应酶;另外反应场所是在叶绿 体的类囊体薄膜中;反应过程眼反应方程式表示出来是:①水的光解: 2H2O→4[H]+O2↑(在光和叶绿体中的色素的催化下)。②ATP 的合成: ADP+Pi→ATP(在光、酶和叶绿体中的色素的催化下)。 1 什幺是暗反应暗反应是CO 2 固定反应也称碳固定反应。碳固定反应开始 于叶绿体基质, 结束于细胞质基质,C3 途径CO2 受体为RuBP,最初产物为3-磷酸甘油酸(PGA);C4 途径CO2 受体为PEP,最初产物为草酰乙酸(OAA);景天科酸代谢途径夜间固定CO2 产生有机酸,白天有机酸脱羧释放CO2,进行CO2 固定。 暗反应的实质是一系列的酶促反应。反应条件是要有暗反应酶;反应场所 在叶绿体基质中;影响因素包括温度、CO2 浓度、酸碱度等,不同的植物, 暗反应的过程不一样,而且叶片的解剖结构也不相同。这是植物对环境的适 应的结果。 暗反应可分为C3、C4 和CAM 三种类型。三种类型是因二氧化碳的固定 这一过程的不同而划分的。对于最常见的C3 的反应类型,植物通过气孔将 CO2 由外界吸入细胞内,通过自由扩散进入叶绿体。叶绿体中含有C5,起到

光反应与暗反应的过程

光反应与暗反应的过程 [引入]:教师利用多媒体投影,带领学生回顾关于叶绿体的结构以及功能:教师提问引领: 1、叶绿体的功能是什么? 2、叶绿体完成光合作用过程中,原料有哪些?产物有哪些? 3、与功能相适应,叶绿体在结构上有哪些特点? 4、完成代谢所需要的酶,在不同的结构、不同的化学反应中类型相同吗? 教师通过提问,启发学生按照生物学中结构与功能必定相适应的原理进行思考分析,就会产生疑问:光合作用中所利用的原料水和二氧化碳所参与的反应过程应该是不同的,而这个过程中进行催化的酶的类型也不相同。为了保证细胞的代谢能高效而有条不紊的进行,这两个反应的场所也会有区别。那么究竟在什么场所,进行了哪些化学反应呢? [教师板图,并不断提问领导学生进行思考补充] 一、光反应 1、光合作用进行的必要条件就是有光照。能利用光能的结构是什么? (学生回答,教师画出基粒示意图,并标注其上有色素) 2、光合作用的本质是利用光能合成有机物。光能能够直接成为糖类等有机物中 的能量吗? (学生思考回答,教师板图ATP的形成,注明酶的催化) 3、通过背景知识,提示学生在ATP的形成过程中,接受的是水在色素作用下传 递的一系列的电子的能量。 (学生会补充,在色素的作用下会产生水被分解成[H]和氧原子,教师板图,并注明这个过程为水的光解) 教师总结:在叶绿体的类囊体结构的薄膜上,通过色素对光能的吸收、传递、转化,水被光解成[H]和氧原子,氧原子结合形成氧气分子。同时被吸收的光能传递给ADP和Pi,储存在ATP中,成为活跃的化学能。 二、暗反应 1、有研究表明,某些植物在夜间仍然能够吸收二氧化碳,但是不会形成有机物, 到了白天才会出现有机物合成的现象,这说明了什么? (学生思考回答:说明二氧化碳的吸收是不需要光照的,但是有机物的合成还是和光反应有关。) 2、与暗反映有关的酶分布在叶绿体基质中,这表明暗反应的场所是否和光反应 相同? (学生回答:光反应在基粒上,而暗反应在基质中。) 教师讲述关于暗反应过程的知识,同时进行板图。形成完整的光合作用过程的示意图。 请学生仔细观察板图,并思考回答以下问题(多媒体展示问题): 3、光反应和暗反应的化学反应分别有哪里。 4、光反应产物分别有哪些用途。 5、光反应和暗反应的条件分别有哪些。 6、光反应和暗反应在物质和能量上有哪些联系。 7、二者能否相互促进、相互制约/ 8、光照、二氧化碳浓度的变化,对于[H]、三碳化合物、五碳化合物的含量变化 会产生怎样的影响。

光合作用的原理和过程

光合作用的原理和过程

————————————————————————————————作者:————————————————————————————————日期:

光合作用的原理和过程 一、教材分析与教学设计思路?光合作用是植物体最基本的新陈代谢,是生物界物质和能量的基本来源。光合作用知识的掌握为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学习奠定基础,当今人类社会面临的粮食、资源、环境等问题与光合作用有着密切联系,所以光合作用知识在全书教材中占有重要地位,是整个高中阶段的重点,也是高考必考的知识点。?本节教学设计意图沿着光合作用的发现历程对光合作用的光反应和暗反应这两个阶段从物质变化和能量转化的高度作深入的探讨和研究,引导学生从物质和能量转变的角度去理解光合作用的实质,掌握本节重点;同时希望通过对教材中科学家关于光合作用探究过程的经典实验的学习和分析,使学生体会经典实验所蕴含着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初步建立科学探究的能力。 二、教学目标设计?1、知识目标:?(1)学生能够描述光合作用的认识过程。(2)描述光反应暗反应过程的物质变化和能量转化。?2、能力目标:?(1)尝试进行实验设计,学会控制自变量、设置对照实验。?(2)在有关实验、资料分析、思考与与讨论、探究等的问题讨论中,运用语言表达的能力及分享信息的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通过光合作用的探究历程,学生能体验前人设计实验的技能和思维方式,同时能认识到科学是在不断的观察、实验和探索中前进的。通过光反应和暗反应关系的分析,能树立科学的辨证观点。

三、重点难点及确立依据: 1.教学重点 (1)光合作用的发现及研究历史。(2)光合作用的光反应、暗反应过程及相互关系。 2.教学难点?光反应和暗反应的过程。?学生了解了在光合作用探索历程中所出现的问题和解决的方法,等于沿着科学家的发现思路作了一次思维的探究。这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思维,同时为讲述光合作用的原理做好知识铺垫。因此,光合作用的发现及研究历史是教学的重点。 光反应和暗反应过程的物质变化和能量转化比较抽象,又是理解光合作用实质、探究影响光合作用强度的环境因素的基础。因此,光合作用的光反应、暗反应过程及相互关系是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四、教法学法及媒体选择 1.教法及媒体选择 根据新课程理念,针对本节内容,我主要采取探究式教学与多媒体辅助教学相结合的方法。在教学过程中,以光合作用发现历程的经典实验为线索,启发学生从现象入手提出问题,进而设计实验进行验证,通过探究性学习,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过程中,探索光合作用的实质,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因为光反应和暗反应过程的物质变化和能量转化比较抽象,而多媒体它不仅使教学视听化、形声化,而且使课堂的直观性更加突出;更重

[高中生物必修一光合作用相关概念总结]光合作用概念

[高中生物必修一光合作用相关概念总结]光合作用概念 光合作用是高中生物的核心考点,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高中生物必修一光合作用相关概念总结,希望对你有帮助。 高中生物光合作用相关概念 名词: 1、光合作用:发生范围(绿色植物)、场所(叶绿体)、能量来源(光能)、原料(二氧化碳和水)、产物(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和氧气)。 语句: 1、光合作用的发现: ①1771年英国科学家普里斯特利发现,将点燃的蜡烛与绿色植物一起放在密闭的玻璃罩内,蜡烛不容易熄灭;将小鼠与绿色植物一起放在玻璃罩内,小鼠不容易窒息而死,证明:植物可以更新空气。 ②1864年,德国科学家把绿叶放在暗处理的绿色叶片一半暴光,另一半遮光。过一段时间后,用碘蒸气处理叶片,发现遮光的那一半叶片没有发生颜色变化,曝光的那一半叶片则呈深蓝色。证明:绿色叶片在光合作用中产生了淀粉。 ③1880年,德国科学家思吉尔曼用水绵进行光合作用的实验。证明:叶绿体是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氧是叶绿体释放出来的。 ④20世纪30年代美国科学家鲁宾卡门采用同位素标记法研究了光合作用。第一组相植物提供H218O和CO2,释放的是18O2;第二组提供H2 O和C18O,释放的是O2。光合作用释放的氧全部来自来水。

2、叶绿体的色素: ①分布:基粒片层结构的薄膜上。 ②色素的种类:高等植物叶绿体含有以下四种色素。A、叶绿素主要吸收红光和蓝紫光,包括叶绿素a(蓝绿色)和叶绿素b( ;B、类胡萝卜素主要吸收蓝紫光,包括胡萝卜素和叶素。 3、叶绿体的酶: 分布在叶绿体基粒片层膜上(光反应阶段的酶)和叶绿体的基质中(暗反应阶段的酶)。 4、光合作用的过程: ①光反应阶段a、水的光解:2H2O→4[H]+O2(为暗反应提供氢)b、A TP的形成:ADP+Pi+光能→A TP(为暗反应提供能量) ②暗反应阶段:a、CO2的固定:CO2+C5→2C3 b、C3化合物的还原:2C3+[H]+ATP→(CH2O)+C5 5、光反应与暗反应的区别与联系: ①场所:光反应在叶绿体基粒片层膜上,暗反应在叶绿体的基质中。 ②条件:光反应需要光、叶绿素等色素、酶,暗反应需要许多有关的酶。 ③物质变化:光反应发生水的光解和ATP的形成,暗反应发生CO2的固定和C3化合物的还原。 ④能量变化:光反应中光能→A TP中活跃的化学能,在暗反应中A TP中活跃的化学能→CH2O中稳定的化学能。

高中生物-光合作用的原理和应用练习

高中生物-光合作用的原理和应用练习 课后篇巩固提升 基础巩固 1.光合作用过程中,水的分解及三碳化合物形成糖类所需要的能量分别来自( ) A.细胞呼吸产生的ATP和光能 B.都是细胞呼吸产生的ATP C.光能和光反应产生的ATP D.都是光反应产生的ATP 答案C 2.在光合作用过程中,光能最初用于( ) 的固定 A.CO 2 B.C 的还原 3 和H+ C.将水分解为O 2 D.将淀粉分解为葡萄糖 。 解析光能被转化成ATP中活跃的化学能,同时分解水产生H+和O 2 答案C 3.光照增强,光合作用增强。但光照最强的夏季中午,由于气孔关闭,光合作用不但不增强,反而下降,主要原因是( ) A.夏季光照太强,叶绿素分解 B.夏季气温太高,酶活性降低 产生的太少 C.暗反应过程中C 3 D.水分蒸腾散失太多,光反应产生的ATP和NADPH少 解析光照过强不会引起色素分解,并且中午过后光合速率又不断恢复,如果色素分解,将会造成不可逆的损伤,光合速率不会恢复,A项错误;夏季一天中气温最高的时间是下午14点左右,与光合速率在中午12点下降不符,B项错误;夏季中午由于阳光过强,温度过高,植物为了防止蒸腾作用散失过多的水分,使气孔关闭,二氧化碳吸收减少,导致暗反应中二氧化碳固定减太少,C项正确;中午温度较高,植物水分蒸腾散失太多,但是光反应产生的ATP 少,生成的C 3 和NADPH正常,D项错误。 答案C

4.下图为叶绿体结构与功能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结构A中的能量变化是光能转变为ATP和NADPH中的化学能 B.供给14CO 2,放射性出现的顺序为CO 2 →C 3 →甲 C.结构A释放的O 2 可进入线粒体中 D.如果突然停止CO 2的供应,短时间内C 3 的含量将会增加 解析在光合作用中,CO 2首先和C 5 生成C 3 ,如果突然停止CO 2 的供应,则C 3 的生成量减少,而 其消耗量不变,因此短时间内C 3 的含量将会减少。 答案D 5.右图是某阳生植物叶肉细胞光合作用强度(以CO 2 的吸收量或放出量表示)与光照强度之间的关系。能正确反映A点时该植物叶肉细胞生理过程及量变关系的示意图是( ) 解析A点时,光合作用速率与细胞呼吸速率相等,光合作用需要的CO 2 全部由细胞呼吸产生的 CO 2 提供,整个细胞对外不表现出气体交换。 答案C 6.下图为某绿色植物细胞中部分物质转化过程示意图(a~g表示物质,①~③表示反应过程)。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光反应阶段(大课讲稿及板书)

《光合作用的过程——光反应阶段》 写好预板书:第四节 能量之源——光与光合作用 二、光合作用的原理和应用 (一)光合作用的探究历程 (二)光合作用的过程 (PPT1)接下来我们一起来学习《光合作用的过程》。 (PPT2)我们知道光合作用是指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着能量的有机体,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那么请大家拿出纸和笔根据光合作用的概念试着写出光合作用的反应式。首先给大家一个小小的提示,我们用(CH 2O )表示糖类等有机物。(板书:1.光合作用的化学反应式:) 请一个同学上黑板上来写,XXX ,你来试试。 好,我看很多同学都写完了,我们大家一起来看一下。首先光合作用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着能量的有机体,并且释放出氧气。XXX 同学写的很好,大家看看自己的写对了没有,有错的同学自己改正一下。 (PPT3)下面请大家先快速阅读课本103的内容,阅读时思考下列问题:1.光合作用可分为哪几个阶段?划分依据是什么?2.光合作用的光反应阶段场所在哪里?3.光反应阶段中物质和能量是如何变化?(板书: 2.光反应阶段:) 时间差不多了,我们一起来揭开光和作用的神秘面纱。 首先,有谁愿意主动起来回答第一个问题?(学生回答) 回答的很好,请坐。 (PPT4)光合作用的过程是十分复杂的,它包括一系列化学反应。根据是否需要光能,人为的把它分为光反应阶段和暗反应阶段。很多同学会把它错误的认为“光反应和暗反应是两个反应”,这里大家要知道光反应阶段和暗反应阶段它是一个连续的过程,并没有明显的分界。 还有一点需要提醒一下大家,这里我们说是根据是否需要光能分为光反应阶段和暗反应阶段,那么是不是光反应阶段就需要光,暗反应阶段就不需要光呢? 其实不然,课本上是这样说的“光合作用第一个阶段中的化学反应,必须有光才能进行,我们把这个阶段称为光反应阶段”而“光和作用的第二个阶段中的化学反应,有没有光都可以进行,称为暗反应阶段”。所以大家要特别注意,暗反应阶段是有无光均可以进行的。大家翻到课本104页,把第一段黑体字中“有没有光都可以进行”加上着重号。 还有两个问题我们先放一放,我们先重点来学习一下光反应阶段的内容。 (板画)光反应阶段的化学反应式在类囊体的薄膜上进行。首先叶绿体中的色素吸收光能将水分解成氧和[H],氧直接以分子的形式释放出去,[H]则被传递到叶绿体内的基质中,作为活泼的还原剂,参与到暗反应阶段的化学反应中去,我们称这一步为水的光解。这里要注意[H]的写法,中括号不能漏掉。大家快速的看一下课本103页《相关信息》里的内容。 (板书:水的光解 ATP 的生成) CO 2+H 20(CH 2O)+O 2光能叶绿体

人教版2019年秋高一生物必修一【11.光合作用(二)光合作用的原理和应用】知识点讲解卷

人教版2019年秋高一生物必修一 【11.光合作用(二)光合作用的原理和应用】知识点讲解卷 【学习目标】 1、理解光合作用的过程及原理,掌握光反应、暗反应的过程及其相互关系 2、描述叶绿体的结构、说明叶绿体的功能。 3、理解环境因素对光合作用强度的影响。 4、重点:光合作用的发现及研究历史、光合作用的光反应和暗反应过程及其相互关系 5、重点:影响光合作用强度的外界因素。 6、难点:光反应和暗反应的过程、探究影响光合作用的环境因素 【要点梳理】 要点一、光合作用及其探究历程 1、光合作用 光合作用是指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换成储存着能量的有机物,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 2、光合作用的探究历程

要点二、光合作用过程及原理的应用 1、光合作用过程图解 2、光反应阶段和暗反应阶段的区别和联系 要点诠释: ①光反应必须在光下进行,而暗反应有光无光都可以进行。

②催化光反应与暗反应的酶,其种类和场所均不同,前者分布在类囊状膜上,后者分布在叶绿体基质中。 3、光合作用反应式及其元素去向 2 要点诠释: 上述方程式表示光合产物只是单糖,实际上光合产物主要是糖类,包括单糖(葡萄糖和果糖)、二糖(蔗糖)、多糖(淀粉),其中以蔗糖和淀粉最为普遍,但也有一些实验证明,蛋白质、脂肪也是光合作用的直接产物。因此对光合作用应该理解为有机物和氧更为确切。 要点三、光合速率(光合强度)及其影响因素【高清课堂:光合作用(二)光合作用原理及其应用】1、光合速率的概念及表示方法 光合速率是指一定量的植物(如一定的叶面积)在单位时间内进行光合作用的量 可以用CO2吸收量、O2释放量、有机物的生成量作指标 2.光合速率的测定 光下实测值:表观光合速率(净光合速率) 暗处:呼吸速率 真光合速率=表观光合速率+呼吸速率 3、影响光合速率的因素 ⑴光照强度 探究光照强度对光合作用强度的影响 ①实验流程: 打出小圆形叶片(30片):用打孔器在生产旺盛的绿叶上打出(直径=1cm) 抽出叶片内气体:用注射器(内有清水、小圆形叶片)抽出叶片内气体(O?等) 小圆形叶片沉水底:将内部气体逸出的小圆形叶片放入黑暗处盛有清水的烧杯中,小圆形叶片全部沉到水底

光合作用的暗反应中没有产生水

光合作用的暗反应中没有产生水 肖安庆龙南中学 1.1暗反应没有水生成 光合作用暗反应阶段的总反应式是(因文章只讨论物质变化,为表述和阅读方便,本文的所有反应式都省略了反应的条件): 12H++6CO 2+18ATP+12NADPH+12H 2 O——C 6 H 12 O 6 +18ADP+18Pi+12NADP+ 从总反应式我们可以看出,并没有水的生成,相反,还消耗了12分子水。可是,我们把反应式前后的H和O对比会发现,除ATP、ADP、Pi和NADP等总反应式中没体现的物质外,反应物中比生成物多出36个H和18个O。这些H和O到哪里去了呢?原来,他们进入了ADP和Pi中。 从分子差异中可以看出,ATP转化为ADP和Pi时会吸收2个H和1个O;相应的,ADP和Pi转化为ATP时则会产生1分子水或将分子中的2个H和1个O转移到其它分子。所以消耗18分子ATP的同时,吸收了暗反应中的36个H和18个O。 为印证这个推断,我们看一下Calvin循环中与ATP和H2O相关的具体步骤: 1)6 2羧基-3-酮基-1,5-二磷酸核糖+ 6H 2 O——6水化中间产物 2)12 3-磷酸甘油酸+ 12ATP —— 12 1,3-二磷酸甘油酸+ 12ADP 3)12 1,3-二磷酸甘油酸+12NADPH+12H+——12 3-磷酸甘油醛+12NADP++12Pi 4)3 1,6-二磷酸果糖+ 3H 2 O——3 6-磷酸果糖+ 3Pi 5)6-磷酸果糖+ H 2 O ——葡萄糖+ Pi 6)2 1,7-二磷酸景天庚酮糖+ 2H 2 O——2 7-磷酸景天庚酮糖+ 2Pi 7)6 5-磷酸核酮糖+ 6ATP—— 6 1,5-二磷酸核酮糖+ 6ADP 从上述过程可以清楚地看出18分子ATP如何逐步转化成了ADP和磷酸,并消耗掉36个H和18个O。同时也可以看到12分子水是如何参加反应的。 可见,暗反应中并没有产生水,反而消耗水。那么整个光合作用有没有水产生呢?有!我们知道,光合作用的实际总反应式可以写成:

光合作用测试题及详解

光合作用测试题及详解 第Ⅰ卷(选择题,共40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有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有关光合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无氧条件下,光合作用是细胞内ATP的唯一来源 B.在暗反应过程中酶和C5化合物的数量因消耗而不断减少 C.在较强光照下,光合作用强度随着CO2浓度的提高而增强 D.在白天,叶绿体可为线粒体提供O2,用于有机物的氧化分解 解析:在无氧条件下,细胞内ATP来自无氧呼吸,如果是能进行光合作用的细胞,ATP还可来自光合作用;在光合作用暗反应中,酶和C5化合物的数量不会因消耗而减少;在较强光照下,在一定范围内,光合作用强度随着CO2浓度的提高而增强;白天,光合作用能产生O2,生成有机物,可提供给细胞呼吸。 答案:D 2.下图表示植物光合作用的一个阶段,下列各项叙述正确的是( ) A.该反应的场所是叶绿体的类囊体 B.C3生成C6H12O6需要[H]、ATP和多种酶 C.提高温度一定能促进C6H12O6的生成 D.无光条件有利于暗反应进行 解析:图示的光合作用阶段为光合作用暗反应,该反应发生的场所是 叶绿体基质,该过程在有光、无光的条件下均会进行,该过程的物质变化 为CO2的固定和C3的还原,其中C3还原需要光反应提供[H]和ATP, 此外还需要多种酶的参与。温度通过影响该过程中酶的活性影响 C6H12O6的生成,因此,在最适温度以上,提高温度不能促进C6H12O6的生成。 答案:B 3.如图表示在一定范围内,不同环境因素与水稻叶片光合作用强度的关系,对其描述不正 确的是( ) A.如果横坐标是CO2含量,则a为红光,b为白光 B.如果横坐标是CO2含量,则a为强光,b为弱光 C.如果横坐标是光照强度,a的CO2含量较高,b 的CO2含量较低 D.如果横坐标是光照强度,a温度较适宜,b温度较低 解析:如果横坐标是CO2含量,则相同的CO2含量 时,植物对白光的吸收值大于红光,因此光合作用强度较大,即a为白光,b为红光。 答案:A 4.在适宜的温度、水分和CO2条件下,分别测定强光和弱光时不同植物的净光合作用量, 如下图所示。请据此判断,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该条件下,使植物吸收CO2量增加或减少的主要生态因素是光 B.植物在强光下的净光合作用量一定比弱光下高 C.同等光照条件下,玉米比小麦的净光合作用量高 D.大多数农作物都是喜阳植物 解析:此题研究强光和弱光对阴生植物和阳生植物光合作用的影响。 强光下,植物光合作用强,消耗的原料二氧化碳多,弱光下,植物光合作 用弱,消耗的原料二氧化碳少,A是正确的。此图所列的几种农作物小麦、玉米、高粱都是阳生植物,实际上大多数农作物都是喜阳植物,D是正确的。植物在强光下的实际光合作用量一定比弱光下高,净光合作用量=实际光合作用量—呼吸作用消耗量,而这几种植物生理活动的环境温度并不知道,温度高,光合作用强,呼吸作用也强,消耗的有机物也多。阴生植物图中,强光下的光合作用量低于弱光下的光合作用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