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典园林修改版

中国古典园林

中国古典园林是指以江南私家园林和北方皇家园林为代表的中国山水园林形式,在世界园林发展史上独树一帜,是全人类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

【中国古典园林的分类】

从不同角度看,可以有不同的分类方法。一般有三种分类法:

(按园林基址的选择和开发方式分)

1.人工山水园

中国造园发展到完全自觉创造阶段而出现的审美境界最高的一类园林。这类园林均修建在平坦地段上,尤以城镇内居多。在城镇的建筑环境里面创造模拟天然野趣的小环境,犹如点点绿洲,故也称之为“城市山林”。例如,苏州网师园、北海静心斋。

苏州网师园

2.天然山水园

一般建在城镇近郊或远郊的山野风景地带,包括山水园、山地园和水景园等。兴造天然山水园的关键在于选择基址,如果选址恰当,则能以少量的花费而获得远胜于人工山水园的天然风景之真趣。例如,玉泉宝塔、西湖三潭印月、瘦西湖五亭桥。

(按占有者身份、隶属关系分)

皇家园林是专供帝王休息享乐的园林。古人讲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在统治阶级看来,国家的山河都是属于皇家所用的。所以其特点是规模宏大,真山真水较多。园中建筑色彩富丽堂皇,建筑体型高大。现存为著名皇家园林有北京的颐和园、北京的北海公园、河北承德的避暑山庄。

私家园林是供皇家的宗室、王公官吏、富商等休闲的园林。其特点是规模较小所以常用假山假水,建筑小巧玲珑,表现其淡雅素净的色彩。

现存的私家园林,如北京的恭王府,苏州的拙政园、留园、网狮园,上海的豫园。

(按园林所处位置分类)着重谈谈我的理解

1、北方类型

北方园林,又叫黄河类型。规划布局,多运用中轴线、对景线,赋予园林以凝重、严谨的格调。北方没有江南那样的水景而在造园上多堆山造景,以高、壮为美。在植物种植中多采用耐寒性强的植物,四季景色差异化的特点。园林的构筑物与自然关系密切,主要反映在温度和方向与建筑的关系上。所有建筑的六个面都显出抗寒耐雪特征。

形成原因:1)因地域宽广,范围较大;又因近政治中心而形成众多中心性城市,所以建筑富丽堂皇。2)因自然气象条件所局限河川湖泊、园石和常绿树木都较少。所以秀丽媚

美则显得不足。

特点:风格粗犷,富丽堂皇,但秀媚略显不足

代表作:北方园林的代表大多集中于北京、西安(长安)、洛阳、开封(汴梁),其中尤以北京为代表。皇家园林是北方园林的代表。

2、南方类型

南方园林,又叫扬子江类型、江南类型。

形成原因:南方人口较密集,可以用来造园的地皮有限,因而园林地域范围小,“盆景式”私家园林较多;又因河湖、园石、常绿树较多,所以园林景致较细腻精美。

特点:明媚秀丽、淡雅朴素、曲折幽深,有层次感,但究竟面积小,略感局促。

代表作:南方园林的代表大多集中于南京、上海、无锡、苏州、杭州、扬州等地,其中尤以苏州为代表。

[世界遗产:苏州古典园林]:沧浪亭、狮子林、拙政园、环秀山庄、留园、耦园、退思园、网师园。

3、岭南类型

岭南园林,又叫珠江类型。

形成原因:因为其地处亚热带,植物终年常绿,又多河川,所以造园条件比北方、南方都好。加之外国通商来往较多,使之在造园艺术上受西方文化影响,成为中西合璧的园林代表。

特点:其明显的特点是具有热带风光,建筑物都较高而宽敞。

代表作:主要集中在潮汕、广州。现存岭南类型园林以岭南四大园林最为著名,分别是东莞的可园、佛山的梁园、顺德的清晖园、番禹的余荫山房。

清晖园建筑

顺德清晖园入口区

除三大主题风格外,还有巴蜀园林、西域园林等各种形式。

4、巴蜀园林

巴蜀(川西)园林:以“文、秀、清、幽”为风貌,与皇家园林、私家园林相比更接近民间。川西地区夏季炎热,冬季少雪,风力不大,雨水较多。于是平房瓦顶、四合头、大出檐成为民居的主要形式。阁楼亦成了贮藏隔热之处。 -由于多山,山区民居不十分讲究朝向,因地制宜,且天井纵深较浅,以节省用地面积。四合院住宅的屋顶相连,雨天可免受雨淋之苦,夏日不致使强烈的阳光过多射入室内。而且宅出檐及悬山挑出很大,也可防止夹泥墙或木板墙、桩土墙遭雨水冲刷。 -四川民居多为穿斗式屋架。这里的人们在建造民居时善于利用地形,因势修造,不拘成法。

中国古典园林对东西方园林的一些共有的设计理念有着自己的处理手段;而且融合了自己历史、人文、地理特点后,也表现了自己的一些独到之处。

(1)天人合一的自然崇拜

(2)仿自然山水格局的景观类型

(3)诗情画意的表现手法

(4)舒适宜人的人居环境

(5)巧于因借的视阈扩展

(6)循序渐进的空间序列

(7)小中间大的视觉效果

(8)委婉含蓄的情感表达

各类特征

框架式结构

古代建筑在建筑结构上最重要的一个特征。因为中国古代建筑主要是木构架结构,即采用木柱、木梁构成房屋的框架,屋顶与房檐的重量通过梁架传递到立柱上,墙壁只起隔断的作用,而不是承担房屋重量的结构部分。“墙倒屋不塌”这句古老的谚语,概括地指出了中国建筑这种框架结构最重要的特点。这种结构,可以使房屋在不同气候条件下,满足生活和生产所提出的千变万化的功能要求。同时,由于房屋的墙壁不负荷重量,门窗设置有极大的灵活性。此外,由这种框架式木结构形成了过去宫殿、寺庙及其它高级建筑才有的一种独特构件,即屋檐下的一束束的“斗拱”。它是由斗形木块和弓形的横木组成,纵横交错,逐层向外挑出,形成上大下小的托座。这种构件既有支承荷载梁架的作用,又有装饰作用。只是到了明清以后,由于结构简化,将梁直接放在柱上,致使斗拱的结构作用几乎完全消失,变成了几乎是纯粹的装饰品。

庭院式组群布局

从古代文献记载,绘画中的古建筑形象一直到现存的古建筑来看,中国古代建筑在平面布局方面有一种简明的组织规律,这就是每一处住宅、宫殿、官衙、寺庙等建筑,都是由若干单座建筑和一些围廊、围墙之类环绕成一个个庭院而组成的。一般地说,多数庭院都是前后串连起来,通过前院到达后院,这是中国封建社会“长幼有序,内外有别”的思想意识的产物。家中主要人物,或者应和外界隔绝的人物(如贵族家庭的少女),就往往生活在离外门很远的庭院里,这就形成一院又一院层层深入的空间组织。宋朝欧阳修《蝶恋花》词中有“庭院深深深几许?”的字句,古人曾以“侯门深似海”形容大官僚的居处,就都形象地说明了中国建筑在布局上的重要特征。

同时,这种庭院式的组群与布局,一般都是采用均衡对称的方式,沿着纵轴线(也称前后轴线)与横轴线进行设计。比较重要的建筑都安置在纵轴线上,次要房屋安置在它左右两侧的横轴线上,北京故宫的组群布局和北方的四合院是最能体现这一组群布局原则的典型实例。这种布局是和中国封建社会的宗法和礼教制度密切相关的。它最便于根据封建的宗法和等级观念,使尊卑、长幼、男女、主仆之间在住房上也体现出明显的差别。

中国的这种庭院式的组群布局所造成的艺术效果,与欧洲建筑相比,有它独特的艺术魅力。一般地说,一座欧洲建筑,是比较一目了然的。而中国的古建筑,却象一幅中国画长卷,必须一段段地逐渐展看,不可能同时全部看到。走进一所中国古建筑也只能从一个庭院走进另一个庭院,必须全部走完才能看完。北京的故宫就是最杰出的一个范例,人们从天安门进去,每通过一道门,进入另一庭院;由庭院的这一头走到那一头,一院院、一步步景色

都在变换,给人以深切的感受。故宫的艺术形象也就深深地留在人们的脑海中了。

人们习惯于将古希腊、罗马为代表的欧洲建筑体系视为西方建筑,将中国、印度、日本为代表的亚洲建筑体系视为东方建筑。将以中国为代表的自然式园林称为东方古典园林,

将以法国为代表的规则式园林称为西方古典园林。中国园林建筑与西方园林建筑相比,

由于各自所处的自然环境、社会形态、文化氛围等方面的差异,造园中使用不同的建筑材料和布局形式,表达各自不同的观念情调和审美意识,产生了东西方园林建筑的差异。

中国古典园林赏析教学内容

中国古典园林赏析 园林是我国传统建筑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中国园林博大精深,在世界园林史上独树一帜。以中国古典园林为代表的中国造园艺术,是以追求自然精神境界为最终和最高目的,从而达到“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目的。中国古典园林历史悠久,文化含量丰富,个性特征鲜明,又多彩多姿,极具艺术魅力,它深浸着中国文化的内蕴,是中国五千年文化史造就的艺术珍品。 一、中国古典园林基础知识 中国古典园林大都是文人、画家与匠人合作的结晶。园林概念首次出现在明代,计成在其造园巨著《园治》一书中所述:“大凡造园,不分市村城郊,地段以僻静为胜……景物可因借随机……”。其意思是,在一定地段范围内,或对天然山水进行利用改造,或人力兴造山水地貌,结合景载与植载,并安插布局相适宜的建筑,从而构成一个兼具游览、居住、观赏的环境。 中国古典园林有三大要素,即山水地形、花草树木、园路建筑。山是永恒稳定的象征,大园山大,主山多是土山,山石用在重点部位称“山骨”;小园山小,可全用山石堆叠;水是智慧和廉洁的象征,水从山泉流出,通过曲折的溪涧最后汇成大池,成为园林的主体水面。花草树木富有生机,象征着欣欣向荣。花草树木是自然式的,讲究意境,花木种类的选择都要顺应地形、朝向等自然气候条件与植物的生长习惯,同时特别注意保留原有的古树和植被,使之成为全园植物的骨干。园路建筑讲究“曲径通幽”,建筑分散在自然要素之中,与自然的景物交织在一起。园中的主要建筑往往和主山池相对,自然景色最集中的地方往往有点景和观景的建筑。建筑和园路还起着分隔空间和组织游览路线的作用。 二、中国古典园林的基本类型 (一)按所有者身份分类 1、皇家园林 皇家园林是专供帝王休息享乐的园林,古人讲“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在统治阶级看来,国家的山河都是属于皇家所有的,所以其特点是规模宏大,真山真水较多,园中建筑色彩富丽堂皇,建筑体型高大,现存为著名皇家园林有:北京的颐和园、北京的北海公园、河北承德的避暑山庄等。

高中美术:中国建筑艺术——古典园林教案

新修订高中阶段原创精品配套教材 中国建筑艺术——古典园林教材定制 / 提高课堂效率 /内容可修改 Chinese Architectural Art-Classical Garden 教师:风老师 风顺第二中学 编订:FoonShion教育

中国建筑艺术——古典园林 高中美术教案: 中国建筑艺术——古典园林 杭师院附高罗雪峰 一、古典园林概况 (一)、发展史高中美术教案:中国建筑艺术——古典园林 (商)→(西周)囿→(汉代)帝王的离宫、苑囿→(魏晋南北朝)追求自然情趣的私家园林→(唐)发展迅猛,长安附近建别墅,官署建园,唐中叶东都洛阳造园→(五代、宋)首都汴梁、陪都洛阳造园,江南筑山叠石之风很盛→(元明)江南园林发达,遏制→(明中叶)新的生机 园林设计主导思想:诗情画意高中美术教案:中国建筑艺术——古典园林 魏晋南北朝私家园林崇自然野致的风格,唐宋官僚和文人画家将他们的生活思想及传统文学和绘画描绘的意境贯于园林的布局与造景中,形成了这种主导思想。高中美术教

案:中国建筑艺术——古典园林 (二)、分类 北方皇家园林——承德避暑山庄 江南园林——苏州园林、汾阳别墅 岭南园林——广州越秀公园 (三)古典园林欣赏(录象)请学生讲园林构造: 由木构架结构的厅堂、轩馆、楼阁、亭台、桥廊与山石、湖池、花木组合成景,再配以匾额楹联等书法、诗句,形成了一个供游人直接玩赏且意蕴无穷的景观。 二、古典园林特点 (一)、顺应自然的布局 布局采用曲折多变的手法,和谐地顺着山径、水标或林间安设景点,不人为强求,形成中国园林的特点。“曲”造成景物的深层感,能在有限的面积上,创造出无限的空间效果。 (二)、雅朴恬淡的品格 园林建筑:宁静、简洁、清新 古典殿堂建筑:富丽、作“雕梁画栋”的粉饰 清代戏曲家李渔强调 “宜简不宜繁,宜自然不宜雕斫” “但其取其简者、坚者、自然者变之” (三)、空透灵巧的面貌高中美术教案:中国建筑艺术——古典园林

中国古典园林试题及参考答案

C、亭 D、桥 3、花木对园林山石景观起衬托作用,又往往和园主追求的精神境界有关。如兰花象征 A、人品清逸 B、荣华富贵 C、幽居隐士 D、高官厚禄 4、广东四大园林中保存原貌最好的古典园林是 A、余荫山房 B、清晖园

C、梁园 D、可园 5、被认为是苏州古典园林中以少胜多的典范。 A、网师园 B、留园 C、拙政园 D、环秀山庄 6、站在杭州白堤垂柳下观赏远景时,西湖美景因为有倒挂的柳丝作为装饰而生动起来,这 就是造园手法中的 A、抑景 B、梁园 C、余荫山房 D、清晖园 11、平面常为长方形,一般多开敞或设窗扇,以供人们游憩眺望的园林建筑是 A、榭 B、轩 C、亭 D、舫 12、的“浮翠阁”的匾额题字,来源于苏轼诗中的“三峰已过天浮翠”。 A、苏州留园

B、苏州拙政园 C、扬州个园 D、无锡寄畅园 13、自然式园林着意表现自然美,对花木有一定的选择标准,分别是 A、形状色美味香 B、形状色美姿美 C、姿美色美味香 D、姿美形状味香 14、由甲观赏点观赏乙观赏点,从乙观赏点观赏甲观赏点的方法叫 A、对景 A、明清时期 B、秦汉时期 C、魏晋南北朝时期 D、唐宋时期 20、是园林中的二类建筑,属较高层的建筑。 A、厅堂 B、馆斋 C、楼阁 D、榭 21、从“游”的角度来说,一般不顺着的走向漫步游览和观赏。

A、路 B、径 C、廊 D、亭 22、上海豫园鱼乐榭有一上实下空的墙,遮挡了原来流水较近的短处,产生了源远流长的效 果,这是的神来之笔。 A、抑景 B、障景 C、借景 D、添景 C、颐和园 D、留园 28、下列我国古代园林中,有“未入园林先成景”特色的是 A、拙政园 B、狮子林 C、清晖园 D、沧浪亭 29、承德避暑山庄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是在 A、1994年 B、1998年

(完整版)《古典园林史》--知识点

《中国古典园林史》复习资料 第一章绪论 一、园林发展的四个阶段 1、第一阶段原始文明阶段 原始文明对园林具有孕育作用。 原始社会时期(实用第一、娱乐第二、雏形) 2、农业文明——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发展快、完善之前、向观赏、欣赏变化漫长) 规整式园林——法国古典主义园林 风景式园林——中国古典主义园林 风格特征彼此各异的世界三大园林体系的形成:欧洲园林体系、伊斯兰园林体系和中国园林体系。 3、工业文明阶段 工业文明促进了城市园林化和自然保护区园林的形成工业社会时期18世纪后19世纪初,现代园林的起源此时期的代表人物:奥姆斯特德,开创自然保护和现代城市公共园林的先驱者之一。代表作:世界最早的城市公园之一——纽约“中央公园”。同时创办景观规划设计专业。 4、信息文明阶段 信息文明确立了生态园林目标。 二次大战后至今,后现代园林时期(生态平衡、改善人类环境、广义园林扩大) 二、中国古典园林的类型 1、按照园林基址的选择和开发方式的不同 人工山水园:在平地上开凿水体、堆筑假山,人为的创设山水地貌,配以花木栽植和建筑营构,把天然山水风景缩移模拟在一个小范围之内。人工山水园是中国古典园林的代表。 天然山水园:建在城镇近郊或远郊的山野风景地带,包括山水园、山地园和水景园等。 2、按照园林的隶属关系 按园林隶属关系分:皇家园林、私家园林、寺观园林 (1)皇家园林古籍里称苑、苑囿、宫苑、御苑、御园等,属皇帝个人和皇室所私有。 皇家园林按使用情况的不同分大内御苑、行宫御苑、离宫御苑等。 大内御苑:即皇帝的宅园,建制在皇城和宫城之内,紧邻皇居或距皇居很近,便于皇帝日常临幸游憩。 行宫御苑、离宫御苑:建在都城近郊、远郊的风景优美的地方,或者远离都城的风景地带。 不同点:行宫御苑供皇帝偶一游憩或短期驻跸之用;离宫御苑作为皇帝长期居住、处理朝政的地方,相当于一处与大内相联系的政治中心。 (2)私家园林 私家园林属于民间的贵族、官僚、缙绅所私有,古籍里称之为园、园亭、园墅、池馆、山池、山庄、别业、草堂等。(3)寺观园林 各种宗教建筑的附属园林。 另外还有:陵寝园林是为埋葬先人,纪念先人实现避凶就吉之目的而专门修建的园林。 3、造园四要素:山、水、植物、建筑 4、中国古典园林是世界园林发展的第二阶段 中国古典园林大约从公元前11世纪的奴隶社会末期到19世纪末叶封建社会解体。 三、中国古典园林的发展历史分为五个时期: 1、生成期园林产生和成长的幼年期,相当于殷、周、秦、汉时期。 2、转折期相当于魏、晋、南北朝。 3、全盛期相当于隋、唐。 4、成熟时期相当于两宋、清初。 5、成熟后期清中叶到清末。 四、中国古典园林的特点

中国古典园林

中国古典园林 中国古典园林源于殷商时代的圃、囿、台 圃:栽种蔬菜的土地 囿:饲养禽兽的场所 台:用土堆筑成的高台(用于:登高观天象,通神明) 中国古典园林发展时期:生成期、转折期、全盛期、成熟前期、成熟后期 时期时间特点 生成期殷商,周,秦,汉 1.造园活动主流皇家园林 2.功能由狩猎,观赏,生产逐 3.渐转化成游憩,观赏,通神, 求仙 园林总体规划较粗放转折期魏晋南北朝 1.表现手法再现自然进而表 现自然 2.园林规划设计由粗放转变 为较细致 3.造园普及民间,出现私家园 林 全盛期隋唐时期 1.皇家园林规模宏大,数量众 多 2.私家园林提高升华 3.自然风景式寺庙园林兴起 4.公共园林涌现 成熟前期宋代至清初 1.皇家园林更接近私家园林 2.士流园林“文人化” 3.文人、画家直接参与造园 4.皇家、私家、寺观园林具备 中国风景式园林。其特点:本 与自然、高于自然。建筑美和 自然美相结合,达到诗情画 意。(自然+艺术=诗情画意)成熟后期清代中末期 1.皇家园林大起大落 2.私家园林遍及全国,形成南 方、北方、岭南三大园林风格 3.园林的娱乐,社交功能上升中国园林演进脉络: 1.园林规模由大到小 2.园林景观由单纯粗放宏观发展成精致微观 3.创意由写实转变成写实写意相结合,最终以写意为主 4.园林的人工因素和自然因素和谐统一 中国古典园林的特色:

1.顺应自然的指导思想 (1).叠山理水融于自然 (2).树木花卉表现自然(不留下任何人工修饰的痕迹,古园植物不追求名贵品种)(3).建筑经营顺应自然 2.诗情画意的艺术风格 3.以小托大,力求含蓄的造园手法 含蓄的手法: 花木掩映 山石掩映(进门见壁,开门见山。进门第一景是“屏障”) 建筑掩映 按园林占有者划分 园林特点 皇家园林色彩富丽堂皇,规模宏大,真山真水 私家园林色彩淡雅,小巧玲珑,假山假水寺观园林(宗教园林)位于郊野或名山之中,极具审美价值注:北京恭王府是私家园林 按气候带划分 园林特点 温带园林(北方)“雄” 亚热带园林(南方私家园林)“秀” 热带园林(规模小,风格介于北方和南方, “新”“岭南之新” 有外国影响) 中国古典园林构景要素 中国古典园林构景要素:山、水、植物、动物、建筑、匾额 山 假山分为:土山、石山、土石混合山 叠山艺术 选石湖石、黄石、卵石、剑石、宣石(雪石)、灵 璧石 叠石要有宾主和层次之感 要有起伏和来龙去脉 要曲折回抱,疏密虚实 布局作为主体建筑的对景(建筑对面) 山水相依(水边、临水) 置于粉墙前(白墙前面) 好的石峰“瘦、透、漏、皱” 石峰抽象“清、丑、顽、拙” 江南三大名峰之一杭州皱云峰“嵌空玲珑,若出鬼制”

中国古典园林史

1苑或囿:是帝室的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会员领地,在这基础上又具有娱游观赏作用。2园林:在一定地域运用工程技术和艺术手段通过地形或进一步筑山、叠石、理水,种植树木花草营造建筑和布置园路等途径创作而成的美的自然环境和游憩环境.3衣冠南渡:东晋初,北方的士族及其所属劳动人民随着朝廷南渡而大量迁往江南,形成中国历史上一次大规模移民。 4社即社木,也就是神木,象征民族、部落的社稷之木,分别把松、柏、栗作为夏、殷、周三个朝代的神木,赋予浓郁的宗教色彩和不同寻常的神圣寓意。5魏晋风流也称作「魏晋风度」为文化史上专有名词,「风度」原是魏晋时用来品评人物的词语。是魏晋士人所追求的一种具有魅力和影响力的人格美,或者说是他们所追切的艺术化的人生,用自己的言行、诗文、艺术是自己的人生艺术化。构成魏晋风流的条件是:玄心、洞见、妙赏、深情,其外在特点是:颖悟、旷达、真率。6曲江又名曲江池,作为公共游览胜地。出现专以叠石为业的技工,吴兴叫做山匠,苏州叫做花园子。 7艮岳原名万岁山,因其在宫城之东北面,按八卦的方位,以艮名之。 8花石纲:纲是宋代水路运输货物的组织全国各地从水路运往京师的货物都要编组,一组谓之纲。9涩浪:台阶“自三级以至十级,愈高愈古,须以文石剥成,种绣墩草或草花数茎于内,枝叶纷披,映阶傍砌,以太湖石叠成者,曰涩浪。框景的做法,李渔称之为尺幅窗, 10鸿池便是调节水量的蓄水库。12中国古典园林的类型:按照园林基址的选择和开发方式的不同,中国古典园林可以分为人工山水园和天然山水园;按照隶属关系分为皇家园林、私家园林和寺观园林。魏晋南北朝以后,皇家园林按其使用情况又有大内御苑、行宫御苑、离宫御苑之分。私家园林属于民间贵族,官僚,缙绅所有,古籍里面称之为园、园亭、园墅、池馆、山池、山庄、别业、草堂等。13商纣王,沙丘苑台;周文王,灵台、灵沼、灵囿;楚国,章华台;吴王夫差,姑苏台。建章宫:一池三山,从此以后,一池三山遂成为历来皇家园林的主要模式,一直沿袭到清代。 15兰池宫的重要地位:引渭水为池,池中堆筑岛山;堆筑岛山名为蓬莱山以模拟神仙境界,开启了西汉宫苑中的求仙活动之先河,从此,皇家园林又多了一个求仙的功能。16东汉梁冀两处私园:园圃和菟园。17明代江南地区的造园工匠技艺精湛,杭州工匠陆氏“堆垛峰峦”苏州的叠山工匠则称为花园子,张南垣,毕生叠山造园,据阮葵生《茶余客话》。 19庐山草堂室内装修极其简朴,朴实无华,木结构,设有油溪彩画,土墙不刷白。材料以本色为美。石阶梯,门帘窗户用竹和纸,尽量保持大自然的野趣,堂内陈设朴素,与庐山的自然美景十分融合,处处力求“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造园思想。20意大利盛行台地园林:有层次感、立体感,有利于俯视,容易形成气势;直线几何图形;文艺复兴时期,追求和谐的美,就是对称、均衡和秩序。21法国园林:注重主从关系,情调中轴和秩序,突出雄伟、端庄,几何平面(凡尔赛宫是其代表,分三个部分,南边有湖,湖边有绣花式花坛,中间部分有水池,北边有密林)法国的集大成者是勒诺特尔,其代表维康府邸23著名风景造园师:布利吉曼、肯特、布朗——自然主义;威廉钱伯斯——浪漫主义24曹魏邺城园的西北角筑三个高台:铜雀台,金虎台,冰井台。33大内御苑规模最大、最著名的当推城北面的华林园,内开天泉池。(因避齐王曹芳讳改名为华林园,以前叫芳林园)25上林苑中以植物命名的宫:长杨宫、五柞宫、葡萄宫、棠梨宫、青梧宫、细柳观、椒唐观、柘观、樛木观。 26寺观园林:进昌坊的大慈恩寺(以牡丹、荷花著名),长乐坊的光明寺,崇义坊的招福寺,靖善坊的大兴善寺,安业坊的唐昌观(玉蕊花)崇业坊内的元都观(桃花)。36敦煌莫高窟唐代壁画的西方净土变中,另见一种“水庭”的形制在殿堂建筑群的前面开

中国古典园林史

中国古典园林史 第一章绪论 一、园林发展的四个阶段 1、人类社会的原始时期,主要以狩猎和采集来获取生活资料,使用的劳动工具十分简 单。人,作为大自然生态的以布冯而纳入他的良性循环中,换言之,人对于大自然 是经常处于感性适应状态,人与自然环境之间呈现为亲和关系。 2、古代亚洲非洲的一些地区首先发展了农业,人类随之而进入以农耕经济为主的文明社会,这个阶段大体上相当于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的漫长时期,人与自然环境之间 已从感性的适应状态转变为理性的适应状态,但仍然保持着亲和关系。土地包括平 地、坡地、山地、谷地、丘陵、峰、峦、坞、坪等各种地形。水体包括河、湖、池、 沼、涧、溪、泉、瀑等静态和动态的各种水形。山、水、植物、建筑是构成园林的 四个基本要素。构配方式归纳分两种基本形式:规整式园林和风景式园林,前者讲 究规矩格律、对称均齐,具有明确的轴线和集合对位关系,甚至花草树木都加以修 建成型并纳入几何关系之中,着重在显示园林总体的人工图案美,表现一种为人所

控制的有序自然,理性自然。后者的规划则完全自由灵活而不拘一格,着重在显示 纯自然的天成之美,表现一种顺乎大自然风景构成规律的缩移和模拟。前者是法国 古典主义园林,后者是为中国园林的典型。 3、工业文明兴起,带来了科学技术的飞跃进步和大规模的机器生产方式,为人们开发 大自然提供了更有效的手段。人们对大自然的掠夺性索取过多必然要受到它的惩 罚,两者从早先亲和关系转变为对立、敌斥关系。奥姆斯台德是开创自然保护和现 在城市公共园林的先驱者之一,这一阶段的园林比之上一阶段,在内容和性质上均 有所发展、变化;除了私人所以的园林之外,还出现由政府出资经营属于政府所有 的向公共开放的公共园林,园林的规划设计已经摆脱了私有的局限性。 4、19世纪末期兴起生态学到20世纪50年代已经建立了完整的生态系统和生态平衡理 论,而且逐渐向社会科学延伸,生态平衡也牵涉到了社会经济问题,人类对自然界 物质资源要求日益增长,而地球上的自然资源毕竟是有限的,人与大自然的理性适 应状态逐渐升华到一个更高境界,二者间由前一阶段敌斥对立逐渐回归亲和关系。

中西方古典园林各历史时期概况特点及代表园林

中西方古典园林各历史时期概况特点及代表园林 中国古典园林艺术是人类文明的重要遗产。它被举世公认为世界园林之母,世界艺术之奇观。中国的造园艺术,以追求自然精神境界为最终和最高目的,从而达到“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审美旨趣。它深浸着中国文化的内蕴,是中国五千年文化史造就的艺术珍品,是一个民族内在精神品格的生动写照,是我们今天需要继承与发展的瑰丽事业。 据有关典籍记载,我国造园应始于商周,其时称之为囿。商纣王“好酒淫乐,益收狗马奇物,充牣宫室,益广沙丘苑台(注:河北邢台广宗一带),多取野兽(飞)鸟置其中……”。 周文王建灵囿,“方七十里,其间草木茂盛,鸟兽繁衍。最初的“囿”,就是把自然景色优美的地方圈起来,放养禽兽,供帝王狩猎,所以也叫游囿。天子、诸侯都有囿,只是范围和规格等级上的差别,“天子百里,诸侯四十”。汉起称苑。汉朝在秦朝的基础上把早期的游囿,发展到以园林为主的帝王苑囿行宫,除布置园景供皇帝游憩之外,还举行朝贺,处理朝政。汉高祖的“未央宫”,汉文帝的“思贤园”,汉武帝的“上林苑”,梁孝王的“东苑” (又称梁园、菟园、睢园),宣帝的“乐游园”等,都是这一时期的著名苑囿。从敦煌莫高窟壁画中的苑囿亭阁,元人李容瑾的汉苑图轴中,可以看出汉时的造园已经有很高水平,而且规模很大。枚乘的《菟园赋》,司马相如的《上林赋》,班固的《西都赋》,司马迁的《史记》,以及《西京杂记》、典籍录《三辅黄图》等史书和文献,对于上述的囿苑,都有比较详细的记载。 明、清是中国园林创作的高峰期。皇家园林创建以清代康熙、乾隆时期最为活跃。当时社会稳定、经济繁荣给建造大规模写意自然园林提供了有利条件,如“圆明园”、“避暑山庄”、“畅春园”等等。私家园林是以明代建造的江南园林为主要成就,如“沧浪亭”、“休园”、“拙政园”、“寄畅园”等等。同时在明末还产生了园林艺术创作的理论书籍《园冶》。 它们在创作思想上,仍然沿袭唐宋时期的创作源泉,从审美观到园林意境的创造都是以“小中见大”、“须弥芥子”、“壶中天地”等为创造手法。自然观、写意、诗情画意成为创作的主导地位,园林中的建筑起了最重要的作用,成为造景的主要手段。园林从游赏到可游可居方面逐渐发展。大型园林不但摹仿自然山水,而且还集仿各地名胜于一园,形成园中有园、大园套小园的风格。 自然风景以山、水地貌为基础,植被做装点。中国古典园林绝非简单地摹仿这些构景的要素,而是有意识地加以改造、调整、加工、提炼,从而表现一个精练概括浓缩的自然。它既有“静观”又有“动观”,从总体到局部包含着浓郁的诗情画意。这种空间组合形式多使用某些建筑如亭、榭等来配景,使风景与建筑巧妙地融糅到一起。优秀园林作品虽然处处有建筑,却处处洋溢着大自然的盎然生机。明、清时期正是因为园林有这一特点和创造手法的丰富而成为中国古典园林集大成时期。到了清末,造园理论探索停滞不前,加之社会由于外来侵略,西方文化的冲击,国民经济的崩溃等等原因,使园林创作由全盛到衰落。但中国园林的成就却达到了它历史的峰巅,其造园手法已被西方国家所推崇和摹仿,在西方国家掀起了一股“中国园林热”。中国园林艺术从东方到西方,成了被全世界所共认的园林之母,世界艺术之奇观。

中国古典园林教案

中国古典园林教案设计 方玲丽 一、[教学目的] 了解中国古代园林的种类、特点及代表性作品;结合实例了解中国造园艺术的原则和具体经验(艺术手法)。 二、[重点和难点] 园林艺术的艺术手法,欣赏园林艺术的立足点 1.虽由人作,宛自天开 2.合理划分,善于借景 3.寓情于景,触景生情 三、[课前知识准备] “虽由人作,宛自天开” 这是对中国园林美学的经典概括,园林虽然是人为的,但要追求不露人工痕迹的天然美,即所谓“大巧若拙”、“大朴不雕”,中国园林的主要特点是借鉴自然,以多姿多彩的自然地貌为蓝本;尊重自然、与自然相亲相近,即所谓“以真为假”来塑造园林地貌,而且要继承中国传统的筑山理水手法,“做假成真”,使园林地貌,出于自然高于自然。 “天人合一” “天人合一”是中国哲学以至中国文化的出发点与归宿点。儒、道、法各家对此解释不尽相同,大概“天” 是“自然之天”,是“宇宙万物及其运行规律”。“人”是指“人为”,“人的思想”、是“人类改造自然的活动”。两者要“和谐、融合、相通”。 四、[本课内容] 中国古典园林的分类:私家园林、皇家园林、寺观园林。 主要园林介绍:私家园林──苏州园林;皇家园林──颐和园; 中国古典园林的构景要素:筑山、理池、植物、建筑、书画。 中国古典园林的品位特点:虽由人作,宛自天开。

五、[内容结构] ① 中国古代园林包括皇家园林、私家园林和寺观园林三类。 皇家园林代表作有北京的圆明园、颐和园和北海。清代乾隆、嘉庆年间为造园的鼎盛时期。皇家园林布局以江南园林为参照,并以神话传说的东海三神山进行设计、构思,以其博大恢宏的总体气象和宫殿群的特殊政治意义形成自己的特色。北京皇家园林在近世曾遭受外国侵略者的严重破坏与抢掠。 ② 私家园林以苏州为最盛,设计以中国山水画为蓝本,追求细腻曲折丰富的变化,形成浓郁的人文环境。 ③ 中国古代园林艺术积累了丰富的造园经验。明代计成《园冶》一书对园林选址、布局、叠山、选石、因借等作了系统的论述。 六、[教学过程] 导入——找出下面图片中的不同,一张是中国古典园林,一张是西方现代园林。 我们通过实例来了解我国古代园林的造园艺术手法。 (由教师简介图片,引导学生在图片中找出特点): “虽由人作,宛自天开” 中国古典园林的园景上主要是模仿自然,即用人工的力量来建造自然的景色,本于自然而又高于自然,特别是在人工山水园的叠山、理水、植物配置方面表现尤为突出。达到了“虽有人作,宛自天开”的艺术境界。 欣赏中国四大古典园林:拙政园、颐和园、留园、承德避暑山庄。 拙政园 拙政园是我国“四大名园”之一。1961年国务院颁布的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中,拙政园是我国民族文化遗产中的瑰宝,是江南古典园林中的佳作,其布局设计、建筑造型、书画雕刻、花木园艺等方面都有独到之处,被誉为“天下园林之母”。拙政园是苏州古典园林建筑中最大的一个园林。主要以水景为主,富于自然情趣。在布局上显得非常活泼,模仿自然的“自然式”的布局。该园水的面积占全园面积的五分之三,亭榭楼阁,大半临水,造型轻盈活泼。浮

中国古典园林历史

内部文件,版权追溯 中国古典园林历史 中国古典园林历史悠久,大约从公元前11世纪的奴隶社会末期直到19 世纪末封建社会解体为止,在3000 余年漫长的、不间断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世界上独树一帜的风景式园林体系——中国园林体系。 这个园林体系并不像同一阶段上的西方园林那样,呈现为各个时代迥然不同的形式、风格的此起彼落、更迭变化和各个地区迥然不同的形式、风格的互相影响、复合变异。而是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自我完善,外来的影响甚微。因此,它的发展表现为极度缓慢、持续不断的演进过程。中国古典园林得以持续演进的契机便是经济、政治、意识形态三者之间的平衡 和再平衡,它的逐渐完善的主要动力亦得之于此三者的自我调整而促成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进步,根据这个情况,我们可以把中国古典园林的全部发展历史分为四个时期: 一、生成期: 即园林产生和成长的幼年期,相当于殷、周、秦、汉。殷、周为奴隶制国家,奴隶主贵族通过分封采邑制度获得其世袭不变的统治地位。贵族的宫苑是中国古典园林的雏形,也是皇家园林的前身。秦、汉的政体演变为中央集权的郡县制,确立皇权为首的官僚机构的统治,儒学逐渐获得正统地位。以地主小农经济为基础的封建大帝国形成,相应地,皇家的宫廷园林规划宏大、气魄雄浑,成为这个时期造园活动的主流。 中国最早见之于文字记载的园林是《诗经•灵台》篇中记述的灵囿。灵囿是在植被茂盛 鸟兽孳繁的地段,掘沼筑台(灵沼、灵台),作为游憩、生活的境域。 秦始皇统一中国后,营造宫室,规划宏伟壮丽,这些宫室营建活动中也有园林建设如“引渭水为池,筑为蓬、瀛” 。 汉代,在囿的基础上发展出新的园林形式——苑,其中分布着宫室建筑。苑中养百兽,供帝王射猎取乐,保存了囿的传统。苑中有宫、有观,成为以建筑组群为主体的建筑宫苑。汉武帝刘彻扩建上林苑,地跨五县,周围三百里,“中有苑二十六,宫二十,观三十五” 。建章宫是其中最大宫城,“其北治大池,渐台高二十余丈,名曰太液池,中有蓬莱、方丈、瀛洲,壶梁象海中神山、龟鱼之属” 。这种“一池三山' ,的形式,成为后世宫苑中池山之筑的范例。 西汉时已有贵族、富豪的私园,规划比宫苑小,内容仍不脱囿和苑的传统,以建筑组结合自然山水,如梁孝王刘武的梁园。茂陵富人袁广汉于北邙山下筑园,构石为山,反映当时已用人工构筑石山。园中

第六章中国园林艺术

园林中国艺术 •第一节中国古典园林概述 o中国古典园林发展简史 ▪商周最初的形式为“囿”(周文王“灵囿”) ▪春秋战国园林中有了成组的风景,自然山水园林已经萌芽,园林的组成要素都具备 ▪秦汉出现以宫室为主的宫苑(秦始皇上林苑) ▪魏晋南北朝转折点,园林风格转向崇尚自然 ▪唐宋成熟阶段,诗画融入,写意山水园体现自然美 ▪明清精深发展阶段,现存园林大多属于明清时期 o中国古典园林的特征 ▪顺应自然的指导思想 ▪诗情画意的艺术风格 ▪力求含蓄的造园手法 o中国古典园林的分类 ▪中国古典园林分类 •按占有者身份分 o皇家园林 o私家园林 •按园林所处地理位置分 o北方类型 o江南类型 o岭南类型 ▪按占有者身份划分 •皇家园林 o专供帝王游乐、居住、听政

▪规模宏大,真山真水多;园林建筑色彩富丽堂皇,建筑 体型高大 •北京颐和园北京北海公园河北承德避暑山庄•私家园林 o供皇家的宗亲外戚、王公官吏、富商大贾等休闲之用 ▪规模较小,常用假山假水;园中建筑色彩淡雅,小巧玲 珑 •北京恭王府苏州的拙政园留园沧浪亭、网师园 上海的豫园 ▪按园林所处地理位置划分 •北方类型 o黄河类型温带类型 ▪大 •富丽堂皇 o粗犷 ▪集中于北京、西安、洛阳、开 封,尤以北京为代表 ▪江南类型 •南方类型扬子江类型亚热带类型 o小 ▪淡雅朴素 •细腻精美明媚秀丽略感局促 o集中于南京、上海、无锡、苏州、杭 州、扬州,尤以苏州为代表 ▪岭南类型 •广东类型热带类型 o小 ▪高而宽敞

•热带风光 o广东顺德清晖园、东莞可园、番禺余荫 山房等 •中国古典园林的游览方法 o游览古典园林讲究“游”(漫步游览)与“停”(驻足观赏)的结合。 ▪“游”的角度 •顺着路、径、廊漫步游览,走向与园林的观赏线路相一致,可综观整 个园林的风景。中国古典园林中的路、径、廊往往是曲折的,在漫步游 览时具有步移景异的效果。 ▪“停”的角度 •遇到厅、堂、亭、榭等重要建筑时,最好驻步停留,以便细细观赏。 “亭”,古代就有停止的意思,亭的四周景色往往相当优美,是观赏景 色的佳境。 ▪心理的角度 •年轻好动的游人喜欢穿越小桥流水,可选择登山越水的路径;年龄大的 游人则偏爱进廊游览,既可避雨雪烈日之苦,又能体现平稳和安全, 可选择进廊游览。 •第二节中国古典园林的组成要素与造园艺术 o一、叠山 ▪根本目的 •登高望远、扩大空间 ▪石材 •上部:太湖石——皱、瘦、漏、透——收顶基础:黄石——坚硬—— 叠脚宣石、灵璧石 ▪江南私家园林叠山的典型代表 •苏州环秀山庄的假山,“造园者未见此山,正如学诗者不知李 杜。”“江南三大奇石”:上海豫园的玉玲珑、苏州留园的冠云峰、 杭州竹素园的绉云峰。

(完整word版)中国古典园林浅析

古 典 园 林 分 析 第一节、园林建筑历史沿革 周——汉:萌芽期,皇家苑囿,圈地性质,主旨、意趣淡薄。 三国——南北朝:形成期,确立原则:再现自然山水。皇家苑囿、私家园林、寺庙园林。狩猎生产—观赏艺术。 隋——五代:成熟期,文人直接参与,创造诗情画意。 宋:第一个高潮,美的认识不断深化,山水画理论的影响。 元:滞缓和低潮。 明——清:第二个高潮,数量、规模、类型、艺术均为空前,出现专业匠师与理论专著。 民国:赖以存在的社会基础不复存在,连续性中断。 第二节、园林建筑的分布: 以西安为中心的关中一带、洛阳、开封:秦-北宋,帝王苑囿(主)、私家园林(次),实物多毁。 杭、苏、宁、扬及附近各城市:明-清,私家园林,多处市井。与住宅结合,建筑比重大,玲珑轻巧、色彩淡雅。以人工方法叠山引水、种植花木以再现自然。 京承一带:明-清,皇家苑囿,规模大、占地广,尽量利用自然山水构成景观。休憩与理政双作用。建筑多而堂皇。以集锦式手法在园内设置若干风景点或小园点缀景观。 岭南:私家园林,外来影响大。 第三节、两种哲理,两条路子: 西方:以法国古典主义园林为代表的几何式园林,在理性主义的哲学和美学思想支配下注重于人工美,强调整齐一律、均衡对称,极力推崇几何形式的

图案美。 东方:以中国古典园林为代表的自然山水式园林,崇尚自然美,强调“虽由人作,宛自天开”,以再现的方法谋求诗情画意的意境美。 第四节、园林建筑的特征: 中国古典园林:以严整与自然两种手法分别适应不同类型的建筑要求。严整-传统建筑如寺院、宫殿、陵墓、民居,多采用中轴对称和四合院式的布局形式,程式化。自然-园林建筑,情景交融、小中见大、迂回曲折、幽邃深远。 西方园林:园林建筑与一般建筑构图原理基本一致。 第五节、对于意境的追求: 综合运用各种手段(视、听、味觉及利用时令、气候的变化)以谋求诗的意境美,是我国古典园林艺术早已有之的传统。 第六节:两类活动、两种要求: 两种活动:室内进行的、室外进行的;两种要求:营建房屋、创造适宜的外部空间环境。 外部空间环境做为室内空间的延伸和补充也是不可缺少呢。在国外常以建筑为中心,而以庭院包围建筑。我国传统则以庭园为中心,用建筑包围庭园,从而形成一种以外部空间为中心的独特的组合形式(四合院--典型)。 第七节、从庭到苑囿: 园/庭院:前者以人工方 法运用各种手段以组织造景,赋予景观价值。 苑囿:利用自然地形的起伏变化以形成气氛;采用集锦式的布局方法。 特大苑囿:因地形变化而形成若干个各具特色景区。 第八节、内向与外向: 中小型园林——内向布局,往往以水池为中心,并取不规则平面形状——向心、亲切、曲折富有变化 园中园——部分内向、部分外向/内、外向结合——外观开敞而富有变化、给观景提供有利条件 四面被水包围的岛上/凸起的山地上/当作制高点的建筑群——外向布局—

2022年中国古典园林试题及答案

中国古典园林同步试题及答案 一、判断题(在对旳旳括号内填A 错误旳填B,每题0.5分,共25分) 1、欧洲、西亚、中国被推崇为世界三大园林体系。() 2、欧洲体系园林以“规整和有序”为园林旳艺术特色。() 3、园林中旳厅堂一般坐南朝北。向南望,是全园最重要景观。() 4、皇家园林规模宏大,假山假水较多,圆中建筑色彩富丽堂皇,建筑体形高大。() 5、西亚园林体系强调水法,把水当做园林旳灵魂,使水在园林中尽量发挥作用。() 6、苏州环秀山庄假山是中国园林大规模假山旳仅存者,具有重要旳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 7、唐、宋时期中国园林进入转折期,官僚、文人自建园林或参与造园工作,将诗与画融入园林旳布局与造景中。() 8、秦、汉时期出现了以官室建筑为主旳宫苑,秦始皇建上林苑,引渭水作长池,并在池中筑蓬莱山以象征神山仙境。() 9、北方园林是以西安为代表。() 10、中国山水园林体现旳是几何美。() 11、园林中旳匾额、楹联、刻石内容多引用前人现成诗句,或略作变通,具有点景旳作用。( ) 12、北方类型旳园林也称黄河类型,按气候带划分也可称温带园林。()

13、岭南类型园林造园条件比南、北方园林都好。() 14、春秋战国时期,园林已经有了成组旳风景,出现了以宫室建筑为主旳宫苑。() 15、中国古典园林布局形式以自由、变化、波折为特点,规定景物源于自然,又高于自然。() 16、岭南类型旳园林也称“广东类型”,按气候带划分可归类于“亚热带园林”。() 17、现代保留下来旳园林大多属于明、清时期。() 18、游览古典园林讲究“游”与“停”旳结合。() 19、园林中楼阁类建筑,可以说是全园旳野境、画境、意境旳汇集点,堪称情景交融旳理想境界,是大可驻足旳重点游览点。() 20、无锡寄畅园是取苏东坡旳“取欢仁智乐,寄畅山水阴”句中旳“寄畅”两字名园。() 21、园林中旳假山一般有石山和土山两种。() 22、中国古典园林叠山旳主线目旳是起到登高望远、扩大空间旳作用。叠山旳石材重要有两种:一是浙江武康旳花岗岩,质地坚硬,用于假山旳基础部分,称叠脚。二是太湖石,置于假山旳上部,供游人玩赏品味,称收顶。() 23、北京颐和园内旳谐趣园、圆明园内旳廊然大公均为仿无锡寄畅园而建。() 24、“亭”古代就有停止旳意思,它是供人休息、纳凉、避雨与欣赏四面景色旳地方,因而亭旳四面景色往往相称优美,是欣赏景色旳佳

古典园林试题及答案

中国古典园林同步试题及答案 一、判断题在正确的括号内填A 错误的填B;每小题0.5分;共25分 1、欧洲、西亚、中国被推崇为世界三大园林体系.. 2、欧洲体系园林以“规整和有序”为园林的艺术特色.. 3、园林中的厅堂一般坐南朝北..向南望;是全园最主要景观.. 4、皇家园林规模宏大;假山假水较多;圆中建筑色彩富丽堂皇;建筑体形高大.. 5、西亚园林体系强调水法;把水当做园林的灵魂;使水在园林中尽量发挥作用.. 6、苏州环秀山庄假山是中国园林大规模假山的仅存者;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 7、唐、宋时期中国园林进入转折期;官僚、文人自建园林或参与造园工作;将诗与画融入园林的布局与造景中.. 8、秦、汉时期出现了以官室建筑为主的宫苑;秦始皇建上林苑;引渭水作长池;并在池中筑蓬莱山以象征神山仙境.. 9、北方园林是以西安为代表.. 10、中国山水园林表现的是几何美..

11、园林中的匾额、楹联、刻石内容多引用前人现成诗句;或略作变通;具有点景的作用.. 12、北方类型的园林也称黄河类型;按气候带划分也可称温带园林.. 13、岭南类型园林造园条件比南、北方园林都好.. 14、春秋战国时期;园林已经有了成组的风景;出现了以宫室建筑为主的宫苑.. 15、中国古典园林布局形式以自由、变化、曲折为特点;要求景物源于自然;又高于自然.. 16、岭南类型的园林也称“广东类型”;按气候带划分可归类于“亚热带 园林”.. 17、现代保存下来的园林大多属于明、清时期.. 18、游览古典园林讲究“游”与“停”的结合.. 19、园林中楼阁类建筑;可以说是全园的野境、画境、意境的汇集点;堪称情景交融的理想境界;是大可驻足的重点游览点.. 20、无锡寄畅园是取苏东坡的“取欢仁智乐;寄畅山水阴”句中的“寄畅”两字名园.. 21、园林中的假山一般有石山和土山两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