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杨素平衡溶解度、油水分配系数及解离常数的测定

白杨素平衡溶解度、油水分配系数及解离常数的测定

化学平衡常数及分配系

石化与能源工程学院 实验报告 实验名称:化学平衡常数及分配系数的测定 班级:________A13化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学生姓名:__________刘文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19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日期: ___2014.12.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化学平衡常数及分配系数的测定 一、实验目的:(1)测定反应I +KI=KI3的平衡常数及碘在CCl4和水中的 2 分配系数。

(2)掌握常温恒温技术的控制方法。 二、实验原理:在恒温、恒压下I 和KI在水溶液中建立如下平衡: 2 I2+KI=KI3(1) 为了测定平衡常数,应在不扰动平衡状态的条件下,测定平衡组成。当上述反应达到平衡时,若用Na2S2O3标准溶液来滴定溶液中I2的浓度,则随着I2的消耗,平衡将向左移动,使KI3继续分解,最终只能测得溶液中I2和KI3的总量。为了测定I2的单独浓度,可在上述溶液中加入CCl4,然后充分摇匀(KI和KI3均不溶于CCl4),当温度和压力一定时,上述化学平衡及I2在CCl4层和H2O层中的分配平衡同时建立,测得四氯化碳层中I2的浓度,即可根据分配系数求得水层中I2的浓度。 当两个平衡同时建立时,设水层中KI3和I2的总浓度为b(可通过Na2S2O3标准溶液滴定测得)KI的初始浓度为c(由配置溶液可算出),四氯化碳层I2的浓度为a’(用Na2S2O3标准溶液滴定测得)I2在水层和四氯化碳层的分配系数为k,通过实验测得k值和四氯化碳层中I2的浓度a’后,可求出水层中I2浓度a’,k=a’/a,a=a’/k。 这样平衡中水层中I2的浓度为a,KI3的浓度为(b-a),KI的厨师浓度减去KI3的浓度(b-a),即c-(b-a), (因为形成一个KI3,就消耗一个KI),所以反应式(1)的平衡常数: 三、仪器和试剂: 仪器:250ml碘量瓶3个;50ml移液管3支;10ml移液管2支;250ml三角锥瓶4个;碱式滴定管2支;10ml量筒1个,25ml量筒1个;5ml量杯2个;50ml 小烧杯1个。 试剂:Na2S2O3标准溶液(0.01mol/L);KI标准溶液(0.1);四氯化碳;I2的CCl4溶液饱和溶液;碘;1%淀粉溶液。 四、实验步骤: 1、按表列数据,将样品溶液配于碘量瓶中。 2、将配好的溶液置于30℃的恒温槽内,恒温1.5小时。恒温期间,每隔10分钟振荡一次,如要取出槽外振荡,每次不要超过半分钟,以免温度改变,影响结果。最后一次振荡后,待两液层充分分离后,按表列数据吸取样品进行分析。 3、析水层时,用Na2S2O3滴至淡黄色,再加2ml淀粉溶液作指示剂,然后仔细滴至蓝色刚好消失。 4、吸取CCl4层样品溶液,(为了不让水层样品溶液进入移液管,用吸耳球边向移液管吹气通过水层而插入CCl4层),放入盛有10ml蒸馏水的三角锥瓶中。加入少许固体KI,以保证CCl4层中的I2完全提取到水层中,然后加入2ml淀粉溶液。细心地滴至水层蓝色消失,CCl4层不再呈紫红色。滴定后和未用完的CCl4层溶液皆应倾入回收瓶。 五、数据记录与处理

平衡系数

平衡系数 曳引电梯的轿厢与对重通过钢丝绳分别悬挂于曳引轮的两侧。利用对重可以部分平衡轿厢及轿内负载的重量,使曳引电机运行的负荷减轻。 理想的运行状态是对重的重量正好等于轿厢自重加上轿内负载的重量,这样曳引机运行负荷最小。 由于轿厢内负载的大小是经常变化的,每次运行时都是从空载到满载之间的某一个值,而对重在电梯安装调试完毕后已经固定,不便于随时改变,所以上述理想的平衡运行状态不是每次运行总能达到的。但是我们可以调整对重至一个恰当的重量(也就是说,选择一个合适的平衡系数)使电梯多次运行的情况基本上接近于理想的平衡状态。 电梯的平衡系数定义如下: B电梯的平衡系数=(T对重的重量-P轿厢自重)/Q电梯额定载重量 式中: B--电梯的平衡系数; T--对重的重量; P--轿厢自重; Q--电梯额定载重量。 国家标准 GB/T10058-1997《电梯技术条件》3.3.8条规定,各类电梯的平衡系数应在0.4~0.5范围内。 调试时可根据电梯的具体情况决定实际的平衡系数。 如果电梯经常轻载运行,平衡系数可取接近规范下限(0.4)值;如果电梯经常重载运行则取接近规范上限(0.5)值。 测量平衡系数的方法,一般是分别绘制出电梯上行和下行的电流负荷曲线,以两条曲线的交点确定。这种方法理论上是正确的,但实际操作却比较困难,这主要有以下3个原因。(1)要测量得较为准确,则曲线上的点就要取得足够多,也就是要在不同负载下多次上下运行测定曳引电机的运行电流,工作较繁重。(2)电梯上行和下行电流负载曲线的交角一般都很小,交点不易从图上确定,也就影响测量精度。(3)电梯调试时,不是简单地测量平衡系数,而是要设置一个合适的平衡系数。按照上述方法,如果测出的平衡系数不合规范,还得改变对重再测,因而工作量更大。在电梯的安装实践中总结出一种实用的方法,能够较方便准确地预设平衡系数。 下面就额定载重量1000kg平衡系数预设为0.45的电梯为例说明这种方法,其他情况下只要经过简单的换算即可。 (1)先根据经验,在对重框架内预置一定数量的对重块并固定好。在轿厢内均匀放置450kg砝码,注意不要偏置使轿底倾斜。将轿厢停在约一半提升高度的地方,使轿顶与对重在同一高度并能从中间层楼的厅门方便地进入轿顶,以便增减对重。 (2)切断电梯电源。用机械方法打开抱闸,手动盘车。由手感可知对重侧与轿 厢侧重量是否大致平衡。适当增减对重块,直至两侧基本平衡。 (3)在机房控制柜上操纵电梯以正常速度运行。为使测量准确,人不要站在轿厢内开车。如果在机房操纵电梯不方便,当然也可以在轿内开车,不过要将开车人的体重准确计入轿内负载。当轿厢运行至对重与轿厢在同一高度时测量曳引电机的定子电流。 (4) 比较上行和下行电流值。如上行电流大于下行电流,说明对重侧比轿厢侧轻,应增加对重块;如上行电流小于下行电流,说明对重侧较重,应减少对重块,上、下行电流相等则可以认为两侧重量平衡,平衡系数即为0.45。 (5) 考虑到电梯供电电压允许的波动范围是±7%,一般电流表的测量精度约为±2%,用于电梯试验的标准砝码每块为25kg,在实际调试中,一般上、下行电流值相差在3%以内即

HPLC法测定莫诺苷的表观油水分配系数

HPLC 法测定莫诺苷的表观油水分配系数 阎雪莹,张玉华,王雪莹,匡海学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药学院,哈尔滨 (150040) E-mail :yanxueying@https://www.360docs.net/doc/3d4241824.html, 摘 要:采用摇瓶法测定莫诺苷在正辛醇-水和正辛醇-缓冲液体系中的表观油水分配系数。采用HPLC 法测定样品含量。结果,莫诺苷的表观油水分配系数P app 为0.0449 (logP app = -1.3479) 。说明莫诺苷易溶于水。 关键词:莫诺苷,高效液相色谱法,表观油水分配系数 中图分类号:R917 文献标示码:A 莫诺苷(morroniside),又名莫罗忍冬苷,是一种环烯醚萜葡萄糖苷类化合物,其化学结构如图1 所示。在山茱萸中它与其他环烯醚萜苷类共同作用,起到免疫抑制 [1]、抗类风湿关节炎[2]、保护血管内皮细胞,防治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3]等作用。经试验证实,莫诺苷口服后血药浓度较低;静脉注射后,莫诺苷体内半衰期仅为21.5min ,很快地被清除。药物的理化性质与其体内行为乃至治疗效果有密切关系,为了充分发挥该药物的治疗作用,使其在临床上得到更好地应用,有必要对其理化性质进一步研究。而表观油水分配系数的大小,直接影响其在体内的吸收、分布,因此油水分配系数的测定在药物的各项研究及应用中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尚未见到有关莫诺苷表观油水分配系数的报道。摇瓶法是测定药物表观油水分配系数的经典方法。本文采用摇瓶法,建立了HPLC 法测定莫诺苷在正辛醇-水和正辛醇-磷酸盐缓冲液(PBS)中的表观油水分配系数的方法。 图1 莫诺苷的化学结构 Fig. 1 The structure of morroniside 1 实验材料 SHIMADZU LC -2010 AHT 型高效液相色谱仪(包括CLASS-VP 色谱数据工作站, 日本岛津公司) ,DELTA 320 pH 计(梅特勒-托利多仪器上海有限公司)。 莫诺苷对照品(自制,纯度经HPLC 法测定达98 %以上) ,甲醇(色谱纯,Dikma Pure) , 正辛醇(分析纯,天津市化学试剂六厂分厂),其他试剂均为分析纯,水为重蒸馏水。 3O O OH OH OH OH 21112

油水分配系数知识

楼主可以借助ACDLABS软件对你的药物进行分析。 可以求得该药物的分子量,氢键供体数量,氢键受体数量,PSA,油水分配系数等等信息。 然后上网去查询以上信息相关的文章,就可以不做试验也能估算一下药物在胃肠道的吸收。 logP值指某物质在正辛醇(油)和水中的分配系数比值的对数值。反映了物质在油水两相中的分配情况。logP值越大,说明该物质越亲油,反之,越小,则越亲水,即水溶性越好![1]? 测定药物油水分配系数的时候,可以选择油相和水相互不相溶的有机溶剂.一般选择正丁醇,因为它与生物膜整体的溶解度参数接近.油水分配系数的计算就是求平衡状态下正丁醇与水相中浓度的比值.若药物脂溶性大,则药物大部分进入油相,水相中浓度很小,分析误差会变大.为了减小测定误差,可以改变油相和水相的比例,例如从1:1降至1:4或者1:9,从而提高药物在水相中的溶解量. 油水分配系数和正辛醇分配系数都是分配系数,唯一的区别就是有机相的不同,从文献上看,油水分配系数是个总的概念,包括正辛醇分配系数。早期的油相一般多用橄榄油。 在测定油/水分配系数时,虽然可选作油相的溶剂很多,但在处方设计中应用最多的是正辛醇。其主要原因是:大多数药物的溶解度参数(δ)为8~12,正辛醇的溶解度参数δ=10.24,与细胞类脂膜的溶解度参数(δ=10.3)相似,并且正辛醇溶解度参数正好位于一般药物的溶解度范围的中值附近,所以可以认为药物在正辛醇中形成近似理想溶液。 正辛醇与其它油相或有机相的差别在于介电常数(或电解质强度)不同,正辛醇是中等强度,油相是低强度。 从理论上分析:正辛醇为各向同性的溶剂,且不带电荷中心,因此无法模拟所有类型药物,特别是解离型药物的分配系数,因此,对于解离型药物来说,可能油水分配系数不等同于正辛醇水分配系数吧。 大家继续讨论,我的试验涉及这个主题,体外正辛醇水分配系数与大鼠体内的肠吸收情况相悖,令我百思不得其解,请各位站友解惑献策! 我试验的单体的正辛醇水(pH为1-9的各种磷酸盐缓冲液)分配系数均小于0,按道理来说预示肠内吸收很差;但是我进行的体内试验表明该单体在大鼠体内的小肠吸收很强,而且已经有人用caco-2模型证明该单体确实有很强的渗透性。 此矛盾如何解决?或者如何解释呢??? 如果正辛醇/水分配系数均小于0,说明药物的水溶性较强,而脂溶性较差,如果以被动扩散机制透过细胞膜,用Caco-2模型求得的表观透过常数因该较低,如在实验得到相反的结论,个人认为有两种可能: 1. 药物为某种受体的底物,存在主动过程; 2. 药物本身能够改变肠粘膜的通透性,起到吸收促进剂的作用,如EDTA能够打开细胞间的紧密连接(tight junction),加速药物细胞间(paracellular route)的渗透, 如果是这样要注意药物潜在的毒性以及刺激性。可否这样理解: 1.油水分配系数就是我们最常说的LogP (Partition Coefficient), 其计算方法是中性药物在油相与水相浓度的比值,在取对数。对于一些在水相部分电离的弱酸或弱碱,应先根据Henderson-hasselbach方程计算该pH值下中性药物分子的浓度。可以证明,LogP不受溶液pH值的影响。

磺胺二甲嘧啶的溶解度及油水分配系数的研究

磺胺二甲嘧啶的溶解度及油水分配系数的研究 刘璐,崔颖,张秋燕,张娟,张莉(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医学院,天津市300162) 中图分类号R978.2;R91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0408(2008)10-0750-02摘要目的:研究磺胺二甲嘧啶(SM2)在不同pH值下的平衡溶解度和油水分配系数(Ko/w),为SM2制剂的开发提供基础研究。方法:配制不同pH值的磷酸盐缓冲液,采用饱和法测定其表观溶解度;通过SM2分配平衡后在油相(正辛醇)和水相的浓度比,计算油水分配系数。结果:SM2在pH2.0和pH9.0时平衡溶解度较高,分别为1.916、1.375gL-1,油水分配系数在pH8.0时最高,为3.9070。结论:SM2在水中的平衡溶解度及油水分配系数与介质的pH值有关,pH<3.0或pH>6.8时溶解度较好。pH3~8时SM2在油相中分配较多,较易被机体吸收。 关键词磺胺二甲嘧啶;平衡溶解度;油水分配系数 SolubilityandApparentOil/WaterPartitionCoefficientofSulfamethazine LIULu,CUIYing,ZHANGQiu_yan,ZHANGJuan,ZHANGLi(MedicalCollegeofChinesePeoplesArmedPoliceForces,Tianjin300162,China) ABSTRACTOBJECTIVE:Todeterminetheequilibriumsolubilityandtheapparentpartitioncoefficientofsulfamethazine(SM2)inaseriesofphosphatebuffersolutionsofdifferentpHsoastoprovideabasicstudyfortheexploitationofSM2preparation.METHODS:AseriesofbuffersolutionsofdifferentpHwereprepared.Theapparentsolubilitywasdeterminedbysaturationmethod;Ko/wwascalculatedwithconcentrationratioofSM2inn-octanolandwaterphaseafterpartitionequi-librium.RESULTS:Themaximumequilibriumsolubilitywas1.916gL-1atpH2and1.375gL-1atpH9,andthemaximumofapparentpartitioncoefficientwas3.9070atpH8.CONCLUSION:Theequilibriumsolubilityandapparentpar-titioncoefficientofSM2arecorrelatedtopHofthemedium.SM2dissolvedpreferablywhenpH<3orpH>6.8,butSM2wasmoredistributedinthelipidphaseandeasiertobeabsorbedbybodywhenpH=3~8. KEYWORDSSulfamethazine;Equilibriumsolubility;Oil/waterpartitioncoefficient 磺胺二甲嘧啶(SM2)系磺胺类广谱抗菌药,化学名为N-(4,6-二甲基-2-嘧啶基)-4-氨基苯磺酰胺,临床上用于治疗流行性脑脊髓膜炎、上呼吸道感染、尿道感染等。但近年来细菌对SM2的耐药性增加,原因之一是其在肠道溶解度低,口服剂量大。改善药物的吸收,可以有效地降低毒副作用,延长药效时间。药物的油水分配系数和溶解度与药物的吸收密切相关,是剂型设计的重要参数之一。因此,本试验采用平衡溶解度法等[1]对不同介质中SM2的平衡溶解度和表观油水分配系数进行了测定,为开发其新剂型作基础研究。 1材料 1.1仪器

何谓结晶过程中的溶质再分配平衡分配系数Ko定义答结晶

1. 何谓结晶过程中的溶质再分配?平衡分配系数Ko 定义? 答:结晶过程中的溶质再分配:是指在结晶过程中溶质在液、固两相重新分布的现象。溶质再分配不仅由平衡分配系数K 0决定 ,还受自身扩散性质的制约,液相中的对流强弱等因素也将影响溶质再分配。 2. A-B 二元合金原始成分为 C O =C B =2.5%,K O =0.2,m L =5,自左向右单向凝固,固相无扩散而液相仅有扩散(D L =3×10?5cm 2?s ) 。达到稳定态凝固时,求: (1)S-L 界面的C S ?和C L ?; (2)S-L 界面保持平整界面的条件。 解:(1)求固-液界面的**L S C C 和 :由于固相中无扩散而液相中仅有限 扩散的情况下达到稳定状态时,满足: 0 0*K C C L = ,C *S = C 0 代入C 0=C B =2.5%,K 0=0.2 即可得出: 00*K C C L ==2 .0%5.2=12.5% C *S = C 0 = 2.5% (2)固-液界面保持平整界面的条件 : 当存在“成分过冷”时,随着的“成分过冷”的增大,固溶体生长方 式 将 经历:胞状晶→柱状树枝晶→内部等轴晶(自由树枝晶) 的转变过程,所以只有当不发生成分过冷时,固-液界面才可保持平整界面,即需满足

R G L ≥000)1(K K D C m L L ? 代入L m =5,C 0=C B =2.5% ,D L =3×10-5cm 2/s , K 0=0.2 可得出: R G L ≥1.67×104 ℃/cm 2s 即为所求. 2. 成分过冷与热过冷的涵义以及他们之间的区别和联系。 答:成分过冷的涵义:合金在不平衡凝固时,使液固界面前沿的液相中形成溶质富集层,因富集层中各处的合金成分不同,具有不同的熔点,造成液固前沿的液相处于不同的过冷状态,这种由于液固界面前沿合金成分不同造成的过冷。 热过冷的涵义: 界面液相侧形成的负温度剃度,使得界面前方获得大于k T ?的过冷度。 成分过冷与热过冷的区别 : 热过冷是由于液体具有较大的过冷度时,在界面向前推移的情况下,结晶潜热的释放而产生的负温度梯度所形成的。可出现在纯金属或合金的凝固过程中,一般都生成树枝晶。 成分过冷是由溶质富集所产生,只能出现在合金的凝固过程中,其产生的晶体形貌随成分过冷程度的不同而不同,当过冷程度增大时,固溶体生长方式由无成分过冷时的“平面晶”依次发展为:胞状晶→柱状树枝晶→内部等轴晶(自由树枝晶)。 成分过冷与热过冷的联系: 对于合金凝固,当出现“热过冷”的影响时,必然受“成分过冷”的

如何做出电梯平衡系数

如何做出电梯平衡系数 本方法只试用于曳引驱动式电梯。 平衡系数是曳引式驱动电梯的重要性能指标。曳引电梯的轿厢与对重通过钢丝绳分别悬挂于曳引轮的两侧。利用对重可以部分平衡轿厢及轿内负载的重量,使曳引电机运行的负荷减轻。理想的运行状态是对重的重量正好等于轿厢自重加上轿内负载的重量。这样曳引机运行负荷最小。由于轿厢内负载的大小是经常变化的,每次运行时都是从空载到满载之间的某一个值,而对重在电梯安装调试完毕后已经固定,不便于随时改变,所以上述理想的平衡运行状态不是每次运行总能达到的。但是我们可以调整对重至一个恰当的重量(也就是说,选择一个合适的平衡系数)使电梯多次运行的情况基本上接近于理想的平衡状态。 电梯的平衡系数定义如下: B=(T-P)/Q 式中:B--电梯的平衡系数; T--对重的重量; P--轿厢自重; Q--电梯额定载重量。 国家标准GB/T10058-1997《电梯技术条件》3.3.8条规定,各类电梯的平衡系数应在0.4~0.5范围内。 调试时可根据电梯的具体情况决定实际的平衡系数。如果电梯经常轻载运行,平衡系数可取接近规范下限(0.4)值;如果电梯经常重载运行,则取接近规范上限(0.5)值。 测量平衡系数的方法,一般是分别绘制出电梯上行和下行的电流--负荷曲线,以两条曲线的交点确定。这种方法理论上是正确的,但实际操作却比较困难,这主要有以下3个原因。(1)要测量得较为准确,则曲线上的点就要取得足够多,也就是要在不同负载下多次上下运行测定曳引电机的运行电流,工作较繁重。(2)电梯上行和下行电流-负载曲线的交角一般都很小,交点不易从图上确定,也就影响测量精度。(3)电梯调试时,不是简单地测量平衡系数,而是要设置一个合适的平衡系数。按照上述方法,如果测出的平衡系数不合规范,还得改变对重再测,因而工作量更大。在电梯的安装实践中总结出一种实用的方法,能够较方便准确地预设平衡系数。下面就额定载重量1000kg,平衡系数预设为0.45的电梯为例说明这种方法。其他情况下只要经过简单的换算即可。 (1)先根据经验,在对重框架内预置一定数量的对重块并固定好。在轿厢内均匀放置450kg砝码,注意不要偏置使轿底倾斜。将轿厢停在约一半提升高度的地方,使轿顶与对重在同一高度并能从中间层楼的厅门方便地进入轿顶,以便增减对重。 (2)切断电梯电源。用机械方法打开抱闸,手动盘车。由手感可知对重侧与轿厢侧重量是否大致平衡。适当增减对重块,直至两侧基本平衡。 (3)在机房控制柜上操纵电梯以正常速度运行。为使测量准确,人不要站在轿厢内开车。如果在机房操纵电梯不方便,当然也可以在轿内开车,不过要将开车人的体重准确计入轿内负载。当轿厢运行至对重与轿厢在同一高度时测量曳引电机的定子电流。 (4) 比较上行和下行电流值。如上行电流大于下行电流,说明对重侧比轿厢侧轻,应增加对重块;如上行电流小于下行电流,说明对重侧较重,应减少对重块,

结构力学次课力矩分配法分配系数结点不平衡力矩

梦想不会逃跑,会逃跑的永远都是自己! 结构力学第27次课 第8章力矩分配法 分配系数 结点不平衡力矩2012-6-6 第1节课 其他约束情况下 超静定单跨梁的转动刚度 1 转动刚度:梁端发生单位转角产生的弯矩。 ??? ?? ??????=?=远端为自由端远端为平行支链杆远端为铰支端远端为固定端0 341 ik ik ik ik ik ik i i i S S M 2 分配系数:与转动刚度成正比 () 1 ==∑∑i ik i ik ik ik S S μμ3 传递系数:近端发生转角时,远端弯矩与近端弯矩的比值. ??? ? ????-??== 远端为平行支链杆远端为铰支端 远端为固定端1021 ik ki ik M M C ?结构力学第26次课(mardi 5-juin -2012)内容回顾 ( ) ( )a b 1 2 3 4 A l l l l B C A D E =1i =1 i =1i =1 i 单结点的力矩分配 F P q A 原结构 = F P q A A 状态 -M B 状态 + A 点附加刚臂阻止转动,承担汇交杆端的不平衡固端弯矩M 。 在结点上加一个反向的力矩。 (相当于刚臂放松) B 状态的内力——分配弯矩 用力矩分配法计算 A 状态的内力——固端弯矩 查表计算 例题-M(作用在结点上)结点不平衡力矩 3/7 4/7i i M i i M B M B M B =-M M 1. 直接作用结点力偶 分配系数:二、结点不平衡力矩例题 3/7 4/7-ql 2/8固端弯矩q i i l l 分配系数:-ql 2/8 结点不平衡力矩 2 8 ql 2. 杆上作用荷载 M B M B 28 ql 单结点的力矩分配 例题 -F P l 固端弯矩 -F P l 0 F P l/2 F P l 杆端弯矩 0F P l /2F P l 分配、传递l l 2i i F P 1 0F P l F P l/2 M 图 3. 带悬臂端杆件 分配系数:

(完整版)沉淀溶解平衡知识点

一.固体物质的溶解度 1.溶解度:在一定温度下,某固体物质在100g 溶剂里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叫做这种物质在这种溶剂里的溶解度。符号:S ,单位:g ,公式:S=(m 溶质/m 溶剂 )×100g 2.不同物质在水中溶解度差别很大,从溶解度角度,可将物质进行如下分类: 溶解性 易溶 可溶 微溶 难溶 溶解度 >10g 1-10g 0.01-1g <0.01g 3.绝大多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少数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不明显,个别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 二?沉淀溶解平衡 1.溶解平衡的建立 讲固态物质溶于水中时,一方面,在水分子的作用下,分子或离子脱离固体表面进入水中,这一过程叫溶解过程;另一方面,溶液中的分子或离子又在未溶解的固体表面聚集成晶体,这一过程叫结晶过程。当这两个相反过程速率相等时,物质的溶解达到最大限度,形成饱和溶液,达到溶解平衡状态。 2.沉淀溶解平衡 绝对不溶解的物质是不存在的,任何难溶物质的溶解度都不为零。以AgCl 为例:在一定温度下,当沉淀溶解和生成的速率相等时,便得到饱和溶液,即建立下列动态平衡: AgCl(s) Ag +(aq)+Cl - (aq) 3.溶解平衡的特征 1)动:动态平衡 2)等:溶解和沉淀速率相等 3)定:达到平衡,溶液中离子浓度保持不变 4)变:当外界条件改变时,溶解平衡将发生移动,达到新的平衡。 三.沉淀溶解平衡常数——溶度积 1)定义:在一定温度下,难溶性物质的饱和溶液中,存在沉淀溶解平衡,其平衡常数叫溶度积常数。 2)表达式:以MmAn(s) mMn +(aq)+nAm -(aq)为例: Ksp=[c(Mn+)]m ·[c(Am-)]n 3)意义:反应了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对于阴阳离子个数比相同的电解质,Ksp 数值越大,电解质在 水中的溶解能力越强。 4)影响因素:与难溶电解质的性质和温度有关,而与沉淀的量和溶液中离子的浓度无关。 四.影响沉淀溶解平衡的因素 1)内因:难溶电解质本身的性质 2)外因:①浓度:加水稀释,沉淀溶解平衡向溶解的方向移动 ②温度:多数难溶性电解质溶解于水是吸热的,所以升高温度,沉淀溶解平衡向溶解的方向 移动。 ③同离子效应:向沉淀溶解平衡体系中,加入相同的离子,使平衡向沉淀方向移动。 ④其他:向体系中加入可与体系中某些离子反应生成更难溶或气体的离子,使平衡向溶解方 向移动。 五.溶度积规则 通过比较溶度积Ksp 与溶液中有关离子的离子积Qc 的相对大小,可以判断难溶电解质在给定条件下沉 淀能否生成或溶解?对AgCl 而言,其Qc=c(Ag +)·c(Cl -),该计算式中的离子浓度不一定是平衡浓度,而 Ksp 计算式中的离子浓度一定是平衡浓度? 1)若Qc>Ksp,则溶液过饱和,有沉淀析出,直至溶液饱和,达到新的平衡? 2)若Qc=Ksp,则溶液饱和,沉淀与溶解处于平衡状态? 溶解 沉淀

实验一 化学平衡常数及分配系数的测定

实验一化学平衡常数及分配系数的测定 【实验目的】 1、了解反应KI+I2→KI3。 2、熟悉测定反应的平衡常数及分配系数的一种方法。 【实验器材】 恒温槽1套,250ml碘量瓶3个,50mL移液管,250ml锥形瓶4个,碱式滴定管1支,100ml量筒1个 0.01mol/L Na2S2O3标准溶液,0.1 mol/L KI溶液,分析纯四氯化碳,碘的四氯化碳饱和溶液,0.1%淀粉溶液 【实验原理】 定温、定压下,碘和碘化钾在水溶液中建立如下的平衡:KI+I2→KI3,为了测定平衡常数,若用标准溶液来滴定溶液中I2的浓度,平衡将向左移动,使KI3继续分解,因而最终只能测定溶液中I2和KI3的总量。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可在上述溶液中加入四氯化碳,然后充分摇混(KI和KI3不溶于四氯化碳),当温度和压力一定时,上述平衡及I2在四氯化碳和水层的分配平衡同时建立。测得四氯化碳层中I2的浓度,即可根据分配系数求得水层中I2 的浓度。其反应式为:S2O32-+I2→S4O62-+I-,设水层中KI和KI3总浓度为b,KI的初始浓度为c,四氯化碳层I2的浓度为a’,I2在水层及四氯化碳的分配系数为K,实验测定分配系数K及四氯化碳层中I2的浓度a’后,则根据K=a’/a,即可求得水层中I2的浓度a。再从已知c及测得的b,即可求得平衡常数:Kc=[KI3]/[ I2][KI]=(b-a)/a[c-(b-a)] 【实验内容】 1. 按列表要求将溶液配于碘量瓶中,并将数据记录于表中; 2. 将配好的溶液置于30℃的恒温槽内,每隔5分钟取出震荡一次,约半小时后,按表列数据取样进行分析。 3. 水层分析时,用Na2S2O3滴定,加淀粉溶液做指示剂,然后仔细滴定至蓝色恰好消失。 4. 取CCl4层分析时,用洗耳球使移液管较微鼓泡通过水层进入四氯化碳层,以免水进入移液管中。于锥形瓶中加入10~15ml水,6滴淀粉溶液,然后将四氯化碳层样放入水层(为增快I2进入水层,可加入KI)。小心地滴定至水层蓝色消失,四氯化碳不再显红色。滴定各瓶上、下两层所需Na2S2O3量,记于表中。 5. 滴定后和未用完的四氯化碳层,皆应倾入回收瓶中。

六化学平衡常数及分配系数的测定

实验六 化学平衡常数及分配系数的测定 一、实验目的 测定I 2在CCl 4和H 2O 中的分配系数k 以及反应I 2+KI=KI 3的平衡常数K C 。 二、实验原理 在恒温、恒压下I 2和KI 在水溶液中建立如下平衡: I 2+KI=KI 3 (1) 为了测定平衡常数,应在不扰动平衡状态的条件下,测定平衡组成。当上述反应达到平衡时,若用Na 2S 2O 3标准溶液来滴定溶液中I 2的浓度,则随着I 2的消耗,平衡将向左移动,使KI 3继续分解,最终只能测得溶液中I 2和KI 3的总量。为了测定I 2的单独浓度,可在上述溶液中加入CCl 4,然后充分摇匀。由于KI 和KI 3均不溶于CCl 4,只有I 2既可溶于CCl 4也可溶于H 2O ,当温度和压力一定时,上述化学平衡及I 2在CCl 4层和H 2O 层中的分配平衡同时建立。 设a ——平衡时H 2O 层中的2I C a ’——平衡时CCl 4层中2I C b ——平衡时H 2O 层中32KI I C C + c ——KI 溶液初浓度 实验测得分配系数k 及CCl 4层中I 2浓度a ’后,根据k=a ’/a 即可求得H 2O 层中I 2的单独浓度a 。再从已知c 及测得的b ,即可计算(1)式的平衡常数。 ] [23)(a b c a a b C C C K KI I KI C ---= = 三、仪器和试剂 恒温槽一套;250ml 碘量瓶3个;50ml 移液管3支;10ml 移液管2支;250ml H 2O 层 (稀KI 层) CCl 4层 H 2O 层 (稀KI 层) CCl 4层 II 、III 号样 I 号样

分配系数和化学反应平衡常数的测定

西安交通大学实验报告 课程:物理化学实验 系别:化学系 专业班号: 组别: 实验日期:2016年3月 日 姓名: 学号: 交报告日期:2016年3月 日 同组者: 实验名称:分配系数和化学反应平衡常数的测定 一、 实验目的 (1)测定碘在四氯化碳和水中的分配系数。 (2)测定水溶液中碘与碘离子之间配合反应的标准平衡常数。 二、 实验原理 1. 碘在水和四氯化碳中分配系数的测定 在一定温度下,将一种溶质A 溶解在两种互不相溶的液体溶剂中,当系统达到平衡时此溶质在这两种溶剂中分配服从一定的规律。即如果溶质A 在这两种溶剂中既无解离作用,也无蒂合作用,则在一定温度下平衡时,该平衡可以表示如下: A(溶剂1) B (溶剂2) 根据相平衡规则,此时A 在这两种溶剂中的化学势相等。进一步根据溶质型组分的化学势表达式,,A 在这两种溶剂中的活度之比是一常数,可用K d 表示。若两种溶液都比较稀,则它们相对浓度之比近似等于K d ,称为分配系数; 12 12//c c c c c c K d ==θ θ 如果溶质A 在溶剂1和溶剂2中的分子形态不同,则分配系数的表示式就不同。例如,如果A 发生蒂合作用并主要以A n 形式存在,则该平衡可以表示为: A(溶剂1) nA (溶剂2) 其中n 是缔合度,它表明缔合分子A n 是由单分子组成的。此时分配系数可表示为: θ θc c c c K n d /)/(12= 若将I 2加入CCl 4和H 2O 这两种互不相溶的液体中,则会在这两相中建立如下平衡:

I 2 (H 2 O) I 2(CCl 4) 分别滴定CCl 4层和H 2O 层中I 2的浓度。 2. 在水溶液中碘与碘离子配合反应的标准平衡常数的测定 在水溶液中会发生配合反应并建立碘负离子与碘三负离子平衡,其平衡 常数可表示为: ) /()/() /(23 2 3 2 3 θ θθθγγγc c c c c c a a a K I I I I I I I I I ?? ?= ?= --- --- 若溶液比较稀,则溶液中各组分活度系数都近似为1,那么 θθθ c K c c c c K c I I I ?=??≈ -- 2 3 在一定温度和压力下,把浓度为c 的KI 水溶液与I 2的CCl 4溶液按一定比 例混合后,用滴定方法测得浓度后可得出水层中配合碘的浓度为d=(b+d)-b,进一步可得出水溶液中碘和碘离子配合反应的标准平衡常数为: b d c c d c K K c ?-?= ?=)(θ θ θ 三、 仪器和药品 150ml 分液漏斗3个,250ml 磨口锥形瓶3个,100ml 量筒1个,5ml 微量滴定管1支,20ml 移液管(有刻度)2个,5ml 移液管3支,25ml 移液管3支,CCl 4(分析纯),0.1mol/L 的KI 溶液,0.1mol/L 的Na 2S 2O 3溶液,I 2的CCl 4溶液(饱和),淀粉指示剂。 四、 实验步骤 (1) 先将三个洗净烘干的锥形瓶按实验表加入不同液体。 (2) 将上述装好溶液的锥形瓶塞号塞子,并剧烈摇动30min ,使碘在CCl 4 层和水层充分达到分配平衡。摇动时勿用手握瓶壁,以免温度发生变化,然后倒入分液漏斗静置。 (3) 待两层完全清晰后,用移液管吸取各样品的CCl 4层5ml 放入干净的锥 形瓶中,并用量筒加入KI 溶液10ml ,促使I 2被提取到水层中。摇动锥形瓶,然后用Na 2S 2O 3滴定。待淡至淡黄色时,加入淀粉指示剂继

碳酸平衡系数表

碳酸平衡系数 pH α0α1α2α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0.9861 0.9826 0.9782 0.9727 0.9659 0.9574 0.9469 0.9341 0.9185 0.8995 0.8766 0.8495 0.8176 0.7808 0.7388 0.6920 0.6409 0.5864 0.5297 0.4722 0.4154 0.3608 0.3095 0.2626 0.2205 0.1834 0.1514 0.1241 0.1011 0.08203 0.06626 0.05334 0.04282 0.03429 0.02741 0.02188 0.8746 0.01388 0.01388 0.01741 0.02182 0.02731 0.03414 0.04260 0.05305 0.06588 0.08155 0.1005 0.1234 0.1505 0.1824 0.2192 0.2612 0.3080 0.3591 0.4136 0.4703 0.5278 0.5845 0.6391 0.6903 0.7372 0.7793 0.8162 0.8481 0.8752 0.8980 0.9169 0.9324 0.9449 0.9549 0.9629 0.9690 0.9736 0.9768 0.9788 2.053×10-8 3.250×10-8 5.128×10-8 8.082×10-8 1.272×10-7 1.998×10-7 3.132×10-7 4.897×10-7 7.631×10-7 1.184×10-6 1.830×10-6 2.810×10-6 4.286×10-6 6.487×10-6 9.729×10-6 1.444×10-5 2.120×10-5 3.074×10-5 4.401×10-5 6.218×10-5 8.669×10-5 1.193×10-4 1.623×10-4 2.182×10-4 2.903×10-4 3.828×10-4 5.008×10-4 6.506×10-4 8.403×10-4 1.080×10-3 1.383×10-3 1.764×10-3 2.245×10-3 2.849×10-3 3.610×10-3 .4.566×10-3 5.767×10-3 7.276×10-3 72.062 57.447 45.837 36.615 29.290 23.472 18.850 15.179 12.262 9.946 8.106 6.644 5.484 4.561 3.823 3.247 2.785 2.418 2.126 1.894 1.710 1.564 1.448 1.356 1.282 1.224 1.178 1.141 1.111 1.088 1.069 1.054 1.042 1.032 1.024 1.018 1.012 1.007

化学平衡常数及分配系数的测定

化学平衡常数及分配系数的测定 1. 简述测定反应KI+I 2=KI 3的平衡常数的基本原理。 答:在恒温下,碘(I 2)溶在含有碘离子(I -)的溶液中,大部分成为络离子(I 3-),并存在下列平衡: 其平衡常数表达式为: 2 32323I I I I I I I I I a c c c c K γγγαααθ------?== (2) 式中:α,c ,γ分别为活度,浓度和活度系数。由于在同一溶液中,离子强度相同(I -与I 3-电价相同)。 由德拜-休克尔公式: I I Z i i +-=1509.0lg 2γ (3) 计算可知,活度系数 --=3 I I γγ (4) 在水溶液中,I 2浓度很小 12 ≈I γ (5) 一定温度下,故得: c I I I a K c c c c K =≈--23 θ (6) 为了测定平衡常数,应在不干扰动态平衡的条件下测定平衡组成。在本实验中,当达到上述平衡时,若用硫代硫酸钠标准液来滴

定溶液中的I 2浓度,则会随着I 2的消耗,平衡将向左端移动,使I 3-继续分解,因而最终只能测得溶液中I 2和I 3-的总量。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可在上述溶液中加入四氯化碳(CCl 4),然后充分震荡 (I -和I 3-不溶于CCl 4),当温度一定时,上述化学平衡及I 2在四氯化碳层和水层的分配平衡同时建立,如图1所示。首先测出I 2在H 2O 及CCl 4层中的分配系数K d ,待平衡后再测出I 2在CCl 4中的浓度,根据分配系数,可算出I 2在KI 水溶液中的浓度。再取上层水溶液分析,得到I 2和I 3-的总量。 ()平衡水层水层=,,3232---+I I I I c c c c (7) 由于在溶液中I -总量不变,固有: 平衡平衡初始=,,,3----I I I c c c (9) 因此,将平衡后各物质的浓度代入式(7)就可求出此温度下的平衡常数K c 。 2. 在KI+I 2=KI 3反应平衡常数测定实验中,所用的碘量瓶和锥形瓶哪些需要干燥?哪些不需要干燥?为什么? 答:配置2号液的碘量瓶需要干燥,配置1号液的碘量瓶和锥形瓶不需要干燥。因为2号液是用来测定平衡浓度的,平衡时I -的浓度是用公式平衡平衡初始=,,,3----I I I c c c 求得,初始的KI 浓度必须准确已 知,所以必须干燥。1号液是用来测I 2在H 2O 及CCl 4层中的分配系数K d ,分配系数与浓度无关,锥形瓶是滴定用的,滴定的是I 2的总的物质的量,与浓度无关,因此不需干燥。 - 264 --2322O S I 2 O S 2 +=+I

物理化学实验报告——分配系数和化学反应平衡常数的测定

物理化学实验报告 班级:姓名: 学号:实验日期:2019年3月14日实验名称:分配系数和化学反应平衡常数的测定 一、实验目的 (一)测定碘在四氯化碳中和水中的分配系数 (二)测定水溶液中碘与碘离子之间的配合反应的标准平衡常数 二、实验原理 1、碘在水和四氯化碳中分配系数的测定 在一定温度下,将一种溶质A溶解在两种互不相溶的液体溶剂中,当系统达到平衡时此溶质在这两种溶剂中分配服从一定的规律。即如果溶质A在这两 种溶剂中既无解离作用,也无缔合作用,则在一定温度下平衡时,该平衡可以 表示如下: AA?溶剂1??BB(溶剂2) 根据相平衡规则,此时A在这两种溶剂中的化学势相等。进一步根据溶质型组分的化学势表达式,A在这两种溶剂中的活度之比是一常数,可用 K d表 示。若两种溶液都比较稀,则它们相对浓度之比近似于 K d ,称为分配系数。 kk dd=cc2∕ccθθcc1∕ccθθ=cc2cc1 如果溶质 A 在溶剂 1和溶剂 2中的分子形态不同,则分配系数的表示式就不同。例如,如果 A发生缔合作用并主要以 A n 形式存在,则该平衡可以表 示为: AA?溶剂1??nnAA(溶剂2) 其中n是缔合度,它表明缔合分子A n是由单分子组成的。此时分配系数可表示为: kk dd=?cc2ccθθ??nn cc1∕ccθθ 若将I2加入CCl4和H2O这两种互不相溶的液体中,则会在这两相中建立如下平衡:

I2(H2O)?I2(CCl4) 分别滴定CCl4层和H2O层中I2的浓度,即可求出I2在这两相中的分配系数K d。 2、在水溶液中碘与碘离子配合反应的标准平衡常数的测定 在水溶液中会发生配合反应并建立碘负离子与碘三负离子平衡,其平衡常数可 表示为 kkθθ=aa II3?aa II??aa II2=γγII3?γγII??γγII2??cc II3?cc?θθ? ?cc II?cc?θθ???cc II2cc?θθ? 若溶液比较稀,则溶液中各组分活度系数都近似为1,那么: 在一定温度和压力下,把浓度为c的KI水溶液与I2的CCl4溶液按一定比例混 合后,经过充分振荡,通过滴定法测得CCl4中碘的浓度a与水层中I2的总浓 度b+d,水中配合碘的浓度为 kkθθ≈cc II3?cc II??cc II2?ccθθ=kk cc?ccθθ 则配合反应的标准平衡常数为 kkθθ=kk cc?ccθθ=dd?ccθθ(cc?dd)?bb 三、仪器和药品 150mL分液漏斗3个、250mL磨口锥形瓶3个、100mL量筒1个、5mL微量滴定管一支、20mL移液管(有刻度)2个、5mL移液管3支、25mL移液管3支、 CCl4(分析纯)、0.1mol/L的KI溶液、0.1mol/L的Na2SO3溶液、I2的CCl4溶 液(饱和)、淀粉指示剂。 四、实验步骤 (一)先将三个洗净烘干的锥形瓶按实验表加入不同液体。 编号H2O / mL CCl4 / mL I2 的CCl4 饱和溶液/ mL KI 溶液/ mL 1 100 0 20 0 2 100 10 10 0 3 0 15 5 100 (二)将上述装好溶液的锥形瓶塞好塞子,并剧烈摇动30min,使碘在CCl4层与水层间充分达到分配平衡。摇动时勿用手抚握瓶壁,以免温度发生变化,然后倒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