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云南省昆明市第三次市统测理科综合试卷

2019年云南省昆明市第三次市统测理科综合试卷
2019年云南省昆明市第三次市统测理科综合试卷

2014年全国高考理综试题及答案-天津卷

201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天津卷) 理科综合生物部分 1.二倍体生物细胞正在进行着丝点分裂时,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细胞中一定不存在同源染色体 B.着丝点分裂一定导致DNA数目加倍 C.染色体DNA一定由母链和子链组成 D.细胞中染色体数目一定是其体细胞的2倍 【答案】C 2.下图是细胞中糖类合成与分解过程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过程①只在线粒体中进行,过程②只在叶绿体中进行 B.过程①产生的能量全部储存在A TP中 C.过程②产生的(CH2O)中的氧全部来自H2O D.过程①和②中均能产生[H],二者还原的物质不同 【答案】D 3. 图a、b分别为农村和城市生态系统的生物量(生命物质总量)金字塔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两个生态系统均可通过信息传递调节种间关系 B.两个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均由3个营养级组成 C.城市生态系统不具有自我调节能力,抵抗力稳定性低 D.流经两个生态系统的总能量均是其植物所固定的太阳能 【答案】A 4.为达到相应目的,必须 ..通过分子检测的是 A.携带链霉素抗性基因受体菌的筛选 B.产生抗人白细胞介素-8抗体的杂交瘤细胞的筛选 C.转基因抗虫棉植株抗虫效果的鉴定 D.21三体综合征的诊断 【答案】B 5.MRSA菌是一种引起皮肤感染的“超级细菌”,对青霉素等多种抗生素有抗性。为研究人母乳中新发现的蛋白质H与青霉素组合使用对MRSA菌生长的影响,某兴趣小组的实验设计及结果如下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细菌死亡与否是通过光学显微镜观察其细胞核的有无来确定 B.第2组和第3组对比表明,使用低浓度的青霉素即可杀死MRSA菌

2014年全国高考理综试题及答案-大纲

201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卷) 理科综合 一、选择题:本题共13个小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有关细胞核的叙述,错误 ..的是 A.蛋白质是细胞核中染色质的组成成分 B.细胞核中可进行遗传物质的复制和转录 C.小分子物质可以通过核孔,大分子物质不能 D.有丝分裂过程中存在核膜消失和重新形成的现象 2.ATP是细胞中重要的高能磷酸化合物。下列有关ATP的叙述,错误 ..的是 A.线粒体合成的ATP可在细胞核中发挥作用 B.机体在运动时消耗ATP,睡眠时则不消耗A TP C.在有氧与缺氧的条件下细胞质基质中都能形成A TP D.植物根细胞吸收矿质元素离子所需的A TP来源于呼吸作用 3.下列关于人体淋巴细胞的叙述,错误的是 A.在胸腺中发育成熟的T淋巴细胞可参与细胞免疫 B.效应T淋巴细胞可攻击被病原体感染的宿主细胞 C.T淋巴细胞和B淋巴细胞都是由造血干细胞发育成的 D.T细胞释放的淋巴因子不能使受到抗原刺激的B细胞增殖 4.某同学在①、②、③三种条件下培养大肠杆菌,这三种条件是: ①以葡萄糖为碳源的培养基,不断补充培养基,及时去除代谢产物 ②以葡萄糖为碳源的培养基,不补充培养基,不去除代谢产物 ③以葡萄糖和乳糖为碳源的培养基,不补充培养基,不去除代谢产物 根据培养结果绘制的一段时间内菌体数的对数随时间变化的趋势图如下: 假设三种培养基中初始总糖量相等,则①、②、③三种条件依次对应的趋势图是 A.甲、乙、丙 B.乙、丙、甲 C.丙、甲、乙 D.丙、乙、甲 5.为了验证单侧光照射会导致燕麦胚芽鞘中生长素分布不均匀这一结论,需要先利用琼

2020届云南省统测理科综合生物试卷

2020届云南省统测生物试卷 1.向鱼鰾鳔内注入适量质量浓度为0.3g/mL的蔗糖溶液,扎紧口并称重,然后将其浸入质量浓度为0.05g/mL 的蔗糖溶液中,每隔10分钟称重一次。1小时内,鱼鳔重量逐渐增加;1小时后,鱼鳔重量不再增加。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鱼鳔重量增加是因为外界水分子的进入 B.鱼鳔重量不再增加时,水分子的进出处于动态平衡状态 C.鱼鳔重量不再增加时,鱼鳔内外蔗糖溶液的浓度可能相等 D.若实验开始时,在鱼鳔外的蔗糖溶液中加入蔗糖酶,鱼鳔重量增加的速率加快 2.再生是指生物体的组织或器官在受损或胁迫后自我修复或替换的过程。再生过程中不会发生 A.细胞凋亡 B.基因选择性表达 C.基因重组 D.DNA半保留复制 3.为探究pH对叶绿素稳定性的影响,某科研小组进行了如下实验。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叶绿素可用无水乙醇提取 B.该实验设置了四个实验组,是一个对比实验 C.该实验说明叶绿素在酸性条件下不稳定,在碱性条件下稳定 D.由该实验结果推测,酸雨可能会造成藻类植物光合作用能力下降 4.关于结核杆菌的说法,正确的是 A.结核杆菌同时含有两种核酸,DNA是它的遗传物质 B.结核杆菌需利用宿主的核糖体合成蛋白质 C.结核杆菌侵入人体后,刺激浆细胞,会引起机体的体液免疫 D.人体依赖细胞免疫即可将入侵宿主细胞的结核杆菌清除 5.在灌浆期后,麻雀受高粱散发的香味吸引大量迁飞至农田,但并不是所有高粱都受麻雀青睐,有些只有 极少籽粒被啄食。研究发现,不受青睐的高粱通过基因调控合成了高含量单宁(涩味)和低浓度香味挥发物,进而减少被麻雀采食。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高粱流入麻雀的能量占高粱同化量的20% B.高粱的可遗传变异为进化提供了原材料中 C.在麻雀的选择下,高粱种群的基因频率会发生定向改变 D.高粱和麻雀之间存在共同进化 6.关于生产生活中的科学道理,表述错误的是 A.用一定浓度的赤霉素溶液处理生长期的芦苇,芦苇的纤维长度增加 B.园林工人对绿篱定期修剪,目的是解除顶端优势,抑制侧芽生长 C.“红柿摘下未熟,每篮用木瓜三枚放入,得气即发,并无涩味”,这种“气”是乙烯,能促进果实成熟 D.“凡嫁接矮果及花,用好黄泥晒干,筛过,以小便浸之。……又晒又浸,凡十余次,以泥封树枝…… 则根生。”黄泥吸附小便中的吲哚乙酸,促进枝条生根

2014年高考理综全国卷1及答案

文科综合能力测试试卷 第1页(共40页) 文科综合能力测试试卷 第2页(共40页) 绝密★启用前 2014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全国新课标卷1)理 科综合能力测试 使用地区:陕西、山西、河南、河北、湖南、湖北、江西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30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注意事项: 1.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 回答第Ⅰ卷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 回答第Ⅱ卷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4.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F —19 Al —27 P —31 S —32 Ca —40 Fe —56 Cu —64 Br —80 Ag —108 第Ⅰ卷(选择题 共126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13小题,每小题6分,共7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 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关于细胞膜结构和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 脂质和蛋白质是组成细胞膜的主要物质 B. 当细胞衰老时,其细胞膜的通透性会发生改变 C. 甘油是极性分子,所以不能以自由扩散的方式通过细胞膜 D. 细胞产生的激素与靶细胞膜上相应受体的结合可实现细胞间的信息传递 2. 正常生长的绿藻,照光培养一段时间后,用黑布迅速将培养瓶罩上,此后绿藻细胞的叶绿体内不可能发生的现象是 ( ) A. 2O 的产生停止 B. 2CO 的固定加快 C. ATP/ADP 比值下降 D. NADPH/NADP +比值下降 3. 内环境稳态是维持机体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 A. 内环境保持相对稳定有利于机体适应外界环境的变化 B. 内环境稳态有利于新陈代谢过程中酶促反应的正常进行 C. 维持内环境中Na +、K +浓度的相对稳定有利于维持神经细胞的正常兴奋性 D. 内环境中发生的丙酮酸氧化分解给细胞提供能量,有利于生命活动的进行 4. 下列关于植物细胞质壁分离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 与白色花瓣相比,采用红色花瓣有利于实验现象的观察 B. 用黑藻叶片进行实验时,叶绿体的存在会干扰实验现象的观察 C. 用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不同部位观察到的质壁分离程度可能不同 D. 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的液泡中有色素,有利于实验现象的观察 5. 如图为某种单基因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的系谱图(深色代表的个体是该遗传病患者,其余为表现型正常个体)。近亲结婚时该遗传病发病率较高,假定图中第Ⅳ代的两个个体婚配生出一个患该遗传病子代的概率为1/48,那么,得出此概率值需要的限定条件是( ) A. 2Ⅰ和4Ⅰ必须是纯合子 B. 1Ⅱ、1Ⅲ和4Ⅲ必须是纯合子 C. 2Ⅱ、3Ⅱ、2Ⅲ和3Ⅲ必须是杂合子 D. 4Ⅱ、5Ⅱ、1Ⅳ和2Ⅳ必须是杂合子 6. 某种植物病毒V 是通过稻飞虱吸食水稻汁液在水稻间传播的。稻田中青蛙数量的增加可减少该病毒在水稻间的传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 青蛙与稻飞虱是捕食关系 B. 水稻与青蛙是竞争关系 C. 病毒V 与青蛙是寄生关系 C. 水稻和病毒V 是互利共生关系 7. 下列化合物中同分异构体数目最少的是 ( ) A. 戊烷 B. 戊醇 C. 戊烯 D. 乙酸乙酯 9. 已知分解1 mol 22H O 放出热量98 kJ 。在含少量I 的溶液中,22H O 分解的机理为 222I O H O I H O --??→++ 慢 2222IO O O O I H H --??++→+ 快 下列有关该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 ( ) ------------- 在 --------------------此 -------------------- 卷--------------------上 -------------------- 答-------------------- 题--------------------无 -------------------- 效---------------- 姓名________________ 准考证号_____________

云南省第一次省统测理综物理试题及答案

O 甲 乙 B -B 132017年云南省第一次高中毕业生复习统一检测 理综物理试题及答案 二、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4—17题,只 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18—21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1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在光电效应现象中,金属的逸出功随入射光的频率增大而增大 B .原子核式结构模型是由卢瑟福在α粒子散射实验基础上提出的 C .磁铁的周围存在磁场,说明磁场不一定是电荷运动产生的 D .当电荷运动方向与磁场方向不垂直时,其所受洛伦兹力的方向与磁场方向也不垂直 15.一物体沿竖直方向运动,以竖直向上为正方向,其运动的v -t 图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 正确的是 A .0~t 1时间内物体处于失重状态 B .t 1~t 2时间内物体机械能守恒 C .t 2~t 3时间内物体向下运动 D .0~t 2时间内物体机械能一直增大 16.如图所示,一轻质细绳一端固定于竖直墙壁上的O 点,另一端跨过大小可忽略不计摩擦 的定滑轮P 悬挂物块B ,OP 段的绳子水平,长度为L 。现将一带挂钩的物块A 挂到OP 段的绳子上,A 、B 物块最终静止。已知A (包括挂钩)、B 的 质量比为 8 5 A B m m =,则此过程中物块B 上升的高度为 A .L B . 3L C . 45 L D .23 L 17.如图甲所示,一圆形金属线圈放置于匀强磁场中,磁场方向与线圈平面垂直,磁感应强 度为B 0。现让线圈绕其一条直径以50Hz 的频率匀速转动,较长时间t 内产生的热量为 Q ;若线圈不动,让磁场以图乙所示规律周期性变化,要在t 时间内产生的热量也为Q , 乙图中磁场变化的周期T 以s 为单位,数值应为 A .150 π B .50π C .25π D .125π 18.甲乙两人在光滑冰面上相向运动,相遇时两人掌心相碰互推对方,分开后两人运动方向相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若m m >甲乙,则甲对乙的冲量一定大于乙对甲的冲量 B .无论甲、乙质量关系如何,甲、乙两人的动量变化量大小一定相等 C .若甲的运动方向没变,则相互作用前甲的速率一定大于乙的速率

2019年云南省第一次统测统测理综生

2019年xx第一次统测生物试题分析 一、试题分析 本次选择题部分学生丢分过多,导致最终的结果不理想。选择题考察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对学生来说难度偏大,而且做题时容易纠结。 二、考情分析 选择题 我校学生普遍第一题错误率较大。 第一题主要考察酶的相关知识,考点较细,而且不局限在必修二,对比必修一考察了扩展知识。 第二题主要从T细胞角度出发,考察学生的审题能力,将课本知识与题意结合考察。 第三题考察高中阶段的实验细节。 第四题从实例出发考察基因重组的本质。 第五题考察了激素的相关知识,重记忆。 第六题结合题意考察学生对生态系统、群落的解读。 复习建议: 1、重点知识多强调; 2、注重抽查学生的听课情况; 3、引导学生学会知识迁移。 29题结合实验考察为光合作用原理和影响因素,考查学生实验分析、控制变量能力,题目中部分信息错误。试题目将实验探究与光合作用相关知识紧密结合,立意新颖,考察内容灵活。较好体现了生物核心素养中的生命观念、理性思维和实验探究能力。

复习建议: (1)加强实验分析原因题解答思路的培养训练。构建学生解答分析原因题的答题思维模式。“在什么条件,发生什么变化,产生什么结果。” (2)加强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相关基础知识背记及应用。只有记得知识了才能答的出来。强化基础知识默写。 (3)提高学生理解力,加强学生审题和规范答题能力。训练学会找题眼,理解题意,答题不偏题。不要写错字,练一练字,书写不潦草,否则扫描不清楚影响得分。讲解阅卷的评分标准,要求学生用专业术语规范答题,答达得分点。 (4)加强学生训练。多训练,多总结,熟能生巧。进行专题训练,突破复习中的易错点。提高分析材料、图形的能力,充分、有效利用材料、图形中的信息答题。 30题 本次试题主要考察的内容有:体液调节,注重对基础知识的记忆以及对知识在毒品中的应用学生反映出基础知识的掌握不牢;神经递质的成因和特点理解不到位;已知条件中隐含信息的挖掘和提取的能力不强 教学建议: 1.进一步强化教学过程中基本概念的分析与理解 2.教师要规范教学过程中生物专业术语的使用 3.要更多的培养学生分析和提取题干信息的能力 31题 考察范围为必修三生态学知识:价值的判断、信息的类型及作用、能量的去路问题、种间关系、进化,侧重对基础知识的记忆。 复习建议:

2014年高考真题——理综(重庆卷) Word版含答案

201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重庆卷) 理科综合生物部分 1.下列与实验有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A.人的口腔上皮细胞经处理后被甲基绿染色,其细胞核呈绿色 B.剪取大蒜根尖分生区,经染色在光镜下可见有丝分裂各时期 C.叶绿体色素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越高,在滤纸上扩散就越慢 D.在光镜的高倍镜下观察新鲜菠菜叶装片,可见叶绿体的结构 【答案】A 2. 生物技术安全性和伦理问题是社会关注的热点。下列叙述,错误 ..的是 A.应严格选择转基因植物的目的基因,避免产生对人类有害的物质 B.当今社会的普遍观点是禁止克隆人的实验,但不反对治疗性克隆 C.反对设计试管婴儿的原因之一是有人滥用此技术选择性设计婴儿 D.生物武器是用微生物、毒素、干扰素及重组致病菌等来形成杀伤力 【答案】D 3.驻渝某高校研发的重组幽门螺杆菌疫苗,对该菌引发的胃炎等疾病具有较好的预防效果。实验证明,一定时间内间隔口服该疫苗3次较1次或2次效果好,其主要原因是 A.能多次强化刺激浆细胞产生大量的抗体 B.抗原的积累促进T细胞释放大量淋巴因子 C.记忆细胞数量增多导致应答效果显著增强 D.能增强体内吞噬细胞对抗原的免疫记忆 【答案】C 4.题4图是利用基因工程培育抗虫植物的示意图。以下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②的构建需要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和DNA聚合酶参与 B.③侵染植物细胞后,重组Ti质粒整合到④的染色体上 C.④的染色体上若含抗虫基因,则⑤就表现出抗虫性状 D.⑤只要表现出抗虫性状就表明植株发生了可遗传变异 【答案】D 5. 题5图为乙醇在人体内主要的代谢过程。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乙醇转化为乙酸发生的氧化反应,均由同一种氧化酶催化 B.体内乙醇浓度越高,与乙醇分解相关的酶促反应速率越快 C.乙醇经代谢产生的[H]可与氧结合生成水,同时释放能量 D.正常生理情况下,人体分解乙醇的速率与环境温度呈正相关 【答案】C 6. 获2013年诺贝尔奖的科学家发现了与囊泡运输相关的基因及其表达蛋白的功能,揭示了信号如何引导囊泡精确释放运输物。突触小泡属于囊泡,以下相关叙述,错误 ..的是 A.神经元中的线粒体为突触小泡的运输提供了能量 B.神经元特有的基因决定了突触小泡的运输方式 C.突触前膜的特定蛋白决定了神经递质的释放位置 D.突触小泡中运输物的释放受到神经冲动的影响 【答案】B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54分) 7.(20分) Ⅰ.为治理某废弃采石场的生态环境,对其进行了公园化建设。 (1)对其进行整理和覆土,并选择适生植物进行人工造林,不同恢复时期的植物物种数如题7-Ⅰ图所示。t0→t1,植物残体及凋落物中的有机物被生态系统中的转化为无机物,使土壤条件得到改善;同时由于人工林土壤中存在,导致群落中植物物种数增加;t1→t3,人工林抵抗力稳定性的变化是;群落中植物物种数逐渐增加,物种之间加剧。 (2)通过人工林建设的园林景观构建,既改善了生态环境,又可提高社会和经济效益,这主要体现了生态工程的原理。 Ⅱ.某兴趣小组通过记录传入神经上的电信号及产生的感觉,研究了不同刺激与机体感觉之间的关系,结果如下:

2017年云南省第一次高中毕业生复习统一检测理综生物部分含答案

2017年云南省第一次高中毕业生复习统一检测 理科综合能力测试(生物部分) 班级学号姓名 1.有关细胞间信息交流的叙述,正确的是 A.信息分子是内分泌器官或细胞分泌的微量有机物 B.突触后膜的受体具有识别和转运神经递质的作用 C.信息分子需要经过体液运输才能到达靶细胞发挥作用 D.高等植物细胞可通过胞间连丝相互连接进行信息交流 2.癌胚细胞(CEA)和甲胚细胞(AFP)是人胚胎时期机体合成的两种糖蛋白,出生后其含量很快下降,但某些癌症患者血液中的CEA和AFP含量远超过正常值。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CEA、AFP的合成属于吸能反应 B.CEA或AFP含量超过正常值时,可确诊为癌症 C.体内某些细胞的大量增殖会使CEA、AFP含量升高 D.控制CEA、AFP合成的基因,碱基排列顺序有差异 3.关于生长素的叙述,错误的是 A.生长素的极性运输需要载体协助 B.生长素主要分布在生长旺盛的部分 C.生长素既能促进发芽,也能抑制发芽 D.促进茎生长的生长素浓度一定抑制根的生长 4.下列有关生态系统的叙述,错误的是 A.捕食者和被捕食者相互影响,共同进化 B.发展生态农业能够提高生态系统的能量传递效率 C.草原返青时,“绿色”为食草动物提供了可采食的物理信息 D.建立植物园、动物园和濒危动植物繁育中心都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措施 5.由X染色体上显性遗传导致的遗传病,可能出现 A.父亲患病,女儿一定患此病 B.母亲患病,儿子一定患此病 C.祖母患病,孙女一定患此病 D.外祖父患病,外孙一定患此病 6.一下措施中,能有效控制实验误差的是 A.探索2,4-D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时,先开展预实验 B.调查人群中红绿色盲的发病率时,在多个患者家系中调查 C.调查某种植物种群密度时,随机选取多个样方计数并求平均值 D.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正确数量的变化时,连续七天,每天在不同培养时间抽样检测 7.(9分)双子叶植物的气孔主要分布在叶片的下表皮,是由一对半月形的保卫细胞围成的空腔(如甲图所示),保卫细胞吸水膨胀时气孔开启。回答下列问题: (1)为验证气孔关闭是保卫细胞的吸水和失水引起的,某兴趣小组用0.3g/mL蔗糖溶液和 清水进行相关实验。实验宜选择 (填“洋葱鳞片叶”或“蚕豆叶片”)作为材料,原因是。 该实验的自变量是。 当叶片表皮处于0.3g/mL蔗糖溶液中,气孔处于 (填“开启”或“关闭”)状态。 (2)淀粉—糖的转化(如图乙所示)是解释气孔运动机理的学说之一。在光照下,保卫细胞 内的叶绿体进行光合作用,CO2浓度 (填“升高”或“降低”),引起pH升高,使淀粉磷酸化为葡萄糖-1-磷酸,保卫细胞渗透压升高,细胞从邻近的表皮细胞吸水,气孔开启。根据该学说,夜间气孔会关闭,原因是 。 8.(8分)带状疱疹是由病毒引起的疾病,发作时皮肤出现疱疹,并伴有剧烈疼痛。回答下列问题: (1)病毒侵入人体后,通过细胞处理暴露其特有的抗原,进一步刺激机体 产生抗体进行免疫,并产生效应T细胞进行免疫。 与非特异性免疫相比,这两种免疫都具有 的特点。 (2)某外用药可以帮助患者减缓疼痛,但不影响躯体运动。该药物最可能作用于反射弧的 (结构) 。 (3)带状疱疹患者痊愈后一般不易复发,原因是 。 9.(10分)回答下列有关生态系统的问题: (1)太阳能是通过生产者的作用输入生态系统的,其中发生的能量转化 过程是。 因此,是流经生态系统的总能量。 (2)生态系统的各生物成分氧化分解有机物所释放的能量,一部分供各项生命活动利用, 另一部分以的形式散失。在此过程中,碳元素以的形式回到无机环境中。 (3)森林生态系统中,植物在 (填“垂直”或“水平”)方向上具有明显

2014年高考理综试题及答案全国卷2

201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理科综合能力测试 一、选择题:本题共13小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 题目要求的。 1. 关于细胞的叙述,错误的是 A. 植物细胞的细胞连丝具有物资运输的作用 B. 动物细胞间的粘着性细胞膜上的糖蛋白有关 C. A TP水解释放的能量可用于细胞内的吸能反应 D. 哺乳动物的细胞可以合成蔗糖,也可以合成乳糖 2.同一动物个体的神经细胞与肌细胞在功能上是不同的,造成这种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A.二者所处的细胞周期不同 B. 二者合成的特定蛋白不同 C. 二者所含有的基因组不同 D. 二者核DNA的复制方式不同 3.关于在正常情况下组织液生成与回流的叙述,错误的是 A.生成与回流的组织液中氧气的含量相等 B. 组织液不断生成与回流,并保持动态平衡 C. 血浆中的有些物质经毛细血管动脉端进入组织液 D. 组织液中的有些物质经毛细血管静脉端进入血液 4.讲某植物花冠切成大小和形状相同的细条,分为a、b、c、 d、e和f组(每组的细条数相等),取上述6组细条数分别 置于不同浓度的蔗糖溶液中,浸泡相同时间后测量各组花冠 细条的长度,结果如图所示。假如蔗糖溶液与花冠细胞之间 只有水分交换则 A.试验后,a组液泡中的溶质浓度比b组的高 B.浸泡导致f组细胞中液泡的失水量小于b组的 C.A组细胞在蔗糖溶液中失水或吸水所耗ATP大于b组 D.使细条在浸泡前后长度不变的蔗糖浓度介于0.4~0.5mol-L-1之间 5.关于核酸的叙述,错误的是 A.细胞核中发生的转录过程有RNA聚合酶的参与 B.植物细胞的线粒体和叶绿素体中均可发生DNA的复制 C.双链DNA分子中一条链上的磷酸和核糖是通过氨键链接的 D.用甲基绿和吡罗红染色可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 6.关于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叙述,错误的是 A.磷酸是光反应中合成A TP所需的反应物

2014年浙江高考理综试题及答案详解

1?下列关于物质出入细胞方式的叙述,正确的是 A. 被细胞胞吞的一定是固体物质 B. 突触前膜释放乙酰胆碱属于易化扩散 C. 通过载体蛋白的物质转运属于主动转运 D. 胞吐过程一定会产生分泌泡与质膜的融合 2?下图表示施用IAA (吲哚乙酸)对某种植物主根长度及侧根数的影响。下列叙述错误 的是 A. 促进侧根数量增加的IAA 溶液,会抑制主根的伸长 B. 施用IAA 对诱导侧根的作用表现为低浓度促进、高浓度抑制 C. 将未施用IAA 的植株除去部分芽和幼叶,会导致侧根数量增加 D. 与施用10-4mol L -1的IAA 相比,未施用的植株主根长而侧根数量少 3?下列关于动物细胞培养的叙述,正确的是 A. 连续细胞系的细胞大多具有二倍体核型 B. 某些癌细胞在合适条件下能逆转为正常细胞 C. 由多个祖细胞培养形成的细胞群为一个克隆 D. 未经克隆化培养的细胞系细胞具有相同的性状 4?下列关于环境容纳量的叙述,正确的是 A. 环境容纳量是指种群的最大数量 B. 种群的内源性调节因素不会改变环境容纳量的大小 C. 在理想条件下,影响种群数量增长的因素主要是环境容纳量 D. 植食动物在自然环境条件下,一年四季的环境容纳量以冬季最大 L1A I IULI -I 亠 L ; 柚朝怵 r* 正怕力向

5?某哺乳动物体细胞在培养中能够分裂,在培养过程中将适量的3H-TdR (3H标记的胸腺嘧啶脱氧核苷)和某促进细胞分裂的药物加入到培养液中,培养一段时间,可观察和测量到 A. G i期变短,该期有大量3H-TdR进入细胞核 B. S期变长,该期有DNA复制和核糖体的增生 C. G2期变短,该期细胞核中有组蛋白 D. M期相对较短,该期细胞的核膜始终完整 6?除草剂敏感型的大豆经辐射获得抗性突变体,且敏感基因与抗性基因是一对等位基因。下 列叙述正确的是 A. 突变体若为1条染色体的片段缺失所致,则该抗性基因一定为隐性基因 B. 突变体若为1对同源染色体相同位置的片段缺失所致,则再经诱变可恢复为敏感型 C. 突变体若为基因突变所致,则再经诱变不可能恢复为敏感型 D. 抗性基因若为敏感基因中的单个碱基对替换所致,则该抗性基因一定不能编码肽链 7.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光催化还原水制氢比电解水制氢更节能环保、更经济 B .氨氮废水(含NH4+及NH3)可用化学氧化法或电化学氧化法处理 C.某种光学检测技术具有极高的灵敏度,可检测到单个细胞(V~ 10「12L )内的数个目标分子,据此可推算该检测技术能测量细胞内浓度约为10「12?10「11mol L1的目标分子 D .向汽油中添加甲醇后,该混合燃料的热值不变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金属汞一旦洒落在实验室地面或桌面时,必须尽可能收集,并深埋处理 B .用pH计、电导率仪(一种测量溶液导电能力的仪器)均可监测乙酸乙酯的水解程度 C.邻苯二甲酸氢钾可用于标定NaOH溶液的浓度。假如称量邻苯二甲酸氢钾时电子天平 读数比实际质量偏大,则测得的NaOH溶液浓度比实际浓度偏小 D .向某溶液中加入茚三酮试剂,加热煮沸后溶液若出现蓝色,则可判断该溶液含有蛋白质 9. 如表所示的五种元素中,W、X、Y、Z为短周期元素,这四种元素的 原子最外层电子数 之和为22o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X、Y、Z三种元素最低价氢化物的沸点依次升高 B .由X、Y和氢三种元素形成的化合物中只有共价键 C.物质WY2、W3X4、WZ4均有熔点高、硬度大的特性 D . T元素的单质具有半导体的特性,T与Z元素可形成化合物TZ4 10.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第9麻表 A .乳酸薄荷醇酯()仅能发生水解、氧化、消去反应

2017年云南省第一次省统测理综物理试题及答案

甲 乙 B -B 2017年省第一次高中毕业生复习统一检测 理综物理试题及答案 二、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4—17题,只 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18—21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14.下列说确的是 A .在光电效应现象中,金属的逸出功随入射光的频率增大而增大 B .原子核式结构模型是由卢瑟福在α粒子散射实验基础上提出的 C .磁铁的周围存在磁场,说明磁场不一定是电荷运动产生的 D .当电荷运动方向与磁场方向不垂直时,其所受洛伦兹力的方向与磁场方向也不垂直 15.一物体沿竖直方向运动,以竖直向上为正方向,其运动的v -t 图像如图所示。下列说确 的是 A .0~t 1时间物体处于失重状态 B .t 1~t 2时间物体机械能守恒 C .t 2~t 3时间物体向下运动 D .0~t 2时间物体机械能一直增大 16.如图所示,一轻质细绳一端固定于竖直墙壁上的O 点,另一端跨过大小可忽略不计摩擦 的定滑轮P 悬挂物块B ,OP 段的绳子水平,长度为L 。现将一带挂钩的物块A 挂到OP 段的绳子上,A 、B 物块最终静止。已知A (包括挂钩)、B 的 质量比为 8 5 A B m m =,则此过程中物块B 上升的高度为 A .L B . 3L C . 45 L D .23 L 17.如图甲所示,一圆形金属线圈放置于匀强磁场中,磁场方向与线圈平面垂直,磁感应强 度为B 0。现让线圈绕其一条直径以50Hz 的频率匀速转动,较长时间t 产生的热量为Q ;若线圈不动,让磁场以图乙所示规律周期性变化,要在t 时间产生的热量也为Q ,乙图中磁场变化的周期T 以 s 为单位,数值应为 A .150π B .50π C .25π D .125π 18.甲乙两人在光滑冰面上相向运动,相遇时两人掌心相碰互推对方,分开后两人运动方向相同。下列说确的是 A .若m m >甲乙,则甲对乙的冲量一定大于乙对甲的冲量 B .无论甲、乙质量关系如何,甲、乙两人的动量变化量大小一定相等 C .若甲的运动方向没变,则相互作用前甲的速率一定大于乙的速率

2014年全国高考理综试题及答案-安徽卷

绝密★启用前 201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安徽卷) 理科综合能力测试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Ⅰ卷第1页至第5页,第Ⅱ卷第6至第12页。全卷满分300分。 考生注意事项: 1. 答题前,务必在试题卷、答题卡规定的地方填写自己的姓名、座位号,并认真核对答题卡上 所粘帖的条形码中姓名、座位号与本人姓名、座位号是否一致。务必在答题卡背面规定的地方填写姓名和座位号后两位。 2. 答第Ⅰ卷时,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 ....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3. 答第Ⅱ卷时,必须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 ....书写,要求字体工整、笔迹清晰。 作图题时可先用铅笔在答题卡 ...规定的位置绘出,确认后用0.5毫米的黑色墨水签字笔描清 楚。必须在题号所指示的答题区域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 ... ....、草稿纸 .............,在试题卷 上答题无效 .....。 4. 考试结束,务必将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量:li 7 O 16 F 19 P 31 S 32 Fe 56 第Ⅰ卷(选择题共120分) 本卷共20小题,每小题6分.共120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关于线粒体的叙述,正确的是 A.线粒体外膜的蛋白质含量比内膜高 B.葡萄糖分解为丙酮酸的过程发生在线粒体基质中 C.成人心肌细胞中线粒体数量比腹肌细胞的多 D.哺乳动物精子中的线粒体聚集在其头部和尾的基部 Na进出肾小管上皮细胞的示意图,下表选 2. 右图为氨基酸和+

2020年2020届云南省2017级高三高中毕业班复习统一检测理科综合试卷无答案

2020年2020届云南省2017级高三高中毕业班复习统一检测 理科综合试卷 ★祝考试顺利★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用黑色碳素笔将自己的学校、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座位号在答题卡 上填写清楚,并认真核准条形码上的学校、准考证号、姓名、考场号、座位号,在规定的位置贴好条形码及填涂准考证号。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擦 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答在试卷上的答案无效。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Na-23 Mg-24 Mn-55 Fe-56 Sb-122 La-139 第I卷(选择题,共126分) 本卷共21小题,每小题6分,共126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3小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向鱼鳔内注入适量质量浓度为0.3g/mL的蔗糖溶液,扎紧口并称重,然后将其浸入质量浓度为0.05g/mL的蔗糖溶液中,每隔10分钟称重一次。1小时内,鱼鳔重量逐渐增加;1小时后,鱼鳔重量不再增加。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鱼鳔重量增加是因为外界水分子的进入 B.鱼鳔重量不再增加时,水分子的进出处于动态平衡状态 C.鱼鳔重量不再增加时鱼鳔内外蔗糖溶液的浓度可能相等 D.若实验开始时,在鱼鳄外的蔗糖溶液中加入蔗糖酶,鱼鳔重量增加的速率加快 2.再生是指生物体的组织或器官在受损或胁迫后自我修复或替换的过程。再生过程中不会发 生 A.细胞凋亡 B.基因选择性表达 C.基因重组 D.DNA半保留复制 3.为探究pH对叶绿素稳定性的影响,某科研小组进行了如下实验。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2017年3月昆明市统测英语试题

2017年3月昆明市高三复习教学质量检测 英语 第I卷 第一部分阅读理解(共两节,满分40分) 第一节(共15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30分) A Come to meet our stars! The world-famous Ringling Bros Circusis building up the excitement one hour before the show begins. At the All Access Pre-Show children of all ages are invited to join our performers on the show floor. It's your chance to be right in the middle of the circus action. You can learn circus skills and get signatures from extraordinary circus stars, try on a traditional Ringmaster jacket and be part of our dance party! Gypsy Gomes comes from Argentina where she was taught her circus skills as a child. She will leave your head spinning as she controls up t0 80 hoola hoops (呼啦圈) while balancing on a huge mirror ball. Having many hoops thrown in her direction all at once is just one of her many talents. Emily Ryan gives thrilling performances in her German Wheel. Her beauty and courage go hand in hand with her broad talents and tricks. With the most elegant touch, Emma Avery bravely steps out into thin air on a silver thread of wire, showing her skills not only of balance but of beautifully performed talents. Sixth generation Swiss circus artist, Rosita Gasser performs a unique and very modern display on the Roman Rings with skill, balance and style. Her strength and control during performance has come from being a single, double and flying trapeze (空中飞人) from the young age of eight and a lifetime in the circus. To take advantage of this once-in-a-lifetime experience, just visit https://www.360docs.net/doc/3d452489.html, from your iPhone or Android smartphone, provide your name, email and phone number to see the exciting experiences that are waiting for you! 1. What can a child do at the All Access Pre-Show? A. Record the performance. B. Swap signatures with the circus stars. C. Try on a traditional Ringmaster jacket. D. Take some photos with the circus stars. 2. Where did Gypsy pick up her circus skills? A. In Argentina. B. In Germany. C. In Switzerland. D. In Rome. 3. Who was bom in a circus family? A. Gypsy Gomes. B. Emily Ryan. C. Emma Avery. D. Rosita Gasser. 4. What is the main purpose of writing this text? A. To attract people to the circus show. B. To invite children to the dance party. C. To inform readers of ways to register. D. To introduce readers some circus stars. B Two weeks ago, a 7-year-old girl, Chloe Bridgewater wrote a letter to Google, expressing her interest in working for the tech company when she gets older. "Dear Google boss, my name is Chloe and when I am

2014年安徽高考理综试卷及答案

201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安徽卷) 理科综合能力测试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其中第Ⅰ卷第33-40题为选考题,其它题为必考题。考生作答时,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在本试卷上答题无效。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认真核对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号,并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上。 2、选择题答案使用2B铅笔填涂,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的标号;非选择题答案使用0.5毫米的黑色中性(签字)笔或碳素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3、请按照题号在各题的答题区域(黑色线框)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 4、保持卡面清洁,不折叠,不破损。 5、做选考题时,考生按照题目要求作答,并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题目对应的题号涂黑。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O 16 Na 23 S 32 Fe 56 Cu 64 Ca 40 Al 27 Cl 35.5 第Ⅰ卷 一、选择题:本题共13小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有跨膜运输(自由扩散、协助扩散和主动运输)和非跨膜运输(胞吞和胞吐),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胞吞和胞吐体现了膜的流动性特点B.只有协助扩散需要载体 C.只有主动运输需要消耗能量D.只有协助扩散是顺浓度梯度进行 2.下列实验中,既需要使用显微镜,也需要染色剂染色的是()A.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B.观察紫色洋葱表皮细胞的质壁分离与复原C.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D.探究酵母菌的细胞呼吸方式 3. 在二倍体生物的有性生殖过程中,双亲通过生殖细胞分别向子代传递了()A.双亲的遗传性状B.精原细胞和卵原细胞中全部的染色体C.细胞中的全部DNA D.每对同源染色体中的一条染色体 4.下列关于真核细胞蛋白质的合成的叙述正确的是() A.遗传信息的传递方向是:DNA→mRNA→蛋白质的氨基酸序列 B.转录和翻译过程碱基互补配对的方式相同 C.一种密码子可以与多种反密码子发生碱基互补配对 D.转录时DNA聚合酶能识别DNA中特定碱基序列 5.假设你流落荒岛,随身尚存的食物只有一只母鸡,15kg玉米, 下列哪种策略能让你维持更长时间来等待救援?() A.先吃玉米,同时用一部分玉米喂鸡,吃鸡肉 B.先吃鸡,然后吃玉米,减少鸡的能量消耗 C.先吃玉米,同时用一部分玉米喂鸡,吃鸡蛋 D.玉米只用来喂鸡,每天吃鸡蛋 6.右图表示两种不同抗原刺激机体所引起的免疫强度的变化, 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A抗原再次侵入机体免疫强度增强主要是由于记忆细胞

2014年高考试题理综(福建卷) 含答案

福建20XX 年高考理科综合能力测试题 第Ⅰ卷 一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3.如图,一束光由空气射向半圆柱体玻璃砖,O 点为该玻璃砖截面的圆心,下图能正确描述其光路图的是( ) 14.若有一颗“宜居”行星,其质量为地球的p 倍,半径为地球的q 倍,则该行星卫星的环绕速度是地球卫星环绕速度的() A. pq 倍 B.p q 倍 C.q p 倍 D.3pq 倍 15.如右图,滑块以初速度v0沿表面粗糙且足够长的固定斜面,从顶端下滑,直至速度为零。对于该运动过程,若用h 、s 、v 、a 分别表示滑块的下降高度、位移、速度和加速度的大小,t 表示时间,则下列图像最能正确描述这一运动规律的是( ) 16.图为模拟远距离输电实验电路图,两理想闫雅琪的匝数n 1=n 4<n 2=n 3,四根模拟输电线的电阻R 1、R 2、R 3、R 4的阻值均为R ,A 1、A 2为相同的理想交流电流表,L 1、L 2为相同的小灯泡,灯丝电阻R L >2R ,忽略灯丝电阻随温度的变化。当A 、B 端接入低压交流电源时( ) A.A 1、A 2两表的示数相同 B.L 1、L 2两灯泡的量度相同 C.R 1消耗的功率大于R 3消耗的功率

D.R2两端的电压小于R4两端的电压 17.在均匀介质中,一列沿x轴正向传播的横波,其波源O在第一个周期内的振动图像,如右图所示,则该波在第一个周期末的波形图是() 18.如图,两根相同的轻质弹簧,沿足够长的光滑斜面放置,下端固定在斜面底部挡板上,斜面固定不动。质量不同、形状相同的两物块分别置于两弹簧上端。现用外力作用在物块上,使两弹簧具有相同的压缩量,若撤去外力后,两物块由静止沿斜面向上弹出并离开弹簧,则从撤去外力到物块速度第一次减为零的过程,两物块() A.最大速度相同 B.最大加速度相同 C.上升的最大高度不同 D.重力势能的变化量不同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192分) 必考部分 第Ⅱ卷必考部分功10题,共157分 19.(18分) (1)(6分)某同学测定一金属杆的长度和直径,示数如图甲、乙所示,则该金属杆的长度和直径分别为cm和mm (2)(12分)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利用伏安法测定某一电池组的电动势和内阻,实验原理如图甲所示,其中,虚线框内为用灵敏电流计G改装的电流表A,V为标准电压表,E为待测电池组,S为开关,R为滑动变阻器,R0是标称值为4.0Ω的定值电阻。 ①已知灵敏电流计G的满偏电流I g=100μA、内阻r g=2.0kΩ,若要改装后的电流表满偏电流为200mA,应并联一只Ω(保留一位小数)的定值电阻R1; ②根据图甲,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图乙连接成完整电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