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键盘电路原理图

普通键盘电路原理图

图是普通键盘的电路图,是用8051单片机实现的。图中键阵列部分的引脚(P0、P2和P1的一部分)流过的是高低变换的电平,用以判断哪个键按下了,哪个键抬起了。这些信号即使被截获也是没有意义的,因此,将它们定义为黑信号。此外复位电平、晶振等也为黑信号。键盘有2根信号线与主机相连,即时钟线(KBDCLK)和数据线(KBCDATA)。时钟线提供键盘与主机通信时的时钟信号,由键盘发出,下降沿有效。也就是说在每个时钟的下降沿,主机将键盘准备好的数据读入累加器“ACC”中,读到有效的“停止位”后送CPU处理。但对于同一种键盘来说,时钟的周期、频率、电平高低都是一样的;对于不同键盘会略有不同。在同一个键盘中,发出的所有数据的时钟都是相同的。所以这一信号与按键信息无关,也是黑信号。键盘有不同的键,它们被依此选通后,将通过数据线发出相应的键码数据传送给主机,所以,图中只有数据线上走的是红信号。

图普通键盘电路

第1页共1页

键盘电路

键盘电路 在单片机应用系统中,除了复位按键外,可能还需要其他按键,如键盘按键,以便控制系统的运行状态或向系统输入运行参数。键盘电路一般由键盘接口电路、按键(由控制系统运行状态的功能键和向系统输入数据的数字键组合)以及键盘扫描程序等部分组成。 1、按键结构及其电压波形 在单片机控制系统中广泛使用的机械键盘的工作原理是:按下键帽时,按键内的复位弹簧被压缩,动片触点与静片触点相连,按键两个引脚连通,接触电阻大小与按键触点面积及材料有关,一般在数十欧姆以下;松手后,复位弹簧将动片弹开,使动片触点与静片触点脱离接触,两引脚返回断开状态。可见,机械键盘或按扭的基本工作原理就是利用动片触点和静片触点的接触和断开来实现键盘或按钮两引脚的通、断。 在如图所示的键盘电路中,按键没有被按下时,P1口内部上拉电阻将P1.3-P1.0引脚置为高电平,而当S3-S0之一被按下时,相应按键两引脚连通,P1口对应引脚接地。 在理想状态下,按键引脚电压变化如图6-29(a)所示。但实际上,在按键被按下或释放的瞬间,由于机械触点弹跳现象,实际按键电压波形如图6-29(b)所示,即机械按键在按下和释放瞬间存在抖动现象。抖动时间的长短与按键的机械特性有关,一般在5~10ms之间,而按键稳定闭合期的长短与按键时间有关,

从数百毫秒到数秒不等。为了保证按键由按下到松开之间仅视为一次或数次输入(对于具有重复输入功能的按键),必须在按键或软件上采取去抖动措施,避免一次按键输入一串数码。 硬件上,可利用单稳态电路或RS触发器消除按键抖动现象,但在单片机应用系统中最常采用的方法是利用软件延迟方式消除按键抖动问题,这样可以不增加硬件成本。因此,在单片机系统中按键识别过程是:通过随机扫描、定时中断扫描或中断监控方式发现按键被按下后,延时10~20ms(因为机械按键由按下到稳定闭合的时间为5~10ms)再去判断按键是否处于按下状态,并确定是哪个按键被按下。 对于每按一次仅视为一次输入的按键设定来说,在按键稳定闭合后对按键进行扫描,读出按键的编码(或称为键号),执行相应操作;对于具有重复输入功能的按键设定来说,在按键稳定闭合期内,每个特定时间,如250ms或500ms 对按键进行检测,当发现按键仍处于按下状态时,就输入该键,直到按键被释放。 2.键盘电路形式 根据所需按键个数、I/O引脚输出级电路结构以及可利用的I/O引脚数目,确定键盘电路形式。 对于仅需要少量按键的控制系统,可采用直接编码输入方式,其特点是键盘接口电路简单。例如,在空调控制系统中,往往仅需要“开/关”、“工作模式转换”等按键。 (1)直接编码输入键盘 通过检测单片机I/O引脚电平状态来判别有无按键输入就构成了直接编码

基带电路原理图

FLASH电路 FLASH信号作用描述 数据总线:ED0-ED15,共16根数据线,用于传输数据。 地址总线:EA00-EA23,共24根地址线,用于存储单元寻址。控制总线: ERD:写控制信号; EWR:读控制信号; /WATCHODG:复位信号,用于FLASH的软件复位; /CE_F1、/CE_F2:FLASH存储区域选择信号; /ECS1_PSRAM:PSRAM片选信号; /ELB、/EUB:PSRAM存取区域选择信号; 电源供电信号:VMEM。

照相电路

主屏LCD显示电路 SIM卡电路

马达电路 PWM2_VIB_EN经过PMIC转换后变成马达的驱动信号VIB_DRV,R409为限流电阻,马达可以和键盘灯通过调整限流电阻R或者调整

占空比调整背光亮度一样调整马达的震感。马达电路上的二极管 D403是由于马达为线圈,运作时会产生反向电动势,若无二极管反 向电动势无法消耗,会影响马达的寿命,二极管可以在马达停震后 把反向电动势消耗掉而保护线圈。 MIC电路 MICBIASP和MICBIASN为MIC电路的正负两路偏置电压,一般为2.4V-2.7V左右的电压。C204,C205主要为滤除射 频信号的干扰。如果有GSM900MHZ的干扰则使用33PF的 电容,如果有DCS1800MHZ的干扰可以使用12PF的电容,如果有WIFI 2.4GHZ的干扰则使用8.2PF的电容。C206主 要是抑制共模信号。C201,C202为100NF电容,主要作用 为隔直通交,防止直流电使PA饱和,产生信号偏移,主要 滤除100HZ一下的电流。B201,B202为磁珠,主要滤除 高频部分的干扰。MIC偏置电流流向为从MICBIASP----

课程设计:电子密码锁(附原理图及PCB)

电子密码锁 摘要:本设计是通过判断输入密码正确与否从而控制相应电路工作,完成开锁、报警、锁定键盘等任务的电子密码锁。它具有预设密码功能,超时报警功能,键盘锁定功能,错误提示功能等。预设密码和输入密码是用两个八位的锁存器实现,密码判断是由数值比较器电路组成,超时报警功能是用NE555所构成的单稳态触发器实现,超时次数及密码错误次数由计数电路记录,而键盘锁定功能则是通过电路的逻辑关系巧妙控制锁存器的输出使能端实现的。 关键词:电子锁,密码锁,键盘锁定,报警电路 Abstract:This design is to control the corresponding circuit by judging the password correctly or not work, do lock, alarm, lock the keyboard and other electronic combination lock. It has default password function, timeout alarm function, and key lock function, error function, etc. Default password and enter the password is to use two of the eight latch, password is consist of numeric comparator circuit, timeout alarm function is formed by using NE555 monostable trigger, timeout number and password error number recorded by counting circuit, and key lock function is through the logical relationship of the circuit can control the output of the latch makes the server-side implementation. Keywords:Electronic lock,Combination lock,Keyboard lock, warning circuit.

单片机外接电路

单片机外接电路 一.各个外接电路原理: 1.最小系统及二极管电路原理图: 104 图1 最小系统及二极管电路原理图 应用89C51(52)单片机设计并制作一个单片机最小系统,达到如下基本要求: 1、具有上电复位和手动复位功能。 2、使用单片机片内程序存储器。 3、具有基本的人机交互接口。按键输入、LED显示功能。 4、具有一定的可扩展性,单片机I/O口可方便地与其他电路板连接。 (1)复位及振荡电路 图2 复位及振荡电路图 复位电路由按键复位和上电复位两部分组成。AT89S系列单片及为高电平复位,通常在复位引脚RST上连接一个电容到VCC,再连接一个电阻到GND,由此形成一个RC充放电回路保证单片机在上电时RST脚上有足够时间的高电平进行复位,随后回归到低电平进入正常工作状态,这个电阻和电容的典型值为8.2K和10uF。 按键复位就是在复位电容上并联一个开关,当开关按下时电容被放电、RST也被拉到高电平,而且由于电容的充电,会保持一段时间的高电平来使单片机复位。MCS51 LITE使用

22.1184MHz的晶体振荡器作为振荡源,由于单片机内部带有振荡电路,所以外部只要连接一个晶振和两个电容即可,电容容量一般在15pF至50pF之间。 (2)蜂鸣器电路 图3 蜂鸣器电路图 蜂鸣器使用PNP三极管进行驱动控制,板上使用的是直流蜂鸣器,当P3.7输出低电平时,蜂鸣器鸣叫。由于蜂鸣器为感性原件,可以在两端并接一个二极管来起到泄放作用。 (3)RS232串口电路 图4 RS232串口电路图 RS232串口电路使用MAX232CPE作为电平转换芯片,并通过套件提供的串口电缆连接到计算机背后的COM口(9针D型口),用于MCS51 LITE与上位机通信以及和其他串口设备的数据交互。需要注意的是这里在电路板上对TxD和RxD进行了交叉,对应使用的DB9接头类型为Female,使用的线缆为延长线,也叫做直连线,线缆一头为Female一头为Male。如果电路板上不将RxD和TxD交叉,就应该采用Male类型的接头和交叉线缆(两头均为Female)连接。 2.1602液晶显示器电路原理图:

4x4矩阵键盘电路连接图和快速扫描完整程序

4*4矩阵键盘电路连接图和快速扫描完整程序 #include #include #define uint unsigned int #define uchar unsigned char uchar code wei[]={0xc0,0xf9,0xa4,0xb0,0x99,0x92,0x82,0xf8,0x80,0x90,0xb9,0xbf,0x89,0xad,0x7f,0xff}; uchar temp=0xfe; //键盘扫描前赋给P1口的试探值 uchar beis=0x00; //键盘扫描的识别倍率 sbit LE1=P2^0; sbit LE2=P2^1; uchar key,sm;//key是扫描得到的键值; //////////////////////////////////////////////////////////////////// //显示函数,静态显示 void xianshi(uchar x) { uint b=200; LE2=1; P0=0X0F; LE2=0;

P0=wei[x]; while(b--); LE1=0; } //////////////////////////////////////////////////////////////////// //4*4矩阵扫描,键值保存在key中 void key_4x4() { P1=temp; //初值uchar temp=0xfe; sm=P1; sm=sm&0xf0; //取P1口高四位的值,如果为0就表示无键按下if(sm!=0xf0) { switch(sm) { case 0x70:{key=0+4*beis;break;} case 0xb0:{key=1+4*beis;break;} case 0xd0:{key=2+4*beis;break;} case 0xe0:{key=3+4*beis;break;} default :{key=10+4*beis;break;} } } else { if(temp==0xf7) { temp=0xfe; } else { temp=_crol_(temp,1); } beis++; if(beis==4)beis=0; } } ////////////////////////////////////////////////////////////////////

单片机课程设计---4×4矩阵式键盘识别显示电路的设计

数理与信息工程学院《单片机原理及应用》期末课程设计 题目:4×4矩阵式键盘识别显示电路的设计 专业:电子信息工程 班级:电信061班 姓名:姜铮铮 学号:06220419 指导老师:余水宝 成绩: ( 2008.12 )

目录 第1节引言 (2) 1.1 4*4矩阵式键盘系统概述 (2) 1.2 本设计任务和主要内容 (3) 第2节系统主要硬件电路设计 (4) 2.1 单片机控制系统原理 (4) 2.2 单片机主机系统电路 (5) 2.2.1 时钟电路 (4) 2.2.2 复位电路 (5) 2.2.3 矩阵式键盘电路 (5) 2.3 译码显示电路 (6) 第3节系统软件设计 (11) 3.1 软件流程图 (8) 3.2 系统程序设计 (9) 第4节结束语 (12) 参考文献 (13)

4*4矩阵式键盘识别显示电路的设计 数理与信息工程学院电信061 姜铮铮 指导教师:余水宝 第一节引言 矩阵式键盘乃是当今使用最为广泛的键盘模式,该系统以N个端口连接控制N*N个按键,即时在LED数码管上。单片机控制的据这是键盘显示系统,该系统可以对不同的按键进行实时显示,其核心是单片机和键盘矩阵电路部分,主要对按键与显示电路的关系、矩阵式技术及设备系统的硬件、软件等各个部分进行实现。 4*4矩阵式键盘采用AT89S51单片机为核心,主要由矩阵式键盘电路、译码电路、显示电路等组成,软件选用汇编语言编程。单片机将检测到的按键信号转换成数字量,显示于LED显示器上。该系统灵活性强,易于操作,可靠性高,将会有更广阔的开发前景。 1.1 4*4矩阵式键盘识别显示系统概述 矩阵式键盘模式以N个端口连接控制N*N个按键,实时在LED数码管上显示按键信息。显示按键信息,既降低了成本,又提高了精确度,省下了很多的I/O端口为他用,相反,独立式按键虽编程简单,但占用I/O口资源较多,不适合在按键较多的场合应用。并且在实际应用中经常要用到输入数字、字母、符号等操作功能,如电子密码锁、电话机键盘、计算器按键等,至少都需要12到16个按键,在这种情况下如果用独立式按键的话,显然太浪费I/O端口资源,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们使用矩阵式键盘。 矩阵式键盘简介: 矩阵式键盘又称行列键盘,它是用N条I/O线作为行线,N条I/O线作为列线组

常用模块电路的设计

实验三常用模块电路的设计 一、实验目的: 1、掌握QuartusII宏功能模块的设计方法。 2、掌握VHDL设计ROM和RAM的方法。 3、掌握三态总线的设计与使用方法。 4、掌握4×4键盘扫描模块设计方法。 5、掌握PS2接口电路设计方法。 6、了解640×480VGA显示控制电路的原理和设计方法。 二、实验的硬件要求: 1、EDA/SOPC实验箱。 2、计算机。 三、实验原理 1、QuartusII宏功能模块应用 Altera提供多种方法来获取Altera Megafunction Partners Program(AMPP?)和 MegaCore?宏功能模块,这些函数经严格的测试和优化,可以在Altera特定器件结构中发挥出最佳性能。可以使用这些知识产权的参数化模块减少设计和测试的时间。MegaCore 和AMPP宏功能模块包括应用于通信、数字信号处理(DSP)、PCI和其它总线界面,以及存储器控制器中的宏功能模块。 Altera提供的宏功能模块与LPM函数有: ①算术组件:包括累加器、加法器、乘法器和LPM算术函数; ②门电路:包括多路复用器和LPM门函数。 ③I/O组件:包括时钟数据恢复(CDR)、锁相环(PLL)、双数据速率(DDR)、千兆位 收发器块(GXB)、LVDS接收器和发送器、PLL重新配置和远程更新宏功能模块。 ④存储器编译器:包括FIFO Partitioner、RAM和ROM宏功能模块。 ⑤存储组件:包括存储器、移位寄存器宏模块和LPM 存储器函数。 宏功能模块应用可以通过元件库中的“Megafunctions/LPM”或“MegaWizard Plug-In Manager”进行参数化设置并使用。其操作方法请参考“QuartusII基于宏功能模块的设计”。 2、ROM和RAM存储器设计 用FPGA实现ROM和RAM存储器可以用逻辑单元,也可以用内含的EAB/ESB,一般用VHDL直接构造存储器时用的是逻辑单元,对于内含EAB/ESB的FPGA芯片,使用“MegaWizard Plug-In Manager”定制存储器,可选择使用EAB/ESB,这样可以节约大量的逻辑单元。 一般较大规模的ROM和RAM使用“MegaWizard Plug-In Manager”定制,而较小规模,且有特殊特性要求时用VHDL直接构造。 3、 四、实验内容: 1、QuartusII宏功能模块实现ROM存储器模块 ①新建一个原理图文件。 ②使用“MegaWizard Plug-In Manager”向导,按图3.1的步骤定制一个32×8bit的ROM 模块。 ③建立内存初始化文件 QuartusII 能接受的LPM_ROM 中的初始化数据文件的格式有 2 种:Memory Initialization File (.mif)格式和Hexadecimal(Intel-Format)File(.hex)格式。内存初始化文件可以手工编写,也可以用其它软件生成。本例数据量较小,可以在QuartusII中直接file →new→……Memory File→Memory Initialization File,然后填写每个存储单元的数据(如:

矩阵键盘学习资料(重新整理)

矩阵键盘 嵌入式移动设备的应用越来越广,以其体积小、重量轻、便于携带等特点而备受青睐。键盘是一种最为普遍使用的输入工具,但嵌入式移动设备因其体积小的特点决定了它的键盘不大可能采用普通PC机上的标准键盘,因而大多数采用键数相对较少的矩阵键盘。 利用矩阵键盘用户可以很方便的实现对嵌入式移动设备进行相应的操作,是极方便的人机交互设备。随着微软的嵌入式操作系统Windows CE的普及,Windows CE的矩阵键盘开发得到了越来越多开发者的重视,本文与大家分享我在开发矩阵键盘的一些总结。 1.Windows CE驱动分类 Windows CE提供了许多用于开发设备驱动的模型,这些驱动程序模型使得Windows CE 能适应大部分的内部和外围设备。因此,在深入探讨Windows CE矩阵键盘驱动程序之前,先了解在WinCE平台上使用的两种设备:内建设备和可安装设备。因此,从驱动加载方式来看WinCE可分为本机设备驱动(Built-In Driver)、可加载驱动(Loadable Driver)。 本机设备驱动即Native Device Drivers,WinCE设计成可直接使用内建设备,这些设备由本机驱动过程控制。本机驱动程序是与WinCE的核心组件紧密相连,这些驱动对应的设备通常在系统启动时,在GWES的进程空间内被加载,因此它们不是以独立的DLL形式存在。可加载设备是指可与平台连接和分离的第三方接口设备,可由用户随时安装和卸载这些驱动,可以在系统启动时或者和启动后的任何时候由设备管理器动态加载。通常这类驱动是以DLL动态链接库的形式存在,系统加载后这些驱动程序是以用户态的角色运行,这种外围设备的驱动也被称为流驱动。 两者的差别在于它们提供的编程接口不同:本地设备驱动可以根据具体设备的需求提供本机的相应接口;而流接口驱动则是提供一组通用接口即流接口函数,应用程序可以通过流接口提供的接口函数来访问外围设备。 2.嵌入式矩阵键盘驱动原理 嵌入式设备上的键盘受设备本身体积影响,键盘设计大多数采用矩阵形式。支持Windows CE系统的CPU有很多种,不同CPU之间矩阵键盘硬件设计也不尽相同。因此,键盘可以按照自定义布局,并且可以按照自己的喜好映射按键,从而实现按键的不同功能,包括按键的个数、布局及按键功能的配置。 (1)矩阵键盘驱动核心是中断处理 矩阵键盘一般是采用中断方式,因此矩阵键盘驱动首先要在OAL层加入中断源。简单的说,矩阵键盘驱动的主要作用就是实时监测外部按键中断,一旦发现外部有键按下就向内核发送键盘消息实现键盘输入功能。这时键盘驱动会创建中断服务线程和键盘中断事件,每个按键对应一个键盘中断事件。因此,矩阵键盘驱动的设计核心就是键盘中断处理的设计。 (2)中断服务例程(ISR) 矩阵键盘作为输入设备一般以默认的频率扫描键盘,当有按键被按下时,通过扫描键盘并

单片机的音乐播放器的原理

3设计原理分析 3.1按键功能 初步设计了由两个按键来完成所有的操作,它们的功能分别是:复位键和换曲键,控制复位和更换曲目。 3.2 电路原理图

图2中,S1为复位键,S2-S17为键盘电路,可以进行选择曲目。扬声器在每个操作后把程序中存储的信号进行放大还原成音乐播放出来,S1可以在死机等情况下进行系统复位。 3.3 矩阵键盘电路设计 由于设计要求使用键盘的按键数目较多,所以本设计采用行列式键盘,同时也能减少键盘与单片机接口时所占用的I/O线的数目,在按键比较多的时候,通常采用这样方法。其原理如图3所示。 每一条水平(行线)与垂直线(列线)的交叉处不相通,而是通过一个按键来连通,利用这种行列式矩阵结构只需要N条行线和M条列线,即可组成具有N×M个按键的键盘。在这种行列式矩阵式键盘非键盘编码的单片机系统中,键盘处理程序首先执行等待按键并确认有无按键按下的程序段。当确认有按键按下后,下一步就要识别哪一个按键按下。对键的识别通常用逐行扫描查询法。首先辨别键盘中有无键按下,有单片机I/O口向键盘送全扫描字,然后读入行线状态来判断。方法是:向行线输出全扫描字F0H,把全部行线置为低电平,然后将列线的电平状态读入累加器A中。如果有按键按下,总会有一根列线电平被拉至低电平,从而使列线不全为1。判断键盘中哪一个键被按下使通过将行线逐列置低电平后,检查行输入状态来实现的。方法是:依次给行线送低电平,然后查所有列线状态,如果全为1,则所按下的键不在此行;如果不全为1,则所按下的键必在此行,而且是在与零电平行线相交的交点上的那个键。

4程序流程框图 4.1总体程序流程图 根据硬件设计结果,为满足要求,程序应有主程序、按键处理程序、中断服务程序和发声程序等部分构成。主程序中主要是程序各部分的初始化;按键处理程序处理五个按键的操作,包括各个按键的响应程序以及发声输出等; 单片机AT89S51--------声音播放电路

单片机控制的电子密码锁(电路图 流程图 原理图)-课程设计

单片机控制的电子密码锁(电路图+流程图+原理图)-课程设 计 单片机控制的电子密码锁(电路图+流程图+原理图) 摘要:本系统由单片机系统、矩阵键盘、LED显示和报警系统组成。系统能完成开锁、超时报警、超次锁定、管理员解密、修改用户密码基本的密码锁的功能。 除上述基本的密码锁功能外,还具有调电存储、声光提示等功能,依据实际的情 况还可以添加遥控功能。本系统成本低廉,功能实用关键词:AT89S51, AT24C02, 电子密码锁,矩阵键盘一、引言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如何实现家庭防盗这一问题也变的尤其的突出,传统 的机械锁由于其构造的简单,被撬的事件屡见不鲜,电子锁由于其保密性高,使 用灵活性好,安全系数高,受到了广大用户的亲呢。设计本课题时构思了两种方案:一种是用以AT89s51为核心的单片机控制方案;另一种是用以74LS112双JK触发器构成的数字逻辑电路控制方案。考虑到数字 电路方案原理过于简单,而且不能满足现在的安全需求,所以本文采用前一种方 案。 二、方案论证与比较 方案一:采用数字电路控制。其原理方框图如图1-1所示。图2-1 数字密码锁电路方案

采用数字密码锁电路的好处就是设计简单。用以74LS112双JK触发器构成的数字逻辑电路作为密码锁的核心控制,共设了9个用户输入键,其中只有4个是有效的密码按键,其它的都是干扰按键,若按下干扰键,键盘输入电路自动清零, 原先输入的密码无效,需要重新输入;如果用户输入密码的时间超过40秒(一般情况下,用户不会超过40秒,若用户觉得不便,还可以修改)电路将报警80秒,若电路连续报警三次,电路将锁定键盘5分钟,防止他人的非法操作。电路由两大部分组成:密码锁电路和备用电源(UPS),其中设置UPS电源是为了防止因为停电造成的密码锁电路失效,使用户免遭麻烦。 密码锁电路包含:键盘输入、密码修改、密码检测、开锁电路、执行电路、报警 电路、键盘输入次数锁定电路。 方案二:采用一种是用以AT89S51为核心的单片机控制方案。利用单片机灵活的 编程设计和丰富的IO端口,及其控制的准确性,不但能实现基本的密码锁功能, 还能添加调电存储、声光提示甚至添加遥控控制功能。其原理如图1-2所示。图2-2单片机控制方案 通过比较以上两种方案,单片机方案有较大的活动空间,不但能实现所要求的功能而且能在很大的程度上扩展功能,而且还可以方便的对系统进行升级,所 以我们采用后一种方案。 三、电路的功能单元设计 1〃开锁机构

单片机按键电路

标题:键盘接口电路 教学目标与要求: 1. 键盘去抖动和连接、控制方式 2•独立式按键及其接口电路 3.矩阵式键盘及其接口电路 授课时数:2 教学重点:.矩阵式键盘及其接口电路 教学内容及过程: 一、键盘接口概述 1、按键开关去抖动问题 机械式按键再按下或释放时,由于机械弹性作用的影响,通常伴随有一定时间的触点机 械抖动,然后其触点才稳定下来。其抖动过程如图 9-11所示,抖动时间的长短与开关的机 械特性有关,一般为 5 .10 ms (色)键输入 (b )键抖动 图411键操作和键抖动 键的通与断状态,可能导致判断出错,即按键一次按下或释放被错误地认为是多次操作, 种情况是不允许出现的。为了克服按键触点机械抖动所致的检测误判, 必须采取去抖动措施。 这一点可从硬件、软件两方面予以考虑。 在键数较少时,可采用硬件去抖,而当键数较多时, 采用软件去抖。在硬件上可采用在键输出端加 R-S 触发器(双稳态触发器)或单稳态触发器构 成去抖动电路。图 9-12是一种由R-S 触发器构成的去抖动电路,当触发器一旦翻转,触点 抖动不会 对其产生任何影响。 ~~] a_- Q |—° 74121 JL ⑹单稳态消抖电曙 图9-12礙件Y 樹电路 软件上采取的措施是:在检测到有按键按下时,执行一个 10 ms 左右(具体时间应视所 使用的按键进行调整) 的延时程序后,再确认该键电平是否仍保持闭合状态电平, 若仍保持 闭合状态电平,则确认该键处于闭合状态。同理, 在检测到该键释放后,也应采用相同的步 骤进行确认,从而可消除抖动的影响。 2. 编制键盘程序 一个完善的键盘控制程序应具备以下功能: 触 占 八、、 抖 动 期 间 检 测 按 +5V 但)双稳态悄抖电 路 ◎滤波?肖抖电路

原理图的绘制

1.原理图就是元件的连接图,其本质内容有两个:元件和导线。 2.连线工具栏〔Wiring〕主要用于放置原理图器件和连线等符号,是原理绘制 过程中最重要的工具栏。执行菜单命令View/Toolbars/ Wiring 可以打开或关闭该工具栏。 3.捕获栅格是移动光标和放置原理图元件的最小距离。 4.光标的显示类型有大十字、小十字、斜45度小十字三种。 5.Protel DXP自带元件库中的元件数量庞大,但分类很明确。一级分类主要是 以元件的生产厂家分类,在生产厂家分类下面又以元件的种类进行二级分类。 6.旋转元件时,用鼠标左键点住要旋转的元件不放,按空格键,每按一次,元 件逆时针旋转90度;按X键可以进行水平方向翻转,按Y键可以进行垂直方向翻转。 7.系统提供了两种度量单位,即英制〔Imperial〕和公制〔Metric〕, 系统默认为英制。 8.原理图设计窗口顶部为菜单栏和工具栏,左部为工作区面板,右边大部分区 域为工作区,底部为状态栏和命令栏,中间几个浮动窗口为常用工具。除菜单栏外,上述各部件均可根据需要打开或关闭。 9.Protel DXP中的图纸方向有两种,分别是水平横向和垂直纵向。 10.在图纸属性对话框中,一般用户只需根据实际需要修改图纸尺寸、 图纸方向、标题栏和图纸栅格选项即可。 11.在绘图过程中,我们可以利用键盘上的 Page Up 键和 Page Down 键 放大或缩小图纸的显示比例。 12.要显示图纸上的所有图件可以利用键盘上的 Ctrl+Page Down 组合键来

完成。 13.制作原理图模板操作的步骤分为四步:〔1〕隐藏标题栏、〔2〕绘制模 板表格、〔3〕添加文字、〔4〕保存模板。 14.调用原理图模板的菜单命令是 [设计]/[模板]/[设定模板文件名]。 15.在放置原理图元件时,按“TAB〞键可直接调出“元件属性对话框〞来修 改元器件的属性。 16.点击原理图编辑窗口右下角标签栏中 System 可找到元件库面板。 17.导线十字相连需要放置一个节点 ,而T形相连会自动放置。 18.用鼠标左键按住选中元件不放,同时按Tab 键可以进入<修改元件 属性>对话框。 19.接地符号的风格有三种,它们分别是 [Power Ground]〔电源地〕,[Signal Ground]〔信号地〕, [Earth Ground]〔接大地〕。 20.放置电源符号时,当电源符号处于浮动状态时按 Tab 键可修改电 源的风格和颜色。 21.要使随意放置的元器件按照一定规律排列,可执行菜单命令 [编 辑]/[排列] 来完成。 22.在PROTEL DXP 中要对元器件进行自动标识,可执行菜单命令 [工 具]/[注释] 来完成。 23.〔 T〕Grids〔图样栅格〕栏选项“Snap〞用于设定光标位移的步长。 24.〔 T〕原理图的图纸大小是“Document Options〞对话框中设置的。 25.〔F 〕Grids〔图样栅格〕栏选项“Visible〞用于设定光标位移的步长。 26.(F)在Protel DXP中一定要建立项目后才可以新建原理图文件。 27.〔F〕如果选择菜单命令[Edit]/[Move]/[Move],在移动元件的同

实现特定功能的键盘及LED显示课程设计

页眉内容 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 课程设计 题目:实现特定功能的键盘及LED显示

页眉内容 目录 '、实验目的.................... 、实验内容 、总体设计 四、实验电路 五、实验框图 六、实验程序 七、实验心得

页眉内容 1、课程设计目的 课程设计是培养和锻炼学生在学习完本门课后综合应用所学理论知识,解决实际工程设计和应用问题的能力的重要教学环节。它具有动手、动脑和理论联系实际的特点,是培养在校工科大学生理论联系实际、敢于动手、善于动手和独立自主解决设计实践中遇到的各种问题能力的一个重要教学环节。2、实验设计内容: 本次实验的主要内容是在了解键盘及LED 显示接口原理的基础上,设计出相应的实验电路,以实现特定功能的键盘及LED 显示。需要完成以下功能: 1. 按1 键显示年; 2. 按2 键显示月日; 3. 按3 键显示GOOD ; 4. 按4 键数码管由左到右字符“0”循环显示。5.自行设计特效显示功能。 实验主要涉及可编程的键盘、显示接口芯片8279 和可编程中断控制器 8259A。功能1至4是在可编程的键盘、显示接口芯片8279的基础上通 过程序实现的。在功能5中,加入了中断,通过边沿触发产生中断,执行中 断服务子程序,以此来时现功能5的特效(在数码管上从左、从右依次显 示0—9 的数字)。 3、试验设计原理及方案:(含电路原理图、硬件连接示意图、系统功能框图、程序 流程图等) 3.1 电路原理图 3.2 系统功能框图 3.3 程序流程图 3.4 各功能实现方案 3.4.1 功能一按1 键显示年 当可编程的键盘、显示接口芯片8279扫描寄存器AL=02H 时,说明按键 为1 号键。关于显示年份,首先定义一个显示缓冲区,用于存储表示年份的数字。然后依次读取其值,经过换码,再通过8279以左端入口方式显示与数码管上。程序段如下: 3

整理简易电子琴设计方案51单片机

简易电子琴(51单片机)目录 简易电子琴(51单片机) (1) 目录 (1) 摘要 (1) ABSTRACT .............................................................................. 1方案论证 1.1原理图 (1) 1.2系统板硬件连线 (1) 1.3主要芯片简介 (2) 1.3.1AT89S51 简介 (2) 1.3.2LM386 (4) 图1-3 LM386内部电路原理图 (4) Fig1-3 LM386 internal circuit diagram (4) 1.3.3LED 数码管 (5) 2实现过程 (6) 2.1 4X4行列式键盘识别及显示 (6) 2.1.1系统板上硬件连线设计 (7) 2.1.2程序设计内容(1)4X4矩阵键盘识别处理,每个按键有它的行值和列值, 行值和列值的组合就是识别这个按键的编码。矩阵的行线和列线分别通过两并行接 口和CPU通信。每个按键的状态同样需变成数字量“0和“1;开关的一端(列线) 通过电阻接VCC,而接地是通过程序输出数字“0实现的。 (8) 图2.1.1 行列式键盘电路 (8) Figure 2.1.1 determ inant keyboard circuit (8) 摘要 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音乐逐渐成为我们生活中很重要的一部分,有人曾说喜欢音乐的人不会

向恶。我们都会抽空欣赏世界名曲,作为对精神的洗礼。本论文设计一个基于单片机的简易电子琴。我们对于电子琴如何实现其功能,如音色选择、声音强弱控制、节拍器、自动放音功能等等也很好奇。 电子琴是现代电子科技与音乐结合的产物,是一种新型的键盘乐器。它在现代音乐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单片机具有强大的控制功能和灵活的编程实现特性,它已经溶入现代人们的生活中,成为不可替代的一部分。本文的主要内容是用 AT89S51单片机为核心控制元件,设计一个电子琴。以单片机作为主控核心,与键盘、扬声器等模块组成核心主控制模块,在主控模块上设有 16 个按键和扬声器。本系统运行稳定,其优点是硬件电路简单,软件功能完善,控制系统可靠,性价比较高等,具有一定的实用和参考价值。 关键词:AT89S51单片机音色节拍器自动放音

单片机课程设计—8个按键控制8个LED自动设定控制流水灯

-1-
江苏安全技术学院
实习总结报告
实习单位
江苏安全技术职业学院
实习起止时间 2019 年 11 月 17 日至 2019 年 12 月 11 日
指导教师
所在院(系) 电气工程系
班 级 电梯技术 2 班
学生姓名 艾孜提艾力·阿迪力·玉苏甫江
学号
2018310293
2019 年 12 月 16 日

江苏安全技术职业学院
-1-
目录
第 1 章 按键控制流水灯设计.................................................................................... 1 1.1 实习目的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2 实习要求 ...................................................................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 2 章 电路工作原理................................................................................................ 2 2.1 STC89C52 单片机工作原理 ....................................................................... 2 2.2 LED 工作原理.............................................................................................. 3 2.3 按键工作原理 .............................................................................................. 3 2.4 整体电路图 .................................................................................................. 5 2.5 本章小结 ..................................................................................................... 6
第 3 章 C 程序设计.................................................................................................... 7 3.1 程序设计流程图 ......................................................................................... 7 3.2 实验结果 ...................................................................................................... 8 3.3 本章小结 ..................................................................................................... 9
总结及体会................................................................................................................ 10 参考文献.................................................................................................................... 11 附录............................................................................................................................ 12
-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