露天矿合理生产能力的确定

生产计划试题1

1.生产运营是一切社会组织将对它的(投入)转化为(产出)的过程。 2.生产运营系统是由(人)和(机器)构成的。能将一定输入转化为特定输出的有机整体。 3.生产管理人员应该具备技术技能与行为技能,技术技能包括(专业)技术和(管理)技术两个方面。4.从生产管理角度,可以将生产分成两大类:(制造性)生产和(服务性)生产。 5.按工艺过程的特点,可以把制造性生产分成(流程式)生产和(加工装配式)生产两种。 6.按企业组织生产的特点,可以把加工装配式生产分成(备货性)生产与(订货性)生产两种。 7.与备货型生产相比,订货型生产的产品品种较多,对产品需求的预测较(难),多采用(通用)设备。8.服务性生产以提供(劳务)为特征,其(生产率)难以确定。 9.按产品专业化程度划分生产类型是依据产品的品种数、(产量)和(重复程度)来进行的。 10.大量生产品种单一、产量()、生产的重复程度()。 11.单件生产品种繁多、数量()、生产的重复程度()。 12.提高多品种小批量生产效率的途径有二:(减少零件变化)与(提高生产设备的柔性)。 13.组织生产过程的分工原则有二:(工艺)专业化与(对象)专业化。 14.组织生产过程的基本要求是:连续性、比例性、(均衡)性、(平衡)性与准时性。 15.平行移动方式的加工周期(短),运输次数(多),设备利用状况较(差)。 16.生产计划的主要指标包括(品种)、(质量)、(产量)和产值指标。 17.生产年度计划是企业的纲领性计划,而(生产作业计划)是落实性计划,是年度计划的(具体化)。 18.生产运营管理是对生产运营活动进行计划、(组织)和(控制),它包括对生产系统的设计与(运行)的管理。 19.生产运营管理的目标是:在适当的时候,以适当的(价格),向顾客提供适当(质量)的产品和服务。20.制造企业的物料库存包括:原材料库存、(在制品)库存、与(成品)库存。 21.A类物品一般占品种数的(5-10%)左右,占总费用的(70-80%)左右。 22.基本的库存控制方法有三种,即定期法、(定量)、(经济批量)和ABC库存控制方法。 23.对独立需求,订货提前期与需求率不可控,库存控制是通过控制(订货量)和(订货点)来实现的。

露天矿生产的车辆安排模型论文

露 天 矿 生 产 的 车 辆 安 排 摘 要 本文用线性规划的方法,就在两条不同的原则要求下,分别给出了露天矿生产的车辆安排问题的数学模型。利用Mathematcia 软件进行运算,得出了一组解,根据具体要求,通过对解的分析和比较、讨论,然后得出铲位、路线、车次、总运量、总产量等一组最优结果。 针对所给实例,我们分别计算出了①最小总运量为8.48292万 吨公里,出动的最小卡车数是13辆以及一个经过优化的具体卡车运输安排表;②最大产量为10.3488万吨,优化出另一个具体的卡车运输安排表。而且我们验证了从各铲位到各卸点得石料场均满足题目所规定得要求。 关键字:目标规划、线性规划、铲位、卸点、品位、 品位限制、总运量、总产量 一、问题的提出: 露天开采铁矿,有固定的若干爆破生成的石原料(铲位)、卸货地点(卸点)、工作于铲位的电动铲车(铲车)和负责从铲位运输矿料到卸点的电动轮自卸卡车(卡车)。现在要求在一个班次(8小时)的时间内,计算要出动多少辆铲车,分布在哪些适当的铲位,通过那些合适的路线来运送石料,且这些矿料要满足每个不同的卸点所需的量和质(品位)的要求,使得:○1总运量(吨公里)最小,且出动的卡车数目最少,从而获得最低的运输成本;○ 2利用现有的若干车辆运输,获得最大的产量。 二、模型假设: 1、当铲位固有石料量不足一车时,不可以再运输 2、铲位上的岩石矿石都已分号,且数量、品位已知 3、铲车在一个铲点即可铲岩石,也可铲矿石 4、卡车每次都是满载运输(154吨/车次) 5、在实际运行过程中,装、卸车时间间隔允许有一些细小的调整 6、卡车可以在一个班次内跑不固定的铲位和卸点 7、卡车平均时速28km/h ,不熄火情况下消耗功率均为8 1吨/小时 8、铲车可以在铲位连续工作8小时不休息 9、 因为无法排时,不考虑卡车会在各铲位或者是卸点发生等待 10、矿石的铁含量要满足品位限制的要求 三、参数设置: 1、X ij ——从第i(i=0,1,2,3……n)个铲位到第j 个卸点(j=1,2,……k )所运输

露天矿山生产计划编制说明

Pb-14矿体2012年生产计划

2011年11月 目录 一、生产计划编制方法 (1) 1、指导思想 (1) 2、编制原则 (1) 3、编制依据 (1) 二、2011年生产基本情况 (2) 1、采剥情况 (2) 2、生产控制 (2) 3、存在问题 (3) 4、解决方案 (4)

三、2012年生产计划的编制 (4) 1、2011年末矿量保有情况 (4) 2、2012年剥采计划安排 (6) 3、生产材料计划 (8) 4、技术经济分析 (8) 5、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9) 2012年生产计划编制说明 一、生产计划编制方法 1、指导思想 坚持科学发展观,立足当前,兼顾长远。按公司的总体布置,深化管理,稳步发展,以企业效益为中心,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实现公司长期生产经营和最佳业绩。 2、编制原则 (1)立足当前,兼顾长远,均衡生产,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2)坚持贫富兼采、难易兼采,努力降低损失分化,低成本、高效 益的原则。 (3)坚持剥采并举、剥离先行、采剥平衡的原则,不断增加开拓矿

量和备采矿量。 (4)坚持完善安全基础设施,确保安全生产的原则。 3、编制依据 (1)Pb-14号矿体总体开采设计方案。 (2)Pb-14号矿体五年规划设计方案 (3)Pb-14号矿体地质储量及二级矿量情况。 (4)Pb-14号矿体采剥现状及露天开采技术要求。 1 二、2011年生产基本情况 1、采剥情况 2011年生产工作在10月中旬告一段落,共完成剥土65521立,剥岩194445立,采矿417972吨,剥采比控制在了2.0以内。 但是由于炸药和成本控制等问题,使得整体生产存在一定程度的少剥、欠剥,需要在2012年加大剥离量,以保证有足够的开拓、备采矿量。2011年采剥情况见表2-1。 表2-1 2011年采剥情况统计表

生产计划管理制度 ()

第二十五章生产计划管理制度 第一节总则 第一条生产计划是保证完成企业生产任务的具体执行计划,是企业日常生产活动的中心环节。为了科学、合理组织生产,保证公司合同及时交付,均衡调节生产进度,特制定本管理规定。 第二节分工与授权 第二条(一)生产计划的编制必须保证公司销售合同、新产品试制任务的完成。 (二)制定先进合理的“期量标准”,严格按生产周期组织生产,充分发挥企业的生产能力,确保生产均衡进行。 (三)生产计划的编制需有可靠的物资保障和技术组织措施保证,技术研发部及物资保障部必须严格按照生产计划提供技术支持和组织物资采购。 (四)各车间作业计划要经过综合平衡、合理安排,充分发挥各生产车间的加工能力。 第三节实施与执行 (一)生产计划编制的依据 第三条编制生产计划必须掌握可靠的依据并正确运用,以提高生产计划的编制质量。具体提供资料:产品订货合同和技术协议、新产品试制计划、设备大修计划、关键材料配套情况、产品工时定额。 第四条“期量标准”也是编制生产计划的重要依据。“期量标准”应根据公司生产体制和工艺调整因素及时进行修订。 (二)生产计划工作的任务

第五条根据公司年、月生产计划指标,把公司月份任务按日历进度计划要求,具体地、合理地分配到车间,使之相互配合、衔接,保证全面落实,按期、按质、按量全面均衡地完成。 第六条根据已确定的任务量进行劳动力和设备能力、作业面积的平衡,充分发挥生产能力,缩短生产周期,压缩生产资金占用,提高生产活动的经济效益。 第七条按生产计划量规模控制半成品库存,减少在制品和外协的资金占用。 (三)生产计划的程序 第八条每月十日前下达下月生产计划,并将生产计划下发至销售部、物资保障部、技术研发部、质量检验部、生产车间并上报有关领导,以便各部门了解合同投产安排。 第九条根据合同资源对急于交付未列入计划的工程项目,制定临时生产计划,合理调节车间进度,确保合同要求。 第十条每周早会,生产计划部将一周生产计划及合同进度情况作以总结,并提出需调度及协调问题,使各部门了解生产动态。 第四节监督与检查 第十一条生产计划人员要及时同设计、工艺及供应销售等部门进行信息沟通,及时解决生产过程中的各种矛盾,满足用户要求。 第十二条接受主管领导的监督检查,按需要调整进度计划,满足市场需要。 第十三条计划变更或调整要履行有关手续,相关人员要签字盖章备案。 第五节附则 第十四条本制度由生产计划部负责解释。

露天矿生产的车辆安排数学建模论文

摘要 本片论文通过建立线性约束模型,并用lingo进行求解,分别对所给的模型一和模型二求解。 我们首先确定模型一和模型二求解时所用的铲位,分别以模型一和模型二的要求为目标函数,题中各类要求为约束函数,在10个铲位的情况下,通过lingo 软件编程求解得到最优解,通过最优解分别剔除掉利用率最低的三个铲点,为下来模型的求解做铺垫。 针对模型一,我们确定了铲位1、2、3、4、8、9、10共7个铲位,以模型一的要求为目标函数,题中各类要求为约束函数,在确定铲位的情况下,求解得到需要出动7个电铲,13辆卡车,得到在满足各类条件的要求下最小运量为85628.6吨公里。并得到了13辆卡车的最优运输路线,具体参见下文。 针对模型二,我们确定了1、2、3、5、7、8、10共7个铲位,类似于模型一的求解,通过lingo编程求得需要出动7辆铲车,20辆卡车,得到在满足各类条件的要求下最大产量为100716吨,其中矿石产量为55594吨,岩石产量为45122吨。同时通过使卡车空载运行里程最短,也求出了20辆卡车在各条线路上的分配情况,具体参见下文。 论文最后我们也剖析了所选用模型的优点和需要改进的地方,也与实际联系比较。 关键词:露天矿车辆安排线性规划约束条件最优解 lingo

露天矿生产的车辆安排 一.问题重述 铁矿是钢铁工业的主要原料基地,它的生产主要是由电铲装车、卡车运输来完成。提高这些大型设备的利用率是增加露天矿经济效益的首要任务。 铲位情况: 露天矿里有若干个爆破生成的石料堆,每堆称为一个铲位,每个铲位将石料分成矿石和岩石。每个铲位的矿石、岩石数量,以及矿石的平均铁含量(称为品位)都是已知的。每个铲位至多能安置一台电铲,电铲的平均装车时间为5分钟。 卸点情况: 卸货地点(以下简称卸点)有卸矿石的矿石漏、2个铁路倒装场(以下简称倒装场)和卸岩石的岩石漏、岩场等,每个卸点都有各自的产量要求。矿石卸点需要的铁含量假设要求都为29.5% 1%,称为品位限制,搭配的量在一个班次(8小时)内满足品位限制即可。卸点一个班次内不变。卡车的平均卸车时间为3分钟。 所用卡车情况: km。卡车每个班次每台车消耗近所用卡车载重量为154吨,平均时速28h 1吨柴油。在安排时不应发生卡车等待的情况。电铲和卸点都不能同时为两辆及两辆以上卡车服务。卡车每次都是满载运输。 车道情况: 每个铲位到每个卸点的道路都是专用的宽60m的双向车道,不会出现堵车现象,每段道路的里程都是已知的。 求解要求: 卡车不等待条件下满足产量和品位要求,并分别满足下列条件; 1.总运量(吨公里)最小,同时出动最少的卡车,从而运输成本最小; 2.利用现有车辆运输,获得最大的产量(岩石产量优先;在产量相同的情况下,取总运量最小的解)。

第一部分猪场整体规划与建筑设计要点

第一部分猪场整体规划与建筑设计 一、猪群规模 通过对养猪工艺的了解来计算猪群规模,从而确定猪场规划与设计。 (一养猪的阶段饲养工艺 规模养猪的目的是要摆脱分散的、传统的季节性的生产方式, 建立工厂化、程序化、常年均衡的养猪生产体系,从而达到生产的高水平和经营的高效益。 1.四阶段饲养工艺 (1配种妊娠阶段。在此阶段母猪要完成配种并度过妊娠期。配种约需1周,妊娠期16.5周,母猪产前提前一周进入产房。母猪在配种妊娠舍饲养16~17周。 (2产仔哺乳阶段。按预产期提前一周进入产房,在此阶段要完成分娩和对仔猪的哺育,哺育期为4周,母猪在产房饲养5周,断奶后仔猪转入下一阶段饲养,母猪回到空怀母猪舍参加下一个繁殖周期的配种。 (3断奶仔猪培育阶段。仔猪断奶后,同批转入仔猪保育舍,在培育舍饲养5周,体重达15~25千克以上。这时幼猪已对外界环境条件有了相当的适应能力,再共同转入育肥舍进行育肥。 (4育肥阶段。由育仔舍(仔培舍转入育肥舍的所有猪只,按育肥猪的饲养管理要求饲养,共饲养15周,体重达90千克以上时,即可上市出售。育肥阶段也可按猪场条件分成为中猪舍和大猪舍,这样更利于猪的生长。通过以上四个阶段的饲养,当生产走入正轨之后,就可以实现每周都有母猪配种、分娩、仔猪断奶和商品猪出售,从而形成工厂化饲养的基本框架。 2.按工艺流程建设安排生产车间 一个养猪场建场要有严格的规划与设计,工艺流程确定以后,按猪场工艺设计要求,安排配种妊娠舍栏位、产房栏位、育仔舍栏位和育肥舍栏位。场内猪群的周转、建筑的合理利用,都必须和生产工艺、防疫制度紧密联系,以做到投产后井然有序,方便管理。 3.按工艺流程确定各阶段生产计划 (1确定每头母猪一年内理论产仔窝数。母猪年产仔窝数的多少,决定于母猪繁殖周期的长短;而母猪繁殖周期长短,主要受哺乳时间的制约。以现代生产工

1SAP生产计划

ASAP Business Blueprint Business Processes Created by: asap Date of creation: Changed by: Date of the last changes: Version:

Table of Contents A.Business Processes (4) 1.Production Planning and Procurement Planning (4) 1.1.Market-Oriented Planning (4) 1.1.1.Sales and Operations Planning (4) 1.1.1.1.Flexible Planning (4) 1.1.1.2.Standard SOP (9) 1.1.1.3.Transfer of Results to Demand Management (9) 1.1.2.Forecast (10) 1.1.2.1.Materials Forecast (10) 1.1.3.Demand Management (10) 1.1.3.1.Demand Management (10) 1.1.4.Long-Term Planning (10) 1.1.4.1.MRP Planning File Entry (Long-Term Planning) (10) 1.1.4.2.Planning Scenario Processing (11) 1.1.4.3.Long-Term Planning: Evaluation (11) 1.1.4.4.Transfer of External Procurement Data to Purchasing Information System . 11 1.1.4.5.Transfer of Stock/Requirement Data to Inventory Controlling (12) 1.1.4.6.Transfer Activity Type Requirement to Cost Accounting (12) 1.1.5.Master Production Scheduling (12) 1.1.5.1.MRP Planning File Entry (12) 1.1.5.2.Master Production Scheduling - Total Planning (12) 1.1.5.3.Master Production Scheduling - Single-Item (14) 1.1.5.4.Master Production Scheduling - Interactive (15) 1.1.5.5.Master Production Scheduling - Evaluation (16) 1.1.6.Material Requirements Planning (16) 1.1.6.1.MRP Planning File Entry (16) 1.1.6.2.Overall Material Requirements Planning (17) 1.1.6.3.Material Requirements Planning - Individual (18) 1.1.6.4.Material Requirements Planning - Interactive (19) 1.1.6.5.Material Requirements Planning - Evaluation (20) 1.1.6.6.Planned Orders, Processing (20) 1.1.6.7.Conversion of Planned Order (20) 1.1.7.Evaluations: Logistics Information System (20) 1.1.7.1.Evaluations: Logistics Information System (20) 1.2.Sales Order Oriented Planning (21) 1.2.1.Master Production Scheduling (21) 1.2.1.1.MRP Planning File Entry (21) 1.2.1.2.Order BOM Processing (21) 1.2.1.3.Master Production Scheduling - Total Planning (21) 1.2.1.4.Master Production Scheduling - Single-Item (23) 1.2.1.5.Master Production Scheduling - Sales Order-Specific (24) 1.2.1.6.Master Production Scheduling - Interactive (25) 1.2.1.7.Master Production Scheduling - Evaluation (26) 1.2.2.Material Requirements Planning (26) 1.2.2.1.MRP Planning File Entry (26) 1.2.2.2.Overall Material Requirements Planning (26) 1.2.2.3.Material Requirements Planning - Individual (28) 1.2.2.4.Material Requirements Planning - Sales Order-Specific (29) 1.2.2.5.Material Requirements Planning - Interactive (29) 1.2.2.6.Material requirements planning - evaluation (30) 1.2.2.7.Planned Orders, Processing (30) 1.2.2.8.Conversion of Planned Order (31) 1.2.3.Evaluations: Logistics Information System (31) 1.2.3.1.Evaluations: Logistics Information System (31)

露天矿生产的车辆安排-数学建模

承诺书 我们仔细阅读了中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的竞赛规则. 我们完全明白,在竞赛开始后参赛队员不能以任何方式(包括电话、电子邮件、网上咨询等)与队外的任何人(包括指导教师)研究、讨论与赛题有关的问题。 我们知道,抄袭别人的成果是违反竞赛规则的, 如果引用别人的成果或其他公开的资料(包括网上查到的资料),必须按照规定的参考文献的表述方式在正文引用处和参考文献中明确列出。 我们郑重承诺,严格遵守竞赛规则,以保证竞赛的公正、公平性。如有违反竞赛规则的行为,我们将受到严肃处理。 我们授权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组委会,可将我们的论文以任何形式进行公开展示(包括进行网上公示,在书籍、期刊和其他媒体进行正式或非正式发表等)。 我们参赛选择的题号是(从A/B/C/D中选择一项填写): 我们的参赛报名号为(如果赛区设置报名号的话): 所属学校(请填写完整的全名):武汉工程大学 参赛队员(打印并签名) : 指导教师或指导教师组负责人(打印并签名): 日期: 2015 年 8 月 6日赛区评阅编号(由赛区组委会评阅前进行编号):

编号专用页 赛区评阅编号(由赛区组委会评阅前进行编号): 全国统一编号(由赛区组委会送交全国前编号):全国评阅编号(由全国组委会评阅前进行编号):

露天矿生产的车辆安排 摘要 本文主要是通过建模求解出对车辆的合理安排的问题,在建模的过程中我们进行了部分的优劣筛选,从而满足题目中所给原则和要求。 在对目标一的建模时,我们首先利用贪心原理对需要安置电铲的铲位进行了合理的筛选,得出结论为:必须安置电铲的铲位为:1 2 3 4 9 10;可能安置电铲的铲位为:5 6 7 8;则该问题就需要求解4种方案,再通过lingo编程求解可知,当选择安置电铲的铲位为:1 2 3 4 8 9 10 时,总运量(吨公里数)最小:85628吨,且出动的卡车最少:13辆,从而运输成本最少,具体路线的车辆安排见正文。 对目标二的建模时,我们需要利用目标一的建模,将目标函数进行改变,从而得到当所选铲位为:1 2 3 4 7 9 10 时可以得到最大的产量:100100.0吨,此时的矿石产量为:50974.0吨,岩石产量为:49126.0吨,出动的卡车数目为:20辆,总运量(吨公里数)为:151964.1吨·公里,具体路线的车辆安排见正文。 最后,我们建立计算机仿真模型。 在论文的最后,我们还对模型进行了优缺点的分析,说明了模型的实际操作和使用的范围。 关键词:贪心原理lingo编程优劣筛选

猪场各项管理守则汇编1.doc

猪场各项管理制度汇编1 场长职责 1、负责猪场的生产计划制订、分解和落实工作。 2、负责猪场生产的组织管理、监督指导和协调工作。 3、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并实施考核、奖惩。保持本场内部技术员、饲养员等员工相对稳定,不允许在外兼职。 4、负责生猪饲养生产过程中饲料、兽药等物质品质的控制,不断改善饲养技术,提高防疫能力,确保生猪饲养质量。 5、负责人员调配、制定生产操作标准,做好环境保护和劳动保护工作,不断改善劳动条件,保证安全文明生产。 6、加强员工生猪养殖技术培训工作,不断提高员工技能和素质。 管理人员岗位职责 1、在场长的领导下,具体负责本场内部的生猪生产和日常管理。 2、协助场长制定年度发展规划,生产计划和财务预算等方案。 3、根据本场情况会同技术人员,科学制定全年防疫、消毒、投入品采购等计划

4、根据年初制定的规划、计划和方案,负责监督实施到位。 5、调动本场员工的积极性,制定各项规章制度,并实施考核、奖罚。 6、对本场职工开展生产安全教育和业务培训,制定培训计划,不断提高员工素质。 7、保持本场内部技术员、饲养员等员工相对稳定,不允许在外兼职。 兽医岗位职责 1、组织实施全场的日常消毒工作。每天上、下午观察生猪动态,发现疾病及时治疗。对疑难杂症及时上报,组织有关人员进行会诊,尽快查明病因,以便及时采取有效措施。 2、每天做好兽医免疫、诊疗器械的清洗和消毒工作。 3、在诊疗过程中,要尽早、及时,合理使用药物,应根据其临床症状,对症下药。遇到疑难病情不能诊断时,及时采血或病料送检,进行实验室确诊。 4、做好生猪的药物预防等保健工作。 5、发生传染病和疑似传染病时,及时上报。扑灭传染病要按“早、快、严、小”的原则。 6、对有下列情况的病猪应放弃治疗,采取淘汰处理办法:对无经济饲养价值的猪;对病危或愈后不良的猪;对有严重肢蹄疾病的猪;对存在器质性繁殖疾病的猪;对有严重恶癖的猪。

第一部分猪场生产计划

第一部分猪场生产计划

引言 随着当今世界养猪业的迅速发展,降低单位产量的生产成本成为每一个想生存繁荣的养猪生产者的关键目标。许多的养猪生产者将饲料价格、商品猪的屠宰价格及猪场的健康状况作为猪场能否盈利的关键因素,只有通过对这一系列关键因素的有效调控,才能盈利。价格的波动对所有的生产者而言是相同的。然而,每公斤胴体的生产成本因人而异,这表明猪场生产管理体系上的重要差别。 种畜群及育肥群的生产成绩依赖于饲养员对各个关键性环节的正确操作。这些环节包括:配种、妊娠检查、母猪饲喂、仔猪护理、料槽管理、环境控制、病猪的识别与治疗。饲养员对上述各生产环节的综合运用和操作能力对生产成绩的影响远比种猪的基因、设备和饲料的影响来得大,这是不足为奇的。此外,农场主、经营者和饲养员必须充分理解自己日常的每个操作和决策与农场经济利益的关系。他们应该花一些时间为将来猪场的生产成绩和盈利做出计划。 1.计划 制定将来成绩计划要求对影响经济效益的生产及经济主要变动有一定的了解,这包括以下三个方面:生产量及生产值(总销售额),生产每一头猪所需成本(变动成本),以及无论生产者生产与否都需支付的成本(固定成本),总销售额减去变动成本及固定成本即为利润。 1.1.1生产量 农场生产设施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农场的生产力,而产床数量,预计断奶日龄则往往决定了种猪存栏数的上限。然而,如果繁殖力已达最大效率,那么各部门间生产力须保持平衡,使整个生产链保持在一个特定的生产水平上,这个过程称作“猪生产流水线”。该猪生产流水线计划的成功与否决定了畜群是否能生产适当的猪数量。 保育舍、育肥舍生产能力的计算也取决于断奶日龄及猪只在每一生产部门所占据的时间长短(取决于转入体重,转出体重,生长速度)。 明确影响生产量的以下因素是很重要的: A.已配种母猪数及每批断奶母猪数对生产量的影响比每次断奶仔猪数

生产计划与控制课堂习题1(含答案)

生产计划与控制课堂习题 一、简答题: 1)简述生产专业化组织原则及其各自特点。 生产组织原则又称为专业化原则,是指生产资源组织的基本方式,主要包括:产品专业化和工艺专业化。 产品专业化是指:整个生产资源,包括设备、人员等按照产品或服务的流程进行安排,在生产过程中物流或人流以固定的路线移动。适合范围:大批量标准产品生产或服务提供。优点:效率高、成本低、在制品少;缺点:对产品和工艺缺乏灵活性和适应性,对设备可靠性以来程度高。 工艺专业化是指:整个生产资源,包括设备、人员等按照工艺能力或技能相似的原则进行安排,构成生产单元,在生产过程中物流或人流不固定。适合范围:多品种、小批量或非标产品生产或服务提供。优点:灵活性和适应性好,对设备可靠性依赖程度低;缺点:效率低、管理复杂、成本高。 2)何谓CODP,对企业生产控制的影响是什么? CODP(Customer Order Decoupled Point),即客户订单分离点。CODP是客户化需求产生的基点。在此之前产品的生产或组织与客户需求没有关系,为通用或标准部分,因此可以基于预测组织采购或制造,而在此点之后开始反映产品的客户之间需求的差别,因此,只能按订单组织生产或采购,因此又称为备货订货分离点。CODP的位置实际上是生产计划控制方式的分水岭,直接影响其类型和组合方式的确定,依据CODP的位置不同,分别为MTS(make to stock)、STO(sale to order)、ATO(assemble to order)、MTO(make to order)和ETO (engineer to order)。 3)简述综合计划和MPS计划的作用和差异。 综合计划是一个中期的生产计划,为指导性的生产经营计划,其目的是为实现供需平衡,同时合理安排生产力相关的资源,以确保经营计划的实现。 MPS计划,即主生产计划,是企业日常运营计划的源头和起点,是安排具体

2003年B题露天矿生产的车辆安排

露天矿生产的车辆安排 (问题一的模型与求解) 摘要 本文针对2003年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赛题B的第一问建立了露天矿生产的总运量最优(目标一)和车辆安排最优(目标二)的数学模型。 首先,依据题目中的原则一,以及铲位、卸点、产量、品位、卡车不等待等诸多因素,分析出主次约束,在探讨的过程中对影响程度小的因素作出了合理的假设,明确目标函数,并对部分变量进行了整数约束或0-1约束,建立了双目标函数的整数规划模型。 其次,考虑到双目标函数同时求解的困难性,但又考虑到快速算法的实际需要,我们采用了“舍二求一法”,分别对两个目标进行了取舍性探究,并借助于LINGO软件的快速辅助计算(程序见附录),得出两种取舍法的相应结果,然后我们对两个结果进行了比较,并利用“递减决策法”对所得的结果合理性和最优性予以验证,经过回归实际探讨后给出了第一原则下的总运量和出动车辆的最优解,且根据计算所得的数据对出动的车辆具体安排情况列出表格(具体见表5),以供明览。 最后,我们综合评价了模型的优缺点,并阐述了模型在实际生产应用中的改进和推广,对于此类生产安排问题的决策者有一定的参考和指导意义。 关键词:多目标规划 0-1约束舍二求一法递减决策法 1.问题重述与分析

(1)问题重述 某露天矿内有若干个铲位,铲位中已按铁含量将石料分为矿石和岩石(平均铁含量不低于25%的为矿石,否则为岩石)。每个铲位至多能安置一台电铲,电铲的平均装车时间为5分钟。卡车负责将铲位内的矿石和岩石运送到相应的卸货地点,卡车的平均卸车时间为3分钟。卸货地点有卸矿石的矿石漏和2个铁路倒装场,卸岩石的岩石漏和岩场,总共五个卸点。按要求,矿石卸点需要的铁含量品位限制都为29.5% 1%(在一个班次8小时内满足品位限制即可)。 km。原则上在安排时不应发生卡所用卡车载重量为154吨,平均时速28h 车等待的情况,电铲和卸点都不能同时为两辆及两辆以上卡车服务。卡车每次都是满载运输,并且排除堵车现象。 一个班次的生产计划包含以下内容:出动几台电铲,分别在哪些铲位上;出动几辆卡车,分别在哪些路线上。 一个合格的计划要在卡车不等待条件下满足产量和质量(品位)要求。 一个好的计划应该考虑下面两条原则之一: 1.总运量(吨*公里)最小,同时出动最少的卡车,从而运输成本最小; 2.利用现有车辆运输,获得最大的产量(岩石产量优先;在产量相同的情况 下,取总运量最小的解)。 问题一:就两条原则分别建立数学模型,并给出一个班次生产计划的快速算法。 问题二:针对下面的实例,给出具体的生产计划、相应的总运量及岩石和矿石产量。 某露天矿有铲位10个,卸点5个,现有铲车7台,卡车20辆。各卸点一个班次的产量要求:矿石漏1.2万吨、倒装场Ⅰ1.3万吨、倒装场Ⅱ1.3万吨、岩石漏1.9万吨、岩场1.3万吨。 各铲位和各卸点之间的距离(公里)如下表: 各铲位矿石、岩石数量(万吨)和矿石的平均铁含量如下表: (表2)

生产计划管理规范

生产计划管理规范文件编号版本号修改号 QD8.5.3-2016A0 1.目的 通过制定此办法,明确、规范生产计划的编制与管理流程。 2.适用范围 生产计划安排。 3.职责 生产部根据销售订单负责生产计划的编制,销售部、技术部、采购部、品质部配合生产计划的实施。 4.生产计划流程图见附件 5.工作流程说明 5.1客户订单指客户传真(电子邮件)来的正式的并已经过初步评审回复交期的订单,或与客户确认的口头通知打印后并经相关审批的订单。 5.2订单的细化分解-订单驱动制 5.2.1依据ERP系统资料将订单中的产品分解成相关的子产品及原辅物料外购外协件。 5.2.2物料与生产量总需求核算。 5.2.3采购部核算原辅物料包装物及外购件需求。 5.2.4生产部核算需加工的产品及外协件的品种与数量。 5.2.5采购部核查物料库存(原辅料、外购外协件、成品、半成品、包装物等)。 5.2.6物料与生产量净需求核算。 5.2.7采购部依据库存情况去除现有物料库存核算物料净需求。 5.2.8生产部依据库存情况去除现有库存核算出实际需加工的产品及外购件的品种与数量。 5.3物料交期与产能确认 5.3.1采购部依据物料需求确认货物交期。 5.3.2生产部依据以上产品品种及数量核算产能负荷。 5.3.3根据订单交期及供应商物料到货情况、产能负荷、库存水平能力、预防性维

护、校准等编制总体生产进度计划与生产指令、前置期。 5.3.4采购部根据生产进度计划要求如需外协产品则先安排外协计划下达。 5.3.5每周根据整体计划要求,上周完成情况及外协计划进度编制计划讨论稿。 5.3.6生产部将周计划讨论稿下发销售部和采购部,分别核实产品发货交期和物料到货情况,周六前将核算结果反馈生产部。 5.3.7根据核算结果如有问题则进行合理调整,直至相关部门确认无误后,提交管理者代表或总经理审批后执行。 5.3.8周生产计划下发后按要求及时进行整理归档。 6.相关文件化信息 6.1QR8.5.1-02《生产计划单》 7、修改栏 序号页码修改内容修改日期实施日期批准 编制:审核:批准: 日期:日期:日期:

露天矿生产的车辆安排

例 露天矿生产的车辆安排(CMCM2003B ) 钢铁工业是国家工业的基础之一,铁矿是钢铁工业的主要原料基地。许多现代化铁矿是露天开采的,它的生产主要是由电动铲车(以下简称电铲)装车、电动轮自卸卡车(以下简称卡车)运输来完成。提高这些大型设备的利用率是增加露天矿经济效益的首要任务。 露天矿里有若干个爆破生成的石料堆,每堆称为一个铲位,每个铲位已预先根据铁含量将石料分成矿石和岩石。一般来说,平均铁含量不低于25%的为矿石,否则为岩石。每个铲位的矿石、岩石数量,以及矿石的平均铁含量(称为品位)都是已知的。每个铲位至多能安置一台电铲,电铲的平均装车时间为5分钟。 卸货地点(以下简称卸点)有卸矿石的矿石漏、2个铁路倒装场(以下简称倒装场)和卸岩石的岩石漏、岩场等,每个卸点都有各自的产量要求。从保护国家资源的角度及矿山的经济效益考虑,应该尽量把矿石按矿石卸点需要的铁含量(假设要求都为% 1%,称为品位限制)搭配起来送到卸点,搭配的量在一个班次(8小时)内满足品位限制即可。从长远看,卸点可以移动,但一个班次内不变。卡车的平均卸车时间为3分钟。 所用卡车载重量为154吨,平均时速28h km 。卡车的耗油量很大,每个班次每台车消耗近1吨柴油。发动机点火时需要消耗相当多的电瓶能量,故一个班次中只在开始工作时点火一次。卡车在等待时所耗费的能量也是相当可观的,原则上在安排时不应发生卡车等待的情况。电铲和卸点都不能同时为两辆及两辆以上卡车服务。卡车每次都是满载运输。 每个铲位到每个卸点的道路都是专用的宽60m 的双向车道,不会出现堵车现象,每段道路的里程都是已知的。 一个班次的生产计划应该包含以下内容:出动几台电铲,分别在哪些铲位上;出动几辆卡车,分别在哪些路线上各运输多少次(因为随机因素影响,装卸时间与运输时间都不精确,所以排时计划无效,只求出各条路线上的卡车数及安排即可)。一个合格的计划要在卡车不等待条件下满足产量和质量(品位)要求,而一个好的计划还应该考虑下面两条原则之一: 1.总运量(吨公里)最小,同时出动最少的卡车,从而运输成本最小; 2.利用现有车辆运输,获得最大的产量(岩石产量优先;在产量相同的情况下,取总运量最小的解)。 请你就两条原则分别建立数学模型,并给出一个班次生产计划的快速算法。针对下面的实例,给出具体的生产计划、相应的总运量及岩石和矿石产量。 某露天矿有铲位10个,卸点5个,现有铲车7台,卡车20辆。各卸点一个班次的产量要求:矿石漏万吨、倒装场Ⅰ万吨、倒装场Ⅱ万吨、岩石漏万吨、岩场万吨。

养猪场项目申请报告

养猪场项目申请报告 第一部分规模养猪场项目背景信息 一、规模养猪场项目概况 (一)项目名称 (二)项目的承办单位 (三)承担可行性研究工作的单位情况 (四)项目的主管部门 (五)项目建设内容、规模、目标 (六)项目建设地点 二、项目承担单位的基本情况和财务状况 包括所有制性质、主营业务、近三年来的销售收入、利润、税金、固定资产、资产负债率、银行 信用等级、项目负责人基本情况及主要股东的概况 第二部分规模养猪场项目建设背景、必要性 这一部分主要应说明项目发起的背景、投资的必要性、投资理由及项目开展的支撑性条件等等。 一、规模养猪场项目建设背景 (一)国家或行业发展规划 (二)项目发起人以及发起缘由 (三)…… 二、规模养猪场项目建设必要性 国内外现状和技术发展趋势,对产业发展的作用与影响,产业关

联度分析,市场分析; (一)…… (二)…… (三)…… (四)…… 三、规模养猪场项目建设可行性 (一)经济可行性 (二)政策可行性 (三)技术可行性 (四)模式可行性 (五)组织和人力资源可行性 第三部分规模养猪场项目优势 一、组织优势 二、技术优势 涉及成果来源及知识产权情况、已完成的研究开发工作及中试情况和鉴定年限、技术或工艺特点 以及与现有技术或工艺比较所具有的优势、该项技术的突破对行业技术进步的重要意义和作用等。 三、市场优势 四、模式优势 五、其他优势 第四部分规模养猪场项目产品规划

一、规模养猪场项目产品产能规划方案 二、规模养猪场项目产品工艺规划方案 (一)工艺设备选型 (二)工艺先进性说明 (三)工艺流程 三、规模养猪场项目产品营销规划方案 (一)营销战略规划 (二)营销模式 (三)促销策略 …… 第五部分规模养猪场项目建设规划一、规模养猪场项目建设地 (一)规模养猪场项目建设地地理位置 (二)规模养猪场项目建设地自然情况 (三)规模养猪场项目建设地资源情况 (四)规模养猪场项目建设地经济情况 (五)规模养猪场项目建设地人口情况二、规模养猪场项目土建总规 (一)项目厂址及厂房建设 (二)土建总图布置 (三)场内外运输 (四)项目土建及配套工程

生产计划调度管理规定

生产计划调度管理规定文件编码(GHTU-UITID-GGBKT-POIU-WUUI-8968)

生产计划调度管理制度1 范围 本制度规定了公司生产计划调度管理的内容、方法及相关要求。 本制度适用于公司生产系统各部门、车间(分厂)。 2 职责 2.1 制造部 负责公司生产计划调度管理工作。 3 管理内容与方法 3.1 生产计划管理 3.1.1 根据公司年、季计划要求,制造部每月28日下达次月生产计划。 3.1.2 车间(分厂)、部(室)要严格按制造部下达的打字计划或专项生产计划进度要求组织生产,保证生产指标完成。尤其对用户急件、重点生产项目,应确保生产进度。临时性生产计划,车间(分厂)应按制造部调整计划执行。 3.1.3 对在制性生产项目,有关单位应搞好衔接,产品毛坯在中间库或车间滞留时间不得超过3个月。 3.1.4 产出计划完成情况由公司办按经济责任制考核奖罚。 3.2 生产调度管理 3.2.1 各车间(分厂)要认真对待制造部调度人员的工作检查,及时提供生产进度和反映存在问题,确保生产计划完成。各部(室)要适应现场生产需要,随叫随到,做到小问题当班处理,重大问题处理不超过24小时。

3.2.2 对于非标成台专项的生产进度,车间生产人员要接受制造部生产调度员定期和不定期的生产进度检查,并及时提供生产进度情况。 3.2.3 各生产单位有对本单位产品贴有标识和保护产品标识的责任,制造部调度员对产品标识有权进行检查,一旦发现问题,应督促各单位及时依照通知进行整改。 3.2.4 各单位行政一把手和生产副主任、主体车间技术副主任,应按时参加公司生产调度会,有事提前履行请假手续。与会人员应自觉遵守会议纪律,对会上提出的生产问题和生产进度要求,要及时给予落实,制造部负责检查。 3.3 重点机台(生产能力)管理 3.3.1 制造部每月20日前下达次月预支生产计划,机加工车间要在25日前编制下月重点机台、工装制具、常备刀具所需计划;热加工车间编制材料计划,在25日前报制造部审核。 3.3.2 重点机台加工产品,严格执行计划进度,若机台发生冲突,车间应及时将信息反馈制造部,调配解决。 3.3.3 重点机台干外协活,车间(分厂)必须以书面形式报告制造部,制造部应根据生产情况签署意见报生产副总经理,同意后车间方可实施。若车间擅自占用重点机台生产外协件,制造部一经发现应立即制止,拒不改者,应对其进行通报批评和经济责任考核。 3.3.4 热加工分厂外协件与公司产品生产发生冲突时,应先确保公司产品。若遇特急外协件,经制造部审核同意后方可实施。未经批准,不得擅自用公司供料和占用主要生产能力生产外协件。制造部一经发现应立即制止,拒不改者,应对其进行通报批评和经济责任考核。

露天矿生产的车辆安排

题 CUMCM03B 露天矿生产的车辆安排 铁工业是国家工业的基础之一,铁矿是钢铁工业的主要原料基地。许多现代化铁矿是露天开采的,它的生产主要是由电动铲车(以下简称电铲)装车、电动轮自卸卡车(以下简称卡车)运输来完成。提高这些大型设备的利用率是增加露天矿经济效益的首要任务。 露天矿里有若干个爆破生成的石料堆,每堆称为一个铲位,每个铲位已预先根据铁含量将石料分成矿石和岩石。一般来说,平均铁含量不低于25%的为矿石,否则为岩石。每个铲位的矿石、岩石数量,以及矿石的平均铁含量(称为晶位)都是已知的。每个铲位至多能安置一台电铲,电铲的平均装车时间为5分钟。 卸货地点(以下简称卸点)有卸矿石的矿石漏、2个铁路倒装场(以下简称倒装场)和卸岩石的岩石漏、岩场等,每个卸点都有各自的产量要求。从保护国家资源的角度及矿山的经济效益考虑,应该尽量把矿石按矿石卸点需要的铁含量(假设要求都为29.5%1%,称为品位限制)搭配起来送到卸点,搭配的量在一个班次(8小时)内满足品位限制即可。从长远看,卸点可以移动,但一个班次内不变。卡车的平均卸车时间为3分钟。 所用卡车载重量为154吨,平均时速28。卡车的耗油量很大,每个班次每台车消耗近1吨柴油。发动机点火时需要消耗相当多的电瓶能量,故一个班次中只在开始工作时点火一次。卡车在等待时所耗费的能量也是相当可观的,原则上在安排时不应发生卡车等待的情况。电铲和卸点都不能同时为两辆及两辆以上卡车服务。卡车每次都是满载运输。 每个铲位到每个卸点的道路都是专用的宽60的双向车道,不会出现堵车现象,每段道路的里程都是已知的。 一个班次的生产计划应该包含以下内容:出动几台电铲,分别在哪些铲位上;出动几辆卡车,分别在哪些路线上各运输多少次(因为随机因素影响,装卸时间与运输时间都不精确,所以排时计划无效,只求出各条路线上的卡车数及安排即可)。一个合格的计划要在卡车不等待条件下满足产量和质量(品位)要求,而一个好的计划还应该考虑下面两条原则之一:1.总运量(吨公里)最小,同时出动最少的卡车,从而运输成本最小; 2.利用现有车辆运输,获得最大的产量(岩石产量优先;在产量相同的情况下,取总运量最小的解)。 请你就两条原则分别建立数学模型,并给出一个班次生产计划的快速算法。针对下面的实例,给出具体的生产计划、相应的总运量及岩石和矿石产量。 某露天矿有铲位10个,卸点5个,现有铲车7台,卡车20辆。各卸点一个班次的产量要求:矿石漏1.2万吨、倒装场11.3万吨、倒装场Ⅱ1.3万吨、岩石漏1.9万吨、岩场1.3万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