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疗病人的护理论文

化疗病人的护理论文
化疗病人的护理论文

化疗病人的护理论文

妇科恶性肿瘤患者的心理和生理上都会受到损害,消极负面心理情绪会对患者的疾病

的治疗有反促进作用。有效的心理护理措施能够放松心情,提高临床疗效。选择我院收治

的妇科恶性肿瘤患者84例,分别给予常规护理和心理护理干预,对比两组临床护理效果。具体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21年11月~2021年11月我院收治的妇科恶性肿瘤患者84例,随机分为两组,各42例。对照组年龄32~67岁,平均年龄为50.5±3.1岁;肿瘤分类:卵巢恶性肿瘤患

者20例、恶性滋养细胞类细胞患者22例。观察组年龄34~69岁,平均年龄为51.2±3.3岁;肿瘤分类:卵巢恶性肿瘤患者19例、恶性滋养细胞类细胞患者23例。两组的年龄、

肿瘤分类等一般资料比较,P>0.05,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

1.2方法

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给予心理护理干预。具体如下:

1首先对患者的心理状况进行评估,分析发生负面心理情绪的原因,根据相关影响因

素制定出个性化的心理护理措施,让患者接受恶心肿瘤化疗的现实,从而能够配合医护人

员的治疗和护理。

2对患者进行正确的心理引导,讲述其他患者成功治疗的案例,让患者对治愈疾病充

满信心,提高配合的积极性。

3实施有效肌肉放松训练,可以在此过程中播放一些轻松的音乐,使患者身心得到完

全的放松,处于轻松的环境之中。指导患者想象机体正与肿瘤癌细胞对抗,并且正在逐步

杀灭肿瘤细胞,这样能够对于调动机体抵抗能力有一定帮助。

4化疗结束后,护理人员需要嘱咐患者进行适当的集体健身活动,在集体活动中能够

通过相互之间的交流互相激励,能够有效改善自身生活能力,为患者今早回归社会提供心

理基础。

1.3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8.0对所得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用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

料用n%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两组不良反应情况对比观察组出现轻度恶心、呕吐21例,中度17例,重度4例,其重度恶性、呕吐发生率为9.52%4/42;出现轻度倦怠乏力29例,中度10例,重度3例,其重度倦怠乏力发生率为7.14%3/42;轻度腹泻25例,中度15例,重度2例,其重度腹泻发生率为4.76%2/42;对照组出现轻度恶心、呕吐13例,中度15例,重度14例,其重度恶性、呕吐发生率为33.33%14/42;出现轻度倦怠乏力22例,中度12例,重度8例,其重度倦怠乏力发生率为19.05%8/42;轻度腹泻21例,中度12例,重度9例,其重度腹泻发生率为21.43%9/42;观察组重度恶心、呕吐、倦怠乏力、腹泻等不良反应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3讨论

妇科恶性肿瘤患者由于疾病对机体带来的痛苦,还有其他因素的共同作用,对患者造成很大的心理压力。患者易产生焦虑、抑郁以及恐惧等负面心理情绪,从而会对疾病恶性的发展有反促进作用。此外在负面心理情绪的影响下,患者可能会被动对待治疗和护理,严重者甚至放弃化疗。因此护理人员需要对妇科恶性肿瘤患者实施有效心理干预。通过对患者进行有效心理评估、心理引导、肌肉放松训练以及化疗后集体活动让患者充分放松身心,以积极、乐观的心态来面对疾病,充满战胜疾病的信心,调动治疗和护理的积极性,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护理人员还需要多与患者进行沟通交流,向患者讲述疾病相关知识,站在患者的角度去考虑问题,耐心解答其内心的疑虑。在本次研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心理护理干预。观察组的恶心呕吐、腹泻以及倦怠乏力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9.52%4/42、7.14%3/42和4.76%2/42,均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本次结果与吴赟等研究结果一致。表明对妇科恶性肿瘤患者采取有效心理护理干预能够有效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提高生活质量,让患者以积极的心态去面对疾病和生活。综上所述,心理护理干预应用于妇科恶性肿瘤患者效果显著,能够减少不良反应,提高护理质量。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收集2021年5月至2021年7月浙江萧山医院收治的224例消化道恶性肿瘤接受化疗的患者,年龄32~83岁;男134例,女90例;直肠癌76例;胃癌62例,胰腺癌40例,食管癌46例;所有肿瘤患者均过病理学或细胞学确诊。

1.2研究方法及内容

收集所有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如年龄、性别、吸烟史、义齿情况、口腔自洁习惯、焦虑抑郁状态、口腔疾患史、口腔环境、化疗周期、预防性使用抗生素情况、化疗结果及Kam-ofsky评分;记录实验室检查结果如口腔pH值、白细胞计数、血红蛋白以及血清白蛋白水平。

1.3统计方法

应用SPSSl7.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检验;计数资

料采用2检验;之后采用多因素二分类Logistic回归进行分析,回归模型中变量筛选方式

选择逐步法。<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消化道恶性肿瘤化疗患者口腔黏

膜炎的发生率及感染部位224例化疗患者中,有84例发生口腔并发症,发病率37.5%,主要的并发症为口腔黏膜炎及口腔感染,口腔并发症的发生部位主要为颊部36.9%、牙龈23.8%,舌部11.9%。

2.2消化道恶性肿瘤化疗患者口腔黏

膜炎的单因素分析年龄、血红蛋白水平、血清白蛋白水平、预防性使用抗生素、口腔pH值、有无义齿、口腔自洁习惯、口腔疾患史、化疗周期、白细胞降低程度、化疗结果与患者化疗后口腔并发症的发生均有关均<0.05。

2.3消化道恶性肿瘤患者化疗后口腔

黏膜炎的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1.443、血清

白蛋白水平<40g/L=2.135、白细胞降低程度=2.015、口腔自洁习惯坏=1.143、多个化疗周

期=1.847、口腔pH值<6.5=1.635与消化道恶性肿瘤化疗患者继发口腔并发症密切相关。

3讨论

消化道肿瘤患者化疗后的口腔并发症主要以口腔黏膜炎为主,常于化疗后7d出现,

该病变主要的临床特征为口腔黏膜出现红斑或溃疡,易合并细菌及真菌感染,导致患者口

腔及咽喉疼痛引起进食困难,给患者生活质量带来不良影响。目前关于口腔黏膜炎发生率

的报道不尽一致,Tsuyuki等报道接受单纯化疗的恶性肿瘤患者口腔黏膜炎的发生率在17%~45%,在接受大剂量化疗药物治疗时发生率可达90%以上,Nishimura等报道食管肿

瘤及直结肠肿瘤患者化疗后口腔黏膜炎的发生率分别为64%和57%,本研究显示,224例化疗患者中,有84例发生口腔黏膜炎,发病率37.5%,与Tsuyuki等报道基本一致,低于

Nis-himura等报道,出现这种差异的可能原因在于治疗时联合应用药物的方案、肿瘤部位不同所造成。此外,本研究显示口腔黏膜炎的发生部位主要为颊部36.9%、牙龈23.8%,

这与Cheng等报道的基本一致,应当引起临床注意。本研究显示,经过多因素Logistic

回归分析最终筛选出年龄、血清白蛋白<40g/L、白细胞降低程度、自身口腔自洁习惯、多

次化疗周期及口腔PH值是消化道恶性肿瘤患者化疗后出现口腔黏膜炎并发症的高危因素。患者年龄越大,组织器官机能衰退明显,机体不仅免疫功能显著下降,而且在化疗中易引

起免疫稳态失衡,化疗后口腔黏膜炎发生的机率显著增加,本组中年龄≥50岁的化疗患者中发生口腔感染的风险是<50岁患者的1.443倍=1.443。血清白蛋白既是维持参与免疫机

制的重要物质,也能反映患者营养状况,低白蛋白血症患者机体免疫力下降,患者口腔黏

膜中的免疫球蛋白lgA等合成降低,消弱了口腔局部的免疫抵抗力,易造成微生物的侵蚀,

化疗护理论文

化疗护理心得 关键词化疗护理心得 临床资料 2011年6~12月收治恶性肿瘤患者20例,男13例,女7例。年龄45~82岁。所有病例全部为病例论证的恶性肿瘤,8例肺癌,3例乳腺癌,4例胃癌,3例直肠癌,2例宫颈癌。 化疗前的准备:患者准备:首先要根据患者的有无并发症推荐饮食建议。只有患者有合理的体能才能进行下一步的治疗准备。原则上鼓励患者尽量多摄入高热量,高蛋白,其中动物蛋白与植物蛋白的摄入与消耗要与患者讲清楚。大部分的动物蛋白消耗以后只能靠补充,体内无法合成。人体的淋巴结、肝脏及脾脏等器官中硒含量较高,而这些组织正是免疫细胞的集中地。因此,补硒可有效提高放化疗患者的免疫力,使其顺利完成化疗。富有维生素的膳食纤维食品。必要时根据医嘱给予营养支持治疗。再者为心理护理。化疗的药物的不良反应不容小觑,它使患者在遭受疾病困扰的同时又使患者同时承受化疗的痛苦。大部分的患者伴随有消极情绪。部分患者对癌症的看法偏激,失去治疗的信心。护理人员要耐心向患者及其家属讲解化疗知识,治疗方案,以及在化疗过程中会出现的各种症状和一些必要的应对措施。这样能一定程度上消除患者的顾虑以及盲目的恐惧。列举化疗治疗效果较好的例子,改善患者心理状态,防止医源性精神损伤。再根据医嘱做好各种化验和相关资料。根据不同患者的情况做好用药准备,用药前要尽量使患者心情稳

定,减小在用药过程中与化疗无关的因素引起各种身体不适。 用药准备:①了解患者身体状况以及化疗方案。熟悉药物使用方案,剂量,药物的作用机理,相关的禁忌条件,以及用药可能出现的效果和并发症。②如系静脉给药,穿刺应有计划的从静脉远端开始选择。化疗时应选择粗直有弹性的静脉并使用留置针,可防止药液外漏致皮肤坏死。化疗药物严格按照配药程序。 化疗用药护理注意事项 化疗治疗的入药方式有几种,一些化疗药物是以片剂的方式服用,分别是经肌肉注射或皮下注射的,或者脊髓腔内注入(鞘内注射),静脉注射。静脉注射可在数分钟内完成,也可放在大容积的液体内滴注数小时。治疗也应视全身治疗局部治疗而定。大多数情况下静脉注射和口服较为常用。 操作要求:①核实患者资料和入药的药品,方案,药剂的生产日期和避光保存条件的条件。②化疗入药过程首先用等渗浓度的生理盐水和葡萄糖注射溶液注射,在确保注射器已经进入患者静脉管腔。而后在注射化疗药物。③注射过程中确保患者姿势舒适情绪稳定,在注射过程中要及时患者的异常表情,并向患者询问入药过程中是否疼痛,一般来说化疗是无痛性的,一些药物静脉输注时可感觉到灼痛感。如果发生这种情况,立即告诉护士或医生,因为当药物泄漏时可以损伤静脉周围的组织,需要立即用5%利多卡因进行封闭。如有异常疑问请及时拔针。④化疗药物注射完成时,再用等渗的生理盐水或者葡萄糖溶液少量冲洗,从而防止化疗药物对血管壁

化疗病人的护理论文

化疗病人的护理论文 妇科恶性肿瘤患者的心理和生理上都会受到损害,消极负面心理情绪会对患者的疾病 的治疗有反促进作用。有效的心理护理措施能够放松心情,提高临床疗效。选择我院收治 的妇科恶性肿瘤患者84例,分别给予常规护理和心理护理干预,对比两组临床护理效果。具体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21年11月~2021年11月我院收治的妇科恶性肿瘤患者84例,随机分为两组,各42例。对照组年龄32~67岁,平均年龄为50.5±3.1岁;肿瘤分类:卵巢恶性肿瘤患 者20例、恶性滋养细胞类细胞患者22例。观察组年龄34~69岁,平均年龄为51.2±3.3岁;肿瘤分类:卵巢恶性肿瘤患者19例、恶性滋养细胞类细胞患者23例。两组的年龄、 肿瘤分类等一般资料比较,P>0.05,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 1.2方法 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给予心理护理干预。具体如下: 1首先对患者的心理状况进行评估,分析发生负面心理情绪的原因,根据相关影响因 素制定出个性化的心理护理措施,让患者接受恶心肿瘤化疗的现实,从而能够配合医护人 员的治疗和护理。 2对患者进行正确的心理引导,讲述其他患者成功治疗的案例,让患者对治愈疾病充 满信心,提高配合的积极性。 3实施有效肌肉放松训练,可以在此过程中播放一些轻松的音乐,使患者身心得到完 全的放松,处于轻松的环境之中。指导患者想象机体正与肿瘤癌细胞对抗,并且正在逐步 杀灭肿瘤细胞,这样能够对于调动机体抵抗能力有一定帮助。 4化疗结束后,护理人员需要嘱咐患者进行适当的集体健身活动,在集体活动中能够 通过相互之间的交流互相激励,能够有效改善自身生活能力,为患者今早回归社会提供心 理基础。 1.3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8.0对所得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用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 料用n%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综述肿瘤护理论文(共3篇)

综述肿瘤护理论文(共3篇) 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 第一篇:化疗护理流程在肿瘤科患者化疗中的应用 肿瘤作为当前主要的一类高危疾病,很多都属于恶性肿瘤,而且往往会对患者的生命安全产生巨大的威胁,目前对肿瘤的治疗则只能依赖于化疗及放疗。化疗及放疗过程中也会对患者造成不良反应,而且预后效果不好,所以需要针对科学的化疗护理流程进行研究。而在本次研究中,我院主要针对2014年6月至2015年7月肿瘤科收治的各类肿瘤患者114例展开积极治疗,详细研究如下所示。 1资料和方法 临床资料 选择2014年6月至2015年7月于我院肿瘤科收治的各类肿瘤患者114例,同时根据随机数表平均分为两组,即研究组及对照组,各组患者为57例。其中研究组患者57例,男性32例,女性25例,年龄为24~69岁,平均年龄(±)岁,病症分类为食管等消化系统瘤13例,肺癌等胸部肿瘤18例,口腔癌等头

部癌症26例;而对照组57例患者中,男性30例,女性27例,年龄为23~67岁,平均年龄(±)岁,病症分类为食管等消化系统瘤15例,肺癌等胸部肿瘤22例,口腔癌等头部癌症20例。根据以上基础资料对比可知,两组患者在年龄、病症分类等一般资料方面均无明显差异(P>),存在可比性。 方法 以上所有患者均采用传统基础护理干预,护理流程包含对患者化疗过程的知识普及、静注护理、并发症护理、饮食护理等多方面。 而研究组在此基础上主要采用化疗流程护理干预,即由护士长作为主要管理者,针对患者的护理流程进行调整,详细调整如下:1)化疗前的准备护理,首先需要向患者普及健康教育内容,教育内容可以包含化疗的目标、措施以及方法,同时针对有可能出现的并发症进行详细了解,并且有针对性提出相应的心理疏导方案。2)化疗中的准备护理,考虑到化疗过程中患者可能会产生紧张的心态,则需要护理人员进行相应的陪护,同时积极与患者沟通,从根本上了解患者的心理,排除他们内心的不安与怀疑,同时可以普及相应的自我调节方法,诸如让患者通过深呼吸、听音乐的方式完成自我调控过程。3)化疗后的并发症护

卵巢癌化疗后的饮食

卵巢癌化疗后的饮食 一是热量和蛋白质(蛋白质食品)供给应充足。可以多吃一些牛奶、鸡蛋、瘦猪肉、牛肉、兔肉、鱼肉、禽肉、豆制品等;如患者厌食油(油食品)腻荤腥,可选吃奶酪、鸡蛋饼、咸鸭蛋等。平时还应多吃蜂蜜(蜂蜜食品),以及米、面等谷类(谷类食品)食品; 二是多吃新鲜水果蔬菜。如油菜、菠菜、小白菜、番茄、洋葱、山楂、鲜枣、猕猴桃、芦笋、海带等。如恶心严重,可以进食菜汁,也可以吃些清爽的凉拌菜和水果; 三是多吃增强免疫力的食品。如香菇(香菇食品)、银耳、黑木耳、蘑菇等,以及动物肝、鱼肝油、胡萝卜、莴笋叶等富含维生素A和胡萝卜素的食物; 四是合理安排三餐时间。早、晚餐应分别安排在清晨6时前、晚上7时后,延长用药和进食时间间隔,减少药物反应。避免用胡椒、芥末等刺激性调味品(调味品食品),以及邮件、熏烤食物; 五是注意饮水,每天不少于2000毫升,以减轻药物对消化(消化食品)道粘膜的刺激,促进毒素排泄。牛奶、豆浆和绿豆汤有助于排出癌细胞释放的毒物; 化疗是治疗卵巢癌的一种有戏方式,但在化疗中,卵巢癌患者会出现较多的不良反应,对于这些不良反应,在护理中要尤其的注意。 1、保护性隔离 卵巢癌患者在化疗期间的护理应安排单间病房,严禁探视,实行保护性隔离,以预防交叉感染。 2、呼吸道感染的预防及护理 卵巢癌化疗护理中应做到每日定时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清新。夏日空调温度设置不能过低,避免受凉;冬日应加强保暖,预防感冒;一旦发生呼吸道感染,即将生理盐水与相应的抗生素加入雾化吸入器中进行雾化吸入,每次15 min~20 min,2次/d;并定期为患者翻身拍背,每次拍背3 min~5 min,以促使痰液排出。 3、注射部位感染的预防及护理 卵巢癌的化疗护理时应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技术,注射部位用两根碘伏棉棒连续消毒2次后,再行注射;输注化疗药物前,先用5 ml注射器抽取生理盐水5 ml,然后接上一次性头皮针,再行穿刺。确保穿刺成功之后,再接上已经配制好的化疗液体。以防因穿刺不成功,导致化疗药物渗入皮下,引起皮下组织坏死或感染;经常更换注射部位,保护血管,防止静脉炎的发生。

恶性肿瘤患者化疗期间的全面护理及健康教育

恶性肿瘤患者化疗期间的全面护理及健 康教育 (作者:___________单位: ___________邮编: ___________) 【摘要】癌症是当今世界对人类健康和生命危害最大的疾病。当病人知道所患疾病时,在心理上会产生不同程度的压力,很容易导致情绪低落,意志消沉,甚至悲观失望,丧失了同疾病作斗争的信心,影响治疗和护理的进行。化疗是一种常用的治疗方法,化疗对一些恶性肿瘤可以取得根治性疗效或明显提高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期,但药物的毒付作用大,患者在遭受癌症折磨时还要忍受化疗带来的痛苦,会产生不同程度紧张、悲观心理。尤其是经过一段时间化疗后,病人对药物的不良反应反应很大,静脉穿刺困难,或病情反复时,病人更容易陷入悲观、紧张之中,往往不愿意继续治疗,故护理人员要从心理上减轻患者的焦虑、恐惧情绪,培养病人的良好情绪,配合治疗的进行,增加其对化疗的依从性,帮助患者顺利度过化疗关,对提高治疗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恶性肿瘤化疗全面护理健康教育体会 1临床资料

我科自2007年5月-2009年5月共收治术后化疗患者191例,其中男性患者85例,女性患者106例,年龄最大75岁,最小19岁。通过在化疗期间护士给予的全面护理以及健康教育,将药物的不良反应降至最低,患者顺利完成化疗,均满意出院。 2护理 2.1心理护理 化疗患者多数忧郁、焦虑、烦躁、悲观、消极、恐惧、甚至精神过敏,心理护理可增进护患之间的交流。护士要及时掌握病人的心理特征及化疗的各种不良反应,做好心理护理,耐心向病人介绍化疗的目的和意义,以及可能出现的反应,消除病人的紧张和不必要的顾虑,并及时为其解除痛苦,使病人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保证化疗的顺利进行。 2.2保护静脉 化疗最常见的给药途径为静脉给药。化疗前向患者解释由于输液的时间较长,药物对血管的刺激性较大,为患者长期考虑,最好选用远心端较粗、较直的血管。使用血管一般由远端向近端,由背侧向内侧,左右臂交替使用。根据药性选用适宜的溶媒稀释,合理安排给药顺序,掌握正确的给药方法,减少对血管臂刺激。注意保护静脉,护士应做到一针见血,减轻患者痛苦,妥善固定针头,还要随时巡视病房,以防药物外漏引起局部组织坏死。 2.3饮食护理 化疗期间鼓励病人进食,加强营养,根据病人口味给予清淡易

肺癌化疗患者的护理诊断及健康教育精选.

肺癌化疗患者的护理诊断及健康教育 1、气体交换受损:与肺组织病变,呼吸道分泌物潴留,肺换气功能降低有关 护理目标:病人恢复正常的气体交换功能 护理措施(1)观察病人呼吸情况及痰液的量颜色性质 (2)遵医嘱应用支气管扩张剂祛痰药物 (3)保持呼吸道通畅,指导病人进行深呼吸功能训练有效咳嗽排痰方法,必要时进行雾化吸入 (4)给予低流量氧气吸入 2、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与疾病消耗有关 护理目标:病人营养状况改善 护理措施(1)评估病人营养状况皮肤弹性 (2)嘱病人进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易消化,多样化,营养丰富的饮食. (3)静脉补充营养改善营养状况 (4)每周称体重一次 3、恶心呕吐:与化疗药物有关 护理目标恶心呕吐症状好转 护理措施(1)评估呕吐物的量和性质,恶心、呕吐发生的时间、频率和程度?(2)化疗前后遵医嘱应用止吐药物 ?(3)恶心、呕吐时鼓励病患作深呼吸,若有呕吐时则鼓励漱口。 ?(4)恶心时可以在胃部冷敷 ?(5)鼓励少量多餐,避免胀气,可吃酸味食物以抑制恶心、呕吐 4、口腔粘膜改变:与抵抗力下降有关 护理目标口腔粘膜保持完整 护理措施(1)密切观察和评估口腔粘膜情况 ?(2)保持口腔卫生使用软毛牙刷或海绵刷牙餐前餐后及睡前漱口?(3)预防性口腔用药用漱口液,化疗期间口含碎冰,减少口腔粘膜?炎的发生 ?(4)必要时给予口腔护理 5、有感染的危险:与治疗的影响、疾病的影响、侵入性操作、免疫缺陷有关 护理目标病人未发生感染 护理措施(1)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接触病人前应洗手 (2)保持室内空气清新 (3)留置颈静脉导管应定时冲管、更换辅料,保持管口清洁干燥通畅, 密切观察针口及周围皮肤情况 (4)限制探视,禁止与已知感染(如感冒)的探视者或工作人员接触

化疗病人护理常规

化疗病人护理常规 1.心理护理 (1)耐心倾听病人的主诉,取得其信任,鼓励病人克服化疗副反应。 (2)帮助病人度过脱发等所造成的心理危险期。 2.健康指导 (1)鼓励病人进食高蛋白、高维生素、高热量、易消化的食物,禁食刺激性及坚硬色食物,以防损害口腔及消化道粘膜;鼓励病人吃自己喜欢的食物,保证营养及液体的摄入。 (2)饭前饭后漱口,保持口腔卫生。 (3)保持皮肤清洁、干燥,预防感染的发生。 (4)保持良好心态及充足的睡眠。 (5)教会患者如何准确记录出入量。 3.用药观察及护理 (1)正确溶解及稀释药液,现用现配。一般常温下不超过1小时,尤其是氮芥类药物。如联合用药应根据药物的性质进行排序。避光的药物,使用中采取避光措施。(2)注意保护静脉,从远端开始,有计划地进行穿刺。 (3)用药前先注入少量生理盐水,确定针头在静脉后再注入化疗药物。 (4)如发现药液外渗,应立即停止输入,根据药液对组织刺激强度的不同,给予局部冷敷,并用生理盐水后普鲁卡因进行局部封闭,再用金黄散外敷。 (5)用药过程中遵医嘱调节给药滴速,以减少对静脉的刺激,并加强巡视。 (6)拔针后,应压迫针眼5~7分钟,以保护血管。 (7)腹腔化疗者嘱其经常变动卧位,防止导管脱落,以保证疗效;动脉插管者嘱其绝对卧床休息,拔管后局部给予压迫止血。 (8)给药后2小时不宜进餐,如有恶心、呕吐等反应严重者,可在给药前使用止吐药。 4.病情观察与护理 (1)心电监测病人生命体征的变化、发现异常及时通知医生。 (2)观察牙龈有无出血、鼻出血、皮下淤血、阴道活动出血等。 (3)观察病人腹痛、腹泻的次数及性质,及时收集大便标本并送检,警惕假膜性肠

肿瘤病人的护理论文

肿瘤病人的护理 【摘要】目的:旨在提高肿瘤病人的治愈率和生存率。方法:对恶性肿瘤病人的心理特征和临床表现以及如何进行有效的心理护理等进行了探讨。结果:对肿瘤病人行心理护理是有效的。结论:重视恶性肿瘤病人的心理护理,了解和掌握病人的心理特征,进行有效的心理护理,是恶性肿瘤病人得到治疗保障。 关键词肿瘤心理特征心理护理 在世界大多数国家中,肿瘤是引起病人残废、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攻克肿瘤病是医学界急待解决的重大课题。探讨如何加强和正确进行对肿瘤病人的心理护理,是提高病人生命质量,延长病人的生存期的重要举措之一。在长期的临床护理工作中对此感受颇深,忽视肿瘤病人的心理护理,患者的病情就会迅速的恶化,在相当短的时间里,就会出现大家最不愿意看到的悲惨后果。重视肿瘤病人的心理护理,调整好病人的心态和情绪,让病人树立起战胜疾病的信心和勇气,患者的疾病控制和治疗效果以及病人的康复确是非常令人满意的。 1 肿瘤病人常见的心理特征及表现 1.1 恐惧心理由于人们对恶性肿瘤在认识存在不同程度的片面性,普遍存在“谈癌色变”的情况,认为癌症是“绝症”,得了癌症就等于是判了死刑。因而病人在未确诊前,非常恐惧自己所得的病就是癌症。病人常表现为:忧心忡忡、心情紧张及对医护人员的言语、态度十分敏感。或坐卧不安、唉声叹气、感情十分脆弱。 1.2 怀疑心理

病人在疾病确诊前常有恐癌心理,怀疑自己的病可能是癌症,而一旦被确诊为癌症,病人又怀疑是否是医院误诊搞错了,对恶性肿瘤的诊断产生怀疑,不愿也不敢相信。表现为:烦躁、紧张、焦虑,反复到各大医院进行重复检查,八方寻医求证等。 1.3 否认回避心理和幻想心理 病人的癌症诊断一旦被确证,出于对癌症的恐惧,却不愿意面对自己患恶性肿瘤这个现实,对病情以及任何事情都采取回避态度。表现为:沉默寡言、烦躁、激惹、心存幻想,否认癌症这个事实。 1.4 认可心理和依赖心理 随着时间的推移,病人的幻想破灭,不得已承认自己患癌症无疑时,“病人角色”的表演则相当“出色”。病人为了不让家人难过悲伤,亲人为了让病人安心治疗,彼此心照不宣,绝口不提病情。这时病人既不表现痛苦也不害怕,显得十分平静。非常愿意与家人呆在一起,以得到精神上的鼓励和安慰。同时也产生较强的依赖性。依赖于药物和其他的一些治疗。把“生”的希望甚至于日常生活护理全都交付给了医护人员。表现为:爱发脾气、苛求挑剔、以“自我”为中心、随时随地的要求医生护士给予关照。 1.5 抑郁心理和悲观绝望心理 病情的日益恶化和癌症疼痛的折磨,以及化疗、放疗过程中出现的不良反应,病人常常产生“生不如死”的念头,对生活和前途失去希望,死亡安排多于生还打算,祈求早日解脱。病人常表现为心情忧郁、悲观、消沉和绝望,自残甚至轻生自杀。

肿瘤患者营养饮食护理(详细)

肿瘤患者的营养饮食护理 第一部分:前言 许多肿瘤患者在患病与治疗后出现体质虚弱,主要是因疾病本身或治疗后的不良反应造成食欲下降/身体不适/精神压抑而影响食欲,导致摄取营养不足,体质下降.因此,合理的营养和饮食是治疗肿瘤/提高肿瘤患者机体抵抗力的一项重要措施. 本章对各种肿瘤患者在营养膳食上的不同需求做出了详细的介绍,每一位患者可根据个体情况,制订出合理的饮食方案. 第二部分:相关目录 1.肿瘤患者为什么需要饮食护理? 2.肿瘤患者营养不良的主要表现是什么? 3.肿瘤患者营养不良可分为那些类型? 4.如何作好肿瘤患者的日常营养支持? 5.肿瘤患者营养治疗的方式有那些? 6.如何改善肿瘤患者的营养状况? 7.如何处理影响肿瘤患者营养状况的常见症状? 8.如何为肿瘤患者选择适宜的膳食种类? 9.如何安排术前的饮食? 10.术后如何作好营养护理? 11.如何对化疗患者进行饮食护理? 12.如何对放疗患者进行饮食护理?

13.不同手术部位患者的膳食安排有什么区别? 14.如何对肺癌患者进行饮食护理? 15.如何对癌症康复期患者进行营养饮食护理? 16.那些食物有可能促使癌症复发? 第三部分:正文 问题一:肿瘤患者为什么需要饮食护理? 回答一: 饮食护理的目的就是要让肿瘤患者吃的好/吃的下,一增加 集体抵抗力,减少各种并发症,降低死亡率,促进康复,从而延长生命,提高生活质量。 肿瘤患者容易出现营养不良,原因如下: (1)心理因素:据统计,约有40%的患者,由于突然发现自己患有肿瘤,心理准备不足/精神过度紧张/情绪低落,从而直接影响到食欲,进食急剧下降,造成肌体营养不良。 (2)肿瘤引起体质消耗:肿瘤细胞增殖很快,会消耗大量的能量和营养物质。而肿瘤或肿瘤细胞代谢产物进入血液循环,往往会引起患者食欲下降/味觉/嗅觉以及胃肠道功能紊乱,造成营养摄入/消化和吸收的障碍。 (3)放疗/化疗引起的不良反应:化疗易引起肝功能下降,造成恶心/呕吐等胃肠道功能紊乱;放疗易引起白细胞减少,免疫功能下降,引发口腔溃疡/食管炎/胃炎,小肠黏膜畏缩等并发症,使营养吸收状

肺癌病人化疗护理常规.

肺癌病人化疗护理常规 肺癌患者在化学治疗期间免疫力很低,很容易引起患者病情的恶化,严重影响治疗效果。因此肺癌化疗时的肺癌护理常规一定要做好。 1.预防感染。密切观察患者外周血象,每日护理查房问诊后,对心血管、呼吸、消化、泌尿、运动、神经等系统进行认真检查和记录。除做好病房、被褥消毒外,还要做好口腔黏膜、皮肤、会阴部的清洁消毒;指导患者注意休息,不去其他病房走动,减少探访,避免交叉感染。嘱患者不要随便抠鼻,防止鼻腔出血;用软毛牙刷刷牙,防止牙龈出血。 2.做好健康教育指导。对于出现轻、中度腹泻的患者,观察评估并记录大便次数、颜色、性状和量及肛周皮肤受刺激情况,协助患者做好肛周皮肤护理,告知患者便后清洁肛门的重要性;指导患者进食易消化、含纤维素少的流质、半流质,避免辛辣、生冷、过硬及过于油腻的食物。 3.心理护理。良好的医患关系是心理护理的前提;护士与病人家属的默契配合是实施心理护理的基础;正确掌握病人的心理特点是心理护理的关键;帮助病人正确认识疾病,积极配合诊断治疗,激发病人潜在的生存意识,提高机体的抗病能力是心理护理的核心,护理人员通过做好四要素而使病人以最佳心态配合治疗。 4. 预防肌肉酸痛反应。常发生于化疗2~3天,多数1周左右恢复正常。除按医嘱给予止痛药外,应注意向患者解释,让其知道这种症状是可逆的。并协助日常生活护理,按摩酸痛处,帮助其转移注意力,减轻其不适,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可以进行理疗。 5. 预防皮肤毒性反应。嘱患者避免搔抓,注意保持皮肤的清洁干燥,避免发生感染。 6.预防心律失常。护理人员应在床边观察,以便及时发现问题及时处理;用药时给予心电监护,严密观察生命体征的变化,出现变化立即报告医生并配合医生做出相应的处理,同时做好心理护理使患者感觉安全。 7.预防水肿及多浆膜腔积液。主要表现为患者出现周围水肿,严重者出现浆膜腔积液。护士应配合医生,严格执行医嘱,特别是要督促患者按医嘱使用激素,并密切观察患者体重及周围水肿变化。出现水肿时予以评估水肿情况,每天测量水肿部位最严重时的周长,指导患者抬高下肢,增加静脉血回流,嘱患者穿宽松柔软衣服,防止擦伤皮肤。 8.预防超敏反应。患者出现气管痉挛、呼吸困难、血压下降等超敏反应时,应立即停止给药,并予吸氧,应用肾上腺素、升压药物,直至恢复 正常。在护理过程中,要克服麻痹大意思想,严密观察,做好抢救准备。 9.消化道毒副反应的护理。消化道反应护理的质量,直接影响到化疗能否坚持和化疗效果。鼓励患者少量多餐,饮食宜清淡。在第3次化疗过程中,化疗病人普

肿瘤护理论文

肿瘤护理论文 TYYGROUP system office room 【TYYUA16H-TYY-TYYYUA8Q8-

肿瘤护理论文 医学上讲癌症就是所有恶性肿瘤的统称。机体任何部位的任何组织都会发生肿瘤,可发生良性瘤,也可发生恶性瘤,肿瘤种类繁多。特性各异,良性肿瘤是某种组织的异常增殖,形成一个肿块,渐渐增大膨胀生长,增大后可压迫器官,影响器官的功能,性肿瘤不会产生肿瘤转移。恶性肿瘤则相反,生长迅速,主要以浸润方式生长,并可借助于淋巴道、血道或腔道,使瘤细胞转移到人体其他组织器官。用显微镜观察肿瘤细胞的形状、大小、细胞核的特点以及肿瘤的周围侵犯、转移等,可以确定诊断。 而良性肿瘤与恶性肿瘤之间有时并无绝对界限,有些肿瘤的表现可介于两者之间,要积极治疗肿瘤的同时,病人对疼痛的耐受程度以及身心所处的状态也是影响预后的两大重要因素。 1 疼痛反应分级 标准采用美国国立癌症研究所制定的分级标准:Ⅰ级:腱反射消失或感觉麻木,但不影响功能;Ⅱ级:感觉缺失或感觉麻木,影响功能但不影响日常生活活动;Ⅲ级:感觉缺失或感觉麻木,影响日常生活活动;Ⅳ级:长期感觉缺失,影响功能。 药物反应常见化疗药物如紫杉醇类药物,在不同浓度下可以表现出多种不同的作用,临床反应特征是肢端呈手套-袜套状的麻木、灼热感、蚁行感,深腱反射消失,紫杉醇所致肌肉、关节痛症状出现快,进一步发展则可产生运动神经受损;铂类药物临床症状包括四肢麻木、温度觉和痛觉感觉异常、腱反射消失、精细触觉和本体感觉敏感度下降、共济失调、高音听力丧失等。奥沙利铂是第三代铂类衍生物,一类是在给药后24-48h发生的急性反应,主要表现为四肢感觉障碍和麻木,急性咽喉感觉障碍,遇冷后症状加重.另一类是慢性的累积反应,其临床症状和顺铂所致的相似,累积用药剂量越多感觉障碍持续时间越长[2]。长春新碱典型的表现为肌肉软弱,肢端对称性感觉异常,麻木或针刺感由指尖开始向心性发展,下颌疼痛,深腱反射消失,可因肠麻痹引起腹痛、便秘、尿潴留和体位性低血压。阿霉素主要的临床表现为可逆性的严重脱发。 2 药物治疗在抗肿瘤药物毒性的药物治疗中,一些抗氧化剂或细胞膜保护剂经过临床验证,具有一定疗效,如阿米福汀、还原性谷胱甘肽、维生素E、锂盐等[3]。了解不同化疗药物的特性,紫杉醇联合铂类是各种恶性肿瘤术后化疗应用最广泛的化疗方案,紫杉醇尤其在大剂量应用时可产生快速的、比较常见的不良反应,一般在用药后2-3d出现症状,用药后5-6d可自行减轻或消失,随着化疗疗程的增多和个体差异,症状减轻或消失时间会延长。护理人员要向患者解释药物的正常反应,消除患者的思想顾虑,严重时应用镇痛剂缓解疼痛,改善精神状态和睡眠。应用奥沙利铂化疗的患者要禁止接触冷的物品,禁止饮用冷水,从化疗当天即嘱患者戴手套,以免遇冷加重肢体麻木症状。洗漱均用温开水,使用奥沙利铂化疗期间如药物外渗,不得按常规冰敷,应局部封闭。对肢体麻木较重者,可采取按摩、热敷等护理措施减轻症状,并协助日常起居,防止跌倒。应用长春新碱药物时,注意评估腹痛、便秘、排尿等自主神经损伤情况,鼓励多吃蔬菜、水果和粗纤维食物,保持力所能及的体力活动,指导患者养成定时排便的习惯,必要时应用缓泻剂或灌肠,加强陪护,严防虚脱。

护理论文题目参考

菜10:37:47 13、对早产儿家属实施系统健康教育的效果观察 14、化疗药物对肿瘤科护士的危害与职业防护 15、老年患者腹部手术近期并发症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 16、老年糖尿病夜间低血糖的预防及护理 17、手术室护理人员的职业危害及防护 18、外科术后病人镇痛满意度调查及护理对策 19、急诊护士工作压力源及相关因素分析 20、护士长非权力影响力在护理管理中的应用 21、影响剖宫产产妇母乳喂养的因素分析及护理对策 22、影响产妇泌乳不足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 23、产妇产生焦虑抑郁情绪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干预 24、陪护人员的负性心理对癌症患者的影响 25、维持性血液透析中低血压的发生原因及护理对策 26、妇科肿瘤术后并发下肢深静脉栓塞的原因分析及护理 27、预见性护理程序在院前急性心肌梗死救治中的应用 28、肿瘤患者化疗期间失眠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 29、循证护理在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中的作用 30、肿瘤病人化疗后并发便秘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 31、运用人性排班法提高儿科护理工作满意度 32、手术室护士的职业危害因素及自我防护对策 33、血液病患者静脉渗漏性损伤的护理 34、PBL 教学法在护理查房中的应用及效果评价 35、手术室护理记录常见问题的分析及对策 36、术中应用气压止血带的不良反应及护理对策 37、内科住院病人睡眠质量及影响因素的调查及护理 38、血液透析患者的生活质量调查及护理对策 39、脑卒中患者抑郁状况调查分析与护理对策 40、手术室护理工作中锐器致伤的原因及防范措施 41、外伤性截瘫患者抑郁状况调查及护理对策 42、重症监护病房护士的压力源分析及应对方式 43、产科护士工作压力源与应对方式调查 44、大面积烧伤患者输液渗漏的原因分析及护理 45、风险管理在急诊护理管理中实施体会 46、手术室护理带教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47、循证护理在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中的作用 48、严重烧伤患者营养支持的临床护理体会 49、直肠癌肠造口患者生活质量的调查分析及护理干预 50、护理干预对改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51、家庭护理干预对精神分裂症患者预后的影响 52、全子宫切除术患者术前的不良心理及护理干预 53、沐舒坦雾化吸入防治术后肺部并发症的护理观察 54、剖宫产率上升的原因调查及干预

肿瘤护理论文

肿瘤护理论文 医学上讲癌症就是所有恶性肿瘤的统称。机体任何部位的任何组织都会发生肿瘤,可发生良性瘤,也可发生恶性瘤,肿瘤种类繁多。特性各异,良性肿瘤是某种组织的异常增殖,形成一个肿块,渐渐增大膨胀生长,增大后可压迫器官,影响器官的功能,性肿瘤不会产生肿瘤转移。恶性肿瘤则相反,生长迅速,主要以浸润方式生长,并可借助于淋巴道、血道或腔道,使瘤细胞转移到人体其他组织器官。用显微镜观察肿瘤细胞的形状、大小、细胞核的特点以及肿瘤的周围侵犯、转移等,可以确定诊断。 而良性肿瘤与恶性肿瘤之间有时并无绝对界限,有些肿瘤的表现可介于两者之间,要积极治疗肿瘤的同时,病人对疼痛的耐受程度以及身心所处的状态也是影响预后的两大重要因素。 1 疼痛反应分级 1.1标准采用美国国立癌症研究所制定的分级标准:Ⅰ级:腱反射消失或感觉麻木,但不影响功能;Ⅱ级:感觉缺失或感觉麻木,影响功能但不影响日常生活活动;Ⅲ级:感觉缺失或感觉麻木,影响日常生活活动;Ⅳ级:长期感觉缺失,影响功能。 1.2药物反应常见化疗药物如紫杉醇类药物,在不同浓度下可以表现出多种不同的作用,临床反应特征是肢端呈手套-袜套状的麻木、灼热感、蚁行感,深腱反射消失,紫杉醇所致肌肉、关节痛症状出现快,进一步发展则可产生运动神经受损;铂类药物临床症状包括四肢麻木、温度觉和痛觉感觉异常、腱反射消失、精细触觉和本体感觉敏感度下降、共济失调、高音听力丧失等。奥沙利铂是第三代铂类衍生物,一类是在给药后24-48h发生的急性反应,主要表现为四肢感觉障碍和麻木,急性咽喉感觉障碍,遇冷后症状加重.另一类是慢性的累积反应,其临床症状和顺铂所致的相似,累积用药剂量越多感觉障碍持续时间越长[2]。长春新碱典型的表现为肌肉软弱,肢端对称性感觉异常,麻木或针刺感由指尖开始向心性发展,下颌疼痛,深腱反射消失,可因肠麻痹引起腹痛、便秘、尿潴留和体位性低血压。阿霉素主要的临床表现为可逆性的严重脱发。 2 药物治疗在抗肿瘤药物毒性的药物治疗中,一些抗氧化剂或细胞膜保护剂经过临床验证,具有一定疗效,如阿米福汀、还原性谷胱甘肽、维生素E、锂盐等[3]。了解不同化疗药物的特性,紫杉醇联合铂类是各种恶性肿瘤术后化疗应用最广泛的化疗方案,紫杉醇尤其在大剂量应用时可产生快速的、比较常见的不良反应,一般在用药后2-3d出现症状,用药后5-6d可自行减轻或消失,随着化疗疗程的增多和个体差异,症状减轻或消失时间会延长。护理人员要向患者解释药物的正常反应,消除患者的思想顾虑,严重时应用镇痛剂缓解疼痛,改善精神状态和睡眠。应用奥沙利铂化疗的患者要禁止接触冷的物品,禁止饮用冷水,从化疗当天即嘱患者戴手套,以免遇冷加重肢体麻木症状。洗漱均用温开水,使用奥沙利铂化疗期间如药物外渗,不得按常规冰敷,应局部封闭。对肢体麻木较重者,可采取按摩、热敷等护理措施减轻症状,并协助日常起居,防止跌倒。应用长春新碱药物时,注意评估腹痛、便秘、排尿等自主神经损伤情况,鼓励多吃蔬菜、水果和粗纤维食物,保持力所能及的体力活动,指导患者养成定时排便的习惯,必要时应用缓泻剂或灌肠,加强陪护,严防虚脱。

癌症化疗病人标准护理计划

化疗即化学药物治疗,是癌症病人比较常用的一种治疗方法。抗恶性肿瘤药物(化学药物)虽有较强的抗癌作用,但对癌细胞和正常细胞还缺乏选择性,即在杀灭癌细胞的同时,往往对正常细胞,特别是对增殖旺盛的细胞、骨髓、胃肠粘膜、皮肤、生殖细胞等都表现出明显的抑制作用。 常见护理问题有:①知识缺乏;②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③自我形象紊乱;④有感染的危险;⑤有损伤的危险;⑥潜在的并发症--出血:⑦口腔粘膜改变。 知识缺乏 【相关因素】 病人对治疗方案与步骤不了解。 以化疗药物的毒副作用不了解。 对化疗期间的护理重点不了解。 对出院后的护理不了解。 【主要表现】 对治疗方案有疑虑,不配合。 当出现药物毒副作用时紧张、恐惧。 只相八只间偏方,乱投医。 未遵护理计划而并发感染、出血及局部组织的损伤。 【护理目标】 病人能够描述抗肿瘤药物治疗(化疗)的原理、注意事项、药物的副作用及其预防措施。 能够描述化疗前/期间/后的护理要点。 【护理措施】 向病人介绍治疗方案,时间的安排,治疗前、治疗期间及治疗后所需做的检查项目。 告诉病人化疗可能会出现短期/长期的毒副作用,以及出现毒副作用后的应对方法。 告诉病人预防/减轻毒副作用的方法,如化疗前给予止吐药防呕吐、冰敷头部防脱发、加强口腔护理防口腔粘膜改变等。

向病人解释化疗药静给药外漏时,会出现皮肤肿胀、疼痛,甚至溃疡及坏死,让病人知道这些问题的严重性,以便及时报告医务人员。 向病人介绍化疗的护理要点,如怎样预防感染、怎样预防出血、怎样预防高尿酸血症等。 与病人一起制订出院计划:①告诉病人日常活动的范围与程序;②管道的护理;③复诊的时间及需要就医的症状和体征;④预防感染的措施;⑤饮食与服药的知识等。 【重点评价】 病人化疗方面知识水平的掌握情况。包括化疗的原理、治疗的目标、发生副作用的原理及预防措施、给予化疗的方法。 对护理要点的了解程度及配合与执行情况。 二、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 【相关因素】 化疗的副作用:恶心、呕吐、纳差、口腔粘膜改变、腹泻。 疾病的影响:颅内出血、电解质失衡、肿瘤阻塞胃肠道等。 心理的影响:情绪紧张、焦虑、抑制。 【主要表现】 体重下降,消瘦。 出入量不平衡,皮肤弹性差。 【护理目标】 病人维持最佳的营养状况:①体重增加或下降很少;②摄入足够的能量,出入量平衡; ③皮肤弹性好。 【护理措施】 提供可口的、不油腻的、高营养的、易于咀嚼的食物,如鱼、蛋。注意少量多餐,当病人感恶心、呕吐时,暂停进食。 预防性使用止吐药,观察药物疗效。 告诉病人减轻和预防恶心呕吐的方法,如深呼吸、分散注意力等。

肿瘤科论文题目选题参考

https://www.360docs.net/doc/3e6533268.html, 肿瘤科论文题目 一、最新肿瘤科论文选题参考 1、护理告知及知情同意制度在防范肿瘤科护患纠纷中的效果研究 2、肿瘤科医院感染的病原菌分布特点及干预对策 3、肿瘤科护士焦虑与抑郁状况的调查分析 4、行为干预对肿瘤科护士心理健康状况的影响 5、聚焦解决模式在肿瘤科护士心理干预中的应用 6、抗癌药物对肿瘤科护士外周血粒细胞、单核细胞凋亡的影响及防护 7、肿瘤科护士照顾终末期患者态度的影响因素调查 8、中医院肿瘤科患者老年化特征及治疗转归 9、肿瘤科护士同情心疲乏现状及影响因素 10、肿瘤科护士工作压力源及相关因素的分析 11、肿瘤科护士共情能力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12、肿瘤科住院患者医院感染的监测与控制 13、肿瘤科护士在患者安全中的作用 14、化疗药物对肿瘤科护士的职业暴露调查及防护策略 15、肿瘤科医护人员职业安全防护 16、循证医学在肿瘤科临床病例讨论教学中的应用 17、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在肿瘤科的应用 18、影响肿瘤科护士组织承诺和离职意愿因素分析 19、护理风险管理在肿瘤科临床工作中的应用 20、肿瘤科手术患者围术期用药与医院感染

https://www.360docs.net/doc/3e6533268.html, 二、肿瘤科论文题目大全 1、肿瘤科护士抑郁状况调查 2、论肿瘤科人性化服务 3、肿瘤科护士应具有怎样的心理品质 4、肿瘤科医院感染的病原菌分布特点及干预对策 5、肿瘤科主治医生800问 6、肿瘤科护士细胞毒性药物防护知识调查及培训效果评价 7、PICC在肿瘤科的应用及护理 8、心灵工作室在肿瘤科护士面对患者死亡所致负性情绪中的应用 9、肿瘤科护士压力源分析及对策 10、肿瘤科护士心理压力与心理健康状况调查 11、肿瘤科双模式随访系统的开发与应用 12、肿瘤科护士与癌症患者 13、50例肿瘤科住院患者的中药用药情况分析 14、浅谈肿瘤科护士的自身防护 15、肿瘤科护士在癌症疼痛控制中的作用 16、肿瘤科护士焦虑症状影响因素调查研究 17、肿瘤科护士在药物治疗中的用药技巧 18、肿瘤科护士对照顾终末期癌症患者的职责认同与负性感受研究 19、肿瘤科医护人员在医院感染控制中的作用 20、肿瘤科医生素养的整合与医患沟通 三、热门肿瘤科专业论文题目推荐

肿瘤化疗的心理护理论文

肿瘤化疗的心理护理论文 【摘要】 研究证实恶性肿瘤患者在心理上有严重的负担,很容易情绪低落、意志消沉,甚至 悲观失望,丧失了与疾病作斗争的信心;在化疗过程和经过一段经化疗后,由于药物的副 作用大,静脉穿刺困难,病情反复,病人更容易陷入恐惧、紧张、悲观、焦躁、抑郁、绝 望等不良情绪中。这些不良情绪会抑制机体的免疫识别和监视,促使病情恶化,也让治疗、化疗和护理不能顺利有效的进行,从而严重的影响他们的生活质量,严重阻碍他们身体的 康复,加速了死亡,加大了死亡的比率。在护理实践中本人尝试对恶性肿瘤患者进行心理 疏导,培养他们良好情绪,增强他们战胜癌魔的信心,促使他们积极配合治疗、化疗和护理,既提高了他们的生活质量,健康的恢复,有减少了医患护患矛盾的发生。 【关键词】恶性肿瘤化疗心理护理 化疗是目前世界医学界治疗恶性肿瘤常用方法之一。化疗药物可抑制、杀死肿瘤细胞、提高肿瘤病人的生存质量,延长病人生存期,乃至提高病人的存活率;但是化疗也会产生 很多、很大的负面作用,常引起恶心、呕吐、脱发等,给患者造成极大的痛苦,重者甚至 停药,严重影响治疗效果,进而引发病人产生恐惧、焦虑、愤怒、抑郁、绝望等不良情绪。这些不良情绪对病人的生活质量、治疗化疗、人际关系、对我们的护理操作都会产生严重 的破坏,基于此,本人在熟练掌握相关护理知识、技巧的同时,积极学习心理学知识,研 究恶性肿瘤化疗者的心理,在护理实践中对他们进行心理疏导,作为我们护士,帮助他们 建立积极的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1、为了做好恶性肿瘤化疗者的心理护理,提高护理的实效性,我查阅了大量的科学 研究资料,并通过和病人的直接交流了解他们的心理状态,认真观察他们的言行举止,科 学分析他们在化疗不同阶段的心理反应。具体如下: 1.1恐惧绝望心理一般而言,肿瘤特别是恶性肿瘤罹患者对恶性肿瘤的都有恐惧心理,认为癌症是“绝症”,甚至认为癌症是“判死刑而缓期执行的人”,认为治疗是“死马当 活马医”是“无力回天的”,“自己死定了”,悲观绝望,拒绝治疗,不配合护理。 1.2怀疑心理在和病人的交流中我发现绝大多数病人确诊前,曾高度怀疑自己是否得了癌症,恐惧、紧张、坐卧不定、寝食难安,四处求医问药,甚至听信封建迷信,耽误了 最佳的治疗时机。 1.3依赖心理病人经过化疗后,开始承认自己的“病人角色”,心情较平静,把希望寄托在各种治疗上。病人对化疗产生盲目的依赖性,单纯追求用药量,对药物产生严重的 依赖性,不考虑综合疗法营养与精神疗法和身体的整体免疫状况,导致严重的合并症发生。 资1.5抗药心理,病人害怕化疗药物对身体影响大,自己难以适应化疗药物引起的 痛苦,对化疗药物的疗效缺乏信心,导致情绪低落,意志消沉,丧失与疾病作斗争的信心,加速了病情的恶化。

恶性肿瘤化疗患者的护理

恶性肿瘤化疗患者的护理 【论文关键词】恶性肿瘤;化疗;护理 【论文摘要】总结了185例恶性肿瘤患者的护理。主要包括:有效的心理护理、建立良好的环境、做好口腔护理、密切观察化疗时的病情变化、积极处理化疗反应、保证患者充分的休息和睡眠、及时出院指导,可以减轻患者化疗当中的痛苦,增加患者治愈的信心,从而顺利地完成全程的化疗。 恶性肿瘤是严重危害人民健康的一种常见疾病,随着人们对化学性、放射性及病毒性等致癌物的接触增多,其发病率日益增加。化疗是治疗恶性肿瘤的重要手段。化疗是一种以具有细胞毒性的化学药物治疗恶性肿瘤,达到并杀灭或破坏肿瘤细胞生长、转移的治疗方法。我科自2007年1月~2008年12月共收治185例恶性肿瘤患者,经化疗后效果良好,现将经验介绍如下。 1 临床资料 我科自2007年1月~2008年12月共收治恶性肿瘤患者185例,均经病理组织学或细胞学确诊,其中Ⅲ期为116例,Ⅳ期为69例。男89例,女96例。年龄21~76岁,平均年龄52岁,平均住院时间(23±1.5)d。其中胃癌87例,直肠癌35例,乳腺癌34例,宫

颈癌19例,肺癌10例。185例患者卡氏评分在50分以上,预计生存期7个月,骨髓功能无明显抑制,心电图、肝肾功能正常。

2 结果 185例患者全部完成了化疗方案,化疗后患者(WBC>3.5×109/L,pt>100×109/L,Hb>90g/L)心电图、肝、肾功能正常。 3 护理 3.1 心理护理已有研究显示,恶性肿瘤患者在心理上承受着巨大的压力,并普遍存在着不同程度的焦虑症状。所以,在临床上护士要有强烈的同情心、满腔的爱心、高度的责任心,热情接待患者,向患者介绍主治医师及相关医务人员、病区的环境、同病室的患者,让患者感到亲切,消除陌生心理。同时,向患者讲解化疗的方法及效果,化疗是一种静脉输液,它通过抗肿瘤 药物达到杀灭癌细胞。这样,增加了患者对化疗的认识,降低了焦虑恐惧的情绪,增加了治病的信心。还要与家属交谈,争取家属给予患者心理上的支持。另外还请已好转的患者做亲情探访。化疗时经常了解其思想动态,及时予以疏导。 3.2 建立良好的环境保持病室干净、舒适、整洁、安静。床单位整齐、干燥,床头柜上摆放合适的鲜花,病房里适当地播放一些轻音乐,创造一个轻松、安祥、温馨的环境。

肿瘤化疗护理常规

肿瘤化疗护理常规 1.化疗前护理: (1)了解病情,包括全身状况、年龄、体质状况,既往史,现病史,既往抗肿瘤治疗情况,如手术及手术后对病人的影响,放疗及既往化疗的情况等。 (2)了解病人的心、肝、肾功能,特别是造血功能状况。 (3)了解化疗方案,熟悉抗癌药物剂量、方法、给药途径、用法、疗程、治疗作用和并发症及病人的承受能力。 (4)加强营养,如有贫血和低蛋白血症,遵医嘱给予治疗。 2化疗期间护理: (1)化疗前对病人及家属进行健康教育,让病人了解其治疗方案、治疗作用及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和预防,减轻毒副反应的措施等,使病人建立良好的遵医嘱行为,较好地配合治疗。 (2)分散病人注意力。建议病人化疗期间听轻音乐、收看电视,护士与病人亲切交谈,并教会病人使用放松技术等分散对化疗的注意力,使其能在轻松的心境下接受化疗。 3.用药期间的护理: (1)静脉选择:首选较粗直的、血管有弹性静脉,选择部位尽量避开循环分叉,肿瘤侵犯,静脉炎部位,减少穿刺次数。轮换使用静脉通路,对于上腔静脉综合征的病人,应避免从上 肢静脉注射。 (2)给药方法:遵循先用刺激性小的药物,如果几种药物均有较大刺激性,间隔应大于 20min。给两种以上药物时,在两药之间应给生理盐水冲管。 (3)严格执行“三查七对”制度,注意配伍禁忌,现配现用。

(4)静脉注射化疗药物前后应使用生理盐水,其作用是化疗前建立静脉通道,确保针头在血管内;化疗后冲洗静脉输注通道,防止静脉炎的发生及化疗药物血管外渗。 (5)接受静脉输液肢体适当制动,以免穿刺针头移位,造成药物外渗,引起局部组织坏死。 (6)拔针后用干棉球局部按压5一l Omin,以免药液外渗。 (7)加强巡视,观察有无药物外渗现象,在化疗前、中、后告知病人当静脉注射部位出现触痛、刺痛、烧灼感或其他异常感觉应立即告知护士。 (8)一旦化疗药物外渗,立即停止输液,更换部位输人,在静脉给药部位尽量回抽药液,抬高患肢,局部冷敷24h,及时配合医生用生理盐水5一lOml在漏药部位作皮下注射,或 用0.25%一1%普鲁卡因作局部封闭,外用静脉炎软膏或三黄膏等中药外敷。根据药物性 质选择特殊解毒剂,10%硫代硫酸钠使用于氮芥、丝裂霉素、更生霉素;;1.500碳酸氢钠使用于长春新碱、阿霉素。如有严重的局部组织损伤或坏死,可考虑局部切除和整形外科治疗。 4.化疗副反应的预防: (1)恶心、呕吐:化疗期间进食营养丰富、清淡可口、宜消化、高蛋白、维生素丰富、热量充足的饮食,禁忌空腹化疗;少量多餐,避免过热、粗燥、酸、辣等食物对消化道的刺激;饭前、饭后、睡前刷牙。化疗前后使用适量镇静剂和止吐剂,如恶心呕吐严重者,可给与输液支 持治疗。 (2)腹痛、腹泻:观察腹部症状、腹痛性质及排便情况。腹泻者进食少渣、低纤维饮食,禁食产气、油腻食物。腹泻后及时清洁肛周,保持皮肤戮膜的清洁,多休息。观察大便性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