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位理论分析及其应用研究

生态位理论分析及其应用研究
生态位理论分析及其应用研究

生态位理论分析及其应用研究

摘要:生态位理论是生态学的一个核心概念,在分析其基本理论的基础上,将其应用于生态学和社会科学领域,提高发展的效率和效益,对于促进人与自然与社会的和谐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生态位;生态位理论;应用

生态位理论现已被普遍认为是生态学的核心思想,并成为生态学的重要理论工具。生态位概念揭示的是生态个体、种群和物种生存与竞争的普遍规律,它不仅已经渗透到了现代生态学研究的诸多领域,成为生态学中最重要的基础理论研究内容之一,而且日益广泛地应用于政治、经济、农业、工业、教育、城市规划、建筑设计等领域,形成了强有力的理论分析和实践工具。

1生态位概念及其理论分析

1.1生态位概念

Grinnel(1917)是最早使用生态位术语的学者,他把生态位定义为“每个物种由自身结构上的和功能上的限制被约束在其内的最后分布单位”,强调生态位的空间概念。Elton(1927)则强调物种在群落中的功能状况,认为“生态位的意思是要说它在生物环境中的位置,它的食物和敌害关系”。Gaulse(1934)把生态位与种间竞争联系起来,提出排斥原则,“竞争的结果使两个相似的种极少占据相似的生态位”。1957年,生态学家C·E·Hutchinson利用数学上的点集理论,把生态位看成是一个生物单位(个体、种群或物种)生存条件的总集

合体,将生态位拓展为既包括生物的空间位置及其在生物群落中的功能地位,又包括生物在环境空间。Whittake(1975)认为,生态位是指每个物种在群落中的时间、空间位置及其机能关系,或者说群落内一个物种与其他物种的相对位置。这个定义既考虑到了生态位的时空结构和功能关联,也包含了生态位的相对性,是目前被认为比较科学而广为接受一种生态位概念。

通俗地讲,生态位就是生物在漫长的进化过程中形成的,在一定时间和空间拥有稳定的生存资源(食物、栖息地等),进而获得最大生存优势的特定的生态定位。

1.2生态位理论分析

1.2.1生态位重叠理论

生态位重叠(niche overlap)是指不同物种的生态位之间的重叠现象或共有的生态位空间,即两个或更多的物种对资源位或资源状态的共同利用。这是生态位理论的中心问题之一,它涉及到资源分享的数量,关系到两个物种的生态要求可以相似到多大程度而仍能共存,或相互竞争的物种究竟由多么相似还能稳定地共同生活在一起。

一般认为,生态位重叠是利用性竞争的一个必要条件,但除非资源供应不足,重叠并不一定导致竞争,在可利用资源过剩的情况下,生态位大概能完全重叠而对于有机体没有伤害。

1.2.2生态位移动理论

生态位移动(niche drift)是指种群对资源谱利用的变动。种群的生态位移动往往是环境压迫或是激烈竞争的结果。例如,在南亚热带

森林演替过程中,先锋树种马尾杉在阔叶树种入侵后渐渐衰亡,种群的生态位向群落边缘地带移动。

1.2.3生态位分离理论

生态位分离(niche separation)是指两个物种在资源序列上利用资源的分离程度。这是环境胁迫或竞争的结果。

1.2.4生态演替螺旋式上升理论

某一种群与其他种群相互关联的时间位置、空间位置、信息位置分别称作时间生态位、空间生态位、住处生态位,它们之间的关系为:(1)空间生态位是时间生态位和信息生态位的具体表现形式;(2)空间生态位是在时间生态位的作用下,充分利用(或释放)环境的物质和能量,发展进化或下降退化的结果;(3)信息生态位决定着时间生态位和空间生态位的最终发展方向;(4)时间生态位和空间生态位对住处生态位又有改造或影响的作用;信息生态位和时间生态位要依赖于空间生态位而存在和发展。所有生态植被均处于演替状态,植被的演替是植被所在的空间生态位时间生态位和信息生态位三种因素综合交织作用的结果。生态演替是一种波浪式前进,螺旋式上升过程。

2生态位理论的应用

在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系统中,生态位的多维控制因子又增加了社会因素与经济因素,生态位概念进一步扩展。在复合生态系统中,生态位不仅仅适用于自然子系统中的生物,同样适用于社会、经济子系统中的功能和结构单元。

2.1生态位理论应用的系统特点

用生态位概念与理论应用到自然和社会系统中,具备如下特点。(1)一个稳定的群落中占据了相同生态位的两个物种,其中一个终究要灭亡;(2)一个稳定的群落中,由于各种群在群落中具有各自的生态位,种群间能避免直接的竞争,从而又保证了群落的稳定;(3)一个相互起作用的生态位分化的种群系统,各种群在它们对群落的时间、空间和资源的利用方面,以及相互作用的可能类型方面,都趋向于互相补充而不是直接竞争。因此由多个种群组成的生物群落,要比单一种群的群落更能有效地利用环境资源,维持长期较高的生产力,具有更大的稳定性;(4)竞争可以导致多样性而不是灭绝,竞争在塑造生物群落的物种构成中发挥着主要作用。竞争排斥在自然开放系统中很可能是例外而不是规律,因为,物种常常能够转换它们的功能生态位去避免竞争的有害效应。

2.2生态位理论的广泛应用

2.2.1生态位理论在生态学领域的应用

在生态位理论研究与实践领域中,经典的研究更多的是在动物生态学中进行的,尤其在昆虫、微生物、鸟类生态学研究中发展的较快。自Hutchinson提出多维生态位概念后,许多学者通过理论研究和野外观察对这一领域做了大量的工作,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群落内的种间关系、动物群落结构特征、群落结构多样性等。

Whittaker首先将生态位理论应用于研究森林生态学中。生态位理论在认识种间、种内竞争和森林群落结构及演替的生理生态机制等方面已被广泛应用。Odum和Whittaker的研究表明植物群落作为植

物群对环境梯度的集合体,其自身的生态特性也随着环境梯度的变化呈现出一定的变化规律,这深刻揭示了种与环境的必然联系。生态位理论对于指导林业生产和植物种群改良具有实践意义。在林业上种间配置时,我们应该要考虑各个种群的生态位宽度、种群之间的生态位相似性比例和生态位重叠,以及它们之间是否有利用性竞争的生态关系,如果是竞争性的生态关系,那么至少要求将某一维度的资源不要重叠。在植物种群改良时,我们应充分考虑到种群的生态特征,避免引入种与原有种之间产生较大的生态位重叠,防止种群间出现激烈竞争;建立引入种的最适生长环境,获取优势生长,使各种群均能有效地利用资源,提高群落的初级生长力。我们应该既要考虑到种群间的竞争排斥原理,又要考虑到种群生态位宽度对植物生存的影响.另外,生态位能够量化种间关系、物种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因此,生态位在研究生物多样性保护及濒危物种评价方面也有着较高的应用价值。

生态农业就是按照生态位理论而进行生产的整体协调、知识密集、高效无害、良性循环的科学农业.在实际农业生产中人类通过高效合理利用现存生态位、开发潜能生态位、引进外部生态因子增加生态位的可利用性、定向改变基础生态位等途径,最大限度地开发组合利用各种形式的时间空间生态位,使地面和空间的土地、空气、光能、水分等环境资源得到充分合理的利用,使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统一起来,创造高效的生态位效能。孙鸿良等将生态位理论应用于农业生态系统,鉴于农业生态系统具有强烈的经济性,提出将“生

态因子空间”拓广为“经济生态因子空间。

有学者将生态位理论应用于城市生态系统研究中,将城市生态位定义为:一个城市或任何一种人类栖境给人类活动所提供的生态位是指它所提供给人们的或可被人们所利用的各种生态因子和生态关系的集合。建立在生态位概念基础上的生态位理论、方法应与城市生态系统的有生态位态势理论、生态位适宜度理论、生态势理论、生态位扩充理论、生态位重叠、分离理论,分析了城乡生态位及其态势对于城乡结合部空间扩展的塑造作用。

2.2.2生态位理论应用于社会科学领域

经济发展与生态位人类经济与社会发展的诸多领域都存在着“生态位”问题,只有正确定位,才能立足于自身资源,形成自身特色,发挥比较优势,提高社会发展的整体效率和效益,促进经济与社会的良性与健康发展。在我国经济与社会发展过程中,存在着大量的生态位重叠现象。有些地区大量移植典型地区的经济发展和教育改革模式,造成复合生态系统中各子系统(经济子系统、社会之系统等)生态位的高度重叠,导致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实质性破损,严重制约了区域或行业的发展与进步。发展生态位的差异化,是充分体现和发挥单元最大比较优势、形成单元互补和整体功能升级的必要条件。国家、地区、行业、企业生态位的合理归位,对于各自比较发展优势,进而形成整体、有序的发展都是至关重要的。循环经济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理想经济模式,也是我国在战略上寻求突破可持续发展瓶颈的最佳选择,从传统工业经济(线性经济)向循环经济转型过程中,新兴产业

的生态位外在化。

教育发展与生态位我国的教育长期以来对从小学到大学教育的教学计划、教学大纲、教学内容、教材版本、教师培养等都做出了严格的规定,在全国不同地区受到的是整齐划一的教育,培养出的人才具有相同的知识背景、能力倾向、思维模式,甚至连知识与能力缺陷都大同小异;并且现在这种教育、管理模式正在向硕士、博士教育阶段延伸。通过这种方式培养的人才在知识、能力、思维模式、就业取向、发展目标等方面的生态位全方位重叠,严重制约着我国人力资源水平的进一步提升,整体抑制了国家和民族的创新与发展能力。今后教育改革的努力方向就是要构建合理的教育生态位结构。

参考文献:

1. 李光耀. 生态位理论及其应用前景综述[J]. 安徽农学通报,2008(7).

2.颜爱民. 生态位构建理论及其应用[J].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3).

3. 李雪梅. 生态位理论的发展及其在生态学各领域中的应用[J].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2007(2).

4.林开敏,郭玉硕.生态位理论及其应用研究进展[J].福建林学院学报, 2001, 21(3).

5.尚玉昌.现代生态学中的生态位理论[J].生态学进展, 1988, 5(5).

乡村旅游发展项目背景、必要性、市场分析

项目背景: 乡村旅游起源于19世纪中期的欧洲,被普遍认为是一种阻止农业衰退和增加收入的有效手段而在全世界各地迅速推广。1863年,托马斯?库克组织了到瑞士乡村的第一个包价旅游团。1865年,意大利“农业与旅游全国协会”的成立标志着乡村旅游的诞生。20世纪60年代以来乡村旅游快速发展,在欧美国家己经成熟发展为规模巨大的产业。进入20世纪90年代,在世界旅游组织和其他国际组织的大力推动下,乡村旅游作为生态旅游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开始向发展家推广。目前,乡村旅游己成为现代世界旅游的主要发展方向之一,显示出良好的发展前景。 乡村旅游迎合了都市人“回归自然”的心理需求,且从另一面也圆了都市人的绿色梦,亦丰富了我国生态旅游的内容;符合我国旅游产品结构化调整的客观要求,是旅游开发形式转型的新探索。 就国际市场而言,旅游业市场已发展成熟,已形成了“观光(感知)、度假(享受)、专题(认知)”三合为一的旅游产品复合体。即乡村旅游具有田园观光、休闲度假、自然生态和民俗文化专项旅游的综合功能。对国内市场而言,因国内旅游市场起步晚,发展仍处于初级阶段。绝大多数乡村旅游者享受到的是较低价位的消费水准、较低档次的旅游服务和较低层次的精神感受,对旅游景区、农业生产的收获活动和传统节庆活动具有极大依托性。但对自然环境的天然性、纯净性、优美性要求越来越高,对人文环境的古朴、新奇、“乡土味”、“民族味”的呼声越来越强,作为旅游目的地,这些都是吸引游客的必备条件。 具体来说国内,对乡村旅游产品的需求仍表现出明显的需求层次初级阶段的特征,尚停留在观光——休闲娱乐阶段,表现为乡村旅游产品类型单一,产品粗糙,经营粗放。当然,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健康发展,旅游正逐渐成为一种普遍的生活方式,国内旅游多极化趋势和旅游消费个性化发展趋势正旺,国内乡村旅游也正向着融观赏、考察、学习、参与、娱乐、购物和度假于一体的综合型方向发展,国内的需求层次也在不断提高。总体来看,当前乡村旅游需求呈现多元化、多样化、特色化的发展趋势,游客对环境旅游与文化旅游紧密结合的多功能、复合型乡村旅游产品的需求日渐旺盛。 就旅游产品而言,乡村旅游是一个内涵丰富、形式多样的旅游活动,是系列产品的集合,是一个产品集,它所提供给游客的旅游产品,可以是复合型的,可以是单功能型的,能够很好地满足不同群体的消费者。也就是说,不同区域、不同群体对乡村旅游产品都会有一定的需求,所以乡村旅游开发和建设面对的是整体的旅游消费市场,应根据个性化需求分层次进行开发和建设。 项目必要性: 1.项目建设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 我国乡村旅游发展面临难得历史机遇,多年实践的积累为乡村旅游夯实了产业基础。近年来,我国很多地区将乡村旅游发展作为旅游工作的重点来抓。 国家产业政策的调整为乡村旅游创造了良好的发展环境。国务院关于加快旅游业发展的意见中提出“实施乡村旅游富民工程,开展各具特色的农业观光和体验性旅游活动”要求。很多地区提出要将旅游业建设成为支柱产业,同时将构建以农业观光、乡村休闲、农家享乐、年俗体验为主的乡村旅游产品体系纳入五大旅游产品体系。 旅游方式的转变为乡村旅游拓展市场空间。随着我国工业化、城市化深入推进,传统乡土文化的吸引力与日俱增,城镇居民到乡村观光、休闲、度假已成为重要选择。据统计,在城市居民小长假出游选择中,选择乡村旅游的占70%以上。同时,越来越多的人选择低成本的短途旅行,旅游消费方向的转变将成为推动乡村旅游产业发展最为深厚、最为广阔的根基。 新农村建设为乡村旅游提供了发展动力,更多的农村劳动力从土地中脱离、村容村貌实现较大改观、农民科技教育文化素质得到加强,对乡村旅游发展发挥了促进作用。

关于生态幅、生态位和生境

关于生态幅、生态位和生境 生态幅:一种生物对每一个环境因素都要求有适宜的量,过多或不足都会使其生命活动受到抑制,乃至死亡,这种生物对每一个因素的耐受范围,称为生态幅。 生态位:是指一个种群在生态系统中,在时间空间上所占据的位置及其与相关种群之间的功能关系与作用。生态位又称小生境或是生态龛位,生态位是一个物种所处的环境以及其本身生活习性的总称。每个物种都有自己独特的生态位,借以跟其他物种作出区别。生态位包括该物种觅食的地点,食物的种类和大小,还有其每日的和季节性的生物节律。 生境:指生物的个体、种群或群落生活地域的环境,包括必需的生存条件和其他对生物起作用的生态因素。生境是指生态学中环境的概念,生境又称栖息地。生境是由生物和非生物因子综合形成的,而描述一个生物群落的生境时通常只包括非生物的环境。 生态幅、生态位和生境概念上很接近,但是又不通,要注意区分。生态位是对种群生活环境的总体评价,生态幅是生物体对单一环境因素的耐受范围。生境一词也不同于生态位,生态位更强调物种在群落内的功能作用。美国E.P.奥德姆曾将生境比作生物的“住址”,而将生态位比作生物的“职业”。R.H.惠特克则指出,生境指物种能够生存的环境范围,侧重于生物分布;而生态位则指物种在群落中的作用,侧重于生物功能。群落生境(其同义词为栖息地)只是生态位这个概念的一部分。生态位的含义远不止是“生活空间”(温度,空气湿度等环境因素的综合,它是生物生存的依据)的一个抽象概念,它描述了一个物种在其群落生境中的功能作用,而且它带有构成群落生境的自然因素所留下的烙印。它是一个物种为求生存而所需的广义“资源”。例如:蝙蝠需要在某地夜间捕食蚊子。这里面某地的自然因素(例如空气质量,其他关系到蝙蝠栖息地的因素),蝙蝠夜间运动的可行性,蚊子都是蝙蝠的生态位的一部分。一个物种只能占有一个生态位。

生态位理论分析及其应用研究

生态位理论分析及其应用研究 摘要:生态位理论是生态学的一个核心概念,在分析其基本理论的基础上,将其应用于生态学和社会科学领域,提高发展的效率和效益,对于促进人与自然与社会的和谐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生态位;生态位理论;应用 生态位理论现已被普遍认为是生态学的核心思想,并成为生态学的重要理论工具。生态位概念揭示的是生态个体、种群和物种生存与竞争的普遍规律,它不仅已经渗透到了现代生态学研究的诸多领域,成为生态学中最重要的基础理论研究内容之一,而且日益广泛地应用于政治、经济、农业、工业、教育、城市规划、建筑设计等领域,形成了强有力的理论分析和实践工具。 1生态位概念及其理论分析 1.1生态位概念 Grinnel(1917)是最早使用生态位术语的学者,他把生态位定义为“每个物种由自身结构上的和功能上的限制被约束在其内的最后分布单位”,强调生态位的空间概念。Elton(1927)则强调物种在群落中的功能状况,认为“生态位的意思是要说它在生物环境中的位置,它的食物和敌害关系”。Gaulse(1934)把生态位与种间竞争联系起来,提出排斥原则,“竞争的结果使两个相似的种极少占据相似的生态位”。1957年,生态学家C·E·Hutchinson利用数学上的点集理论,把生态位看成是一个生物单位(个体、种群或物种)生存条件的总集

合体,将生态位拓展为既包括生物的空间位置及其在生物群落中的功能地位,又包括生物在环境空间。Whittake(1975)认为,生态位是指每个物种在群落中的时间、空间位置及其机能关系,或者说群落内一个物种与其他物种的相对位置。这个定义既考虑到了生态位的时空结构和功能关联,也包含了生态位的相对性,是目前被认为比较科学而广为接受一种生态位概念。 通俗地讲,生态位就是生物在漫长的进化过程中形成的,在一定时间和空间拥有稳定的生存资源(食物、栖息地等),进而获得最大生存优势的特定的生态定位。 1.2生态位理论分析 1.2.1生态位重叠理论 生态位重叠(niche overlap)是指不同物种的生态位之间的重叠现象或共有的生态位空间,即两个或更多的物种对资源位或资源状态的共同利用。这是生态位理论的中心问题之一,它涉及到资源分享的数量,关系到两个物种的生态要求可以相似到多大程度而仍能共存,或相互竞争的物种究竟由多么相似还能稳定地共同生活在一起。 一般认为,生态位重叠是利用性竞争的一个必要条件,但除非资源供应不足,重叠并不一定导致竞争,在可利用资源过剩的情况下,生态位大概能完全重叠而对于有机体没有伤害。 1.2.2生态位移动理论 生态位移动(niche drift)是指种群对资源谱利用的变动。种群的生态位移动往往是环境压迫或是激烈竞争的结果。例如,在南亚热带

城乡空间生态规划思路

城乡空间生态规划思路 论文关键词:城乡空间生态规划生态敏感分析经济敏感分析空间管治发展与保护的协调论文摘要:以我国现阶段城乡发展的突出特点为背景,分析了传统的区域、城市规划重经济轻生态、重城市轻乡村的情况,以及“自然优先”的“反规划”方法在现阶段实施的客观困难.针对这种情况,从“中立”的视角,提出了城市规划和城乡空间生态规划相融合的理念和方法,并指出其具体的融合点为空间管治规划. 目前,我国处于城市化、工业化快速发展阶段,城市发展压力和对土地的需求更加强烈.如何做到一方面保护乡村景观、生态空间,另一方面仍然服务于城市建设和经济发展,是新时期城乡空间生态规划所面临的挑战. 1城乡空间生态规划的概念及其研究意义 城乡空间生态规划是在生态理念指导下将生态规划相关理论、方法运用到城市规划中,在生态目标导向下对现有空间规划理论、技术方法等进行改进与更新[y.城乡空间生态规划的理论就是针对生态环境的现实问题和生态建设的迫切性,侧重从生态(尤其是自然生态) 的角度来探索作用于空间规划的理论Cz7.本文所指的城乡空间生态规划,是生态规划十分 重要的组成部分,它是通过应用生态思维和生态学理论,对城乡土地和空间资源的合理配置,使人类发展与自然环境协同共进的物质空间规划,是一种落实城乡空间规划的生态学途径. 虽然引进国外尤其是欧美国家的生态规划理论和方法很多,但是由于我国是发展中国家,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能动摇(在某种意义上,导致生态规划往往处于一种尴尬的“弱势”地位);人多地少的基本国情决定了我们不能像欧美国家那样留出大片的绿地作为纯粹的自然 景观;城市化和工业化快速发展的时代背景又使得生态空间时常受到蚕食和冲击.因此,在新的时代背景下,根据我国新时期发展的特点,不断探索城乡空间生态规划方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2我国城乡空间发展的主要特点及其对生态规划要求 2. 1现阶段我国的城乡空间发展的突出特点 2.1.1城市化快速发展,乡村景观快速向城市景观演替 目前,我国处于城市化和工业化快速发展阶段,自然乡村景观不断向城市建设景观演替,尤其是城乡结合部成为土地利用性质和生态系统变化最剧烈的地区一方面,这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生态规划不能对此简单的“打压”;另一方面,无限制的发展又给乡村景观、生态空间带来强烈的冲击. 2. 1. 2继续支持小城镇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小城镇发展极快,小城镇已成为推动具有我国特色城镇化道路的一支重要力量.但这么多年的小城镇建设也带来诸多问题,如资源浪费、小城镇污染等问题逐渐显现.遍地开花式的小城镇布局,使得人工建设斑块更加分散化,自然生境破碎化,进一步加大了城乡空间生态规划的落实难度. 2.1.3高等级公路发展迅速 近几十年,我国高速公路(高等级路网)迅猛发展,山脉被无情地切割、河流被任意地截断,破坏了景观的连续性,人为切断了野生动植物的流通路线,将自然生态区变为一个个越

生态观光农产业市场分析调查报告

生态观光农产业市场分析调查报告

生态观光农业市场分析调查报告 一、市场分析 生态观光农业是一种以农业和农村为栽体的新型生态旅游业。近年来,伴随着农业产业化的发展,现代农业不但具有生产性功能,还具有改进生态环境质量,为人们提供观光、休闲、度假的生活性功能。随着收入、闲暇时间的增多,生活节奏的加快以及竞争的日益激烈,人们渴望多样化的旅游,特别希望能在典型的农村环境中放松自己。于是,农业与旅游业边缘交叉的新型产业——观光农业应运而生,拓展了农业发展的新空问,开辟了旅游业发展的新领域,能够肯定,生态观光农业是非常具有前景的现代农业。 二、项目建设指导思想 1、建设上尽量不破坏原有自然景观和乡村风味。 生态园的总体设计将充分体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理念,使生态园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相结合,因此生态园的建设上将尽量尊重原来的土地原生资源,使其与自然景观和周边乡村融为一体。 2、兼顾景观生态性与与娱乐性。 在对生态园进行实地规划时将经过合理布局,采取养殖区与

种植区和观光娱乐区分开、果树中间种农作物等措施,既丰富了植物景观群落,又增加观光采摘的多样性和趣味性。 3、开发“体验经济”。 经过生态园的建设,让观光者体验到“回归自然,健康为本”的感受,吸引城市观光者广泛参与到生态园的生产、生活中,增强农耕、民俗体验。 4、服务设施规划具有现代性。 在办公区、服务接待区、展示区、停车场、厕所等服务设施的规划上将采用现代化的材质和设计方案,特别是观光者关心的卫生和洗手池的布置一定要打破传统的农家风格。 三、生态农业观光园的主要运营模式 生态农业观光园是把观光旅游与农业结合在一起的一种旅游活动,它的形式和类型很多。其中规模较大的主要有以下5种: 1.观光农业园:在城市近郊或风景区附近开辟特色果园、菜园、茶园、花圃等,让游客入内摘果、拔菜、赏花、采茶,享受田园乐趣。这是国外观光农业最普遍的一种形式。 2.农业公园:按照公园的经营思路,把农业生产场所、农产品消费场所和休闲旅游场所结合为一体。例如日本有葡萄园公园,将葡萄园景观的观赏、葡萄的采摘、葡萄制品的品尝以及与葡萄有关的品评、绘画、写作、摄影等活动融为一体。除了果品、水稻、花卉、茶叶等专业性农业公园外,当前大多数是综合性的,

品牌生态位原理及其对企业品牌战略的启示.doc

品牌生态位原理及其对企业品牌战略的启 示 阐述了品牌生态位的内涵及其基本原理。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品牌生态位重叠、分离、泛化、特化、缩放、动态变化、关键因子控制、***竞争弱化、熟化、协同共生、非平衡发展、最优化及保护等品牌生态位原理,分析了在品牌初创战略、品牌可持续成长战略、品牌跨越式发展战略、企业名牌战略等13个方面对企业品牌战略的影响及启示。 品牌;品牌生态位;品牌生态位原理;品牌生态系统;品牌战略 一、品牌生态位内涵及其基本原理 生态位(niche)研究已经渗透到了很多领域,而且应用范围越来越广。将生态位(niche)概念引进品牌研究领域,可有效地描述与解释若干市场现象及品牌发展规律。Moore 于1996年首次提出贸易生态系统概念(Business Ecosystem),建立了贸易生态系统理论;1998年波特(M. E. Porter)在哈佛贸易评论上发表了“企业群落和新竞争经济学”一文,系统地提出了企业群落理论;温

科勒讨论了“品牌生态环境”题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名牌产品创造发展及其战略治理理论方法与案例研究”(批准号:79600013)课题组对最为典型的品牌生态系统——名牌生态系统理论进行了研究;国内外其他学者也从不同角度对品牌生态的相关理论题目进行了研究。这些以产业、企业以及品牌为对象的研究为描述与调控治理系统提供了新途径,对制定正确的企业战略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品牌生态位是指品牌在其生存环境中所处的位置和所利用市场资源的综合状态,是品牌生存条件的总集合体。生态位重叠是生物生态最重要的概念之一,在生物生态竞争演化分析中占有中心位置,因此,在研究品牌生态位时,我们将首先探讨品牌生态位的重叠题目。品牌生态位重叠是指品牌在市场中所处的位置和所利用的市场资源存在交集的状态。当两个品牌利用同一市场顾客资源或共同占有环境变量时,就会出现品牌生态位重叠现象。假如,两个品牌具有完全相同的市场生态位,这时候就会出现排他性的恶性竞争,但通常品牌生态位之间只发生部分重叠。品牌的生态位越宽,可利用的市场资源种类也就越多,也就是说它更倾向于一个泛化品牌。相反,一个品牌的品牌生态位越窄,可利用的市场资源种类就越少,即该品牌的特化程度就越强,在这种情况下,一种市场资源常被很多特化品牌明确瓜分,从而减少了品牌之间的生态位重叠。一般情况下,市场中的大品牌较多采用同其他品牌进行生态位重叠的策略,以保证占有领导地位和占据更多市场资源。生态位宽度可以按照要素资源、空间利用情况以及形态差异加以考虑。不同的品牌类型可以借助于把一种资源分离为很多部分而分别占有它,这种分离可以是空间的,也可以借助于资源特化来完成。空间分离是由品牌的行为和形态特化

中国乡村旅游市场规模趋势分析

中国乡村旅游市场规模趋势分析 中国乡村旅游起步较晚,目前尚处于发展成长过渡的阶段。乡村旅游的发展速度较快,各种农业观光园、农家乐、采摘节等乡村旅游形式在各地大量涌现。总体来说,乡村旅游在空间布局上主要分布于都市郊区、远离客源的景区和老少边穷地区。乡村旅游的发展为各地带来了一定的经济效益,对于解决三农问题起到了一定的积极意义,同时也满足了城市居民回归自然和体验传统生活方式的心理需求。以下对乡村旅游市场规模分析。 7 月18 日,国家发改委新闻发言人严鹏程指出,发改委等14 部门联合印发《促进乡村旅游发展提质升级行动方案(2017 年)》。该方案明确了发展目标,即2017 年全国乡村旅游实际完成投资达到约5500 亿元,年接待人数超过25 亿人次,乡村旅游消费规模增至1.4 万亿元,带动约900 万户农民受益。 乡村旅游作为旅游业的一个分支,既融合三产,又连通城乡,更富含乡愁,适应城市群居民日益增长的周边短途休闲度假消费需求,因此呈现出超出通常旅游业态的蓬勃活力,在提高城乡居民生活质量、推进经济社会持续发展、促进贫困地区脱贫攻坚等方面,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行动方案从3 个方面提出13 条针对性、操作性强的政策措施。 一是在改善乡村旅游基础设施和配套服务方面,行动方案强调要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通过PPP、公建民营等方式,参与厕所及污水处理、停车场、游客咨询服务中心等乡村基础设施建设和运营;对自身欠缺营利性的建设项目,可采用周边餐饮住宿项目等优质资源捆绑方式吸引民间投资;探索通过购买服务等方式由第三方提供垃圾处理、环境整治等公共服务;推动民间投资新建自驾车旅居车营地100 个左右,着力打造一批乡村旅游精品自驾路线,

乡村旅游市场调查报告

乡村旅游市场调查报告 导语:乡村旅游是跟随现代化建设发展的新型旅游模式,目前乡村旅游已经掀起一股时尚潮流,虽然我国的乡村旅游起步时间较晚,但是其发展的快速,下面由小编为您整理出的乡村旅游市场调查报告内容,一起来看看吧。 乡村旅游是以农村田园风光与农业农事活动为吸引物,以都市居民为目标市场,以满足旅游者娱乐、求知及回归自然等方面需求为目的的一种旅游方式。近年来,随着现代旅游的发展,乡村旅游已成为人们亲近自然、陶冶身心、感受自然野趣、体验农村生活以及进行休闲娱乐的重要方式。 旅游业发展起步较晚,加上过去宣传促销不够与受开发条件所限,使得了解和来我们旅游的客人并不是很多,然而旅游资源养在深闺人未识,这就充分说明发展旅游具有巨大的潜在开发价值及潜在客源市场。由于我们缺乏知名度较高的旅游企业,没能够把知名度打出去,以至于旅游方面没有做得很有特色。就我看来乡村旅游是一个市民需要、农民受益、前景无限广阔的新兴产业。当今的经济形式也强烈的呼吁我们一定要充分利用有利条件,将县的旅游市场做大做强。 我认为,我县发展旅游业优势突出。我们也看到,乡村旅游已呈现出较好的发展势头,但也还存在一些问题。 优势突出,开发潜力巨大 1、优越的地理条件是发展乡村旅游的基础。县位于江

西省赣州市西部,山清水秀,物产丰饶,是赣粤湘三省交界处保存完好、融山水为一体的生态功能区;人杰地灵,民风淳朴,是典型的老区、山区、库区县,是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享有得天独厚的环境、资源优势,素有“水电之乡、旅游之乡、茶叶之乡”的美誉。全县通行客家话,拥有浓郁的客家文化与风情。县面积不大,只有1543平方公里,人口只有30万人,但有着丰富的水资源与森林资源,森林覆盖率已经达到了%,空气质量也稳定在1级,江是长江流域保持最好的水系之一。便捷的交通将为县乡村旅游发展插上腾飞的翅膀。 2、的自然资源非常丰富,治安指数高,百姓淳朴好客。旅游资源得天独厚。自然环境优美,境内山奇水秀,风光旖旎,是“大京九”沿线赣南西部地带理想的旅游休闲场所。我县拥有国家一级景点4处,二级景点12处,三级景点31处,四级景点55处,五级景点60多处。拥有国家级森林公园两个,即五指峰国家级森林公园、陡水湖国家森林公园。从资源看:休闲旅游的资源非常丰富,我县发展休闲产业已具备适合发展休闲旅游的条件。 3、丰富的旅游资源是发展乡村旅游的巨大潜力。我们除了拥有“水电之乡、旅游之乡、茶叶之乡”的国家级桂冠,还有闻名全国的陡水湖和后来国家又相继在江上建成的罗边、龙潭等发电站,形成的“一线穿五珠、一江连五湖”壮

生态位的概念

生态位的概念 生态位是生态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主要指在自然生态系统中,一个种群在时间、空间上的位置及其与相关种群之间的功能关系。 将前面讲述的竞争排斥原理与生态位概念应用到自然生物群落中,则有以下一要点: ●一个稳定的群落中占据了相同生态位的两个物种,其中一个种终究要灭亡 ●一个稳定的群落中,由于各种群在群落中具有各自的生态位,种群间能避免 直接的竞争,从而又保证了群落的稳定 生物群落(community):在特定空间或特定生境下,具有一定的生物各类组成及其与环境之间彼此影响、相互应用,具有一定的外貌及结构,包括形态结构与营养结构,并具特定的功能的生物集合体。也可以说,一个生态系统中具生命的部分即生物群落。 1、具有一定的物种组成(composition of species).每个群落都是由一定的植物、动物、 微生物种群组成的。 2、不同物种之间的相互影响(interaction)群落中的物种有规律地共处,即在有序状 态下生存。 3、具有形成群落环境的功能(functions)生物群落对其居住环境产生重大影响,并 形成群落环境。 4、具有一定的外貌(physiognomy)和结构(structure),包括形态结构、生态结 构与营养结构,如生活型组成,种的分布格局、成层形、季相等。但其结构常常是松散的、不像一个有机体结构那样清晰,有人称之为松散结构 5、一定的动态(dynamic)特征。 6、一定的分布(distribution)范围。任一群落都分布在特定地段或特定生境上,不 同群落的生境和分布范围不同。 7、群落的边界(boundaries)特征。有的群落具有明显的边界,有的则不明显,而处 于连续的变化之中。 群落的物种组成 优势种(dominant species):对群落的结构和群落环境的形成有明显控制作用的植物种称为优势种。它们通常是那些个体数量多、投影盖度大、生物量高、体积大、生活能力较强,即优势度较大的种。 亚优势种(subdominant species):指个体数量与作用都将于优势种,但在决定群落性质和控制群落环境方面仍起着一定作用的植物种。 伴生种(common or companion species):为群落的常见种类,它与优势种相伴存在,但不起主要作用 偶见种或稀见种(rare species):那些在群落出现频率很低的种类,多半是由于群落本身数量稀少的缘故。 物种组成的数量特征和综合特征 1、种的个体数量指标

品牌生态学

品牌生态学Last revision on 21 December 2020

品牌生态学 品牌生态学是借用生态学原理与方法,并充分结合经济学、管理学、营销学、统计学、系统沦等学科方法,对品牌生态、品牌生态系统进行研究,以便为品牌的市场运作提供新的理论指南。品牌及其产品与其它生命体一样,存在于市场生态系统之中,适应则生存,创新则发展;品牌发展具有明显的产生、成长、扩张、成熟及衰亡的生态学表象。品牌生态学 - 概念介绍 品牌 品牌具有特殊的生物属性和生态属性。美国着名品牌专家Lynn Pshaw将品牌描述成复杂的生物;迈克尔·穆恩等在中论述了品牌具有的生命性质;世界营销管理大师(Philip Kotler)认为品牌是有生命力的,是有灵魂的,在市场中,它具有无限的灵性。可以说,品牌是一种特殊的生命体,它具有生长、发育、繁殖、衰老、死亡以及新陈代谢、遗传、变异、进化、感应、运动等特性。基于品牌的特征,品牌管理者们必须用生态学的眼光审视品牌的生命历程及其与周围环境系统之间的互动关系,探索生命原理时代的品牌控制理论,革命性地创造21世纪成功的品牌生态管理模式。 品牌生态学作为一门新成长起来的学科,已经在较短的时间内取得了具有一定影响力的成果。然而,这一领域的大量研究工作欠深入,大多数理论还只是停留在概念引入以

及现象描述的层面上,而对深藏在品牌个体、品牌种群、、内部的生理生态运行规律及其调控机制,只是开展了一些初步的探索,这有待国内外学者进一步研究。 品牌生态学 - 相关概念 生态学 品牌生态学是一门新成长起来的学科,关于它的定义、研究对象、内容、任务以及所采用的方法,都未形成统一的认识。在对品牌生态学的概念进行科学界定之前,必须要明确生态学中的几个相关概念。 :研究与之间相互作用规律及其机理的科学(马世骏,1980)。这里,生命系统是指由动物、植物、微生物及人类本身组成的不同的,而环境则是指生物生活中的无机因素,生物因素和人类社会共同构成的环境系统。 :在特定的空间或特定的生境下,具有一定的生物种类组成及其与环境之间彼此影响、相互作用,具有一定的外貌及结构,包括形态结构与营养结构,并具有特殊功能的生物集合体。简单地说,就是一个生态系统中具有生命的部分。 生态系统:就是在一定空间中共同栖居的所有生物(即生物群落)与其环境之间由于不断地进行和过程而形成的统一整体。国内众多

城市滨水空间生态规划探析

城市滨水空间生态规划探析 摘要:城市滨水空间的景观建设是指营造或改造原有滨水环境来稳定和保证整个城市的生态平衡,以呼应现代社会的可持续性发展理念。景观生态规划的迅速发展和合理应用,为城市滨水景观的生态规划提供了强有力的理论依据。本文运用生态性原则与景观规划的理论,探究了滨水区的景观规划,为致力于滨水区的规划者和设计者提供参考。 关键词:景观生态规划;城市景观规划;生态学;滨水区;湘江风光带 1 生态规划的内涵与意义 1.1 内涵 传统规划设计的设计原则是满足人为设定的功能性、艺术性和社会文化性,最终是为了满足当代人生理需求、安全保障、社交需要和自尊心,归根结底,就是一切以人为中心,忽略自然及生态。而生态规划设计不同于传统规划设计,其最初纳入的理念是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它在理解景观与自然、生态及与人类活动关系的前提下,发挥对景观及内部结构与自然生态过程的协调作用,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以实现生产与生态相结合、资源开发与保护相协调、环境质量与社会经济发展共进步,从而完善整个景观生态系统的功能,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是它的最终目标。

1.2 意义 景观生态规划是应用景观生态学原理及其他相关学科 的知识,通过研究景观格局与生态过程以及人类活动与景观的相互作用,在景观生态分析、综合及评价的基础上,提出景观最优利用方案和对策及建议[1]。 2 城市滨水景观相关概念 城市滨水区包含在城市公共区域之内,它特指城市中陆域与水域接壤的区域,是指水域向土地缓冲的并可供人活动或建设的区域,如江河湖海毗邻的土地。它是以水域为重点,相对陆地来说,是一个功能元素复杂存在的区域系统。城市滨水区生态规划需要遵守以下几个原则: 2.1 系统原则 就是将滨水区作为整个城市规划中的一个部分或一个 单元来进行用地规划;换而言之,滨水是作为整个城市规划中一个方面,不能因为单一考虑滨水区的规划而不考虑它和其它区域的联系,不能独立地不考虑整体规划的原则盲目进行城市滨水绿地的建设。 2.2 可持续发展性 其实就是说滨水绿地的规划,必须让规划地的生态系统可以实现经济循环,并不断发展繁荣,成为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当然也同时合理考虑各个方面的需求,实现城市多样化。

乡村旅游发展项目背景、必要性、市场分析

乡村旅游发展项目背景、必要性、市场分析项目背景: 乡村旅游起源于19世纪中期的欧洲,被普遍认为是一种阻止农业衰退和增加收入的有效手段而在全世界各地迅速推广。1863年,托马斯?库克组织了到瑞士乡村的第一个包价旅游团。1865年,意大利“农业与旅游全国协会”的成立标志着乡村旅游的诞生。20世纪60年代以来乡村旅游快速发展,在欧美国家己经成熟发展为规模巨大的产业。进入20世纪90年代,在世界旅游组织和其他国际组织的大力推动下,乡村旅游作为生态旅游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开始向发展家推广。目前,乡村旅游己成为现代世界旅游的主要发展方向之一,显示出良好的发展前景。 乡村旅游迎合了都市人“回归自然”的心理需求,且从另一面也圆了都市人的绿色梦,亦丰富了我国生态旅游的内容;符合我国旅游产品结构化调整的客观要求,是旅游开发形式转型的新探索。 就国际市场而言,旅游业市场已发展成熟,已形成了“观光(感知)、度假(享受)、专题(认知)”三合为一的旅游产品复合体。即乡村旅游具有田园观光、休闲度假、自然生态和民俗文化专项旅游的综合功能。对国内市场而言,因国内旅游市场起步晚,发展仍处于初级阶段。绝大多数乡村旅游者享受到的是较低价位的消费水准、较低档次的旅游服务和较低层次的精神感受,对旅游景区、农业生产的收获活动和传统节庆活动具有极大依托性。但对自然环境的天然性、纯净性、优美性要求越来越高,对人文环境的古朴、新奇、“乡土味”、“民族味”的呼声越来越强,作为旅游目的地,这些都是吸引游客的必备条件。 具体来说国内,对乡村旅游产品的需求仍表现出明显的需求层次初级阶段的特征,尚停留在观光——休闲娱乐阶段,表现为乡村旅游产品类型单一,产品粗糙,经营粗放。当然,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健康发展,旅游正逐渐成为一种普遍的生活方式,

第八章 生态位

第八章生态位 生态位(niche)是现代生态学的重要理论之一,生态位研究在理解群落结构和功能、群落内物种间关系、生物多样性、群落动态演替和种群进化等方面有重要的作用,因此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并已取得了许多研究成果。这使生态位理论成为近20年来生态学研究的热点之一(林开敏和郭玉硕2001,张桂莲和张金屯2002,林思祖等2002,李毅等2003)。 第一节生态位的概念 在生态学中最早使用生态位(niche)一词的是Grinnel(1917),他把生态位定义为种的最后分布单位(ultimate distributional unit ),而强调生态位的空间概念。1927年,Elton把生态位确定为种在其群落中的功能作用和地位(functional role and position),强调一个种与其他种的营养关系。Hutchinson(1957)利用数学上的点集理论,把生态位看成一个种生存条件的总合。Odum(1959)则认为生态位是一个种在其群落和生态系统中的地位和状况,而这种地位和状况决定于该生物的形态适应、生理反应和特有的行为。1973年,Pianka提出一个生物单位的生态位(包括个体、种群或物种生态位)就是该生物单位适应性的总合。生物环境(小生境)与生物生态位之间的差异仅仅在于:在生物生态位的概念中,包括生物开拓和利用其环境的能力,也包括生物与环境相互作用的各种方式。目前,生态位的概念已同种间竞争密切联系在一起,而且越来越同资源的利用联系在一起。我们认为生态位概念必须与物种所生存的群落环境相连系,也就是一个种的生态位是指该种在群落中利用资源的能力,这种能力体现在该种个体在群落中的分布范围和生物量的占有上。一个种的生态位受群落内生物和非生物环境的影响,因此一个种在不同的群落中就有不同的生态位。 1990年我国学者刘建国和马世骏提出了扩展的生态位理论。他们认为以前的生态位概念有三点不足之处:一是只将物种(种群)作为生态位的利用者或占有者,而没有包括其他拥有生态位的生物组织层次(如群落、生态系统等);二是只考虑环境因子(食物、资源等)而忽略了时间因子;三是只谈生态位实际利用性,没有考虑生态位的潜在形式和非存在形式。他们认为所有的生物组织层次均可称做生态元(ecological unit)。生态元包括细胞、组织、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及生物圈等,这些生态元均有相应的生态位。它们将生态位分为存在生态位和非存在生态位,前者又分为实际生态位和潜在生态位,在其生态位定义中均包含空间和时间因素,这一扩展的生态位理论具有较大的潜在应用价值,但目前这方面的资料尚有限。 第二节生态位的特征

自然生态空间用途管制生态空间正负面清单、成果报告编写提纲、表格体例、图件规范

附录 F (规范性) 生态空间正负面清单 生态空间内,生态保护红线采用正面清单准入管理,具体见表F.1。一般生态空间采用负面清单准入管理,具体见表F.2。 表 F.1 生态保护红线正面清单表

表F.2 江西省一般生态空间负面清单表

附录G (规范性) 成果报告编写提纲 1.总则 简要介绍指导思想、总体目标、基本原则、制定依据、区域概况。 2.自然生态空间界定 简要介绍自然生态空间有关概念,区域自然生态空间要素。 3.自然生态空间分类体系制定 确定总体目标、梳理分类标准和构建自然生态空间分类体系。 4.空间划定 梳理自然生态空间划定的思路和技术流程,以文字、表格、图片形式表达划定过程与结果以及农业空间、城镇空间或采矿空间划定结果。 5.分级管控 明确自然生态空间分级管控的制定思路、管控规则,农业空间、城镇空间或采矿空间分级管控规则。 6.准入条件 明确不同生态空间的准入条件,主要针对城乡建设、工农业生产、矿产勘查开发、旅游康体等人类活动和永久性设施,明确允许、限制、禁止的类型、强度、承载力等,以正负面清单的形式表达。 7.用途转用 结合管理需求,梳理转用许可审批流程,从审批权限、申报要求、审查原则、审查内容、审批程序等方面,明确转用许可具体办法,形成用途管制实施细则。 8.修复提升 提出修复提升的相关要求、重大工程和有关激励政策。 9.制度建议 从工作组织、工作方式、技术路径、协作机制、保障措施、成果更新、体制机制改革等方面提出保提出《自然生态空间用途管制办法(试行)》的修改建议。

附录H (规范性) 表格体例 表格包括自然生态空间土地用途数据汇总表、自然生态空间分级分类情况汇总表、空间划定结果数据汇总表、正负面清单表等表格体例见表H.1至H.5。 表H.1 XX县自然生态空间土地用途数据汇总表 单位:公顷、% 注:可结合实际细化分级与类型。

生态旅游及其类型浅析

生态旅游及其类型浅析

摘要 生态旅游近几年来在我国得到了迅速的发展,作为绿色旅游消费,被认为是实现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首要且必然的选择。生态旅游的类型极多并且是一种依赖当地资源的旅游、旅游对象是原生、和谐的生态系统,生态旅游已成为当前世界上发展最快、最具活力的一个产业。同时生态旅游也是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环境价值的综合体现。发展生态旅游,不仅有利于优化自然生态环境和旅游产品结构,促进资源实现市场价值,而且对提高城市知名度,强化旅游“富民”功能,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本文浅析了生态旅游的类型以及对我国生态旅游发展趋势及前景进行简要分析,以便更好的发展生态旅游。 关键字:生态旅游生态旅游类型浅析发展趋势和前景

目录 1 绪论 (1) 2 生态旅游的概念 (2) 3 生态旅游现状 (3) 4 生态旅游的类型 (5) 4.1 陆地生态旅游 (5) 4.1.1 森林生态旅游 (5) 4.1.2 草原生态旅游 (5) 4.1.3 荒漠生态旅游 (6) 4.1.4 湿地生态旅游 (6) 4.2 水体生态旅游 (6) 4.2.1 海洋生态旅游 (6) 4.2.2 河流生态旅游 (7) 4.2.3 湖泊生态旅游 (7) 4.2.4 温泉生态旅游 (7) 4.3 人工生态旅游 (8) 4.3.1 农业生态旅游 (8) 4.3.2 城市生态旅游 (8) 4.4 文化生态旅游资源 (8) 4.4.1 宗教生态旅游 (8) 4.4.2 民俗生态旅游 (9) 5 我国生态旅游发展趋势和前景 (9) 总结 (11) 致谢............................................. 错误!未定义书签。参考文献.. (12)

生态位理论及其应用研究进展_林开敏

DOI:10.13324/https://www.360docs.net/doc/3e9276980.html, k i.jfcf.2001.03.023 福建林学院学报 2001,21(3):283~287 J o urnal of Fujian Colleg e of Fo restr y 生态位理论及其应用研究进展 林开敏,郭玉硕 (1.福建农林大学福建杉木研究中心,福建南平353001; 2.福建农林大学西芹教学林场,福建南平353001) 摘要:生态位理论是近20a来生态学研究的热点之一.对生态位的概念、定义、定量测度方法和应用现状进行综述,并分析生态位理论应用中存在问题,为种群生态学的深入研究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 关键词:生态位;定量测度方法;应用现状;存在问题 中图分类号:S71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389X(2001)03-0283-05 The Research Advances on Niche Theory and its Application LIN Kai-min,GUO Yu-shuo (1.Th e Res earch Center of Chines e Fir of Fu j ian Agriculture and Fores try Univ ersity,Nanping353001,China; 2.Xiqin Teaching Fo res t Farm of Fu j ian Agriculture and Fores try University,Nanping353001,China) Abstract:Th e niche th eo r y is o ne o f ho t spo ts of ecolog y r esea rch.This paper summa rizes co ncepts,defini tions,qualita tiv e measure me tho ds and applicatio n sta tuses of nich e,a nd a nalyses existing pro blems in uses o f niche theo ry.T hey sha ll pr o-v ide scientifica l theo ry ba ses fo r deep research of po pula tio n eco lo gy. Key words:N iche;qualita tiv e m ea sur e methods;a pplicatio n sta tuses;existing problems 由于生态位理论已在种间关系、生物多样性、群落结构及演替和种群进化等研究方面的广泛应用,生态位理论成为近20年来生态学研究的热点之一[1~2].同时,它也在现代生态学中占有愈来愈重要的地位.现将有关生态位理论及其应用研究的现状加以综述,以便为今后研究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1 生态位概念的产生与发展 种间的明显差异要求给予物种不同的名称,这是物种分类学的任务,同样对生物居住的栖息地也应予以生态上的分类.所以Grinnell在1917年首先应用“生态位”(niche)一词来表示对栖息地再划分的空间单位,定义为:“恰好被一种或一个亚种所占据的最后单位”[3~5]. Elto n(1927)是动物生态学家,他强调生物有机体在群落中的功能作用,认为:“一种动物的生态位表明它在生物环境中的地位及其与食物和天敌的关系.”他给生态位的定义是“指物种在生物群落中的地位和角色[4]”. Odum(1952)认为,生态位不仅包括有机体的群落类型、生境和物理条件,而且还包括某些它与群落所有其它成分有关的要素,它本身在群落动态中所起的作用.Odum曾对栖息地和生态位作过一个十分生动的比喻,他说栖息地是生物的“住址”,而生态位是生物的“职业”[4~5]. 随后生态位的概念越来越和种间竞争的概念相联系,而根据竞争排斥原理,生态上类似的种很少能共存于一个生态位中,因而生活在一起的各个物种都必须有它们自己独特的生态位.正是在这种情况下, Hutchinson(1958)才从空间和资源利用等方面考虑,提出了比较现代的生态位概念.Hutchinso n是生态位研究中最有影响的人,他认为可以把生态位看成多维空间或者超体积,在这个范围内,环境可以容许个体或物种不受限制地生活下去.这是第一次给生态位以数学的抽象,对于一个物种如何确定其生态位,就变的清楚了.例如,如果研究一个物种对温度的需要,那么就可确定这个物种在温度方面的忍受 基金项目: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C9810025,B001002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资助项目(39630240). 第1作者简介:林开敏(1965-),男,福建仙游人,副研究员,博士,从事人工林可持续经营和生物多样性研究. 收稿日期:2000-12-22;修回日期:2001-03-12

品牌生态学

品牌生态学 Company number:【0089WT-8898YT-W8CCB-BUUT-202108】

品牌生态学 品牌生态学是借用生态学原理与方法,并充分结合经济学、管理学、营销学、统计学、系统沦等学科方法,对品牌生态、品牌生态系统进行研究,以便为品牌的市场运作提供新的理论指南。品牌及其产品与其它生命体一样,存在于市场生态系统之中,适应则生存,创新则发展;品牌发展具有明显的产生、成长、扩张、成熟及衰亡的生态学表象。品牌生态学 - 概念介绍 品牌 品牌具有特殊的生物属性和生态属性。美国着名品牌专家Lynn Pshaw将品牌描述成复杂的生物;迈克尔·穆恩等在中论述了品牌具有的生命性质;世界营销管理大师(Philip Kotler)认为品牌是有生命力的,是有灵魂的,在市场中,它具有无限的灵性。可以说,品牌是一种特殊的生命体,它具有生长、发育、繁殖、衰老、死亡以及新陈代谢、遗传、变异、进化、感应、运动等特性。基于品牌的特征,品牌管理者们必须用生态学的眼光审视品牌的生命历程及其与周围环境系统之间的互动关系,探索生命原理时代的品牌控制理论,革命性地创造21世纪成功的品牌生态管理模式。 品牌生态学作为一门新成长起来的学科,已经在较短的时间内取得了具有一定影响力的成果。然而,这一领域的大量研究工作欠深入,大多数理论还只是停留在概念引入以

及现象描述的层面上,而对深藏在品牌个体、品牌种群、、内部的生理生态运行规律及其调控机制,只是开展了一些初步的探索,这有待国内外学者进一步研究。 品牌生态学 - 相关概念 生态学 品牌生态学是一门新成长起来的学科,关于它的定义、研究对象、内容、任务以及所采用的方法,都未形成统一的认识。在对品牌生态学的概念进行科学界定之前,必须要明确生态学中的几个相关概念。 :研究与之间相互作用规律及其机理的科学(马世骏,1980)。这里,生命系统是指由动物、植物、微生物及人类本身组成的不同的,而环境则是指生物生活中的无机因素,生物因素和人类社会共同构成的环境系统。 :在特定的空间或特定的生境下,具有一定的生物种类组成及其与环境之间彼此影响、相互作用,具有一定的外貌及结构,包括形态结构与营养结构,并具有特殊功能的生物集合体。简单地说,就是一个生态系统中具有生命的部分。 生态系统:就是在一定空间中共同栖居的所有生物(即生物群落)与其环境之间由于不断地进行和过程而形成的统一整体。国内众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